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第1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一、学校德育中应帮助家长转变自身教育观念

每位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所期待的,只是局限于自身的教育观念,很多时候家长会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家校联系中可以跟家长更多地探讨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应当注重德才兼备,以帮助孩子“成人”作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当前家庭道德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重智轻德。作为父母,家长应该转变这种观念,不能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21世纪是需要人才的,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是人才。为此,家长在给予孩子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关注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孩子品德的发展,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怎样做人。父母应该转变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能将孩子当成是自己的附属品,忽视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在孩子犯错时打骂孩子,不尊重孩子。也不能将孩子看成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事都围着孩子转,溺爱孩子。更不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父母应当将孩子看成是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家长要以平等、民主的观念对待孩子,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主动承担起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二、学校德育中应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家长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不能简单随性而为。

1.以身作则原则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依靠口头的说服教育而忽视言传身教。家长应当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应当怎样与他人相处,怎么处理夫妻关系、朋友关系,怎样做到尊老爱幼。父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展现家庭美德,孩子会自觉以父母为榜样,向父母学习。言传身教比口头教育更具说服力,父母在孩子面前孝顺老人,帮助亲人,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做到孝顺父母、乐于助人。父母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对孩子品德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以情动人原则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助于父母开展道德教育,孩子与父母之间和谐,会使得孩子更加信赖父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父母应积极开展各种家庭活动,搞好亲子关系,做到以情动人,进而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以感情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会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近,孩子在这种氛围下会自觉关爱自己的父母,培养孝顺心和爱心。

3.持续性、及时性、针对性原则孩子的品德是在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品德一经形成,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具备终身性的特点。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孩子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进行教育,应遵循持续的原则,随时关注孩子的发展状况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孩子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偏差思想。总的来说,父母应当遵循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以身作则,以情动人,有针对性地在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教育。

三、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当帮助学生正视家庭道德教育的环境

家长应该努力优化家庭内部环境,为孩子营造优良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环境,具体而言,应当给孩子营造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破裂的家庭环境必然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伤痕,使得孩子在性格上内向、孤僻或是忧郁,缺少爱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极端,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则能使孩子乐观、自信。教师需要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家庭环境,让学生明白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家长和孩子双方之间共同努力。孩子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应当多多主动和家长沟通,告诉父母成长和自己的困惑,让家长慢慢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最终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借助家长委员会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合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展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结合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开展家庭道德教育,促进家庭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一致性,促使道德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保持连贯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家长委员会活动,教给家长一些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孩子的大体情况,便于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家校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一致性、延续性和连贯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五、借助社区平台,提供实践场所

家庭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对此,可以借助社区这一平台,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开展诸如社区敬老、社会环境保护、社区帮扶等活动,为孩子道德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使得孩子在参加社区的活动中,实践其学到的道德知识,逐步形成诸如爱护环境、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社会公德,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六、发挥社会民间慈善组织的作用

第2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知识本位;家长学校;社工介入

家庭教育主要指的是父母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活动,当然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互动[1](P4)。一直以来,人们的认识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学校教育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刻的教育方式,家长很少去思考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以及应该营造怎样的家庭氛围,包括部分80后和90后父母都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职责。进入新时代以来,家长逐渐意识到家庭环境以及他们自身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上一代的“散养”转变为严格把控,教养方式和教育特性等也出现了偏差。本文就通过分析新时代家庭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者能够从哪些方面介入以最大程度解决问题。

一、新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知识本位为背景底色的家庭教育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多样化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方面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知识本位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背景色调,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学校教育中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因此,家庭教育也由伦理本位转换为知识本位。知识本位型的家庭教育忽视和弱化了家庭的其他功能,父母看重孩子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品德素质反而不做过多要求,甚至不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他们关心孩子,但是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缺乏恰当的沟通技巧,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成长和优异成绩。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觉得在家长眼里学习成绩远比自己更重要,失败的挫折感阻碍了他们的自我认同。知识本位的家庭教育观还使得亲子关系淡漠,减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例如:当前的学前教育都是向知识化靠拢的,父母以自己的经验和眼界替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忽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情感和支持需要,把幼儿时期的孩子送到外语启蒙班,以赢在学习的起跑线上[2]。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中提到孩子在幼儿时期最需要获得的是自信与自主的心理素质而不是所谓的双语知识。违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规律的家庭教育行为把孩子的生活狭窄为知识的学习,造成孩子的片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本应该是父母,父母由于扮演角色的不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作用也就不同。研究发现,西方的许多理论,如生态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都表明,家庭中父母自身的特征以及与孩子的人际互动等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的角色同样重要缺一不可[3]。但在我们现代的家庭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母亲的责任,而父亲要工作挣钱养家,没有时间也没有女性那么细腻的心思去关心孩子。父亲责任的缺失源于其错误的认知,大多数男性认为生儿育女、教育孩子是女性的职责,父亲教育孩子则是对母亲的帮助,那么一旦父亲把自己从家庭教育中抽离出来变成旁观者,家庭教育主体的缺失状况也就出现了。这不仅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教育对于其自身自主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美国社会学家保罗阿马托曾提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由父亲提供的,父亲缺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每个家庭中父亲需要发挥自己的教导与榜样作用,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与教导。

(三)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家庭教养方式很多,如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现代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养方式就是专制型和溺爱型。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厉,希望孩子能够达到自己对他的全部期望,他们大都实行侵入式的教养方式,主要通过引发儿童的内疚感和焦虑感来管理孩子的日常行为[4]。比如,他们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父母的辛苦工作努力挣钱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孩子们听多了这样的话,慢慢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要求,因为父母本身就不容易;也不敢培养自己的爱好,因为那样就是分心,不努力学习,是对不起父母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更倾向于压迫自己的天性,容易养成怯懦不自信的性格,不利于儿童自立。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这是人类的本能,但很多家长把握不好爱与溺爱的度。溺爱会使孩子经不起挫折,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不能够独立面对磨难。而爱一个孩子是教会他怎样照顾好自己,怎样承担自己的责任,在被挫折绊倒的时候扶起他、鼓励他,而不是自己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正确的认知、理性的能力都要在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麻烦的过程中获得。另外,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要有明显的边界,但采用不当教养方式的家庭中往往存在混淆边界的行为。对此,父母需要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但有时候也要发挥自己作为家长的引导职责,避免孩子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四)家庭教育的功利性人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生活,这就需要从社会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取社会支持,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家庭就是个人非正式支持的主要来源,在这里笔者强调的并不是家庭的经济功能,而是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我们习惯教育孩子要坚强、成熟,努力学习,不轻易言败,但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在家里他们可以不用顾忌丢脸或者因为自己的失败羞耻,因为家人会无条件支持他,做他坚强的后盾。只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自信的、不轻易言败的。但反观现在普遍的家庭教育,部分父母不注意呵护孩子的自尊,没有教给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不顾孩子的意愿为他们报各种特长班,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的想法并没有错,但父母不应该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和意愿,只拿成人的利益评估法来计算投资回报率、替孩子做选择,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功利性太强,损害了家庭的支持功能。

