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第1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一、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再辨析

    科技成果是一个中国特色明显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仍未取得一致,但管理部门则基本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观点。1986年公布的《现代科技管理词典》与《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关于科技成果的提法较为类似,都是指“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结果”。而2009年的《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进一步指出,科技成果是“由组织或个人完成的各类科学技术项目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等属性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和新工艺等”。从上述概念及其演变过程可看出,科技成果有三大基本特征,即具有一定的价值(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应用价值)、一定的属性(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等属性)和一定的创新(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和新工艺等)。由于是基于管理的角度,因而上述定义还强调了其产生来源是科学研究项目(或课题)。实际上,我国制定的有关科技成果的政策都着眼于政府的科研计划项目(或课题),正好切合了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服务于政府管理,这是在研究科技成果问题时首先必须牢牢把握的。

    科技成果,顾名思义应包括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两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1987)首次明确将科技成果分为三类,即科学理论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前两者属科学成果,后者属技术成果,这一分类一直延续至今。2009年的《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又根据科技成果转移方向的差异,将应用技术成果细分为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和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两类,这样科技成果实际上就包括四类。科学被细分为软科学和硬科学,而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成果分别是与之对应的成果类别。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将应用技术成果细分为软技术成果和硬技术成果两类,从而科技成果可进一步细分为六小类。同时,由于必须经过认定是科技成果的特征之一,只有通过专利申请授权、取得技术标准、发表论文专著、计算机软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登记等科技成果鉴定方式,形成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才能得到合法的保护继而进行后续的转化,因而最终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还需要穿上一定形式的知识产权外衣。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的定义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该法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落脚在应用技术成果,而未考虑科学理论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由于我国的科技计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等五大类,其产生的科技成果广泛覆盖六小类科技成果。其中一些科技计划的成果产生形式以科学成果为主,有些也涉及科学成果,虽然科学成果所产生的直接经济社会价值不如技术成果,但其科学价值和间接的经济社会价值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却往往被忽视。无论从重要性还是完整性等来看,都应将科学成果纳入科技成果转化序列。这样,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应进行充实,即为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生的具有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与开发、应用或推广或传播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发展新产业、新学科、新政策等活动。

    二、各类科技成果的主要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往往存在着多次转化,尽管不是所有的成果都完成所有的转化。同时,科技成果在完成每次转化后的结果和表现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加之不同类别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也有较大差异,都需要详加区分,以便更科学地设计过程监测指标体系。

    (一)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

    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用途为促进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受众主要是政府决策者、机构管理者、机构研究者等。软科学成果根据其表现形式可进一步细分为非(公开)出版物和公开出版物两类,它们的转化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别。

    非(公开)出版成果包括研究综述成果、调查研究报告、翻译资料、各类政策建议草案等[9],由于不以公开出版物的形式展现出来,其受众范围非常窄,转化过程是成果拥有者通过上报、赠阅、内部流通、宣传等方式让转化对象了解成果内容,如果成果内容得到受众的认可,例如研究报告被决策者或管理者批示、成果内容被转载等,即可认为完成初步的转化。如果受众依据该成果制定出新的政策、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产生新的学科及相应的学术研究基地(如产生新的研究机构、研究团队、专门学会)等,则可被认为是完成了第二次转化。

    对于以公开出版物形式展现的科学成 果,如果被受众所认可并被吸收到新的科技成果中,其形式包括论文和著作被引用、报纸文章被转载、著作被翻译再版等,可被认为完成了成果的第一次转化。而如果完成第一次转化的成果得到更大层面的认可,并对政策制定、管理改革、新的学科形成等产生了实质影响,则可被认为是完成了第二次转化。

    完成二次转化后,政策或管理制度变革可进一步创造大小不等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它们可算是第三次转化。

    (二)硬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

    硬科学研究成果分为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和应用研究理论成果,前者的主要用途为推动科学发展,受众主要是机构研究者,后者则同时囊括推动科学发展和指导技术开发两大用途,受众主要是机构研究者、专业技术人员等。硬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以公开出版物的形式出现,当然国防等机密性强的领域的一些成果也可能不公开(由于难以测度且数量很少,因而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具体的两类硬科学成果的转化过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别。

    

    基础研究理论成果被公开出版后,被吸收到新的科技成果中,例如被新的科技成果所引用,就意味着完成了成果转化。应用研究理论成果被公开出版后,同时沿着两条路径进行转化:第一条路径是它被吸收到新的科技成果中;第二条路径是它被具体用于指导技术成果的开发,也就是成为获得新的技术成果的理论依据,都意味着完成了成果转化。

    当然,硬科学研究成果在经历了第一次转化后,如果得到政府层面的响应,并推动政策或管理制度的修订或制定,则将经历其第二次转化。同样因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则可被看作第三次转化。

    (三)软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

    软技术研究成果细分为软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它们都不以实物体现,而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前者主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受众主要是企业及其中具体的研究者和服务人员;后者则同时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受众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机构及其中具体的研究者、服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两类成果转化的差别出现在第一次转化过程中,软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先完成产业化过程,而软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则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成果的应用推广。

    无论是产业化或大规模的应用推广,都将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从而完成软技术研究成果的二次转化过程。

    (四)硬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

    硬技术研究成果也分为硬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和硬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等两类,它们的用途和受众分别与软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相同。硬技术研究成果中的具体两类成果的转化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随着技术转化模式的不同[10],每类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也有细微的差别。

    硬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一般为实验室阶段的成果,它们还将先后经历后续试验、开发、产业化等阶段,完成第一次转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如果形成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将形成第二次转化过程。完成二次转化后将产生大小不等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从而完成第三次转化过程。

    硬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的转化有两条路径:一是,先直接应用于某个具体的工程建设中,或者在已明确范围的区域内进行应用试点,完成其第一次转化过程;在技术应用成功以后在更大范围内或更多工程建设中推广,就完成了第二次转化过程。二是,先经历后续试验和开发,再在此基础上开展应用推广,前后也涉及两次转化过程。无论如何,它们最终也都会创造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第三次转化过程。

    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完整分析表明,不同类别成果的转化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不同类别成果也可能在某个转化阶段具有相同的转化路径,其中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硬科学研究成果、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和硬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软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和硬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两两之间都存在类似的转化过程,其共性远大于差异性。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某类成果转化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于该类成果的其他成果类别,后者将按照上述科技成果的转化路径进行转化。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监测体系设计

    国外在监测科技成果转化或者说技术转移方面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参考借鉴。对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进行监测时还需要特别强调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为此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指标设计的宗旨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针对三类转化过程类似的科技成果设计了两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体系。

    (一)国内外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情况

    多数国家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监测没有全国统一的完整体系,仅由非政府机构采用调查等方式对国家资助的实验室、大学的技术转移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监测指标的设计多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科研资金投入的效益情况,例如鲁本斯坦和盖斯勒将科学技术产出分为四类:即与销售有关的、与节约有关的、与对利润的影响有关的以及与技术解决方案的时间和成本有关的[11],其数据获取的方法基本上是样本调查。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NSF对联邦实验室的技术转移活动进行了专门统计,涉及专利申请与授予、许可、合作研发等3个方面[12]。总体来看,国外监测的主体为民间机构而非政府,关注重点在技术转移而非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的统计指标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不足在于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够。

    与国外相比,我国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仅对科技成果进行了统计,而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1991年原国家科委编著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首次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模型,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定义为技术成功率、工程成功率、商业成功率的三项乘积,并将这三项指标继续划分为多项指标,但该成果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实际应用。整体而言,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仍然缺少为权威的指标体系,政府和学界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

    

