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生物细胞分析精选(九篇)

生物细胞分析

第1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新课标和新教材最突出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相互启迪、自主学习、构建模型。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二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的功能,这一节是在此基础上探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几种方式,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基础之后,带领学生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章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探究的基本步骤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理解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并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很渴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有哪些方式等有关细胞功能方面的知识。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的异同。

(2)教学难点:理解渗透作用原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扩散的特点。

(2)阐明渗透的概念及原理。

(3)比较说明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概述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概念;比较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2.能力目标

(1)学会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

(2)设计实验,逐步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构建模型和概念图,提高知识建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扩散和渗透作用的过程,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领悟科学探究思想,体验探究活动中的成就感。

(3)通过探讨问题,设计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结果的态度。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改变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以问题探究教学为主线,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法、实验法、学案导学、模型建构等方法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2)课前准备:

①学生预习本节课相关知识,提出相关问题;

②教师针对教学设计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案,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通过不含蛋白质的脂双层):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氨基酸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能进出细胞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问题,根据教师引导总结出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几种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学习扩散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亲手实验将墨水滴到烧杯中并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扩散。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出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学习渗透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教师设计问题串:

(1)漏斗的液面为什么上升?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也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产生渗透现象两个必要条件以及渗透的方向是从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经历“现象——问题——分析——结论”,主动构建出渗透作用的条件,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微观展示渗透实验。

问题探究:

(1)渗透是水分子跨过膜的扩散。扩散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2)那么渗透作用与扩散现象相矛盾吗?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前面扩散有关知识,通过相互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得出回答渗透是水分子跨过膜的扩散。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的清晰展示,清楚观察到了微观的渗透现象,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得出渗透的概念,突破难点。

4.学习被动转运

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给出扩散的实验数据,请学生分析数据(表1),构建数学模型,绘出坐标曲线。

学生活动:建构模型绘出曲线(图2)。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展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给出葡萄糖跨红细胞膜的实验数据(表2),请学生分析数据,构建数学模型,绘出曲线。

学生活动:建构模型绘出曲线。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后,评价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何异同点。

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演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直观形象表现出事物的空间中的关系。学生构建模型,需要进行表格与曲线的相互转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

5.学习主动转运

教师组织引导,创设问题情境:

(1)海带中碘的浓度高出海水中碘浓度的200倍,但是海带照样从海水中吸收碘,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2)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离子浓度如下页表3所示。

以上两种情况说明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这种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料中思考主动运输与被动转运相比两者的区别。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总结主动转运的特点。

教学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自然引入主动转运,提高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小结:设计表格对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进行比较。

6.课堂反馈

教师组织引导一:实验探究:现有两瓶没有标签的蔗糖溶液,请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半透膜、漏斗、烧杯、橡皮筋),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比较两瓶溶液浓度的高低,并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教学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自身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逐步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提高语言表达、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组织引导二:建构模型:请尝试画图表示随氧气浓度与离子运输速率的关系,并分析曲线各阶段的限制因素。

学生活动:绘制曲线图(图4)。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模型建构复习巩固知识,突出教学难点。

六、问题研讨

1.在教学过程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和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去分析、去体验,最终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但教学设计探究的问题收集和提出仍然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应该参与到资料的收集和问题的提出,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确保多种问题的碰撞,最终形成科学的假设。另外学生要积极参与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很多的探究都是通过实验来完成,所以本节课学生不仅亲手演示实验,而且在最后还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第2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关键词】 肺癌 细胞生长 苯并口恶嗪酮衍生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inhibition of BOD to human lung cancer cell growth.Methods After treating A549 cell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OD , light microscopy and MTT assa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cell viability respectively.Results BOD induced the cell shrinkage, and made some cells round. Cell viability decreased with raised concentrations and prolonged treatment of BOD.Conclusion BOD could inhibited A549 lung cancer cell growth.

【Key words】 lung cancer cell,cell growth,BOD

在当今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肺癌死亡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1]。而其中,肺腺癌最常见,发病率最高[1,2],所以,治疗肺腺癌对于降低肺癌死亡率极为关键。A549细胞系为人肺腺癌细胞系,是体外研究肺腺癌治疗的常用的良好模型[3,4]。因此,A549细胞常被作为一种可靠的模式细胞,用于体外筛选治疗肺腺癌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肺癌治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阿霉素、甲基苄肼、长春新碱、氨甲蝶呤、环已亚硝脲等。虽然上述药物可治疗肺腺癌,但是毒副作用较大,故存在抗药性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治疗肺腺癌的新药物。

有研究报道,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黄樟素氧化物[5]、吡唑羟基酯化合物[6]等,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凋亡,推测该类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广谱性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本文对另一类新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苯并口恶嗪酮衍生物(BOD)对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肺腺癌A549细胞(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五研究所馈赠),RPMI 1640培养液(美国GIBCOBRL公司),新生小牛血清(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胰酶(上海生工)。小分子化合物BOD(1~5#)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

1.2 细胞培养 人肺癌细胞A549的培养液为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消化液为0.25%胰蛋白酶加0.02 mol/L 乙二胺四乙酸(EDTA)(1∶1,V∶V)。置于37 ℃,5% CO2 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实验中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

1.3 实验分组 根据加入的BOD药物浓度不同将细胞分组:①对照组;②溶剂对照组(DMSO);③加药组(分别为50 μM、100 μM、200 μM)。将各组细胞接种到24孔和96孔板中,每孔细胞浓度为1×104/ml,置于37 ℃,5% CO2 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加药,分别于加药后24 h和48 h进行观察和分析。

1.4 细胞形态学观察 各组细胞加药24 h和48 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24和48 h细胞形态变化。

1.5 MTT法检测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将上述培养于96孔板中的细胞根据实验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BOD,于各组药物处理终止前4 h每孔加入5 mg/ml MTT液20 μl,继续培养4 h,然后小心吸出各孔内培养液,加入100 μl DMSO,振荡至结晶全部溶解,酶标仪上570 nm测定光密度(OD值)。取各平行孔OD值的平均值,根据下式计算细胞相对存活率: 存活细胞(%) = (实验组OD 值/对照组OD 值)×100%(以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为空白组调零)。

1.6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经t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OD对A549细胞形态学影响 A549 细胞经BOD(1~5#,表1)(200 μM)处理24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明显缩小,有的细胞变圆,而且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其中BOD 2#、3#和5#处理组的抑制作用尤其明显(图1)。 表1 BOD 1~5# 化合物序号

2.2 BOD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观察到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之后,为了进一步证明BOD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我们用MTT法检测A:对照组;B:BOD 1#处理组;C:BOD 2#处理组;了各组BOD处理后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变化,发现BOD对A549细胞的影响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关系。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随药物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也降低。其中BOD 2#、3#和5#处理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尤其明显,这与形态观察结果一致(表2)。表2 BOD1~5#化合物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注: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5,P<0.01,n=3

3 讨论

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是紧密连接化学、生物与医药领域的桥梁。基于传统遗传学筛选原理,化学遗传学方法是利用细胞渗透性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直接特异性地与靶分子(蛋白质或核酸)相结合,实时性激活或抑制靶分子功能,由此鉴定在生物学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或基因,并了解其作用分子机制,也可由此找到有医药价值的小分子[7,8]。化学遗传学的手段是可控的和可逆的,可以随时加入或除去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启动或中断特定的反应。大多数小分子化合物对蛋白质的作用非常快,从而可以进行实时检测。此外,通过控制化合物的浓度,可以对其作用的靶分子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而且一个同样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被广泛地用于影响各种不同生物体的某一种过程或功能。因此,化学遗传学为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已有研究报道,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及引起癌细胞凋亡而起到抗癌作用[9]。

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黄樟素氧化物、吡唑羟基酯化合物等,可以明显的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凋亡或坏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5种小分子化合物——BOD,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尤以2#、3#和5#化合物作用最为明显;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证明,在BOD作用下,A549细胞明显缩小,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证明BOD能有效地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的恶性程度,可为治疗肿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结果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如寻找此化合物作用的靶蛋白,进一步研究其控制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Rivera MP.Multimodality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04, 25(Suppl 1):310. [2] Artinian V,Kvale PA. Update in screening of lung cancer[J].Respirology,2005,10(5):55866.

