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科研创新总结精选(九篇)

科研创新总结

第1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型城市;创业创新

一、引言

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开启浙江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技发展的新征程,吹响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新号角的背景下,嘉兴推出“三城一市”建设,建设创业创新城、人文生态城、和谐幸福城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其中创业创新是基础,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经济与科学发展的灵魂。嘉兴应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创新型建设的道路,推动“三城一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文献综述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创新型城市英文表述分别为“the creative city”和“the innovative city”。前者的主要代表是Landry 和Bianchini、R. Florida、Sasaki。Landry和Bianchini(1995)最早提出并界定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解决经济、文化、组织等领域的创意问题。Sasaki(2010)认为,创新型城市是通过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创新和创意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创新型发展。后者主要强调经济活动发展,侧重于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等方面变革。代表性人物是James. Simmie、Peter Hall、Chiang,H. 和 Taylor,R.,其中,Peter Hall (2006) 认为创新型城市包含技术创新、文化智能性、技术性、技术组织。Chiang,H.和Taylor,R.(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良好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拥有大量高技能、高知识体系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企业,这三者有效结合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出更好的环境,同时促进教育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又能提高企业创新的能力。在其思想中已体现出产学研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国内学者研究也多倾向于“The Innovative City”的表述,强调科技和技术创新对城市创新型建设的重要性。例如李宝梁(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为主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惠宁、谢攀、霍丽(2009)认为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外,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环境、城市竞争力、社会和谐程度等要素都应当纳入到创新型城市的概念考虑范围。纪宝成(2009)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依托城市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能力,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增长方式的不断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综上所述,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经济。各方面创新可以总结为产学研相结合。接下来以产学研为基础创建嘉兴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型。找出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产学研影响程度,从而得出建议与对策,以此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模型设定与分析

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与周边常州、温州经济相比,差距明显,更不用说杭州和苏州。在马太效应作用下,嘉兴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城市差距会越来越大。在这种趋势下,嘉兴经济唯有跨越式发展,才能缩小与周边城市的差距。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嘉兴经济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所以用嘉兴市生产总值作为指标,产学研中的“产”,主要指一个地区的产业总额,用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表示。“学”一般指学校等教育机构,高等学院属于非盈利组织,所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因此用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作为指标。“研”指当地的科研机构,科研机构资金也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所以用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来表示。从《中经专网》收集1995-2010年嘉兴市的生产总值、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数据。(详见表1)

(一)模型设定

建立模型:GDP=a+b1x1+ b2x2+b3x3+u,x1代表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代表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x3代表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运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出回归结果

GDP=463410.4+0.22892x1+40.8690x2-23.0255x3

(33989.72 ) (0.055090) (3.254349) (8.181974)

T=(13.63384) (5.250113)( 12.55827)( -2.814176)

=0.998998 =0.998748 F=3988.983 DW=2.505548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与嘉兴GDP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与嘉兴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模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存在多重共线性。

是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从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确很高,证明存在多重共线性。

X1 X2 X3

X1 1.000000 0.951642 0.818426

X2 0.951642 1.000000 0.93882

X3 0.818426 0.93882 1.000000

于是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加以修正。

用GDP分别对X1,X2,X3作一元回归,结果如下:

X1 X2 X3

bi 1.274522 46.01743 196.8185

t 16.58292 36.37554 7.947187

R2 0.951556 0.989530 0.818554

0.948096 0.988782 0.805593

从以上可以看出,每个变量的经济意义和t检验通过的情况下,GDP对X2回归对就的可决系数R2最大,那就以X2为基础,依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

bi t R2

X1,X2 0.399124

32.56937 8.297604

19.12389 0.998337

X2,X3 56.69320

-53.47490 26.47999

-5.311316 0.996697

通过这一步我们可以看出,X2,X3通不过经济检验,X3对GDP是正相关,所以采用逐步回归的结果为:

GDP=447108.6+0.399124X1+32.56937X2

T= (10.78444) (8.29760) ( 19.12389)

=0.998337 =0.998081 F=3902.375 DW=1.487211

表2 white检验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

F-statistic 0.351061 ????Prob. F(5,10) 0.8703

Obs*R-squared 2.389124 ????Prob. Chi-Square(5) 0.7931

Scaled explained SS 0.882527 ????Prob. Chi-Square(5) 0.9715

(二)模型分析

1.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嘉兴GDP呈现正相关关系,符合经济意义。其中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出现共线性。嘉兴高等学院承担大部分的科研活动,所以这两项费用支出其实是一致的。

2.统计推断检验。从回归的结果看,可决系数R2=0.998337较高,调整后可决系数也比较高,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可以接受;系数显著性检验,各个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均大于临界值,所以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通过变量减少已经消除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给定显著性0.05,查DW表,当N=16,K=2时,得下限值DL=0.982,上限值DU=1.539。DW大于DL 小于DU,根据判定区域知不能判定是否有自相关。但比较接近于DU ,可以判定不自相关。作为异方差的White检验如表2所示。检验知Obs*R-squared=2.389,表明不存在异方差。

