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常规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常规教育论文

第1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综述

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目标都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行的,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以集体形式开展的,为使幼儿的集体活动有序而顺利,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协调集体活动的规则。因此幼儿一日生活中常规教育必不可少。

关于幼儿园常规的文献已不计其数,根据当前文献做如下归类:

一、概念界定

常规教育的心理学界说,“皮亚杰认为3-6岁幼儿可能理解一些规则,但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规则系统行事,并且常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改变规则。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学会遵守的大多数规则是他从成人那里接受来的,规则是成人教给的,属他律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常规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现代汉语词典》对规矩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二、常规教育的内容

古代儿童常规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特别注重培养符合封建礼教的幼儿生活常规和行为规范。《礼记·内则》一文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明代医师万全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中说:“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其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

综上所述,古代对幼儿的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儿童与家中的长辈的关系方面,古代更是制定了详尽的行为准则。

在常规培养方面,蒙养院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开设行仪、训话等课程。1916年在政府颁定的改定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里,在第六章提及蒙养园的一些法规例如:“幼儿之心情容止异常注意;始之端正,并以善良之事例,令其则效……”。

随着收回教育斗争的开展,幼儿教育也走向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儿园,总结出办幼稚园15条教育主张。其中,第七条讲到幼稚园必须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在鼓楼幼稚园内,进行了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具体包括:卫生习惯共24条,做人的习惯——个人的共22条,做人的习惯——社会的共22条,并具体论述各个习惯的具体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三、常规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一)常规教育的意义

1932年教育部公布《幼儿园课程标准》中幼稚教育总目标提及对幼儿园常规培养的要求“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这一阶段幼儿常规培养已经走向制度化,得到国家的重视。

现阶段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日生活中,教室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常规教育的方法

鸦片战争阶段,幼稚园里幼儿常规培养的方式呆板单一,教师权威忽略儿童的身心特点;形式上有专门的常规课程,比如“洗手脸课”,在其他课程中对常规的渗透。现阶段常规培养的方法包括结合知识法;游戏法;参与法;感染法;鼓励、表扬法。

四、现阶段幼儿教师常规教育的理念

现阶段幼儿教师基本能够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在方法上能够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的常规教育变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将一日生话中的常规教育渗透到各个生活环节中。

幼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利用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家长关系创设利于培养幼儿常规的环境。一是创设活动区、活动角,使幼儿经常得到练习的机会。各个话动区、话动角就是缩小了的社会.是现实生话最真实的反映。一是加强了家园联系使常规教育的目标统一。

五、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不足或误区

罗志芳在《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中阐述了常规教育的两大误区:一是过分强调环境的有序性,忽视幼儿的自主性.二是过分强调常规教育的共性,忽视遵守常规中的个体差异”。童时的《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中论述了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不够;以管理为目的;漠视常规教育;常规教育的方法单一。童时的论述充分说出了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给与了充分的建议和意见,这些意见都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钱海娟的《反思教师作用与幼儿园常规教育》中论述了教师实施常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教师漠视常规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幼儿安全之间的矛盾;教师不恰当的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一致;以管理为目的常规教育与教师注重幼儿个性发展相脱节。

有关论述幼儿园常规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或误区的文章颇多,大致都从以上几方面阐述。

六、现阶段常规教育的新思路

童时的《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从新纲要方面解读了幼儿常规教育,把握住常规教育的实质性内涵。新《纲要》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界定了一个范围,一是科学的生活常规,二是交往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常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认知特征;并意识到家长是常规教育的重要资源。罗志芳的《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中论述常规教育的新思路中也特别强调:尊重幼儿个性发展,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在集体常规教育中注重个别教育的作用。

由此可见,对常规培养上,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走向科学的新思路,能够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紧扣新《纲要》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年龄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社区资源,意识到家园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意识到常规培养是从幼儿发展出发又回归到为了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褚霞.《常规培养中如何让幼儿由被动变主动》,山东教育,2002年11月(下旬),50

[2]罗志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早期教育,2003年1月

[3]姚木凤,樊竹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常规教育浅探》,《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总第75期)

第2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渗透德育”新课改理念为基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贯彻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要加强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向创新和效率要质量,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学的效益,全面开展成长型教师群体建设活动,以推

