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学专题课范文

数学专题课全文(5篇)

数学专题课

第1篇:数学专题课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专题式;教学

近十几年来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呈现出发展迅速的态势,艺术类生源人数和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上升。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艺术类专业具有专业数量多、专业交叉性强、社会适应面广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对于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传统的按照教材进行章节式教学的方法已经难以达到现在的教学要求。为了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艺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在艺术类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方法上需要尝试做出优化调整。

一、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

了解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通过初步对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研究发现,艺术类专业课程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课程的开放性分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不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二是鼓励学生获得多样的学习体验;三是课程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具有开放性。第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文化产业的升级,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现代高校的艺术教育更偏重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艺术工作者而非艺术家,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解决就业创业的问题,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调整。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如何将新的知识快速地反映在教学中,是艺术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专题式教学的优势

专题教学法是指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将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1]将专题式教学法运用到艺术类专业课程中,能体现出以下优势。第一,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整合学科知识点。艺术类专业包含了多门艺术学科,课程内容包含众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按照传统教材的章节进行讲授,则会出现知识点分散且难以突出重点的情况,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专题式教学法能够针对某一主题,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各专题之间也能形成横向的对比。第二,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就融入到教学过程中。[2]绝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专题式教学法可以突破传统的教材框架,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要求增减或调整教学内容,解决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脱节的问题。第三,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自主教学。专题式教学摒弃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开放性和灵活性是专题式教学的突出特点,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开发教学资源。[3]专题式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践,学生在课堂就能了解专业实践的需求,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指明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专题式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

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我校的艺术专业本科课程遵循的是一年级开设基础课程,二年级开设专业课程的方法。在课程专题内容的设置上,任课老师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学科的实践需求及教学课时量三个方面,将专业课程设置为若干个专题。专题的内容一是需要满足当前市场上的专业实践需求;二是要使每个专题自成体系,又互有联系。为了避免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专题内容的设置也可以通过教研室的教师们讨论协调后确定。另外,如果课程的课时量发生变化,任课教师在符合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时量相应地增减专题的数量与内容。每个专题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两个部分。理论部分由任课老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除了来自于教材之外,还包括与专题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案例,以及最新的行业资讯信息等。实践实训部分根据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水平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相应的实地考察、案例研究等活动。

(二)教学方法

专题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具有更深入的探究性,在专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法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较于传统的章节教学,专题式教学法涉及的知识点和信息量更多,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该专题知识有初步的掌握。因此在讲授每个专题前,教师根据专题内容将需要查阅的文献、专题练习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完成课前准备。课堂上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发言的形式汇报课前工作的情况,并针对其中的疑难点展开讨论;在专题讲授过程中,教师采用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采用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每个专题讲授结束后,学生完成与专题内容相对应的课堂练习。例如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单元式住宅设计》专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单元式住宅平面图纸,完成平面布置方案,然后通过课堂练习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三)教学实施步骤

针对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专题式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教师提前一周时间向学生下达课前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可以是演示文件、小视频等形式。第二,学生按4-6人一组分成若干学习组,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渠道,根据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并撰写小组报告。第三,课堂上各小组分别就报告内容进行课堂发言,同时解答其他小组同学针对报告内容提出的疑问。所有的发言结束后,教师评价各小组课前工作情况。第四,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系统化讲授专题内容。第五,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教师布置课堂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练习。第六,教师对课堂练习进行讲评。第七,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教师总结专题的知识点,并点评学生在本次课堂中的表现。

(四)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

艺术类专业课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比例参考如下。课前准备工作占总评的30%,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占总评20%,课程实践任务占总评50%。课程实践任务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任课教师根据课程专题内容设定一个或多个课程任务,尽量选择真实项目或专业竞赛课题作为课程实践课题,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项课题,按照要求完成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任课教师在课程开课一周内向学生下达课程任务,此后每次课抽取一定时间对课程任务进度和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查、展示,教师和学生就其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传统的考核评价更多关注成果的表现,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过分追求成果的视觉美感而忽略了调研、构思和论证的过程。学生对成果表达技法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在课程的考核评价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艺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中,将提高对过程考核的占比,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各占课程任务成绩的50%。

四、总结与反思

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需要多方面的论证。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试行专题式教学法,初见成效,学生在中国南粤古驿道首届文化创意大赛韶关站的比赛中,方案《南粤古驿道乡村聚落——里东村社区规划与村居设计》获分站优胜三等奖。笔者在试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专题式教学法的运用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专题式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这是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其次,专题式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大学生思维灵活,个性鲜明,但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弱,在教学中出现过因为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专题自学内容而拖延教学进度的现象。反思阶段性成果与不足。在今后的专题式教学中,一方面可尝试采取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授课的形式,取长补短,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教学目标更贴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另一方面,立足地方高校,将课程的专题内容与所在学校的优势资源或地方特色联系起来,朝着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向前进,充分体现出地方高校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赵会.专题式教学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9,(03):145.

