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社会学专业论文

第1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一)合作式互动

合作是互动的一种形式,当单独的个体或某一群体无法实现某一共同利益或目标时,个体或群体往往会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广义的说,所有社会的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行业的合作式互动主要表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行业一起努力,共同为同一目标通力合作而进行的互动,这一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与行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式互动。

(二)强制性互动

1.行业人才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各地高职院校各有地区或者行业背景,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更是离不开行业支撑。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各个行业的某一层次的不同专业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专业结构要突出区域与行业的需求,并具有前瞻性。在进行专业设置于调整前,要做好区域内各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预测分析,了解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这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在专业设置时要具体考虑分析职业岗位情况和岗位中可能被其他层次和类型教育所覆盖因素。

2.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出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目标。基于行业标准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缩小职业教育与行业要求的差距,还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其核心就业竞争力。

(三)交换式互动

行业是工商业中的类别,一种行业是由某一类别的工商业中企业所构成。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目标,企业的这一特质也深刻影响着行业。因此,行业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合作必是建立在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交换的基础上的。对于行业来说,通过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的互动,可以得到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其参与这一互动的首要动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质量得到提高,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租式互动的本质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利益交换。

二、结语

第2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社会工作概论

作者简介:修路遥(198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74-0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概论”为例,谈谈对该课程定位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从课程特点出发明确课程定位

1.奠定专业基础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建立的。学好概论课对确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以社会工作为治业的志向至关重要。作为专业学习的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是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

(1)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教师讲授“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时,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和认识层面介绍其解释来源,以供学生课后参考。[1]

(2)提供清晰的学科知识架构。现有“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将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三大内容囊括在概论课程中,几乎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将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在这里容易出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撞车”问题,教师应注意做好内容衔接。例如,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语言和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而不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讲解中。

2.树立专业价值观念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在于帮助个人、服务群体、改善社会福利,解决并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正义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以明显的价值倾向为基础,逐渐形成一系列核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残酷社会现实,社会工作从起源发展到建构体系都充满了博爱与人道主义的温情,彰显了专业理念的独特魅力。没有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相比其他专业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专业工作者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地解决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教育业不能仅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教师应充分重视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的介入,强化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价值理念问题要渗透到各个章节,贯穿教学始终。

3.培养兴趣,倡导专业理念的课程定位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根本动力,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所学专业,接受专业理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实用性特点,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社会,从专业视角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形成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和热爱。

二、理论结合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1.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

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的是正直善良,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工作者。这种职业理念培养离不开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现实社会生活呈现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以及深刻的反思意识,善于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确保科学助人的力量源泉。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广泛引入社会现实事例,不能停留在描述事实,而应注重解释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又怎样去指导实践。如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把它们充实进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释实际生活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平时组织、遴选相关材料,不能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标准。

2.融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注重社会工作本土化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入研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课堂中。比如,每年新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还有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归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后,把它们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但有时也会出现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矛盾,脱离教材只讲新的研究成果显然不符合基础课程的要求。[1]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提出核心观点和发展动态,留下问题由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供的浏览渠道课下查阅。学生经过思考后再与教师进一步交流,对促进专业思维形成很有帮助。

3.西方经验与本土导向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起源的,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讲解,力图使学生了解一个专业从无到有,以至提升到专业化层次的全过程,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按照顾东辉的观点,本土导向一方面强调外来者对进入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一方面还有注重对本土经验的专业化,包含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理念和模式的选择、融合与接收的过程。[2]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的模式和技巧,注重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注意收集和整理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突出实践思维探索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对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3]笔者根据“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抽象归纳出四种教学模式。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概论课程不宜完全遵循理论主导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完成专业价值观、基本原理、理论和规律学习的同时,应该适当融入实践思维的教学训练,为学生搭建从理论过渡到实务的桥梁。

