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

第1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效果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53-01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作为职业学院的主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近年来,我院不断改革,不断摸索,从而寻找到了一套适合我院现状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既应该让学生掌握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也需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如何深化高等数学应用性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数学教师应该深思并为之做出努力的重要问题。

一、高等数学应用现存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就高等数学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理论、轻应用;重技巧,轻基础;重独立性,轻相关性。这一方面造成了工科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学生只知道应付考试,却不知如何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计算机工具基本不用。在高等数学改革教学中,从应用的角度来讲,由于计算机工具的进步,大量计算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完成,学生仅需了解基本的数学方法,而没有必要过多地了解具体的计算过程。

3.考试方法过于单一。高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决定了考试的形势仍是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而这样的考试形势又反过来决定了高等数学只能按现行方式教学,数学教学改革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高等数学应用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高等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概念、性质、定理等比较繁多,且不易掌握,与中学数学相比要难得多,处理不好,学生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一般学生感觉到高等数学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学无所用,是纸上谈兵。因此学习起来目的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熟知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实例,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它们,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还数学知识于本来的面目,从而体现了高等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得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可感,既增强了学生的新奇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从中受到启迪,起到触类旁通之作用。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而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而得到发展的。应用数学方法和思想的融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原创性冲动,唤醒学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意识,因为数学应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又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其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类比等各种综合能力。它鼓励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才能的氛围和条件。

3.有助于学生实际应和能力的提高。通过高等数学应用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数学公式的推导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高等数学中学到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全过程,从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和思想进行综合应用和分析,充分理解数学分析的重要性,理解合理的抽象和简化,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数学工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又能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高等数学应用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1.改革教学观念,适应时代要求。由于当今高新技术对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使基础数学的教育已从原来的服务工具功能,不断转化、深入,成为综合能力中理论培养重要的一环。因此,高等数学应用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理论教学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应用数学放在一个应有高度,才能想方设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对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每个公式的推导、每个定理的证明都非常清楚,还要对数学应用的某些方面作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2.改革教学内容与体系。首先,关于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必须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鼓励探索用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主要在于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建立模型的能力。这就使大学生必须掌握与之相关的数理逻辑、图论、算法理论等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概率统计、最优化等数学方法。然而这些内容的学习只能在提高基础数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就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像泛函分析、广义函数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基础和应用两部分的结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和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其次,关于教学体系。鉴于高等数学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其教学内容可设想分为三个部分:微积分、多变量数学和应用数学。应用数学除传统的内容之外,应重视介绍运用数学结构描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包括线性化、离散化、最优化、逼近、迭代及定理分析等。还应增加与计算机、建模有关的数学内容和方法。如介绍数学平台软件Mathematic、Matlab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试验。学生可以编写小程序探究数学设想,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学分析和计算。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要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高等数学教学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数学的意识。要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数学的巨大作用及巨大魅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为学生课余的科研活动开辟了第二课堂。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学生们普遍认识到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对专业研究的根本作用,以及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最终实现从知识教育向认知教育的转变。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钟尔杰.《数学创新性教育的实践性探索――数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电子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者: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爱云等.《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2.2

第2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注重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的系统梳理及与中职数学内容的衔接

中职学生中,约 20%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或尚好、约 40%的学生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约40%的学生缺乏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学习能力,基础之差超乎许多人的想象。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与巨大基础差异相对应的是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及认识水平之间的差异,很多同学“望数学生畏”,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齐加尼克现象突出(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发现: 因先前任务未完成而影响后继任务完成的现象)。如果我们没有给予高度关注,而是直接引入中职数学学习内容,一味为完成中职阶段学习任务而赶进度,往往适得其反,使更多的学生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我们知道在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高度重视初高中内容的衔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整个中职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重提高不同专业数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中职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课,而中职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由于中职专业类型繁多,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差别很大,相近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不平衡,起点高低参差不齐,且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差甚远。另外,学生努力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有的立志于对口升学、继续深造;有的倾向于全面发展,从事融智能与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就业;有的希望扬长避短,从事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就业。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成效。在实践中我们将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的数学、实用的数学、发展的数学。基础的数学是中职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并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学得会、用得上,使统一要求最终得以落实。实用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就业方向学生的专业特点而选学的数学内容,实用的数学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实用性,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不同类型的专业,注重学习的内容不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而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应用较多;计算机专业,对集合、数列、矩阵,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方法等经常用到。实用的数学尽管在难度上高于基础的数学,但由于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强调学以致用,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所接受。发展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内容的基础上,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志于对口升学的学生得到拓展、加深学习的数学内容,意在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学习能力,为进入上一层学历学习做准备。这样,整个中职数学在兼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针对性的基础上,分成了两线三块。一条线是就业方向,他们学习基础的数学与实用的数学。少数技能性较强的专业,甚至可以只学基础的数学。另一条线是对口升学,他们学习基础的数学与发展的数学。

