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启发性教育范文

启发性教育全文(5篇)

启发性教育

第1篇:启发性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汽车维修技术;行业发展;职业教育;启示

1引言

汽车维修,是对汽车维护保养工作与修理工作的统称。迄今为止,我国汽车保有数量逐渐增多,车辆维修及维护市场需求日益紧张,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数量已达数百万人。如今,我国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教育院校已逾500万所,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相应的维修人才。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院校需要精准的把握汽车维修业务的时代性特点,对人才培养重点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以此来顺应新时代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

2新时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时代特征

2.1私家车占据汽车维修主体地位

直至今日,我国私家车保有数量已超2亿,占据汽车总数量的80%以上。因为私家车车主平日里经常会使用汽车,因此会更加关注汽车维修以及养护业务在开展时的速率、便利性以及诚信度。

2.2汽车维修主要业务为快修快保、事故维修

在汽车技术快步发展的推动下,汽车道路也获得了充分的完善,“七分养,三分修”的车辆使用理念逐渐形成,逐步提升了现代汽车的使用效率及可靠性,汽车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在不断降低。除此以外,由于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极大的加重了道路的负荷,因此事故车辆维修数量也日趋增加。依照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的汽车维修业务主要由日常保养、故障维修、事故维修等业务组成。在故障维修业务当中,当前的维修模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以往的以汽车修理为主转换成为了以换代修的模式,由于汽车零部件存在老化问题,因为零件损坏而导致的换件维修工作数额达到了50%。在开展事故汽车维修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会将车身修复、原件换件修复等作为维修要点。对相关权威数据资料进行统筹分析,当前汽车表面微创修复的市场营业数额逐渐增长,其增长速率达到了平均每年20%左右,构建了庞大的汽车维修细分市场。2.3故障维修主要模式为机电一体化目前,在汽车行业的电子产品生产成本数额已经占据总额的1/4以上,豪华汽车的占比高达50%。由于电控发动机的普遍应用,自动变速器在汽车制造领域占据主流地位,多种多样的电子设备、电控设施被应用在汽车底盘、车身上,汽车上的通讯设备、娱乐系统方面的的具体需要逐渐增加。当前,因为汽车电子设备引发的汽车维修故障问题已经占据汽车维修故障问题的65%以上。如今,汽车维修岗位已经由过去所使用的机械维修工作、电器维修工作相融合,形成机电维修岗位,相关从业者务必要系统的学习与熟练掌握汽车机械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结构、电控设备结构的基本原理,并将修理电子电控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2.4将不解体维修作为主要维修手段

如果汽车产生了轻度的磨损问题,汽车便会由于排放功能下降,受到自诊断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进入自我保护的运行状态。因此,在正常使用现代车辆的情况下极少会产生严重的机械故障问题。在进行车辆故障维修时,可以将不解体检测维修作为设备检测的主要维修方式。当前,经常会使用的检测维修仪器有示波器、油压表等等。

2.5主要依靠厂家维修信息以及配件供应

目前,市场当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汽车品牌,汽车车型在较短时间内便会更新换代。所有汽车品牌及款型的具体结构框架、零件、系统控制原理、数据配置条件存在猪肚欧不同,因此,在针对某一车型开展某项维修项目时,通常会过于依赖汽车生产厂家的维修信息及其供应的汽车配件。

2.6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方面面临着新挑战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然具备一定的规模,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获得了大幅增长。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管理条例,各个整车制造单位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研发与生产,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了汽车维修企业难以忽视的维修学习对象,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更为丰富的新能源汽车维修知识与技巧,这已经成为了其需要面临的新挑战。

