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第1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不同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进入不同类型高校乃至毕业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把握其在高等教育差异中的影响,从而为个人选择高等教育类型,政府制定合理的教育公共政策,探寻实现教育公平途径充分发挥效能。

【关键词】

资本;家庭背景;高等教育差异

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已经步入了由“精英教育”转化成“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发展阶段。而随着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家庭背景影响着学生承担大学学费能力不同,那么其子女的高等教育是否产生差异,存在哪些差异?是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的加快而有所缩小?为解答这些疑问,本文将从“高等教育机会”、“高校分布”以及“大学生就业”三个方面,对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间的高等教育差异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家庭背景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1961年Duncan年提出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以教育、收入与职业三维度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988年James Coleman将资本概念细分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而Pierre Boudieu则进一步拓展至“文化资本”。

文中结合新经济社会学的家庭背景理论探讨高等教育机会差异问题。在新经济研究中,家庭背景不仅被分解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变量,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习成绩和教育需求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父母掌握的各种社会资源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重要指标,而反映家庭背景的指标主要有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

一、不同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研究假设:父母的社会阶层或学历层次越高,子女的高考成绩也越高,从而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大。为验证这一假设,文中选取300名2010年本科毕业生,参照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十个阶层的分类编制问卷,以父母职业作为反映家庭背景主要指标,控制毕业生性别、民族、生源地,对父亲受教年限与被试高考成绩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由表知,父亲受教年限对毕业生高考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父受教年限每增一年,其高考成绩原始组和标准组各提高2.2分和2.341分。由于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考成绩不同,他们被录取到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就读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反过来说,录取分数线不一样,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录取的学生家庭背景也会不一样。

二、不同家庭背景在不同层次高校分布差异

人们对于低收入家庭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即不同家庭背景子女与进入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呢?

根据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不同高校中分布的问卷调查,城市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困难学生在重点大学的比例趋于上升,而非常困难学生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分析得知,低收入家庭学生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近年一路下滑,而高收入家庭比例则不断攀升。此项调查与杨东平的研究相对比,表面上似乎支持。然而进一步分析,由于调查的不同学生群体在各年中的比例不同,因此表面的较大下滑无法反映出实质。

而家庭背景子女与就读大学层次二者存在一定相关,家庭条件好的子女在重点大学比例更高一些;但相关程度较弱,家庭收入作为影响最大变量,12%相关,重点大学学生比例随着家庭收入降低而降低。整体看,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在高校分布中仍有差异,比例失衡,低收入家庭子女总体增加,但比例走低,尤重点大学。究其原因主要有高等教育政策和招生制度、不同家庭背景子女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以及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的阶层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三、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为反映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有学者如文东茅博士采用父亲职业升学率”“升学率”、“落实率”、“就业者起薪”变量进行分析。父亲职业不同,毕业生的落实率和升学率都有很大差异。如父亲的社会阶层越高,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也越高,以父亲学历层次作为反映家庭背景的指标进行分析也可发现类似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控制学历、高考年份、高考成绩、性别、民族、就业地等因素情况下,父亲受教年限对毕业生起薪仍然有重要影响。

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部分“社会资本”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正影响,尤其质量因素对就业概率影响比数量因素大,但大量社会资本因素对就业没有显著正影响。同时,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大学生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似乎更重要。由于调查注重了不同地域、不同级别、不同生源特点,因此能较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总之,不同家庭背景毕业生受高等教育后的就业结果也存在差异。部分“社会资本”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质量因素对就业概率的影响比数量因素大。名牌高校作为“最稀缺”的高教资源,使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面临不同选择,这也引起了社会更多地关注与思考。而高等教育种种差异性的客观现实,我们无法彻除它,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来努力缩小差异,如坚持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缩小收入差距等,进而改善国民素质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社会公平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第2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美剧,《摩登家庭》,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在百度名片里是这样介绍美剧《摩登家庭》的:《摩登家庭》是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拍摄,美国广播公司购买并在美国播出的电视剧。故事主要围绕三个看似互无关联的美国家庭展开,一个“看不见”的摄像师扛着摄像机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部情景喜剧采用了与“伪记录片”的拍摄形式,大多数镜头都是手持摄像机拍摄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极具代表的三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复杂而混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该剧在63届美国艾美奖(2011年)上获得了17项提名,包揽喜剧类五项大奖,将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四座奖杯收入囊中,就连主持人简-林奇也表示,这是《摩登家庭》颁奖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也越发的广泛与深刻。几年来,美剧,英剧等一大批来自海外的优秀电视剧在中国年轻人中掀起了巨大的浪潮,收到的狂热的追捧。这些国外的电视剧不论是从题材,情节到人物,都与国产电视剧大相径庭。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一代来说,迅速接受并喜爱它们则是十分自然的。无论你的英语是否过关,无论你的听力是否优秀,你都会被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异国的不同文化魅力所吸引。本文将对美剧《摩登家庭》做一些漫谈。

