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精选(九篇)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

第1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哲学 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7-02

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对“民族”一词最早使用的学者是梁启超,他是第一个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思想家,而以“汉族”、“藏族”、“蒙古族”为其它民族称呼的可能是黄遵宪。到了现代,社会学家宁骚对“民族”一词做了新的探究,他在总结斯大林提出“民族”基于四个特定的要素下又增加两个特征来强调民族,既强调了民族历史过程与稳定性,并认为一个民族的“原生形态”是应该具有这六个必要的元素。因此,我们所指的“民族”具有时空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贯穿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东方地域与西方地域的实体性概念。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大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有两个最为根本和统摄性的特质是民族性和传统性。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界定。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做了以下解读,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对我国而言,指近代体育传入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和。”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民族传统体育白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其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所作的界定。另有研究避开时间的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包括了以武术为主体的武艺、养生导引气功、以游戏形式满足人们娱乐需要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形态。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从这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

2 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学基础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是各种文化理念、伦理观念、社会习俗的综合体现。宗教和传统体育同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及转变过程中,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本质特点,其发展历程多数以为背景,如:富有原始气息的彝族摔跤体现一种对毕摩教的崇拜,文化底蕴浑厚的传统武术无不体现出道教、佛教的宗教核心思想。在中国民族体育史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内外兼修、无处不在,既有对技术层面的影响,也有对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升华。

2.2 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哲学

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金字塔,无数古代哲人概括总结可知,中国的哲学主要分为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概括了宇宙的思想观,在日常生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等领域无处不体现着哲学思想的火花。如: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就体现了阴阳相生、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

2.3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民族的传授与继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承的方式逐渐趋于传统化和现代化,不管是哪种传承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在同一个地域中有不同的途径延续的,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传统和现代两种。

首先,是传统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因其运动形式、封建保守性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有以下几种:(1)家族型传承。如传统武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其形成过程带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残余,在传授武术技术与文化的方式上表现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同类家族而不传外来血亲等。这些封建的传承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及文化之间的交流。(2)宗教信徒型传承。宗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合体。宗教活动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战火四起,宗教信徒为了维护本教的利益,把一些武功与绝技作为护教的重要手段。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之中也结合大量的身体活动来增加活动的氛围。我国的几大宗教都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道教武当太极拳,佛教嵩山少林拳等。这些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体育及武术文化,都是以一种系统规范的方式进行的,其内容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3)区域民俗文化型传承。古时我国疆域辽阔,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常规的武术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承,只是地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趋势的长期性导致武术文化的单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及武术流派。民俗性传承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受时间及场地的限制,有些运动项目需要在农闲时进行,如:摔跤、秋千在闲暇时举行,其目的就是放松人们的心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些民俗活动需要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如:舞龙舞狮在节日里表演与比赛都是为了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

其次,是现代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传统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及取缔。因此传承方式要顺应时展的主流思想,现代传承方式因文化层次、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责任。在当今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侵权行为、遗弃观念日趋严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在现代社会中被竞技体育文化所替换。因程中应从国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法,从体育产业、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角度去赋予传统武术应有的法律保护效力,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更加有力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赋予传承人及参与者应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不断传承的结果,不同的人群、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传承者,传承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灵魂。参与者是民族体育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参与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等于没有了传承者,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给予传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要的生活保证,给予参与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如:采用传承者社会指导员、裁判员等级制度,举办参与者传统体育文化及运动项目运动员级别制度并与升学考试挂钩等法律权利,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合理化、正规化和法制化,从而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

第2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认识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522―0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构成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学(科)”的角度和高度重视和建设,以1997年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体育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为标志。我们尝试着从学科的角度全方位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以期按照科学的学科体系,全面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自己的独特理论和学科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提供一定参考。

1 对学科的概念的基本认识

学科是一个变化的复杂概念。从其内涵而言,学科经历了从古代的考试科目、学术分类到近代的教学科目及其以后的科学门类直到现代意义上科学的学科的发展;就其外延而言,它经过了从古代的分科治学到现代的学科分化、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等的演变。今天的学科概念,既保留了由古至今所指的学术分类或知识门类的最基本的含义,又包括了相关研究活动过程体系与研究活动结果体系的统一,具有窄义和宽义之分。窄义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宽义的学科概念包括了围绕窄义概念的一切相关内容,除了知识体系以外,还有组织、管理等一套系统。

这里我们侧重于窄义下的学科研究,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作为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即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2 学科的科学内涵与建构标准

2.1 学科的基本涵义 综观学科的概念,最为核心的内涵有两层,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2.2 学科的结构特点 学科最基本的含义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知识是我们构造起来的一种模式,它使得经验里的规律性具有了意义和结构。任何组织体系的观念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使经验更经济、更连贯。”所以,知识是构成学科的细胞,知识的发展变化促使学科的发展。知识是动态的,可以建构的。

学科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实体结构,包括探究的问题、材料及解释材料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二是句法结构,包括具体的程序和方法;三是组织结构,主要是指某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特定的活动过程和方法。法国学者莫兰(Morin・Edsar)指出:“学科是科学知识领域内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范围内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特长,迎合科学各方面的需要。尽管科学涵盖百科,但每一个学科由于有自己特定的边界,有自建的学术用语、研究方法和理论,因而都是独立的。”

2.3 学科分类标准 1)按研究的手段进行分类;2)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3)按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4)按研究的目的进行分类;5)按研究的特征进行分类;6)按研究的方法进行分类;7)按学科的派生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标准划分。

2.4 学科的发展规律 纵横交错。纵向向深的方向发展,学科越分越细呈分化趋势。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标志着人们对原来研究对象的研究逐步深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显然缩小了,但认识的内容更加具体和详细了。

横向向广延方向发展,越来越综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越深入研究,越显现出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和广泛,仅仅依靠一门学科有限的知识,远远不可能真正解决多因的问题,所以,用多角度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功能、关系等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研究是必然。于是,人们又需要在更高水平上重新进行综合,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趋势。这也造就了一批经过综合后的新兴学科诞生。

分统结合。要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学科就必须做到分化与综合的结合,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学科的分化使它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对该领域越深入研究,认识就愈专门化,分化也就迅速;学科的综合使它沿着横断方向发展,使该学科的认识越来越全面,通过各学科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发挥各种分支学科的整体效应。

