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精选(九篇)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第1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一、师生平等、共建和谐氛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要做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惟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让生活融入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首先让生活实例融入数学。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材,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

然后让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三、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的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新局面。

首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这就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主人地位还给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第2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艺术是激励,是鼓舞,是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数学教师用数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课堂是教学最直接最简便的学习场所,小学数学课堂用语结构要简单、易懂。教师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用纯正普通话、形象的语言、惟妙惟肖的神态模仿教材中的人物,使学生感受较纯正的普通话,少受方言和母语的影响,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美,达到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目的。

二、营造富有童趣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创设并维系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这样他们在学习数学的一开始就产生快乐的情感,久而久之一想起“数学”就快乐。例如:教学9的口诀,先在大屏幕上打出10×10的正方形方格图,引导学生观察后,“喵!”一声猫叫,“这是什么声音?”伴随着学生的回答,一只可爱的小猫慢慢走在方格上,每走一格就印下一朵“梅花”,一行只走9格,走完一行时问道:“不数,你知道有几朵吗?”在前面直观清晰的观察基础上,学生印象深刻,纷纷跃跃欲试,使原本枯燥的口诀教学趣味盎然,甚至课后学生还在相互回味。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手段“灵活”的艺术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单调重复的教学手段自然无法给人以任何的美感,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围绕一个“活”字,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具体地说,教师应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节奏、图像等手段,创设具体、形象、直观的审美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达此目的,我认为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和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选择教学手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利用讲故事、寓言,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简笔画等手段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3.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数学知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在学习中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游园最佳路径”、“怎样制作长方体礼品盒”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数学,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开办一间“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

如教学《购物策略》时,单纯用一些数进行比较显得很枯燥,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家超市,配以文字说明三家超市促销饮料的方式,超市甲:买一大瓶售价8元的送一小瓶售价两元的;超市乙:无赠品,一律八折出售;超市丙;购物30元以上七折优惠。学生被这熟悉的画面吸引,于是很容易进入课堂学习,带着质疑进行计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计算变成一个趣味题,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最后通过计算总结出购物规律――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这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的宗旨。通过学习,学生觉得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可以用得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五、教学艺术节奏

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旋律性变化。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连。整节课的节奏若能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如果几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一般地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速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因此,教师授课时的声调、速度都要适宜。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这些都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艺术美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需要。教师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教学,学生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学习,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字】亲切;精练;幽默

一、数学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

首先,语言的快慢必须和教学内容相一致。如果一堂课的开始,学生课间休息因为精神松弛,有的没有很好地复习、预习.害怕老师提问而精神紧张。此时,教师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复习新课,课堂语言都宜慢,就像汽车轮刚刚启动,有一个逐渐导人轨道航向的过程。当学生情绪已调动起来,思维进入正常轨道时.语言和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当教师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由于这些内容输入学生的大脑需要一个处理转化过程,这时说话宜快不宜慢。

二、语言要亲切,富有感情

数学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数学自然就学好了。

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亲切、感人的课堂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一些差生,更应该如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三、语言要精练,提高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数学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做到“准确、精炼”。所谓“准确、精炼”,是指课堂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无论是阐述概念,归纳主题,还是解释词语,分析特点,都应一针见血,揭示本质;绝不能绕弯弯,兜圈子,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时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切不可主观、随意地使用一些界限不清的术语,使学生误人歧途。

四、语言要生动,但要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俚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五、批评语言的幽默化

批评语言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

教师就像一个演员,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表现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和学生幽默交谈时,语调要诙谐,充分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

六、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注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启发。有经验的教师用眼扫视一下,课堂就会安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用目光批评比语言责备更有效。表情: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钻研,探讨;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动作:课堂教学中若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和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如走近学生,用手轻拍学生的肩,抚摸一下学生的头或背,以示鼓励;手掌向上,要求学生站起来,手掌向下,要求学生坐下;举起学生的作业,以示赞赏等等。

第4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师;数学;语言;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25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能直接体现教学思想,是课堂交流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来进行。因此,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益,就必须研究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一、课堂语言要有亲切感、幽默感

