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1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生物研究性学习 人文精神 尊重生命 提高生态意识

1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等这些一个又一个足以造福人类也足以毁灭人类的科学进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些科学技术真正地为人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二为一。

而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甚至发生了中学生殴打乞丐致死,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的基础教育过于偏重科学知识,而忽略人文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普遍降低,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对现行教育的忧虑。时代需要具有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针对基础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倡导新世纪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呼声愈来愈高。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学科教学已开始注重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人文素材等待我们去挖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接触自然,走入社会,增进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理念,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理应成为生物学科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2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点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渗透许多方面的人文精神,但是结合学科特点,应该有所侧重。

2.1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生物科学旨在揭示生命的奥秘,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这一自然界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学生们在观察研究生物的种种生命现象时,直接感受到生命法则的伟大、神奇和美妙,从内心产生了对生命的崇敬之情,产生了尊重所有生命的思想意识。只有关爱所有的生命,保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才能维持人与其它生物间的平衡发展,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环境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既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高人文素质的要求,更是保护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对学生实证精神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因为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属性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研究过程中,决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测,一定要有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人文内涵。作为一种工作态度与研究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处理问题时,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尊重客观规律。所以,在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中,不能就科学研究而论科学研究,应该有所引申,将之引申到人文领域,这对中学生养成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实证精神极为重要。

3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施策略

3.1 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等素养与能力。上述目标的达成对于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入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反思现行的生物教学,我们痛感到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系中,一切知识都被量化成一道道习题、一个个标准答案,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鲜活的生命都了无瓜葛。团结互助、爱护幼小、尊重生命,以及真、善、美这些人性的种子在这种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体现。

因此,生物学科教育必须统筹兼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教师必须摈弃单一的智育观,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生态意识与实证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2 结合生物新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施新课程后,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人体及人类社会有关的内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与生物圈、城市生态系统等,都与人类自身生活密切相关,使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体现 “以人为本” 的人文理念。

第2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医学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对于医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于今后医患关系的改善及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分析我国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改变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1]虽然对人文精神的探讨是一项无休止的过程,但笔者认为其主要内涵表达完整即可,无需在字句上作过多的争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领域中的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学科学不可或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表明医学绝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要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对生命的敬重的人文精神。“医学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最具有人文意蕴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人性化的医疗。”[2]在承认医学是技术性与人文性的交叉和融合的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成为医学院校的重要使命。“医学教育不仅需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3]。

一、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生的价值

1.促进医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作为一个个体,其独立健全的人格,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其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医学院校是专业院校,其大量的课程、实践实验、活动都围绕增加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展开,很容易造成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4]医学作为生命科学,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是包括其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在医学院校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促进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培育关爱他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和公平合理的医学人文精神。

2.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突出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知道化解医患矛盾远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其有很深刻的体制原因、环境影响及心理因素。有人批评道“在医学的服务上不是以病人为中心,而是以疾病为中心,见病不见人。”[5]实属当下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医患关系的基本主体是患者和医生及医疗单位,基础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患者抱怨医生对自己冷漠、不负责任、开“大处方”挣钱,医生抱怨患者不通情达理、嗦等。然而医生如果能抱着“关爱病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公平合理”地对待病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不是很困难的事。医患关系,医生处于主动、优势和关键,处理好医患关系主要在于医生。所以对医学生要加强以“爱”为核心的人文教育,这种仁爱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生命,这正是医学人文精神承载的核心内容。