[3] Jrvinen K,PietarinenRuntti P,Linnainmaa K,et al.Antioxidant defense mechanisms of human mesothelioma and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J].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0,278(4):L696702.

[4] Bélanger M,Gaudreau M,Roussel,et al. Role of Caveolin1 in Etoposid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in A549 Lung Cancer Cells[J]. Cancer Biol Ther,2004,3(10):954959.

[5] Du AY, Zhao BX, Yin DL,et al.Discovery of a novel small molecule, 1ethoxy3(3,4methylenedioxyphenyl)2propanol, that induces apoptosis in A549 human lung cancer cells[J]. Bioorg Med Chem,2005,13(13):41764183.

[6] Wei F, Zhao BX, Huang B,et al.Design, synthesis, and preliminary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ethyl 1(2’hydroxy3’aroxypropyl)3aryl1Hpyrazole5carboxylate[J].Bioorg Med Chem Lett,2006,16(24):63426347.

[7] Schreiber SL. Chemical genetics resulting from a passion for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J]. Bioorg Med Chem,1998 ,6(8):11271152.

第3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关键词】  骨肉瘤

    Establishment of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sublines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of metastasis and studies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AIM: To get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subclones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of metastasis. METHODS:  We got different monocell clones by the limited dilution method from the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line SOSP9607. After preliminary screening by in vitro invasion assay, we selected two cell lines as high metastasis potential cell subclones and three cell subclones as low metastasis potential cell subclones. We inoculated these subclones into nude mice for three circles and obtained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subclones. We then inspected their different biological properties by tests of cell growth curve assay, chromosome number, soft agar cloning technique, flow cytometry and auto metastasis in nude mice. RESULTS:  We got the two subclones with the different metastasis potential: low potential subclone H9 and high potential subclone E10. They had the same hypotriploid karyotype with human chromosome morphology. E10 had faster growth speed than H9 and the artificial lung metastasis rate of H9 and E10 in nude mice was 10% and 100%,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S phase cell cycle was respectively 16.8% and 21.0%. CONCLUSION:  These two subclones come from the same mother cell line and their difference mainly lies in the different metastatic phenotype. This study will help the screening of metastasis correlated gene, the study of the metastatic mechanism and clinical study of osteosarcoma.

【Keywords】 osteosarcoma;neoplasm metastasis;cell subclone;biological specialties

【摘要】 目的:获得不同转移潜能的骨肉瘤细胞株. 方法:从我室建立的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中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不同的单细胞克隆,经过侵袭试验初筛后获得5株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株,再通过裸鼠体内连续传代法筛选出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细胞系.并利用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裸鼠体内自发转移试验分析了他们的生物学性质. 结果:获得两株转移潜能不同的骨肉瘤细胞株.其中,H9为具有低转移潜能的骨肉瘤细胞株, E10为具有高转移潜能的骨肉瘤细胞株,其染色体众数分布特征与母系SOSP9607基本相似,保持人类染色体核型;所至皮下移植瘤及肺转移瘤均符合人成骨肉瘤组织学特征,它们具有差异明显的体外生长速度,软琼脂克隆形成率H9(22±5)明显高于E10(98±12) ,裸鼠体内试验性自发肺转移率分别为10%和100%,流式细胞仪测定H9和E10的S期细胞分别为16.8%和21.0%. 结论:这两株细胞株来源于同一亲本,他们之间的差异集中在转移表型上,为今后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筛选出转移相关基因从而为成骨肉瘤的转移机制及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骨肉瘤;肿瘤转移;细胞株;生物学特性

0引言

肿瘤转移是一系列步骤组成的,包括侵袭周围组织,延血管或淋巴管运行、在靶器官上增殖等.自Fidler[1]提出肿瘤转移异质性概念后,国内外已相继有一些实验室建立了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肺癌的不同转移潜能的细胞亚系[2-4].但从人骨肉瘤细胞中分离出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肿瘤转移亚群的报道却不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骨肿瘤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了在分子水平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获得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不同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株十分重要.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细胞系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实验室建立;RPMI 1640(Gibco, USA),胰蛋白酶(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胎牛血清与小牛血清(兰州民海生物制品公司);细胞培养瓶与细胞培养板(Nunc,USA);基底膜胶(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中心);侵袭小室(Milipore PI8P01250,USA);流式细胞仪(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提供);BALB/cnu/nu裸小鼠(上海思莱克动物试验有限公司);琼脂(Spain 兰州民海生物制品公司).

第4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关键词] 胆固醇代谢紊乱;P-糖蛋白;肝脏;内分泌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7-09-04

Parallel contro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pump glycoprotein expression of SD rat liver cell membrane with cholesterol metabolism disorder

YU Jingx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Huizhou 516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Biological pump glycoprotein (Pgp) of SD rat liver cell membrane with cholesterol metabolism disorder and its relate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the normal rats. Methods 30 SD ra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5 rats in each group.The rats in observation group fed with high fat diet were prepared for the disorder of cholesterol metabolism in model,and rats of control group fed healthy.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Pgp in two groups of rats. And they were compared.The relate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rat liver homogen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Pgp value of rat liver of control group was (1.01±0.13),the liver index was (1.69±0.68).The average Pgp value of rat liver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5.36±1.21),the liver index was (3.35±0.37).The average Pgp value of rat liver and liver index in observation grou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holesterol metabolism disorder;P-glycoprotein;Liver;Endocrine

肝脏是人体代谢胆固醇的主要脏器,也是唯一具有大规模清除胆固醇的脏器[1-3]。多数高脂血症的患者通常合并有肝内的脂肪沉淀积聚,可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伤,从而进一步加剧胆固醇代谢的紊乱程度。Pgp为ATP结合盒超系列成员,于肝细胞膜上可见高表达,并参与至胆汁酸的形成与转运过程当中[4-6]。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模式观察胆固醇代谢紊乱大鼠的Pgp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细胞脂肪的病变情况,以为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自中山大学实验用动物中心购买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只。两组大鼠月龄均为8~12个月,两组大鼠的年龄结构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适应性喂养时全部大鼠均食水自由,自然光照,室温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每日上午加水、喂食并更换垫料。对照组大鼠给予啮齿类动物标准饲料,确保大鼠健康,在足够范围内自由活动。观察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由啮齿类动物标准饲料86.3%、猪油5%、蛋黄粉8%、胆酸钠0.2%、胆固醇0.5%组成,缩小大鼠活动范围尽量减少大鼠运动。两组均喂养4周。

1.2 观察方法

采集两组大鼠眼底静脉血样3mL;立即处死,剖取肝脏,放入冷生理盐水当中充分漂洗,以滤纸完全吸干,以肉眼观察大鼠的外观并称取质量,依肝质量(g)/体质量(g)×100%公式计算肝指数。⒏卧喾治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肝脏以甲醇-氯仿以1∶1比例制备为100g/L的肝脏组织匀浆,使用离心机以2000r/min速度离心后取得上层上清液待检;另一部分肝脏组织以100g/L甲醛溶液完全固定,使用石蜡包埋制作切片。所制作的石蜡切片以HE染色后于光镜下观测肝脏脂肪的变程度,以肝小叶中的含脂滴细胞数量/总细胞数量计算的结果作为判断肝细胞脂肪病变的程度,以0为-、以2/3为+++。

