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生物信息学发展史精选(九篇)

生物信息学发展史

第1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论文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历史内容的丰富多彩,历史人物的鲜活个性,历史事件的曲折跌宕,决定了历史学习应该是生动有趣的,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历史是已逝去的人和事,不可能重演,许多历史场景也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这给教师上课带来极大的教学难度:教师认为历史不好教,学生认为历史不好学。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能够设置令人身临其境的历史情境。信息技术虽不可以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俱佳、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学生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接近历史,理解历史。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最佳历史教学情境。最佳历史教学情境即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微机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具体做法如下:

一、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作为刺激影响,以包含着思维活动目标的形式来阐述知识过程,使受教育者以追寻悬念、疑惑或担当析疑、揭晓好奇心、胜任感来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如出示几个图片,或剪辑一小段录像,或出示一个flash动画地图等,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观看生动的画面后,增强了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

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表演情境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把历史课本上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编成历史剧,让学生自己表演,使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加深了内心的体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如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查找与历史课本密切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资料,和学生共同研究史料,最后改编成历史剧。在学生表演时,也要运用信息技术,打出相关资料的图片作为背景,并放相关的音乐,烘托学生表演时的气氛。

三、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物具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历史教学中,所谓的物具,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对教学有一定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如古钱币、古器皿等历史文物;历史知识本身就包括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历史物品,历史环境状况以及事件进程等。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要求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事物的比较精确、完备、稳固的表象。因此,很好地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文物图片、照片,制成形象直观的文物展览馆。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这样不仅可以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使学生理解历史更形象、更深刻。

四、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影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第2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关 键 词】理论图书馆……

1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与历史任务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应当是系统总结19~20世纪世界图书馆学的理论成果,在准确把握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历史基础的同时,确定新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建设——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而建立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一般可归纳为3个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通过建立起上述两个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构筑图书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

(1)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应具有如下理论功能:

①准确把握并系统阐述图书馆的哲学本质

对图书馆的名称与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对其哲学本质理论把握的前提。关于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称谓,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关于图书馆的概念,各国也往往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认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这些具有不同民族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社会称谓和定义不仅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实际状态,而且对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中图书馆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就图书馆的社会称谓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院”、“馆”、“楼”、“阁”等一系列名目繁多、各具细微语义差别的社会称谓[1]。就图书馆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大体而言,世界各国对图书馆概念的定义基本上有3种不同的角度。其一是从图书馆的内容角度加以定义,指“为阅读、研究和参考而收集的一批书”;其二是从图书馆作为一种具有藏书和阅读功能的建筑和场所的角度加以定义;其三是从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文献收藏和利用功能的社会机构的角度加以定义[2~7]。然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伴随社会的进步、图书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图书馆认识的深化,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将关于图书馆概念的最终认识统一在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的统一之上。

根据以上对图书馆概念的认识,图书馆的哲学本质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记录、承载于一定物质载体和社会载体并传输于相应传通媒介的人类知识的集合。即图书馆的本质是其知识本质、技术本质与社会本质三者的统一。这三合一的统一体由作为精神层的知识本质、物质层的技术本质和社会层的社会本质三个层次结构而成。就是说,图书馆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不仅有其精神内容,而且有其物质存在手段和物质存在形式,同时还有其社会存在手段和社会存在形式。即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在精神、物质、社会这三者关系中,图书馆精神层面的知识本质是图书馆本质即其内在规定性的哲学基础与核心要素,即图书馆本质的核心层;图书馆物质层面的技术本质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赖以物质性存在的技术手段,是人类知识的物质外壳,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中间层;而图书馆社会层面的社会本质则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与技术本质的统一体赖以社会性存在的社会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表现手段的人类知识的社会外壳,是人类精神、信息技术与具有相应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现实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外层。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整体。吴慰慈教授所提出的图书馆中介性的本质,其深层意义即应是以这一由精神、物质和社会这三层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性综合性很强的哲学本质为基础的[8]。图书馆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其中介性这一本质特性,以信息和知识为内容,以信息技术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手段,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发挥着精神媒介、物质媒介和社会媒介的传通作用。

②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是:与具有一定历史文明特征的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知识的集合。这一知识集合是表现为人类知识的历史文明形态。

③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技术本质。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是:关于人类知识、信息的记录、存储、传输技术的社会应用形式即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形态。

④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社会本质。图书馆的社会本质是: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

⑤阐释构筑在上述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基础之上的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和一般属性)的社会功能。

⑥阐释图书馆社会功能的社会实践形态——社会职能。

⑦阐释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的社会实现形式。

⑧揭示通过上述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所反映出来的由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内在的社会生存依据、社会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动力所构成的关于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

⑨揭示图书馆在与其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时代背景这些外在因素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这些外部联系所构成的图书馆的社会运动规律。

⑩揭示通过上述内在规律与其社会规律的互动与融合所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质与其事业发展的总规律[9~10]。

(2)在阐述图书馆事业发展总规律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阐述其社会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其理论关键是在准确把握图书馆本质的基础上,把握以下图书馆与相关社会要素的互动原理。

①图书馆与其知识本质的现实基础——人类知识的互动。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是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图书馆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其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人类文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所达到的历史水平的历史标志。人类知识发展的直接结果对图书馆而言就是其本质和内涵的深化。而图书馆本质和内涵的深化反过来又为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构成了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意义的重要一环。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系统的社会标志的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构成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图书馆与人类知识以及人类文明三者内在的统一与一致以及这种统一与一致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是准确把握21世纪图书馆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