2.5 学科活动的目的 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中所谓‘问题’,无非是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的差距”,就学科本身而言,学科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所在。学科问题与学科目际、学科发展三大因素,构成了学科的活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科问题的解决是学科目标实现的标志,也是学科发展的目的。“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学科发展不能看作是一个在原有成果基础上“添砖加瓦”式的单纯的学科积累过程,如果把科学发展与进步归结为量的增加,那是幼稚而错误的。学科的发展不但在于自身成果的积累,更在于它对学科问题的解答。学科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灵魂。

2.6 学科建构的基本标准 通过我们对学科的梳理和认识,从窄义的学科概念出发,归纳出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标准:1)学科的独立性。包括界域清楚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知识理论、研究方法。2)学科的成熟性。指具有较为公认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一定的研究成果。3)学科的系统性。或称完整性。指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系统。4)学科的目的性。是指学科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非知识的简单堆砌。

3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审视

3.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我们认识判断事物的逻辑起点,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程度。但是,目前人们对一“概念体系”的认识尚未有明确的界限。存在着“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多种概念的混淆,而且针对同一称谓的名称认识也是莫衷一是(表1)。

以上的种种定义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考虑,也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某些含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总觉得在

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时,似乎多数人太注重文字的含义,逻辑的严密,如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前不加限定,是否应该包括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呢?当然从理论的逻辑学上讲没错,可是现实的逻辑中也应该有个语境,就像我们日常所说的“打篮球”,恐怕没有哪个人会理解为真的是“打”篮球,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严密的逻辑性,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问题的主体。事实上,今天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上,恰恰是忽视了活生生的就呈现在面前的众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些其实正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实在主体,舍此何谈其他呢?因此,我们在对中华民族(目前我国的56各民族范围)、传统(以“鸦片战争以前”作为传统的时间界限),和体育(将生理意义上的人体改造为本质的活动)有了一个认识以后,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由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逐渐融合发展,流传至今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的总合。

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民族传统体育,种差是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的,属依然是体育运动,其内涵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体育运动,外延是大量的相关运动,包括各种各样的项目,如按功能分竞赛的,单纯娱乐的,庆典的,等等。

3.2 研究对象与领域 在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后,再从学科窄义出发,我们不难定义民族传统体育学,即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教学科目,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讨论的是其研究对象。对此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的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

有人用文化学的分类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适度抽象,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适度抽象为: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

有人仅就《民族传统体育概论》而非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作表述,称:《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内容体系和发展规律进行综合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应从整体上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内容体系,剖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功能、目的任务及其与传统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阐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有人认为应该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保持一致,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应是社会历史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出的要求和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本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等。

以上各种观点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对象的差异,借用已有的其他学科的思路移植的痕迹较为突出,当然其中也不乏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科的角度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时,我们知道学科的窄义是特指一个知识体系,而学科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学科的特定性要求研究对象也具有特定性,基于这三个层面的整体考虑,知识体系主要指最基本的知识、基本理论和规律,作为术课性质的学科还应该包括基本技术,这即是术课的特点,也是体育的特性;学科的目的最终应该是解决社会要我们学科提供某种成果的问题,一个个鲜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研究对象的表征,由此,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研究领域常常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展开。目前,多数人对此没有详细的论说,见到的观点很少,现有的如易剑东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术语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特征、起源与演进、功能与价值、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与传播等都应当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从学科的角度看,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实际上主要是操作技术领域和研究理论领域,继续下分可以分为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训练领域、社会应用领域、基础理论领域等,这样的划分较为简捷且符合学科的要求,当然,研究领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在确立一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时往往还要结合时代的现实需要,不断完善。

3.3 学科性质 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它更多地从民族学和传统学、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当前这三个学科当归人社会科学的范畴内。”…

其实,按目前的体育学分类,民族传统体育学在体育学之下与其他三个二级学科相比,他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很难说是归属那一门类,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的教育学和训练学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涵盖了其他三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所有理论,更有他自身独特的一套技术和理论体系,这是学科发展“纵横交错”,“分统结合”规律的使然,但是,我们只是隐隐约约感到,却难以拿出具体的实据,充分反映了学科的不成熟。

3.4 研究方法 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成熟学科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不少学科往往是通过其独特的研究方法来体现其独特性的,如解剖学的尸体解剖法。但是,不同学科共同使用相同研究方法的现象也很普遍,因为许多方法自身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次论述:方法论、方法、程序。方法论是指具有高度统摄意义的审视事物的根本理论,方法往往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而使用的研究思路;程序则是进行某项研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顺序。

目前,我们看到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总感觉他的普适性远远大于他的独特性,所以,我们不想列举,试着按照现实的研究思路,从研究的三个层面做一梳理。

整体观――方法论。

整体观是中国哲学方法,他是以中国整体形象思维做基垫的,他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这和注重分析,把研究事物从众多联系事物中剥离出来独立考察他的属性和实体的方法论不同,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的根本理论。

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的方法。

认识整体还是要有具体的方法,那就是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这是在整体形象思维统御下完成的,就像中医看病,从局部病情人手,辨证整体施治一样。

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

在上两层思想指导下,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不是乌托邦,它有着实体,即以一个个鲜活的运动为表征,而运动的载体是技术动作,加之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通常是技术领先于理论,所以,我们应该从技术层面人手,追寻和建构其理

论体系,进而再指导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其的要求,达到技与理的高度整合,促进其发展。

4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几点思考

4.1 民族传统体育学够的上一门学科吗? “只有走向成熟的学科,才谈得上是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尽管,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已经是国家认可的一门正式二级学科,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值得欣慰,但是,从学科本身角度看,其成熟性、系统性等值得商榷,以至于,我们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几本相关教材,不是分类混乱,就是体育项目大简介,要不就是尽拿武术(把武术当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全部)说事,名称上的学科不等于真实的学科,与其如此,为什么不现把较为成熟的武术,从学科的角度下大力气建构好呢?当然,这不影响我们继续建设更为宏大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但是,没有必要急于名不符其实地列到高等体育学府的学科中啊!起码是时机不成熟。

4.2 现有的专业课程培养的人就专业方面是浪费还是不足?

“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运动队从事工作,二是社会中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大多数流向大中小校,多数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院校中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所教项目仅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所用之间如此大的反差,就专业技术方面是否是浪费呢?

或许我们可以说,学习这些项目是培养他们的一种能力聊以,但是,且不说这些项目教学能否培养能力问题,就以他们正常考入大学前的技术水平,略加体育教学理论和其他课的学习,应对以后的那些工作,还有问题吗?那么,反思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学与训练,做何感想?

