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第1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摘要: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它的设计与运作,不仅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方式,而且以企来目标制定与风险评估、控制活运、沟通系统以及监督活动,均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不同的内部环境相关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企业内部环境 控制制度 风险管理 财务报告 中外许多学者虽都曾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过诸多阐述,本文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企业内部环境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是企业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它对企业价值创造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目标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企业竟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营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目标:(1)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2)促进企业竟争优势的形成与提高。(3)保证企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二)内部控制的方法 内部控制的方法有: 1. 规划控制。规划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2. 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3. 素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职工忠诚、正直、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其他内部控制有效实施。4. 防范控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为防范、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5. 报告控制。常用的内部报告有:(1)资金分析报告。(2)经营分析报告。(3)费用分析报告(4)资产分析报告。(5)投资分析报告。(6)财务分析报告等。6. 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二、企业内部环境与风险管理 (一)企业风险的构成 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企业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 (二)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管理的途径 1. 建立起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风险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一体化可以确保分析结果互相一致,并可以相互比较以利于决策,如在不同业务间配置资本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市场风险部门经过复杂的评估程序来估算市场风险的同时,信用风险部门也经过相同过程来估算信用风险,这种不必要的重复可出一体化分析所避免。 2. 为了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还应在企业内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结构所依托的是企业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和发展迅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架构应当能够将信息技术、定量模型和复杂的业务操作和流程有机地结束合在一起。 3.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融入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及各项活动之中,使风险管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企业要通过相关的目标、政策、制度使人们明确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态度、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及企业的应对原则等等,使人们至少树立面对风险不要害怕而是利用系统的方法去管理它的态度。不同的人或部门以风险的看法及态度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应在企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词汇集以统一人们的语言标准。三、企业内部环境与财务报告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财务报告的相关性 企业内部环境与会

第2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一、美国及马萨诸塞州保险业及利保互助保险集团概况

1.美国保险业概况

2001年全美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540亿美元,其中寿险市场保费收入5,390亿美元,财产险和意外险市场保费收入3,150亿美元。

2.马萨诸塞州保险业概况

2001年马萨诸塞州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18亿美元,是全美第9大,世界第22大的保险市场。全州共有各类保险机构114家,截至2001年底共颁发 22万张中介服务许可证。

3.关于利保互助保险集团

利保互助保险集团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全球雇员达35,000人。在全球16个国家设有800多个办事机构,年保费收入140亿美元,是美国第五大的财产和意外险保险公司,获标准普尔A+级财务等级。

二、美国及马萨诸塞州保险监管概况

1.美国的保险监管美国没有统一的联邦保险监管机构,而是由各州独立监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反对各州独立监管,认为这样做了监管效率。但在1946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立法确认了各州的保险立法权。至今,美国已有超过50个独立的监管机构。为了加强各州保险监管机构的联系、协调,美国设有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

美国保险监管的主要领域包括:公司营业执照发放、人执照发放、财务监管及市场行为监管等。

2.马萨诸塞州的保险监管

马萨诸塞州的保险监管是以偿付能力监管为基础,其他所有的监管功能都是为偿付能力监管服务。具体包括:

1)财务监管:风险、财务审计、对有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等 2)颁发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3)条款审核(2000年共审核6795款新条款)4)客户服务,市场指导等 3.美国非寿险精算师的职责早在1914年美国财险和责任有限公司的精算师和统计师就建立了非寿险精算学会,仅仅比1907年成立的寿险精算学会晚了8年。至今美国共有寿险和非寿险精算师1.5万人。

在美国,非寿险精算师需要承担财务分析、保费、责任准备金估计、核保及理赔分析、再保险安排、提供精算报告、新险种的开发和设计、经营业绩评价等等工作,除此以外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还规定,财险公司必须由精算师就其损失准备金出具证明。美国精算职业组织已经协助NAIC制定了对财险和意外险公司的最低风险资本要求,提供风险基础资本额RBC报告,并正在进一步扩大委任精算师的职责,包括进行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为此,美国非寿险精算学会已经编制了一本相关的手册。

另外还有44%的非寿险精算师活跃于政府、高等院校及投资、咨询等行业,为政府制定决策、培养精算人才、为公司或个人提供最合理的投资、筹资和理财方案等。

4.美国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1)保险监管体系IRIS

每年,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法定年度财务报表计算IRIS(Insurance Reg ulation Information System)指标,这些指标由NAIC确定,共12个。IRIS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监管者从被监管对象中发现需要重点监控的目标。

依据财务报表信息对指标进行计算的过程被称为IRIS统计阶段。所有的美国保险公司每年的财务报表都要经过IRIS统计阶段。如果一个公司能通过这一阶段,通常意味着该公司已经通过了IRIS监测;反之,则NAIC将实施下一步骤——IRIS分析阶段。

1.IRIS统计阶段。NAIC定期公布IRIS指标的浮动范围,以及对某一指标而言的行业平均值。一般来说,一个公司要么“通过”,要么“通不过”IRIS统计阶段。只要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则意味着一个公司无法通过此阶段,并将进入分析阶段:(1)4个或4个以上的指标超正常范围;(2)盈余调剂指标显著增加或减少;(3)对某一分支机构的投资大于公司的总盈余。此外,尽管某一公司“通过”IRIS统计阶段,NAIC仍可根据自己的判断,要求其进入下一个分析阶段。

2.IRIS分析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NAIC将对公司的报表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四个优先级别,即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和非优先级。第一优先级代表财务情况最糟,非优先级则代表情况最好。对于某些因偶然事件或情况导致未通过统计阶段的公司来说,如果检查者知道这一情况,也可以给予非优先级。与上一统计阶段不同的是,IRIS统计阶段的结果是公开的,而分析阶段的结果则是非公开的。NAIC通过对某公司的财务情况给出优先级别排序,来确定下一步将要采取的监管措施。

我国现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对IRIS有关指标进行了引用。

2)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追踪系统FAST

FAST系统检查的对象是年保费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并且至少在17个州开展业务的公司,其目的是防止大公司出现偿付能力的问题。与IRIS比较,FAST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FAST为每个考核指标制定一个定数,而IRIS系统仅确认正常或不正常。

FAST考核公司5年的财务状况,IRIS只考核当前的财务状况。

FAST的考核细节是保密的,而IRIS是公开的。

3)RBC监管报告

风险基础资本额(RBC)法,将在后面详述。

4)现金流量监管

现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分析公司在将来的不同时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匹配程度,以使公司的决策者和监管机关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一般说来,现金流测试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确定与将要被测试的产品或产品组合负债相匹配的资产。

选择测试的综合假设条件。

选择恰当的现金流测试模型,预测不同综合假设条件下的现金流。

将现金流测试的结果与保险公司希望达到的结果相比较,分析结果。

这样,如果某些业务决策的现金流测试结果不能达到希望水平,则保险人应采取行动修改决策方案或避免可能导致不利假设条件的风险因素。

NAIC要求保险公司在被称为“纽约州七假设”的七种利率假设条件下测试现金流量。一旦完成了NAIC规定的现金流测试,保险公司的评估精算师被要求签署一份精算意见和备忘录。表明在规定假设条件下对保险公司的现金流进行检测后,从评估精算师的角度看来,在给定匹配准备金的资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对客户的未来负债作了充分准备。如果提存的准备金不充分,则要求保险公司提存附加精算准备金。

5.风险基础资本额(RBC)简介

RBC是针对每家公司的经营风险,评估其资本是否充足。RBC首先将保险风险分为五大类:

C0:关联风险,对关联企业的投资无法收回的风险;

G1:资产风险,即不良资产的风险,含投资风险;

C2:保险风险,即各类承保业务关于风险率、死亡率、发病率、续保率、费用率等所有的假设与实际经历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C3:利率风险,即由于利率变动引致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风险;

C4:业务风险,即一般的经营管理不当的风险。

按照风险程度,分别确定不同资产的风险系数,求得累加的风险资本值C0、C1、C2、C3和C4后,再按下列步骤计算以下各项值:

a.计算风险资本总额

b.计算调整后的资本总额∑(帐上余额×系数)。

c.计算风险资本比率:(调整后的资本总额风险资本总额)X100%.