②图书馆与其技术本质的现实基础——信息技术的互动。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所揭示的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因此,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和本质的内在联系。正因其如此,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与飞跃,无不引发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性剧变与进步。而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社会应用领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信息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当然,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过程中,同时交织着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发展的互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互动与同步发展的历史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飞跃所引发的历史效应决非图书馆的消亡,而恰恰相反,是人类社会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的迅速发展与历史深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正在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根本性冲击的今天,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意义重大。

③图书馆与其社会本质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与其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与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管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对人类知识资源进行整序、存储、传通和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形态。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所形成的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构成了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沿革。

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反映在社会表象上,相应表现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三种性质不同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质形态的结合与统一构成了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即图书馆的社会形态是其具有一定历史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现实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统一。

在人类文化史上,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各国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往往呈现为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

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形态。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人类客观知识得以空前活跃与便捷的方式生存与交流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的知识空间,启动了人类客观知识虚拟化的历史进程,结束了人类客观知识只能固化在物质实体之上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知识形态——由单一的物质实体形态转变为实体形态与虚拟形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消长的互动形态。图书馆信息技术形态与知识形态的质变,必然引发其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和发达国家所十分重视并竞相实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已经启动了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这样,21世纪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其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趋向不仅仅是理论图书馆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图书馆界所十分关心和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图书馆与其生存环境——人类社会的互动原理。对这一原理的准确把握,是把握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与人类文明相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

以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为基础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应考虑以下研究内容:

(1)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史

通过对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结合对图书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把图书馆学的学术思想与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建立起内在联系,构筑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历史基础。

(2)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基于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必须把其研究工作深入到关于图书馆的本质——人类知识的研究。这样就必须把哲学及其分支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作为其核心层次——哲学层次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不仅关注人类个体认识和个体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同时更十分关注作为社会群体的社会认识和社会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类整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这样,社会学与其分支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学、社会认识论必然是其第二个层次即与其核心层次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层次的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本质,图书馆学必然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特别是与图书馆之间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这样,科学学、信息科学便构成了当代图书馆学科学技术层次的科学与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一社会本质,传播学和与之相关的知识交流学、文献交流学、情报学、档案学、知识社会学等,以及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分别从社会知识信息交流、社会经济、社会管理乃至社会文化诸方面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社会与文化理论层次的科学基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信息知识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这一形势下,越是高层次的社会竞争,越体现为对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便构成了当代社会管理的核心领域。与此同时,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管理科学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学学科群的核心研究领域。从研究对象角度加以分析,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显然是信息管理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11~13]。基于整体大学科群与小学科群乃至具体分支学科的关系,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次和理论层次构成了21世纪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学与众多学科建立了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图书馆学在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图书馆学应在与上述各相关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中,一方面及时吸收这些学科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理论营养,一方面用自己的学术思想促进这些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推动当代科学的整体发展。就是说,21世纪的理论图书馆学应该发展成为上述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成果,形成21世纪综合性最强,最能代表本世纪科学整体发展趋势的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3)21世纪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第3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化;优势;应用策略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宏观教育背景下,各类新技术、新理论被广泛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初中历史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必要构成部分,能够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是学生整个中学乃至大学生涯中必须修习的课程。然而,新时期下,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必须引入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以强化教学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授课质量的提升。

一、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传统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多为填鸭式教学,此种授课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厌烦、枯燥感受的,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具有如下几种典型优势:

1.信息技术可重现历史篇章,优化历史课堂秩序

历史课程具有综合性、丰富性、关联性与过去性等特点,这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创设了基础前提,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模拟历史内容,让学生体悟历史课本上无法获得的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对某时期社会发展的好奇感。

2.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新课改相关要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初中生思维较为敏捷,想象力丰富,若教师加强该时期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求学之路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化的历史问题转变为相对形象化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提高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

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影视资料,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事件发展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变化过程。譬如,在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影视资料再现,帮助学生了解的进行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分析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等。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主动观察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时需注意的相关事项

初中历史教师需明确信息化技术仅是教师授课的手段之一,不能脱离学生与课堂而单独存在。在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使用过程。目前,部分历史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趋向于形式化,对课件内容不加修饰直接使用,会产生冗余现象,许多演示文稿并不能发挥作用,课件太过花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需尽量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三、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分析

1.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调动课堂中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譬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禁烟运动记录,利用禁烟运动向学生陈述林则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思考禁烟运动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小组间讨论,分析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背景、结果等。

2.利用背景音乐,陶冶学生情操

中国历史中,既有四大发明、秦始皇一统六国,也有南京大屠杀、八国联军侵华,教师在讲述不同的知识内容时,可将背景音乐与历史知识点相结合。例如,在学习《“伐无道、诛暴秦”》中吴广、陈胜起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有关视频,加深体会,利用壮烈的背景音乐,增强学生的听觉感受,让学生感悟事件的沉痛性,从而引发出学生的不同反思。

3.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教师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同样具有教学重难点问题,有些历史内容也会让学生存在晦涩难懂的感觉,例如,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区分、近展时期我国民族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软件中的视频与图片资料可为学生创设出与历史发展相趋同的情境,并指出其中需重点理解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历史“南京大屠杀”时,因课本内容叙述较为简单置办,仅通过四幅图片难以让学生感受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与日军的暴行,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在授课时插入《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片段,虽然片段内容较短,但足以让学生体会日军侵略的本质。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一种,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仍容易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需教师对其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不能直观过多,点到为止,从而引发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