    (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宗旨与原则

    根据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监测的已有基础和条件,为更好地将政府资助科研项目(课题)所获得的科技成果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本文提出过程监测体系应体现两个根本宗旨:一是更好地监测不同类别科技成果 转化的过程和效果,为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与实践提供直接的依据;二是更好地与国际现有监测体系进行衔接,以促进开展国际比较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外对于技术转移测度的原则(包括提出该体系的设计原则)包括具体、可测量、可接受、相关、随时间而变化等方面[18],这些原则对建立我国的监测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还应注意到我国科技成果的概念与国外的差别,以及我国具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所具有的一些体制优势和不足。为此,本文提出设计我国的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监测指标要反映不同监测对象的差别、指标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指标兼顾系统性和简洁性、指标兼顾国内实际又能接轨国际、指标体系可反映不同对象的转移全过程等。

    (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监测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上述设计宗旨和原则的指导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监测指标体系在具体设计时,还应该考虑的是,转化过程类似的成果归为一类,同时尽管有些成果可能会产生三次转化,但由于第三次转化的效益难以精确地计算出来,因而仅设计前两次转化过程的检测指标体系。具体的监测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四、总结与讨论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的统计或调查对象为政府部门资助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下属企业等,其规模以百万计,参与人员更是以千万计。因此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体系。鉴于我国当前的大学、科研机构等普遍缺少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构,为此建议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先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中的后评估项目作为试点,探索相关数据获取的渠道和机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数据获取机制并在全国推广开来,如无特殊情况,要求所有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机构要说明之前完成的财政支持项目(课题)产生成果的转化情况,并提交相应的指标数据,将其作为项目(课题)申报的前提条件。当然,这是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同时,产业集群规模等指标更多要依靠调查来获取,可借助第三方机构来参与完成。

    尽管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都倾向于采用模型化的方法计算转化效率,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貌。但本文认为,政府部门才是最关心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部门,因此应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来分析指标数据,这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为此,采取指标逐一分析的方式对监测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但可根据需要对不同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转制企业等)进行分门别类,从而比较它们在转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具体效率和存在的问题。这种分类还有助于进行国际比较,从而厘清许多有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确切认识。

    本文采用两阶段指标体系的监测方法,在具体监测过程中,对同一类成果不同阶段指标监测结果的比较分析,主要用于反映其不同阶段的转化绩效变化;而对不同类别统一阶段指标监测结果则不做比较分析,但可以根据时间序列的变化来反映其转化绩效的时间序列变化。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具体发生变化的指标监测值的情况来进一步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通过持续的跟踪分析,就可以将政府和社会的视线聚焦于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环节,继而为提出后续解决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2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途径 方法

当今世界处于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已经逐步实现全球一体化,现代科技教育越来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生活质量、国际竞争力以及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无不取决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科技教育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如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强军战略等。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当主力军的重要角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施的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和知识库,高校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和文化和谐,其中:科学研究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难以实现,也无法进行文化创新引领,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发展。而高校科学研究目的就是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落脚点就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中试化、工业化、产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本人结合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实际,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有益探讨。

1.高校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

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中把“科技成果”定义为:科技成果是指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结果。

科技成果是指由法定机关(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门)认可,在一定范围内经实践证明先进、成熟、适用,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其内涵与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基本相一致,是无形资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成果基本特征:①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②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③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④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确认。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可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在统计、分析中,也可分为科学理论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

高校的科技成果从构成和表现形式可分为9类: ①技术方案(新产品、新工艺);②新设计;③技术秘密;④工艺图纸;⑤计算机软件;⑥论文;⑦集成电路;⑧生物品种;⑨科学发现。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校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包括各类成果的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加强,效率的增加等等。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成果从创造地转移到使用地,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仅指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经济得到进步。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指这种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是指技术成果的应用数与技术成果总数的比。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转化方式。*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①高校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②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或合同研究,建立研发平台,直接将研究的技术和成果转化;③高校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④高校与企业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主要是通过各类中介机构来开展的。机构类型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①通过专门机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②通过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实施转化;③通过科技咨询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等等。

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

第3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之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不断激发农业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热情,组建一支能有效推动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

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人”的因素

20世纪80—90年代,国外学者已开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1]。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研究主要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设计、转化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其中“人”的作用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2-4]。无论是政府、专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或是农户主导模式,成果推广转化“联系人”和农民的认可与接受都是关键环节。很多学者都指出,成果转化人才工作动力与能力不足、人才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设计不健全等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重要问题[5-6],强化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必然选择,具体包括:强化农业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运用意识等[7]。

1.2科技人才激励

人才激励理论由来已久,形成了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等为代表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以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为代表的过程型激励理论。国内学者指出,对知识型员工或科研人员的激励应秉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激励原则,需要关注公平竞争、共享合作、合理评估、多元发展和自由流动五种激励保障机制[8-10]。尤其是对科研单位人员的激励,应当从成长、薪酬、工作、组织、团队等多个维度出发,明确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内容等多特性下的激励重点[11],提出的激励要素主要包括:薪酬福利、荣誉奖励政策、个人学习和发展空间、研究氛围、工作环境等[12]。

2相关概念界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是指将创新性的农业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技术转移人才、科技推广人才和产业经营人才。“技术转移人才”指从事科技成果孵化、转移、转化的人才。“科技推广人才”指开展科技成果试验、中试、熟化、示范、宣传、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人员,包括为成果转化服务的科研试验、科技推广、科技帮扶、基地农场试验示范等人员,不包括科技企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技术服务人员。“产业经营人才”指投资转化成果的院所科技企业中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A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A科学院”)已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开始承担成果孵化、试验开发与示范、专业培训及咨询等成果转化工作,也有部分管理服务人员专职承担成果转化策划统筹、知识产权管理、产品经营与销售工作,但总体来说,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的成长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技术转移人才、科技推广人才以及产业经营人才的内涵还将随着成果转化工作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

3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现状

作为农业战线的主力军,A科学院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A科学院共组织科技下乡8万人次,举办现场展示观摩会、技术培训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1.4万次,培训各类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1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30万份,推广应用新品种190个、新产品650个、新技术230项(其中,有27项新技术入选2017年原农业部主推技术,约占当年主推技术的27%),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总面积0.27亿hm2,推广畜禽3.2亿头(羽)。与此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成果转化的针对性不强、成果转化的效果不佳、成果转化失真和变形等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成果转化人员有着直接的关联。文章有针对性地聚焦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对A科学院开展了问卷调查,进行了建设情况摸底。A科学院共有成果转化人员909名,其中,编制内人员748名,本次研究将这部分占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成果转化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3.1性别及年龄结构

A科学院有男性转化人员547人,女性转化人员201人,男女比例约为2.7∶1,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均表现为男性成员偏多(见图1);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从事转化工作的人员较少,仅占6.82%;专职人员更多集中在40~50岁和50~60岁年龄段,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则相对集中在30~40岁年龄段,占比36.63%(见图2)。

3.2学历学位结构

A科学院有657名成果转化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占比87.83%,但学历学位结构在专职和兼职群体间差异较大。专职人员里大学本科及以下人员共161人,占专职人员总数的69.70%,学历学位层次偏低;兼职人员中有硕士研究生154人,博士研究生240人,占兼职人员总数的76.21%,学历学位层次较高。

3.3专业技术职称结构

A科学院具有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成果转化人员共计392名,占比52.41%,但其中41.58%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主要集中在中级职称,占比36.80%,其次为高级职称,占比35.06%,还有18.61%尚无专业技术职称,相比于兼职人员职称层次较低(见图3)。

3.4岗位分布

A科学院有454名成果转化人员处于创新团队或其他科研岗位,占比60.70%,他们绝大部分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主要集中在所办企业,占专职人员总数的45.89%,另有专职从事成果转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若干,占比25.54%(见图4)。

