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社会治理的本质精选(九篇)

社会治理的本质

第1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学术界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成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展开分析,这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神秘面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在梳理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描述和争论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从不同的维度可以概括为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分歧、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的分歧、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的分歧。产生这些分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界定争论不休、对当前社会思潮和社会形势不敏感等。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分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到其内容和范畴、价值和方法、载体与资源、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及其关系、过程与规律等的建构。从不同的维度看,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分歧、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的分歧、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的分歧。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分歧

“政治性”说、“阶级利益性”说、“转化论”说、“灌输论”说、“人学论”、“精神生产说”、“社会化”等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一元本质的代表性说法。如杨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①杨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是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解放人的思想、启迪人的智慧”②王升臻从文化视角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即人类精神生产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③余亚平认为“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推进一定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④多元本质论如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⑤目的性、超越性、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李辽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立体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以从政治维度、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等进行综合考察。”⑥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可分为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启蒙性。杨世卓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三个本质属性,实践性、阶级性和教育性。”⑦

2.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分歧

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的分歧实际上是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的分歧。“依据相关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即“社会本位说”和“个体本位说”。”⑧社会本位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代表的一定的社会要求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不仅在国家中政权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思想领域里也毫不放松控制。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统治阶级必定会调动一切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自己的现行统治服务。如政治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灌输论等都是工具性本质的体现。个体本位说伴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以人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价值旨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在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着眼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阶级的利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的工具。

3.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分歧

德育非政治化主张德育只应该是道德教育,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排除在外,并认为当前德育投资大效果微的根源就是德育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德育目标高大全,过于理想化、政治化、概念化,没有考虑受教者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德育内容常随着国家形势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提出融合中国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一些简单明了的稳定的基本要素,也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德育方式主要是灌输,隐性教育方式还在探索期;德育环境混乱,诚信缺失、拜金主义、贪污腐败、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恶流与学校提倡的东西背道而驰,导致学生在学校五天的教育抵不住家庭和社会一天的影响。迫于德育低效的现实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催生出德育非政治化的主张。由于公民教育内容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方式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认为公民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主张用公民教育替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张德育非政治化的一种极端地表述。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探源

1.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而用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质最初是指一个事物真正所是的意思。从柏拉图时期就认识到肉眼所见和感觉到的事情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于是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可见事物的本质,是可见事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亚里士多德也提出唯有事物的本体才能确证事物的正真所是,他们都追求对事物确定性的把握。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对于“多中之一”和“变中的不变”的追求中把本质的观念催生出来了。”⑨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内在规定性.“首先,本质作为事物的一种属性总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自始至终地存在于该事物之中,并将该事物与其他任何事物区别开来;其次,事物只有唯一的一个本质。”⑩本质属性是表现本质的属性,本质的外延要比本质属性的外延窄,本质决定本质属性,本质属性表现本质。本质和本质属性处于不同的层级上,不应该将二者等同起来。“事物的本质是共同本质和特殊本质的矛盾状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属性有两组:一组是共同的本质属性,另一组是特殊的本质属性。共同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事物相同于其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事物不同于其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数量上来说,事物每组的本质属性最少有一个,多至若干个;而从整体上说,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少有两个(一个是共同本质属性,一个是特殊本质属性),多至若干个。”??????

2.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的起源与人的语言、思想、行为的产生有着天然的联系,也与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相关。我们关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动力因素或者说是根源因素。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历程,对其历史场景进行溯源,把握其历史走向,既可使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工作有史可依,又要求我们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3.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的界定争论不休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没有形成一致观点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争论不断的原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建设等相近概念有很大的内在关联性,不同术语表达的范畴和内容有具体的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义“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前三种论述阐释的逻辑思路基本上还是社会本位的,个体兴趣、动机、人格特征和需要常常被湮没。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背后其实是根深蒂固的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观点和思维模式。“面对无法认识与解释的自然世界,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于简化、认识自然与社会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必定会受一定社会文化模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形成二元对立,其假设和逻辑出发点也必然是社会与个人的对立。提出“个人与社会两大行动主体间相互建塑与型构关系”的理论主张对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义有借鉴意义。4.对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思潮不敏感

由于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冲淡主流意识形态。比如“价值无涉”、普世价值、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宣传普世价值是为了动摇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宣传公民社会,是为了动摇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宣扬新自由主义,是为了改变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科目,有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展,必须用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其实各种思潮仅仅作为学术探讨和交流对学界是有利的,我们要警惕的是被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化的思想观念,它对国民具有腐蚀性。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唯一的,本质属性在数量上至少是两个;(2)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离不开人的需要;(3)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社会互构论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有借鉴意义;(4)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看,这个问题还亟待更深的研究讨论。当然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本身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引文注释

①杨威.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63.

②杨宇. 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2).

③王升臻. 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 探索, 2012 (2).

④余亚平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⑤郑永廷.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 教学与研究,2001(3).

⑥李辽宁.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四个维度[J].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7(11).

⑦杨世卓.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J] . 现代企业教育, 2004.

⑧李月玲,王秀阁.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⑨俞宣孟. 本质观念及其生存状态分析—中西哲学比较的考察[J]. 学术月刊,2010(7).

⑩杨红玉.四谓词理论中的本质—兼论现代哲学中本质主义的困境[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3(1).

11郑毅男. 论本质属性[J]. 学术月刊, 1964 .

12张国启,张皓. 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擅变及启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9(4).

13徐晓军. 社会互构论:超越经典二元对立社会学方法论的新探索[J].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5).

