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商业经济发展范文

商业经济发展全文(5篇)

商业经济发展

第1篇:商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商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持续上升,而现阶段正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通过回顾之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得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社会劳动力,而且在污染环境以及浪费资源的代价下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这显然和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1]。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必须要对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有效地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经济转型的概念以及内涵

1.1概念

经济转型指的是转变资源配置和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就是把现有的经济运行状态朝着新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转变。在进行转变的过程当中,重要因素包括:转型的目标模式、转型的初始条件以及转型的重要条件等。通过观察全球的经济发展史我们能够得知,无论是新兴的工业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都可以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2]。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并非只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经济转型,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得进行经济转型。换言之,发达国家即使拥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以及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有进行适当的经济转型才能够让经济制度更加趋于合理以及完善,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2内涵

在进行经济转型的时候必须要将国家作为基础,所以每个国家在进行经济转型的时候其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在进行经济转型的时候具有以下几点内涵:首先,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渐放缓,这是为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产业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还需要适当地创新传统的经济结构,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完全达到转型前的要求,通过之前的体系能够有效地分析出经济发展的平衡点[3]。其次,目前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机制实质上还不完善,必须将旧的经济体制彻底抛弃。此外,在这种发展状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稳定的态势,只有找到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及有效地缩短经济转型的时间,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经济转型条件下商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给新兴的产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分别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在进行经济转型时还需要不断地加大社会的建设力度[4]。我国的商业经济转型拥有较多的特点,比如,为了将家电的销量有效地提升上来,我国开展了家电下乡的活动,而且还实施了惠民政策,支持农民进行以旧换新,对于其中的差额部分则是由政府补贴给农民,采取这样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家电企业的宣传效果,帮助家电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哪种企业发展模式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让企业的发展逐渐失去动力。但是政府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也对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干预,对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虽然这种行为从表面上来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政府的干预只可以在短期将家电的销量进行提升,并不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那么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实现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而调整产业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当下我国非常关注的产业就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也被称之为服务业,具体是指处在一件产品生产链当中的最上层行业,在产品的生产链当中这些行业分别承担着物流以及分销等工作。此外,第三产业所接触的人群也是产品的最终端用户,是产品从生产到市场供应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能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商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3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只有不断地创新商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从而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了实现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创新,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相应的讨论。

3.1创新商业业态的布局

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为了让商业经济发展模式得到有效创新,可以将商业业态的布局进行适当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更加有效的盈利模式,明确销售的对象以及发展商业零售模式。随着经济的逐渐转型,并非只在城市中心能够看到一些大型的商场,很多商场渐渐地往郊区发展,而且一些小型的便利店也在人们居住的小区出现,这样可以给人们的消费带来更大的便利。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小型企业数量将会得到迅速增长,虽然小型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应该注重提供一些有特色的服务,从而给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以及人性化的服务,让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现如今企业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这也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间在进行竞争时主要围绕以下几点来展开。第一,将客户的体验感提升上来。第二,追求服务的个性化。第三,提升消费的便利性。第四,加强供应链的管理。第五,借助大数据技术展开相应的分析。第六,开展连锁式经营[5]。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商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创新,而且商业联营以及商业共营之间也要实现共存。此外,大型企业也开始朝着转型的方向发展,在转型的时候一般需要围绕发展理念以及经营方式这两点进行考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怎样把产品销售出去,还得考虑怎样切实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这也是实现商业经济转型的一个必然要求。

3.2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创新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职能及市场的调节作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经济的创新。因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怎样把政府的调节职能以及市场配置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处理。第一,在发展商业经济的过程当中政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将经济增长的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确保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三,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商业市场的环境以及调整政府的职能,制定相关的商业经济法律法规,使政府职能以及市场的资源配置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调整。第四,在进行市场规划以及维护市场秩序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6]。第五,在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过程当中,利用科学的措施实现流通经济的改变,从而有效打破市场中的分割现象,这样才能够促进市场经济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第六,必须要将新兴的电子商务以及实体商业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第七,不断地探索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业销售模式,让商业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除了以上几点内容,在商业经济的创新过程当中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商业经济的有效创新,不断地推动商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发挥商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作用。