4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从院级层面来讲,近年来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出台的重大人才政策,绝大部分都是针对科研人员,还没有针对成果转化人员的专门工程、意见或政策。从所级层面来讲,A科学院所属大多数研究所将成果转化作为开发强所的重要支撑,但长期以来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职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人员少,缺少新鲜血液,后备力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4.2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A科学院各研究所学科分布广泛、产业特点各异,建立成果转化人才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困难,造成对成果转化人才的考核评价偏重于科研业务,成果转化业绩与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先进评选等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成果转化人员的职称晋升不畅,职称晋升条件与成果转化工作特点不相匹配,对成果转化人员评审的标准还类似于研究系列,成果转化人员与科研人员在职称晋升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三是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与成果转化工作相匹配的薪酬分配体系还不够完善,年薪制、股份期权等多元化分配体系亟待建立。

4.3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尚未成形

A科学院多数成果转化人员为科研人员或从科研岗位转岗而来的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较强,但经营、管理及市场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因此,A科学院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中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同时,现有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在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层次等方面还不够合理,存在结构性短缺。此外,具备各方面知识储备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军人才匮乏,难以统筹整个科技成果转化链条,致使专业的成果转化人才团队结构松散,执行力弱。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5.1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端科技研发人才一同在促进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农业科研“顶天立地”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参与成果转化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一般来讲,成果转化人才需要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包括财务管理能力、相关法律基础、商务谈判技巧以及专利申请的经验等,若只掌握专业技术则难以独立高效完成成果转化工作。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匮乏是影响A科学院成果转化及成果产业化的瓶颈因素,专业从事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数量多少和综合素质高低是决定成果转化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培育和引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队伍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任务和紧迫要求。

5.2引导科研人员专职从事成果转化工作

建立院所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组织实施技术成果的熟化、开发以及市场开拓提供资金支持。积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申报国家或省级的技术创新引导计划或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以获取经费支持,更好地开展成果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市场营销、金融学等方面的培训,并聘请优秀企业家或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导师为成果转化人员授课,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积极选派成果转化人员到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部门或企业开展交流考察、访学进修等,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联合建立科研示范基地、专家(博士)服务站,选派一批科研人员进驻基层、乡村或企业,开展专家联系县(乡、村)、专家联系重点企业等活动,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将高层次成果转化人才纳入院农科英才管理,分层次选拔领军人才(院级转化英才)和骨干人才(所级转化英才),在工作经费、人员配置、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人才成长。

5.3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果转化人才评价体系

第4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关键词:科技成果 转化 发展方式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事业发展的一大现实难题,更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紧迫问题。着眼于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保障,笔者在认真调查研究临洮县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1、临洮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情况。多年来,临洮县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近年来,临洮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县共登记管理的科技成果有100多项。有50项进入转化阶段,其中有10多项应用转化效果较好,获得市、县政府科技进步奖。全县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10多个,市县级新产品20个。据统计分析,高新技术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左右,已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良法推广面积60%,玉米、马铃薯、林果等农作物育种攻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花卉种球国产化技术等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积极推广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每年至少有20多万人次患者受益;已初步形成县乡两级政府门户网、企业网络平台和乡村两级农村信息网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临洮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激发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成果就地转化。全县现有科研站所6所、行业科研机构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民营科技企业50多户、科学技术类学会、协会、研究会10多个。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成果转化。一批骨干企业与全国10多个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保障成果顺利转化。通过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项目、民营企业投入等多种形式的多元投入体系,为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四是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服务于成果转化。建立了信息平台,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营造尊重知识和科技的氛围。

2、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临洮县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问题:

2.1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三项费”投入严重不足,机会成本和风险较高,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同时面临在引进和推广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科技项目和新产品方面资金匮乏。

2.2 科研机构和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薄弱。已建立的科研机构和示范基地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多数是农业等方面的研究机构,工业方面的科研机构和示范基地相当薄弱,在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方面发展缓慢。

2.3 科技人才匮乏,导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企业技术人员非常缺乏,企业研发机构很少且工作开展较差,存在着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引进人才难。

3、对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针对目前临洮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思想认识、市场观念、政策扶持、开拓创新等方面努力转变。

3.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应督促落实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

3.2 争取多方支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政府每年的科技投入应有所增加,支持高新技术和新产品试制、重大项目引进、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等项目,政府及科技、经济税收等职能部门应努力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支持和积极参与。

第5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关键词】 高校科研成果 产业化 模式 生产力

每个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希望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以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企业也希望获得有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生产服务过程产生效益。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造成,一方面是很多项目在等待转化,另一方面是有大量空闲资金在等待着项目,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成为我国科学和经济事业高速发展的“瓶颈”。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部门的科技成果向应用部门输出并与之进行交换的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可以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品结构的变化和新兴产业的诞生。

1、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意义

高校科学研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体现出以下特点:重学术、轻应用;科研与经济脱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利益机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传统的高校科研体系中,教师申请立项、政府拨款、课题研究、学术性论文产出、专家论证,构成了独立于社会环境的封闭式系统,企业资金与社会支持难以参与。

要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就是要让科研理论走出实验室,进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最终实现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科研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新身份参与到商业化运作中,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承担风险,创造价值。

2、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市场预测确定科研目标、科技成果的产生、科技成果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使用四个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渐进的过程,只有完成了这四个阶段,才能达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企业、市场等各要素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各要素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资金在所有环节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必然是一个在规范管理下的经济利益驱动的运转系统。如果缺少了经济利益这只无形的手,科研与商业之间只能隔河相望。用资金作杠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运用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充分利用社会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才能使这一复杂的系统高效率运转,推动产学研结合,使科技、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需选取合适的模式

根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和高校与环境的互动融合程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从产权形态上可分为两类:合作型态和非合作型态。合作型态包括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共建经济实体等模式;非合作模式包括自建经济实体和自建大学科技园等模式。

1、技术转移模式

技术转移是早期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主要模式。高校研发所获得的专利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扩大和规范技术转移,我国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技术市场,形成了技术市场网络,建立了以《技术合同法》、《成果转化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与行政法规相配套的技术市场法律体系。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能利用高校的创新成果弥补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不足或技术资源的结构性缺陷,利用资金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缺点在于高校与企业的互动融合程度较低,不利于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同时企业也无法分享创新过程的信息,不利于企业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

2、技术合作模式

技术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并把它作为“九五”期间的技术创新工程。近十年来,产学研的结合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的技术创新成果就是技术合作成功的例证。

技术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技术合作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和企业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这种需求和资源结构的互补性能够产生比单一资源单独使用更大的效率,在合作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资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二是通过技术合作对资源集中使用能有效地控制资源的投入规模,减少了由于单个单位因资源不足或资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创新滞后,因而能够缩短创新时间;三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创新过程,能有效地分担创新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3、共建经济实体模式

这种模式是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中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最高级、最紧密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有:高校提供技术、文化等软件条件,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作为合作一方的高校对共建的经济实体有自己可接受的管理方式和思考;明确了各方的责、权、利的关系。在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我国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的,而且这种方式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企业。

这种共建经济实体的模式,是高校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环境作用较大的一种模式,与技术转移相比,这种模式会给高校带来更多的制约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使高校获得更大的创收效益。

4、自建经济实体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拥有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的高校纷纷开始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创办经济实体,如北京大学创办的北大方正、清华大学创办的清华同方、南开大学创办的南开戈德等。这些自建的经济实体由于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同时高校不断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使这些校办企业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很多都成为了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者。

