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精选(九篇)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第1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分析;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换挡减速”,由高速发展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1]。经济转轨必将带来各类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叠加出现,社会冲突和风险事件更加频繁,传统思维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的内化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创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拓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途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承担“新常态”下新使命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工作全过程。[2]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不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教育,而是承载着特定历史和现实背景下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知识、轻体育”。我国教育体制“重知识、轻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各种文化课程的考试压力使体育锻炼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中,高校对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课时等方面让位于其他文化课程,忽视了培育思想品德的功能。2、体育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日常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多将教学重点放在技术战术、动作要领等训练方式和提高身体素质上,本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限,认为体育课和思想教育毫不相干,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蕴含着的思想教育价值,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成长、全面发展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3、课程设置上“重分工、轻融合”。高校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互相独立。思想教育仅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体育课只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分工清晰,但却忽视了身心的同步发展,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割裂了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联系,限制了体育教育在发挥思想教育上的巨大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的可行性分析

1、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的一脉相承。“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锻炼人的体质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精神,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的理想信念。两者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为两者的互相嵌入提供了理论依据。2、教育内容和学科属性的高度契合。体育是促进人格全面自由发展、道德水平提高、价值观念形成的有效手段。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团队意识、纪律行为规范、公平公正规则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高校中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为公共基础课,同隶属于基础课教学部门管理,便于两门学科的教师交流探讨,创新理论,这为在两者的交叉融合创造了便利条件。3、思想观念与实践活动的相辅相成。高校“两课”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模式基本是灌输式、表态式的集体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抽象,使一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产生漠然、反感甚至抵触情绪[4],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灵活性强、趣味性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依托体育活动这种载体,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内心”,锤炼其自我人格和价值体验,这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途径保障。4、理论灌输与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理论灌输[5]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外界输入,使民众接受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简单集中的输入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体育活动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满足学生追求愉悦、优胜、自我价值的情感需要,更容易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同。相比直接输入,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循序渐进,效果持久[6]。理论灌输和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创新。

四、高校体育教育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面契合,同时相互补充,互相嵌入的空间很大,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与体育运动精神相嵌入,筑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平台。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它在体育运动中孕育并升华成一种心理意识、价值观念、信念追求。以篮球运动为例,整体配合打得越好,越容易得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技术数据统计,把其他伙伴晾在一边,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学生在品尝胜利的喜悦时,也体悟到了团队凝聚焕发出的力量。在观看国际篮球比赛时,将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直接通过体育赛事展现出来,这种自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根本无需思想教育调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篮球运动也彰显了队员独立自由的个性,提高了队员的积极进取品德、组织纪律规范、职业道德水平、服从大局意识、拼搏奉献精神和协作配合能力。这些恰恰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平等参与、追求公平竞争、追求法治规范、追求敬业奉献、追求诚信友善”的内容环环相扣,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亲身体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及对人的巨大激励引导作用。2、与高校体育活动创新相嵌入,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接桥梁。体育活动是高校抓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重视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最好时机,常规教学应借助体育运动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争先协作、维护团队、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还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借助体育题材纪录片或历史影像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讲述新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历史,形成爱国主义的内化力量。二是重视课余活动,组织各种运动竞赛,比如迎新比赛、班级联赛、院系友谊赛等,增进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依托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打造学校特色优势项目,营造奋发拼搏和集体主义的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设立学生社团协会,比如篮球、足球、长跑等协会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团规范、会员守则和发展规划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依托同一种的体育爱好,凝聚特有的运动精神和团队氛围,从而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自我规范和成长,促成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3、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嵌入,搭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载体。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在体育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7]。一是改善高校运动场地和场馆设施,创造运动氛围。高校要合理规划和开发大型运动场、体育馆等运动场地;合理利用空置土地开辟小型运动场地,安置小型运动器械,如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充分满足师生运动需求,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二是建设体育主题建筑和运动雕塑,展示体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凝固体育运动精彩瞬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力量、信心、鼓舞和激励,用艺术的方式弘扬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节和体育会展,在“奥运”“亚运”“足球世界杯”“世锦赛”等国内国际大赛时间节点,挖掘体育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源,宣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展示运动员成长道路,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征文、体育现象讨论、运动员访谈等活动,让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让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4、与高校体育教学优化相嵌入,畅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渠道。高校体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一是明确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价值观教育”于体育运动乐趣,切实承担起体育教育的使命。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教师的知识储备、言谈举止无一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观察并培育学生的兴趣,以身作则,以真诚的情感投入和亲身的经历体验来感化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上引发共鸣。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寓“价值观评价”于体育考核体系,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以“育人”而为导向,而不是以“培养运动员”为目标。综合考核体育教师工作成绩,将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体育社团建设、运动会、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也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同时,综合衡量学生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体育考核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精神状态、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将主流价值规范逐步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作者:于昊田 单位: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5-13.

[2]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党建,2015,02:11-13.

[3]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29-131.

[4]曾秀芳.浅析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及创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63+67.

[5]徐飞.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4.

