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

第1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TOC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14-02

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还停留在“作战”的层面上,徘徊于开设职业生涯讲座、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等即时性策略上。因此,如何有的放矢地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革新工作,推陈出新,是高等教育改革及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任务。

一、TOC理论研究

TOC理论中文被译为“瓶颈理论”,由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博士创立,与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并称为全球三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着制约因素,通过规范化的方法来定义和消除这些制约因素,可以支持和促进生产经营的持续改进。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于人们对它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问题很多。TOC理论的研究方法能更好地弥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不足,对现有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能真正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整体出发,抓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矛盾,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问题找到突破点。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实情况,通过导入TOC理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图。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约束因素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

目前,高校往往模糊地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解为就业指导,导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的理解出现偏差,主要体现为: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设置功利化;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设置短浅化。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的误解,导致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够就业这一结果,较少关注学生就业的质量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状况。这主要体现为: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单一陈旧;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中,理论知识被编制成结构化的教材,并有明确的授课方法和评价方式。相比之下,实践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始终是很模糊的。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受传统就业观念、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手段过于随意;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教师队伍匮乏。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

受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整、实用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主要体现为:1.缺乏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标准;2.忽视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评价方式多以考试或报告的形式为主,这些方式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的现状,应重视大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的需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一一纳入评价体系中,尽量克服评价结果的片面性,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三、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约束因素的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专业与学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

1.专业与学业。首先,认识自己的专业,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有助于学生制订明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具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2.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1)职业探索,如掌握有关职业的基本知识、明确职业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2)自我认识,如进行自我评估、发现职业兴趣、塑造职业人格、培养职业能力等;(3)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4)职业生涯规划,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等。

3.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1)就业情商教育,如自我控制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耐挫折能力等;(2)就业德商教育,如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3)创业教育,如创业的准备、创业素质与创业方式、创办私营企业的法律规定等;(4)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如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策略改革

1.体验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体验教学,其实就是恢复知识与技能的产生过程,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知识,有助于学生认清自身优缺点,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

2.实践教学。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将学校所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需要提供一个有助于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环境,其中包括两个方面。(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教学中通常紧密结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2)榜样示范。大学生可塑性大,有了生动具体的就业与创业形象作为榜样,有助于他们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3)创业教育。大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职业视野和创业方向感,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学校应积极创设环境,让大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和体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身生涯发展的方向。具体而言,职业生涯教育实施情境教学应重点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兴趣盘然,创设故事情节让学生感悟体会,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情境布置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应用情境应关注知识的迁移性,评估学生对情境的接受程度。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1.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化为数量问题,通过对量化数据的比较、分析与研究,进而推断评价对象的特质。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测验法。利用测验法考查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需要三个具体步骤: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2)等级评价法。通过等级评价法,不仅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即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一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行评价,而且可以进行总结性评价,即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体评价。

2.质化评价。质化评价的方法就是力图通过客观的记录,系统性、针对性地呈现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揭示所要表达的含义,促进对评价对象的剖析。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档案袋评价。利用档案袋有目的、按计划地收集、记录和分析每个学生(或教师)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行为、效果等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教师)做出评价。(2)逸事评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人事件及相关的细节,通过分析研究所记录的信息资料,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

本文基于TOC理论,通过重点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约束因素、发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约束因素的潜能、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约束因素的作用,对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小红.基于体验性教学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4(2).

第2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一、实践教学法概述

(一)实践教学法的内涵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示范模拟、案例分析、目标分解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以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知识和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取合理的教学实践材料,然后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之上开展实践教学,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二)实践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实践性是实践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之一。实践教学法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选取实践材料,进而从实践中生成知识,将所学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其次,实践教学法还具有现场性的特点。实践教学法注重与社会现实的交接,让学生接触仿真或真实的情境、资料,同时实践教学法还突破了传统的班级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组织空间范围。最后,实践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每个实践环节都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与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提升自己。

二、实践教学法的优势

实践教学法具有灵活的实践环境、丰富的实践内容以及多样的实践活动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品格的手段,在教学体制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

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三、实践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是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法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游戏、小品、情景模拟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效果。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时,教师首先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策划和准备相应课题,并且课题的内容必须具有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情节,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场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扮演十年后的自己,畅想十年后的自己,这样就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职业兴趣。最后在情景模拟教学结束时,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总结,这对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实践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等的对话,积极的探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提升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效果,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该充分借助这种方法的优势来提升课堂效率。在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筛选,保证所选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其中要特别注重本校优秀校友相关案例的筛选,因为相比于那些著名人士的案例,这类案例更具有亲切感与影响力。例如在对学生们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本校优秀校友的成功经历真实案例,这样能够有效激励每位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在筛选完案例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选出小组负责人。分析案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进行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这样通过集思广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案例分析的效果。在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后,教师与学生应该及时对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然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总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缺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影视教学法

影视教学法是通过多媒体播放录音、视频等影音材料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比较新颖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和调动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因此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鉴中央电视台品牌节目,例如《实话实说》、《非常6+1》、《马丁读报》、《梦想中国》等节目,来给学生构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影视教学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激发中职学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给中职学校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四)目标分步探索教学法