3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

在我国出台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将汽车维修单位划分为三类,其中一类与二类是汽车综合维修单位,代表单位为4S店、大型以及中型汽车修理厂家、特约维修站点;三类是汽车专项维修单位,代表单位为独立品牌加盟店。除此以外,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具备合格资质甚至是非法经营的汽车维修路边小店。当前一类以及二类汽车维修单位站单位总数的比例约为40%。因为长时间实行品牌销售管理条例,致使汽车维修行业存在严重的技术封锁、配件垄断问题,在汽车行业内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汽车维修单位主要工作内容为汽车清洗、轮胎修理、空调加氟、汽车美容、微创修复等等,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维修业务。除此以外,一类、二类汽车维修单位并不直接与客户对接,将汽车保养、零件替换作为主要的维修工作内容,导致汽车维修岗位在外部留下了劳动密集型印象,在行业内则压低了从业者的收入,致使在岗职工的流动性大幅提升,高技能人才占比过低。现下的汽车维修人员学历水平偏低,服务意识存在严重缺失,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在对故障车辆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经常失当,维修不全面或者维修过度等问题。

4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新动能分析

4.1汽车维修新政策的出台打破垄断坚冰

为了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单位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汽车市场相关的政策条例,在汽车维修领域提供了极强的推动力。首先,政策赋予了汽车维修行业极为优良且丰富的节能环保技术条件,取缔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对汽车维修领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互联网+汽车维修”的实现,为汽车维修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环境。其次,新的政策规定当中制定与修缮了汽车保修承诺意见、汽车维修合法经营、维修技术开放性、零配件追溯管控、质量监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为突破汽车维修行业垄断问题,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汽车维修经营环境,从政策层面为其提供指导。最后,在汽车维修管理政策中提出了明确要求,汽车生产厂家要将汽车维修手册、汽车制造部件目录、汽车电控系统软、硬件版本识别号码等诸多信息内容进行公开,并且明确汽车维修手册之中的维修技术信息内容,其中需要包含汽车系统维修方式、零件拆装流程、汽车电路图纸、汽车故障诊断步骤等关键的信息资料,攻克了长久以来的汽车制造厂信息垄断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了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水准及总体质量。

4.2新的行业发展形势驱动行业转型

综合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资料,我国目前的汽车产销增速逐渐提升,当前,我国汽车产销已然步入了微增长时代。在汽车销售环节当中,销售利润数值日渐降低,汽车行业竞争逐渐转入后方市场。汽车维修行业是后市场领域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与主要平台,作为汽车后市场各种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汽车维修行业已然引起了行业内极高的关注度。当前,各大主机生产厂家都在积极主动的研究与探寻快修连锁服务模式,并与独立品牌快修店相互夺取流失于4S体系以外的品牌车车主。

4.3信息化发展转换行业竞争重点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并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联网化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然在汽车维修管理方面获得了普遍运用。如今,各种汽车品牌制造厂商都已经建立了车辆管理体系,许多企业也建设了线上汽车维修平台,用来供给系统内的汽车维修人员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经验。将来会建立起涵盖一切社会车辆、整个汽车生命周期的汽车维修与养护记录,以山寨汽车配件作为基础的恶意市场竞争情况以及无证经营修理店面的现象将会被逐步加以遏制。维修服务的有效性、环保性,维修质量的可靠性,汽车故障问题的远程诊断、汽车维修专家系统的专业水平将会成为汽车维修行业内竞争的重点。

5汽车维修技术好行业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启示

5.1国家职业教育利用优良政策为汽车

职业教育带去新挑战现阶段,我国所制定的职业教育规划为职业教育的未来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出多个行业领域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从而有效处理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在此情况下,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应当将包容性发展理念作为核心,逐步提升专业教育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将促进内涵发展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为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质量优化提供必然选择。

5.2推动汽车产业向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如今,我国制定的汽车产业政策内容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今,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重要阶段,汽车工业领域也逐渐由规模化进行了强力转型。因此,汽车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契合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培养出理论基础牢靠、技能掌握水平高、实践能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想要增强汽车专业人才对新知的求知欲望,需要逐渐提高汽车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由于未来新型汽车行业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获得了逐步提升,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领域与技能已然融合到有关的知识与技能领域。因此,职业学校应当高效落实汽车专业转型升级工作,对汽车专业布局情况进行改良与优化,以此来契合行业发展趋势。除此以外,由于汽车人才结构发生变化,极大的提升了汽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度数值。在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进程当中,我国的汽车发展电气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网络化发展趋势已然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发展变革趋势为其人才结构带来了变化,并为新时期的汽车产业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由于企业管理水准获得了充分提升,信息化要求更为详细深入,对各种经营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下,汽车营销模式呈现出了网络营销、线下实体店营销同步开展的局面,汽车营销比率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在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资金数额逐渐增多的影响下,产品技术应用力度逐渐加大,政府、企业单位以及校内科研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在合作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性。在新阶段,在开展汽车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深度加强政府部门、学校单位、企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良与创新,有效促进了教育改革的落实,培养高技能人才。

