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美育教育范文

美育教育全文(5篇)

美育教育

第1篇:美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体育;美育;体育教学

近些年,当今社会包括学校、教师、家长等对学生们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除了要求学生们具备过硬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对于学生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美育”的教育和陶冶。“体育”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目标汇聚于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实际获得,掌握体育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应用习得的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可以呈现出不同形式的美,身材匀称、阳光自信体现形体美,《掷铁饼者》刻画的是一名身材健美的男子在掷铁饼时最美的瞬间,传达出力的美感,赞美了饱满的生命力;行动协调、思维敏捷体现动作美,篮球比赛就是因为运动员的精湛技术和多变的配合,使比赛结果更多变,才能吸引众多的喜爱者;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体现道德美,失利时来自同伴的一句鼓励,胜利时来自对手的一句由衷赞美,会让参与者体会体育带来的温暖;勇于拼搏、不轻易言败体现心灵美,参与体育锻炼需要坚持不懈,美未必体现在必须夺冠,完成比赛、超越自我就是胜利、就是美,再比如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滑冰等项目,动作优美,艺术感染力强,都已达到了健、力与美的统一,我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处处感受到美,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体育”可以做为“美育”的载体,“美育”教育也应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却又相互渗透。体育是美育的重要展现形式。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身体的运动,在实践中展现力量与速度、灵敏与协调、技巧与技战术的完美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其体育运动中本身就蕴含着的其他科目不可比拟的美,不同项目展现的美点不同,田径场上参与者轻盈的姿态、超绝的速度、高度或远度,篮球场上精准的技术和团队间密切的合作,体育舞蹈中昂扬的精神面貌和优美的姿态,都是美育实施展现的重要途径,给人们提供视觉的享受。例如在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目中,美育更重要,练习者要明确每一个身体环节的空间位置,展现出最优美的姿态,明确如何控制面部表情,展现出最积极阳光的神态,这个认知过程就是很重要的美育过程。美育又同时赋予了体育内在展现的实质,在美的思想指导下,练习者丰富知识,探索新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在美的旋律与节奏中陶冶情操,培养乐感,增强自信心和拼搏精神,深化体育教学效果,体育变得更加充实而不空洞,富有生命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的美育渗透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之一,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本身的美,还要会审美,还要能理解教育教学组织活动中的美,比如足球运动员每队11人都不停地在场上移动,精妙的传球,大力的射门,多人精彩的传切配合,每一处都流露出运动美。学生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加深对体育的理解,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塑造个人美,最终完成美的展现,这种现象是体育教学传达的另一个重要讯号,这就对相应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将“体育”与“美育”整合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需要循序渐进,因此,作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体育过程中的美育教育。(1)丰富教学内容。树立“以美育人”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和方法,注重正确动作模式的建立,掌握科学合理的动作练习方法,更安全高效的锻炼。体育的美需要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才能感染人、鼓舞人,教师要教会学生从身体形态、动作幅度、轨迹、节奏、感染力等方面如何评判美,怎么做才是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再反作用学生自身提高体育素质。(2)更新课程设置,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开设多种项目、多种形式的选修课,抛弃为考试准备的单一思路,将课程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手段和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使学生自身转变观念,学习某个运动项目并不是单单为了完成任务,取得成绩,而是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发展。舞蹈类的体育课程就是很好的案例,课程中,学生可以练习到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培养乐感、协调性、灵活性等素质,还可以进行团队合作,培养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切实的掌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充分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3)完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当代信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以前有很大变化,现代的体育课不能只是一味的老师教、学生练,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对体育锻炼更深层次的认知。落实美育教育,可以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编排一些徒手操,从而舒缓课堂教学的单调气氛,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多采用团队合作与比赛的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相互帮助、启发、勇于拼搏的精神,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让学生多想多练,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可以更多的调动学生,让学生互评占据更多的比例,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点评的项目,更多的要关注练习动作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动作的美感,再强化学生评价的公平公正性,塑造品德美,让学生能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领略体育之美。(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必须要保证自身素养的专业性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应该在美育思想的指导下,认真研读课标要求,又大胆创新,以学情为基础,学生的实际获得为目标,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多锻炼学生对体育美的评价。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以美育为基本出发点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以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上我们应该将美的思想融入其中,充分考虑活动的目的是使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掌握活动方法,让校园体育文化富有灵魂与思想,让学生能够明白从事体育锻炼的价值,理解体育锻炼的内在美。体育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以学情为基础,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美的本质,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将美育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茜,方志军.论作为美育的学校体育:内涵、诉求及价值表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9):111-115.