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大鼠肝组织当中Pgp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组化测定,一抗使用羊抗鼠Pgp单克隆抗体(Invitrogen公司出品),免疫组化样品为DAB染色,以苏木素对全部样本的细胞核进行复染。使用Imagepro plus-6.0分析软件分析Pgp显色的强度,获取单个组织区域面积的平均光度值。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大鼠血样进行生化分析并比较,将血样以离心机离心取得上层血清,使用全自动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各项肝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BIL)、总胆汁酸(TBA),脂质相关指标包括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肝组织匀浆中的Tch、TG及TBA水平。分析肝细胞脂肪病变的程度与Pg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相关数据均以手工输入方式录入至SPSS20.0软件,一人录入、一人复核。全部数据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相关性采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等级资料采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肝脏Pgp光度值与肝指数比较

对照组大鼠肝脏Pgp平均光度值为(1.01±0.13),肝指数为(1.69±0.68)%;观察组大鼠肝脏Pgp平均光度值为(5.36±1.21),肝指数(3.35±0.37)%;观察组肝脏Pgp平均光度值与肝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肝脏脂肪病变

观察组肝脏脂肪病变+++的发生率为53.33%,对照组无+++级别肝脏脂肪病变发生,观察组整体肝脏脂肪病变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血清与肝匀浆生化指标及体质量

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初始体质量、肝匀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血清Tch、肝匀浆T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肝脏脂肪病变程度与肝脏Pgp光度值呈显著高度正相关性,r=0.996,0.8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一个主要器官[7-9]。肝细胞所合成的胆固醇于酯化作用后在27羟化酶与7α羟化酶的共同催化作用下生成胆汁酸,通过主动排泌到达胆管腔内,从而参与到胆汁形成的过程当中,这一过程是人体胆固醇清除的一项主要渠道。多数高脂血症的患者可合并有明显的肝内脂肪异常聚积[10-12],对于肝脏功能可形成持续性损伤,并可进一步加重胆固醇代谢的紊乱[13-15]。Pgp糖蛋白以主动形式将肝细胞所合成的胆汁酸转运入毛细胆管腔当中,促使其参与至肝细胞对于胆固醇的代谢过程。Pgp非选择性的抑制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胆固醇的酯化与合成,分析其主要机理为抑制剂将胆固醇由细胞膜至内质网的这一转运过程完全或部分阻滞而形成的。细胞水平的相关研究表明Pgp的表达可致使细胞内的胆固醇总量升高。提示了Pgp的异常表达对于胆固醇的代谢紊乱形成与发展以及肝内脂肪发生沉积的过程发挥了促进作用。

本研究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了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大鼠模型,建模后观察组肝脏脂肪病变+++的发生率为53.33%,对照组无+++级别肝脏脂肪病变发生,观察组整体肝脏脂肪病变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胆固醇代谢紊乱SD大鼠的肝细胞膜生物泵糖蛋白较正常健康SD大鼠显著升高,提示Pgp蛋白在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希望能够为临床防治及相关药物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与思路。

[参考文献]

[1] 董玲玲,郭荔,戴小华,等.P-糖蛋白在健康猪肝脏、肾脏和肠组织中的分布及其mRNA相对转录水平[J].畜牧兽医学报,2013,44(9):1454-1461.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 ZHAO Rui-zhi,LIU Li-juan,WANG Yin-jie,et al. Vinegar-baked Radix Bupleuri modulates the cell membrane constituents and inhibits the P-gp activity in rat hepatocytes[J].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4,5(14):357.

[3] 程志英,李霞,淑珍,等.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肝脏中重要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6):901-903.

[4] 汤燕,高巧慧,吴臻,等.P-糖蛋白的细胞内转运及表达调控[J].生命的化学,2014,34(1):93-97.

[5] 杜惠惠,任强,刘晓民.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6):551-553.

[6] 杨雯,周惠芬,杨洁红,等.川芎嗪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及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草药,2013,44(5):581-585.

[7] 萨础拉,吕航,姜艳艳,等.三七皂苷在大鼠外翻肠囊中的吸收及与P-糖蛋白相互作用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2):836-842.

[8] 穆艳飞.IL-6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调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9] Binkhathlan Z,Lavasanifar A.P-glycoprotein inhibition as a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overcom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Curr Cancer Drug Targets,2013,13(3):326-346.

[10] 陈振兴,赵瑞芝.醋柴胡不同部位对肝郁模型大鼠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P-糖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9):3721-3724.

[11] Patel A,Tiwari AK,Chufan EE,et al.PD173074,a selective FGFR inhibitor,reverses ABCB1-mediated 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 cells[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3,72(1):189-199.

[12] 侯鹏高.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7):1039-1040.

[13] 康卓颖,初欣欣,杨润梅,等.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胆固醇代谢紊乱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6):880-883.

[14] 王凤玲,隋小芳,索树珍,等.胆固醇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1):13-15.

第5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考例分析

例1 (2014年北京卷)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含有多种细胞器,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项正确。

【答案】B

【总结归纳】

特别提醒

支原体是最小的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不用于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方法技巧

①细菌的界定:细菌的名称中有表示形状的修饰词,如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肺炎双球菌等,乳酸菌和醋酸菌是乳酸杆菌和醋酸杆菌的简称。

②霉菌的界定:称霉菌的不一定都是真核生物,如链霉菌是原核生物,毛霉、根霉和曲霉是真核生物。

③藻的界定:只有蓝藻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和发菜)是原核生物,其余的是真核生物。

④巧记常考的生物:原核生物“一支细线找蓝藻”,真核的藻菌“一团酵母发霉了”,原生生物(即单细胞动物和植物)是真核生物。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制备

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这类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原理:利用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之吸水涨破,细胞膜和细胞内容物分离,从而得到细胞膜。

3.过程:选材制片观察滴水观察结果。

考例分析

例2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②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③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烦琐 ④植物细胞内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制备细胞膜,选材至关重要。选材时,首先要考虑制备的简便与否,植物细胞因为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所以制备比较烦琐;然后要考虑细胞中是否含有其他细胞器膜,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膜结构,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

【答案】D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及少量糖类,动物细胞膜中还有胆固醇,故其元素组成一定有C、H、O、N、P等。

(三)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1.外表面:有由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的糖蛋白或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是区分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

2.基本支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3.蛋白质:不同程度地嵌插、贯穿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4.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因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考例分析

例3 如右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膜外表面有些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为糖蛋白

B.②和③大多是运动的,它是细胞膜实现其功能的前提

C.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物质进出无关

D.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应功能。图中①为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②代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可镶在膜的表层或嵌插、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是运动的。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脂溶性物质容易进入细胞与细胞膜的脂质成分――磷脂分子密切相关。细胞膜使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保证了细胞内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答案】C

方法技巧

①体现流动性的实例有细胞融合、受精作用、变形虫运动、细胞分裂、胞吞和胞吐等。

②注意糖蛋白和磷脂分子是物质名称,而糖被和磷脂双分子层是结构名称。

(四)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考例分析

例4 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

【解析】仔细分析该物质跨膜运输的图例可得,该物质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不仅需载体协助,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

【答案】C

例5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从图像中“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转运速率”成正比看,a曲线应表示自由扩散;从图像中“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转运速率”先成正相关增长,但当“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达到一定量后“转运速率”不再增加看,b曲线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穿)膜运输,故A项错误。由于a曲线表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中没有载体的参与,故B项错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消耗能量,故D项错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与载体有关,在浓度足够大的情况下,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决定某物质的最大转运速率,故C项正确。