目标分步探索教学法以完成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主线,把每个教学主题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目标之中,以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正确认识自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了解自我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目标,借助一定的情景模式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实现目标的动机和兴趣,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知水平及审美观念,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合作或者师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然后教师要对目标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对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最后就是对目标进行巩固,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里的“思考与体验”环节来巩固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对于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实践教学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来扩展课堂实践教学方法,进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关系到大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课程,然而,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楚的认知甚至不清楚职业生涯规划为何物,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及毕业去向问题,得过且过,在毕业后择业及就业是没有目的的盲目选择,使得学生所学不能有效发挥,用人单位不能满足需求。由此,高校应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更好的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与特长的生涯路线。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在未来就业和创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及重视程度都比较低,现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1、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在未来就业和创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点,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导致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缺少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学生不能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使学生对自我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没有更多的了解,这种认识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使学生面对多种职业时比较迷茫,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生对规划不重视,从而使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1]

2、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估不准确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对自我评估不准确,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必须要根据自身的个人情况和社会实践经验等进行自我评估,如果自我评估不准确导致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好高骛远,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影响到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学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他人对自我的评估,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往往对自我分析不准确没有从客观的角度评价自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对自己没有综合评估自己,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产生迷茫不自信的心理。

3、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校和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急于求成,过于功利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大学校园中出现考研热、出国热、考证热等,导致学生盲目的高攀追求,不仅影响到就业,还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选择,大学生规划不明确导致自己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做出职业规划,[2]很多授课教师不是专业的职业指导专家,不能为学生做出科学的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给学生做出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引起重视并引导学生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3]

1、加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我认知及客观评价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清楚客观的了解自身能力水平及d趣爱好,同时,学校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让学生全方面的了解职业生涯为何物更彻底的明白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自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和作用,将学生就业指导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确定必要的学分,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建立一个目标明确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从而通过职业规划课程使学生明确就业的方向,摆脱迷茫不自信的就业心理,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具体步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

2、贯彻落实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基本理念

学校和教师要贯彻落实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基本理念,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建设,让学生更好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独特鲜明的理念,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个体能力、个性、兴趣等制定,大学生职业规划具有系统性,学校和教师要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生涯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贯彻落实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侧重点进行规划。

3、大学生自我评估要客观,同时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估,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这就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也就是对自己客观的评价,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于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自己要选择的职业,同时学校要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避免学生盲目就业,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设置为必修课,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职能和作用,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通过职业规划课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就业的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尽早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有意识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步骤。[4]

三、总结

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比较迷茫,因此学校要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从而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适应性、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2] 郑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3] 李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68-72.

[4] 李士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9.

第4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1.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云南昆明650201;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顺利成才,有助于对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重规划轻落实等诸多问题,致使完美的生涯规划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文章运用PDCA理论,使大学生职业生涯实施过程、路径不断得到改进与提升,从而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根据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实现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从而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的不断提升和优化,最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PDCA理论;路径提升;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3-0066-05

收稿日期:2014-12-02 修回日期:2014-12-26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220:22

作者简介:王艳伟(1980—),男,河南沈丘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就业管理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602.2022.013.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59(3):66-70http://xb.ynau.edu.cn

ISSN1004-390X;CN53-1044/SE-mail:ynndxbsk@qq.com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3.0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学制定自己的生涯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路径。职业生涯规划就像gps导航一样,能够促进毕业生顺利的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但是,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老师经常提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和流程;陌生是对具体的职业生涯路径的提升思考较少。将PDCA循环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提升当中,有利于探讨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的提升。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国内,并逐渐进入高校。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引导高校毕业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2007年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逐渐过渡到必修课。截至目前,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已经经历了六、七年的时间,许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由于受政策引导、社会观念、师资队伍、思想引领、学生自身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是收效甚微[1-4]。

(一)政府重形式轻监督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要求,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建议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但是,对于这一要求却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至今仍有一部分高校未单独开设职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单位重效益轻培训

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要求,多单纯地从其为单位创造效益出发,没有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周期全面考虑,只片面录用“即时效益”人才,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对大学生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培训。

(三)学校重教学轻实操

在具体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的影响,大都仅仅是进行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灌输,教师向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基本理论,很少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操练习,通过生涯人物访谈让学生现场了解具体的理论及如何在现实中应用;或者利用各种职业生涯规划游戏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意义。

虽然有些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过多的采用一些“欢天喜地”、“热闹非凡”的游戏形式,而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本身;虽然很多教师想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达到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目的,但是由于许多教师把握技巧的“尺度”不够,致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只能是教师累得团团转,学生乐的手舞足蹈。

职业生涯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得到了丰富。但是由于其本身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在实施过程中要偏重于具体的理论应用与实践。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其理论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四)家庭重结果轻过程

大学生父母对其职业发展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偏执心态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的选择与提升增加了“精神枷锁”,许多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结果不得不因为父母的“一厢情愿”而改变,并且,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提升过程中,也会由于家庭观念的影响而悄然发生变化。