根据计算结果,将公司分成5个等级,分别采取如下监管行动:

A.当风险资本比率达到200%以上时,被认为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符合无需关注标准,不需要任何监管行动。

B.当风险资本比率介于150%—200%之间时,属于公司行动标准,保险公司应向监管部门提出一份RBC计划,说明公司偿付能力状况不佳的原因,并陈述改进计划。

C.当风险资本比率介于100%—150%之间时,为监管行动标准,监管部门可以行政命令,要求公司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D.当风险资本比率介于70%—100%之间,为授权控制标准,监管部门可以采取重整或清算保险公司的行动。

E.当风险资本比率低于70%时,为强制控制标准,监管部门应接管保险公司。

6.美国保险监管机构的市场行为监管

一种看法认为,美国的保险监管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且市场成熟,祟尚自由竞争,所以保险监管部门很少对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事实正相反,美国各州的保险监管机构都很重视对市场行为的监管,认为市场行为监管同样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更好的实施偿付能力监管。

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每年都会对市场行为监管的主要方面、方法、重点关注和报告方式等做出指引,以指导各州监督官的工作。同时美国保险监督检查协会(IRES)还为监督人员设立了专门的,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可以从事对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监管。

美国的保险市场行为监管分为:

1)全面检查: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关注公司的日常运营、公司对于客户投诉的处理、公司的产品营销及销售、许可证的取得、核保和理赔等。

2)目标检查:不定期的进行,针对特殊的项目和目标。

3)后续检查:检查公司在对全面检查和目标检查后的整改意见的执行情况。

4)非现场检查:有时候也进行非现场的检查,包括市场行为报备等。

在美国,保险监督官在实施检查时,要有明确清晰的检查记录,检查后也要完成固定格式的报告。所有这些报告都有完整的档案管理,通过授权其他监督官可以查阅以前年度的检查报告。对于跨州的大公司,监督官还可以调阅其他州监督官的报告,以了解公司在其他州的市场运行情况。

三、对我国保险业监管的启示

面临十六大后新的形势,对我国保险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次赴美了解了保险发达国家监管的各种好的,对于创新监管思维,开拓监管思路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西方先进的方法,只要符合我国

1.加速我国非寿险精算的发展

1)我国非寿险精算现状精算是保险业的技术核心,根据(保险法)的要求,在寿险领域一套相对完整的精算体系已初步建立,我国非寿险精算也已经迈开了步伐。

在中国保监会此次的车险改革中,各公司制定的个性化费率都是建立在的精算基础上的,比较充分地了非寿险精算技术。中国人保采集了4500万条数据,首次制定了以精算技术支持的费率体系。太保吸纳了普华永道、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两大合作伙伴,引用国际精算技术构筑了具有太保特色的车险精算体系。平安公司就引进了国际知名精算师祝光建主持条款、费率市场化项目,与香港知名精算事务所合作,历时半年,生成了国内第一份关于广东地区完整的、具备国际专业水准的车险费率表和精算报告。该报告全面评估了平安车险在广东地区试点的经营状况,并成为广东地区车险费率厘定的依据,使车险费率标准更加合理、科学、专业。华泰保险战略合作伙伴、世界著名的ACE保险集团的车险和精算专业人员为新费率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但同时应当认识到,我国的精算业尤其是非寿险精算的发展仍是相当滞后的。至今我国还未推出自己的非寿险精算师,而从事非寿险精算的准精算师也只有区区30人,他们中只有少数取得了北美或英国的精算师资格。

2)观念比技术更重要

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的情况下,引入非寿险精算的观念比引入非寿险精算技术更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保险费率统一由中国保监会厘定,保险公司少有自主权。加上缺少以损失率为基础的产品定价依据和标准,使得整个非寿险行业不重视非寿险精算。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缺少自主性和计划性,经营管理方式凭经验或“赌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引入非寿险精算的观念,其意义绝不是解决技术层面的,而是通过非寿险精算技术实现对保险产品价值的量化,使从业人员认识到保险产品同样有其价值所在,同样应当遵循价值价格这一市场的基本。这样有助于在新《保险法》实施后,各家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中,按市场规律办事,避免恶性竞争,以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3)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发展非寿险精算同样有助于提升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首先,保险公司要从观念上认识到非寿险精算的重要性,在公司内部营造以非寿险精算技术为核心的氛围和环境。将非寿险精算技术融入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

同时,保险监管机构要充分利用精算师的能力,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如参考美国的方法要求非寿险精算师出具公司偿付能力意见报告等。

4)公共数据积累

从此次车险改革可以看到,虽然少数大的保险公司已经按照非寿险精算的方法来厘定费率,并累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保险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对协助保险公司积累公共数据方面仍然做得不够。按照“大数法则”,单个保险公司车险业务数据的积累很难真实反映车险业务运营的基本状况。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以车险改革为契机,逐步建立保险公司完善的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披露制度,以实现市场数据资源的行业共享。

5)建立完整的体系,培养自己的非寿险精算人才

为了推动我国非寿险精算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完整的职业资格认定及后续体系,以培养自己的非寿险精算人才,这其中包括:

在高等学府开展非寿险精算教育

建立非寿险精算师考试及职业资格认定制度

建立对非寿险精算师的后续教育

组织非寿险精算师协会

制定非寿险精算师的执业操守及职业道德标准

制定非寿险精算师的实务操作标准

通过以上方式,真正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道德、适合中国经济和保险业发展需要的本土非寿险精算人才。

2.大力发展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1)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监管

我国现行的对最低偿付能力管理的考核指标参考了英国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偿付能力考核指标。即比较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与最低偿付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方式。如果实际偿付能力低于最低偿付能力,则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整改,或被保监会列为特别监管对象甚至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接管。在2002年底,保监会又对这个考核指标做了部分的修订。(保监发[2001]53号及保监办函[2002]102号)

2)偿付能力监管指标

我国现行的通过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对偿付能力进行考核的监管指标体系,则是参考了美国的IRIS体系。在试运行了一年以后,保监会也在去年底对此指标体系进行了部分修订。

上述这些都是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对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3)对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发展的几点建议:

①在制度基础上,编制保险业监管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的基础是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保险公司遵循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保险监督机构没有出台针对保险行业特殊、审慎的财务准则(在美国有SAP)。考虑到财政部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简单,而我国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的内部控制又不是很严格,造成了对会计制度理解的非故意或故意的扭曲。这就使得最低偿付能力监管基础的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在此建议,保监会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出发,可以针对监管的需要出台针对保险公司的审慎会计制度。保险公司在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报送企业财务报表的同时,仍需根据保监会的要求报送专门的财务报表。如保监会要求的财务制度在一些收入费用的确认可以与财政部的要求不同,严格按照行业特点,提出以更稳健的方法确认收入或费用等。这样做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统计口径。

②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应进一步细化

至今,保监会出台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还是比较简单的,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家公司的理解不同会造成很多的误解。所以建议参照美国 IRIS的有关规定,除了出台基本的法规外,还应有配套的范例、解释及分析说明等。并且在施行初期派专员到各地调查保险公司执行的情况和解答各公司的疑问。

③根据我国保险市场实际,针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设定不同的参考指标体系

在2002年底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修订征询意见稿中,保监会已将很多原先参考美国IRIS的浮动范围修改成符合我国保险市场特色的浮动范围参考值。但是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市场成熟度差异还是很大,是否可以针对我国各个地区颁布不同的浮动范围参考值,以使得这个指标体系更健全和完备,也更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情。