【答案】C

【总结归纳】(1)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特别提醒

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时的钾离子外流,产生兴奋时的钠离子内流,都是借助离子通道(相当于载体)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其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2)胞吞与胞吐的比较:

(3)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考例分析

例6 (2014年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示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项错误;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项错误;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应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的受体,C项错误;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骨骼肌细胞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也需要载体协助,D项正确。

【答案】D

【总结归纳】(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激素调节、神经递质传递信息、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中抗体和淋巴因子的作用等。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来直接传递信息,如细胞分裂时的接触抑制、精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以及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等。

(3)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等。

三、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一)细胞质基质

1.组成: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2.功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细胞器(六体一网一液泡)

考例分析

例7 有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功能及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均相同

B.功能及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均不相同

C.功能相同,所含的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相同

【解析】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就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细胞质基质包围在各种细胞器外面,是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是细胞中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据此,把B、D从几个选项中挑选出来再进行比较。生物体每项生理功能的执行都需要特定的场所和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三处基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不同,主要是与其中所含的酶的种类以及生化反应的底物不同有关。

【答案】B

【总结归纳】

方法技巧

①区别动植物细胞最可靠的依据是有无细胞壁。

②一个细胞不一定同时含有8种细胞器。

4.细胞器的协调配合(以分泌蛋白为例)。

考例分析

例8 (2013年安徽卷)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解析】真核细胞的转录有些复杂,在细胞核内DNA首先转录出相应的前体RNA,通过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所以A项正确;核糖体是肽链合成场所,新生肽链首先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而后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成熟、分类、包装和运输,故B项错误;C项中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使其分解,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脱氢并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项中溶酶体内确实有多种酸性水解酶,但不是其本身合成,而是来自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进入溶酶体内,且溶酶体内的酶不能分泌。

【答案】A

【总结归纳】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类、包装与运输,是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协调配合,以及细胞膜和细胞核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考例分析

例9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中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解析】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中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A项正确;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由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所以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导致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项正确。

【答案】B

【总结归纳】1.原理: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外液和细胞液之间存在浓度差,能发生渗透作用;而细胞壁则是全透性的。

(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选材:选择细胞液有颜色的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茎叶片外表皮细胞等,便于观察。

3.流程:制片低倍镜观察滴蔗糖溶液引流低倍镜观察变化滴清水引流低倍镜观察。

4.现象:质壁分离时,原生质层收缩,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质壁分离复原时,原生质层涨大,与细胞壁逐渐靠近而恢复,细胞液颜色变浅。

特别提醒

①注意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区别。

②在实验过程中只有前后的自身对照。

③由于洋葱鳞茎叶外表皮细胞个体较大,所以用低倍镜就可以观察清楚。

方法技巧

①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用于该实验,而植物分生区的幼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能作为实验材料。

②以能被细胞主动转运的物质做细胞外液时,可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③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所以实验时必须保持有水状态。

④通过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判断细胞的死活、比较细胞外液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等。

⑤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而非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四)生物膜系统

考例分析

例10 (2014年江苏卷)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的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写出3项)。

【解析】(1)通过图1中,2H++1/2O2H2O,并且产生了ATP,可知该生理过程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的ATP为生命活动供能。

(2)一种受体只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相结合,说明了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图3通过光能合成ATP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4)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特有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生物膜的信息交流是叶肉细胞和人体肝脏细胞共有的,所以叶肉细胞与肝细胞都有的膜结构是图1、图2。

(5)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而生物膜主要的功能活动由蛋白质来参与完成,所以生物膜的功能不同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6)通过图1、图3可看出生物膜具有跨膜运输功能和能量转换功能,图2可以看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垂体 (3)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4)1和2 (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6)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

【总结归纳】1.概念:在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2.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的区别:生物膜是指细胞中的各种膜结构,而生物膜系统是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形成统一的整体。

3.作用:(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都需要酶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方法技巧

①熟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②熟记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各种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以及各种信息传递的方式。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考例分析

例11 (2014年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解析】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A项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项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发生在分裂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答案】C

例12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龙胆紫溶液属于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 。

【解析】(1)盐酸酒精混合液是解离液,用于解离过程,解离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龙胆紫溶液用于染色过程,为碱性染料,能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

(2)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碱 染色体 (2)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总结归纳】(一)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外层膜与内质网相连,外膜外侧附着有大量的酶和核糖体,核膜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

2.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如RNA和某些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和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4.染色质(体):是真核细胞DNA的主要载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方法技巧

①一般来说,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和核仁的数目较多。

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③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以及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④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如用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醋酸洋红溶液染成红色,用苯酚品红溶液染成红色。

(二)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五、细胞是统一的整体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考例分析

例13 蛙成熟的未受精卵具有活跃的DNA合成能力,而脑细胞则不能分裂。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蛙成熟的未受精卵中DNA合成所需的酶是在细胞质中的上合成的,并通过进入细胞核中;除此之外,细胞质还为细胞核代谢提供所需的等。

(2)脑细胞无核部分仍能够生活一段时间,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

(4)本实验证明了 。

【解析】本题结合实验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实验、整理实验结果的能力,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细胞质中已转录的信使RNA仍能在一定时间内控制蛋白质合成,已合成的蛋白质仍然在发挥作用,但由于缺少新的RNA来源,原有蛋白质和信使RNA被分解,最终死去;单独的细胞核无细胞质,信使RNA不能翻译合成蛋白质,缺少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酶、原料而很快死亡。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1)核糖体 核孔 原料、能量 (2)失去细胞核的控制,细胞质无法形成新的物质和能量 (3)无物质和能量的供应 (4)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同步训练

1.(2014年上海卷)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D.溶酶体

2.(2014年天津卷)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3.(2013年上海卷)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4.(2013年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5.(2013年天津卷)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

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6.(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7.(2013年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8.(2013年山东卷)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

9.(2013年上海卷)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10.(2014年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11.(2013年江苏卷)右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具有疏水性和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1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甲图中,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包括(填图中序号)。

(2)如果⑦是该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请写出下列过程进行的场所:肽链的形成是在[ ]中,肽链经初步加工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是在[ ]中,然后在[ ]中进一步修饰加工,蛋白质加工完成后由③“出芽”形成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至细胞外。

(3)若甲图表示人体的唾液腺细胞,则⑦部位的物质为。

(4)乙为细胞,甲图与乙图均有的细胞器是。

(5)甲乙两种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1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图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3)图2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图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如果将图2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填“都会”“有一个会”或“都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

(4)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14.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代表分子;B代表;D代表。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消化道吸收甘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氨基酸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中编号。

(5)红细胞中K+的浓度是血浆中的30倍,Na+的浓度是血浆中的1/6,但红细胞仍能不断地吸收K+和排出Na+,该过程说明细胞膜是,实现该过程的运输方式是。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A 6.C 7.A 8.A 9.A 10.B

11.(1)核孔 选择 (2)磷脂双分子层 膜转运蛋白 (3)叶绿体和液泡 (4)分裂间期 核仁 (5)③

12.(1)②①③④ (2)[②]核糖体 [①]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囊泡 (3)唾液淀粉酶 (4)细菌 核糖体 (5)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第6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400

[摘要] 观察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在临床的检验中可以依托于科学方法进行病症的治疗。通常情况下,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病症的治疗,不仅能够对细胞的表面抗原与受体予以详细的分析,还可以对细胞中的抗原体和分子进行科学地检测。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细胞微球实验技术得到医学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淋巴瘤、白血病、中性粒细胞与红细胞的分析、肺泡灌洗液中的T细胞的亚群检测与分析等病症的临床分析和检测。