(五)家长学校的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完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是为了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能力而设置的机构,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他们自身要克服的困难,顺利度过才能获得自信、自主等品质,因此,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学习新的理念。但现在大部分家长学校似乎都只关注教导家长怎么去教育孩子,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语言。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家长自身,家长学校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怎样提高家长的道德素养、认知水平和传输正确的价值观上,因为父母都是通过日常的家庭沟通以及行为举止来影响儿童的言行举止,如果他们自身的素养不高,只会照本宣科按照条例去教育孩子,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新时代的家长学校一定要与时俱进,认识到当今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不断推出适合家长的教育体系,进而达到提高亲子关系融洽度、完善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社会工作者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介入层面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其介入层面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对于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对策,以解决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微观层面:针对家庭个案提供的服务当发现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时,一定要重点评估其家庭结构、家庭沟通方式等对他产生的影响,以确定其家庭教育理念是否存在问题;或者遇到因育儿理念产生困扰主动向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对象时,一定不能擅自对他们的问题下定义,可以通过观察法以及分析其家庭结构图和内部的社会支持网络图示进一步判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父母自身认知的问题,还是沟通出现误差。然后,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放弃忽略孩子个性一味追求特长的想法,让孩子父亲充分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重视孩子品德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强调家庭教育的知识化。对于那些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多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防患于未然。社会工作是强调爱与尊重的专业,我们要接纳服务对象出现的问题,传输正确的价值理念,使父母能够更好地尊重孩子。

(二)中观层面:社区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平台社区是具有互动关系和共同维系力的,且生活在某一共同领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因此是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针对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掘社区资源,利用社区的基础平台进行宣传。例如:可以邀请亲子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定期去社区进行讲座宣讲,传授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知识,解答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疑惑,最重要的是讲解关于父母如何提升自身素养、保持理性认知以及规范自身行为的要点。社会工作者要联合社区居委会搞好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印刷、分发家庭教育手册,引起社区居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鼓励父母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座谈会;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和社区共同合作的运行机制,宣传落实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宏观层面:社会政策倡导以及设置社会工作专职新时代家庭教育不断出现问题,重视知识、轻视德行,不当的教养方式以及家长学校也存在不足等,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立法也提上日程。制定家庭教育法已被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三类项目,在相关的讨论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建议: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执行机构,如在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置家教中心、学校设置家庭教育课程,明确家庭教育法的执行主体。笔者认为,家教中心的任职人员应该由既熟悉家庭教育又了解社会行政的社会工作者充当,因为社会工作者在分析基层社会问题和提出对策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在跨部门合作中也会有很好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另外,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政策倡导者,既然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重视,那么我们就应该将从下到上的意见总结起来,为有关家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推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3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教养方式比较集中的反应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幼儿社会性: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教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社会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一)溺爱型。有的父母过分地爱孩子,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干涉过多,这也不允许去那也不允许做,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所以孩子表现的常常怯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好,对事物缺乏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过份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小孩百依百顺,任凭其呼风唤雨,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样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有错误也不能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当时的满足,缺乏自信、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专制型。专制型是教育方式也属于高控制教育方式,专制型这类型的父母对幼儿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父母会无条件的要求幼儿遵循自己的规则做事,对幼儿违反规则的行为又表示不满,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幼儿绝对的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父母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好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关注幼儿的一切行为,行动都加以保护监督,父母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的出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幼儿常常容易形成自卑、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由于从小缺乏关爱,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造成幼儿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长此以往,将会与家长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三)放任型。放纵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权威型教育方式的父母一样对幼儿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表现于家长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幼儿是拒绝的,对孩子的需求也不做出及时的反应,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他们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对儿童缺乏管教,听之任之。

(四)民主型。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家长对幼儿是理解与尊重的,他们会与幼儿心贴心的交流及给幼儿自由的成长的空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贴心的帮助,对子女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三、家庭中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出现差异,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提高家长社会化教育的意识,自觉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

(一)建立民主化的家庭。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应把孩子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又让孩子克制住自己,尊敬父母和长辈并对幼儿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人父母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建设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要严而不、威而不猛,态度言论前后一致,使他们从小就人自己身上习得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体谅人等优良品质。

第4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父亲;子女教育;缺失;重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5-0007-03

父亲作为子女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在子女儿童期的人格发展、社会认知等方面乃至在青少年期的社会往能力、独立性、创造性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父亲教育淡出”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因此,为扭转这一现状,我们更要重视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父亲应和母亲共同参与家庭教育,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协同教育孩子,共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一、父亲在子女教育中角色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思想观念导致父亲角色错位

受“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分工格局和中国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一些父亲忽视甚至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他们认为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供养者。因此他们的重心应该是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而忙于在外面打拼,努力地赚钱养家。尤其当今社会竞争加剧,男性承担的压力较大,因而往往被迫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而这一角色很自然落到了工作压力较小的母亲身上,教育子女往往由母亲去承担。可见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现代家庭更多的生活负担落在了父亲的身上,而面对养家以及职场上的各种压力,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也是必然的。

(二)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导致父亲失去了教育权利

在中国很多的家庭中,父母亲分别扮演着“严父慈母”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不少父亲以为“严父”就是板着面孔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他们无视孩子独立、自尊的心理需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因而导致孩子对父亲畏惧疏远或对立,父子关系紧张、扭曲甚至破裂,致使父亲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权威地位。另外在学校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男教师的数量永远少于女教师。仿佛教育孩子是女性的天职而男性只是充当配角。另外在教育手段上,女教师相较之男教师来讲,感性多于理性。使孩子在心里形成一种印象,他们更愿意听女性对自己的教育和劝导,久而久之导致父亲这一男性角色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差。