实际上,“伪纪录片”,又称“仿纪录片”英文名称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常被归类为一种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通常会带有喜剧的嬉闹色彩,当然也有非常严肃的伪纪录片。虽然它和纪录片一样都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但剧情实际上却是虚构的,运用讽刺或比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问题。《摩登家庭》加上伪纪录片的外壳,看似在直播精彩戏剧人生,其实却专注地吐槽生活。当然今天的美国“摩登家庭”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故事围绕三个居住在洛杉矶的家庭而展开。父亲杰是个“富翁老头”,在与前妻迪迪离婚后娶了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身材火爆的哥伦比亚美女格劳丽亚为妻,两人的年龄差距足足有30岁。美丽的娇妻带有浓重的哥伦比亚口音,非常可爱。她带来的与前夫所生哥伦比亚儿子曼尼是个多愁善感,爱写诗,爱文艺,青春萌动的胖墩小大人;女儿克莱尔在青少年时非常叛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良少女”,后来大学毕业后遇上菲尔,两人在交往阶段不慎意外怀了大女儿海丽,于是“奉子成婚”,毕业之后菲尔成为了当地的地产经纪人,因为丈夫的收入还不错,克莱尔不久便辞去工作做起全职主妇。有了家庭的克莱尔担心子女会重蹈自己的覆辙,于是便对对子女们管教十分严格。她性格比较倔强又强势,在家里是主要的发言人。克莱尔精心照顾着全家的生活,一心想要在三个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但丈夫菲尔是个好好先生,幽默有趣、喜欢耍宝,和三个熊孩子们搞笑捣蛋的事件层出不穷。大女儿海丽拥有美丽的面孔,高中校花。有个乐队主唱的男友迪伦。青春期的她像她母亲当年一样有些叛逆。二女儿艾利克斯成绩优秀,喜欢看姐姐和弟弟的笑话。小儿子卢克,非常可爱搞笑,古怪调皮,有些呆头呆脑,天真单纯;杰的儿子,克莱尔的弟弟米切尔是位律师,生性胆小怕事,从小就有同性恋的倾向。小时候与姐姐克莱尔一起学过花样滑冰。米切尔的好基友卡梅隆是个热心而又感情泛滥的家庭主男,多才多艺,喜欢扮演小丑。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五年后他决定从越南领养了一个小女婴莉莉,两人及其所能给予莉莉无限的爱与呵护,兴致勃勃的要成为最称职的一对爸爸。小可爱莉莉在婴儿时超级可爱,长大之后伶俐又蛮横,是大家庭的掌上明珠。

在欣赏扣人心弦的情节,贴近生活的场景,亦或是时尚美丽的主人公之余,我们可以通过本剧了解最原汁原味的美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以及了解体味与中国的传统教育相比,美国式的教育有哪些不同。我相信,从中将会有不少的收获。

例如,在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米切尔跟卡梅隆在领养了的越南女孩莉莉之后,虽然对莉莉疼爱有加,但是他们坚持让莉莉从小单独睡自己的房间。尽管在小莉莉的房间安装了摄像头,以确保婴儿的安全。但当他们在半夜被莉莉的哭声惊醒之后,仍然会坚持让小莉莉学会自己入睡,不进屋哄抱。由此可见,美国的家长确实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倘若此情此景放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中,非但不会让孩子单独自己睡房间,即使是睡在大人身边的婴儿但凡只要一哭声,家长即会想出浑身解数哄婴儿入睡。关于独立性的培养,我想相比美国孩子,中国的花朵们从婴儿时期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上。

剧中还有另外一个场景,身为初三的毕业生艾利克斯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了,她将要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全家人盛装出席艾利克斯的毕业典礼。不光是艾利克斯的父母,所有孩子不论成绩优秀与否,他们的家人全都盛装出席典礼,庆祝孩子们的顺利毕业,为自己的孩子们即将步入高中时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回过头想想我们的大学时代,父母及全家人会兴高采烈的送你去上大学,会关心新学校是住宿条件,教室情况,会帮你或陪你置办好一切。父母觉得这十几年的培养没有白费,总算将你送入了象牙塔。可是,当我们毕业的时候,请问有几位家长们兴高采烈地出席了我们的毕业典礼?我们无权评论家长,但笔者认为,这也许能从侧面反映出可能大至社会小到家庭,都会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是好样的。然而到底在大学中学到了什么,这个不重要。

当然,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教育也是有许多优势的。万事万物都不能予以全盘的否定。希望在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也许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下逐渐地吸收一些西方外来的,先进教育模式与理念,我相信这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段婷婷,情景喜剧的现实主义诉求――浅析美剧《摩登家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

[2] 何冬兰,从美剧《摩登家庭》看美国家庭教育,现代阅读,2012.

[3] 摩登家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疯狂英语阅读,2010.

[4] 杨小莉,陈,亲子话语冲突结束方式研究――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法制与社会,2012,(15)

[5] 香凝,从美剧《摩登家庭》看美国意识形态腹语术,东京文学,2012,(4)

[6] 秦艳,对美剧“摩登家庭”的再现与叙事分析,文史月刊,2012,(10)

[7] 陈诗梦,论美剧《摩登家庭》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时代报告(下半月),2013,(2)

[8] 边丹丹,《摩登家庭》中话语标记语“so”的语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3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就业;教育投资;农村

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各类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安徽省就业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相对而言,农村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仍较突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就业人口的受教育面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双双垫底[1]。调查发现,安徽省城镇就业农民工主要以初中学历为主,占农民工总数的61.6%[2]。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不高和起薪水平较低两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比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87.7%)低18.2个百分点,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平均初职月薪(2835元)也比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平均初职月薪(3443元)明显偏低[3]。而在教育投资收益偏低的情况下,农村教育投资成本却相对偏高,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偏重。农村教育的收益与成本的不对称使得人们意识到了教育投资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是否会对安徽省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值得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难对安徽省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农村家庭为分析单位,重点选取安徽省怀远县农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条件是子女达到入学年龄的家庭。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09份,无效问卷11份。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数据分析

1.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将近80%的家庭认为目前就业“很难”或“比较难”,这说明农村家庭教育决策是建立在比较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其中,认为大学生就业很难的家庭占5.1%,认为就业比较难的家庭占73.4%,认为就业容易的家庭占8.9%,而对大学生就业是否难不了解的家庭占12.6%。