3.在我国发展风险基础资本额RBC报告制度

虽然RBC监管报告主要在美国使用,但其实质同英国的偿付能力额度监管的本质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保险公司及监管部门作为清偿能力预警的监督工具。RBC制度的评估是以继续经营为前提,而非对保险公司的现有价值展开清算。这与保监会在2002年底对认可资产从清算基础向停止新业务基础转变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同时在我国借鉴推行RBC监管报告也是

4.在试行偿付能力监管的同时不可忽视市场行为的监管

我们要逐步推行偿付能力监管,但并不是完全以偿付能力监管来取代市场行为的监管。相反,在我国保险市场仍不成熟,保险总量小,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处于相对弱势,自我保护观念不强的前提下,我们更要加强市场行为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以政府监管的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推动我国的保险市场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3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内控报告 披露质量 评价指标

010年以来,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逐渐成熟,其实践环节也显得日趋重要。其中,作为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重要途径,包括企业自评报告和外部审计报告的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质量备受关注。作为上市公司的直接监管机构,上交所和深交所就此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尽管两所多次颁布文件规范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作,但并未针对报告披露质量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为此,近年来众多学者致力于从多种角度对影响内控报告披露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评判报告质量。这些研究表明,市场管理者出于宏观监管的需要,企业基于实现长久立足于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外部投资者为了获得财务真实可靠的报告信息,都追求高质量的内控报告信息披露。鉴于此,本文依据市场管理者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考核标准,借鉴有关学者的指标分析方法,从市场管理者的视角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指标。

一、文献综述与质量分析指标建立

(一)文献综述

2004年推出的COSO报告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体系提供了一套标准化体系,但该体系主要采用定性方法而难以进行定量衡量,并不适用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因而国内学者对如何衡量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大量探讨。韩传模、刘彬(2012)认为学术界研究信息披露质量主要采用两类方法:一是直接采用权威机构的评分;二是学者根据自身搜集的数据给予的评分。戴文涛、李维安(2013)从一个“局外人”如政府监管机构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实施了全面、综合、定量化评价。宋洪琦、魏建(2011)指出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只有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综合测度。孟强、苏本知、赫红(2008)认为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应从内部检查、外部监督、注册会计师的评价三方面进行。另一些学者则引入信息传播学相关理念,形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以此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如刘玉、邓德强(2011)等。综上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中对质量测度方法予以了重点关注。本文拟选取一个新的外部监督者视角,即从证券市场管理者的角度,参考现有相关文件,构建一套内控报告信息披露定性与定量的质量分析指标。

(二)基于证券市场管理者角度构建内控报告披露质量分析指标

为了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深交所和上交所颁布了一系列规定与考核措施。证券交易所作为证券市场最直接的管理者,辅助五部委组织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市场交易行为,肩负着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及提高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任务。

深交所200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考评。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四方面划分评价等级,同时考虑上市公司所受奖惩情况及与深交所的工作配合情况而综合形成最终考评结果,并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 四个等级。2013年4月深交所对该《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增加了真实性和公平性两项指标,并详细指出不能评价为A的情形和必须评价为C和D的情形。此后,2013年10月上交所也正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办法(试行)》,重点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平性,通过定量计分和定性评价将上市公司分为A、B、C、D四大监管类别,分别为信息披露优秀类、良好类、合格类及不合格类公司。从深交所对考核办法的修改及上交所试行的评价办法来看,两所均赋予了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准确性重要地位。

因此,本文结合上交所和深交所颁布的信息披露质量考核办法,选取其共同的五项评价指标进行内控报告披露质量评级。具体定义如下:(1)真实性。是否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进行鉴证及外部审计机构的声誉等级。本文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定义为第一等级,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定义为第二等级,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义为第三等级。(2)准确性。内部控制缺陷及风险的衡量,即是否在自评报告中披露对内部缺陷的定性及定量的衡量和对公司各种风险的阐述与预防、应对措施。(3)完整性。是否按照内控自评报告书写规范要求出具至少应当披露的8大内容,即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范围、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4)及时性。《企业内部评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为对样本加以区分,本文以10日为一个间隔期对及时性做出划分。(5)公平性。《指引》就上市公司如何保证公平信息披露提出了几点原则性要求,如信息披露要平等对待所有投资者;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漏或股票交易异常时,应第一时间报告交易所并立即公告等,本文据此定义公平性。

从上交所和深交所颁布的信息披露考核办法中各评价指标的排序可以看出,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平性的重要性由高到低,由此本文为上述五个指标设定了等差权重,公差为5%。每个指标设定满分为20分,总计100分,并为细分项目设定了相应的分值。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详见下页表1。评价测算分数公式为E=ΣW×Xi;评级标准为:85至100分评定为A级,70至85分评定为B级,55至70分评定为C级,55分以下评定为D级。

二、上市公司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以及深市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研究设计的要求进行了适当比例的筛选,即制造业为总样本的1%,其他行业为总样本的10%,最终得到100个研究样本。其中沪市主板49家,包括制造业5家,其他行业44家;深市主板27家,包括制造业2家,其他行业25家;深市中小板24家,包括制造业6家,其他行业18家。

(二)总体披露质量

对100家样本公司的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使用本文上述质量评价方法打分并评级,得到总体质量情况的分布,具体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发现,2011年评价为C级的样本居多,而2012年评价为B级的样本居多。2011年上市公司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等级向上累积频数分布为22、67、95、100;2012年的则为10、35、79、100。从总体来看,样本公司的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沪市主板高分变动最大,评价为A级的公司由2011年的4家变为2012年的16家,相应比例由8.1%变为32.7%;评价为B级的公司增加5家,占2012年总体的49.0%。深市主板评价为A级的公司增加4家,评价为B级的公司增加9家,深市中小板总体变动不大,略有改善。从年度数据的变化可见上交所和深交所对内控报告规范化的实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证券市场管理者能引导上市公司在理解规范理论的基础上更加高效率地实施内部控制。

(三)对真实性和准确性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真实性和准确性两项加和权重为55%的指标,这是由于其对总体质量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因此细化而深入的分析能为评价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补充。

1.真实性指标。从证券市场管理者在《指引》中规定上市公司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以加强企业内控建设的行为可见,外部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内控报告信息的披露质量的鉴证作用与市场管理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目的相契合。外部审计机构对证券市场管理者评价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有辅助作用。本文将内控审计报告披露质量划分为以下两等,若由“四大”出具则为优,若由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则为良,具体如表3所示。

可以发现,样本公司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由2011年的51家减至2012年的33家,聘请“四大”的总数不变,说明新加入的“四大”之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增加了18家。其中,深市主板“未聘请”比例由2011年的70.4%降至2013年的37.0%,沪市主板“未聘请”比例由2011年的20.4%降至2012年的4.1%,沪市主板总体状况明显优于深市主板,深市中小板“未聘请”比例较高且两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从总体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聘请外部审计机构的数量仍有提高空间,证券市场管理者需加强对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控自评报告鉴证监督的工作力度。

2.准确性指标。内控缺陷的准确认定作为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核心,影响着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试图对企业内控缺陷认定做出系统研究,并建议在内控自评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定性和定量的认定与分析,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也逐渐开始加强此方面的工作。王惠芳(2011)认为内控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若上市公司能加强内控缺陷的认定、有效管理企业内部缺陷,并减少实质性漏洞或重大缺陷发生的可能性则对企业内部控制有良好效益,从而提高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

