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社会工作本科论文精选(九篇)

社会工作本科论文

第1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范式;范式理论

一、引言

“范式”(paradigm)一词首先由美国著名科技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其含义是指科学发展中的一种公认的模型、模式或体系。范式是指一般框架或视角,字面含义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它提供了观察生活方式和关于真实实体特性的一些假设。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因此,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随着“范式”一词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它已经成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模型或模式的代名词。而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体育学下设学科,是体育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那么,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可资借鉴的模式或体系呢?或者说有没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这个命题作为研究重点,以原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以及有关“范式”的框架体系为基础,建构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基本理论和体系。

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分化以来,在体育体制改革、体育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发展战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奥运战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等领域和问题的探讨上取得了较高的研究成果。但是纵向比较来看:应用对策性研究,尤其是奥运经济、文化、战略等相关研究较多,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较少,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自身的研究较为薄弱、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基于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理论范式的分析和思考,在对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发现至今为止理论界尚无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提法。于是,本文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作为研究和考察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吸收已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过程中潜在的理论范式,找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般规律,规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构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及体系,将范式理论引入到体育研究领域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总结性和开创性的研究,不仅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健康而深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并能够拓宽相关学科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理论范式概念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的解析

库恩“范式”是一个科学技术哲学的术语,它是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史广泛考察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之上而提出,其内涵得到逐步演绎而明晰,同时,其结构日益明显,要素日益明朗。这个“范式”概念对考察和分析自然科学史起着试金石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把从自然科学研究中催生的“范式”完全不变地移植到社会科学的研究,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有其不妥之处。因此,我们必须对库恩“范式”进行改造,才能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

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模型及体系,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虽然范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范式的基本部分,但是,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范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认为,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图像”“模型及体系”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库恩的构造范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像”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笔者对本文分析和研究主要是运用范式作为一种理论的模式、体系来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理论体系的。

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观念范式

所谓观念范式,它包括:某一学科的研究视角(PersPective)或出发点(Springboard),以及该学科现代化进程中研发人员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观念范式是整个范式结构中的基础。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观念范式应当解读为:以体育人文社会学为研发对象的科研人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基础,以体育社会观和体育人文观为指导,以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基础理论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来源去从事研究,并以体育领域中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因而,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观念范式层次应当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界定以及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分析。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以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娱乐健身,以及开展地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运动为代表的各项体育实践活动蓬勃兴起。与此同时,以体育运动为事业的社会政治运动和以体育运动为产业的经济活动,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在这一现实实践基础上,关于体育理论的探索和讨论也不绝于耳,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理论。其中,完整阐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概念,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做出科学界定,不仅是体育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体育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在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母学科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卢元镇在其所著《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一书中,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学地界定为一门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界定

虽然给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精确的界定有一定困难,笔者还是尝试给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做一个大致的界定:所谓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是指在原有“范式”理论基础之上,在系统论指导之下,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的语言论域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提供多种视角和研究方法,在多元视角下审视、探究和建构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石范畴和理论体系,为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和交流对话的平台。

(三)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解析

当代科学发展趋势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并走向科学的前沿,成为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文社会学正是体育领域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社会科学主要是指对人类关系的学习和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等。而人文科学则是关于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法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哲学等。在英国,尽管有Humanit1es(人文科学)一词,而是以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将其统摄和概括。在我们看来,这里的分歧,从根本上说根源于人类知识在其发展过程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复杂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人文社会问题研究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文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以体育领域内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四)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规则范式

所谓规则范式,是指在观念范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被科学共同体所共识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以及该学科的学科定位。规则范式因学科不同而各有特点,同一学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规则范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它是理论范式中最具有动态性质的一个层次。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规则范式包括: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及分析的工具或研究方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基准点。具体可解释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学科属性,及在相关学科体系中学科定位。

四、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特征及研究价值

(一)“范式”这一概念在库恩哲学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具有多种属性和特征。而作为理论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具体一个分支,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既体现了理论范式的固有属性又彰显出体育学的独特特征。

整体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范式系统是由观念范式、规则范式、操作范式等要素构成的有层次有结构的有机整体,不单单是一堆杂乱的范式构件,这种结构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表现。

稳定性和灵活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征,稳定性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很强的坚韧性,有抵抗反常的能力;灵活性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范式的自我扩张功能,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必然会随着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社会性和历史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探讨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就必然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受一定时代的生产和科学发展状况、社会需要、社会心理和社会价值标准、哲学、宗教和社会制度,甚至一个民族的习惯和传统等的影响。众所周知,系统的演变具有不可逆性,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科学认识共同体,这就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工具性和实践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门学科理论范式的构建与完善既是其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又为该学科在纵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这既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特征所在又是我们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价值所在。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价值,范式在具有精神工具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实用工具的作用,不论其精神工具的作用还是其实用工具的作用,都是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价值。具体说来,这种价值可表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如下四个功能方面:

约束功能,作为“范式系统”中的承担者,科学共同体也就是相关科研人员,是“范式系统”中的要素之一,服从“范式系统”的规律,即科学共同体接受范式作为其共同的信仰,并在共同信仰的指导下,推动科学活动的进程。成为范式的重大科学理论总是在某种世界观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无不表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定向聚焦功能,对于相关科研人员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来讲,范式的作用是双重的,它既可以开阔思路,又要约束人们的思绪,规定研究的具体方向。把常规研究集中在选定的狭小领域。这实际上符合系统的层次理论的解释,系统层次随着层次结构由低向高推进,各层次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到小递减,因此,在观念范式的基础上,科学工作者可以集中到可以解决的问题上,也不必一切工作从头再来,从而使科学在常规时期较之“前范式”时期进步更快,发展更有效。

自我保持的稳定功能,“范式”以系统形式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作为观念范式层的低层系统的结合力较大,破坏其系统则需要更大的能量,所以使“范式系统”显现出具有抵抗反常的能力,具有很大的韧性,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自我扩张功能,以“观念范式”为基础层的“范式系统”已经把共同成员的认识活动纳入了已有共同理论框架,完成了该范式所隐含的价值观念为蓝本的对共同成员心理价值意义的重构与再塑,使得他们去解决“范式系统”所限定的领域中的同一类相似问题,而且作为“范式系统”的较高层的“操作范式”在与“范式系统”的承担者――共同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使“范式系统”在解决既定疑点的情形下不断前进,这可以指导科学家以解难题的形式扩展自己的领地,扩大与外部世界的接触面。因此,范式系统能在一定历史时代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并由此规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来完成范式系统的自我扩张。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叶孟理,李锐.人文科学概念[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毛泽东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第3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年鉴文化作品虽为国外引进的舶来品,而在中国的传播编纂出版应用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地方志文化与年鉴文化同属于历史学范畴,二者的概念、社会功能等本质属性多有相似相同。因此,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合为一体,同属于地方志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修与应用年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鉴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的呼声甚高,并正在积极推进且取得基础性成果。

遵循史、志、鉴学科相同的规律与特点,本文提出并阐述“借鉴方志学,构建年鉴学”的学科构建思路。

第一、本文构建大型地方志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方志学》的学术思路与方式方法,并且结合年鉴文化的具体内容,提出并阐述设置“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即中国特色年鉴学政治理论、中国特色年鉴学基础理论、中国特色年鉴学应用理论。

第二、按照“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形成一个学科系统并设置三个二级学,即中国特色年鉴政治学、中国特色年鉴基础学、中国特色年鉴应用学,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

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阐述编纂大型年鉴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年鉴学》及其编撰框架设计。

本文力求“博采众人之长,树一家之说”,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文化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文化新学说,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学新学术流派。