第2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马克思主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既同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去认识与理解。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进行探索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作为人类的育德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概念不同而已。

笔者认为,在非阶级社会,随着原始意识和社会交往的形成,只不过是一种德性的萌生,而不是一种确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这种德性是维持原始社会的一切习惯。到了阶级社会,道德教育才与政治生活相联系。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道德教育研究更加深入,但是由于某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存在,没有科学揭示人性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论述

马克思主要从社会与人的实践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本源。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根据,科学揭示社会与人的需要的物质与精神的根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本源性论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需要社会关系,又受制于社会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既需要物质的社会关系,也需要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社会关系的需要与满足,正是人的存在是一种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社会存在。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思想认为: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

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就是实践性和阶级性。任何社会、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都有自身的思想体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决定的。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政治,坚持一定的思想体系和思想的再生产和分配,就是要为一定得经济基础服务,正如所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三、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界观点纷呈。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科研过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深刻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我们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等,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因此,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

其一,时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形态发展

所处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特点也就有所区别。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相对封闭、单一,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表现为一种“排他性的意识形态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日益表现为一种“兼容性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包容非意识形态性要求和吸收、借鉴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合理性、普适性内容。

其二,时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容发展

这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除了具有阶级性以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角度讲,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推进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等。

因此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不要割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性要求。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所揭示和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存在一些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划分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层次,并能揭示出各种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体系是可取的。

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划分出层次,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贯穿的层次,在基本规律中体现具体规律,在具体规律中反映基本规律。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应当从它的复杂关系中,揭示其必然的、本质的关系,不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因素、准则、任务等作为规律来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揭示一般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能动反映论和灌输论,揭示了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社会发展规律,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经济制度、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就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附于时代任务而发展变化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鲜明的独立个性,以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会有强制性的灌输色彩。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第3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政治文明/价值取向/根本利益原则/公共利益原则/效率原则

一、政治文明的价值论视角

在价值论看来,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以主体为尺度的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关系态。凡属“人作为主体,以自己的本性、需要、能力及其发展为尺度,去接近、认识、理解、评价并适应和改造客体,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性质的活动,亦即一切旨在实现功利、道德、审美等社会和文化价值,追求真、善、美的活动都是人的价值活动[1]。在本质上,政治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按照其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和协调各种关系和矛盾,以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的社会活动。因此,政治作为社会活动本身是“人的价值”活动,而且是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因而是与社会有价值关系的现象,是相对于社会的价值事实。

在论及政治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时,我们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看作是进步和开化的政治,人们称之为政治文明。因此,政治文明与政治一样,仍然是一个价值事实,而且仍然是对于社会的价值事实。

作为价值事实,政治文明有别于客体性事实,是一种主体性事实,即是与主体相关联的有特定质的事实。主体性事实总是客体对主体的肯定或否定,是价值关系的现实状态。肯定或否定的质的界限在于主体自身的规定性、结构、利益和需要,即主体的内在尺度。主体的内在尺度作为客观的价值标准使客体自身作为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显示出肯定性或否定性。

“肯定性”是一个表达价值关系的范畴,其内涵就是客体合乎了主体自身的规定性、结构和利益,满足了主体的需要,通俗的表达就是“好”。政治文明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实际的价值关系中,对社会产生肯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即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促进作用的政治系统,是肯定性的社会价值事实。

肯定性的社会价值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形式就是肯定性的社会价值评价。“进步”和“开化”作为范畴,是肯定性的价值评价范畴,亦即对价值关系的肯定性反映。因此,政治文明又是对于政治的肯定性的社会价值评价范畴,即从一定的社会的角度来考察、评定政治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明政治现象对社会作用的美、善、功及其程度。

任何价值评价都需要评价标准。确定政治文明的评价标准是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既然社会评价是以社会的身份反映现象的社会价值,评价主体就要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以该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评价标准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评价。从社会整体立场出发,就是从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些人们及其群体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出发,因为它们反映一个社会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对于政治文明的社会价值评价,最根本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因为,政治归根结底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的生存发展活动状况本身的产物。从整个社会历史的高度看,一个政治体系是否文明,首先看它所依据和维护的实际的经济基础是否合理、有无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然后要看它的实际效果,即能否满足反映、维护合理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及其他的社会关系的需要。因此,最终的标准就是产生和造就具体的政治形态的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条件和需要本身。这个标准集中为一点就是:要以是否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状况和发展要求,从而最终有助于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标准,以衡量判断一切政治是否文明。

二、政治文明的价值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从质的特征上看,政治对于社会的价值表现为肯定性和否定性两种性质。从具体的内容说,政治对于社会的价值则表现出三个特征:其一,政治是主体价值。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永远与主体的存在、主体权益的存在、主体社会关系的存在相联系,是为主体的生存发展所必需的。”[2]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特殊现象,政治是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政治从来都是反映、代表和实现一定集团的根本利益的,它总是事关全局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总是与社会中的阶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政党、派别等群体的利益分配密切相关,与政治活动的主体确立和维护自身地位、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连,也就是说,政治价值是主体价值。其二,政治是工具价值。政治是掌握政权的阶级或集团运用国家政权对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对社会进行公共管理的工具。在当代政治学中,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社会便分裂为矛盾和冲突不可调和的阶级。为了使这样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矛盾和冲突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把这种矛盾和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个力量就是国家,就是社会的公共权力[3]。国家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政治生活的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即有效地将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而形成的阶级对立的社会维持在一个秩序的范围内。这表明,人类在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阶级之后,迎合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在新的社会现实中找到了维持现存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最有力的工具。国家的出现,不仅实现了阶级统治,而且实现了以整合社会、协调各种关系和解决各种矛盾、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的的社会公共管理。其三,政治是目的价值。政治是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的,政治发展是政治的应有含义和追求目标。人们通过政治发展而实现人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政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增强人们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等理性意识,更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平、公正的分配和确保社会成员的充分自由的实现。

政治的价值特征体现了政治系统作为价值系统的三个根本性价值取向:根本利益取向,公共利益取向和效率取向。根本利益取向是表明政治所代表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取向是指国家为社会整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的价值取向。尽管政治是为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但是政治统治到处都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继续下去”[4]。这一取向的基本问题是政党、国家、社会三者的关系问题,它取决于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又能动地作用于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效率取向表明政治对社会的作用力的大小,是政党的执政能力大小、政治制度、公共政策设计的合理性程度、国家权力运行状况等的表征。

政治文明作为政治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其价值取向是对政治的价值取向进行有利于社会的选择的结果。与政治的价值取向原则相对应,任何政治文明都存在着三个根本性价值取向:为先进的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这是根本利益价值取向的选择;有效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这是公共利益价值取向选择。与以上两者密切相关的是效率价值取向,即政治权力的运用所取得的实际效绩和实际成果能够基本满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亦即一个政治系统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充足的贡献率,包括基本满