笔者选取内控缺陷的相关控制作为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分析的关键,并将其定义为制定了内控缺陷定性、定量的认定标准或采取了有效预防措施应对内部缺陷,同时增加是否设立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在内的内控小组考核项,以对内控缺陷的相关控制展开补充,更细致地研究两年样本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及内部控制情况,具体如下页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样本内控缺陷的相关控制比例增幅较大,由2011年的41%增至2012年的77%,设立内控小组的上市公司增加了8家,比例由64%增至72%。在这两项考核中,2011年沪市主板的情况较之深市主板与中小板都显现劣势,2012年沪市主板的情况有较大改善,略逊色于深市主板,且明显优于几乎未有改善的深市中小板。这不仅说明证券市场管理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起了一定作用,更说明上市公司对其内部控制治理的自愿意识有所提高。证券市场管理者应继续鼓励上市公司使其提高对内控缺陷的管理与控制,使得市场整体内部控制水平稳步提升。

风险管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风险评估作为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控五要素之一,更是内部控制质量衡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否在内控自评报告中得以准确详尽披露对披露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证券市场管理者应将上市公司是否在内控自评报告中披露对公司各种风险的评估、预防及应对措施作为另一披露质量关键考核点。

笔者提取出较有代表性的另一个细化考核项风险控制,审查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是否有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相关披露,如对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流动风险等风险的认定及预防应对措施。内控自评报告风险控制的披露情况具体如表5所示。统计样本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在内控自评报告中披露风险控制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上交所样本公司增加了4家;而深市中小板仅增加1家,主板未有变动;2011、2012两年在自评报告中披露“风险控制”的样本公司比例,深市中小板最高,主板次之,而沪市主板情况最不尽如人意。上市公司虽然对内控缺陷的披露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对风险控制的观念仍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证券市场管理者的角度,以2011年及2012年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及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100家样本公司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12年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高于2011年,且沪市的质量高于深市;沪市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两年来皆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其自评报告进行了审计或鉴证,而深市2011年只有较少数公司做到了这一点,2012情况略有好转;外部审计机构多为国内事务所,“四大”常被聘请作为外部咨询机构协助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

基于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1)证券市场管理者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工作,同时制定更加细化的衡定指标以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实践。上交所和深交所要肩负起有效考评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重任,必须建立起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及定性、定量考核标准,在加强外部监管的同时,要求所披露内容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2)证券市场管理者及企业都应提高对内控缺陷认定及控制与风险评估及控制的关注度。对内控缺陷和风险管理实施适度的监督检查,是市场管理者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避免内控流于形式并及时改进的必要持续措施。上市公司的内控缺陷和风险越少或越能被有效控制,则越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内控报告。(3)证券市场管理者应督促企业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内控自评报告进行审计或鉴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且所聘事务所信用等级越高,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也越高,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有助于确保内控有效性,也可为市场管理者进行内控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提供辅助依据。X

参考文献:

1.戴文涛,李维安.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管理评论,2013,(1).

2.方红星,孙,金韵韵.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资源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

3.葛建军.基于风险视角的企业内控缺陷浅探[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

4.王惠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8).

第4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土地估价;质量控制;风险防范;问题

二0一一年度土地估价师协会举办的估价机构年度信用评审年会中再次提及土地估价报告质量及风险防范问题,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日趋激烈的土地评估市场中的确让人深思。随着土地评估机构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与土地估价相关的各种风险也日益显现出来,土地评估机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如何向客户提供一份合格的土地评估报告,不断提升土地评估机构的土地评估报告质量并同时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是值得每个土地评估机构执业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结合几年来的土地估价实务,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土地估价报告质量的控制

1.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点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评估项目从技术操作流程上来说,大致是相似的,但每个项目又各有其特点,要将每个项目做好,则应根据受托项目业务类型、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分类管理,重大项目应突出项目的工作方案、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严密的质量审核流程、项目后续跟踪服务。

特殊项目如司法鉴定项目,应注重程序的公正,当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发生冲突时,要优先突出程序公正,在评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原则,严格遵守评估技术操作规程。

2.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评估工作的成果是以评估报告的形式体现的,评估报告是公正、客观、准确的概述估价过程和估价成果的文件,是关于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的研究报告,报告的质量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即为减少及控制风险而设置的一系列保证估价质量的组织模式、制度如估价业务承接制度、估价相关资料搜集制度、现场查勘制度等,才能确保估价报告结果的准确无误。

估价业务承接:估价机构在承接业务时应考虑机构的胜任能力,如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执业人员是否具备完成委托所需的专业知识等。

估价相关资料收集:估价相关资料的收集是提升土地估价报告质量的基础,一份好的估价报告应是逻辑推理严密、分析有据,而分析有据应建立在基础资料详实的基础上,基础资料收集可分为一般性基础资料收集及房地产交易资料的收集;一般性基础资料的收集可通过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等载体上获得,房地产交易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对区域内土地招、拍、挂一级市场、房地产交易二级市场、楼盘预售资料的收集,基础性资料收集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具体估价项目的评估结果。

实地查勘:尽心尽职做好实地查勘工作是提升土地估价报告质量的前提,估价人员必须认真、仔细踏勘待估宗地,实时实地了解掌握待估宗地土地坐落位置、现状、土地利用强度状况、基础设施状况、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等状况,但在实际土地评估工作中,估价人员往往对实地查勘工作走马观花、走一圈、拍几张照片了事,甚至只是通过与委托方的电话联络对估价对象的情况进行了解,没有尽心尽职进行实地查勘从而不能正确把握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要做好实地查勘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做好实地查勘工作前准备工作,对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验证核实,罗列需委托方进一步提供的资料,并依据估价对象的用途收集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等一般资料,拟定工作实地调查表。②实地查勘的工作重点:依据拟定的实地调查表进行逐一调查,并对地价有重大影响的区域、个别因素进行重点调查,针对估价对象的用途收集相关的交易实例资料。

3.建立及完善三级审核制度.

三级审核制度是指估价作业人员初审、项目负责人复审、审核部负责人终审。估价作业人员初审主要从估价对象界定、估价依据、价格定义、需要特殊说明的事项、土地利用状况、影响地价因素、估价方法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去核查、纠偏,如市场比较法中的案例选择是否恰当、价格修正中对交易情况、交易区域及个别因素修正中指数选择是否适当,剩余法估价中建筑物总价估算是否合理充分,开发成本、税费估算是否全面且依据充分等方面进行核查;项目负责人复审主要核查估价主要环节问题的处理,即对估价人员撰写的估价报告及估价技术报告在估价依据是否充足、报告描述是否得当、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报告逻辑思维是否矛盾、技术路线选用是否正确、案例及参数选择是否准确、估价结果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及审核;审核部负责人终审主要是对审核初审及复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对估价项目的合规性再度进行审查。

土地估价风险防范

1.加强估价人员的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

土地估价人员应认识到土地估价风险的广泛性和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强化风险意识。土地估价机构与人员的执业风险就是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无论是经济赔偿、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都是依据法律、法规相应的条出的,许多估价人员埋头钻研业务,对估价规范、估价技术估价参数娴熟到家,但对法律知识却知之甚少,导致许多估价人员难以把握是与非、合法与违法的界限。

2.提高估价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估价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土地估价风险防范应在不断提高估价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估价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估价人员在估价过程中,由于方法、参数选择不合理、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全面导致估价报告结果的失真,从而给机构带来风险,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估价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只有执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在执业过程中有效地规避风险;同时还须加强土地估价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估价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估价人员精通估价理论及有丰富的估价经验,评估出的价格也不一定会客观公正,当前一些估价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估价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为谋求不正当利益,高估或低估土地价格,有的评估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不顾能力、水平所限承担无力承接的评估项目。

3.建立土地估价师职业风险保险制度及保障金制度.

