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启发式教学概念精选(九篇)

启发式教学概念

第1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一 启发式教学及其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针对注入式教学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提出的,它作为一项教学艺术,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启发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思考、怎样表达思想,使学生获得身心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知识。

启发式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即启发学生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常用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主要类比法、比喻法、描述法、悬念法和故事法。此外,还有直观演示法、表情动作法、问题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性质、讲授内容、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方法。

二 离散数学课程性质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离散量的结构及其关系。它作为数学工具,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本文由收集整理散性的特点,对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科学研究起着重大的作用。计算机科学中普遍地采用了离散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离散数学各个分支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大量地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容错诊断,机器定理证明等方面。同时,离散数学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计算机科学教学中,离散数学主要是为专业服务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离教数学课程主要教授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方面的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教学中一些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初步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缜密概括、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启发式教学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基于该门课程中许多知识都是抽象难于理解的,选择启发式教学中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中能够采用启发式教学中的实例有很多,本文用两个实例进行简单阐述。

1.悖论概念的讲授

悖论这一概念虽然不是离散数学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概念,也不作为学生在本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离散数学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内容,以及离散数学课程的发展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在悖论概念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中的故事法来完成这一抽象概念的传达。在运用故事法时,教师可以讲授“理发师理发”的故事、苏格拉底名言等实例。以理发师悖论为例,故事情节如下:在萨维尔村有这样一名理发师,他在店门口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

故事讲解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分析这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如果给自己理发,他又违背了他所挂出的招牌上的承诺,所以,他又不能给自己理发。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这是一个矛盾着的命题,进而使学生理解了悖论的概念。

2.图论中最短路径问题的讲授

离散数学中的图论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奠定了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图论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比喻法讲授该问题时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比喻法将图中的节点比作城市或校园中的某个建筑,将节点中的连线比作城市(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时间代价或费用等可以定量的因素,让学生们在比喻的例子中找到任意两个节点中最省钱或最省时间的路线。这样的方法便可以使学生慢慢地总结出图论中求得最短路径的算法。

四 总结

第2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不完全归纳法关联式直观式大学课堂教学

论文谁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课堂里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三种方式,不完全归纳式,关联式和直观式通过对概率统计课程中部分知识点的讲授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实施,并对教师的要求做了相关的探讨。

众所周知,大学课堂教学担当着两大使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研究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要做到“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教学方式首推启发式教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有如下几点看法。

1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启发

通过将相关的现象或者结果罗列来,尽可能地以一定的规律呈现给学生,运用类此思维方式,做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方面,通过形象来引导逻辑,另一方面,通过逻辑来解释形象/现象。

新概念的传授和学习,大多适合此法。

比如,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随机变量”的引入。可以先向学生描述试验结果与数字有关的随机现象:掷一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单位时间内经过某校门口的车辆数;前者是有限个数,后者是无限个数。继而提问学生思考随机试验的结果与数字无关时怎么描述。通过生活中赛场上运动员用号码来表示的启发,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字化。如,抛硬币试验中,可将“出现正面”与数字“1”对应,“出现反面”与数字“0”,对应起来。从而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

2关联式启发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论语》里的“温故而知新”实际上阐了此道理。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联系或者自然延伸来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启发式的学习,符合心理规律:“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譬如,在讲授概率统计中“事件的独立性”时可以使用关联式启发。由于在条件概率中已经指出,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自然会思考是否有相等的情形出现。从而得到独立性慨念。这样,学生既接受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把握了二者的联系:

3直观启发

直观,是科研工作者创造性思想的来源和渠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有效途径。利用直观,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理解深刻,所学的知识不会轻易忘掉,即使遗忘,也能推理出来。实际上,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如同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言“如果我们将学到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第3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论文谁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课堂里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三种方式,不完全归纳式,关联式和直观式通过对概率统计课程中部分知识点的讲授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实施,并对教师的要求做了相关的探讨。

众所周知,大学课堂教学担当着两大使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研究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要做到“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教学方式首推启发式教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有如下几点看法。

1 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启发

通过将相关的现象或者结果罗列来,尽可能地以一定的规律呈现给学生,运用类此思维方式,做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方面,通过形象来引导逻辑,另一方面,通过逻辑来解释形象/现象。