足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和实现的需要和在公共价值、公共物品、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方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政治的效率不是简单地由前两个价值取向决定的,因而它不能被认为为前两者所自然涵 盖而被取代或忽视。政治适应经济基础,最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政治条件要通过较大的肯定性的社会效应表现出来。一种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或公共政策,如果消耗了社会的大量成本而只给社会带来一点点效益而不能惠及整个阶级或全社会,即使它符合前两个价值原则(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我们也无法认为它是文明的,因为它是非效率的。

政治是谁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国体问题。国体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是由社会的生产力决定的。因而,国体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逻辑线索是一致的。政治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有统治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政治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个政治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推动作用,因而才是文明的。人类文明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政治文明的历史也正是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历史线索演进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前一个更为文明的社会形态,与此相应,奴隶社会的政治文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明、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则是一个比前一个更为高级的政治文明形态。

统治阶级对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国家管理形式。国家管理形式的进步性表现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有效的管理,将社会维持在一定的秩序内,保持社会的稳定。这即是说,政治文明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就是先进的国家管理形式的选择。自古以来,国家的管理形式分两大类:君主制和民主制。马克思说:“在君主制中,则是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质。在这里,整个国家制度都不得不迎合固定不动的那一点。”[5]也就是说,君权是所有权力之源,国家的其他权力是由君主赋予的。马克思又说,“民主制独有的特点,就是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环节”[6],“……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7],民主制的“国家制度不仅就其本质说来是自在的,而且就其操作、就其现实性说来也日益趋向于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民,并确定为人民自己的事情。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8]。马克思还特别指出了人民在两种制度中的地位:“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是人民的国家制度”[9]。认为,君主制是一种不合理的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制度中“不好的一种”[10],而民主制是符合国家管理形式本质的合理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是一种好的国家制度。人类的政治实践也证明,民主制是一个最有效的国家制度,是一个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的机制。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顺乎潮流、优胜劣汰的结果,是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政治的效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从最根本的层面上看,政治系统的效率是由它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关系以及这个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从政治系统对社会作用的具体过程来看,政治系统的有效性是由政治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所内在地决定的。我们把政治看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对政治进行系统论分析的话,政治系统可以分为四个要素: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主体作用于政治客体的中介系统以及政治主体凭借中介系统与政治客体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政治结构。政治系统中的任何构成要素及其结构都是影响政治权力运行效果的基本因素。

就政治主体而言,政治主体的性质、素质、组织结构、能力、智慧、核心价值取向等等是影响政治有效性的主体性因素,而且是唯一的能动性因素和主导性因素。一般而言,政治主体的主体性因素对政治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制定并提供政策是政治系统运行及其运行过程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政治的无效首先是政策的无效。所以,提供有效性的政策,是政治有效性的基础。其次,一个处于执政地位的政治主体是通过运作国家制度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对社会进行公共管理的,因而,它发展和完善国家制度体系的能力以及依法运作和驾驭国家制度的能力是实现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保证。再次,有效治理社会的战略和能力对政治系统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运用国家机器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个政治系统在改善社会发展条件、协调社会关系、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以及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衡量政治效率的根本指标。

我们在质的规定性上阐释了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从而将政治文明与非政治文明区别开来。从历史的层面上看,政治文明还有一个发展程度的区别。由于政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一致性,评价政治文明的历史高度的价值标准的维度就具体化为:政治文明所从属的社会形态、在国家管理形式中民主制发展的层次和政治有效性的发展程度,亦即人类解决政治难题以及摆脱政治困境的有效性的程度,包括制度的发明以及技术的设计等等。这样的评价标准的维度,反映了政治文明的历史性的本质和特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主张。那么,在我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呢?这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明建设定位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这说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上全面展开的。以此为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定位应该是:

其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最先进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种存在形态,并且是一种更优越的政治文明:它是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服务的;在现实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中,这个国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与这个社会中全体民众整体的根本利益是高度重合的;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是更有效的。

其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社会主义完全否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的政治体系,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与先前社会的政治是毫不相关的。人类政治生活以及关于美好政治生活的理想有共同性,这是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以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基础。人类的政治实践也表明,合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来推进一国的政治建设,是可以有所成就的。在政治领域,也有本质和手段的区分。本质的问题是,政治代表什么人的根本利益和为什么人服务。手段则是国家形式、政权机关构成形式、具体制度、运行机制等等。手段没有阶级属性,它们只是在被用来服务于特定人群的特定目的时才有主体性的价值倾向。因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全可以借鉴这一部分没有阶级属性,因而属于全人类政治资源的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资本主义创立的共和国的国家形式,代议制的民主制度,以宪法为根本法的现代法律,强有力的权力监督机制,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政治财富。只要我们赋予它们不同的内容,就可以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定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相适应,就是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就是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意识相适应。因为精神文明最终要通过社会的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表现出来的,因而精神文明的水平为政治文明提供主体性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能逾越也不能滞后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的。

这样的定位确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的价值原则:

第一,人民原则。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民主政治的本质,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其内涵是不同的,因为民主“这个概念每次都随着人民的变化而变化。”[11]“人民”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政党、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 系就不同,“人民当家作主”价值倾向就不同,人民的实质及其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在民主制的发展层次上,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高层次的民主,其进步性表现在执政党、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的三位一体。只有在这种政治体制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资源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合理配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使全体劳动者和一切合法的公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构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政权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法律体现全体人民的权利和意志,一切权力对人民负责,公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公共权力由人民群众监督和予夺,政治和政策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等等。

第二,充分提供人民民主实现的有效形式和路径。实现人民民主的形式是依法治国。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法治是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法治对于社会的价值,就是实现民主,即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为政治行为提供理性导向;另一方面,为政治权力的运行提供规范机制,包括权力的制衡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说,法治是效率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效率原则的价值取向。人类的政治实践的经验证明,解决人类政治效率问题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政治价值取向下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就是依法治国。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是依法治国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不仅从结构上提高政府对社会作用的力度,而且会一定程度地限制权力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民主化发展对制度的强烈需求,使得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和创新,表现为日益深化和扩展的政治制度化过程。人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把人类的政治活动规范在制度的框架之内,从而实现了政治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政治的效率。现代人类在政治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如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度、政党制度、文官制度、军事制度、警察制度等等。有效地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同样需要技术手段,政治领域的很多问题是政治技术的问题,如治理政治腐败,合理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大大减少政治腐败的出现,从而降低政治的社会成本。

第三,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的性价值取向。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便是政治文明,它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的实现程度。人类所达到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历史水平,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因而,人类社会在政治上的价值追求,就是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能够得到日益可靠的保证。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而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进一步实现人的解放为使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追求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顺,立言录——李德顺哲学文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324—325.