[

关键词 ] 流式细胞术;临床检验;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a)-0162-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使医疗监测方法也开始趋于成熟,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频率开始增加,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依托于流式细胞术对需要检测的细胞进行细胞内部的抗原和分子检验,能够得到科学的结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予以很好地推动。目前,我国对于细胞微球实验技术的应用上,主要应用在对患者血清和血浆的检测与分析中,并能够对可溶性的蛋白与细胞因子加以科学与详实的研究分析。笔者根据自身对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并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与研究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流式细胞术

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流式细胞术(FCM)主要是近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流体力学、分子免疫学、激光技术等进行高度结合的产物[1],能够对单细胞或者是其他细胞粒子以及抗原体进行科学与速度的检测,并能够借助于科学技术的选用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流式细胞术技术同现代单克隆抗体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对单个细胞中的多个参量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的同时,还能够将技术本身所具备的高速、精准的特性融入其中,并得以展现出来。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流式细胞术技术已经得到医学临床实验的广泛性应用,并且主要用于对大量样品的检测,这种技术能够在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间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应用,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常识进行细胞粒子、单细胞的研究。

1.1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型的分析

分析细胞表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应用技术。在单克隆抗体同流式细胞术的结合应用中,首先要进行的步骤就是对细胞表型的研究和分析,比如:分析细胞表面CD8和CD4等的表达[2]。由于分化抗原的深入发展,对细胞表型分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比如: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病症的诊断方面,对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的检测方面等。

1.2流式细胞术对细胞中抗原或分子进行的检测

受到乙醇、皂角素、甲醛等细胞膜渗透剂发展的影响,促使细胞中的抗原或者分子的检测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研究的初期,对细胞内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细胞的倍体和周期进行分析,并借助于冷乙醇对细胞膜加以通透性的提升,再依托于碘化丙啶对细胞中的DNA进行染色,方便研究的观察。

1.3细胞微球试验

细胞微球试验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检测技术,可以对细胞分泌释放出的细胞因子、可溶性蛋白等进行科学地检测[3]。通常情况下,每个细胞微球试验中的微球都有其特定的荧光强度,并且具有大小一致的特性。细胞微球试验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效率准确、重复性好的优势。

2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2.1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随着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为试验室的研究提供具有诊断性的研究指标。关于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病症的免疫表型分析中,能够借助于免疫学的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对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不同荧光染料的标记[4],当细胞受到激光的照射后,细胞膜的抗原体能够发出不同的激光荧光,并同相应抗原进行结合,促使细胞表面抗原量的生成。通常情况下,细胞免疫反应有两种,分别是细胞的直接免疫反应和细胞的间接免疫反应。细胞的直接免疫反应是细胞表面的抗原能够同带荧光探针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结合的一种免疫反应[5];而间接免疫反应则是指细胞表面的抗原能够同单克隆抗体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促使第二抗体可以同抗体进行结合,与此同时,导致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带有荧光探针[6],产生了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能够对患有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为患者进行科学的治疗。

2.2流式细胞术在血液中的应用

在医学临床研究领域中,通常都是依托于对患者进行血液或者是骨髓的采集,并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标本进行详实的分析研究。由于血液样本能够呈现出悬浮的状态[7],便于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选择,促使在医学临床领域中,流失细胞术可以得到重要的应用和推广。流式细胞术能够对外周血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并对白血病与淋巴瘤等疾病进行血液的诊断和分析,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预后的判断与治疗做出重要的贡献。流式细胞术可以依托于抗血细胞表面分化抗体的程度不同,进行细胞参数的设定,从而可以对细胞的属性予以合理化的判定。通过对DNA倍体与细胞周期的测定,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白血病化疗的治疗,并能够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实时地观察,对相应药物的治疗效果予以提高。流式细胞术在血液中的应用分析,可以对细胞中所含药物的浓度进行适度的降低,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耐药程度予以很好地反应出来。

2.3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流式细胞术具有灵敏、快速与高效的特性,促使其可以同时进行多项参数的分析,尤其是在临床微生物的检测实验当中,更有利于其作用的施展。流式细胞术既能够用于对受感染的细胞进行内部病毒的抗原检测,还能够对受感染的细胞表面进行病毒抗原的检测[8]。借助于特异性识别的特征对细胞表面进行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检测,并能够进行定量、定性的受感染细胞的检测。流式细胞术体外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主要是依托于流式细胞术对染料和病原体结合后产生的不同荧光强度进行检测[9],并能够间接地将病原体的活性与功能进行反应。随着科学技术同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健发展,流式细胞术技术在细菌的药敏试验中得到有效的研究与应用,并能够依托于临床微生物学的作用发生原理进行科学地检测与指标的分析,帮助医学临床研究领域对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分析。

2.4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是对医学临床研究成果的一大突破。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DNA的含量进行科学地测定,并可以依据检测出来的结果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和药物控制含量的指导。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肿瘤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并能够将高分辨率与精确度的特性应用到临床分析中,辅助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护理治疗。流式细胞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者的恶性肿瘤中的DNA进行含量的分析,还能够依托化疗中肿瘤分布直方图的变化进行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率。流式细胞术能够同肿瘤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推动医学研究领域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治疗效果。

3流式细胞术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的潜在应用分析

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流式细胞术应用的范畴不断扩大,并能够同其他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技术结合使用,能够在细菌学的检验中得到巨大发展前景的保障,比如:可以直接检测出细菌与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的程度,帮助医学研究领域对各种疾病的诊治与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流式细胞术的药敏试验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医疗检测技术。而流式细胞术的药敏试验主要是借助于不同荧光染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染色,可以根据荧光强度的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处理结果和状态进行分析与判定。流式细胞术还被医学研究领域应用到抗生素的检测中,这样一来就能够将其本身所具备的高效、快速、灵敏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流式细胞术同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对病症的治疗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4结语

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流式细胞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细胞进行细化的分析和研究,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病症的治疗、药敏试验、细菌异质性等方面。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能够对医疗研究领域的成果做出巨大贡献,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得以新的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付海龙,赵亚萍.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7(2):2-3.

[2]周萍,唐吉斌.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在临床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9(16):1-4.

[3]Patel A M,Pancoska C,Mulgaonkar S,et al.Renal transplantation inpatients with pre-transplant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and negativeflow cytometry crossmatches[J].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2013,2(6):1-2.

[4]张哲,黄志刚. 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探讨[J]. 浙江检验医学,2011,6(1):3-5.

[5]马筱玲,李庆,翟志敏.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1(1):4-6.

[6]WG Nieto,J Almeida,A Romero.Increased frequency (12%) of circulating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like B-cell clones in healthy subjects using a highly sensitive 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 approach[J].Blood,2011,2(8):10-12.

[7]吴晓娜,蒋红兵. 流式细胞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1,9(3):1-3.

[8]Olaru D,Campos L,Flandrin P,et al.Multiparametricanalysis of normal and postchemotherapy bone marrow: Implic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es[J].Cytometry Part B: Clinical Cytometry,2011,3(1):7-9.

第7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中图版高中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设计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本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阅读资料、思考讨论题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的探究教学,从而增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养成爱学、会学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在生物个体发育中的意义。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在实践和研究中的作用,能够区分具体细胞全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探究细胞分化的特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生物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细胞分化的学习,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细胞全能性的学习,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养成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关注生命健康的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细胞分化既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又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细胞全能性的知识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技术等,内容较抽象,所以细胞分化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思维激发(创设思维环境)

活动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现在同学们坐在这里,都是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建筑师,有的成为程序员,有的还会成为我这样的教师等等。在我们的生命之初也发生着一个类似的过程,由一个受精卵变成各种各样的细胞,如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等,我们称之为细胞的分化。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细胞分化的旅程。

设计评析:依据“从具体走向抽象”的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抽象的概念。降低起点,由浅入深。

环节二:问题导学(增强思维意识)

活动2细胞分化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展示了人体细胞分化的过程,那同学们再看下面青蛙等其他动物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是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呢,这体现了细胞分化有什么特点呢?

