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

第1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初中生

初中物理学习的内容相当丰富,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多而杂,对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时间比较紧、内容多,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好每门学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为此,在教学上要紧紧围绕着物理知识体系结构进行讲解,并能够运用科学性探究来展开教学。

一、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探究方法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想要让学生尽快学好物理,就必须在物理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方面的培养,激发初中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物理学习的自信和兴趣。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上要不断加强和引导在物理实验中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气压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张硬纸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倒置过来,学生们就会发现这个充满水的烧杯中竟然没有一点水漏出来,这硬纸竟然没有因重力而冲走。通过这样一个有趣活泼的物理实验,不但可以很好地解决学气压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个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亲身融入真切的物理感官世界中,勾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探索欲望,进而能够实现对整个物理学习兴趣的转变。

2.利用现实生活惯例,逐渐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物理教师要不断创新传统的观念,改变物理传统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主动转让到学生手中,真正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角,从而改变教师在课堂唱“独角戏”的角色,将教师与学生逐渐融为统一。为此,教师要不断创造师生共处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并不断增加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参与互动环节的机会,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物理常识的能力,并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这些物理现象。在其他方面上,物理实验要及时引导对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视,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切实感受物理学习的奥秘。由物理知识所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经验总结上的,很多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广大的生活惯例中提取的精华,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物理的真谛。

3.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上,要还原物理学科的本质,让学生用生活常识来解释初中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实现两者的相互关联。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有物理属性的生活常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关于物理知识的疑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物理的探索,从周围的事物着手学习物理,发挥问题质疑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也需要教师在对于物理模具的选择上要切实做到真实可信,尽量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参照物的运动时,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可能不太方便,因此教师要尽量将学生带到室外或者是让学生在车上观察沿路汽车的运动方向,真正做到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情景,从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相对运动和参照物上两者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理解的趣味性,这样能让学生从生活中不断领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运用于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在不断的激励中让学生多思考实际中的物理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对物理知识结构整体把握

物理的世界就好比是一座刚刚建立的高楼,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如果想要真正认识和了解物理世界的奥秘,就必须要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物理学科整个结构体系的特点,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物理知识体系,能够知晓物理中的概念、物理规律所揭示的含义,让学生在初中物理中既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在教学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言简意赅地表达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不仅能够对物理概念以及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要了解物理属性产生的背景以及原因,并对此进行归纳和总结。

同时,教师要处理如何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侧重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明确它们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对于一些物理上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初中物理课本上对摩擦力的讲解时,我们就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流星划破天际时,为什么会形成一道闪亮的光芒?这类生活中新奇的事例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能不断加深学生对物理结构体系的认识,通过创新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增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注重物理知识及时总结和分类

对于初中物理学科而言,物理学科知识面广,知识体系分支众多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连成紧密的知识结构,这就造成了初学物理者应接不暇,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物理知识面也在不断增多,如果学生不对现学的物理知识及时加以归纳和总结,难免会造成知识的混杂,因此可以让学生按照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进行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物理概念进行分类和总结,突出学习重点,并将物理概念进行系统化概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想让初中生尽快学好物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在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的事例中逐渐引导学生喜欢上物理,要注重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整体掌控,注重对物理知识及时分类和总结,这样才能尽快让初中生学好物理知识,从而促使初中生更好地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觉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刍议[J]. 数理化学习,2010(03).

第2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

初中物理作为建立在自然(实验)现象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是通过对物质运动变化的现象,以力、能、光、磁、热学、压强等角度进行观察与研究,进而了解物质结构、状态、运动变化及规律的一种过程。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物理原理变化多端,这也使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思路,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通过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将知识重点以浅显易懂的形式总结出来,形成树状结构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树状结构图形式将知识重点整体地概括出来,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利于理解。初中物理既形象具体又抽象模糊,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而初中物理知识要点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现象、概念、规律及应用四个方面。