第5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企业内部环境 控制制度 风险管理 财务报告

中外许多学者虽都曾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过诸多阐述,本文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企业内部环境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是企业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它对企业价值创造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目标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企业竟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营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目标:(1)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2)促进企业竟争优势的形成与提高。(3)保证企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二)内部控制的方法

内部控制的方法有:

1. 规划控制。规划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2. 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3. 素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职工忠诚、正直、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其他内部控制有效实施。4. 防范控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为防范、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5. 报告控制。常用的内部报告有:(1)资金分析报告。(2)经营分析报告。(3)费用分析报告(4)资产分析报告。(5)投资分析报告。(6)财务分析报告等。6. 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二、企业内部环境与风险管理

(一)企业风险的构成

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企业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

(二)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管理的途径

1. 建立起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风险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一体化可以确保分析结果互相一致,并可以相互比较以利于决策,如在不同业务间配置资本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市场风险部门经过复杂的评估程序来估算市场风险的同时,信用风险部门也经过相同过程来估算信用风险,这种不必要的重复可出一体化分析所避免。

2. 为了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还应在企业内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结构所依托的是企业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和发展迅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架构应当能够将信息技术、定量模型和复杂的业务操作和流程有机地结束合在一起。

3.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融入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及各项活动之中,使风险管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企业要通过相关的目标、政策、制度使人们明确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态度、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及企业的应对原则等等,使人们至少树立面对风险不要害怕而是利用系统的方法去管理它的态度。不同的人或部门以风险的看法及态度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应在企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词汇集以统一人们的语言标准。

三、企业内部环境与财务报告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财务报告的相关性

企业内部环境与会计上的真实性的相关性;会计上的真实性,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交易及事项必须是实际发生的,相反,对未发生的效易及事项加以反映,则构成财务报告的虚假陈述。

(二)改善企业财务报告的积极作用及措施

1. 简化现行财务报表的项目,增加财务数据分析。事实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比较熟悉为假定。这一假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有较为普遍的适用基础。我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则比较缺乏必备的财务观念和会计知识。因此,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简化会计报表项目,设计精练的会计报表更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当前,财务报告已经进入了附注时代。比较而言,现行财务报告中附注的重要性显得不足。基层单位及财务人员也不熟悉附注的写法与含义。

3. 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编报和考核。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的变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弹性。其可靠性和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指标,已日益成为重要的会计信息而备受使用者的关注。现金流量表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年报,并且只要求编报,不要求考核,这势必会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随意性,降低报表信息质量。

第6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1.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容易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形成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二是资产负债率过低,会导致企业不能很好的运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融资规模过大。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济利益,对行业现状以及市场环境并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只是盲目的进行融资和扩张,但是却忽略了融资过多,容易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股权稀释等问题,给企业造成过巨大的偿债压力和控制权转移等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政策的紧缩,很多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从而导致企业的债务筹资成本上升。同时,资本市场预期不理想,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企业出现股权筹资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股权筹资时成本上升。

(二)筹资风险防控策略

1.建立完善的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筹资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筹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筹资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在企业各种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就要求企业财务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1]。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修复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筹资决策更具科学性。

2.优化资本结构。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筹措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来看,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式就是实行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其中在外部融资中应该先进行债权融资再进行股权融资。当前,很多企业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利用外部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我们上述分析过资产负债率过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偿债压力,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企业应该适当的增加内源融资,在需要外部融资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确定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最佳资本结构,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投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1.投资风险管控意识不强。当前很多企业对于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决策层投资风险管控意识淡薄、盲目跟风投资、对市场风险分析及市场前景预判不准等方面,从而导致企业对投资风险缺乏有效的管理,容易造成企业投资风险加剧。

2.投资报告缺乏科学的分析。企业在编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对投资报告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不准,对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不当,导致投资报告缺乏可信度,影响投资效果,甚至导致投资失败。

3.投资方向存在偏差。随着环保意识全球化发展,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行业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投资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的项目,不仅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1.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要想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控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为企业强化投资风险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为基础,从我国市场改革形势出发,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将投资风险管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我国市场改革的首要任务,大力提升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和能力。

2.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严控过度投资。要不断强化企业决策层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意识,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重点定量分析,保证投资决策科学合理,严控过度投资。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透明化,将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公示,从而形成有效的多方位监督。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投资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决策层更加慎重地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3.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只是基于决策阶段市场环境的分析,随着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到来,市场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动态管理,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合理调整项目规划,以此来保证投资项目在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都在掌控之中。

三、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

1.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慢且占用大量资金,就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同样,如果企业出现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2.资金预算不准确导致产生资金缺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生产成本、投资成本、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资金预算不准确,忽略了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不能合理的筹划资金收支,盲目乐观地多预计资金收入,少预计资金支出,这样很容易产生资金缺口,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流动性风险防控策略

1.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企业直接从资金盈余方获得所需资金,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相比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还大大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民间融资、商业信用等是最常见的直接融资模式,企业应该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所需资金,从而避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2.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的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客户信用的管理,不断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保证及时收回应收款项。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存货周转和存货资金占用量的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量加速存货周转,减少存货资金占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第7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

Abstract:Risk management transited from disperse study of multiple fields to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 last fifty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views about tradition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ory,and review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subprime crisis.

Key Words:risk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23-05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大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风险管理再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都曾经是风险管理的先行者,但还是在危机面前走向了破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的脉络中来寻找企业风险管理的精要所在。

一、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认为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从此风险管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利风险(也就是纯粹风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纯粹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保险则成为最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风险管理对象的界定和区分,辨别出那些对企业只有不利影响的风险类型并着手解决,是传统风险管理的重要思路。实践中,纯粹风险确实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没有预测到的纯粹风险,往往会直接拖垮一个企业,而且企业对纯粹风险的管理涉及到机会成本的问题,这更加需要企业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做出风险管理决策(Gahin,1967),因此,纯粹风险一直被当作风险管理的对象和目标。而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那些影响企业的纯粹风险,至于如何购买保险、购买什么样的保险就属于风险管理决策的范围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实际上,风险管理就是从保险行为中延伸出来的管理手段,因此,保险在这个时期的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enenberg,1966)。

此外,这一时期风险管理的应用从企业扩展到了市政领域。Todd(1969)、Vaughan(1971)通过对美国九个州市政管理的调研发现,市政官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十分薄弱,提出加强市政领域的风险管理是市政官员的重要职能,目的是保证市政财务预算免受意外灾害的影响,以保持提供应有的市政服务的能力。

而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成就是实现了与主流经济、管理学科的融合。风险管理方法论的提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1965年Hedges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构建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论,界定了分析风险管理的观察视角问题,指出风险管理往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基于首席财务官职位的财务政策视角,二是基于风险管理官职位的风险与保险视角,同时指出,保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保险并不意味着风险管理的全部,从而将风险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并且明确了保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使得风险管理从方法论角度更为全面和完善。Close(1974)将风险管理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复杂组织系统模型相结合,为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主流的理论来源;Cummins(1976)将风险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理论相结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确定风险管理的最优策略,从而使风险管理融入到金融市场理论中并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如果说传统风险管理理论是为了解决纯粹风险,那么金融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应对投机风险的问题,是为了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或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目标,这是金融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区别。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微观金融方法:Markowitz(1952)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来度量风险, 用期望值来度量收益,并且首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问题,指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以追求在相同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在相同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Hart 和Jaffee(1974) 又提出了将银行所有资产和负债视同为一种特定类型的证券组合来进行管理的理论框架, 根据该理论框架, 商业银行的资产分布、贷款分布应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 应避免风险过度集中;Sharpe(1964)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则是开创了现代风险资产定价理论的先河,提出了投资的回报与风险成正比的基本规律,即资产的期望报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揭示了在均衡条件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通过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规避非系统风险,但是无法分散具有整体特征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来说,每种业务的费用至少应等于资本的CAPM成本,从而可以确保投资的回报率经过风险调整后能够实现最大化;Black和Scholes(1973)提出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解决了期权定价问题,推动了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市场的形成,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工具,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易进行风险管理,既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来转移市场风险,也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品的交易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得风险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下依靠保险转移风险的思路,开始利用风险获取收益,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开始向纵深发展。