(三)家庭角色结构倾斜,导致父亲教育权失落

由于现代家庭中父亲承担的重要角色,有一部分父亲们经常不在家。即使回到家时,与孩子交流谈心的机会也很少。孩子经常接触的是母亲,常常是从母亲那听到对父亲的评价。因此父亲的形往往是取决于母亲的塑造。而在一些家庭中妻子不尊重丈夫的自立、独立、平等的人格和共同管理家庭、教育子女的权利,在子女面前常常有意无意地唠叨丈夫的缺点、毛病,贬损丈夫的形象,降低丈夫的威信,在这种家庭氛围当中,在缺乏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男性的家庭角色被淡化,即使不少父亲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家教中的分量,也只是担任保姆、助教的角色。

(四)目前对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欠缺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家庭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多局限于母子关系,父亲对儿童的影响的研究较薄弱,这除了片面地认为孩子的发展主要受母亲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未能把家庭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把家庭看成是一个整体,就必须研究父亲和母亲的教育角色问题,分析父母各自的教育优势和相互差异,以便使之相互配合,协同教育子女。

二、父亲对子女教育的独特影响

(一)父亲对子女在儿童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行为的过程。儿童的性别化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的影响,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父亲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认为父亲在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中起关键作用。在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中,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和模仿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对于男孩来讲,父亲的影响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气质风度来表现阳刚之美。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对于女孩来讲,父亲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孩子成人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也更多地受到早期与父亲关系的影响。

2.父亲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

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核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学者孟育群(1992)通过测量和分析,认为父亲的太过干涉对儿童人格因素的影响极大。如干涉型父亲管教下的子女,一般身心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忍耐力差、爱推卸责任而且依赖性强、缺乏远大目标和理想。父亲的太过关心和溺爱一方面可能使孩子变得任性、娇惯、影响情绪发展、易动感情,使儿童人格发展受阻,缺乏自控能力,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表现出较多的过失行为;另一方面会使孩子缺乏对公正的理解,因此可能表现出飞扬跋扈、不能忍受挫折等行为。心理学家麦克・阂尼的研究资料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更富于男子汉气概。

3.父亲对儿童认知发展有促进作用

在家庭中,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性,儿童从父亲和母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儿童从父亲那儿可以学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并能通过探索各种游戏活动,使儿童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培养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求知欲和好奇心,因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男孩智力发展影响更大。耶鲁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这一研究并不是否定母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是强调对儿童的发展来说,通过改善父亲的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将会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心理学上的相似研究也表明,父亲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儿童的学业成绩有关,在家庭教养中,父亲更多的是与儿童玩耍,对儿童进行知性教育,父亲的传统性别角色在社会中更多的外向性使他们能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启发儿童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

(二)父亲对子女在青少年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父亲是子女青春期教育期必不可少的角色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关注社会和自己的理想,常常对妈妈的唠叨非常反感,父亲则在这一时期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所以,父亲应该尽早成为孩子可依赖的靠山。以女孩为例,有调查表明:与父亲关系特别好的女孩,青春期发育迟于那些与父亲关系一般或不太好的女孩。女生对异性的价值判断,往往是从认识父亲开始的,家长务必以身作则,并教给女儿一些与异往的技巧。另外,缺少父爱的孩子在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一是情绪不稳定,容易忧郁、恐惧、紧张、焦虑;二是自卑心理严重,安全感很差,胆小怯懦;三是与母亲的关系容易紧张,甚至对母亲产生反感或敌意;四是意志薄弱,动手能力也较差,做事缺乏毅力。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作用是不可互相替代的。

2.父亲对子女青少年期的社会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去母亲,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而到了青少年期,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期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的行为几率都较大。另据孟学群和宋学文的研究发现,父亲对子女少年期社会化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比母亲的作用更显著。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第一,青少年随着社会性的发展,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等原因,他们的关注点逐渐转向社会的存在、发展和人生的意义等一些问题上。他们希望学习社会生活知识、经验,向往参与社会活动,发展人格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而父亲正好符合这一角色的需要。第二,父亲对青少年至关重要,他既是教养者又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还是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在我国当前多数家庭中,一般父亲比母亲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接触社会广,在家庭对外活动中担任主要角色。父亲的角色举足轻重。第三,母亲对青少年的教养态度方面的问题比父亲相对更严重。母亲的干涉、唠叨、溺爱,使强烈要求独立的青少年期的孩子特别反感。因而,青少年对母亲管教态度的意见比父亲更大,削弱了母亲的教育影响作用,相对增强了父亲的教育影响作用。

3.父亲在青少年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父亲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在孩子眼里是社会力量和规则的象征,是家庭和社会联系的纽带。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意识到父亲的权威和力量,就会对父亲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去模仿父亲的行为,并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我国儿童教育专家刘建清通过研究指出:父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发违法犯罪行为。西方一项对父亲与子女违法犯罪行为关系调查表明,违法犯罪人中有22% ~57%人的无父亲,特别是14~17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者中,无父亲的人居多数。这是因为无父亲会对子女的人格、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与违法犯罪行为有关。另外,父亲的不良行为也会在相当程度上诱发子女的违法犯罪行为。所以他认为,有不好的父亲比无父亲的情况更糟。由此可见,父亲的形象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窗口,持续而深刻的父爱和良好的父子关系有助于子女个性的健康发展;而消极的父子关系和父亲形象将大大地促使子女在日后的不利情境中产生违法犯罪的动机。父亲的存在和父爱及良好的父子(女)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源泉之一,对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尤其是双性化发展,社会化、青春期的顺利渡过以及道德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重建父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父亲对教育子女重要性的认识

观念是指导行为的依据。要从根本上扭转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不良局面,必须转变思想意识。作为父亲,首先应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误区,把教育儿童作为自己的责任;其次,父亲应提高自己对教育子女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具有的独特作用,努力提高文化素质,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与母亲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现行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应当从“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应该女人管”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孩子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早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儿童时期和少年期,而且还体现在人的整个一生之中。因此,作为父亲应该多抽些时间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潜移默化地用自己的言行指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调整家庭角色,重拾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权利

在传统家庭角色分工里,男人是给家庭提供安全保护和物质供养的人,女人则担负着怀孕、生育、抚养、教育子女、履行“相夫教子”的天职,人们也习惯地认为父亲是外界事务的参与者,母亲则是家务活动的中心。对忙于外界事务的父亲来说,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远远没有母亲承担的角色多。长期以来导致的结果是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教育负主要责任,而父亲充当的是配角的工作。致使父亲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处于劣势地位,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了。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适时地调整父亲对子女教育应该承担的义务。父亲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在家庭当中充当和母亲一样的教育角色。和母亲一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共同出谋划策,促进孩子的教育全面发展。

(三)优化家庭氛围,提升父亲教育影响的亲和力

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教养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父亲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亲和力,使孩子易于接受自己的教育。同时,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的养成,有利于家庭学习气氛的形成。所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必须的,但和谐的家庭氛围的营造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父母应相互尊重,教子观一致;父亲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参与家庭的共同活动,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子女对长辈尊重体谅,双方之间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营造温馨、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父母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稿件编号:100316004)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35~436.