第2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93-02

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点和看法,是人脑中产生的一种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关乎于人们如何看待价值,关乎于人们怎样判断和评价价值,关乎于人们怎样创造价值。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这些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某种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持久。这种使价值观保持相对稳定和相对持久的条件是时间、地点、个人经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受个人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很大。在某些时候,如何看待同一个事物的价值,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价值观教育伴随人的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考量,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在这些不同的价值观的产生过程以及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中,价值观教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相对稳定的阶段中进行国别或者地域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受到类别不同、目的不同的价值观教育,其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对某一历史阶段中的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进行价值观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简介

通常意义上,价值观教育是指对人们的价值观施加影响的各种教育活动。人的价值观的形成途径和转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等都对价值的形成和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其中价值观教育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从整体上看,价值观教育有着持续时间长、可塑性大和稳定性强的特点。

当前阶段,价值观教育主要存在于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中,学校是价值观教育不可替代的主要阵地。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幼儿园到高中。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到小学六年级。在这个阶段,价值观教育以感性认识教育为主,通过由自身到家庭、家庭到学校、学校到社区的途径,向幼儿和儿童传递美国价值观中基本的、易于理解的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加深幼儿和儿童对于美国价值观的感性认识。例如,组织小学生参观美国独立时期的相关建筑和历史遗迹,增强小学生对于独立精神的认知。第二阶段,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这个阶段基本上相当于初中到高中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价值观教育的理性程度不断增强,教育的途径继续扩张,由社区扩展到全国,甚至扩展到全世界。这个阶段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强调“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包括公民及其权利、责任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等”。在这一阶段,着重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等理性观念的教育,对于青少年进行心理和意识上的强化,并最终使青少年在成年时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到了大学阶段,美国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教育课程。由于大学生基本上已经成年,价值观相对稳定,美国的大学生以专业学习和接受间接的价值观教育为主。

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为基础,顺应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和认知发展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使得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既不延迟滞后又不超越阶段急于求成。这个突出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从教育效果上看,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使得以个人主义为灵魂的美国式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使得大多数的美国青少年在成年之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并且符合美国社会需要的又有助于个人发展的价值观。

二、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灵魂

在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主义是作为价值观的灵魂而存在的。对于个人主义,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和评价,如果我们排除意识形态上的衡量,而是从个人主义对于美国人的个人发展的角度进行考量,可以发现个人主义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人主义可以说是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灵魂。无论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感性认识教育,还是七年级到十二年级的理性认识教育和思想意识的强化,都或隐藏或明确的贯彻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以实现个体人为最终目标。所谓个体人,是指符合个人主义要求的、具有自主性的、具有自由精神的个人或者自我。在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中,个体人具有自主动机,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具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并且可以做到自我实现。以实现个体人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符合当代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也体现出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尊重。把实现个体人作为最终目标,是个人主义在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中的突出体现。这个最终目标与个人主义这个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灵魂一脉相承,确保了学校价值观教育中指导思想的一致性,也保证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符合个人主义要求的价值观。同时,这样的价值观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形成顺应当代美国社会主流价值的并且较为稳固的价值观。

三、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

学校价值观教育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当具备明确的指导思想,应当有顺应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应当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应当有符合社会需要并且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的落脚点。学校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准确把握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

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以个人主义为灵魂,以实现个体人为最终目标,最终落脚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社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关系。在契约关系中,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对等的。这种权利义务对等的意识构成了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在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中,作为灵魂而存在的个人主义要被传承,培养个体人的最终目标要被实现,都要以具有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公民为载体。因此,把学生教育成为具有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公民,成为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

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有利于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的实现和维持,这体现了价值观教育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功能。同时,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落脚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客观效果上说,有利于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要求的合格公民,有利于公民个人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并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

四、小结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无论在其经济体系、政治制度还是社会关系上都有深刻的体现。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对于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美国公民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中,无论是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还是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都体现了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和明确性。

对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进行探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整体上看,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和明确性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具体来说,当代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中顺应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以及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对于我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大学之前的学校价值观教育中,以增强对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和强化对价值观的理性认识的直接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并把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在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成年或者接近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的接触增多,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并趋于稳定,因此美国的大学中并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教育课程,美国大学生以进行专业学习、增强自我能力和接受间接的价值观教育为主要的学习和发展方式。除此之外,当代美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学校价值观教育要有明确的、切合社会实际的落脚点,否则容易导致价值观教育无法真正落实,并最终可能会使得学校价值观教育变得虚无缥缈。

总之,学校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还应当对学生个人的正常发展予以关注。学校价值观教育不应把确立和维持某种特定价值观作为唯一目标和终极任务,不应当因为要确立和维持某种特定价值观而忽略学生个人的能力提升和正常发展。学校价值观教育应当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评判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应当有利于学生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应当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学校价值观教育应当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指引,顺应学生成长规律,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符合价值观教育目标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才会保持活力和长久的生命力。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价值观教育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也不利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价值观教育会对学生个人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学校价值观教育和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应当重视公平观念的培养,应当注重学生个人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培育,并注重权利意识教育和义务意识教育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9.

[2]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解读与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6):42-46.

[3]葛春,李会松.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1):47-50,81.

第3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价值取向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石,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与小学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价值取向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价值取向的概述

教育管理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上的内涵,广义上是指学校自身的管理工作和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两个方面管理的综合,狭义上是指教育管理机关针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管理。本文主要是从后者的角度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展开研究。价值是一个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概念,属于一个哲学的范畴,既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也存在于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等哲学之中。价值通常用来表示某件事物具备的意义,是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和功能。无论是一个具体的改革,还是大到一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价值取向的引导。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价值取向能够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指定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当前教育改革的成功开展和落实。大量的研究表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价值取向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有效结合,笔者在下文中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二、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研究