2.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考察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1)对教育的投入是否值得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认为小学及以下程度的教育很值得的占62.3%,认为初中程度的教育很值得的占71.1%,认为高中或中专程度的教育很值得的占了82.5%,而认为大学及以上程度的教育很值得的占83.4%。(2)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在被问及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时,48.4%的家庭希望孩子能读到大学及以上学历,43.5%的家庭认为孩子自己能读多高就读多高,仅有8.1%的家庭希望孩子读到高中及以下。(3)您是否认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种观点?89.5%的家庭表示认同,只有10.5%的家庭持否定态度。

3.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目的

本课题还对家长供孩子上学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该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安徽省农村居民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动机比较复杂,排序在前几位的是:为了学文化,希望子女通过接受教育增长本领,将来能够生活得更好(84.2%);考大学是为家庭增光添彩,光宗耀祖(56.9%);没想过,别人上学我们也上学(53.6%);供子女上学是家长的义务(41.6%);子女有了好前途,家长也可以跟着受益(27.3%)。

4.对教育支出性质的认知

关于教育支出性质是“费用”还是“投资”的认识会影响到人们的投资意愿。在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家庭教育支出被认为是“费用”,即仅是物质财富的消耗,不会形成任何资产。但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改变了这一观点,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即教育支出是一种重要的“投资”[4]。调查结果显示,16.4%的家长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53.8%的家长认为“既是费用又是投资”,仅有15.5%的家长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仅是“费用”,14.3%的家庭对此表示“不清楚”。

5.教育投资结构

从家长投资教育的结构上看,有近80%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学历教育,仅有20%左右的家长愿意让子女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术。而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送子女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术时,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比较有出息,而且将来更好找工作”。6.对教育风险的认识教育作为一项投资,必然存在相应的风险。调查结果显示,83%的家长担心子女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在被问及这种担心是否会影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时,45.1%的家长表示会影响其积极性。笔者进一步考察了当地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家庭投资意愿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问题“近5年您所在行政村/附近村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吗?”的回答中,认为“没有”“有1或2个”“3个以上”的家庭愿意投资的比例分别为93.4%、70.5%和35.6%。这表明当地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越多,家庭投资意愿越低。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目前安徽省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仍较高,但会受到潜在风险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且绝大多数家庭已意识到这一现状的情况下,安徽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仍较高。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愿意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愿意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家长的文化水平越高,越愿意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但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有一部分农村家长,尤其是学历较低的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态度开始变得不太明朗。调查发现,有部分家长反映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较高,这对于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而言是一个较沉重的负担。但在目前就业形势下,将来子女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却是未知数,这样一种“高投入”与“低产出”的不平衡现象,使得许多讲求“实惠”的农村家长降低了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热情。

2.农村家庭已经意识到教育支出的“投资”性质,但教育投资的动机多元化

调查发现,目前安徽省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意识到教育有“投资”性质,相比认为教育仅是“费用支出”这一观点而言,前者更愿意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动机呈现多元化。许多家庭教育投资的目的很实际,希望子女多学点知识,将来找份好工作,能够生活得更好;而以传统思想的“光宗耀祖”为目的或以“将来年老时可以跟着受益”为目的的比例已经很小。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多功能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已经开始“关注子女自身的发展和需要”。

(二)政策建议

1.多渠道减轻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

首先,财政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降低教育费用,让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其次,政府应加大在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鼓励学校设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这样既可以促进农村贫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有效减轻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5]。

2.改善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提高教育投资预期

在推行大学生村官或“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等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时,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适当向农村背景的大学生倾斜。劳动保障部门应该对就业困难的农村贫困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费用适当减免。政府还可以开展农村贫困优秀毕业生的推荐活动等。另外,学校在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等方面可适当照顾农村背景的学生[6]。

3.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

农村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职业教育可直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技能,能够直接增加收入。相对而言,农民更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因此,今后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适当将城镇中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植入农村,建立起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村青少年的职业技能。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从而促进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增加。此外,政府、媒体应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让更多家庭意识到职业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教育投资途径,与学历教育相比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作者:姜丽美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耿亚君,郑茹.我省就业人口文化水平低于全国[EB/OL].

[3]李春玲.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吗[N].光明日报,2014-04-14(11).

[4]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J].教育与经济,2007(4):19-23.

第4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弱势群体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措施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超过2000万,短短的6年内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两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可以说,人力资本理论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催化剂”。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极大地提高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带来较高收入(包括货币与非货币收入);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在正常的投资理论中,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风险总是与收益并存。2003年以来,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暴露出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潜藏着较大风险,尤其是对于经济收入较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弱势群体来说,更是如此。

1 弱势群体及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界定

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中都存在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又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或“边缘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人群。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地位低下,处于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经济贫困,不具抗拒灾害的能力和潜力,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低,知识贫乏,社会关系单薄。

在经济学中,风险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指进行资本投资后所得收益的不确定性。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以支付当前的投资成本获取未来收益为目标的投资行为。要想获得未来较高的挣得,就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量,而人力资本的获取很大程度上受学校教育程度的约束,这样,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便成为社会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个体的教育成本是既定的,而收益发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因此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成本、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毕业时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和学历不匹配的职业等方面来探讨弱势群体投资高等教育的风险。

2 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存在的风险 2.1 高校收费与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提供了依据。但是,个人缴纳多少学费是合适的,则须认真研究。 纵观这几年的高校收费标准,可以看出学费增长速度过快,标准太高,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普通高校每生每年的费用分别是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的48.9%,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21.5%。美国公立大学虽然也收学费,但其每年学费平均仅占人均收入的11.8%,日本为15%。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等,但涉及的范围很小,学生获奖难,贷款也难。国家奖学金全国每年2亿元,发放给4.5万名学生,按照2003年在校生人数计算,获奖面仅为0.24%。高昂的学费,对弱势群体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2.2 学校、专业选择的风险

