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精选(九篇)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第1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一、商业英语广告的中英文化共性

广告是集文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体,要求译文简洁、优美,既能传递信息,又能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中外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要求在译语文化里,既要按照译文的规则又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和审美期待。因此,翻译工作者须以读者为主体,激活广告语言的审美信息,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与原作者的审美体验熔于一炉。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尽管不同,但都拥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如美丽之心是“人皆有之”;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亲情是永远的牵挂;美丽是女人不懈的追求。这些人类共同的本性成了人类共同的语言,它们能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障碍。中英文化下的广告,在表达其共性文化方面,是相通的。

中国文化通过广告的表达方式是委婉而含蓄的,通过浓重的渲染和导入,为主题的出现做好铺垫,最后在高潮中突显重点,引导观众体会和感悟其中的情感奥秘,从而达到共鸣和认同的目的。以甄子丹为“芬必得”做的广告为例,让人深刻铭记的场景是竹枪直逼甄子丹胸口的那一刻,快速下行的钢丝戛然而止,镜头转向幕后默默奉献的威亚工作人员。演员将自身的安全甚至生命交付于他们,而他们却承受着长年累月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带来的伤痛。甄子丹将“芬必得”所蕴含的治疗和保护的关心送与他们,不仅宣传了产品本身的功效,还让大家对更多幕后付出的人们充满了尊敬和关注。虽然中式广告的表达方式和英式广告的表达方式有明显区别,但是情感是共通的,能激起受众的共鸣,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西方文化通过广告的表达方式是直线式的,继承了由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发端的理性辩证思维,对于逻辑的分析和真理的执着探究,是其不变的思维模式。以传统的贝尔电话广告为例,离家千里的女儿,给正在吃晚饭的父母打电话,直接而坦诚的说“我爱你们”。此时的广告旁白:“请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此广告同样是高举感情牌,让受众者激起对父母的思念,忍不住立刻拿起电话问候一下年迈的父母。其广告效果,不仅仅是扩大了贝尔电话的影响和提起其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受众者将贝尔与亲情相联系,树立起良好的产品形象。

二、商业英语广告的中英文化异性

商业广告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折射出各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因此,研究中英商业英语广告的翻译,一定要清楚中英文化的异性,才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翻译出符合其价值观和信仰的、代表着一种跨文化表达方式的广告。

首先,语言反映文化,而丰富多彩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中英不同的语言中,同一事物,因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代表不同的内涵,能引起不同的情感。以“dragon”为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着尊贵、神权和皇族,历史上的皇帝称之为龙袍加身,我们以龙为傲,常称是龙的传人。可见,龙的内涵在中文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然而在英文中,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dragon”被认为是骇人而凶狠的怪兽,常引起人们恐怖而敬而远之的情感。在这种不同的认知下,如果生硬的将中文文化引以为豪的“龙”,在商业英语广告中直接翻译为“dragon”,定会对英语文化下的消费者产生价值观念上的冲撞和冒犯,对广告产生负面情绪的误解,使之失去广告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动机和行为的目的。

其次,商业英语广告中的中英文化异性表现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而英语文化下的人们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在商业英语广告中更是语言特色鲜明。中文的广告语言讲究音韵和谐,形式对仗,为了形式的需要甚至采用空泛的词语填充,充满了强烈的个体广告的情感色彩,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和谐与平衡是相一致的。而英语的广告语言,强调理性和逻辑,语言明快而严谨,句式结构简单而上口,也是西方文化下的强调真理直线思维方式的体现。

另外,不同的历史铸就了不同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意识和从众心理;西方国家在快速工业化和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集体的心理结构相对松散,突出强调个体和自我意识。因此,英文广告在翻译中文的过程中,要尊重中国传统的家庭团圆,父慈子孝等文化,考虑中国人的人情和面子的因素,才有可能将其广告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中文广告在推广到西方国家,也要坚持顾客至上,强调广告中商品或者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商业英语广告的中英文化融合及翻译原则

(一)遵从不同的语言文化的表达原则

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中英不同语言的广告翻译过程中,仅仅翻译准确是不够的,还要能深入译入语文化,提炼出受众者喜欢的语言表达和倾向的情感,据此,Coca-Cola 被译为“可口可乐”,在崇尚欢乐,祥和,团圆的传统中国受到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

各个民族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总会积累很多脍炙人口琅琅上口的名言警句,通过世代的相传,其蕴含的道理或者其语言形式已被人们所接受和喜欢,并深深的根植于他们的脑海中。

因此,在商业英语广告的翻译中,要采用音译,意译或谐音取义等多种方法,使翻译后的广告要接近译入国的语言和文化的表达习惯。以下列一则旅游广告为例。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While in Zhengzhou, do as the Zhengzhounese do, --Go shopping in the Asian Supermarket)。此则旅游广告,仿西方谚语“While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的表达形式,不仅使看到广告的异国旅客清楚明确,而且因尊重其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而使之获得宾至如归的亲切和熟悉的感觉,使得这则广告深入人心且容易被口口相传,取得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这是将语言文化的精彩融入到广告中的成功典范,值得广告语言的翻译者学习和借鉴。

(二)遵从不同的心理文化的表达原则

心理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很强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人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感情的认知。不同的民族,有其各自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点等,对于广告的认同也取决于自身的民族心理文化。因此在商业英语广告的翻译过程中,要理解不同的心理文化中对于消费某种产品的思维定式和消费习惯,翻译的语言和形式要符合译入语国家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倾向,要“投其所好”,通过对其心理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使翻译后的广告语言被接受和认同,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广告的目的。

中西的心理文化是明显不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受儒家的影响深刻,几千年来,勤劳善良的人民对于团圆,吉祥,长寿,孝顺,富足等文化及其推崇,对于中国传统而悠久的历史文明深感骄傲。因此,进入中国的成功商业英语广告翻译,大都能反映出这些中国特有的心理文化和心理倾向,被中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例如,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广告推广语是:当晚霞消逝的时候……在美国也有一座看不见的万里长城……”(When the sunset glow is fading away……There also exists an invisible Great Wall in America……)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不仅尊重了译入语民族的情感,而且充分利用了长城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保护关内人民的作用。大都会保险公司的宣传效果,就是要让受众者感受到,其保险功能如长城般坚不可摧,保护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安全,让人产生信任、可靠和安全的情感。

同理,中国的商业广告要推广给西方国家的消费者,也应该充分考虑西方的历史传统、特色文化及消费理念,使翻译后的广告能够符合译入国家的文化背景,迎合其消费者的口味,尊重消费者的情感,使广告真正走入消费者的内心从而被接受和认可,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天津某出租车公司的广告“迎天下客,送万里情”,英文翻译为:“Ready to meet you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其中的“you”充分尊重了很多英语国家人民的崇尚自我,张扬个性而直接表达的文化特点,让看到该广告的外国友人有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和共鸣,因为被尊重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试想,如果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只是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译成“guests”,会让英语母语国家的人看到该广告时,觉得奇怪和茫然。

中文的广告,强调情感共鸣功能,突出企业至上,以突出企业或者品牌为主要目标,人称形式多以第三人称为主,语言具有感染力。了解这些特点后,在中英文广告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不同语言的文化和心理特点,采用其受众群体习惯性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才能达到真正的宣传效果。

(三)遵从不同宗教文化的表达原则

宗教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宗教文化不仅仅渗透和影响着本族的思想道德、生活习惯、文学艺术与建筑绘画等领域,而且对于是否接受外来文化也起着衡量标准的作用。因此,商业广告在进入具有国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广告的创意和广告的语言是否充分尊重该国家或民族的。

以联合利华旗下的夏士莲洗发水为例,来探究尊重宗教文化对于产品宣传的重要性。

美国的宗教文化是以基督教为核心,同时又融合了现代的张扬自我,功利实用等特点而创新发展起来的。夏士莲在美国本土的广告,由麦当娜为其代言,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下,广告词缓缓出现屏幕上:“Some girls can’t wait to make life happen. Their hair tells their story. Make your hair happen. Life can’t wait.”(有些女孩迫不及待的想在生活中梦想成真。她们的秀发讲述着她们的梦想,那就先让秀发飘扬起来吧。生命不能等待。笔者译)。这种广告语言宣传与美国的强调个人价值和追求,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理想的文化是相一致的。广告其潜在的涵义在于:夏士莲洗发水的使用者,能够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潜力,实现个人的追求。这足以激起自信的美国女性的共鸣和斗志,从而达到广告文化深入内心,同时扩大销售的目的。