三、注重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由于我们教师自身的经历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我们常常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重视或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常常关注的不够。其实对中职数学教育而言,我们更需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因为,中职的培养目标是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其特点是直接面向社会。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职数学教育中数学化水平,而不像普高那样,有高等教育的缓冲与弥补。可以说普高、中职相比,普高基础性更明显,中职应用性更突出,特别是围绕专业的相关应用。所以,中职数学教育要摆脱困境,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束缚,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围绕专业知识的相关应用。这样,我们既可以扬长避短,又可以通过学以致用,使学生增长兴趣。现在中职新教材顺应了这一趋势,与旧教材相比,减少了理论推导,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强化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新教材从概念的引入到一些结论性内容的产生、从相关知识的应用到课后习题的巩固,都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突出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淡化数学学习的结果

第3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改革 整合教学内容, 考核形式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认清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认识数学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应用环节的教学,开设数学选修课,改革数学考核形式,提高高职数学课教学的质量。发挥数学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高职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数学课教学改革进行优化与探索。

一、高职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数学基础差。由于扩招,大多数高中生源的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较差,尤其是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生源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更差,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这些都给高职数学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数学课的学时少,一般都不超过60学时。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上。基础理论课的学时偏少,尤其是数学课的学时挤压,而教学内容不减,导致教学任务繁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 教材内容陈旧。现行的高职数学教材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论述和训练,而缺少应用性,联系实际明显不足。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教学过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教育严重脱离。

二、解决高职数学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1、 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培养“职业型”和“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数学课教师要确立高职数学教育的新理念,不应过多地注重高等数学的系统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科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强调应用性,强调数学与专业知识紧密相结合。数学教学的逻辑培养、思维训练等多项功能,应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所以,有必要对高职数学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符合专业需求的高等数学内容体系,使其内容结合专业,突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要了解后继课、专业课对数学基础知识的需要程度,了解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将来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对与后继课、专业课相关的内容予以保留甚至加强;对后继课、专业课用不上或使用较少的内容则降低要求或进行删减;对专业课中有特殊要求的数学知识,可以放在数学课中学习,也可以在专业课中穿插讲授。在教学任务分工上,数学教师应相对稳定于一定的专业,这样有利于深入专业学科,了解专业学习对数学的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专业针对性,增加知识与经验积累。在教学内容上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例题、习题,强调知识的应用。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所需要的基础工具。这有利于学生完成高职学业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发展。

2、由于高职数学的学时少,必须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一些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讲授,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又能节省教学课时,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例如,一元函数与多元函数的内容可以合在一起讲授,可以将一元函数的极限、导数、微分、定积分与二元函数的极限、偏导数、全微分、重积分融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整合教学内容,既加强了微积分理论之间的联系性,又揭示出微积分的实质,便于学生加深理解。

3、降低理论深度,加强应用环节。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不必对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可接受性,教学内容、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高职数学教学不必对理论推导、公式证明要求过高,而应降低理论深度,对过分繁琐、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要进行删减。采用重视理论本质的通俗表述,增强直观性教学,强调定理的条件、结论,借助几何图形或数量关系加以说明等。通过精简或删减理论,达到削枝强干、保证基本知识落实的目的。例如,极限概念只给出描述性定义,而不必介绍严格定义;导数基本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积分基本公式和积分运算法则等,都不必一一推导和证明;微分中值定理、积分中值定理、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及判定定理、函数单调性判定定理等都不必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只需借助几何图形或具体函数说明。注重讲解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让学生反复利用公式进行练习,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应用性教学,锻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在高职数学教学课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积极开展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像功能进行演示既能增大数学课的信息量,又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清晰,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能部分缓解课时不足。