(五)学生重规划轻落实

许多大学生在进行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后,就将规划束之高阁,并没有认真的按照规划进行具体的落实,在规划的具体实施中也没有进行规划的管理与调整,到最后只能是规划还是规划,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职业生涯过程当中。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汽车导航一样,第一步设定目的地;第二步规划路线;第三步按照路线行驶;第四步到达目的地,结束导航。大学生一般设定好目的地、进行路线规划之后,就不再进行中间的调整和监督管理,即使是设计了一些备选方案,但是由于环境变化迅速,规划远跟不上变化,大学生在按规划路线行驶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偏差,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偏离了原来规划的路线。

二、利用PDCA理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

(一)PDCA理论

PDCA循环理论又名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开始主要用于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后来逐渐应用于其他方面。PDCA是由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PDCA循环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与处理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并且循环进行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

(1)P(plan)计划:包含方针及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等。

(2)D(do)执行:根据已知信息,设计具体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先前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从而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对与错,明确效果,并找出问题。

(4)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并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同时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5-6]。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CA循环发展路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利用PDCA循环理论建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CA循环发展路径提升框架模型[7-10],详见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CA循环发展路径提升框架模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五个主要阶段自我探索、探索工作世界、决策、求职行动以及评估有机地融入在PDCA循环当中,并且每一个阶段又都可以进行一次PDCA循环改进,这样形成了内循环和外循环互相促进的立体循环体系,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的不断提升。

1.利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改进提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探索、探索工作世界、决策、求职行动及再评估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利用PDCA循环进行分析与改进。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阶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阶段,一般需要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兴趣、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等四个方面的分析,结合这四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综合评价自我。结合PDCA循环理论,可以首先制定兴趣、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等四个方面探索的具体计划,比如根据大学生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探索工具和方法以及实施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采用具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评;接着总结分析探索的结果的可靠性,并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对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还有一些方面没有测评清楚,则滚入PDCA下一循环进行解决。这样,周而复始,经历几个循环之后,就可以使自我探索这个阶段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工作世界阶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工作世界(即外部世界探索)阶段,通常需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外部工作世界的具体要求,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生涯人物访谈、实地调研工作岗位、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会、实习等。如果采用生涯人物访谈进行探索工作世界,那么结合PDCA循环理论,首先制定生涯人物访谈的具体计划,比如根据大学生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生涯人物访谈对象,确定访谈时间地点、访谈大纲等;然后按照访谈计划进行前期准备并按时赴约。访谈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和访谈的一些技巧;接着根据访谈的纪录总结分析自己目标岗位的信息;最后对访谈结果和自己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还有一些方面没有分析清楚,则滚入PDCA下一循环进行解决。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策阶段。在进行了自我探索和外部工作世界探索阶段之后,通过内外部结合分析,以及SWOT、平衡单等工具进行决策。在决策阶段,结合PDCA循环理论,首先制定利用决策平衡单的具体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前期准备,决策过程中要注重平衡单使用的前提和规则;接着根据平衡单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对决策结果和自己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还有一些方面没有分析清楚,则滚入PDCA下一循环进行解决。这样,周而复始,经历几个循环之后,就可以使决策阶段的问题得到解决。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行动阶段。求职行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包括求职准备、求职礼仪、面试、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在求职行动阶段,结合PDCA循环理论,首先制定求职的具体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前期的个人简历、求职服装、发型及求职礼仪、面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准备与实施;接着根据面试的结果总结分析,哪些地方自己做对了,哪些地方自己还有待改进;最后对面试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面试成功,则滚入PDCA下一循环进行解决。从而提高自己的面试成功率。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再评估阶段。再评估及调整阶段常常被大学生所忽视,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许多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经常换单位的原因。如果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实在不适合目前的工作,结合PDCA循环理论,可以首先制定再评估的具体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再评估的实施;接着根据评估的结果总结分析,究竟自己不适应工作?还是工作不适合自己?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2.PDCA循环七个步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时动态调整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由于时间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可以利用PDCA循环理论的七个步骤科学合理的进行动态、适时地调整。比如大一时自己的计划是本科毕业后去高校当老师,但是到大三时发现高校教书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自己一年之后毕业很难能直接到高校工作,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时调整。

(1)分析目前现状,发现存在问题。通过分析目前的实际情况,发现自己达不到今后目标岗位的要求,这是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进行解决。

(2)分析生涯规划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就自己目前达不到目标岗位要求的问题,分析影响这一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历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等一系列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历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教师资格证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学历水平不高这一因素。

(4)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并执行。针对自己学历水平不高的问题,有必要到高等级学府进一步深造,需要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取得研究生学历。

(5)检查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研究生之后,再经历3年的学习,看看自己能否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和研究生毕业证,如果取得了,那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6)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笔试和面试进入了高校工作,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以对这些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利于以后自己的发展。