1.模拟问题模式

模拟问题模式,一般由教师提出已经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如:讲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时,把社会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设计成假设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当弱势群体福利与健康人群福利发生冲突时当做出何种抉择?同一社工处于不同角色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期待,当这些期待难以两全时社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这种做法简便易实施,不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没有风险的状态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由于问题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无法接受真实情况的检验,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存在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依靠死记硬背学好概论课程的错误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抽象理论变为真实体验,使孤立的知识变成有机的整体,使学习从任务变成了乐趣。

2.案例分析模式

举例解释是以往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但是如果教师对例子的选择不加斟酌,牵强附会,不仅篡改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初衷,还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的误读。[1]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有必要摒弃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课程需要和现实情况精选、精讲案例。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如个案工作章节,教师可以精选案例来展示个案工作从建立专业关系到最终结案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个案工作的特点、主要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等。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章节亦可采用此法,学生经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异同,取得理论结合实际的预期学习效果。

3.课堂讨论模式

课堂讨论模式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高低、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思考深入程度的有效手段。其具体步骤是:第一,老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讨论主题,学生课前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堂讲解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第三,学生广泛参与,热烈讨论;第四,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对教师引导能力与应变能力的检验。要获取好的课堂讨论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原则之一是该题目在理论上没有确定观点和主张,使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原则之二,发言不设限制,但注重实效,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导向控制讨论范围,避免偏离主题。原则之三,始终鼓励学生发言,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4.实地体验模式

实地体验模式是广泛利用校外资源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以社区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参观访问为主要形式。安排学生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在实地走访中感知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状况,体会社会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注重本土化教学思路的引领下,要使社会工作这个最先发端于西方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必须在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广泛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在实践学习中发掘出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工作空间和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顾东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导向[A].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98~200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第3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第4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专业代码与名称 星期六(2016年04月16日) 星期日(2016年04月17日)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020105 金融 [专科] 00073 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075 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66 货币银行学 00060 财政学   0007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074 中央银行概论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107 保险 [专科] 00079 保险学原理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66 货币银行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80 财产保险学 00081 保险企业经营管理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20109 国际贸易 [专科] 00088 基础英语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091 国际商法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90 国际贸易实务(一) 00092 中国对外贸易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76 国际金融 00094 外贸函电 00093 国际技术贸易   00089 国际贸易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20118 餐饮管理 [专科] 00984 酒水知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978 烹饪工艺学(二)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980 烹饪原料学(二)   00977 餐饮业法规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5 生产与作业管理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146 中国税制   04729 大学语文   00148 国际企业管理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3 会计 [专科]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57 管理会计(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55 中级财务会计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146 中国税制 00156 成本会计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63 管理心理学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67 劳动法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4729 大学语文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科] 00168 房地产经济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71 房地产投资分析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76 物业管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4 建筑工程概论 00169 房地产法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75 房地产开发       04729 大学语文 020207 市场营销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80 企业定价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 广告学(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0182 公共关系学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11 饭店管理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194 旅游法规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201 饭店餐饮管理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20215 电子商务 [专科] 00890 市场营销(三) 00888 电子商务英语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889 经济学(二) 00891 国际贸易实务(三) 00892 商务交流(二) 00894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893 市场信息学 00898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0900 网页设计与制作 00902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28 物流管理 [专科]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 05361 物流数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362 物流英语     020265 采购与供应管理 [专科]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05728 采购谈判与供应商选择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361 物流数学 05362 物流英语       05734 商业组织与过程     020313 销售管理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92 商务交流(二)       00908 网络营销与策划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103 监所管理 [专科] 00242 民法学 00245 刑法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04729 大学语文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60 刑事诉讼法学 05677 法理学 05679 宪法学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

第5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前言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取向的社会科学学科,其要求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国际标准,社会工作在校生应拥有在督导指导下的800小时专业实习。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是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国内领域相关文献梳理,与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的相关研究[2];第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指导其他学科工作[3]。笔者发现,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教师反思视角居多,而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研究甚少。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取向,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调查,探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为例,从湖北省随机抽取了5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作为调查点,再从这5所高校中随机抽取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在资料分析方法上,本研究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以定性资料加以补充和印证。