1.以人本主义为主导人本主义并非现代才有的一种价值取向,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后来随着西方的文艺复兴,人本主义逐渐变得明朗化。人是任何活动的中心,自14世纪起,人文主义运动就在西方轰轰烈烈开展了,人文主义运动重视人的价值。除了西方,我国古代也有很多的传统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譬如孔子提出“仁”的儒家思想,就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具体体现。“仁”就是仁德,仁爱,提倡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遵守道德规范等,任何活动都要以人为中心。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世纪以后,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也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管理的核心内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同样也要以此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学校是一个以学生和老师为核心的组织,在对这个以人为核心组织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解和掌握,克服教条化、僵硬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当前素质教育倡导老师的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倡导的思想观念,同样,对于老师的管理也要做到“因材施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对老师的业绩和工作能力进行考量的时候,不能墨守成规,完全依照教条化的标准,应当结合老师的性格、特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查。在不违反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人性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不能光重视眼前的效果,更要立足于未来,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小学教育。与此同时,教育管理工作者还要鼓励学校和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采取人本主义教育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并且能够学以致用。2.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科学主义精神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周密的工作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组织机构等。小学教育工作管理是小学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事业的最终发展状况,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能够为小学教育工作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要以科学主义为前提,制定科学的工作分工和政策,并且对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的协调,结合实际情况,在得到实证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工作人员、设定机构和组织,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例如,在确定自然班人数的时候,要结合就近入学原则进行限定。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科学量化标准是开展具体管理工作和管理工作人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其提供有理有据的实证资料。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人本主义为主导、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德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1):11-15.

第4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99-05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常态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解决为什么“进”和怎样“进”的问题。这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从理念的优化、载体的整合、方法的创新等层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导引和践行的常态化。

一、优化理念,强化核心价值观“三进”战略的常态化

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理念,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进”,为谁“进”,“进”是为了什么以及怎么“进”等问题的思想观念的总和。理念的优劣,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不是简单为了“三进”而“三进”,而是通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路径理念,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常态化的思想理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理念,是对“三进”活动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指引。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理念的根本目的,是要积极面对思想取向多元、方法途径多样的现代社会,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激烈,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较量,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民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问题和矛盾日趋复杂。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要通过“三进”途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人生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作用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整合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取得共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高等学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以思想文化为载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场所。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理念的优化,就是要建立一种多渠道、全方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的新机制、新模式。

核心价值观“三进”的精髓,就在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进”理念的优化,关键是要深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进”和为谁而“进”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进”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统领功能。要帮助大学生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引导大学生学会甄别、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辨别力和决策力,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а浴分兄赋觯骸拔镏柿α恐荒苡梦镏柿α坷创莼伲坏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本身。”[2](P9)

“三进”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要将其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贯穿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之中。当前的关键,是要深入教书育人的具体环节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层次进行全面优化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常态化。

一是教学内容层面,要注重优化内容,凸显内核,强化引领。价值观不是物质的东西,它是人们意识世界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凝练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和信念,其内容概括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学内容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身的抽象性,又要避免过多使用抽象的语言和词汇。大学生对于理论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忽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容易导致其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和信心。其次,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前进和发展进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产物,其内容需要和社会同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与当代社会发展同步的新鲜血液,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胜出,成为各路思想潮流的中流砥柱。此外,教学内容要由浅至深,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能够拥有扎实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教育者心目中的稳定性和可发展性,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多元思潮中稳步前进,代代相传。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必须由浅至深,难易结合,保障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坚定信仰。

二是教学方式层面,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化结合,与时偕行。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首先就指出了教育的第一个手段,即现代化。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政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主体,也同为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有机结合,打造学习和交流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和认同程度。其次,影响为主,教为辅。作为引路人的老师,通常通过方法来教育学生,是一种从外向内的转化。而学生的改变,则需要将其内化的东西外化于实际生活,在外化过程中不断纠正习惯。观念改变人生,方法成就人生,习惯塑造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生代的新观念,对其教育,首先就要摆正对它的认识,把握前进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替代不好的习惯。

三是教学方法层面,要注重优化层次,关注差异,依次推进。价值观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被教育者中个体的差异和个人利益。如果教育者忽视了这一点,势必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不好的一面,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的效用。首先,个体差异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群体,其智力程度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其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族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的有效实施。反之,则会因为教育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统一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实际,不能具体化。其次,个人利益方面: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时,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果过度地拔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义务,不顾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片面要求受教育者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下,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其他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利益。我们不能保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不受其他思想价值观念的侵袭。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两个极端,而是要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整合载体,促进核心价值观“三进”途径的常态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信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受教育者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中心任务,是要使学生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的教育导引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导”,靠什么来“导”,必然要借助一定载体来实现。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体系。体系应由“导”和“引”两部分组成,“导”具有载体的含义,重在疏通、导向;“引”就是带领、拉动的意思,具有方向性、目的性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需要进一步整合载体的功能,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彼此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系。“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教材、课堂和影响头脑的环境就是载体。这些载体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教材”是教学过重中最为重要的载体,它是学生接受知识最为基本的途径,好的教材往往是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并且对理论本身具有较强的引导指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就是要在教材的设计、编撰过程中,把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里面去,让教材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课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方式,既要讲清原理,注重理论反思,又要注重情境融合,注重情感体验。“进学生头脑”本质就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化解思想矛盾,促成矛盾转化,认知认同崇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

教材、课堂、头脑三个载体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进教材是进课堂的前提,进课堂是对进教材的补充,不管是进教材还是进课堂,其目的都是为了进学生头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一个完成的教育教学体系,贯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导引体系是一个“三进”有机整合的系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立场和观点融入教材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