四、本文的结论

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嘉兴生产总值确实存在影响,原因在于创新产品最终要投入生产才能换来价值,投入生产需要厂房、机械等固定资产投资。但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所带来嘉兴生产总值平均增加额比较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创新能力,根据中国国情,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强弱关键在于政府对科研支出,而现在主要科研活动依赖于人才培养。所以一个地区在教育事业投入直接影响到当地创新能力。从模型中可以明显看出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每增加一元,嘉兴生产总值平均增加32.56元。所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创新能力提高,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五、建议与对策

一个地区的创新型建设,离不开产学研合作。嘉兴要建设好创新型城市,必须抓好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能给嘉兴经济带来巨大效益,是嘉兴追赶其他城市的一个难得契机。

1.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产学研合作需要政府引导

“常州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个典范。其中常州市政府十分注重政府引导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7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驻常州科技园,从而产生620多项产学项目,大大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从模型中也看出政府财政支出在教育方面可以为嘉兴经济带来巨大提高。嘉兴市政府应抓住时机,大力引进产学研研究项目,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一定政策上的优惠。比如科技奖励,税收优惠、科研成果专项资金等。

2.创新型城市中的产学研合作需要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

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出该城市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支持。高校要做到产与研之间的桥梁作用。由于现在许多高校教师承担大量科研工作,掌握大量科研知识从而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为科研机构输送人才。同时高校也成立许多科研机构,从模型中也不难发现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嘉兴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出现共线性。而科研机构也提供更大平台给高校。所以要加强两者合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创新型城市中的产学研需要企业支撑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大量科技成果需要转化,而转化主体就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从过去价格变成产品创新。每一个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因此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避免企业推动竞争力。而中国现在大部分企业核心还是在于产品生产,研发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企业应该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工作。可以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研发资金,比如建设科研专项资金或奖学金,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从模型中可以得出,虽然嘉兴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所带来嘉兴生产总值平均增加额比较少,但科技成果转化还是需要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嘉兴生产总值呈现正相关关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促进嘉兴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梁.城市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2006(04).

第2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期间并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了“河南省道路材料与结构研究中心”、“河南省桥梁诊断与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公路交通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新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桥梁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成立了“岩土与隧道工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郑州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产学研基地”、“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地”等产学研用基地;科研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交通科技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整体水平还相对薄弱,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存在的问题

2.1总体水平较低河南省现有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水平较低,目前仍无一部级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或行业研发中心。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交通行业研发中心两种,重点实验室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交通行业研发中心是以现代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的“领头羊”,非常有必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总结成熟研究成果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扩大社会和经济效益。2.2缺乏整体建设规划长期以来,河南省交通行业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形成整体部署,缺乏科学化决策程序。交通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不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尚未按照市场机制建立可以实现统筹管理和协调发展的交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内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对科技开发的重视普遍不够。多数企事业单位没有自身的技术研发机构,项目研究主要依靠合作单位,不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地市交通科研主管部门不健全,管理职能不统一,造成交通科技工作开展不力,制约了交通行业的科技发展;行业学会(协会)等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出科技中介的作用。2.3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置不当由于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力度不够和财政支出结构缺陷,缺少科技平台建设的投资导向,交通行业科技平台年均经费投入较少,经费来源单一,目前主要靠国家和上级主管交通行业部门拨款、单位自筹维持运转,尚未有效吸引各种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平台建设,经费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科技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购买和正常工作的开展。2.4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够河南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发展不平衡,重点不够突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管理人才缺乏,对外科技合作水平不高,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2.5人才紧缺,创新能力相对滞后目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不强等矛盾更加突出。

3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管理体系深化创新平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平台运行机制市场化。实行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行相结合,让市场成为调动和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二是平台服务对象社会化。平台将不再只满足研究的需要,而是面向研究、开发、产业化等不同环节的创新主体。三是平台资源条件共享化。破除科技条件的拥有者、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壁垒,形成科技资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降低创新平台建设成本。四是平台绩效评估科学化。平台不是以赢利和直接创造新财富为主要目的,其效果不能实时、全面、直观地显现,也不能用赢利指标来衡量,只有通过创新主体综合创新能力提高间接反映。必须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加强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调整和完善平台规划布局。3.2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调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结构,结合交通行业科技平台建设总体要求,在财政预算中设立科技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涉及科技平台建设的相关科技计划的经费,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使平台运行得到稳定的政府支持。在发挥财政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平台建设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绩效。3.3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平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平台建设和运行。二是充分利用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积极探索引进共建平台的新模式,完善各类引进共建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科技合作项目管理制度。三是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水平,积极探索鼓励企业科研机构构建同研究实力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3.4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一是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依托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交通行业和区域专业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吸引和凝聚高层次人才。二是实施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平台建设与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以平台建设为条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一批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打造一支河南省在各学科、各产业技术领域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精锐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健全平台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合同制,平台在编人员按照不同层次、岗位,实行聘用合同分类管理。所有研究人员均以聘用的方式,签订有关协议,确定其准入或退出。