思考。

第4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这一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教师运用教学技术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当然,具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则要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而定,不可强求一律,更不可为用而用,不计效果。

历史问题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问题的展示,对学生进行深刻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必须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师与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问题教学,正是解决这对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它通过教师对问题展示的外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其过程中,关键是“恰当”,“恰当”就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设计不管多么完美,愿望不管多么善良,但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就不能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原则。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教育学依据。

其次,要明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再次,要懂得中学历史教学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它要求学生在对基本历史事实、历史现象识记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基本概念,进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设计历史学科问题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注重对历史基本事实的调查和了解,并能从启发思维的角度,对教材的史实知识重新归纳,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在学生弄清、掌握历史基本事实和历史基本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目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概括思维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内在规律;运用间接思维去比较、判断历史现象的本质;运用创造思维对历史事物形成新的认识,并对现实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扩展。它包括历史问题的辩证思维,学术问题的争鸣商榷和学生的质疑问难三个方面。就是在设计历史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静态历史时空到动态历史时空的历史时空结构体系方面;从历史的哲学思考,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和不同见解,使他们视野扩大,思路开阔,学得更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这是历史问题教学设计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依据。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问题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通过调控、反馈,控制教学结构,促使信息系统的开放,让学生获得有序信息。

第一是信息接收系统的开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设计,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接收系统都处于积极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如高三历史的单元复习课,要求在原有章、节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重建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强化能力训练。教学中就可以复习线索为依托,采取顺藤摸瓜,引线串珠的方法,设计系列问题,形成问题系统,设置新的情景,引发学生通过概括、归纳、比较的思维活动,从宏观上对历史理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信息进行加工、贮存;又从微观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细微区别的信息进行接收、整理。

第二是信息渠道系统的开放。信息渠道既指课堂信息渠道,也包括课外信息渠道;既有教师传输信息渠道,也有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议论后的质疑反馈渠道。双向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扩大、加深、巩固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如复习《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这一章时,可结合现实,设计一些有关“波黑战争”、“车臣危机”、“巴以关系”的问题,既可向学生传输最新的信息,又可引起学生对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向多极发展的新思考,畅通双向的信息渠道系统。

第三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中已贮存了许多各类的信息,形成信息网络。且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接收新的信息,使其信息网络处于动态之中。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开启学生原有的信息网络系统,让他们运用已知的知识,经过联想、综合,接收新信息。如讲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时,可问:“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是什么?它与北宋、南宋、明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学生经过联想,至少可形成三个新的历史概念:①封建生产关系造成贫富悬殊及土地兼并严重,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②要求推翻封建剥削的制度及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③从口号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战争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而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在新的历史概念建立后,又要引导学生理清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网络结构,升华为历史观。此外,有些历史概念的形成,还要联系地理、语文、政治、外语,甚至数、理、化的知识。

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也可看作是历史思维能力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记忆、历史概念的理解、历史理论的运用——的构建过程,这一过程是有序的,它通过有序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相连,使学生的信息网络系统处在高度开放之中,不断深化学生的认识。

历史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包括深层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几方面。

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是指能够在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做到“以史为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景等方法,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思维训练创造条件。如在复习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可向学生提供“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捣毁机器”、“宪章运动群众集会”、“巴黎人民保卫蒙马特尔高地的大炮”三幅图画,引导学生从上述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中得出结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也从低级的破坏机器的斗争形式向高级的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发展。加深学生对“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也向学生揭示了隐含在图画中的“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把握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始终并存的这一政治、经济变化的内在规律。

历史学习的灵活思维:是指在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中,不为习惯思维所束缚,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主动变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设问角度的多变,问题答案的多个和解决方法的多种,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可迁移性。如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发散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教学设计时要把问题定位在历史三维空间的交叉点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如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试分析产生这种‘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中期‘民族运动’的不同表现及其最终结局,并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结局的认识。”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性和进步性等,可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

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谓之发散;将多个问题材料指向同一个中心谓之聚焦,也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如可列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有关香港问题的条文;丘吉尔在二战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有关条文,构成一组材料,指向关于香港问题的形成、根源,及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政策、措施,以及我国为什么过去失去香港,现在能收回香港等问题,就是将多个有关香港的材料聚焦于香港问题这个中心。可使学生的思维从多个方向聚焦于一个中心。

历史学习的创新思维:是指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的方法去对未知史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提出全新的创造性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逻辑化的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一般在总复习阶段进行。

借助联想,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设计,对历史现象进行顺向、逆向、横向、纵向的联想,然后根据内在的依存关系加以综合,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如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联想,引导学生认识无论是旧式的农民革命,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第5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一、物理学科专业知识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对一名技工学校的物理教师而言,应具备系统的、完整的物理学知识。物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学基础知识、物理学史、物理科学方法、物理学发展趋势与应用等。

1.物理学基础知识

物理学科基础性知识包括物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物理教师必须对物理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以免把不准确或者错误的东西教给学生。

2.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的学科,教师通过传授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等多方面品质。

3.物理科学方法

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每一次物理科学方法的更新都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可以说,不懂得物理学的方法,不了解物理学方法的应用,就不能真正地掌握物理学。

4.物理学发展趋势与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充满生机的学科,了解物理学的最新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不仅要熟悉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实际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这就要求技工学校的物理教师必须不断改变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相关学科知识

