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选(九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1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个理论的提出,反应了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思路,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的理念在我国古已有之。有关“和谐”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与人的和谐

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做人要遵循“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原则,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一致性。墨家创始人墨子则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只有“兼相爱”,“视人若己”,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缓解甚至消除冲突,其结果就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和谐。核心在于“保民而王”和“以德治国”。二是经济和谐。儒家主张对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三是文化和谐。这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统多元性。

(3)人与自身的和谐

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4)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的是“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见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的平衡。

(5)世界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比如,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墨家以“爱无差等”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法家以“富国强兵”为梦想,倡法治,图实效。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以竞争为主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更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所以说,作为伴随着人类文化诞生以来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的凝聚力在今天仍然推动着人类文明生生不息,具有重要价值。

2、西方思想中的和谐学说

西方也很早就开始追求“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认为和谐是产自对立,而不是产自相同的东西。

到了现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803年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1842年,德国空想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提倡社会和谐”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无法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限于空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文明虽然是目前最先进的文明,但它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而且这种不和谐现象其本身无法克服,只有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而,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会存在着各方面的矛盾,但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的,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关系仍然是和谐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则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同志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论断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可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还是从西方思想史上来讲,都是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渊源的。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既是对古今和谐思想的继承,更是对古今和谐思想的发扬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转16页)(上接15页)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人民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发挥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力,它不可能发展,也难以保持稳定,当然也就没有社会和谐可言。所谓各尽其能,就是要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的社会。所谓各得其所,就是要使全体人民获得施展能力的机会,获得利益回报的保障,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享其成,既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又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核心是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和谐相处,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人际关系和谐是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因此,它既要求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体系,又要求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还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第2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战略防战、政策、宗旨以及教育方针等进行的,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正确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的必然趋势,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社会中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协调,保障社会管理的有效进行,并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与完善。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责任意识与知识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中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相对较为活跃,对新的知识与技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接受能力也相对较高。

同时大学生也具有较高的知识与专业水平,其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大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其社会经验相对较少,思想上并不成熟,所以较为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有一部分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集体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意识,即使是学校内部的党员或者干部,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相对较差。此外由于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加快,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导致社会文化出现多元化的现象,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属于青年时期,所以没有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但是由于外来文化与错误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三观确立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人性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去认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担。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对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思想上的进步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念,那就等于没有灵魂,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这就要求校园注意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专业课程,还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报效祖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面向个人的需要,也是面向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执政党等多方面,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依据。

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与生活的主体,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这就要求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正确的三观,同时还可以对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这就要求教育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大学生的观念进行转变,使其摆脱传统观念的约束,树立新形势下的价值观。还应该对大学生的人格与品质进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对自身的品格进行塑造,是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道德。此外就是要求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对社会状态与国家形式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来适应社会,参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二、结语

第3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义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和谐社会主叉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不断深化认识,作出科学回答。实际上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发展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和谐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前两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转变到和谐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3.创业和就业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是老百姓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审批、收费、执法等体制和政策的存在抑制了创业、就业。有人推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在15%-17%。世界银行对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四大城市的调查计算表明,其失业率大约是11%-12%。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人无业可就,无事可干,这样势必扩大收入差距。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为经济社会三元体制,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着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社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是“小社会”的概念。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作为“小社会”的和谐社会,主要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即“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3.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从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城乡和谐、区域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区域的不协调发展,正是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一个结果。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税收体制等方面,作出调整和改进,促进农村、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城乡的和谐发展。