高校的“三进”必须突破的一个难点,就是社会环境中各种载体的整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2](P59)它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着联系,是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指出,现代载体包括“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和管理载体”[4]。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系统工程中,三进的载体应通盘兼顾,应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网络媒介为通道,以学生个体为核心,建立一个科学有序、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三进”载体结构模式,确保“三进”d体的常态化。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高校“三进”中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家庭是“三进”系统工程的基础载体,学生个体首先来自于家庭,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系统工程的起点。尽管价值观在后期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由于其长时间的熏陶与潜移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和改变;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因此,家庭既是出发点,也是终结点。高校本身就是“三进”系统工程的核心载体。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提供优良的学习平台和校园环境,导引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从个体导引到整体影响,逐步扩大教育范围和教育效果。经过学校的教育和改变,学生进入社会这个最大的载体。同样,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这里也发挥着个体影响整体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形形的诱惑,对于还不够成熟和稳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少数立场不够坚定者,不是走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极端,就是做了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当然,其中不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至上,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由于社会这个载体本身对于个体的道德层次方面约束性并不强,多半依靠内心的自我谴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不够完备的道德准则。而个人的行为,却可以影响整个国家形象。最后,受到社会影响的个体回归家庭,将影响也带回到了起点。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既是良性,也是恶性的循环,但如果深入挖掘,我们发现,沿着以学生个体不断发展的这条路线,在关键的环节找出问题所在,对各个载体进行整合与优化,将会使得这个循环良性互动、功能强劲。

要着力解决“三进”过程中的不良效应,就需要将各个载体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其联动效应,让不良效果无所遁形。为此,可采用“撒网捕鱼”、舆论导向和有机转换等方式加以整合。一要撒网捕鱼。将能够把各个载体联合的网络、媒体等中介编织成联系之网。由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群体联动,拉动大网,将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循序渐进,逐个击破;二要舆论导向。舆论是可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一大武器,用之得当,可以使社会稳步前进和发展,反之,则会让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舆论的发展方向,从大环境中着眼加强正面感染,传递能量。

三、建构机制,保障核心价值观“三进”运行的常态化

创新高校“三进”方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常态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思想信息交流的工具性中介,同志形象地把我们的任务比作是过河,把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比作是过河的桥或船,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是教育者在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确立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适宜的方法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教育。恰当的教育方法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出来并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灵世界,大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可具体体现为教材编撰方法、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思想转化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把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渗透于教材,体现于课堂教学过程,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要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同通常指主体认识和情感的一致性,是主客体通过相互作用引起主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与一定社会要求趋于吻合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一种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就是指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又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规律,表现为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沉淀固化思想运动过程。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加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教育信息输入,教育对象进行心理准备,选择接受核心价值观,并经历知情意信行矛盾运动,逐渐认可、选择、适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就应立足教育对象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要着力建构好“三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机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过程中,由“三进”主体、“三进”对象、“三进”目标、“三进”载体与方法等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机制的构成要素、作用方式很多,或者说其具体机制很多,最为典型的有灌输机制、融入机制、实践机制等。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灌输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到教材中、课堂里以及学生的头脑,以达到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6]。同理,学生自己不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外面向他们的头脑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意识。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进”的融入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到教材中,化于课堂教学情境中,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换言之,“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7]。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核心价值观“三进”的实践机制,就是把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注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进”实践活动养成,又注重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效果的检验与评价。《礼记》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应该将理论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学理化的宏大叙事和一般性的概括,更要将其深入到生动活泼的建设实践的过程与环节之中。正如指出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机制的构建,最终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实践转化人的行为。不管是灌输机制、融入机制还是实践机制,同实践活动都具有紧密联系,因而必须大力探讨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格局的建构和发展,要把实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方方面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深入践行和持续践行的整体框架[9]。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6.

[4]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5] .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37.

[6] [前苏联]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6).

第5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precious talent resources of the Party and country, are the hope of the nation, and are the future of our motherland.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lso is the new topic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ght to clear the education goal, draw up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途径

Key words: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s;way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11-02

0引言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进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更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明确教育目标,科学制定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进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解析

价值原来是指商品交易中,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人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和以基本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对主体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体现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方向,统摄其他价值观念,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和趋势以及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讲,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2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总体上体现了时代特征,普遍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政治态度主流是鲜明的。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大学生不仅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未来大学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从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和他们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1]。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样化。改革开放使得国外的先进文化和优秀成果涌入的同时,腐朽的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可谓“精华”与“糟粕”并存。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图谋一直没有停止,国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等的多方渗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十分突出。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对待祖国和人民这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的观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很多,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有个别的学生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重物质,轻精神;重享受,轻劳动;重索取,轻奉献;对金钱和物质过分崇拜,对精神追求却不屑一顾。这些学生,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对专业学习无精打采,对能力培养漠不关心,整天在校园无所事事,虚度青春年华,有的甚至连自己的正常学业都无法完成。在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但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2]。

虽然出现上述问题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其消极影响和辐射作用不可低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潮流,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加强高校各类人才的教育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3.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全过程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的实际效用。要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尤其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创业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树立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3]。

3.2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思想理论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结合时代特征,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舆论宣传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校的教职员工,教育广大学生,积极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帮助大学生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化价值观念进行引领的能力,有力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念和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从而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4]。

3.3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树立典型通过抓典型、树典型,通过课内课外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身边的优秀人物和突出事迹,激励他们学习先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5]。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活动,使大学生在党团活动中净化心灵、熏陶思想、升华认识、提高觉悟。要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先进人物在大学开设讲座,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和鼓舞学生[6]。

3.4 要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所以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职员工要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要主动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要不断增强育人意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7]。

3.5 要加强校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要把高校变成端正学生思想行为的大课堂。一个大学的校园形成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积极向上的风气,对学生就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培育良好的校园文明风尚。只有高校的“小环境”中首先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8]。

3.6 从解决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同学疾苦,针对同学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上学、就业、看病、食品安全、宿舍环境、课外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使大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实践价值[9]。

3.7 要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相匹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评价体系,使广大学生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要积极开展规则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规则意识,逐步使规则意识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常态,自觉遵守法律、遵守校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践行[10]。

3.8 加强舆论引导,打造社会舆论平台,在全社会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深入人心。要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坚持正面教育,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力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大批能够开拓创新,热爱祖国的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11]。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实现青年学子的远大理想,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4][6][7][8][9][11]宁先圣,石新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党史文苑,2008(11)下41-42.