抛砖引玉,“一花引来万花开”,希望有更多的年鉴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中国特色年鉴学的讨论研究与构建,希望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将此项工程领导好组织好,中国特色年鉴学的构建成功将指日可待。

年鉴文化研究是世界性事业,我们应该学习与借鉴外国优秀年鉴的编纂与应用做法,从世界眼光将中国特色年鉴打造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化作品,积极推进中国从世界年鉴大国向世界年鉴强国迈进。

关键词:借鉴;构建;中国特色;方志学;年鉴学

盎然生机满眼春,神州又奏盛世音。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意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学术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为此“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要重点“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的研究项目”。按照中央文件的这些精神,本文提出并阐述“借鉴方志学,构建年鉴学”的学科构建思路。

党的十七大号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正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其中,中国年鉴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年鉴作品正在成为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当前年鉴文化作品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日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指南书,有的西方国家人们将圣经与年鉴同称为案头书。中国是世界上年鉴作品的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国家,中国年鉴作品正在成为世界年鉴文化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就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曾指出:“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就是说,人们应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总结提炼概括成为系统科学的理论。就是说,理论是建立在事物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所解决的问题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因此,科学理论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系统性的基本特性。为此,我们今天在构建年鉴学时应该遵循这些基本原则。

构建年鉴学 重要可行性

在现代中国,对于年鉴定义性质的诠释有多样,且大同而小异。其中,权威的定义应为:2005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当然,年鉴包括年鉴和专业年鉴。既然称为文献,则理当然含有学术的成分,况且各类年鉴作品有其独特的体例等质量要求,为资料性著述。故年鉴应为学术书,而不可忽视年鉴的学术性。年鉴界共识认为,因年鉴主要为条目体而便于检索,故工具书为年鉴的另一大性质。再则,年鉴姓年为年度之编纂作品。

我国的专家、学者在其专著及论文中,对于年鉴定义即基本属性有多种表述,其中较权威的有孙关龙先生认为“年鉴定义的基本属性是年度性、连续性、资料性和工具性。”笔者认为年鉴的基本属性是年度编纂、资料性文献、学术工具书。其中学术性必不可少,则体现年鉴作品的科学性。因此,年鉴的定义是,记述某行政区域或某个专业行业各方面情况的年度编纂、资料性文献、学术工具书。很显然,年度编纂、资料性文献、学术工具书似应成为年鉴作品的基本三大性质。

据资料显示,年鉴文化作品来源于16世纪的欧洲。年鉴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古代的历书。当时欧美很多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较快,因此年鉴随之不断兴盛起来。包括一方面是各类年鉴的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是编纂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年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及世界很多国家的年鉴出版业进入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当今的20多年中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各国年鉴的品种、数量及社会影响亦水涨船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尤为明显。

中国年鉴发展史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阶段,包括从1909年开始第一部翻译外国年鉴,第一部国人编纂年鉴,第一个年鉴出版社,年鉴出版事业创始人;第二阶段为平稳发展阶段,在20世纪20-40年代,国内各地出版的各类年鉴逐渐增多且社会影响增大;第三阶段为繁荣发展阶段,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30多年中,中国年鉴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段金口玉言为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等单位领导的重视指导支持下,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物质保障及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各个地区的综合年鉴和各行各业的专业年鉴像雨后春笋般地创作涌现出来,机构健全、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逐步完善,并随着地方志的全国首轮二轮编纂而水涨船高。特别是《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贯彻,将年鉴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年鉴文化编纂出版应用事业愈加蓬勃发展。据最新统计,至2009年,估计在版年鉴约有2500种,加上非公开发行、非正式出版的年鉴,总数接近3000种。

在编纂年鉴的过程中,有很多史志鉴专家学者进行年鉴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年鉴编纂学方面。例如较具权威的《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及较具代表性的《年鉴学概论》、《年鉴通义》、《比较年鉴学》、《年鉴出版学》、《年鉴策划设计学》、《地方年鉴编辑学》、《专业年鉴编辑学》、《学科年鉴编辑学》、《城市年鉴编辑规范》、《统计年鉴编辑规范》、《企业年鉴编辑规范》等等。

通过这些年全国年鉴界专家学者及编辑工作者的共同奋斗,将实践编纂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不仅取得丰厚的年鉴文化作品,而且取得丰厚的年鉴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今年5月,笔者参加在鲜花盛开的泉城山东济南市召开“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暨第十二届年鉴学术年会”。这是一次全国年鉴界成果检验与年鉴学术交流的盛会。在会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我们有必要举整个年鉴界之力,联合有志于年鉴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通过科研攻关和协作,陆续推出一批年鉴学论著,逐步构建起年鉴学的学科体系,实现年鉴理论的全面创新”,提出“应尽快构建起年鉴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提出“应尽快构建起年鉴编纂质量标准规定”等极具学术价值的学术观点和建议。总之,全国年鉴界认为,年鉴学应称之为中国特色年鉴学,中国应从年鉴大国向年鉴强国迈进。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有一条规律被称之为“触类旁通”,就是说有很多不同的学科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在国家图书馆系统对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学科分类,将这两大类学各被分得11类一级学科。在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中,历史学当属其一,其下属还分得若干个二级三级学科等。目前,方志学与年鉴学还没有被列上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二级学科目录。年鉴文化编纂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作,也是一项学术工作。年鉴在学科分类上与方志一样同属于史学学科。而且这两者学科的性质基本相同,同称为“资料性文献”,同称为“国情地情书”,同称为“官修官责官书”。《地方志工作条例》将方志与年鉴实行强强联合,称之为地方志工作,这样的地方志文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至上古,近至当前,连至年年,可谓横陈百科,无所不包,其内容之丰富,知识之广博,是任何一项工作都难以企及的。因此“借鉴方志学 构建年鉴学”的学术思路与学术观点是合理的是科学的,当能“树立一家之说”。

中国年鉴学 学科体系论

(一)中国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一方面,“中国年鉴学三理论”为中国年鉴学基本理论框架之基石。从宏观而论,可借鉴“方志三个理论”即方志政治理论、方志基础理论、方志应用理论,设置“中国年鉴学三理论”,即中国年鉴学政治理论、中国年鉴学基础理论、中国年鉴学应用理论。

中国年鉴学政治理论来源于,年鉴编纂与应用工作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年鉴学政治理论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融为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还有部级各级党和政府对于建设地方志年鉴文化事业的方针、政策及发展思路。

中国年鉴学基础理论与中国特色学应用理论包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相关众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对策理论。从中观而论,在中国特色年鉴学研究的众多一级对象中(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其中一个对象的研究阐述,如对经济方面的研究阐述,就可以运用“中国年鉴学三理论”,即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经济等理论知识及相关数据去研究阐述。

从微观而论,指经济类方面可以细分为综合经济、农业、工业、服务业、区域经济等类型,则需从微观可以运用“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来研究阐述。

“中国年鉴学三理论”还包括下面阐述的中国特色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内涵的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中国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其一,中国年鉴学有明确科学的性质、定义概念、研究对象;其二,中国特色年鉴学有系统科学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学科依据、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历史地位、社会功能等本质特征。其三,一种学科学术理论要成为一个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至少要具备这样一些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扎实的学科理论体系;二是要有一个贯穿全部理论的明确主题;三是要有一系列围绕这个主题的首尾一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学术基本观点;四是要设置三级学科结构体系及基本原理;五是要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又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并为实践所证明其正确性。

上述这些学科的科学内涵,“地方志三个理论”符合这些要求,同时亦具备了构成中国现代方志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的各种条件。

笔者认为中国年鉴学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所构成的“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则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构成中国特色年鉴学基本理论框架,可以预计中国年鉴学基本理论很系统很庞大。

(二)中国年鉴学学科结构体系

在设置中国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大型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年鉴学》编撰大纲的基础上,设置中国年鉴学学科结构体系,形成树型结构图。