新概念的传授和学习,大多适合此法。

比如,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随机变量”的引入。可以先向学生描述试验结果与数字有关的随机现象:掷一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单位时间内经过某校门口的车辆数;前者是有限个数,后者是无限个数。继而提问学生思考随机试验的结果与数字无关时怎么描述。通过生活中赛场上运动员用号码来表示的启发,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字化。如,抛硬币试验中,可将“出现正面”与数字“1”对应,“出现反面”与数字“0”,对应起来。从而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

2 关联式启发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论语》里的“温故而知新”实际上阐了此道理。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联系或者自然延伸来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启发式的学习,符合心理规律:“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譬如,在讲授概率统计中“事件的独立性”时可以使用关联式启发。由于在条件概率中已经指出,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自然会思考是否有相等的情形出现。从而得到独立性慨念。这样,学生既接受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把握了二者的联系:

3 直观启发

直观,是科研工作者创造性思想的来源和渠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有效途径。利用直观,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理解深刻,所学的知识不会轻易忘掉,即使遗忘,也能推理出来。实际上,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如同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言“如果我们将学到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第4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三大构成课程 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构成教育对技术的过分注重,导致学生的独创性慢慢消逝。学生智能训练的淡化,又致使构成课程与各自专业设计的联系匮乏,形式化严重,创造性思维缺乏。因而,避免三大构成教学过程中的“八股文”现象,已成为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时代性课题。下面就启发式教学在三大构成中的运用,谈谈个人的想法。①

1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根本

培养学生的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三大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依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根据学生特点提出问题,例如:学生遇到一个优秀的平面广告或编排设计案例,不知道怎样去欣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理解力,使教材的内容与教学的形式达到完美统一。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之一,如何提问,问什么?是启发式教学中提问的关键所在。如果提出的问题太深奥,难以启发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又不必使学生积极思考。由此可见,启发得当与否,是能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②

2 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生,更好运用启发式教学

三大构成是设计基础课。讲授三大构成,绝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构成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动性。例如:在讲授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时,提问:什么是“点”?同学们根据教材上“点”的概念解释道: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和形状。我又问:如果“人”和“地球”相比,“人”就是一个点,但“人”是有形状的啊,这不是和教材上的定义相违背了吗?同学们被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点和面是个相对概念,点的放大就是面,面的缩小就是点。但在生活中,很多“点”往往具有“体”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地理解点的“无大小和无形状”的概念。因此,在设计构成的学习中,会出现很多复杂和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灵活对待设计的概念。我的正确引导,使课堂情况变的活跃,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教材,培养了学生思考的各种能力。由此可见,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深刻钻研教材,熟练掌握,即使出现了课堂启发的意外情况,教师也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效驾驭课堂局面。③

3 提问与讲解、讲述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启发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和便于思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做到教学难易程度适中,启发得当和得法。把提问与讲解、讲述配合使用。以讲解解决难题,以讲述带过一般问题,用讲解、讲述两种方式为提问准备条件,再以问题突出重点,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

例如:为了验证形式美法则中统一与变化的相辅相成关系,我举例国内广告大奖“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在当年的嘎纳广告节上“分文未取”的现象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东西方的文化存在差异,情感的表达方式迥异。“老外”不明白“南方”传递对孩子的怜爱之情,对推销自己的产品有何作用,所以没有认同我们“南方”广告的世界性高度。也就是说,在极其个性的“变化”中,我们失去了统一的“共性”,因此,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通过这种讲述与启发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运用形式美法则中的统一与变化设计原则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又消除学生听课的疲惫感,增强了课堂气氛的互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接受、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④

4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4.1 求“同”存“异”,彰显个性

运用比较法去分析三大构成中较为相同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迁移。凡此种种均可以课堂教学中产生开窍效应。例如:色彩构成中的纯度对比与明度对比,很多学生总是分不清两者的关联与差异。这时就结合图例,给学生大量播放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幻灯片,通过图例的比较帮助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点,突出色彩对比的“对比性”,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加深其记忆,在“对比”中准确理解这两者的概念。

4.2 以点带面,“点”处设疑

启发式教学,常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点,“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点;“面”是指“点”的具体化,以“点 ”来探寻“面”的新领域。这样做,能克服提问设疑中的盲目性,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讲完立体构成中装置艺术的概念和历史后,我提出问题——“装置艺术”和“艺术杂耍”究竟有哪些区别?这一问,很多同学就陷入了沉思状态,大家仿佛很难去界定这两个概念。

