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1、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内容

通过对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和事故(事件)案例分析可知,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律问题主要有:缺乏及时获取有效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渠道,缺乏获取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的渠道、能力和意识,不能及时正确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不能准确判断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与环境的违法行为,不能全面掌握安全与环境的法律责任要求,不能确切了解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合法权益等。例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都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各部委为了执行“三同时”制度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但是,很多小微企业不了解建设项目安全与环境“三同时”制度执行过程中预评价、验收评价和验收(或备案)的要求,从而出现违法非法行为,同时埋下了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污染事件隐患。从对一些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违法非法行为的调研分析可知,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总体需求是一致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培训,包括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和能力意识培训;

2)安全生产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咨询,包括相关法律问题的解释、生产经营过程遇到法律问题的指导、法律纠纷的诉讼;

3)安全生产事项与环境保护事项的法律帮助,如建立相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协助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协助选择环境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安全产品咨询服务等。

进行持续、有效的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必须建立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的法律援助体系。中央政府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应进行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需求分析,提出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内容、形式,制定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环境保护中介机构、法律中介机构、企业和社会在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中的责任,建立并监督管理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开展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小微企业接受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体制和机制等。

2、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优先领域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率高,即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风险高的行业(领域)应作为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优先领域。就目前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污染事件的统计内容,难以获得所有行业(领域)的所有事故调查报告。因此,本文采用特别重大事故资料分析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特别重大事故风险计算式为r=ps(1)式中r为特别重大事故风险;p为特别重大事故可能性;s为特别重大事故严重性。某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可能性用相对基准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起数表示,即p=Ni/N0(2)式中Ni、N0分别为i行业(领域)和基准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起数。某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严重性用相对基准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表示,即s=Ri/R0(3)式中Ri、R0分别为i行业(领域)和基准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004—2012年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分析,获得调查数据较为全面的77次特别重大事故。分析这77起特别重大事故所属的行业(领域),选择煤矿作为基准行业(领域),用式(1)~(3)计算不同行业(领域)特别重大事故风险。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8个行业(领域)中,煤矿的特别重大事故风险最高,特别重大事故风险由高到低的其他行业(领域)依次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火灾、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社会公共安全和冶金机械加工。赵淑莉等对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行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化工行业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比例最大,运输业紧随其后。我国当前化工行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很多,存在较多的环境风险源;一部分化工企业的环境安全意识较差,没有足够的应对环境事件的技术和人员;另外,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诸多因素使化工行业成为环境污染事件多发的行业。因此,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优先领域应选定煤矿和化工行业,其次是道路交通和非煤矿山以及火灾发生频率较高的工贸行业。

3、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

立法法律援助是政府保障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合法权益、确保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的合法权益,必须依法开展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依法开展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需要制定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我国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法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的部门规章。当部门规章适应一段时间,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制定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行政法规,而后制定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法,尽快建立起针对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小微企业安全与环境法律援助做到有法可依。

二、结论

第2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警惕与安全并存,麻痹与事故相联,所以安全生产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我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法宝,必须坚定不移执行。千里长堤,溃之蚁穴!警惕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每一名管理者、员工,都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有丝毫的麻痹侥幸心理。在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应小心翼翼,谨慎从事,不能有丝毫的“胆大”与马虎。任何无知的胆大,无谋的勇敢,无常识的松懈,都是对生命的漠视,都是对规章制度的践踏,必将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要强化日常监管,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善于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古人的“曲突徙薪”【1】,今天的 “防事故于未然”都是一个道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有“隐患险于明火”的紧迫意识。安全管理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和配套工程,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还要有“防范胜于救灾”的全局意识。“安全工作,重在预防”是一种大局观,欲达此目的,就应把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根本上避免亡羊补牢、被问题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二、“祸起于细微,疾患于所忽”,所以安全生产必须要有细致入微的作风。细致入微,体现的是一种安全意识和认真敬业的工作精神。只要有了细致入微的作风,工作中才会处处考虑到安全,才会时时防止事故发生,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有了细致入微,工作才能做得一丝不苟,不给安全隐患留下丝毫漏洞。有了细致入微,就会时时给自己敲警钟,把安全二字深深地烙在心上。有了细致入微,就会时时刻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中的谨小慎微并不代表着不敢放手去做,而是让自己在工作中仔细认真才不会造成设备的损失、生命的离失。只有谨小慎微,工作才能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只有谨小慎微,工作才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只有谨小慎微,才能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责任心;只有谨小慎微,安全才能有保障。

叶莺女士曾经说过,中国女人所具备的谨慎、节俭、敏锐、周到、顾大局、传统、温柔、细致、耐心、整洁、爱美、克己这些优点对于安全生产是很有意义的。她说;“女人有时罗嗦不是坏事,她是在提醒你注意安全。人、机、物、环境和谐是安全的最高境界,女人在爱美、爱整洁的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消除某些隐患,这也与安全原则相一致。”【2】所以说,这种细致入微和谨小慎微不仅要成为领导者的意识,也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只有人人、事事都细致入微、谨小慎微,实现安全生产才是可行的