具体设置方法为:其一,中国年鉴学为一级学;其二,在中国年鉴学学下按照“中国年鉴学三理论”设置三个二级学,即中国年鉴政治学、中国年鉴基础学、中国年鉴应用学;其三,将每个二级学阐述“基本原理”;其四,将每个二级学按照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分成若干个三级学,如中国年鉴基础学可下分为:年鉴世界历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概论学、年鉴编纂学、年鉴教育学、年鉴组织管理学等。其五,每个三级学还可以下分若干个四级学;其六、形成“中国年鉴学科结构体系图”(附表树型结构图)。

撰鉴学专著 构建年鉴学

对编撰大型学术专著《中国年鉴学》的一些初步学术观点。

第一,中国年鉴学的构建。其一,中国年鉴学则体现在立项、撰写、编辑、出版大型学术专著《中国年鉴学》。其二,由北京市社科联和线装书局联手将此项目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申报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

第二,中国年鉴学的定义。中国年鉴学是研究年鉴文化作品的起源、形成、发展,主要是新中国年鉴的编纂与应用的学说,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

第三,中国年鉴学的学科定位。由于中国年鉴学研究的对象较多,因此年鉴学是综合研究,应包括综合研究与探讨各个地域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以及各个专业等多学科领域的规律、特点趋势,对年鉴学的要求应是运用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是一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中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因此,年鉴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叉性应用性的学科。年鉴学属于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而不可能是一门单一学科。

第四,大型学术专著《中国年鉴学》编撰大纲设置。其一,以章节体设置篇目为宜,章节体是指以篇章节目为层次编排内容的篇目结构形式,篇目层次一般在三级及三级以上,这种篇目结构形成的特点,是全书的整体性,综合性较强,门类齐全,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分类科学。其二,按照“中国学三理论”设置三个二级学,即中国年鉴政治学、中国年鉴基础学、中国年鉴应用学设置三个篇目;其三,每个篇目按照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等逻辑关系设置下属若干个章目;其四、每个章设置下属若干个节目;做到大事不漏,要事不略。

第五,资料准备。其一,按照篇目大纲设置的篇章节几级内容,进行资料的全面收集,其中包括世界年鉴发展史及重点国家、港澳台地区年鉴编撰与应用的信息;其二,在全面收集资料基础上进行梳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一部规模宏大,脉络清楚,线索联贯,全面系统研究年鉴学的《中国年鉴学研究资料集》;其三,可以建立“中国年鉴学研究信息中心”,搭建信息平台。总之,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很大,价值很高。

第六,具体撰写。按照“详今明古”,“详近略远”的方针,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中国年鉴学政治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对策理论相结合的方针,按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分支学科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与国外、外埠进行比较的方针。达到详细地占有资料,数据翔实不错,立论充分严谨有力,语言通畅简洁。

第七、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年鉴学认为,我们既要进行中国特色年鉴的编纂,又要吸收借鉴外国年鉴的有益成果。首先,中国特色年鉴文化要走现代化道路,就必须融入世界年鉴文化大潮进行学术编纂。封闭,必然导致年鉴文化的孤芳自赏,导致落后;开放,才能促进年鉴文化的变革与繁荣。在任何情况下,当代中国年鉴已经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孤立发展,它必须与世界年鉴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相互学习交流合作,融入世界年鉴潮流去丰富和壮大自己。其次,融入世界年鉴现代化潮流的中国年鉴又要用富于民族性的独特创造,与其他国家民族年鉴共同发展,丰富世界年鉴文化,增强中国年鉴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八,篇幅装祯。大型学术专著《中国年鉴学》的篇幅应适中,不宜太多,不宜太少,可设计为两种字数,一则为80—100万字,二则为120万字左右。

装祯印刷应体现:中国、世界、学术、艺术、现代、开放、时尚、精美、配图等元素与特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进方志学,创新年鉴学。加强对中国特色年鉴学理论的学术研究,创建中国年鉴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促进中国史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国年鉴学应构建为政治性、世界性、地域性、学术性、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史料性很强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叉性应用性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社会科学为主并配合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理论研究相融合,对中国及世界年鉴文化的发展繁荣的长河征程,起到总结规律特点及科学发展,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深入进行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中国年鉴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促进年鉴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中国特色年鉴在世界年鉴百花园中被称为一颗“影响大、学术强、应用广、装帧美”的精品佳鉴的璀璨明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总体来说,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中国年鉴学应符合中央要求的“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年鉴学的创建一定要使各个具体学科构建统调兼顾、协调发展,使中国年鉴学得到整体上的充实加强,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年鉴学科理论体系和中国年鉴学学科结构体系。我们应树雄心、立壮志,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编纂精品年鉴,加强与各国年鉴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繁荣发展,为世界年鉴文化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年鉴界的领军人物许家康先生说得好:“博采众人之长,树一家之说。”笔者祝愿大型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年鉴学》早日问世,诚邀并欢迎年鉴界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构建年鉴学,对此论文学术观点指导指正。本文中一些学术观点还不成熟或不科学,仅供参考,并欢迎商榷或批评斧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祝愿我们中国年鉴人发扬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早创中国年鉴学,早成世界年鉴强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北京日报,2004年4月9日.

[2]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国地方志,2006(6).

[3]曹子西,朱明德主编.陆奇,执行主编.中国现代方志学.方志出版社,2005.

[4]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线装书局,2006.

[5]孙关龙.年鉴论坛(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6]邵权熙.行业年鉴理论与实践.线装书局,2009.

第4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心得(一)

通过近段时间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自己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而且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可谓受益匪浅。自参加这一活动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基层普通民警在学习、讨论中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更好地搞好这次学习、讨论?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讨论我感到作为一名基层民警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学习:

一是要围绕主题重点学。“大学习、大讨论”涉及到五大方面的学习内容,内容很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学精这些内容?首先就要抓住“振精神、树形象,强素质、促发展”这个主题。这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有了灯塔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主题明确了,思路也就开阔了。将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拿过来,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东西进行重点学;对一些不懂不会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比如,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如果掌握的不够好,就要重点进行学习,力争尽快掌握。另外,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要带着问题有重点的去学,对一些可以一笔带过的内容要一笔带过,对一些需要浓墨渲染的一定要不惜笔墨,做到重点突出,学有所获。

二是要积极主动自觉学。学习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态度,更是我们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基层单位的民警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日常工作较繁杂也很繁重,除工作时间外,还要兼顾家庭,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如果学习不积极主动,学习不自觉,结果是什么东西也学不到,那么“大学习、大讨论”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和套话。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这次“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认真对照学习讨论查不足、寻差距,要善于发现问题,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在学习讨论中,除积极参加市局、分局组织的专题教育和本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讨论外,还要认真搞好个人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及时搞好消化吸收。要坚持每天学一点、消化一点、提高一点,通过日积月累,达到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目的。

三是要联系实际干中学。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提高。再好的理论也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把学习到的法律法规、各项规定和信息化应用等知识与日常的服务群众、办理案件、基础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上的东西具体化,灵活用于实践。在日常工作中不懂、不会的东西,要善于从理论学习中找到答案。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可谓周期短、收益快,要善于从实际工作中进行摸索和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把现实中的东西与理论上学到的东西进行对照、比较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心得(二)

许昌市委、许昌市院和禹州市委开展的“大力弘扬许昌精神,推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动的号召,掀起了我院干警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高潮。反贪局作为重要的业务部门,要进一步用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个法宝,以提高办案质量为基础,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主线,以司法为民、服务民生为目标,切实做好案件办理及各项相关工作,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多的理性,努力开拓一条检察机关发展的新路。

