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城乡统筹理论精选(九篇)

城乡统筹理论

第1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6-0035-04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由来已久,极大地阻碍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从根本上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自2002年10月起,国家相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从理论研究转向了实践行动。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一)城乡界定

费正清(2000年)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论述:“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农村中为数极多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有产者和有权势的家庭”。可见,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由来已久。

高文杰研究发现,世界上界定城乡标准包括人口规模标准、人口密度标准、行政区划标准、职业构成标准等,其中行政区划标准最为普遍。

1.行政区划标准。张迎春认为,按我国的传统标准和统计口径,从建制的角度看:“城”的部分包括县城以及县城以上城市的城区;“乡”的部分,包括县城以下,即乡镇和广大比较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林贤郁也阐明了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城镇的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下,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乡村则指乡中心区和村庄。

2.人口规模标准。怀特比(Whitby)把农村定义为考虑了城市地区之后所残留的部分,农村就是非城镇。张承良借用怀特比的定义,研究了中国关于城镇地区的界定在1955年、1963年和1984年的3次改动。现行的城镇标准改动于1984年,它是指拥有60000非农业人口并且每年的GNP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地域。如果人口少于60000,那么,该地区必须是重要的工业或矿业基地;或者是省政府部门所在地;或者是大规模原材料集散地;或者是位于边陲和偏远地区的重要城镇。

3.户口标准。庹国柱等认为,中国的城乡界定主要是以户口为主要标准的,是城市还是乡村得看大多数居民是农业户口还是非农户口。在南方的一些工业经济产值超过西部一个县或地区的乡镇,因为劳动者大多是农业户口或者未成为建制镇,那也只能算是农村。

4.城乡划分界定的发展。雷海章提出,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现代农村的内涵已经不仅是农业、农民聚居的地方,村已成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综合体。农村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地域,是生产、生活聚集程度较低,又有特定自然景观的地区。张军连也赞成农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历史的、动态发展的概念,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及小城镇建成区以外的,与城市及城镇保持密切联系的具有开敞绿色空间的地域,包括农村居民点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随着学术界的探讨不断发展、丰富,但它的实质受到了一致肯定,即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

钟甫宁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从长远来看,是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帮助农民增收,从而保持城乡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韩俊、陈锡文等都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指在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如何做到统筹。其中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顾益康认为,坚持城乡统筹就是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彻底改变城市偏向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摆脱城乡分割、重工轻农、重经济总量增长轻结构优化、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战略模式,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王梦奎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永久主题,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姚林香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表述是,指政府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筹划城乡关系及其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最早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所认为的模式主要是城镇企业发展模式,在总结苏北调查的《小城镇・苏北初探》一文中,首次提出发展的“模式”和“苏南模式”。1986年他到浙江温州考察时,明确了“发展模式”的意义,即“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以下列举几种讨论得较多的模式:

(一)苏南模式

费孝通将苏南模式概括为,通过公社这个集体经济的积累,有足够的资金一步到位地把工业引进了农村,然后开始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机遇,快速地发展起乡镇企业,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苏南模式的发展条件是依靠区位环境优势和历史传统,且苏南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祥地,并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开始了集体经济的探索。

主要特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积极效应:吴敬琏指出苏南模式的成功之处,一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二是这种模式下的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夹缝中生长,却不断地冲击计划经济体制,开辟通向市场经济之路,使改革开放能趋易避难,较快地取得成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顾松年指明了这种模式暴露出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负债率过高等深层弊端。

(二)温州模式

费孝通将温州模式概括为,以生产小商品为主,然后通过广大的运销网络出售家庭作坊的产品,形成的“小商品、大市场”发展方式。杜润生则认为,温州模式是一种“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因而也是一种自发、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它的发展条件包括:一是家庭手工业的历史传统;二是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和生存压力;三是计划经济时期寻找生计的习俗;四是改革开放初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五是温州地方政府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政策。

主要特征:董辅、赵人伟把温州模式的特征概括为:“以家庭和联户经营的民办工业同专业市场、农民购销员和民间信贷相结合”。张仁寿、李红概括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徐同文认为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内生性、民营化、市场化带动工业化、集群化。

(三)民权模式

在河南民权县,费孝通看到了当地发展的庭院经济,和他后来在河南信阳看到的所谓的“公司+农户”模式,认为这可能是适合中原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促进区域发展的淮海和中原经济协作区,在中部地区被称之为“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

主要特征:高度统筹化、特色化、体制创新。

(四)苏北模式

费孝通认为,以徐州和林县为代表的,组成建筑队到外地承包工程,这种专业性劳务输出的富民路子也可以看作一种模式。

(五)侨乡模式

靠近福州的福清县,由侨胞投资兴办各种用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甚至成片开发工业小区,和国际市场密切相连的发展方式。

(六)珠江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该地区借助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格局。它拥有临近经济中心的地域优势和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环境。

主要特征:通过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区域工业化,其中“三来一补”是当时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薄弱环节:外资比重高,过分依赖加工贸易;过度重视招商引资,地区间攀比,土地价格竞争激烈;利用廉价劳动力,拥挤在加工制造末端,恶性竞争;出口为主,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

(七)成都模式

易中天认为,“成都方式”蕴含着普遍规律和普适价值,这就是科学、民主与法治,分别体现在成都搞的“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李光跃阐述了成都推行的“三大重点工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农村发展环境建设;“三个集中”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用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这种模式的发展有着以下条件:近郊农村区位条件、交通设施、农民素质等方面都较优越?熏而且还能较好地接受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在产业转移、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熏其经济发展水平本身较好?熏城乡统筹的起点较高。

主要特征:一是还权于民,二是推行基层民主,三是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基本路径:一是强化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福利制度;二是建立以支持农村发展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系,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推动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手段及有效路径

(一)发展区域工业化

费孝通提出,农村发展单靠农业不行,还要工业化,要发展副业和乡镇企业,让“工业下乡”。发展乡镇工业的好处集中在吸收劳力、增加收入和发展集镇建设这三个方面。1998年,他在《我看到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中要求发展工业化要一手引进高科技,集中力量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向发展跨地区甚至跨国家、大集团的、农民自办的、体制多元的新型乡镇企业发展;另一手是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工业为基础,加上为它服务的、广泛高效的、提供信息和销售的中介体。刘志澄认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应着眼于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其实质也是发展区域工业化。张迎春认为,工业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即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他尤其强调城乡工业分工和协作,乡镇企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协调,鼓励乡镇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营领域,通过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徐同文阐述了发展区域工业化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他强调要坚持城乡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拓宽工业化的空间。