(7)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虽然顺利进入了高校工作,但是由于自己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暂时还不能承担教学任务进行课堂教学,这些新出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CA循环发展路径是一个不断循环向上发展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动态调整的过程,每经历一个PDCA循环都会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向前发展一步。通过每一次PDCA循环,不断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提升的对策措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提升实施效果涉及到国家宏观层面、学校中观层面、学生微观层面等三个层面。

(一)宏观层面

1.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监督管理措施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效果监督管理规定,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实时通报,要求不达标的进行定期整改,以确保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保质保量的按照教育部要求实施。

2.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的问题,国家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比如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平面媒体进行宣传,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普及和意识引领。

3.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领计划

在政府层面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领计划,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生涯人物访谈、生涯案例剖析等活动,引领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二)中观层面

1.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应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应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职称评审给予关心和支持,保证其职业上升通道的通畅。

2.健全和完善社会用人机制

各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用人机制,并不断完善生涯规划的培训辅导体系。通过健全用人机制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效果,这样也有助于大学生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转变家庭传统职业规划观念

父母的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家庭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并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人和领路人,而不做阻碍者。

(三)学生微观层面

1.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是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路线,就像GPS导航一样,如果一开始路线不正确或者路线不科学合理或者路线不经济,那么以后的实施都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南辕北辙,偏离目标。因此,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是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基础。

2.切实执行规划路线

严格执行规划预定的路径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的重要保证。再科学完美的生涯规划路径,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永远只是停留在纸上,不能实实在在地落地。另外,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也能发现原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以后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

3.实时监控实施效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对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比较活跃,自制力还有待提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容易走向斜路。同时,大学生思维比较灵敏,时时会迸发出一些新的创新的思想与灵感,这样还有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时监控实施效果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的有力保障。

4.动态调整规划路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历时间较长,受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因素影响较多,在实时监控过程中,发现当前路径不再适应总目标时,应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规划路径的调整,变通思路,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切实执行规划路线、实时监控实施效果、动态调整规划路径这一系列措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也是PDCA循环理论的运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应利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优化提升,只有站在整体的角度、系统的高度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的提升,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理想就业。

参考文献]

[1]陈良声.PDCA循环原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83-8490.

[2]吴从娟.PDCA循环模式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的应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24-26.

[3]解臣习,许艳辉.PDCA方法在高职院校就业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3(19):274-275.

[4]张红,朱克敌.基于PDCA的大学生就业创业通用多维模型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172-176.

[5]张秋贤.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之PDCA法[J].中国市场,2013(29):194-195.

[6]赵毅.试析PDCA循环法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2(1):81-82.

[7]王艳伟,李永能,黄宜,等.基于WSR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集成评价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3):13-17.

[8]刘艳,陈华平.基于“三维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4(2):67-69.

第5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差异化;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选聘更加严格,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需要得到职业生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对大学生的职业认识和生涯规划指引的公共基础课程,要做到通过学习使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本文提出了进行适应大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讨。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1.基本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把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结合起来,在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现实环境,确定符合自己的事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学习计划,根据时间、顺序和方向在每一阶段采取具体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2.人才培养方式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司[2007]17号),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倡导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

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首先从理想与职业有机结合树立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就业观,认识到职业发展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并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初步的认知;其次从学生的自我认识,了解和评价自己,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后设定职业与人匹配的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形成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探索分为性格、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四个部分,通过课程学习以及课后进行的自我探索,挖掘自身的动力源泉,发现自己适合的职业,寻找自己的优势以及工作对于自己的意义。自我探索中性格讲述采用MBTI理论、兴趣讲述采用霍兰德理论、职业价值一般引入舒伯的职业价值理论等。职业探索是关于职业世界中知识的了解,获取具体的、客观的职业信息资源。职业决策是综合了个人对自我认识和对教育与职业等外在因素的判断,对生涯抉择进行的判断和决定,最终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高校重视不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因高校重视程度的不同,有的设置为公共基础课,有的将其设置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将本课程与本校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新生入校后就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并将本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贯穿始终;也有的高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把社会对道德、礼仪等各方面的要求灌输到课程内容中。

2.授课内容偏重理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设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追求,并且阐述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步骤,认清自我和外界的职业发展现状,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但是,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形式较为单一。当前的职业生涯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偏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讲解,却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每个人所要选择不同的职业规划。

3.不能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

从社会、学生及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当前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具有多样性,学生对于个人的学习要求也存在差异,而当前统一培养的模式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多样的专业性强的人才,学生希望得到差异化对待。

三、适应学生差异化的培养模式探讨

1.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面向新入校大学生开设的培养人生理想和积极就业观念,认清自我,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制订计划并积极实现的课程。然而,大学生作为学生身份向工作者角色转换的阶段,他们对学习、家庭、工作的理解也不断发生变化,他们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就需要不断地修订。所以本文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求职发展档案,对学生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性格等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测试报告进行整理;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经历进行记录和考评。在大学的开始阶段开展集中授课,使学生树立通过就业实现理想的观念,并认识自我,在之后的大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职业生涯咨询等形式的指导。

2.构建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构建符合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根据大学学习的阶段性任务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生涯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阶段的人生指引进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在集中备课中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还应对所要授课专业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能够对听课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所要进入行业的发展情况、所在行业对职员的普遍要求等的教育。同时,同一专业的学生因家庭背景、个人的兴趣爱好、学生能力等存在较大差距,也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重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诉求。

3.多样化授课方式,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

适应大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关注群体性差异,比如贫困生群体、农村生源群体和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创业群体、女生群体等特殊群体。对于缺乏自信、对就业感到怯懦、自卑、不愿与人沟通的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并注意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开展差异化专题讲座、座谈、职业咨询,也可通过“一对一责任制”的形式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典文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93-95.