(二)调查对象概况

调查显示,在性别上,男性31.9%,女性68.1%。可见,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社会工作在校大学生的所在高校类型上,“211但非985高校”24.14%;“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28.45%,非省会地方城市二本院校47.41%。可见,211但非985高校和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较少,非省会地方二本院校较多。在所读年级方面,大一10%,大二40.52%,大三43.1 %,大四及以上6.38%。

二、结果分析

(一)教学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课程设置

调查显示,认为“比较满意” 52.59%,“不太满意” 40.52%,“不满意” 5.17%。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对课程设置较满意,其体现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较合理。

2.授课方式

调查显示,上专业课(如《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时,对理论和实践是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认为“比较满意”52.59%;“不太满意”40.52%;“不满意”5.17%;“非常满意”1.72%。可见,高校老师对于该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满意度较高。同样,针对实践能力提高,老师在授课方式上多种多样。调查显示,选择“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别是84.48%、82.76%、3.28%;其次,选择“看相关视频、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写课程论文”分别为59.48%、39.66%、28.45%。可见,一方面,老师在讲授某个课程时运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居多;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即能保证理论知识的巩固又能活跃思维、加强自身实践能力。

3.专业实践形式和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31.03%;认为“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29.31%;认为“到了大三,上半学期的课,结合所学课程安排相关实习”22.41%;认为“到了大三下或大四,抽出一个学期专门实习”13.79 %;认为“都不需要,只需要在寒暑假安排实习和其他”所占比例为2.59%和0.86%。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或者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的居多。

(二)实践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客观条件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学生所在高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且实践活动形式以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等为主。但绝大多数学校设置社工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专业活动,没有在寒暑假安排学生去专业机构实习。在学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的调查中,选择“有,但是不多”62.93%;“没有”33.62%;“有,而且很多”3.45%。其中选择“社会调查活动”65.52%;“公益项目或活动”32.76%。可见,高校中社工实习的机会应继续扩大。在前往专业机构实习的调查中,认为“没有,没有安排过”57.76%;“有,但只是少部分同学”25.86%;“有,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14.66%;“有,所有同学都有机会”1.72%。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没有安排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专业社工机构实习居多。这表明在专业实践模式中,大多数高校通过在社工实验室进行小组活动,或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缺乏去专业程度发达地区学习交流,也没有提供学生去专业实习机构实地实践操作。因此,学校和专业机构的有效合作方面还需有待加强,毕竟在专业的社工机构进行培训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将课堂知识和社会问题相结合运用。

2.主观意愿

调查显示,学生在表达与义工合作意愿度上,认为“非常愿意”41.38%;“比较愿意”39.66%;在自身参加社工机构的实习意愿上,认为“愿意,如果有机会,将积极响应参加”4.14%;“比较愿意,视情况而定,如果绝大多数同学参加也参加”19.83%。可见,无论是参加义工组织还是社工机构的服务,学生对实践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很高。在实习的专业领域上,调查显示,选择“社区社工”39.66%,“学校社工”20.69%。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在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学习,并倾向于学校社工和社区社工,学校可加强在学校和社区上的教学内容,利用资源与社区协调实习服务,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地区选择上,选择“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75%,选择“中部地区,在一些发展起步较快的社会机构实习,学以致用”14.66%,选择“西部西区的”10.34%。可见,3/4的学生希望前往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例如广东、深圳、上海等专业社工较为发达地区,通过专业社工实习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不仅在相关义工组织或社会机构组织上表现积极,为将来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而努力学习,同时考虑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实践地区选择上更倾向于社工机构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社区工作。学校在此基础上可开设更为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社会工作,扩大学生选择面,加强建立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让本专业学生实习工作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都缺乏了解。学生人数较少,学校重视程度和设施投资力度不足。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但教学手段单一。研究发现,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小。即使开设了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大都以理论教学方式完成,比如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缺乏针对性教学手段。第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使用不充分,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的真实需求。第四,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调查显示,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有两问题:一是实习基地的数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安排目前所有学生在机构实习的要求;二是如何与实习基地建立起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如学校与社区等建立实习联系不密切,导致专业理论与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检验。第五,实践教学大多数是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公益项目,缺乏多样化方式。第六,从总体上说,目前高校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尽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为提升社会工作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需要学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可建立一个专业教室,以利于实务课程的课堂训练以及课外专业实践的操作。在学生进行课外专业实践以及与实习机构联络时,也需要学院给予必要的匹配资金。