三、“事故不难防,最大隐患是违章”,所以安全生产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在任何企业里都有一些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自己管不好自己,必须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要做到防微杜渐,不出任何事故,就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用制度要求人,用规程指导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要让所有员工都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到以法治企。要推行超前控制,做到预防为主,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意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充分运用经济调控手段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完善事故隐患整改奖罚制度,促进隐患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构,积极探索建立抓安全与抓生产相协调、责任与权力相统一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安全监管效率,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既横向到边,又纵向到底。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得以健康运作,才能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第3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这篇文章在分析了贵州本省及省外煤矿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地阐明了安全生产管理在煤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省内煤矿眼下的安全管理水平采纳了相对有效的一些办法:煤矿危险因素、对生产数据的信息系统实施实时的监测和督查;建立良好的安全责任体系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修正监督机制及达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煤矿安全现状信息系统管理

1当前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在工业矿山企业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特大事故中,依据2002-2005年的调查报告,煤矿事故所占的比率介于百分之七十二点八与百分之八十九点六之间;在一次死亡人数高出十人以上的事故中,由于瓦斯引起的煤矿事故占了所有事故的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重大及特大生产事故是摆在煤矿企业面前的一道南墙,显现的损失是无法推算的。C合考虑了煤矿事故多且死亡人数也居高不下的因素,煤矿的百万吨死亡人数相比我国其他生产事故一直位居前列。特别地,对频频发生的煤矿重及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不光对政府经济财产和群众生命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也对我国在世界其他国家面前的声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过这些瓦斯事故的显露和形成并不都是随机发生的,均是在此之前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同时展现,横贯多个方面。这些因素既包括自然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与科技的投入及不深入的研究有关,还与个人的因素和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管理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政策有关,也包括了社会的一些古老观念,煤矿生产的文化素养等等。

煤矿安全生产的情形汇集展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煤矿生产作业环境条件差,事故多;我国许多煤矿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引起自然灾害事故的产生频繁,这很容易触发重特大事故,很难在生产的同时顾及安全,在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的我省煤矿井下越发厉害,瓦斯灾害事故经常性的发生。(2)煤矿数目繁多,大型、中型机小型煤矿都存在,煤矿生产能力涣散,特别在我省边远的县城仍然存在许多的不合法小煤窑秘密进行着违法生产。(3)煤矿机械化水平不高,安全技术设施缺乏,几乎没有高级知识技术人才愿意赴生产第一线参加指导工作。目前,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首要的是依靠管理人员的凭空想象和过去的经验开展工作,管理方法和措施相当过时,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及个人心态等多方主观意志的限制,就会同时并列多种事故的原因,这造成了煤矿生产灾害事故频发。

2贵州省煤矿安全管理中具有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我省煤炭产业开采煤层普遍瓦斯密度含量较大、透气性极其低下,同时具备了繁杂难以解析的地质构造,不提倡在开采之前对瓦斯提早地抽放,但是采掘过程中瓦斯溢出的含量大,再者加上采掘煤层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开采深度和广度的延伸、采掘一体化程度的提高,采掘极易引发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和瓦斯流动场的变化,因此,经过现场踏勘及分析,我省在煤矿安全管理层面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因素。

2.1煤矿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劳动生产率在煤炭企业向来相对较低,这一产业工人的工资相对较少,在我国二十多个行业中薪资名次十分靠后,再者煤矿作业危险性大、采掘生产条件很恶劣,劳动强度密集并且很大,工作周期长。这就表明了技术人员不愿去煤矿的真实写照,因而展现了"工程、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短缺,自愿赴煤矿企业最前沿工作场所并长期留下来的人才少"的现象。加之煤矿基础装备、设施工作不雄厚,安全技术生产装备短缺是亘古以来的客观现实。现如今,国家虽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加大了投入,也投入资金来提升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装备,但却仍有不少煤矿的基础设施安全不满足国家对该行业的基本要求。纵观贵州省煤矿矿山作业及安全管理,个体、公属煤矿可认为仍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队层面上,绝大多数矿井仍可看作是承包式运作。再者近年我国大环境下煤炭行业萎缩的影响,我省能与其他发达省份煤矿管理的煤炭企业齐头并进的日子还有些时日。

2.2煤矿缺乏以人作为主要分析因素的理念

我国很多人认为煤矿向来都属于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这就促成了政府没有对技术装备投入足够的资金、基础设施仍然很落后、专业技术型工作人员贫乏、生产效率很难提高的态势。若将没有学过任何专业文化的人员置于比其他行业风险更大的生产作业场所,万一出现瓦斯(煤尘)爆炸或矿井五大灾害等其他灾害事故时,就容易造成财产大规模的损失,而且还有可能整个矿井都毁灭的情形。而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煤矿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作业场所工人少,煤矿巷道结构清晰不繁琐,巷道走向长度大、风流流向通畅,一旦有灾害发生时,撤离便利,伤亡人数不多。此外,在煤矿生产一线的作业人员,在某个方面来看他们也是一种危险源,如果出现违章操作或作业(无意或有意),就有可能触发事故。因此,针对像煤矿企业的这种高度危险行业,最大程度的实现机械化是很有必要的,尽量减少生产作业人员。不过很可惜这一理念长久都没有得到专家们的共同认识。鉴于此,我国将煤矿列入高危行业是势在必行,增加投入的比重,健全煤矿行业生产制度,即使是在一个矿井的初设计阶段,都要注重技术生产装备水平及劳动生产率。