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对象十分繁杂,但是影响最大的则是外汇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汇率的波动性明显加大,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这些对于那些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影响都很大,其中外汇风险是最致命的,汇率的波动影响企业的已实现利润、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以及预期的收入,因此以企业的预期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的风险管理,在具体策略和措施的实施中也受到企业的风险态度的影响:如果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外汇风险敞口至零,那么企业将会采取分散化的财务策略;如果外汇风险仅仅是被看成另外一个必须考虑的风险变量的话,那么企业将会采取集中化的财务策略;同时,企业在管理外汇市场中的风险时往往采取不对称的态度,即针对不同的货币,采取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策略:在“软”通货中,企业会采取有利措施来抵消可能会带来的未预期损失,相反在“硬”通货中,企业偏向于保留部分正向敞口(Folks,1972;Rodriguez,1974、1978)。

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以ART为主,这是一种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融合而出现的、综合保险和衍生品两者特点的风险转移产品,是一系列非传统风险转移产品、风险工具和风险技术的总称,一般分为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工具和基于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James Lam,2003)。其中,专属保险公司是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载体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为母公司提供税收减免优惠,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Davidson和Thornton,1987、1988;Wood、Glascock和Bigbee,1988)。而Ullrich(1992)的研究揭示了专属保险公司的另外一个优势,即提供给母公司更优先的成本优势:相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专属保险公司能够为母公司而不是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储备基金的投资收入;为母公司在手续费和利润获取方面实现成本减少;为母公司进入再保险市场提供方便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保险业务而进化成母公司的利润中心;协助母公司规避周期性的商业保险市场。

三、内部控制理论

实际上,内部控制理论是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特别是2004年COSO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更为紧密,内部控制融入到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中。

(一)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Grady(1957)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个综合了组织的计划和商业中运用的协调过程的制度,用于预防未预期到的或是错误的操作带来的资产损失、检查管理决策中用到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升运营效率和鼓励遵守已制定的政策等。Scott(1976)则认为,内部控制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人格因素,而是应当看成是一个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函数,而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际行为,而不是态度,因此内部控制更强调其管理本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是这个阶段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一系列公告和文件,如《SAP No.1》、《SAS No.1》和《SAS No.55》等,不仅对于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完善、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的业务操作等都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992年COSO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基于独立会计师的视角,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影响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构成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组成,由此内部控制的概念完全突破了审计的局限,向企业全面管理控制的范畴发展。1994年COSO委员会又提出了《对外报告的修改篇》,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研究对内控报告和内控信息披露格外重视,从而使得内控领域的研究更加具有整体化的色彩。内控报告对投资者加深对公司的全面了解具有积极作用,密切了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信任,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Willis,2000);内控信息的披露也间接具有分辨公司好坏的功能,那些不敢提供内控报告的公司较之那些提供了内控报告的公司来说,往往会具有更差的财务表现,同时内控报告的公布使企业能够彰显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策略,以图对投资者的决策施加影响,这也间接使得外部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施加影响,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发展真正进入到了全面、综合的阶段(Mcmullen,1996;Newson,2002)。

这个时期,英国的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也很迅速。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堪称英国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为前提,从财务角度入手并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声明的重要性,并且重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意义,还第一次提出了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观点,在很多领域开创了英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先河。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保证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认为董事对内部控制具有关键的作用,并且强调了“内部控制不局限于财务方面,而是应该包括更多的管理过程”的观点。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则是英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研究的集大成者,为公司及董事会提供了具体的、颇具可行性的内部控制指引:高度重视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复核以及实行正确的风险管理政策等;尤为重要的是,该报告较早地认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并且对公司管理层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与界定,从而为内部控制向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借鉴。

从上述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平面―三维” 的过程:在内部会计控制阶段,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会计系统三要素构成了一个平面的控制系统;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则演变成了一个三维的控制系统。

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COSO的《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是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风险管理报告。它是在1992年《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而最终形成的。该报告对企业风险管理(ERM)下了一个全新的、综合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并列出了风险管理的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从而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思路。

学术界的研究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上。Allayannis等(2001)分析了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运用托宾Q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通过对1990―1995年间720家非金融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情况的研究,发现运用了外汇衍生品后,企业的价值呈现正增长的态势,风险对冲的报酬对于那些在外汇领域具有风险敞口的企业来说,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比那些同样面临外汇风险敞口却不实行对冲的企业高大约4.87%的市场价值;而对于那些本身不具有外汇风险敞口,但是在经营中涉及到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衍生品对冲带来的市场机制提升并不明显。同时,还发现了有利的证据支持风险对冲能提升企业价值的假设。Hoyt和Liebenberg(2008)运用美国上市保险公司的资料数据,对2000―2004年期间共166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采用ERM的公司,其公司价值的增加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种价值的增加体现在公司特征上,表现在采用了ERM的公司往往规模更大,行业多样化、国际化程度更高以及财务融资能力较强等;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采用ERM的公司价值比未采用ERM的公司平均高出3.6%,且在统计和经济意义的检验方面均为显性,从而证明了ERM对提升公司价值的积极作用。Kallenberg(2007)分析了风险管理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他以ABB公司为例分析了开放的、直接的风险管理对于建立公司信誉和维护公司价值的重要意义,ABB公司的股价在2001―2002年间下跌了90%,其中50%是与石棉危机有关的。

对风险管理要素的研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Andreas Muller(1999)分析ERM流程的角度是成本控制,他认为ERM包括风险剥离(risk stripping)、风险地图(risk mapping)、风险组合和套期(risk packing and hedging)三个阶段。Colquitt等(1999)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风险经理在ERM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Lisa Meulbroek(2002)在传统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可能性预测和后果评估)、风险策略制定和方法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司价值模型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方法。CAS(2003)对ERM流程的分析注重了企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传统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环境分析的基础性意义,提出了ERM流程包括环境分析、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整合、风险优化和利用、风险控制与评估等步骤的循环。

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风险管理关系的研究是最近的一种趋势。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声誉风险以及可持续发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将这些问题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中,从而将风险管理的目的拓展到了利益相关者最大化方面。CAS―ERM报告(2003)就提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在短期和长期的价值;Marsiglia等(2005)、Forstmoser(2006)的研究分别从企业价值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挑战、企业声誉风险的管理问题出发,来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从而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五、展望与趋势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风险管理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企业破产风险的衡量问题。次贷危机中,很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在极短时间内枯竭的,偿付能力在几个月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以防范企业破产风险为直接动因的企业风险管理,该如何来衡量企业的破产风险呢?该使用什么工具来动态监控呢?

第二,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问题。本来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金融产品如CDS等,反而变成了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来源,本意是要分散、降低风险,结果反而集聚、恶化了风险,那么该如何来使用这些具有两面性的工具呢?

参考文献:

[1]Fikry S. Gahin,A Theory of Pur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Business Firm[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1967,34(1):121-129.

[2]Herbert S.Denenberg,J.Robert Ferrari,New Perspectives on Risk Management:The Search for Principle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66, 33(4):647-661.

[3]J.David Cummins,Risk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76, 43(4): 587-609.

[4]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2,7(1):77-91.

[5]William F Sharpe,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Journal of Finance,1964,19(3):425-442.

[6]James La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From Incentive to Controls[M].London:John Wiley and Sons,2003:88-91.

[7]Thomas Ullrich, Pooling Risks in a Captive Insurance Company[J], The John Liner Review , 1992, (6): 41-49.

[8]Richard R. Scott,Attrib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J],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1976,6(3):. 277-290.

[9]George Allayannis,James Weston,The Use of Foreign Exchange Derivatives and Firm Market Value[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spring,2001, 14(1): 243-276.

[10]Robert E. Hoyt,Andre P. Liebenberg,The Value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the U.S. Insurance Industry[R],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2008.