第二,结合各校实际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相应教育部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但是各高校之间互相模仿和借鉴,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大多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典型表现就是理论教学太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实践。

第三,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实验活动的前提条件,而软件设施的建设又是有效利用硬件设备和提高实验效果的必要条件。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切身体会和掌握助人过程中案主复杂的心理、情绪和态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也只有这样,将来面向社会时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通过不断完善实验室各项制度建设,提高师生对开展专业实验的重视程度,使得实验室的利用率从零到有,从有到高。同时,扩大实验课程设置,在个案、团体等教育部规定必设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也适时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实务类的实验,使得学生以后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主时也能应付自如。加大资金投入量,实现社会工作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6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第7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社科;人才培养;困境;出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高校不断地随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长期以来,人文社科类专业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找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使人文社科类人才的培养走出困境,找到新的出路。

1我国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由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学习时主要注重课本知识,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在培养方式上较古板,依靠死记硬背,趣味性不强,并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注重实践环节,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

1.1创新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和外界的影响,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选择死记课本知识,并且学校在传播知识时常常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无法采用灵活方式来解决问题。

1.2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大部分人文社科专业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活动体系,并且缺乏相应的考核体系,使得实践教学的地位较尴尬,缺乏明确的目标。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要紧密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优质、全面的人才。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将实践环节安排在理工科的教育中,忽视了人文社科专业中实践活动的地位以及受到课程的限制,因此,在教学分配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程比例安排不明确。另外,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很难对教学活动进行监控。

1.3应用型人才内涵不明确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可谓是“不可撼动”,我国教育事业一直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导致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式过于落后,学生们只知道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类型的人才,并且课堂气氛沉闷无趣,特别是在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习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在寻求突破,希望培养出一些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全面、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目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还不明确,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比较落后。实际上,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将技术与理论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的技术型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相比,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紧密围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不仅教授学生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加注重将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更加满足社会一线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人才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但目前我国人才的培养方式依旧受到传统方式的影响,并且一些高校还不能清楚的认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因此,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尚在探索之中。

1.4人才培养目标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缺乏特色

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从两个出发点进行考虑:一是该高校的优势与历史,二是市场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是按照这两个方面开设相关专业。由于人文社科类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大,面积较广,很多专业的发展并没有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例如会计专业,长期以来会计专业都炙手可热,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将会计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甚至现在很多修第二专业的学生都将会计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区域的不同,优势产业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单纯的学习会计基础知识,而不去考虑当地主导产业的类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对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是起不到丝毫作用的,更不用谈为地区经济贡献力量了。对于以上问题,当地高校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且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在客观上将会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前景。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并未对这些重要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及时进行分析、讨论,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导致人才的定位不清晰,培养的人才缺乏优势和竞争力。由于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到一些一线城市进行打拼,如果高校人才的培养没有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就会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5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

人文社科类专业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不管是从历史、文学专业,抑或是从管理、法律等专业来看,这些专业主要都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学量的文化基础,并且将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一些管理类、会计类、研究类的工作。因此,这些专业在知识的传授上基本上都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死记硬背各种基础理论、历史资料、相关案例等,人才培养的方式趋同。长此以往,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将成为“理论知识全备、实际应用技能为零”的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方式,改革培养方式,将教育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被社会所淘汰。

