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社会教育方法精选(九篇)

社会教育方法

第1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摘 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分析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创新社会教育的原则,提出了创新实践的措施和方法。

社会教育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教育内容随着图书馆功能的演进而逐渐强化和拓展。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图书馆传统的社会教育方法已经无法真正适应“没有围墙大学”的需要,在种种限制和困扰面前,图书馆要想保持以往的优势,不仅要把自身特有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要在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上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1.1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概念是现代化发展对图书馆做出教育职能的要求并逐渐普及的结果,它是从图书馆社会职能中分化而来的。一般情况下是指图书馆在丰富馆藏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读者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读者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让读者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科教事业的发展。它的教育对象不受年龄、民族、社会阶层及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仅教育对象广泛而且教育内容新颖、全面,教育形式个性化、灵活、多样,能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1.2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内容

1.2.1 社会人文与思想道德教育。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它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用丰富多彩的声、文、图、像等形式对读者进行熏陶和感染,让读者在典籍里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和升华,这种深入灵魂的教育,陶冶着读者的思想情操,能够丰富读者的人生感悟、填充读者的精神世界、充实读者的人生体会,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2 科学技术与实用知识教育。图书馆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完善自身的见证者,它用多种形式保存着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硕果,丰富的科学文化是图书馆践行科技教育职能的根本保证。图书馆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比,其科技教育更加自主、灵活,它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兴趣为导师指导读者对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让读者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图书馆还把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中,不仅便于读者理解还有效地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科学的力量,并进一步激发读者对知识的渴求,达到普及文化教育的目的。

1.2.3 学习生活与休闲娱乐教育。与传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相比,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更加注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引导人们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让人们学会彼此同情、关心、宽容、尊重与信任的行为和意识,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用强烈的生活责任感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

2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 专业服务能力差

图书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时,必须要用专业化的服务来迎接学科与专业化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目前而言,我国具备专业化水准的图书馆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定题服务、高级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查新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即使一些图书馆开展了定题服务也仅仅是简单问题简单化,不能解决一些高端复杂的问题,由于图书馆缺乏专业化的服务,一些资深用户无法实现自己走进图书馆的目的。图书馆不能为资深用户提供科研帮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应有的专业性和普及性功能。

2.2 馆员综合素养不高

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能否真正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①传统落后的理念无法赶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人性化”“主动化”和“一切为了读者”的全新服务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由于馆员素质水平的整体低下,工作时不能用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服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读者无法认同图书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有的甚至对馆员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利用图书馆的读者逐步减少。②图书馆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知识素养,对新方法和新技术不能及时主动地学习和利用,不能快速地转变工作方法,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能很好地实现。③馆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3 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

3.1 教育方法的层次性

普通受众之间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必须要有层次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传递对象的不同需求,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化。

3.2 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要看知识信息的利用度是否最大化,是否对受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有效性是衡量图书馆教育方法的基本体现。由于图书馆与读者地位的不相等,读者只是图书馆的知识传授对象,是被动的,在传递地点、时间及方式上都无法自主选择,但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策划传递知识之前做好调查,针对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知识的传递,实现传递与接收的有效统一,从而提高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徐志彬: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研究

4 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

4.1 开展推广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图书馆开展推广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改善图书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②为读者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帮助读者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③举办有关图书的推广活动,充实公众的精神世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4.2 加强群众联系,利用网络服务

群众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要想保持图书馆的地位不动摇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从思想源头上重视群众。要通过多种手段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指导人们正确高效地阅读,提高社会教育被接受的效率。和阶段性、短暂性的学历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长久性、终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群众提供免费的、非学历的教育机构,它的作用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图书馆将通过社会教育提升公众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力争实现服务群众和自身发展的双赢。目前情况下,图书馆应引进高科技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加全面地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和学习。

5 结语

要想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就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顺利无阻,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把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从被群众忽视提升到公众注视的地位。当今时代下,图书馆和以前相比更具生命力和时代特征,践行社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得到了适时更新,相信未来的图书馆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专业、更科学的服务,其社会教育功能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晓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重建与服务创新刍议[J].图书馆,2013(6):6-8,20.

[2] 房永壮.努力探索公共图书馆承载社会教育的新途径[J].才智,2013(2):193-194.