一、充分认识“三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党的xx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党革命和建设的无数实践证明,每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会冲破层层禁区,摆脱种种束缚,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本文来自拒绝采集,采集可耻!是市委在大力弘扬许昌精神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需要。

我们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必须破除自满思想,树立忧患意识,正视自身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务实的态度;破除畏难思想,树立开拓意识、敢为人先,始终保持昂然向上的朝气和不懈进取的锐气;破除僵化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进一步释放思想解放的空间。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思想新,一新百新,观念变,一变百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和价值追求。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党的事业至上,以人民利益至上,以宪法法律至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念,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本文来自拒绝采集,本文仅供参考!维护公平正义,通过检察机关自身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腾飞,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断前进。

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工作,不断推动检察工作新发展。必须切实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检察机关工作的指导的思想。一是提高认识,增强学习贯彻的主动性。要进一步抓好思想发动,引导干警充分认清履行监督职能,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服务发展中谋求作为。本文来自拒绝采集,本文仅供参考!二是深入钻研,把握理论内涵的系统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长期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内涵,系统把握精神实质,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中牢固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讲求质效稳步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三是注重运用,强化指导实践的自觉性。着力抓好学习成果的转化,防止运用上的肤浅化、表面化,既要联系个人实际,解决好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更要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深化新时期检察工作新特点和新规律的认识,正视客观存在的案件数量猛增、社会和谐稳定的形势严峻、保障民生和服务大局任务艰巨,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把服务发展作为检察机关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意识;把以人为本作为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切实为实现省委提出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发展战略努力工作。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心得(三)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来,按照院里的安排对xx大报告及会议精神进行了反复的学习,使自己对会议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领会。

xxxx在报告中全面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得出一个重要诊断,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论断准确地讲清了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准确地讲清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阐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xx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最有代表性、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更深刻、更精辟、更全面、更完善的阐述,不仅体现了“新”,更体现了“深”。体现在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在深刻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指出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而也就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性、重要性,体现在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

识,全面深刻地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体现在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应当是我们经济工作的重要知道方针,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明确了要做到“好”,不“好”的“快”反而有害,强调“好”并不是要否定“快”。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富不起来、强不起来。只有坚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才能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才能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实现不发达地区的崛起,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报告》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前景远大。强调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对民族素质提高的推动力要进一步增强;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地位要进一步增强;要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建设强大的文化;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在文化建设中领导作用、人民群众的文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第5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会计学 形成与发展 内容与范围 理论体系 发展趋势

一、“大会计学”从何而来(一)“大会计学”的提出

这里提出的“大会计”,不是“大财务”与“大会计”之争的“大会计”,而是另有所指的“大会计”。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我们常常听到有关“大农业”、“大流通”和“大交通”等等之说,之所以言之为“大”,主要是反映在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对于原有之物要大。在科学界,早期有人把科学只限于自然科学,后来才有“大科学”之说,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人们认识之后,再不提“大科学”,也知道科学的内涵就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见,言之为“大”,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认识。

会计科学是否在扩大,这不是什么人主观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思考已久,并先后多次表达了这一观点:1996年发表《论建立会计科学学》一文(《财会月刊》1996年第9期),在文中孕育了“大会计学”的思想 .1997年发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现代会计》1997年第2期),正式提出了“大会计科学”(即“大会计学”)的概念,并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历史发展对会计科学的要求;会计科学在发生变化:“大会计科学”的学科体系:“大会计科学”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等。此后,又发表了《试探“大会计科学”》一文(台湾《管理会计》1997年第40期),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大会计科学”在形成:“大会计科学”的结构:“大会计科学”的特点;建设“大会计科学”等。有关“大会计学”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关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还获得中国会计学会1998年会计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大会计学”观点的提出并得到会计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和认同,这表明会计学在发展。“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有人担心,我们提出“大会计学”,而国外还没有提“大会计学”,在理论上是否能站得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实践来检验“大会计学”是否能站得住。当然,有关大会计学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

“大会计学”的提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形成的基础,它是会计环境变迁的结果,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也决定着会计学的发展与变化。

1.会计所处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20世纪中期以来,会计发展的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新经济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新经济正在逐渐发展。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使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源于两种动力:一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基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并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有了知识,就可以有资本,就能创造价值;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经济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性经济将继续发展。(2)不断创新的高科技环境。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成为知识经济建立的基础,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为核心,用高技术发展产业;信息社会化,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居主导地位;高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3)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人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强调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4)依法治理的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在进入wto的条件下,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中国的各种法律和法规,还要包括wto的各种运行规则,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国际通行规则、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种规则。(5)实行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化不仅要建设和经营信息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在业务与管理两个方面广泛运用信息。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应要求管理信息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推行信息化以来,经济管理已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现代管理时期,它的特点是实施系统管理、战略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内部管理、信息管理、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加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实行管理信息化。

2.客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大会计学的发展。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会计的范围在扩大。会计学“大”的领域,反映了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会计领域是指会计的范围。这里的会计,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说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1)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2)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也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3.会计的范围不仅是从表面形式上看范围扩大了,而从其内在的质量上分析也是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联系在扩大,会计领域范围的扩大是一个过程,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在其扩大过程中,会计对外联系是日益密切,相互联系在扩大,形成了会计对外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作用在扩大,随着会计对外联系的扩大,相伴而使其影响作用在扩大,在会计系统内部,在加强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日益重视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拓宽其他职能。客观环境的需要才产生“大会计”并发展“大会计”。

(三)“大会计学”的形成

会计环境变化使会计范围在扩大。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人们冲破了长期以来思想上的禁锢,从固守会计的“纯洁性”,即所谓“纯会计”——记账、算账、报账才是会计的老传统观念解放出来,向会计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大会计学”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会计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从总体讲,是要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即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66年开始的“”,使会计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在“”期间,会计学的建设受到全面破坏。

2.会计学科发展的繁荣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此相适应,会计工作开始进行改革。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会计改革、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会计、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也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原有的会计学科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引进的会计学科得到全面运用,如《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实证会计》、《环境会计》等;新兴学科得以建立和得到社会的认可,如《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会计法学》、《会计组织学》等;一批新的会计学科深入探索和逐步建立,如《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文化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公关学》、《会计实验学》、《会计方法学》、《会计教育学》等等。各种会计学科建设,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综合研究,即对某些同类性质的会计学科,或全部会计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二是专门探讨,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研究;三是边缘性质,即对其他现代科学与会计学的结合进行探讨。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它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最起码的是要进行会计监督)。这并不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而是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客观存在的需要。

3.对大会计学综合研究的基础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各种会计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各种会计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在进行和发展,与之相应出版了一批综合性的著作和工具书。在这一时期,出版的综合性会计工具书主要有:王亘坚、岳曙耕主编《财会知识手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年);杨纪琬主编《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沈云主编《实用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王文元主编《新编会计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成圣树主编《会计审计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侯文铿主编《会计辞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葛家澍等主编《中国财会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于玉林主编《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等等。这些综合性工具书的显著特点,是对会计理论的综合研究,将会计理论分成各种类别或各种学科进行探讨,这实质上就是将各种分散的会计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会计学发展的规律。对大会计学的研究,在认识上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会计?是否有大会计? 在会计界,有些人始终存在一种认识,总以为会计就是“算”,不外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人员只是记账的形象长年萦绕在脑海。社会上有人也这样认为。在历史上,曾有过这种认识。但在历史上也有另外的认识。马克思曾说:“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马克思指出会计不仅要算(作为对过程的“观念总结”)而且要管(“作为对过程的控制”)。这种早就对会计“纯”科学认识的突破,值得我们后人深思。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以及反映会计改革成就的已出版的各种会计书籍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会计“纯”科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事实上,从会计学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一些发达国家会计学的发展也在突破“纯”会计学的限界。

4.21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人的智慧将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依托,新世纪将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知识大革命。在新世纪的条件下,大会计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学科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大会计学会有更多人士的关注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2002年5月,《大会计学概论》的出版发行,被认为是大会计学形成的标志 .可以说,21世纪是大会计学的新起点,会计科学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向前迅跑!

