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

常规课堂教学全文(5篇)

常规课堂教学

第1篇:常规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思考

一、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和“少教多学”等新兴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在备课环节上,导学案已经普遍替代教案,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型模式;在上课环节上,“注入式”和“满堂灌”式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步退出了课堂教学,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成果展示”;在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上,大多数教师开始注重作业设计,不再照抄照搬课本习题,突出拓展性和延伸性作业的巩固提高功能。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写“教案”转向设计“导学案”;备课的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指导学生如何学。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备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备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部分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消极抵触改革,依然沿袭传统的备课方式,仅仅把自己多年沿用的教案,改头换面,美其名曰导学案;二是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改革热情很高,但缺乏深入钻研精神,体现在备课上,许多教师不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要点、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在课堂教学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多学少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教师上课的重点从传统的“精讲多练”转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点拨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上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上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上课环节上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做派阴魂不散。许多教师为了圆满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内容,把教学掌控在自己的预设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中来,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教师把它演出来就行了;二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多学少教”的高效课堂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导致为课堂提问而提问,为课堂讨论而讨论,为学生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课堂实效,进而使“多学少教”的理念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3.在课后教学反思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特别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并将其视为快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调研发现,在高效课堂建设在课后反思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课后反思意识不强,多数教师把课后反思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二、进一步加快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对策的思考

上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在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经验,将高效课堂建设业已成熟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教学管理常规条例,为高效课堂建设可持续发展构建长效机制,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

1.切实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重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摆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顶层设计,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学业成绩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切入,全面系统地设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力求做到计划详实,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切实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2.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专题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此,学校应当组织骨干力量,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考试评价等日常教学常规改革的有效策略,切实增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第2篇:常规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常规要求;小学体育课

一、常规要求对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常规要求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够整体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与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落实常规要求,提升体育课堂的效率,以此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

(一)保障学生体育课的安全小学体育课堂上明确常规要求,能切实保障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小学体育课主要是在户外开展,在体育课教学时,会使用到较多的练习器械。譬如“跳山羊”,“投掷垒球”等。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自控能力不足,若没有体育课常规要求的“约束”,很容易造成体育课堂的混乱,继而产生诸多危险。比如,少数调皮捣蛋的学生会使用体育器械相互打闹,或者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强调体育常规要求,能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还能让学生注意正确使用体育器械方法,继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常规要求能够有效营造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整体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对开放且活泼的课堂氛围,若缺乏一定的约束,很容易出现学生过分活泼或者嬉戏打闹等问题。因此,明确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能够在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精心创设游戏教学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通过明确的常规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推动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这对于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学生体育学习质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明确常规要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体育意识以及能力。执行常规要求,小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能够自觉遵守课堂规章制度,同时也能够在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深入和全面。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应该充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基于明确科学的常规要求,学生得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能够明确体育活动中的技能要领以及规章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

二、加强小学体育课堂常规遵守与执行的措施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常规要求规范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断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成效,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为引导学生充分遵守常规要求,教师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有效开展引导课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期初的首堂课。这堂课,一般称之为引导课。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引导课的重视,往往将其等同于普通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也制约着学生的体育规范认知。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科学开展引导课,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以及体育学习的规范、规矩等全面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认知这些内容,并养成自觉遵守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来进行常规教育引导,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堂常规要求的认识与重视,让学生慢慢产生“规则意识”。

(二)充分重视实践课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体育实践课,尤其是第一节课外实践课。小学体育课程一般主要分为室内理论课以及室外实践课。为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教师在第一堂体育实践课中,应该给予学生科学规范的指导,为学生整个学期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一堂体育实践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干,什么不能干”,让学生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三)强化教学监督检查确保体育常规要求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教师应该做好学期中的监督检查。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在常规要求的遵守以及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消极懈怠,或者注意力下降等问题。为保障体育常规要求的科学贯彻与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定期的检查与监督,时刻警示学生认真执行常规要求,及时纠正学生常规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帮助建构科学的体育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

第3篇:常规课堂教学范文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应当共同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订课堂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订,这样的课堂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特别是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业习惯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性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的嘴;二是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知识容量的改变,一部分同学无法适应,选择逃避,容易开小差;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科增多,知识变难,作业量变大,容易形成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二、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

一个科学的课堂常规可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得以顺利实施,但还不能说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有学生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表现特征,大体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要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基础;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对学习的期望值。特别是在刚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学习目标,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可以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从这些信息中可以客观的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与学生有较多接触以后,还可以就“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这个话题让学生写一个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你会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那些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那些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的老师。不同层次的学生还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可能会提出多讲学习方法,经典题型以及解题技巧等;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放慢讲课速度,多讲基础题目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基础的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融一个整体,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4篇:常规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常规策略分析