2.3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甚至省内都不断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力度,并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仍然没有形成良好及长效的发展机制,并且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从而导致有些地方出现官员管理的现象特别严重。有些煤矿重视生产管理,缺乏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劳作强度,提高机械设备投入等方式,没有发挥出制度管理的连续性作用。在一些管理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在管理上就会造成事故反复发生、整顿管理、复产等恶性循环模式。再加上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没有结合煤矿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措施不能在煤矿有效地运行,造成整体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2.4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全面

由于我省处于偏远地区,很少有高学历的人才愿意到我省煤矿企业工作,因此,我省煤矿企业都存在极度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现象,这就造成了煤矿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管理较弱、综合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我省很多从事煤矿企业的工人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直接在煤矿上工作了,再加之某些煤矿企业技术人员的待遇低,但是责任大,工作强度也较大,这些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煤矿企业技术力量缺失,最终造成断层。

3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如今,虽然煤矿生产安全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但也不排除其中的一些有利条件:我国自建国以来已经培养了专业技术队伍,也有了历经反复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等规程规定,也逐步发展了专业性的煤矿安全研究机构以及相关的大中专院校;多数大规模生产的煤矿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瓦斯预防及防治机构,我们应当相信是有专业技术去实现控制瓦斯事故的不断发生。

我省现如今有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采矿工程和煤矿安全技术R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煤矿技术人员的缺失。为了改变我省当前的煤矿生产安全现状,建议采取如下一些主要对策和措施:

3.1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我省安监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宣讲重大灾害事故的例子、经验及教训,以此来提高生产现场的领导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预见灾害事故和处理灾后事故的能力。对煤矿地质等艰苦学科专业,国家应加大奖学金的资助范围,并在毕业后让学生与相关单位签约煤矿企业工作年限合同。除此之外,增加煤矿一线工作人员的待遇,建立健全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最低薪资制度,改善优化工作环境,保证有人愿意到煤矿,并且留得住人。

3.2强化科研工作,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创建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制。我省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视程度以及我省煤矿开采技术生产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仍然会偶尔发生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这些事故反复发生的原因是我省特殊的煤层喀斯特地貌条件的复杂性,我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是无法通过其他省份采纳运用的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的。

3.3对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应当制订专有的制度政策,选择特殊方法,从而保证健康发展煤与瓦斯突出及高瓦斯矿井因为都具有资源赋存条件不好的特点,极易触发事故,但它们又都包含较为丰富的瓦斯来源。国家有关安全监察部门需拟定一些专有的规章制度,在减少对高瓦斯矿井,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的交税额度,把少收的税金置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设之中,达到改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条件;同时,激励并协助其对瓦斯的抽放和利用,且对瓦斯开发利用的进程中需要减小或免除税金,不得限制和歧视瓦斯发电,其所发的电可并网运行。

4结语

目前,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在我省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升煤矿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也应该加大重视对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国家相关安全监察部门也应当制度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煤矿日常作业工作,从而在降低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的基础上可以确使煤矿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浅论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4(8):226-226.

[2]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苏曾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4):182-183

[4]邵祥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3).

[5]刘威.浅谈煤炭安全管理发展现状.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上接第101页)自身的专业优势,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实现保值增值的理财服务。

由于小微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这给商业银行一个很好的提供理财增值服务的平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小微企业合作,对小微企业提供专门的工资服务的同时为小微企业的员工设计理财专属卡,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为员工提供专门的资金管理。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向客户提供各种专项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也提高其资金的收益。

2.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以高净值客户为中心,为客户特定的目的而办理专项资产管理的业务。

高净值客户一般都关注商业银行的专业性、品牌和服务,商业银行应根据他们的要求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现今很多商业银行都有成立理财管理中心,有专门的交易窗口。同时,为了金融服务的专业化,财富管理中心还为每位高净值客户配置一位专业且资深的客户经理,实现一对一的服务,使个人金融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延伸。

(二)信息平台咨询和财务顾问服务

1.信息平台咨询服务

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很多小微企业向着规模化的全新平台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依靠自身的优势,根据小微企业要求,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信息,制定方案提供给小微企业,并为其提供信息平台咨询服务,使小微企业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企业的管理体制。

小微企业主对于宏观经济、行业系统风险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并不是很清晰,也不够重视。针对这种现象,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向他们解析当前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向他们提供更多更具深度的信息咨询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及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地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

2.财务顾问服务

小微企业财务顾问业务,是指银行利用自身资源,针对客户的需求,为客户的资本运作、财务和债务管理等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并提供财务策划和方案设计等服务。

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可能成长为大中型企业。但我国很多小微企业主都缺乏广泛的资源和全面的规划能力,商业银行可利用其优势来为小微企业提供咨询。小微企业在接受了银行给其提供的咨询服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整合,规划自身的成长,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章良.国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经验及其有益启示.时代金融,2013(1).