进课程教学为中心,课题研究为重点,促进师生成长为根本,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做好评析报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教研组每位成员应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通读一本理论专著,围绕“轻负高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2、教研组每位成员至少阅订一份语文报刊。平时,语文教师要坚持通读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向,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教研组每位成员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

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自觉学习理论,深入研究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三、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落实学科教学常规,重点是抓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键是落实常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本学期,在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牢固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应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学校通过听课、抽查备课、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

3、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做好年青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5、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6、扎实有效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7、全心全意为九年级学生服务,打好中考这一仗。

8、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研常规管理,进一步形成语文教学的研究氛围

1、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比如怎样把握新教材,新教材的单元安排体系怎样与教学进度统一起来,怎样对学生进行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等。

2、开设组内教研课,通过年级内、语文组内、校内的互听互学,通过汇报课、示范课、研究课的观摩学习探讨,促进语文教研工作的开展。拟定由周正高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要以本学科的课为主,认真填写好听课笔记,做好评课。

4、备课要适应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学目标要新,教后反思要不走过场。

(二)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

第3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属于人们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是不断增值的。对于人们的现实生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只是依靠理性进行支配,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制约,使规范的期待可以变成稳定的习惯。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最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如果只是利用传统的方式,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结合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找到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实效性策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

小学生思想道德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过程中,其中的制约因素是比较对应的,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教育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过于重视读书的分数,规范只是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教育的方法也比较陈旧,缺乏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学生资产行为规范养成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当前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我国正在不断的社会转型,存在很多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等行为,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影响。社会中不良的环境削弱了学校的教育作用,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利用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将学校的人文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下受到影响,养成行为规范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学校中的教师和校园环境需要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一股合力,让学生可以在人文环境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出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管理呈现出规范化,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和做人。例如:某农村小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创办文明角,张贴各种励志宣传语言,利用各种夸张又强烈的背景和图片,吸引学生前来观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成长。

2.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进行渗透,习惯主要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通过积累,就会在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针对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有机的渗透,使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的联系,并且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进行教育。先进思想的主要载体就是知识,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有效的渗透各种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容易的接受。教师需要以学科教学的特点为基础,将教育的目标确定下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目标进行细化,小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发展属于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高其道德认知,需要符合心理成长的规律,养成过程的设计需要具有阶段性和层递性。

3.健全监督机制。在各个班级活动当中融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少先队活动,利用大型的校队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训练。在活动开始之后,学生要以排队的形式入场,并且按照一定的次序就坐,要求他们认真的听讲,给予礼貌的故障,严格规定队员的敬礼和站立等行为,使学生可以集体活动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明确遵守规范的意义,结束了互动,需要让每个学生对活动给予反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校的生活要具有规范化和序列化。

4.优化乡镇德育环境。利用乡镇德育,可以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德育,德育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自身具有辐射力和渗透性。社会环境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属于一种社会外部控制,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建设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社会文明风尚。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对策进行全面的论述,提出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当代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我国的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可以更好的做人。

参考文献:

[1]杨献南,鹿志海,张传昌,张盼.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80-85.

第4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关 键 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  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      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周恩来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第5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一、人文理念的实现应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弟子规》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教育融合,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

    《弟子规》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博爱众生,关怀苍生,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语文教育人文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从人类优秀的文化中吸收养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如果脱离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忽视文化的渗透力,将塑造健全的人格用一种道德符号的形式强行灌输给学生,结果只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在这方面,《弟子规》从编写体例到其包罗的内容,都给了人们有益的启示。如果教师在人文理念实现的过程中,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学生可知可感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人文理念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也更便于具体的实施。

    二、人文素养的提高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弟子规》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 

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通俗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对象接受。《弟子规》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谨”,要求人的行为上要谨慎,不可以放逸;“冠必正,纽必结”要求着装要整洁端庄;“步从容,立端正”,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在当今的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脱离学生的常规生活,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些让学生感觉到高不可攀的理论,并通过理论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感、提高人生修养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在当今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应该力求避免把思想德的养成、人生修养的提高、审美理想的培养等目标拔得过高,要充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相结合,以语文教材的内容为依托,具体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人生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都势必把人文理念的实现放置在一个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最终影响教育效果。