5.3国家开放战略带来良好机遇

深度落实“一带一路”政策,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这些手段与措施能够促使汽车行业企业向外迈进,其中涵盖了产品向外输送以及资金输送,为其提供优良的条件。有效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有效实现特色化的职业教育,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进程发展,提高其发展进步的可持续水平创造基本条件。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办学合作的路径,提升职业教育品牌效应。其一,要设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发展目标,其二,要将对接作为基本导向,其三想要达到国际化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将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与优化,其四,要将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其五,要确保职业教育能够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教育条件。职业教育院校要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逐渐提高教学质量。在全球职业教育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加紧张的态势,务必要秉持开放性、引导性的思想理念。立足于国际化的视角来分析,要将我国职业教育的“名片”向外展示,大幅提升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竞争实力。开展汽车职业教育活动,不仅要探究与学习国外的教育经验,还要避免在文化交流方面与其他国家产生冲突,不断进行交流适应,逐渐开展职业教育建设活动。

5.4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为职业教育带来发展机遇

首先,要全方位的推动基于课堂教育的变革活动。汽车维修专业逐渐由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转换为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融合。由于汽车专业重点逐渐发生变化,汽车专业教育活动也在跟随网络新型概念、教育工具、教学方法的逐渐应用而产生变化,要时刻关注技能的传承,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其发展。其次,要合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优化其辅助教育效果。汽车职业教育院校需要在教育教学内容、课程配置方面进行有效变革。在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发展普及的时代,中职教育院校务必要利用三维动画演示、现实模拟技术等技术手段,合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资源库以及多种车辆虚拟仿真训练软件开展测试工作。自动测评技术、云课堂培训技术等功能可以为教师提供汽车模仿教学工具,在智能化环境下增强学生对汽车具体功用的认知水平,精简传感设备组装调试培训具体步骤及流程,避免对汽车过度拆装。要切实规避汽车磨损问题,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测试,验证车辆的实际性能,对其中的风险问题进行规避,提升汽车专业培训效率。最后,要对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展望,促进中职教育院校的变革与创新。汽车职业教育学校需要思索怎样在信息化背景下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在现下的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方面,人们需要对网络工具、信息化思维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以此来分析与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教育环境,人才培养步骤等,合理运用互联互通思想理念。要将优化“客户体验”作为核心思想,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着手点,逐渐提高服务顾客的基本技巧,深度提升其专业化水平。教育院校落实的课程开发、建设活动以及双师培训活动务必要与相关汽车工业企业保持同步。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汽车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渐提升,汽车职业教育方法也在逐渐创新,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应用方法的出现,对汽车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职业院校应当遵循时展趋势,迈出重要的信息化发展步伐,逐渐改革与创新中职汽车教育。

6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汽车制造领域正处于十分优良的发展形势之中,多种多样汽车维修技术的涌现与应用,为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变革机遇,职业教育院校要紧跟时展趋势,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应建明.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1(16):48-50.

[2]张靖.新时代汽车维修技术及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内燃机与配件,2019(01):248-249.

[3]马才伏.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01):183-184.

第2篇:启发性教育范文

关键词:启蒙的重要性;激发兴趣;开拓创造力

一名舞蹈演员,需经过漫长的艰苦训练和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培育,才能够成为后天的舞蹈人才。少儿舞蹈启蒙是在孩子零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授、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舞蹈,激发兴趣,感受舞蹈带来的无穷魅力。6至10岁为少儿骨骼的发育期和心智开发的重要时期,所以此阶段堪称少儿舞蹈启蒙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最纯粹的,不受任何事物的约束和束缚。教师必须抓住这个重要时机,诱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切勿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教师应强调科学训练,追求质量,从而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无限的潜能。