[2]刘学军,童杰.体育环境的美学意义及其美育功能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0):89-92.

[3]施群芳.体育的美育功能研究述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5-98.

[4]黄祁平.加强大学生体育美育教育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2):72-73.

[5]周松峰,房磊.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11(7):46-47.

第2篇:美育教育范文

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美育与德育是互补的,从实质上看,德育是一种规范性的教育,它侧重与人的思想意识、良知等理性的层面;而美育则着重对人精神的激励、净化、升华,对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的培养十分重要。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活动,是作为个体知、情、意的中介而发挥其教化作用的。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修养至关重要。

二、以美益智

美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正确地实施美育,对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都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里结构,这样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成为一种智慧。

三、以美健体

学校美育能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壮,体型健美。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不仅应当健康,而且应当俊美,同时美与健康,与机体的和谐发育不可分。作为健身强体的手段,体育运动是我们教育方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在运动和愉悦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体。

第3篇:美育教育范文

(一)备课中发掘美

文本解读是备课的核心内容,其是一个发掘“美”的过程。对语言进行“咀嚼”,从而对作品的思想表达进行领悟。教师也可以在文中挑选几个词语作为教学中学生“咀嚼”的对象,进而引导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沟通;细节品味。往往文中的某些细节,能够将人物的性格凸显出来。选取典型的细节,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或者生动演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中人物情感以及性格的把握度;概念化解。作品主题在揭示的过程中,势必会用到一些抽象的概念,为了避免学生回回吞枣,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将抽象概念与活生生的审美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展开丰富联想的同时,把握作品的内在含义。

(二)授课中生成美

1.借助人性的相通引发体验。人性之间存在很多相通的地方,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而学生在回忆自身经历时,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诸多经历。如此,便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2.借助日常生活历史印迹引发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全国各地存在着大量的历史印迹,从中我们可以对古人的生活模式有所了解。利用这些历史印迹,引导学生对前人的生存状况进行深人感受,能够更好地帮助其对作品中的人物加以认识。当高职语文教学涉及到中国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会谈论到儒、道和佛三种文化。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弄懂几种文化的内涵、政治主张以及教义是一件既繁琐又枯燥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到“化繁为简”便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历史印迹。例如:可以用“精忠报国,奋发读书”对“儒”文化进行解释、可以用“逍遥自在,顺其自然”对“道”文化进行解释,可以用“人生如梦,欲壑难填”对“佛”文化进行解释。除此之外,婆媳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焦母”和“刘兰芝”之间的矛盾冲突,归纳“婆婆并非都十恶不赦,媳妇也并非完美”,同时,还可以借助这一话题探索叙事文学中的“脸谱化”。

3.借助生动叙述和描写引发学生进行体验。借助形象生动的叙述与描写,声情并茂的朗诵,恰到好处的体态语等多重手段,将抽象的文字感性化,引发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生动体验。例如:《春江花月夜》给人一种迷离、空灵的感觉。尽管忧伤,但却轻快。尽管叹息,但却轻盈。如此意境,如果配上教师细腻、生动的描绘,学生会很快沉浸在优美、伤感以及轻快的意境之中。

4.以演讲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文言叙事文学,例如:《战国策》、《史记》以及《聊斋志异》等。这些经典叙事故事,不仅故事精彩,细节描写更加传神。但是,由于是文言文,凭借学生的文言文功底很难顺利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如果教师不先对课文的语义进行疏通,当学生完全掌握时,也会表现出筋疲力尽,此时,早已没有心情进行审美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先进行课文内容演讲,当学生的审美体验被引发出来之后,再进行语义梳理。这样,不仅学生会对文章的深层含义更加容易理解,还会对文章词语含义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进而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5.借助相关故事引发学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果直接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吃力。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较为常见、浅显的相关故事引起学生的体验。例如:《逍遥游》的教学,教师可以对其作者作个小传。借助“庙堂神龟”等历史典故引导学生体验“快意庄子”,借助“衣弊履穿”引导学生对“贫困庄子”进行体验,借助“鼓盆而歌”引导学生对“超越生死的庄子”进行体验。在这些铺垫的辅助下,学生在理解《逍遥游》思想内涵时便会容易得多。

6.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体验。像《玩偶之家》、《雷雨》等经典作品,拥有很多精彩片段,其中的对白历来都是脍炙人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其中的精彩片段为内容,编排各类音乐剧,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的排练与演出过程中,体验作品内容。