在中国社会背景下,弱势群体在选择上大学时面临着风险。因为中国大部分省份采取“估分填志愿”的方式,这种方式学生有可能不被录取。其一,学生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该校录取分数线;其二,出现“撞车”现象,即受招生数字限制,供大于求,只能滑到第二志愿,若第二志愿已招满,情况更惨,就只能滑到第三批次较差的院校。如前所述,弱势群体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低,知识贫乏,社会关系单薄,因此他们对大学收费标准、学校的学术水平、专业设置、教育资助政策和就业前景等方面信息相当缺乏,在加上有些学校虚假信息,高考招生中制度腐败更加大了弱势群体高等教育风险。

大学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其积聚的特殊人力资本。专业类型决定一个人的职业类型,各类职业的市场需求方面存在的风险,不是大学生自己所能消除和分散的。因为教育投资一旦形成是不可交易、不可外分割。比如,一个学习文学专业的学生不可能从事医生职业,无形中增大了教育投资的风险。从专业的专业化程度来看,高等教育投资者所选择的专业的专业化程度应保持适度,所学专业越专,就业选择面就越窄,势必增加就业机会的困难,为未来就业埋下风险的种子。若专业化程度不足,则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学者认为,个人选择大学和专业至少面对两类风险:①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可能性(简称“学习竞争风险”);②学生毕业后获得较高市场回报的可能性(简称“就业竞争风险”)。闵维文的研究表明,从风险和不确定性角度看,弱势群体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农林类院校这些低学费或免学费,并且有生活补助的Ⅱ类院校。低收入家庭子女选择师范和农林类院校的可能性是其他家庭子女的1.57倍。而这些院校专业的专业化程度都较高,专业口径较窄。由以上分析可知,弱势群体学生选择这些院校及专业,毕业时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处于不利地位,就业风险加大。

2.3 就业风险

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它能给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但教育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假设是以受教育者能找到合适就业单位为前提的,否则,教育投资就不一定是件合算之事,存在潜在风险。

从就业市场环境看,如果就业市场规模大,成长性好,那么高等教育投资者择业面宽,负担的就业风险小,反之就业风险就大。若就业市场不稳定,经济周期性波动或意外事件发生,那么他们面临的风险大,甚至有失业的可能。如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大批大学生失业。若就业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他们行业匹配错误,选择了所用非个人所长的职业;若就业市场竞争过度,会导致高等教育投资者失业或教育过度的后果,迫使他们降低预期收入的风险。

从就业机会获得的可能性看,高等教育投资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风险,由于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并不确切地知道求知者所具有的能力,而往往更倾向于看中求知者手中的毕业证书的发放单位,名校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名校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一般院校的学生受到冷落,毕业于师范和农林院校的弱势群体,只能“望单位而兴叹”。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毕业生所获得的社会资本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资本是一种个人通过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而获得的资源,对这些网络关系的投资可以带来预期的收益。它是无形的,家庭及其关系网络是它的载体,美国学者格拉诺维特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究了社会网络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中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欧美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还是会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从而更容易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在注重人际关系网的中国社会,无论运用人力资本获得职业地位多么成功,都不能掩盖社会资本在求职中的运作空间。由此可见,这必然给社会资本几乎为零的弱势群体带来较大的就业风险。

2.4 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风险

从个人家庭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投资实际上是一种牺牲现有消费获取未来收益的行为。教育的投资周期长,受教育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对未来在何单位工作是不确定的,不管这些工资差异是由不确定因素还是确定因素造成的,对受教育者来说信息是不对称的,未来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或风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个人收益率必然呈现走低的趋势。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量的毕业生充斥劳动力市场,就业日趋困难,大部分弱势群体学生进入工薪阶层或从事临时性“打工”,收入下降,加上贷款、债务偿还,职业准入培训,购房、结婚、抚养子女等,经济生存能力较差,成为新的贫困阶层,由此看来,弱势群体想通过高等教育投资的方式获得高收入,一般来说可能性不大,这必然增加其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风险。

3 防范措施

(1) 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完善助学体系和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降低学生及其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风险。学费的标准必须适宜,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家庭的支付能力,不能把提高学费标准作为解决高校经费不足的主要途径,要严格控制学费的继续大幅度上涨和“乱收费”。应逐步拉开不同办学体制高校,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科类专业的收费差距。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教育质量与专业实行不同的学费标准。制定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学费减免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等制度,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切实保证弱势群体子女的入学机会。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要有预警机制,对学生报考高等学校和就业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2) 改进办学模式,拓展专业口径,提高毕业生人力资本的适用性。高校要扩大专业的多样性,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专一性向跨学科,多样性发展。实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培养模式,增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专业特色。在我国为了满足市场对技能的需求,高校可以与不同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提供与该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淡化专业概念,综合培养学生素质,不分专业招生,有限度地准许大学生转换专业,从而将专业风险降低。

(3) 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高等院校要向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专业信息、收费信息、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信息、毕业生供求信息和就业信息及毕业生收益状况的信息,这样不但可以增强高等教育的透明度,也可以增强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透明度,促使求学者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更加理性。此外,政府应尽快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取消人才市场保护,加快就业市场流动性,拓展就业者的就业范围。

(4)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应当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管理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风险预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特别应培养应对风险和处理风险的决策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在劳动力市场上自主进行择业并自我承担就业风险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 马晓强,丁小浩.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 2005(4)

3 杨开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的现状与改革措施[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

4 李继峰.论贫困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和收益[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5 闵维文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5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货币收益 非货币收益 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应当提高人口质量,而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与经济行为一样,教育投资也讲求投资回报,学界对教育投资回报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分为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个层面。在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转型之际,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报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具体对货币化、非货币化收益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深远的理论作用与实践意义。