[2]李德顺,立言录——李德顺哲学文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4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第4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 社会治理创新 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的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升级,亟需构建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呼应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实现社会善治是我国利益分化、矛盾凸显时期必须着手破解的战略课题,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倍增器”,更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将社会看成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诠释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之人本性、整体性、实践性的思想意涵,为社会治理的优化厚实了哲学根基,为社会治理优化之路径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同时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探寻

“有机体”原初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泛指能够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形态。近代以来,“有机体”概念开始被引入到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当中来,其代表为斯宾塞和孔德,并由此创立了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学说,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由于该理论离开了实践,脱离了“科学的历史观”,最终导致其向生物世界“简单还原”。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扬弃了斯宾塞、孔德等人将社会有机体当成生物有机体的简单类比,立足于“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之“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并通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自我确证,来诠释一个以“社会生命”为存在形态,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从根本上实现了社会有机体学说的变革,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养料”。

马克思把社会当做有“生命的有机体”进行研究,是基于社会这一“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的预设前置。对此,社会有机体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于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呼应其“实践的唯物主义”之内涵。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各项活动的独立化是以“实践发展”为前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定型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基石。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存在形态,社会的各种要素、关系,包括家庭、种族、国家等都是实践发展的结果。正是由于“实践”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马克思才断言“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①由此凸显“社会有机体”的动态性、开放性,并在宏观视野上把握“对象、现实、感性”。总之,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母体”和生长点,从本质上来说,社会有机体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机体。

整体性。旧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生活条件的简单叠加。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则从“系统―要素”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指出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它包含着相互差别又相互联系之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各个要素、环节,并在相互交往、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一个涵盖“社会生活全部领域”的“社会生命形态”整体。

对此,马克思指出:“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②马克思从整体上对社会有机体的考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及其各自之间的关系,是对旧唯物主义在“社会”理解上的否定,为推动社会向交互、开放、自组织等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哲学根基。

人本性。马克思始终将“人的发展和人类解放”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图式。在批判蒲鲁东将“社会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的荒谬观点时,提出了“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的观点。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由此可见,社会有机体既是一个“人的本质回归”的有机体,也是一个“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可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个以实践为起点,包含全部生活领域之宏大叙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性理论,并在动态的、开放的、交互的发展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最终凝聚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维度上。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更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嵌入社会治理的应然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从整体上阐明了社会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相互联动和有机性联系。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从整体性、人本性、实践性的视角,为优化社会治理注入了“正能量”,彰显其嵌入社会治理优化的应然性。

社会治理是一项社会活动,需要坚持“实践第一性”指引。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③何谓“交互活动”,实质上就是马克思所言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学理确认。与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以“实践的第一性”来考察社会而非生物学的简单概念范式。通过将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活动方式、人的社会关系生成、社会生活运动变化的逻辑起点,最终揭示了社会是由人这一主体性力量通过有目的,实践性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发展进化、趋于完善的总体性范畴。④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离不开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力量的实践参与,并在对“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产生“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对此,社会治理离不开实践,离不开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性把握。社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系统,意味着优化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性把握。从内涵来看,社会治理是一个嵌合服务性、调和性、执行性、监督性和优化性等为一体的目的性过程和活动;从外延来看,社会管理涉及到全部社会领域的各个元素、各个节点、各个层次,既有现实性上的社会生活领域、也有虚拟性上的信息社交网络领域,既有层次分明的社群组织、也有地域相异的社会团体,是一项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建设活动。

从治理主体来看,社会治理主体凸显多元化、多样性,自上而下,既有政府层面的行政管理组织,又有社会层面的人民团体、公益组织、自治组织;从治理方法来看,社会治理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具体可以区分为“硬规范”和“软规范”,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约定俗成的民风民俗、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等等。⑤

社会治理的优化是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转的最佳注脚。然而,要实现社会治理的优化,必须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实践指引,将社会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上来把握,从总体上来考虑,实现统筹兼顾、相互联系的有机化。

社会治理是落实群众利益,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效能。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尔后,马克思又强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为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总是作为物质资料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角色出现。由此,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指向必然落实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维度上。

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然而改革阶段性特征的显现,导致利益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逐一叠加。⑥与此同时,现代性镜像下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强化,表达其日益强烈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利益诉求。

对此,“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并内在要求发挥“人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呼应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将人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历史归结。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治理路径

作为唯物史观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哲学世界观,更是实践方法论,从哲学高度上阐明了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内涵、运行机制、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最为贴近的哲学基础,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方法论指导。

实践引领―社会治理优化的“动力源”。社会治理优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治理创新和发展的“主发电机”和“动力源”。⑦“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实效性、规范性,理所当然要坚持实践引领的哲学观照,并在实践基础上认清社会治理规律,不断更新社会治理理论,生成相应的社会治理机制。

一方面,社会治理观念的更新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多方参与、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由“社会管理”之“国家本位”向“社会治理”之“社会本位”的根本性转变,以践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社会治理观念的更新必然引发社会治理实践机制的发展变化,要构建起“党政社民”四位一体之协同一致的社会治理格局,规避以往社会管理中的“政府全能普化”的实践弊端,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以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来厚实人民群众的利益基础,在不断增强政府层面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激活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原初动力和创新活力,真正实现社会的善治。

整体统筹―社会治理优化的“基本点”。社会有机体是一个“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社会治理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方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点”,将社会治理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当中,实质上是科学发展观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社会治理优化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提供“稳定剂”,以护航“中国梦”的实现。反之,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又为社会治理优化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扶持,为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价值指引。对此,必须从整体统筹的宏观视角来考察社会治理,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来考量社会治理优化,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有机联系起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与社会治理的时空对接,将经济的利益性、政治的民主性、文化的文明性、生态的可持续性与社会治理的和谐性整体统筹起来,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推进社会子系统的良性循环。