3.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现有的医疗行为被称为单一的生物医学行为,其唯一目标在于解决生物意义上人的问题,被称为诊疗行为。作为病人,其伤口得到愈合、生理功能得到恢复,诊疗的目的就会实现了,而不会去顾及病人其他。但是病人在疾病或是意外中遭受的创伤却不仅仅局限于其生理意义上的。汶川地震中获得救治的伤病员,伤病虽得到了救治,但是他们却很难走出由于痛失家人的悲伤,很难面对由于家园顷刻崩塌的恐惧,在后来的救治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看来对病人的救治不仅仅是生物生理学意义上的救治,更是心理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救治。这种疾病治疗的模式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由美国恩格尔哈特教授于1977年首次提出。医学不再仅仅关注生理意义上的救治,而要多角度、综合性地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对疾病本身及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他不良后果进行一并诊治。笔者认为,所谓的生物社会医学就充分反映了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本质,科学性解决的是生物意义上的救治,人文性解决的是心理社会意义上的救治。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和培训,培育现代医学生综合的医学人文观念,将极大有利于这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发展。

二、当代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种种调查和研究表明,当代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这种缺失呈现出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命的尊重不够。生命是至上和无价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救治,不管他是穷人或是富人。当前老百姓对看病是充满了畏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不是个案。医疗、教育和住房被有的社会弱势群体戏称为“新三座大山”,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当前医疗领域最突出的难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病人是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而不是营利或挣钱为第一目的。先交钱再看病,不交钱不给看,钱不够就停药体现的不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是对金钱的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首要在于教育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救死扶伤的信仰。没有这种教育成效,医学生培养是“跛脚的”,医学生德育是失败的。如果不从学校开始对其进行敬畏生命教育,等待其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繁重的工作和一些不良影响和诱惑,尊重生命的人文价值精神就很难培育成功。

2.对病人的关心不足。人们形容医院经常使用“冷冰冰”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医院里有很多离开亲人无法治愈的病人,更想表达的是医生对患者冰冷的态度。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看病是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不可能对每一个病人、每时每刻都热情洋溢、关心有加;另一方面,热情或是冷冰医生会认为不会影响到对病情的研判,疾病的治疗。殊不知,医生一个微笑、一份鼓励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和谐的态度,更是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有患者抱怨到:排队等了十小时,问了我五句话,看了我三眼,就结束了。在美国,一名医生的经历值得我们去思考,这名美国医生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关心不仅仅有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关心病人作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医务人员把病人不仅仅作为工作对象,也是朋友和家人。关心他人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品质的形成需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长期教育和熏陶。

3.对病人的仁爱欠缺。医乃仁术,医生是最富仁慈博爱的职业。没有哪项职业能像医学职业这样具有直接意义和应当充满仁爱。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现实中有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态度冷漠;在诊疗中有的医生喜欢给病人开“大处方”;在诊疗中有的医护人员对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视而不见,这些都表现出对患者的仁爱欠缺。仁者爱人、仁爱救人的精神要求在疾病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护理中关爱病人,坚持病人利益最大化,坚持有利与无害,坚持尽量给病人带来最小的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损害和损失。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要着眼于平时、着眼于小事。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实习见习中,要注重培养其关爱同学、帮助室友、关心患者的优良品质,使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4.对资源的分配不公。我国医学科学在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民营医院得到了大力发展,医生的收入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医疗资源仍然是不足和稀缺的,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当前的医疗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分配不公平,是一种平均分配和单一购买分配机制。不同的病情,所需要的医疗资源的程度是不同的,平均分配医疗资源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病人全部涌向大医院。从患者角度来看,有的病情不需要到大医院,真正需要的患者因为优质资源稀缺又难以获得;从医院角度来看,大医院门庭若市,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小医院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医疗资源的分配从医学的本质出发就注定了医学应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基准,医疗资源的配置公平合理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三、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政府体制机制的原因,有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的原因。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当着眼于四个方面的努力。

1.在思想上重视医疗人文精神的培育。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并重,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首要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主观上要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医学人文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只有主观上重视,客观上才会采取措施去加强,否则就会陷入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重视的矛盾境遇。就学校而言,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经费投入,在学科建设课程中优先考虑人文学科和课程,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文社科教师,并加强对其培养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教师而言,不能认为自己任教的学科是边缘学科、自己是“边缘人”就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注重对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积累和研究,注重人文精神传播、关注好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就学生而言,要端正学习态度,纠正错误的学习思想认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巩固的“专才”和“全才”。