前言

在教育发展中就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贯彻素质教育要求,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在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来做好教育调整工作,确保教师队伍的有效性,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一、初中英语教学落实教学常规的意义

对于教学常规来讲其实就是在教学中以教学任务为目标,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效果。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就要从听、说、读、写、译上来进行教育,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一教学过程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进行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做好积累与提升工作。只有落实教学常规,才能展现出教育重点,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落实教学效果上出发,做好教学准备工作[1]。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教学常规的措施

(一)做好备课调整

通过从教学实际上入手,做好教育调整工作,保证教育的有效开展,以此来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在备课中教师就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综合其他工具书的基础上来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以此来掌握好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只有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才能让学生理解好英语知识。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就要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来完善自身的教学思路,确保教学方法的合理性。首先,教师要做好其他内容的引入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借助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结合真实的教育因素,在保证语义、语境与语用真实性的基础上来使用教材,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教学目标、活动与评价上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保证教学内容合理性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要做好教学删减工作。对于一些基础好与水平强的学生来说,如果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做好教育研究,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做好教学内容的置换工作,通过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以此来辅助教学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知识,从而为学生的背诵与写作提供支持。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只有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就要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第一,保证自身教学态度的合理性,正确的面对每一个学生,并借助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第二,掌握课堂教学类型,通过设计出听力课、口语课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做好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第四,做好教学任务的督促与检查,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背诵与读写,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找出重点与难点知识,将其制作成为课件,以此来进行重点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2]。

(三)保证作业的合理性

作业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与理解好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就要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上入手,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目标,从而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找出学生存在的错误。从而提炼出教育重点,借助课件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完成作业。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良好的课堂常规教学中就要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入手,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也要清楚认识到教学常规的重要性,做好落实与调整工作,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延果,王彩琴.新手初中英语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的策略与技巧[J].英语教师,2017(15):12-14.

第5篇:常规课堂教学范文

摘要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讲解理论知识,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思路,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创新思路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初中物理教学过度强调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生活,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所以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积极改善物理教学的现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理教学理念不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度强调物理理论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导致物理教学效率较低。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讲解课本知识,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大降低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一般而言,物理教学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理论课主要是传授物理知识,而实验课则是巩固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很少组织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三)不能有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先进的教学工具已经广泛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等原因,部分教师不能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导致物理课堂教学缺乏时代性、新颖性,不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现代教学技术,没有合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沦为图片展览或者视频播放过程,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较低。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展示个人知识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抽象、复杂、乏味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营造合适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测量固体密度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水杯、石块、刻度尺等教学工具自主探究石头的密度,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实例,拉近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际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摩擦生热时,教师可以列举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或者冬天人们搓手的例子,让学生通过了解摩擦的概念和作用,加深对摩擦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二)合理组织物理实验教学活动

物理实验教学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合理组织实验教学活动,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圆球和一块粗糙的毛巾,先把圆球放在课桌上进行滚动,让学生观察圆球的滚动速度,然后把粗糙的毛巾铺在书桌上,再次滚动圆球,让学生观察圆球的滚动速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摩擦力的形成、作用等知识,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三)有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物理教学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惯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乘坐公交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司机突然停车,没有座位的乘客的身子突然向前倾的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惯性”,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运动与静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明白参照物对物体形态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学习物理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物理教学的具体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思路,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学周刊,2012(30).

[2]曾派庆.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吉林教育,2016(30).

[3]关兆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4]霍向前.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作者:沙勇 单位:贵州省普安县罗汉镇罗汉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摘要】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要想真正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除了考虑课程本身教学难度与教学实际外,更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遵循现有教学大纲要求下,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参与的热情,从整体与实效上做好物理教学的改革。本文主要从笔者教学实践体会的角度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以致用;创新能力;实践体会

一、注重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因此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借助具体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实现,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客观前提。在氛围与环境的影响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作为教学主导,从教师层面应努力做好师生互动交流,营造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思维探讨,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具体到物理教学,如何让物理学习氛围更轻松更和谐?媒体材料的课堂引入与适当呈现很有必要,可以在物理课程讲解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趣味性丰富性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是科学家的专题访谈,可以是舒缓身心的轻松音乐,可以是激动人心的实验演示等,通过这些多元的形式呈现及趣味的内容设置激发学生关注热情,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电视里的声音及图像是如何转化呈现的?我们又如何欣赏捕捉到?在这样具体生动的提问中让学生思考,打开物理知识学习的大门。情境的创设离不开问题的引导,而问题带动思考也是创新意识培养的主渠道。而问题的创设就有一定的学问要求。问题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与学生能力发展层次对应,而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起作用,学生的提问才是问题创设的关键,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质疑给予肯定与指导,这是学生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创新物理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融入物理实验