物理是综合性、实践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几乎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就数学对物理学的作用而言,物理学是以数学为工具的定量学科,数学不仅是表达物理内容的“语言”工具,而且是物理学进行逻辑推演和定量计算的“工具”。对于各个职业工种知识相互交叉的技工学校的物理教师,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不能满足于所教专业的狭窄范围,而应该多方面吸取其他学科知识,扩充知识面。

三、教育专业知识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技工学校的核心理念。这意味着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能够使教师迅速准确地解释学生的言行,并且在需要的时候,给学生适当的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业工作。

对一个技工学校的教师而言,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学知识:

一是普通心理学:通过它来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以便对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个大体的了解和把握。

二是发展心理学:各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道每个年龄阶段典型的心理特点,以及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等。

三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是研究学生学习的问题,研究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较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

四、信息技术素养

已处于电子时代的今天,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方式、开展社会活动交往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物理教师,如果不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以及科研服务,肯定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包括信息技术常用名词术语;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等。

第二,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例如,数据化原理,信息传播原理等。

第三,信息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信息系统是一个由硬件、软件等许多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个部分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功能。教师要了解一个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哪些硬件和软件等。

第6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信息;中学历史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41-01

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时展的特征决定的。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高速发展,影视信息充斥整个社会。影视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二是影视信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电影因其图像和感情而比任何纸面上的事实更具感染力。”这说明它可以在大众中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影视信息中的重要一员的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可以在人们历史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这一资源若能好好利用,它们将可以成为历史课堂里迷人的风景。三是影视史学发展的影响。“影视史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提出。1988年,海登・怀特在《美国厉害死学评论》上发表《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一文中称可以“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发展至今,“影视史学”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成的体系,但在史学界也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充分的重视。在其发展影响下,大量反映历史史实的影视资料纷纷问世。四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迅速,这一技术在各中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也出现在了历史课堂中,这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圣人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历史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 “影视史学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方式,使其成为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动态传授。”在这种动态传授中,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体验中感悟历史,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爱上这样的历史课。有了情就会有兴趣,让学生动了情这节课就成功了。

二、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具有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反思的能力。比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的片段,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反思战争,反思人性。学生在对战争的反思中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会更珍爱今天的和平。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的人会自觉地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实,会更正确地解决现实问题,会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力避免犯相同的错误。这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价值。

三、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待历史的看法或者说历史给予人们的启示。”“包括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意识、环境意识、责任意识等” “它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与社会问题的思维观念与方法。而且,它不仅仅体现为思维观念的方法,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行为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的表现,能对个人产生认同,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因此它还包括历史认识、历史情感、历史态度、历史认同以及历史反思等诸多方面,进而能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它能够使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历史、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发展中人的作用,能够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历史意识是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易于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认识。

四、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7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高中历史学科运用问题体系进行历史教学,它不仅是一般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的方法,它也是综合借鉴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图示教学、程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模式、理论,运用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问题体系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一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教师运用教学技术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在历史教学中,要想通过构建问题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变换和强化师生的不同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地确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师与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问题教学,正是解决这对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它通过教师对问题展示的外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其过程中,关键是“恰当”,“恰当”就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设计不管多么完美,愿望不管多么善良,但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就不能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原则。这是构建问题体系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教育学依据。

第二,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教给学生具体的历史知识,更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在历史教学中构建问题体系进行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这是构建问题体系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必须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在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步到位的,是要分层达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第一个层次。它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识记。这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要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基本概念,进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绝对不可能的。构建历史学科问题体系进行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注重对历史基本事实的了解,并能从启发思维的角度,对教材的史实知识重新归纳,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基础知识的运用是第二个层次。在学生弄清、掌握历史基本事实和历史基本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运用目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概括思维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内在规律;运用间接思维去比较、判断历史现象的本质;运用创造思维对历史事物形成新的认识,并对现实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扩展是第三个层次。它包括历史问题的辩证思维,学术问题的争鸣商榷和学生的质疑问难三个方面。就是在设计历史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静态历史时空到动态历史时空,确立历史时空结构体系;从历史的哲学思考,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和不同见解,使学生视野扩大,思路开阔,学得更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这是构建问题体系进行历史教学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依据。

第四,构建问题体系进行历史教学还要注重师生的信息交换与交流,通过调控、反馈,控制教学结构,确保信息系统的开放,让学生获得有序信息。确保信息系统的开放。首先要确保信息接收系统的开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设计,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接收系统都处于积极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其次是信息渠道系统的开放。信息渠道既指课堂信息渠道,也包括课外信息渠道;既有教师传输信息渠道,也有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议论后的质疑反馈渠道。双向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扩大、加深、巩固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再次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中已贮存了许多各类的信息,形成信息网络,且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接收新的信息,使其信息网络处于动态之中。构建问题体系进行历史教学,实质就是教师通过问题体系的构建,开启学生原有的信息网络系统,让他们运用已知的知识,经过联想、综合,接收新信息。在新的历史概念建立后,又要引导学生理清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网络结构,升华为历史观。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也可看作是历史思维能力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记忆、历史概念的理解、历史理论的运用——的构建过程,这一过程是有序的,它通过有序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相连,使学生的信息网络系统处在高度开放之中,不断深化学生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8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Key Words:Essential attribute;Archives;Historical certainty;Information