[2]于娟娟.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财经管理,2013(7).

第4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3日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小微企业所遭遇的“两高、两难、两门”中,融资难显得十分突出。

一、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现金流量

小微企业现金流在企业发展中尤为重要,企业通过开出售货发票,赊销商品等,需要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支付各种运营过程中的税费,增加了现金流出。另外,企业生产经营需购入原料和设备,支付人员工资,也就必然发生现金流出,这些状况导致企业现金流的短缺。而现金流则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和影响企业流动性强弱的决定因素。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包括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在内的循环往复的有机系统。在此过程中,现金流是联结每一环节的纽带。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或者缺乏现金流,企业就不能从市场采购原料,企业就将无法得以维持。一个企业如果持有充分的现金,或者资产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来履行它的支付义务,则该企业具有流动性。如果企业缺乏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无力履行已到期的付款义务。这时,企业可能延期支付,也可能采取借款或处置资产等紧急措施偿还债务,因此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小微企业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逾期对企业自身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应收账款逾期在一年以上还账成功率在50%左右。如果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其实现的利润就会包括大量的应收账款,从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形式下,虽然企业计提了坏账准备,但是一旦发生坏账,甚至于坏账的金额大于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就会造成本年度的利润突降,致使企业存在利润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

小微企业应在立足自身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应收账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全面分析造成应收账款规模大的成因及危害,不断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引起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其次,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最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理顺应收账款管理中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流程。其中,前两点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而保证流程的有序建立和通畅是应收账款安全的具体实现,否则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失控。

三、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1、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风险的内在原因。(1)管理者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如果企业销售人员在销售货物前没有对客户信用等级做详细调查和评估,凭主观经验判断或推理赊销货物,销售人员完成的只是销售任务,应收账款的回收责任则只有归口到财务部门,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2)财务管理部门监督不到位。小微企业是否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哪种信用保障,基本上是由业务部门决定,财务管理部门无法硬性干涉,使销售工作与核算工作脱节,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导致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控制风险加大;(3)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一般不健全、欠合理。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职责不清晰,造成职责划分不明确,无法实行谁赊销,谁负责,谁收账等管理机制。

2、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风险的外在原因。(1)小微企业外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隐患很多。由于现阶段,经济法律建设和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欠债不还现象比较普遍,企业之间诚信问题很难控制,通过法律途径执行困难很大;(2)企业间信用机制不健全,不可预测风险大。由于我国企业间信用评级体制尚不健全,信用等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小微企业“要账难,难要账”。

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失控的主要后果

1、增加自身财务风险,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小微企业防范坏账损失,这是企业从成本费用中计提的坏账损失准备金,使小微企业发生坏账后保障生产经营与资金不受太大影响。如果小微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损失准备,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当年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

2、引起现金短缺,增加运营风险。小微企业账面收入的增加并不表示一定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企业。企业通过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开出销售发票,一方面企业需支付各种税费,增加了现金流出;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还需购入原料,支付员工工资,又必须发生现金流出,若发生资金短缺时,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伴随现金流量的减少,并且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生产运营能力。

3、引发投入降低,影响企业可持续生产。可持续生产是小微企业的生命线,为了维持小微企业持续生产,势必减少对企业安全保障和后续发展方面的投入,这就为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埋下了隐患。

五、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对策

1、严格信用审批制度。小微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的赊销风险额,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及有关资料,为每一客户设定信用额度,并执行严格审批制度。

2、推行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小微企业应以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资信凭证为依据,开展基本业务的赊销活动。没有信用等级凭证决不能放宽。

3、适度建立客户档案。客户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及时掌握对方动态,便于实施收账政策和制定催账措施。

4、制定适度信用政策。比如现金折扣政策和商业折扣政策,同时建立弹性信用期限。

5、加强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该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授权制度,确保工作程序严密,防止管理混乱;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账可查。

6、强化应收账款的有效控制。在小微企业,需建立起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融为一体的有效控制体系,促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第5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全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金融信贷支持

1.增加信贷增量。省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坚持维持存量和提高增量相结合,确保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总额不低于全部贷款新增总额的1/3,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省政府金融办会同人行南昌中心支行、银监局等部门要将信贷增量分解落实到省内各金融机构,并将其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年度考核。

2.建立绿色通道。省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设立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营窗口,开辟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绿色通道”,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确保不压贷、不抽贷,对符合条件的续贷项目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放款,对新增贷款项目一般在1个月内完成审批,切实加快审批速度,提高放贷效率。

3.下放审批权限。省内各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将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审批权限适度下放给市、县级分支机构。原则上单笔贷款额度在300万元以下的贷款由市级分支机构审批,100万元以下的贷款由县级分支机构审批。

4.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广仓单质押、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出口信用证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使用权质押、无形资产质押和股权质押等贷款品种,简化手续,提高质押比例,不断推出适应小型微型企业需求的新产品。建立小型微型企业征信机制,设立诚信小型微型企业数据库,鼓励金融机构对诚信企业发放10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推动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对小型微型企业实施无反担保物的信用担保。