第4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平;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59-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深厚基石和重要支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问题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来说,社会公平指由法律和国家机器来体现上层建筑的基本道德水平,使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公平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不过分悬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平等及人格平等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公平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权利公平是指不论社会成员所属阶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如何,社会都应赋予他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平等的权利;规则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参加社会活动应遵循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只有规则公平,才能实现权利公平,才能使社会有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机会公平从总体上说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大体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凡是有同样潜能的社会成员应当站在同一起跑线、同一起点,以争取同样的前景,这是机会公平最为基本的要求。就单个社会人而言,机会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机会公平不是指财富的公平,也不是指个人先天条件的公平,而是指每个人在发展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分配公平是指让每个人尽其所能又给每个人以所应得,按要素贡献获得应得的收益,并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追求分配公平并不意味着要实行平均主义,而是在保证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适度均衡利益分配的结果,体现出个人投入与回报的合理性,有了分配的公平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二、当前我国社会不公平现象及原因分析

我国处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时期,社会公平的整体性可能一时不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能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完善。因此,在当前,我国的不公平现象还是存在的。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

1.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是人们反映最为强烈的不公平现象。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前夕(1978年)全国基尼系数约为0.30,1988年上升为0.38,1995年进一步上升为0.45。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党的这一政策产生了巨大号召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积极热情,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党会鼓励部分先富而后带动后富,也是考虑到了收入分配的问题,为了缩小基尼系数,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邓小平更多地强调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1986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但是成效不是很大,1995年以来,收入差距不仅没缩小,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3左右收入差距较为适中,也就是说收入分配较为公平,基尼系数高于0.4则表明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较为不公。基尼系数0.45是一个警戒线。

2.医疗服务分配问题。除了收入分配不公平以外,医疗服务不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目前,医疗服务资源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边远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大城市居民比较容易获得较好的医疗服务,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看病难”的现象。医疗服务不公平问题往往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相伴而生,农民不愿看病的现象与此息息相关。农村的人生病了一般不会轻易去医院,能熬则熬,能拖则拖。究其背后缘由主要是农民收入低,难以支付看病费用。然而,医疗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是影响人们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医疗服务资源的分配形态也是衡量社会公平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3.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教育资源现在可以说是一种竞争十分激烈的稀缺资源。教育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资源是一项主要由国家提供的公共资源,它应该遵循着平等竞争的原则,即资源的分配公平、获得资源的机会公平。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之处。例如,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居民,享有的教育资源(如教育经费、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和教育机会明显多于农村居民;各地大学数量和高考招生名额的限制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上大学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收费的快速上涨也使贫困家庭的子女面临上学难的困境。由此可见,教育机会的分配也出现了贫富、城乡、地区之间的不平等,这一问题也是社会不公平的重要表现。

4.机会分配问题。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不仅表现在资源分配不平等方面,更突出表现为机会分配的不平等。例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制度和单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竞争选拔。持有本地城镇户口的人比外地的、农村户口的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中出现的凭借社会关系虚假招聘,因人设岗的现象都是这一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映。这种因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财富等社会资源不平等而导致的就业不公平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当前影响社会公平的原因分析

1.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政策缺失。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往往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现象。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存在着与转型社会不完全适应的环节。比如,劳动力市场的不规则竞争会产生收入差距,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会引起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理论上,转型时期要求社会有关的政策、规章随之相应地、及时地调整,国家需要通过调整社会政策如实施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税收政策等调节资源分配,避免差距过大,以保证社会处于既有自由竞争又是相对公平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政策、规章的变化相对于社会的转型来说存在滞后性的特点,这就必然会出现转型时期社会政策、规章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甚至出现缺位的情况。

2.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以及行政性的地区垄断制度等社会制度很多是由以前的计划体制延续下来,目前已很难适应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容易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单位之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虽然市场经济的推进使原有制度受到了冲击,但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而产生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仍在延续。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改革过程,这就决定我国社会政策、社会规章的调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益的不断追求如果得不到社会道德和制度的有效控制,各行各业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如教育、医疗、就业的不公平,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各种不公平的现象的滋生、蔓延和扩大。