2.在人文课程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要重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医学院校要克服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重视医学自然类课程轻视人文课程的偏激思想,更不能认为开设人文课程就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较重,这本身就是医学院校的一个特点,很多医学院校本着为学生“减负”的动机,人文类课程能不开的就不开,能压缩课时的就压缩课时,客观上给学生造成了人文类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觉,严重影响了人文类课程的形象。重视和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人文类课程建设,发挥其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医学院校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一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开设人文类必修课,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古文等。对于这些课程要保证师资力量、课时安排、教学条件等方面不受轻视和挤压。二是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精选好人文类选修课,如艺术类、人际沟通等。构建一个门类齐备、结构合理、科学论证、学生喜欢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这是首要和基础。

3.在医药学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全员意味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医学院校不只是人文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6]医学院校是专业院校,其课程教学、实验实践都密切围绕医学的主题和中心,因而医学生学习的课程也主要是专业课即医药类课程。但不能认为医药类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毫无关联,医药类课程与人文类教育内容截然分开。实际上,医药学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如中医学中关于医家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精神内容,又如“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誓言。相对于人文课程有关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言,专业课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更加潜移默化,更易于为学生接受和信仰,因而效果更好。医学专业课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对医学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承担起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授业”任务,更要完成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传道”任务。医药专业课教师要本着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认真备课、勤于思考、注意挖掘、把握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完成科学知识和技能、人文知识和精神传承的双重任务。

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熏陶医学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历程的“胎记”,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一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基础逐步凝练出医学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灵魂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来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利于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爱心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活动、义务支教活动、“三下乡”活动,使我们的医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熏陶,使我们的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三是抓住契机,开展好节日活动。青年大学生热衷于节日活动,要善于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好节日人文精神的教育熏陶活动。引导大学生逐渐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对医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反对崇洋,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人文教育活动。当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严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迫在眉睫;今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任重道远。相信在政府、学校、社会和我们医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将会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戴艳军,王卫,房宏君.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0-53.

[2]孙宏亮,姜兰姝.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6):797-799.

[3]严钰峰,王见之,张慧琴,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12)89-92.

[4]夏雨晴.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69-1071.

[5]周耀华,蒋晓俊.培养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J].南方医学教育,2010,(4):6-8.

第3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 教育基础 存在价值

一、有关人文精神的内涵解读

“人文”一词原本是同“神道”相对的概念,这便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极力推崇“人文”而反对“神道”历史。后来逐渐同“自然”或者“科技”相对,现在也大抵是这种对应。

通过梳理多种有关“人文精神”的定义,笔者综合归纳了以下两种,认为是可以囊括本研究的内容。一种认为人文精神是中国各学派文化现象中所蕴涵的基本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调节,以教化天下。用一个字概括这种人文精神就是“和”――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内在关系的和顺、和谐。另一种有关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这种概念的侧重点则聚焦于“人”上,人不同于动物,他有语言、有思想、有道德伦理,可见,这里把“德”作为了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

人文精神的实现从范围上应是全面的、多维度的,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内心关系的和谐、德行品质的崇高、思想感情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活跃。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几乎所有的行为、语言都通过学习获得。有的学习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获得,有的学习可以通过主动认知获得,而大部分负责知识、技巧、能力则是通过教育来实现。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内容,更是教育的理想。人文教育即“人文主义教育”,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主要强调每个人就其本性来说都能接受的教育,合理的教育能使人“灵肉一致”,“身心既美且善”,其教育方式也应该是合乎人性、使人愉快的。人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我们可以评价今天的教育存有缺陷,之所以有缺陷才会让我们对明天的教育抱有希望。