二、多媒体知识体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物理学习与认知体系的构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握规律、抓住重点,科学、合理地构建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新课改背景下,可充分利用知识构建体系,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知识体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建构多媒体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多媒体知识体系为初中物理知识总图、各章节单元知识图、课时知识图等。其中,初中物理知识总图主要体现在物理知识树状结构图方面;各章节单元知识图包括各单元知识结构图、知识链接、标注等;课时知识图包括课时课件、课时教案、课时练习、检测题、文本、数据、视频、网页等。

(2)建构多媒体初中物理认知结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方法等,多媒体认知结构的建构也十分重要。多媒体认知结构体系为:①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各种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学推理等方法,来揭示物理现象、物理量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并对物理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总结、归纳出物理的概念与规律等。②通过知识构建地图软件,将与初中物理教材有关的概念、现象、实验演示视频、问题、习题等与地图软件建立链接,以知识结构图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方式,形成先进、直观的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与网络链接,从而为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探究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2.多媒体知识体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例应用。例如,教师在讲解“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课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知识构建体系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洛仑兹力),并引导学生发现洛仑兹力的方向与带电粒子运动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关系,使学生对这个现象有个宏观的了解。

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动画课件,教师结合动画的内容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现象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能够根据多媒体动画由宏观领域的安培力过渡到微观领域的洛仑兹力,并逐渐领悟安培力方向与洛仑兹力方向判断的相同点――两者均运用左手定则。

三、逻辑性概念知识结构体系的应用

逻辑性概念知识结构体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三点来体现:

1.在每一单元教学完毕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所学单元物理知识的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图。通过学生制作的逻辑体系图,结合单元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制作的逻辑体系图能与教学内容相接近。

2.学生在充分理解自己所制作逻辑体系图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其有能力将逻辑体系、物理观念、物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整个单元小节物理知识结构的了解,并弄清楚物理知识的基本结构与内在规律。通过将零散物理知识整体化、系统化的构建,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开发其智力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与记忆能力。

第3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复习效果;效果颇佳;整体效果

How to improve the review results

Peng Zhaolin

【Abstract】Test the physical system is the total review summariz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past two years, to guide students to finish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knowledge,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knowledge between each other, so as to establish a more perfect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system.

【Key words】To review the effect; Have a good effect; The overall effect

中考物理总复习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来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初中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释疑解难、查缺补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总复习的时间紧,内容多,因此研究总复习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总复习的整体效果非常重要。多年来,我们在中考物理总复习中把初中物理知识分成六个专题进行复习,效果颇佳。

1 物理概念、规律专题

中考物理试题中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两种题型重在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识记、理解及简单应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专题复习。由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争规律的教学是零散的,那么在总复习时,必须指导学生系统地进行归纳分类,便于理解记忆,增强记忆效果。如分为概念类、规律类、公式类、单位类等进行复习。通过这一专题复习,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每一条原理、规律的物理意义、内涵和外延,还要注意各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别,如要注意影和像的区别、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温度与内能及热量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等。

2 看图作答专题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的插图,这是教材的特点之一:以图代文,以文辅图,图文并茂。这些插图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它们是物理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插图形象生动地给出了物理知识内容。这类插图有的是表示物理现象,有的是显示物理过程,有的是介绍实验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的是说明实验的装置、过程和方法。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中都采用了插图,不少试题就是从物理课本中的大量插图变换而来的题。所以中考物理总复习要重视教材中的插图的复习。

3 “想想议议”专题

初中物理教材中,“想想议议”数量很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提问角度灵活,绝大多数问题提得精巧,有很强的思考价值和教学价值,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想想议议”中,有些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学生很容易产生模糊观念和错误认识的问题;有些有不少启发性强、思维密度大、思维要求高的问题;有些提出的不少问题,与社会生活和生产、科技发展联系紧密。复习中,让学生充分地想和议,澄清模糊观念,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作图专题