二、“大会计学”“大”在何处

会计环境的变化,促进会计学的领域在扩大,会计学反映的内容比原来的要大,但其范围空间应当有多大,需要加以专门研究。

(一)“大会计学”“大”的界定

会计学“大”的范围,即会计领域,反映了如上所述“大会计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这里的会计领域,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一是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二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在企业没有一项工作不与会计工作相关,岂不都成为会计工作的内容,如企业材料采购、商品采购与会计工作相关,购进设备、引进技术与会计工作相关。诚然,企业的各项工作,凡涉及资金的,都与会计工作相关,相关的内容不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这就需要对会计领域的“大”给予界定。凡属“大”的内容,要把握以下几点:(1)是能以货币计量的工作,在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即凡是能以货币计量的,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不属于会计工作范围。(2)是能引起资金发生变化的工作。即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凡是引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增加或减少,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引起资金发生变化,既或是能以货币计量,也不属于会计工作。(3)是有关会计人员的涉及工作内容的工作。会计人员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而会计人员的素质又是至关重要,与此相关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以做好会计工作。(4)是有关会计机构的工作。会计机构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通过会计机构组织会计人员工作,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正确处理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完成会计工作任务。会计领域的“大”,“大”在其范围大。这比原来的只以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为会计的范围要大得多,进而比以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为会计的范围又要大得多。

从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可以看出,有几种认识是对会计领域的误解:一是以为会计工作只是集中在企业财务部(财务科、财务处)的工作才是会计工作,而实行分层核算与管理的在其他层次的会计工作不是会计工作,实际上这些都是会计工作,只是实行的集中与分级核算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二是以为会计领域只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而与此相关的对会计工作的事务管理工作,为会计工作服务的会计市场,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会计研究工作,为会计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会计教育工作等不属于会计领域,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浑然一体的工作。

(二)“大会计学”“大”的范围

以上分析表明,会计领域“大”的范围,应当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等不同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会计工作。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把各种具体工作都叫做会计工作,或叫做财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在会计研究工作中,有时把会计核算叫做会计工作,把财务管理叫做财务工作。会计工作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的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的活动。会计工作的范围有多大,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工作的范围,按照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包括企业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的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政党组织等的会计工作。其他单位会计工作,如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的内容,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写写算算的工作,不包括管理方面的工作。从一定会计总体出发,会计工作的内容,按其性质不同,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全面的。会计工作按其内容不同,应当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三个方面。

2.会计市场。为适应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审计和咨询、服务体系。统一社会审计体系,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培养和发展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调节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在会计市场中,中介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中介服务行业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喻为企业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企业财务状况的鉴证者、投资人权益的维护者、资本流动的引导者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据统计,全国大约有90万个不同类型的社会中介组织。过去很多由政府完成的职能开始向这些社会中介组织转移。其中经济类的社会中介组织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业自主类,主要包括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第二类是经济鉴证类,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公证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质量检验所和计量中心等;第三类是咨询服务类,主要包括各种咨询公司、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产权交易中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经纪人公司和广告公司等。

会计市场是一个体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含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和人才招聘等。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加入wto,我国将有计划地逐步开放会计市场。

3.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会计研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在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包括实际会计工作者、会计研究人员和会计教学人员,其中主要是会计研究人员。进行会计研究的人员要熟悉和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手段。会计研究的内容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凡能反映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都是会计研究的内容。会计研究的任务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这里,会计研究主要是指会计学术研究,是对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

会计研究的内容是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反映会计工作规律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在实际会计研究工作中,为了全面、深入和创新地开展会计研究,还要把与会计相关的内容同会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会计研究的内容,还包括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会计。会计研究的内容,按其内容性质,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方法研究,或包括会计核算研究和会计管理研究;会计研究按其内容作用,包括学术性研究和实务性研究,或包括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也有人认为会计研究包括会计基础研究、会计应用研究和会计开发研究。

会计基础研究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建立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讨会计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求会计领域的新事物、新理论,扩大会计科学知识,建立相应的会计学科及其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内容,对于指导会计实际工作具有普遍、深远的影响;新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建立,会使会计工作有较大的改变和显著的发展。会计基础研究比较艰难,对于把握新的会计基础研究课题,在原有课题基础上的研究难有新的突破,进行研究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较长时间。会计基础研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既具有坚实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坚实的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才能保证会计基础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会计应用研究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会计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会计基础研究形成的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运用到会计工作中去。会计应用研究的内容,是会计基础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是针对会计工作中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会计工作中某种具体事项有直接作用。会计应用研究比较具体、灵活,能依据会计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在不同层次上,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容易地取得研究成果。会计应用研究是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既熟练地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又具有坚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或通过调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使会计应用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

4.会计思想。会计思想是会计领域的构成内容之一。国家兴旺发达关键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国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简称会计思想(观念),来自会计实践。会计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必然会对会计工作者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会计思想根基于会计工作实际,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应具有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会计思想也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思想(观念)是一个体系。思想(观念)体系是人们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对某种或某方面的认识形成某种思想(观念),对各个方面的认识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思想(观念)体系。

会计思想(观念)也是一个体系,是会计人员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方面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按其性质分为哲学思想(观念)、专业思想(观念)和规范思想(观念)。

会计人员要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客观的会计事物有正确的认识。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世界观是根本,人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科学地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科学地认识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也才能科学地形成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正确目标与方案。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制约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世界观中内涵了人生观。人生观是在实践中对世界观的运用,是应用世界观来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的。但价值观的范围要比人生观广泛得多。人的实践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关系统一于自身。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总是不满足于现存世界的价值,而要超越它们,构建某种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将价值理想不断转化为现实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5.会计教育。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对受教育者施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关于会计专业与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会计教育受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生产力状况、科技水平和国家社会制度所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运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教育基本规律培养会计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专门会计人才。“德”是思想品质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智”是知识渊博,专业理论扎实,技术操作熟练,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体”是有较好的体能,精力旺盛,具有胜任工作的体力。这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育工作者要依据会计教育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便促进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会计教育已成为一个体系。会计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会计专业设置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教育系统。会计教育体系包括中等会计教育(如中专会计教育、职业高中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专科或高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和成人高等会计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如各种短期会计培训班)。

三、“大会计学”建立何种体系

会计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样,大会计学也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问题在于“大会计学”需要建立何种体系。大会计学体系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体现在内容的性质上是会计理论体系,而体现在内容的形式上则是会计学科体系。

(一)“大会计学”理论体系

大会计学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大会计理论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大会计学理论构成也就是大会计学理论的分类。会计理论的分类,一方面是反映会计实践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反映了对会计实践的认识从个别、类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反映出其在不断地提高。会计理论的分类表明,对会计理论分类的研究、认识与运用,对于完善会计工作,深入开展会计研究,发展会计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理论按内容作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1)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规律的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技术基础性理论。(3)会计开发理论,是运用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阐述创造会计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理论。

2.会计理论按内容性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体制理论。(1)会计核算理论,是关于会计核算对象、职能、基本前提、原则等基础理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核算程序理论,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核算内容的理论。(2)会计管理理论,是关于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原则和管理体系(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管理内容的理论。(3)会计体制理论,是关于建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制定会计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理论。