(三)拓展中深化美

1.开展课外学习汇报活动。语文美育必须把培养“敏感的心灵”作为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的开展学习汇报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汇报活动可以安排在每堂课的前五分钟,每次安排一至二人汇报,也可以每月集中汇报一次。内容包括:一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新感悟;二是课外阅读的动情点;三是生活见闻的动情处。

2.开展诵、讲、演训练。持之以恒的开展诵、讲、演训练,不断激发幼师生的表现兴趣,锻炼其表现能力,是幼师语文美育的重中之重。

3.开展改编和创作训练。创造是人类开拓新生活的不懈追求,也是语文美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幼师语文美育中的创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创作幼儿文学作品以丰富幼儿文学作品库存;二是将少年文学、儿童文学或其他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简化、浅化为适合幼儿听赏的作品。至于如何改编或创作,这是写作学中的一个大课题,已有不少论文和专著涉及。从教学实践看,由于创作要求高,难度大,所以把改编作为训练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尝试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等文体的创作,是较为符合实际的策略。譬如,在《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优秀历史著作中,蕴藏着大量的经典人物故事,如晏子使楚、完璧归赵、烛之武退秦师等,如何将他们改编为适合幼儿听赏的作品,就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审美融人日常生活,让审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引导他们将自我融人四季变化,融人山川田园,融人他人的生活世界,融人千姿百态的社会变迁,使他们逐步树立审美的生活态度、审美的生活理想以至审美的人生观,并在潜移默化中日臻完善。

二、结论

第4篇:美育教育范文

一、美育的泛化与重构

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美育得以“拨乱反正”与德育、智育、体育并举,当追溯到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重新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从美育重获正统地位至今的30余年中,美育课程一直被简单理解为艺术课程,以致长期以来美育被粗略限定为美术、音乐的学科教育。早在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就直接规定美育课程是图画和音乐。这不仅缩小了美育的内涵、降低了美育的目标,而且极大地限制了美育的发展。随着新时期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深入,美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美育思想体系的本土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事实上,我国先民对于“美”的思考很早就开始了。《说文解字》中对“美”一字这样解释:“美,从羊,从大,与善同义。”羊大为美,从味觉享受上定义“美”,说明了传统美学和生活实践的悠远联系。美食、美酒、美景、美人,这些词汇都印刻着传统文化中对美的感性的理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美”的理解也逐渐从感性的层面上慢慢向精神的层面上拓展和延伸,美德、美誉、美谈、美意,等等词汇又从官能的感性愉悦过渡到了精神的理性满足——美所指代的范围进一步地扩大了。从人物、动物的外形美、内在美,到山川草木的环境美,到社会政治的和谐美,再到书画舞乐的艺术美……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里的美,既有纯粹“审美”意义上所听所见的美,也有将善升华到审美高度所体悟到的美,这恰恰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的特质[1]。美,是广泛而深植于生活经验的体验。传统文化对于“美”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先民对于美育的思考和实践,例如《论语•阳货》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指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诗歌艺术的教化功能,不仅可以寄托意兴、抒发议论、人际交往、讽喻政治、齐家治国,甚至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这一朴素的美育观恰恰和当今美育对于丰富人生、支持发展的追求不谋而合。如今我国美育在本土化的道路上正经历着艰难求索、方兴未艾的蓬勃发展期,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中有关美育的思考,对目前的美育内涵不断进行泛化和重构,将更多有益人生、丰富感性的材料引入到当今的教学实践中来,从而跳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固见。

二、文艺功能论与审美无功利说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思想体,一直存在着彼此对立、渗透,又互为补充的关系。在美育问题上,两者虽各有主张,却又在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彰显着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儒学中的“美”往往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主张的是使“美的形象性服从并统一于善的实用性”[2]。孔子评价《韶》乐,认为其“尽善尽美”,即决定艺术高度的不仅有感官上的审美价值,而且还要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育功能。中国古代在功能论主导下的艺术理论,向来将“美”视为达到“善”的途径,并将“善”视作达到“美”的最高理想和终极境界:“不仅把生理本能上受直接刺激而产生悦感的东西作为对象,而且把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东西,即在精神、理性方面能给予‘生’的满足和充实感的东西也作为对象。这时美的对象所具有的‘美’,和原初意义的‘美’不同,而和‘善’成了同义语。”[3]而纵观道学的美育观,则更接近于德国古典美学“审美无利害”主张的趣味。庄子笔下自由又浪漫的遐思,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彰显的是对绝对自由的永恒追求;物我两忘、亦真亦幻的庄周梦蝶的故事,折射的是不断探问自我和生命的哲思。将这些美的文字和思想灌注到哲学思辨的高度,所引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美育,就是对纯粹的美的追求,可以摆脱任何的功利论的束缚,将欣赏和感受美作为唯一的目的。这样看来,似乎儒道两家在美育问题上是向着各自的方向不断拉扯的,但如果从整体的层面上来观照,二者事实上正是共同构成了中华美学中正和谐的根本内核。尤其是在美育问题上,将美视作人生的超然境界和永恒追求,并将美的教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儒道两家的共同主张。《论语•先进》篇,夫子与学生探讨人生的最高理想,曾子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将生活的审美情趣视作人生的最高理想。《庄子》取之生活,鞭辟入里的寓言——将生活的点滴折射为哲学的大智慧,正是传统美育文化的质朴表达。儒道两家在美育问题上虽主张不同,却最终殊途同归。天下大同的传统文化取向使中国的美育思想呈现丰富、多元而又极富趣味的局面,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传统美育观,值得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借鉴。