中考物理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作图可以分为:力学作图、光学作图和电磁学的作图三大类。光学的作图必须注意两点:(1)深刻理解光学问题的两个理论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2)掌握各种光学元件如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等对光线的反射或折射作用,能熟练画出光线经过它们反射或折射后的走向。电磁学的作图常见题型有设计并画出电路图、连接电路实物图、填电表、判断电路的正误并改正、标出磁极、磁感线、小磁针偏转等方向和安培定则类的作图。对于每一类作图都要通过训练,然后总结出其作图的思路方法和规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5 实验专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的。中考物理实验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它灵活多变,新颖别致,考查基础知识与考查能力并重,在试卷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总复习时要十分重视实验专题的复习。

5.1 教材实验的重现: 中考实验题中有些是教材内容的重现,一般是重要仪器的操作、实验步骤或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再认识、比较、辨析解答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操作及实验原理的掌握。复习时一定要以教本为本,对教材中典型的和重点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以及“想想做做”小实验都要引起重视。

5.2 实验方法的探究: 对于这类实验题,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明确实验方法,注意控制变量。

5.3 实验数据的分析: 这类实验题往往是教材实验的变形、重组和综合应用,在组合中突出创新,在变形中实现扩展,实现了多个操作或方法的衔接。考查学生对实验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5.4 实验现象的分析: 这类实验题侧重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的认识与理解,考察对实验中相关因素与无关因素的鉴别能力。对这类实验题的分析,要注意落实物理情景,寻找状态差异,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

5.5 开放性实验的设计: 开放性实验的设计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叙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设计开放性实验是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计算专题

理知识进行计算以及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密度、压强、浮力、电功、电功率等概念,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的条件、杠杆平衡条件和欧姆定律等。初中物理计算题可分为力学计算、热学计算和电学计算三大类,但是涉及的题型很多,如果教师不对题目进行筛选和处理,把各个类型的题目混杂在一起,学生会感到内容散乱,重点不突出。不要搞题海战术,应根据中考的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选择好的题目是复习成功的关键,我认为选择题目应具有以下特点:

(1)典型性:对这类题目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评,认真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解题规律。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实际应用性: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方面的试题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要鼓励学生关注生产、生实际,关注社会,关注焦点事件,用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开放性:开放性计算题可分三大类:

1)条件开放:这类开放题的特点是已知条件不充分,要求根据题意补充条件后求解。补充条件时应注意两点:一是科学合理,二是便于计算。

2)待求量开放:这类题要求根据题设条件对涉及的物理量进行设问探求。在设问探求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全面思考。

第4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 初中物理教学

一、微课的作用及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网络的接受程度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微课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微课以其课程讲解时间较短,内容简洁精炼,使用方便,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主题突出,具有趣味性等优点进入当代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虽然初中时期的物理教学注重的是基础性教学,但是初中物理仍然包含大量的重点和难点,很多知识点不能完全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也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就需要微课帮忙.微课主要是由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组成的,包括上课的知识点、重难点以及课外的视频资料.这些微课内容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主题明确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的具体方法

1.利用微课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经常通过一些实验来解释和验证课本中的理论和知识点.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与规律.但是由于教室的环境以及其他的实验安全性问题等,导致有很多实验不能演示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并引出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和课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先将课本中出现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和瓶吞小球等实验在实验室中提前拍摄.因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不能做到现场展示的,所以学生对此实验并不感兴

趣.但是经过观看真实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得到强烈直观的感受,“为什么马德里半球实验”中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可以提前在实验室中将空箱变物和在水中点小蜡烛等有趣的小实验进行微课拍摄,在上课时直接播放.这样,既节约了课堂实验的时间,又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注意不能过分依赖微课视频,要做到讲解与微课视频播放相结合,有效把握课堂节奏.