[2]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26.

[3]邓李薇.亲子依恋中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角色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1).

[4]仝召燕.试论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独特影响及其优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8,(6).

[5]朱启胜.家庭教育方法探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l).67~68.

[6]王俊燕.浅议父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第5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46-02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会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教育问题,虽然在多子家庭中也存在教育问题,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更加突出,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来重视亲子关系,重视父辈对子辈的家庭教育。在封建社会一直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可以说,我国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当代,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我国几乎是从多子女家庭直接转到独生子女家庭,中间过渡期极短,无论在观念上、心理上、还是教育经验、教育方法等方面,人们都很难适应,仍存在许许多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居于特殊地位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往往影响他的思想意识。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居于特殊地位,往往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尽管孩子的特殊地位问题不仅仅在独生子女中才有,但在独生子女中更普遍些。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极高,被视为“小皇帝”,这极易造成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不合群等不良性格特征。马卡连柯也曾强调指出,父母把爱集中倾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让孩子极端地放任自私,不仅会损害父母的幸福,而且也损害了儿童的成就[2]。在家庭中被供奉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关心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办,使自己普遍缺乏自立能力,特别是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将来在社会上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现实中就有研究生因自理能力差而害怕出国深造,最后精神失常成为废人的例子。

(二)偏重智育,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由于“独生”,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独苗身上,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有的家长为了逼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甚至采取种种高压手段,使孩子失去生活的勇气,走上了绝路。具体表现在:

1.重视分数。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孩子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

2.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然而家长只知道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学好功课,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这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但很多家长只管学习好坏,不管思想品德如何,也不管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对孩子的学习只求高分,不管能力和质量。实际上,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文化学习和其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品质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社会发展的进程混乱家庭教育。“中国独生子女人格状况与教育调查”显示:有96.5%的父母表示“非常愿意”与孩子谈话;85.7%的孩子表示“非常愿意”和父母谈话;亲子之间“经常谈话”的仅为50.8%。谈话的内容中,谈孩子学习问题的占77.9%。这些数据表明,家长和孩子都希望互相沟通,但社会发展的加快,家长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更加直露。一方面家长无暇顾及孩子内心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家长中的拜金主义倾向也影响着孩子,阻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另外,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是在看着日本卡通、美国动画、喝着可乐、啃着汉堡包、欣赏美国大片、听着摇滚音乐、打着网络游戏、用着QQ聊天中长大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鉴别能力不强原因,极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产生诸如盲目模仿、迷恋网络等心理现象和行为。

2.选拔用人制度上价值取向问题误导家庭教育。自隋朝设立科举制度以来,国家通过“考试”的方式为有才华的平民百姓开辟了一条可能通向名利和富贵的道路。现在中国虽然不再“按考授官”,但用高考选拔人才,其意义和目的基本相似,高考制度有其一定的科学性,但其弊端也是突出的,考试形式单一,培养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在用人选人衡量人才上理念不够超前,始终把人们的学历水平看得很重,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的惯性用人思维,越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越容易获得好的工作。处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家长自然把高考作为孩子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这就造成了家庭教育中过多地注重智育,忽视了其他教育。

(二)家庭原因

1.独特的生长环境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独门独户”的生长环境,使独生子女缺少与兄弟姐妹以及同龄伙伴相互影响的教育因素。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极容易造成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不合群等不良心理特征[3]。

2.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家庭教育。家庭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单一;二是家庭结构不完整增多。独生子女家庭模式越来越单一,孩子的亲系结构呈倒金字塔形,致使家庭成员把更多的关住度和重心下移到孩子身上。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原因较多,有婚姻自由开放度增加,也有女性地位提高经济独立带来婚姻意识的变化。我认为,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与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尤其是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有1400万下岗职工,昔日稳定的家庭日益受到冲击,家庭解体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单亲家庭在教育独生子女上问题尤其多。一方面要照顾上辈和孩子的生活,一方面又要参加工作获得经济来源。这使单亲家长往往忽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忽视了教育。孩子在学业和为人处事上更加异常。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又缺少至亲的兄弟姐妹的倾述,孩子会出现人格不健全和心理扭曲。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的加快,使留守的独生子女比重在增加。对于此类孩子,家长选择要么交给上一辈托管,要么送到寄宿学校。这会使孩子们对父母亲的原始情感没能得到发展,会淡漠亲情。对于孩子正常的人格发展极为不利。

(三)个人原因

1.家长的素质低下

(1)思想意识上的愚昧。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由于中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我国文盲、半文盲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父母。那些担任着家长的文盲和半文盲们,根本意识不到科学育子的意义。很多家长们认为家长的话是绝对真理,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作为家长不用加强自身修养。

(2)自身经验的局限性。家长自身通过父母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怎样教育子女,掌握了一些培养孩子的能力。祖辈们怎么教育我们,我们就怎么教育下一代。

(3)知识、观念的更新跟不上时代

在新的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掌握的知识往往比家长掌握的更多,涉及面更宽。而许多家长还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注重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和技能,沿用旧知识、旧方法来教育孩子,仍然一如既往地维护自己的家长威严,却早已被孩子所不齿和看不起。

2.家长的心理因素。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陷入溺爱和过分管制的误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第一、由父母主观性心理造成。不能客观地评价和要求孩子,给孩子造成不良心理压力。第二,由父母的补偿性心理造成的。总希望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从而在心理上得到补偿。想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享受得好,接受好的教育,将来找到好的工作,结果给孩子过度享受,过度保护,过度灌输,过度疼爱,恶性循环,从而造成一系列教育问题。第三,由父母的虚荣心理造成的。爱子之情,人皆有之,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成为人人夸奖的孩子,这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这种爱子之情是基于一种炫耀心理和虚荣心理,就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4]。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文化修养、道德个性、行为习惯、家庭生活环境等,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使之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育人观

1.提高认识。常言道:“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长一生的功课,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做好这门功课,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家长。

2.更新观念。每个人一生的成长应该独立经历和面对很多风雨和挫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家长们永远让孩子躲藏在自己的羽翼下,孩子就不可能像雄鹰一样搏击蓝天。所以新时期家长的角色要由对孩子遮风避雨的保护角色改变为培育孩子的辅助角色,使家长们自己现有的知识、能力、家庭环境成为培育孩子的肥沃土壤,可以让孩子们在这片土壤中自由呼吸、良性发展、快乐地健康成长。家长要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社会,融入社会;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成长。