[3] 王余光,郑丽芬.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回归:以经典阅读推广为途径[J].图书情报研究,2014(2):1-6.

[4] 杨运雄,戴旭.社会转型期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公民意识构建[J].学理论,2014(17):110-111.

第2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原始社会 道德教育 方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虽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但是原始社会也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一种由诸多代代沿袭、约定俗成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所构成的生活实践方式。这些具体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一些差别,但其功用属于道德文明传承。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一 原始社会的教化方法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单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与自然力和野兽进行斗争,于是形成原始的群体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几乎完全融为一体。但在原始集体中,个体的自觉意识难以显现,自觉意识只是在集体的共同心理层次上以神秘、互渗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体把个体联合为一体,形成集体意识。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使群体继续发展下去而不至于灭亡,生产活动就必须适应与自然力斗争的要求。群体内部的有经验的老人或者长辈就承担起了对年轻人和下辈进行教化工作的任务,年轻人从教化中获得知识,进而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模仿有经验的人的行为,形成适应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体的教化内容主要是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

1.图腾、宗教。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把它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原始群体中,那些长辈级的人会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对图腾的崇拜和信仰,使图腾成为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群体组织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腾标志、图腾祭祀等活动达到图腾的认同的目的。当图腾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个体的自觉意识便在图腾和禁忌中间接的渗透出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宗教,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祟拜。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信仰之表现形态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认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明时代的诉诸人的理性—一认知和反思—一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原始社会中的“神秘的方式”,即通过图腾和信仰来形成个体心中的禁忌。

2.礼仪、制度。

原始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匾乏,但仍然存在一些礼仪和制度。不管是诞生礼还是成人礼,对于原始群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习俗。在各个氏族内部,基本上都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维系原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举例而言,摩尔根母系氏族就有包括氏所推选一个酋长和一个军事领袖并可任意撤换;氏族内部人要互相帮助、保护不受外族伤害;氏族可收养外人入族;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议事会等制度。这些条款不一定以明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但通过长辈对下辈的言传身教,使制度和礼仪得以传递下去,只要这个氏族还存在,那这些制度就一定制约着氏族内部的成员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强制性的公共道德约束个人,使集体意志不被打破,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3.神话传说。

神话的产生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或者物,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容易在原始村落中流传下去。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原始群体中,长辈利用神话故事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神话故事中的英雄成为他们对抗自然力的精神力量。

4.原始歌舞。

根据许多古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载,原始歌舞是原始人群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再现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并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及对生殖的崇拜。原始歌舞总是与原始人群宣泄情绪的心理和寄托祝愿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具有氏族群体祀神娱神的性质。他们创造的这种渲泄情绪、寄托祝愿的歌舞,既是对生活的再现,也是在这些象征性、拟态性的动作中传递了伦理与道德。一代一代相传的舞蹈,并不会被残酷的自然环境所中断。例如,狩猎民族的舞蹈一律是群体的舞蹈。通常是本部落的男子,也有许多是几个部落的人联合演习,按照一样的法则和一样的拍子动作。在跳舞的活动

转贴于 中,许多参与者都混合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舞蹈的感觉和动作融合成一体。原始舞蹈的教育意义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和自由平等的观念。

二 原始社会的自我教育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虽然以言传身教为主,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自我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毕竟,那些用来言传身教的内容即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最初都是在先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原始人群在不断的对抗恶劣的自然力和凶猛的野兽,寻求生存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来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不管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是怎样的,道德教育始终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老人的经验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只是一个外部灌输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将外部灌输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对抗自然力和野兽以及外族人侵的过程中,先民们早就认清了现实,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于是形成了部落来集体生存和发展。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合理的分配着生产任务,对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的分配,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在这样物质匾乏的情况下,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物质上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未成年的个体最初是被教化去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那当他们成长成为部落内部最有生产力和最有决策能力的成年人时,就需要自己教育自己,将以往的教化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除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之外,原始部落的个体还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处理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习惯方法。比如在氏族内部,经常举行议事会来决策。氏族议事会是成年人的会议,未成年者不能参加。如果要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需要经过成丁仪式。这种议事要在严肃的氛围里,对成年的人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以检验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合格的氏族或者部落的成员。母系氏族的这种议事会和成丁仪式,几乎完全是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这样的道德规范,就不仅仅是靠教化就能达到的结果。