第6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能力 大连市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98-03

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即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的过程{1}。该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1908年美国帕森斯教授第一次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概念,开始实施职业指导。1919年,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里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后来,以威廉姆斯、霍兰德、罗杰斯、萨帕、麦克丹尼尔斯、施恩等教授为代表人物,以职业因素匹配、职业选择、职业锚等理论为基础来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理论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在我国大规模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则起步于2000年,仅仅只有10年的时间,尚处于发轫之初,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现今,提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日益迫切的需求。据北森职业咨询网对2005年毕业大学生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满意度最低;另外,沈阳市人才市场对1898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有明确职业目标的仅占13%{2}。不久前,由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哈尔滨等高校2000名毕业生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学生希望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的占47.6%{3}。尽管2007年,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但目前大连高校甚至全国将其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寥寥无几。

目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日益关注的焦点。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将达到631万人,辽宁省应届高校毕业生24.5万人,较2009年的22.9万增加了1.6万。2009届未就业的辽宁省生源的学生将近1.7万人,占2009年应届辽宁生源毕业生的10%左右,大连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4}。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连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研究,可以进一步梳理和拓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效用,推动该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具体来说: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的认知,培育创业意识,增强就业能力,减小供需鸿沟。就业能力就是指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挖掘出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水平,缩短其从高校到社会的供需差距。其次,对于缓解当前突出的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有效地安排如此众多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于促进大连经济的飞速发展,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创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对于改进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大有裨益。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于以往的就业指导课。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小学开始,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并成为就业指导中心的核心环节。而目前大连各大高校的现实教育情况,仍然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还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与国外教育更是存在很大差距。最后,纵观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献,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国外学者大都是对职业锚、职业倾向测验、社会认知等基础理论的阐述。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文章较少,且多为简单与重复介绍,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在机理的透彻分析。

三、大连各高校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1.取得的成绩。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关注,大连各大高校也在认真地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积极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选修课程,聘请咨询机构的实践专家为学生作相关讲座,开展大学生就业辅导专题讲座和咨询等。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大连理工大学已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成果,其《Career讲坛》已于2007年4月14日正式开讲,并聘请知名人士作了《职业生涯规划――让你职业旅途更精彩》的专题报告。同时,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激烈竞争形势,帮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让学生赢在职业起跑线上,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大连理工大学就业中心联合日本株式会社安哥拉有限公司以“规划职场人生,成就未来事业”为主题,针对2004级四年制本科生和2003级五年制本科生,特举办了“安哥拉”杯大连理工大学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大赛从了解和认识自我、职业生涯条件分析、职业定位及生涯规划、短期规划的实施策略、规划的评估与调整五大维度训练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大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在参赛和观赛的过程中获得显著提高。另外,管理学院于2009年12月2日也召开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

东北财经大学于2008年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同时,各学院还根据专业特点,采取了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工作。2009年11月6日,萨里国际学院还邀请了大连职业规划专家、创意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学生作了一场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此次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职业规划的理念,更好地帮助了同学们做好人生职业规划。

大连民族学院现今也已成立了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社团――大学生职业生涯研究会,旨在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就业“指路”。

大连外国语学院于2009年11月25日聘请汇丰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为大学生作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并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积极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大连海洋大学已于2008年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积极聘请校外专家进校作专题讲座,经济管理学院还联合大连市人力资源俱乐部成员进校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学生开始体验人在职场的真实状态,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理念也不断得以增强。

2.现存的问题。不可否认目前大连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已迈开了关键一步,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不容忽视和乐观的问题:

(1)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到位,不少高校缺规划、缺教材。尽管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中明确将职业发展类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文件规定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确定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本文件下达之后,大连各大高校也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精神,但由于起点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周期长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入各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作为全校必修课,个别高校倡议各院系积极学习,但课时安排也远远少于38学时。同时,各学校、各院系和就业办之间没有形成系统统一的合力;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在大连市高校的开展现状并不乐观,改进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2)课程设置单一,很多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以前的就业指导,部分学校未做到全程教学。据了解,尽管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大多学校并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仅开设一门《就业指导课》,且形势和内容大都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引导的力度不够,缺乏职业能力的测试和职业生涯规范化等内容,专门开设其他如职场礼仪、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学校很少,学生普遍感觉缺乏指导性,在随机采访的一些学生中,学生大多表示对就业指导课“没什么印象”或“基本上没什么帮助”。(3)专业师资队伍匮乏,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往往是“纸上谈兵”。很多高校的师资基本限于辅导员以及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教师,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的专业教师及其缺乏。求职对每个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而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且学时有限,知识传授多,技能培养少,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比例偏低,不能完全贴近社会需求、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查显示,一些学生了解就业知识和职业知识的渠道往往是高年级学生和互联网,通过课程获得的有用信息则较为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4)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对于大一、大二等低年级的同学较少涉及或根本没有顾及。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指导。西方国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大学一入学便开始,而目前大连市高校往往依然限于面向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和简单的职业生涯指导,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