5、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开设一些实验课。

利用Mathematic,Matlab等数学软件,使学生掌握在计算机中求导数、积分、解微分方程、求行列式的值和解线性方程组等方法。这不仅能把高等数学教学与计算机功能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讨、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6、尝试开设数学选修课。

为了缓解数学课教学内容多但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应开设数学选修课。目前,不少高职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有一部分高职学生还想参加本科自学考试,他们都渴望在专科阶段学到更多的、更完整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以利于将来的发展。我们应该为这部分对高等数学有兴趣、有要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而开设数学选修课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像微分方程、无穷级数、多元函数积分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都可以让学生选修,也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辅导班的形式进行。

总之,高职数学教学具有自身的要求和特点。我们必须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认识数学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应用性教学,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实效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数学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 要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问题,是切实提高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材中有关“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等内容及教学要求进行了比对,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经过调研了解到,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新出版的高中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新教材进一步加强了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联系,高中教材中安排了大学数学课程里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试图从教学内容方面解决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题。但是,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衔接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数学学习形成了障碍。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亟待解决。

1 “函数与极限”的衔接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高考要求较高,学生掌握也比较牢固。高等数学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基本相同,但内涵更丰富,难度也提高了。

(1)函数概念:在原有内容中,增加了几个在高等数学中经常用到的实例,如取整函数、狄利克雷函数、黎曼函数、符号函数等。因此,在学习中,函数概念部分可以简略,重点学习这几个特殊函数即可。

(2)初等函数:反三角函数要求提高,新增加了“双曲函数”和“反双曲函数”等内容。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在高中已学过,但高中对此内容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会用反三角函数表示“非特殊角”即可。而高等函数中要求较高,此处在学习中应补充有关内容:在复习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悉其图像和性质,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新增加的“双曲函数”和“反双曲函数”在高等数学中经常用到,故应特别注意。

(3)函数极限:“数列极限的定义”,高中教材用的是描述性定义,而高等数学重用的是“”定义,此处是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引导,避免影响函数极限后面内容的学习。新增内容“收敛数列的性质”虽是新增内容,但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正常安排即可。“极限四则运算”处增加了“两个重要极限”,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学习。

2 “导数与微分” 的衔接

高中新教材中的一元函数微积分的部分内容,是根据高等数学内容学习需要所添加,目的是加强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让中学生初步了解微积分的思想。

(1)导数的定义: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教材中,这一内容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学习要求。高中数学要求: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例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概念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也就是说,尽管极限与导数在高中已经学过,但主要是介绍概念和求法,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不作要求。到了大学,概念上似懂非懂、不会灵活运用,成了夹生饭。但高等数学要求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这是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处应用举例增加了利用“两个重要极限”解题的例题,在教学中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2)导数的运算:高中新课标教材要求较低:根据导数的定义会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会求简单的复合函数导数。重点考察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要求: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初等函数的一、二阶导数的求法,会求分段函数、隐函数、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了解微分的概念与四则运算。

建议:高中学过的仅仅是该内容的基础,因此需重新学习已学过的内容,为本节后面更深更难的内容打好基础。

(3)导数的应用:高中新教材中仅是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并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并通过实际的背景和具体应用事例引导学生经历由函数增长到函数减少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导数的关系,要求结合函数图像,知道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大最小值;体会导数方法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是:先介绍三个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然后严格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曲线的凹凸性,给出函数的极值、最值的严格定义,及函数在一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求最大最小值的应用问题,以及用导数描绘函数图形的方法步骤。

建议:由以上分析比较可知,高中数学所涉及的一元微分学虽然内容差别不大,但内容体系框架有很大差异,高等数学知识更系统,逻辑更严谨。学习要求上,对于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简单函数的一阶导数,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都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点,是重点强化训练的知识点。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建议一点而过,教学重点应放在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定理、函数极值点的第一、二充分条件定理以及曲线的凹凸性、拐点等内容上。

以上主要分析比较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复知识点。除此之外,二者之间以及高等数学与后继课程之间还存在着知识“断裂带”。

3 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的“断裂带”