三 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一样,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是朴素的,直观的,未能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系统。但是其道德教育对于整个原始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维护了群体的意志和集体的利益。总的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有渗透性、民主性、平等性、手段单一性、参与性等几个特点。

渗透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在氏族或者部落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完成的。不管是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是个体本身的自我教育,无不渗透在日常的实践中,从图腾崇拜中渗透禁忌与信仰,从礼仪制度中渗透权利与义务、从原始神话中渗透理想与勇气、从原始歌舞中渗透自由与团结。而与此同时,这些被教化的禁忌、理想、勇气、自由、团结等道德情感无不通过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形式得到加深并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下去。

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低下,缺乏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氏族或者部落内部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这为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基础。氏族或部落内部每个成员都有获得道德教育的机会,所接受教化的内容也几乎是一样的,教化的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民主性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原始社会中,氏族的首领几乎都是由成员民主的选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撤消。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平衡。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接受教化还是自我教育,成员之间既接受来自长辈的经验传授,也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他人。

手段单一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由于受到自然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现代的道德教育那样形成一个具有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科学的系统。它的手段是很单一的,除了自我教育,几乎全部的道德教育方式都在于原始的教化、言传身教,即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第3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原始社会 道德教育 方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虽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但是原始社会也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一种由诸多代代沿袭、约定俗成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所构成的生活实践方式。这些具体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一些差别,但其功用属于道德文明传承。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一 原始社会的教化方法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单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与自然力和野兽进行斗争,于是形成原始的群体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几乎完全融为一体。但在原始集体中,个体的自觉意识难以显现,自觉意识只是在集体的共同心理层次上以神秘、互渗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体把个体联合为一体,形成集体意识。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使群体继续发展下去而不至于灭亡,生产活动就必须适应与自然力斗争的要求。群体内部的有经验的老人或者长辈就承担起了对年轻人和下辈进行教化工作的任务,年轻人从教化中获得知识,进而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模仿有经验的人的行为,形成适应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体的教化内容主要是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

    1.图腾、宗教。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把它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原始群体中,那些长辈级的人会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对图腾的崇拜和信仰,使图腾成为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群体组织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腾标志、图腾祭祀等活动达到图腾的认同的目的。当图腾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个体的自觉意识便在图腾和禁忌中间接的渗透出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宗教,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祟拜。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信仰之表现形态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认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明时代的诉诸人的理性—一认知和反思—一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原始社会中的“神秘的方式”,即通过图腾和信仰来形成个体心中的禁忌。

    2.礼仪、制度。

    原始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匾乏,但仍然存在一些礼仪和制度。不管是诞生礼还是成人礼,对于原始群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习俗。在各个氏族内部,基本上都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维系原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举例而言,摩尔根母系氏族就有包括氏所推选一个酋长和一个军事领袖并可任意撤换;氏族内部人要互相帮助、保护不受外族伤害;氏族可收养外人入族;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议事会等制度。这些条款不一定以明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但通过长辈对下辈的言传身教,使制度和礼仪得以传递下去,只要这个氏族还存在,那这些制度就一定制约着氏族内部的成员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强制性的公共道德约束个人,使集体意志不被打破,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3.神话传说。

    神话的产生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或者物,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容易在原始村落中流传下去。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原始群体中,长辈利用神话故事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神话故事中的英雄成为他们对抗自然力的精神力量。

第4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法院干警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认真整改背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现实问题,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和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目的意义

1、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标志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央政法委部署在全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执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2、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一次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法院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把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贯彻始终;把联系实际,改进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贯彻始终;把思想教育与专项整改、制度建设贯彻始终。通过学习教育达到司法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和法院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达到预期效果,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二是清查思想、正本清源。三是重点培训、深入研讨。四是考试抽查、确保效果。

三、方法步骤: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从6月初开始,到10月底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动员学习(时间2周6月5日至6月16日)

主要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把每位法院干警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增强搞好集中教育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学习内容:

1、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及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

2、省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讲话及省法院领导讲话。

3、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及市委政法委领导的讲话。

4、中央政法委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

5、**院长在全市法院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学习要求:采取集中学习与干警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要求学习要有记录,要有体会,学有收获,切实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