3.3正确把握新常态

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实现商业经济的创新,必须要立足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基础上,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只有正确地把握新常态,才可以给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此同时,必须要将现有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适当的完善,还得建立健全关于商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效调节,这样才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让传统商业与新型商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平衡,从而探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经济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出商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必须要对以上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发展商业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地把握好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做到取长补短,在最大程度上凸显出商业经济的特点以及优势,不断地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样才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更好地巩固我国的大国地位。因此,必须要正确把握新常态,实现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创新,实现商业经济的新发展。

3.4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

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通过把传统产业以及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在国际市场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实现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互联网以及传统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创新,必须要对互联网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充分依靠互联网的力量来加快商业经济的发展,给商业经济的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目前移动支付功能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加上互联网的延伸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这对于提高商业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8]。此外,商业企业在将商品进行销售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提升产品的销量,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商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而且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组织管理,商业企业只有紧紧地跟随互联网商业的发展步伐,同时重视提升用户的体验,才能切实地提升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商业企业在进行销售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借助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销售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覆盖的面积比较大,其次,接触到的半径比较大,并且产品的展示空间也比较大。此外,产品的展示成本也较低,推广的方式也相对较多。互联网销售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提升销售的业绩,从而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还要处理以下几点关系。第一,需要将商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相关利益者间的关系处理好。第二,需要将商业经济模式以及现有的经济体制间的关系处理好。第三,需要把商业企业的优势以及创新源间的关系处理好。只有将这几点关系处理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商业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

4结语

为了实现商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要正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积极地探索出商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商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多机遇,通过创新商业业态的布局,充分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正确地把握新常态以及充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商业经济发展创新。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并且勇敢地应对挑战,才能更好地实现商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芬.经济转型条件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应用[J].中国商论,2018(23):166-167.

[2]刘景业.探析经济转型条件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应用[J].时代金融,2018(02):37-39.

[3]王士珍.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32):42-44.

[4]罗琴.经济转型期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纳税,2017(3):95-95.

[5]姜友林.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探究[J].人民论坛,2015(21):93-95.

[6]安惠民.推动商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方法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1-4.

第2篇:商业经济发展范文

1.物流行业在商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行业是商品生产者终端消费者的重要桥梁。从具体作用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依托商业物流,优化了商品实体运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配置,最大程度创造了时间效率与空间效益。依托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物流行业的运输速度大幅度提升,这不仅缩短了商品运输时间,也加快了资金回笼,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行业的服务对象具有着多样性,既包括终端消费者,也包括物流企业、经销商与制造商。通过全面提高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可以推动物流行业获得持续性发展。依托现代化先进的物流技术,既可以满足客户的物流信息查询需求,也可以有效反映出商品在购进、仓储、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资金损耗。通过科学定量分析,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物流时代背景下商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2.1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时代背景下,商家会结合用户的购买情况进行商品配送。在商品运输前,商家会整合现有物流网络,强化与第三方物流公司间的合作力度,使得商品完好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在商品配送环节,商家往往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与此同时,在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货物配送错误或者送货延迟等问题,给商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整体市场经济效益的提高。

2.2数据信息保护力度有待加大。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企业可以借助所收集到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筛选出有用的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服务,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但因互联网技术具有着开放性,致使信息存在漏洞风险。一旦用户信息出现泄露,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大数据信息保护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2.3商业规划与商品经济融合度欠佳。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体制逐步完善,且为大型电商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空间。在现有的商业经济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商业规划与内部管理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尤其,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第三方平台一旦无法高效地收集与研判市场信息,不易挖掘出市场信息的应有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合理平衡商业活动与商业计划,并强化线上产品与线下产品间的定位与融合,方可以实现商业经济持续性发展。