[2]李辉.专题式教学模式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2):167.

第2篇:数学专题课范文

体系的本质是知识配置,是国家创新体系绩效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的本质是知识配置,是知识的生产、流动、扩散与应用。知识转移转化就是指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认知、获取、持续应用,并开发出新的想法、思想的互动过程。通过新知识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推进知识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各个主体的交互作用,形成知识创造、扩散、应用、再创造的良性循环,具有如下特点: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知识要求不同的转移转化渠道。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大多可以独立存在,在转移转化中采用市场交易的渠道完成,转移转化方式主要有专利转让、专利许可等。隐性知识大多要依附于高素质人才,在转移转化中采用服务的渠道,转移转化的方式主要有创新人才流动、专家咨询、教育培训、学术研讨等。不同渠道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的价值实现受不同市场机制调节。一是研究部门之间的知识流动,主要是知识的再生产,即已获得的知识成为新一轮知识生产的投入要素。知识生产的激励机制是知识生产和创新者的人力资本回报,是优先权激励。二是科研部门到企业的知识交易和知识应用,即知识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整合其他生产要素,成为新产品、新工艺,提高生产利润。激励机制是技术交易的要素市场分配机制,通过知识产权、著作权等赋予知识供给方垄断权以及知识秘密的排他性。知识需求方的激励机制是商品市场的激励机制,知识进入生产函数,整合其他生产要素制造体现知识应用价值的商品。三是带有隐性知识的创新人员流动,符合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激励机制。根据劳动力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工资等劳动力价格,知识供给方获得报酬。

二、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发展呈现新趋势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动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加快,影响更加广泛,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转移转化速度加快,显著提升了创新速度和效率。麦肯锡创新研究报告显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新产品拖后6个月投放市场,5年内累计收益将会减少17%~35%。从全球视野来看,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还将继续处于规模扩张期。二是转移转化活动日益分散,主体从小众向大众转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分散性知识生产趋势明显,分散化、微型化的创新创业成为转移转化的新渠道。三是转移转化组织从自发向专业化分工转变。转移转化市场容量加速扩张,推动市场主体渐进式的专业化分工。世界上涌现出一批以高智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致力于打造以发明和专利为核心的产业链。四是转移转化从线性向网络化发展。由于技术复杂、技术融合、公共研究机构融入区域创新集群和全球创新网络,科技知识转移转化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中心—”的极化发展转向“多核心—节点”的分散式网络化发展。五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从有形为主向有形、无形并重转变。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了线上线下交易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网络技术交易平台。六是转移全球化趋势明显,中国未来将成为重要枢纽。科学知识转移转化本身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要素市场和国民经济行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跨国支出基本保持了10%以上的年增速。在2008年之后增速略有回落,但总体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随着我国从知识消费大国到知识生产和消费大国转变,我国将成为全球科技知识转移转化市场的重心。

三、我国转移转化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市场化转移转化体系初步形成。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指出技术成果要实行有偿转让,首次肯定了技术的商品属性,开启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转移转化主体完备;建立了科技成果产权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奠定了转移转化的基础;搭建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法律环境,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多种转化渠道基本建立,技术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合作研发、技术转移、人员交流等渠道基本建立;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建设快速推进;全社会形成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氛围。但是,我国转移转化体系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新的形势和要求相比,要进一步升级、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运行效率,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注重建设有形技术交易市场,而对于无形市场重视不足。政策的视野还主要放在促进有形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上,许多部门和地方花大力气建各种交易平台和市场,对促进知识流动的无形市场重视不足。二是注重显性知识转移转化,而对隐性知识转移转化重视不够。特别是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科技人员流动性不足。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流动频率偏低,流动意愿不强。三是注重知识向生产领域转移转化,而对知识再生产重视不够。在联合申请专利中,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之间较少,高校与高校之间最少。四是转移转化市场发育不足,主体激励不够。转移转化体系涉及到科技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机制建设,是市场机制完善与否的集中体现。单纯以发展技术交易的市场化不能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发育不足的根本症结。要实施全方位的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政策,促进知识市场化和知识导向的财富分配。五是转移转化专业化分工不足,缺乏模式创新。缺乏技术经营企业,缺乏投资技术资产的有效经营模式,缺少一批高质量的技术经纪人,网络化技术交易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领域的转移转化机构发展相对滞后等。