货币收益与经济领域的收益含义类似,如受教育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等。非货币收益的范围则比较广泛,是基于非市场化的角度上,如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心理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等的积极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可以具体从受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的家庭成员(配偶、直系亲属等)、国家社会层面等来进行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兼具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其的投资占据了国家及社会教育投资的重要一部分。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访谈与调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所带来的非货币收益,从受教育者个人来讲,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在社会生存的技能和信心等。对受教育者家庭成员来说,也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如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生活水平等。对国家及社会层面而言,越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人们的幸福水平会越高,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令其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较高,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人们物质层面的满足,三是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整体更加的民主、文明、和谐。当然,高等职业教育的非货币收益对社会层面的影响还包括相当多的内容,即所谓的“社会溢出效益”,如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对子女健康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国家凝聚力的影响等等,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幸福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回报观点,高等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一样,能够为受教育者带来符合一定预期的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那么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确实如此吗?根据课题组对几所高校的学生、教师、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研及深度访谈,结合教育回报理论观点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有较大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表示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方面,并没有达到其入学前的预期。一方面,在择业过程中较难找到与其专业学历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即便是找到了相符合的岗位,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发展空间等也低于其预期,无法提供满足其入学前预期的生活水准。这主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政策不健全、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及教学体系不规范所致。例如,会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业后连基本的支票填写都独自完成不了,试问哪家企业会招聘这样的学生?

二、在几所调查的高校中,每年录取的新生未报到的以及在校生因故退学、休学的比例并没有下降的趋势。由于受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等原因的影响,有些家庭会改变其教育投资的行为,如已经被高校录取而选择放弃的家庭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比例。此外,有些学生是出国留学,有的是选择先就业,有的则是选择学习数控机床、厨师等职业技能。这些情况的发生跟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缺失不无关系。

三、多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会跨专业择业,甚至在入校时就做好了跨专业择业的准备。即便是热门的专业,如会计学、酒店管理、机械设计等的毕业生,也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选择本职专业。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不合理,与企业实际偏差较大,另一方面,学生或其家庭对入学专业的选择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而是更偏向于“热门专业”,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就业没有保障。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及探讨,提出了以下思路供相关部门及人员参考:

一、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及相关政策。例如,专业的选择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像机械设计等理科专业对学生的数学等科目要求适当提高,酒店管理、文秘等对外交际的文科专业对学生的形象等综合素质要求适当提高,具体操作可以采取初、复试相结合的形式。

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具体专业要结合具体行业实际,与时俱进。规范专业的课程设置,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发生,要保证兼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特征,办有特色的专业,办有特色的学校。

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育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形式,应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某具体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能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而不能“入职才实践”,这样才能在择业时提高竞争力,提高自身和家庭的货币收益回报,进而提高个人、家庭、国家及社会的非货币收益回报。当然,这也是提高个人、家庭、国家及社会幸福水平的重要所在。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报跟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定位等关系密切,较高的投资回报对个人、家庭、国家及社会的幸福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报进行的研究,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关注并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剑波,王珍.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16.

[2]周芳.职业教育非货币收益的理论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

[3]李锋亮,李拉.高等教育非货币化收益与溢出效益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

第6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其诚信品质受到了挑战和质疑。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探究成因和提出纠正策略是积极的应对态度。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用,情感真诚,言行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内涵,诚信已成为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基石。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求知欲旺盛、进取心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还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过去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现在有些大学生即使自己不作弊,也不会指证别人作弊,甚至还为个人的作弊行为得逞而庆幸。在考试过程中,有的学生夹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本、笔记,在考试中交换试卷或以借用工具书、文具等方式传递答案,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偷看有关资料,雇用“”代考等,作弊手段无奇不有。

    2.恶意拖欠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本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但是有的大学生却恶意拖欠贷款。他们毕业后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个别学生在毕业后故意中断与学校的联系。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为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需要,用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获得贷款后没有按照借款协议要求使用贷款,而是将贷款用于其他消费。

3.就业当中的弄虚作假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地“丰富”自己的简历。有些毕业生的确发展全面、非常优秀,不过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弄虚作假,例如:涂改学习成绩、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夸大个人能力水平。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不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也未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有机会就立即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遇到条件更好的招聘单位,宁愿缴纳违约金也要毁约。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网络盗窃、诈骗、诽谤、攻击,竞选千部以及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学术造假,窃抄袭等。这不仅有损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而且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有些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例如: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健全,社会信用对每个人的影响还不够直接和具体,人们还没有充分感受到社会信用体制对个人生活的保护与约束;诚信教育、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将诚信状况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致使诚信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深。

    2.家庭中的诚信教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一个家长对孩子都抱有很高的希望和无限美好的期待,但不是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都关注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特别注重智育的发展,却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有的家长就有许多不诚信的恶习,如阳奉阴违、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等,这些行为会在家庭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校中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

    长期以来,高校对德育非常重视,但因为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理想。教育内容还是以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为主,而且多为传统的理论知识,不能和现实结合起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诚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应有的实践环节;一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起了负面作用。

    4.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乐观向上、充满激情,注重良好品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他们的阅历浅,容易因受挫而产生消极的心态,出现“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心理,也很容易造成从众心理,从而影响诚信品格的形成。另外,在求职就业方面,大学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注重所选择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再加上他们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这也很容易让他们偏离诚信。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监督机制

建立诚信档案,就是把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庭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如户口所在地、个人身份证号码、家长身份证号码、个人联系方式、家长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表现,判断学生的诚信状况。学生的诚信状况要与发展党员、评优奖先、申请助学贷款、求职择业等联系起来。要加强对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档案记录要真实,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有专人管理,还要有书面和电子信息,便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查询。

    2.丰富诚信教育内容,注意教育形式和方法

大学生诚实守信应该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在学习方面,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没有作弊行为;在生活方面,艰苦朴素,合理消费,不以弄虚作假来获取国家奖助学金;在人际交往方面,不阳奉阴违、恶意中伤他人,要真诚待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在社会实践活动上,积极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在求职择业中,要尊重个人实际情况,不夸大自己,向用人单位提供自己的真实材料。在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上,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不同的形式设计。