第二阶段:

专题培训(时间8周6月17日至8月10日)

主要任务: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全面准确地把握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主要内容:

1、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的专题讲座;

2、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的专题讲座;

3、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的专题讲座;

4、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的专题讲座;

5、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的专题讲座;

6、请本系统英模人物作事迹报告;

7、邀请市委领导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报告;

8、中院领导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报告。

方法与要求:一是采取集中专题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二是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三是全员培训与轮训相结合。按照内容每周安排一个专题,要求全体干警参加培训。

通过五个专题的培训和三场报告的学习,使广大干警一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二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提高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四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五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法院的绝对领导。为下阶段对照检查和专项整改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阶段:

对照检查(时间5周8月11日至9月14日)

主要任务: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结合全市两级法院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检查广大干警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剖根析底。

对照检查的重点内容:版权所有

1、检查依法治国的思想是否树立;

2、检查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是否牢固;

3、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否增强;

4、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是否真正确立;

5、党的领导的观念是否坚定;

6、在执法办案中是否存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注重社会效果的问题;

7、工作中是否存在着拖案不办、司法不公、、徇情、徇私枉法的问题;

8、在法院内部管理上,检查是否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度措施是否健全,工作运转是否正常;

9、在廉政建设上,检查廉洁自律做得是否存在不足和有问题;领导干部的自身表率作用是否发挥到应有作用。

方法与要求:

1、领导带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自己找、领导点、集体议、群众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个人自查。对照重点内容: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自身的问题写出自查报告和剖析评议材料。

3、开门征求意见。通过问卷调查、专访座谈、举报热线、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廉政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律师、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和建议。

4、结合当前正进行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评点案件。对因裁判不公、执行不力、工作不负责任、作风简单粗暴引发的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核查,发现问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5、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在认真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法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要邀请纪检会、政法委、组织部等部门的领导参加。

第四阶段:

专项整改(时间4周9月15日至10月15日)

主要任务:针对查找的问题,逐一疏理归纳,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

整改内容: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并且认真做好组织调整、责任追究和建章立制工作。

整改方法:针对问题,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确定整改时限,逐项逐件抓好整改落实。

整改要求:一是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联系;二是要与规定司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紧密联系;三是要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密联系;四是要与法院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认真查找和解决司法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妥善处理好全国法院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的十个方面的关系,认真落实全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第五阶段:

总结验收(时间2周10月16日—10月31日)

主要任务:按照验收标准组织检查,验收集中教育的效果,认真搞好集中教育的总结。

检查验收标准:

1、思想认识到位。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全市法院干警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意义,态度端正认真工作积极主动,真正达到“两不误,两促进”。

2、组织领导有力。法院党组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密切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集中教育活动有声有势,并取得明显成效。

3、工作措施落实。方法步骤、主要环节、工作质量符合方案要求,联系实际密切,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4、目标任务完成。集中教育活动要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取得明显教育成效。

验收方法:中院组成5个验收组,会同市政法委考评组对各基层法院进行检查和验收,具体做法: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的测验考试(与各个阶段结合,每次考核考试结合总评);

2、听汇报、看资料;

3、征求当地党委、人大、政协、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的意见;

4、采取走访和随机问卷调查方法,请各界人士对集中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四、组织领导

1、强化责任。中院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政治部主任**为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社会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基层法院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党组书记、院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政工部门牵头组织,各业务部对口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把全市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5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一、将社会工作方法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相容性

社会工作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作为其基本理念,具有服务性和扶等特征,帮助受助者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依据,还要以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为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强调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注重激发人们自身的潜能,促使其“自助”。两者理念的相同之处,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可能。

(二)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是对象层面的目标,二是社会层面的目标。归结起来,实质就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思想政治教育从总体说也是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因此,两者在追求目标的一致性上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可行性。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个案社会工作、团体(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1.引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信念

理性情绪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于1955年创立的,又称为ABC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A(Activating events)代表引发事件。B(Beliefs)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C(Cousequences)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情绪困扰。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C)是由个人的信念系统(B)而非某些客观存在的事件本身(A)所产生的。也就是说C并非A决定,而决定于B,如果我们能除去B中的非理性信念,C就迎刃而解。为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也称介入辩证法)帮助受助者消除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从而解决情绪问题。