3.会计理论按内容表达逻辑形式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概念、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1)会计概念,是反映会计领域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会计概念全面反映会计领域的客观事物;(2)会计判断,是对两个或更多的会计概念或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断定的思维形式;(3)会计推理,是由一个或一组会计判断(前提)推出另一个会计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会计概念体系表达了会计理论体系,反映了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构成会计理论的框架系统或网络系统,而用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去充实、丰富和完成这个框架系统,使之成为丰富的会计理论。

在国外,还有各种会计理论的分类。例如,将会计理论按其作用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就认为,会计理论可以分为:(1)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通过对会计实务中的各种实例的描述、论证和解释,试图证实会计理论就是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2)规范性会计理论,“试图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是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这种分类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不易将会计理论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且什么是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也不容易界定。如一本《财务会计学》,其内容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是比较困难的,不易掌握和运用。

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从基本方面反映了大会计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如何将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进一步明晰化,在会计界有不同的认识。为了建立一个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会计理论的体系,有必要从各种会计理论体系的对比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会计理论体系。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反映科学的分类,又揭示现实的认识。根据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会计基础理论: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会计学“大”的领域;大会计学的形成;大会计学的体系;会计基础学科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企业会计学科理论;预算会计学科理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理论;人本会计学科理论;专门会计学科理论;综合性会计学科理论。(3)会计发展理论:现代会计学的学科比较;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新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大会计学的发展在于创新。

(二)“大会计学”学科体系

大会计学科体系是由各种分支学科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怎样由会计分支学科构成的,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会计分支学科(简称会计学科)是在某个方面或某个专题的会计理论体系。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体系。它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分支学科。在会计学科体系中,某些相同性质的会计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类学科(学科群);不同类别及其所属的会计学科形成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学科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会计学科类别划分的科学性;类学科中各学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各类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大会计学得到发展的形势下,反映对大会计学的研究情况是出版了各种会计书籍,其中,综合反映“大会计学”情况的是出版了一些会计工具书。如1982年出版的《会计辞典》(龚清浩、徐振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一般、工业会计类、农业会计类、商业会计类、外贸会计类、基本建设会计类、预算会计类、银行会计类、国外常用会计和其他等10类词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89年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郭道扬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发展史、会计学原理、预算会计、税收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对外贸易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交通运输会计、军队会计、电子数据处理会计、西方财务会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工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农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商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分析和审计等21类篇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0年出版的《会计辞海》(侯文铿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会计(4门学科)、生产部门会计(3门学科)、流通部门会计(11门学科)、服务部门会计(8门学科)、其他专业性会计(5门学科)、检验性会计(3门学科)、技术性会计(2门学科)和研究性会计(5门学科)等8大类41门学科,较全面地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4年出版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于玉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学科(10门学科)、职能性学科(13门学科)、综合性学科(23门学科)、部门性学科(第一产业部门8门学科、第二产业部门18门学科、第三产业部门47门学科,共73门学科)和专门性学科(25门学科)等共5大类144门学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古今中外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地反映“大会计学”或会计学的学科体系,在我国的会计界还存在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会计职能不同,分为基础会计学科、职能会计学科和相关会计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基础性学科、实用性学科、检验性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范围不同,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此外,还有其他观点。以上各种分类,虽有其道理,但不尽完善。

笔者认为,大会计学科体系是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学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学科;各种相同性质学科形成类别学科;各种类别学科形成“大会计学”或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为了全面反映会计学科体系的构成,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分为:第一,基础性学科。又分为:⑴会计工作基础学科,如会计原理、计算机会计学;⑵会计行为基础学科,如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第二,职能性学科。又分为:⑴企业会计职能学科,如财务管理学、经济责任会计学;⑵社会会计职能学科,如咨询会计学、会计教育学。第三,部门性学科。又分为:⑴第一产业部门学科,如农业会计、农户会计;⑵第二产业部门学科,如工业会计、基建会计;⑶第三产业部门学科,如商业会计、交通运输会计、银行会计。第四,综合性学科,如成本会计学。第五,专门性学科。如税务会计、会计法学、物价变动会计、环境会计。同时,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还可分为:一是会计基础学科;二是会计单位学科;三是会计专门学科;四是会计综合学科。或者分为:一为会计基础学科;二为企业会计学科;三为预算会计学科;四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五为人本会计学科;六为专门性会计学科;七为综合性会计学科等。

按会计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形成的会计学科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类聚性,即将性质相近的学科形成一类;二是层次性,即学科类别与其学科小类、学科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三是相关性,即各种学科之间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四是相对性,即各学科的内容及其所属类别因其发展而有其变化。这种会计学科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会计学”未来怎样发展

人类已进入新的21世纪,新世纪在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必然影响会计学的发展。会计学发展的趋势,按其内容的形式是向边缘化方向发展,按其内容的范围是向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一)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科学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交流与联系日益增多、加快、加强、加深和扩大。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次级系统,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使得研究这个系统的各种科学也相互联系。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边缘化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同时,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认识,相应也就需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或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知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正由于客观事物的这种复杂性,如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会增加更多的投入,影响其效用;如采用多维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在少增加或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效用。因此,客观事物的联系性、复杂性和效用性,需要各学科的边缘化。

边缘化是两种事物在某点上或某方面、某种性质上的相互溶合。边缘化采取溶合的方式,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溶合。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会计学与各种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溶合提供了可能。如会计信息,是会计理论与信息理论的有机溶合,是将信息理论溶于会计理论之中。所谓信息,是以各种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总称,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信息。会计信息则是以各种形式反映资金运动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经济信息,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资金运动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会计信息。科学发展的科学边缘化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会计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使得原有会计学科得到完善,并建立新兴会计学科。会计科学的边缘化也即会计学的边缘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会计学与其他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主要是边缘化的会计理论和边缘化会计学科。

会计学科边缘化发展按学科融合的性质可以分为:(1)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的结合形成《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会计与生物学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等。(2)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的融合而形成《税务会计》;会计科学与相关学科融合而形成《会计文化学》、《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逻辑学》、《会计行为学》、《战略会计学》、《会计法学》、《会计公关学》和《环境会计学》等。还有,如引入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相应形成《知识经济会计》、《信息经济会计》和《网络经济会计》等。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形式分主要有:(1)单一融合,会计学与其他一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的融合而形成《会计哲学》;(2)多元融合,会计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法学、公关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而形成《人本会计学》。

(二)会计学向细化方向发展

在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细化了会计内容。这种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经济生活中需要的细化、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认识的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在会计学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趋势影响下,会计学内容的细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会计学细化的会计理论和细化的会计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是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在这方面,会计学科细化具有专门性的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形成会计的分支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主要有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和会计学中某些专门学科的形成。

1.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即在原有会计基本学科基础上发展的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等的细化。譬如,《财务会计学》的细化就是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资金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无形资产会计》、《负债会计》和《权益会计》等;《高级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合伙企业会计》、《合并报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和《破产会计》等;《管理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2.会计学的细化。即在会计学的研究内容中,客观需要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所形成的会计分支学科。譬如,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会计方法学》;在会计核算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质量会计》、《税务会计》、《所得税会计》和《增值税会计》等;在会计管理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加强某方面管理的《战略会计》和《会计市场学》等;在会计体制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人才会计学》或《人力资源会计学》和《会计组织学》等。

(三)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学科在边缘化、细化的同时,在其基础上还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学科综合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主要与次要、直接与间接等联系等。物质世界中具体事物有其相对性而作为一个系统存在,要从系统出发研究其联系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积累和消费)各环节相互联系;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种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国民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联系;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相互联系。科学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联系,如会计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会计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内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如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之间的相互联系。

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因其内容性质的相互联系程度不同,有一般联系(共性联系)、松散联系和核心联系(紧密联系);因联系性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联系共同圈。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相关学科的比较、类学科的综合和全部学科的综合,从而形成相关的会计学研究。