三、人文精神在基础教育中的缺乏是造成高校人才品格教育困境的首要因素

任何境况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在时间的积累下逐渐形成的,有的可能过程漫长,有的可能只是一年半载中初见端倪。所以,在笔者看来,目前存在的对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乏很大程度上看来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十二年中形成的,以至于这种“缺乏”成为了一种惯性,延续到了高等教育中。

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则起到了流通货币的作用,而这种“货币”的兑换处就是社会,这将成为他们以后考入重点大学乃至找到理想职位的通行证。这一“兑换”过程的进行则使知识本身的价值贬值,其所包含的人文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关心学生在学得某门科学的某项知识时,是否了解该项知识的思想意义,是否了解它在这门科学的思想史上占据怎样的位置。这就是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原则,它不仅支配着基础教育中的知识性学科,而且渗透到本来是人文学科的语文、历史和哲学中去,也就是把人文素养当成了知识积累。这样,人文知识如果以科学主义的方式进入正在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内心的话,也就丧失了它的本来意义。

四、以人文精神的作用和性质为出发点,探讨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价值

有很多说法都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当作一组相对的概念,从它们各自的代名词来看,一些“人文学科”既可能比科学技术学科富于“人文精神”,也可以比科学技术学科缺乏“人文精神”,同样,更不能说科学技术就完全不含有“人文精神”。因此,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相对应的科目来看,这两种精神不可能完全独立、相互对立。

1.人文精神的基础作用是使人成为品格健全的人

初到异国他乡,人们往往会体会到与故国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而产生陌生感使其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融入其中,这是因为原有故国的人文情怀对个人浅到生活起居,深到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达到“以文化成”的目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此形容它更为恰当。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教育方式。如果说以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科学教育构建的是一个人的骨骼肌肉,那么以人文科学为内容的人文教育则是一个健全人的思想灵魂。但丁有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人文教育改造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这种教化作用与自然科学相比更为深入、坚韧。这种教化不止停留在知识层面,它对于塑造人的气质 ,乃至上升为精神信仰都尤为重要,它使人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人之所以成为品格健全的人。

2.人文精神能够促使自我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人的最高需求。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以人的价值为根本取向,而与社会、政治、经济则保持独立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确认个人的独立价值与尊严,必须把每个人的自由、平等、资助作为教育存在的首先条件。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必须把人文价值作为自己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追求,在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人文价值,以人文价值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利用人文科学对人的教化、启蒙,进而拓展每个人的人性精神,发挥人的价值,培养人的独立个性,鼓励人的创造精神和价值的自我实现。

人文精神的教育在于培养人的独立价值与自由精神,也在于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和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教育在于承认个性与尊严与个体的价值,在于承认个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对社会有贡献。当然,不能否认,个人价值在任何社会和教育中不可能圆满地实现,却是可以努力的目标。在教育展,个人自我发展的自由与自主、个人价值的发展可以说是教育的根本条件与教育必须要尊重的人性。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每个人变得对自己更有价值,也会对他人有价值。

参考文献:

第4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体育科学

一、体育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实质

人文精神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精神动力,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价值追求,能驱使人们去追求富于想象力的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由奔放的情感高尚的人生境界;人文精神包含了道德精神、艺术精神和科学精神,“它是某种在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气质”人文精神还包含人文关怀的思想。

(二)体育的人文精神

体育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两种思想,一是体育的人文观,二是体育的生物观。虽然生物观一直占据着历史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

1.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体育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注重群体利益,它秉承了人文精神的一般意义,实施对人的终极关怀,并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注。体育的人文还有其它的内涵,比如:追求体育成为维护人类健康的最有趣、最有效、最有益的方式(其中的健康包括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追求人类在体育活动中拥有身心的创造力和完全自由感;追求在冲突中实现人类友好关系、在对抗中提升人类的竞争能力;追求人的道德、心理、精神、智力、体力等各方面均衡发展;追求体育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体育的人文精神和意义并不容易被全面、完整的归纳