4结语

第3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一、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加强创新方法工作,切实做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思维不仅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起点,而且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其次,科学方法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方法和核心技术,降低对国外方法和技术的依赖,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现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科学工具是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往往离不开一流的科学工具。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工具,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工具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党的*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超前部署原始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工具的自主研发,不断强化本国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方法工作重视相对不够,科学思维培育相对落后,科技活动仍未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自主创新成果较少,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极其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新方法工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立足国情、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

创新方法工作要强化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学习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逐步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跟踪模仿、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培养一大批掌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型人才,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为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方法和工具支撑,大幅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是,重点从“娃娃”抓起,不断总结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经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鼓励本科生、研究生投入科研工作,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一批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实验;继续推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增强创新素质与技能。

加强素质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建设一批实习施训设施,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创新方法继续教育基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熟练掌握创新方法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科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应用。

着力推动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的传承。通过科学大师科普展览馆和筹建我国科学大师网上在线档案和数据库等模式,对我国当代科学大师的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进行挖掘、整理与传承。

大力开展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应用。一方面,动员组织各有关学术团体、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广泛参与,按照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对各学科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归纳、总结,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方法研究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分阶段、分学科逐步完成涵盖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科学方法大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方法的广泛利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

积极推动一批急需科学方法的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实施及一些热点问题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新兴学科、衍生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急需科学方法研究,催生一批原始创新性的重大成果。重视在科学方法研究过程中创造知识产权,推动以我为主形成技术标准。

积极开展科学难题和技术难题的征集活动。着重开展“10000个科学难题”和“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提出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明确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科学思维,探索创新方法。

(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与发展。针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需求,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推广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进化模式与路线、冲突解决原理、效应及标准解等TRIZ中成熟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方法知识库建设,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软件工具和平台。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编制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择优选择部分省(市)区域和行业,以及创新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的培训,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培养创新工程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的挖掘、总结和推广工作。

推动企业形成关注创新、践行创新的良好氛围。发挥企业职工的首创精神,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和表彰对企业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科技标兵;将学术团体资源引入企业,深化“厂会协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四)着力推进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逐步摆脱我国科研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加强科学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鼓励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理念,开展科学仪器的新原理、新设计、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催生一批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

积极推进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部件,带动科学仪器设备相关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新兴领域的需求,自主研发相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与大科学装置配套的重要科学仪器,提升现有重大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强试剂、软件模型、样品前处理设备等科学仪器辅助设备的研究开发,有效解决我国科学仪器设备配套性不足的问题。

加强科学仪器升级改造技术研究开发和二次创新。坚持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充分挖掘现有科学仪器设备潜能和利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并推广应用;在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产生的科学仪器设备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化和应用研究,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二次创新,大幅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的产业化水平。

积极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一方面,进一步研究运用政府采购、产学研结合、科技金融等政策措施,出台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大幅度提高现有科学仪器成果的市场转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工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科学仪器的知名度。

(五)推进创新方法宣传与普及。

加强创新方法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弘扬科学与创新精神,提高企业和公众对创新方法的意识,为开展创新方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创新方法工作。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推广创新方法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企业科协、工会的有利条件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相关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创新方法。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方法的普及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科学方法的推广相结合,全面推动创新方法的普及。

(六)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创新方法交流。通过组建创新方法相关学术团体,创办学术杂志以及举办创新方法论坛等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对创新方法的重视和参与。

加强创新方法的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国外先进的创新方法的理念、模式,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相关领域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将创新方法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创新方法工作的协调、咨询机构;制定推进创新方法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案,切实推动创新方法工作。

(二)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为创新方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必要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创新方法工作。

第4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索[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2]叶芃.地方高校定位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0

[3]江文丽.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3):147

第5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关键词:本科;科研创新;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39-03

本科教育作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加强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综合型大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正在积极创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逐渐把研究型教学理念与科研实践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生命科学是飞速发展的科学领域,由于该领域科学研究的进展迅速,使得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从事生命科学科研、应用和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从事生命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是值得不断地探索的课题。

一、建立学术导师,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科研的启蒙与培养来自于具有一定学术造诣、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的指导。早在2002年,随着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率先推开,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的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活动方式,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模式[2]。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校早在2005年在学校相关院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由各业务素质好又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导师(硕导和博导)负责各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我校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引导学习、指导研究、传导方法、引导发展、开导思想、疏导心理等,在多年的实践中,导师制发挥着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为适应高校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校正在探索由广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向学术型导师转型的探索,建立本科生的学术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学术与科研创新的引导与指导。学术型导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科生日常学习管理中不断为学生渗透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切实有效开展工作:结合学院每年聘请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报告,有效组织本科生积极听取报告;有计划组织参观、介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介绍本院优秀的教师科研团体与研究方向;有效组织学术带头人、教授等不定期地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介绍学科进展与前沿,对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领域及时与相关领域教师沟通并推荐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与探索,使得导师制度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