3.偏重智育转向教育孩子成人。综合性素质高、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二十一世纪将备受欢迎。任何一种只注重侧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是和社会、时展相违背的。家庭作为孩子进入社会前的“演习场”,其首要任务就是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即“学会做人”的教育,使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这要求家长们在弘扬传统道德精华的基础上,更要关注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的培育。如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同时家长要指导独生子女通过接触社会、通过各类传媒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社会道德规范,以提高其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再者在家庭思想教育中,加强养成教育,把一向做人的品德和思想逐步内化为孩子的信念。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正确引导独生子女健康发展。

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注重自身的形象和修养,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特征和品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3]。其次,要把关心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即做到既要爱护、关心孩子的成长,又要严格要求,决不溺爱、迁就。父母不应总把独生子女中学生当作小孩子看待,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困难,决不应包办代替[5]。

(三)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1.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运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应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多看修身养性的书籍,多掌握一些尤其是科技方面的知识,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知识内涵来影响孩子。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培训班,让家长来学习现代教育知识,共同交流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心得体会,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时,家长要求独生子女全面发展,自己也要努力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兴趣和爱好,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不断交流、沟通。孩子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更容易诱导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社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和家庭,对独生子女施以正面、积极的影响。首先,国家教育部门要切实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都纳入对人才的考核范围。其次,社会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独生子女教育中的积极因素与表现,要充分揭露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再次,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

结束语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将会更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育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3

[2]万云英.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1

[3]兰金刚.浅谈独生子女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成因及教育策略[J],科教文汇,2007

第6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影响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reschool education),它主要是指对3~6岁年纪的儿童进行教育。幼儿教育是整体教育的开始,同时也为未来接受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们把人的一生按以下阶段来划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的年龄应该接受不同的教育,而3~6岁阶段是孩子了解社会的初期,我们应该注重这个阶段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指学前教育,是和前面婴儿时期教育的一个衔接,同时也为后面的初期教育奠定基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重要而且特殊的阶段。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指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也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以后的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我国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如过度保护,很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表面需求,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对于孩子过分地保护,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过分溺爱,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地宠爱,逐渐形成了一种家长包办的形式,使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过分依赖父母等,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身心严重失衡,会出现暴躁、冷漠等问题;漠不关心,孩子为了引起父母对自身的注意,经常会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必不可少的。

三、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内容

目前很多的国家改变了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幼儿的素质、性格和智力三方面,同时也培养幼儿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体现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幼儿教育的发展,我们从性质上来看,主要是强调幼儿的全面性发展,使其成为有尊严、有价值的个体,同时也为幼儿的发展奠定教育基础;从构成上看,幼儿教育中主要包括身体、知识、能力、智力、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幼儿教育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共同发展。虽然每个国家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幼儿教育的内容基本反映出发展幼儿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更好地体现出发展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观和教育目的。

四、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有很深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家庭气氛。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更加的开朗、活泼、热情、大方、诚实、懂事等;与之相反,不好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嫉妒、懒惰、没礼貌、没教养等品质。

(2)教育态度与方式方法。家长应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合理,那么孩子很容易显示出独立自强、积极的一面;反之如果教育采取的是顺从和溺爱,那会容易造成孩子的适应能力差,使孩子形成任性、蛮横的态度。

(3)家长的文化素质。家长的文化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的文化素质高,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就会很高,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全面的、完善的教育,同时在学习和做人方面对孩子有较好的指导。反之,如果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其本身思想不上进,那么对孩子也不会有太高的要求,更加不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身心的发展,只懂得娱乐而忽视了孩子。

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认真仔细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家长应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对家庭有高度的责任心,让孩子在和睦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平时加强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了解孩子,并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发展。

第7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孩子是父母的、父母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培养孩子成才”“孩子将来出头父母脸上有光”等观念是中国家长们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写照。孩子的发展问题是大问题,在教育上,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搭建平台,倾心尽力地扶持。在当前学校教育对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功能有所缺位的情况下,家长们纷纷送孩子参加各种各类社会教育培训。

1.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培训的主要动机

为了了解家长们安排孩子参加社会教育培训的主要动机所在,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由于部分家长动机的多样性,此项作了多选,由此总百分比超100%,具体见表1。上述选择表明: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表现在教育上,家长们已不再满足于学校教育的“有书读”,更希望孩子“读好书”,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也相应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认识已越来越全面。特别是小学阶段,原先所代表的一种文化课“分数”观已渐行渐远,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才是根本所在。

(3)社会教育培训具有开放性、兴趣性、自愿性、丰富性等特点,注重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较好地满足家长对于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需求。

2.家长对于培训的更多要求

家长对于培训机构的诉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设更加宽松的培训环境。家长们希望培训“不要像课堂那样严肃,多些轻松的环境”。为此,培训者不能为培训而培训,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规律,在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进程以及物理环境等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在一个舒畅的环境中更好地激发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潜能。二是培训收费更加合理。家长们认为“参加培训的费用太贵”,希望“最好在费用上有明确的说明,最好能便宜些”。鉴于主要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性质,家长们希望他们能告知各类培训项目具体的费用支出,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同时希望最好能根据实际的培训支出需要,适当降低收费,以便能让更多的孩子选择更多的培训机会,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三是加强培训方与家长的交流。家长们希望“教师能多和家长沟通”。社会教育培训的发展时间较短,特别是一些私立的培训机构,更是“办办停停”循环不止。他们在办学过程中更多地认识到了家长的“功利心”和“虚荣心”,而很少深入了解家长真正的心理需求,从而鲜见与家长“走在一起”。为此,家长们希望培训者能创设一定的平台和途径,能多些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发展”的机会。四是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家长们希望“控制培训人数”、增加“培训时间”,适当“布置点作业”。培训机构需要从孩子真正得到发展的视角出发,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科学实施培训规程,更好地提升培训效果,满足家长及孩子的需求。

二、参与社会教育培训的孩子态度

孩子的天性是玩乐,“在玩中学”是其最愿意的学习方式,故而当前很多“欢快”的图书和学习软件都是以此为开发基础,深受孩子喜爱。但同时,孩子的发展不能随性而为,需要作一定的“规范”,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化。那么,作为社会教育培训的主体,孩子们在其中的“自我”状态到底如何,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予以分析。