5.清理纠正不合理收费项目。省内各商业银行不得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各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不得搭售理财产品,不得将新增贷款作为全额保证金以开具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融资贷款。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6.积极支持融资票券发行。研究制订全省中小企业发行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计划,鼓励支持省内小型微型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集合债券、项目融资及信托产品等形式直接融资。从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对小型微型企业发行集合票据,按发行额的0.5%对发行企业实行担保费用补贴,各发行企业所在地政府要按同等比例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对承销团队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发行企业相关费用的,按每只票据发行总额的0.1%进行一次性奖励。

7.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探索开展创业投资业务,积极搭建成长型小型微型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对接的平台,引导国内外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我省成长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南昌、新余、景德镇3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引导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推进小型微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8.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新兴金融业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进入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典当行等新兴金融业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管理,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区增加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地方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服务。

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9.扩大各级专项资金规模。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增加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公共效益和导向作用。从2012年起,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3000万元,并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各市、县(区)人民政府也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资金规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增加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资本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以及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

10.建立健全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各地要设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导的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其中,省级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逐步扩大资金规模,设区市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县(市、区)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00万元。全省各级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用原则上不高于1%,贷款担保额度达到注册资本金5倍以上。

11.大力扶持全民创业。各地要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设立小型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资金,积极推动全民创业,不断提高创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每年从省、市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1000亩以上,用于支持各地依托城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特色型、集群化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具体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中小企业局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科研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新办小型微型企业,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努力做到应贷尽贷、按需放贷,并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每年安排一定的就业培训资金,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开展创业培训。

12.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火炬计划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发挥南昌作为全国试点城市的政策效应,对小型微型企业通过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和版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按最高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贷款贴息。

13.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抓好国家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并按上限执行。对小型微利企业继续实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并延长至2015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14.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税费减免和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对新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对其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通过财政支出渠道安排资金给予三年奖励;对现有的小型微型企业,上缴税收地方留成新增部分通过财政支出渠道安排资金给予奖励。

15.加强企业出口服务。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开展贸易融资,符合条件的各类生产型、科技型和贸易型小型微型企业,均可办理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鼓励小型微型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并享受保费补贴。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鼓励引导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国际认证许可和质量认证工作。

四、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

16.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家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3年内免征小型微型企业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税务发票工本费、海关监管手续费、装船证费、手工制品证书费、纺织品原产地证明书费、一般原产地证书费、一般原产地证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本费、货物原产地证明书费、ATA单证册收费、土地登记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费、农机监理费(含牌证工本费、安全技术检验费、驾驶许可考试费等)、新兽药审批费、《进口兽药许可证》审批费、已生产兽药品种注册登记费、林权证工本费、星级标牌(含星级证书)工本费、A级旅游景区标牌(含证书)工本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标牌(含证书)工本费、清真食品认证费以及省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批准设立的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小型微型企业收费登记卡制度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防止变相收费和隐性收费。

17.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成长型小型微型企业库,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培训辅导和政策扶持。设立“省长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奖”,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成长性好、管理规范、责任心强的经营管理标杆企业,引导全省小型微型企业重视文化和品牌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18.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我省列入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国家加大资金投入的机遇,加快建立以省级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各设区市综合窗口平台及县(市、区)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全省小型微型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力争用3-5年的时间,全省每个市、县(区)都有一个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的小型微型企业服务平台网络,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和个性化专业服务。

五、建立高效协调服务机制

19.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发改、工信、财政、科技、公安、监察、国土资源、人保、商务、国税、地税、统计、工商、质监、金融监管、中小企业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设立相应的工作服务机构,负责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20.加强部门配合。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督促、考核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确保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到位以及财政支持政策的贯彻执行;科技部门负责对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正常的金融秩序;监察部门要促进各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并加强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用地指标的落实;人保部门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及培训支持;商务部门负责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外贸出口和国内商贸流通政策的落实;税务部门负责税收减免及优惠政策的贯彻执行;统计部门要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建立和完善小型微型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制度;工商部门要积极为小型微型企业的注册登记和市场竞争提供服务,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保障企业公平合法经营;质监部门要杜绝涉企重复检验检测,规范涉企收费行为;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信贷资金的投放以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政策的落实。其它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全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第6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本文主要小微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业务相对比较单一等原因导致其难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是其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强小微企业财务预警的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财务预警;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F24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085-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吴丹丹(1991-)女,福建南安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会计;宋杰(1981-)男,福建永泰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实务和管理会计。

随着我国针对小微型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2013年1月起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融资困难,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财务风险是小微型企业经常面临但是又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小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保证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安全稳定是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小微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是小微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小微企业管理者面对财务风险只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规避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其主要类型有: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筹资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筹资环节是我国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首要原因。目前小微企业主要采取负债筹资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小微企业在负债筹资的结构安排上大都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第一,小微企业在起步期筹集资金时,几乎不会利用小微企业自身自有的资金来发展本小微企业,也根本不会想到要立足于小微企业自身状况来选择适合小微企业最有利的筹资方式。第二,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相对较少,筹资成本费用相对较高,其自身资金本来就很有限,信誉度也比大中型企业较低,由于这种种限制性因素导致其很难满足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的最低贷款条件。