   三、反复“涵泳”,建构人文理念

    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先入为主,使学生从小接受正确的伦理思想,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先入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自觉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学生可塑性强,“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使“先入为主”成为习惯,逐渐实现道德养成。

    首先是熟读成诵,在学生尚未受到外界不良思想浸染之前,让他们熟悉相关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些规范铭记于心,率先在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防止外界不良思想侵入的一道屏障。朱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涵泳”,“涵泳”就是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和思想意义。《弟子规》的韵语形式非常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第6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适应教育; 实践教学; 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59-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难题

近年来,“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经验与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就整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可行性不足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有的实践教学从表面上看干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由于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教学中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强;有的实践教学以实证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经验难以推广,普遍适用性不强;还有的实践教学因为教学基地、经费和课时等教学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而持续性不足……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的主体、对象、媒介和人、财、物等教学资源比较复杂,因而其可行性困境凸显。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程度。正如教育部有关部门所指出的:“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问题,大家有高度的共识,关键是可行性的问题。”[2]因此,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难题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第一,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不清。例如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仅仅限定为“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否认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3]将实践教学混同甚至等同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第二,实践教学实施难度较大。与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不仅对必要的教学基地、交通、经费、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等客观条件的依赖度大,而且对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精力投入等主观条件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鉴于此,解决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问题除了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钻研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主观努力外,更需要一个制度化的机制构建,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与合理有力的客观保障。

从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经验看,学校各级党委与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是解决场地、经费、教学资源和现场组织等各种具体问题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寻求党委和相关部门的有力保障,如何使得到的支持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制度化,从而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可行、规范和高效呢?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试图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可行性难题提出应对。即:以大德育观统领和整合高校现有的德育资源,在大德育体系内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并以适应教育为例,以适应教育为切入点和生长点,将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管理育人体系和教书育人体系相结合,力图从适应教育的渠道中寻找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突破,从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适应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新生适应教育,相对应的,本文所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的大学生。从广义上言,适应教育也应随着大学生适应需要的深化而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二、适应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突破

适应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主体和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之间形成的协调或不协调关系。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主体的变化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反之亦然。大学生入学后由于无法及时调整自己而产生了对外在环境的诸多不适应,如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以及由此引发的迷茫、困惑、失落和焦虑等不良心理问题。适应教育正是以解决大学生适应不良、提高适应能力为主线,以规范和调整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心理为手段,以实现角色转变和环境适应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我国高校的适应教育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早期的适应教育主要表现为入学教育,参与部门不多、教学内容不广、教学周期较短。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学校各级部门的相互配合下,适应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相对完备的体系。适应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1.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性质相同,指导理论相同

从表面上看,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很大差异。前者是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是课程教学活动;前者属于管理育人体系,后者属于教书育人体系。但是两者都具有相同的高校德育性质,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活动。适应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大学生人生中的特殊问题,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社会发展的趋势、自身的历史责任和自己的实际,引导他们尽快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理,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见,适应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而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教学形式,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这一意义上看,适应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之一。

2.适应教育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起点与平台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就低年级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所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大学新生自身能力不足与大学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而当前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新生在大学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不适应。如果说价值反映的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关系,那么,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适应需要”则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体现和意义所在。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从满足大学生的“适应需要”开始,通过帮助新生解决适应困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吸引、鼓舞、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并最终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形成。

3.适应教育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组织、人力和经费等条件保障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思政课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与组织能力,更依赖于坚实的客观条件与保障,如场地、交通、实践基地、组织协调、分工合作、课时以及经费等。所以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寻求广泛的工作支持成为了实践教学的不二法则。但是现阶段由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着的主观上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到位和客观上行政管理体制的不畅等原因,使得思政课教学部门得到的各方回应并不理想。而借助日益成熟的大学适应教育体系,将有助于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适应教育体系完全可以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人、财、物等保障条件的共享。

4.适应教育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其中校园实践教学最受学生欢迎和教师青睐。适应教育多姿多彩的活动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教学资源。当前,适应教育已经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能力和素质、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多重多种实践活动。既有常规性活动,如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和暑期社会调查等等,也有时代性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等;既有学生普遍参与的活动,也有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因此,只要对这些活动进行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就可以使它们成为思政课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