2.利用网络微课资源,突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仅凭教师一个人做不到将课本知识讲全面、讲透彻,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寻找相关的微课资源,引入微课教学作为相关课程的补充资源,并且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机械运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章有关运动快慢以及运动平均速度的测算等教学方面的重难点上网寻找相关的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讲解本章的基础知识,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后,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有关运动快慢以及运动平均速度的测算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机械运动”的实质性内容,并且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即通过其他教师的教学观点对物理知识进行再次理解.在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后,学生就能掌握运动速度测算的方法,并且在此基A上不断补充速度测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播放微课视频具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起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利用微课视频,可以重现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初中物理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教师要演示各种实验,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非常耗时,有的则需要很多器材,有些实验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做好.但是教师有自身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一一演示,然而缺乏实验的物理课堂是枯燥乏味的,纯理论的物理知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实验现象作为抽象知识的具体化,不能省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事先将上课所需要的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演示、进行拍摄,并在视频中做一些讲解和解释,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整体过程和现象.此外,视频还能够被反复利用,制作成长期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保存,也有节约资源的效果.例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比较复杂而且费时,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可以提前在实验室中录制好过程,并且在关键处标好文字说明,利用微课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最终达到与上课做实验一样的效果,鼓励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提出问题,利用微课视频活跃课堂氛围.

4.结合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充实备课的实际内容.虽然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基础性,但是由于物理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能够做到有效讲解,但是难点教学的最佳方式就是借助微课教学进行展示,不仅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光现象”时,对于成像规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逐步推导和讲解其基本原理,再进行细致总结,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光现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通过实验方式简单直观地展现成像规律,并将课堂总结的内容以高效的讲解方式进行微课录制,既给学生直观学习的印象,又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等具体操作,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仅使学生有效了解基础知识,而且保证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时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5.利用微课,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做好梳理总结工作.微课不仅仅适用于教师录制有关物理实验的视频,还具有巩固课堂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可能导致学生容易记住实验现象,但记不准实验原理的现象发生.另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物理实验更加重要,所以对物理实验讲解的比较详细,而忽视了对物理原理的详细解释.因此,在每节课堂结束时,教师应该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将所学知识点进行串联,展示出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例如,在讲“摩擦力”时,由于摩擦力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难理解,教师可以进行有序归纳,再通过微课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重现一些物理实验,充实备课的实际内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孙既宏.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策略措施.新教师教学,2015(35).

第5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梯度 形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33-01

高一物理难教难学,这一直是广大师生们的一块心病,很多在初中学习优秀的学生成绩下降,甚至不及格,使得学生和家长猝不及防,压力陡增。尤其是在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的背景下,高一招生成倍增加,这个现象愈发突出。其实,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教师如何处理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下面就初高中物理教学梯度的形成,并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对策。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梯度的形成

初高中物理教学梯度的形成主要体现在教材、学生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要求等方面。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介绍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及对规律的简单应用,基本上是教会学生“知其然”,教材主要以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等形式呈现,学生易读易懂。

高中物理教材则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对学生的要求是“知其所以然”,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洁,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水平的梯度

在初中,限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以及知识积累的不足,大多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思维水平上,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形成的阶段。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梯度

在初中,由于只要求学生“知其然”,因此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

而在高中,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到了“知其所以然”,难度大,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

4.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梯度

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在理解及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应用一般停留在简单的四则运算,最甚者不过于列个简单的方程。高中物理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

二、化解初高中物理教学梯度的对策

1.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梯度、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高中与初中教材之间的梯度。

2.增加教学层次,促进知识螺旋式上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知识不能要求一步到位,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要求、放慢教学速度,增加教学层次。如在讲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可以先练习水平上的问题,在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情况,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在逐渐深入分析连接体问题。

对于知识难点,要想办法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把知识拉成线,拉成条,化整为零,消化知识硬块。同时要让知识在不同阶段反复出现,逐步加深。

3.渗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学。

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对称法,假设法,图象法,类比法,等效替换法,转换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渗透物理思想与方法的教学,使学生领略物理思想与方法的魅力,并逐步培养应用物理思想与方法理解、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4.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①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凭直觉。

②通过课堂上师生对例题的分析和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

第6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习惯,为有效学习打基础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内容的设计、目标的制订、方法的选用、教学设备的运用等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着学生转,都应该为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积累物理知识而服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物理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教学的第一内容。首先,要让学生重视预习。实践证明预习过的学生和没预习过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是不一样的。只有课前认认真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熟悉新课内容,学生才能在课堂的学习中有的放矢,有缓有急,有详有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第二,让学生学会总结。中考状元、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总结。如将出错的题抄在错题本上,用以总结纠正,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通过总结,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办法,确实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解题的能力。