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课程学习是本科的主要学习内容,课程学习包括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验室基本技能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论文形式进行研讨学习。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出现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研究型教学首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虽然本科教学重点是经典知识和传统技术的学习,但仅仅这样将远不能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教学内容呢?我们的做法是处理好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适当引入学科前沿知识,结合我校教师的研究课题,提出当前的一些研究进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课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研讨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或研究热点启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积极鼓励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研究性大学教学法的基本原则[3]。同时科研实践是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连接的纽带。开展科研实践训练,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促进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科研实践,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生命科学的科研特性,使得科研实践在生命科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拥有国家动物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具有完善、先进的仪器、设备平台与人力资源优势,为我院本科生科研活动奠定了实验技术平台。多年来学校积极支持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构建了很好的平台,本科生可以自由组合2~4人的团队申请江苏省和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StudentResearch Training,SRT),平均资助金额2000~3000元/项[5]。然而,学生的项目选题必须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与支持,因为大多数项目的实施需要在科研实验室中完成。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积极宣传本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与从事研究老师的交流,真正融入到学校学院的学术氛围中。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小型科研的设计、实施与总结,时间长至二年,短至四五个月。短时间的科研实践主要通过本科生参与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一年以上的科研实践主要是本科生自主申请省级或校级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由于教师的热情鼓励与宣传,每年有大批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工作中。

四、认真指导学生的科研选题与申报

科研训练的首要工作是选题。多年来我们指导了多届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的选题申报。如何结合学生兴趣选取符合学生当前水平的课题进行创新训练呢?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对本课题的训练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现阶段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选取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课题。申报时教师无须包办代替,完全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团队的组建与分工、文献的阅读、方案的设计、申报书的撰写等具体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加强学生科研创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研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训练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的选题与申报过程,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信心与团结协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得项目资助参与后续的科研训练。

五、保障学生科研项目实施

如果没有精心的指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后通常是手足无措,很难开展研究工作。作为导师,应该合理安排,建立保障本科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如下举措:(1)加强本科生的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吸纳本科生参与每周一次的研究生文献交流活动,并让本科生参与读书报告的交流;(2)选取优秀的研究生直接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的规范使用、实验实施的指导等工作;(3)定期交流研究进展与实验心得,指导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并对学生取得的进展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4)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的经费上的支持。尽管学校对本科生申请的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经费资助,然而对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量的研究经费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承担才能保障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让本科生对研究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能真正融入实验室研究氛围中,学习到研究技术,并且与研究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及时总结科研活动的实践成效

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训练需要提交结题报告,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报告的总结与写作。对研究结果的总结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规范的格式、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指导学生应用图形软件等处理实验结果、详细地描述研究结果、合理地讨论研究结果。同时,对研究结果要及时整理成研究,既肯定了学生的辛勤付出,又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将极大地强化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年来,我们指导的本科生在《中国抗生素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讯》、《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Peptides》、《Protein Expr Purif》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并且这些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都顺利进入重点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总之,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应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论是参与学术导师的工作,还是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应在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并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与科研实践能力,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不断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03-19.

[2]胡诗红.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18-119.

[3]施芝元,薛成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的理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1):63-67.

[4]曹建,王海欣,朱若珊,卢晓东.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21):16-19.

[5]汪育文,褚惠萍,曹祥荣,路遥,王伟.拔尖创新型人才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4):35-39.

第6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创新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 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 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 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 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 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 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 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第7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科技创新市场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根据河南能源和义煤公司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巩铁公司科技创新市场是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的一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是科技成果交换和推广转化的平台。通过内部市场化运作,把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商品进行收购、交易,形成内部市场买卖关系,给予成果主要完成人一定物质激励作为智力付出的补偿。

第三条  公司内部开展的一切科技活动全部纳入科技创新市场管理。科技活动主要包括科技项目招议标、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产学研合作、职务专利申请、标准制定、科技、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收购、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

第二章  科技创新市场运作

第四条 公司科技创新技术委员会是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的领导组织,负责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的领导、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创新办,设在生产科)具体负责组织科技市场运作并实施考核验收工作。

第五条 科技创新市场遵循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管理有序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

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内容包括:本公司年度科技攻关项目和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开展,科技项目的实施、成果验收、成果收购、成果交易、成果奖励、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并建立科技统计台帐

第六条  科技创新市场交易商品的范围:

(一)取得专利权的技术进行专利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等;

(二)通过鉴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研究开发成果和应用软科学成果;