由于适应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分别属于高校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的两大德育系统,因此如何将适应教育整合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便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三、以适应教育拓展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从适应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衡量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的价值体系、社会的规范体系、对象的需要体系、对象的问题体系[4]。”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的展开模式就应“以教育对象的需要体系为导入,……以问题体系的解决为终端”[3]。从这一角度看,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为目标,以解决不适应为基本问题的适应教育的相关教育内容理当拓展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

其一,以解决生活环境不适应为目标的环境适应教育。它主要包括客观环境认同和文化适应两方面内容。客观环境认同教育要求新生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责任意识,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遵守校规校纪等;文化适应教育则要求克服民族差别与文化差异,树立理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其二,以解决学习环境不适应为目标的专业学习教育。它包含专业的认同感教育、专业学习教育、职业道德法规与职业规划教育三方面内容。其三,以解决社会交往不适应为目标的规范教育。它包括道德规范教育、法律规范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内容。它要求学生懂得人的本质属性,法律与道德在调整人与社会关系中的意义,掌握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等。其四,以解决心理不适应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两方面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看待主观与客观世界、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和心理调适的方法等。

2.以适应教育的活动方式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

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有效挖掘和筛选资源,促进实践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

首先,寻找适应教育的常规性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即分析适应教育中哪些常规活动最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以确定实践教学的常规性教学形式。比如,推优入党活动与马克思政党理论教育;校史、校规、校纪教育与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教育;校园宿舍防火防灾演习与公共安全法律教育;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活动与诚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适应教育的常规性活动所具有的规范性、长期性和成熟性特征,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形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其次,寻找适应教育的非常规性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即在学期初或学期中,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分析适应教育中哪些非常规性活动最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及时确定和调整实践教学的非常规性教学形式。比如,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适应教育的非常规性活动所具有及时性和节点性特征,有助于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在筛选适应教育的各项活动时要遵循学生普遍参与原则。如校园主持人大赛由于不具备这一原则因而不能纳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3.以适应教育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元论”(思政课教师)和“一体多元论”(思政课教师为主体,辅之以学校各部门管理人员)。适应教育则进一步拓宽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使之成为了包括教学主体与实践主体的相对全面“二元论”组织体系。第一,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导的教学主体。与理论课教学不同,实践教学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指导与辅导员的实践指导的合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理论与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第二,以大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导的实践主体。适应教育明确了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因此实践教学要求在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发挥新生的自治能力,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认识自身需要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理论分析自身的实际问题以及矛盾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不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靳 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4(5):5.

第7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的过度行为

(1)过多地使用灌输。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运用非常普遍。杜威认为:“这种灌输教育主要是通过外部‘训练’的方法,将成人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强加给正在逐渐成长并趋于成熟的幼儿。”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幼儿需要遵守的规则大多数是成人教授的,往往要求幼儿不求甚解的死记住某些规则条例。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也往往是采用说教、命令、监督、奖惩及变相体罚的方式进行规则灌输与教育。灌输教育完全把幼儿当成了接受和执行命令的机器,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荡然无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完全否定。

(2)过多地使用限制。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常常走向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对幼儿的高压控制,使得幼儿能力低下和主见丧失,从而对教师唯命是从,这又加剧和强化了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些教师把常规教育等同于“管住孩子”。同时,教师非常善于对幼儿说“不”,不准随便下位置走动、不许打人等。幼儿在教师一项项的限制下,畏手畏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毫无自,自我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教师为了减少安全隐患,也会限制幼儿的行动。这样,教师限制了幼儿的活动,也就减少了幼儿的社会刺激,减少了幼儿智力水平提高的机会,减少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机会。

(3)过多地使用奖惩。笔者在工作中就曾看到有的教师非常喜欢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如当幼儿吃饭吃得又快而桌面又干净的时候,教师便会奖励小贴画;当幼儿在教室大喊大叫或打人时,教师则会训斥、批评。教师通过奖励与惩罚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做老师希望他做的事情,不做不允许的事情。奖惩是行为主义理论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它的优点是便于教师控制全局,见效快,所以是教师们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度地使用奖惩不利于幼儿规则的主动建构和良好习惯的主动养成,外在的控制离不开成人的监督,所以奖惩只能起到暂时的、短期的效果。