第7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 “90 后”应届毕业生已经成为当下求职大学生的主要人群。在社会大环境和“90 后”自身特点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90 后”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薪酬期望值高、就业主动性差、稳定要求度高的误区,这与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舆论、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因此提出引导“9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对策,即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导向和自身努力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形成。

[

关键词] “90 后”;大学生;就业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50?03

[收稿日期] 2015-01-18;[修回日期] 2015-04-12

[作者简介] 李艳霞(1984-),女,山东济宁人,湖南中医药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瑞斌(198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初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王迪(1988-),女,河南焦作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作为当下求职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引导“9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促进就业很有意义。

一、“90 后”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

(一)薪酬期望值高

经调查,2008-2012 年,我国大学生期望薪酬变化较大,期望薪酬相对较低的大学毕业生从21%下降到3%,期望高薪的毕业生从9%上升到20%[1],2012 年,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与此同时,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期望薪酬。

(二)就业主动性差

近年来,选择马上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有减少趋势。2009 年毕业后计划工作的大学生比例是90%,2012 年该比例下降为48%[1]。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职业规划,对未来感到迷茫。很多考研失败的毕业生,往往不是选择就业,而是在家里待业复习,准备再一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些毕业生甚至抱着“有父母养着,不着急就业”的念头。

(三)稳定要求度高

当下,很多毕业生把稳定作为求职的第一要素,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及公共服务单位等类型单位是应届生首选。近年来的“国考”大军中,应届毕业生无疑是最主要的群体。沈阳日报网举行过题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志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意向报考公务员的达到61.40%,愿意到企事业单位应聘的占19.30%。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时既追求高薪又要求工作稳定,在两者有冲突时,工作稳定就成了第一考虑因素。有些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即便薪水很低也能受到毕业生的青睐。

二、影响“90 后”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既有来自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因素。

(一)家庭熏陶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形成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随着家庭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也逐步形成。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认为,家庭观念及家庭经济情况对自己的就业观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很多家长在子女就业方面存在误区,希望子女追求稳定工作,追求高薪工作,支持子女到大城市工作,反对子女创业[2]。

(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学校既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学校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较为重视,但是对于学生就业观的引导、社会实践的指导相对薄弱。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向学生传授就业相关知识、能力及技巧,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的工作实践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并且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脱离正确的理论引导。另外,部分高校没有严格落实学生的实习制度。据人人校招的《2013 大学生实习反馈调研报告》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历。“90 后”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参与社会实践相对较少,就业意识形成较晚,有些大学毕业生虽然学习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却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不能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融入工作岗位。

(三)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之初大多比较迷茫,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及社会舆论的左右。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对于什么工作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待遇好的判定,在广大毕业生中形成了思维定势。新闻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工具,对于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经常有媒体以工作轻松、薪水高等题目吸引眼球进行虚假报道,对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错误引导,在毕业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四)“90 后”自身特点对就业观的影响

“90 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对外开放、科技发达、价值多元的缤纷世界,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种种社会原因,独生子女从小就被视为“小皇帝”,受到来自父母双方家庭的关心与关注,很容易养成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他们往往缺乏团队意识,组织观念淡薄,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开放的婚恋观念。他们虽然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却因为没受过磨难而缺乏抗压能力。他们从小受到太多关注,渴望摆脱束缚,有叛逆心理却又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由于从小生活条件较好而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3]。因此,“90 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呈现以下特点: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够客观;就业观念易受家庭影响,较为陈旧;面对就业表现迷茫,没有目标和规划;就业中有攀比现象,比较功利[4]。

三、引导“9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一)家庭引导

家庭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方面有着深远影响,家庭成员应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并且把这种科学合理的观念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子女。父母自己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既要认清和接受当前的社会需求,也要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确立理性的就业期望值,避免向孩子一味地传导稳定、高薪、高待遇等职业理想。另外,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尤其要引导孩子立足于社会的现实需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来选择职业。

(二)学校教育

高校教育既要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高校要根据“90 后”的性格特点,改革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利用新平台、新渠道、新形式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形成成熟稳定的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职业的期待。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现状,解读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引导。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各级政府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当前就业工作之首,将其纳入当地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加强统筹安排。同时,应该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引导新闻媒体客观报道,理性分析,并且要及时消除不客观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媒体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选择;应该对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理解与支持,并进行正面报道与宣扬;要承担起责任,努力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使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信息快速共享。

(四)个人努力

广大毕业生应该通过自身多方面的努力,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努力克服困难。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要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是就业的基础,必须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大学期间要积极与人交流,扩大自己的交往圈。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打击,应该直面挫折,学会处变不惊。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课外实践进行强化。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再次,给自己正确定位。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避免随波逐流。要从国家需要、个人长期发展等多方面考虑,而不应过分关注薪酬水平及工作环境。要面对现实,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四,扩大就业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广大应届毕业生要积极利用多种媒体,把握各种信息,寻找就业机会,通过不断尝试,积累经验,最终成功推销自己。最后,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先就业慢慢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冷默.90 后大学生刷新就业观[N].新闻晨报,2012-09-20(C13).

[2] 张良红.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100-101.

[3] 周惠琴.“90 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02-103.