(二)建设区域城镇化

结合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情,费孝通认为,我国应该走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同时并举遍地开花的“城市化”道路。他的想法是以沿海的上海、香港、京、津和内地的重庆等为重点发展500万到1000万人的大都会;以200万到500万人规模的大中城市为主体,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以星罗棋布的几千到几万人上下的小城镇和几十万人上下的小城市为依托,承载下一步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工业化的浪潮,形成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全国多层次、一盘棋的合理布局。韩俊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民。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发展的路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陈锡文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推进城镇化,实际上没有只要大的不要小的,或者只要小的不要大的这样的固定模式,而是从实际出发,关键问题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要协调发展。王梦奎阐明了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提法,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他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城市化需要制度创新。曹玉珍指出了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这个不争的事实,提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目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不在于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

(三)打造农业“三化”

韩长赋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化解“三农”问题,应该着重处理好农业“三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问题,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王梦奎提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重点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三化”,帮助农民增收。胡乃武等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特殊问题提出了对策:设立农业创新基金,建立适宜的培训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破除垄断;建立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政策体系,如农产品价格补偿机制。张迎春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这样,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才能提高,最终才能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消除二元结构。一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二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三要调整农业结构;四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五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制建设。廖建平从建立原料基地和加工企业结合的食品产业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加强食品企业与流通和物流业的互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整体水平。

(四)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安排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前所未有地扩大,制度问题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各学者大多从各自的专长进行分析,较系统地对现行制度作了检查。张红宇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希望解决的绝不是短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是试图建立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正视城乡统筹的阶段性特征、城乡统筹的结构转换、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等问题。王梦奎认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平稳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例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义务教育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为进城务工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同时,他强调要具体落实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的合理权益。胡乃武等认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需要政府逐步改革二元管理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包括改革户籍制度,在基础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内,赋予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均等的权利。张迎春认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农民可以自由流动进城来选择职业,更重要的还有一系列社会体制保障,如户籍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完善的要素市场等等。郭建军认为,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熏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健全以县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等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以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尚待研究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

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城镇化发展势必会减少当地的耕地面积。这其中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的减少应该有限度,起码要通过科学的测算保证粮食生产;二是在基层,政府征地仍然是软约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地方财政是土地财政。成都模式通过给予农民房屋、土地确权,为“还权于民”做了好的表率。但今后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二)户籍制度

取消户籍制度很早就被列入了议程,但至今仍悬而未决。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户籍制度的开放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带来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步破除户籍制度的禁锢,需要结合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城镇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水平,包括就业安置、社会保障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问题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形式主义盛行,把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为“建社区、修厕所”,大片的房屋被强制拆迁,农民到底从中得到了多少实惠值得反思。另外,学者们主要把目光集中于农民增收问题上,而较少关心农民的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要兼顾硬件和软件。在建设水、电、信息、道路、房屋、绿化及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农村的文化、教育、公共道德、社会秩序等也不容忽视。这也绝非在农村里修建几个文化活动室所能达到的。另外,新农村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寻求区域优势,重视技术攻关,建立规模产业。

(四)建立全面的统筹城乡制度支持体系

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制度层面存在问题,但缺少系统地对现行制度作检查,较少提出较全面的城乡统筹制度支持体系。尽管目前我国的学者对于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但是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传统的城乡经济体制?熏且有些城市所带县数偏多?熏力不从心?熏从而使城乡一体化的良好愿望因缺乏体制上的保障和推动而难以实现。而且当前研究很少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在基层的形式主义,也与整个新农村建设缺乏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发展规划难脱干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我看到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J].春秋,1998,(4).

[2]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96,(3).

[3]费孝通.城镇化与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0,(2).

[4]费孝通.小城镇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好[J].农村工作通讯,2004,(2).

[5]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2004,(4).

[6]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张承良.中国农村工业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9]高文杰.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曹玉珍.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4-2006[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1]胡乃武?熏叶裕民.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J].理论前沿,2004,(6).

[12]郭建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1).

第2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三位一体;联动改革

一、引言

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等一系列的原因,我国在现阶段存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居民在家庭收入、消费支出、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乏力、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

成都和重庆都存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很明显,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他们从改革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典型的意义,对其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着重分析成渝地区基于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的联动改革,并尝试得出促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般路径[2]。

二、我国城乡户籍、社会保障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二元结构

我国城市和农村在户籍、社会保障以及土地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二元结构,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交流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现在我们首先分析这三种制度二元结构的基本表现。

我国户籍制度的特点是: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意味着拥有农村的集体土地以及相关的农村社会保障,而城市户口则代表着在城市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因此户籍制度带有深深的身份烙印。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自享受的福利待遇、就学就业机会不同;户籍管理带有很强的社会治安功能,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隔离开来。

二元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割裂,加剧了城乡之间在各方面的分化,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这势必会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造成妨害。因此,全国各地有必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

二元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隔离,决定了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拥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居民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表现为: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在城乡之间发挥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器”作用。

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违社会保障公平性、普遍性的原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不利于城乡之间的交流。打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存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尽快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三位一体联动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联动改革的理论依据

二元制度的严重缺陷和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阻碍决定了对它们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二元化的地权下寻找城乡土地流转的路径;在固化农民身份的前提下谋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不同的社会保障体制下解决城乡居民的社会经济待遇的差别,注定是缘木求鱼[4]。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三个方面,对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进行三位一体的联动改革。

首先,二元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差异的基础。我国的户籍制度将城乡隔离开来,拥有农村的户口则意味着必须享受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即意味着拥有土地,将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这就进一步决定了农村的土地制度。因此,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首先消除农民和市民的身份差别,建立起统一的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消除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的差别,从而最终实现城乡在经济水平、制度规章上的统一。

其次,在统筹城乡发展,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三管齐下,实行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三位一体的联动改革,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实现城乡的统一发展。不以突破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农民和市民身份差别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差别的制度安排为切入点的改革,注定会产生新的三农问题。