生:普遍性。

师:(PPT展示造血干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死亡)

那这些分化了的细胞在正常状况下还能回到分化前的状态吗?

生:不能。

师:这体现了细胞分化的什么特点呢?

生:不可逆性。

师:在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内还有没有细胞的分化呢?

生:有。

师:那这体现了细胞分化的什么特点呢?

生:持久性。

师: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黑色素细胞在体外培养30多代后仍能合成黑素。那这体现了细胞分化的什么特点呢?

生:稳定性。

师:细胞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也就是说细胞只要进行有丝分裂,不管复制多少次,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都是不变的,那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吗?这体现了细胞分化的什么特点呢?

生:不改变,体现了细胞分化的遗传物质不变性。

设计评析:通过学生对身体细胞的认识,更真实地认识到细胞分化的特点,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活动3细胞分化的实质

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不变的,那为什么不同的细胞所表达的产物是不同的呢?

(PPT展示不同的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情形,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设计评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通过原来学过的细胞增殖学生会联想到,每个个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一样的。再过渡到遗传物质都一样,为什么每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一样呢?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

活动4细胞分化的意义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设计评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且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三:由浅入深(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内容)

活动5细胞的全能性

师:既然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保持稳定的,那么高度分化的细胞能不能还像早期的胚胎细胞那样分化成其他细胞呢?(PPT展示1958年斯图尔德利用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育出完整的胡萝卜的实验)

小组讨论:通过这个实验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总结: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定义: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思考:①为什么任意一个体细胞会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②植物细胞全能性实验的成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

③植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能不能说是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呢?

师:既然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体现出它的全能性,那么,动物细胞能不能呢?先看一个在生物学史上非常著名的实验“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小组讨论:通过这个实验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设计评析:这是学生初中就学过的克隆的实验,但是在高中阶段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层次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思考问题。

环节四:总结归纳,复习巩固

1.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a.概念b.细胞分化的特点c.细胞分化的实质d.细胞分化的意义

2.细胞的全能性

a.概念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干细胞

第8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与水绵相比,蓝藻细胞()

A.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B.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

C.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D.没有细胞壁,属于单细胞生物

2.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运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核膜、线粒体膜、液胞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C.免疫细胞能清除凋亡细胞离不开膜蛋白的作用

D.内质网膜占生物膜系统的比例很大,在低倍镜下可见

3.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会逐渐变甜,如果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进行如图的实验,在a、c试管中各加5mL第2天的提取液,在b、d试管中各加5mL第4天的提取液。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c、d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观察比较颜色,结果是()A.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

B.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

C.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

D.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

4.右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O2,实验过程中其他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O2属于无关变量

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产生

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则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

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替代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5.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推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6.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8.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细胞中,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为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为N=5、n=5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可育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9.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性激素的合成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pH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表现

D.内环境中只有离子和小分子等物质

10.河豚毒素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阻止钠离子内流。如右图所示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给A处适当的刺激,图中膜外的ab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势差)Uab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正确的是()11.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寒冷刺激可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C.体温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D.炎热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

12.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注射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13.用矮壮素可以培育出矮化的水仙,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B.赤霉素

C.2,4―DD.脱落酸

14.榕树只能依靠体型很小的榕小蜂进入花序为之传粉;榕小蜂也只能在其花序中产卵,并以榕树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B.两者之间的适应特征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榕树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可被榕小蜂幼虫利用

D.两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15.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到2011年底,我国已经建立2640处自然保护区(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利用生物资源

C.大量的引进外来物种也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固定太阳能、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等方面

16.有关细胞工程技术的用途,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

18.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

B.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降低

C.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皮”不易形成

D.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延长

19.在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根据当地一年中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

B.可选择洗涤不同类型污渍的白布作对照

C.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对高温的耐受力

D.选择水温时应考虑生活中的洗涤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英国的Nature杂志去年发表德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D.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22.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8条染色体上

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C.1个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23.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存在细胞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24.下图为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养“人造牛肉”的简要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胰蛋白酶处理牛肌肉组织,获得分裂能力强的肌肉母细胞

B.生物反应器内应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并冲入纯氧保证细胞呼吸

C.培养液中的支架提供了更多的细胞吸附面积,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

D.“人造牛肉”的培养有利于牛肉的工厂化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25.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发酵的比较,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菌种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两者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果酒发酵利用的是胞内酶,而果醋发酵利用的是胞外酶

第Ⅱ卷(非选择题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以下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操作简图,请回答:

(1)若实验材料A为苹果,研磨前加入的B应是,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实验。如果苹果放置时间过长,会出现由酒味变酸味的原因是。

(2)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菠菜叶,研磨前加入的B应是,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实验。按照如图所示操作,最终滤纸条上只出现条色素带。

(3)若实验材料A为洋葱,滤液C用于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则研磨前加入的B应是,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去除杂质。

27.(10分)高等植物光自养型细胞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新材料。研究人员通过不断降低植物组织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以达到对愈伤组织的“诱导、驯化”,最终获得了光自养型胡萝卜细胞愈伤组织。下面是围绕本研究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研究人员在获取胡萝卜组织及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均注意进行无菌操作,其原因是。研究人员发现当使愈伤组织培养到一定时间后,必须转移到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培养,否则愈伤组织将会经过程长出芽和小叶。

(2)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胡萝卜愈伤组织光合速率的变化:

28.(8分)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的系谱图,其中Ⅱ-6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Ⅲ-7与Ⅲ-8为同卵双生,Ⅲ-10与Ⅲ-11为异卵双生。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上性遗传。

(2)Ⅲ-11可能的基因型为,患该病的概率是。

(3)若检测到Ⅲ-7与Ⅲ-8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并不完全相同,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若该病是多指,色觉正常Ⅲ-9与正常的女性婚配,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有红绿色盲(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儿子,则Ⅲ-9基因型是。他们再生一个手指和色觉均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多指与红绿色盲的遗传遵循定律。

29.(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012年10月8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就是将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以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应用于临床医学。

在此之前如何获得人的胚胎干细胞?一般有两条研究路线:(一)从受精的人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有关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建系;(二)用人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发育成人的早期胚胎,然后取出有关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建系。这两种方法也称无性克隆。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成为许多国家反对研究人的胚胎干细胞的理由。

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等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病毒在成人皮肤细胞中植入四种遗传基因,进行培养后制成了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的干细胞。以上研究成果在全球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一些报道称这项惊人突破有朝一日将在不会引起争议的情况下,给胚胎克隆技术带来医学上的突破。

(1)获得人的胚胎干细胞时,“早期胚胎”是和“有关细胞”分别指的是发育到阶段的胚胎和细胞。

(2)上文中的“争议”的焦点是。

(3)日本科学家在将人的皮肤细胞成功诱导生成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的全能干细胞过程中涉及哪些技术手段?、。这里的“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指的是。胚胎干细胞在分化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能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其根本原因是。

(4)尽管植入的四种遗传基因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了,但推测肯定与有关。

30.(9分)某研究机构针对小鼠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开展了两项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一:先将小鼠用四氧嘧啶液(四氧嘧啶有破坏胰岛B细胞的作用)腹腔注射,然后将小鼠分为两组,分别用一定量的红薯叶黄酮、蒸馏水喂养经四氧嘧啶处理的小鼠。另外用蒸馏水喂养未经四氧嘧啶处理的小鼠。最后分别检测胰岛素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先将小鼠进行四氧嘧啶处理的目的是。