印度尼西亚的国民约88%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宗教文化下,绿色代表和平,深受其信民的喜爱。同时,伊斯兰教教义对于女性的着装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要带面纱穿长袍。夏士莲洗发水广告在进入印度尼西亚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其伊斯兰教文化,其形象代言人印尼著名模特Inneke Koesherawati也一改穿性感暴露衣服的风格,戴上面纱,且夏士莲的洗发水是Hijau(印度尼西亚语,绿色)。广告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当地女性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因为广告中的面纱和绿色都充分地尊重了当地的宗教文化。

第2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一、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市场地位

随着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资金供给逐步由以财政为主的高度集中的供给向市场化转变。个人和企业日益成为最大的资金净盈余者,大量社会资金逐步开始集中于银行系统,银行的实力日益壮大。一组数据足以反映这一事实:截止2008年底,我国形成了包括4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1000余家城市信用社和近40000家农村信用社,26家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及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125家、支行160家,117家外国银行分行等在内的庞大银行体系;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达到了同期GDP的2倍以上,中长期银行信贷占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的比例超过50%。相较其它融资渠道而言,商业银行目前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占据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可动摇。

二、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逐步放开,一大批的文化企业逐渐成长起来,银行信贷为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09年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国内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一)通过银行与政府合作,打通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通道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积极采取包括融资扶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等在内的各种措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凭借政府平台引入政策支持,进行宏观布局,携手搭建各类文化企业融资服务网络。2008年,中国银行与文化部签署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采取“文化部组织推荐、中国银行独立审贷”的合作方式,中行已为多个文化部推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项目涉及文化园区、工艺品制造、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2007年11月,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诺设立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2009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与上海市签订了《推进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将在5年内为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300亿元融资规模。2010年10月,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中国银行湖北分行与湖北省文改办签署协议,为湖北文化企业提供220亿元的授信额度。银行业通过与各级政府的合作,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贷款融资,还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尝试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走出去”和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等更高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探索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二)针对文化企业特点,探索新的信贷模式

针对一些文化企业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只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的实际,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如北京银行从2007年以来,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中小型企业,推出了“创意贷”文化创意升级系列产品,积极研发集聚区商圈贷款、集聚区内文化创意组合联保贷款等新产品;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则面向政府重点支持的影视、出版、演艺、艺术品经营、动漫与网游六大类型文化企业,开展专门用于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贷款资金服务于融资项目的创作、制作、生产、销售、推广、衍生品开发等整个经营过程。截至2009年9月末,北京银行累计发放“创意贷”24.42亿元和软件设计贷款74.32亿元,文化创意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3.68%;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文化创意产业贷款累计发放37.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05%。北京银行为华谊兄弟传媒发放的1亿元贷款是首笔电视剧打包贷款,支持的话剧《图兰朵》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剧目之一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上演;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为《宝莲灯前传》、《乡村名流》、《花木兰》等电视电影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同时,一些银行还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尝试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金融产品,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对接。一些商业银行还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行业细分,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如中国银行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文艺演出等若干子行业,对于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不同领域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有针对性地为文化企业提供具有良好适用性的金融产品。

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尽管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一些银行已开始逐步摸索专门为文化企业开展信贷服务的新途径,但实际的信贷支持力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文化产业存在创意性强、无形资产比重大、可抵押实物资产不足、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风险较高等特点,加上国内信贷市场的有关规定的限制,对文化企业申请银行信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

由于银行和企业在信贷缔约的过程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相同,企业作为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在缔约过程中将处于有利位置。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贷款企业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损害银行利益,从而为自身谋求额外利益。文化企业作为新兴产业,银行往往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系统性研究。银行在贷款前,可能会面临贷款文化企业隐瞒重要信息,银行缺乏了解贷款申请企业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如果银行在基础利率上增添“风险补偿费”,风险较大的借款企业可能愿意接受贷款,风险较低的借款企业往往放弃借款申请,致使逆向选择产生;在贷款后,如果企业改变贷款用途发展高风险项目,银行将面临道德风险。出于上述原因,商业银行在对文化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一般将采取谨慎原则。

(二)信贷配给制度

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对于信贷风险与利润的考查,不完全依靠利率机制,往往还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进行信贷交易。斯蒂格利茨和韦兹(Stiglitz & Weiss)指出,由于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在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及资金实际使用方面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信息,如果贷款利率的上升,则将促使信贷资产风险增加和配置效率恶化,因此,银行应采用非价格手段,即信贷配给来配给资金,以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目前,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实行的是实质上的信贷配给制,在实施存、贷利率国家严格管理的同时,信贷主体开始追求自己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些其技术和效益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发展步入成熟期的企业在信贷融资过程中,会得到银行优先考虑和扶持;而像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些企业,由于多数仍处于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前景不明朗,从银行或等信贷融资的仍然存在很大难度。

(三)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要求,商业银行在对企业开展贷款业务时,必须用企业的有形资产或金融资产进行抵押。许多文化企业特别是出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自身资产规模较小,且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更加有限,这对文化企业的信贷融资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与此同时,文化企业所拥有的大量文化创意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则面临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的难题。这些因素使得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评估难度加大,尽管少数银行对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抵押开始了初步探索,但大多数银行仍然缺乏权威的方法和体系,对文化企业惜贷也是无奈之举。

此外,商业银行还存在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系统规划、与文化企业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针对文化产业信贷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其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地位的传媒出版领域,其他文化产业领域较少涉足;同时,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还集中于存、贷款和结算等基本的银行服务,合作中的创新还比较少,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及时响应等。

四、文化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影响文化企业信贷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文化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他影响文化企业信贷融资的因素均由其派生出来。由于在贷款后的运营阶段和回收阶段,对文化企业的贷后监管与对其它类型企业的监管并无二致,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较小。商业银行缺乏对于文化企业开展信贷业务的经验,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贷款前,商业银行对文化企业发展前景和信用等级评估以及信贷合约的设计上。

要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必须依靠银行和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银行的信息收集和处理、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提高银行的信贷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水平,深化对文化企业发展前景和经营质量等有关信息的认知和把控能力。只有对文化企业各方面信息全面掌握,弱化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才能增强银行对文化企业开展信贷的信心和水平。其次,要依靠文化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如果文化企业(或产业)的速度高于一般行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文化企业占所有文化企业的比重也较高,即便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仍然存在,文化企业也将更易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银行信贷市场利率定价机制

现有的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利率定价机制较为僵化和单一,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经营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采用同样的利率定价是不合理的。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内部的发展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同企业对于银行而言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采用同样的利率定价,将会使银行贷款的收益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造成银行的惜贷。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贷款利率水平,也会对贷款文化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文化企业和投资风险较小的产业项目显然难以接受这一现象,即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和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也能通过支付同样的资本成本获得银行的贷款,否则也可能导致优质文化企业改变资金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对现有的利率定价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这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针对不同文化产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可根据项目周期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特别是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或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二)建立科学的银行信用评级制度

商业银行在确定内部评级要素,设计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模型和计分标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的特点,针对性地为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特有的授信风险评价工具,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模式。银行可以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创作阶段的文化企业融资项目进行分类,通过专业化的授信工具解决项目风险评价、项目价值评价以及版权价值评价等文化融资项目信贷准入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将贷款企业和融资项目相关数据纳入授信工具的指标体系之中,完成企业与项目资质、商业运作模式、投资预算总额、项目主创团队、产品销售渠道等多角度、多方位的授信审查流程,并关注文化企业融资项目的预算执行计划及产品形成计划,凭借内部研发的专业性授信评价工具,确立文化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模式。在贷前阶段,深入考察文化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及项目主创团队等产品价值要素,组织包括项目风险评价、项目价值评价、版权价值评价等内容的融资项目评价,从专业角度估测出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市场价值;在贷后阶段,银行信贷人员与担保公司专业人员密切配合,进行融资项目监理,对文化创意企业的项目进度、预算执行等情况重点监控,并形成定期项目监理报告,同时采取严密的融资项目资金监控措施。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考评体系,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和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三)开发多层次的银行信贷产品