2. 教师的不足行为

(1)榜样示范作用不足。榜样示范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榜样力度不足。教师往往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但自己却是另外一种做法。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幼儿保持安静,自己却和另一个教师肆无忌惮地聊着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教师这样的做法就如同自己抽自己嘴巴,显然对幼儿不能起到什么说服力。二是教师没有创造幼儿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没有通过树立幼儿中的良好的榜样形象来让幼儿明白最合适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自己应该向谁学习。如果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那么幼儿的自我约束和积极行为都会增加。

(2)处理纪律问题时忽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纪律问题的发生往往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但很多幼儿教师在处理纪律问题时却只处理症状,而忽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幼儿纪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幼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二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引起纪律问题,三是环境布置的不合理引起纪律问题。

(3)教师缺乏有效引导幼儿的方法。由于教师在教授常规和处理幼儿不合理行为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只得机械地运用某一种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如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则,教师所用的教授方法都是:引出集体范式的规则——个别提醒幼儿——重复指导幼儿遵守规则。教师不管规则所涉及的问题是否是全体幼儿共同的问题,都对全班幼儿提出同样的要求。这样做能起到预防幼儿同样的不当行为,但也势必会让幼儿背负累累规则,畏手畏脚;同时教师还一相情愿地认为只要是自己向幼儿讲过的规则,幼儿就没有理由明知故犯。事实上,没有产生问题的情境,幼儿很难有将规则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相同情况下灵活运用的本领。当幼儿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也不管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只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呵斥、训诫或惩罚的方法。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教师理论知识匮乏,对常规教育缺乏全面理解

一方面,由于理论学习的不足,教师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教师往往很难考虑到事物的关联性,孤立地看常规。另外,还有一些教师由于理论学习的不足,还错误地以为常规教育就是管住孩子。

2. 教师对幼儿能力的低估以及对安全的考虑,不敢放手

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是没有能力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教师迫于安全的压力,采用高控制的手段管理幼儿,涉及到安全问题的事情就尽量不让幼儿做。

3. 教师追求省力和速效的方法来实施常规教育

由于教师的“惰性”在作怪,使得他们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省力的方法。教师不愿费力去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也不愿意去寻找和分析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而教师追求速效的方法则主要表现为倾向于使用外在的奖惩和示范,倾向于规则的直接灌输和强制执行。另一方面,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的成果也很难给幼儿教师带来什么即得利益,因为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并不关注这些,所以教师缺乏动力。

4. 教师缺少榜样示范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方法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儿童影响最显著的榜样是给儿童温暖和关爱的人,拥有更多权力、影响或技能的人,以及与儿童相似的人,或同性别、同龄的人。教师是幼儿最好的行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也没能成为幼儿良好的学习榜样。另外,幼儿同伴的观察学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中也有浪费这一资源的做法。

第8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一、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1、认真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每天收看电视新闻,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上级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校长的业务能力。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积极参与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走在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3、坚持法律、法规学习,依法治校。自己首先带头学法、遵法、懂法、守法,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求真务实,扎实认真地搞好学校各项工作。

我校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逐步建立健全与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力求做到“各就各位、各尽其责”。

1、创新德育教育,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

学校工作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坚持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各类活动为契机,熔人格的形成,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

2、加强法制教育,重视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为了使法制教育取得实效,我校聘请镇派出所*和交警大队大队长*分别担任法制校长和副校长,定期作法制专题报告,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落实至关重要”。学校成立了组织机构,加强了制度建设,每学期以及节假日都与班主任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安全工作制度和值班管理制度。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校长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知识讲座,并组织全校学生,分年级分班轮流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牒片,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写出观后感,对同学真正起到了安全警示。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3、运用科学理念,锻造教师队伍。

本学年,我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狠抓师德教育,开展师德师纪大整顿。全校教师无违纪和违反“教师行为十不准”规定的现象,全面落实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以教学为中心,坚持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1)认真落实两个常规,加强教学管理.