三、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一些有违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社会公平,导致社会发展失衡,地区、城乡、行业以及岗位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产生分配上的不公平;一些垄断性经营甚至违法经营得不到有效遏制,群众的土地、住房等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产生经济权利的不公平;有的地方内部制度不健全,少数领导干部的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独断专行,党员和群众的民利得不到保障,群众的意志难以表达,产生政治权利上的不公平; 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弄虚作假,甚至违法违纪、执法犯法,、,产生了就业、医疗、教育等等的不公平。正是这些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造成某些局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通过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顺利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并规划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蓝图;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公平正义上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明确提出要以制度切实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这些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公平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是使社会运行得以协调并体现其道德性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客观上推进了条件公平和机会公平。但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完全保障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由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公平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关注社会困难群体,适当加大推动结果公平的力度,贯彻落实以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为主体、以结果公平为必要补充的公平观。这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努力方向。十报告不仅提及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提出推动经济、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亦明确提出共产党人要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同志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是讲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推进两大改革。两大任务就是,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由此可见,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也是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5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不断深化认识,作出科学回答。实际上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发展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和谐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前两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转变到和谐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如下: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6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和谐社会和平与发展经济执政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上看,当今世界虽然政治与经济多元化的局面还没有形成,冲突和竞争还:存在,但是不能否认,和平与发展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主题。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抓紧一切时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中国社科院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中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排名第六位,中国国力资源的发展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裕的资本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稳中求进的政府政策方针等等,我们看看这几个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质量低下;资本资源用充裕来形容并不贴切,远没有达到充裕的程度;只有第三个优势我们可以认同,就是我们有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今年7月份中美贸易顺差就在250亿美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不断的抛出商品安全问题来控制中国的出口,包括食品、玩:具、纺织品等,所以中美之间的谈判和磋商几乎就没有中断过。我们的宗旨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各种冲突和争端,为我们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或者说是源于这个宗旨,这是和谐社会提出的重要政治目的之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增幅年均在9%以上,总量已居世界第4位,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2003年我国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2005年突破3万亿,2006年达到39373.2亿元,接近4万亿,在财力不断增强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够有可能去解决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在农业上,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3397亿元。像合作医疗、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减免学费以及村村通的公路、电信、电视等等无一不体现了我们在财政投入上的力度。这就说明,只有我们的经济条件好了,我们才有可能在社会公共事业上、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在失业就业方面、在城乡差距、中东西部差距和贫富差距等方面,通过经济的手段去逐步完改善,使我们的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有钱了,我们以前不敢想、不能做的事情,现在才有可能去做。这是第一点,有了定的经济基础,我们才能够为社会和谐做一些具体的事。

其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加大,人口、资源、环境承受能力愈来愈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分的强调了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长期坚持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在价值观上,向钱看、金钱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这和我们当初的过分gI导不无关系,过去人和人之间还有感情、还有亲情,金钱并不是纽带,现在完全不同了,形成了以金钱为核心的复杂关系。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就像在地区差别上、城乡差别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样,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比如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发达地区走过的路子并不适合我们,他们当初可以搞粗放经营、可以先污染后治理,我们今天可以吗?一些垃圾企业由外国流人中国,由发达地区流到落后地区。所以我们搞招商引资,首先要把好入口关,不能什么企业都照单全收,干个一年半年走了,跑了,我们为什么不把土地和优惠政策给我们自己呢?现在,我们和发达地区根本就是不平等的竞争。假如他们当初建个厂子需要1O0万(我们先不考虑是不是国家投资),一年可盈利200万,我们今天建同样一个厂子恐怕要l000万,每年也许只能盈利50万,建厂的成本高了,生产的成本高了,产品的标准高了,环境的要求高了,企业的利润低了。我们在同一个市场上,却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这种差距不是财政转移支付、不是搞大开发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不能再单纯的强调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其他,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的良性延续。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需要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和部署,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虽然我们以前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但是它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好在哪里,共产党好在哪里,和谐社会就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中国老百姓勾画的新的蓝图。我们提出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们与和谐社会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们从内涵到外延,从外表到本质都是完全一致的。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而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是有人在问:我们搞社会主义五六十年了,却仍处在初级阶段,什么时候才到高级阶段,什么时候才能到共产主义啊?人们为此会感到疲劳。而和谐社会让人感到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明天或者后天,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希望。实际上,它仍然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没有变。:

第7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关键词】党内和谐 民主集中制 和谐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要实现社会和谐关键在于党内和谐,要实现党内和谐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党内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在民主政治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党内和谐不是单指党内的团结,而是与社会和谐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具有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相匹配的丰富内涵,并且有着更高的现实要求。

首先,做到党内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效应。作为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建设中具有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都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因此,党内和谐本身就会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树立起典范,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如果没有党自身的和谐建设,没有推进党内和谐的伟大实践,党在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就会缺少号召力,从而影响到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实现,也就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其次,党内和谐能够通过党的执政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对整个社会和谐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是因为,党内和谐就意味着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就意味着我们党内的政治生活更加规范有序,更意味着党的规章制度能够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各级党的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的执政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够以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这对实现整个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再次,党内和谐会增强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能力。党内和谐有助于调动党内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增强党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会使党员之间、党员和领导之间、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和谐相处,信息传递变得更为流畅,各种决策变得更加民主科学,各项行动执行得更为快捷。在此基础上,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增强,从而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相反,如果不能实现党内和谐,就势必会影响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执政效率。因此,党内和谐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

总之,党内和谐不仅与社会和谐密不可分,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体现党的领导作用的基本路径和方法。通过党内和谐建设,全面实现党的思想和谐、政治和谐、制度和谐、组织和谐、作风和谐和行动和谐,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它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民主集中制建设得如何,实现的程度如何,贯彻得好坏都关系到党的内部和谐,也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而要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就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实现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和谐社会强调的是民主法治社会,因此需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权力如果过于集中就必然会削弱民主,权力就会被滥用,就会失去控制;没有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很难形成高度民主的和谐局面,空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国家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就会变得遥遥无期。只有真正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才能真正形成民主法治社会。

其次,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公平正义社会,因此需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正如前文所言,权力过于集中必然会使利益产生失衡,妨碍社会准则、法律准绳和市场秩序的公平正义,也会妨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落实,甚至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财富两极分化。只有真正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同志提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原则才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才能建立。

再次,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因此需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权力过于集中往往造成社会体制僵化、社会活力不足和首创精神缺失,无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职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的自就很容易受到侵犯,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难以实现,、铺张浪费和决策随意现象严重存在。只有真正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才会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避免决策随意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总之,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与党内和谐、社会和谐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很好地促进了党内和谐建设,不断促进了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之间的和谐,从而有效形成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力量,促进了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会促进党内和谐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更好地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路径思考

民主集中制作为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在促进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不能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首先,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民主与科学是正确决策不可或缺的两块基石。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实现正确的集中,从而使每一项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及变化发展了的情况;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实践的民主决策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决策水平。所谓党组织驾驭改革发展大局的能力,是通过决策过程来体现的。民主集中制是各级领导班子安身立命、图存发展的根本。随着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我们必然会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难。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和新困难,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办法从群众中来,工作靠大家去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广大群众“众志成城”的热情和愿望提升到“众智成城”的更高层面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推进我们的各项事业顺利向前发展。