4.3 民族传统体育何去何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试想在一个特定的地域、时期、文化等背景映射下形成的特定的体育项目,在其失去了可依托的大背景,他将何去何从呢?

改――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是必然!可是,极具地域、民族特点的体育怎么改?改了以后具有了普适性的体育,还能叫原来的名称吗?还是原来的他吗?我们常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可是,如何走向世界,有的项目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有多大?以目前走的最远的武术套路为例,有人评价:“在民族体育整体受到西方体育文化压抑的30年中,仅有改编的武术套路一花独放。而武术被简单化和样板化后,套用体操规则,丢掉了武术的“武”,失去重竞技特色,变成中国式的“武操”或“舞术”,走进连高规格比赛也没有观众的窘境。

当然,我们反问,套路不这样改?又如何改?又如何评判呢?就算你认为那样的原汁原味武术,就一定会有观众吗?

这不是较劲,其实这些问题背后预示者传统体育应该保留什么,改革哪些,更为深刻的是,在当今全球化大潮中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命题,也是一个民族荣辱兴衰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学科的窄定义: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作为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即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2)建构学科的基本标准:(1)学科的独立性。(2)学科的成熟性。(3)学科的系统性。(4)学科的目的性。

3)按学科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定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由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逐渐融合发展,流传至今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的总合。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学科性质: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

研究方法:分三个层次,依次是整体观――方法论。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的方法。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

4)民族传统体育学存在问题:(1)学科属性不够成熟和系统。(2)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工作有落差。(3)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值得深思。

5.2 建议 1)加强从学科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更为深入细致研究。

第3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母语民族音乐

师范院校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宗旨的,如何在学校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当务之急。应当看到,目前统编教材无论是在调式旋法、和声复调以及视唱配器上仍然沿袭欧洲音乐教育体系,虽然黎英海先生早已出版了《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但是,在现在院校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基础教学中,学生对民族音乐体系仍知之甚少。中国传统音乐往往是用宫、商、角、徵、羽来称谓调式音阶,以板腔体系来称谓节拍,学生对此是陌生的。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往往采用“音腔”,演奏中往往采用即兴,这对于习惯于钢琴学习的学生来说不仅不适应,还错误地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腔”不准。此外,中国传统音乐中“紧打慢唱”以及“加花”演奏、“摇板”“滚板”“流水”的程式对学习键盘乐器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思议。

一位科学家在取得了关于人脑与母语关系的新发现之后讲道:是母语将人们接受、处理、感觉和理解声音的方法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母语与脑内情感功能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母语”这个概念的含义,母语是各种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当今全球化后殖民批评语境中各种文化传统争取独立自主的历史背景部分相似。

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的其他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都是我们母语的语词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要解除语词与事物间的这种联结,是极为艰难的。然而,当我们开始学习一种新语言时,我们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努力,把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内,也包含在音乐语言里,并代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简单地说,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以中华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内容所组成的,并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心理、行为、艺术、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及价值观念等深厚的文化哲学体系基础。当然,“母语音乐教育”并不是以简单的或按西方人的教学方式把中国民族音乐编成教材纳入课堂。从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母语语言的教学来看,任何完整的体系性的语言教学,则必须包括听、说、读、写、译。然而,目前我们中国音乐教学的听、说、读、写、译基础是没有的,所进行的听、读(如视唱练耳)训练,说、写(演创概念、语法结构)概念和译(音乐音响的思维、文化哲学解读)都是西方音乐体系的。所接触到的中华民族音乐作品仅为音乐教学中的“佐料”或“装饰”。我们提倡的中华母语音乐的教学,其本质就是要将与西方音乐语法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进行自身音乐语言智力结构、文化结构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和课程体系及教学法等的制约,进行自己较独立的、系统的课程建构。例如,开设中国乐理课、音乐方言课与音乐语言听辨、音乐诗、词、曲和创作课、中国音乐风格课等。因此,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不同于“民族化教学”的本质在于:“母语”教学必须是体系性的,是独立完整的,而不是西方音乐体系的附属或补充。

综上所述,本文意在说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尽快列入教学日程、教学课程建设,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现在通用的“民乐”概念修定为“国乐”,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强化民族意识的举措。强化国乐的概念和教育,是提高学生爱我中华、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手段。

第二,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将音乐家们的科研成果编写成教材,推广到国民音乐教育中去。20世纪,我们对东方音乐传统文化认知与审美体验模式的现实性意义有所忽视,中国国民音乐教育中根本没有东方音乐的课程设置。这有一些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残缺,但是有一大批国内的音乐家已发现了此问题,在这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母语音乐的教学在不同民族、地区、院校都具有不同层面的特点。例如,小学注重感性,中学注重知识与参与,大学注重较深理性层次的文化、美学修养方面的知识学习与积累。音乐母语体系的重建将与现今学校音乐教育的体系形成双语教学,形成一种新的平等的音乐文化关系。

第三,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就中国音乐教育民族化的建立进行广泛讨论,从而制定出今后的音乐教育大纲。目前的音乐课程结构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语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学习本身所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互相混淆使我们不能够真正去相互沟通,而认识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更不能够进入两种文化音乐语言各自所固有的“语境”,我们应使中国音乐与其他音乐文化系统获得一种共时性与现代性,制定出今后的音乐教育大纲。

第四,增加民族音乐的视听欣赏,特别是对一些少数民族音乐的欣赏。在音乐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连京剧都很少听,更不用说是“昆曲”等一些古老剧种的音乐,而56个少数民族音乐更难以在课堂中得到欣赏。这种现象正是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不能不引起音乐家、教育家们的关注。

目前,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以及社会生活对艺术教育提出的要求,都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这个深远问题。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音乐教育体系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逐渐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从思维观念中转变,从教学内容上充实还是可行的。音乐教育家们应该尽快转变历史形成的教学模式,从全方位的角度审视以往的教材,开拓视野,为振兴中华、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管建华著《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4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母语 民族音乐

师范院校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宗旨的,如何在学校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当务之急。应当看到,目前统编教材无论是在调式旋法、和声复调以及视唱配器上仍然沿袭欧洲音乐教育体系,虽然黎英海先生早已出版了《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但是,在现在院校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基础教学中,学生对民族音乐体系仍知之甚少。中国传统音乐往往是用宫、商、角、徵、羽来称谓调式音阶,以板腔体系来称谓节拍,学生对此是陌生的。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往往采用“音腔”,演奏中往往采用即兴,这对于习惯于钢琴学习的学生来说不仅不适应,还错误地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腔”不准。此外,中国传统音乐中“紧打慢唱”以及“加花”演奏、“摇板”“滚板”“流水”的程式对学习键盘乐器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思议。