鉴于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资产构成多种多样,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和创新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如: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可以优先考虑信贷发放;对于具有稳定的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采用以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形式来发放贷款;对于以演艺、展览、动漫、游戏等为主营业务的文化企业,从事出版内容的采集、加工、制作、存储和出版物物流、印刷复制的出版类文化企业,以及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传输、集成和电影放映等相关设备的企业,可考虑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同时,还应建立针对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处置文化类无形资产提供评估借鉴。尤其对于具有优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文化产权的企业,可通过权利质押等方式开展信贷业务。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探索和完善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四)文化企业要协同互助,创新信用担保模式

第3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之初,商业文化属于商业系统的“行业文化”,它的舞台是全国商业行业,对流通环节的商业活动、商业行为发挥作用。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了。商业的地位与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并不突出,是作为生产的补充形式和辅助环节而存在,其功能受到压抑。这个时期的商业文化自然带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色彩,属于行业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了商业更高的地位与作用,它不再是作为一个行业而存在,也不再局限于充当生产的补充与辅助角色,转身成了一个社会性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这个产业链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自身,甚至把生产环节也纳入进来了。现在所讲的商人,也不仅仅是指从事商业流通活动的人们,而且包括一切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人们,无论生产者还是流通者均属商人。从社会分工角度上看,无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它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商业活动。商业涵盖了市场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环节,集中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商业文化也就必然的从原来概念下的行业文化延伸到了全社会,成为社会所共有的文化形态。商业文化的社会性来自市场经济的社会性。凡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都知道,计划经济下的商业职能是分配生产部门的产品,而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则是市场经济的枢纽。所谓的市场经济也就是高速发达的商业经济。实际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以这种经济为主流的商业社会。不仅商业活动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生命线,而且商业活动的原则理念和精神,正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改变着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例如,各行各业都在重视的品牌文化、促销文化、时尚文化、健康文化、休闲文化、养生文化、旅行文化、娱乐文化等,都是受商业活动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是商业文化新的元素和表现形式,延伸着现代商业文化的内涵。全球经济一体化催生的移动互联网,更是创新了互联网文化,是新时代商业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它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全球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影响。这就是商业文化的力量。它从一个侧面有力的反映出商业文化的广泛社会性,说明商业文化已经在客观上上升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层面,起着主流文化的作用,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够与时俱进的认识它,正视它,因势利导的培育它,扶持它,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它的生存土壤是整个社会,统一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意味着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培育和建设的商业文化,是全社会、全民族共有的。尽管市场经济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但商业文化所包涵的文化发展方向,基本内涵,核心价值,以及倡导的商业精神,都是统一的,体现的是全社会和全民族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意志,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涉及数以百种行业,数以千种产业,数以万种市场,数以亿种商品,犹如一条奔腾的江河,浪淘不尽,生生不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文化也就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每一种不同的商业活动都反映出特色不同的商业文化,每个商业活动均是这一文化海洋的一滴滴水珠。他们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反映出多样性的一面。就拿商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来说,我们是一个饮食大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饮食文化千差万别,每一种饮食文化元素都反映着它那个民族与地域所独有的特点,众多的饮食文化汇集在一起,就如同春天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还有近几年来随着商会经济的兴起,商会文化也伴随产生,并且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相互辉映,构成了我国现代商业文化一副灿烂的画卷。虽然商业文化是建立在各种商业活动基础上的文化,每种商业活动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任何特殊性均反映着普遍性和一般性,商业文化既有多样性,也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反映着商业文化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性。因为各种商业活动必当遵循诚信经营、文明经商的商业文化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行走天下。商业文化建设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既要以改革的精神提倡多样性,鼓励不同商业文化特色与风格的培育发展,更要强调统一性,要在统一性中呈现多样性,在多样性基础上实现更高层面的统一性,在“百花齐放”中繁荣我们的文化,彰显文化的魅力。

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步伐加快

当前我们正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切经济活动都面向世界,以整个世界为舞台。尤其处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所有商业活动已经没有什么行业界限,也打破了国界的概念。在这个背景下,商业文化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独享走向共享,从分割走向融合,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在这个趋势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提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现象也变得更加突出。这种碰撞的结果,不像过去形成了对立,而是走向了融合。这种不断发生的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也就推动了现代商业文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近代社会以来,大量的外来文化随着国际交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涌入,不少先进的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例如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于农耕文化具有强烈的、正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带来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这是外来文化的历史进步意义。当然,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外来文化中的糟粕成分对于本土文化的精华成分的伤害和破坏。例如,西方文化中对于资本追逐利润的贪婪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深刻的揭示,当这一外来文化涌入当今的中国市场经济之时,由于长期我国农耕文明所导致的缺乏抵御这一西方文化糟粕的能力,结果,在盲目照搬照抄,甚至于全盘吸收之下,为了贪婪地追逐利润,不惜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近几年来社会上假冒伪劣盛行,正是这一现象的表现。从文化高度反思,本质上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被稀释、被冲淡、被抛弃的结果。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大碰撞、大融合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从现实来看,这种碰撞与融合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正面的碰撞带来了有效的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建立交融的新机制,在文化基因层面由正能量的对接而互补、互生,水融,由此创新和丰富了商业文化的内涵,使之赋予了时代的新特征,推到了一个新高度。第二种情况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中并没有形成新的文化元素,只是在表层上部分的结合了,遇到文化内核的排异,出现文化隔阂,甚至于缺乏融合的机制。这主要是由文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所造成的。但不管怎样,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步伐将会越来越快。我们所要做的是既要以积极的开放姿态参与融合之中,再也不能自我封闭起来,同时又要在融合中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要通过融合洋为中用,而不能丧失自我,当了文化俘虏。

四、商业文化建设重点由传承转向创新

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的经济体制,最需要的是创新。近几年来人们都感受到了创新所带来的变化,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活动与商业模式不断出新,商业文化也正在纳入互联网元素,吸收互联网的文化精髓,使之具有新的内涵与特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文化,突出的标志就是融入“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传统商业与移动互联网实现新的全面嫁接。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工具,绝对不可能离开其他产业,过去所讲的“颠覆思维”也许并不正确,互联网并不是一个颠覆工具,而是一个融合工具,将各个产业在互联网平台上融合起来,成为新的更加强大的产业。如今,商业文化也融入了“互联网+”这一新元素,“电商文化”就是商业文化创新的一个标志和主要方向之一。如今不少传统商业转型困难,根源之一是在文化上出现了瓶颈,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互联网文化这一先进的商业文化,结果在惊慌失措中找不到方向了。其实,互联网文化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关键是将商业文化提升到互联网水平上,具备“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连接一切思维”这十个“互联网文化”的核心元素,我们就可以从容地推进传统商业的转型与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时代的强劲动力,传统的商业文化随之进入互联网商业文化这一崭新的阶段,我们要主动拥抱互联网,让商业文化注入互联网基因,丰富商业文化的时代内涵,提高商业文化的整体水平。

五、商业文化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

第4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双园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双园融合”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它在保持原有学校与企业各自功能的前提下(即学校负责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企业负责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产业、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把学校建成具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使学校和企业成为合作学习、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典范。学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双园融合”的含义

对于这个新词热词“双园融合”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对于它的深层内涵还不太熟悉。其实“双园”具有双重的含义:在狭义上来说,“双园”指的就是校园与校园内的供学生实践学习的小型产业园,在这里的产业园并无商业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学生们的实验室,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专业企业产业园的制度与设备。在广义上来讲是指校园与周边商业企业的合作,使学生们真正感受企业的文化与氛围,使学生在专业的产业园中得到更为正规的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训练,这一企校合作模式使得学校的资源与企业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及利用,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方面高度融合,“双园融合”办学模式是校园与产业园的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教学与生产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共同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与学生顺利就业。学校c企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造福于家庭与社会。

二、“双园融合”的国际与国内背景

“双园融合”模式的职业教育它是起源于西方的发达国家,这跟那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在早期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像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它们都成功地推行了校企合作模式从而使学校在人才技能培养方面更加专业化,也使得企业广纳专业人才,依靠技术与人才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从而推动了企业的迅猛发展。这种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迸发出新的生命里推动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又给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促进新兴人才的产生。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给国家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的解放思想同时认识到了兴办教育的重要性,也积极兴办高等教育并且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我们深知教育是民族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想国家富强需要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于是我国积极引荐西方先进的办学模式,倡导“双园融合”让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人才,力求在推动学校与企业健康蓬勃发展实现双赢的同时也推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正确认识与把握影响“双园融合”的诸多要素