1.孩子选择培训项目的自主性

当前参与社会教育培训的主要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其身心发展远未成熟,因而生活、学习方面等安排更多地有赖家长的决定。所以,安排孩子参加什么类别的培训、报送几个项目等,除了家庭的经济因素外,主要在于家长的观念及目的。由此,孩子们作为参加培训的主体,是否完全失去了自,一切按家长意志办事了呢?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孩子在报选社会教育培训项目时,主要是父母和自己商量后决定的,完全由他人安排培训项目的占22.31%,而完全由自己决定的比例不高。说明在选择参加相关培训项目时,孩子的自主性相对不高,家长的意愿居于主导地位。

2.孩子对于培训的喜好程度

参加社会教育培训毕竟是孩子自己,父母本初的愿望能否达成,最终在于孩子的“努力”。而根据孩子的发展特性,兴趣、喜好是其全身心投入到一项活动中的原发点,也是相关发展的起点。由此,希冀通过社会教育培训,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素质有所增进,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更好的基础,首先需要孩子“爱”相关的培训项目。也就是说,孩子对于培训项目的喜好程度,关乎到孩子能否“认真”参与培训,从而有所收益。从统计结果看,绝大部分孩子对于自己参加的培训项目是喜欢的,其中非常喜欢的比例很高,而没有感觉的或者不喜欢的孩子不是很多。说明孩子们对于所选择的培训项目比较喜欢,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也比较快乐。

3.孩子对于培训效果的看法

从结果来看,大部分孩子认为通过培训,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素质有比较大的发展,其中有明显提升的所占比例相对也比较高,而没有获得多少进步甚至起反作用的相对比较少。说明社会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基本上是不错的,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这也与家长关于培训效果的看法相吻合。选择结果表明:

(1)社会教育培训各类项目的实施效果基本满足了孩子发展的需求。培训组织者在项目设置、开展形式等方面基本做到了以孩子发展为本,追求孩子素质提升的效果,从实际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其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作为。

(2)社会教育培训中很大一部分是技艺型项目,孩子多为初学者,受训后的初期效应必然是比较明显的。

(3)孩子或者说家长对于参加培训后所能提升的程度要求相对不高,因而只要在培训项目上有一定的发展,心理就会得到满足。

(4)从孩子角度来说,参与培训主要在于开心快乐,同时有关兴趣和素质有所增进则更好,至于一定要体艺考级获得好成绩、思维训练拓展后提升学业成绩等不是关心的主要所在,因而对于培训的效果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三、社会教育培训的成效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社会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补充,两者同属素质教育范畴,同等重要。而从社会教育培训视角出发,对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1.在培训绩效方面,社会教育培训作用更大

学校教育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之外,有时也额外为部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评比进行辅导培训,地点一般在专用教室或教师办公室,时间一般是正常放学时间之后。我们对某校参与培训获奖后的学生,从培训项目数、培训时间量及培训绩效(学生获奖数)三个方面,就学校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一学年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观两者在培训上的作用大小,具体见下图。由图可知,在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和培训绩效上,社会教育培训都明显高于校内培训。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系统的课程实施为主要方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很少以专项教育培训活动来促进学生某方面的发展;二是由于学校很少将学生辅导列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学生在校内的辅导培训很多是出于教师个人的行为;三是学校教育时间有国家规定,而辅导培训一般只有在放学后开展,这使得专项培训时间难以保证,从而也影响了培训绩效。而社会教育培训由于时间充分,培训有针对性,对于孩子参加相关比赛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社会教育培训项目丰富多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

2.社会教育培训内容丰富,空间宽广,凸显实践操作,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我们对某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项目设置进行了统计,从内容来看,项目涉及学校文化课学习拓展、体艺素质提高、信息科技素养提升、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等方面,基本涵盖了素质教育各领域;从形式来看,有文化辅导、技艺训练、社会实践等,形成了认知与技能、动脑与动手、静与动的学习形式体系,凸显了实践操作性;从场所来看,以室内培训为主,若干项目延伸至社会、大自然,构建了多样的学习平台。由上可见,其一,社会教育培训从学校教育相对封闭的课堂体系转向了更为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较好地改变了原有课堂由于学科性过强、过于严密而使许多新知识、新技艺较难融进去的情况;其二,社会教育培训由以知识为本的课堂转向以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主动学习,作用发挥的空间更为宽广;其三,社会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学校的有效教育空间,而是一种开放性的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活动综合起来的大课堂。

3.社会教育培训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社会教育培训因其特点和相关有利因素,较好地满足了家长和孩子发展的需要,深受他们的欢迎。由此,从更好地为孩子成长服务视角出发,社会教育培训在如下方面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1)进一步重视艺术与技能教育。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有组织、有规划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比如:一是要保证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正常实施,并注重相应师资专业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开足开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个学段、每个学期都应制定系统的课程计划,分阶段分目标实施;三是积极发掘课内外、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四是开展学生发展相关主题研究,在实践中构建相应的操作规程,不仅为学生发展服务,同时可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创新教育途径与形式。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体艺素质、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要研究转化利用社会教育培训的内容、途径和形式,依托少先队组织,积极建设课堂内外发展平台。比如开展特色中队、小队创建系列活动,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素质状况及资源可利用情况,确定特色发展主题,制定发展目标,开拓形式多样的途径,最后通过多类平台进行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相关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相应的体艺技能、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积极开拓教育空间。学生发展的需求就是教育的内容,为此,学校教育需向校外拓展,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律、自护、自立、责任心、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可以说,立足校内培养,同时将教育的空间拓展到校外,开展多类别、多形式的展示、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教育培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如今97.7%的孩子都参与了社会教育培训,可见,当下的一代孩子是被培训的一代。为此,需要明晰当前的培训在具体项目上孩子有什么收获,总体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在哪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孩子口中培训的收获

孩子是最真诚的,他们的看法代表了社会教育培训的实际功效。我们对部分参与培训的孩子进行了访谈,以从培训的主体参与者口中了解他们在培训中的收获,以下是孩子们的描述:生1:我参加跆拳道训练有3年了。跆拳道的道义是: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学了跆拳道以后,我觉得我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它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还让我的意志更坚韧不拔。跆拳道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也收获了很多。生2:这几年,我特有收获,不信?你瞧———大家都说我是小小舞蹈家,可不是,我今年还去了安徽淮南市参加比赛呢!不错吧!由上可见,不管是文化类辅导,还是体艺类辅导,在带给孩子们欢乐的同时,也带给孩子们切实的收获。通过各类培训,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和维持,形成了自己的特长爱好,培养了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