高考对平面解析几何中的极坐标内容不做要求,鉴于此这部分知识在高中大多是不讲的;而在大学教材中,极坐标知识是作为已知知识直接应用的,如在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中求曲率,以及定积分的应用中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等。建议在相应的地方补充讲解极坐标知识。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除了在教材内容上的衔接外,在学习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也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学生刚开始学习高等数学,不能很好地衔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放慢速度,帮助学生熟悉高等数学教与学的方法,搞好接轨。首先要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在备课时,了解中学有关知识的地位与作用及与高等数学知识内在的密切联系,对教材做恰当的处理;上课时教师要经常注意联旧引新,运用类比,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总之,努力探索搞好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学习衔接问题,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第5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本文从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现状、重要性、方法和策略三个方面着手,阐述了高等数学与数学建模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建模应用理论实践

作者简介:李创标,男,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长,高级讲师。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现状

高等数学是一门与各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是各高职院校几乎所有专业的一门必修理论课程,但是目前许多数学教学仍然侧重于照搬传统教育模式,没有把应用数学建模作为培养数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现在,我国的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要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我国教育界也正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日益发挥着重要角色,其重要性指的就是能够解决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从整体上来看,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数学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知识

应试教育的比重仍占我国高等数学教育的大部分,现行的高数教材内容在理论上要求一丝不苟,要求严谨。这种精细的理论学习过程大大增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思想上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都用书本上抽象的文字和自己的记忆力来接受摆在眼前的数学问题,丢失了“学为所用”的学习要求。

(二)学时少课程多限制了数学建模渗入高等数学教育之中

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分要求,以及繁琐的内容体系,要求学生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学完课本知识。很多学校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想尽办法精简压缩现行教材,学时少课程多的矛盾,最终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妨碍了数学建模渗入高等数学的教育之中。

(三)高等数学与数学建模的结合已成为趋势

从整个国际大领域来看,世界各个国家都要求于各个年级的课程计划里适量地融入数学建模的内容。例如,在英国的国家统一的课程中,把中小学的数学课分为五个大领域,其中使用和应用数学为其中的一大领域。各国对数学建模应用的重视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思想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只发展理论教学而不实践的教学是会被逐渐淘汰的。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计算机的全面应用已经渗透到当今生活的一切领域。然而,大多数需要用计算机来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都必须转化成纯数学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当今社会需要数学建模人才。可以说,高等数学和数学建模互为工具,推动着彼此的发展。数学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要求在高等数学中融入实践模块,那就要求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渗入数学建模。故而,高校数学系均需要开设数学模型这门课。总的来说,在高等数学中渗入数学建模,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极为重要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的过渡及飞跃。只有当这门学科理论成长到不再需要用实验来检验时,这门学科才算是趋于成熟。在数学教学中中,我们应当教给学生数学科学的研究思维方式,以及怎样运用数学的科学研究工具。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是一种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极为重要。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推动科学的发展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它的发展是与现实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数学扮演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数学模型”已频繁地出现于现代人生产及社会中。高等数学教学与数学建模接轨,意味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与策略

数学是一门应用的科学,也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与策略,则需要从它的本质属性着手,从它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及实践开始入手,充分发挥其逻辑属性,不断地投入实践。如今许多科学知识都开设有实验,而对于数学这门仍需实践的科学,却很少听说有“数学实验”。因此,实践环节在数学教育实践中意义重大。整体上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附加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

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与数学变量联系起来,并通过数学语言来将之抽象刻画,找出其中近似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并做出必要、恰当、合理的假设,由此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的问题来加以研究。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眼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以便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所研究的对象

(二)加强从数学公式到实际问题的转化

这点和上面提到的从实际现象到数学模型是相反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亲身去感悟公式的原理,做到这点,便可达到思想的第二次飞跃,也是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一个创造性的问题,在运用中学生得时时思考,理论是否和客观事实相符合,如果不合,那找出其中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能力和精神。这是一个不断修正理论的过程,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的过程。

(三)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努力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是没有固定方法的。针对不一样的数学知识, 其实际数学理论的实际背景不同, 所以必须恰当地将数学模型融入数学教学中, 并且还应该注意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如实例研究和模拟训练等。同时尽可能多地用各种方式渗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学会分析。总之,要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取长补短,最终达到高效率教学的目的。

四、总结

高等数学本是一门探索性较强的学科,其本质并不枯燥。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渗入数学建模并加以应用,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者能力意义重大。因此,二者的相互结合将会高效地推动数学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曙光,李治明.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0(10).