(2)图示中的3组为经红薯叶黄酮处理组。未经四氧嘧啶处理的为组;经四氧嘧啶处理但未用红薯叶黄酮处理的是组,图中组小鼠患糖尿病。

(3)1组与2、3组比较,对照组是组;2组与3组比较,实验的自变量是。

(4)3组与1、2组比较,不仅说明红薯叶黄酮有修复的功能,而且说明红薯叶黄酮有(促进、抑制)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功能。

研究二:取研究一中的1组小鼠的胰岛细胞分离并培养,再分为两组,一组加入一定浓度的干扰素;一组加入生理盐水作对照。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胰岛素含量和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干扰素对小鼠胰岛细胞的影响

组别胰岛素浓度凋亡细胞比例(%)对照组169.6910.25实验组136.1517.25(5)请写出该实验的结论:。

31.(8分)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中的无机磷通过方式进入浮游植物细胞。能把有机磷分解成无机磷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若要估算该河口各采样点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数量的动态变化,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小球藻进行计数,需要的实验仪器除试管、滴管外,还有两种重要的仪器是。

(3)采用的方法对该河口中浮游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

(4)从采样点0到采样点P1,浮游动物的密度逐渐升高,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从采样点P1到采样点P2,浮游植物的密度不断升高,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5)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碳元素的流向图:

33.(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

(1)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是,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3是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原因3是正确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此进行验证,请完成相关空缺的内容。

Ⅰ.实验器材: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若干、大小相同的若干、胚芽鞘若干、刀片、测量角度的工具。

Ⅱ.实验原理:略。

Ⅲ.实验步骤(过程图示如下):

①将所有植物的幼茎段对半纵切,再将所有半边茎自下向上对称纵切至约3/4处。

②取20根半边茎切段,在其底端的,外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A1、A2、……、A20,内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B1、B2、……、B20。

③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琼脂小块分别放置在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现象后,用测量角度工具测出每枝胚芽鞘的弯曲度,记录于表格中(表格略)。

Ⅳ.预期实验结果:。

(3)如若还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横、纵)向的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切片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比较。

参考答案

1.B解析:蓝藻和水绵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RNA。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内基因的转录与翻译是同时进行的。蓝藻有细胞壁,细胞中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但没有叶绿体。

2.D解析:内质网膜占生物膜系统的比例很大,但在低倍镜下观察不到。

3.B解析: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逐渐水解成还原糖,故第2天的提取液中淀粉含量比第4天的多,而还原糖的含量比第4天的少。

4.D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检测有无CO2的产生,遇CO2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关闭阀门,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

5.B解析:白眼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的F1均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可以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是最早能推断的,因为亲本果蝇是白眼雄性突变体,要经过杂交两代才能得到白眼雌性。

6.C解析: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细胞中基因a可以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也可以经交叉互换得到。此动物是二倍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7.D解析:自然界存在的生命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重叠基因的存在也不例外。根据正链负链mRNA过程中的碱基互补关系,可以确定基因D产生的mRNA上终止密码是UAA、基因E产生的mRNA上终止密码是UGA。根据图示可以明显得出“基因D、E重叠部分指导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序列不同”的结论。

8.C解析:根据甲和乙杂交产生的F1不育,说明甲、乙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F1为异源二倍体,含有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得到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F2为四倍体。

9.C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失水。性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内质网。内环境中除了离子和小分子等物质,也存在一些大分子,如抗体。

10.D解析:兴奋的产生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引起,河豚毒素处理b后,b点无法兴奋,膜外电位始终是正。a点兴奋之前,膜外电位是正,Uab为0;兴奋后膜外为负,Uab为负。恢复静息电位后,Uab再次为0。

11.C解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刺激可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炎热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有利于散热。

12.D解析:题干所述是自身免疫病。A项是过敏反应,B项是免疫缺陷病,C项是正常的体液免疫,D项是自身免疫病。

13.B解析:根据题意判断,这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赤霉素和2,4-D都能促进生长,但后者不属于植物激素。

14.D解析:两者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15.B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不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而且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并非严禁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又称为生态价值,因此,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制造氧气、净化空气等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6.A解析: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不分裂,不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17.A解析:HindⅡ和SmaⅠ切割后形成平末端。Sau3AⅠ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一端。BamHⅠ和Sau3AⅠ切割后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HindⅡ能识别GTTAAC、GTTGAC、GTCAAC和GTCGAC四种核苷酸序列。

18.B解析: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增加。

19.B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应选择同质地、大小形状、污染程度等基本相同的衣物。

20.C解析:按物理形态可以将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态培养基。按培养基功能可以将培养基分成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21.ABD解析: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由于免疫清除能力下降,所以衰老肝细胞会出现积累。衰老肝细胞是一种抗原,通过效应T细胞可以使其裂解,达到清除的效果,故属于细胞免疫。

22.ABC解析:每次分裂结束后,复制产生的DNA随着染色单体分离并进入两个细胞,最终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8个DNA位于8条染色体上;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一次后形成的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不含BrdU的,另一条链含BrdU。继续复制一次后,形成的4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一条链是不含BrdU的,其余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BrdU;第三次复制后,形成的8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一条链是不含BrdU的,其余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BrdU,故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一条链不含BrdU。

23.ABC解析:T细胞可以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分化形成其他淋巴细胞,如B细胞、浆细胞。

24.AC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需要通入95%的空气和5%的CO2,其中O2主要作用是保证细胞代谢,CO2是维持培养液的pH。

25.ABC解析:果酒和果醋发酵利用的都是胞内酶。

26.(1)水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2)无水酒精(或有机溶剂)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或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3)洗涤剂和食盐粉(木瓜蛋白酶)

解析:(1)苹果常常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苹果放置时间过长,由于出现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故其由酒味变酸味。(2)新鲜的菠菜叶常常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研磨时应该加入SiO2、CaCO3和无水乙醇。如图所示操作没有加入CaCO3,导致部分色素(主要是用叶绿素)被破坏,最终滤纸条上只出现2条色素带(胡萝卜素和叶黄素)。(3)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研磨前加入洗涤剂和食盐,可直接在滤液中加木瓜蛋白酶去除杂质蛋白。

27.(1)各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不仅与植物细胞竞争营养,而且可能产生有毒物质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脱分化再分化(2)①1.26光合作用酶活性高②供应光合作用所需的CO2CO2的固定防止pH变化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③下降光反应④增加了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2)①实验结果数据表中“X”代表的净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数值为1.96―0.7=1.26。可能愈伤组织细胞中光合作用酶活性高,所以当愈伤组织完全实现自养时,细胞中叶绿素含量远比正常叶片中少但总光合速率却比正常叶片高。(3)据图可知,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下降,愈伤组织细胞中叶绿素a/叶绿素b呈下降趋势,而叶绿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变化可能影响着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利用。(4)随着培养液中蔗糖浓度的下降,类囊体数量及类囊体膜的垛叠层数会逐渐增加,这种变化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29.(1)囊胚内细胞团(或生殖腺细胞)(2)上述两种方法都要破坏人的胚胎,面临伦理争议(3)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发育的全能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诱导组织细胞转化为(似胚胎干细胞性质的)全能干细胞

解析:(1)获得人的胚胎干细胞的途径是发育到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细胞或生殖腺细胞。(2)一般情况下的两条研究路线都要破坏人的胚胎,面临伦理争议。(3)将人的皮肤细胞成功诱导生成全能干细胞过程中涉及到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指的是发育的全能性。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胚胎干细胞在分化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能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4)植入的四种遗传基因应该与诱导组织细胞转化为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的全能干细胞。

30.(1)破坏胰岛B细胞,降低胰岛素含量

(2)122(3)1是否用红薯叶黄酮处理(4)胰岛B细胞促进(5)干扰素能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从而使胰岛素浓度降低