大学生处在身体的青春期,但心理处在断乳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情绪易波动。例如,有的大学生恋爱受挫,对方变心,于是产生自杀念头,以自杀作为报复的手段。在这个案例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受助者认识到自杀就可以报复对方这种信念的不合理性。于是可以介入辩证法来分析:对方已经变心,说明已经不爱你了,那么你的行为会引起他的关注吗?他会为一个不爱的人心痛自责吗?你的自杀起到报复他的作用了吗?当受助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时,就会放弃自杀的行为,产生正确的信念,情绪得到控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借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帮助大学生排除不合理、不正确的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有效控制情绪,采取理的目的。

2.引入危机调适模式,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性

危机调适模式认为,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的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这个过程就是危机调适。在该模式下,应该为案主输入希望,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案主恢复自我认知,形成自我独立。例如,大一新生由原先的家庭生活到大学的集体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让大一学生产生不适应。再比如,毕业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和担忧,学生家庭的变故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立即与受助者联系,为受助者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输入各种正能量,让受助者看到希望和光明,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学生的恐惧担忧心理,使大学生在问题面前能够适应。

(二)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运用社会目标模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目标模式有一个基本的假设:“社会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个人与群体间冲突的产生及化解;而个人与群体行为正常与否,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系统能否正常运转。”[2]因此,社会目标模式强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团体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社会良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目标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运用互惠模式,培养大学生互惠互助的精神

互惠模式,也称中介模式、交互模式。该模式认为,个人必须同其他个体互动互助、相互依靠才能达到自我完成。该模式非常适合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为在大学生中,他们面临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按寝室或班级分成小组,通过共同活动,分享彼此的情感、价值观,帮助化解个人问题。

3.运用治疗模式,增强大学生的自助能力

罗伯特・凡特是该模式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个人的社会关系与适应能够通过小组的方式得到治疗,小组治疗应该被视为一种专门的提供满足需求者的服务。”[3]由此可见,治疗模式是一种“临床性的服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为大学生设立一些治疗小组。比如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小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等,面对大学生的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服务。

总之,把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综合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第6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深化教育培训,强化检查整改,认真解决执法思想和执法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干警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观念,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队伍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央、省、市、区政法委和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部署和要求,全体在编干警职工、执业律师、公证员,均参加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二、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自5月份开始至年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培训阶段(5月至9月)

1、学习内容: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有关文件和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各级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文件,各级政法工作会议文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及《辅导教材》。

2、基本要求:组织全体人员通读中央政法委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及有关辅导材料,在普遍通读的基础上,每名干警和法律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执法岗位和工作职责,精读有关内容。学习内容分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每个专题学习时间1个月左右。每人对每个专题的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个专题学习结束后,各级都要组织考试,巩固所学知识,以促进学习的不断深入。活动中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学习园地、信息简报等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理论引导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保证全员学习、全面提高。

3、主要活动:

(1)认真组织收听收看中央政法委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电视专题讲座。组织听取各级宣讲团的宣讲;(2)举办局中层干部读书会;(3)举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班。6月份区局将对部门以上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4)区局根据学习开展情况,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并从中遴选选手,参加上级组织的演讲比赛。(5)组织开展学习体会交流会,促进共同提高;(6)组织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理论研讨、演讲比赛等活动;(7)抓好法治理念教育的拓展延伸。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五五”普法规划,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决策部署,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引导群众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查摆整改阶段(10月至11月中旬)

1、认真查摆存在问题。要突出重点,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专项整改活动查出的问题,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认真查找执法思想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或调查问卷、走访当事人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

2、写出思想剖析材料。参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人员,都要围绕执法理念这个重点,结合查摆出来的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人都要写出执法思想剖析材料。凡查找问题不认真、思想剖析不深刻、整改措施不扎实的,要推倒重来。

3、切实抓好问题的整改。针对查摆出的法治理念、执法思想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三)检查验收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集中学习结束后,组织全体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全省、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组织的统一考试。凡考试不及格或因故未能参加考试的要及时组织补考,考试面要确保100%。同时,组织好全体人员参加中央政法委统一安排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考试,考试成绩要张榜公布。11月中旬前,各部门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11月下旬区局组织检查考核,同时作好迎接上级检查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的领导,区局成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吴成旭同志任组长,副局长王平,副局长王震昌同志任副组长,纪检组长王安才,基层科科长孙灏,宣传科科长刘建坤,律师公证管理科科长李娟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政工科,王安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部门负责人要靠上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整改,做学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表率。