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建立了各种常规管理制度,以《中心*实施细则》为准则,完善常规管理办法。教师采取模块备课,学校领导及时督查指导,每学期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不少于四次,并及时总结反馈。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上,建立监督机制,严格上课规范,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2)抓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我校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校本教研工作,并把它作为学校兴校的主要策略,明确提出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台阶,走教研促教,教研兴校之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持之以恒地搞好校本教研工作,鼓励、支持和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教研,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线,树立了崭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逐步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通过教研组活动以及培训学习,把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实现教师的不断创新,自我超越,尽快提高教学质量。

5、取得的成绩

(1)教师获奖:在教师们的潜心钻研和精心总结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师*、*在课堂技能比赛中荣获二、三等奖。*的美术论文获地区级二等奖。*的科学论文获区级二等奖。*的两篇多媒体论文分获区级三等奖和地区级二等奖。*的语文论文获得地区级二等奖。

(2)学生获奖:参加“乒乓球”大赛,*、*同学分别获中心*男、女一等奖。*获得“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演讲第二名。

(3)教学获奖:在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在学末统测中教师*六年级数学获第一名,*六年级语文获第二名,*一年级语、数分别获第三名和第一名。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1、抓好学校常规管理,要在细、严、实上下功夫。学校常规管理必须重视从最细小的事情抓起,从平凡的琐碎小事抓起。

2、学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财务纪律遵守收费标准,收费公示。

3、本人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己带重病坚持上班,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我一直坚持提前到校,坚持按时签到,坚持参与学校的的各项活动。

4、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参与教研教改,坚持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工作。时时刻刻给教师起模范表率作用。

5、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落实至关重要”的意识,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第9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

一、学校德育工作论

学校德育工作论是当今学校德育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偏见,德育工作论强调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核心思想是把德育视为学校的一种日常工作。德育工作论的思想由来已久,即便是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中仍有相当的市场,对当今学校德育管理目标的制定和德育具体管理过程的组织实施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德育工作论在我国真正出现是改革开放以后, 从1988 年开始,学校德育工作化的倾向逐渐显现,“德育工作”的字眼开始频频出现。1988 年的“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被改名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同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其后学校普遍设置德育处或政教处。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划拨专项德育工作经费、建立学校德育基地等措施使得德育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的观念更加具体化。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德育工作论都具有明显的弊端。从理论上看,德育工作论错把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内容的德育、智育、体育等的划分逻辑框架当做学校分工的依据。从德育实践层面看,德育工作论错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德育,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甚至出现越加强“德育工作”,这项“工作”就越难做的局面。

事实上,学校的教育工作很难进行“切豆腐”式的划分,学校没有一项工作是单独的智育工作或德育工作,它们都是以育人为旨归,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果人为地将它们拆分,就割裂了教育的整体性。许多教师也就自然地滋生出这样的心态:既然我是学科教师,那么德育就不是我管的事情。这种论调在推卸责任的同时,也淡化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担负的教书育人的角色职责。

在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中,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通常采取支付班主任津贴的办法。这种貌似合理的方法,在执行过程中更强化了班主任是专业德育工作者的意识,而没有这方面待遇的科任教师和其他教学辅助人员也就更有了“不受其禄,不当其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旁观者心理。另外,从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本人德育效果的影响上看,管理者物质刺激的初衷也远没有达到,而班主任津贴的“负效应”更是让管理者始料不及。在学校管理中这种“津贴怪圈”并非个别现象:班主任津贴越来越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越来越严格,班主任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教师越来越不愿意担任班主任,职称晋升成了当班主任的主要动力。由此,在许多学校的德育管理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样的管理悖论:学校在班主任津贴上的投入越多,班主任与普通教师的教育合力就愈小,甚至出现班主任津贴的投入量和学校德育实效成反比的尴尬境况。

因此,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我们必须改变德育工作论的错误观念,重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全员德育机制,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强化“目的意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发挥教师团队的育人作用,建设班级教师集体,建立班级教师集体德育责任制。减少或取消班主任津贴,形成“人人有责任意识,人人有尽责绩效”的德育管理局面。尝试进行班主任制与导师制并行的管理创新,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近几年,一些地区和学校推出导师制的管理方式,不仅强化了班主任以外的教师的育人职责,同时也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教育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整合学校部门的管理职能,打破教务处与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实现教导合一。笔者在深入中小学调研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工作目标还是在工作内容上,教务处与政教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和抵牾。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应加强对全校德育的领导和协调,特别加强对各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的德育管理理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行政机构已经形成了对基层学校严格的工作检查、考评制度,把德育当工作来布置、检查和督导由来已久。这种教育观念和工作方法也助长了德育工作意识,同时,也导致了学校德育“检查来了一阵风,检查过后老样子”的形式主义。因此,要采取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方法,对学校德育施行目标管理,而不是把德育当工作来布置、检查和督导。