四、政策建议

第3篇:数学专题课范文

关键词:大专院校;药学专业;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鉴定技术[1]是医药高等专科院校中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我校药学专业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方向均开设了中药鉴定技术选修课程。这两个专业均属于非中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医院药房、社会药房及医药企业,能从事药品调剂、销售等岗位工作,兼顾药库管理和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具备药品质量检测专业知识、药品质量检验和质量监控能力,能从事药品质量检验、药品质量监控岗位工作,兼顾药品经营和药品监督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药学专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商品质量、传承理论、质量标准、药材来源和资源等知识。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将“三微”(微视频、微药房、微实验)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具体如下。

1微视频:

以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医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繁多,专业课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口头讲述和播放幻灯片等方式,虽然能够讲完教学内容,但不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印象不深,课后容易淡忘。将微视频适当引入课堂,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如《本草中国》《本草中华》等,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中医药的热爱之情和学习兴趣。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使其符合教学需要。如在讲解根茎类药材的鉴定时,可从《本草中国》纪录片中剪辑出大黄、牛膝、附子、白芍(、黄连、甘草、人参、当归、地黄、山药等专题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微药房:

理论联系实践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形态教学为主,学生在理论课上学习鉴定方法,在实践训练中真正掌握鉴定技能。但因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我校并未开设中药鉴定技能实验课。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展示药材标本,指导学生利用眼、鼻、口、手等感官,通过看、摸、闻、尝等方式,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尝药材的味道,感觉药材的质地,将教材中抽象的文字描述和多媒体中的图片与实物标本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前教师根据讲解内容设计药材包,按照药房包药的方式包好并分发给各小组。课堂上在教师讲解药材鉴别特征时,学生挑选出药包中对应的药材,识别药材特征,提高中药鉴定能力。学生对相似药材进行对比,并讨论关键鉴别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大大提高了实际鉴定能力[2]。在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别中,可将豆科类药材(苦参、甘草、黄芪等)放在同一药包中,在比较同科药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苦参、甘草、黄芪均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但苦参表面呈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易破裂反卷;甘草表面呈红棕色或灰棕色,粉性,味甜而特殊;黄芪表面呈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断面纤维性强。

3微实验:

营造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现场进行水试或火试等中药鉴别实验,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思考,营造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对教材中枯燥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设计各类专题进行讲解,如“可以用来染色的中药的鉴别”专题,专题中的中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同时可用水试法鉴别其质量优劣[3]。如青黛会轻浮在水面,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显深蓝色;板蓝根、菘蓝根加水煎煮后,液体会呈蓝色的荧光,马蓝根用水煎煮后,液体无蓝色荧光反应;秦皮用水浸泡后,液体会呈黄绿色,日光下会显示碧蓝色荧光;栀子用水浸泡后,液体会呈鲜黄色;苏木用水浸泡后,液体会呈红色,并且在紫外线灯下显示黄绿色荧光,如果加酸会呈黄色,加碱会呈猩红色[4]。

4讨论

(1)微视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其内容并不是来自教材,原始视频并非由中医药学科专业人员制作,可能会有不正确的地方。因此,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应该仔细斟酌,确保内容正确,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微药房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微药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房,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设计的小药包,这个药包也并非实际药房中按照病症配的药方,应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此外,一些名贵中药和有毒中药无法放入小药包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一份样品或药材图片代替。(3)微实验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思考,创建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鼓励创新的课堂环境。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正确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4)“三微”教学方法引入课堂,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收集教学资源、设计课堂活动。这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思维和积极的态度,以生动、有趣、实用的方式介绍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意义深远。这种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观念、模式、方法及过程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内涵,有效弥补传统中药鉴定技术教学的不足,对化解知识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张钦德.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于娜,于永军,陈俊荣,等.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鉴定技术》实践教学改革[J].中医药导报,2015,21(2):102-103.