一位科学家在取得了关于人脑与母语关系的新发现之后讲道:是母语将人们接受、处理、感觉和理解声音的方法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母语与脑内情感功能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母语”这个概念的含义,母语是各种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当今全球化后殖民批评语境中各种文化传统争取独立自主的历史背景部分相似。

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的其他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都是我们母语的语词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要解除语词与事物间的这种联结,是极为艰难的。然而,当我们开始学习一种新语言时,我们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努力,把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内,也包含在音乐语言里,并代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简单地说,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以中华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内容所组成的,并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心理、行为、艺术、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及价值观念等深厚的文化哲学体系基础。当然,“母语音乐教育”并不是以简单的或按西方人的教学方式把中国民族音乐编成教材纳入课堂。从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母语语言的教学来看,任何完整的体系性的语言教学,则必须包括听、说、读、写、译。然而,目前我们中国音乐教学的听、说、读、写、译基础是没有的,所进行的听、读(如视唱练耳)训练,说、写(演创概念、语法结构)概念和译(音乐音响的思维、文化哲学解读)都是西方音乐体系的。所接触到的中华民族音乐作品仅为音乐教学中的“佐料”或“装饰”。我们提倡的中华母语音乐的教学,其本质就是要将与西方音乐语法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进行自身音乐语言智力结构、文化结构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和课程体系及教学法等的制约,进行自己较独立的、系统的课程建构。例如,开设中国乐理课、音乐方言课与音乐语言听辨、音乐诗、词、曲和创作课、中国音乐风格课等。因此,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不同于“民族化教学”的本质在于:“母语”教学必须是体系性的,是独立完整的,而不是西方音乐体系的附属或补充。 综上所述,本文意在说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尽快列入教学日程、教学课程建设,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现在通用的“民乐”概念修定为“国乐”,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强化民族意识的举措。强化国乐的概念和教育,是提高学生爱我中华、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手段。

第二,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将音乐家们的科研成果编写成教材,推广到国民音乐教育中去。世纪,我们对东方音乐传统文化认知与审美体验模式的现实性意义有所忽视,中国国民音乐教育中根本没有东方音乐的课程设置。这有一些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残缺,但是有一大批国内的音乐家已发现了此问题,在这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母语音乐的教学在不同民族、地区、院校都具有不同层面的特点。例如,小学注重感性,中学注重知识与参与,大学注重较深理性层次的文化、美学修养方面的知识学习与积累。音乐母语体系的重建将与现今学校音乐教育的体系形成双语教学,形成一种新的平等的音乐文化关系。

第三,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就中国音乐教育民族化的建立进行广泛讨论,从而制定出今后的音乐教育大纲。目前的音乐课程结构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语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学习本身所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互相混淆使我们不能够真正去相互沟通,而认识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更不能够进入两种文化音乐语言各自所固有的“语境”,我们应使中国音乐与其他音乐文化系统获得一种共时性与现代性,制定出今后的音乐教育大纲。

第5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通识化”;文化理想;教育现状

一、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与践行现状

(一)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

教育事业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维系、传承和发展,对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治理、社会风尚的醇化,还是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良好人格的实现,具有根本性的奠基、成就功能。具体来说,教育事业对于个人具有根本性的成就和塑造功能。对于一个自然人而言,从专业治术的文化授习到人格理想的渐次铺就,再到观念、意义的最终生成,无不浸透着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和践行努力。因此,所造就之人的学养与修养状况也便成了直接考评和验证其教育过程和水平质量的根本尺度和最终标准。同时,教育事业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引导也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教育行为的具体施教对象就是人,而社会性作为人的根本存在属性,其基本环境、风气好坏与优劣也直接反映了教育践行和理想塑造在现实层面的折射与表达。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塑造,便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与价值取向。反过来,一定的社会风气、环境状况又会制约、影响着特定教育理念及实施的定位与坚持。但终其二者,文化教育对于社会环境还是具有根本性的导向、决定作用,社会对文化教育具有反作用。再就整个国家的政权巩固、民族的自我表征来说,也从根本上反映着其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和践行成效。政治统治的清明、民族文化的健康传承与发展,以及国家意识、民族认同的深刻理解与持守都需要教育事业的教化努力和践行培养。而教育事业的衰微、异质直接挫伤的则是一个国家政权巩固的文化基础,国家意识、一体观念、民族认同的荣辱体认和情感归属的根本所在。由此说,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及对其的坚决捍卫,乃是个体生命充实存在、社会治理健康和谐、国家民族荣辱一体、情感归属和文化心灵、价值取向归于同源的根本保障和实现基础。