[11]Kristian Kallenberg,The Role of Risk in Corporate Value:A Case Study of the ABB Asbestos Litigation[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2007,10(8): 1007-1025.

[12]L.Lee Colquitt,Robert E. Hoyt,Ryan B.Lee,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Risk Manager[J],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view, 1999,2(3): 43-61.

[13]Lisa Meulbroek.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Firm:A Senior Management’s Guide[R],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s. 2002.

[14]Casualty Acturial Society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Overview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R].2003.

第8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一、保险合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

(一)保险合同会计准则项目的第一阶段作为保险合同会计准则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4年3月了IFRS 4――保险合同。该准则定义了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引入一些对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变化。这些会计处理变化主要包括:要求保险公司单独确认保险合同中的内嵌衍生金融工具,并以公允价值对其予以计量;禁止建立均衡准备和巨灾准备等。IFRS4――保险合同还要求增加关于风险暴露的定性和定量描述;提供关于风险管理政策的描述;以及对保险公司未来现金流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有重大影响的条款披露。

(二)保险合同会计准则项目的第二阶段IFRS 4――保险合同尽管在以上方面做出了规范,但全球保险业关于保险合同负债的计量仍未统一。保险合同会计准则项目的第二阶段致力于弥合各国公认会计准则在保险负债计量上的差异,并期望以“现时退出价值”作为保险合同负债的计量基础。2007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关于保险合同的初步意见”的讨论稿,根据各方对该讨论稿的反馈意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公布新准则的草稿,新准则的最终版本预计于2010年底公布,并在2012年底实施。保险合同会计准则项目第二阶段的讨论稿要求保险合同的负债以“现时退出价值”计量,现时退出价值定义为承保人于报告日向另一实体转让其剩余合同权利和义务预期需要支付的金额。为计算现时退出价值,保险公司需要估计保险合同的未来现金流、运用合适的折现率、估计市场参与方对承担相应风险所要求的风险回报率和提供相应服务所要求的服务利润率。这些现金流的估计应是明确的,且尽可能同市场可观察数据保持一致。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应在报告日以无偏的方式,在考虑所有有关合同义务所导致的现金流的时间和不确定性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保险公司除应遵循IFRS 4――保险合同的要求之外。还应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 7)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IAS 32)关于金融工具表达和披露的要求;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 39)关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综合来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致力于提高保险公司在定价、盈利能力、风险管理和投资方面的透明度。

二、保险合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分析

(一)产品设计与定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精神在于反映交易的实质。通过单独计量内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回报率和服务利润率,保险公司的建模过程将更加精细化,从而方便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各类敏感性分析。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保险公司将获得此类附加信息,这些信息将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做出各个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分析,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其各个产品线的相关风险和不确定性。

寿险公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四号――保险合同的实施,要求保险公司重新审视其提供所有业务种类,按照准则的要求划分保险合同和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将要求保险公司对该类内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此,这可能导致某些保险产品和年金产品被停售、重新设计或者以更高价格进行销售。该趋势已经在欧洲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上显现出来。欧洲的保险公司按照欧洲内涵价值(EuropeanEmbedded Value,EEV)的原则对内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价,这种定价的原则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允价值导向是实质趋同的。2004年的日内瓦协会对国际保险公司高管的调查显示,寿险公司在转向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公司倾向于通过减少保险产品所包含的保证、减少退保选择的灵活性和其他内嵌衍生金融工具来向保单持有人转移保险和投资风险。这一切都要求保险公司对其产品的标准建模流程、风险管理以及定价流程进行重大升级。

非寿险公司。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特别是对非寿险公司而言,负债的估值由于折现和随机模型的引入变得更加复杂。对于提供长尾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因为缺少可观测的市场数据,同时其具有高波动性和潜在的巨额赔付可能,保险负债的评估是相当困难的。但只要这些保险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提供更多的有关风险如何被定价的信息,如详细披露风险回报率和服务利润率的计算过程、精算模型的假设和敏感性分析等信息,风险的定价过程就会变得透明。在禁止使用平衡准备和巨灾准备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得以显现,保险公司权益的波动会增加,这会进一步加剧整个市场的竞争。因此,保险公司可能会提高相应产品费率,同时得到较高的利润,但当利润变得透明时,价格也会走低。保险公司的盈利、损失的周期循环也会变的明显。面对风险定价变得日益透明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保险公司将被迫重新梳理其内部流程,改善成本结构,以增强其定价能力和竞争力。

(二)投资策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允价值导向会导致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剧烈波动,这迫使保险公司的管理层重新思考其投资战略。在资产方面,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 39)的规定。对于某些市场而言,要引入全新的投资资产分类方法;在负债方面保险合同会计准则项目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要求使用现时退出价值来计量保险负债,这要求保险公司深刻的理解同保险负债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能理解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为适应这种估值方法的变化,保险公司管理层必须重新考虑其投资策略,这将导致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重大改进。

对于某些市场中的保险公司来说,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要求其对保险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和计量。保险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变化会导致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增强,这促使保险公司管理层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配置其组合资产。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类资产将对寿保险公司的权益带来更大的波动。在以类似公允价值的现时退出价值方式计量保险负债的情况下,保险资产负债的错配在会计核算和偿付能力计算上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将鼓励保险公司主动减少这种资产负债的错配状况。并且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内嵌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也促使保险公司会积极主动的管理同这些内嵌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使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其未来现金流的时间、风险和不确定性,改善了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对冲策略。

(三)风险管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促使保险公司改善其风

险管理系统。首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其业务组合,这将有利于这些业务组合的管理;其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提供了改善内部控制的机会;最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使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具透明度,这种透明度的改善增加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能使保险公司的管理层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使管理层能从新的角度审视其各个产品线的盈利能力,从而改善保险公司的整体业务管理能力。通过获得同公允价格更相关的信息,保险公司管理层可就如何继续提供某一产品线的服务做出更好的战略决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也可以帮助保险公司管理层改善其现金流管理、以及资产负债匹配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将增强保险公司整体和其某一具体产品线的资产和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这将方便投资者、监管当局对其经营状况的审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还会改善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统一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利于保险公司内部各个子公司报告流程的统一和集中,减少其各个子公司之间数据口径的不一致和出现错误的概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兼顾偿付能力信息需求的导向也能改善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偿付能力监管框架两方面的相互协调将促使双方朝着同一方向演进,这会减少在未来针对不同目的运用不同估值体系的困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新的偿付能力框架的实施将使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披露和透明度得到增强,这使得保险公司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得到强化,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保险公司管理层的相关责任。

(四)证券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保险合同项目第二阶段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四号――保险合同的实施会促进保险联系型证券市场(insurnce―hnked secufifizafion)的发展。现有的保险联系型证券主要集中在高风险低概率的保险风险,由于受相应数据积累和建模因素对保险风险再打包计算能力的限制,保险联系型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一直受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施带来的保险业财务状况透明度的增加将有助于减少投资者在投资保险联系型证券市场时的顾虑。现时退出价值模式具有类似公允价值的特征,同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各种保险假设和方法论的披露要求更高,这使得投资者对保险负债的公允定价变得更容易,增加了保险负债证券化的可能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使得不同国家的保险公司的估值比较更为容易,这一切都为投资者投资保险连接型证券化产品提供了方便。

在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后,由于有更多的披露要求,这会鼓励保险公司管理层思考如何利用保险联系型证券的交易来保持其报表的稳定。例如,被报告出来的负债和资产的错配会迫使保险公司管理层没法将某些保险负债移出至表外,而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证券化除了可用作风险管理的工具外,还可以为保险公司新业务的拓展和业务并购提供融资服务。如上所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带来的更多的信息披露使保险公司管理层更清楚的看到各个产品线的盈利能力,以及各项风险投资业务的盈利。因此,公司管理层会考虑或通过并购强化其核心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或通过多样化经营来对冲其业务的波动性。不论选择哪种途径,保险负债的证券化都将释放资本用以投入上述业务活动。