以人为本―社会治理创新的“落脚点”。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联合体”,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彻底性转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毕生追求,是社会有机体的最高价值体现,体现了社会有机体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的实践归属。⑧

社会建设,实质上是人的建设、社会关系的建设;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是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性课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作为政治本源性权力的化身,要求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尊重人民的创造性、关心群众的利益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答不答应、群众满不满意”作为社会治理优化的评价标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关怀人、鼓励人、发展人的和谐环境,在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激活人民的良性氛围下开创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作者为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

②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⑤吴恒:“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社会管理的哲学价值”,《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39~43页。

⑥张小进,高天琼:“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中的社会发展与制度建设”,《兰州学刊》,2012年第1期,第179~183页。

⑦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35~43页。

第5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根源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聚焦于这样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会产生?是否必然会产生、存在和发展?这一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同社会实践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社会实践是实践观念和实践行为的统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是社会实践内在的基本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继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是思想见之于行动的中心环节。江泽民指出:“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已证明,一切工作的进步都以思想进步为基础,都应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第页)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基本矛盾的关键。思想与行动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实践中往往体现为自发与自觉、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个体与群体、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进而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的基本矛盾,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自发活动走向自觉活动的重要前提

社会实践有自发活动与自觉活动两种状态。自发活动是由自发意识影响和支配的活动,由于自发意识停留在表象、现象甚至错觉的阶段,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这种意识所影响和支配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盲动性。自觉活动是由自觉意识影响和支配的活动,由于自觉意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以科学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因此,自觉活动就是以科学理论正确指导和自觉推进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同人的主观世界相联系,以主观的东西作指导,是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第页)他还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第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指出:“如果说动物对周围环境发生持久的影响,那么,这是无意的,而且对于这些动物本身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事情。而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第页)列宁也指出:“历史活动的规模愈大,范围愈广,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就愈多,反过来说,我们所要实行的改造愈深刻,就愈要唤起人们关心这种改造并采取自觉的态度。”(第页)这些都告诉我们,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

为了加强正确的思想理论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增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和自觉性,减少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提高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程度和科学水平,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人们掌握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这就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既包括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又包括反映社会客观规律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正确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人们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进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有效性。列宁指出:“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和对‘自觉成分’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于工人的影响。”(第页)“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第页)工人阶级要真正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就必须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理论掌握群众,增强人类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内在要求。

自觉活动的最高要求不仅要有目的,而且要有理想,有愿景。理想和信念是人类自觉意识的高级表现形态,体现了人们自觉活动的最高目的。理想和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对一定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掌握和内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和信念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第页)。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人类实践活动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前提。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

社会实践是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观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观念转化为现实,离不开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而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第页)毛泽东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第页)并且明确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第-页)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转化的理论。他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第页)这些论述都表明了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在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念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前提是要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思想观念的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用正确的思想掌握社会实践的主体,才能把

   

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主体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观念的变革和创新,使之成为实践发展的先导和巨大推动力。通过宣传和普及先进、科学的理论,批判错误、落后的理论,可以起到除旧布新,为实践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提供正确理论指导、推动实践的作用。理论总是抽象的东西,它本身不可能直接变成现实,只有同群众结合,转化为群众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观念变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开发人的潜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与创造力量,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第页)精神力量是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有无精神动力或精神动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和效果。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不是自发的、盲目的过程,而是自觉的过程。主体精神动力的开发,是要不断地增强实践主体的精神力量,并把精神力量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引导、精神激励、价值导向、行为强化等方式,能有效开发实践主体的精神资源,增强实践主体的精神动力,从而促进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它能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团体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和成果。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构成了这个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还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古往今来,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构建和巩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个人与群体行动协调的重要保障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单纯是肉体的自然性主体,而且在本质上是社会性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不仅指个人,更指群体、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第页)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成员的密切协作,不仅能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形成新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大规模的社会组合和劳动协作为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在这里,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末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生产力。”(第页)实际上,不仅生产劳动实践,其它一切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社会协作。实践需要协力,协力需要齐心。而要齐心,就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存在着如何处理个体实践和群体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处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产生群体实践的合力。

统一的思想是形成统一行动的前提,统一行动是形成社会合力、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在社会实践中,实践主体必然要把分散的、个体的目的与要求整合成社会的目的与要求,从而形成思想共识;将个体的实践意识加以凝聚和整合,提升为社会的实践意识,然后用社会的实践意识统一、协调社会成员的行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不同于动物的、独有的社会沟通和协调机制,那就是通过思想观念、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等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第-页)思想观念对于团结更多的人来进行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科学理论尤其如此。社会规范是通过制定和使人们遵循各种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使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有序。文化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实现社会认同、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实践主体施加思想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实践活动,正是根源于人类实践活动规模拓展而带来的社会整合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实践主体、用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塑造实践主体、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实践主体,从而达到动员、规范和激励实践主体,增强实践主体的社会凝聚力,有效地实现社会沟通和社会整合的目的。

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归属,才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集体力量的创造性历史活动。就一个团队而言,团队精神是团队竞争力的核心,就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不管是团队精神还是民族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用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行为规范来凝聚、激发、塑造个体的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协同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个体实践汇聚为群体实践,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凝聚力和社会合力,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经济意识上升为政治自觉的重要基础

经济建设是人类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政治实践是人类改造政治上层建筑、促进政治发展的实践。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集中体现了经济基础的性质,代表了一定阶级的根本的经济利益,并且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一定阶级和集团经济利益的有力手段。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必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看问题,通过政的途径来最终实现和巩固自身的经济利益。列宁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第页)毛泽东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第页)因此,阶级性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念引导,将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一定阶级和集团共同的、长远的政治目标上来,为维护其政治统治和根本的经济利益服务。

第6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社会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对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表现为对许多社会现象的困惑,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疑惑,甚至出现了对信仰、主义的怀疑等。面对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适应社会转型的综合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要有适应社会转型的知识水平及知识结构,还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主导者的作用,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目的。