(二)教育事业的践行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文化事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关键性的重大调整与转变。一是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二是由现代教育中的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普及性教育的发展变革。历史上,作为选拔官吏入仕的根本凭借的科举制度,在长达1500年的历史过程中也培养了无数深具文化理想、民族气节与意识的文化之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使我国的现代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西方学科式的知识划分和分别教习为我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各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实干家,一改传统教育重心性而轻事功的教育之弊。另一个关键转变便是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的一次质的飞跃。从此,被称为象牙塔的精英式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发展范式。特别是1999年中国高等院校开始实行扩大招生之后,高等院校的数量、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以及学校的规模都有了爆炸式的增长,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的资源。据英国文化协会的统计数据,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到那时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到3700万人。[1]而在1970年,中国只有不到5万名本科生,几乎没有硕士研究生。[2]教育事业的突出成就是为文化的普及与知识的传播提供土壤,使广大青年学子通过知识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可能。但是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和改革浪潮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效应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其精英化时代一去不返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培养符合各行业需要的专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目标。虽有志于将教育的理论积极实现为具有现实效应的生产力转化,但是在具体的转化和与社会、市场的对接上却显得并不彻底。这使整个高等教育成了悬置在纯理论研究和与社会、市场完全对接之间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教育办学理念的大众化、普及化走向和经济发展、追求财富的时代特征对甘于清贫、志在学理的知性研究和文化风尚产生挑战与冲击,学以致用的问学目的论调和功利姿态被急速凸现出来。另一方面,让高等教育迎合市场、对接社会,以快速推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生产力转化水平和成效的宏观要求在实现层面却并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论支撑。这使许多教育部门、知识领域的现实指导形同虚设、左右摇摆。其所造就之人大多已不再有学以致知、学以进德的建构理想,但是仅凭似实非实、脱离现实针对性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却又无法直接指导和作用于实践。如此这般,在理论研习上不断衰微,实际指导的角色扮演上却又莫知所终,不够彻底的窘迫状况进而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文化理想与社会认知、主导风尚间的对立关系。一时间学习无用、高分低能、高学历低素养的悖反状况层出不穷。首先,所教授之人普遍性的就知识而知识,表现为有知识而无文化意识的窘迫现状。同时,仅就知识层次而言,也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还有就是学校里理想主义的理论讲授与社会上现实主义的实践应用之间的巨大张力让学生们的知识无用论调及连带产生的厌学、弃学现象异常突出和普遍。由于对工具理性的强烈灌输,使得学生不但对于知识理性产生拒斥的同时,更是对于道德理性的开掘和崇扬产生了严重的排斥、抗拒情绪。只问有利,以知为用的功利心态和急躁心理致使民族文化中志于德性圆满、利己利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通则渐趋衰微。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急功近利、身心焦躁,这些便成了这个时代教育对象的真实写照。其二,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贵仁恶霸、崇文弃野的传统文化理念与道德风尚早已被以财为雄、重利轻义、轻知轻德的功利性世俗倾向所替代。这种裸的目的论、财富论调直接与教育的文化理想相冲突。而这种社会意识与风气自然而然的习染到了一直尝试与社会、市场对接的高等教育的校园之内。而究其原因,也与教育事业的世俗化导向、向市场、社会的一味迎合、妥协和迁就有直接关联。如此,便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认知在整个文化理想和价值评判上的尖锐冲突和矛盾。这不仅模糊了社会成员的价值准则,更对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其三,从民族与国家层面上看,由于教育的文化理想坎陷与践行衰微,使知识教育最终指向仅为利用、实效的社会现实。因此,在普遍性缺乏文化意识和道德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民族身份的识别、认同、民族情感的归属、维系和民族荣辱的感知、负重,在国家意识的正确持有等方面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挑战与威胁。极端个人主义、功利倾向使普遍的社会责任与民族、国家命运的忧思与担当终成虚妄。在此境况下,如何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承载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以期更好地充实个体,垂范社会、规整和培植民族认同与国家意识便尤为显得紧迫而必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设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观念和文化历史意识的需要

由上可知,我们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实由个人、社会和民族国家这三个层面来具体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从其主要内容与特点来看,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品格、哲学思想、精神内涵、文学艺术形态等方面的一次比较全面、系统性的展示。其所凸显和开启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养料无论是对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在个人层面的品格塑造,还是在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亦或是在民族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的阐发与文化性格的承继与开启,无不具有直接而根本性的奠基支撑作用。具体来讲,就个人层面的教育文化理想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塑造一个人己关系身心平和、德智统一,人群关系讲信和睦、互尊互爱,天人关系虔敬有佳,整体上有志业、能负重、有信仰、精神自由,人格通透、遇事通达的完人。而这样一种理想人格的实现,就必须要在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习基础上方可最终企及。[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通识性教育主张便是要在最大程度上为广大学生接触和开启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质这扇大门提供方便。事实而论,虽然仅仅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学习是无法深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全部思想内涵与真精神的臻熟品读、深刻领会这一层级的,但是却也可以在这样一门似为导引的人文类课程的教习过程当中,在情感和文化心理上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从而为现代教育下的人格完善找到或者开掘出最初的源头活水。就社会层面的教育文化理想看,传统文化中的贵德尚贤、崇文弃野、追求和合的价值理念与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为疏导当前中国社会的普遍堕俗、物欲偏狂诸状况是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在增强文化意识的厚重熏习的基础上,进而为其具体的社会践行与行为表现起到垂范和校正作用。[4]再就民族、国家层面看,在一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里,如何让个性鲜明的社会大众持有一个普遍性的,既可借此实现民族的表征,又能够实现民族、国家的集体意识、价值标准与核心观念的一致性,进而形成强有力的民族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和家国一体,群己一体的荣辱感和责任担当便显得越发的紧迫和重要。作为一个极具文化厚度和思想财富的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精华与价值取向正好为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增进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培养和树立起浓郁而健康的文化心理提供了直接的养料与资源。[5]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高等教育教学的通识化意义深远。其也必将成为整个社会与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性方向定位与发展布局的新起点。

(二)完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需要

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讲授和通识化调整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效践行和持守高等教育的文化理想。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或遗漏了目前高等教育中诸如“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各种断代史的开设和讲授的实际存在及其重要性地位。我们只是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简约性更适合于作为通识类课程,进而被各个专业的全体在校大学生学习和感知。这一举措自然是在情感和认知上拉近青年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最为可行、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纳入到现有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是否就意味着目前已有的高校公共课当中根本性的缺失了有关传统文化所有价值内涵和精神取向的相应课程及其内容呢?其实就事实而论,也并非如此,在目前的高校公共课当中,像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政治立场、观念,基本实用能力和素养的引导、教育和培养。在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也不可否认地涉及和包涵有关于爱国主义、道德完善以及人生价值观念与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和论述,但是从纯文化意义上对于民族文化思想内涵及其精神取向的介绍、灌输和培植却显得比较单薄,对于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均缺乏系统性的全面介绍与讲授。这使得同学们在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我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当中就缺少了历史的积累和学理必然性的逻辑过度这一关键环节。因此,我们无论是出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还是出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消化、认同和吸收,亦或是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中国梦的进程,都需要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淘洗文化之沙、思想精神之髓来完成厚重的文化滋养和丰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通识化就不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内容有进一步丰富和前提性补充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公共课完善,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发展上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三)健全受教者文化心理与人格的需要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但仅从今日之问教求学之境,以业之不修,师之不尊而大惑不解、迷惘而不可自拔处发问,便可带出其施教行为之所传之道,所受之业究竟为何此一问题。对于受教者来说,不分文理、不囿专业,本该通过文化传统思想的通识化教习来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觉悟,进而在身心两方面求得放心,达到信足、充实和圆满的人格境界。但由于整个施教行为过程当中并没有对一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中所酝酿、积淀出的理论硕果和思想精髓有一全面而系统的通识化公共课教习与传授,故使受教之人在专业、方向的瓯隅处难窥思想文化之阔海大全。只能在现实生活的洒扫应对中附和、周旋,而对于自身存在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品格了无所知。生命的灵秀、通透和人格的完善、德化、信足、充实便在此世俗时代的物性蔓延和专才致用的文化支离中被全部吞噬,不可寻觅。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所牵引和开启的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贡献正好为健全受教者健康文化心理,培养信足、充实健全人格,进而从物欲沉沦中超拔与回转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与操作门径。