第7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专业 违纪学生 体验式培训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中的体育院系招生规模的扩大,体育院系辅导员的工作也随之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何做好体育院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较多,方法丰富,该研究主要从社会体育专业违纪处分学生入手,探讨体育专业违纪处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一、体育专业学生特点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较为明显,他们的主要优点:一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多次在国内重大比赛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二是上进心强,有拼搏竞争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三是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体育系学生比其他系科同学更多的时间用在训练上,文化基础较薄弱,思想上存在不足。因此,认识事物较为肤浅。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头脑聪明,有一定自立意识,但缺乏协作精神。

二、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违纪处分学生频出的原因

从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状况来看,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之其他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这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老师的原因。

首先,从辅导员的配置上。社会体育专业在我校属于刚刚起步专业,2007年刚刚招收第一届学生,在2010年之前没有专职辅导员,负责管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老师是学院任课教师,这导致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投入的力度不高。

其次,规章制度上。体育学院在之前为学校的体育教学部2010年底升格为体育学院,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学生平时基本没有学生活动,使得学生内心的激情没有地方可用,导致很多打架事件。

第三,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上。体育学院学生干部的培养处于较低的水平,学生干部大多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学生干部队伍建立的相对不健全。

第四,课程设置培养计划上。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刚刚起步,学生和教师在课程学习和教学上较为混乱,学生对将来就业充满迷惑。

三、社会体育专业违纪处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由于体育专业受处分学生十分敏感,如果不注意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教育无法真正收到效果。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我们给出了一下几个教育方法:

(一)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成长

从目前受处分学生的现状来看,大多在低年级就受到处分,辅导员要关心、爱护,要鼓励受处分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另外,尊重体育专业被处分学生,从他们的主体需要和自身发展规律出发,高度重视被处分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去以强制管理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营造关爱氛围的同时,使他们尽可能地与教育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性沟通关系。

(二)结合体验式培训

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使得体育成为一个教育人的主要手段,只是目前大多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充分利用好体育这个有效的手段。体验式培训是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体验式培训的游戏项目的设置过程中,有意的加入对受到处分或者违纪的相应惩罚和分享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接受自己有违纪行为就应该接受处罚的思想,并加入让学生通过努力而改变或者减轻自己所受处罚的元素和努力方向,这些体验式的训练无形之中就为我们教育受处分学生提供了帮助。

(三)勤走访、长谈心

辅导员在对违纪处罚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勤”、“长”。勤就是要求我们要勤走访,了解违纪处分学生的生活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深入违纪处分学生的家庭,了解他家庭的具体情况,违纪学生的成长环境等;长就是要求我们辅导员在做违纪学生工作的时候要经常与违纪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谈心,首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近期的状态,避免违纪学生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不良的状态,其次,在谈心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可以成为将来违纪学生成长还改变的有效记录。第三,在谈心过程中要经常性德给予违纪处分学生相应的学生和发展的建议,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发展平台,为其在大学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

(四)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得力助手,在众多学生工作中,学生干部都会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发挥好学生干部对违纪处分学生进行管理的良好作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体现。在应对违纪处分学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干部主动关系和联系相应的学生,对违纪处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行为要及时主动的向辅导员汇报。另外,在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分寸,要让学生干部真心的去关心和帮助受处分学生,不能让受处分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让学生干部监视他们。

(五)完善相应的制度

良好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开始。因此,在应对受处分的学生时候,应该有一定的制度和规定,应该建立允许受处分学生改正的和免除处分的响应奖励制度。建立受处分学生谈话和记录相关制度,以及应对受处分学生的响应流程。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庄亮.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0):68-70.

[3]李卓声.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本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234.

[4]康宁.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J].教育研究,2003.6.