一、激发兴趣

舞蹈本身是一种表演艺术,带有音乐和节奏,它生动、活泼、欢快。舞蹈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正是因为孩子可以在舞蹈中寻找自信和快乐。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演和舞蹈,这是他们的天性,而这些天性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在教学初期切勿强制性的进行软开度训练,过于追求技术技能,使舞蹈课堂变得机械、单一、乏味,缺乏其原本的意义。舞蹈启蒙应以激发兴趣、开拓创造力为主,基本功训练为辅,但这不代表基本功就不重要了。在少儿启蒙阶段的基本功训练是为以后的舞蹈发展奠定基础,少儿时期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都处于上升期,有很高的可塑性,所以课堂结构中不能没有基本功的训练。首先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快乐,释放他们的天性,如果一开始就被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给击退的话,孩子们该如何在舞蹈中寻找自信和快乐?所以要先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再结合适度的基本训练将会事半功倍。

二、舞蹈启蒙教育的取材特点

舞蹈启蒙课应从儿童生活天地取材进行教学,郎朗上口的儿歌结合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使初学者所喜爱并且容易接受的练习。刚接触舞蹈的学生,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动作模仿上,教师可以结合生动活泼的、形象感强的舞蹈来训练孩子。如:《数鸭歌》孩子们一听是自己熟息的歌曲,很快就能提高兴趣,这时教师带领着学生们一起模仿小鸭子的体态和神态。同时,教师可以加上丰富的语言解说,让学生们更加形象地去理解动作,动作可以幽默诙谐,也可以像天鹅那样优美高雅。又如舞蹈考级中《吹泡泡的小鱼》结合傣族舞的动作、《剪羊毛》结合蒙古的动作,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和能力,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总之,使孩子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舞蹈,只要孩子喜欢、能接受,让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这便是启蒙教学的意义。

三、强调规范性

(一)选择教材及规范教材

选择教材是开展舞蹈教学的前提,教材本身是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学科水平,它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选择教材不能止步于前者的智慧,应追求不断的创新和规范教材,不能将古今中外的各种教材及观点无序拼凑和任意罗列,而要顾及教学的循序渐进的要求,要给学生提供明晰的、条理清楚的、规范的专业知识框架,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格外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在选择教材后,教师首先应自己解读、参悟教材,结合所学总结后,把正确的、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教学中的传道、授业、解惑,单方面强调教师的传、授、解,而对学生的质疑和辩难则较少的给予鼓励,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性教学的机会提供得较少。在启蒙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教师进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思维和自信。

(二)规范动作

规范的基本功训练对舞者在今后的表演生涯中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引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规范动作,也是好习惯的养成,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学生行为内在的一种动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去做正确的动作。所以在启蒙时期,“规范”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悉心教导学生要不怕麻烦、不怕唠叨,经常做示范动作和纠正学生的动作,引领孩子走好启蒙的第一步。如:踢前腿训练刚开始都是在地面练习,主要是训练腿部的力量和韧带的拉伸,这个看似最基本的动作,其实要求特别多,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严苛的要求才能完成。学生在踢腿的过程中,要注意直膝、绷脚、胯摆正,大腿内侧向外转开的同时上身还要保持直立,踢腿时主力腿由脚尖发力引领向上踢腿至180°,对于韧带比较紧的同学教师不要苛求学生踢腿的高度,哪怕只踢到90°也应保持正确的姿势讲究其动作的规范性。随着日积月累的训练,绷紧的韧带会慢慢拉长,从而达到训练的要求。如果教师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将适得其反,将来再想纠正就很难了。

四、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下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协作的意识,而舞蹈的表现形式往往决定了舞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的动作整齐划一;在舞蹈表演中,要求学生相互之间的队形配合、动作配合,这都是相互合作的一种精神体现。舞台上所呈现的每一个作品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并且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舞者之间,还必须扩展到完成一个舞蹈作品所需配合的其他部门,如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舞台、舞美等。只有通过和所有人的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作品,可见团结于舞蹈艺术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在舞蹈世界同样是必然真理。所以,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作为舞蹈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既互动互学是其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五、提升气质,塑造形体