(四)垂范和引导社会风尚的需要

人的社会属性也同时暗示着社会环境对人生存的重要影响和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环境和社会风气,便会铸就怎么样的人格追求和现实人生。但是,社会风气,一时之潮流的动向特点却从根本上与这一时代整体文化建制和发展倾向有关。我们说,当今时代社会风气的急功近利与世俗化倾向以及频出的道德失衡、诚信危机和暴力犯罪、恐怖主义等都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主导文化基调上的物性偏狂。人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之中,即使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空前改观,但就其精神世界、思想层面的宁静、充实和正当尚有挑战,就更别说价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了。只能在世俗应物的随波逐流中不断的坎陷自己的文化理想和道德认识。而如若对此不甘,有想实现于自己理想信念的,就必须要营造一个崇文弃野、贵仁恶霸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时代潮流以为支撑。这也将是我们力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实现通识化高校教育的用意所在。

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设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可行性

(一)教育理念上符合文化强国、重视传统的思想认识和发展理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空前的改善和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随着党的“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中国梦以来,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建设使命已列日程。所以,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想也获得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现代化阐发契机。弘扬国学、重拾文化传统已然成为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征程,筑梦行动的共同认识和应然之路。由此便说我们在高等学校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习和重视程度,尽快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实现通识化,列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平台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教学环节上仅需完成课程性质的修订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符合民族发展、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和需要,在没有学理、制度层面限制和障碍的前提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通识化便只是在操作层面,在课程设置、性质的修订、师资的配备和设备的安排上做出一系列相应的统筹调整罢了。我国目前的高校本科教育中已有较多教学经验和授课积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实现通识化应较为顺利和方便。

(三)社会风气和教育状况的强烈诉求与殷切期盼

第6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概念,阐述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面临的问题,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有效策略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概念、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面临问题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模式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营销模式 策略

引言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以民族学、旅游学及体育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于一体所形成的,它兼具民族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共同特征,属于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属于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基于不同种类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展开的,作用于促进旅游者于旅游活动中进行包括身体锻炼、体育康复、体育竞技以及体育文化等交流,通过旅游来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最终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观赏、缓解压力、以及文化传承等各式各样的目的[1]。

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某一个或者特定的几个民族于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时代沿袭,直到现如今对社会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并且还未被现代社会体育以及竞技体育所同化的娱乐项目,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则指的是与民族传统体育重要关联的一系列旅游活动[2]。

二、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问题

现阶段,我国各个区域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一些具备悠久历史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旅游景点、景区已经逐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实践,行业竞争激烈,而市场还未有规范的指导标准。

(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技术门槛高

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起步晚影响,一些旅游景点、景区设施设备缺乏完善性,营销技术也相对落后,经济落后使旅游投入受到限制,旅游设施、硬件支持难以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多元性不足。

(三)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对同时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提出了极大的需求,而现阶段面临着缺乏相关旅游管理人才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难以得到良好的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与旅游者活动总是格格不入,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有效策略

(一)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旅游企业应当结合了解的旅游行业需求及旅游产业转变趋势,基于对旅游市场进行的进一步调查、研究,明确认识到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提升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企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拓展具备良好成长效益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研发力度,拓宽旅游产品的深度、广度,并开发出各式各样与旅游产品存在紧密关联的配套需求,积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的有效开展[3]。

(二)规范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价格的制定

价格受需求所左右,在供应和需求关系出现转变的情况下,旅游企业可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及时的调整。旅游企业结合旅游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状况制定出有助于产品销售同时可以提升旅游消费者认可度的价格标准[4]。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有着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在旅游淡季价格制定过程中维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常规价格平衡,经对产品实际价格相应调整,将一些份额盈利让给旅游消费者,激发旅游消费者消费欲望,提升销售量,提升旅游企业利润。

(三)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渠道的设计

鉴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特殊情况,因此需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渠道的设计,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渠道进行上下密切联系,构建出各个层次内容协同进步的有机整体。规模大的旅游企业为规模相对小的旅游企业供给成本较低、较为便捷的直线型服务,规模相对小的旅游企业则作为大规模旅游企业的旅游商,通过与大规模旅游企业的有效合作,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渠道的设计,要求旅游企业缩减旅游产品的渠道距离,促使旅游消费者可快速便捷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设计集中型渠道宽度,关注新型旅游市场的挖掘,构建不同渠道的混合型营销机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模式研究的有效性,旅游企业务必要全面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概念特征,明确认识到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面临的问题,不断专研、研究,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规范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价格的制定,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渠道的设计,积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云鹏,白冰.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231-233.

[2] 王桂忠.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43-46.

第7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全球化;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54-03

Abstract:B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port globa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gotten a conclusion that the research focuses were the concept, the relationship of sport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dustry, and meanwhile it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exist the following four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sport glob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One is that questions for study or discussion originated single. Another is that it hasn’t formed relatively identical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e third is that the research range was narrow. At last is that the classify degree of research sport industry was not enough.

Key words: sport globalization;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prospects

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流通,从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发展到政府间的目标经济合作,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其触角也正逐步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体育全球化,成为全球组织、全球活动、全球营销、全球传播的文化现象,其发展进程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了解国内外有关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体育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体育全球化的研究意义

1.1 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影响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体育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它规定和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1]。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全球化及国内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渐渐偏离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在当今的中国体育中,不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运行机制方面,不论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运动员退役制度方面,不论是经费来源方面还是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隐患:群众体育的流于形式、后备人才的青黄不接、运动员保障的不完善、经费来源单一而造成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具有绝对强势地位的行政部门把持着绝对的体育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前期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并实施的结果。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体育应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发展体育是为了国家荣誉,还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取得商业价值,还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局面,以全球化的视角去探讨可行的发展道路,从而制定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体育公共政策。

1.2 体育全球化的研究为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体育实践需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指导,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则需要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不断扩大的体育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不同国家、社会群体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程度,由此,引起社区性、国家性体育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消退和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事业的不断扩张,这些都对传统的各国体育实践和体育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各国的体育发展道路都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指引下。因此,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已被各国体育社会学家所关注,对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 国外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2.1 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

什么是体育全球化?体育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进行体育全球化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各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对它的理解。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对体育全球化的定义最开始也是来源于经济领域,有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体育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学家罗伯特举了一个体育用品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联系和依赖:在瑞典设计的冰球器材,是在加拿大融资,克利夫兰和丹麦组装的,所需要的合金是在日本炼制的,而最后却是在北美和欧洲销售。