解析:研究一中,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1组为正常组,即未经过四氧嘧啶处理也未经红薯叶黄酮处理的组,属于对照组;实验2组是经过四氧嘧啶处理过的组,未经红薯叶黄酮处理,也属对照组;实验3组是经过四氧嘧啶处理,又经红薯叶黄酮处理的实验组。从结果上看,实验3组的胰岛素水平与实验1组相同,说明红薯叶黄酮对胰岛B细胞有修复功能,也说明红薯叶黄酮有促进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功能。研究二中,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产物。用干扰素处理,由于它促进了胰岛B细胞的凋亡,从而使胰岛素的浓度下降。

31.(1)主动运输分解者(2)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3)取样器取样自然选择(4)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或出生率比死亡率大、浮游动物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被浮游动物捕食的数量减少(5)如下图

解析:(1)无机磷进入浮游植物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磷分解成无机磷。(2)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小球藻进行计数,需要的实验仪器有试管、滴管、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3)浮游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P1、P2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从采样点0到采样点P1,由于浮游动物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升高。从采样点P1到采样点P2,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捕食的数量减少,种群密度不断升高。(5)生物群落中碳元素除沿食物链进行传递外,各营养级生物均可以流向分解者。

32.(1)包埋冷却使胶体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2)底物与酵母菌接触(3)海藻酸钠浓度低,固定的酵母菌数量少(4)2%海藻酸钠、4%CaCl2

解析:(1)因为细胞体积较大,所以固定酵母细胞常用包埋法,实验中要注意将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加入酵母细胞,否则高温会使酵母细胞死亡。CaCl2能使胶体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2)降低果汁的黏度,有利于底物与酵母菌接触,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3)1~3组酒精度比4~6组低,最可能是海藻酸钠浓度低,固定的酵母菌数量少。(4)由表中结果可以得出固定酵母的最佳条件是2%海藻酸钠、4%CaCl2,此时凝胶珠的完好程度最佳,酒精度最高。

第9篇:生物细胞分析范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白细胞减少;关系;临床分析;甲状腺激素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04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076-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常合并白细胞减少,尤其是粒细胞缺乏时可诱发重症感染、败血症及甲亢危象等,提高甲亢病人白细胞水平对治疗甲亢至关重要。白细胞减少是否与甲亢病情有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1],为此,笔者收集了2008年1月~2009年12月16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前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68例中男56例,女112例,年龄16~68岁,平均(38.2±12.7)岁,甲亢病程0.5~36个月,平均(9.2±6.4)个月,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2],即FT3、FT4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除12例伴发热外其他无症状,82例白细胞计数(WBC)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①外周血的白细胞检测采用雅培公司CD-1700全血动血细胞分析仪。②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索(TSH)、中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

1.2.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对白细胞数在4.0×109/L、粒细胞数在2.0×109/L以上者,给予甲巯咪唑15-30mg.d-1或丙基硫氧嘧啶150~300mg.d-1,辅以利血生20mg.d-1,维生素B420mg mg.d-1;对白细胞数在3.0×109/L以下,粒细胞(1~1.5)×109/L者予强的松10~30mg.d-1,利血生20mg.d-1,维生素B420mg.d-1,待白细胞总数超过4.0×109/L,中性粒细胞数超过1.5×109/L时。如病人高代谢症状明显,改131同位素治疗,治疗后再发生白细胞减少者,立即停药。改为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配对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 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治疗后168例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均明显上升,(详见表1)。

表1 168例甲亢患者FT3、FI'4、FSH、TMA、TGA比较

FT3(pmol/L,X-±S)FT4(pmol/L,X-±S)TSH(mlu/L,X-±S)TMA(%)TGA(%)

治疗前32.48±18.8968.69±16.820.03±0.0238.2±24.146.7±25.6

治疗后6.85±3.4334.58±13.370.54±0.725.7±3.67.2±4.1

t值23.8417.3512.4818.5415.68

P值

2.2 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者周围血象。本组168例甲亢患者中,合并白细胞减少者82例,占48.81%,治疗后细胞总数一中性粒细胞均上升,(详见表2)。

表2 82例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变化

白细胞总数(x-±S×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X-±S×109/L)白细胞总数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n)单独白细胞总数减少 (n)单独中性粒细胞减少(n)

治疗前2.41±1.101.12±0.29512110

治疗后8.47±2.412.23±0.62521

t值32.2421.3466.7258.672.65

P值

3.讨论

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与自身免疫有关,故临床上常合并肝功能异常、皮肤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其他器官损害。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或绝对值减少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因此,甲亢中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亢常合并白细胞减少,尽管甲亢伴白细胞减少并不少见,但对甲亢患者初诊时就发现白细胞减少却鲜见报道,本组发生率高达48.81%,高于其它文献报道[3],不过减少程度较轻,以轻、中度白细胞为主,且多无感染表现,我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首先确诊甲亢,且均证实未经任何治疗,其次,排除了药物因素、脾功能亢进、血液病等其它因素,由此,笔者认为,造成这部分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甲亢。

甲亢时白细胞减少的发生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免疫因素的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未明,结合文献复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值得考虑:(1)自身免疫性导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出现甲亢时,机体末梢血管扩张,从而使白细胞相对减少;(2)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对骨髓造血功能有直接抑制作用,本组中,82患者白细胞减少可发生在甲亢治疗前,这部分与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无关,相反,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FT4与FT3下降,而白细胞总和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至正常,甲亢患者血白细胞数量与血清FT3、FT4呈负相关,说明白细胞减少与甲亢病情成正比;(3)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由过敏及免疫因素引起,抗甲状腺药物可干扰白细胞蛋白质合成或细胞复制,引起严重粒细胞缺乏;本组有36例患者治疗后(其中21例初诊时未见白细胞减少)再发生白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胞总和中性粒细胞又回升,说明服用ATD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此外,有文献报道,亢病人出现白细胞减少与遗传易感性有关[4],还有的报道称,亢病人出现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在甲亢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白细胞的抗体,导致白细胞的破坏增多,而致白细胞减少[5]。但本研究尚未发现相关证据。

目前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是口服ATD,但ATD又存在致白细胞减少和发生药疹等副作用,因此,对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临床上多采取先不用或停用抗甲状腺药物,而首先用升高白细胞药物,如利血升、鲨肝醇、维生素B4以及中药参芪片等,但收效较慢[6],因此,笔者认为,对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争取早期积极的抗甲状腺药物使用仍是治疗的关键,对甲巯咪唑过敏者用丙基硫氧嘧啶,用甲巯咪唑后出现白细胞减少者宜换I131治疗,因131碘治疗甲亢只要按甲状腺大小,吸碘功能剂量计算合理、适当,对骨髓的照射量极小,这样的辐射剂量不致引起白细胞的减少。对儿童等不宜或不愿行I131治疗者在充分告知后可用小剂量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维持治疗,同时在治疗阶段应每周1~2次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严密监测,对伴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的甲亢病人应同时加用升白细胞药物,一旦出现白细胞再度下降,应及时停药改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误以为患甲亢后应多吃海带,其实这样反而干扰、不利于甲亢的治疗。正确的治疗应忌含碘食物如海带、海鱼、紫菜、卷心菜、海产鱼虾等。以普通食盐代替含碘食盐。

总之,白细胞减少与甲亢病情关系密切,甲亢患者血白细胞数量与血清FT3、FT4呈负相关,主要原因在甲状腺素抑制骨髓正常的造血功能、甲状腺激素增多和抗甲状腺药物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也应注意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白细胞减少,以免加重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吴让兵.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诊患者白细胞减少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4):39-40.

[2] 滕卫平,曾正陪,李光伟,等.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

[3] 吴嘉俐.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60例临床观察[J].华中医学杂志,2008,32(5):368.

[4] 何清华.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6):72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