2.4商业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新时代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前列的行业有数码家电、服装纺织、机械钢铁与建材建筑等。从地域消费趋势来看,物流时代背景下,发展较好的企业多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发展也较为落后。互联网与物流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与转移力度逐步增加,并成为多数企业面临的共性挑战。

3.物流时代背景下商业经济发展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物流时代背景下,应坚持政府监督、企业升级、市场导向的发展准则,以此为商业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政府应合理认知自身的市场调控职能,确保各项商业活动能够有序开展。政府应合理把控对企业活动的干预力度,确保企业能够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创新,提升电商模式的多元性,有效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其次,政府可以凭借降价、免税等措施有效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并扩大商业需求。在经济发展实践中,降价、减税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电商市场,并有效扩大电子商务活动空间,为商业经济稳步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3.2强化商业经济与信息资源间的整合力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同时,需同步加快信息平台的升级优化力度,以此实现互联网技术与CRM的高效融合,进而不断提升运行层次。新时期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并将信息作为重要的资源,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应用,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3建立富有综合性的服务体系。互联网与物流时代背景下,现有经济模式逐步趋向综合性,且企业服务范围较为广泛。新时期应建立起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实现传统产业链模式向现代化产业链模式的转变。通过积极构建出整体的产品运营模式,实现物流、信誉与服务一体化。通过有效拓展企业的运用模式,并借助先进的服务体系,不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4加大物流行业发展力度,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一项基础性行业,物流业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且政府通过加大扶持与发展力度,使得物流服务逐步趋向标准化、规范化与统一化。新时期,企业应加大整合力度,强化物流服务平台与物流行业,物流行业与互联网平台间的融合力度,进而为物流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应该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经济或者技术扶持,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3.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的基础设施是推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物流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科学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推动我国商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此外,相关部门应科学合理规划商业物流布局,制定出完善的利用方案,从整体上降低基础设施运用成本,并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3.6加大行内重组力度,实现互利共赢。从物流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物流设施与物流网络较为发达的企业,整体的发展空间较大,且市场竞争力较强。然而,中小型商业企业占比加大,如果各个企业各自为战,往往会加大商业物流成本。因此,加大行内重组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强化各个物流企业间的协作,实现共同配送,从整体上提高商业物流运输效率。在整合物流资源的过程中,各个企业应注重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将原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仓储、运输、货代、联运等运输企业,按照新型的市场经济发展原则,形成大型物流经营公司与专业配送公司,实现物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进而强化行内重组,并实现各个企业间的互利共赢,为商业经济稳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物流环境。

3.7积极构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物流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商业经济获得持续性发展,需要积极推行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建设。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企业所涉及到的上下游企业较多,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等不同部分的一体化,使得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各项资源得到科学合理整合,并通过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4.物联网时代背景下商业经济发展趋势

4.1逐步趋向多元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商业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企业通过将商城服务、咨询服务等转化为网上运营模式,实现了多种元素之间的相融合。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域因素对企业运营的负面影响逐步缩小,为中小城市电商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

4.2创新性与融合性力度逐步加大。依托互联网技术,商业经济活动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并呈现出创新性与融合性等特点。尤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网站数量逐步增加,为商业经济发展开创了新途径。此外,互联网平台在积极开展广告整合的过程中,推动了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并推动了线上与线下的高效融合,进一步凸显了商业经济的创新性与融合性特点。

4.3线上平台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大互联网平台与日俱增,并逐步开启了互联网销售模式。新时期,我国多数企业为了顺应时展趋势,成立了专业化的线上运营体系。结合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线下传统的销售企业逐步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销售工作中的价值,并逐步强化了与各大互联网销售平台间的合作力度。比如:有些企业通过在淘宝上建立起相当规模的线上销售网点,使得电商销售获得了持续性的发展,并成为商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4中小城镇地区的普及力度大幅度增加。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商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实用性与应用性转变。此外,因地域限制因素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少,使得中小城镇地区从过往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中解脱出来,并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电商经济模式覆盖范围具有着广泛性,既包括教育、农业行业,也包括科技等领域。此外,通过建立起农业与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信息网站,使得各个方面的数据库信息趋向全面与完善。