有的学者对体育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却不认同,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和经济剥削。凯德(Kidd)就使用了“美国化”这一概念描述了美国特有的商业体育活动向加拿大社会的“入侵”。韩国学者林繁藏(Lim, Burn-Jang)也认为这一定义忽视了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布不均,并举了NBA (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和KBL(韩国职业篮球联盟)招募外籍球员的例子。前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后者却导致巨大的失败。

2.2 体育全球化对本国体育的影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系的马卡先生(Mckay)在 “Globalization and Australian Sport”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与各国体育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并且讨论了澳大利亚体育在全球化影响下结构上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水平运动员的严重流失,政府的投入更倾向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期间,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但相对来说,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也不很令人乐观。在2006年举办的主题为“Globalization & spor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的国际研讨会,珀非斯特(Gertrud Pfister)教授作了题为“Physical activities as chances and challenges――Muslim women and sport”的报告,论述了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穆斯林妇女体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穆斯林文化的价值观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强烈抵制,是影响穆斯林妇女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

2.3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国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体育全球化将对本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产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多数学者都持以下观点:本国体育企业遭受巨大的竞争压力;建立体育产业新规则,结束无序状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本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多数已经倒闭;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推动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体育已经被当成一种经济类别和产业。此外,新西兰的学者斯蒂文•杰克逊则认为体育全球化是展示本国文化、政治、经济和价值观的机会,并列举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家公司在新西兰的遭遇,指出国外体育企业进程海外市场的阻力并不小于国内体育企业面对全球化的压力。

2.4 体育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化的标志是什么?具有那些特征?最开始的论述也来源于经济领域,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主要有“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2]。还有学者持五维社会变迁观点,即全球化导致“民族流动、技术流动、金钱流动、媒体流动和意识形态流动”,随后欧美学者以此为基点,认为现如今体育方面存在的变化也包含这些方面,显著的具有这些特征。

3 国内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以“体育全球化”和“运动全球化”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了有关的科研论文,共有53篇,其中包括2篇硕士论文,5篇会议论文。从数量上来说,总量偏少;从类别上来说,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3.1 体育全球化的综述

3.1.1 体育全球化的概念

研究体育全球化的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体育全球化的含义。对这个概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的理解来源于经济领域的移植,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在整合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2]。有学者进一步解释说“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通过体育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融合过程”[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体育西方化或美国化,其它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奥运舞台上展示自己,只能是以抛弃其长期以来沉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在运动会上享受西方创造的文明[7]。

3.1.2 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及特征

我国的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分为起始、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在起始阶段以体育的物质文化(体育项目)的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制度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全面深化阶段以体育观念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5]。邓星华在“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对体育全球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即过程性、层次性、互动性、多样性[6]。

3.1.3 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因素

体育全球化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其驱动力是什么?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刘成海在他的硕士论文“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因素的推动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是体育运动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因素[3];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是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即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4]。

3.1.4 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例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提到“体育国际组织几乎被少数西方国家所垄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国际体育比赛也呈现出典型的西方化特征,西方社会掌握着当代体育活动的话语权”、“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出,以西方体育为中心。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不仅仅是运动项目的全球化,也是西方体育理念和动作模式的全球化”[7]。也有学者对种倾向的危害进行了论述,认为它“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8]。

3.2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占论文总数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学者都持“民族传统体育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保持民族体育的特性,维护民族体育的自[11]”的观点。正如王岗学者所说“应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出发正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两重性应建立正确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统一原则、坚持民族传统体育发过程中的多元一体化”[10]。李荣芝学者更是在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处境与尴尬的基础上,列举了几个国内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传承方面的成功范例,最后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学校教育、竞技化、社会教育、生活教育[9]。

3.3 体育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

应充分认识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是一种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过程[13]。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产生了文化本体的变迁,面临着整合创新,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体育的本土化,又要逐步实现体育的国际化,正确处理好体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探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发展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14]。

3.4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这方面研究不仅是体育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也引起了很多经济学者的研究兴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应如何维持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胡斌学者在“论中国体育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出路”一文中指出“体育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之路”[15],还有的学者提出“在面对体育产业全球的浪潮中,只有加快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才能把握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带来的机遇,使中国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加速发展”[1]。

4 结 论

4.1 体育全球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与经济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一点从逐年上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但纵观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课题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是自选项目的状况,这种状况不利于重要研究成果的产生。应积极获取课题项目,形成重要的、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

4.2 对体育全球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还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应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持辩证的观点,即要承认体育全球化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主流,又要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向全世界充分表达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4.3 研究范围较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多数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对群众体育领域以及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涉及几乎没有。

4.4 体育产业方面研究的细分度不够。在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研究方面,大部分都是笼统的提“体育产业”,并没有区分哪类别的体育产业,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性不够,难以运用于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守顺. 体育全球化不对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改革的路径选择[D]. 四川大学, 2007.

[2] 关立新.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 2004.

[3] 刘成海. 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D]. 四川大学, 2004.

[4] 舒盛芳. 体育全球化的动力[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1).

[5] 舒盛芳.体育全球化进程及其特征[J]. 体育学刊, 2007,(1).

[6] 邓星华. 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 体育学刊, 2007,(8).

[7] 王岗. 体育的文化真实[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1).

[8] 邓星华,黄彦军. 体育全球化西方化倾向[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4).

[9] 李荣芝,虞重干. 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07,(4).

[10]王岗.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1).

[11]徐晓良.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7).

[12]宋亨国,周爱光. 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 体育文化导刊, 2006,(2).

[13]孙葆丽.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J]. 体育科学, 1995,(4).