[2]赵存生.教育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讨会发言摘登[N].光明日报,2006-3-29.

[3]张连启.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7.7.

第6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传播便利化、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现象凸显,各国文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渗透加剧。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高校青年学生首当其冲,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多元的教育环境、自媒体的兴起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增大了学生对信息判断掌握的难度;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追求造成部分学生价值选择功利化,就业与竞争成为学生的外在压力而没有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当前高校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呈上升趋势,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不强;部分学生通过交换生项目、短期游学等渠道获得赴海外学习的机会,由此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价值观更为复杂多元。这些负面影响和西方文化的渗透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不稳定性、非理性、物质性特点,重实用、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本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按照党的十精神有效地开展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关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针对这一现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旗帜,以此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规范价值理念和行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要突出“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突出建设性和实践性,顺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价值取向,遵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核心规范,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体价值,通过增强价值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效的传播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自身价值标准和共同价值信念,理解、掌握和认同,进而转化为群体的共识,为其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既要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融合统一。理解、尊重、包容是过程,也是方法,在教育的渗透中、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引领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抵触情绪,减少教育壁垒。

二、发挥主课堂渠道作用,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

为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需多途径创新教育方式,多层次、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蕴含于学校开设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当中,让课堂教学发挥渗透教育功能。课堂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场所,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向导,理应重视自身的人格魅力建立,结合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内容、创新改进德育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党的性质决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所倡导推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三重属性;社会主要矛盾是其基本内核,深入剖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整体构成与核心特质,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知识的传授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作用重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否落在实处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及时更新教职工、特别是各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理论,开阔视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着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做到既能熟悉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又能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既能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又能引导学生思考。

(二)拓宽教学载体。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解决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也要重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思想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变化发展,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变革,因此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途径,结合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媒手段与网络新媒体开发教育软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搭建平台宣传正面声音与先进文化,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渗透价值观教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识别不同价值观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稳固的价值观体系。

(三)完善教学内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外部指向性与内容载体性、正面引导性与内容价值性、本质超越性与内容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以思想教育课堂为主阵地、专业课课堂为辅,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换,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功能;思想教育要突出能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教学内容,推进方向性内容建构,在确保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注重价值引领,强化内容的价值性成分,使教学内容相互联系,主次分明,协调作用。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反映,高校教师应关注各种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在课堂教学中避免思维的片面化、极端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人生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评价社会问题,掌握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进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四)改进教学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也应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教师要全面把握大学生接受的“循环系统”,根据价值传递和接受主体整合、内化和再认识的知识循环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针对现在流行通用的“填鸭式”的价值观教学方法,要改进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灌输状况,增强道德践行的自主性;二要进一步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求知探索的氛围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五)创新德育教学模式。让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行动中,培养青年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要结合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专题教育,建立相应体系及教育基地,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一是场景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通过丰富载体、科技依托、搭建平台等途径创造典型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教学效果。二是案例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育内容、目标要求利用经典案例反映特定的价值冲突,通过经典案例接受价值观的教育进行自我甄别,促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三是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和学生的双向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课后可以将教学相关重点制作成智能终端资源体系,以图文影音四位一体形式丰富知识互动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实现教育目标。四是对比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感受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价值观教育蕴含于校园文化和校园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之中,加强实践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实践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社团的文化品位,发挥社团活动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当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较高。社团是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意义应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与学校统一领导、学生自主开展的原则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深挖爱国、奉献、励志等价值观教育因素在社团活动中的作用潜力,寻找不同文化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强化活动的教育功能。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1.校园文化建设是价值观教育中优化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全员价值观教育意识,完善、创造民主、宽松的校园舆论环境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如校党委精心策划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片》,用镜头记录校卫、厨师、教授等教工无私奉献,让正能量激发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的反映,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引导。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制度建设之中,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执行和落实耐心渗透、劝导,以此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化达致内化。3.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教育体制。高校党团、行政、后勤保障部门协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教育条件,实现全员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和促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大学精神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价值观教育关系到高校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校园生活并与社会生活接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知行结合。二要配合利益导向,遵循心理接受规律,方式和内容应契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当大学生面临实际困难和问题时,较常见的有学习压力、就业困难、人际交往困惑等,学校要急学生之所急帮助他们解决,给予足够的关爱,以提高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三要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问题实际、贴近社会内核,引导学生思考、帮助解决学业等多方面的问题与迷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在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外语类院校,与国内外高等院校交流频繁,思想氛围开放而活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更多挑战。近年来学校通过“理论育人”、“文化育人”、“榜样育人”、“实践育人”四大平台,把升旗仪式、入党仪式、志愿服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育和校园活动中;注重塑造学生自立自强的品格、培养感恩回馈社会的意识,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奠定心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结语

全球化、信息化、西方文化的涌入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复杂性促使高等院校寻求方法处理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教育规律和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高等院校教师要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引导学生摆脱价值评价的本能性和单纯的心理性,进而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层面和更为全面的理性层面,实现价值评价水平的提高,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毛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2]肖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2

[3]袁敬,周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沧桑,2011

[4]阚和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

[5]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程、规律与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11