为什么学舞蹈的孩子们都具有独特的气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其实这跟她们从小的舞蹈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注重的就是自身的精神面貌,即发型和服装的统一整洁。整齐的形象和统一的着装,有助于提高舞者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也可增强班级的集体感和动作的整齐感。其次,舞蹈训练也是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对头、颈、肩、臂、手、腰、臀、胯、腿、脚等部位的综合训练,其训练要求舞者在肢体训练时进行“开、绷、直”“圆、曲、收”和“气息的运用”等一系列基本形态的训练,是强化舞者气质和体形塑造的关键所在。

六、少儿舞蹈启蒙教学法

(一)口传身受法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启蒙的孩子来说是从零开始的,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鼓励与诱导相结合。如何提高舞蹈教学,那就必须是通过感官、视觉、听觉、知觉传授给学生。如何理解“口传身受法”?字面理解为教师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有韵律的人体运动,用语言是不可能作出全面的解释的,它具有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因此舞蹈教学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口传身受法”,只是在具体内容上不断地向科学化、系统化拓展,使之更加完善。在普通的教学中,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弊端。而在舞蹈教学中优美多变的舞姿形态、流畅的舞段内容、丰富的舞蹈情感变化等,有的可以用言语表达,有的只有通过老师亲自示范学生才能理解。如果教师光说不做,学生缺乏立体的动作形象,只有教师身临其境般的将所授的教学内容示范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目睹舞蹈的姿态、要领、情感,脑海里留下一个完整的形态,学起来才会事半功倍,领会起来会更加便捷。

(二)兴趣教学

兴趣教学是启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对舞蹈课产生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就会乐意与老师合作,努力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并落在实际行动上。软开度训练是舞蹈中的要素之一,一般提到练软开度训练,学生普遍都会感到害怕,尤其是韧带较紧的学生。对此,在启蒙教育中笔者不进行强制训练,而是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的的朝这方面努力。训练时,用儿歌结合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的方式进行兴趣教学,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强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三)鼓励教学

鼓励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俗话说: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伶俐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潜质特点,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挖掘和发现他们,给予他们肯定和自信,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有计划有目标的克服困难,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短处。在舞蹈训练中,难免需要忍受体能压力和进行无数次机械的重复动作,很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学生们在训练疲惫和动作不协调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并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其学舞蹈的勇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尤其表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展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陕西拴马桩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厚重而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的石刻用现代的思维进行设计重组,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景观及生活中,缔造出既与景观设计标准相符,又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民族风俗,还具备美学意义的非凡而又突出的景观设计作品。拴马桩石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真正做到了融入生活、展示、保护、传承等作用,实现为现代人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晶.晋南拴马桩石刻艺术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陈华.关中传统民居石雕拴马桩审美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年.

[3]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张江花.拴马桩功能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5]杨爽.渭北民间石刻在陕西关中地区现代景观中的应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陈丽萍,周洁桦.渭北拴马桩桩颈纹样与艺术特色[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

[7]潘晶,苗祥瑞.陕西渭北地区拴马桩的审美文化内涵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06).

第3篇:启发性教育范文

[关键词]词汇语法;互补性;功能

一、引言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是两大板块,贯穿整个教学实践。通常认为,教一门外语,要先系统地教语法,等学生掌握了语法,剩下的就是扩充词汇量了。本文将从词汇语法互补性这一语言的根本属性出发,说明上述传统观点的不足,并尝试提出针对外语教学的若干建议,以此抛砖引玉,引起从事外语教学的广大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二、词汇语法互补性

词典和语法书是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必备的两种工具书。词典以词条的形式列出语言的词汇,加以注释,并引用相关的例句;而语法书则系统地讲解该语言的语法。词典编者和词汇学家做的工作与语法学家所做的工作区别在哪里?一般认为,语法描述语言的一般规律,而词汇则总汇语言的个别和具体事实。但是,词汇和语法并不是边界清晰的二分,而是连续体。不同流派的语法理论都对词汇引起了充分的重视。下面本文将简述生成语法、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与词汇语法的关系及其互补性。