(三)经过论证或行业评议认可的专有技术、工艺、配方和其他可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知识及技能(包括技巧、诀窍)等;

(四)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或有特殊科技要求的设计、安装等技术服务。

第三章  科技创新市场项目管理

第七条  按照义煤公司科技创新市场分级原则,本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根据科研项目的管理权限实行管理。

第八条  项目申报:公司创新办在每年11月底前组织申报下一年度科技创新项目,按要求填写《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立项书》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立项书》,报送到义煤公司科技中心。

第九条 评审立项:创新办根据义煤公司批复的年度科技项目计划,进行项目立项。不经义煤公司研究决定所有单位不允许对外签订科技合同,否则一经发现将对相关责任人按照河南能源员工奖惩办法处理。

第十条  项目实施:所有项目必须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设立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并编制科技项目季度实施计划,计划内容完善,明确主要控制节点及任务。每月上报项目阶段性进展情况。创新办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技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一条  项目验收和鉴定: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及时编制研究报告,提交验收申请,进行结题验收。创新办负责对项目组提交的验收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报义煤公司创新办批准验收,同时根据验收结果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价后,对具有推广借鉴意义的项目列入推广计划,明确推广责任和范围,发挥项目带动效应。凡是要申请上级科技管理部门验收鉴定的必须经义煤公司创新办备案。

第十二条  通过验收的科技成果方可进入收购程序,并由义煤公司创新办颁发验收证书。科技成果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专家评价意见将研究报告进行完善,将成果验收技术资料整理齐全,填写《义煤公司技术创新成果验收登记表》,到义煤公司创新办进行登记和备案归档管理。

第十三条  实行重大科技成果制度。公司创新办应及时向义煤公司上报重大成果验收和鉴定情况。创新办负责重大科技成果及管理,及时通过OA办公网的管理系统平台进行,以便相互学习,扩大推广。

第四章  科技成果收购

第十四条  根据义煤公司规定,按照我公司科技成果管理权限实行收购。收购费用从技创新奖励资金中支出,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数额按照公司月工资总额的5%控制使用。

第十五条  公司每季度(月)对科技成果进行一次收购,坚持效果优先原则,凡具有实用推广价值且创造明显经济效益并通过验收的科技成果方可予以收购。科技成果收购范围:

(一)对公司各单位由项目组或个人自主完成的科技研发成果(包含应用研究成果、技术开发成果、技术攻关成果、引进再创新成果四类)、新技术推广成果、软科学及管理创新成果、技术革新成果、QC成果、五小成果,由公司进行收购奖励。

(二)对列入集团公司级、义煤公司级科技计划、旨在推动产业科技进步的项目、完成并经验收鉴定的成果和横向产学研合作成果,由集团公司或义煤公司进行收购奖励。

(三)对于由个人在工作之余完成的非职务成果在收购时应签订科技转让或使用协议,在协议中应明确指出所有权归属。成果被收购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由收购方优先享有,可在所属单位进行全面应用。

第十六条  科技成果收购奖励申报条件:凡经公司及以上单位组织验收或鉴定,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且在本公司安全生产经营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进行申报。

(一) 研发应用于安全生产经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其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实施后产生显著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为进入企业经营新领域进行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成果,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达到公司领先水平的技术开发成果;

(三)结合高、难、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取得较好成效的技术攻关成果;

(四)在引进机械、装备中,积极消化吸收并有所创新发展的引进再创新成果;

(五)首次在公司内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对解决技术难点、技术关键有较大创新的推广成果;

(六)改进完善现有各种操作方法、软件、工艺、标准、规程、检验方法经采纳对公司高效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方面有较大影响的软科学及管理创新成果;

(七)对公司某领域(环节)中的生产工艺或操作方法有重大改进,局部改进设备和工艺装备,达到提高工效和节能降耗目的的技术革新成果;

(八)职工群众性创新活动中对生产经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而形成的“五小”成果;

(九)职工群众性创新过程中围绕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局限,为了提高工作和产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活动而形成的QC成果。

(十)对给公司带来效益和荣誉的已颁发技术标准、获得国家授权的并对公司安全生产、提高效益具有作用的职务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可进行知识产权收购奖励。

第十七条  科技成果收购流程:

(一)提交义煤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收购奖励申请表(见附件2)。

(二)提交科技成果验收鉴定证书、应用证明、效益证明、评价结果。以上材料均为原件,其他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出版论文等可为复印件,所有申报材料装成一册(研究报告也可单独成册)。

(三)科技项目材料审查

创新办负责对提交的评价材料进行初审,将符合评价条件的科技成果上报领导小组审查,并报义煤公司创新办。

(四)成立科技成果收购评审专家组

由义煤公司创新办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

(五)科技成果收购、评审及结论

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研究过程进行汇报,详尽阐述成果的创新性,并对成果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描述。项目评审专家组根据成果评审材料、答疑情况以及科技鉴定部门的鉴定意见,按照《义煤公司创新成果评价收购标准》(见附件3)进行评估,并提出收购评估意见,然后报请领导小组批准,由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按季度兑现。收购资金纳入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