2.成渝现实做法与成就

成渝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三位一体的联动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下,成渝很多地区将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联系起来,推行“农民转市民”工程,鼓励农民“以住房换宅基地,以社会保障换承包地”,农民退出的宅基地纳入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以重庆“双溪模式”为例,“农民转市民”和土地流转是双溪村试点的重点。土地流转的主要政策就是组建“重庆双溪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这样,成渝各地区就将户籍、社会保障制度与土地管理制度统一起来,实行三位一体的联动改革,三管齐下,取得了不菲的效果。

四、成渝统筹城乡发展三位一体联动改革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成渝两地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与过程对我国的户籍、社会保障、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将试验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其他地区,使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与转换,为中国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统筹道路。

首先,从成渝改革的典型成功案例来看,在城乡统筹方面做得成功的乡镇多在城市附近。近郊农村由于能较好地接受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在产业转移、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优越,城乡统筹的起点较高,因此这几个地区城乡统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和成功。

其次,政府在城乡统筹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能不能做到“城市、农村一盘棋”,能不能很好的进行统一规划,关系到这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到各具体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单纯的从某一不合理的制度出发,不考虑与之相关的制度条件就高喊口号,要求大刀阔斧的改革。

总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必须妥善的处理在户籍、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差异,切实关心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国城乡在经济和制度层面的统一,使得我国的经济社会能够平稳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胜、张璐,《“成渝”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经验及其应用》,[J],北方经济,2009

[2]程必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论成渝试验区的发展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第3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期刊投稿明确地提出了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从长远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融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荣共进的有效途径。而要做到有效地实施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具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本文认为,在有效地实施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诸多条件中,积极开展和广泛推进职业教育是一条根本而又长效的对策选择。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其本质

1.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从战略的高度来讲,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从总体上通盘考虑、统一筹划城乡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对资源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调解要努力做到统筹兼顾、城乡协调、综合平衡、不可偏废。在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中,既不能只注重城市、忽视乡村,也不能偏重乡村、忽视城市,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共同进步。因此,城乡统筹不只是经济领域的概念,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协调的统一体,既包含了建设城乡统一的财政体制、税收体制,也涵盖了包括就业制度、教育体制等的社会协调发展。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来讲,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解决我国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的现状,通过增加农村基本建设投入以及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逐步缩小并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农村与城市无本质差别的共同繁荣与协调发展。这应当成为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给城乡居民以平等的身份、地位和发展机会,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国民收入分配、方针政策调整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就是通过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现在的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这一发展目标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追求,也为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规定而言,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和税费制度,统筹城乡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与利用,统筹城乡劳动力安置与就业,等等。如果没有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快速和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就只能流于形式,而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统筹城乡科教政策、资金投入与管理,统筹城乡劳动力培训与人才培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统筹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等。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要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提供学习科技、接受教育、愉悦身心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场经济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

发展与进步,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统筹城乡政治发展。统筹城乡政治发展就是要给全体公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以切实的“国民待遇”,尊重其政治权利,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愿望和要求,以充分体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

第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鲜明地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整体和谐和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特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等。只有城乡各项社会事业整体而又和谐的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模型及其支撑条件

当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都是明确的,即通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方面促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更加有序、有效的转移;另一方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面向“三农”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提升农村社会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局面,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进而构建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在现阶段,农村发展有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一是城市化路径,一是产业化路径。农村城市化路径可有如下三种模式:(1)依附型城市化。对于那些紧邻城市的农村(即通常所说的市郊),可紧紧依托城市的资源,或通过城市的主动扩张,实现城市化。

(2)属地型城市化。对于那些远离大中城市和县市驻地的农村,没有依附城市的条件,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就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市镇,实现城市化。(3)生活质量城市化。对于那些既远离城市、又不能就地城市化的偏远、稀疏农村,实现基础设施城市化的难度非常大,它们可以不追求外在形态的城市化,但可追求生活质量的城市化。其实,任何一种类型的农村城市化,都应当追求生活质量的城市化。核心期刊征稿只有广大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达到了城市居民的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农村产业化路径是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村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革命之前,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并不明显;正是产业革命,赋予了城市快速发展的动力,并逐渐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别。可以说,产业化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农村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自然离不开农村的产业化。

实现上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政策的强制规定或倾斜,实现农村的快速发展。二是政府加大投入。城市反哺农村,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实现农村快速发展。三是提升农村居住人口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产业,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从农村发展的现实和远景看,前两条措施的作用机理都是对农村的“体外供血”,是靠外力的拉动促进农村发展;而第三条措施则是农村的“体内造血”机制,是靠农村的内涵发展,促进农村自大自强。

“体外供血”机制受制于外力的牵制,使农村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发展后劲较小,而“体内造血”机制可有效增强农村的自主发展机能,有利于农村的长期发展和繁荣。因此,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变革的根本途径,也是城乡统筹发展最具可持续性的长久措施。

在提升农村居住人口整体素质的诸多对策中,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和形成农村劳动力技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职业教育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效益,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职业教育除具有其他类型的教育共有的功能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功能——生产力发展功能,即职业教育通过传递职业知识和培养技能,直接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培养社会先进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德国,职业教育被当作复兴经济的“秘密武器”;在日本,它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柱石”。同时,职业教育,包括良好的职业指导,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使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配置的效益,特别是在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背景下,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70)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旨在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的福利,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家式的才能,这种才能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中,在家庭生产中,在学生们分配自己受教育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时,以及在向较好的职业机遇和生活地点的迁移当中,都很有价值。舒尔茨的理论告诉我们,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关键要素。而要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关键在于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优势

与其他各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途径与手段相比,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最直接、最见效的智力支撑,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1.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增强他们的生产能力、致富能力和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基础保障,进而不断改善现在落后的农村面貌。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培育新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举。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扎实有效地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是保障广大农民具备必要的基础科技文化素质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标准,对他们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是快速有效地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的现实选择。对职业教育来说,开展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本是其应有的职责和功能。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运用教育和培训手段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原来所具有的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的条件下,几乎完全失去了作用,从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无职业能力的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过程,其实质是农民向城镇工人和市民的职业转换过程。实现这种转移的基本条件,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舒尔茨的农村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具有经济价值。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一种有巨大收益的投资行为。某些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人们很少有现代经济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地落后的教育。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他指出:“对于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农闲时期的短期培训班、教授新耕作方法和家庭技术示范以及不定期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会议都能起到重要作用。”[I]这种对农村居住人口的教育和培训,具体形式和手段包括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家庭技术和示范、成人农民业余学校、农业推广站、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