第6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实践活动教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在开设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小学数学修订大纲中明确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每学期安排数学实践活动.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必须把培养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的能力,作为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它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涵

1.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课的界定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课”就是在游戏、实验操作、引探训练、综上所述和构建等形式下,结合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使数学问题转化为现实生活科学问题,从而使学习过程由学科课转变成科学技术综合课. 在课程设计时,注意“分科素质”综合一体化,并充分考虑德、智、体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尊重个性,尊重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2.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课的特性

数学活动课中的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也是与一般数学课堂的主要区别. 数学活动课的特色是依据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为此,数学活动课要尽可能做到内容方法“活”,组织形式“动”,体现出如下特性:

(1)实践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倡“让学生从做中学”,这正是数学活动课的一个主要特征. 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活动,激发学生乐学情趣,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

(2)开放性. 这也是数学活动课的显著特征,包括在具体内容和结构模式上的开放. 从内容上说,可以分为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思维开放、生活开放这四种类型. 通过这些开放性,使学生细心审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密科学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拓展思维,增长才干.

(3)灵活性. 数学活动课既无教学大纲,又无教材;既不是教学内容的超前讲授,也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补课;更不能脱离教材,抛开多数学生讲奥赛. 因此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范围广,灵活性大,不要求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只要利于学生吸收新信息、新思想,能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均可以开展.

(4)趣味性. 曾有数学家说过,数学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略为趣味化.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施策略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但长期以来,人们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 为了避免出现课内与课外、知识与实践等人为割裂的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笔者根据08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面几种活动课实证模式.

1. 问题情境―假设推测―活动验证―作出总结

通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某个角色,体验实践探索过程和某种社会情感等,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发学习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主体自主参与.

2. 故事导题―游戏活动―讨论点题―说唱记忆(比赛竞赛)

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活动课,应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

3. 布置课题―展开调研―撰写报告―评价总结

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教学中可打破时空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地地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

实践与综合应用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 教师要通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认识和理解数学,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

1 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学术品质及特征

1.1 民办高校学生的学术品质和个性特征

在我国,许多不能在普通高校就读的学生多数选择在民办高校继续学习,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的整体水平、学习习惯较普通高校学生较差。据实际调查显示,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水平较差,缺少学习自律性和约束能力,其依赖性较强。在民办学校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对未来失去信息,无法确定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1.2 民办高校数学教师的学术品质和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多数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活力充沛、接受新事物、新方法较容易且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去尝试,易得到学生的欣赏和接受。但是,年轻教师缺少教数学经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锻炼才能符合高校教师要求。退休老教师的教龄时间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复杂性,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现状

2.1 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动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升,国家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力度,我国的高考考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考入学率也随之提高。很多学生因为分数较低进入民办高校学习,换句话说,民办高校的学生的综合成绩水平较弱、学习基础薄弱。由于学习能力的差距、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学水平和普通高校存在差距,严重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水平。除此之外,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误解,对数学专业了解不深,导致民办高校数学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失去信心,丧失学习数学的动力。这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数学教学质量。

2.2 民办高校数学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不合理,教师主要来源于公办学校,对其依赖性较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年强教师。教师之间差距较大,这对数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难度。若民办高校的数学科研水平落后,则相应的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2.3 教学内容重基础、轻应用,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学基木上还是沿用公办高校的相关教材,教学内容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问题。教学重点还是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往往脱节。同时,民办高校办学的“私利性”使得因材施教的教材建设进程缓慢,教学上还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冲突的现象。所以,民办高校学生往往表现出数学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均严重不足,不能适用社会的需求。

2.4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民办高校的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讲教师多数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年龄较大,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填鸭式教学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办学校发展应该使用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因此要完善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模式,采用科学高校的教学手段,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

3 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3.1 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体系,课程设置则要科学合理,要强化课程整合,加大应用类课程分量,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与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则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教学内容的综合化、现代化为重点,注重将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实验、数学史、数学文化教育贯穿于每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从深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加大实践课程几方面入手。具体操作上,主要从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为学生设计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计算机基础,概率论,数学建模等课程。通识课包括英语,人文科学教育等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抽象代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实验等课程。系列选修课包括基础类,教育类,应用类,经济类等课程。不同内容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个体优势。