近年,高校财力的增强、政府政策的宽松和支持,使得高校有可能自建经济实体。这种发展是在高校自有技术成熟、政府政策宽松、高校财务增强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自建经济实体里,大学能更自由和更灵活地执行其自身的管理思想和组织文化,同时还可以达到自己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目的。这种模式为高校与环境互动和融合的最高形式——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能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优势的高技术行业,如信息技术、新材料、软件等,由于起点高,技术先进,许多高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二是发展不平衡,在创办经济实体的全国400多所高校中,销售收入前十位的校办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校办企业收入的70%;占创办企业高校不足10%的36所高校,其校办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企业销售收入的90%;其余90%的高校企业仅占10%;其中北大和清华两校校办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校办企业销售收入的45%。可见,高校企业的集中度非常明显,几所著名的高校占有相对的优势。三是培育了一批科技企业家。与在其他类型企业中成长的企业家不同,在高校企业中成长的企业家具有更高的科学素养和技术前瞻眼光,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宝贵的人才。众多高校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过去都是高校的教师,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得到实际锻炼,既是具有商业头脑的科学家,又是具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

5、自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目前,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更为成功的模式就是其利用自身的优势自建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利用其所具有研发人才、研发机构、研发场地、实验设备建立研发基地,吸引社会资金、企业及人才到园区创业,同时利用科技园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我国科技部、教育部于2001年开始在国家层面上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近年来,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迅猛异常,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功能与定位日趋成熟,运作模式也逐步形成特色。

从理论上来看,大学科技园的产生是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高水平。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给高校最合理和最高效配置其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培养卓越人才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和最有效的组织结构。这种形式承载了高校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科技园的产生,是对高校功能的延伸和拓展。

以上是对我国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可选模式的描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高校功能的转变。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差距,抓住机遇,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并选择合适的产业化模式,尽快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着力解决高校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技术源头、市场开发、政策保证、资金投入等关键要素上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能加速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高杰、周敬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2] 丁同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3(4).

[3] 李庆祝、彭光铭、关铃、骆宏华:高校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4] 康敏:关于推进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究[J].山西科技,2011(4).

[5] 王喜媛、叶明、许权利: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4).

第6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对策

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点为应用型、技术型与服务型人才,主要强调为企业或者行业服务的能力。在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从企业与市场需求出发,以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来看,其效果并不明显,使得很多科技成果无法得到落实。如何突破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

(一)教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驱动力不足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职称晋升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方式,教师所开展的多项工作,例如项目研究、课程改革等,无不是与获得更高一级的职称评定相关。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规则中,并没有涉及到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内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的动力仅局限于职称晋升,他们开展科研的目标为“完成任务”,而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则不会过多关心。一般只是把专利或研究成果转让出去便代表科研的终结,关于市场化问题,他们则表现得漠不关心。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便是,教师们往往只追求科技成果,关于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程度等一概不管,而且注重科技成果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使得很多科技成果即便转化,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实验中累积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

(二)有关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缺失

高职院校中,教师之所以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与学校自身“重科研、轻生产”的科研政策引导息息相关。不少高职院校单纯关注结题以及项目立项的数量,并没有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当作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学校方面为了体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往往注重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数量、企业的资助经费以及校企合作的项目等,但是对于这些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这些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等,并不重视,也没有相关指导与激励政策。换言之,高职院校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政策多处于空白时期,尤其是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后的相关问题管理的空白使得教师主动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大幅下降。

(三)科技成果中间试验力量薄弱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二次研发投入。然而,多数高职院校在这一过程中的中间试验力量薄弱,导致大量技术无法投入到生产步骤。很多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为中间试验设备缺失、场地以及资金等匮乏,很多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中都表现出了诸多无奈。由于中间试验环境建设的不足限制了学校科研成果的推广效果,而且也无法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此外,由于中间实验环境的薄弱,有的科技成果即便投入到生产环节,也使得其中的风险大大提升。如今,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试验环节薄弱、测试与设计等工业化步骤能力欠缺,使得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与效率大大降低。

(四)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来自企业的参与和主导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产学研合作的程度并不够深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业务以及技术发展的需求,受到利益驱使,他们比较倾向于短平快类型的项目或者能够很快可以收获成效的成熟技术,企业方面并不想在技术研发的前期环节展开合作。其次,在产学研合作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还受到计划执行力、监督体系等问题的影响。

(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受到资金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组织中间试验的能力很低,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大幅下降。尽管从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的科研投入正在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但是能够用于科研经费的金额并不算高,而且来自上级部门与企业方面的资金所占比例更低。高职院校的科研资金大部分投在了项目的初期开发阶段,能够用于中间试验以及成果转化的资金严重不足。而且和普通院校相比,企业方面对高职院校科研的信任程度较低,他们往往不希望将自身的资金投入到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中间试验以及转化h节。但是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经过很长的发展时期,而且也应该拥有充足的转化资金作保障。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以利益作为行动的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沟通较少,使得他们不愿意参与资金投入多、收益较慢的科技成果转化,这都使得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很低。

二、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设置专业化机构,多渠道完善技术转移机制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应该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工作范畴,组建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部门,全面统筹规划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工作。逐渐健全与完善学校的技术转移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或者委托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专门负责技术转移工作。以托管服务等形式,委托第三方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全权负责科技成果的转让、投资等,健全与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机制,借助市场的力量帮助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二)明确利益分配方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笔者调查发现,现代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在进入学校开展的研究中,往往是通过横向科研项目的形式来进行的,这就使得教师们无法继续享受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策略和配套措施,积极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主动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技术开发项目中,选题之初便应该对预期成果的市场价值进行论证,使得教师在项目选题环节便考虑到成果的转化。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方法,成立专业化资助资金,对教师所拥有的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等做出明确规定,对其中的审批流程以及操作步骤做出详细规定与指引,对于技术入股全部人员的权益分配做出规定,鼓励学校科研工作者直接转化科技成果,甚至是直接创办科技型企业。

(三)壮大科研队伍,成立研发中心

从区域发展需求出发,在学科建设的前提下,在高职院校内部成立研发中心,壮大学校的科研队伍。引入多方面社会力量的参与,例如企业、行业或者社会研究机构等,完善科研团队建设,从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出发,科学选取研究项目,使研发更具时代性,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针对企业中出现的问题,以技术研发或者二次转化的形式予以解决,推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设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高职院校应该遵循分类原则,不仅要注重科研机构在社会公益技术研究以及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发挥,积极鼓励自由探索,而且在针对产业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中,必须注重使用项目对项目需求者以及成果使用者的合理安排研究开发的责任,强调市场评价的作用,最终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可以被纳入院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范畴之内。深化产学研合作的程度,深入发掘一些市场价值高的项目,并经历研发、中试以及工业试验等环节使得成果得到转化,完善社会经济效益考核标准,健全成果使用者评价机制,深入监管项目质量,积极开发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五)在科研考核体系中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项目

前文已经提及,高院校开展科研活动很大程度取决于本校的科研考核标准。要想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对现有的科研考核体系予以完善,并将成果转化并入科研考核的范畴。首先,对高职院校的成果转化考核机制予以完善,对成果转化进行跟踪考核评价,对其中的绩效指标作出明确规定,不断完善与之相关的评价体系。对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统计体系予以完善,加强对转化情况的监督,实时监测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其次,完善科技转化人才职称评定体系,逐渐形成与科技转化人才特点相匹配的职称评审制度。

(六)完善院校内部激励机制

第一,针对研发项目负责团队或者拥有可转化科技成果的教师与团队,高职院校应该予以必要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甚至为他们实行学术休假,来保障这些教师或者团队能够有时间与精力从事研发与成果推广活动。科学评估科技项目合作以及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效益,针对那些能够完成相关任务的团队或者教师个体,学校应该给予他们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待遇,以此来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展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第二,对教师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业绩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对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重视,改变他们重、轻成果转化的观念,使他们形成以促进企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的观念,将学校、市场以及企业三者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曹明亮.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4):60-61.