四、大连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流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综合自我评估和职业探索,找到最佳切合点,从而确定职业目标。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以大学生职业倾向为依据和出发点。我们应在对大学生职业倾向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倾向,遵循规划流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四年的规划活动。具体而言,有以下流程:

1.自我认知。主要是指对自身进行清醒的认识。一年级首先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借助心理测评、职业倾向性量表、职业适应性测验等各种测评软件全面了解自己,明确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其次要熟悉自己掌握的技能,剖析、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发现自己希望提高的地方。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职业认知。主要是指了解职业分类、职业性质及组织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现今,新兴职业越来越多,职业的分化要求指导要有针对性,学校应帮助学生考察客观环境,了解将来的就业环境及职业方向,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及职业、职位状况。鼓励学生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生涯规划中生涯目标的建立方法和生涯抉择方法,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和认知结构,确定职业发展方向。

3.确立目标并实施职业生涯策略。主要是指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二年级下半学期及三年级应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各阶段发展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发现自身职业竞争力不足之处,制定职业竞争力提升计划。多搞一些测试和专业行为训练,提升学生实现目标的行动力。具体说就是让学生寻求适合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途径;四年级要让毕业生了解社会及职位的发展变化,了解本届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及相关程序,了解相关就业及创业信息,以此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实践和职业发展理想,寻找现实自我和理想职业人之间的差距,同时参加快速提升训练。

4.职业生涯评估。主要是指根据个人需要和现实的不断变化,不断对职业生涯目标与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三年级为冲刺期。四年级为分化期。大学生在自我觉醒、设定目标、实施行动、达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五、大连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策略

1.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双师型师资人才。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大连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应该积极吸纳从事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咨询等专业师资人士。同时,应该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培育双师型队伍。

2.树立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理念。理念是先导,也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是求职成功的准备期,更是职业规划的首期工程。美国从孩子6岁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有计划地开设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2006年北京大学已开始把职业规划作为大学教育的第一课,复旦大学更是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全校必修课{5}。因此,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经验,从大一一入学便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即会赢在起点,又引导学生度过充实的四年。一年级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二年级按照职业目标,查找自身不足,参与相关活动,提高素质,锻炼能力;三年级以参与和目标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为主要锻炼手段,增加行业经验;四年级收集信息,准备面试,做好冲刺准备。

3.坚定性与灵活度兼顾,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动态变化过程。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相应地改变,要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认清就业、再就业这一大趋势,可考虑“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随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设计的长期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而短期目标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可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兼顾坚定性与灵活性原则{6}。

4.加大创新精神培育力度,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也是当今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在就业指导中非常重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据统计,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已成功创办了4000个公司,自1990年以来共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波士顿银行发表的报告《麻省理工学院:冲击创新》中声称,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高达2320亿美元,比南非稍低,但比泰国要高。斯坦福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SUN、Yahoo、Google等著名企业;1996年斯坦福创业企业的收入约占硅谷总收入的60%,达到1000亿美元{7}。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并加大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多部门多措施并举,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指导和服务平台。据辽宁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介绍,自2003年至今,辽宁全省共建立大学生孵化基地84个,累计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929个,全省申领《自主创业证》的毕业生总数达4400多人。同时,投资3000余万元的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基地在孵大学生创业企业(项目)达到46个。但总起来说,我们学生拥有的创业环境仍欠完善,特别是与国外创业环境相比,我们仍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与GEM(全球创业观察)的3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23位。而另一调查报告显示,辽宁的创业环境也仅属于“一般活跃”状态。据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魏小鹏介绍,近年来辽宁虽然制定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创业教育仍没有在高校得以普遍开展,主动创业和享受政策的学生也很少。从2003年到2007年上半年,全省有1400余名大学毕业生办理自主创业证,仅占同期毕业生总数的0.3%,且其中约半数还没有实质性经营{8}。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深层次的带有根本性变革的教育理念,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是创业的关键,始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将他们的创业意识,通过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方式,通过市场有效地体现出新的创造价值。因此应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理论为指导,依托以实验、实训中心和创业基地,构建一个以培养“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机制,从而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岗位创业能力。

5.建立学校―政府―企业互动螺旋的保障体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企业的保障。因此我们应发动政府、企业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各参与主体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学校―政府―企业三螺旋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高校应在培育学生方面加大力度;政府应在政策引导、平台建设、带动各方和谐发展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企业应努力为大学生的职业梦想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和基地。唯三方互动合力,才能推动大连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运行。