3.2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注重以人为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要改变填鸭式课堂教学,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学习上的主动性、独立性。此外,民办高校学生虽然数学基础薄弱,自律性较差,但他们的社会知识面广,社交能力较强,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营才能突出、)所以,民办高校在教学上还应充分发挥人性化教学,注意个体优势的形成。民办高校要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建设,应用网络、电视等辅助手段来促进教学改革。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而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教学则应加强计算机与相关数学软件的应用。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逐步完善,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3 加强教材建设,建立系列化主、辅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民办高校一方面可以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一方面可以适当引用国外的优秀教材。此外,还应积极鼓励教师根据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编写相关教材和辅导书。除加强主干教材的建设外,还应加强与之配套的辅助教材如习题集、学习指导、等的建设,从而完善主辅教材体系。

3.4 完善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老师与学生互评、考试等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与评价。此外,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考评方法与标准,如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课程考试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对教师则实行绩效考核,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科研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

参考文献

第8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现代数学 教学理念 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本身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研究后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中,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本身的认识较过去增加了一定的深度。

首先,认识到了数学的属性和地位。即: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具有科学的属性,是一种独特的数学语言,在传统的认识中,对于数学我们仅仅认为是教学中的一个学科而已,没有对其属性和地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对其内容和外延了解的不够深入,只是把数学当作了一项教学任务来开展。因此,传统的片面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下得到了全面的转变。

其次,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能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成为了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数学除了教学属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公共属性。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数学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数学的功能性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认可。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的作用和属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这是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数学教学认识的重要转变之一。

再次,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知识领域、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这三个层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新课程标准使数学教学在知识领域、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使数学教学在这三个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数学的知识领域、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加趋于合理。

二、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数学的价值和教学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数学的价值认识和教学价值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现代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新课程标准下对现代数学科学价值的认识主要包括数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数学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类进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下表现的比较充分,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得以明确,数学被认为是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对于数学的文化价值而言,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文化比较宽泛,文化价值的体现与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融合到了一起。

2、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价值的认识。现代数学教学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价值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三、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朝着尊重学生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方向转变。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之后,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重视推理与证明的教学。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是做数学的基本功,也是人们在一般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是发展理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对于推理与证明的重视,反映出了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2、注重函数部分的教学。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函数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函数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对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理念。对于数学教学来讲,我们应该重视其实际应用价值,应将数学应用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去,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握好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有感性的认识。比如教学中要重视向量与力、速度、加速度的联系,三角函数与力学中单摆运动、波的传播、交流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数学的重要应用。所以,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使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四、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师进行了全新的角色定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从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并且肩负这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的重任,因此,对于这些全新的角色定位,教师要逐渐的适应,并尽快进入角色,使数学教学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开展。同时,教师还肩负着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所有这些全新的角色都是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所重新赋予的,对此,教师一定要有正确认识,要积极扮演好这些角色。

除此之外,教师的作用不仅如此,除了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之外,不但要成为学生的良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充分发挥与学生的沟通和协调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取得进步。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使数学教学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成绩。

参考文献:

[1]潘红霞.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J]

[2]盛伟芝.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探讨[J]

第9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简单分析原因,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建议,从而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已经不再仅限于教授学生枯燥的数学知识,而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新课题。

一、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性分析。首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由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数学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的最终出发点就是应用于社会实践。比如,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物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就成为了基本的工具。其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新课改的要求。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以数学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最后,由于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通过对水资源最大利用问题的计 算,引发学生对水资源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数学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展现。

(2)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数学已从幕后走到台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用到数学、数理统计及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准确把握了数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准确地分析和论证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就学生个人而言,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增强理性思维能力。

二、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措施

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实际”与“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那么,怎样加强对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呢?

(1)转变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首先应从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做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依然围着高考转,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分数为评价标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重视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

(2)理论联系实际,以生活实例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教师要善于加强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如果能使用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就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保险等知识。在学习不等式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解决有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物价的上涨与下跌等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多媒体设施、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便于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与课堂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大大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学习资源,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适当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使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想真正实现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就要抓住数学课堂教学这个核心,从各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