[2]孙芝杨,黄闯.江苏省高职院校科技

成果转化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35-136.

[3]杜江.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研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73-75.

[4]马顺彬.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的高职院

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职业时空,2012,8(10):45-46,49.

[5]李慧玲.略论构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

转化机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53-57.

第7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北京地区高校科研及技术转移现状

科研投入情况

2005年,北京地区共有全日制普通高校71所,其中有科技活动的69所。在这些高校中,共有科技活动人员45093人,占全市总数的14.95%;科学家和工程师37617人,占16.01%;科技经费筹集61.28亿元,占10.17%;科技经费支出48.12亿元,占8.69%;在研科研项目27753项,占44.16%。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校均科技经费总量为全国高校的4.5倍。目前,北京地区高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地145个,是全国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科技产出情况

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申请专利2123件,占全国高校的22.13%,其中发明专利1728件,占27.84%,拥有专利数3188件,占31.03%,发表科技论文57477篇,占57.88%,出版科技著作4572部,占71.9%,均居全国之首。

技术转移状况

北京地区高技术转移远远地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面,2003年校均签订技术合同54项,合同金额校均2054.1万元,而同期全国高校校均则为8项和515.1万元。(详见表1)

清华大学1996年和1998年分别与深圳市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共建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两个独立事业法人实体,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突出重点,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技术转移上探出了一条新路子。为了推动校地结合和产学研结合,1995年7月清华大学建立了非营利性组织――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其宗旨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界的深入合作,促进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技术发展趋向和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依托,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积极为企业培养、输送各类急需人才,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共有成员单位171家,其中国内成员单位138家,国外企业33家,形成面向企业的服务网络。并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借助学校人才、技术和实验设备条件,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加快了学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速度。

由于实行了校地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和技术转移新的运行机制,学校科研经费中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已占一半以上,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也持续快速增长,从“八五”期间的1.98亿元迅速增加到“十五”期间的13.80亿元:“八五”期间输出技术1061项,成交额1.98亿元;“九五”期间输出技术2437项,成交额5.88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十五”期间输出技术3302项,成交额13.80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科技投入产出分析

北京地区的高校无论是在科技投入方面,还是在科技产出方面其强度都比全国高校的平均强度大,产出高。其产出效率也相当高,如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各项科技投入,仅占北京地区全部科技投入的10%~15%左右,科技产出却占30%左右,尤其是在科技论文和科技著作的产出上所占比重高达60-70%。

但是,仔细分析这些产出,我们发现高等院校的科技产出多为知识性成果,而技术性成果则相对较少,尤其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成熟技术或易于产业化的技术成果就更少。这一点可以从2004、2005两年间北京高等院校的技术输出所占比例得到说明(见表2)。

2004年,高等院校技术合同成交项仅占6.75%,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仅占2.22%;2005年,这一数据分别为6.99%和1.87%,基本与上年持平。尽管高等院校所申请和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占30%左右,但“十五”期间,专利技术的交易仅占高等院校全部技术交易的1.29%.这表明高等院校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重点高校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高等院校产出的科技成果技术性成果偏少,尤其是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技术成果较少;第二,即使是偏少的技术性成果也未能完全转移到工业界,还有大量的成果搁置在科学家的书桌里。

北京高校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有调查显示,高校开发的技术未能应用推广的主要障碍(占被调查项目的76.4%)是“经济上不可行”和“市场小”。由学校基金资助的课题,一般都侧重于学术思想新颖、研究内容先进、目标明确的项目,但由于资助额度有限,这些课题往往只能完成预研阶段,要继续进行应用开发研究,必须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这类课题一般还不具备应用转化条件;一些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以及各部委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计划项目,由于是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项目,该类课题承担的多少和完成质量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科技实力,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类课题的申报和管理。但由于这类课题在立项论证时,主要侧重于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太注重对其应用前景的论证,只需要论文,不要求出技术产品,因此科技人员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较少注意与市场的衔接,因此这类项目转化率也较低;高校承担的行业、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新产品开发的项目在高校科研课题中占有较大比重,与生产结合较为紧密、较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片面强调课题的完成而忽视了与课题配套技术的相关性研究,致使这类课题应用面过窄,而难以再次转化应用。

成果成熟度低

高校科技成果往往是单一技术、阶段性成果多,缺乏技术集成、技术成熟度低,解决行业性关键共性难题的成套技术少。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资金完成中试,使得技术可靠性降低,并缺乏进一步开发的配套设备和技术。因此科技成果在技术上不够成熟,水平也不高,一般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与可转化为成果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创业冲动较弱

企业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需求者,其基本行为和态度的偏差也构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而北京的一些企业在投资上片面追求投资效益,尤其是短期效益,急于求成,而自身项目识别能力较弱,因此有许多非常好的长线项目推广起来困难,一般地讲,那些短期回报欲望高的企业,创业冲动较弱,害怕承担风险,在投资上爱扎堆。一方面,他们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认识不足,只愿分享高科技所带来的高回报,不愿承担成果转化的高风险,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对科技成果的价值估计和认识不足,加上企业对科研机构的不信任、对科技成果的怀疑态度,常常导致双方的合作告吹。一个好的项目,从投入到获得回报,一般来说要经历种子期、创业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而这个周期可能长达7~10年!因此,除非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是不愿意等待如此之长的时间来获得回报的。现在更多的投资者更愿意在3年内即获得回报,甚至期望一年就能盈利,而不愿意经历漫长的等待。正因为如此,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技术往往找不到投资者,无法进行继续开发,最后只好胎死腹中。最终,却无法从沉淀着无数夭折技术的“死亡之谷”里被重新打捞出来,脱颖而出,从而跨越“达尔文之海”。

在上述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一和第二点,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相脱节和缺乏技术集成、技术成熟度低,解决行业性关键共性难题的成套技术少,从而造成技术的有效供给不足。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成果拥有者抱怨有很好的成果找不到投资者,另一方面,资本拥有者握着大把资金,大叫找不到好的项目。据一种夸张的说法,在中关村的上空,飘浮着上千亿的资金在寻找好的投资项目。这种矛盾的状态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这实乃是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所造成的。那些号称拥有大量成果找不到投资者的,他们的成果大都是技术成熟度不高的项目,无法直接实现转化,或者市场需求性不强的项目,难于推广应用。

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的几点思考

技术转移工作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国家宏观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层面的原因,既有人们观念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因素。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因此,在宏观体制上,要改变大学过去对教师单一的评价考核方式,对不同的教师实行不同的评价考核指标,对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教师,要把为经济社会服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考核指标,并将其与实现其他职能的教师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调动科技人员技术转移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选题时一开始就真正地去贴近企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从而增加技术的有效供给;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为促进大学的科研成果向产业界的转移,真正实现其服务社会的职能,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调整科技投入政策,实现应用性科研项目立项的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由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确定科研项目,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确定科研项目转变。过去,科研项目的确定,更多地是考虑研究者个人的喜好、兴趣和研究院所的研究能力,是以科研院所为中心。这种方式对于一个国家的基础研究来说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它有利于发挥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做出重大科学发现。但是,对于应用性研究项目的研究来说,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因此必须转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确立科研项目的方式。