面对这种状况,我采取了层层突破的启发式探讨。先从装置艺术的特征入手,由“点”及“面”地进行分析。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为了激活观众,扰乱观众的习惯性思维,将刺激感官的因素夸张,强化或异化。装置艺术也是一种可变艺术,艺术家既在展览期间改变组合,增减或重新组合。这些特点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设计,就谈不上是艺术,装置艺术就是设计者对创作的当时当地当景文化情感的倾诉。而艺术杂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无内涵和文化底蕴可言,纯属哗众取宠。

当然,装置艺术也会与时俱进。当代装置艺术不再反叛传统博物馆展览。相反,已成为博物馆新宠儿。例如: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它举办的67次装置艺术展览中,有58件被博物馆收购,成为永久收藏品。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点”带面、层层递进的启发式分析,使学生由表及里,“浅”入“深”出地理解课程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维“浅”维“实”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第5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一、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启发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儿童实际情况的不同,教师为了有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长期使用着一些过时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学生的脑袋当器皿,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这种单纯把儿童水墨画课当作的说教课的教学方式,往往收不到应有效果。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教师的主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启发学生自觉地学习和积极地思考。启发式教学是教师的“启”和学生的“发”有机地结合,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的双向活动。

1、启发式教学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行

启发式教学需要重视对教材的研读重组。作为实施新课标的工具和载体,教材是教学的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应该仔细研读儿童水墨画教学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要求和学生具体情况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思路,沿着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按照以大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对儿童水墨画教材进行筛选和延伸,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组合,方便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同时,要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理论教学内容与自己所带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密切联系融合,从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框架。只有根据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钻研、思考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全部主动性。

2、启发式教学要求以人为本

作为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的概念一出现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需要把学生发展作为重点,将每位儿童的整体的、可持续的发展放在心中。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理解和接受理论的过程时,将学生自己的绘画认识同老师的思路连接起来,同时结合儿童的个性特征予以辅导,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二、对合作式教学的研究

1、合作式教学的优点

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对学习很重要。合作式的学习会起到互相启示、取长补短的效果,能促进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与学习伙伴交流,也可以活跃氛围,交流心得,启发思想,开阔视野,产生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最终共同提高。

2、儿童水墨画合作式教学的方法

(1)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由于当前部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在儿童水墨画教学联系实际中,将绘画理论与现实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水墨画中的疑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学生组成小组合作来相互讨论解决。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他们的智慧和掌握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理论和观点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会有很好的收效。

(2)进行角色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中,让每个儿童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现实生活,或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使学生对水墨画教学课更加感兴趣。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对学习很重要。合作式的学习会起到互相启示、取长补短的效果,能促进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与学习伙伴交流,也可以活跃氛围,交流心得,启发思想,开阔视野,产生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最终共同提高。

三、对启发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6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启发要找对点,讲概念及知识点时抓住关键点,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解题时抓住公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知识的关键点,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讲解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学中启发一定要找对点,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点;创造性思维;掌握知识;求简意识;学习兴趣

我们平时说话,好多人话很多但是说不到点子上,让人听起来不明不白,上课也一样,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这是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课堂教学法的启发引导式要恰到好处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课堂启发找对点子,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启发找对点,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抓住概念及知识点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牢固掌握知识

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概念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引导时要抓住概念的要点,提出恰当得问题,让学生对概念有深刻的领悟,从而从根本上掌握概念的内涵。

椭圆定义的引入,作出图像后,抓住关键进行提问:在作图的过程中哪个量是不变的?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发现细绳的长度没变,探究椭圆上一点到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关系,从而发现规律:椭圆上的任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常数。抓住这个常数为关键点讲解定义,通过发现法总结出来的概念,学生印象深刻,很容易掌握。

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有时候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启发一定要找对要点,学生根据要点理解规律,自然而然地就掌握整个知识内容。

比如我在教学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五点法作图时,要一一记住五个关键点的坐标,如果把握不住要点,就会觉得很复杂而难以掌握。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找五个

可以想象,如果是直接无重点的说出这五个点的坐标,部分学生必然会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很难记住它们。因此我们教授知识的时候,不能侃侃而谈抓不住重点,而要强调其中的重点、关键点、体现本质的点进行启发,使学生印象深刻。