体育的人文精神具体体现在体育的人文观上。卢元镇认为,体育的人文观包括竞争观念 、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开放的观念、民族观念、协同观念以及主体精神。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运动的集大成者,正强烈地影响着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调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思想———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今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易剑东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进取精神、超越意识、整体思想、全球观念、公平原则、艺术追求、科学理念和和合主义。

上述两位著名学者非常深刻地概括了体育的人文精神范畴,并希望能穷尽体育的人文精神内涵。但正如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一样:人文精神泛指人们在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它是萦绕于各门学科之间和社会交际当中的精神价值,所以,体育的人文精神和意义指向宽泛,很难完整而全面地归纳。

3.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解读并不一样。

体育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精神气质,不仅支撑着体育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鼓舞和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对于每个人来说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社会结构及运行规律,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也不同,所以,各个阶级、各个社会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认同肯定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在改革开放期间就十分重视鼓舞人们的女排精神,还有鼓舞运动员的牺牲精神,激励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乒乓精神,但是在其他国家就有不同的解读。这是由于国情、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出现的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解读不同。

二、体育的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

(一)体育科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与分工的结果

学科的划分不是静态的知识分类,而是一种历史化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而日渐深化的。而 1996 年我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体育学正式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正是囿于此轨迹:体育运动已是人类的高级文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具有独立体系的文化形态,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和平、进步与发展。面对体育现象日益扩大和其社会功能的充分放大和发扬,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无法作出准确和完全的指导和解释。

(二)体育科学体现了人文和科学融通的特征

从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来看,人文社会学科起着支撑和引导作用;从当今社会发展的程度和规模来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无论哪一门科学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世界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任务。 虽然在研究对象、表达手段、认识成果的公认度和对认识结论的判别手段上,科学和人文可以划出确定的界限,但这几方面也可以看到科学与文的互相过渡,尤其某些知识领域呈现出亦此亦彼的特点。因此,科学与人文和谐融通的趋势不可抗拒。

体育学在研究生专业层次上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所以从知识内容体系来看,体育科学具有二元结构: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又有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所以,体育科学就是在科学与人文融通的大环境下诞生的新生学科。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孟登迎.人文精神与意义探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6.

[4]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易剑东.生命的脉动[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

[6]叶志明. 迎奥运年倡导人本体育 金牌体育与人才体育[N].文汇报,2007-01-05.

第5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20世纪以来的社会问题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问题。20世纪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似乎证明科学是无所不能的。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又表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却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也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价值问题,也不可能无条件地导致社会进步。

2.重视人文精神的必要性。纵观20世纪以来的社会现象,我们只有科学和人文并重,才能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有育才和育人相结合,才能扭转教育的偏差。所以在新的世纪里,课程改革要突出人文教育,基础教育要强化人文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3.新课程改革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等,即学生应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对人文精神的解读

1.“人文”的含义。在中国,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在西方,古希腊中的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现在,一般把人文定位于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这些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动、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思考。

2.新课程改革重视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中心内容。在新的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而必须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三、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应突出的主题

1.人与自然的和谐。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人类开始了一场对自然的疯狂征战和掠夺,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巨大的破坏: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我们今天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和交流。

2.人与社会的统一。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文明世界里,出现了人与社会疏离的现象:“自我化取向”、“现实化取向”和“物质化取向”。这些功利化的倾向使人类社会被异化,出现了危机。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典型示例宣染气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合作。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之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与别人交往、打交道。但人与社会的疏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相互不信任,人与人之间失去温暖的友情和团结的生机。因此,构建人情化的生活世界是人们能够正常生活、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一个社会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培养人们的关爱情怀,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同时通过历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善于和其他人进行合作,一个人的发展也是有限的。

4.人格的完善。人文精神以“人”为核心,高扬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与尊严,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格完善被视为人文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人文精神落实在人生态度上所提倡的精神品位和人格修养,所遵从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申明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天仍然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