二是实现由单一性项目向集群性项目的转变。在当代,任何一个商品,都是众多技术的集成,单一的技术很难市场化、产业化,只有靠群簇技术的集成,才能迅速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是说,只有相互关联的技术共同实现突破,才能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因此,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技项目立项时,就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是实现由财政的单一投入向企业、研究机构筹集配套资金的转变。过去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全是财政单一的投入,企业也好、科研机构也好,他们都认为,反正是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其结果是花了也白花,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极其低下。因此,我们认为,今后在立项时,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有相应的配套经费(可按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规定配套经费的比例,如:10%、30%、50%等),政府才能给予投入。只有这样,实现科研风险共担,才能增强研究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

四是实现由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单一性向官、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过去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大多为单一的,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物质条件的制约、科研水平的制约、研究者眼界的制约等等,这种单打一的方式很难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综合优势,从而实现科研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科研项目立项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官、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优势互补,应该规定:(1)以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为主申报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必须有企业参与或协助,否则不予立项;(2)以企业为主申报的开发性研究项目,必须有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的参与,否则不予立项;(3)软科学研究项目,必须有实际工作部门的参与,否则不予立项。通过这样的规定,促使官、产、学、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

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机制,调动研究者实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现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方式,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要不拘一格地创新科技成果的管理方式,凡是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方式都要允许试验,因为,科研成果的闲置是科技资源的最大浪费,也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因此,我们认为:

第一,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方,可无偿或低价将科技成果转让给研究者,这不应该是盘活科技成果存量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这样就能通过使研究者或技术中介机构拥有知识产权,来全面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取得科研项目的最大投入-产出率。

第二,还可以在成果的归属上更为灵活,让参与科研项目的各方――出资者(包括政府和企业)、研究者个人以及项目的策划者都拥有一定的比例。这样,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开创一个技术转移的大好局面。

第三,无论是谁持有的技术,包括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只要在一定的期限内(譬如2年)未能实现向产业界的转移,政府应该行使介入权(march-in-right),强制进行转移。

深化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定位,强化其自身建设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承担着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集成、扩散、高技术产业化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是高技术产业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者。它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构成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公共创新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具体功能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融合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法律咨询、专利、技术咨询和评估等多方面职能; 第二,着眼共性技术开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第三,各方面的技术力量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集成,以产业化为研究目标;第四,转移中心成为技术集成的真正掌握者,能独立承担项目的转移工作。

在深化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定位的同时,还应强化其自身建设,具体地讲,首先,加强软、硬件建设,应该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技术转移平台,这个平台既包括硬件平台,也包括软件平台。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应加强技术转移信息网站建设,扩大覆盖面和服务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技术研发团队和机构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承担和组织实施工作,集成资源和技术,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起,建设技术转移的战略航母。其次,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龙头,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联合法律事务、专利、技术评估等机构,与各类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外技术源头建立密切联系。再次,实施技术转移的人才战略,培养锻炼一大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如技术转移专员、技术经纪人以及有技术背景的专利人、律师等。

第8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技术转移;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的资源基础观;专利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31-06

一、引 言

Etzkowitz, Webster, and Healey 把高校技术转移称为第二次学术革命[1]。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把高校技术转移作为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经济增长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绩效。在我国的官方文件和多数学术著作中,经常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来指代技术转移[2]。虽然我国也实施一系列法律和措施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是截至目前我国高校虽然技术成果多,可是转化少[3],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那么科学构建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测度体系、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至今为止,关于高校技术转移并无统一的理论。国内学者在进行高校技术转移方面的研究时,常采用3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性描述。如周克刚[3]探讨了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李玉清、许朗[4]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王铁军[5]研究了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二,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进行定量分析。如周凤华、朱雪忠[2]研究了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吴凡、董正英[6]基于资源因素验证了学校类型和学校声誉对学校技术转移能力的影响。第三,根据管理学中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易度量原则,来设计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评价体系。周宏[7]基于 BP神经网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综合评价;柴国荣[8]等设计了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

已有的文献在考察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时,有的并无理论作为基础,有的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并不完善。本文综合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测度体系,并使用我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现状描述

1. 高校R&D投入持续增加但技术成果相对较少

(1)高校R&D人员和经费持续增加。高等学校R&D人员持续增长。2010年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为29万人年,比2009年增长5.3%。但是占全国&D人员的比重却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16.63%降至2010年的11.34%。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R&D经费快速增加,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在2005年~2010年期间,这两项资金来源之和占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之比年均在92.0%以上,其中政府资金占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54.9%上升至2010年的60.1%。企业资金占比相对较平稳,在33.2%~36.7%之间波动。

(2)高校技术成果相对较少。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5年~2010年期,我国高校R&D人员投入占全国比例为16.63%~11.34%,高校R&D支出占全国比例为9.89%~8.06%。但是同期高校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例却仅为4.22%~5.95%,高校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例为4.01%~4.67%。由此可见相对于R&D投入而言,高校的技术成果产出较少。

2. 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差

2000年以来,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专利授权数达到37 490件,比2009年增长46.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8 055件,比2009年增长25.3%。

高校专利出售的合同数和总金额可以作为衡量高校技术转化绩效的两个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在2005年~2009年间,专利出售合同数和总金额均不断增加。但是,专利出售合同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例却位于5.0%~9.5%之间,平均为6.6%。同期专利出售总金额占 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为1.0%~1.7%,平均为1.4%。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对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战略性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2012年对全国7个省市共426家(其中深圳102家,北京56家,武汉110家,甘肃省30家,上海91家,扬州26家,苏州1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来自大学研发的新技术或新产品的企业占61.9 %,接受大学技术转让的企业占比 17.1%,有大学技术入股为的企业占6.1%,学学技术的企业为14.5%。根据高校技术转移的定义,在本次全国调查中,接受大学技术转让和大学技术入股属于高校技术转移的形式,即接受高校技术转移的企业平均占全部样本的比例仅为23.2%(=13.1%+6.0%)。就调研地区或城市来看,从高校接受技术转移的企业占比最高的是北京,比例为23.6%;其次是武汉,为19.5%;第三位的为甘肃省;最后一位是深圳,占比仅为16.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接受高校技术转移的企业占比较少,进一步反应出我国高校技术成果转移的比重较小/绩效较差。

三、基本分析框架

1. 理论基础

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综合了企业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建立理论分析框架,找出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因素。

(1)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由杰弗里·普费弗与萨兰奇克[9]创立。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个组织最重关心的是生存,为了存活,组织需要资源,但是组织通常自己不能生产这些资源,要从它所依赖的外部环境中来获取这些资源。但是由于存在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足够的资源,组织可以通过其它选择,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以保障自己的利益。资源依赖理论一方面强调组织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组织自身的选择能力,组织可以通过寻找关键性资源的替代品,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由于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外部的环境,政府制定的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如《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市场上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状况,以及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例如,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一方面政府往往对当地高校投入较多的科研经费,这将提高该地区高校的总体技术创新和转移能力;另一方面,当地企业也往往更注重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对高校的技术需求可能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高校的技术转移 。

在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一个组织获取利益的能力取决于它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能成功地找到新的关键性替代资源的组织,其竞争力将会超过不能找到替代性资源的组织[10]。我国高校1999年扩招后,由于规模扩张和质量改善而导致其运行成本增长,再加上国家财政拨款体制的转变,高校财政性经费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60%逐年下降;2001年~2008年,非财政收入占整个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逐渐上升,由2001年的46%上升至2007年的66%[11]。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将成为解决高校经费不足问题的必然趋势[12]。高校多元化筹资措施的一种就是通过技术转移来增加收入。Powers[13]认为资金来源有困难的高校将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技术成果转移。

(2)企业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组织运行绩效的影响,企业资源基础观则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内部资源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根本原因[14-15]。这些内部资源具有独特性、异质性,是其他企业很难模仿的(或即能使模仿其成本也非常高),主要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一定数量的资产、知识、技术、组织过程和能力等。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为其带来经济利益。