二、抓住公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

启发抓住点,才能更好的触动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努力地去探索知识,挖掘知识的亮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探索发现能力。

讲解习题时,抓住公式的特点,找到启发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求sin15°cos15°的时候,需要利用公式sin2α=2sinαcosα,这个问题的启发点就是2,抓住公式里的2进行启发,这个式子前面没有2,那我们就创造一个2,多乘以2所得的式子与原式不相等了,只要再乘以,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这时候告诉学生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抓住公式的特点,进行有目标的创造,往往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比如正余弦定理的推导,抓住要点:“创造直角三角形”来引导学生,学生自然就想到了过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简单的方法。

可以看出,启发只要找对关键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会容易多了。事实证明,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找关键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解题时抓住需要应用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

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如果直接去解,有的时候会比较麻烦,有很多的运算,有的学生很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数学本身具有简洁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数学题目的情境尽管千变万化,但我们总能在善变的情境中找到不变的知识点,简化解题过程,得到简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抛物线上一点A(-3,m)到焦点的距离为7,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此题可以直接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或y2=-2px,则焦点坐标为(P/2,0)或(-P/2,0),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p的值,从而解决问题。但是计算比较复杂。如果考虑到抛物线的图像情况及定义,因为A点在第二或第三象限,就可直接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准线方程为x=P/2,A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相等,抓住这一点,很容易列出方程|-3-P/2|=7,p=8,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16x。这里抓住了抛物线的定义这个知识点,非常简洁巧妙地解出了此题。

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需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启发式的教学过程中找到要点,有时候就会刺激到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展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增强继续探秘数学界的动力。以前曾听过一位初中老师的公开课,印象非常深刻,讲的是三角形的分类,老师出示了三个同样的图形:分别用一张纸盖住三角形的大部分,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判断这都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呢?学生顿时兴趣大增,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可谓是正中问题的重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总之,平时说话要抓住重点,讲到恰到好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抓住重点、关键点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留意。

参考文献

[1]陈长河,李建明.《数学概念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不可替代》.《数学通报》2009.3

第7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一、启发的原型

所谓启发原型,就是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待学知识的生长点。我们知道,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内化、领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新的教学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材料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必须分清哪些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新知识的相关材料(即启发原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教学。

比如概念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教材抽象概括而成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从这些学生已知的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入手,去其表象、存其精髓,逐步形成概念。如平行线的概念,可先例举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日常生活中诸多不相交线的实例,找出它们的共性,使学生形成初步映象后,再抽象成两条直线,由相交时逐渐移动一直线变成不相交,从而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

再如解题教学中,由于其关键是解(证)题思路的探寻过程,而思路的寻求过程经常表现为:“从已知、结论或是图形方面看,过去有没有做命题?”等。这里的“类似的题目”、“更容易、更直观的命题”就是此时的启发原型,教师要善于把待解(证)之题与这些启发原型沟通起来。这样,解题思路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由分散到聚合的过程,思路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定理时(新教材已改为公理),教材中的证法是:如图所示,把ABC拼在AˊBˊCˊ上,使最长的边BC和BˊCˊ重合,并且使点A和Aˊ在BˊCˊ边的两旁,连结AˊA,……(下略)如果教师如上机械讲解,学生会问:“为什么要拼在一起,为什么连结AˊA?教师是怎样想到的?”这些正是学生的困惑所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充其量只学会了本题的具体解法,而不会举一反三,同时教师也失去了一次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好机会。而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两次原型启发,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其过程如下:

(1)第一次抽取原型

教师:过去学过如此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它们与本题的已知条件有何不同?

学生:学过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等。它们的条件中均有一个或二个角相等,而本题条件是三边对应相等。……噢!应先证角相等。(通过原型启发。把思路定向为“证角相等”,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第一次飞跃。)

(2)第二次抽取原型

教师:如何证角相等呢?过去学过什么方法?

学生:利用平行线;利用全等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

教师:本题应该用哪种方法呢?

