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精选(九篇)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第1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一、课前阅读,为科学课提供必要的资料来源

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包含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这四大领域又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从课堂表现形式来说,有探究课、常识课两个类。常识课中的知识,学生不能亲身经历,不能通过实验获得,也观察不到,只能通过阅读有关的信息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提供学生阅读的方向与资料,供学生阅读,为课堂教学提供保障。如教学生命科学领域《珍稀动植物》一课,学生已经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有关珍稀动植物的信息,如他们知道“国宝”大熊猫、杨子鳄、银杏、水杉等。但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学生掌握的信息并不全面,教材只简单地提供了一些文字材料及图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在教学中,提前一周推荐了几个搜索词,如珍稀动植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珍稀动植物措施等,让学生通过网上查阅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进行课上交流。我还推荐学生阅读《世界珍稀动植物百科全书》、《中国的珍稀动物》等书籍。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珍稀动植物资料我则制作成学具卡片提供给学生课上阅读,并在课后进行小组间的传阅。如珍稀动物,我提供了麋鹿、白腹锦鸡、白鳍豚、中国短吻鳄的资料卡片,珍稀植物,我提供了人参、银杉、金花茶的图片及资料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也对课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对生命科学领域产生了深厚的研究兴趣。

二、课后阅读,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天文、地理、自然万物,每一个知识点相关的知识体系往往很庞大,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可能为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探究意识的保持与深化则需要将科学课延伸到课外,阅读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将科学课向纵深延伸的载体。比如宇宙科学领域中的《登上月球》这一课,其知识性目标是认识月球的概貌,这一目标,课本上有详细的介绍。而探究性目标则是会搜集资料,能抓住关键信息,提炼有用信息,能创生新的信息;能大胆想象。这些目标,仅用课上的时间是很难完成的,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我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以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月球的概况、月相变化、月亮绕地球运动、月亮的表面状况及月食的相关知识。学生想要了解的有关月球的知识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而这本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并不是一些枯燥而机械的天文知识介绍,而是适应大众的接受水平,以充满文学气息的笔触,深入浅出,将深奥的天文知识呈现出来。这本书所涉及的天文学知识极其广泛,我针对不同的地球与宇宙领域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章节让学生阅读,我还将其中与教材联系紧密的内容做成知识卡片发给学生。如《太阳家族》一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八大恒星的特征,还可以走出太阳系,了解银河系、其他星系。《秋季星空》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北斗七星及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变化规律。科学阅读,在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多途径阅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第2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关键词:情境;科学思维;问题解决;核心素养

山西省初中学业考试命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及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宗旨,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山西省教育厅“考改促课改、课改推考改”的思路及“一核·六维·四手段”的命题理论架构为指导,以关键物理能力为要点,以实际行动推进试题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笔者以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为例,略谈试题评价取向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一、山西中考物理试题的基本取向

1.试题立意高远,落实立德树人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延续十余年考改精神,坚持正面价值导向,寓育人于情境、评价之中。首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严格执行党中央、教育部等相关文件精神,注重渗透“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内容。如将地质公园研学,安全行车教育、嫦娥五号、高铁、“祝融号”火星车等作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其次,严格按照课标命题,充分发挥了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如以劳动植树、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中华文化日晷、二十四节气、项目学习监测空气质量、自制潜水艇模型等为情境,让学生感受物理、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感受中国古老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卓越创新的现代科技。将课程标准所蕴含的全科、全程、全面育人的思想落到实处。2.试题情境新颖,抽象物理本质山西中考物理试题一贯注重情境创设,情境化试题占比为100%。情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真实性特点,便于学生抽象物理本质。第一,情境素材丰富,蕴含多元文化。试题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前沿、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劳动、安全、体育、环保、创新等方面,如植树造林、粗盐与胡椒粉、饮水机多档位加热等。第二,试题信息完善,真实可靠。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论证、创新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生活中电热饮水机为背景,设计了方便人们生活需求的“高温”“低温”两档,原理简单、表述清晰,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电功、电功率和电热效率等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试题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情境呈现清晰、典型而有价值,提供了答题所需的多种信息,对学生解读材料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通过呈现实验数据和图象,考查“探究水和盐水凝固点不同”的实验方法及探究能力。3.试题稳中有变,体现思维创新“稳”主要体现在重点知识压强、电功率、欧姆定律、凸透镜成像等核心知识仍占据主要地位,声、光、热、电、力知识板块的分布稳定,题型的设置和分值也不变。这样的试题学生颇感顺手,有利于学生临场发挥。“变”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考查。如第39题第3小问,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并作答,这样的设问形式具有开放性,考查了学生阅读、提取、提出、表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教育教学的方向以及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变”还体现在阅读量的减少,表达量和开放性的增加。从卷面来看,文字精练,表达直观、清晰,有利于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增加试题的开放性,要求学生从选材、表达步骤、结论等方面解答。如33题,电路连接全开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35题,检验物体的导电性,赋予学生多种思维可能;37题,借助两张照片中物体相对运动的信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概括抽象能力;40题,说出超载的一个危害并解释,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答,考查其对物理知识的分析、类比、表达能力;43题,通过计算,对电路进行设计,且设计方案不唯一,考查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2021年的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采用了分层赋分、按等级呈现的评价方式,凸显了科学评价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理念。