一、适应社会转型,加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它制约并影响着其他素质,同时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支柱,是理论教育队伍素质结构的灵魂。”[1]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立身、治学和执教之本,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有理想信仰的人讲理想信仰,才能讲得实在,才能为学生所信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面对社会转型给学生带来的信仰危机,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向。”[2]首先,政治立场要坚定。就是要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其次,政治品德要高尚。就是始终如一地忠于党,终于人民,终于祖国;始终如一地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人民,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另外,要具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就是善于明辨政治的是是非非,善于洞察国际和国内政治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动态趋势。只有自我政治素质的过硬和坚定,才能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才不会显得缺乏底气、没有信心。

(三)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古人云:德为师之本,师者须德高。高尚的师德品质,是对学生最具体、最生动和最深远的教育。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师德更为重要,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乐于奉献,诲人不倦,潜心研究业务,静心教书育人,不仅要以言立教,更要以身立教,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和行为,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去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德之人。

二、适应社会转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和社会转型时期,要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就必须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奠定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

首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善集大成者,方能为大优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具备厚实的知识储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一是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这样讲课才会有根有据、信心十足,才能解决学生产生的困惑。二是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既要对自己任教的科目有充分的深刻的了解,又要对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从而形成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

其次,要具有较强的学科辐射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性很强,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非常广泛,由此,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如指掌外,还要必须拥有较为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但要对相关的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中外历史等诸多学科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还要具有其他社会学科知识,如人际关系学、领导科学、人才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再次,要紧跟时代步伐。当今时代新旧知识的更替非常迅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安于现状,就会很快被时代所淘汰。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既要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知识营养,也要学会从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吸收知识营养,才能使自己能够成为紧跟时代的教育人才。

三、适应社会转型,增强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前提。迅速的社会转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身心素质要求。

第7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文化视角;精神生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33-03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作为该学科的一个元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源、目的、内容、方法、规律、范畴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还制约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高低。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我们从文化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状况的现实关注。

一、文化:人类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与人类是同时产生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标志之一。文化的概念很多,一般说来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精神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我们在此谈论的文化视角,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换言之,人是拥有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精神发展正是通过文化来加以确证和表现的。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主体世界的东西,它包括精神领域的一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人所具有的潜能素质,它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统一。但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文化越来越指向人的智力和智能,而不是体力。随着人类智力和智能的积累,逐渐内化为人的精神活动。

文化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特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被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这是文化的一般社会本质。但文化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其自身发展特点来看,文化是由特定的符号(语言等)来表达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等在内的智力因素和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在内的精神因素。但作为精神性的文化是其更为根本性的特征。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又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因此,体现在人类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形式中的文化,本质上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我确证。从这一个意义上讲,文化同社会意识、精神文明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它在较大程度上超越了人的自然需求,它的产品形式与自然物有明显的区别,为人类所特有。由此可见,人是文化的存在物,认识人的精神世界,离不开人类文化。

二、思想道德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灵魂

人类文化是由知识层面的科技文化与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共同构成的,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两翼,缺一不可。但二者存在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又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知识型、技术型、实用型的知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对知识层面的科技文化具有统摄和导引的作用。离开了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的规范,知识层面的科技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由此可见,作为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是人类整个文化精神的灵魂。思想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不仅是科学文化精神的灵魂,还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灵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社会而言,思想道德文化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发展之基。文化的本性是精神的,文化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古人讲,德,国之基也。国家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事关国家的命运和兴衰,关涉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国家的头脑和心脏,是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保障。一个国家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水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思想道德文化在整个国家文化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国家文化体系的灵魂。

第二,就个人而言,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灵魂。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假如一个拥有先进知识文化的人,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很危险的人。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频繁,如马加爵、药家鑫等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才能健康地成长和成才,最终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种生产,一是物质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生产,一是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从根本上说,是指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的心灵,即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触及的是人的灵魂和人的精神世界。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精神生产实践。它的产品是精神性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种人类特殊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生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然产物。从这一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生命”的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是在什么样条件下、用什么样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命”生产的特殊方式,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也应表现为双重关系,即一方面是自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社会关系)。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问的社会精神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载体等)教育并引导受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精神实践活动从精神层面来调整和创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一种活动方式。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不过受教育者是“潜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人的心灵,即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是指社会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这里我们使用简单再生产概念,在于用以表示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原有人类精神文化的继承。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对已有人类精神文化的继承。而这种继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再生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精神生产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已有的人类精神文化是其进行创新人类精神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列宁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其原意是指通过追加资本,使社会生产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借扩大再生产之意,在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人类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创新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根本标志,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以不断创新和发展人类的精神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指明了方向。

概言之,从文化视角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界定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视野,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化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难题。一直以来,学界把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时间定格在人类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后。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无阶级社会究竟有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呢?也就是说,在世俗社会下的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史以及其他基础理论研究。现在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界定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就很好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思想政治教育,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会随之得到继续深化和发展。

第8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根源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聚焦于这样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会产生?是否必然会产生、存在和发展?这一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同社会实践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社会实践是实践观念和实践行为的统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是社会实践内在的基本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继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是思想见之于行动的中心环节。指出:“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已证明,一切工作的进步都以思想进步为基础,都应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1](第214页)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基本矛盾的关键。思想与行动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实践中往往体现为自发与自觉、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个体与群体、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进而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的基本矛盾,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自发活动走向自觉活动的重要前提

社会实践有自发活动与自觉活动两种状态。自发活动是由自发意识影响和支配的活动,由于自发意识停留在表象、现象甚至错觉的阶段,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这种意识所影响和支配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盲动性。自觉活动是由自觉意识影响和支配的活动,由于自觉意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以科学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因此,自觉活动就是以科学理论正确指导和自觉推进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同人的主观世界相联系,以主观的东西作指导,是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第46页)他还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第202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指出:“如果说动物对周围环境发生持久的影响,那么,这是无意的,而且对于这些动物本身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事情。而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4](第382页)列宁也指出:“历史活动的规模愈大,范围愈广,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就愈多,反过来说,我们所要实行的改造愈深刻,就愈要唤起人们关心这种改造并采取自觉的态度。”[4](第348页)这些都告诉我们,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