1 “本质属性”的范畴规定与哲学透视

1.1 本质属性的范畴规定。唯物辩证法认为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在事物的各种属性中居于支配的、决定性的地位。”[1]也即是说,本质属性“是某个或某类事物所特有的,决定该事物的本质,使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它自己的最低限度,并把这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这种最低限度所包含的性质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事物本质的规定性”。[2]研究事物本质属性的目的在于找到其之所以成为自己、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最低限度”,这个“最低限度”是该事物所特有的,其他事物没有。

1.2 对本质属性的两种哲学认识。对本质属性的认识,在哲学中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克里普克认为,名字的承担者,即个体连同其本质属性在一切可能世界中均保持同一。同一性一经确认,也就永远确定,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有截然的区分,本质是唯一的、必然的、绝对的。[3]

而在关系实在论看来,事物(作为关系者)及其本质是由特定的关系来定义的,关系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对应于对象及其本质属性的改变。因此,“定义”中所描述的那些“本质属性”,就不可能是完全脱离特定关系和条件的绝对属性,也不可能是完全与人存在及其把握方式无关的、所谓纯粹本体论的、形而上学的必然属性。相反,由于事物同周围环境联系方式的多样性,由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方式的多样性,因此,人们通过不同的“定义”来揭示出事物不同的“本质属性”总是可能的。[4]

不难看出,关系实在论关于本质属性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要求,“认识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客观物质进程及其规律,客观物质进程向前发展了,认识过程也必须随之推进”。[5]

2 档案本质属性之我见――历史确定性

2.1 历史确定性的内涵界定。“历史”一词的内涵较为宽泛,一般的认识是:与“现实”相对,泛指已经过去的事实、经历和记载等。张贵华认为:“档案定义中的‘历史’应为广义的历史,即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所以历史具有抽象性、广泛性和复杂性。”[6]由于档案相对于其所记载的内容所处的时间点而言属于已经过去,即现在的档案记载的是过去的事实和经历,那么,从内容和载体而言,档案乃是历史的产物。从档案的来源来讲,“历史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

“确定”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明确肯定,确实无疑,坚定、坚决。因为档案是第一手的材料,“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而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考察、认识历史时才需要用到它,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人们考察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甚至确证历史。从档案的价值来讲,“确定性”是档案生存于世的根本之所在。

2.2 历史确定性符合档案本质属性的质的规定性。根据前述“本质属性”范畴的规定性可推知,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区别于他物的内在的、本质的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的方面,“一物的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7]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关系范畴,学者们也大多是从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对比中辨认档案的本质属性。纵观现有的学术成果,学者们探讨较为集中的、与档案关系较近且不易区分的事物主要有信息、文件、图书、资料、文物、文献、情报等七种。这七种事物与档案的关系又大致可划分为三种:从属关系――信息、文献;平行关系――图书、资料、情报、文物;转化关系――文件。

2.2.1 从属关系

2.2.1.1 档案与信息。档案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档案信息与信息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即档案信息属于信息,这种观点已被广为接受。

那么,档案与其他类型信息的本质区别在哪儿呢?“迄今为止的社会现实表明:档案是一种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资源。”[8]换言之,档案与其他类型信息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最真实性、最可靠性、最具权威性以及凭证性与原生性。申农将信息定义为“用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9]那么,档案就是信息中用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资源”。而档案的内容又是“历史”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历史”提供凭证和依据。因此,“历史确定性”就将档案与其他非档案类信息区分开来。

2.2.1.2 档案与文献。文献是一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依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四个级别: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其中,零次文献是指未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手稿、个人通信、原始记录等;一次文献是指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在档案界,这两类文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原始文件(或档案)。至于二次文献(各种检索工具)和三次文献(各种编研成果),虽然也分别属于档案整理、检索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内容,通常却不能称为文件(或档案)。”[10]

档案与文献并不是严格的从属关系,二者在外延上有大面积的交叉重合之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档案都属于文献。但是,可以称之为档案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却占据着档案的主体。

知识性是文献的基本属性,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等档案类文献作为原生性知识,其所记载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人们将之保存,主要目的是在人们认识和查考某一特定的历史情况时提供依据和凭证,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从而提高认识的正确性,获得正确的知识,从而使其成为知识之源。而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则主要是基于获取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这一目的产生的,是对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的再加工。因此,“历史确定性”就将档案与其他非档案类文献区分开来。

2.2.2 平行关系

2.2.2.1 档案与图书。档案与图书在管理上虽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区别还是较为明显:图书是系统知识的结晶,在社会生活中功用主要是传播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而档案则是归档保存的、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文件,它的主要功用是为人们提供凭证和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档案与图书在外延上虽有交叉,即书稿也是档案,但是其区别也非常明显:书稿是作者写作过程的记录物,虽然其最终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图书,但是相对于图书而言,它却是作者写作行为和写作过程这一特定历史过程的反映和记录,它的存在不是传播知识,陶冶情操,而是在需要时为人们考察这一特定历史过程提供凭证和依据。

2.2.2.2 档案与资料。“资料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收集、交流或购入的书籍、报刊、图表、图片、调查统计资料、内部汇编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材料,它不具有依据作用和历史查考作用。资料的基本属性是知识性。”[11]资料是第二手的材料,它的来源比较广泛,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没有历史记录和凭证依据作用。也即是说,资料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人们的现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而档案则不同。档案是历史最原始、最可靠的记录和反映,是第一手材料,档案的主要作用和最终价值在于为人们考察历史提供依据和凭证,从而最大限度地“证实”历史,减少今人对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

当然有些资料如历史文献资料带有多重性,可以称之为资料,也可以称之为档案,更可以称之为文物,这在现实生活中,是被人们所认可,被法律所承认并规定了相应变通处置措施的。但是不可否认,当它被赋予特定称呼并被相应处置时,它的主要功能就被相应固定下来。

2.2.2.3 档案与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文物的范畴,其中第四部分“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实际上就是档案。[12]

上文分析过,有些事物同时具有多重性,既可称之为档案,也可称之为文物,法理上和文理上都承认了这种存在,也就没有必要再将它们区分清楚。那么,除去这一种情况,剩余的四种类型的文物与档案的区别在哪儿呢?