5.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清晰昭示:文明的交流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构建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因此,历史教育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已文明的尊重、宽容及至欣赏,是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四、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突出人文精神

1.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确保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的状态。

第6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9-01

在医学教育中,片面追求科技理性的发展,压抑了价值理性的发育,使得人类理性和人的发展日趋单一化,导致了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既包括满足物质需要的科技理性的发展,也包括满足精神需求的价值理性的张扬。在医学教育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好医生”的新标准,即“仁术”与“仁德”的统一。

一、在医学教育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转变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经济初期条件下医学领域道德滑坡局面

引入价值观的建设和反思,就是要求医学教育者从一开始参悟生命、了解人性、坚定医疗信仰和文化表达方式,分辨医学领域中金钱需求与人格操守,澄清医生的价值不会也不能完全体现于金钱的价值,从而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在许多方面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大环境中,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握住医学真实的灵魂和方向。

(二)学生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主体对象,必须首先调整好他们的定位

不仅把学生看作人文精神培育的对象,也要把他们看作人文精神建设的主人,真正把参与人文精神建设作为自己成才的必修课。美国纽约大学制定的人文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体验教育,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把学生确定的角色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给予他们感染,充分体验教师在教学和医疗过程中人文品格的力量,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人文思想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就是通过自己在体验中得到的感受提升自己的人文品格,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周围的人,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文精神培育循环体系,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

(三)病人的存在是医学教育之所以进行的最根本的原因

医学知识之所以有用,在于能解决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而知识转化为技术后怎样运用于患者,是人文精神得以体现的关键。医学院全体师生都应该承担起建设良好医学院人文环境的重担,在医疗实践中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患者有选择医生医院的权利,医生在做出自己的决策、采取某项措施、决定实施某种手术时,一定要有病人的同意,或者可以推定病人以默认的方式认可。理想的医患关系是以诚信为基础,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默契,使医患关系成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道主义的旗帜下,医生钻研业务,有过硬的技术,对病人负责,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为病人服务。

二、医学院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措施

在实际教学中,医学类学生不同程度的接受着人文教育,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学生的素质高低以及他们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文课程得以建设好和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为更好的促进医学院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医学院校中必须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教师

这些教师既是具备科学精神的医学专家又是具备良好人文精神的医生。他们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新的东西,并在创造中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人只占有和消费物质的层面,实现人性的精神性升华。只有这样的老师在教学中才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征服学生和周围环境中的人。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培养医生的医德

技术不等于文化,掌握技术的人不一定人文修养就高。提高教师对医学人文性的认识,可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道德教育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但同样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浇灌。只有把思想教育的引导和文化情感激发潜移默化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医生的人文修养,这是塑造优秀医生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譬如文学、艺术、伦理、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中文学可以弥补医生人生经历的不足,艺术可以激发医生的想象产生心境的和谐,心理抚慰和社会关怀不仅仅是珍重病人的生命,也是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哲学则为医生分析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法。

(四)医生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养关怀的习惯

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的人格,使用得体的称谓,注重医患之间的顺畅沟通与交流,关心患者疾苦,并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以及在医疗实践中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等,这些都体现了医生高尚的人文修养。只有这样的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才能既关心病人的生理疾病也关心病人的心。

参考文献:

[1]顾鸣敏,胡涵锦.21世纪初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11):33,44.

[2]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第四军医大学,2003.

[3]张新颜,陈俊国.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对人文课程认识的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2003,(10).

[4]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5]顾鸣敏.医学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14.

