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医学实验室管理全文(5篇)

医学实验室管理

第1篇: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

一、构建实验室管理体系

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是新建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室良性运转的前提。我院成立之初根据基础医学学科的特点,将分散的小实验室重组形成了四个功能性实验室即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医学病原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安排一名固定的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实验、申购和管理耗材、维护维修仪器设备、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参与实验室建设。所有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实验学部,实验学部主任负责实验技术人员的分工、采购耗材、组织设备维修、组织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统筹安排调配实验室资源等。这种短路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

二、物资管理

(一)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医学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在仪器设备验收环节,要求管理此台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参与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培训结束后,结合说明书制定该台设备的标准化操作步骤,以便每一个使用该设备的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使用方法。购进的仪器设备在初次使用前均需配备《仪器设备使用借用记录本》,实验学部要求使用设备的师生在每次使用时均要对使用时间、借(使)用工作内容、设备原状、设备现状等情况进行记录,以便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在仪器设备出现问题时,实验技术人员需先行维修,维修不了的需向实验学部主任递交维修申请表,表中要详细记录设备名称、现存地点、设备价值、故障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等,由实验学部主任向分管领导申请后统一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新建医学院由于实验室建设时间短,会存在仪器设备短缺的现象。对于短缺的共用设备,我们采取统一调配的管理方法。实验技术人员只需在《物品领用借用记录册》上登记一下即可实现仪器设备在不同教学实验室之间的调进调出,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为规避设备丢失的风险,实验学部规定所有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定期盘点自己所负责的仪器设备,对设备的使用场所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每次盘点后的结果要汇总至实验学部主任处,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二)耗材的管理。

医学用耗材包括试剂、药品、手术器械、医疗用品、玻璃器皿等。新建医学院实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无法设立专门的会计和库管人员对耗材进行管理。为此,我们采用统一采购分别保管的方式管理耗材。每年12月份,由实验技术人员和其所在实验室的教师根据下一年度所开设的实验课程提出耗材申购计划,计划经分管教学院长、分管财务院长审批后由实验学部主任负责联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购买,购进后的耗材除化学试剂外均分至各个实验室,由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保管。在实验课进行过程中,若出现耗材短缺,可从其他实验室调入。若出现全院范围内的耗材短缺,可以零星购买的方式少量购入。

三、安全管理

(一)化学试剂安全管理。

为规范化学试剂管理,我们建立了2个完善的化学品储存室,这两个储存室安装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柜,安装有防爆空调和与柜体直接相通的通风系统。每年试剂购回后,实验技术人员按其化学性质的不同将试剂分类存放于储存柜中。储存室配备有化学品出入库台账,用于记载每一种化学品的入库出库情况。这种动态的记录便于实时监测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可为每年编制化学品预算提供依据。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实验学部要求所有实验技术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回收。我院还成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小组,定期对化学品储存室、实验室等场所进行检查。安全工作责任小组由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分管学院安全工作的副书记、学部主任等组成,重点检查化学试剂的保管和管理、三废的处理情况。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不同的医学类实验有不同的安全隐患。机能学实验要用到大量的实验动物,在抓取实验动物时,很容易会被小鼠、家兔等抓伤或咬伤。为避免这种伤害,医学机能学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在学生每次接触新的实验动物时,都要仔细讲解并示范实验动物的抓取方法。微生物学实验通常会用到一些致病菌作为实验对象,这些致病菌一旦扩散会严重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为保障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要求相关实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掌握病原微生物菌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安全操作方法、认真学习并执行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解剖学实验要用到大量的标本,这些标本一般由甲醛进行防腐处理,高浓度的甲醛有很强的致癌致畸作用。为了保障师生安全,每个解剖学实验室都建了完善的通排风系统,并安装了吸顶式空调。每次上实验课时,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提前打开通排风系统和空调,以最大限度降低室内的甲醛浓度。为了维护师生的健康,我院近年开始采购符合环保标准的标本保存液来替代甲醛。

四、实验技术人员管理

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我院一直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并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参与各类科研教研项目。为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我院制定了合理的年终考核方案。考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定性占比10%,定量占比90%。定性部分设置了工作态度、实验课配合情况、固定资产管理、耗材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实验室建设等6个考核指标,每个指标又设置了若干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都有相应分值。考核人员由实验课教师、实验学部主任、分管实验室工作副院长等组成。定量考核主要考察的是实验准备工作量,学院根据实验准备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系数α,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准备工作量=学时数*学生人数*α。这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五、结语基础医学实验室是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结合新建本科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室的特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新建医学类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玉亮,王友社.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2):141~143