第8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41-02

所谓民族,斯大林认为,“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共同体。”[1]民族精神一方面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核心,是民族意识中最优秀的与最有价值的“精气神”。十报告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的转变,是党中央置身民族与国家发展实际,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条件下的伟大决策转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与弘扬民族精神,更需要孕育和培养符合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本文就学术界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民族精神概念的研究概况

德国的赫尔德把一般的人类精神上升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最先提出民族精神这一概念,被称为“民族主义、历史主义和民族精神之父”。他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由发展的权利,都能相互激励,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一切,理解一切。黑格尔从理性统治世界及世界历史的基本理念出发,继承了赫尔德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体、民族的伦理、民族的立法、民族的风俗,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机械的技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2]民族精神概念的研究,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20世纪以来,民族精神的研究掀起两次热潮,学者们多层次、多方面地概括总结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但学术界对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

党的十六大之后,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统一、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研究概况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对民族精神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对“民族特性”、“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国民精神”等与民族精神相关、相近的问题进行过生动描述与精辟论述。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可概括为民族精神的世界性、特定性和巨大的影响性。

恩格斯说过:我毕竟是一个德国人,我不能摒弃德国人从亚当那里继承下来的天性。马克思强调,当遭遇民族压迫时,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是争取民族解放的最基本条件。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不仅对犹太人的解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同时强调犹太人在实现解放过程中需要有民族牺牲精神,阐述了民族精神在民族解放中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只有伟大的英勇的自我牺牲精神才能拯救民族,只有牺牲市民社会的一切利益,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作为一种罪行受到惩罚的基础上,人民才能得到更多自由和权利。

三、第一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民族精神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渗透和冲击,在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既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中的优秀成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精神。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民族精神思想具有时代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人本人和精神等,并且在中国革命和实践中体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具体的民族精神形态。的一系列民族精神,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在抵御外强,振兴中华民族和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的过程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第二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在不断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继承民族精神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总结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民族精神思想的新内涵。邓小平民族精神思想强调要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祖国的完整统一。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将民族精神具体阐释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民为本精神和民主法制精神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也是指导同时期民族工作的思想武器。

五、第三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价值观和心理认同。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科学阐释,是关乎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思想保证,有利于民族思想道德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是推动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

六、第四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对民族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主要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研究。强调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各种精神。他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十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学者认为,将中华民族精神科学内涵解释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范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七、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研究的不足之处

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民族精神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的历史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也有很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如在内在关联性、同一性、辩证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下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但从整体来看,民族精神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1)对民族精神实质的概括没有完全体现与时俱进,只是顾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没有从实质上说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概念的来源。(2)没有突出四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创新精神,没有体现出民族精神与文化的结合,也就是说民族精神应该上升为文化精神。(3)对前面三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研究比较多,对第四代领导人的民族精神研究比较少。(4)没有从哲学层次上突显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的哲学根源,即实事求是的观点,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但并不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在具体方法和路径上有所改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G]//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56:104.

[3]李继安.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意义[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11.

[4]陈金龙.民族精神与[M].长春:湖南出版社,1993.

[5]梁星亮.试论的文化创新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2003,33(4):102-107.

[6]韩洪洪.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49(1).

[7]宇文利.建国前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刊,2007,(7).

[8]吴佳.邓小平民族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D].湘潭:湘潭大学,2008.

[9]陈英.论邓小平民族理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0]付丽丽.民族精神思想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室.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5.

第9篇: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民族体育内涵的论述,分析了当前高校民族体育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并就如何发展提出相应策略,仅供广大体育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民族体育 高校 策略

民族体育,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千年的传承中,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民族体育的发展,一直没有很好传承与延续。当前,重新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的功能与作用,并在高校教育中大力普及发展,不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更对中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掘和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民族体育概述

关于“民族体育”,有的描述为“民族体育概念一般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的规范传播现代体育活动相对的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有人将其定义为“民族体育作为近代体育的前身的一些民间传统的体育以及娱乐活动”。但笔者认为,把“民族体育”和“现代体育”相对比,或者仅仅用时间界限来界定民族体育存在着不同逻辑关系上的问题是片面的。从概念隶属关系上看,民族民间体育作为上位概念,它包括民族的传统体育与民族现代体育,严格来讲,其不一定具有传统性,它也包括民族现代体育。为此,我们将民族体育定义为:目前流传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富于传统、族群、民族文化的体育。

二、民族体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一)民族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

我们都知道,民族体育是基于我国特定历史流传以及传统文化的背景产生的,其状况决定了它在民间传承发展过程中糟粕与精华共存的状况,因此,只有从民族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特定视角中深入研究,才能体会其内涵。然而,民族体育文化内容广泛,体系内容庞大,我们在其理论研究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够,进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较浅,没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特别是专项理论还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哪些项目要开展,具体的内容与规则,如何开展,怎样管理等,这些都成为民族体育在高校发展的瓶颈。

(二)相关师资贫乏

民族体育要想在高校得到蓬勃的发展,师资是关键。高校教师只有在掌握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才能对民族体育有深切感受,才能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但经过调查了解,进行民族体育教学的教师较少,他们首先是体育院系的毕业生,以学习武术专业为主;其二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员出身,他们教学的能力较低;其三是自学成长的民族体育项目。尽管有些院校把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学校进行教学,但这些教师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学,这无疑成为影响民族体育在高校开展的因素。例如我院的民族体育师资力量,在“4年一届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参加教练员工作、裁判员和组织工作。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机会,这样就可以投入民族体育教学。根据调查,很多高校都普及民族体育教学、训练。

(三)项目自身条件的影响

我国民族体育历史文化悠久,内容极为丰富。据统计,我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共计几百个。这些项目有的起源于狩猎、农事、征战,有的则起源于宗教、婚恋、民俗,不同的项目其竞技性和娱乐性差别很大。由于民族体育项目太多、太杂,技术标准不统一,竞赛制度不健全,规则不够严密等,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体育在高校的开展。

三、民族体育在高校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民族体育课程改革

民族体育依赖高校体育教学,才能发展创新,而高校体育教学通过结合民族体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两者相辅相承,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忽视民族体育内容的安排,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民族体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发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在民族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多选择与他们生活经验相符的,趣味性较强的民族体育项目。

(二)加强民族体育项目师资培训

高校设置传统体育项目,要求教学的执行者――教师能够精通掌握较多的民族体育项目,而不只是传统的几项,不仅仅是几个教师掌握几个项目的教学,而是要求所有的体育教师都要学会几项民族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体工队、文艺团体、基层拜师学艺;通过教研活动,相互传授;通过现代媒体,自学自练,互学互练,“无师自通”;通过表演与竞赛,提升教学水平。

(三)积极营造校园民族体育文化氛围

一种文化的传播,不能仅仅靠课堂的教学,更要依托社会文化氛围。民族体育要想深入高校,就要营造一个具有民族体育文化的氛围,许多教育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需要课外活动的支持,方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学习要开展丰富的民族体育活动、比赛、宣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民族体育文化的熏陶。

四、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又是面临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竞争的时代,民族体育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面临着狭窄的生存空间。高校作为文化发源、传播的聚居地,如何使民族体育在这块土壤上繁荣发展是每个高校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蔡艺.民族体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