5结束语

第3篇:商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供应链;商业模式;对策建议

一、引言

在现代科技信息推动下,互联网经济时代悄然到来并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提出了跟高水平的要求,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求。互联网经济对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化了外部宏观环境、提供了新理念和方法、强化了持续创新能力。但是,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缺乏完善的规划和至、各方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专业化人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对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了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宏观环境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互联网经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与传统经济的有效结合,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合发展新模式。而供应链商业模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互联网经济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使得供应链商业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使其创新发展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外部环境中,进而可以有效转变传统模式的不足,更加高效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提供了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新理念和方法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创新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作为支撑,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是充分融合了新发展理念和方法之后才形成的全新发展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能够充分借助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互联网经济为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使其能够摒弃传统模式的影响,顺应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着眼长远制定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加快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步伐。

(三)强化了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互联网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整个市场需求处于快速发展变动中,因此供应链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传统模式的影响下使得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不足。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创新基础上,其发展充分融入了创新理念和方法,因此可以为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提供有效的创新支持,使其可以借助互联网经济的诸多优势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并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三、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互联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认识,没有给予其必要的重视,不注重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各个环节中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在软硬件设备、人员配备、内部环境等方面都没有给予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支撑。

(二)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对于供应链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下的发展还缺乏有效的发展规划,主要是对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缺乏有效的认识和预测,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存在短视行为,进而使其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发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难以紧跟其发展趋势,因此在制度上缺乏先进性,进而难以发挥对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保障作用。

(三)各方的参与度贡献度不高各方的积极参与是供应链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各方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均较低,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对自身的重要影响,将其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模式,与自身发展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不愿意参与到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同时,虽然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有部分企业参与进来,但其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贡献度相对有限,使得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

(四)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互联网经济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代表,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源,人才也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还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一方面,各企业不注重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其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得不到有效提升,限制了其专业能力,因此难以发挥内部专业人才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没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人才,现有人才团队得不到有效补充,外部先进技术和理念难以流入,因此使得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进程缓慢。

四、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到各行业企业的发展中,因此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充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关键,促使管理者之间进行积极对话和合作,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营造出良好的应用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快应用信息技术的步伐,在软硬件设备、人员配备、内部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及时更新,创新发展理念和方法,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全面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加速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发展规划和制度作为保障,以此确保其顺利实施。一方面,要以互联网经济发展为基础,树立长远的发展规划,根据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对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高效利用,确保其商业模式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对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制度,对商业模式发展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规定,确保其整个发展过程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制度层面的保障作用,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持续发展。

(三)提升供应链各方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需要提升各方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因此在互联经济下不仅要提升供应链各方的参与度,还要提升其贡献度。一方面,要对互联网经济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积极邀请有实力的企业作为主导,充分吸纳各企业成员的参与,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提升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规模效应,降低发展成本和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要对供应链各方的职责进行严格的划分,对其在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客观的考评,鼓励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机遇,提升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能力。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团队建设是促进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有效设计,定期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关于互联网经济和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方面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内部人才对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供应链中各企业要通过充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互联网经济和供应链发展方面的人才,实现对现有人才团队的有效补充,为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建立强大的人才库。

五、总结

完善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关键性举措,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从互联网经济视角来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持续发展。从研究来看,应该从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提升各方参与度及贡献度、实施专业化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发,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对策,全面促进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军,赵启兰.新零售驱动下流通供应链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11).

[2]李正军,赵凤,宾厚.“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优化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01).