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学生黑板上完成所做的题后,如果这位学生计算错误,你是批评、讽刺,还是置之不理,还是一行一行地查看,表扬学生好的方面,善意指出不好的方面。当然是最后一种课堂语言,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不过,表扬学生在恰到好处,见好就收,不然会使学生的虚荣心增强或认为教师虚伪。

二、课堂语言要具有逻辑性、知识性

课堂语言具有逻辑性与知识性,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由于部分中学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只有课堂才是他们用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如果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这就会使学生背的“知识债”越来越多。在新课程改革开始阶段,就出现过课堂语言的知识性不强,有的知识点学生未掌握。所以既加强对40分钟课堂的兴趣,也要注意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的知识性。同时,数学课堂语言不等同于诗歌等,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一位数学课堂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师会使学生学习终身受益。

三、课堂语言要具有精确性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讲解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应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与数学,增加与增加到,除与除以,数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是0”等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式”说成“最简单的分式”等。

四、课堂语言要具有生动性、通俗性

教学语言既要精确,有逻辑性,也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五、课堂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教师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适时地启发诱导、及时评价,提供榜样,鼓励进步并寄以希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如“这道题老师还没有教,谁会算?”“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看谁的解法最多”等等。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六、课堂语言可使用无声语言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注意自己,这样在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非语言艺术应达到面部表达富有表情;眼神表达富于变化;姿态表达优雅;手势表达自然恰当;距离表达注意找时机。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总是用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视线,让每一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给学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无声语言给课堂增添独特的魅力。

第5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字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大学时期的一位教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

四、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第6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声情并茂、情理双至的语言效果呢?

一、要准确规范,凝练简约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结构很严密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首位,必须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严密、准确。否则,往往会因一字之差而语义全变,使学生产歧义,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个概念中如果将“线段”改成“线”或“围成”改成“组成”,那么这个概念就错了!又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就要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它们有什么差别和联系,使学生具体地懂得它们的外延是相排斥的,内涵是相反的,它们共处在自然数的范畴之中。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学生对“1” 和“0”属不属质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为今后的分解质因数奠定了基础。又如在教学中遇到“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增加”与“增加到”、“扩大”与“扩大到”等概念时,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科学、严谨、准确。

二、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俚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三、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是舍本逐末。

四、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言

第7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课题; 数学; 课堂教学;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94-001

教学是一门艺术,让课堂教学的艺术从揭示课题开始。

一、课始揭示课题,直奔教学目标

在新授课的第二课时,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的情况下直接揭示课题简洁明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著名特级教师夏青峰教学《分数的意义》新课开始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咱们今天要学《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家原来学过吗?”“那好,把你所知道的分数知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分享分享,好吗?”(生:分数有分子、分母、分数线),“你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纷纷举手)。

像这样的课,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直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把你所知道的旧知识说出来,大家共同回忆复习,然后开始新知识的教学,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自尊、自信的学习氛围,其中自有一份境界。开门见山式揭示课题,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教学的针对性强,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授之后揭示课题,体现自然贴切

有的课从谈话导入到新授可以一气呵成,在新授之后揭示课题。

苏教版《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老师谈话之后引导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个圆里的涂色部分,再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初步感知分数的相等;接着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对折,涂色表示它的二分之一,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然后让学生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在小组里交流;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逐步发现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后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十分自然贴切。

三、分层揭示课题,适应知识的逐步构建

有的课题表达的语句较长,由几个并列的中心词语组成。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逐步推进分步揭示课题。这种,完整的课题揭示分几次完成的渐进过程,更能体现出知识的递进性与层次性,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构建。

如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就要分计数单位、数位顺序两个层次。先研究例3:让学生看图涂色表示0.6和0.06,思考“0.6里面有几个0.1,0.06里面有几个0.01”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单位0.1和0.01;再让学生讨论“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初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然后思考“有没有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你能再说出一些吗?”学生说教师板书:千分之一(0.001)、万分之一(0.0001)……)最后小结:“今天学习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板书第一层次的课题:小数的计数单位。接着研究例4:先让学生读题,写数344.725,说出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再思考:“这个数占有哪些数位,每一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让学生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最后全班展示交流,老师小结:“这就是小数的数位顺序。”板书第二层次的课题:“数位顺序”。