因此,小微企业就必须另寻他路,比如从外部获得资金,用固定资产等来进行抵押贷款,但这样会让小微企业外部融资风险大大增加。如果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例如不当的股票筹资决策,很可能会影响股票的顺利发行,甚至使股票筹资产生失败的结果。小微企业经营活动失败,长期处于亏损的状况,那么小微企业就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可能导致小微企业的信誉受到损害,不能有效地去筹集资金,也会影响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从而使公司陷入筹资困境。资金结构不合理,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在负债规模一定的时候,债务期限的安排有没有做到合理,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地增加小微企业的财务筹资风险。

2.投资环节造成的风险

投资环节是我国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投资会给小微企业带来高收益,反之,就会给小微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目前小微企业在投资时,只注重投入的产品将会带来多大的收益,却忽略了产品在外部的流通情况,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是否具有可比性,对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并没有进行恰当的分析,这样很容易会导致了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小微企业利益就自然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却忽略了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小微企业长期投资比率相对比较低下,加之小微企业资金相对比较紧张,融资难,很少有长期闲置的资金来进行对其他企业的股权和债权的投资,因此,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金融负债比率相对比较高,自有资金比率也比较低下,短期负债占总负债和销售额的比率较高,小微企业的长期投资比率处于十分低下的形势。又如小微企业往往缺乏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往往在进行投资活动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财务预警机制,不能进行精细的投资预算,因此,这些问题也会加大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

3.经营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不像大中型企业在使用资金时进行计划,因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就很容易对小微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同时,小微企业负债比例较高,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会对未来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小微企业对日常现金缺乏有效的管理,经常会出现现金流失、浪费的情况,使得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等的安排存在不恰当的状况,导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将会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的短缺,从而使小微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

4.流动性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指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小微企业对于流动资金缺乏必要的监控管理。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资金有限,因此它们需要及时收回资金,充分利用流动资金创造利润。但是,它们在此环节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比如对现金的管理不严,日常事务中资金不足或者短缺的现象经常出现;应收账款过多,资金周转缓慢;对存货和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持有现金存在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手中持有的现金过多,会由于较高的资金占用而失去其他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现金太少,又会面临资金不能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5.管理者管理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通常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只要销量持续增长,收入不断攀升,小微企业就容易导致忽视财务管理,这样一来,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然而,小微企业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其资金周转不畅甚至亏损,就无法立即运用财务预警措施化解危机,就会使小微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甚至遭受破产的危险。大部分没有财务制度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它们对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财会人员缺乏约束。有的小微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小微企业多数是家族企业,人情和亲情大于制度,往往使制度缺乏约束力,甚至形同虚设。另外,为节省运行成本,小微企业的部门设置一般比较简单,一人往往身兼多职,人岗不配,职责不明,难以起到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容易造成小微企业资产流失。

三、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它是小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或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对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起着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小微企业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分析预测,这样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以发现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在危机来临之前提前向小微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小微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为小微企业指导经营方向、改善经营决策和有效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进行预测

由于小微企业理财的主要对象是现金和现金流动,在短期经营活动中,小微企业能否顺利经营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对小微企业来说,要有稳定的利润是其财务预警的前提,对于经营稳定的小微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所以小微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小微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小微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对小微企业而言,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不仅是小微企业经营目标,也是其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

3.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进行预测

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要强调对风险信号的监测,根据其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我认为小微企业可以采用其中的控制风险策略,在有效的控制中使财务风险最低化。

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采用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利用财务预警措施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至于更好地达到提前预知企业财务出现的危机,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危机。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6).

[2]龚巧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小微企业风险[J].新疆农垦经济.2002(4).

第7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2011年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2012年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并明确指出,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保险概念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现阶段我国众多小微企业能够立足的“命根子”。小微企业管理必须加强对人才管理的重视,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其中社会保险的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指国家有针对性地对因生、老、病、死、残、失业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劳动者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5个项目。我国法律规定原则上全体职工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要求企业和职工责任共担,企业的缴费率占职工工资总额的30%。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影响重大。

三、社会保险对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小微企业的运行离不开宏观环境,在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2016年5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为45.9,较上月下降0.3个点,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点,表明本月小微企业市场运行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小微企业要实现突破式发展关键要靠创新,而创新关键靠人才。小微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引进方面最大的弊端就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往往一个员工的社保缴纳问题、一个小事故的赔付就能给一个小微企业带来致命打击,为了让小微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稳定人才队伍,让人才队伍安心搞创新,一心谋发展,小微企业管理者已经不能沿用旧有的管理模式,都必须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只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企业中的人力、物力得到最充分的配置和利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企业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效益最大化。管理者必须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规范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解决小微企业人才队伍的“后顾之忧”。