二、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1.依据课标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的具体化目标,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需要把育人放在教学实践中推进。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通过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教学活动课程化,将理论知识、情境分析、实践探究等与生活体验有机统一,从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整合为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卷中,多数试题注重课程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图体现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科学探究、社会科技热点、解决实际问题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与要求;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有利于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分析历年来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审题不清、找不到关键词、运用物理知识不准确、解决方案针对性不强、专业术语书写错误等。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在掌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课标为基准,深入研究并落实山西省中考命题理念。教学中回归教材,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源,特别要让学生亲历学习活动以及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切忌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练习中增加难题、偏题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课本上的插图、场景,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概念,利用课后习题强化对规律的理解,利用课后小实验、小制作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达到还原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知识的结构化和技能迁移的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渗透到试题情境中,对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接材料的解读、分析和设问指向一般而言,试题情境包括材料呈现和设问要求两部分。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基础,关键在于理清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素养立意的试题,既可以使用学生陌生的新情境,又可以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日常的学习情境。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借助真实的任务情境,通过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物理科学素养。选取实际生活中的新情境及最新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减少了一定量的题干文字输出,减少了阅读量,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了解、认识到建模、创新、应用等能力的考查。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情境化试题的设计可引导教学方式的改进,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沟通了物理教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和环境”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及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实施,最终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多年的物理试卷分析显示,学生书写不够规范条理,阅读理解、文字表达能力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的基本要素,通过问题分析找到材料、知识、问题、生活之间的内在逻辑,进一步生成试题答案。加强阅读和物理语言运用的训练、拓宽视野,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要使学生养成书写格式规范的解题习惯,教师在解答例题时书写格式必须要规范;要让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写出公式或原理,做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写”的条理性和完整性,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熟读教材、阅读科学方面的课外书籍,用好教材中的文字练习题、例题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可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典型或模拟真实情境,从情境中提炼知识并挖掘事物的本质,使之能找准研究对象、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通过情境与知识的相互转化、学会去情境化等简化、建模的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3.重视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解构、重组、建立网络化的结构知识是载体,素养是目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也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对《课程标准》中物理能力的考查情况如下:试卷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占比53.75%,对应用能力的考查占比35.00%,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占比11.25%。试题坚持素养立意,深入“模型建构类”“结构不良类”“问题解决类”试题的考查,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尊重了学生个性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并用准确语言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显示,学生在解答42题的过程中,数字运算能力薄弱,解题格式不够规范。41题的作图解答随意性强,不够严谨准确。在解35、40题时,研究对象不确定、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十分薄弱。这样的试题要求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再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知识的结构化构建,形成深度学习机制,把知识内化提升形成观点,进而形成物理观念。备课中不仅备双基,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还要强化广义备课,备科学方法,让科学方法显现化,用方法促进知识结构化,提升学习力。在复习课中,不能只给学生简单罗列知识点,而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提供梳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宏观整合和微观剖析活化必备知识,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教学、单元或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并让学生在迁移和比较物理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当学生遇到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逐渐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还应当在物理教学中融入适当的人文关怀,和学生一起聚焦科技前沿知识,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关注民生问题,感受社会责任,让物理教学变得更有温度。

三、小结

第3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一)树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提倡品味、体验,重在情感熏陶、个性发展、语感的培养。

(二)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应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语文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新课标倡导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

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就是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就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一)加强同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语阅读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抽象的,甚至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应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报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程资源。如《五彩地》一课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介绍和图片资料;《春天》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第一场雪》可以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雪景;《放风筝》可以带学生去开展放风筝的实践活动;《荷花》可以让学生去荷花池边观赏荷花等等,活化了阅读内容,丰富了阅读形式。