(五)合并和收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本身不会构成推动保险公司合并和收购的因素,但其可以提高此类交易的质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会促使一些保险公司着重盈利产品线和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合并和收购是达到这一目的方式之一。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选择多元化经营作为其对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波动的手段,这会增加保险公司剥离其经营情况欠佳或者对资本占用较大业务的可能,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产品线的交易量会上升。并且,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高成本也会引导保险公司通过兼并和收购行为来实现其经济规模效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会显著提高并购过程的质量。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相关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的提高、相关概念定义、会计处理方式的统一都有利于对目标公司的甄选和尽职调查的进行。

第9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财务报告 财务信息 决策

一、财务报告的供求分析

(一)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及其目的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股东和投资者、管理人员和雇员、贷款人和供应商、顾客、政府和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其使用财务报告的目的如下:第一,股东和投资者以及投资顾问可以利用财务信息选择能够接受的风险、报酬、股利水平和流动性偏好的投资组合,评价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业绩;第二,管理人员得到的财务信息会多于组织向外部提供的信息,由于存在被解雇的威胁,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很高。利用财务信息可以掌握组织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发现经营及理财方面的问题,及时调整方针策略。雇员利用财务信息可以了解组织的盈利状况、资产的流动性以及未来发展能力;监督退休基金计划的执行情况、员工退休后的福利保障程度等;第三,贷款人利用财务信息可以决定对借款人的放款额度、利率以及其他担保条件,监控借款人的营运资金水平和利息偿还能力等。供应商同商业银行―样,可以持续关注并认真研究生产商的财务信息,判断其能否支付货款;第四,现有的或者潜在的顾客可以利用财务信息了解供货商的财务实力,判断其能否提供持续的售后技术服务;第五,政府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财务信息了解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等的资金流动情况,及时进行宏观调控;第六,社会公众利用财务报告可以规划职业生涯、关心社会保障等。

(二)财务报告的供给者及其动机 财务报告的供给者主要有企业、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其披露财务信息的动机是:第一,遵法动机。根据市场效率理论,当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效益时,信息的披露量是最优的。但由于存在“外部性’(Externalities)和“搭便车”(Free-rlding)以及信息不对称(Infonnattonasymmetry)现象,会导致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从而迫使政府通过立法、制定会计准则等手段来强制组织披露会计信息,以避免市场失灵;第二,合约动机。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冲突,双方博弈的结果是签订债务合约,债务人必须主动披露有关财务比率方面的信息,以便于债权人监测债务人债务合约中有关条款的执行情况。同样,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造成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投资者期望获得可靠目相关的财务信息对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进行评估,但管理者可能并不愿意披露投资者所期望的所有信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方案就是双方签订根互认可的合约,合约要求博弈双方都可通过财务报告观察到财务信息计量指标;第三,市场动机。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策略,否则会被其他经理人所取代。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策略驱使企业管理者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因为资本成本的降低会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得公司股票市价提高。

二、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分析

(一)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决策信息 首先,盈利能力信息。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资金增值的能力。金融危机下社会公众、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以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开始关注金融等特殊行业或者大型国有企业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因为他们的薪酬与企业的利润紧密相关,决策者可以从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获得绝对数,还可以通过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得出职工薪酬是否正常的结论,做出正确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危机爆发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和监管部门忽视了财务报告的重要性。除“成本费用利润率”之外,决策者还可以利用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次,偿债能力信息。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或者个人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反映企业或者个人财务状况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债务人偿债能力的高低是银行等债权人最为关心的,因为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关乎其资产的安全性。如由于美国的银行以及房屋信贷公司没有严格审查房屋贷款人的偿债能力,盲目发放贷款,引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其实,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监管部门、企业供直商、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股东等都可以通过财务报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可以通过核实个人的收入状况分析个人的偿还能力。再次,营运能力信息。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报表使用者根据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主要决策指标。

(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提供的决策信息 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与政府机关相比,它不具有权力性,与企业相比它具有弱营利性甚至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必须依据财务报告,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管理也要依赖财务报告。由于事业单位以提高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因此其行为关乎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现实状况是,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和财务状况更容易被方方面面所忽视。以高等院校为例,其财务报告既不需要公开披露,电不需要通过会计事务所审计,其财源稳定性、财务充裕性以及财务效率性受到质疑。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资产负债的构成、资产使用情况、收入支出情况、经费自给水平、专项资金收支情况以及应缴款项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财务报告得到,决策者可以采用的主要决策指标是: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和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等。

(三)行政单位财务报告提供的决策信息 行政单位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机构,其人员列入国家行政编制,所需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给,如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单位的目标是行使政府职能,财务管理以预算拨款为中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渐成趋势,百姓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以社会保险为例,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并没有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报告,也无须通过会计事务所审计。正是因为社会监督出现了“盲点”,才会发生上海社会保险基金腐败案。相关的行政单位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应公开披露会计事务所审计后的财务报告,提供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公费医疗费用以及划入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的经费等相关决策信息,既满足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考核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需求,也能满足其关注自身社会保障、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的信息需求。行政单位内部也

可以采用人员经费支出占经费支出的比率、公用经费支出占经费支出的比率等决策指标考核其受托责任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提供的决策信息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没有行政权力的民间组织、非官方组织,其资金多数来源于政府或善心人士的捐助,对于捐款人而言,能阅读到完整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了解并分析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也是其应有的权利。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这其中有观念落后、慈善机构数量少、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财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捐赠者因质疑自己捐赠款项的去向和实际到位金额而经常会减少捐赠额或者有放弃捐赠的想法,因为挪用、贪污慈善款的事件频出。社会捐款的使用如何才能保证透明合理,民间慈善机构怎样才能维持良好的运营状态。要求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公开化,一方面能够赢得大众对非营利组织在管理上的信心,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内部也可以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构成、各收入的来源及构成、各收入使用的限定情况、业务活动成本、筹资费用等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的功能。

三、决策者理解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财务报告内容 首先,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解释过于简练和专业化,非财务人员很难理解。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大多财务报告披露的仅是这些项目的构成,没有解释其含义。再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财务报告,其向社会公众披露的是公共管理信息,应该使被保险人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运用、管理和给付等情况,现在的财务报表内容丰富了很多,但是也没有对“指数投资资产”等术语有所解释。其次,企业财务报告没有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列示。

(二)财务信息披露的渠道及方式 财务信息披露的渠道和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否则,再充分合理的财务信息也无法及时地传送给信息使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是:“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股东查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不难看出,在有限责任公司和没有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除股东外,企业员工没有获得财务信息的渠道。有关部门向社会公众披露的公共管理财务信息也是如此,尽管我们对某城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5.5%的社会保险基金缴费人不了解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的披露渠道和方式;71.1%的基金缴费人不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情况。南此看出,社会公众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的了解程度非常有限,社会监督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因为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渠道太少。

(三)财务报告阅读人自身素质无论财务报告阅读人的目的如何,也无论其采用哪种分析方法,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其判断力的质量对于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现实状况是许多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等不具备良好的财务、税收、市场营销等基本知识,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很难理解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大部分财务信息需求者,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低,影响了其决策的能力。

四、决策者提高理解财务报告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一)财务报告内容通俗化 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信息了解的渴望,信息使用者对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求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求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求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求被褥确定的信息,还要求披露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求披露历史信息,还要求披露未来信息。这些要求受到会计要素的限制,并不能完全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所以,财务报告提供者应该通过文字、图表等方式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解释,将一个个抽象的数据分解成若干具体项目,并说明产生各项目的会计方法等,不但财务人员能深刻理解,而且非财务人员也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