(一)社会保险制度在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推广主要阻力分析

一是增加了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社会保险的实施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企业配备相应的人员管理企业员工的社保登记、缴纳、申报等,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增加了业务工作之外的政务负担,还增加了所运用的交通费、材料费等。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社保配套制度不完善,办理点分散,服务不到位,程序复杂且缺乏规范化,给小微企业社保办理加大了费用浪费。二是小微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公平化。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推行中,企业是作为政策对象存在的,在具体办理的过程中,相对与职工,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处于主体地位的。不管是处于政策客体,还是程序主体,都会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和公司条例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但是,由于社保政策的福利性及小微企业主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使得小微企业缴纳保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谎报、虚报等违规现象。三是小微企业没有制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社会保险的全面推行对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民营中小企业存在自身无法弥合的弊端,如:自身发展规模较小,设备仪器不先进等原因,很难吸引高端技术人才,这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高水平人才队伍一般都具有长远的目光,理论知识水平较丰富,使得企业在吸纳高端人才的同时不得不多考虑一项因素。我国的企业保险制度进行过改革后,对其进行了统一明确的规定,一般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率为员工工资总额的30%。这种比例的费率对大中型企业来说可能不需放在心上,但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却是繁重的负担,使不少小微企业有心无力,无法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在上述因素的困扰下,一方面,小微企业必须吸收高端人才来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迫于经济压力,吸引高端人才时面临着诸多实际的经济问题。

(二)社会保险制度在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分析

一是从根本上激励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任何企业都会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激励一般会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可以说是物质激励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员工利益的最基本的措施。社会保险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二是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险可以提升人才队伍保健因素。社会保险制度关系着小微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利益。从员工自身方面来讲,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不但保障了员工利益,还能保证职工的安全生产没有后顾之忧,意识到企业生产效益与自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加大员工与企业的一体性,这将从根本上保证生产效率,不需要小微企业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三是社会保险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社会保险对企业用人各个方面进行了保障和规定,分散了企业承担的职工的工伤、生育等费用的支出,有些原先由企业支付的待遇转变为由保险基金支付,这将大大减轻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的负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更长远的增长。

四、结束语

综上,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对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目前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实施合理的社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稳定小微企业人才队伍,解决高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更好的完善实施社会保险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到:建立灵活的社保制度。根据企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实力,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灵活的社保制度。强化机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事务所,为小微企业提供社会保险咨询与服务。减少小微企业社会事务负担,降低小微企业人工管理成本。完善社保制度,减少社保“空子”,规避违规行为。

作者:郝蔚 单位:莱州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在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日益发展健全,营造出和谐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氛围,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依照去年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来看,我国小微企业千余户,占企业总数76.57。然而,近些年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能维持30%年增长营业额的仅有12%,绝大部分企业停滞不前,分析不难其结果在于小微企业多属于家族企业,其经营理念在于小富即安,导致市场营销管理水平很低,没有长远的营销规划,不利于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微企业须明确自身营销管理的缺陷,并做好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提升企业市场价值。

2 我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作用

其一,小微企业实施市场营销管理能有效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小微企业具有诸如规模小、品牌口碑不强等局限性,实施市场营销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水平,强化市场营销管理质量能为企业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管理过程中市场、供应商、消费者等变化状况也能直观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生产、加工处理、销售服务等流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优化市场营销管理质量能提升小微企业的市场份额,使市场潜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指引小微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内外同行企业均是小微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小微企业用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管理机制来催生经济效益,以利于企业于市场竞争中生存与长期发展。

其二,小微企业实施市场营销管理能有效提升自身品牌口碑。如今的生活氛围中,消费者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小微企业实行市场营销管理对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能得到消费者合理的需求,从而为企业研发与生产提供有效的发展方向。自身品牌口碑小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它关系着品牌的社会影响度与消费者认可度,对企业销售额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发现,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管理不仅能使企业销售量得到提升,还能起到有效地宣传价值,有利于提升小微企业的品牌口碑。

3 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缺陷

3.1 落后的管理观念

在我国,家族企业在小微企业中比重极大,企业很少使用现代化制度,仍采用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从而,大多数小微企业管理层对市场经济认知较浅,对市场营销管理很忽视,并将其单纯地看着商品销售,对市场营销管理的体系与作用缺乏认知,很少在企业管理体制中推行市场营销;即便是部分小微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然而忽略管理缺乏科学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在营销管理过程中抱以侥幸心,落实的市场营销机制与自身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3.2 单一的管理目标

我国部分小微企业虽然认识到市场营销的价值,实施市场营销战略,然而并没有明确制定管理的长期目标,缺乏对管理的整体性、战略性部署,仅将市场营销目标锁定在产品销售层次,以价格促销售。部分小微企业缺乏对市场竞争的认知,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致使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旨在生存,并没有以此拓展市场份额,总体而言我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水平处于落后阶段。

3.3 稀缺的管理人才

抑制我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便是我国缺乏人才,稀缺的营销管理人才包括懂技术、知营销并具备极强的责任心。我国小微企业表现出规模小、品牌口碑不强等局限性,致使营销更着重于渠道与市场,忽视对营销团队的整体建设,使我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团队整体质量偏低,大部分营销管理者的市场实践能力低,对营销理念与策略不重视,不利于企业实现整体战略部署。