虽然资源基础观的提出是用来分析企业的成长及其竞争优势产生的原因的,但是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所以资源基础观也可用于高校技术转移分析[10]。因此高校所拥有的一些独特的内部资源,主要包括R&D资金水平、专业知识和科技能力、R&D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信息以及为促进技术转移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员等,都是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因素。

2. 模型构建

(1)评价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指标。本文用高校专利许可数量和专利许可收入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高效技术转移绩效。高校的专利授权量是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因为高校所拥有的专利是有价值的资产,受专利法的保护,企业及其他机构不能未经许可就进行模仿或使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专利许可数量,专利许可收入是其中两个衡量指标。

(2)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因素。基于上文中资源依赖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考察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因素。

① 内部因素。本文考察的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科技经费投入,包括政府资金、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和其他资金,其中其他资金主要指学校从技术转让、咨询、服务、新产品出售等收入中提取的用作科技活动的经费,以及其他临时性的研发投入;第二,研发人员,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人员的数量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的数量表示,素质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来表示;第三,技术转移人员,由于我国尚无关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人员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用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的统计数据来替代技术转移人员的数量,用R&D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来表示转移人员的素质;第四,技术转移经费,用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当年支出经费来表示。②外部环境。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市场对于技术的需求程度均难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所以本文没有把这些因素考虑进计量模型。地区人均 GDP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本文用人均 GDP来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3)模型建立。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建立如下3个模型:

模型I:

ZLSQit=β0+β1YFRYit+β2YFSZit+β3ZFZJit+

β4QYZJit+β5QTZJit+β6GDPit+uit

模型II:

ZLSQit=α0+α1YFRYit+α2YFSZit+α3ZFZJit+

α4QYZJit+α5QTZJit+α6ZYRYit+α7ZYSZit+α8ZYZJit+

α9GDPit+εit

模型III:

ZLSQit=γ0+γ1YFRYit+γ2YFSZit+γ3ZFZJit+

γ4QYZJit+γ5QTZJit+γ6ZYRYit+γ7ZYSZit+γ8ZYZJit+

γ9GDPit+νit

其中,ZLSQ为高校专利授权数量;ZLCS为专利许可数量;CSJE专利许可收入;YFRY为研发人员的数量;YFSZ为研发人员的素质;ZFZJ为政府资金;QYZJ为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QTZJ为其他资金;ZYRY为技术转移人员的数量;ZYSZ为技术转移人员的素质;ZYZJ为技术转移经费;GDP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u、∈和v均表示误差项。α、β和γ均为模型参数。i表示第i个省市或自治区(i=1~29),t表示第t年(t=2001~2009)。

3.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年度数据来进行分析,由于海南和数据部分缺失,所以从样本中剔除,采用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的数据。29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人均GDP来自中国经济信息网,其他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科技司历年公布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6.0对模型进行估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中最常见的形式即变截距模型。经Hausman检验,确定应采用个体效应为固定效应的不变系数模型。估计的结果如表4所示。

模型1使用专利授权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调整后的R2为0.9598,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很高,能解释专利授权数变动方差的95.98%。科技经费拨入(政府资金、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及其他资金)、R&D人员的素质及高校所在地区的人均GDP均对高校的专利授权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R&D人员投入对专利授权数也有正的影响,但是在统计上不是很显著。所以,科技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研发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高校获得的专利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高校所在地的经济越发达,高校的科技成果也会越多。

在模型2中,高校专利出售合同数变动的52.00%得到解释。其中只有技术转移人员投入的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其值为0.0111。高校从事技术转移人员的素质和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虽对高校专利出售合同数有正的影响,但是统计上均不显著。

高校专利出售金额方差的65.67%在模型3中得到说明。技术转移人员投入和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系数在统计上均较为显著,且为正。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社会便进入技术需求市场阶段,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促进了本地区高校技术的转移[5]。

从模型2和模型3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除本文所考虑的因素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因为高校所拥有的技术能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取决于技术市场上的信息是否畅通,即技术的需求方是否及时、充分了解高校所拥有技术的信息;另一方面,取决于高校的技术是否能满足技术需求方尤其是企业的需求。然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很难用具体的指标去量化,本文所引入的高校技术转移的人力、资金的投入变量只能在很小的程度上反映这两个因素。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是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一座桥梁,但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起技术转移中心,有的高校即使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但是在人员投入和(或)资金投入上不足,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教育部直属的64所高校中,目前只有29所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进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称名单。再加上我国其他类型大多数的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层次比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一些机构只是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和服务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技术转移的转移平台还比较缺乏。

本课题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问卷调查还显示,企业从高校接受转移的技术,只有78.7%的转化成功,其中21.7%的技术转化未成功,首要原因是企业缺乏转化人才,其次是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外部服务机构协助,最后的原因是大学的科技成果太超前、与市场需求脱节。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测度体系,并运用我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本课题组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①科研资金和人员投入越多、科研人员的素质越高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越发达,高校的技术成果越多。②所在地区的经济越发达、从事技术转移的人员越多以及素质越高,高校的技术转移绩效越好。③技术转移平台的缺失、技术需求方——企业转化人才的缺乏、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大学的技术成果太超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这些都是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差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为提高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绩效,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首先应增加高校在研发应用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

企业需要应用型的技术知识带来效益,而大学侧重于技术的创新和高端科技攻关,这两个主体的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对大学的技术吸收及应用能力有限。在进行大学科研项目验收时,验收人员应包括该科研成果应用领域的领头企业的技术专家,避免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过于脱节,难以进行转化。高校不仅要重视技术的研发,同样,为使其科研成果能实际应用于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小试,并在其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后,大学的科研人员能为企业提供中试、产业化的科技服务。

2.成立专门的、专业化的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

高校若向国家或地方政府申请科研基金中的应用研究或实验与发展部分,相关部门在评审时,应把学校是否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的等级考虑在内,以免将来产生的技术成果由于缺乏转移平台而无法进行转移,从而促进专门的、专业化的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成立,利于大学科技成果的转移。

3.国家应对转移高校技术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优惠措施

由于在调查问卷中,有11.8%的企业认为,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是企业在进行转化从高校接受转移的技术失败的原因。所以,国家应出台文件规定:若企业从高校接受了技术转移后,在进行转化时,政府在小试、中试、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或优惠。这样加大了企业转化成功的概率,激发了企业从高校转化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会提高高校技术转移的绩效。

4.提高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人员素质

研究表明大学从事技术转移的人员素质越高,转移绩效越好。美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如今绝大多数的研究型大学都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承担技术转移工作的人员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对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司和他们的技术需求比较了解。那么,要提高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绩效,必须提高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人员素质。如:大学可多引进复合型的人才来承担技术转移工作,同时,加强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5.进一步完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的服务体系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从小到大,由少到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覆盖科技服务各个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然而,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没有跟上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未能满足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尚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业务体系不完善、商业模式不科学、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没有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起到应有的作用。完善科技中介的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质量,将会及大地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

[参考文献]

[1] Henry Etzkowitz,Andrew Webster,Peter Healey. Capitalizing Knowl-edge: New Intersections of Industry and Academia[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21-31.

[2] 周凤华,朱雪忠. 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5):87-93.

[3] 周克刚.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56.

[4] 李玉清,许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4):128-131.

[5] 王铁军.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96-100.

[6] 吴凡,董正英.高等学校技术转移能力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37-140.

[7] 周宏.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17):79-81.

[8] 柴国荣,许崇美,闵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1-5.

[9] J. Pfefferand,G R Salancik.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M ]. Harper &Row Publishers,1978.