为了加强正确的思想理论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增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和自觉性,减少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提高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程度和科学水平,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人们掌握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这就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既包括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又包括反映社会客观规律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正确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人们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进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有效性。列宁指出:“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和对‘自觉成分’的作用即社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于工人的影响。”[4](第326页)“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第325页)工人阶级要真正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就必须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理论掌握群众,增强人类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内在要求。

自觉活动的最高要求不仅要有目的,而且要有理想,有愿景。理想和信念是人类自觉意识的高级表现形态,体现了人们自觉活动的最高目的。理想和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对一定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掌握和内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和信念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5](第110页)。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人类实践活动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前提。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

社会实践是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观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观念转化为现实,离不开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而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第9页)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7](第839页)并且明确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8](第124-125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转化的理论。他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9](第14页)这些论述都表明了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在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念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前提是要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思想观念的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用正确的思想掌握社会实践的主体,才能把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主体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观念的变革和创新,使之成为实践发展的先导和巨大推动力。通过宣传和普及先进、科学的理论,批判错误、落后的理论,可以起到除旧布新,为实践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提供正确理论指导、推动实践的作用。理论总是抽象的东西,它本身不可能直接变成现实,只有同群众结合,转化为群众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观念变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开发人的潜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与创造力量,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0](第169页)精神力量是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有无精神动力或精神动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和效果。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不是自发的、盲目的过程,而是自觉的过程。主体精神动力的开发,是要不断地增强实践主体的精神力量,并把精神力量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引导、精神激励、价值导向、行为强化等方式,能有效开发实践主体的精神资源,增强实践主体的精神动力,从而促进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它能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团体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和成果。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构成了这个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还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古往今来,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构建和巩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个人与群体行动协调的重要保障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单纯是肉体的自然性主体,而且在本质上是社会性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不仅指个人,更指群体、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第104页)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成员的密切协作,不仅能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形成新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大规模的社会组合和劳动协作为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在这里,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末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生产力。”[12](第362页)实际上,不仅生产劳动实践,其它一切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社会协作。实践需要协力,协力需要齐心。而要齐心,就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存在着如何处理个体实践和群体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处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产生群体实践的合力。

统一的思想是形成统一行动的前提,统一行动是形成社会合力、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在社会实践中,实践主体必然要把分散的、个体的目的与要求整合成社会的目的与要求,从而形成思想共识;将个体的实践意识加以凝聚和整合,提升为社会的实践意识,然后用社会的实践意识统一、协调社会成员的行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不同于动物的、独有的社会沟通和协调机制,那就是通过思想观念、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等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11](第606-607页)思想观念对于团结更多的人来进行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科学理论尤其如此。社会规范是通过制定和使人们遵循各种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使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有序。文化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实现社会认同、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实践主体施加思想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实践活动,正是根源于人类实践活动规模拓展而带来的社会整合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实践主体、用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塑造实践主体、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实践主体,从而达到动员、规范和激励实践主体,增强实践主体的社会凝聚力,有效地实现社会沟通和社会整合的目的。

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归属,才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集体力量的创造性历史活动。就一个团队而言,团队精神是团队竞争力的核心,就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不管是团队精神还是民族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用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行为规范来凝聚、激发、塑造个体的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协同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个体实践汇聚为群体实践,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凝聚力和社会合力,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经济意识上升为政治自觉的重要基础

经济建设是人类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政治实践是人类改造政治上层建筑、促进政治发展的实践。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集中体现了经济基础的性质,代表了一定阶级的根本的经济利益,并且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一定阶级和集团经济利益的有力手段。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必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看问题,通过政的途径来最终实现和巩固自身的经济利益。列宁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5](第408页)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13](第98页)因此,阶级性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念引导,将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一定阶级和集团共同的、长远的政治目标上来,为维护其政治统治和根本的经济利益服务。

相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政治实践是关乎到一定社会群体、集团和阶级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往往容易受到个体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利益驱动,形成盲目的经济自发意识,而难以达到对整个阶级利益的政治自觉的意识。美国政治学者达尔认为,“在多数政治体系中,对政治事物极感兴趣,并了解政治,活跃于公共事物中的人在成年人中占比例不大。一般来说,他们往往是少数。”[14](第131页)要克服经济建设中的自发意识和自发诉求,由经济的自发意识上升到政治的自觉意识,由对经济利益的自发诉求上升为对政治利益的自觉诉求,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实践主体的经济自发诉求上升为政治自觉诉求的重要途径。自发诉求和自觉诉求是在阶级社会人们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根本区别在于追求和实现的是局部的、暂时的、表面的利益和价值还是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和价值,在于追求和实现经济利益时是否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自觉,在于能否始终自觉地从政治高度观察、处理和解决经济问题,实现阶级的经济利益。自发诉求往往体现为对眼前的、暂时的、表面的、局部的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实现,体现为经济自发倾向。这种经济自发倾向,不仅表现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工联主义意识,就是在工人阶级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了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经济建设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工作,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后,这种经济自发倾向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们的经济利益与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生存的基本权利密切相关,人们总是习惯于从维护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特别是从维护和实现个人和小团体的经济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经济问题,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忽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忽视一定阶级的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因此,只有把经济利益上升为政治诉求,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处理经济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利益。而这同样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核心在于引导社会成员不断实现从狭隘的、局部的、短浅的经济自发意识向集体的、整体的、长远的政治自觉意识超越,使之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通过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自发诉求与自觉诉求的关系,克服经济自发意识,增强政治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政治目标上,形成政治共识,从而推动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地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求,在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动性、群体协作性、政治自觉性、自主创新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中心环节。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深层根源。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9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根源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聚焦于这样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会产生?是否必然会产生、存在和发展?这一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同社会实践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社会实践是实践观念和实践行为的统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是社会实践内在的基本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继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是思想见之于行动的中心环节。指出:“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已证明,一切工作的进步都以思想进步为基础,都应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1](第214页)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基本矛盾的关键。思想与行动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实践中往往体现为自发与自觉、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个体与群体、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进而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的基本矛盾,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自发活动走向自觉活动的重要前提