(学生思考后,容易排除平行线法。经过教师点拨,亦可排除全等三角形法,最终将思路集中在“利用等腰三角形”上。)

教师:图形中并没有等腰三角形,怎么办呢?……,要找等腰三角形,应应有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两条相等的线段(腰),而本题条件中相等线段却分散在两个三角形中,……。

(至此,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想到将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教师只要通过指导,使其思路更加完善即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应该说启发是成功的;如果此时学生还不能自己得出“拼图”的思路,而是由教师自己给出拼法,也应该说达到了启发的目的。因为经过这样的安排,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领悟的过程,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拼”,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要“拼”,做到了知其法、明其理,这也正是启发式的目的之所在。)

二、启发的时机

关于启发的时机,孔子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意思是说,只有在学生思考不出而产生烦闷心情时,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教师才予以启发。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把握时机。如上例证明边边边定理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当学生虽明白题意而又不知如何下手时,抽取第一个启发原型,从而把思路定向为“证角相等”;当学生在分析中不知用何法证角相等,出现第二次思维困惑时,再次抽取启发原型。将思路定向为“利用等腰三角形”;当学生不知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出现等三次思维障碍时,教师又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时诱导、点拨,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拼在一块”上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创造时机。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在启发原型的基础上,及时创设愤悱情境,营造良好的启发态势,使学生在似知非知、欲懂非懂的情境中,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去。

如在讲授“拆添项法分解因式”时,先出示一题x6-1,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得到两种结果:

x6-1=(x3)2-1=(x-1)(x+1)=(x2-x+1)(x2+x+1)

x6-1=(x3)2-1=(x-1)(x+1)(x4+x2+1)

教师有意安排两名不同解法的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同学公式的运用都准确无误,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由于学生都亲自解答过,此时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焦点立刻集中在“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上,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愤悱心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启发契机。

三、启发的力度

关于启发的力度,古人也早论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示之始而正之于终”,意思就是: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但不要施加压力;提醒学生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教学的一开始,教师诱导、提示,学生尝试并得到一些结果时,教师再予以指正。

第8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P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问题驱动;逻辑关系

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反过头来思考,也就是通过体验后再次推理、概括和思考进一步完善认知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养成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与失,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到三年级以后,许多学生会反映数学难学,实际就是随着知识和概念的增加,我们没能及时帮助孩子们通过反思来巩固知识,革新方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我们不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反思,那他们就不会反过头来重新审视学过的知识点和错过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积重难返。鉴于此,就本文分析几点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通过合作互动相互启发反思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死记硬背理论的过程,而是通过体验和思考完善认知的过程。只有一个人的体验往往是狭隘的,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说完善知识和理解还需要通过多元互动,这样才能相互启发,才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相互启发反思的能力,我们在遇到典型问题时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搭配成五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学习。

比如,许多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认识不清,虽然他们学了知识点后记住了它的概念和算法,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共同探索、相互启发。问题如下:(1)一页方格纸,有10行,每行有9个格子,画一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格子?(2)一块地有10行树,每行有9棵,一共多少棵呢?也画示意图数一数。(3)面积的意义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不难,但是都是在启发孩子们反思面积达到概念,从而通过实践、思考对面积的概念上升到实践运用的高度。实际操作中,肯定会有学生理解偏差,其他成员就可以启发他重新认知和反思,从而对面积意义及其实践运用有了全面的理解。

二、通过对比来反思易混淆概念

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初期,概念性的内容并不多,但是由于孩子们往往以形象理解为主,这就造成很多字面相似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如不及时引导反思,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就会沦为学困生。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的规律,将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来启发孩子们认清概念。

例如,我常用脑筋急转弯式的提问来启发孩子们进行对比反思:一斤铁重还是一斤棉花重。许多学生听到问题就不假思索地说“铁重”,这样他们就上当了,在我们的启发下,他们就会认识到对比错了概念,同样是一斤,应该是一样重。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警示和启发性,便于启发孩子们进行深入思考,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知。

再如,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比例和具体分数值,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引导反思:(1)一袋米10公斤,卖了■还剩多少公斤?(2)一袋米10公斤,卖了■公斤,还剩多少公斤?分不清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对比就会发蒙,然后我们提示他们认识到分数后面带单位的是具体的数值,不带单位的就是比例关系,他们就一目了然了。数学中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都可以总结、对比进行反思认知,这样才能完善知识漏洞,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三、通过典型问题反思动态数量关系