2大学人文社科专业不景气的原因

2.1经济体制的改革影响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的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受到重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该年代的主要目标,很多人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政策背后的意义,因此,很多的人文学者下海经商,导致人文社科类专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史学专业,在时期,史学是紧跟政治的发展步伐,相关的学术研究是片面地,因此,在时期结束之后,缺乏相应的政治背景,在面对经济体制改革时,史学就显得徘徊不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伴随着相应政策的变革,由于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限制。

2.2应用学科的冲击影响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

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得我国很多高校都积极开设相关的经济专业,例如经济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管理、经济贸易、会计等专业。然而在大家看来,语言专业,例如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专业是“应时性”的,与其相似的还有计算机专业等,这些专业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例如,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全球化,英语、法语、汉语等适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已经成为该时期经济文化交流的通行证;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走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计算、处理方式,这些都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又如工科类的专业是实用型的,因为这些专业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活动都是依靠这些专业人才进行的,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历史学主要是研究历史发展、历史人物、文物的,这些专业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较大,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基本上不被人所谈起。并且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从计划经济之下的政治定格转变成经济、政治双定格,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在竞争意识增强的同时,人们的行为方式则更加注重于追求短期效益,例如史学一类的专业由于短期效益不明显而备受社会的冷落。

2.3人文社科类专业教育特点不突出,研究目的不明确

与工科专业不同,人文社科类专业由于覆盖面积较广,涉及领域较多,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不如工科专业定位清晰。例如,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已经对未来学生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要学习什么样的基础课程,做什么样的基础研究,掌握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并且会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等,相对人文社科类专业来说,实践的机会较多,并且相应的教材、课程、仪器已经配备齐全,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学习即可,就可以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但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同,由于在学习时这些专业更加偏重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不会对一些额外的知识进行探索,并且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学生常常是动口不动手,理论知识一大堆,实践能力却为零。并且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依旧沿用传统教育方法,并未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和突破,因此教育特点不够突出,研究的目的不够明确。

2.4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管理上一直处于“松松疲疲”的状态,只要不出事,就不会管理。这样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观念,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样不仅会使领导阶层丧失管理热情,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试问,缺乏管理机制,学校的秩序不会乱吗?学生们还有动力吗?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学校对其管理较工科类专业更松散,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学生们的动力就会丧失,因此,大大不利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

3我国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

要摆脱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其原因所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促进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3.1找准培养定位,走差异化路线

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找回刚开始专业设立时的初衷,找准培养定位,树立明确的目标,设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法,结合当前学科的发展深入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具有层次性,走差异化路线,培养专业的人才。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有经济上的、有政治上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是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的,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文社科类专业是紧随时展的,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关心身边的国家大事、经济生活,将这些内容与知识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

3.2理念与设施要与时俱进,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

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和教师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只有理念跟得上,行动才能跟得上。人文社科类在教学中常常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意识较弱,这些对于人才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及时更新思想,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文社科类专业对于实践技能不够重视,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要及时转变思想,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3面向区域经济,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

在上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常常忽视高校所在区域和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常常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社会时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对前途感到迷茫,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环境,经常会感到手足无措。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在学校中也可以掌握到最新的市场信息,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去,不与社会脱节,同时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规划,对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合理目标,使人才的培养也可以与时俱进。

3.4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

良好的形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树立自信心,培养自尊心,还可以使学生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这对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帮助巨大。良好的职业品质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中、竞争中获得较大的优势。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常常沿用旧方法,这些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显得较木讷。因此,人文社科类专业必须转变思想,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4结语

大学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大学校园中专业类别多样,学校开展的课程也是丰富多彩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社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进入了瓶颈,面临许多的困难,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但是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社科专业的人才,因此,学校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寻找发展出路,促进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为社会人才体系的丰富和完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沈月娥,杨松明.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4):76~78.

[3]韦祖庆.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发展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15(1):50~55.

[4]谢永宪,王巧玲,吴晓红,王顺.人文社科类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7):122~125.

[5]陈静静.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6]张柱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办学思路探究——以榆林学院政法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2(6):111~113.

[7]袁俊,曹昕,刘绍宁.人文社科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与管理——以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8~100.