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界著名学者福斯特认为农业教育的对象是农民而不是学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市场信息,这一任务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直接推广计划或“成功农民示范计划”(Master--Farmer Program)等方式来实施。

从直接收益的角度来说,农民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从间接收益的角度分析,农民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进而影响和改变农民的教育观念,增强他们投资子女教育的信心,提高农村居住人口的精神文明程度。如此,就会形成农村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的良性发展。

2.职业教育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富民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农业科技人才的源头活水,可以为农村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可以提高农民接受、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美国学者总结了世界上30多个有关农业产量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指出在农业投入资金不变的情况下,每个农户户主多接受一年教育,农业产量平均增加近2%;一个国家每l万个农业人口中增加一个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可以增加大约10%的农业产量o E2]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人基本上属于体力型和经验型农民,不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初级技术能力。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 oA,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竞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33因此,大力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科技知识水平,是推进和发展现代农业基础工程,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和传统农业结构的奠基工程。

此外,农村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现,有利于农村各种资源的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富民优势产业的培育和生长。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线,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拉长产业链条,并带动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是增加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2004年,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吸纳的就业人数达3300万人,同时,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还带动农户7200多万户,有效减缓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孵化器”和“催化剂”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职称论文投稿其实质是许多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多达2亿,劳动力剩余率高达40%。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会不断扩大。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便更好的为现代社会建设服务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到了城市和较为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外出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主要转移方式。实现这种转移方式的渠道大致有两条:一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的、直接地涌向城市,谋取城市社会中最简单、最底层的工作。这种转移无需过于复杂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仅凭日常生活经验即可应付,得到的报酬相对较少。另一条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后,再转移到城市谋取工作。这种转移方式由于赋予农民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相对复杂、需要依赖一定职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的工作,这种工作由于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显示出更高的劳动价值,相应的报酬也会随之升高。比较这两种转移途径,后一种途径具有更高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成为目前国家和农村劳动力个人都积极提倡和乐意接受的转移方式。这后一种方式的实质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他们的良性转移奠定智力和能力基础。因此可以说,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孵化器”和“催化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速度迅速增加。1992年一199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自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制定的《2003--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后,特别是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始迈向规范化轨道,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稳定性显著增强,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0万人,转移就业220万人,转移就业人数占当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的21.4%。通过“阳光工程”的示范带动,全国参加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达600万人左右,近半数的学员达到了初级以上的技能水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务工工资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培训的人员。据统计,2004年接受“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实现转移就业后,月收入平均达到700多元,比在家务农高出400多元,比未接受技能培训的转移人员普遍高出200元左右。H3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承载职业教育功能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地处市县以下地区,与农民能够实现零距离接触,为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农民可节省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开支,降低了参加培训的成本。第二,广大职业学校在校生80%以上是农民子弟,即未来的农民工,他们可以对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发动,使国家关于农民参加转移培训的有关优惠政策和信息得以传播,从而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第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结构,能够充分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转移培训的效果。第四,职业教育所具备的实验、实训条件优势,能够为农民转移培训提供现场示范和实地动手操作机会,有助于他们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

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五,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就业信息网络,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完成农民就业培训的一条龙服务。

4.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已占我国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一半.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需求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9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515万人,增长28%。根据教育部2008年4月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832所,比上年增加139所;招生810.02万人,比上年增加62.2万人;在校生1987.01万人,比上年增加177.1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基本达到1:1的水平。

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高职院校总数和招生人数分别增加了2.5倍和56倍。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6l%,招生人数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 oA。[5]到2008年底,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超过120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70%左右,高职在校生超过13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

.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两会”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当年他在视察大连市工业学校时又指出,“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要面向全社会,最广的地域自然是农村;要面向人人,最大的人群自然是农村劳动者及他们的子女。

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不仅优化了我国传统的教育结构,促进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且,职业教育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训、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强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零距离”服务的办学特色,非常适合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

第4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资源研究 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问题研究 闵行区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格局的实证研究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迈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步伐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村社联建模式研究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几个关节点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构建基层党建大格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围绕“共”字做文章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考 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打破城乡二元思维 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309.

[17]程勉中.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实践取向探究[J].理论探讨,2012,(4).

[18]王正宁,张萌,曾志伟.近年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研究综述[J].探索,2011,(3).

[19]江阴市委组织部,江阴市委党校.江阴城乡党建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0]上海市委组织部.拓展社会工作领域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N].解放日报,20081230.

[21]陆建中.探索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4).

[22]马西恒.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4]李俊伟.基层党组织不应只是“传话筒”――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新举措解读[N].北京日报,20100118.

[25]周建军.构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J].江南论坛,2008,(6).

第5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统筹;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差距趋向缩小,到急剧扩大,再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经验,提炼出具有规律性和启示性的理论认识,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探讨城乡统筹问题

城乡统筹总是同一个国家具体国情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国情客观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国情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认识,充分考虑人口、资源、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真正把握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制约城乡统筹的不利因素和条件给予足够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措施。立足国情,从中国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当民主革命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工业化就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于是城乡经济关系的焦点就是在耕地少、人口多的条件下。集中如何加快农业的发展,以便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和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保证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实现。中共制定和实施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业为重点、农村为城市和工业服务的政策,这是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不得不付出的制度成本。改革开放以米,中共总结了新中国城乡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了中国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强调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换言之,社会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仍将存在一段历史时期。鉴于城乡经济结构单一,市场缺失,工农业关系失衡,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人们生活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国情,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依的发展思路,促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为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从中国现实出发,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城乡破解思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上述科学判断为基础,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以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将“统筹城乡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之中,并且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新政策,保证城乡低收入人群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运用。

二、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考察中国共产党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演进,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认识。在处理城乡关系时,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总结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得出的基本经验。农村占地域的绝大多数,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这种国情状况,决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关注和重视农村,农村工作决定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大局。同志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1956年亲自主持起草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在《纲要》的序言里,指出:“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是,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农业用粮食和原料供应工业,同时,有5亿以上人口的农村。给我国工业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这些说来,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忽视农业方面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他在《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中更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论断。邓小平在工农关系上强调农业是基础,强调工业支援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他在1962年7月7日《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多搞点粮食,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另一个方面是工业支援农业”。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而且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要求把“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要求把城市与乡村整体考虑,全局把握,协调发展,使农业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统筹兼顾是处理城乡发展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统筹兼顾方法来处理城乡关系,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统筹兼顾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论。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全面考虑,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主要矛盾,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们党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从城乡两者的内在互动关系来打破城乡界限,实现互动发展,这是几十年来我们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基本经验。在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最早从一般方法论意义上论述城乡统筹兼顾的是。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