三、创设生态化的美育空间

落实在学前教育中,传统文化参与美育教育的力量则更显单薄,尽管近些年来相关呼声不断,却仍然呈现着片面化、形式化、效果差的局面。比如幼儿园活动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单理解为机械性的知识技能,只求形式如背诵古诗、写书法、画国画,不问幼儿的情感、理解和接受,很难达到美育的目的。这些都亟待我们对美育内涵进行再认识,跳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固见,在更广阔的向面上开展教育活动。而“美育生活化”和“生活美育化”虽然看似概括了美育的一条新路径,但必须承认的是,在现阶段的普遍发展水平上想要真正实现这一口号,仍需教师、家庭、社会付出极大的努力、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当然,尤为需要我们把握教育教学的分寸,既不能对传统的文化内核选择性地“视而不见”,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和根基,也没必要盲目崇古、脱离时代走旧路。建构美的环境,在美的环境中发现美;提供美的内容,在美的内容中感受美;鼓励美的行动,在美的行动中创造美,这或可成为未来学前领域美育教育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庞世伟,魏荣桥.论孔子的人格美育思想[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52-56.

第5篇:美育教育范文

常言道:山水无情,人有情。无情的大自然美景,只有在人的面前,才被赋予了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如此,同一自然物,在不同作者笔下,由于思想感情不同,也被赋予了不同内涵。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很好地欣赏自然美。作为老师,就要在课文的讲解、赏析中,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去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从而使他们感到祖国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十分可爱,油然产生一种热爱祖国、热爱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责任感。

二、社会美的教育

社会美即是社会现象的美,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的美,即人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的美。语文课本中,体现社会美的内容比比皆是。学习《挥手之间》、《一次难忘的航行》、《清贫》、《梅岭三章》等,我们可以认识、、、这些美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革命家的胆识、气概和大无畏的壮美情怀。学习《梁生宝买稻种》、《百合花》、《茶花赋》等课文,我们可以从梁生宝、小媳妇等普普通通的人身上,看到其心灵美、行为美。美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美育,就是要为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服务,所以教师应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以革命的、进步的、真正美的东西来熏陶学生的灵魂,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以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社会美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切不可把社会美的教育弄成说教式灌输。

三、艺术美的教育

如果说,在语文课进行自然美、社会美的教育侧重于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培养的话,那么进行艺术美的教育则侧重于美的创造力的培养了,这主要是通过作文教学的手段来完成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后,他们就开始试着写作了,通过观察、思考,对大自然中的景物、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绘。比如,针对学生作文时易出现的“直、露、快”的毛病,进行意境美的教育。告诉学生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切不可为写景而写景,同时还要注意含蓄,因为含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美。此外,针对学生作文结构不当的情况,还应进行比例美、和谐美、形式美教育。形式美虽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形式美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因而形式美反又作用于内容。所以作文时,切不可只重内容,而轻形式,一篇好的作文,也要求比例合度、匀称、和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文课中的美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情感性原则

美育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审美教育,教师只有先受到了美的感染,发了真情,才能引导学生去审美,这是由美育的情感教育性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有慷慨陈词、娓娓动听的言教当然好,但教师是否真地受到了内容的感染,是否进入了美的意境,学生是能看得出来的。学生若看到教师吐了真情,露了真心,那他们也会随你进入美的境界,从而受到陶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反之,学生看到教师是在做戏,虚情假意,那审美教育就失败了,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这就要求教师深人扎实地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抒真情、露真意。

2.适时性原则

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审美教育的契机,掌握好分寸,尽量让学生发挥审美主体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时,能明察学生审美思维的火候,及时点拨,加一把火,学生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语文学习中自发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那美育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高得多。

3.切近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