1.机制因素

学校有学校的校规校纪学业制度,企业也有企业的制度规划安排。拥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是一个机构正常运行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样也都都离不开各自的运行机制,实现“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就是要实现两者机制的融合,双方应该高度重视机制问题共同协商遇到问题积极解决,通过两者协商制定出一套完整并且切实可行的“双园”实施机制。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机制所规定的内容来进行,并且要根据现实情况的进行不断调整机制做到任何事件的处理都有章可循。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受传统学校与企业相分离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较远。学生日常学习中虽然学习了关于企业的知识,但是距离企业甚远得不到真正的技能实践,从而使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运用联系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在目前的学校环境中比较安逸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但实践能力缺乏的“瘸腿人才”“双园融合”这一办学模式使得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学生更早的体会到企业竞争的紧张性与残酷性,开始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弥补了学校教育技能操作方面的空白。以此看来,企业入校园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3.文化因素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学校生活往往是舒适安逸轻松充满书香气息的,然而企业文化的核心便是竞争它使人紧张催人奋进。两者在表面上是互不相容的但是我们要引导两者在无形的潜移默化中相互融合,使学生既有浪漫情怀又不乏竞争意识,真正的融入学校也深入企业之中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效益因素

在“双园融合”教育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保障学校与企业双方利益是这一教育模式得以长久实施的基础。学校要积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也要给学校足够的人才培养空间,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技能锻炼。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协商实现利益互赢,遇到问题双方要积极协商解决从而实现长久的合作。

5.技能因素

企业需要哪种技能人才学校有怎样的技能人才,这在“双园融合”办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是重要的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相吻合。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两者必须对号入座,因此企业与学校应提前制定完备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接纳任用计划,避免出现同一专业毕业生过多而企业对于这一专业人才需求较少供过于求的现象,要确保人才都能充分的利用。

四、电子商务专业如何实施“双园融合”的办学模式

1.文化与制度的融合

在文化方面学校要与企业进行不定期的文化交流,学校要贯彻企业的竞争文化,企业也要不断学习学校的人文精神。具体实践方式可以通过不定期开展讲座使得企业学校深入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与环境。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夏令营提前了解适应体验生活等等都是促进两者文化融合的好途径。在制度方面,要不断完善“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体制与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与各自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构建投资合作长效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校与企业的长久合作。

2.效益的融合

学校应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给入园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从而鼓励企业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这一项目中来。同时学校也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如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并且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学校应该给予企业支持。企业也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自身体制以更好地接纳学生。学校与企业应该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参与课程与课堂的建设最终让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

3.课程与技能的融合

为了给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学校企业应该共同参与课程的制定?让企业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可以由企业人员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让企业的操作知识能融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工作学习的综合能力,促进其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环境的融合

关于环境方面的融合,学校可以通过“筑巢迎凤”的方式将企业的厂房车间引到校园中去,从而实现校园与企业更深层次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提前感受企业的环境。弥补之前学校企业分离带来的不足之处,也应将学生的课堂搬进企业的生产车间,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使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而且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5.以专业建设为前提不断的深入校企合作

学校的专业建设是影响校企合作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促进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学校应高度重视专业建设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标准与招生计划,并按照企业的工作需求对学生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技能培养。学校可以定期的组织研讨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聘请专家给学生做技术指导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也可通过聘用企业管理人员组织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建设是个重要的工程学校一定要长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水平。

五、结语

在当下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要实现“双园融合”的办学模式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求,为促进这一新的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从环境、文化、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来着手改造校园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因为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是好的思路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相信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顺利实现“双园融合”的办学模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校企合作这一办学模式的顺利开展不仅会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更会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创业教育的冷思考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6,(30):179-180.

[2]代晓非,岳媛,高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调查与前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392.

[3]张国瑜,尚成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03):61-64.

[4]徐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电子商务,2015,(07):85-86.

[5]刘常宝.跨业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W报,2015,(04):11-14.

第5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综合化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各国经济逐步复苏,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更多挑战,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也成为转型的必经之路。银行业务综合化作为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一部分,指银行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开展保险、证券等行业的相关业务,逐步实现银行、保险、证券各行业产品边界不断融合这一有机结合过程。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在资产负债表外开拓经营领域,包括投资顾问、融资委托、现金管理等,从而扩大手续费收入,增加盈利来源。下面从几方面具体介绍: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发达,商业银行通过基本的存贷款业务维持高额利润已不再现实。从国内外来看,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势在必行。

从国外发展来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国际各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实体经济也受到冲击。然而,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创是由公司治理失效及过度的激励机制,缺乏严格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等原因造成的。次贷危机的冲击并不意味着国际金融格局会回到商业银行一统天下和分业而治的状态,与此相反,金融机构内部各业务线条及不同性质机构之间将更深入地探索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路径,新的综合化经营模式将成为主流。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外经济逐步恢复,我国商业银行依旧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冲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单一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金融业的开放,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正接受开放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对已经实行综合化经营,并在金融危机后恢复的国际金融控股集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综合化业务是必要的。

从国内发展来看,首先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我国银行业金融资产已超过120万亿元,每年利润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在其巨大规模下,高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存贷利差。以2009年第三季度为例,下列四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均同比下降了,说明银行靠利差获得利润的趋势正逐渐减少。

2012年6月8日,央行扩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利差进行盈利,商业银行需通过业务综合化发展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降低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弥补利润缺口,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可持续发展。其次,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加重,在金融管制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近年来我国间接融资渠道逐渐变少,直接融资地位上升,一些优质客户通过自己的信用发行股票、证券等,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更多居民将银行的储蓄存款转移出去,追求收益更高的金融资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数额也受到影响。

从企业国际化、居民财富表现形式多样化方面看,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财税、外汇、保险等优惠政策出台,国内企业急需与业务流程和经营策略配套的跨国金融服务,这就需要银行提供相关风险管理服务,咨询顾问服务等。同时,我国高收入人群扩大,家庭财富快速增加,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把握客户需求,创新业务种类,全面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不仅如此,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并非在混业经营本身,而是金融监管缺失下的过度混业经营及投资银行盛行的金融市场环境。因此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投行、信托等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是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发展现状

从国外来看,综合化经营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以德国、瑞士、英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该模式下,银行可全面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保险销售等业务。另一类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此模式下,由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独立的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而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环境和监管状况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更可取。在此模式下,子公司仍实施专业化管理,在集团层面是“全能”的。

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步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截止2012年末,在上市银行中,8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10家商业银行设立或投资入股金融租赁公司,6家商业银行设立投资银行机构,3家设立了消费金融公司。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参与了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信托五项业务。

在五大行中,中国建设银行表现突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年报显示,截止2012年末,建行已拥有境内外8家经营性子公司和26家村镇银行,业务覆盖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等多个行业,该行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608.39亿元,同比增长了28.9%,全年实现净利润21.39亿元。具体到各项:建信信托净利润增长78.4%;中德住房净利润增长72.9%;建信人寿净利润增长50.4%,建信基金利润增长15.9%。

其他各行在综合化经营中也各有亮点。交行作为五大行中综合化经营牌照最齐全的一家,截至2012年,控股子公司资产总额达915.90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74亿元,同比增长了17.96%,其中交银国信存续信托规模达人民币1564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了111%。此外,工行的工银租赁2012年末总资产为1190.49亿元,净利润为11.66亿元,增幅达34.8%。中银集团人寿去年实现净利润6.15亿港元。作为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部分之一,城商行试点设立基金公司也在逐步实施,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将与部门配合,目前已同意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投资设立基金公司事宜,两家银行正在履行其他行政许可程序。

三、中国民生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状况

中国民生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1月12日。虽然与国有五大行比,股份制银行获得牌照相对较难,但民生银行仍是综合化经营的积极者。近年来,民生银行通过在2008年设立民生金融租赁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管理公司,初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业务综合化发展模式。2013年1月份民生加银基金管理公司全资子公司――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主要负责打通一二级资本市场、股权与债券市场,这意味着民生银行向全功能金融集团又迈进一步,民生银行综合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的加入,加速了基金公司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进程,其业务类型涵盖委贷、票据、股权质押、资产收益权等,涉及能源、旅游、金融、房地产等众多行业。此外,中国民生银行还设立了27家民生村镇银行。