注释:

{1}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谭晓刚.我省大学生今年热衷“职业生涯设计”[N].时代商报,2005-11-1,第004版

{3}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信息中心bjpopss.省略/aspxxgl400/ReadPJIMore.aspID=593&MID=11

{4}株洲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jyzx.省略/listarticle.aspAid=275

{5}杜生民.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6}徐东昊,刘春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林区教学,200703

{7}.李钟文,米勒,玛格利特,罗文等.硅谷优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辽宁:创业教育成大学生必修课,20080617

第7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一、开展中职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更加鲜明地突出其职业性。中职学生作为未成年群体,与属于成年群体的大学生相比,他们作为不成熟个体,更早地进入职业生涯,并进行职业选择。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教育,对其成长、成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教育部把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专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文件),明确规定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之一,首次将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原课程列入必修课中。

目前,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从构建量和系统化程度上,缺少理论知识和系统的操作体系,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学习和今后就业的指导与激励性作用。而且,中职生在就业中面临和大学毕业生竞争的压力,缺乏自信和学习的上进心。另外,中职院校本身的师资力量、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总体不高,技术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实践合作企业相对缺乏。最后,中职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部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因此,推行专业化、有针对性的中职学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很有价值,也势在必行。

二、中职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中职学生生涯规划借鉴了职业生涯设计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既与职业生涯设计有联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所谓职业生涯设计。突出了中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体现的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而不是资本和工具的逻辑。中职学生涯规划的针对性,一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价值迷失问题,即不大了解上中职是为什么;二是学生在从九年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过程中存在不适应问题,即不大明白来职业技术院校究竟该做什么。职业技术学校生涯规划的着力点,一是抓住学生希望学有所长这一最大的“兴奋点”,以解决好成才的目标定位与价值观定向的问题;二是抓住职业教育价值导向与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需求之间的重要“结合点”,以解决好职业教育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协调问题;三是抓住学生成长由继承期向实践期过渡的这一关键的“转折期”,以解决好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的统一问题。

中职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与发展的工作理念,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以就业为导向,按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指导;以服务为载体,结合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使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教育为目标,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人生指导的一部分,贯穿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对中职生活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中职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

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处或教务处负责牵头,学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服务体系,负责制定学校中职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实施细则,协调和组织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和咨询工作。

为保证做好中职生涯规划,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主力,校内外聘任导师共同参与,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要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二级组织架构,配备相应的工作队伍。

一方面,在学校层面建立专门的生涯规划教育协调和指导机构,在各专业成立生涯规划教育办公室,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教师。每专业配备1~2名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专职辅导员,可由班主任担任。及时反映学校学生的特征动向和问题,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和团体辅导,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或讲座;开展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制订学生生涯发展计划和培训方案;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为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努力让学生辅导员要经过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等专业培训,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知识,争取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四、中职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和形式

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内外资源要充分加以利用,把现有的各种职业教育载体的作用积极加以发挥,努力形成符合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和个别咨询辅导体系。把职业教育中的多种教学形式加以配合,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地形式来开展相应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包括以下方面:

1.课程建设体系

开设各类选修课和讲座要以人生导航为目标,有意识、成系统地讲授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使课堂成为学生生涯教育的主渠道。根据不同阶段特点,构建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系统掌握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生涯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结合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不同阶段的生涯发展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主题活动。如在学校内通过生涯规划的主题研讨与成才论坛、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职业身份的角色扮演等模拟实训、团体合作游戏、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测评等多种活动,去积极探索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设立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题网络平台,积极扩大生涯规划教育的受众面和受益面。

3.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职业技术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对口的实习单位、参加社会与专业实践,邀请校外有关专家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通过榜样教育引导,来有效帮助学生认识行业信息和职业需求,树立专业精神。

4.个别咨询辅导体系

充分发挥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专业辅导人员的作用,为中职学生提供个别生涯规划咨询、职业咨询、测评和辅导。

参考文献:

[1]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Reardon,Lenz,Sampson,Peterson 著.侯志瑾 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曲可佳,邹泓.职业生涯探索的结构、方法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

第8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 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引导,给学生更加清晰的未来。

从德育课程设置来看,在德育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在早期并没有被纳入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颁布。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学校德育工作以及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德育的第二轮新课改正式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才正式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2008年职业生涯教育成为中职学校独立设置的德育必修课,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职业生涯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同时职业生涯教育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我国总体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实施状况也有着很大差异,但发展前景比较乐观。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是起步晚、发展快、任务重。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与经费乃至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角度看,目前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特点: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是一个新兴的教育课程,因此,很多院校对这方面的教学都不是很擅长,常常会陷入手足无措的困境。大部分的职业教育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在企业中的职业经验。