[3]蒋丽君.“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

第4篇:商业经济发展范文

一、优化营商环境对科技型企业意义重大

科技型企业是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那么,科技型企业作为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国家创新型经济的重要主体,是科技研发的主要来源,更擅长捕捉市场变化、紧跟科技前沿、把握市场需求变动。它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市场的不断检验,进而带动研发效率全面提升。目前,国家提倡的优化营商环境,对科技型企业项目办事流程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落实对科技型企业的惠企政策,激发市场和科技双重领域的潜在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点在通过不断推行“放管服”和各项惠企政策,让科技型企业提升发展空间,促进以科技领域企业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型企业发展提档升级

一是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再升级。我国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培训、发明专利申请等给予政策支持,企业的科研经费足,中小企业可以研发市场需求的产品,更有实力的企业将聚焦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等工程。惠企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内生需求与创新能力的升级进步,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以及拉动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全域帮办指导企业科技再发展。围绕科技型企业重点项目、热点问题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开通企业家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支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建设研发平台、培育品牌,聚集形成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加快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三是政务服务基层化科技企业再活跃。县、镇两级同步实施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次办好”改革,为县、镇科技型企业制定科技事项清单,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完成科技型企业代办事项,满足了基层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打造服务基层、富有活力、创新活跃的科技型企业发展环境。

三、完善“互联网+”,科技型企业运营集约化

一是大数据运用,科技型企业有战略。企业作为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科技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与日俱增。以阿里巴巴为例,早前的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多平台联动发展,承载着用户爱好、习惯、购买记录的大数据,再搭配上超级的云计算能力,将数据分析出来,将非常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战略,判断行业趋势与热点。二是政务服务部门数据共享,科技型企业开办集约化。实现税务、人社、医保、消防、住房公积金等部门数据共享,信息自动推送。对企业来说,数据系统共享,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企业和产品集中,科技型企业开办集约化。三是跨省通办,科技型企业办事便利化。跨省通办有效解决企业运营中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实现企业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科技型企业运营成本,直接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放投入到企业科技研发中。

四、各项扶持政策,科技型企业后劲十足

一是促进科技惠企政策落地生效。近年来,各地政府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方针举措,向企业宣传促进科技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各级出台的政策红利,例如,政府对科技型企业万元财政补助、科技信用贷款优惠、后期政府荣誉的申请。二是重视科技型企业人才培育。企业的创新,归根结底其实也是人才的创新,如何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人社部门保障人才供给,重视科技型企业人才培育,为科技型企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三是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聚焦企业关切,在培育企业上下功夫,在服务企业上出实招。建立完善联系企业、科技创新会商制度,准确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收集企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进一步增强辖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四是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在快速变化的科技进步与市场竞争中,人们对科技产品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科技型企业为适应快速的科技与市场变化,也越来越多地把非核心业务分包出去,更加集中于核心业务。好的营商环境会降低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成本,实现企业内部的业务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科技核心竞争力。

五、税务减税降费,科技型企业轻装上阵

一是减税降费,为科技型企业运营减负。税务机关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均有减税降费的税务优惠政策。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最高可以抵扣高达75%的重大利好政策,精准助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二是税务“放管服”企业“承诺制”。清理税务证明事项和精简涉税资料报送,拓宽一次办结事项,税务系统以“放”字当头优化营商环境,在科技型企业税务办理等环节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凡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纳税人,如相关资料不全,可在企业作出承诺后,即时办理相关业务。三是精准帮扶为企纾困解难。一些企业遇到市场、融资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信用良好、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进一步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帮扶措施,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营商环境优化从各个方面提升了科技型企业经济发展,从科技型企业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建议:一要持续升级规模。鼓励小型科技型企业壮大发展规模、重点督导企业上市融资工程,支持企业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创新、开展国内外并购和股改上市挂牌等,落实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帮扶科技型小企业实现倍增式发展。二要持续升级政务服务。重点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园区服务,强化“一企一策”精准科技帮扶,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实打实的服务,让企业获取政府服务更便利,获取创新发展资源与要素更高效,持续创新、持续发展更有保障。三要完善体制机制。将科技型企业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从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例如探索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科技创新公司与科技人员共同创业,以提高资本结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支持科技型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四要完善科技信息互通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互联网+”的新模式,借助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务信息服务率,加强政府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科技领域的政务服务水平。今年是我国重要阶段“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要求我们要有新的发展理念予以协同,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各地方都在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为科技领域经济发展提供聚集优势资源。未来,只有通过进一步降低科技型企业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科技型企业“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够真正引导科技型企业市场预期。