[3]房德敏,高颖,严震,等.微乳薄层色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1,42(9):1852-1856.

[4]于春子.观察中药鉴定中使用水试法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8(1):91-93.

第4篇:数学专题课范文

关键词: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课程体系

1本专业的背景

数据科学随着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而产生。自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研究以来,人工智能经历过推理研究期、知识表达研究期和机器学习期[1]。机器学习中归纳学习主要从数据归纳出规律,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KDD),而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了数据挖掘(DataMining)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成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各种数据挖掘研究问题和成果,形成了数据科学的主要内容。21世纪初,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信息领域的大规模数据产生与积累。从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一些规律,成为业界亟须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推动了大规模并行计算以及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Hadoop平台为代表的大数据分析计算技术。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6年,我国设立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第一批由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三所高校设立,第二批为2017年由32所高校设立。

2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国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DataScience)专业是以数据分析学(DataAnalytics)专业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在北美大学首先设立数据分析硕士学位,主要是抽象出底层的数据问题,连接计算机基础学科与数据科学之间的空白。2013年,纽约大学等几所美国高校设立了数据科学硕士学位,出现了数据科学专业概念[2]。该专业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开发为核心内容,并强调学生理解掌握数据领域的知识,具备为数据分析运用服务的技术能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大数据人才,其中,重点培养三方面的素质人才:理论型人才,主要应具备对数据科学中模型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实践型人才,主要应具备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应用型人才,主要应具备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大数据产品开发或大数据分析,未来职业发展为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信息高级管理员和分析师,或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涉及数据分析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或算法分析师。具体目标为:掌握面向数据应用的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应用领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和手段;掌握数据尤其是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等技术,具备数据和大数据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初步建模,并能利用统计推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产品化开发;在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基础上,具备广泛的数据应用视野、能够胜任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系统开发等技术领域以及大数据商务与金融等各类相关应用领域的多层次工作。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结构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本知识能力支撑、将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为拓展性能力,因此其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即掌握应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并从大数据当中获取知识与智慧的技术[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要求的知识与能力是计算机传统知识能力、经典数据分析与新型数据分析手段;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提供应用基础技术,数学理论基础和数理统计方法支持,新兴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多支持并以数据为核心所得出的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能力需求可以分为理论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4]。学生要有较强的数理统计基础、数学建模能力、扎实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还要掌握处理“大数据”的先进技术,即掌握云计算相关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其生态系统。实践性能力指处理实际数据的实践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算法和系统开发能力,并且具备一定实际应用性能力,即利用大数据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专业技术性能力要求为:具备数学能力,在基本数据技术及其在软件开发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具备大数据应用程序开发实践能力,能够根据软件需要设计简单的解决方案,能根据给出的设计方案实现软件开发;具备应用大数据知识将大数据和云计算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能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6]。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原则

专业技术性能力课程体系分为:数学基础课、计算机相关课程、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领域相关课程。各高校可根据各自的专业定位选择设置。数学基础课:传统计算机学科基础数学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论统计学。专业数学基础课可扩展为优化与运筹学课程:时间序列导论、随机过程分析、最优化方法、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计算机相关课程:遵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类的通用标准主要有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导论、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根据本专业特点,建议增设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科学相关课程:主要是围绕数据挖掘与分析展开课程。根据需要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展示等能力,可开设的课程有数据科学导论、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采集与爬虫技术、数据的人文与伦理等课程。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须掌握利用相关大数据技术平台和开发方法,实现数据科学理论的分析方法。面向大数据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比较典型大数据平台开发课程主要有Spark开发技术、Hadoop编程平台、HBase大数据快速读写、大数据系统应用实验、云计算。领域相关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面向专业方向选修课,其包括两类,一类是通用领域的相关课程,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分析与处理、语音分析或相关领域的数据分析、大数据案例分析与实验、文本挖掘分析、智能系统推荐等;另一类是与行业相关的领域课程,例如农业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电力数据分析等,可根据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定位而开设。

参考文献

[1]顾险峰.人工智能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J].自然杂志,2016,38(3):157-166.

[2]孙书韬,朱立谷,李春芳.北美知名大学数据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4):48-50.

[3]贺文武,刘国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评论,2017(11):31-35.