相关学科的综合比较研究。会计学科相关学科的综合,是通过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相互借鉴、充实和完善本门会计学科,或将相关学科取其精华综合为一门会计学科,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相同学科的比较研究等。对相关会计学科的比较研究,在现实的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如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职能比较;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内容比较;从我国现实管理会计变化比较;等等。以上比较表明,从发展趋势看,管理会计或者是具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将财务管理融合其中,或财务管理吸收管理会计的内容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这两种可能都将使管理会计成为一种会计管理活动。

类学科的综合研究。会计学科对类学科的综合,是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怎样确定类学科,一是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综合研究,如以会计管理为标志,将具有会计管理性质的会计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再是把全部会计学科作为一个总体,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进行研究,如按会计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职能学科、会计专门学科和会计综合等学科群(类)进行研究,或按其他标志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若干学科群进行研究。对类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同类各学科的共性及其特点、差异及其原因,探讨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和具有特点的专项理论,以发展同类各个分支学科。对类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各学科特点等。

会计学总体的综合研究。 对全部会计分支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大会计学”进行研究,就是对全部会计学科的总体综合性研究,探讨会计学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籍以发展会计学,探讨会计学体系籍以发展各分支性的会计学科。

参考文献

1. .1991 .实践论 .选集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

2. 李京文 .1992 .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 .光明日报,12月7日。

3. 2000.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 .光明日报,12月31日。

4. 朱?基 .1996 .管理科学,举国之道 .光明日报,9月20日。

5. 赵昌文、童利忠 .2000 .企业再造与管理变革 .光明日报,3月21日。

6. 关培兰 .2000 .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十大要点 .光明日报,7月28日。

7. 罗长海著 .1999 .企业文化学 .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杨纪琬、阎达五 .1980 .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 .会计研究,第1期。

9. 葛家澍 .1981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厦门大学学报,第3期。

10. 杨纪琬等主编 .1991 .经济大辞典-会计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6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在苏联解体以后,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事实:即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的苏联哲学 、苏联政治学、苏联经济学、苏联社会学等等,即所谓苏联文化也终结了。这就意味着 ,对于前苏联各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来说,这种“苏联文化”还是外在的东西,始终没 有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没有成为该社会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从这个意义上 说,在苏联存在的历史时期,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科学。这样,由于社 会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本质规律,就使它与特定的政治制度始终处在尖锐地对立之中。 所以这种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客观规律之间的这种对抗性矛盾的解决,便成为这种政治 制度解体的文化原因;而那种特定历史形态的文化,也就只能随着它附着之上的政权的 解体而一起终结了。

苏联和苏联共产党的解体与“苏联文化”终结的同时性,特定历史形态的文化与相应 的政治制度的这种特殊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文化现象;而对这个 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则会使我们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的原因,有更深刻的文化学 的认识。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这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肯定会是有益处的。

以下,我们对苏联共产党统治时期,苏联社会中文化发展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尖锐对立 现象,进行一些分析,从文化学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的历史 原因。

1.文化的多元性本质与政治体制高度集权性的尖锐对立

大量的事实说明,苏联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它的后期,文化和政治之 间的矛盾日益深刻、日益尖锐,而政治体制本身的各种弊端,又使它无法解决这样的矛 盾。因此,政治和文化之间对抗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就成为导致政治体制本身瓦解的 重要原因之一。从苏联产生到解体的过程中,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这样突出, 并且最后变得不能相容了呢?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本质与政治体制高 度集权性之间的尖锐对立。

在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问题时,人们普遍认为,政治、经济、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 以党的领导一元化为特点的集权体制,就形成了党的领导集团、党的领袖对社会权力的 全面垄断。于是,便形成了单一的权力结构、单一的经济所有制。这样,实质上是专制 性质的单一权力结构,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就日益尖锐对立起来,最 后,导致了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崩溃。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经济、政治关系的反映。但是,体现人类文明发 展成果的文化,诸如科学理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等,并不是对经济政治关系的简 单消极反映;相反,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必然会表现出它的精神特性。对于活生生 的文化来说,这就是它的多元性的特点。但是,从整个苏联存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 到,随着政治体制的日益集权化,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也相应地越来越受到扼杀了。在社 会科学的研究中,甚至在文艺创作中,政治上的党性标准,越来越成为惟一的要求。而 这里所谓的“党性标准”,说穿了就是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与现在当权的最高领导人 的观点保持“完全一致”,否则,就要被扣上“”、“主义”等大帽子,遭 到残酷的政治迫害甚至人身迫害。这样,为了维护高度集权性质的单一权力结构,就必 然要执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粗暴地破坏文化发展的多元性,造成一种具有教条主义特 征的文化的单一性。

这种高度政治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产生的恶果之一,就是国家崇拜、政党崇拜、组 织崇拜、领袖崇拜的泛滥,而这其中影响最恶劣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在斯大林当政 时期,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狂热的个人崇拜,粗暴 地践踏了社会科学研究。在当时,人们必须按照斯大林的观点去理解哲学、经济学、历 史学、政治学、法学,按照斯大林的意思去编写历史,等等。斯大林本人则成了各个学 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学科)惟一的、最高的学术仲裁者。[1]这样, 由于权力的绝对集中,在斯大林的政治高压下,文化的多元性本质——思想的自由本性 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但是,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发展规律、思想进步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或者说,社会科 学理论的自由发展,科学思想的自由发展,这是任何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都无法遏止 的。这样,在政治权力与文化发展之间,就必然要形成日益尖锐的冲突。而在这种冲突 中,政治权力必然要对文化的多元自由发展实行扼杀。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任何一 种,在新的思想文化面前,或者说在它所称之为异端思想面前,都是表面上很 强硬而实质上很脆弱的。所以,它们是经不住自由思想潮流冲击的。如果我们仔细研究 一下苏联解体的过程,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苏联的 庞大政权机器,是被以民主思想为主流的现代文化发展冲垮的。

2.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政治实用主义之间的尖锐冲突

在各种历史形式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实体在极端自私的考虑 下,必然要以自己为核心,而对其他的各种社会主体,一概采取利已性的政治实用主义 态度。这就是说,集权专制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把整个社会的各个机体,特 别是各种能动的社会因素,都当作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我们看到,在苏联存在期间,整 个社会的文化,全部的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科学理论,完全都成了党的最高领导人可 以任意摆布的政治性工具。或者说,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都具有了政治工具性质。这 样,现存的政治体制以及权力结构,就与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创造性成果,它是属于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意义世界,文化对全社会的各种主体,它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 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它的本性。但是,在苏联的政治体制之下,全部文化只能为 现存的政治服务,只能成为领导集团的实用主义政治工具。这就是说,只能有一种“党 的理论”,而不能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各门社会科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如果再 研究一下苏联存在期间的社会科学状况,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 ,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主要出版物,往往是同样的面孔,发出的是同一种声音,显示了它 们作为同一种政治工具的基本特点。

文化,包括全部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科学理论,由于它的政治工具化,使它的本来的 社会价值也变质了,或者说使它的作用庸俗化了。比如说,苏联共产党的末代领导人之 一康斯坦丁·契尔年科,这个平庸之辈,在事业上毫无作为,也谈不上什么具有坚定的 信念,然而,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却是十分重视的。不过,这并不是由于他对理论有什 么兴趣,相反,“他多半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保住权力的手段,当然这也是由习 惯促成的。”[2]当然,在苏联领导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上,契尔年科只不过 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苏联存在期间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普遍的政治实用主义态 度,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命运来说,是可悲的。因为,这样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不是要保卫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保卫自己的权力、地位 和利益。结果会是怎么样呢?随着政权的解体,他们的既得权力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一同失去了。