第7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

第8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一直就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王蒙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绝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有人文精神的。例如张汝伦先生把儒家的“仁义”观念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仁义”;李继凯先生则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集体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家族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皇权主义。张立文则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等等。本文旨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人文精神进行进一步阐发与总结,对传统人文精神进行批判和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最终发挥人文关怀在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与少年儿童)和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

1.1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外延。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它是通过处理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把握一切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是人的一种理性意识、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以此来构建人的主体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有不同的主题与表现形式。“人文”一词较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词》。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扬弃从而达到对自身认识的丰富与深化。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强调人性超越的精神,即对人高于物的本质的肯定;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体现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人文对反人文的进步,也体现为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是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另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扬弃和超越。

1.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合理内核。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其涵义包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刚强有为的人生态度;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人生;提倡慈、孝、友、悌等人伦价值,推崇勤劳、务实、俭朴、君臣和谐等道德观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以民为本”。

1.2.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追求。它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超然脱俗的道德精神。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面的精髓。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以一种文化精神凝聚他人与社会,从而促使他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居其位、和谐共存。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可以说,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之特点是内在与超越、自然与文化、道德与宗教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和终极理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根系深植于整个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在中国,儒、道两大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和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及文人心态。

1.2.2“以民为本”君臣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教文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是今天“儒学热”的根源所在。我国儒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他对人的本性的关怀,寻求的是人的自我释放和自由,它将人文的精神和自然的秩序统一于人的仰望之中,展现的是人的本质,这正是人文关怀的本质体现。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自古以来,中国所谓“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一个集体概念,实际指的是“民”。“以民为本”源于《尚书》所说“民为惟本”,意思是只有民众才是国家的根基和本源。之后经儒、墨两家的大力阐发,将这一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孔子首先在《学而》中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及富民思想;先秦时最具有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他在《孟子.尽心章句》中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彻底颠覆了“君主中心说”的权利金字塔。这说明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孟子从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和历史经验中深刻地观察和体验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荀子进一步认识到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王制》中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西汉政治家贾谊深有感触的喟叹道:“闻之于政也,民不为本也”(《大政上》);唐太宗李世民则强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薨,君富而国亡。”(《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宋代大儒张载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了“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的主张,提倡君臣和谐。

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2.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儒、墨、道的许多智慧,以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天、地、人、我之间相互和谐的资源以及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共存互尊的资源。尽管传统人文精神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的内容,但它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和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并经过严格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升华成为一种爱国、民本和与尊重自然的民族性格。尊重自然,忠君爱民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自信、尊严和独立人格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也越来越张扬。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各项工作的中心要素。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种关心人、关心人的生命价值的文化平台,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将人文关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推动人与社会共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传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每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都和以前的人文精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为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一个消化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任务。人文精神是受它产生的时代条件、历史条件所制约的。体现了该时代的主体的精神品格,表达了该时代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首先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体会和认识传统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必须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挖掘,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

其次,在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要将经济利益的取得与环境保护相协。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2.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人才,应当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的精深精神。在高等学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当是紧密结合的,当然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的环节。

在高校教育中,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具体说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应力行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想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整合培养”的理念。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强化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拓宽基础,重视实践。

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渠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最后,注重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文和科学知识不等于人文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设立综合素质考核平台,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

2.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的渗透。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则是关系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国家,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中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我国的初等教育中应突出传统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家长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对孩子进行引导。笔者提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特质进行有必要发掘与针对性培养,而不是像现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样毫无针对性的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适得其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孩子厌学,在金色的童年中不能体会到美好与放松。

其次,在初等教育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加强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中小学生对古代经典著作的诵读,如《三字经》,《论语》,《庄子》,《资治通鉴》,《史记》,《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学习。

最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应该发挥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口号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口号转化为简单的行动。如在节假日对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传统人文资源,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

3.结语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本质与精髓。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提倡与弘扬对我们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长期以来,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在饱受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干扰,导致价值取向的混乱的状态下把人文关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以提高国民的全面发展,克服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批判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大方向。(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文明,王雅文.刍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1-23.

[2]吴惠红.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极其当代价值[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2):38-41.

[3]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4]张立文.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J].南昌大学学报,2002,(2):20-24.

第9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价值,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