二、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物理抽象难懂、高深莫测。这种畏学思想,既不利于教师的物理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所以,消除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揭开物理学科的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势在必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把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物理的距离感。物理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完全可以从设计内容、目标制订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物理知识融入生活,并通生活情境,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情感和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把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理解能力联系在一起,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也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给学生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摩擦力,通过联系骑自行车刹车、车轮上制造花纹、开瓶盖包毛巾等生活常识或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有效学习。

第7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细节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点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包含许多概念和原理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细节教学与知识教学之间的联系,促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注重实验教学,通过观察指导,促进知识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辅助资源。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使其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培养[1]。例如,在初学阶段,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教师可以利用两个简单的小实验(敲碎饼干和点燃纸片),促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不同点。经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敲碎的饼干仍然是饼干,味道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而燃烧后的纸片就变成了灰烬。从而得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结论。借助适当的实验演示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二者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加强对知识点的辨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很多知识点在概念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细节的不同导致其整体内涵完全不同。因此,在初中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对知识点中关键词的辨析,促使其形成严谨的思维。例如,在“化合物和单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对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的不同形成一定了解,即明确单质与化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再通过组成元素等判定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3.加强对问题的剖析,明确问题细节

化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精练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解读,把握知识点中的细节,才能对其形成深刻、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以“溶解度”相关知识点为例,由于溶解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所以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溶解度定义中的关键细节出发,对其加以分析,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即一定温度条件、溶剂的量为100克、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在对定义进行剖析后,学生就能够快速地理解溶解度定义的核心,从而掌握这个概念。

4.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

由于化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知识点存在联系,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扣知识点的细节联系,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盐的概念”相关知识为例,教材中对盐的定义是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然而实际上,单纯依据这个概念很难判断一些物质是不是属于盐类,如硝酸铵(NH4 NO3)、氯化铵(NH4Cl)。因此,在这类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这个定义进行外延,即含有酸根离子、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或者是含有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通过定义外延,知识点的内涵没有改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正确地理解知识点[2]。

5.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类和总结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和整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区别,着重关注重c知识。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需要对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进行归纳分析,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细节上的不同,从而发现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以便正确理解和记忆。

6.加强知识点细节训练

在完成阶段学习后,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在细节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辨析的方式或创新解答的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点。

综上所述,由于化学的学科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细节教学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由于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需要进行整理、分析、理解,才能实现内化。所以在初中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细节教学出发,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杨 军.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5(28):286.

第8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学方法;学习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对于高中课程通常都是求知欲旺盛信心十足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许多学生都会普遍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比如在做习题或实验时,很多学生表现出茫然不知从何下手的状况,最终造成了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初高中学科知识的衔接问题。我们知道,由于实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现行初中教材内容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但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在难度、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比初中阶段知识难了许多,所以也就造成了许多高一新生的不适应。为此,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不仅利于延续学生的物理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是为学生打好高中物理基础的重要方法。现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就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寻找知识的连接点,做好过渡