(一)生成语法

在生成语法中,词汇是描述个别特征和非规则特征的词项组成的词库(Lexicon),尽管不同阶段的生成语法理论对词汇和句法的界定和管辖范围有所变化,但这一点上是大致相同的。早期理论并不重视词汇问题,到了标准理论,词汇被看作句法模式的基础成分,用词库来包括词项的非规则的、个别的特征,使得转换规则得到简化。到了原则参数理论时期,在由词汇、句法、音系形式和逻辑形式的语法系统中,词项的形态系统结构和句法特征得到描写。而最简方案则取消了深层结构,词项不再从深层结构输入,而是“投射到阶标树形图的分支上,并通过一般转换相互连接起来。”

(二)认知语法

为了研究习语的问题,构成语法作为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的一个分支,认为词汇、语法、习语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分,它们都是习用表达。兰盖克认为,词汇和语法是一个连续体,从高度概括的、系统的语法到低程度概括的、个别的词汇都是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产品。

(三)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分成物质层、形式层和语境层。语言被看作“意义潜势”所“自然地”表现为或被形式体现;而形式则体现为语音、文字等物质。韩礼德(1961)指出:“语法家的理想是将语法的领地扩展到词汇中去,使一切语言现象都纳入语法系统的描述中,从而使得到词汇说明项的出口关闭,一切物质说明项均纳入语法系统。通过将语言的意义潜势划分为概念、人际和语篇等元功能,结合类型学研究,发现各种意义既可以以语法的形式识解和表达,又可以以词汇的形式识解和表达。但这并不是说词汇和语法是简单的“精度阶”上的武断区分,而是说词汇和语法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抽象(韩礼德,1966)。类比语法描写的“结构”和“类”范畴,在词汇描写中可以建立“搭配”和“集”范畴;但不同于语法描写,词汇范畴之间没有级阶和说明阶,只有精度阶。词汇和语法是看待和描写同一语言现象的两种相对的视角,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被合称为“词汇语法”,而不同于分别的词汇和语法。综上所述,在生成语法中,词汇被视作规则以外的个别特征的汇合;在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中,词汇和语法被看作同一现象的两极,互为补充,以一个连续体形式存在和被描写,它们都是构成认知语法或都是“形式层”的内容(系统功能语法)。

三、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板块及互补性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通常,外语教学要达到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综合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文化素养,能自主阅读本专业文献(外文文献)的目标。我们的外语教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曾经饱受诟病的“哑巴英语”问题,不仅仅是读写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症状,而预示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外语的语法知识及词汇量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外语教学到底教什么?从知识和能力的结构角度,主要有音系和字系知识和能力、词汇和语法知识和能力、语义和语用知识和能力三大板块。从知识和能力的相互关系角度,应该注意的是,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语言能力,而不是“关于语言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因此,本文将在以下部分着重论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板块———词汇语法板块中怎样根据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词汇语法互补性展开教学;并且本着以下的原则:教学生以能力,而非陈述性知识。词汇和语法的互补性是语言的重要特性,因此也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在教学中,要注重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这看起来像老生常谈,实则不然。怎样使两者结合互补呢?

(一)注重词汇、语法与功能三者的结合

传统的词汇和语法教学分别进行大量的“背单词”、讲语法的教学实践。机械地记忆词表和背诵语法法条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缓慢。需要指出,很多语言事实既不能完全归于语法,又不能完全地被词汇描述。传统的语法和词汇被当作两端,而中间有很多“灰色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恰对语言能力很有作用。韩礼德(1966)指出,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层次,它与语法不只是精度的区别,而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抽象。比如:1.Hearguedstrongly.2.Thestrengthofhisargument…3.Hisargumentisstrengthenedbyfacts.在1,2,3中,由strong和argue及其派生的词的搭配并不能用语法来解释,它们的关系属于词汇的范畴。因此,顾日国(2010)将“lexis”译作“词汇”,因为词汇理论的单位———词汇项(或语汇项)与语法单位“词”并不是一回事,也不完全重合。类似地,动词的配合价、动词所支配的论元所具有的[+动物性]或[-动物性]特征、词汇的搭配、类联接、短语动词等语言事实,都要在教学中注重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并加入功能的元素。又如:4.Mypenisoutofink.在4中,如果没有学过“outof”这一固定搭配,学生很容易错误地认为该句的意思是“我的笔漏水(墨水出来)了”。然而,正如罗姆(2008)指出的,“儿童自发地学习语言,而成人则重逻辑,如果没有根据的东西,往往很难记住。”因此,将4的“outof”按照传统的固定搭配来讲,一带而过,老师固然轻松了,但是学生往往记不住,学习效果不理想。那么,这一固定搭配究竟属于词汇呢,还是属于语法呢?它正是上文所称的“灰色地带”中的语言事实。将功能与词汇、语法的互补性相结合展开教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构式理论,将“out”看作空间构式与范围构式,则“pen”的正常范围与空间则是“能正常写字”。既然“out”超出了正常范围,就是不能正常写字了。为什么?“ofink”———因为墨水的原因———用完了。这样一来,有了理据,学生尤其是成人大学生就肯定有利于记忆这一固定搭配了。