[10] Joshua B. Powers. Commercializing Academic Research: Resource Effects on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3,74(1):26-50.

[11] 张平.投资主体多元化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2012(9):82-83.

[12] 梁祥凤,裴旭,李玉红.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 教育与现代化,2005(4):25-31.

[13] Joshua B. Powers. R&D Funding Sources 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What Is Stimulating Universities to Be More Entrepreneurial?[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4,45(1):1-23.

[14] Barney,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15] Penrose,E.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Inc.,195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r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Its Empirical Analysis

Xing Hongping,Wei 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第9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范文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从原始的知识形态,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必有一个物化的过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科技改革的全过程。改革开放前,因长期计划经济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生产,造成科技资源严重浪费,影响经济效益和国家竞争力。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概念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指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包括各类成果的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加强,效率的增加等。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包括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因此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最终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来实现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成果从创造地转移到使用地,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仅指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经济得到进步。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指这种类型的转化,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是指技术成果的应用数与技术成果总数的比。

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一)限定性

国外并没有采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按照现有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并非等同于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需要与生产“嫁接物化”,才能从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这里存在一个从发明设想到开发试验、再经过设计试制到产品生产、并最终成为商品投放市场占有市场份额的持续发展过程。国外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企业独自承担完成,过程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运作高效,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这里科技成果就是技术,其过程也被称为技术创新,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创新理论予以解释。在国内,此过程主要是由互相独立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分别承担完成,即研究开发在科研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在企业进行,两者之间如何衔接就成为带普遍性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如果仅从过程的角度来衡量,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外技术创新是基本等同的概念,它们都是发明-开发-设计-试制-商品化的阶段动态过程,是使科技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不断逼近的过程。但也必须注意到,两种提法在内容、形式上的差异,最明显的一点,技术创新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逆向发展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在这方面则比较含混,这种差异也使得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截然不同,并最终反映到国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二)不确定性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衡量标准,科技成果应用到什么程度、多大范围才算是实现了转化。对此,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科技成果只要应用于生产,即使是在小范围、小规模内得到应用(甚至一地、一厂或一点应用)都算是实现转化,此时,科技成果转化率可用成果应用率来计算。显然,这一应用率只能说明多少成果得到应用,并未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质量和效果。第二种观点认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一定生产范围才能算是转化,那么科技成果转化率估计在30%左右。第三种观点认为,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化,那么科技成果转化率估计仅有5%左右。这三种观点共同之处在于都将科技成果和生产应用紧密相联,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应用外延的不同宽度上。总之,由于科研类型和科技成果的多样性,科技成果转化还缺乏清晰统一的标准来加以评判,使得这些问题的确定变得复杂。如果仅仅依靠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主观判断,那么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实际测算会千差万别。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其更易于准确测度,更能客观地评价和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状况。

(三)阶段性

科技成果转化要经过复杂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研究与开发阶段。根据新思路、新设想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研究,或进行样品、样机研制,获取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其成果转化可达到技术水平转移和应用的程度,这也是技术风险最大阶段;二是中间试验阶段。对实验室及R&D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和十倍、数十倍的放大试验,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其成果转化可达到扩大应用推广的程度;三是工业性试验阶段。在中试基础上按照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的要求,设计出适宜的经济规模,进行工业化试生产,对产品质量、消耗成本、生产环境进行监控、考核,同时将产品规模投放市场销售,并核算其经济效益,其成果转化成败的标志是产品的工程化成功和商业成功,即在市场上销售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四是产业化阶段。将成熟或基本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大批量生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其成果转化完全以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来考核。

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伴随着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试验的进展和成熟度的提高而在时间、空间上相应发展,这种发展同样应遵循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和急功近利的态度来看待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应有战略性的长期考虑。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性发展反映出不同成熟度的科技成果应有其相适应的转化方式,从这点来看,可以认为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对科技成果转化成败的评价标准是不相同的,我们不能要求R&D科技成果转化一下子就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尽管最终转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化。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己研究生产的科技成果;二是与大学和社会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共同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三是为了企业自身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引进购买的技术成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存在缺陷:

成果的产生是否以市场(或企业需要)为导向。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致使许多研究项目在立项时没有考虑企业的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费用花在技术的先进性、新颖性的研究上,而且有一种“惯性”存在,使得许多研究者长期甚至一生都在某一个领域中摸索,其研究成果很少甚至没有一项成功运用于生产中。

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适应性。有的成果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脱离这种环境条件就不一定能适用。例如:在磨料的冶炼过程中,其工艺对某一地方产的铝矾土冶炼磨料获得成功,但对另一产地的铝矾土用其相同的工艺冶炼磨料也许就不适用,因为不同产地的铝矾土其物理化学性能可能不同,其需要的处理技术就会不同,所以要求科技成果必须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

科技成果技术的成熟性。一项科技成果要应用于生产,必须是一项比较完善而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成熟是体现在该技术的全过程、全方位上的,而不是局部的技术突破。如对于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研制,应当在该工艺的磨料与结合剂的配方、混料、成型、烧结等各个工序都确定其技术条件和技术操作,而不是只就其中一道工序有了突破就获得全工艺的科技成果或工艺发明。现实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当取得某一个阶段的突破后,就申请了专利或鉴定出了“成果”,然后急于向企业或社会去“推广应用”。对这样的成果实施产业化必定是以失败而告终。

科技成果的配套设施装备。有不少科技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工艺技术的软件部分,如工艺理论、操作技术条件、流程规程等,而不注重硬件部分的配套研究,如实施产业化的设备、设施、装备等实物形态。因为许多科研成果都是在小型实验室中完成的,试验研究所用的装置是简化的、是以工艺拉通为主,不能很好地考虑产业化的装备问题。这是实验室成果的普遍缺陷。这个缺陷需要在成果中试阶段和试生产阶段加以解决,否则不可能实现成果的正式生产运用。

企业如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一)采取三大举措

在持续多年的竞争压力下,在政策上的突破创新余地已非常有限了,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推动人才立法。力争从法律上保证人才工作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优化人才发展大环境。再次,推动增加投入。呼吁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其增长与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同步,强化政府资金对人才开发的引导作用。最后,推动加强宣传。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和设立“创新人才奖”,表彰奖励为科技事业作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形成关心、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构建三只平台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健全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服务的三大平台:建立健全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加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力度,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建立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银行、创业投资、产权交易、证券等为依托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行业性的创新服务中心,为不同行业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

(三)壮大五个载体

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能够满足人才的岗位和让人才满意的薪酬制度,使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要在原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建好五大载体,即:以开发区及其区内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创新人才载体;以大专院校、研发机构为依托,建设骨干性创新人才载体;以留学生创业园为依托,建设吸纳海外留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载体;以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建设以吸纳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载体;以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为依托,建设“两栖”式的柔性创新人才载体。

(四)完善五类政策

为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落户,应该有计划地完善以下五类政策,营造更加宽松良好的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目录、紧缺人才培养目录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政府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鼓励办法;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政策,深化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完善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政策,推行年薪制度,设立区域人才薪金标准晴雨表,探索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股份期权激励办法,鼓励智力参股,建立多元化分配体系;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政策,探索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要素构成的人才素质模型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人才评价结果与人才使用更好地结合;完善创新人才配套服务政策,落实创新人才安家、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相关措施,做好人才引进的后续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戴汝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大成智慧[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0)

2.陈亦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研究[J],2002(1)

4.李铁明.论科技人才开发的功能目标[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12)

5.薛汉伟.大力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03)

6.杰士莱.勇于创新 攀登高峰[J].电声技术,2009(01)

7.苏跃勋.发挥科技带头人作用促进农村科技进步[J].河南科技,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