第8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给予重要批示的。一定要搞好职业教育。只有创办一流的教育,才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各行各业不仅需要大批量的管理型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在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方面,职业教育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所以,改革职业教育方法、强化职业素质就成为了职业教育中首屈一指的问题。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只有经过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创新,才能让学生从学校踏进社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与社会接轨,为就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i.i教学生“会学”。由被动接受的“学会”变为自主探究的“会学”,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终生受用。

i.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目标感与计划性,让学生清楚学习进度和基本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i.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协调、咨询引导的作用,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

i.4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让学生在进入培训(学习)时就知道自己应达到什么标准,应掌握什么能力;评价标准着重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执业能力方面,让学生清楚该做好什么的准备走进社会,以哪些正确的心态去处理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使技术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i.5优势互补,产学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教师作用,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共享。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2.1讲授法

针对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方面,教师运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但要避免一味枯燥讲,让学生思路清晰的领会核心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针对某一核心问题进行师生互动,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辅助讨论、交流。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2.2脑轰法

又称为小组讨论法、集体思考法、智力激励法,是依靠集体智慧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创新学习方法。在职业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进行讨论或提出批评。追求数量,尽可能多的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也称为建议集合)。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映,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2.3案例教学法

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提升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效果。

2.4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他力图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分析人际关系,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能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距离。职业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刨设不同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情景角色扮演的过程给自己的行为作出分析和判断,学生通过实例为媒质:(1)探索他们的感情;(2)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3)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4)提升他们对自我改进和提升的主动性,加深对职业知识的理解。

强化执业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5行为导向教学法

是指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视觉感知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影响行为、领会、落实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能够训练学生方法能力,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

2.5.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

2.5.2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2.6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比如:校企合作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合作项目,研究、操作,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

2.7任务驱动法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学中,可以提前进行疑云导人、布置任务,搜集答案,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以成就感,课后布置拓展性、实践性较强或体现合作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直观、形象、结合实际、感同身受的消化、理解知识,既能提升理解能力,又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3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的程序

职业教育教学模块基本分为原理性教学、技术性教学、操作性教学三个方面,但都要经过有效的程序才能发挥每个阶段的教学功能。

3.1课程准备

课前由教师交代模块(或单元、分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发展动态等。以事例、问题、提问等形式导入,讲明每个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师抛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问题,进行前期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学习重点集中答疑。在集中学习、实践训练之后,回答学生疑问、总结知识点、落实核心知识。

3.2技能(实验)示范与训练

基本原理明晰后,教师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技能标准示范,学生进行(实验)反复训练,及时反馈,教师根据课题要求,对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验与训练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主题讨论、说明、再实践,以拓展项目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把其中重要和突出的问题作为个案,进行集体思考和解决,强化实践能力。

第9篇:社会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Social work philosophy and methods in the ro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o Suzhi

(Hena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8)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换挡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时期,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急剧恶化。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上负面事件的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带来了高校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急剧转型,社会上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正能量及负能量相互碰撞,也迫使他们理想信念的多样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动摇,一些负能量的思想潮流在逐步蔓延,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大学生的质疑。由此引发的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都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新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近期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为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和重要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就是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担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人的活动。引入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的不足。

(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社会环境的转变。目前,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带动了科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据调查学生接受的知识信息碎片85%来自于微信、QQ信息、电视、广播,而网络上尤其是微博、论坛上这些所谓的网络“大V”、“舆论领袖”、“公知”等一些人几乎成了美国在华“第五纵队”的代名词,他们大肆宣扬中国的负面新闻,意图通过他们所控制的某些新闻媒体及网络搞乱中国人的价值观来瓦解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从而导致中国人民信仰缺失、思想混乱、人心动荡、社会稳定受到威胁,进而打断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进程。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大学生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意识形态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出现了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世界观理念模糊,价值观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意识太差,没有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太差、羡慕贪污犯的生活。“恨爹不成刚,恨妈不成玉”是部分同学内心真实的写照。