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单是研究高中的物理教材,还应该包括深入的探讨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了解初中物理教材结构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状况分析高中物理教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阶差”,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换言之也就是要寻找初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连接点。需找知识的“连结点”也就是寻找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知识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拓展知识以满足高中物理课标的需要,从而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适应阶段。例如:重力、弹力、二力平衡、力的图示法等等这些知识就可以从学生初中的知识储备入手,逐步深化,加强学生的理解。另外还有一些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未学过,但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比如说力的独立性原理、力的合成与分解、重力势能、动能等。如果高中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及时的捕捉到这些知识的“连结点”,那么对于刚入高中的学生而言知识的接受就会更加的顺理成章,也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二、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习惯,循序渐进提高效率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并会以此经验为出发点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从构建主义的这一观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 逐步扩展和加深知识, 逐步提高学生能力,对于处理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毕竟初中物理教学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声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生活应用,通常物理问题一般都很简单,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多做练习,考试也就没有什么大问题。而高中物理教学则与初中物理截然不同,它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的描述,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如果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物理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就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所以,高中物理教学应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为教学的出发点,顺应学生的物理学习习惯,逐步扩展和加深物理知识,循序渐进的呈现物理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如果对某门课程感兴趣,他们总是会积极主动的去探寻该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且始终对该门课程充满热情。所以针对高中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而言既严密又枯燥的特点,教师应在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上,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比如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勉励、启发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很快地与教师沟通心理渠道,进入学习高中物理的角色,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密切师生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恰当且贴近学生的言谈举止,使学生尊敬和信任教师,把教师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又比如说,在物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新颖事例,使学生产生兴趣,比如说适时地讲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或趣味性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虽有难度,但它却是有趣、有益的。总之,物理教师应该做好的初高中物理教材衔接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帮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英.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物理的衔接[J].中学物理,2015(08)

第9篇: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

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是学生巩固复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中考的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成为每一个初三教师重要的研究对象。基于此,研究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研究中考说明,做好知识点的总结,从化学考试热点、难点、重点出发,提升备考复习课效率,提高学生化学应考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初三教学以及备考复习的关键,也是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的有效途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使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教材、课堂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工具,这样才能提高化学备考复习的效率。教师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技巧性的语言、情景等将学生引入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可以设置问题情景,设计预测性问题,模拟情景以便诱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根据考试说明中的具体要求,合理把握化学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中考命题方向,是初三化学备考复习的主要依据,也是初三最权威的复习信息。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过程中,将考试说明作为主要依据,并进行合理的取舍,对于提升化学复习课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考试说明的研究,能够使教师把握化学备考复习的重点以及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与往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行大胆取舍。另外,考试说明中往往有考试例题,这些例题既可以当做学生的强化练习题,也能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详细的剖析。通过考试说明可以发现,中考化学往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科技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留意身边化学现象的好习惯。

3.做好化学知识点的有效总结

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工作,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化学构架,进行系统化的备考复习。

在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如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与区分,避免知识点的混淆。如通过“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对比,可以清楚的对两者的概念进行掌握。对于两者之间的对比,主要是从其宏观组成、微观构成、性质、组成成分进行的。在宏观组成方面,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在微观构成方面,化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但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在其性质方面,化合物具有固定的性质,但是混合物中各个物质成分都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在组成成分方面,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组成,但混合物组成却不确定。常见的化合物有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等,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碘酒、海水等。其中多种化合物可以组成混合物。

在进行对比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1)进行概念对比,要从其关键词出发,并适当的从两者之间的区别中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理解;(2)同时还应该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其联系也是辨别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4.从化学重点、热点、难点出发,提高课堂效率

重点、难点、热点是化学复习课堂重要的“三点”,在平时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往往讲究“面面俱到”,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考知识点漏讲,但这种复习方式缺乏重点,所以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

新课程改革后,初三化学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三点”意识,明确复习教学的重点、中考化学的热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但是突出重点并不代表非重点知识不重要,在初三化学复习备考阶段,也需要兼顾基础知识点,只有这样,复习课效率才会提升,学生才能在更加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并掌握化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应考能力。

除上述方法外,课前预习、课后反思也是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的重点。课前预习主要指的是课前做一些针对性的习题,并归纳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课后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反思,反思本节课重点知识,并总结不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反思,反思自己教学方式、本节课效率等,也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一个小测试,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了解。

5.总结

我国教育事业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时代进步,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初三是学生应对中考的关键时期,在初三下学期,大部分课程会进入备考复习阶段,对于化学课程来说,由于其学习周期短、任务重,所以必须重视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营造宽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学生整体的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明英.提高初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2012,25(7):104-105

[2]钟晓.浅谈怎样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效率[J].初中化学.2012,27(4):241-242

[3]狄荣敏.强化学生主体 提高英语复习效率[J].思路方法.2013,23(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