第8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新晨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第9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科;实践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35-05

一、导言

(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转向

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人们在实践状态下,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系统综合地组合教学过程的诸因素,整体地操作教学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教学模式是一个由理念、主题、目标、程序、内容、条件和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以下将初步探索构成这些要素的内容和组合方式在实践教学模式中的运作,分析其理论依据及实现目标、途径、内容等,以便更好地掌握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模式大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理论教学,忽视了高等教育是一种为社会发展提供资源的手段。在教学中,特别是大学生的实践教学,长期被忽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扩招、教育结构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更多地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因而,教学模式的实践转向在我国更多地是教育结构大众化阶段对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种被动适应或调整。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从理论学习向社会实践、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为改革与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角度、全方位为实践教学搭建平台,推进高校教学从“理论为本”转向“能力为本”,我们以社会学专业为例探索了以实践教学为重心,综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社会学对学生的专业培养要求来看,它表现为较强的创造性和技术性,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很大一部分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方式转化为具体技能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包括一整套方法论和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学生要掌握其中的内容和达到能力要求,必须要在理论上熟知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并且熟知实证研究各个环节,在实践上能够具体操作。

(二)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有关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献中,包括社会学等文科专业的有关研究都在逐步展开。从内容上看,研究在以下三个层面取得了进展。

1.关注实践教学的定位问题。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是实践教学学科化的定位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化标准的问题。有学者指出,社会学实践教学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有学者认为,围绕社会调查的应用型能力培养是社会学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

2.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文献普遍关注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团队建设;社会调查的基本形式;有学者还关注了文科大学生就业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

3.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兰州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高校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从社会调查、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

上述成果围绕着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必要性、组织形式、实践教学的内容等作了基本阐述,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思路,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积极启发。但是,从方法论的视角上看,一些论述往往不自觉地存在着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立起来的二元论倾向;从内容而言,以往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与实际结合,探索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即使对于实践教学已经开展得较好的高校,也有一个如何使其不断完善并长效化的问题。

二、文科专业实践教学项目设计

实践教学形式是指高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形式。要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参观实习、课堂讨论、SPSS教学、社会调查、论文写作及社会实践是文科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1.参观实习。参观实习就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或社会团体参观考察社会现象,体会专业理论与方法,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感性认识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参观实习是进行经验性认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参观实习教学便于学生运用观察法,理论联系实际,弥补教学实习经费之不足。组织参观性实习是可行的有效方法。参观实习使学生离开课堂,也是一次生动的田野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的强化。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一次从课本向实践的过渡,提高了专业知识、对概念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实践中扩展了人文视野、提升了自我。

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指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课堂讨论作为社会学专业课内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有些专业理论类课程,因为其内容较为艰涩难懂,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修正这种教学方式上的欠缺,我们的做法是有针对性的引入专题式讨论。在主题发言的学生之后,全班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讨论。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并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出有效回应。

3.数据分析技术教学。数据分析技术(SPSS)课程是社会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熟练掌握一门数据分析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创新性课题、论文写作,而且有助于其毕业后就业。因此,数据分析技术(SPSS)已成为社会学等许多文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教学中,任课教师使用以实践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以学生实践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实践方式,能够在更好地契合数据分析技术课程的性质的同时,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更为直观的认识。

4.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指贯穿于社会学专业教育中,以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和实施的所有社会调查过程。在本科阶段,主要包括社会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中的社会调查实践、论文写作研究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和专业实习中的社会调查实践。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不仅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且是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形式,被誉为社会学的“成人仪式”。社会调查是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一条主线。社会调查是一个集学习和研究于一体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

5.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属于研究型实践教学,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写出探讨社会学理论问题或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论文写作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论文写作是高度综合而浓缩的东西,专业论文的写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课题研究能力,文献检索、设计研究方案、操作数据分计软件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等多项能力。由于论文写作往往要通过社会调查方法来完成,对指导教师而言是综合性教学,对学生而言是综合性智力活动――综合了选题、文献、理论、调查和写作等要素。