但是,这种政治实用主义的文化政策,由于它违背了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实际上是 不可能达到它预想的政治目的的;而且,由于政治实用主义与文化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矛 盾的尖锐冲突,往往是适得其反的。这样,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社会科学理论,不 但不能有助于政治权力的强化,反而是常常帮倒忙,使社会的各个阶层对政治权力实体 产生反感;同时,更严重的是,这种政治实用主义,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科学的形象,取 消了它的实际社会作用。可见,如果一种政治权力对文化采取政治实用主义态度,这不 但会摧毁自己,更可怕的是摧残了社会文化。在社会的文化发展史中,苏联政权与苏联 文化的同归于尽,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教训。

3.文化的科学本性与学术政治化之间的尖锐冲突

第7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323.8

1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

首先,哲学是衡量个体生存意义的工具。社会哲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家以及国家存在意义的工具。哲学和社会科学是衡量宇宙中整体人类意义的工具。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导和价值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变迁的思想领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概念指导和精神动力。哲学社会科学是治国的理论武器,对国家社会治理有理论指导和精神激励。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讨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普遍规律。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揭示了错误的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因而,在我国经济社会中表现较为明显;这是一种精神力量,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理论来看,只有真正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才能发展。指出,在中国,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哲学和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失去方向,最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成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各种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这个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思想等重大成就。

最后,只有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钟君认为,这提升了我们思考问题的高度,开阔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高度重视独特地位和如何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国家软实力等问题,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

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指出,中国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还要将它转化为清醒的理论意识,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了解真正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是本本主义,也不是形而上学,是以适合具体实际为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要联系实际,有明确的方法论,能够通过现象解释其本质和规律,揭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并使其相互关联,使社会沿着科学的道路向前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解为什么人是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所要解决的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所服务的问题。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具体任务。

3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增强文化自信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提出,坚持不忘原作,吸收外界,面向未来,体现传承,是为了增强文化信心。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自信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并且各国出现了文化控制,使得国家实力在于本国的文化实力,文化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的地位。我国自古以来,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从思想文化到伦理道德,从宗教文化到礼仪文化,无一不是我国优秀文化之精髓,因此,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文化而感到自信和骄傲,同时,在秉承本国的优秀文化时,也要积极吸收外国合理的优秀文化,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让我们对本国的文化更有信心;正如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上自信。最终,它是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用中国话语表达国理论。加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我们要避免受到西方文化的干扰甚至是控制,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话语权,我们才能用我们的话语方式来表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文化,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自己的文化。因此,指出,要不断推进话语系统的建设和创新,指导思想、学科体系、话语系统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中國特色、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也随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第8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人文环境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1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第9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范文

一、追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

毛泽东在《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中曾提到,“我坚信,今年的十月革命节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战胜法西斯阵线的转折点。”〔1〕由此可见十月革命的影响既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根据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思维,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把它的胜利视为一个盛大结果,通过过程和历史的透视追溯科学社会主义胜利的原因,它和十月革命的爆发所涉及的渊源以及对近100周年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所具有的指导性意义,正是后思的初衷所在。

(一)初识科学社会主义――探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科学

从理论条件来看,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以及英法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方面所带来的成就和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给予了科学社会主义宝贵的经验,堪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1848年《共?a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一方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呕心沥血合著的结晶,另一方面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意味着着这种运动结合后进入新阶段的一种质的飞跃,亦或是社会主义由空想飞跃至科学的突变。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非分散的整体,是一种科学理论相结合的体系。从世界上第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标志《宣言》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无疑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首先,《宣言》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思想灌入,其中渗透着的关于生产方式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即阶级斗争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意义等基本观点,无一不唯物史观。其次,《宣言》针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毛泽东曾在《反对资本主义》中特地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宣言》对资产阶级革命性客观理性的分析,正体现了对历史智慧的认识。再次,《宣言》科学论述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非社会主义不可,并适时将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提到日程。“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最为直接和生动的描述。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则是指导性思想和线索,牵动着后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最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或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宣言》的落脚点,表达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最终的夙愿。

(二)再识科学社会主义――寻十月革命实践之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3〕曹长盛教授也曾强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引下取得胜利的。”〔4〕科学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的关系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十月革命,一方面,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运用于实践的一次真切的体验。当时,基于列宁慎重考虑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背景、结合俄国实情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被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之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才得以被摸索出来,由此布尔什维克党最终胜利也才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为一种反馈,宣扬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科学思想。十月革命的胜利,不失时机地给予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力的证明。

(三)重识科学社会主义――担践行《意见》之责任

马克思较早地提及到,“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5〕这是在传达给我们每个人,必须树立一种旁人无法替代的责任感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意见》也强调了“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6〕《意见》的颁布,既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与时俱进的主旋律,也涵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华,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参与性见证和指导作用。因此,在近期《意见》颁布的教育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德厚流光的正面影响,最大化激发我们的责任感以实现《意见》所强调的重要使命。首先,在其位,谋其职。“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特殊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与其他事物、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特殊本质。”〔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人都应该负责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责任感的培养与加强,往往建立在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意识之上。集体意识的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参与。最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遵循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寓于《意见》的指导思想中,而如今多元文化、多元网络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需要的也是长期坚持,短期的重视并不能取得长久效益。

二、思索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8〕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俄国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十月革命是我们与列宁、斯大林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引荐人。而进一步追根溯源的话,十月革命是借助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芒才能发光发亮。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发展得阐扬光大,是引领我们不断超越的旗帜,至关重要的则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意见》一文,不妨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思索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可以带给我们以下两方面借鉴意义。

(一)“人与环境互相创造”教育氛围的渲染

人和环境都有能动性和受动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其实马克思所言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相得益彰。纵观《意见》一文中的基本原则,既从宏观上提出了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从微观上对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方法等提出要求。将宏观与客观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融合到一起,就是我们要努力营造“人与环境互相创造”的教育氛围。高校是飞翔梦想的一片蓝天,是拨开迷雾的希望,因此必须重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高校环境的可感性和可创性,有利的高校教育环境必然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人塑造自身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提高要求的。《意见》之所以强调要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入手进行强化,就是因为无论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既不能“重生轻师”,也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当师德师风与学风同时规范,教育环境自然被无形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引导师生共同在适应教育环境的前提下,能动地塑造自己的同时优化环境,共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功能的发挥

《意见》中简明扼要地提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不得被忽略。新形势下,《意见》强调必须以具有“三中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学科体系建设为重点,并突出高校马克思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总结《意见》中提到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及各个方面的突出强调工作,强调务必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功能,是因为第一,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建设好理论基础,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开展,这种实践意义上的重大工程服务。第二,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总体来看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因为多元网络化的时代影响,不免掺杂着负面的色素,所以必须进一步净化和营造。而哲学社会科学,首先对教育者德育得要求相对更高,对受教育者更重视培养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如若出现问题,则更容易被及时发现并扼制。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虽然在学科育人中强调以德服人,但它的草靡风行更体现在实践中。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紧紧灌输受教育者纯理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三、瞻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反思学的最终意义,就是通过现实追溯历史,通过现象透视本质之后,对思维进行再思维和思考,挖掘出事物深层次性意义。也即是说,勇于探险未知事物、和对象的一种潜在思维。那么,继对科学社会主义胜利的追溯及其运用的探讨,结合《意见》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瞻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一,坚持的长期性。正如《意见》中所传达的,如今,在高校阵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追求,这些令人欣慰的转变其实归功于党始终紧密联系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始终高度重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我国发展进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始终时不我待地完成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理和规律是客观的,而追求真理和认识客观规律却是永无止境的一个过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我们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我们一种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最终是为了我国自身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永恒的探索进步过程,由此,科学社会主义的精华,是我们长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