[2]薛小旭,谢啟发,万丹丹等.对医学院校新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反思[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2:67~69

第2篇: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分析工作质量,为患者疾病诊断和治愈创造良好条件,但目前该项工作存在问题与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今后应该采取质量管理措施,发挥临床医护人员作用、注重与患者交流沟通、按照正确方法采集标本,并严格标本的接收和保存、健全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样本采集

0.引言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患者疾病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该项工作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其中分析前主要包括检验项目要求、患者准备、样本采集等

。加强该部分质量管理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操作,有利于对疾病进行正确判断,为患者治疗创造良好条件。但目前质量管理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采取控制和完善措施,为后续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1.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缺陷

虽然医护人员认识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再加上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导致质量管理仍然存在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忽视与患者进行沟通。

医护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检验分析前忽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导致患者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不足,对检测项目的内容、意义了解不够,影响检验分析效果提升。或者医生和护士沟通不够,未能明确工作流程,制约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对后续实验室质量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1.2标本采集的方法不当。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采集标本,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影响标本质量提升,对后续研究分析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制约工作水平提高。另外,标本接收和保存不到位,受到污染和破坏,影响管理分析效果提升。

1.3相关工作制度不完善。

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难以有效规范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工作。或者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现有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和执行,对医学检验分析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措施

为应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医学检验和临床疾病治疗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

2.1发挥临床医护人员作用。

项目检查结果贯穿于医疗全过程,临床医生应该熟悉检测项目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检测结果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和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诊断、疗效监控工作需要,选择正确的检测项目,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例如,"三P"试验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为阳性,晚期为阴性,如果医生不了解这些情况而进行检测,往往会作出错误判断。为此,检验科与临床科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沟通,开具临床检测项目清单,参加病房会诊,提供有效的检测项目信息,让临床医生掌握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料,对患者疾病进行综合全面判断。另外还要发挥护士的作用,加强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密切与护理人员沟通和联系,重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等各环节质量控制,避免出错,为提高质量检测效果奠定基础。

2.2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检验分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饮食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态、病理变化等内容,明确干扰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就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解释,让患者了解和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增进与患者沟通,严格控制饮食,一般空腹12h后采血。甘油三脂检查最好素食3天,避免结果值增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糖耐量试验前3天按平时饮食习惯进食,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正常。药物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应该暂停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从而保证结果准确可靠,更好为疾病诊断、分析和治疗提供依据和结论。

2.3按照正确方法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时要掌握最佳采集时间,避免受到不必要干扰,掌握正确的采集体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静脉采血取坐位,使用止血带时间不超过1min,血液抽出后注入抗凝管,抗凝管颠倒5-6次,避免小凝块出现,合理确定抗凝剂比例。严格遵循真空采血方法,多管采集按照凝血试验、血常规、血沉、其他检查项目的顺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及可靠。抽血时要防止溶血,避免细胞物质出现变化,实现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把握,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其他标本采集时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注重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尿液标本采集时要保证尿道口干净,避免白带、经血、粪便混入,留取新鲜中段尿30-50ml。大便检查取黏液、血液部分,痰液检查时避免唾液混入,保证检测标本符合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2.4严格标本的接收和保存。

对收到的标本严格核对和签收,确保标本的唯一性标志准确无误,申请检验项目与标本相符合,标本容器正确,细菌培养标本没有受到污染,采集到接收的时间间隔符合要求。只有在确保这些数据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满足标本采集工作需要,才能为后续检测分析创造良好条件。不合格标本应该退回,合格标本需要进一步处理,不能立即分析的标本严格按照要求封存,避免保存不到位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健全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标本操作流程,明确仪器使用规范流程,规定检测时间和湿度、温度等各项指标要求,明确检测规范流程,实现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控制和完善。健全分析前质量控制体系,严格实行责任制,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做好总结和分析工作,为疾病诊断和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实验室分析之前,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后续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明确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根据具体需要采取完善措施,从而提高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医学疾病诊断、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朱素梅.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及对策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8):315.