(二)有些词汇要用语法的方式教

哈桑(1987)曾经追寻过韩礼德(1961)的“语法家的梦想”。她通过考察构建“获取”和“剥夺”两个意义区间的语法系统网络,在精度阶上不断推进,最终达到生成具体的词汇项。这样一来,在她的网络中,至少这一意义区间的词汇已被纳入语法的系统中,成为“最精密的语法”。以此为鉴,可以通过分析词项的语义成分,上下意等方式教授词汇,同时也使学生良好地获得了运用正确的搭配、类联接的能力。

(三)有些语法要用词汇的方式教

传统外语语法教学中,饱受批评的一点是:学生对语法规则倒背如流,却张口不能造句,甚至做语法题也频频出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语法的条文属于心理学上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如果不加以反复、合理的训练,是无法自行转化为语言运用的“心智技能”的。例如,俄语动词有体、态、时、位等语法范畴,名词有性、数、格等。其中既有词变范畴也有非词变范畴。以词汇的方式教这些语法范畴,就是指在系统地讲解这些范畴的形态特征与语义范围后,给出精心编制的短小、有代表性的范例。如:Ябоюсьотца,атыподаешьотцукнигу.abcde在此句中,通过短小易记的句子,展现了带-ся动词变位(a、c)、以辅音结尾的阳性名词第二格(b)、第三格(d)及以-a结尾的阴性名词第四格(e)等的变化规则。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语法规则的内化,形成语言能力。

四、结论

词汇和语法的互补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根据这一属性,针对教学中不同的语言事实,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将词汇、语法与功能相结合,注重理据,注重训练,提升外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chonfeld,D.WhereLexiconandSyntaxMeet[M].Ber-lin:MoutondeGruyter,2001.

[2]Halliday,M.A.K.CategoriesoftheTheoryofGrammar.InWebster,J,ed.OnGrammar[M].Beijing:PKUPress,2007:37-94.

[3]Halliday,M.A.K.LexisasaLinguisticLevel.InWeb-ster,J,ed.OnGrammar[M].Beijing:PKUPress,2007:158-172.

[4]顾日国.当代语言学波形发展主题一:语言、符号与社会[J].当代语言学,2010,(3):193-219.

[5]Lomb,K.Polyglot-HowIlearnLanguages[M].Kyoto:TESL-EJ.2008.

第4篇:启发性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法治启蒙;重要性;有效策略

“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媒体报道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让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深切的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得有效开展法治启蒙教育,让法律知识从白纸黑字走进孩子的心海,让正确的法治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导航。

一、法治启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法治启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2.法治启蒙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法治启蒙有助于小学生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形成。人,生如白纸,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要从小培养的。(1)法治启蒙教育能树立学生的尊重意识,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人们只有生活在自由又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才会幸福,因此每个公民的自由和人格尊严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由于小学儿童年龄特征的影响,孩子们的自信比较容易在环境强有力的刺激下得到激活、建立、强化。遵守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正直、诚恳、热情、勤劳等维护健康、珍爱生命的公共秩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善于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正确的识人和择友,与同学团结友爱,彼此沟通思想,以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2)法治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抗挫能力著名社会学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会去模仿他们而学得一些社会行为。所以能够作为孩子模仿学习的重要对象的法制教育内容形式能调动孩子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他内心深处责任感和抗挫能力的形成。