“档案主要以视觉文字(包括书写文字、技术图纸、影片、录像、机读文件)、听觉文字(录音)、触觉文字(盲文)来记录历史事实,而文物则主要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文物、博物馆机构就是以其馆藏文物为人们展现‘具体化了的往昔生活’(《苏联博物馆学基础》),通过陈列使人们把历史现象与自己周围现实联系起来,把许多不可知的现实问题变为可以理解。”[13]可见档案与文物的主要区别还是在功用上。档案的价值在于提供利用发挥作用,而档案记录历史事实恰恰是为人们考察历史提供了最可靠、最原始的凭证和依据。而文物则主要面向的是现实,它是要通过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把许多不可知的现实问题变为可以理解”。

2.2.2.4 档案与情报。档案与情报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但从总体而言,其主要功能是有明显区别的。情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等活动中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意识收集和传递的智慧信息,亦即情报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提供和传递相应的信息,这种传递和交流既有现实的信息也有历史的信息。而档案则不然,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考察历史提供依据和凭证,从而确证历史的真实性,它所提供的信息全部为历史的信息。

档案与图书、资料、文物、情报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档案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考察和认识历史提供依据和凭证,减少或消除认识的偏差和不确定性,甚至确证历史的真实性,也就是笔者所说的“历史确定性”。

2.2.3 转化关系――档案与文件。档案与文件有着近乎天然的联系,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而在实际工作中,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占据着档案家族的主体。文件转化为档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已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和归档保存。

由此可见,档案与文件虽然联系紧密,但是区别亦明显:文件是社会管理活动的一种工具,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现行作用,而档案则是处于半现行期乃至休眠期的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

从中可以分析出两点:第一,相对于文件而言,档案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属于过去,即历史;第二,从价值角度而言,文件的作用在于参与社会管理,而档案的作用主要是在需要时证明或者帮助证明文件所反映的其时的历史,更进一步说就是减少今人考察当时历史的不确定性。

2.3 历史确定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符合认识论的规定。“从辩证逻辑角度看,确定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必须联系到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实践关系下,某一事物的不同属性都有可能上升为本质属性。”[14]

信息社会,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信息自由度,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种自由只能是相对自由,无法达到绝对自由的理想状态,由此也产生了信息的稀缺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信息已成为与物质、能量并列的现实世界三大构成要素之一,而且其重要性正在不断加强。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表现之一就是对档案属概念认识的转变。过去认为档案的属概念是文件、文献或资料,而现在普遍认为档案的属概念是信息,即档案是信息的一种,甚至与时俱进地将档案看作一种信息资源。

1948年,数学家申农在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从此这一定义被人们看作经典性定义并加以引用,由此形成了广为接受的“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的观点。将历史确定性抽象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不仅符合人们将信息作为档案的属概念的普遍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确定性揭示了档案与信息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反映了人们因人类实践活动变化导致的对档案本质属性认识的变化。

3 结语

第9篇:生物信息学发展史范文

的信息文明、信息技术、人、人的历史观、互联网。

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它将是群众的扩大[1]。在信息文明时代,人们的历史创造观有了新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渗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们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工具体系和客体范围。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呈现出新的内涵。信息文明的发展不仅凸显了每一个人的力量,也凸显了每一个人的力量赋予群众组织和团体前所未有的强大能量。与过去时代相比,信息文明时代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力、速度、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信息社会深入发展、信息经济强劲崛起、数据开放运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科学认识信息技术在促进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自觉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实质是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一切其他活动。因此,人类历史首先应该是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的历史[2]。信息文明不是由脱离人类物质生产的智能机器来建设的。智能机器是人类制造的,并最终依赖于人类。人工智能的机器属性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信息(智能)社会中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不会也不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信息文明的本质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在丰富的信息实践中,人们不断更新物质生产方式,信息化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社会基础。恩格斯指出,自阶级产生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社会可以在没有工人阶级的情况下生存不管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阶级发生了什么,没有生产阶级社会就无法生存[3]。人民创造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人类理性的力量,已经充分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而且塑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随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物质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信息化创造了真正的全球生产条件。信息文明是全世界从事物质生产的文明时代。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且前所未有地扩大了人们的劳动时空范围。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早已突破了人类物质交换的时空限制。生产商和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瞄准每一个潜在客户。同时,互联网克服了时差给国际商务谈判带来的不便,使企业进行连续交易成为可能,交易时间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延长[4]58.信息文明的发展反映在人们今天吃的、穿的、住的和旅行的物质材料不是由人们直接生产的,而是可能不是在本地区或本国直接生产的。信息文明为人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全新的时空环境和技术条件。信息文明是智慧文明。随着信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材料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直接从事材料生产的工人阶级数量不断减少。在人与智能机器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正常的。绝大多数人将从事无形物质的生产和劳动,即信息的生产和复制将成为人们的基本活动。信息经济的全球发展是大势所趋。2017年,全球信息经济指数为0.5601,比2016年增长1.39%,比2011年增长6.58%[5]。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成为主导经济形式,全球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数量正在上升,劳动的主要形式是脑力劳动。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劳动的内涵,而且改变了劳动的形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信息社会正在加速成熟,新的劳动形式正在涌现。阿里研究院预测,在未来20年内,工业时代的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互联网从事自营职业和自由职业。仅在中国,就有4亿劳动力将成为自由职业者,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6]。社会信息创造了“自由劳动”以及劳动自由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本不再是机器、设备、工厂和土地,而是知识和信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不仅实现了知识和信息的充分流动和共享,而且最大限度地将社会化生产与社会化需求准确对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加速形成,不仅迅速降低了人类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的门槛和条件,而且削弱和消解了工业社会中资本对劳动的长期约束力。研究表明,在未来30年内,80%的全球贸易将不再由跨国公司和大型资本主导,而是主要由小企业和个人主导。1.