第五章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第十八条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是指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被推广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活动。科技成果包括义煤公司职务科技成果和外来引进科技成果。

第十九条  公司应建立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大力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益激励机制,使科技成果完成者从推广转化中受益。

第二十条  公司总经理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着力把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到生产经营中,使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第二十一条 加强科技成果信息管理,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同时加强宣传,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促进其推广应用。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积极组织进行年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第二十三条  推广计划下达后,应成立项目推广小组,由成果完成单位配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在适宜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项目组根据需要也可直接转变为推广项目组,形成成果转化一条龙服务体系,参与成果推广转化的各个阶段。

第二十四条  列入推广计划的项目要填写成果推广计划任务书,并按照成果推广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进行推广,定期填报推广应用进度报表。计划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提交推广应用总结报告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等有关材料,上报创新办。

推广项目组在推广过程中应进行再创新,若通过进一步开发,在原有成果技术基础上,又有重大创新或超过了原有技术水平,取得了新的成果,可按照有关程序继续申请科技成果验收、鉴定,进一步推广。

第六章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建立科技成果验收结算体系,负责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益进行评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衡量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十六条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应提交成果推广验收结算申请、推广应用总结报告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等有关材料。由创新办上报义煤公司审查结算。

第七章  科技创新市场考核

第二十七条  科技创新市场运作考核验收每季度进行一次,年终总评,采取现场检查考核的方式。考核标准按照《义煤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5)执行。

第二十八条  义煤公司考核前我公司要先自行按照考核标准对本单位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情况进行自评和整体总结,并于每季度第三个月20日前上报义煤公司创新办。

第二十九条  考核内容分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及科技创新绩效两部分,其中科技创新市场考核得分占总成绩的90%;科技创新绩效得分占总成绩的10%,科技市场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进行。考核结果按百分制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与各单位创新绩效工资及各单位领导绩效挂钩。95分(含95分)以上为A级,90-95分(含90分)为B级,85-90分为C级(含85分),85分(不含85分)以下为D级。

第8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Review on Top Innovative Talents

ZHANG Xiaoqian

(Education Institute,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is focu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with the proposal of objective of constructing powerful country with human resources and "Questions of Qian Xuesen" , researches on top creative talents is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by public in China.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f top creative talents, analyz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cultivation, etc. In addition,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esearches.

Key wordstop cre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review on the studies

0 背景

国家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国家进步的源泉在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自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战略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

而拔尖创新人才真正引起国家领导和学者们的重视是在“钱学森之问”提出之后。钱学森多次提到“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他去世前又一次向温总理提及这一问题,“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郁结,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那么,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都有哪些?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

1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及其特征

1.1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

郝克明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杜枫和周冉指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指,既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既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又有初步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既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善于独立思考,又具有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有着独立人格、能在某一领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并做出创新贡献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首先是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然后才会因其对事物独到的见解,为求得真理而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经过实践创新对社会做出特殊的贡献。

1.2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笔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一般具备以下特质: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为本国服务的本土情怀;其次,既有独立的品格又能够与人团结合作;再次,宽厚而专精的知识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一种敏感且笃定的态度、一种能够排除万难并且不为名利所惑去寻求答案的执着和超脱的精神。

表1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年度分布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选取国内2010年12月之前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查询,自2001年以来,主题和关键词都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文章有919篇,其中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538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335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148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37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按发表年度进行划分,可得到如表1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将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时间尚短,始于2001年,至2003年时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达到一个峰值,2008年以后急剧上升。笔者分析,这是因为在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报告和200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2003年之后,相关研究曲线又出现短暂的回落,2005年钱学森之问的提出,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探讨与思索,2006年以后,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论文不断涌现。

从研究对象的层次看,既有对早期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关注,也有对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与特殊教育的研究,但从各层次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学者们还是更倾向于对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看,既有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特征、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路径以及选拔、评价机制的理论研究,又有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践经验的总结,既有对各个专业培养拔尖人才的思考,也有高校对于拔尖人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

考虑到期刊论文具有较高的研究现实性,本文选取核心期刊的135篇(剔除涉及哲学、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经济理论等关联度较小的文章后)进行研究。

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更成为国家之间较量的砝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那么,应该如何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呢?综观众多文献,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概括分析:

3.1 理论层面

(1)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为鼓励本科生在探究、实践中成长,邱学青、李正完善了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遵循的三个理念:研究型教学理念、学术无起点理念和综合培养理念。鉴于社会舆论常常把就业困难、杰出人才贫乏的罪责完全归咎于高等教育的“失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是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2)不断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是有效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杨德广教授认为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平而不尖”的问题,存在体制性、制度。主要表现在科研体制、评价体制、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培养制度等方面。