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为了防止片面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的倾向,在《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农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强调城乡要统筹兼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当前在破解城乡二元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来协调城乡关系,将城市与乡村联系起来通盘考虑,既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工业化的载体和先导作用,促进工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奠定经济和技术基础,也要着眼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快农村的市场化改革。通过统筹兼顾,解决城乡改革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发挥乡村对城市的互动作用,促使城市和农村问题得到解决。正如总理明确指出的:“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以更好地发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不仅处理城乡关系要统筹兼顾,而且要把统筹兼顾观察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过程,防止出现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形成新的城乡发展差距及其内部差距。

四、城乡统筹的基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协调的关键在于发展。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城乡二元发展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先后进行了城乡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使城乡隔绝分离的状态逐步被打破,城乡关系逐步走向交流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因此,要牢牢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增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发展的办法不断增强城乡的经济实力,为城乡关系融合奠定的坚实物质基础。

五、城乡统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民的事业,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及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通过对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使农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中共同主体地位的确立,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统筹城乡发展要跳出“重地区而忽视人”的传统思路,把加强对农村地区发展同改善农民的发展机会、优化农民的发展环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重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城乡生态文明,以满足城乡居民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六、城乡统筹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实现城乡统筹离不开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两只手”,这是我国几十年来城乡统筹发展得出的基本经验。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手”的调节作用,又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手”的调节作用,树立“两手”结合调节城乡发展的观点,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调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机制,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时下城乡资源的流向,城乡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城乡各种利益关系的整合,主要依靠市场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应十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向城市迁移、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其对城乡资源、城乡产业,对城乡各经济主体行为的调节存在盲目性、滞后性、趋利性,这就会导致市场失灵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市场利益驱使,城乡差距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更加大了。这就告诉我们,仅靠市场作用力的牵引,还不能有效地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问题,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这是统筹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从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来说,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通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制度和政策空间。为此,我们要适应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必须在打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上敢闯敢试,加快探索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法规体系,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网络;针对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发育滞后的实际情况,还需要着重改善农村的市场环境。

七、城乡统筹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城乡统筹中的一对矛盾,能否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当前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中。效率与公平是政府必然面对的

挑战,我们在对公平与效率进行抉择或取舍的时候,既不能为了效率而只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放弃政府在收入分配特别是收入再分配中的功能,从而舍弃公平的目标:也不能只顾公平分配而不顾生产效率的提高。即因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陈旧观念。正确的态度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公平与效率的张力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区”。当然,这种统一本身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时期其侧重点都不一样。在两者兼顾的前提下是多考虑效率的因素,还是多考虑公平的因素,则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和任务来确定,换言之,这个均衡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和历史的,而不是僵死的。为此,必须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促进农村的劳力、土地、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也就是充分激发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效率功能,同时国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快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新机制,使城乡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八、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

在我国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局面却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造成了农村发展缓慢和城乡二元经济的形成。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新时期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此,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次,政府应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加大对农村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增强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和谐发展;最后,建立城市优势资源转移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利用城市在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尽快建立城市产业转移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人才转移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俊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其经验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6).

[2]黄道霞.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孙成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D06,(3).

[5]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2―21.

[8]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第6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长时期居于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适应国际形势及国防安全的需要,倾全国之力发展城市重工业。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在政策的扶植下发展了起来,农村却长时期的停滞。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居民生活出现巨大反差,收入差距、生活环境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受教育和民利差距等,这些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了化解日益紧张的城乡关系,破解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难题,城乡统筹作为一种解法被提出来[1]。

一、城乡统筹的概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但学术界至今未能统一其定义。关于城乡统筹的渊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农村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观点上设想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的分裂,而是城乡在新的基础上的平衡、协调,即实现城乡融合。所谓的“城乡融合”,就是指“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有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恩格斯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他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城乡统筹与恩格斯“城乡融合”的目标是一致的[2]。

国内学者多从城乡之间资源配置、利益关系、城乡互动、城乡关联等方面来对城乡统筹进行定义。强调城乡问题和统筹关系考虑,有学者认为:“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3]侧重于提倡城乡互动的学者则认为:“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4]也有学者强调城乡的整体性,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出发,提出,“城乡统筹是改变和摒弃过去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5]

我认为,城市和农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两类空间载体各具特色,分工不同,功能上也有差别。人口密度、自然景观、居住环境的差异,这些反映了城乡特色,也是区域多样性的体现。城乡统筹应当是在允许区域多样性的前提下,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城乡公平的分享公共资源,分享社会公共服务,是一种追求城乡之间,人际之间公平和谐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政策导向。

二、城乡统筹的内涵及实现方式

城乡统筹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特色。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即经济统筹,政治统筹,社会统筹和环境统筹。

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拉美和亚洲新兴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城乡统筹的探索,尝试协调城乡的发展,逐渐改变以往那种“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纵观各国城乡统筹探索,统筹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改革农村财政支持体系。韩国在 1991 年制定了农业与渔业结构调整计划,政府财政拨款 550 亿美元来支持农业部门的发展,重点放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包括建立农业开发区,实现农业生产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等。1985 年,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1986-1990 非洲经济复兴优先纲领》指出:“对农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 20%-25%,这是比较理想的”。

2.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各国国情不一,因而各国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比较典型的是巴西与菲律宾,巴西由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购买地产,菲律宾则是政府统一征收土地,农民购买土地后向土地银行分期交付购买款。

3.统筹城乡社会发展。韩国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彻底改变了韩国农村落后的面貌,道路设施、公共浴池、饮水设施在新村运动中大批兴建,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得以提升。巴西、新加坡等国家开始注重提高国民的共同意识,加强国民的伦理道德建设,强化农村的民主法制教育等等[6]。

4.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工业社会以来,农业的低效导致农业的发展进入困境,以致城乡发展走向两极。

5.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的城乡统筹探索中,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都是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在社会保障统筹中,较为成功的是拉美的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它们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农村社保体系,智利的农民享受社会保险、公公救济和社会福利等三个部分的社会保障,阿根廷则建立了面向全体农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三、城乡统筹的重点及要点