民生银行通过对中小企业贷款、综合化业务发展创造了高利润。从2012年年报看,民生银行集团(包括民生银行及民生银行控股的民生金融租赁公司、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和民生村镇银行等附属机构)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375.63亿元,同比增长34.54%。

四、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中的利弊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存在着诸多优势。首先,综合化发展产生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运营成本降低、销售收入和总体收益增加,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联合或集团化后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整体价值创造会增强。业务综合化可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为其设计更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可以进一步共享客户信息资源并改善银行资产结构。

其次,综合化经营有助于商业银行适应资本约束的要求。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风险监管的脆弱性,加强更严格的监管已达成共识。《巴塞尔协议III》提高了资本监管的标准,严格限制银行表内外业务增长。新办法的出台预计会使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1-1.5个百分点,这就需要增加资本或减少信贷投放。商业银行通过业务综合化发展有助于解决这一挑战。

当然,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还存在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缺乏能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内部防火墙也未完善,在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缺位。同时,这其中存在大量风险,包括:商业银行从单一业务经营的风险管理方式扩展到证券投资、基金等多重领域,带来的风险种类增多,风险的识别、管理、分析和控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综合化经营不善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很难控制。附属机构的风险很容易传递到母公司,其风险事件或丑闻的产生会给整个集团带来声誉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中风险的评估机制、管理的内审机制、跨行业子公司的预警机制等都不完善,潜在的风险还较多。

五、对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提供建议及趋势展望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风险,为保证综合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关键是有力的完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制度。其中包括建立综合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综合性风险管理的职责。健全监管制度,细化具体监管内容,如要求银行集团内各附属公司在业务合作中必须坚持法律责任独立、关联交易合规的原则,以免附属公司间的连带责任风险及客户、银行集团整体利益受损的情况。同时应增强防火墙机制的定量指标,增强其隔离风险的可操作性。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综合化中,应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根据自身的特点,突出各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从需要角度选择适合本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应从相对熟悉的业务领域进入,循序渐进,稳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融合中,应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并防范风险。在政府监管方面,应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看,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也将继续稳健地推进综合经营,不同银行在选择上可能会有所偏好。其中保险业务由于涉及的专业保险内容较多,在管理上,保险经营风险的大数法则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商业银行更可能以投资、并购等方式进入保险行业,如2012年11月27日,农业银行收购嘉禾人寿51%股份获批。预计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会再提速,除五大行外的其他商业银行也会扩大综合化经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发展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商业银行自身、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努力,会为人们带来更适宜的金融服务,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江鸿.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法制与实践的互动[J].金融论坛,2011,(12).

[2]杜金.银行综合化经营雏形已现加快发展有待破题[N].金融时报,2013.4.8.

[3]蔡宁伟.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四点思考――基于“四化”的管见[J].金融会计,2012,(6).

[4]袁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监管创新[J].中国金融,2011,(2).

[5]马陆方.马锦.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2,(8).

第6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扩张,网络的融合现象使网络型产业原来以成本次可加性为基础的自然垄断性受到了挑战。纵观网络融合的实践与演化,可以看出网络融合中的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多属性特征。网络融合将影响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的战略决策。网络本身具有的经济特性和技术的进步形成了网络融合市场的特点,从而带动商业模式的发展,引发政府管制的变革。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扩张,网络的融合现象使网络型产业原来以成本次可加性为基础的自然垄断性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在电信等兼具自然垄断和竞争性特点的产业中,原有的管制基础更是受到了动摇。各国纷纷开始放松管制,通过私有化、拆分垄断企业等手段对这些产业进行改革。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得替代品的兼容性增强,不同网络可以提供功能相似的替代产品。特别是在电信产业,三网融合成为学_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讨论最多的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这是一个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乃至行业规制和政策等多方面的融合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对网络融合的认识及急迫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关于网络融合的不同理解

学术界迄今尚未对网络融合概念形成明晰统一的看法,文献中引用较为广泛的是yoffie的定义:“从最为简便的形式来看,融合意味着计算机、电话和电视机功能的一体化”。这种终端的一体化引发了网络的融合。另一种定义由欧盟1997年给出,将融合描述为“不同网络平台传输类似服务的能力”。而国际电信联盟(itu)则认为,网络融合(network convergence)就是通过互联、互操作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络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网络,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地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从内容到终端,融合发生在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wegberg区分了供给侧的融合和需求侧的融合,认为“从供给侧来看,融合意味着产业更多地使用同样的知识基础;而从需求侧来看,融合意味着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市场边界开始模糊”。greenstein和khanna认为存在两种基本的融合类型,即替代性融合和互补性融合。如果不同企业开发的产品使得他们能和其他产品形成替代,那么就属于替代性融合;当两种产品的组合能产生更高效用,则属于互补性融合。

就国内而言,周其仁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近几年也已有人开始了对网络融合问题的系统化研究。例如张维华在其博士论文《网络融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从产业组织理论、管理变革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网络融合的理论研究框架,并认为“通过网络融合实际上是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部分内部化”。该理论框架虽然概括了网络融合研究的基本内容,但缺少从内生的需求角度和外生的政府管制角度对融合的成因及发展进行切合我国网络融合的现实和趋势的分析。

周振华认为,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网络及其终端设备的专用性和分离性开始改变,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了产业的融合,产业边界固定化和产业分离的传统看法面临挑战,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因此,原先纵向一体化的结构将被以内容、包装、传播、处理与终端为内容的横向市场结构所取代。这种论点是有关融合后产业结构形态的一种初步表述。刘颖悟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融合及其相应的政府管制,对我国三网融合政府规制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阐述。罗亮从电信产业出发,研究了网络融合对电信产业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和公共政策的影响。

由于概念定义的多样性,对网络融合的相关研究的方法和思想也呈现出多样性,现有的研究体现了产业组织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不同研究方法和思想。本文将从网络融合的多属性特征出发,分析网络融合环境下的商业模式,从中窥视网络融合环境下网络型产业的经济特征和规制实践的变化。

二、网络融合的多属性特征

纵观网络融合的实践与演化,可以看出网络融合中的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多属性特征。

1.网络融合与技术融合

从数字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网络的融合表现为一方面不同网络平台提供类似的服务,同时,同一网络平台能提供不,同服务。就电信产业而言,表现为从单纯的语音通话需求发展为数字通信和多媒体需求,从独立的信息系统转化成为网络化的计算系统。yoffie指出了融合的三种推动力量:半导体,软件和数字通信技术;政府放松管制;管理者的创造性。其中技术的发展是网络融合的原始动力。根据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即每片芯片上的晶体数=2(该年度-1960)/2。从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器诞生开始,摩尔定律的预言一直适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数据获取、信息处理(计算)、信息储存、信息编码/译码、密码/改变频率、传输、压缩、显示等都可以采用标准的数字格式。在此基础上,各种信息处理就出现了所谓“数字融合”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authony 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与minc分别创造了“compu-nications”(计算机通信)和“telematiqu”(电信技术)两个新词来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计算机开始引入通讯功能,而电信则开始进入程控时代。

信息通信业中真正出现网络层次上的融合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这一阶段,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之间呈现出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大趋势。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的发展。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的出现对网络的经济性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随着网络的简化和基于口协议的发展,提供网络服务的总成本将会下降,推出新产品的能力上升,因此单位成本将明显下降。其次,ngn相对于原有网络所需维护成本小,由于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诊断,因此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份额将上升。另一方面,ngn交换具有高度缩放性,增量成本是线性的,因此小型ngn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由于具备上述特点,通信网络的规模经济性相对于原有网络将更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样的特点会降低进入壁垒和对管制的需求。ngn不仅在供给侧节约成本,而且在需求侧形成了提供大量服务的可能。其核心部分的媒体服务器可以提供高级的媒体处理能力,支持高级媒体服务,如互动语音、会议、信息和语音识别等。因此,ngn将使得产业的范围经济性增强,导致更多但更为融合的竞争者的出现。

2.网络融合与产业融合

由于网络融合能推动网络产业的改革,人们通常将网络融合和产业融合相关联,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最早的产业融合发生在20世纪初,这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同的生产过程被应用到不同的产业中,使得产业边界开始模糊,从而出现产业融合现象。greestein和khanna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者消失”。而网络融合多数是指在信息产业中发生的,拥有物理传输网络的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既有学者认为网络融合涵括了一般意义上的产业融合,代表着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也有学者认为作为网络融合的具体案例,三网融合只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融合现象。