[6]邓海平.探析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J].沧桑,2014

[7]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

[8]郅秀丽.探索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13

[9]姚红,郭凤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理论意蕴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

第7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一、营造氛围,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感化于境

铭记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刻领悟其内涵,认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是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引导全校师生认识核心价值观,学校应多元并举,营造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

1.校长先行重垂范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路人。作为校长,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早、全、实、深。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铭记于心,深刻领悟其内涵,清楚认识其意义,身体力行,亲自垂范,全校师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才能得以有序开展。

2.常识宣传得要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常识宣传工作要做足。可通过张贴永久性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悬挂标语、图片展示、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大力宣传,使全校师生都能在耳濡目染中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典型展示树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本校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用典型人物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影响全校师生。学校可以通过光荣榜公布先进人物名单,介绍先进事迹,供全校师生学习。

4.舆论引导升认识

舆论能够在无形中影响人的言行,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情感旨趣等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学校可以通过LED屏幕展示、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方式宣传先进典型,坚持正面引导,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抓好学习,让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

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意义,学习内容要讲究精,形式要讲究活,才能取得实效。

1.内容力求“精”

一是选择能培育师生爱国精神的材料进行学习,让师生重温祖国璀璨的文明、民族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牢记过去的耻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选择能培育教师敬业思想的材料进行学习。如,组织教师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等内容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三是选择能培育师生品行的材料进行学习。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让学生从小接受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公德的教育,树立美德意识。

2.形式讲求“活”

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内涵非常丰富,要使学生学有所得,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教师学习应以分散自主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集中学习可通过教师例会、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分散学习可以规定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应以集中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集中学习可通过品生(社)课、主题班队课、国旗下讲话、听专题讲座、看专题影片等形式进行;分散学习可以规定内容、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二是媒体资源学习与生活资源学习相结合。图书、报刊、教材、音像、网络等媒介包含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是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而和媒体资源相比,生活资源更加真实、直观。因此,我们在通过媒体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师生从生活中学习。三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学生在校内学习受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不能充分开展,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如与家长共学,与伙伴游戏等。这样,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就由学校走向了社会,由书本走进了生活。

三、重于实践,让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化于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校要拓宽实践渠道,创新实践方式,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

1.抓好师德建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抓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要通过深入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进入教师心里。一是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外化核心价值观。我校就通过聚焦“”突出问题,认真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四环节的工作,使教师进行了价值重认、灵魂重塑、师风重振、师能重构,有效培育了核心价值观。二是以“道德讲堂”活动外化核心价值观。如我校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倾听一首歌曲、观看一段视频、诵读一段名言、畅谈“爱的教育感言”、向“德”字鞠躬、“一堂一善事”等方式,让全校师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三是以评先活动外化核心价值观。如我校在教师中开展“爱心教师”“教学能手”“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十讲十不”“著名苏区好学生”“感动XX――最美学生”“诚信之星”等评选活动。使每一个师生都能认识到:应该像先进模范人物那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2.德育活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手

学校要采用常规德育与主题教育双轨并行的方法,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在常规德育中,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一教育的主阵地,精心建设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德育专刊、时事宣传栏、佳作赏析等文化阵地的管理。要认真开展三项主题教育、日常教育、时政教育、社会教育等德育活动。每项活动都要突出重点,如三项主题教育要以安全、法制、纪律为落脚点,日常教育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政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政治方向,社会教育要融深刻的社会公德教育于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之中。

此外,学校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要从细处着手,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学校每学年都要选择一个主题开展“十个一”活动:①献一份爱心;②唱好一首传统歌曲;③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④改掉一个陋习;⑤学习一项文明礼仪;⑥学习一个先进;⑦写一则公德广告;⑧拟一句座右铭;⑨力争摘取一颗“星”;⑩参加一次演讲。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增长见识,固化认识,从而实现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四、强化保障,让核心价值观教育固化于制

1.时间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而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安排紧凑,如何保证学习时间呢?教师方面要注意“三结合”:与教师例会相结合,与支部活动相结合,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学生方面要做到“五结合”:与每周国旗下的讲话相结合,与每天的校园广播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主题班队活动相结合,与到革命教育基地接受的教育相结合。同时还要保证实践时间:一是要按照学年工作计划按时开展各项活动,做到活动开展不缺席;二是实践活动的时间要充裕,认真完成活动预案中的各个程序,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2.制度保障

健全的制度是顺利开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工作、文明班级、优秀学生等方面的评价机制,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科学落实各项制度,不能把制度当成“看管”和“控制”人的工具,要做到“法性”与“人性”的有机统一,才能激发全校师生自觉培育和践行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工作的持续开展。

3.文化保障

校园文化具有熏陶感染的作用。学校要以美化校园环境为抓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一是要建设文化长廊。通过设立时事之窗、宣传栏、师生作品展示栏、科普知识墙、学校风采墙、优秀传统文化墙、快乐书吧等,使校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二是打造墙壁文化。如在教学楼外墙贴办学目标、校训、办学思路、办学理念标语等,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文化气息。三是要大力开展国学教育,传承地域文化。如我校在建设“传承客家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中,通过走廊文化凸显客家特色,通过特色活动展现客家韵味,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氛围。