1.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

我国传统体制下,实行的是城乡完全不同的保障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城乡分割和身份差别,城乡居民各自群体内部的平均主义和城乡群体之间的极不公平同时存在。这种隔离式的社会保障模式极不合理,却又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二元社会结构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转型,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市场化的运作力度加强,我国的经济体制乃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大的经济社会背景之下,重新审视城乡社会保障结构成为一种必然。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层次,即由哪一级来承担资金的筹集、管理并分配使用,如常见的省级统筹、国家统筹;二是指通盘考虑全国的社会保障问题,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整体筹划,不再割裂单独进行。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终极目标。从现有条件来看,一步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很不现实,必须整体规划,分阶段进行。现阶段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的目标应是:基本上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规划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让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7]。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个关系。首先,远期目标与近期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人人有保障。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必须分阶段实现,近期规划应是优先解决民生最为紧迫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农民看病就医,困难救助等。其次,公平与效率。社会保障的筹划必须与国情相适应,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居民获得保障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让国民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2.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社会保障的最初设计者是将社会保障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措施,在一国内,是没有地域、性别和身份区分的。在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作用下,社会保障也二元性明显,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专注于城镇,而在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因此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的重点在农村。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城乡政治统筹的要求。医疗保障是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其人权地位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得到我国宪法的保护。现有医保制度将城乡居民分为三类人,即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规定城镇居民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只能享受低水平合作医疗,忽视农民平等享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的国民地位,违背宪法精神。从维护宪法尊严的角度讲,需要构建更为公平、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城乡经济统筹的保证。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的经济互动,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的充分流通,资源的互补利用,必须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后盾。构建更为公平、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保障具有纠正市场失灵、减少收入差距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功能。可以说,构建城乡统筹、更为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没有农村社会保障这一风险防范的后盾,所谓的经济统筹很难实质的进行下去。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发展、彼此协调的社会样态,基本现代化是比全面小康社会更为进步的社会样态,发展水平应该更高、关系应该更协调。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减少城乡差异、在于社会建设。城乡统筹从几个方面减少城乡差异、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祝小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8(05).

[3]姜作培.统筹城乡发展:主要矛盾和出路分析[J].理论前沿,2003(22).

[4]党双忍.城乡统筹推动九大制度创新[J].经济学家,2004(13).

[5]陈希玉.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J].山东农业,2005(05).

第7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规划;问题;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我国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规划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乡统筹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城乡规划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缺乏统筹性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改革与创新问题,这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必须从当前城乡规划缺乏统筹性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城乡规划改革,使城乡规划更加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法律保障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城市与农村结合起来,但并没有对城乡统筹规划做出具体的规定,而作为一种“新兴”规划模式,城乡统筹规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城乡统筹规划做出具体的规定,这就使得各地在开展城乡统筹规划方面,更多的是属于研究性质,还没有上升到具体规划层面。由于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法律保障,这就使得各地尽管编制了城乡统筹规划,但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导致我国各地城乡统筹规划在内容和方法以及深度和成果方面缺乏“统一性”,势必会对我国整体的城乡统筹规划造成重要的影响。

(二)城乡统筹规划缺乏衔接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因而城乡统筹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城乡统筹规划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规划,因而必须做好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的衔接工作。但从目前我国城乡统筹规划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当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三大部门规划的衔接仍然不紧密,甚至鲜有衔接,以致规划的统筹协调流于形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规划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编制,因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无论是目标、重点还是标准、措施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无法衔接到位。

(三)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有效实施

由于目前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城乡统筹规划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普遍还没有建立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运行体系,既缺少相关的配套法规,又缺少土地、财税、人口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特别是由于城乡统筹规划涉及到城市与农村资源的统筹配置问题,这就使得目前以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很难将有效的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因而城乡规划还缺乏平等性,使得城乡统筹规划在解决城乡发展矛盾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比如在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方面,一些地方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整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法宝”,而不是真正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进行规划,甚至出现了一些农村“强拆”问题,不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也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背离。

二、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对策

(一)完善城乡统筹规划法律体系

党的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要求,表明我国已经将“依法治国”上升到战略高度,城乡统筹规划也必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将城乡统筹规划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中。这就需要我国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城乡统筹纳入到城乡统筹规划法当中,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思路、目标、原则、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应当出台《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条例》,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提高城乡统筹规划法律位阶,为更好的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奠定法律基础。

(二)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思路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而必须按照“以城促乡、以工哺农”的目标,进一步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思路。城乡统筹规划必须建立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因而必须将“促进城乡融合、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发展思路,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要素科学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有利于保持城乡与农村发展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规划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三)明确城乡统筹规划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城市与农村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科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因而必须明确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即将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原则,通过合理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二是必须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原则,将维护公平正义落实到城乡统筹规划当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生存权、发展权;三是必须坚持多方利益协作原则,按照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城乡统筹发展当中,并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四)建立城乡统筹规划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城乡统筹规划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的问题,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的运行机制,比如浙江省的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衔接”、成都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三规合一”以及重庆市的“四规合一”等等,对于建立城乡统筹规划运行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想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各地必须探索建立符合自身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在政策层面、体制层面、机制层面进行创新,形成协调有序、沟通顺畅、形成合力的“多规合一”运行机制,确保城乡统筹规划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不断深入实施,特别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加强对我国城乡规划的改革与创新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这就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规划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着眼于保障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研究城乡规划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措施,推动城乡规划更加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使城乡规划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我国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江等.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研究[J].建设科技,2014(Z1).