[2]毛颖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1):50-51.

第3篇: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1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

实验室的安全逐渐受到了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从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管理制度、宣传培训等方面校各高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实验室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大了实验室的投入,增加了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购置,构建了先进完善的实验室,但是实验室运行维护投入相对仍处于落后状态。以仪器为例,经常出现实验仪器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实验仪器日常运行维护不到位,仪器配套设施不齐全无法使用等状况。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人数不足,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医学院校实验室类别数量繁多,各实验室开设实验内容不同,仪器配置不同,存在不同安全隐患,需要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但大多数实验室都存在管理人员较少,且其中很多为兼职教师的情况。实验室管理系列没有完善的晋升机制,限制了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提升和壮大。近年来各医学院校已开展了实验室安全相关宣传与教育工作,但总体上实验室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各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中虽都涉及环境、健康及安全方面,但不是系统性教育。实验室内开展实验活动的学生甚至教师接受的都是短期的、被动式教育,没有建立起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实验室安全与健康、实验室安全与自身安全的联系。只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理解为什么能做,为什么不能做,以及出现危险时如何自救、如何逃生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自发地去维护实验室安全。

2医学院校实验室EHS管理模式建立

2.1EHS管理是各部门协同作用的结果

EHS管理体系的建立不是由一个层面、一个部分来完成的,它是学校由上到下,各部门协同作用的结果。医学院校EHS体系的建立从学校层面开始。由学校成立EHS委员会,从医学院校培养目标、学校实验室特点、整合学校资源以及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领导全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同时由资产处、教务处、科技处、后勤处等多个行政部门共同配合,建立起实验室安全保障网络。制定院系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根据各实验室具体情况,从EHS原则出发,内容涵盖实验室场地、药品试剂、实验废弃物处理、仪器使用及维护、实验室安全教育等多方面,达到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2.2EHS理念融入日常实验室管理中

EHS模式应是一种长期,持续化的管理。医学院校实验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运用EHS理念,将其从理念落实到实验室运行的每一个五环节。在实验室建立时,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验室应具有通风系统和逃生通道,水电布局要符合环保及消防要求。实验室内药品建帐,对实验室内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尤其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有腐蚀性及易制毒药品要单独放置,严格管理,储存时注意通风,日常领取和使用要做详细记录。仪器使用过程中注意维护,定期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排除隐患。同时对实验室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对仪器使用方法、仪器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实验室高温、高压等危险性较高仪器要有明显标识。实验室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及回收处理,避免实验室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造成污染。

2.3建立EHS文化氛围

第4篇: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究与分析

1引言

高校校内的医学实验室相对较为特殊,该场所日常主要用于:主体学生们进行实践医学护理素质塑造、实践性动手实操技能提升,以及相关医学实验创新研究能力的提升等,其内部常常会放置一些相应的医用仪器设备,大多成本较为高昂,因此,强化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十分必要。近些年来,伴随各类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加大扩招等,相应的医学实验室的规模也日渐得以拓展,继而社会中各高校医学实验室系列事故现象也频频发生,因此,对于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的强化尤为迫切。当前,对于该特殊场所的安全性管理理念等依旧未具客观规范性、未成体系,这常常会对实际的系列安全性管理有极大的制约与限定。

2医学实验室具有的安全问题

高校医学实验室,其室内的安全性问题较为多样繁复。譬如,实验室职员与相应护理系学生等的安全、各系类实验产成废弃物带来的相关危害、对具体校园环境等产生的污染等。因此,应当更加关注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各类别安全性问题,具体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2.1关于化学性方面的危害

系列医学实验中,常常会运用多元化的化学物质,而化学药品,常常具有系列较剧烈的反应特性,譬如强酸、碱性,强腐蚀性,甚至包含一些内含毒素、易于挥发等的特殊药剂。日常校园医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或者相应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环节操作不够规范、重视的不够等,往往很容易诱发相关意外性状况,以至于给自身或室内操作人员等带来相应的安全性隐患。