社会实践有自发活动与自觉活动两种状态。自发活动是由自发意识影响和支配的活动,由于自发意识停留在表象、现象甚至错觉的阶段,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这种意识所影响和支配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盲动性。自觉活动是由自觉意识影响和支配的活动,由于自觉意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以科学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因此,自觉活动就是以科学理论正确指导和自觉推进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同人的主观世界相联系,以主观的东西作指导,是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第46页)他还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第202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指出:“如果说动物对周围环境发生持久的影响,那么,这是无意的,而且对于这些动物本身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事情。而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4](第382页)列宁也指出:“历史活动的规模愈大,范围愈广,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就愈多,反过来说,我们所要实行的改造愈深刻,就愈要唤起人们关心这种改造并采取自觉的态度。”[4](第348页)这些都告诉我们,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

为了加强正确的思想理论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增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和自觉性,减少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提高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程度和科学水平,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人们掌握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这就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既包括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又包括反映社会客观规律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正确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人们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进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有效性。列宁指出:“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和对‘自觉成分’的作用即社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于工人的影响。”[4](第326页)“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第325页)工人阶级要真正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就必须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理论掌握群众,增强人类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内在要求。

自觉活动的最高要求不仅要有目的,而且要有理想,有愿景。理想和信念是人类自觉意识的高级表现形态,体现了人们自觉活动的最高目的。理想和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对一定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掌握和内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和信念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5](第110页)。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人类实践活动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前提。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

社会实践是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观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观念转化为现实,离不开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而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第9页)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7](第839页)并且明确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8](第124-125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转化的理论。他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9](第14页)这些论述都表明了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在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念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前提是要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思想观念的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用正确的思想掌握社会实践的主体,才能把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主体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观念的变革和创新,使之成为实践发展的先导和巨大推动力。通过宣传和普及先进、科学的理论,批判错误、落后的理论,可以起到除旧布新,为实践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提供正确理论指导、推动实践的作用。理论总是抽象的东西,它本身不可能直接变成现实,只有同群众结合,转化为群众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观念变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开发人的潜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与创造力量,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0](第169页)精神力量是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有无精神动力或精神动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和效果。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不是自发的、盲目的过程,而是自觉的过程。主体精神动力的开发,是要不断地增强实践主体的精神力量,并把精神力量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引导、精神激励、价值导向、行为强化等方式,能有效开发实践主体的精神资源,增强实践主体的精神动力,从而促进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它能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团体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和成果。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构成了这个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还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古往今来,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构建和巩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个人与群体行动协调的重要保障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单纯是肉体的自然性主体,而且在本质上是社会性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不仅指个人,更指群体、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第104页)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成员的密切协作,不仅能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形成新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大规模的社会组合和劳动协作为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在这里,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末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生产力。”[12](第362页)实际上,不仅生产劳动实践,其它一切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社会协作。实践需要协力,协力需要齐心。而要齐心,就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存在着如何处理个体实践和群体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处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产生群体实践的合力。

统一的思想是形成统一行动的前提,统一行动是形成社会合力、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在社会实践中,实践主体必然要把分散的、个体的目的与要求整合成社会的目的与要求,从而形成思想共识;将个体的实践意识加以凝聚和整合,提升为社会的实践意识,然后用社会的实践意识统一、协调社会成员的行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不同于动物的、独有的社会沟通和协调机制,那就是通过思想观念、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等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11](第606-607页)思想观念对于团结更多的人来进行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科学理论尤其如此。社会规范是通过制定和使人们遵循各种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使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有序。文化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实现社会认同、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实践主体施加思想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实践活动,正是根源于人类实践活动规模拓展而带来的社会整合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实践主体、用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塑造实践主体、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实践主体,从而达到动员、规范和激励实践主体,增强实践主体的社会凝聚力,有效地实现社会沟通和社会整合的目的。

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归属,才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集体力量的创造性历史活动。就一个团队而言,团队精神是团队竞争力的核心,就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不管是团队精神还是民族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用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行为规范来凝聚、激发、塑造个体的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协同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个体实践汇聚为群体实践,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凝聚力和社会合力,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经济意识上升为政治自觉的重要基础

经济建设是人类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政治实践是人类改造政治上层建筑、促进政治发展的实践。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集中体现了经济基础的性质,代表了一定阶级的根本的经济利益,并且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一定阶级和集团经济利益的有力手段。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必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看问题,通过政的途径来最终实现和巩固自身的经济利益。列宁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5](第408页)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13](第98页)因此,阶级性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念引导,将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一定阶级和集团共同的、长远的政治目标上来,为维护其政治统治和根本的经济利益服务。

相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政治实践是关乎到一定社会群体、集团和阶级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往往容易受到个体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利益驱动,形成盲目的经济自发意识,而难以达到对整个阶级利益的政治自觉的意识。美国政治学者达尔认为,“在多数政治体系中,对政治事物极感兴趣,并了解政治,活跃于公共事物中的人在成年人中占比例不大。一般来说,他们往往是少数。”[14](第131页)要克服经济建设中的自发意识和自发诉求,由经济的自发意识上升到政治的自觉意识,由对经济利益的自发诉求上升为对政治利益的自觉诉求,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实践主体的经济自发诉求上升为政治自觉诉求的重要途径。自发诉求和自觉诉求是在阶级社会人们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根本区别在于追求和实现的是局部的、暂时的、表面的利益和价值还是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和价值,在于追求和实现经济利益时是否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自觉,在于能否始终自觉地从政治高度观察、处理和解决经济问题,实现阶级的经济利益。自发诉求往往体现为对眼前的、暂时的、表面的、局部的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实现,体现为经济自发倾向。这种经济自发倾向,不仅表现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工联主义意识,就是在工人阶级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了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经济建设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工作,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后,这种经济自发倾向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们的经济利益与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生存的基本权利密切相关,人们总是习惯于从维护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特别是从维护和实现个人和小团体的经济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经济问题,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忽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忽视一定阶级的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因此,只有把经济利益上升为政治诉求,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处理经济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利益。而这同样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核心在于引导社会成员不断实现从狭隘的、局部的、短浅的经济自发意识向集体的、整体的、长远的政治自觉意识超越,使之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通过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自发诉求与自觉诉求的关系,克服经济自发意识,增强政治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政治目标上,形成政治共识,从而推动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地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求,在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动性、群体协作性、政治自觉性、自主创新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中心环节。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深层根源。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