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在时空维度上改变了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而且重构了物质生产资料的过程,形成了新的物质生产过程,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塑造制造业,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新的生产革命模式。与工业时代扩展人类肢体功能的大型机器的生产过程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机器变得更加智能。智能机器不仅扩展了人的肢体功能,还扩展了人的大脑功能。在信息时代,科学已经成为一种直接的工具生产力具有普遍的社会形态。科学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科学应用活动方式是一种基本的劳动方式。人类劳动已经从自发自然过程的助手地位上升到自制自然过程的设计者地位,创造性已经真正成为劳动方式的第一特征[7]。人工智能、3D打印和其他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智能制造”2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在工业时代,工人成为仅次于机器的劳动过程的监督者和旁观者;在信息时代,工人和智能机器成为劳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机器和人成为彼此的“监督者”和“旁观者”。以小米手机商业模式为例,小米手机允许用户参与产品早期概念设计、功能研发、产品售前和售后服务的各个方面。通过企业互联网建立的虚拟开发者社区和用户社区,小米可以全天24小时在世界各地收集和提取手机发烧友,关于产品和应用的设想以及用户体验,小米引导和创新了生产,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小米手机已成为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的产业创新模式,引领了中国的智能制造浪潮[4]56。小米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地安排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了极低甚至零库存的生产和销售,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避免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无效生产,从而使生产成本最小化。从信息的角度看,以小米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浪潮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应用所引起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应用使需求和生产之间的联系最大化。需求对生产的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颠覆工业社会生产决定需求、生产引导需求的局面。马克思指出,在作坊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与当地工人的结合。在机器系统中,大型工业有一个完全客观的生产有机体,作为现成的材料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8]。在信息智能时代,在智能机器系统中,马克思的“完全客观的生产环境”真正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在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合作不再只是一种偶然现象。相反,合作劳动已成为一种现实现象“技术必要了”"这种必然性不仅受到作为劳动材料的大型机械的物质存在方式的限制,而且成为由信息化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技术必然性。质言之将信息资源应用于物质手段的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生产力重建新的生产关系。

在物质生产方式的转变中,也在精神生产中。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精神手段的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思想动力取决于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2]。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人民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强调一切精神财富也是人民创造的。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精神生产活动也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信息文明在人们精神生产中的维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精神生产的主体状况。自从文字诞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精神生产一直被少数社会上层人士所控制。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网络时代的精神生产模式具有颠覆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客观上每个真实的人都在不断地生成和创造数据。理论上,整个社会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精神生产的主体。从信息的角度看,知识、文化、精神、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形式。因此,在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知识、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活动都可以确定为信息活动中,知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生产和传播可视为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人创造文化,文化创造人。文化总是反映在各种符号中。例如,人类的器具、行为甚至思想都是文化的符号或文本。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创造就是符号的创造。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已经上升为精神生产中最重要、最广泛的生产手段。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为每个人产生和传播自己的思想、想法和感受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方式。没有一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人人都能参与精神生产。数千年来,由知识精英和占少数人口的知识分子垄断的精神生产模式面临解体。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其次,

是信息文明的又一表现形式,是精神文化载体的空前扩张和精神文化传播方式的空前丰富。根据卡尔·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除了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之外,还有一本《客观知识世界》,即《世界三》。所谓客观知识世界,就是人类思维的内容世界:思维的内容可以物化,成为语言、艺术品、书籍、机械设备、工具、建筑等人造物品和文化产品。思维的内容也可以是人类意识的固定对象,用语言表达,如问题、理论和猜想。虽然《世界三》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仍然存在争议,但它对我们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世界三”理论表明,知识世界作为思想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例如,在牛顿定律被发现之前,这条定律是客观存在的。本质上,知识世界并不存在于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头脑中,而是一种客观存在[10]。如果认识到“世界三”的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已经赋予人们巨大的揭示和表达能力“世界三”: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东西”有能力向“智慧”移动",揭示了越来越多的过去隐藏的,未知的知识世界,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学习活动正在走向现实。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不再是纯粹的人脑活动。脑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正在创造人机接口和人机交互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将催生从实验室到实践再到公众的“心联网”技术。第三,在