二、法治启蒙的有效策略

怎样教育学生从小建立起法律、规则、诚信、契约和依法办事等意识,有效的开展法治启蒙教育?1.持之以恒的重视法治启蒙教育的硬件、软件建设编写法制教材,设置法制课程,培训专门师资是法治启蒙教育得以正常开展的三大前提。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老师,课时有保证,教师本身具备了比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比较全面的法制知识,才能在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法制启蒙教育。2.小学法治启蒙要因势利导,以渗透教育为主要渠道(1)渗透到规则意识中去大部分规则、制度是基于国家的法律和人们的道德认识而建立的,既体现着法律的精神和要求,同时又符合生活的实际,是行为得以开展的必需秩序。如学校规则:《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孩子们自觉发现社会生活是有规则的。学生初步学会了公共生活的规则,慢慢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从而使他们学会遵纪守法从遵守规则开始的意识和习惯。(2)渗透到学科中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充分挖掘学科教材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法制知识,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法制启蒙。例如语文教材中很多亲情的描写无不都在暗示着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学生在充分体会亲情的同时,教育学生理解报答亲情,长大后更好的赡养父母……选择好教育的切入口,引发学生学法、用法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本身的同时,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法治意识得到加强,这就是学科渗透的艺术。3.用体验内化方式进行法治启蒙教育实践育人,唯有体验才最真实。播放法治教育电视片、电影;1开展交通法规咨询;成立法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法治演讲比赛、辩论赛,举办法治作文竞赛;“小交警上岗”......让学生扮演一个角色,体会一种职责,了解一点知识,养成一种品质。一次次体验中的知识积累,一次次体验中的意识形成,使小学生在学法的同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并维护法律的权威。法治启蒙教育以教育为本,预防为主,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法、懂法、守法;让学生知道学法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蓝天下,孩子正从一群羽翼未丰的雏鸟逐渐转换成一群准备腾飞的雄鹰。

参考文献:

[1]郭磊.浅析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和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03)161-164.

第5篇:启发性教育范文

一、启发式教学的优越性

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更加系统化,也更为复杂,并且增加了很多拓展性内容。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拓展学生眼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语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思维引导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有目的性的提问,让学生从浅到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是一种过程化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教师由问题切入,逐渐引导学生剖析问题,一步一步寻找答案,从一推及二,从二推及三,完成知识的创新。初中语文知识系统更加完整,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教学意义,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眼界。而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更强,通过合理引导,能够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知识和文化,适应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律。另外,启发式教学也更适合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满足了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此外,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自我反省和反思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运用网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的教学技能。

二、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时存在明显的问题。教师在开展启发式教学时,不能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法的内涵,因此存在运用不当,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兴趣渗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兴趣点的把控不足,导致教学缺乏生机,课堂缺乏趣味性,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成效。另外,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授课时,设计的问题形式化严重,层次性不高,学生不能通过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顺藤摸瓜,追寻答案,而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这不利于学生思考,因此启发式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缺乏个性,问题设计过于单一。由于班级学生在个性和学习情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问题设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发展,着重分析和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多样的问题,从而提升启发式教学课堂的成效。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释放学生的个性的启发式教学策略

1.营造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发挥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使单调的课堂更加灵活多变,让学生以课程脉络为主线,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先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思维引导,逐渐深入课堂。由于本文内容比较生涩难懂,专业词语较多,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桃花盛开、春光明媚的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然后依据课程主线展开讲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和视频得到关于课程内容的启示,发散思维,延伸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延展性,如“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文,找出课程的主线,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顺序去写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延伸。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造翻转课堂,实现课堂主体的转换,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原有知识点,延伸拓展到新的知识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连贯性,能够层层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到课堂中,从而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例如,在学习课文《邓稼先》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体会主人公的伟大奉献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层层递进的问题中体会课程内容,从而由人及己,升华情感。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文章一共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内容描写了主人公的事迹?哪些内容可以表现主人公的精神?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主人公的那些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设计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课文主线层层剖析,从分析人物的基本特性,到情感的渗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主线逐渐掌握文章主旨,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3.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