(二)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如课程标准所述的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应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住活动。从而在交住中整合,归纳阅读材料,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第4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本课选自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第二课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种植一株植物的有趣活动,本活动的教学将阅读贯穿其中,引导学生经历种植过程、学习掌握播种技法,在亲历播种的过程中,通过自主阅读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活动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学习主动,兴趣盎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植物介绍》、《花卉栽培》等相关资料,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了解植物播种育苗的方法,知道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土壤。

2.组织学生亲手种植一株植物,相互合作,长期坚持管理、观察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我想呈现一种原生态的课堂,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能通过查阅、整理从书籍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信息,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想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探究每一种植物播种后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阅读、研究的能力;通过设疑、研讨、动手种植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科学品质。

根据对教材、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准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自主展示——新的质疑——问题阅读——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掌握播种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长期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自己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

四、教学准备

育苗块、育苗盒、水、PH试纸、多媒体课件、复印科普读物《植物王国》、《花卉栽培》中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马齿苋、波斯菊、向日葵、薰衣草的种子,如果让大家进行播种育苗,你们会吗?在播种前我们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生:准备花盆、土壤、水。

挖土的工具小铲子。

了解这四种植物的特性。

四种植物所适应的土壤。

师:是啊,其实在播种前我们还需要掌握很多相关的种植知识呢,老师课前给你们复印了科普读物《花卉栽培》中的相关资料,请同学们阅读了解。

2.自主阅读

学生浏览阅读资料,并作相应的记号,找出自己所关心问题的答案,如四种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适于栽培的土壤,种植时的注意点等等。

3.自主展示

师:读完后都知道些什么了?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全班交流,哪一小组先来说说,你们阅读的是哪些内容,读完后知道了什么?(班级展示分享)

生: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种植方法。

生:播种后需要经常给植物浇水,且每次浇水时要将水浇透。

生:薰衣草这种植物浇水要在早上,避开阳光,水不要溅在叶子及花上,否则易腐烂且滋生病虫害。

生:在播种时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选择不同的种植深度。

生:有的植物适合有光环境发芽,有的只在黑暗的条件下才能发芽。

4.新的质疑

师:在阅读过程中,你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吗?

生: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性质的土壤。土壤的酸碱度怎样测试?

5.问题阅读

师:关于土壤酸碱度的问题,是大家都关心的内容,请同学们查阅老师发的《花卉栽培》的复印资料,认真阅读,圈出重点句、关键词,然后归纳提炼,弄清土壤酸碱度的含义及测试方法。

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

6.合作探究

师:土壤的选择很重要,土壤的酸碱度测试需要哪些材料,你准备怎样测试?

生:土壤的特性中PH值(也就是土壤的酸碱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生:用pH试纸来测土壤的酸碱性。

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测试,取部分土样浸泡于凉开水中,将试纸的一部分浸入浸泡液,后取出,观察它的颜色变化,然后将试纸与比色卡相比较确定其酸碱度。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土壤的标本:1号土取自学校的后山;2号土取自菜园的泥土;3号土取自公园的腐叶土;4号土取自池塘边的土。

师:下面请1至4组的组长测测土壤的PH值。

7.动手实践(种植)

生:选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师:这个是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播种用的育苗块。它经过水的泡发就可以直接装入育苗盒内育苗了。

生:两位同学将育苗土用水泡发,然后将泡好的育苗块放入育苗盒内。

生:播种,用手在育苗盒中按一个小坑,深度约为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2粒马齿苋(或波斯菊、薰衣草、向日葵)的种子,再进行覆土。

生:浇水,用喷壶将水浇透。

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老师将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8.拓展延伸

第5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 生物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74-01

南京各区使用的初中生物学教材是编委联系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相关生物课程标准进行编制的,编写过程中向各层次教育工作者广泛征询了意见和建议。该教材的编制意在让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强调发展学生相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教材具有教学理念新、编排顺序新、教材选择内容新、实践性强、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特点。

每一节教学内容都由目标系统、图文系统、评价系统、活动系统和拓展系统五大系统组成。课外阅读被安排在拓展系统部分,要求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后阅读,意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经统计,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课外阅读共79篇,涉及的内容有巴斯德、达雷克.班廷等科学家的小故事,蛔虫、鸽子、水杉等有趣的生物小知识,肾透析、输血等医疗常识,更有海洋生物技术、克隆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知识,涉及面广,贴近教学内容,与课堂同步,也比较易理解。

课外阅读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生物学科的知识拓展,它也可以作为新知识和新内容来配合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和吸收。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着课堂课外相结合的宗旨,联系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学习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本人运用到了以下方法:

一、指导阅读,注重实效性。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时,本人将课外阅读《两栖类动物的生殖趣闻》做为课堂导入的部分,要求学生先快速浏览,然后给定预先设计的问题,再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细细阅读,并用笔将相关答案做好标记,因为问题简单,学生也乐意表达。由此引入新课,不仅顺利导入新课教学,协调好了课内、课外知识,而且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促读活动,提高积极性。讲故事、朗读比赛、课外阅读知识问答、比一比谁知道的秘密多等活动,让学生施展才能,也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读课外阅读,搜集课外资料的热情。

三、针对学情,注重差异性。八下《源远流长的生物技术》这一节的课外阅读介绍了生物反应器,这部分内容是初高中的衔接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少数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讲解、精读、粗读等不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情,注意差异教学很重要。

四、以点带面,加强关联性。光是初二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光污染》则很好地将物体反光系数与视力问题加以联系;《根的价值》利用一个数学的计算式很好地表现出根瘤菌对根的重要性;《鸽是如何记路的》则解释了仿生学中鸟类利用磁场导航的本领对导航系统研制的指导意义。

五、课后资料,学生甄选装订。常规教学之外,我还从科技动态、生物前沿信息、江苏网校、各地教育网站、报纸杂志等地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通过剪贴、打印、复印等方式集中发放到学生的手中供他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把他们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标上星号,之后由学生帮助统计,将最受欢迎的文章信息反馈给我,将这些文章整理编订,作为校本教材配合日常教学工作。

六、亲近自然,放开怀抱。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因为学习忽视了身边的花草鸟虫,不忽略了日升月落,从生活中积累一些常识。在假日里都出去走走,接触大自然,增加一些旅行的经验,这些都可以为生物教学的开展提供很好的资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学的怎么样,更要思考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营养。学生的思想应该是灿若星空的,应该是五颜六色的,在教科书的世界外,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知识后花园,而这座后花园是他们自愿搭建的,自主装扮的,给点时间,给点帮助,他们才会更加的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第6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5-02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实践,强调了知识运用于生活、技术、社会,重视发挥物理课程在科学素养、情感态度、社会价值观等领域的教育功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能力要求上,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为根本的培养目标,与以往的一味追求使学生获得系统、严密、准确的物理知识观念相比较,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系列物理实验教材,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采用模块教学──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模块课程”最早见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块技能组合课程模式)和加拿大的CBE(能力教育体系)。这种课程从工业生产中将功能相关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成为“模块”的做法得到启发,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课程。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对准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相对完整,评价要求明确。模块与模块之间有一定的衔接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组合。课程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课程结构上的多层次,使模块课程表现出综合、开放、灵活的特点,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的界限壁垒,灵活地进行组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新高中物理课程将高中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三个系列共12个模块,各系列模块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如下。

物理1、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使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选修模块的学习做准备。

选修1系列包括两个模块,侧重于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系列包括三个模块,比较注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3系列包括5个模块,本系列各模块侧重让学生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高中物理课程采用“模块教学”,就使得新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拉大了不同系列和课程间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差距,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配合新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保证新课程所追求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目标的实现。

二、知识体系的调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与以往的物理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了较大的变动,就力学部分而言,以前的教材都是先学习力,然后在讲解运动的描述有关知识;而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先学习运动的描述,再讲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我们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力与运动状态变化存在着因果关系,前者是告诉学生原因在看结果,而后者却是使学生先认识现象,根据认知规律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想要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的需求。此外在机械能一章,也先从追寻守恒量入手引入能量的概念,然后再学习功的有关知识,与以前的安排相比也更加符合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

三、实验的安排不同──充分体现科学探究

以往的教材都是将实验集中于教材的最后,而且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实验穿插于课本当中,都采用了实验探究在学习结论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采用了先安排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再单列一节课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模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此外,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动能定理等知识的学习中,也都采用了先实验探究,再理论学习的模式,充分突出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新课程理念。

除了实验探究外,理论探究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如重力势能的学习,摒弃了以往直接给出重力势能定义和表达式的做法,采用了先从理论上探究重力做功的特点,找出既与重力做功联系密切,由于势能特征相一致的具有特殊意义物理量 ,然后再根据第一节中学习的知识将 定义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探究内容的增多,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科学素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阅读材料的变化──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7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关键词: 五年制幼师历史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阅读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学生不具备与教学要求相应的阅读能力,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无法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

一、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历史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重基础知识教学,轻阅读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知识点的孤立讲解,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