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做到与生活实例的结合,走出传统课本教学的局限,从课本以外的生活中寻找物理教学的启迪点。从现实生活的日常现象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通过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融合,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处理,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探寻物理的奥秘,真正让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其次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具的教学价值与优势。借助实验道具或者讲解辅助教具,让单纯的理论学习与有形的生活学习融合起来,降低知识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物理知识的学习。最后自觉为学生提供室外实验与生活实践的机会,不已僵化的实验教学格局为唯一标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与锻炼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物理实验能力。基于事实分析的角度,物理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知识与生活脱离,难以实现物理知识日常问题的解答与融会贯通,物理知识学习的价值也为之丧失。物理现象与规律更多地发生在学生身上,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例如长度测量放到教学中,就是测立定跳远、操场跑道等,相较于单纯的课堂讲解,学生获得新奇的学习体验,物理学习兴趣更高。物理教学作为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因此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处理显得很有必要。

三、积极做好角色转化,让教与学获得新的解读

作为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也比较浅,教师的引导、教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物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思路是否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启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是非问题的肯定否定,重点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复制记忆转变为教育思考与创新,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

四、做好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树立创新思维培养理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简单,对应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关键。其一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机会,充分发挥课堂、课后等场所思维训练与拓展的现实优势,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多角度分析、多渠道信息交流,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学习中,体验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自觉激发创新思维。其二必须对学生开展正确思维方法的培训。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缺乏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方案的制定上往往不系统不成熟,因此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正确思维方式的引导训练,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考方向思考,对于学生物理思考中的误区适当纠正指导。

五、结语

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最主要的动力资源就是创新。而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在物理及其他课程教学中必须借助教学思路及方法的改革带动教学的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彩玲.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2]程学.浅析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优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作者:江泽海 单位:钟山区大河镇裕民学校

第三篇: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研究

摘要:文章从借助现代手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非常规多元化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几方面研究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要鼓励学生走出固有思维,大胆创新假设,实现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在信息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以知识为载体的创新性思维。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认知规律的物理课程,物理教师则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责任,通过不断探索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物理的教学目标。

一、借助现代手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师加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外在表现,则需要教师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同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它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够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在课堂教授过程中无论是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课程安排,还是对学生有意识的思维引导,都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和教师处于同样的高度,学生可以领悟教师思维,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但这距离建立真正的新型教学模式还有一定距离。丰富的信息反馈对于建立真正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及时向教师反映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在学生认知结构方面出现差错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际案例,结合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对“升华”这一概念不能够透彻理解或出现与其他物态变化现象混淆等情况。由于用语言或实验反映物体在升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有些抽象,此时可借助PPT让学生观看具体升华现象,这样学生对其动态变化过程便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非常规多元化思维

在传统的物理训练中,学生的常规思维训练占据主导地位,而非常规训练却不足。但在物理解题或是思考过程中,传统的思维解题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而用非常规方法来解题可能会更方便快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一般的非常规思维有逆向思维和假设思维,这些解题方法对一些物理选择题和填空题有很大的帮助。而如果习惯于运用非常规思维来解题,就能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学生的创新性便能够得到提高。但非常规思维需要依赖于常规思维。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常规思维,也要时刻注意将常规思维贯穿到解题步骤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解题效率,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学习“弹力”时,由于弹力表现形式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此时运用假设思维方法就能够简单解释物体是否受弹力作用。如图所示,判断小球是否受到斜面弹力的作用。如果只是单纯地分析小球的受力,难以准确判断。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假设思维,如果斜面被撤走,学生想象小球是否运动,很显然小球不会运动,一直保持在竖直位置,所以小球不受斜面弹力的作用。这种非常规的假设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求异

求异是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学生的“异类”思维背后蕴藏的是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创新求异,教师要时刻激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欲望。在物理习题中,常常会出现一题多解,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多种解法,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实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思考探究创新的好习惯。比如,有一道常规物理习题:用一根导火线来引爆炸药,如果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9m/s,而人奔跑的速度是5m/s,那么人能否到达安全区?一些学生会想到根据导火线的长度来计算导火线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时间,再计算人到达安全区所需要的时间,这样两个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人是否能够安全撤离。教师告诉学生此题有多种解法,让学生再想一想其他解题方法。学生会想到根据人撤离到安全区所需要的时间,此段时间内导火线会燃烧多少米,看导火线是否全部燃烧,这样也可以达到解题的目的。还有学生想到在人撤离到安全区所需要的时间内,假设这一时间导火线完全燃烧计算出导火线燃烧的速度,将这一速度与题中给的速度作比较,来判断是否可以到达安全区。由此看出,一个普通的题目,学生可以发散性地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而在学生找寻这些解题方法时,就突破了原有思维的束缚,创新性地得到其他解题方法。

四、结束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创新思维的运用更加广泛,可以使学生快速解题,也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一些物理抽象规律。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尽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学生走出固有思维,大胆创新假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胡枫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