有层次地揭示课题,会使学生获得同步的学习认知,有利于启迪思维,实现认知建构。

四、课尾小结揭示,循序渐进

在课堂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多而散,并且联系紧密,不便于作出时间上的分隔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尾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用画龙点睛的方式揭示课题。

如,教学《平行四边行的面积》一课时,先复习铺垫:“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用了哪两种方法?”然后研究例1:(出示两组图形):“老师带来了两组图形,哪些图形的面积好算些?”(学生都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好算些)“请大家比一比,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吗?”(学生交流:通过剪、移、拼可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接着研究例2:“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把它转化成规则图形吗?动手试试看!”(出示探究提示,学生操作、讨论转化前后两种图形各种量的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后)引导:“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随着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尾,学生已初步理解、掌握新知,通过各种形式的师生小结,在巩固和强化重点、难点中板书课题,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有效吸收,水到渠成,好似点石成金,融知识性、艺术性与科学性为一体。

五、借助媒体揭示,体现直观、趣味

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借助物化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挂图等来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给学生留下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先看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是怎样揭示课题的。(在黑板上贴出一张计算器图片)“认识这个吗?”“认识!计算器。”“是啊,地球人都知道。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吗?”“售货员那里。”“商店,买东西的地方。”“会计那里。”“我家里有。”……(华老师抬起手腕)“我这个手表上也有。能说得尽吗?”“说不尽。”“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老师的话停住了,开始板书并和黑板上的图片组成一句话:‘会用计算器吗?’)”。在老师板书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在随着老师的每一个笔画猜测着老师要写的字,然后老师说:“问问自己。”学生齐声问:“我会用计算器吗?”“会吗?”学生自信的回答:“会!”“真的会吗?”“真的会!”“那我要下岗了,都会啊?那行,我考考你们。”

华老师揭示课题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和学的互动,更是师生之间放飞心灵的天空。动静结合,心声相融,老师板书时的“静”,无声胜有声。

揭示课题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把揭示课题纳入教学过程,把揭示课题烙上“人”的印迹,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给课堂染上人性的、艺术的色彩,才能把学生推向主体的地位。

第8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第9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艺术

在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间的交流等都必须用语言来表达,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对学生听课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表达得清楚明白,还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以方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有艺术授课,更好的接受将抽象、陌生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为此,接下来就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

一、数学教学要重视语言的规范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上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概念要准确把握,不同的内容不能混淆,不能因为一字之差,引起学生的误解。例如,“轴对称”和“对称轴”、“和的平方”和“平方的和”、“直线”和“射线”等等都会是因为词序的颠倒或者一字之差,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要用准确、贵方的语言将数学中的有关概念表述出来;另一方面,数学的教学语言必须要有简约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不需要过于复杂抽象,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将抽象的定义、概念准确转换成学生可以理解的语句,用最简洁的语句表达重要信息,同时要避免语言的重复,因为语言的重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积极性,还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语言要有幽默性和有趣性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优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幽默,将乏味的数学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诙谐幽默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新的知识。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性质时,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教师可以这样跟学生解释“把三角形的每条边当做一个人,人多力量大,因此,两个人的力量大于第三个”,从而形象生动的将三角形的性质表述出来,既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教师在讲到一元线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如学生人数、销售问题等建立对应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求解。教师通过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求解,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数学没有用处的观念,活跃数学教学课堂的气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语言要以鼓励为主

初中的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还没完善,容易受到身边事物和人的影响,而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受到父母或者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将语言和肢体动作相结合。教师只有做到语言和动作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例如,当提问某个学生问题时,学生沉默不语或者因为害羞而不敢回答,这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旁边,摸一下学生的头说:“孩子,你很聪明,不要害怕,大胆的将你心中所想的说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第二,要将语言和眼神相结合。熟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心中所想都会从眼神中有所体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和眼神的结合,具体而言,教师在提问“哪位同学解释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时,教师可以一边说:“老师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各自的算法,请大家积极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运算过程”,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一边用眼神扫视全班,与全班同学进行眼神交流,通过眼神,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心,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眼神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改变学生对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能通过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语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课堂语言策略,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透过教师艺术性的语言,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提高教师授课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敬标.浅议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