4 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应对措施

4.1 革新管理观念

市场营销重在面向市场,因此,企业唯有转变落后的市场经营理念,使市场营销管理质量得到增强。在市场营销管理实施阶段,企业要贯彻市场为本的管理观念,加深对营销管理的目标与内容的认知,彻底扭转传统的落后的市场营销管理体制,从企业管理层的观念来推动企业营销水平,使企业市场份额增大。同时,小微企业要着重市场营销的组织并认真贯彻执行,使市场营销团体进一步完整成为一个整体,以确保企业的组织能力与决策能力,从而为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拓展打下有力基础。

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革新,不仅要贯彻市场为本的管理观念,还要对传统的、以产品销售为目标的营销方式进行转变,实现产品动态化,将营销宗旨、市场态势以及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使市场营销管理体系趋于全方面、立体化发展,使小微企业市场营销朝着科学合理、制度严密的方向发展。

4.2 健全管理体制

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战略与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根本前提在于拥有健全合理的市场营销管理体制。因此,小微企业首先要构建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营销管理体制,以取代传统的旨在实现产品销售的营销管理价值取向,从而使目标管理制度得到深化与健全,贯彻以销售总量、增长值、满意度以及回款率为基准的目标管理体系,并以此对市场营销进行考核评估。其次,营销管理体制要健全其企业约束力,把员工的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职业规划与市场营销相融合,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得以调动,使员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协作能力得到提高。最后,企业对要营销员的专业素养、职业操守以及责任价值观进行培训指导,从而提升营销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企业团队整体水平,使企业管理更具科学性。

第9篇: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 员工流失 对策

一、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小微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据最新数据,在南昌中小企业已经突破了100万家,其中小微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达70多万人,创造了全市近半的GDP和七成以上的就业岗位。然而,小微民营企业发展一直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尤其是近两年来,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受阻。较多小微民营企业陷入“用工荒”的困境。

第一,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比率高。调查显示,江西南昌小微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率过高,如有的企业已高达25%,尤其是流失人员中有较大比例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具有特有的专长,有管理经验,而且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员工流失情况严重,对小微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中高级人才留不住。人才流失可以通过人才汲取方式获得人才补充,因此,江西人才市场近年来为我省的小微民营企业专门举办了一些针对中高级人才的招聘会来留住,吸引人才,但是收效甚微。据江西都市频道最新报道,一些小微民营企业求贤若渴,不惜重金吸引人才,有的小微民营企业提出年薪20-50万的待遇,但是还是招不到人。

二、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中高层管理和科学技术人才任职时间普遍不长,平均仅2~3年。在小微企业中,造成人才流失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员工对企业缺乏信心

人才选择了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其薪酬可以满足自己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可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因此,如果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十分严重甚至十分混乱,企业的前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而不乐观,这就难免造成员工对企业本身的实力或发展前景失望,认为自身在企业中得不到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发展的机会而跳槽。

第二,员工缺乏职业安全感

企业经营者以“炒”代管、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安全感。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动辄辞退员工,这就造成企业内部员工人人自危,对个别真正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造成了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安全感的影响,让其怀疑自身是否可以长久的留在企业中,是否会被轻易的辞退,在企业中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其职业生涯的规划,因此最终选择跳槽。

第三,员工薪酬制定不合理

企业薪酬结构不合理、工作标准过高等原因不同程度地导致员工跳槽。有的小微企业家由于自身认识的原因,认为目前的劳动力市场还是供大于求,因此制定出了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薪酬体制,出现了工资标准低而工作量大的不平衡现象。殊不知,无论怎样的员工,只要从企业流失,都会或多或少的带走商业、技术秘密,带走客户及其他资源,频繁的更换员工,不但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整个组织的气氛。

第四,员工绩效考核不科学

从员工的角度讲,一个企业的奖励机制是员工衡量是否愿意留在企业工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微企业能否建立和健全一个适合企业自身的奖励或激励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用人质量。在我国,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奖励机制还是传统的经济奖励,忽视了员工的其他方面的需求。

三、减少小微企业人才对策

第一,强化内部管理规范

小微企业管理,通常工作随意、无章可循,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留住人才,企业领导一定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进行科学管理。一是管理者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懂得科学决策,对产品市场科学定位,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二是要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如岗位设计、人员招聘、培训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进行规范管理,摒弃经验管理;

第二,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员工帮助自己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第三,建立制度化约束机制

首先,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企业不能无故辞退员工,员工也不能擅自离开企业,否则,违约方须依法向另一方交纳违约赔偿金。其次,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或技术培训等,应签订培训合同,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如应明确企业和个人承担的费用、服务期限、保密协议和违约补偿等相关事宜,并在人力资源部备案。最后,对一些核心人才,还可以鼓励员工以技术或资金人股,使员工与企业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有参与管理权、财务知情权,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非常利于员工稳定。

第四,外包成小微企业发展的救命稻草

面对人才短板的巨大缺陷及专业不足导致人才流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许多企业开始寻求第三方权威服务提供商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通过外包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化分工,小微企业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可以快速搭建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框架,从而可以专注于扩大自身在新产品、新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成长壮大。通过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诟病,有效的降低人才流失率,简化招聘、管理、培训等流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另一方面通过外包还能极大地节约成本,部分服务甚至可以节约企业自主管理成本的20%。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