第8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

价值一词含义复杂,其含义及用法上的扩张起初见于经济学并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随着西方哲学家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并在更广泛意义上对价值及价值准则的诠释与扩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心理等学科的概念。而对于价值概念的解释,我国社会科学界一般认为价值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体现在商品经济中的社会必要劳动。二是指客观事物的有用性或具体的积极作用。法作为意识形态的范畴,其价值是法对人的意义,表现在法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价值都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都是主体需要的满足,没有主体需要就无所谓价值。满足人的需要是法的价值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法对于人的首要意义”。但是,法的价值并不是被动的,其一方面表现为法的能动性,它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标、导向的意义,这就是“法的绝对超导向”价值。法的价值意义决定了法制教育及中小学法制教育价值,它首先必须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而且,也必须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基于对法律精髓的理解与感悟,而按照法律的价值导向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观和价值观。换言之,就是使学生逐步形成国家法律所指向的与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同向性的法律意识或价值观。对于这种“需要”与“导向”价值必须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表现为法律给人的正当权益的保障或应当给予的保障,另一方面表现为法律赋予人的负担或义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认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首先立足于受教育者自身健康成长需要,同时在此基础上发挥法律的“绝对超导向”功能,引导他们形成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价值观念。因为,如果中小学法制教育首先不是为中小学生服务,不考虑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就会把中小学生作为教育客体而不是教育主体采取法律条文的灌输与强加,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法制教育就成为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做法既背离了法所固有的价值属性,也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中小学法制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法的导向价值,中小学法制教育应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核心,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尊严的习惯,使之成为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生力量。所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设计必须在认识法所固有的价值属性的基础上框定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形成以“价值塑造”为主旨的中小学法制教育理念。

二、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旨及根本目的

关于中小学法制教育,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美国将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总体目标中,把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教育,就是培育公民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公民与社会的相互认同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美国法制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突出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学生对国家法律、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对社会生活的认同,尤其是“美国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成为尽到公民责任的合格公民,这也属于树立法律意识的体现”。英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主要放在中学阶段,与美国相同的是英国也是把法制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十分科学与严谨,“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入手,选择法律教学内容,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公民身份的认识及对于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理解,促进其公民意识的养成”。由此观之,这些国家法制教育都更多地侧重于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即权利、义务观的教育,更注重培育学生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的认同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英美的法制教育的重点在于价值教育,突出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关于我国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他明确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1995年12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联合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地提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2007年国家又正式出台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总体而言,国家把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地位放在了一个与我国依法治国同等的高度。中小学法制教育模式在逐步完善,法制教育目的逐渐清晰,法制教育实现途径的可操作性在逐步增强。但是,中小学法制教育在政策层面仍然体现出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的不够明确和突出等问题。比如,纲要虽然明确了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价值教育及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教育目的,但规定过于宽泛笼统。教育目标中公民教育的主旨仍然不是十分清晰明确,法律知识教育色彩仍然浓厚,“价值塑造”根本目的仍然没有突出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借鉴英美等国家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成熟经验,提升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理念,明确“价值塑造”主旨,摒弃教条与口号化的东西。

培养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确定为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及文化生活等领域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建立法治国家需要法律制度的准备、司法体系的形成、司法公正与监督体系的建立以及坚实的民众基础等,而民众基础则是关键的要素。因为,只有法治理念成为民众的心理需求,民主观念成为民众的普遍追求,规则意识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依法治国才有生存的土壤。所以,民众价值观的形成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小学生处于心智发育、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展法制教育与对成年人法制教育相比,更容易养成法治意识。而且,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目的或侧重点也必须是促成其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的法制教育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经验,应当着眼于中小学生的未来,逐步培养其法律意识,确定以培育学生权利、义务观为核心,以促进其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养成为教育目标。

三、如何确定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法制教育不同于法律教育,法制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各种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公民进行的常识性的、基础性的法律知识的传授,旨在培养其法律意识,使其成为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具备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教育活动。法律教育通常是指培养专业法律人才的教育制度、模式,也称法学教育。基于二者目的、对象、教授法律知识的范围与程度等区别,应当准确把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涵。首先不能把法制教育搞成法律教育,追求法制教育知识化,因为,虽然法制教育必须传授必要的法律知识,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并非在于让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达到比较高的程度,更不在于使之成为法律人才。所以,中小学法制教育不能搞法律条文的大量传播和强记,不能让学生陷入“法条主义”的泥潭中。其次,应当准确把握中小学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重要内容的实际,把握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方式的采用上等结合受教育者所处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比如像前文提到的英国从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入手,选择法制教学内容。再次,法学本身是一门分支较多的社会科学,其内容十分丰富,法理深奥,不能也没必要让中小学生系统了解法律知识。这个分寸必须把握,否则就会违背教学规律,徒增学生负担,使其失去对法律学习的兴趣。

中小学法制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普法教育,一般的普法教育是指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在全社会进行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中小学法制教育可以视为全民普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民普法是分阶段、有期限的,我国普法教育一般为五年一个周期,是一个时间性和现实目的性都很强的工作,普及的内容基本上是针对成年人的。虽然其出发点与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提法近似或相同,但实际上其功利的色彩更为浓厚一些。普法教育侧重于普及法律知识,中小学法制教育更应注重价值观的塑造,提高公民素质。而且,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工作,其意义更为深远,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更大。所以,在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安排上应该有一个更系统的、更长远的规划,避免短视的、功利化和片面化的倾向,更不能用全民普法的理念选取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选取上,本文认为需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了解宪法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通过宪法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形成权利意识和责任观念,认同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合理性、权威性,热爱国家,立志捍卫宪法,遵守法律,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所以,宪法教育对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至关重要。纵观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各国对于国家制度和国家精神的教育都置于重要地位。其次,法律观、法制观的教育。法律观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国家法律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权利保障功能。只有真正认识法律的这种功能,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感受到法律与社会公众如此贴近,每一个公民的生存与发展与法律的作用须臾不可分离。从这个方面入手可以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法律是有用的、权威的、不可替代的,并且是必需得到维护的,使他们逐步形成崇尚法律、追求法治的法律观。另一方面,就是法制观的问题,法制观与法律观紧密关联,法制观更侧重于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秩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法制观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的教育。既然是法律观、法制观教育,也就不是对庞杂的专业法律的系统学习,是在前述宪法学习之外通过对法的作用、价值的认识,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较强的法律意识,以法制观念看待社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而为建立民主社会和推动依法治国培养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环境。第三,对与中小学生密切相关的一些法规及规则教育,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以及交通、治安、学生操守规范、守则等,对这类法规或规则的教育也应该是采取归纳式的重点内容的了解与学习,不能采取系统地传授的做法。其目的一方面让中小学生了解在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国家法律是如何对其提供特殊保护的,了解自己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有守法意识、纪律观念,落脚点仍然侧重于法律意识的熏陶与塑造。