第8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内容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权变地审视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一些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并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城乡统筹的主体对象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和明晰地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实施工作,实现目的与效果、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决策目的、实施行为与农民的需求满意度的统一。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 城乡统筹 人本路径

当今时代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统筹发展的哲学本质就是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实现科学发展。从哲学高度讲,“统筹兼顾是一种强调普遍联系的系统辩证法,是一种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维,是一种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和谐的人本理念。”因此,统筹哲学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做到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从而保障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统筹发展的哲学本质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实践行为的终极目的。统筹哲学的本质目标就是要通过统筹的方法来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失衡问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首先统筹哲学关注的是人类的本身物质和精神的统筹发展。统筹哲学理论不仅强调保障人的物质需求,还更为强调保障人的精神需求,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也是辩证统一的,仅仅保障人的物质需求,不过就是实现了人的生物性存在和延续,没有实现人的理性存在,从满足物质需求看,无法把动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区别开来,只有在保障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了人的精神需求,才是使人区别于动物地实现了理性地生存和发展问题,如果单纯地发展一个方面,就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

统筹哲学不仅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统筹发展问题,同时也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以及人类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统筹哲学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当今时代背景下,统筹哲学所直面的和需要研究的最困难的现实问题就是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地位平等,进而使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就是打破原有的单一的从城市或从农村角度考虑的思维定势,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

城乡统筹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我国现在正处于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城乡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如果解决了“三农”问题,解决了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将事半功倍。

从本质上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滞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由于一直实行工业先于农业、城市优于农村的发展,导致形成了产业和技术由城市向农村的梯度转移,并且形成对落后发展方式的包容机制。因此,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中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如果仍然延续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继续推行城乡产业梯度转移,那么,落后的发展方式就有了存在的空间,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由工农业、城乡平行发展,向工业和城市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变。这一时期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工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是正确处理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

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这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一个基本点。

按照我国目前的贫困界定标准,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将逐年减少,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目前解决温饱问题的长效保障机制还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处在贫困边缘化的人口比例较大,一旦有什么突发性问题出现,返贫人口即刻增加,农村的发展很快又会出现一些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民生问题。而且,我国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主要农作物、大牲畜参保率不超过总数的5%。除主要品种粮食之外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尽管我国的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三农问题仍然很脆弱,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潜在的隐患问题。

因此,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在解决绝大部分农民温饱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的更加富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增富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农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加大富裕的程度,或者依靠持续性增富,最终在富裕的量的绝对值上超过贫困,这种发展方式,是可以增加农民对贫困反弹的抗击力。但是,这种思路不是长效和机制性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由于新农村建设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动力影响,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初期面临着涉农政策调整不到位、基层政府服务脱位、社会结构调整离位、农民心态调整缺位等问题,使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农民发展问题(增富问题),变成了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成为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权变地审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并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象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和明晰地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实施工作,实现目的与效果、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决策目的、实施行为与农民的需求满意度的统一,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

城乡统筹发展的人本路径

首先,要明确影响农民增富的制约因素。在解决农村问题上,不论推进什么发展战略,是叫新农村建设,还是叫发展现代农业,或者是叫城乡统筹等等,都要始终明确,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推进这些发展战略的时候,有利于农民增富的因素有哪些,制约农民增富的因素都有哪些,这是发现农民民生影响因素的关键。这一点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要从理论上明确影响农民生存和增富的制约因素和条件。此外,还要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只有从解决那些严重影响农民生存和制约农民致富的因素条件入手,才能从农民的实际困难出发,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切入点,为实现城乡统筹、驱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局起点。

其次,要明确农民增富实现的保障条件。新农村建设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保障农民增富和发展的要素条件,明确这些条件的实现途径,为此,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一个国家的达标体系,更要帮助农民制定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增富目标,确立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保障目标实现的服务支撑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是,通过积极创造农民增富的保障条件,帮助农民实现国家的预期目标和自己的增富理想,这些保障条件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的资金保障、农业技术保障、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和满足农村文化需求等方面,具备和完善了这些条件,农民的增富才是真正有了保障。

再次,要处理好主客体的地位关系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从一开始就需要明确,因为新农村建设要主要依靠这个主体。而这个主体从一开始并不十分明确。农民历来是中国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就要依靠农民这个主体,而实际上,农民没有发言权和参与权,只能在一旁观望。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严重影响农民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在理论上明确建设的主客体是谁,要在实践操作上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客体之间是否实现了对称发展,取决于农民的满意度。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农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保障,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

第四,要解决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统筹不是单纯解决“三农”问题,它是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城乡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现象。城乡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对这一点认识我国还需要达成共识,国际金融危机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经历已经表明, 1978-1984年和2006年以来,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黄金时代,这期间的农村改革增进了农民的利益,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也并没损害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改革结果,因而这期间的城乡关系一度好转和正在好转。1984年后的城乡关系发展一直处在非良性状态中,导致中国城乡关系处在了极不平衡状态中,表现就是城市持续地剥夺农村。在城乡发展问题上,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与城市脱钩发展,相反,是要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2006年以后,我国逐渐开始进入统筹发展阶段,但是,形式上的统筹较多,表现就是单纯追求城市化,忽视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农村化发展的趋势。统筹的重点应该是城乡居民的待遇保障和基础设施的一致化和统一化,城乡居民生存环境和生存标准的统一化,为此,解决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关注以人为本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科学发展的深刻含义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意义则是通过平衡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进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为从机制建设上推进国家的科学发展、转变国家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更要遵循以规律为本。以人为本是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贯彻和实现的政治目的,同时,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还要贯彻和实现以自然规律为本的科学目的。新农村建设的事实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以贯彻以人为本为宗旨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新问题也表明,同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却带来一定的负面结果,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式上地提倡以人为本导致的结果。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不能忽视以规律发展为本。以自然规律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忽视客观规律发展的以人为本,不是科学发展的宗旨所在。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实现的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的体现。因此,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应该实施的发展理念就是,必须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丰.统筹兼顾的哲学意蕴[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2.刘艳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本质、目的与原则[J].黑河学刊,2009(6)

3.王自贵,王普.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域中的统筹城乡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2)

第9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协整;Johansen检验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5-03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失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障碍。为此,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王骏(2008)论述了试验区面临的超越法律、综合配套的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1~2] 。孙超英、贾舒、高波等就成都实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情况以及试点中初步显现的如相关试点的统筹协调问题等作了初步研究 [3]。林文棋从二元经济结构三个来源视角分析研究了城乡统筹的模式选择。许鲜苗、宋福忠等研究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区应依据一定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4~5]。王梦奎、厉以宁、孔祥敏等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6~8]。张红宇认为,城乡统筹必须触动传统经济社会的体制根基,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9]。张苒、季洁对成渝两地三农问题作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地三农问题难点和重点,探讨了解决成渝两地三农问题的途径[10]。

总体看来,学术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大多局限于定性的分析与描述,定量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从统筹城乡核心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切入,构建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重庆1985―2008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将回归结果和理论模型对比,进而深入探讨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问题,以期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有所裨益。