[4]杨洪,李知遥,张志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6-112.

[5]刘颖,王爱莲,宣齐娜,等.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探析:以地方财经类高校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6):106-109.

第5篇:数学专题课范文

关键词: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课程体系

1本专业的背景

数据科学随着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而产生。自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研究以来,人工智能经历过推理研究期、知识表达研究期和机器学习期[1]。机器学习中归纳学习主要从数据归纳出规律,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KDD),而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了数据挖掘(DataMining)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成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各种数据挖掘研究问题和成果,形成了数据科学的主要内容。21世纪初,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信息领域的大规模数据产生与积累。从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一些规律,成为业界亟须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推动了大规模并行计算以及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Hadoop平台为代表的大数据分析计算技术。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6年,我国设立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第一批由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三所高校设立,第二批为2017年由32所高校设立。

2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国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DataScience)专业是以数据分析学(DataAnalytics)专业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在北美大学首先设立数据分析硕士学位,主要是抽象出底层的数据问题,连接计算机基础学科与数据科学之间的空白。2013年,纽约大学等几所美国高校设立了数据科学硕士学位,出现了数据科学专业概念[2]。该专业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开发为核心内容,并强调学生理解掌握数据领域的知识,具备为数据分析运用服务的技术能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大数据人才,其中,重点培养三方面的素质人才:理论型人才,主要应具备对数据科学中模型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实践型人才,主要应具备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应用型人才,主要应具备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大数据产品开发或大数据分析,未来职业发展为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信息高级管理员和分析师,或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涉及数据分析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或算法分析师。具体目标为:掌握面向数据应用的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应用领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和手段;掌握数据尤其是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等技术,具备数据和大数据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初步建模,并能利用统计推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产品化开发;在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基础上,具备广泛的数据应用视野、能够胜任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系统开发等技术领域以及大数据商务与金融等各类相关应用领域的多层次工作。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结构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本知识能力支撑、将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为拓展性能力,因此其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即掌握应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并从大数据当中获取知识与智慧的技术[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要求的知识与能力是计算机传统知识能力、经典数据分析与新型数据分析手段;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提供应用基础技术,数学理论基础和数理统计方法支持,新兴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多支持并以数据为核心所得出的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能力需求可以分为理论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4]。学生要有较强的数理统计基础、数学建模能力、扎实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还要掌握处理“大数据”的先进技术,即掌握云计算相关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其生态系统。实践性能力指处理实际数据的实践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算法和系统开发能力,并且具备一定实际应用性能力,即利用大数据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专业技术性能力要求为:具备数学能力,在基本数据技术及其在软件开发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具备大数据应用程序开发实践能力,能够根据软件需要设计简单的解决方案,能根据给出的设计方案实现软件开发;具备应用大数据知识将大数据和云计算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能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6]。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原则

专业技术性能力课程体系分为:数学基础课、计算机相关课程、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领域相关课程。各高校可根据各自的专业定位选择设置。数学基础课:传统计算机学科基础数学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论统计学。专业数学基础课可扩展为优化与运筹学课程:时间序列导论、随机过程分析、最优化方法、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计算机相关课程:遵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类的通用标准主要有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导论、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根据本专业特点,建议增设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科学相关课程:主要是围绕数据挖掘与分析展开课程。根据需要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展示等能力,可开设的课程有数据科学导论、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采集与爬虫技术、数据的人文与伦理等课程。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须掌握利用相关大数据技术平台和开发方法,实现数据科学理论的分析方法。面向大数据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比较典型大数据平台开发课程主要有Spark开发技术、Hadoop编程平台、HBase大数据快速读写、大数据系统应用实验、云计算。领域相关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面向专业方向选修课,其包括两类,一类是通用领域的相关课程,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分析与处理、语音分析或相关领域的数据分析、大数据案例分析与实验、文本挖掘分析、智能系统推荐等;另一类是与行业相关的领域课程,例如农业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电力数据分析等,可根据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定位而开设。

参考文献

[1]顾险峰.人工智能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J].自然杂志,2016,38(3):157-166.

[2]孙书韬,朱立谷,李春芳.北美知名大学数据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4):48-50.

[3]贺文武,刘国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评论,2017(11):31-35.

[4]杨洪,李知遥,张志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6-112.

[5]刘颖,王爱莲,宣齐娜,等.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探析:以地方财经类高校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6):106-1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