笔者仅从教学和教师评价两方面简要概括一下改革思路:首先,教学上的改革是完善教育体制的核心。在教学内容上,有不少学者提出设置交叉学科课程,调整专业目录,优化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方式上,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让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在科学研究中感受导师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受启发;二是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多引进实验设备,改善实验室环境,让更多的学生有实际操作的机会,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加其接触社会的机会。其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指导。我们认为,教学和科研作为人才培养的两翼,都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教师的评价应该由注重科研指标向科研、教学两种标准转变,并适当向教学倾斜。

(3)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文化塑造人,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是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保证,而文化氛围的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和坚守。李元元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教风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4)开阔的视野是拔尖创新人才崭露头角的催化剂。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有独特而新颖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宽广而前沿的国际视野,才能不受思维和知识的束缚,发挥其创造力。综观相关内容,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建议:一是设置交叉学科课程,为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人提供交叉研究的平台,激发原始创新;二是提供与国际高认平大学进行交流的机会;三是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笔者认为,宿舍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我们可以借鉴耶鲁大学住宿学院的形式,打破原来的院系设置,让不同院系的同学住在一起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然这也会给我们的宿舍管理提出一个小小的挑战,有待于继续研究。

3.2 实践经验总结

自1989年南京大学成立基础学科强化班以来,我国从未停止过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邹晓东教授等人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和特色进行了总结:建立“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施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模式;推动研究型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导向的国际交流平台;营造竞争合作的成长环境;建立自主高效的管理机制。顾秉林院士等人总结出清华大学通过五项建设措施构筑创新性实践教育的高水平学科平台,三个系列环节构成创新性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两种保障机制引导、激励和支撑学生持续投身创新性实践。这五项建设措施分别是: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凝练前沿及交叉学科方向;汇聚一流学者;搭建坚实的研究平台;开展多样化学术交流。三个系列环节即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多样化交流。两种保障机制即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努力:设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块;推广研究型教学方式;设置实验班;实行专门针对优秀生的导师制;建立对外交流平台。其实,要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拔尖创新人才不可复制,不能批量生产,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各种社会机构要根据情况创造合适的环境。

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4.1 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不利于形成创新的大环境

从上面的文献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对初、中等教育以及企业等其它领域的研究甚少。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下转第16页)(上接第12页)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等教育这一支大军的冲锋,也需要初、中等教育和社会各界的援助。

4.2 研究人员的理论功底有待加强,研究内容不够精细

有很多文献是对特定高校的教育改革成果的经验总结或宣传,对于其中隐藏的教育规律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成果的效度不高。目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研究大都是停留在系统层面上的泛泛而谈, 对一些具体环节研究的较少,比如说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的选拔标准问题和淘汰机制问题,实行导师制如何确立教师的选拔标准等。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思路,不能等待理论成熟了再去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的关注,更需要我们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的努力,需要各企业、科研机构的配合;不仅需要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体制的变革,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科研创新的过程是混乱且不合逻辑的,人才成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社会要有一种宽容失败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

第9篇: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去年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年初提出的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制造业信息化、有色金属新材料、缩小数字鸿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园区建设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属科研院所能力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地方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迈进。科普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法规体系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完成省政府的总体工作目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快、科学技术普及程度不高、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仍然突出。

通过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思路、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新时期科技进步。刚才,天理同志就全省的科技工作作了全面回顾和安排,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六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落实和做好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做好今年全省科技工作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科技工作

最近一个时期,总书记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对我们做好科技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指导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注意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学习落实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提高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位比较靠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现有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花大气力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我省的创新能力。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扬长避短,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新路子。

二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创新要突出重点的指示精神,在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突破。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我省经济实力有限,财力不足,科技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全方位突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领域,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攻关,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总书记指出,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以改革促发展、创新科技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省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补充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实事求是,加快改革的进程。

四是学习落实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快构筑我省区域创新体系。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创新能力远远不足。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技术高地建设、科技孵化器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是学习落实关于人才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我省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继续做好特聘科技专家工作及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投入的指示精神,探索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总书记指出,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我省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加,去年,从国家争取到的科技经费较上年增长28%,省级科技三项费超过411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6.2亿元。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除了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建立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财税、金融等政策。

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意义深刻,内涵丰富,提出了科技工作的指导原则、方针和思路,为新时期进一步作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发展的总方针,是全部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思路,积极部署,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体制,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省政府确定的科技工作目标和任务,在体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发展上要有新的思路。

二、认真研究省情,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总结年,也是启动"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对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十一五"科技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握科技部对今年科技工作的要求,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做了安排和部署,各地各部门在今年工作安排中,要立足于总结"十五",着眼于部署"十一五",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注意虚实并举,以虚促实,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一是要深化对省情的研究和认识,结合省情部署科技工作。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是我们正确决策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分析研究省情,依据省情提出加快发展的举措。认识省情、更好地把握省情,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在深入研究省情上下功夫,集思广益,力求对省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科技厅要按照省委要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认真组织做好"深化省情认识加快甘肃发展对策研究"等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用一年时间,拿出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突出重点,加强集成。