其次,完善制度,进一步增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规范性。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时,我们既要提倡领导干部个人“自律”,更要用强化制度建设来实现“他律”。前者是基于党性的一种个体约束,后者是“防患于未然,避祸于无形”;前者是“现在式”,具有可变性,后者是“未来式”,体现着前瞻性。为此,各级党组织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有利于促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各项制度,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再次,把握原则,确保民主集中制的顺利实施。一是要坚持“四服从”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民主集中制的灵魂与核心,也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达到团结稳定,和谐统一,以利于战斗的唯一可行的行为准则。二是要坚持“大民主”原则。少数人关起门来谈“民主”,那是对民主资源的私下瓜分。因此,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中,一系列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措施要紧紧跟上,抓紧建设,如党代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业务公开制度等等。三是要坚持“抓中心”原则。民主集中制必须为我们的改革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等中心工作服务。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就要想大局、议大事,不能事无巨细皆入题,“针头线脑”亦表态,要注意选准那些事关全局的大事议深论透,努力增加会议的“含金量”以及表决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第8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前一阶段,我着重加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理论的学习,并结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几点个人体会。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指导和促进松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表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抢抓重要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因此,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对松原来讲,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就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机遇。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继实施东部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省委八届四次全会上,省里研究确定了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在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市里也提出了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既是我们审时度势、洞察时机、把握机遇、敏锐应对,适时提出的适应性目标,也是力求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前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松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和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松原的情况看,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利润、招商引资、粮食产量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等八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三。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支柱产业相对单一,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长期、稳定的农民增收渠道尚未形成;在建及储备项目中科技含量高、产品结构优、产业链条长的项目还不多,对全市经济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比较少;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文化事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滞后和不足等等。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得当的应对措施,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心百姓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任务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城乡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依然存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构建和谐松原的历史任务,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构建和谐松原必须牢牢把握的几个原则

构建和谐松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推进松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谐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没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建成的。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和谐松原的物质基础。建市以来,我们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不 断加大对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动员全社会扶贫帮困,有效地减少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全市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无论在公共事业的投入上,还是在帮扶困难群体的支出上,都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因此,对我们来讲,要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惟有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构建和谐松原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要深刻认识到,仅靠GDP的增长是无法支撑起人民群众所向往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坚决克服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协同共进。

(三)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心百姓福祉。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致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买得起房,养得起老,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离开城市经济的强有力支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目前,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松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的日子过好了,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因此,要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正确方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以城乡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构建和谐松原的各项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求实的态度,完成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松原的历史任务。

(一)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构建和谐松原增强经济实力。要坚持工业立市、项目拉动战略不动摇,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解决好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开发建设,对前郭炼油厂2万吨聚四氢呋喃、吉安生化21万吨冰醋酸等在建的重点项目,要加大推进力度,搞好服务,确保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对长化集团100万吨复合肥等项目,要搞好可研论证,推动项目早日启动实施。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四大基地”建设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尽快谋划5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市项目不断档,发展不停步。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要切实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抓好吉林石油集团热电厂5万千瓦二期和市啤酒厂异地扩建等项目。要加快企业改制步伐,规范操作程序,积极筹措改制成本,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为构建和谐松原夯实基础。要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建设具有松原特色的优质粮、优质畜(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三大产业带。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大规模、高起点、专业化、外向型”和“小规模、大群体、特色型”的原则,围绕粮食、畜禽产品、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草业和水产业发展开发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民就业服务,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构建和谐松原借力助推。要抓住全省鼓励发展工业集中区的有利时机,以《全市开发区暨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力争取得大的突破。在发展定位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创业平台。在整体布局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重点围绕交通干线和中心城镇展开。今后五年,全市要争取建立2-3个部级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10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和15个特色工业园区。对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加大投入,逐步完善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配套设施,提高承载功能。要对政策进行梳理规范,重点落实好供地、水、电、汽、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增强项目的吸引力。要培育招商文化,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搞好跟踪服务,引进建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牵动和支撑作用的科技型、外向型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加强与嘉吉、华润等知名企业和集团的合资合作,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取得突破。

(四)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为构建和谐松原打造发展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为城乡建设与和谐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规划既要保证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又不能模糊重点,齐头并进。要抓好规划的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避免规划的无序性。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城市基础建设工程。要加快城中村、城中乡的改造步伐,继续抓好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迅速改善城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切实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建筑工地、整顿散装货物车辆、取缔露天烧烤和治理城市“牛皮癣”等专项整治攻坚战,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做好松原大桥、沿江开发、江南公铁立交桥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9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5号文件,最近省委又出台了贯彻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建设的加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两个文件精神,在加强本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与中共宜宾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为XX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好文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好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本会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XX多做贡献。

二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抓好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成员的自我教育,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