第8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前移;对策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因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项工作,我们过多关注的是领导重视、收集岗位信息、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大创业教育工作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就业队伍指导建设,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力保完成的只是数字,而不是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和社会的良好发展。由于忽视前期人才培养这一的基础问题,如学生入学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学校的培养教育质量、学生学业能力提高情况,过多注重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开出的药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而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异常被动,效果不佳。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对就业工业进行必要的思考和反省。

一、学校行政管理弊端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的建立、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毕业生分配、后勤服务等,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办事,高等学校忽视了市场、社会的调节和制约作用,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对生产灵活、高效的应对、调整机制,导致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的非市场化之间出现矛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难就业,一方面社会人才紧缺,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

人才培养上,许多高等院校在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追求“研究型”、“学术性”、“高层次”,忽视“教学型”、“实用性”、“全民性”,“地方性”等等,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和科研管理上多以一元化的学术性衡量多元化的非学术性,忽视文化创造和传承的多元性差别,失去了创造特色的机会和条件。在学校的类型上,过多强调“综合性”,搞“大而全”,追求在办学规模、科研成果、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甚至院士、博士学位教师数量等为主要指标,造成特色化、专门化、灵活性的缺失,使得大学缺乏社会竞争力,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受社会欢迎。

二、学生家庭情况影响大学生就业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通过两个资本实现,分别是个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前者主要是自身的秉赋加上后天教育得到的,后者主要是通过家庭获得。中国青年报(北京)批露,国内教育就业调查公司麦可思的调查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家庭阶层的大学毕业生在高考录取分数、就读学校、就业率、求职难度、自主创业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以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为例,在就业渠道上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而不是大学招聘会。而农民、农民工、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都是通过“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来找到工作。这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为毕业生找工作所能调用的社会资源方面的差异性。在对于高校生源结构的调研中,他们发现,专业人员和管理阶层家庭的子女就读211高校的比例达27%,高于其生源比例20%;农民和农民工的子女就读于211大学的比例是41%,低于其生源比例47%;在高职高专的比例为50%,明显高于生源比例。在就业弱势家庭阶层,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就业率较高的家庭的子女;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

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不同家庭背景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源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最终的就业状况。经济资源越好,子女所受的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比例的教育性投资就比较大,进而影响了进入大学的门槛――高考成绩。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文化资源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给予子女学习和就业上更明智的指导就越高,子女的才能与潜力也能更好地挖掘,子女更容易获得成功。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上,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则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那么他们就能动用和利用这些社会关系网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就业信息,从而影响到子女和学业和就业。反之,享受不到良好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就会产生竞争差距,或丧失机会。

三、大学生个人情况影响就业

大学生就业,其实质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认可和接纳问题。带给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其个人情况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核心因素。

(一)能力不足

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混混噩噩,虚度光阴混,缺乏学习动力、生活乐趣,学习动机弱、学习速度慢、学习效率低、自主学习和学以致用能力差;或只是擅长死记硬背,成绩高分,能力低分,专业之内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但专业之外则知之甚少,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不会灵活变通。

(二)素质不全面

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人际交往,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控制力差,缺乏韧劲和毅力,纪律观念淡、团队意识弱,不懂得团队合作,责任意识淡薄,对自身的综合素质缺陷没有客观的认识和对策,不会团队合作。总爱怨天尤人,不会自省自强。

(三)定位不准确

自我认识差,自负与自卑共存。一方面瞧不起人,自我感觉良好,一方面,觉得自己既没有良好的关系网络又没有金钱可调配,能力和特色不足,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勇气不足,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在就业心理上存在“亲城远乡”、“惰于安逸”、“急躁冒进”等心理状态,产生认识偏差,催生了躲避就业的“考研族”、蜗居在家的“啃老族”、无所事事的“闲逛族”、停滞不前的“观望族”,丧失就业机会。

上述对于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绝不是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就能解决好的,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前移,才能实现就业工作的科学化、实效化,才能促进人才的价值实现和社会的长足发展。

四、就业指导工作前移的对策

(一)做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先把学校建设好,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保障

要改变国家及其教育主管部门集举办者、管理者、监督者于一体的现状,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使高等学校具有自我定位、自主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公平、市场化的竞争环境。高等学校自身要从内外权力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自身价值的现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引导高等教育回归自身的价值标准。既要扩大高等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更要发挥不同智能类型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满足社会对多样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要认真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高教教育的影响和决定作用。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培养规格等必须主动接受市场的选择。调查、分析和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建立与市场互动模式。建立多样化、立体式高等教育结构,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错位发展,避免大学生就业中的不良竞争。

(二)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打好高校办学基础

生源作为一个高校的办学基础,生源情况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除全面、真实、准确向社会公众以及广大考生介绍学校诸如自然环境、办学性质、规模层次、教学设施、师资实力、收费标准、专业前景、贫特困救助体系等倍受关注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从而根据个人志趣爱好、学业所长及个性特点,家庭承受能力,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定位,做出求学的判断和选择,让学校能招到想要的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热爱的学校和乐学的专业。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的人才需求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上科学调整,在创新教育模式,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的服务和适应能力。

(三)正确引导学生家庭背景的有利因素,帮助学生良好成长成才

引导家长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为子女的学业和择业创造健康良好的条件。促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子女,帮助子女在学业上成长和寻获社会经验,重视尊重子女的意愿,培养子女担负起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责任感。

作为学生本人,应该坦然面对家庭背景对就业有深刻影响这一社会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方式来适应。家庭背景好的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凡事均有利弊关系,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必须充分把握机遇,脚踏实地奋斗。对于家庭背景较弱的大学生, 不能怨天尤人或消极等待,要相信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始终是人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去开拓和发展自己的人脉,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网络和资源,开拓和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为人生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四)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良好学习,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要认真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大学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丰富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工作实践,多锻炼自己的行世处事能力,提升自我。

在毕业求职阶段,要认清就业形势及社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就业主体、能力本位和职业发展的成才观。适度调整就业期望,根据市场实际状况转换择业思路,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认真调研,大胆创业。大学生们应当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端正自己的就业心态,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敢竞争,敢于碰壁,敢于面对挑战,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择业观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抛开思想包袱,大胆进入社会,参与竞争,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炳权,李昊珉.浅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视野,2010(9).