2.培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探析

(1)培训对孩子起到了有益的“保育”。在纷繁的社会中,各种对孩子很具诱惑力的赢利性闲暇场所大量存在,如网吧、游戏室、机等。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但仍有不少企图不良的经营者偷偷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同时,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氛围不良的家庭,如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而疏于孩子的管束教育、有些家长自己沉迷于网络或而让孩子也沾染了不良的习气。各类社会教育培训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交流、启发心智、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增进友谊的服务平台,能让孩子在每年180多天的休假日里远离不良诱惑。在其中,孩子可以尽情地玩、快乐地学、健康地运动和专注地探究,从中受到健康的文化艺术熏陶和磨练了身心;还有青少年宫等公益性较强的培训机构会专门设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从正面引导孩子明辨是非,从小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2)培训引发、稳固了孩子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绝活”。在兴趣的引领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培训项目,思维会处于兴奋状态,变得更加敏捷,从而使培训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培训效果得以提高。这种状态下,孩子容易在某一培训项目的探求上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向更深一层领域探索的欲望,激励他们更自觉地进取,由此孩子的兴趣得以很好的稳固,更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强的动力。

(3)培训树立了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在“我能行”中健康成长。社会教育培训项目丰富,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获得展示自己最佳才能的机会;培训氛围比较宽松,孩子们在其中不会感到压力和束缚,思维可以自由驰骋、技艺可以无限制发展;评价不作硬性要求,培训者因不需要对孩子进行量化评定而公平对待他们,孩子会得到更多的激励。由此,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社会教育培训中选择并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才能,并取得了某些在学校里得不到的成绩和荣誉,从以前总是“我不行”到“我能行”到“我成功了”,在这种不断的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另外,这种被优化的性格也会带回到学校,促进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8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德育;智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新规律、新途径、新机制,着力构建家庭教育新模式,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是目前和将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未成年人不同领域的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德育、智育、个性心理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未成年家庭教育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

1.1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培养

家庭的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的形成造成冲击;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孩子道德责任的形成受到影响;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使得人们有必要探讨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问题。孔子曰:“少若成大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孩子自小养成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前途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是实现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和知识培养均衡的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2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智育培养

所谓智力教育,就是知识教育。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治理教育非常重视,并且已经有了很多探索。未成年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兴趣远远超过理性认识。所以,作者认为,如果采取未成年人智力教育生活化的方式将会更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学习兴趣,提高未成年人学习效率,同时,智力教育也是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家庭教育有效方法和途径。所谓智力教育生活化,就是把智力教育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比如,家长在教孩子识别动物时,就可以把孩子带到动物园,对这活生生的动物进行现场教育,这要比在书本、画册上教育孩子效果好得多。

1.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个性心理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些全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极大地冲击着我们,而且以惊人的力量和速度改变着青少年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家长和家庭教育要转变旧有的思路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变化。然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十分缺乏。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过度保护,如同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一样,极大地降低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家长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充分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重视和指导。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其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首先,它有助于孩子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其自主性和自律性。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孩子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索的能力;同时,家庭中有原则可循,这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培养孩子自我约束、按一定行为规范办事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其次,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发展孩子的情感、意识、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孩子的智能水平。健康心理可以使个体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这对于调动个体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的形成,以及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所有神经联系的复活,都是十分有利。

2、未成年人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研究

2.1婴幼儿期家庭教育

婴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应该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交互和渗透作用。行为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加强对婴幼儿行为的指导,让婴幼儿在知行合一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完美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幼儿园相互配合,激发幼儿的行为意识,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力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2.2小学期家庭教育

在对未成年人实施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到校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避免临渴才掘井,发现自己的孩子落后很多了才来关心,表现为被动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

2.3青春期家庭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很强的叛逆心理,那是很正常的也是发育的必经过程!由于这个阶段孩子随之自己的长大和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知识面的拓展和经验的增多,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兴趣也逐步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他们希望独立,不再像儿时那样事事听从父母,如果父母过多地干预他们的事,他们则会不高兴,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强烈的独立倾向表现不理解,感到悲伤和失望,认为自己为孩子吃了很多苦,而现在孩子翅膀硬了,不需要自己了,于是总是把孩子紧紧抓住不放,事实上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认识到青少年寻求独立的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问题是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去进行科学引导。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按照自己的逻辑来管理孩子那将带来更多的麻烦!作为家长要管理好孩子就必须注意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规律,特别是心理,抓住他们内心的动向,正确引导,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合理处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复,为孩子树立榜样!

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

3.1不同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有一定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也会不同。不同的家庭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不同。在我国未成年人教育中,应当重视不同家庭背景的文化差异,使他们获得与其家庭相一致的教育,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文化差异包括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等)。

3.2社会变迁影响着未成年人家庭教育

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社会风气、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心理、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局部性变化。社会变迁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冲击着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理念,甚至对教育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也是很有影响。现代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一部分家长由于忽视子女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忽视子女性格和情感的培养,忽视子女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子女的劳动能力培养,使一部分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已是社会变迁中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就当前而言,家庭教育应该与时代同步,掌握教育规律,把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

3.3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区文化对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影响。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我国城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在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比较,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投入也更大。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就是给子女的温暖多。要求也多,管理也严。在农村,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但囿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主要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或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在教育方式大多数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城市父母。从农村和城市两类社区的文化背景来看,父母角色的认知和分工存在差异。

3.4家庭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影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生活氛围、父母的品格和文化修养、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的等等诸多方面。父母应该多创造有利因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父母乐观、镇定、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另外,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也应充分考虑其教育的影响。

4、未成年人家庭卫生保健与营养

4.1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要想对未成年人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一是避免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期望过高,这让孩子的压力过大。二是不要过度对孩子保护,养成孩子的过度依赖心理。三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要过多干涉,应该相信孩子自己能够解决好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四是避免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网络上充满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很多未成年人由于抵制力差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家庭在这方面应该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合理应用网络。

4.2未成年人的保健与营养

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期,所以这个时候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保健与营养很重要。目前很多孩子由于营养过剩或者不均衡造成肥胖症等等。家长应该准备合理的饮食习惯,为孩子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孩子暴饮暴食或者不吃早餐等不良习惯。

5、结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性格、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教育中,应该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充分考虑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营造愉快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环境的理性思考》,高布权;冯晓琴,2006年01期

[2]《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节选)》,中国妇运,2008年06期

第9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文化学 农村教育 早期社会化 困境 出路

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问题很早就被学术界和教育界所关注,但大多只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鲜有人从文化学角度予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对立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开始了文化互动,城市与农村构成了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文化融合等现象。对社会学家而言,从个人的层面看,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的作用,有着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从团体的层面看,文化有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功能;从整个社会的层面看,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考察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农村文化环境的分析,本文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在融合过去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化学视角分析农村文化软环境对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的影响并给出建议。

