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数学教学论文全文(5篇)

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一、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为了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数学技能比赛、数学创意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数学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从中领会数学文化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七巧板“”找次品”等活动开展数学游戏。以开展“七巧板”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解七巧板的由来,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七巧板拼图竞技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七巧板的奥妙,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动手活动中将学生引入有趣的数学世界。在玩七巧板游戏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玩五子棋、魔方等游戏,将这些有策略性的数学游戏活动与数学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再如,在学习分数演变史、加减符号演变史、除号演变史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符号的演变史”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制作一份小报纸。在制作小报纸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与符号演变史相关的材料,从而对数学符号的由来和历史都有明确的认知,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

二、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获得正确解题的方法和技能,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数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以解答题目“12+14+……+1128”为例,假如用通分的办法计算,过程会非常复杂,计算结果也未必正确。此时,教师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这样就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了。将一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连续对这个正方形进行平分,计算结果用阴影表示。学生在画图时就会发现,用加法运算的话,后面的加数分别是前面加数的一半,计算结果就是在第一个加数的基础上乘以2,然后再减去后一个加数。运用数形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计算,复杂的问题立刻变得简单,而学生也能够掌握计算规律,更好地把握数学的本质。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代替计算,无形中将数学解题技巧及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过程中,使学生轻易找出了解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挖掘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作者:李伟群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

第2篇: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显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浓郁厚重,比较直观、直接,容易使学生振奋;隐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淡雅,讲究委婉、逐渐渗入,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种数学教学文化相辅相成,变换运用则能使得数学教学文化有内容、有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利用显性文化,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品味其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中国周代商高的“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勾股树”;从三国时代赵爽的“勾股弦方图”到西方欧几里得的演绎推理;从清代的梅文鼎证明到美国总统加菲尔德的“构造法”证明,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勾股定理发生、发展及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使其深深感受到其中浓郁而厚重的数学文化气息。又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形平移”这一知识点时,先重点教授学生以坐标轴为参照系平移直线图像,然后把原来的参照系移动,让学生思考直线函数关系的变化。在动与不动的矛盾中,学生发现:图像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平移,图像向上(下)平移相当于x轴向下(上)移,实际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加深了其对“辩证意识”“数形结合”等思想的认知。这种认识文化的培养是隐性的,润物无声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持续渗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通透的数学教学文化感悟,让学生体验其美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体现在对称性、简洁性等诸多方面。如在研究三角形、函数时,会更加关注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这体现了轴对称的美;在研究四边形时,会更加关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这体现了中心对称之美;对于最完美的图形———圆来说,我们则更加关注垂径定理……这种对称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最直接地表现在数学符号上,它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每个人都能从简单的表达式中读出其确切的含义。比如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公式定理:圆周率π,三角函数sin,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勾股定理a2+b2=c2等。这些符号公式言简意赅,学生可以从简洁的符号语言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数学之美包罗万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之美。比如列方程解决问题,要从复杂的问题中抽象出一个简单的等式,这既有抽象之美,又有简洁之美,还有逻辑之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美。

三、孕育严谨的数学教学文化精神,让学生改革其新

数学教学文化具有理性思考、客观认知、不断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孕育就是在课堂上、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了“量一量”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大致在180°左右,这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一个定值,但是还难以达成一致。笔者接着让学生进行“拼一拼”: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按照顺序拼在一起。学生经过“拼一拼”就会发现三个内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认识。但这样同样具有局限性,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过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平行线,利用内错角互补的原理,将另外两个内角等量转换出来,使得三个内角成为一个平角。“拼一拼”“量一量”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同时也让学生对此操作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操作的粗糙性,测量和拼图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严密性不足;操作的特殊性,测量和拼出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结论难以推至其他三角形,普遍性不足。因此,适时恰当的推理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思维的严谨性,并使这些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四、提高数学文化的素养,使学生内化于心

第3篇: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实践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感人事迹。比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不但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美国的生活也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回到祖国。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二弹一星”,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在国外的数学家中,著名数学家欧拉从19岁就开始,他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教师通过这些数学家感人事迹的介绍,可以培养学生努力攀登,勇于探索,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将最近几年中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向学生介绍,激励同学们奋力拼搏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为国争光的思想。

二、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数学中到处充满着辩证的方法和思维,中学数学的教学大纲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明教学的内容,这样学生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学生又有利于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数学的教学中可用以下几点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数的扩充、代数与几何的结合,某些定理、推论的推广,发展的观点由此得到体现。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在数学当中,面可以看成点线运动的轨迹,旋转体也是平面图形运动的结果,直线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强调这些,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辩证法中运动的观点。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这些不同的概念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加与减的转化,乘与除的统一,乘方与开方的互逆,在教学中强调这些数学规律,让学生从中接受到矛盾与对立统一及相互转化观点。

4.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于教学中,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同时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数学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让学生领悟到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运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

第4篇: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人的意识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作用,情感对人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支持作用,也可以表现为抑制作用。积极的情感具有激发促进作用,如果我们在情景引入的过程中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兴趣,渴望去探索的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维发展水平的学习策略方法,在学生参与中是基础,它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学生参与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学生参与对于教学活动的意义是极为关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得以真正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是学生参与,它贯穿了教学的全过程。离开了学生参与,整个教学将无从说起。如果学生不参与,那么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不但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也没有积极性启发思维,既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有效获取、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教师教学知识的丰富以及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增强等。知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只有经过深入理解和运用才能形成能力。要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有更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要有行为的参与,还需要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之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想获得灵活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性质的发现、发展过程,解题的思维发展过程,错误问题的剖析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头脑,体会数学认知结构,并能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去体验和感受每一次成功的喜悦。

三、影响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因素

新一轮课改下人们纷纷把目光看向课堂,然而走进课堂,却存在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学习,根本就没有听课还随声附和,导致表面看上去好像会了,实际问题什么都不懂。影响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所导致,参与度越高,其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就越好;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系密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会主动参与,学习差的学生则总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课堂问题,不敢参与。所以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保证数学教学中有高水平的学生参与活动。

2.教学环境因素

影响课堂环境的因素往往来自于“物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师生互动程度等也对学生参与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另外班级的座位安排也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坐在前排和中间的同学往往参与性高于后边和两边的同学。班级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一个因素,一般班级规模越小的班级的参与积极性越高,反之越低。种种因素表明教学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第5篇: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只有在贴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其记忆才会更深刻。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充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和观念,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注重因材施教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其创新意识。数学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的教学环境,促使小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掌握数学知识,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生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在小学生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够,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践锻炼,同时在实践锻炼过程中也学到了知识。比如,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小实验,用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对折1/3,提问学生有几种折法。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