[2]田爱民.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社字.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教育评论,2007(4).

[4]胡江陵.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教育理论研究,2011(12).

[5]闫光才.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1995(2).

[6]潘孝侃.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第9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初中毕业生;职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一、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的影响因素

传统思想鄙视职校教育,人们对职校的认识往往存在偏见。与持续升温的普高教育相比,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当地情况较为特殊,地处山区,家长思想认识、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农耕种植业往年收入可观直接影响当地学生报读职校。从总体上分析影响学生入读职校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背景因素、学校环境因素、政府制度因素。

1、个人因素

学生本人不愿就读职校,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职校不符合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学生以及传统观念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更愿意上本科院校。学生以及家长存在职校教育低人一等,没有前途的思想。学生无法接受在职校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职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基层人才,是向服务以及一线生产输送高技术人才。因此就读职校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简单的技术水平,而初中毕业生,学习阶段接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学生选择就读专业往往是选择喜欢的专业,因为成绩不突出而未被录取,学生不甘心,而选择继续复读或选择高中就读。

2、家庭因素

学生的服务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家庭社会资本情况因素都制约学生报读职校。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希望学生报考本科重点院校而不是高职。而当地情况恰恰相反,地处山区,学生父母多是农民出身,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文盲成分较大,对于学生就读职校往往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能读大学还不如早点务农,踏踏实实挣钱来的实际,并没有认识到,孩子的长远发展问题。同时家庭收入情况也是影响学生就读职校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家庭收入不高的家长,对于学生上职校往往持反对意见,认为花了很多钱去就读职校,毕业后还是当一名工人,而当一名工人还没有务农收入水平高,甚至一些职校学费高达几万元,家长则会重点考虑近期的投资收益问题,一旦觉得收益率不高则会放弃让孩子入学的念头,直接影响到学生报读职校。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学生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主要影响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职校的发展状况,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影响职校的一体化建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职校的发展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就业后的生活状况影响着择校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职校相对投入量大,发展水平速度快、质量高,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高将会产生优秀的企业,企业与职校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职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以及就业后收入水平。而本地情况为农业大县,砂糖橘种植大县,并且收益较好,许多人纷纷建起“糖橘楼”买了“糖橘车”,很多学生家长看到种植砂糖橘的收益,没有深入考虑砂糖橘种植过程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导致片面的认为,就读职校,毕业就业不如回家种植砂糖橘,获得直接性经济收入。

4、政府以及学校环境因素

国家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关于职校的发展政策、关于职校教育资助政策、政府关于职校的就业政策。国家给予职校教育质量发展重力力度不够,职校教育质量差,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政府关于职校资助政策力度不够,当地虽属于砂糖橘种植大县但某些学生家庭收入情况并不客观,很多学生家庭因负担不起高额学费而无法就读,因此政府资助政策对学生选择就读职校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政府对职校办学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师资队伍建设不齐、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套不全,而这些建设又关系到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率,投入不高的后果直接导致就业率下降,使得学生家长对学生入读职校后前途不报希望。

二、针对各个因素的引导方式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因素影响着学生选择报读职校的积极性,其中某些因素是一时难以改变的,如学生的家庭情况。而有些因素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如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观念,对职校教育的态度,学校自身建设,政府部门对职校支持政策。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校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学生以及家长对职校教育的传统观念,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家中再有不如一技在手等改变学生与家长传统观念的思想。随着国家对职校教育投入加大,职校教育必将迎来质的飞跃。职校教育不再是低人一等的教育,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向学生宣传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宣传社会经济建设缺乏高等技术人才的现状,介绍相关职校专业毕业就业方向,以及学生毕业就职岗位日后发展方向等。改变学生认为高学历才是人才的观念,树立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理念,明确社会需求人才应当是实践与理论结合性人才。向学生介绍就业一线职工的生活,改变学生回家务农的思想,激发学生对社会建设的憧憬。同时职校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自身教学水平,以及开设特色专业等,提升自身声誉,改变当地学生以及家长对职校的认识。

2、根据当地情况,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使家长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是改变学生命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砂糖橘产业遭遇了沙糖橘树黄龙病泛滥,这一行业正在消失。借着这一切入点,向家长介绍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向学生家长介绍,学习科学技术,可以实际运用到生产中,学生如果学习苗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则可以利用到现实中,对砂糖橘病虫害进行防治,增加经济收入等。通过一系列介绍使得学生家长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当地近年种植业发展情况,充分给予家长分析,明确砂糖橘产业衰退原因,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学技术,开创新的出路重要性。同时介绍一些职校毕业后学生就业较好的案例,让家长以及学生转变投资大于收益的看法,从长远角度分析,学生就读职校后就业的前途。使家长积极响应学生就读职校的愿望。

3、政府应当在现有的资助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资助政策,无论是对职校以及学生,资助政策应当进一步落实到位,提高职校办学水平同时,解决学生因经济困难读不起书的窘境。加强制度建设,使得助学贷款多样性,积极推行国家助学贷款落实。学校、社会、政府紧密联系,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政府应当强化职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鼓励学生毕业到基层参加工作,鼓励毕业学生自主创业,给以相应的资金以及专业指导。职校以及政府部门、人资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进一步提升职校学生毕业就业率,提高学生以及家长选择职校的信心。

三、引导结果

经过多点切入与学生以及家长的沟通,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改变了学生以及家长对职校的认识。学生以及家长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是改变命运的出路,在校期间投资,在学生毕业后必将得到巨大的回报,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回报,同时也是对社会建设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回报。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报读人数和入学率都在本校,乃至本县名列前茅。如今本县砂糖橘产业逐渐萎缩,学生就读职校,将为毕业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职校教育对于本地地处山区,以及种植业为基础的地区较为适用。学生经过职校教育后,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对以后就业、发展而言拥有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人生质量同时为以后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