一、转型期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基本状况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市场化的建设步伐,我国告别城乡二元对立体制,正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在这期间(我们称之为转型期),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为城乡文化互动提供了前提条件。由此,城市的价值观、生活观逐渐向农村渗透,这其中有科学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文化渗入农村。从文化互动关系的角度衡量,城市显然居于强势地位,主要扮演文化输出者的角色;农村居于弱势地位,主要扮演文化接受者的角色。但是农村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固守自己原本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固守中,农村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农村环境的封闭性、文化的固守性,使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至今依然保留着封建思想的残余,如封建家长制、“重男轻女”思想、宗教、迷信思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等。对于农村儿童、青少年来说,这些因素构成了其社会化教育的软环境,我们可将其称为农村文化软环境。

二、农村文化软环境制约下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的表现

(一)农村中遗存的“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利于孩子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的健全发展。

就个人而言,所谓角色社会化,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所处地位将有关社会规范加以内化,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过程;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建立政治取向与行为模式,以及政治人格特征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政治态度的内化。现代化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人培养成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法制意识的合格公民,这其中就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等内容,而农村中遗存的“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与政治社会化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严重不平等的现象,长辈处于家庭的支配地位,晚辈处于被支配地位,孩子在家里没有发言权;男性居于核心地位,女性居于边缘地位。当孩子出于天性,渴望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时,家长常以“小孩子懂什么,不要管大人的事”等说辞为理由拒绝孩子的参与。这样孩子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容易被扼杀。这样的家庭不能为孩子营造平等相处、民主协商的和谐家庭氛围,孩子难以树立“人生而平等”的现代价值理念,对诸如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等政治内涵缺乏感性认知,不易形成自我角色意识,对角色旅行中所应涉及的权力、义务、责任、使命之类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此外,孩子不易形成“仁爱”精神,对关心、照顾他人容易表现出淡漠的倾向,可以想象,没有健全的政治人格和角色意识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

(二)农村残余的宗教、迷信思想,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建立、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应给予孩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认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向其传授科学知识、真理性知识。有些农村家庭由于家长有宗教、迷信思想,使孩子受到了有神论等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受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但回到家中却又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笼罩,内心经常徘徊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对立中,这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处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孩子有活泼开朗、乐观进取的天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向上的阶段,如果及时给予科学世界观的引导,对促进其身心发展极其有利。宗教、迷信思想倡导消极无为、宣扬消极厌世情绪,这与追求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主流价值观是对立的,受其影响,孩子很难树立“奋斗”理念与“竞争”意识,容易滋生“等、靠、看”的思想,这与社会化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三)农村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狭隘教育观,不利于孩子树立“为社会发展而学习”的正确理念。

有些农村家长抱着“重男轻女”、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教育观,对女孩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不愿过多投入,认为即使培养出来,以后也要嫁到别人家,为别人造福。这样一来,女孩的社会化人格的培养成为大问题。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教育观。一些没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农村家长,虽然一心想让孩子成才,但依然未能脱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狭隘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从自己家庭需要出发来设计孩子的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光宗耀祖、发财致富,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有些家长抱着孩子短期成才的想法,同时使自己的教育投资能早日得到回报,逼迫子女早早辍学,从事各种技能性的学习。这种做法对孩子社会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受这种教育观的熏陶,孩子容易形成错误的读书观,滋生读书成材只为“报答父母之恩”、“振兴家族”的想法,贫困家庭的孩子容易滋生读书成材只为发财致富、提升家庭社会地位的想法。这种所谓“为父母而读书”、“为家庭而奋斗”的错误读书观,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主流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难以形成“为社会发展而读书”的正确思想,长大成人后,难以立足于社会,不能被社会所用,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化人才。所以,这种无视社会大环境,“关起门来搞人才建设”的狭隘教育观必须得到纠正。

(四)农村打工潮的出现,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未来的职业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农村逐渐兴起打工潮。打工潮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不少农民脱贫致富,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孩子目睹外出打工的亲戚、邻居返乡后生活变得阔绰了,吃穿变得奢侈了,于是心生羡慕,也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从而造成不能安心学习,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他们错误地认为外出打工只需健康的身体,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文凭,容易滋生“读书无用论”、“赚钱就是硬道理”的思想。从部分打工者返乡后生活得到改善的表象出发,一些孩子在脑子里得出一个错误的公式:打工=赚钱、赚钱=职业。所有这些想法,导致他们误以学习为苦,以打工为美,情绪变得浮躁,有辍学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对他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告诉他们实情,讲述在外打工的艰辛、打工收入来之不易、没有文化到处碰壁的苦楚等,耐心细致地劝导他们安心学习。如果学校和家长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孩子就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此外,由于农村环境的日益开放,农村逐渐出现离异家庭和流动家庭。这些现象导致部分孩子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孤僻、胆小、寂寞、沉默等;流动家庭的孩子因为经常变换环境,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性,学习成绩不稳定,性格上容易自卑、烦躁。这些情况也是造成孩子社会化困境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的出路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农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物质文明发展而精神文明滞后的现象。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可以说,精神文明的滞后是导致农村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的根本原因。所以,农村人应树立“物质文明出生产力,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精神文明发展了,可以促进物质文明更快地发展的思想。政府应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农村一定的扶持,帮助改善农村的文化软环境。

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肃清农村残余的愚昧落后思想,通过说明教育、细心疏导等方式帮助农村人树立科学的思想。(2)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城市流入的,以及农村本有的文化垃圾,如黄、赌、黑等现象要严厉禁止,让农村孩子远离这些文化垃圾,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3)整饬农村社会风气。应尽量保留农村优良的传统风气,如勤俭节约、孝悌、友善等美德,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要严行禁止。

(二)政府和学校予以协调和配合,帮助农村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家庭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生活观、价值观、语言行为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具有示范性意义。对孩子来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人生航程的出发点,对其一生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家长的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错误的教育观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有些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教育观念落后,政府和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他们树立大局观念,懂得培养孩子不能仅考虑家庭自身的需要,还应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学有所用,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此外,还应帮助他们克服教育上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他们知道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成不了才就逼迫孩子早早辍学。学校是孩子接受科学教育、学习真理性知识的地方,是孩子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地方,所以学校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人格的培养和身心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恩武.亲字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教育导刊,2008,(1).

[2]赵春鹏.亲子教育缺失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