二是要加快做好科技工作宏观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做好全省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是我省科技工作长远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法治政府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今年要加快进度,全面完成,争取拿出高质量、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规划。全省的规划要深入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总体目标,研究部署新的生产力布局,合理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通过制定规划,要进一步理清科技工作思路,凝炼出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要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与建设。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与建设,就是要围绕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要整合和配置省、市、县各级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

制定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快推进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加快建设科技信息、自然资源、科研数据、虚拟科研网等开发创新的科研基础平台。启动运行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争取实现省内骨干文献单位的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科技管理网络。

积极培育科技孵化器,发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功能。要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园区的服务和指导,兰州高新区、金昌高新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等,要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形成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支持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建设和环境建设,支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示范作用。

建设我省技术高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动态化管理机制。争取建设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优势明显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化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要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选聘和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培养高层次拔尖科技人才。通过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引进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挖掘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潜力,调整科技人才结构,充实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一批对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题,进行科技攻关并力争取得突破。今年在继续抓好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开发及应用、新药研制与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节能与环保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同时,特别要在马铃薯产业升级、中药材种植与中药现代化、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重大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工业强省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基础,抓好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继续做好国家和省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六是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普及,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普工作会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全省科普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制定完善科普工作政策体系,尽快启动《甘肃省科普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抓紧建立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发展科普事业。要结合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科普工作重点对象,创造性地做好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坚持做好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宣传工作。近期内,要安排部署好今冬明春的科普活动,掀起一个新的科普工作热潮。

七是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体制创新。去年以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精神,技术开发类院所加快了转制或改制的进程,社会公益类院所积极制定出台改革方案。省属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改革的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进有了一步增强,认识逐步深化,态度更加积极。但改革进程仍然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各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要以大局为重,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贯彻省政府[****]121号文件,特别是开发类科研院所,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科技厅要对科研院所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借鉴兄弟省市的作法,结合我省的实际,补充完善有关配套政策。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一刀切"的作法,针对科研院所的不同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要尽快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努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院所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八是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认真做好《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积极推进我省专利管理体系、企业院所专利工作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我省的专利战略研究,积极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专利保护意识,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重视专利与保护技术秘密、商标相结合,与新产品的研发相结合,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更好地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三、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省"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县市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地方科技工作,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速农村科技进步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目前就全国而言,县市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省地处西部,县市科技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孵化功能不强,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科技工作开展不好的县市,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导致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工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大量适用技术得不到满足。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我省县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提高到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来认识,深入研究和分析地方科技工作薄弱的主导因素和症结所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县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当前,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作用弱化,是目前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的症结之一。要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和科技部门的工作定位。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提供系统的科技服务和支撑。重点强化四个方面职能:一是参谋助手职能。要充分利用科技系统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起到"参谋部"、"咨询部"的作用;二是综合管理协调职能。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行政管理,提高行政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各部门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三是公共服务职能。要主动承担起向公众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做好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工作,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等公共科技服务;四是组织科技示范职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做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示范,以及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和改善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提供基本的工作环境。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更加积极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赢得职能和位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导,充分提升县市科技竞争力。县市科技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接受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相脱节。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应当把加速成果转化摆在中心位置,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以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为抓手,增强县域科技实力。要深入做好"****-****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结合考核,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机制。去年,我省城关区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安宁区等三县(区)被列为"全国县市科技工作试点县"。今年要全面落实示范、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创出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示范、试点行列。通过示范和试点,带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工作,提高我省县市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技综合竞争力。

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白银)座谈会精神,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院地院企合作深入发展。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与实现产业化相统一,在合作的广度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体制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把院地院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在我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的欢迎和拥护,一些地区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今年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模式,及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试点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运用地方科技、财政、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两个积极性,发挥科技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是加强县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县市科技工作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落脚点。要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和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强化县市的科技服务与信息传播功能,延伸科技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示范为平台,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努力,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在全国已小有名气。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重点围绕乳业、蔬菜、制种、啤酒原料、草畜业、淀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组织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科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及农村科普、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信息化促进科技扶贫等专项行动,逐步建立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撑和服务体系。

加强县市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技术综合集成和快速传播。加快县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中转站"和"放大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厅去年启动的全省科技管理网络建设试点工作,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并逐步向县市延伸,地方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充分发挥县市科技信息的传播服务职能,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县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四、加强领导,转变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是做好县市科技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和部署科技进步工作,增强科技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感。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服务职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是要加强领导,立足实际研究和部署科技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要强化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和职能。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地方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厅要继续加大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力度,培育扶持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注意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引导和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使科技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加强。要跳出部门、地域的局限,把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我省科技创新事业,形成部门、地方、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综合集成的大科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