应用题是中高年级小学生的重难点,许多学生对应用题不知如何下手,实际是他们没掌握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典型例题做模型指导,孩子们通过分析和反思,掌握数量关系的动态变化,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一家网店商品原价是100元,双十一搞促销单价下降10%,节日结束后又提价10%,那么现在的价格和最初的价格一样吗?这就是典型的动态比较对象应用题,其中的降价和提价的10%对应的对象不一样。促销时降价10%,针对的是原价100元而言,而后来提价是针对降价后的90元而言的,这样一解释学生的思路就明确了,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就知道怎么解决了。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几点见解。总的来说,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让学生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漏洞。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启发性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通过体验、互动和反思,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

参考文献:

第9篇:启发式教学概念范文

一、当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运算,轻概念

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重点大都放在运算能力的培养上,研究各种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如极限、导数、微分、偏导、积分的计算等,如何解微分方程、判定级数的敛散性等。而对概念的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教师读、学生背的这一层面。教师没有深入讲解,学生更无从深入理解,这无疑给学生造成一种学习高等数学只要会计算就行了的错误想法。以至不重视理解基本概念,不了解概念的产生的历史,只重于解题,常常生搬硬套、思路狭窄。

2.教法单一,手段落后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学生学起来难以掌握,如果教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就更加让学生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即使学生明确概念的重要性,但也只能死记硬背而已,不知从何处去理解、巩固、延伸它。如何使教法多样性,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讲解、延伸概念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3.忽视概念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概念的学习是一个培养、形成、巩固、发展、总结过程。有些教师忽视这个问题,目前的情况大都是就概念而讲概念,没有前因后果,没有前后联系,更没有延伸、发展。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规范概念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概念教学的3个环节:概念的引入;要领的建立;概念的应用与发展。教师务必规范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出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勇于进取精神,不断提高教学素质。

1.用恰当的方法引入概念

自然科学来源于实践,最终还要应用于实践,结合我们学校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由实例引入概念的,尽量做到由实例引入。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围绕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一堂生动的数学课,教师会把学生的思维牢牢吸引住,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紧随前进。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适当选取不同的方式引入概念。

(1)利用要领的感性材料、实际背景引入概念

如要数列极限的教学,通常是先给出具体例子,通过画图使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地从感性上认识极限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点拨工作,引导学生对具体例子进行分析,找出数列极限所具有的量性特征,从而得出数列极限的严格定义。但要注意感性材料要典型、充分,否则难以辨别数列极限的本质属性,从而受到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极限本质的认识上。又如,在导数概念的教学中为了引入导数概念,就需要介绍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问题和一般曲线的切线斜率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虽然这两个问题有各自不同的意义,但问题的解决却得出了相同的数学模式,即增量之比的极限,再进行抽象给出导数定义便会水到渠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新奇的思维方式,学生自己走向了导数概念,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导数与真实现象间有着一般和特殊关系,它作为抽象思维产物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它所反映的已不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特征。除瞬时速度、角速度、切线斜率等,而它的本质是变化率。

(2)利用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入概念

高等数学中有些概念是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从已学过的概念引伸、推广、推导而成的。

例如,原函数的概念是从导数概念导出的,而不定积分是从原函数的概念导出的;高阶导数的概念就是从导数概念中导出的;多元函数微积分中的绝大多数概念都是从一元函数微积分中的概念推广而来的;对于变限积分、广义积分等一系列概念的产生也来源于定积分,对于这样一类概念,要讲清新概念与它联系的旧概念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3)教学中要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进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学生对“曲边梯形”而非“直边梯形”既如奇又无从下手。教师即可这样启示:拱桥是弧形的,但砌成的砖却都是直的,为什么?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原来可以把整体划分为很多少的部分,那么曲边梯形就可以分割成多个小曲边梯形,而小的曲边梯形近似矩形,划分越多越接近,这样就产生了: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四部分。“化整为零”、“以直代曲”、“化零为整”、“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就随着问题的引入而形成了。从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入手,引入定积分的概念,能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对于二重积分概念的产生也可借助此方法。

2.概念的建立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引入概念,在建立概念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式为原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抽象出概念,而后由教师纠正给出正确的概念,并给出理解概念的关键点、实质。例如,导数的实质是增量之比的极限,使学生形成概念,从而能够正确、清晰、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

3.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式为原则,以简易性为目标的前提下,以多样不同的方式从事同等数学概念的教学活动。

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征之一,概念教学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介绍与之有关的实例,有意识的训练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逐渐形成并提高。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