目前,有关网络融合的讨论主要发生在电信产业。bijl和peitz将电信产业中的融合定义为“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络(交互性地)传送各种不同的通信服务……电信市场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通道与服务,使得融合成为可能,这指的是:将基础设施和内容垂直一体化;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可替代性;以及不同类型信息(例如语音、数据和视频)的数字化”。

geradin将研究扩展到所有网络产业(电信、邮政、能源和运输),认为融合是网络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各种网络产业间的融合可在网络设施、服务或经营战略三个层面发生,存在三种融合模式:深度的跨产业融合,如电信和信息技术产业部门的融合发生在所有的三个层面;松散融合,即多个公共设施部门,如电力和电信部门之间的融合,只是在网络或业务层面发生的不完全融合;特殊合作,如铁路和航空运输业之间特殊的合作方式。其中,多个公共设施部门的融合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模式,同时也向规制部门提出了挑战,例如如何应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及合谋问题。

3.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

从产品市场的角度来看,人们还提出了业务融合的概念。叶云区分了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认为业务融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用户通过不同的电信网络使用相同的业务;其二是用户通过不同类型的终端使用同样的业务。而网络融合从总体上来讲,是不同的网络向同一方向发展,在底层技术、组网架构等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和最终合二为一的趋势。他同时给出了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一方面,网络融合不是业务融合的必需,提供业务的各种基础网络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市场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竞争和发展,而业务层的融合将不会受限于基础网传送结构;另一方面,业务融合推动了网络融合的发展,业务融合要求网络的互联互通,并通过降低业务承载成本的内在要求推动异构网络向同一方向发展。

4.网络融合的多层面分析思路

从上所述,可知网络融合实际上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业务融合等不同的认识角度。为了讨论的方便和结果的通用性,对网络融合的内涵给予一定的限定和规范是必要的。实际上,网络融合意味着平台从专用走向通用化,其他网络设施也可以提供服务,也就是说拥有平台的运营商可以相互进入,从原有产业潜在竞争者的角色转化为实际竞争者,将自己的网络提供基本设施服务,进入瓶颈部分。同时,网络融合还将产生新的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扩大产业的边界,将原有的相邻市场融入统一的市场。

在这两种趋势的作用下,新的进入者、新的市场将推动竞争进一步深化,因此,原有产业的市场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演化的过程仍然受到瓶颈企业可能实施市场关闭的困扰。罗亮从剖析电信业市场结构的特征开始,以寡占市场的策略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市场关闭理论解释了网络融合环境下电信市场结构的动态演化问题;同时,肖金学在2006年通信产业年会中提出首先在电信内部达到两网融合,逐步发展到电信产业外的融合,都不失为研究与实践网络融合的可行方向。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以技术层面的融合分析为基础,辅之以产业经济学角度对业务融合和产业融合现象的考察,可以进一步阐述网络融合过程中运营商可行的商业模式,给出政府规制的角度和方向。

三、网络融合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对融合各方商业模式的探究近年来已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同时,参与博弈的各方也正试图探寻可行的商业模式。廖仁斌在分析电信企业商业模式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电信企业的商业模式模型,并以湖北电信的商业模式再造实践为例,对转型中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评价,对商业模式关键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号码百事通业务这一新的商业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商业模式可以从信息产业链(宏观)层面和分类业务(微观)层面进行归类分析。该文从宏观层面对收购模式、产品服务定制模式、产业链合作供应模式三类商业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般而言,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国外目前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角度,即经济类。运营类和战略类。原磊提出了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运用模块化的思想,将商业模式的变革分为完善型、调整型、改革型和重构型四种类型,并认为这四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变革对商业模式核心逻辑的改变程度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动态性和产业生命周期。网络融合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商业模式调整。

实际上,若不考虑网络融合对商业模式的影响,我们将难以充分认识网络融合的意义。

1.商业模式变迁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尽管网络融合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从技术到商业的应用目前还仅仅处于实践阶段,融合的成熟还需要发展相应的商业模式。能够维持网络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必须能实现参与融合各方的共赢。均衡状态的商业模式,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是网络运营各方博弈的结果,这样的博弈将是一种变和博弈。

从战略角度看,网络的融合将关系到企业的战略选择,包括动态产品的差异化战略、组织的动态性、企业兼并和收购、电信产业竞争状态的可维持性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演化等。面对网络融合导致的商业模式变迁趋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需做出自己的战略调整。

2.基于双边市场的商业模式的发展

双边市场理论是解释网络定价结构的一个重要理论,出现于本世纪初并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我们可以将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者分为两类——生产者用户和消费者用户。前者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后者通过通信网络获得这些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我们可以把这种市场模式概括为一种多边市场,其中,通信网络是一个平台,生产者用户是一系列卖者,消费者用户是一系列买者。进一步将其简化,可以表述为一种双边市场,即市场由三个部分组成:卖者、平台和买者。

根据网络外部性或网络效应的理论,卖者和买者的价值都会因加入平台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正反馈,获得正的外部性。而从平台运营商的角度看,把卖者和买者整合在自己的平台上,从双边市场中获得最大收益则是其基本出发点。

20世纪末,当人们正在憧憬网络融合即将开启通往宽带通信的未来之路时,电信产业却意外地出现过一次衰退的迹象。当时的电信运营商们把自己的未来建立在市场对高速(宽带)数据传输巨大需求的预期上。然而,由于宽带通信的需求并没有真正被培育起来,运营商们发现“无法在宽带市场建立一个能存活的商业模式”。截至今日,电信运营商在宽带网建设、3g网络建设方面仍然存有疑虑。问题的焦点就在于,能否有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能够真正激发出潜在的需求。

事实上,电信运营商们已经开始推动这种双边市场的发展。其中,将移动网与因特网融合起来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例如:沃达丰的vodafone live业务、ntt docomo的i-mode业务、韩国sk电讯的“nate”模式、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联通在信”等等。这些商业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引进一系列内容服务商作为战略伙伴,即卖方合作者,然后为买方——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移动数据服务,或者直接称之为移动因特网服务。随着网络融合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在整个电信产业内,双边市场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电信产业的双边市场进行系统的分析,讨论新的商业模式将使我们对电信产业的融合和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3.典型商业模式的成功及其原因

很多大型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目标都是成为综合信息服务商,由此带来了对原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涌现出新型的商业模式。由于发达国家技术的领先性和资本市场的完善性,因此其商业模式也比发展中国家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并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发展。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典型的包括日本的i-mode和韩国的宽带市场模式。“i-mode”业务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在技术上保证了参加合作的各方,包括内容、入口、网关、网络以及终端都能彼此啮合,相互协同。更为关键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合作共赢的商业运作模式。在这一商业模式中,运营商docomo扮演了类似于平台运营商的角色,其他参加合作的企业都通过docomo的“i-mode”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交易,这就保障了docomo的核心地位。其中,合作的内容服务商为docomo提供业务支持,即为最终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和信息服务,docomo将用户交纳的信息费返还给内容服务商,从而实现了内容合作方的收益;合作的终端设备生产商设计并制造适应docomo要求的终端,然后通过docomo将终端设备提交给用户使用。docomo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用户使用docomo的业务。而使用者往往被“i-mode”的“永远在线”所吸引,从而实现了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

四、结论

本文有下列四点主要结论:

1.网络融合具有多层次涵义

由于网络融合的多层次特征,从单一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往往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在分析网络融合的问题时应当从不同层面同时进行,基于融合后网络与原有独立网络的经济特性差异,分析融合过程中可行的商业模式,从而对相应的管制政策进行调整。

2.网络融合将部分改变电信产业的产业经济特征

网络本身具有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网络外部性,同时,网络融合的主体拥有双边市场的典型特征。电信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网络。随着技术层面网络融合的发展,网络的经济特性也在发生变化。首先,网络融合扩大了电信市场的规模,增强了其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其次,技术进步实现了网络的动态效率,提供产品所需的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再次,同网络传输同质产品的可能性使得竞争性网络运营主体所提供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下降。

3.网络融合将带来新的规制实践

网络融合的动态变化必然带来管制的、变革。终端产品需求和供给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政策和管制的不确定性。网络的融合会使管制在纵向一体化、互联互通、条件性接入、普遍服务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发生变化。人们可以在讨论消费者选择和企业决策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随机试验模型模拟政府管制政策影响下的电信市场演化。