一、理论模型

假设一个经济社会从生产角度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农业部门总人口为P1、非农业部门总人口为P2,P=P1+P2,P是该经济社会总人口。农业部门劳动力为N1、非农业部门劳动力为N2,N=N1+N2,N为全社会劳动力总数。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只有土地和劳动力,非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力。假设两部门的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从而有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

1.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

y1=f(E/L1)=f(e)

其中,E是土地,e是人均土地。

2.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为

y2=g(K/L2)=g(k)

其中,K是资本,k是人均资本。

3.农业部门的工资率是w1,非劳动部门的工资率是w2

假设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只从事非农业生产。y1-w1为土地收益,其归属取决于土地所有制度。y2-w2为资本的收益,归资本所有者 [11]。

为了反映二元经济发展特征和叙述表达的方便,我们先定义如下比率:

1.劳动力负荷系数

μ=P/N

其中,P表示劳动力所供养的人口数,N表示劳动力人数。

2.城乡劳动力负荷比。

RLb==

3. 二元对比系数

Rru==

二元对比系数Rru主要反映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力的差异。

4.劳动力转移系数

RLt=

其中,N1是农业部门的总劳动力,L1是N1中在农业部门劳动力,N1-L1是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该指标反映了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程度,也反映了非农业部门对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5.城镇化水平

u=

其中,p2表示非农业人口总数,P表示全社会人口总数。

6.农民的人均收入

I1= (1)

该指标是农民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收入加上在非农部门就业的工资收入除以农村人口。

7.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

I2=(2)

该指标是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除以城镇人口。

8.城乡收入比

RI==(3)

城乡收入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表示。

由式(3)通过变形可得:

RI== =• (4)

对式(4)两边进行对数变换,得:

lnRI=-lnRLb-lnRru-lnRLt-ln(+) (5)

把ln(+)用一阶泰勒展式近似表达代入(5)式可得:

lnRI≈-lnRLb-lnRru-lnRLt-ln(1+) (6)

用Ru表示城市化程度,则上式为:

lnRI≈-lnRLb-lnRru-lnRLt-Ruln(1+) (7)

式(7)刻画了二元经济环境下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模型。

(1)RLb,即城乡劳动力负荷比,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

(2)Rru,即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

(3)RLt,即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

(4)Ru反映了城市化程度,该项系数的符号与ln(1+)符号有关,而ln(1+)符号与城市化的模式有关。当城市化是市场主导型模式的城市化路径时,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N1-L1)>0,从而ln(1+)>0,Ru系数为负,城市化程度与城乡收入负相关;当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路径时,ln(1+)<0,Ru系数为正,此时,城市化程度与城乡收入比正相关。

二、计量分析

(一)计量结果

由理论模型(4),我们设定计量分析模型为

R1=CRα1LbRα2ruRα3LtRα4 ueε

两边取对数,线性化后得

lnRI=c+α1lnRLb+α2lnRru+α3lnRLt+α4lnRu+ε (8)

其中,α1是城乡劳动力负荷比的弹性系数,α2是二元对比系数的弹性系数,α3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系数的弹性系数,α4是城市化程度的弹性系数。

样本为重庆1985―2008年数据,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年鉴,个别缺失数据采用了插值法进行插补。

对lnRI、lnRLb、lnRru、lnRLt、lnRu用eviews5.0,根据AIC最小值原则选择滞后期进行平稳性检验,原序列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不存在单位根,可以认为经过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即lnRI、lnRLb、lnRru、lnRLt、lnRu是一阶单整序列。

为确定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还需进行协整检验。对多变量协整检验,选用Johansen检验[12]。结果如下:

lnRI=0.76+0.24lnRLt-0.36lnRLb-0.62lnRru+0.0.18lnRu

(0.36) (0.04) (0.09)(0.11) (0.04)

t=(2.11)(6.00) (-4.00) (-5.64)(4.50)

R2=0.87,R2=0.83,F=37

(二)结果分析及改革问题探析

回归结果与现实情况的解读:

1.为什么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比呈正影响?回归结果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系数为正,与二元经济理论和理论模型不一致。其原因是,中国实际经济环境不满足二元经济理论假设条件。二元经济理论假定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同质,并且能达到均衡工资率。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及城乡差别的教育投入,结果导致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并非同质,城乡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中机会不均等,工作中待遇不公平[14]。上述制度因素的存在,又使得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只能在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经常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农村劳动力收入低于城市劳动力收入。农民工在提高自己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果是非但没能缩小、反而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2.为什么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比呈正影响?由回归模型知,城市化弹性系数为正,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城市化的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按照刘易斯的设想,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剩下的农村劳动力由于人均拥有土地增多,实现规模化经营,劳动生产率将会相应提高。但是,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土地依法自由流转,大量土地闲置或者只耕种一期,无法向种田大户集中,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同时刘易斯还认为城市化会带来城乡人力资本的调整,当城乡劳动生产率出现过大差距时,乡村低生产率的劳动力会自由流向城镇,从而缩小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但是,现有户籍制度由于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不能仅凭此就否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经济政策。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必然是扩大城乡差距,我们要转变现行城市化模式,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管理为辅的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模式,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3.其他弹性系数的影响力分析。回归方程中,系数最大的是二元对比系数,符号为负,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二元对比系数反映了城乡相对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越大,表明农村劳动生产率与城市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小,城乡收入差距越小。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应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设立农业扶持专项基金,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在财政税收收入中设置专门的城乡统筹基金,用于统筹城乡的专项支出,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间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也揭示了重庆地区统筹城乡配套综合改革当前的重点是,统筹城乡财政扶持制度。

参考文献:

[1]王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4).

[2]王骏.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进展、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孙超英,贾舒,高波.对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情况的初步分析与思考[J].探索,2007,(6).

[4]林文棋.城乡统筹的模式探索[J].北京规划建设,2010,(1).

[5]许鲜苗,宋福忠.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王梦奎.中国发展战略五大调整[J].神州,2004,(8).

[7]厉以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意义深远[J].中国经贸导刊,2004,(3).

[8]孔祥敏.城乡统筹发展:障碍及对策[J].长白学刊,2004,(6).

[9]张红宇.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7).

[10]张苒,季洁.成渝两地三农问题的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10,(2).

[11]陈宗胜,黎德福.二元经济、城市化滞后与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G]// 蔡,万广华.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3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