2.阅读面狭窄,方法单一。

即便是少有的阅读也有很大的缺憾,内容上阅读面狭窄,目光仅集中在固定的几篇基本篇目上;方法上或是教师代劳式阅读,以教师讲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发挥主动性,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阅读完全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或是放羊式阅读,完全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不加任何指导,学生缺乏行之有效的阅读训练,更有甚者干脆以此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课上只字不提。在少量阅读中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产生“厌史”的情绪,大多数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历史课成为花的时间最多、记得最慢、忘得却最快的科目,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二、五年制幼师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依据

1.历史学科特点的需要。

从学科特点讲,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历史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语言更具科学性。很多历史概念都有特定的内涵,历史学科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认识形式: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历史学科的特点说明历史阅读有自身的规律和方法。

从历史教学的特点说,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阅读的速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历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

2.历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历史课程目标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探究、自我质疑和自我发展”,重点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只有先奠定各种学习能力的共同基础,才能实现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把培养历史阅读能力作为历史课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

3.五年制幼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阶段的需要。

五年制幼师生由初中升入,年龄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与高中生相比,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那种局限于对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的学习已经很难满足他们思维发展的需要。他们在已有的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基础上,在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的前提下,更需要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以达到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的目的。由于入学门槛低,他们的基础素质明显弱于高中生,因此,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提高成绩,而且会终生受益。

三、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1.掌握――通过专题课等附加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基本特征、历史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附加式”阅读指导,是指教师以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形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因此,进入五年制幼师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由于没有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特征,不具备最基本的历史阅读能力,因此,学习中不能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和运用都有困难,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根据这样的学情,要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就必须首先通过学法指导课、新学年导言课、阅读指导课等附加式的专题课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基本特征、历史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1)历史学科知识的基本特征

历史知识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要素”、“三部曲”、“多方面”。

五要素:时、地、人、事、义;

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

多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问题、对外关系。

在阅读活动中,把握“五要素”、“三部曲”和“多方面”的基本点,进行归纳、概括、分析,从中取得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从而奠定理解和运用的基础。

(2)历史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学法指导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去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初步认识,并初步学习用之指导阅读,从而对阅读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起到导向性作用。

2.内化――通过“渗透式”的阅读教学,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阅读方法的内化,提高历史阅读能力。

“渗透式”阅读教学指导是指教师在常规教学中,结合学生阅读的具体内容,给予相应的阅读策略指导。阅读“是一种技能”,“要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所以阅读的技能要在阅读各种文件或书籍报刊中练习”。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教学机会,将导读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渗透课堂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经过教师的导读示范和学生的反复强调与不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并内化阅读方法,培养并提高阅读能力。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础,还可以带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历史学习能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飞跃。

由于这种方式是经常使用的,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制定出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以及相应的阅读指导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与其他教学行为密切结合,完成教学任务。

3.迁移――通过扩展式的阅读训练,用课内已掌握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指导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畅游于阅读的王国,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重要的功能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人文知识也是历史学课的任务。但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学习习惯于把目标局限在课本教材,实际上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课本上提供的材料知识沧海一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弥补教材的不足,引导学生在更宽厚的知识背景下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引入一个“课程资源”的概念,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

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外,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外,把教学过程延伸到45分钟以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阅读。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列出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书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随意阅览,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构建一个中学历史学科课外阅读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指定阅读主题,并介绍一些书籍文章,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最后将阅读成果写成读书心得,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指导教师可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历史书籍外还可指导学生分别制定小组和个人活动的评价标准,或参与部分评价工作。评价标准不仅仅是活动终结后区分出学生活动水平,还在于知道学生的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自我约束,明确学习目标,并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这种课外阅读的过程既是学生对阅读策略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又必然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阅读方法的运用,再加上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总结出新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历史课程新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4]田向洲.培养历史阅读能力新探.历史教学,1995.5.

[5]李哲治.阅读能力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的基础.历史教学,2005.11.

第8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

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第9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一、更新观念,创设开放的阅读教学情境

1.树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小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

2.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小语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3.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

小语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

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是向校内外辐射,从内容上说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1.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

小语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而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等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笔者认为,必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报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程资源。如《春天》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第一场雪》可以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雪景;《放风筝》可以带学生去开展放风筝的实践活动等等,活化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

2.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

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往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注重知识的渗透、整合

阅读活动是一种系统活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合、归纳、回顾,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让学生归纳总结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感受写景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回想学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文章,去欣赏,去体会等等。 小语阅读课同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如《月光曲》一课,可以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来让学生结合内容欣赏,加强与音乐学科的联系,陶冶学生情操,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4.加强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