2.2关于物理性方面的危害

众所周知,物理学系列学识汲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内含多类别的能量,而相应的能量在实践发挥效用时,往往也对相应医学实验室有影响,对相关的常规性管理维护人员,以及实践施行医学实操的相关学生们造成了潜在安全威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类:(1)实践使用电力、用水相关境况下,常常会由于操作不规范、运用不科学等,使得对应实操学生等各类意外触电、体表皮肤烧伤等危害状况频发(2)具体实验室内,常会有一系类的专业化设施、设备,而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若未理性化悉知相应的规范操作流程、未能很好地领悟其相关物理性运作原理等,常常也会很容易引发事故,相应专业化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最终使得相应人员受到一定的伤害等。(3)除此之外,实践医用实验室内,还常常有相关的医用药品、或者定项化医用仪器等,具有一定的辐射性,或者在受自然光接触性会产生一定潜在性的反应,其常常也会对相应参与人员有一定的危害等。

2.3关于生物性方面的危害

主要是相应的特定生物,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具体医学实验室进行系列实操项目过程中,常常对人体或者周遭的空间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一般而言,该方面常见的危害来源有两大类别,即特定相关生物或者病毒的基础性组织切片,以及相关刺激性释放气体的具象化物体。

3关于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相关要措

(1)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①关于医学实验室方面各类高等院校内部,其相应医学实验室的建构,应当依据自身综合特性以及院校内部各类实际状况,来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具体医学实验室的规章与限定准则,可对应定制完备的系列规定,以纸质版的形式印发出来,可以适时地张贴在实验室内较醒目的位置,以便执教者、日常管理者以及实操实验的学生们都可以更好地将各项特别注意牢记于心等。②关于各类仪器设备方面实践化的医学实验室内部,常常都会放置一系列的相关医学仪器设备,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相应的医学设备,还应当进行较为精细化的维系养护与周期性管理。另外,这也对于实践运用的学生或管理人员,相对的有了更细碎化的限定要求。譬如,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应当明确悉知相应的实操规范流程,进行实际应用时,还应当及时进行信息记录,相应医学设备的运转等,也应当特别地予以说明和备注等。③关于具体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面该项主要是指,对于高等院校内部的相关医学实验室而言,应当日渐建立和完备其常规化的安全性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日常顺利地运作。譬如,高校内部的相应部门应当适时协同并签订关于校内具体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的责任书,以便更好地将三级管理模式中一系类的责任等具象化地落实至每一个安全管理的参与人的实践管理中。④关于相关特殊危险品的管理高校内部医学实验室的场所较为特殊,其中各类药品种类呈现多样性,化学物质、物理特性大类、生物属性等等,因而该场所内部的相应物品,其常常含有各类别的特性,比如容易挥发、与自然空气接触易发生剧烈的反应、腐蚀性、放射性等等。因而,对于其相关的安全性管理应当格外关注,应当依据实际状况,严苛予以定性化以及定量化的限定标准。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当严苛依照既定的管理施行流程,以更好地保障实验室内人员等的安全。(2)除过以上相关所述,对于实际医学实验室的执教者以及实操学生们而言,还应当积极树立安全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在实践运用医学实验室的过程中,应当时刻以安全为第一要义,对应相关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施行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安全工作的进行。具体可以通过一系列深化准入医学实验室的各项规章限定,以更高效地提升执教者与受众学生们的安全性自主意识。