中小学法制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中小学法制教育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及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我们国家正处于法治国家建设的初期,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模式需要具有法治意识的民众作为基础,需要中小学教育机构能够明确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方向与宗旨,需要政府和社会能够真正重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真正把中小学法制教育放在公民教育、为国家培育合格公民的高度来对待,利用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资源共同推动这一事业发展。也只有这样,具有现代法治理念的新生力量才能源源不断地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必需的民众基础才能逐步夯实。正如法学家卓泽渊先生所述:“任何法治都是以民众具有较高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基础的,只有全体人民都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法治成为人民的理想,人民才能当家作主,依法监督权力的正当行使,保障权力对人民的忠诚,有效地防止腐败,打击腐败,权力才能尊重而不践踏人民的权利,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法治才能实现。”所以,我国的法治进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法制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 谢永平,王永杰.多元视野下的美国青少年法制教育:途径、策略及启示.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3).

[3] 刘咏梅.美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05(9).

[4] 车雷.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启示.教育探索,2011(11).

第9篇: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主体地位;教育路径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内在、最持久的精神要素,在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作用,“它反映了整体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和总体发展路向,支撑和影响着社会上所有价值判断”。党的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提出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内容。”在多元开放的社会,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

一、教育内容要找准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的这一重要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与此一阶段相应的教育内容,是由人的接受能力决定的。即使在同一阶段,也应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这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价值观如果仅停留于认知层面,实际上就不能称之为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不仅是对价值的看法,更是表现在具体行为中的价值倾向。王阳明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表达了这一层意思,惟有真行方是真知,知而不行,不可谓之真知。因此,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善于选择大学生深切关注的内容,使教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这一原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这样做就是“对象化”和“接地气”。比如,新生刚刚入学,要结合入学教育,开展课堂纪律教育、文明就餐教育、文明宿舍教育、文明交通教育等,而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敬业守法教育、团结协作教育等,这些都是大三、大四学生即将面临的。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所关心的、能够产生思想共鸣的教育内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最忌脱离实际,不着边际,好高骛远,使教育成了思想游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意义说,就相当于儒家所谓的“修身”,其目的也在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当然,由于核心价值观不同,其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自然有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凝练,其所开显之人生境界不是儒家所不能涵盖的,但就其提升人生境界而言,同样表现出了鲜明的人文关怀。

二、教育过程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知识传授,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而知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备,是接受新知识的前提,只要这些知识是正确的,相互之间就不会形成冲突。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于别人的价值观,而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以对与错来加以区分,这就使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不要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其内部也存在若干不尽一致的价值理念,如儒家价值观与道、佛的之别,汉族价值观与其他少数民族之别,但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并不总是冲突和对立的,相互之间在价值认同上也有一致性,这是国家、民族以及个人之间交流与融通的基础。

因为价值观的复杂性,使价值观教育也显得异常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要以之取代其他价值观,而是要在国家、民族基本价值理念上达成一致,以形成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各民族、各阶层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故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这从其提出后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积极响可以看出。这就从内容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大学生因民族、地域、家庭等因素的不同,在价值观方面可能会存在各种差异,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还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不和谐现象,但这就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环境。在特殊情况下,思想是需要灌输的,但一个更为现实的情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不可能与大学生的当下价值观形成激烈冲突的,这就为选择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化为指导日常行为的规则,成为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内化”最关键。所谓内化,就是把外在于自己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价值观教育,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其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内化的程度。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多年,其基本价值理念应该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可以通过自觉认知,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外化为自觉行为。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关于灌输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认,事实上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管承认与否,灌输仍在大行其道。价值观教育,也会存在灌输现象,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已形成的价值观相悖而难以被接受时,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洗脑,其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通过理想信念、社会规则、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人,这里所蕴含的期盼与关切,能够得到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大学生的理解与接受,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大学生自觉奉行的价值理念。

三、方法上要重视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相信大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教育。学校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不完全是教师直接教育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价值观教育要注重良好氛围的营造。

一是各科教学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这种效果的取得莫过于环境的熏陶。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就是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其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渗透”的理想状态是,大学生在学习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把一些不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东西硬塞到课堂教学中来,而是寓教于学,教书与育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人担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耽误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那说明,教育与教学是脱离的,是不相融的。恰当地教育,不仅不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是思政课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用好这个阵地。目前,在思政课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开设专章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三是通过实践环节开展教育。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深切体会学生感受,转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听讲的状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学校要对教学评价内容作出调整,把学生参与和教学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以推动教学模式转变。

三是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学生的成长,高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委要制定详细的教育规划,并安排落实,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加强宣传。在校园报刊、宣传栏设置专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染、营造氛围。第二,加强校园环境治理。要通过集中治理,清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和谐的物事,净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第三,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如演讲、征文、歌咏等比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4.

[3]宋文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