2.教育对象的转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70%的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烙下21世纪的鲜明的印记。一方面是具有独立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另一方具有虚荣自满、贪图享乐、自私自利;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太差、分子等缺点。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在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行的灌输给学生,更不能权威性的干涉学生的行为,需要他们自己对自我认知能力作出判断。另外,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学生综合素质急剧下降。这些原因都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目前,现有的工作方法又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社会工作的兴起,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及价值观和专业的工作方法应用,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二)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理论与现实脱节。现在的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塑造一个“完美的人”,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同学们智商都没有,审美观也随着社会的阅历加深而提高,但是道德观及价值观在却在日益消减,“官二代”、“富二代”“土豪”一直是同学们膜拜的对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辅导员及两课教师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对学生学习的专业过于乐观,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科学,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厌恶及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反感。而将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及工作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2.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以生为本的尊重理念好尊重意识。(1)辅导老师霸权主义式不接地气的说教让同学们听着口不服心不服。 (2)班委以开班会批斗会为主,上纲上线。(3)同学们之间没有友情,落井下石者居多。 (4)两课教师的权威性迫使学生压抑心中的不满与困惑。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和手段加大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其效果自然不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在进行融合的时候,在教学中就必须运用社会工作在实务活动的方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服务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更新的主要方向。

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视角是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是伴随着犯罪、贪腐、吸毒等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和帮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最核心工作理念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在实务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估,提升自我潜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自己在生活中、解决工作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的三大核心工作原则 “平等与尊重原则”、“助人自助原则”、 “接纳原则”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借鉴“助人自助”理念尊重大学生的的主体地位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核心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及自我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是通过挖掘学生的自身的潜能力,依靠学生自身的能量解决自己在生活、学习及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协助学生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升对事物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这是对“助大学生自助”工作理念的落实,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根本要求,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延伸的有力保障。

(二)强调“平等与尊重”理念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要尊重学生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能力,社会工作“平等与尊重”的工作理念,能改变了原有教育者的霸权、权威、专制、控制的工作方法,更要凸显新型工作模式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社会工作者的眼里,每一位同学们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他们之间是平等。每一位同学无论他(她)处于多么困弱的状态,还是他(她)有多少的缺点和问题,他(她)都是人,有着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价值,因此他(她)的价值和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朋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社会工作在塑造学生独立人格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服务社会的信念,协助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热爱学习。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运用“接纳原则”理念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力

社会工作的“接纳原则”,是保持尊重和宽容。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首先从内心真诚对待所有的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其次,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因为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伦理道德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或者是拒绝提供专业服务。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辅导员老师和政治理论课的两课教师承担,这两种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固化了,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以他们观念模式来驯化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当学生出现伦理道德问题的时候,辅导员老师和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很难做到对学生的接纳。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就能显示出自己的专业优势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有机融合模式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以权威性的灌输概念,强迫大学生无条件的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采用集中控制手段,习惯于代替大学生做决定,强迫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随着学生获取的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教育要求。引入社会工作工作方法,对于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一)个案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个案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学生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的工作技巧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学生认识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社会资源,完善自我,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在学生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协助学生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自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改进。因此个案工作工作方法的运用,能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单一性,增强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使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小组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小组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团体性协助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协作和小组动力过程,使参加小组的学生获得行为的改变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并达到小组工作的预期目标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的工作方法不同,个案强调的是个体,小组工作强调的集体力量,小组成员之间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成长。小组工作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爱好及不同的能力可以组建不同的思想政治社团。如;充分利用学校,学院,专业QQ群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思想政治家园及时普及的基础知识;利用艺术系喜欢表演的个性,成立思想政治艺术团,征集廉政漫画、自编廉政短剧,用通俗精炼的语言阐述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大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中,借助小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力,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与他人和睦相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现在的班级活动和集体活动,小组工作更具人性化,这样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三)社区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社区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社区工作是一种宏观的工作方法,以社区为主体,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在社区展开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居民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使社区居民认识的危害,劝导家人远离腐败贪污,还社区居民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学校就是一个“大社区”,同学们每天生活在这个“大社区”,非常容易受到校园里各种环境的影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安全、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现代高校通用管理模式,学生在学校与外界联系的非常少,从学生的发展趋势上看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社区可以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组织社会调研、组织思想政治大讲堂、廉政知识宣传、思想政治演出等活动,听取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个体对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树立廉洁奉公的典型并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社会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其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同时学会在活动中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百态,用大脑去思考国情、民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进“社会工作”方法与理念,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才能使大学生享受社会、高校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琪涵,林顺利.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提高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实效[J].学理论北京:2010(28).

[2]屈艳红,王冬.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创新[J].工作教育,2009(18).

[3]李向军.社会工作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 念更新的新视角[J].青年探索,2011(1).

[4]付栩飞.社会工作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的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