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分流时就被分流出来的群体,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学习基础普遍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于小学或初中水平,他们几乎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什么乐趣,更谈不上成功感、成就感了,自卑心理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半途而废,当然更谈不上对职业生涯的规范设计了。这就导致求职中不切实际,眼高手低,就职后缺乏吃苦耐劳以及合作精神。很多中职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抱着自己具备一纸文凭的心理,在就业过程中盲目自大,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盲目与大学生、研究生们追求同等的职业要求,即“高薪水、高职位”的工作,并未深刻意识到自身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进行调整和规划:

一、学校要调整观念,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训力度

当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教师队伍缺乏,多数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由于职业规划方面专业师资人才欠缺,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和能动性,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指导服务个性化缺乏,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的业务培训,使教师具备专业的授课知识。因此在中职院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聘请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并对这些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教育,让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提高,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与专业有效对接

第9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云南地州高校;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始于西方,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首先是在中国的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开始兴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词,随着近几年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启动,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熟悉,但由于发展的局限性,云南一些地州高校近几年才开始推广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曲靖师范学院作为云南地州高校的一员,现在已经系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云南同类地州高校中是早期开课的院校之一。因此,以曲靖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曲靖师院)为例来研究地州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是指学生通过对自我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进行内在探索,再结合外在的工作世界探索,从知己知彼的角度,找准人生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按照行动计划规划大学四年生活,为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1]。其实质和核心是大学生通过知己知彼,培养职业技能,确定职业目标,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套符合曲靖师范学院学生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

目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都在西方理论的指导下编写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各高校的教育发展受地域环境、经济环境和学生生源的影响非常大,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与所授课的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比较紧密的实操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因此各高校要想给本校学生做出最好的指导,必须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自己撰写出版教材,不能对所有的学生不加区分的用统一的教材来授课。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其余传统课程的核心区别所在。

2、职业生涯辅导人才缺乏,不能系统地、有侧重地指导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必须对不同学科、行业、领域和国家实事政策有较多的了解。而且,国家对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从部级助理职业指导师、部级高级职业指导师到全球职业规划师等低级别到高级别的认证。

但是据了解,目前在云南地州院校中还没有人取得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曲靖师院中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部分只取得了部级助理职业指导师资格,只有少数几人获得部级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职业规划指导人员普遍缺乏系统、专业的业务学习,缺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层面上高级别的老师,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职业规划课程的长期建设和发展。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选课还存在着限制性的困境

由于目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性质还存在难以界定的因素,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曲靖师院是少有的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的地州院校之一。因此,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选课需要,就要有高水平、较大数量的选修课,而且还要有较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作后盾。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曲靖师院的教师数量和质量均欠佳,达不到对所有学生开设选修课的要求。选修课数量的限制影响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也限制了学生选课的时间性,因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门具有明确阶段性的课程,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规划。如果不能在低年级就安排课程的话,将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4、曲靖师范学院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念根深蒂固,使职业规划教育在方法上存在缺陷

个人与职业的匹配度是择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人职匹配度高,这种职业选择就是合理的。[2]但是,曲靖师院的情况则不一样,除了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不成熟和上述几方面的情况外,由于曲靖师院是一所以培养师范生为主的院校,所选择的职业和地区都受到学生传统置业观念的限制。因此,曲靖师院的大学生选择职业除了考虑职业兴趣、职业价值外,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家庭、单位、地区、所学专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曲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调查,高达90%的学生将自己择业的第一目标选为教师。而对于其他职业则“不闻不问”。而我们大部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还主要是教学生如何认识自我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而对学生所处的外部世界的探索讨论和研究的很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恰好是对工作世界和职业的探索,这是需要老师去告诉学生的,是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环节,而云南地州高校的老师们对此还没有形成认识,这将导致学生就业观念的单一和限制学生的发展。

三、以曲靖师院为例对云南地州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本土化教育方法的探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符合曲靖师范学院的教育实际和区域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探索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确定阶段性实际行动,弥补缺陷,开辟出一条适合西部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之路。

1、学校应集合各方力量,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建设

学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涯辅导要以课程的形式为核心,以集体辅导、个体咨询为补充,以社会实践为延伸。[3]为完善这一模式,需要积极组织招生就业处、各二级学院制定并实施生涯辅导体系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加强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目前的教材基本上是舶来品,[4]要将职业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最适合的方式就是教师通过给学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断总结本校学生的特点,收集本校学生的实际案例,发现学生对职业规划真正需要的东西,以上课教师为主来编写适合曲靖师范学院的本土化教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职业规划教师

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首要因素。许多高校让从事心理学或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来兼职担任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没有专门配备专职教师。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学校应配备由专职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团委书记为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与实践锻炼,以胜任生涯指导教学工作。

3、学校应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的建设,使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适合自己的生涯辅导选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四年的规划,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规划指导。因此,学校应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资源建设,用于指导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低年级学生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的问题,就应结合大四学生特点开设有关求职、简历制作的生涯辅导选修课,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涯辅导选择。

综上所述,总结我国生涯辅导发展经验,对云南地州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这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 释】

[1] 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王晓菊,黎小华.三峡库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11(40).

[3] 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4] 刘勇.大学生生涯规划本土化教育[J].黑龙江教育.2008(9).

[5] 王焕助.实用教育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1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