6.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这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这主要是由学生处、团委负责的。近年来,文科大学生主要参加了暑期社会调研、大学生创新项目、各类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学生往往把其与专业实践教学混同起来,因而需与专业实习互相沟通,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参观实习、上机操作、课堂讨论、社会调查、论文写作及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这六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并非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参观实习是一种感性的认知性实践,课堂参与作为互动式实践教学,侧重于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SPSS教学作为一种实训性实践教学,则属于工具性技能的培育;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及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均属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形式,社会调查是从经验到理论的过程,论文写作则是一个验证性的教学活动。

尽管建立在不同实践范式基础之上的实践教学形式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但各个环节又都围绕着共同的目标――社会学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因而,可以说,在社会学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六环节、一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参观实习、上机操作、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及社会服务六个环节。其中,社会调查是贯穿实践教学的主线,其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要求,对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需求,使其成为社会学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的各环节都无法独立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需要通过整合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如课程参观实习、上机操作、课堂讨论及民俗采风等,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社会调查、案例教学、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教学环节整体设计,把它们连结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

三、文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理念性前提

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反之,人又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通过实践教学得以体现。功能主义关于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社会化,使每个人成为有用之才的阐释,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社会学基础。

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以来提出和践行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观的重心也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教师向重学生的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创新人才。这一基本价值观可以具体化为不同的要求。今天,社会要求未来的大学生具备的与其说是现时经过专门培训的能力,不如说是掌握经验、关心问题、灵活解决问题以及善于动员力量的能力。在国外,随着国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潮,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是强调人的能力培养,包括掌握知识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教育形式和功能的多样化。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学生的家庭背景、动机、志向、兴趣和经历的多样性。这些对高校形成了一定压力,要求高校以同样的多样性来反映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课程、教学形式等方面。大学要认识到,“在新社会中,教育的意义己经从地位和政治领域转向经济和职业领域。在白领生活及其成功模式中,个人生涯中教育所占的比例成了决定他整个职业命运的关键因素。”因而社会学专业目标的设定既要有专业性,还要具有宽广的适应性、综合性,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也就是说,培养目标除了专业型研究人才这一目标之外,还应该更加关注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循此思路,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需要贯彻以培养能力、激励个性的人才培养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整体出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结构性前提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结合学科特点,我们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能力要求,分析社会学专业人才应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社会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能力培养上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社会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设置,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重点在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逻辑思维的训练。实践课程的设置,在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践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并进而把理论贯穿在社会实践之中,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把实践教学真正理解为一个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个重要环节。相比较而言,实践教学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又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实践教学“走过场”现象。无论在教学质量上,还是在课程的数量上,与理论教学不成比例。与国外相比,实践教学占的比重过低。

加强实践教学,这不仅因为实践教学的设置深刻地体现着一种教育指导理念,更在于它也是文科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认识上真正明确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教学环节,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教学管理上真正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大纲、有实施步骤、有监督管理措施等,以保证实践教学不流于口号和形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其途径就是解决实践教学的“课程化”问题。

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是可以转化的。课堂理论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为目标,但也可通过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来传承知识,理论教学的成果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地加深理解和落实。

我们结合社会学专业实际,将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项目统筹设计,避免内容重复。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独立后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问题。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的比重,注重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第二,注重科研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构建以社会调查为主线的适合不同层次要求的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创新、就业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

实践教学平台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针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本,使实训、实习和科研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根据人才培养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建设了以社会调查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写作教学――参观实习基地教学等多种形式。各种教学形式之间互动、贯通,使就业、创新和各类人才的培养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过程。社会调查是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偏废甚至替代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需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还可采取案例教学、专业实习、访问学者制度等形式。

(四)探索符合认知规律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贯彻,有利于学生实践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教学方法,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注重学生社会调查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并把握初步使用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和使用调查的技能。二是充实和加强课堂实训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充实实训内容,在实践中探索实践教学的规律性。