4深入完善与强化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的相应方法

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面依旧实存相应的亟待进一步完善之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切入:(1)进一步加大具体实验室的安全性宣传力度。对于高校内部相应医学实验室而言[1],为了更好地提升相应实践参与人员师生、管理人员的安全性能动意识,适时地进行相应的安全性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利用校园内部的局域网络,适时地借助相应多媒体设备,来周期性地播放系列相关实验室安全性宣教的视频,以便更好的引导受教学生们汲取有效安全信息,从而在相应实际操作过程中,遇见偶发性状况时,可以更灵活、科学的随机应变。此外,院校还应积极组织相关的偶发境况演习活动,以便更好的为相应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坚实的准备。(2)高效提升实验参与人员的综合性素养。相关的安全性事故未实际出现之前,院校就应当积极引导实践实验参与人员树立“防范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具体可通过对实践相应参与人员进行适时的专项化培训,对应的培训内容可以更多维度的拓展,比如对医学实验室内相应危险药品的效用及特别注意事项的讲解,对于相应危险状况的科学应对方法讲解等等,以便更高效地提升相应实际参与人员的专业化学识以及综合性素养等。(3)优化处理实验过程中系列废弃物。①关于生物废弃物方面的优化处理。该方面的废弃物按照形态划分常有两大类别,即固化物以及液体废弃物[2]。其中,前者更多是指,在相应实操学生们系列实验完成后,对于遗留于室内的动物残骸或者植物植体等。对于这些遗留物,应当进行时效性的专项化处理,不可肆意丢弃,还应当适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特别处理,随后进行质密封存处理,一般情况下常运用专业化的塑料袋进行封存以及统一化集中性处理。而对于相应实验使用过的培养液体,常需要进行适时的高温杀菌,随后再进行相对集中化的处理。②关于废液、废渣的处理。实验期间产生的一系列废液、废渣,应当被有机集纳起来,统一于既定地域内进行优化处理。③对于额外废弃耗材的处理[3]。对于相应医学实验室内,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额外的废气、耗材。比如相关的塑料废品需要被有效处理,一般而言,常需要利用一种塑料容器,其对应制作材质较为特殊,通常将相关的废弃物,适时集纳起来,随后一并进行置放。除此之外,还应当依据既定日期时间进行灭菌以及回收等处理,这期间,对于相关玻璃材质的废弃物,还应当适时进行类别分化、优化处理等。(4)进一步强化对相应医学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的监管。主要是针对院校内相应医学实验室的内部细化区域而言。譬如,校内医学实验室内,实践施行实验的场地、常规化储存各类别药品专项室、特别储备相应含有毒性或其它特殊性状的库房等等。对于以上相关的实验室内场地,都应当如期进行全面检查与监测,以及系列不定期、不定项的抽测性检查,以便更好地保障相应的安全性管理要措,可以更完备地得到落实。另外,对于既定医学实验室而言,其内部的水、电、医学仪器、各类别专业化设备等,也应当适时地进行要周期化地检测,以更好地规避相关的安全性隐患状况的发生。

5结束语

综合以上相关探究与分析,对于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应当不断深入强化,以更好地保障对应医学实验室的更良性化运作,也较大程度上对于相应学生们医学实验室的使用安全性等有一定的维系保障效用等。

参考文献

第5篇: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赖以生存的动力,教育已然是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必要的,需要我们推动创新教育基地的发展,优化创新教育的资源配置。实验室能够进行实验教学,也能从事重要的科学研究,同时实验室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医学领域,医学实验室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具体理论的运用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同时,医学实验室还担负着培养创新型年轻人才的使命。因此,必须不断更新创新理念和教育理念,更新创新教育体制,研究和建设能够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的医学实验室管理的新体制。

1.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完善,医疗改革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大趋势,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和制度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改革。近几年,医学实验室的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面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对医学实验室的客观要求还有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有:首先,医学实验室的内部管理较为落后在部分医院和高校的医学实验室里有很多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这就告诫我们要加强关于医学实验室的制度管理。其次,不够重视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不重视医学实验室中各种设备的检验质量,对室内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限制,没有按时完成室间质量的评价计划。第三,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医学实验室在医学事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医学实验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有较高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并且要有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向资源集约型实验室转变。转变后的医学实验室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创新技术,适应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适应重视优秀人才资源的新时代。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实验室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医学实验室需要遵守和适应这些变化,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保证。

3.关于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的思考

医学实验室体制改革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为全面,同时改革的任务复杂而艰巨。通过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新的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完善,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形成了新思维之下的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然而医学实验室的改革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医学实验室和医学教研室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研室和医学实验室的使用问题上也要避免冲突,也要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互不合作的问题。此外,随着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必须要加强医学实验室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追随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面对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逐渐显现,更应该加强竞争机制的建设,加强管理体制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开启了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关于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成果,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并逐步完善,需要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合作,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改革成果。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创新教育理念对改革的指导,加强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统筹协调机构之间的管理,协调各个部门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合作,积极推动改革进程,将医学实验室的改革方案渗透到每一个机制,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将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到关键阶段。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长期坚持,这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管理制度需要持续革新,管理准则需要持续规范,管理模式需要持续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要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坚持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理念,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就一定能促进我国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改变社会大众对医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看法,推进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体制的彻底革新。

结束语

创新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且努力发展人才强国战略,重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意识、思辨能力等。在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完善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建立更加高效的高质量实验室运行系统,推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基本的原则,多学科融合发展,涉及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全面的应用范围,实现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王贵荣,杨更社.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6):559-5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