网络融合促进了多平台竞争,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阻碍竞争的因素,比如提供竞争性业务的数个主导企业会进行合谋或者采取排他性行为。因此,即使电信产业的竞争性正逐步加强,规制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从规制机构设置和竞争——规制政策融合的角度分析竞争政策和规制政策之间的替代性。

4.网络融合研究的多方向性

显然,网络融合并不是电信市场中的特有现象,运输产业也存在相似的融合现象,但对其分析尚未形成系统。同时,广义电信产业的网络融合不仅需要分析主导电信企业的战略,更要关注作为进入者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第7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金融改革 银证合作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促进了银行转型升级的步伐。很多银行在面临息差缩窄的行业环境下,为转变传统负债业务利润压缩的限制,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业务范围,创新利润增长点。银证合作是银行进行表外业务的重要着眼点,是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抓手。因此,在传统的第三方存管业务合作模式基础上,进行合作模式创新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政策进行了疏理,继而找出银证合作模式的变革方向,具体就如何进行合作模式创新进行讨论。

二、政策背景分析

监管政策变革对银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监管机构支持资产证券化、取消存贷比、开放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都有利于降低银行融资成本,扩大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存贷差缩窄,未来银行利润空间急剧压缩。如何在防范风险的情况下扩大利润来源,实现传统业务转型,是银行急切面临的课题。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也正在进行一场深度改革。2012年5月7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拉开了促进行业发展、加快产品创新的改革序幕。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我国逐步建成了由主板市场、中小板、创业板、创新战略新兴板、新三板、柜台市场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二,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制度改革方面:简政放权,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输血实体经济;第三,在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扩充市场规模方面:保监会修改险资投资股票的比例至30%、允许私募投资基金可以直接开户入市,同时提高QFII额度,鼓励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第四,在打通境内外证券市场方面,建立沪港通、安排深港通。

改革释放红利,促进金融业迅速发展。一方面,银行作为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应当尽可能的与金融机构、实体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利润增长点,输血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扩张发展需要资金支持,非银机构业务拓展急需银行资金支持。在当前的分业经营监管下,二者合作能够获得双赢。本文着眼于银证合作双方的合作模式创新。

三、银证合作发展原因

从银行角度来看,银证合作的根本原因是绕过监管限制。中国的分业经营监管使银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守传统借贷业务,无法充分参与到金融市场改革大潮中来。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下,通过银证合作,参与金融创新;银证合作的原动力是拓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利率市场化导致传统负债业务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通过银证合作可以增加银行佣金、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银证合作还可以利用券商优势,吸引优质客户。券商在股权类、另类投资等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同时,银行可以利用三方存管机会,吸引券商的优质客户,继续扩大存款规模。

从券商角度来看,银证合作是券商借力进行业务拓展的手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两种资源:其一是客户资源,其二是资金融通。券商利用银行众多网点可以加大开户数,抢占市场份额。其次,金融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譬如近年来为券商带来巨额盈利的两融业务,正需要银行的授信支持。券商想要获得银行资金支持,就必须要提高风控水平、资金管理能力,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促进券商发展的作用。

四、银证合作模式创新探索

第一,银证合作参与券商主动型资产管理产品,发挥券商资本市场专业投资能力。多年来通道型资产管理是银证合作的主要方式,目的是绕过存贷比限制,提高银行利润。随着监管日益严格、利率市场化进行、存贷比限制取消,通道型银证合作发展空间受限。相反,银行如果能够利用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的优势,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融资,对银行拓展业务范围,参与整个资本市场大有裨益。如投资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另类权益类投资。同时借助券商资本运作的经验,银行可以寻找到更多潜在投资客户,以优先级参与定向券商资产管理计划。

第二,银证合作进行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定制。未来金融理财产品需求更加个性化、专门化。银行拥有客户海量理财行为数据,有条件进行大数据分析,但受监管限制,可以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有限。银证合作可以丰富理财产品包含的品种,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服务,满足客户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的理财需求。这对于目前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公司客户存款的股份制银行来说尤为重要(如图1所示)。

图1 银行按业务分类收入构成

第三,银证合作进行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2015年上半年,银行不良资产激增,未来创新处理不良资产离不开银证合作。目前,以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还没有面世,主要是因为在现金流预计、各层资产定价、销售方面存在困难。银证合作进行不良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可以发挥券商在资产定价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借助券商进行机构客户营销。

第四,银证合作进行投行业务合作。目前银行、券商各自都有投资银行部进行一级市场承销,但二者功能有所差异。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更偏向于债券和银团融资,且这部分当前在总收入中占比不大,这在追求低风险的四大行中体现尤为明显。加强银证合作,能够拓展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范围,为企业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融资服务,包括现金管理、短期融资券、中长期抵押贷款以及IPO和定向增发等。银证合作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资金融通服务,最大限度服务实体企业,响应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

图2 四大国有银行海外资产占比情况

第五,利用券商海外交易席位,拓展全球业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银证合作拓展全球业务,参与海外资本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早前已布局海外,资金实力稍弱的股份制银行可以联合券商进行海外布局。目前已有国内券商通过收购方式兼并海外证券,取得经营牌照和交易所交易席位。这对于商业银行利用券商海外资源发展客户、利用交易席位进行风险对冲,都事半功倍。

本文受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5XNH084

参考文献

[1]李星星.我国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及其监管研究[J].时代金融, 2014(04):64-65.

[2]石磊,首航.浅析银证合作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2014(05):58-59.

[3]黄涛,李甲.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投资模式的决策研究:基于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23-29.

第8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营销策略;融资模式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8-0066-03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rade financing marke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macroscopital and microscopital impetus. By analyzing financing mode and its products,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ing by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Bank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arketing Strategy

我国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相对于实践,供应链融资营销理论相对落后,它与传统信贷的差异或特点还缺乏科学认识,本文意在对此进行探索。

一、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动力及业务特点

宏观上看,推动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四方面:1.商贸经济加速成长,内外贸易额大幅上升,我国外贸总额2006年排名稳居世界第三;2.供应链竞争成为企业竞争与发展的主要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内容;3.供应链中的弱者――中小企业的融资满足度低下,传统信贷模式难以破解此世界性难题;4.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服务维系目标企业或发展新客户。

微观上看,企业已经不只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周期,而是更多地关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金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自身的成功与否。

银行传统的信贷融资取决于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由于上述原因,这一准则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虽然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很好,且通常是供应链条上强有力的重要一环(又称核心企业),但需要流动资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企业自己,而是与其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贸易结算的信用证、承兑汇票等传统的银行担保结算方式呈下降趋势,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赊账贸易,企业间直接融资变得越来越难。第三方融资需求随之产生,商业银行面前展现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然而,渠道商融资比制造商融资要复杂、困难得多。如果作为制造商的核心企业不愿意提供更长的赊销信用账期,银行又谈何愿意承担融资风险呢?可是不给这些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银行可能因放弃关联客户群而失去目标企业。幸运的是,“供应链融资”模式为银行解决了这个难题。

与传统的信贷融资相比,银行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第一,“核心加光环”的信用关系网。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并非只关注贷款企业自身财务状况,而是目标客户――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及其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光环效应①。基于这种光环效应,同时综合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历史、合作关系、地位及重要性等多种因素,银行制订一个全新的信贷审核标准,并凭此标准控制风险,进而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的支持。

第二,以真实贸易为融资基础。供应链融资所提供的资金支持与每一笔贸易交易紧密相关,每次融资时,上下游企业均需提供发票、合同、提单等文件来确认贸易的真实性及融资的金额与期限。当今国际性大银行的产品系列日益完善,几乎涵盖了所有贸易环节及领域,比如国内/跨国供应链融资、供应商/经销商融资、发货前/发货后融资、银行间双保理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付款信用担保。

第三,通过支持核心客户成为核心银行。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无论企业还是银行都不能再割裂地看待一个目标客户的流动资金需求,要联系整个供应链,才能发现关键点及商机。当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为目标客户主要的上下游合作企业提供服务,就牢牢地掌控了目标客户大部分资金流,成为其核心银行,进而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银行。

二、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及主要产品

(一)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从处于供应链某一环节的核心企业角度看,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模式分为两类,即供应商融资和经销商融资。