(五)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组织保障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由主角转为导演,从台前走向幕后,发挥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调查与科研项目提升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带动实践教学。社会学专业多数教师学历较高,但是实践经验较为缺乏,这就限制了他们实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与创业活动指导能力。我们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一定数量的实践项目。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更新、改造研究项目。培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实践能力。

2.改善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为教师提供培训、挂职等社会实践的时间与机会,邀请社区管理等各类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课堂等。

3.树立团队意识。多年来从事社会学实践教学的教师互相协作、相互配合,初步解决了高水平教师指导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管理与知识结构的缺陷问题。以指导教师为保障,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能力的提高。

(六)把握实践教学的规范性、程序性和灵活性、主动性的内在张力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制度性保障

实践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是与理论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以及程序的确定性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也就是说,二者的侧重点差异性很大。它们的内在冲突,构成了实践教学管理发展的张力。

从教学内容来看,理论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逻辑的训练,理论性、系统性、规范性强;而实践教学有实践主题,运用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是现场的案例教学,涉及内容富有强烈的现实性,具有非规范性的特点。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学实践教学的程序化、制度化。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应该明确地被定位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性教学,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实践性学习。探索并形成实践教学的流程模式,使得从开始动员到成果考核均有规可循,以使其程序化、规范化。以暑期社会调查为例,要求教学运行管理各类文件齐全,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日志、实践课程教案等;实行实践教学检查制度,每项活动至少进行三次(活动初、活动中、活动毕)检查。可单独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要求、时间、形式和手段等做出明确规定,由专业教师、教务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加强过程管理。

从内涵上看,实践教学是一种开放、主动的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各环节考核与评审的客观性、标准化尺度不易把握。作为一种面向实践的、以创造性能力培育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若按传统的“统一标准”评价模式进行考察,往往会出现导致人们非常规的、创造性活动被抑制,发散性思维受到限制,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从教学管理层面上看,仍需实现初步的、宽松的、具有弹性的管理。要从变动着的实际出发,从激励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出发,尊重学生的自和选择权,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采用多维考核评价方法。具体考核可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实习单位评价、调查报告、实习报告质量、实际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既看结果,又看过程,鼓励探索。建立一套具有弹性的、简便实用的、柔性管理制度。

突破把课堂教学作为唯一规范的教学形式。如果说学科概念下的课程建构偏重于认知取向的话,实践教学的课程则强调实践取向。要允许听取学术报告、参与学术活动获得学分。这些项目不一定要有很多创新的内容,以掌握技术、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则可以突破考试,以提交科研报告、论文、研究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保障实践教学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四、结语

本研究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发,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社会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试图构建文科实践教学的模式。

第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在这一体系模式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与管理理念,是指导实践教学改革的理念性前提;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使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结构性前提;二者构成了实践教学的背景变量,指引着实践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构建以社会调查为主线的适合不同层次要求的实践教学平台,从而满足创新、就业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与管理创新团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组织保障;科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运行的长效机制,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制度性保障。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实践教学的基本变量。选择合理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队伍和组织管理制度决定着实践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则成为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变量,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将会带来实践教学运行的不同结果。

第二,形成了以社会调查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基本路径。通过对教学模式中各要素的分析把握,以我们近年来专业实践教学经验为基础,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形成了以社会调查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的“六个环节、一条主线”基本路径,建设了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整合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如参观实习、上机操作、课堂讨论等,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实践教学环节,初步凝练、整合设计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实用性、应用性。要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在经费短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强调重视日常教学中参观实习、课堂讨论、SPSS教学、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等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探索和创新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

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我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既定的思维惯性,通过面向实践的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研究潜能得到挖掘。

参考文献:

[1]刘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9).

[2]文建新.从文科大学生就业难,反思我们的实践教学[C].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8:58.

[3]靳国庆,等.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6.

[4]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

[5]张余华.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6).

[6]陈文江.面向21世纪的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改革[J].科学・经济・社会,2003,(2).

[7]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2.

[8]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宏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