引用出处

[1]杜雨萌.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创新型企业营商环境[J/OL].北京:金融服务,2020

[2]陈宝;林迎星;;科技型企业创业环境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6年03期

[3]王鑫昕;科技创新需要好的营商环境[J/OL]北京:中国青年报,2020.06

第5篇:商业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保险需求;商业性供给

1引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农村保险保障制度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必须要根据现状提出全新的农业保险制度,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在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险需求的前提之下,对其提出商业性保险供给的策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获得良好的保险保障。

2坚持原则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商业保险而言给予发展机遇,同时也需经营与培育,而在这一方面,我国可以从国外汲取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予以适当的调整,抢占市场先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长期经营原则。针对农村保险而言,具体表现为暂时的,还有局部性亏损,这对商业保险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精简某些业务,但是不能放弃这个市场。首先,完善的任务强化市场基础投入,比如宣传企业形象,强化其在农村市场的宣传;强化人才培养,构建营销渠道;必须与当地相关部门予以有效沟通与协作,这样能够引导客户潜在需求,让农户对其产品及服务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其次,差异化原则。针对农村保险市场而言,一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存在有效性需求不足的状况,而这其中的需求不足,将很有可能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也或者是因为保险意识不强引起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消费习惯等特点,商业保险公司需要制定差异化推广战略,给予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最后,农村及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现阶段城乡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逐步加快,因而需要从市场一体化角度予以分析,从而全新审视农村保险市场,这其中需要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业作为基础,发展农业保险,必须要获得政府的扶持与认可,这样才能推动农村保险得以有效推广。

3实施产品创新而

商业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根据当前农村经济与政策的最新情况,获取农村经济热点,并且配套供给产品。依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发展要求,则需要不断细化农村市场研究,针对不同层次,还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为他们设计不同的产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和农业及农民的要求。例如针对基层干部而言,需要为其开发乡村干部综合保险,而针对流动人口来说,需要为其设定综合保险、农村流通企业、设定物流保险等。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商业保险公司则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开发不同的险种,从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获得合理的保险保障。

4进行营销和服务创新

农村本身地域广阔,人们密度较小,直销成本极高,保险公司需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继而转变以往直销模式,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设置人出单,或是个人营销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渠道,构建合适营销网络。除此之外,要按照农村点多面广,以及区域差异化不断拉大的特点,保险公司必须要调整自身的服务策略,实现创新,并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服务项目。例如针对专业大户,需要给予业务信息咨询,实施异地赔付;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则需要给予天气预报、防灾技术咨询;针对投保养老的有健康保险,为他们提供免费体检,还有医疗信息咨询等。

5培养专业化人才

从发展角度来说,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及培养,是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相较于城市保险市场而言,农村保险市场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特殊情况制定适合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全新策略,积极培养扎根农村并熟悉农村业务,而且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理赔人员,并且组织开展农业保险承保,还有理赔,再到技术培训,抑或是开展针对性专业技术培训,从而为农村保险发展提供专业化人才,在人才储备完善的基础上,能够构建专职服务农村保险的队伍,这样能够促进农村市场发展具有良好的商业保险保障作为依托,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所以从整体角度分析,于农村商业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培养专业化的农村保险理赔人员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为农村商业保险的推广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农村经济保险的有效实施。

6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而商业保险发展的不断完善,促使其在农村经济市场的运用中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大大提升商业保险在农村市场的推广度。本文中从四个层面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还有商业性供给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继军.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居民家庭保险规划探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陈广.城镇化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机制及干扰因子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5).

[3]李迪.影响农业保险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4]尹成,远史拓.我国农村小额保险:需求、问题与监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