供应商融资模式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通常为实力较强的大公司,拥有众多供应商,是银行的优质客户。核心企业采购量巨大,处于强势地位,往往用赊账贸易取代信用证,并不断拉长付款期限,给供应商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为改善供应商关系,帮助它获得流动资金用于生产及销售,核心企业与银行合作,向重要的供应商提供一定时限的发货前或发货后融资解决方案。

经销商融资模式如图2所示。核心企业通常为大公司,众多的经销商是其主要销售渠道。为了提高销售效率,需要帮助这些经销商获得周转资金。

银行根据核心企业的推荐,向其最主要的几家经销商提供一定时限的经销商融资。银行选择的经销商一般与核心企业有多年合作历史,并从无付款拖欠及坏账记录,并且至少50% 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销售核心企业的产品。同时核心企业有意向在经销商出现还款问题时提供支持。

(二)主要融资产品及其特征

对于上述有银行参与的供应链融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融资的可能。本文仅讨论现行主要品种,即:仓单质押、保兑仓、买方信贷、授信贷款、国际/国内保理等。它们的产品特征分述如下。

1.仓单质押融资产品。仓单的直接作用是提取委托寄存物品的证明文件,间接作用则是寄托品的转让及以此担保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证书,等同“有价证券”。最简单的仓单质押融资是由借款人、银行和物流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借款人将质物寄存在物流公司的仓库,然后凭物流公司的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银行根据质物的价值等因素向其提供一定比例贷款。物流公司监管货物,担当中间人和担保人角色。

2.保兑仓融资产品。保兑仓是仓单质押的延伸,制造商、经销商、物流公司、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合作协议书,经销商根据与制造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缴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金额不少于经销商计划向制造商在此次提货的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物流公司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物流公司反担保。物流公司根据掌控货物的销售和库存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并收取监管费用。制造商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保兑仓交货,转为仓单质押。通过保兑仓,原本1000万元的交易可能500万元就能实现,缓解了交易双方现金压力,加速了资金周转。

3.买方信贷融资产品。对需要采购材料的借款企业,银行先开出承兑汇票。借款企业凭借银行承兑汇票向供应商采购货品,并交物流公司评估入库作为质物。银行在承兑汇票到期时兑现,将款项划入供应商账户。物流公司根据银行要求,在借款企业履行了还款义务以后释放质物。如果借款企业违约,则质物可由供应商或物流公司回购。

4.授信贷款融资产品。物流公司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银行直接授权其贷款额度。物流公司根据借款企业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期间,银行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的具体运作。物流公司在提供质押融资的同时,还为借款企业的质物提供仓储保管和监控管理服务。

5.保理融资产品。 保理是银行作为保理商为贸易记账赊销或承兑交单提供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它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与传统信用证结算方式相比,对各方当事人有独到优势。对出口/供应商,保理为货款收取提供强有力保障,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付款条件,有利于拓展市场。对进口/经销商,保理节省了申请开立信用证和支付保证金的手续和费用,提高了效率。对银行,可利用现有客户延伸中间业务,增加收入,吸引优质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因此,这一融资产品近年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有望成为供应链融资的主流产品。

三、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营销特点

特点一:要求专业交叉的复合型营销团队。

就银行而言,最紧缺的是物流专业人才。解决的办法有二:第一聘请物流专家,培训银行营销人员,参与产品设计;第二直接招收物流专业背景的员工,最佳对象是物流公司的业务骨干。通过一段时期知识与经验渗透和人员磨合,可望拥有一支懂金融又懂物流的复合型营销团队。

特点二:强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同运行。

供应链中至少有三类重要的流动: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料流,资金流以物料流和信息流为基础并改善它们的流动效率。银行在融资时应注重三者的协同效应,依托自身发达的网络系统,提供POS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工具,实现结算电子化和网络化,为物流企业减少资金在途,降低成本。同时,改进仓储监管和票据控制环节,进而提高银行融资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特点三:客户满意度具有群体性。

从供应链融资的模型可知,银行是以目标客户为核心,向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延伸,一笔融资针对的客户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群体,所谓1+N个客户。同时,还要努力维护与物流企业良好的客户关系,建构以零时差为特征的实时资金划拨结算服务体系,帮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控制内部成本。通过相关客户群满意管理来保证资金与供货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有机衔接。

特点四:创新是竞争发展的原动力。

观念与模式创新,即以对卖方融资为主转为以买方融资为主,由单一客户服务转为客户群落服务,由对单个融资对象的信用评估转为对上下游供应链的评估,由静态抵押转为动态质押,由单纯的资金流管理转为资金、信息、物流多因素协调管理。

产品与服务创新,除了单一产品具有与传统信贷产品的差异外,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由若干单一产品组合的服务方案,将更多地出现,并考验银行的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推进管理系统对物流业务信息流的实时处理,协调发展物流配送和电子货币结算,建立以零时差为特征的实时资金划拨、结算服务体系,做到及时供给和支持供应链企业所用资金。

流程和手段创新,通过业务运作中心化,业务流程集成化,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客户服务专业化、个性化的流程改造实现创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以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物流金融体系。

特点五:对特定风险的认识与防范。

质押风险,表现为质物市场价值下降、仓储监管处置不当、变现受阻等。因此,银行应要求出质人办理或者自行办理质押物保险将银行列为第一受益人,一旦发生前述风险时,银行可以有效地行使索赔权和受益权从而确保其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最大限度地保障贷款的安全回收。

合同风险,即由于法律规制还不健全,合同不规范或有遗漏,影响各方权利义务的配置,引发法律纠纷,进而阻碍债权实现。为此,银行应尽可能制订详尽和完善的合同,统一质押物的规格、质量、尺寸等,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操作风险,由于参与的主体多,相互之间因协调沟通不足,或流程设计本身存在问题导致本息回收困难。要建立事前审查、事中控制、事后跟踪的流程监管制度,实施远程监控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混合监管方式,尤其要强调现场监管的作用,并形成规范化的动态监管跟踪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部编.中国动产担保物权与信贷市场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第9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 对策

当前的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既面临金融业不断对外开放、国际金融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以及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等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内外银行业竞争加剧等带来的诸多挑战。如何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中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完善自我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为中心,在遵循商业银行内在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协调地区间、部门间、业务间的关系,不断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业务整体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商业银行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满足眼前的利益,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速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商业银行资金、财务、信贷、人力、机构等资源的配置作用得以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本文立足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现实,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想在“洋银行”不断“蚕食”市场份额、金融变革持续带来新挑战的新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持续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继续构建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完善自身运行机制;其次,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再次,坚持持续经营原则,不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最后,积极提升员工素质,构建人才防御机制。

二、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是以传统银行存、贷、汇等业务为依托,不断开发出新的业务品种、新的金融工具,从而使银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增长商业银行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可以说,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银行电子化为先导,以金融业务创新为中心,以金融工具创新为重点。

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深化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银行间差异的减小,银行传统的存、贷、结算等业务之间极强的替代性,银行面临着市场饱和及被替代的双重威胁。在新形势下,结算、、担保、信托、租赁、融资、信息咨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中间业务需求大增,商业银行要大力开发新的中间业务,持续优化商业结构,大力增加非利息收入,逐步摆脱对利差收入的以来,从而有效的规避经济发展周期引起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中间业务立行的经营理念;规范发展,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机制;明确重点,加快产品整合和业务创新;加强考核,建立有效的中间业务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培训,优化中间业务营销队伍。

四、加强银行文化建设,成就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开放式创新文化与保守式文化的竞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建立一种如何适应环境或市场状况的特定的企业价值观或企业文化,而是要立足于商业银行的长久生存与发展,建立一种能够不断更新和再造企业文化的机理。企业文化培育发展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会经济政治各阶层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更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从物质文化入手、从行为文化着眼、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环境因素为保障,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品牌意识,进而推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五、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银行危机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导致了新的金融风险,识别并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保障。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以及声誉风险。商业银行要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始终将风险管理视为银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越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越要强调风险管理,不断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主动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切实做到风险可承受、可控制,可化解,努力降低风险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景杰,毛春成,葛建新,等.新型商业银行持续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03):36-38.

[2]宋胜洲,傅彬.论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战略[J].上海金融学院学院,2004,(04):21-24.

[3]唐志道.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4,(1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