,《互联网+教育》引发的知识革命,不仅全面塑造了人类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模式,而且创造了网络文化等新的文化形态。理论上,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和经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无限期地分享给世界上的每个人。每一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和知识,在地球上有互联网的地方,学生可以无数次地学习。互联网为每个人学习、传播和创造知识创造了开放和低门槛的条件。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指出,一家微博网站在一天内的信息要比辛勤工作了60年的《纽约时报》多。一天上传的图像可以连续播放98年3。亿万互联网用户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而且还被网络文化重塑,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几乎所有人类精神文化生产都选择了新的发展方向。例如,可汗学院没有大量的资金,没有大量的教学人员,也没有巨大的校园空间,但它的用户在三年内已经增长到1亿。它有5000多个教学视频,并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如西班牙语、俄语、汉语语和法语。课程类型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教学科目。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2014年在全球拥有770万注册用户。一个大型的开放在线课程可以同时为数万人提供学习机会。在工业时代,只有大型资本所有者、少数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才能触及不列颠百科全书。每一个新版本都需要十年的规划和250吨的金属印刷。维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受欢迎的在线参考书。它被认为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有力对手。目前,整个网站有287个语言版本,全世界有近十亿人使用它。然而,它没有专业的编辑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的1600万志愿者为它提供条目或更新条目。从2001年1月15日正式上线到2014年,维基百科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网站,有3124万条条目,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260倍,编辑量超过7.18亿次。4.创造知识和文化不再是少数社会名流和精英的专属权利。各种各样的在线学习平台为每个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让他们在每一刻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学习新知识。在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个性化、终身学习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现实的选择。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像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那样迅速、彻底、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活动以及整个世界的文化面貌和文化格局[11]。随着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数字学习和数字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所有时间片段都有助于文化的产生和传播。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向高水平的持续发展,而且不断推进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改造,从而实现历史进步。人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涵。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变革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支持和参与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的支持和参与程度决定了历史格局或历史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推动社会变革的形式、手段和方式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们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新的形式和内涵。互联网的空前发展为人们的政治参与创造了条件。每个网民都可以随时随地监督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互联网不仅可以聚集数亿人的力量,还可以加速政治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舆论与动员由互联网形成的普罗大众不仅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其改变社会的能力,而且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扮演着倍增器的角色。以政权更迭为例,有三条基本路径:一是外部力量推动一国实现政权更迭;第二,全国发生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推翻旧政权和旧制度的革命运动;第三,政治上层阶级和精英积极适应社会呼声,自发进行行政改革和制度创新。比较信息革命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上述三种政权更迭路径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在一些国家所谓的非暴力“颜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国际发展步伐的加快,互联网在资本主义阵营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战略中也显示出重要的政治影响力。今天,政治力量之间斗争的方式和结果越来越依赖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是信息媒体对政治模式的塑造作用[13]。质言之认为,信息技术为普通民众参与政治变革提供了技术、社会和组织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降低了其应用门槛,数亿人日益成为网民,为人们参与社会变革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新兴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如果人们认识到信息代表权利和权力,那么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将大大增强个人的权利和权力。网络可以为每一位网民提供一个政治参与的论坛和平台。互联网不仅增强了个人的社会存在感,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自组织能力。互联网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从而为数字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个人不再是政府的“最后晚餐”。他们可以组成自己的集体。数字公民社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政治结果。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公共空间[14]。互联网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将数亿人组织起来,他们才能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便利的联系方式。全球社交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显示了网络强大的自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从本质上讲,

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政治制度或政权组织的变革和更新,还包括一个国家法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动态完善过程,社会变革不仅包括激进和剧烈的变革,也包括渐进和温和的改革过程。网络问政是互联网普及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进步现象。作为表达和聚合公共利益的有效渠道,互联网将更加安全、方便和高效通过网络平台,人们能够高效地行使和实现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15]。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直接有效途径。互联网对政府监管有效性的实现,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权利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的运行受到网络社会的全面监督和舆论的影响,使政治运行更加透明和民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一些过去长期存在或政府刚刚出台的不合理的制度、法律法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当网络舆情持续关注所产生的压力传递到政治权力系统时,必然会引起政治决策系统对政治决策过程和政治问题的审视,从而可能修改和完善原有的政治决策和政治问题。在反腐败斗争中,“网络反腐”也成为全球信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新现象。实质上,所谓电子民主、数字民主和蒂凡尼早餐是指人们分享过去少数人所代表或享有的权力,从而实现个人参与社会和政治变革。总之,与以往相比,信息时代的人们获得了新的生产力、新的政治权利和权力、新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信息文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果。随着信息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必将获得更加真实和巩固的历史主体地位,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将获得更加实质性的条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入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总的来说,互联网信息事业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它应该而且能够率先实践新的发展观[16]。建设和发展信息文明,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是丰富和拓展人民解放军道路的新途径,新领域。信息文明的发展对促进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信息文明是一种新的动力、新的阵地、新的领域。自觉探索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值得全社会的努力和期待。

[1]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王伟光。人类思想史上的新历史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15。

,[4]。互联网+:未来的无限空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5]国家信息中心。2017年全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EB/OL]。2018年5月10日。Http://Stanford University[6]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系列报道之一:数字经济2.0[EB/OL]。2018年5月10日。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1213.html.

[7]夏洛克?潘叔明。《现代技术革命与劳动方式改革哲学研究》,1985(7):20-26。布尔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3

[9]尼克史蒂文森。理解媒体文化[M]。王文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

[10]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0.

[11]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419.

[12]周兵。互联网已成为推动“颜色革命”发展的重要平台。政工学刊,2016(8):85.

[13]肖峰。信息技术哲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208.

[14]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和社会[M]邱道隆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38-139.

[15]康西兴。网络政治:本质、意义和实现途径[J]。廉洁政府文化研究,2010(2):39-43.

[16]。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1见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