二、日常管理取代论

所谓日常管理取代论就是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强调行为准则和日常规范的制定,以日常行为的管理取代系统的德育过程。学校的行为规范包括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如学生守则、校规、日常行为规范、生活规范等。教育性是学校行为规范的本质特点,作为学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管理也必须以育人为目标。但是,近年来,学校的规范管理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因规范的增多而改善,甚至出现了规范越多、失范现象越重的“怪圈”。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从学校德育管理这个视角去考量,这种现象与管理者对行为规范本身的错误理解和不当使用不无关系。

首先,日常管理取代论曲解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学生品德的形成并不是依靠外在的传授和灌输完成的,而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教育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学生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

任何外在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内部活动才有可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道德教育只有建立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确立发展的目标,自行确立行动的方案,自主体验活动的过程,自我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才能使德育成为外在价值引导与内在自主建构的统一。学生通过两个层面的自我评价来完成这个自主建构的过程:第一个层次是学生独立对自己的言行作出评价;第二个层次是学生在综合同伴、教师、家长对自己评价的基础上,再一次作出自我评价。

其次,日常管理取代论忽视了德育的个体。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制定行为规范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许多规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行为规范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管住”学生。在行

为规范的执行中,学校也往往以是否符合特定的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评价。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和规制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行为符合某些特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认真地考虑这些规章制度与学生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背离了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的初衷。

无疑,科学的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认为,德育内容除了日常的行为规范以外,还包括伦理道德、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等更高层次的内容。把德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混为一谈,从逻辑上是不周延的,从德育内容的构成看,也失之偏颇。德育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形成牢固的道德信念、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目的的实现仅仅靠行为规范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必须进行一系列变革。

从观念上彻底摈弃道德灌输,真正体现德育过程的主体性。道德灌输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容易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拒斥与逆反心理。德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的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自我价值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实现德育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实质性转变。

在德育的实施途径上倡导体验教育,创建道德体验空间。“教学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在打冷铁”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学校德育。德育只有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道德行为。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道德情感体验的心理空间和物质空间。

重视隐性课程,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隐性课程是与学校显性德育课程相对应的德育课程资源。学校要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道德细节入手,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团队活动替代论

以团队活动替代学校德育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团队活动本身具有活化德育内容、增强德育效果、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兴趣的优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团队活动是以反对课堂中封闭的、枯燥的、灌输式的德育的面目而出现的,所以,相当多的人都对这种做法持肯定的态度,甚至把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成功的经验模式加以推广。然而,如果我们抛开团队活动表面的活动效果和活动特征,深入分析将其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德育管理手段和途径的合理性,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缺陷和负面作用。

一方面,以团队活动取代德育过程无益于系统的德育课程学习。团队活动替代论误区的实质是混淆了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界限。在德育过程中,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学习通常需要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来实现。活动课程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学习过程的零散性与随意性。所以,在学校德育管理的实践中,用团队活动取代系统的德育过程尽管会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取得较好的德育实效,但从长远的、整体的角度去考察,团队活动替代论将破坏德育过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另一方面,团队活动替代论也容易导致德育管理中的形式主义。调查显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而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仅占调查总数的0.87%。[2]

由此可见,转变团队活动在学生心目中的消极印象,提高学校团队活动的实效性已成为学校德育管理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团队活动的计划性。必须树立团队活动是学校德育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注重活动设计,避免活动的随意性。活动要有周密的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具体执行方案。教师要做好团队活动的准备工作,加强学生对活动背景性知识的了解。

加强活动的整体性管理。团委和大队委与政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工作的内容要实现整合,把团队活动纳入到整个学校德育课程管理体系中,加强德育校长对学校团队活动的宏观管理,加强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注重对活动的总结与提升。避免以团队活动取代学校正常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活动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增强学生对活动意义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抓住机会,帮助学生深化内心体验,提升活动课的境界与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