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数字经济教育全文(5篇)

数字经济教育

第1篇: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一、前言

高职院校是培育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我国输送诸多优秀人才,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上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改进。特别是在近些年,我国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在高职院校要适当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数字经济视域下,切勿松懈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必要性

数字经济是伴随着当前蓬勃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高职院校的传统的教育模式要逐渐向着时代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向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必须要进行改革。因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各种创新人才的需求越加明显,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它促使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要关注到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学习的互动能力等。为此,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和研究,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1]。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伴随着我国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规定的相继出台,为高职院校指明了发展新方向、明确了育人新使命,需要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以全新的思路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去实践和摸索,以求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改革和研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一定要结合时展的特征和社会的背景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要积极探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不断寻求新需求和新发展,只为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把人才创新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连接,为我国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数字经济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数字经济的要求,明确育人新指标、教学新目标,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充分重视起来,让每一位教师职工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放在心底、印在脑中,更要匹配相对应的考核机制,使得该项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清晰,进而激发教师职工的斗志和热情,培育更具责任心、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进而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出色的、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以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新经济的变化。

(二)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需从教学内容入手,挖掘与利用教学资源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在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安排以及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要做出优化和改进,制定出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课程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关注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以及课程的操作性要强,要充分融入当前的数字经济的各方面内容以及一些信息技术的内容,在保证教学内容可以顺利实施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需革新和升级,在当前的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坚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比如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当前的数字化趋势,从而结合实际制定新颖教育方案,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四)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手段伴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其和教育的相互融合越来越紧密。在目前的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维及思路还需及时转变,不断朝向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路方向过渡,进而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不断推出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工具,如当下时兴的翻转课堂、网上课堂等都可以适当的应用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并借助新颖与生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还可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大数据、网络技术等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五)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高校所培养出的各类人才,最后都要进入社会,接受来自社会的考验。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也不可避免,基于此,为了培育更具社会适应性的人才,以及培育更适应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还需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机会,进而磨炼能力、扎实理论基础、积累经验,为今后步入社会后的创新创业做好万全准备。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可借助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契机,将学生引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磨炼,实现真正创业前的“热身”。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水平,高职院校还可加大力度推进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便捷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做到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可提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的各项事业和各种工作中,从而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此同时,有经济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凭借自身财力和各方面条件,构建“互联网+”产业平台,主题与内容完全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提供空间,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信心和决心,为他们将来的成功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在现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当前的“互联网+”优势和大数据优势,搜集更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教学资源,在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之后,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可以适应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还需学会利用企业优势、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挖掘现有教师的潜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增强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真正教学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出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五、结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状况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要继续进行深化和改革,这是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新时期的历史使命。虽然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只要万众一心,一定会顺利完成教育任务、达成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第2篇: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贸法语;模式;措施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该文从经贸法语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职场实践等方面,对经贸法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经贸法语人才的质量,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助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1重视数字经济发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今天,数字经济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出现。近两年,我国不断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数字化的经济问题,也因此数字经济不断被社会各界所关注。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预示着未来一定期间内,数字经济将成为全球发展的经济主要命脉。就如数字经济在贸易行业的地位,当前,数字贸易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同等于传统贸易,甚至高于传统贸易的地位。在20世纪,商品、服务、资金流动三大状态使全球化经济的重要体现,然而在2017年,三大表现形式的资金流动达到了历史最高——约为30万亿美元,而在此之后,不但增幅不是很明显,甚至会出现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对的,数据流动的速度却是飞速增长,如今已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占据绝对优势地位[1]。

2经贸法语专业中的不足

2.1学生对经济话题不敏感

在经贸法语的教学中,学生在大学的前两个时期内已经完成了法语基础文化的多洗,对基础的语法、词汇、句法等有了初步的认识。进入到第三学期,加入了更多的素质教育课程,如经贸法语、专业词汇、中法互译等内容。但是,这时学生接触的经贸类题材较少,对经贸中的专业名词接触的很少。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游戏娱乐更为关注,极少会关注经济、贸易类的新闻,导致学生对经济话题不敏感,影响经贸法语课程的进行,降低经贸法语课程的授课质量。

2.2学生对经贸法语课程的主观能动性较低

当前时代,继续传统模式下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且当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学习的看法,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会对自己产生实际价值,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知识的拓展。

3基于数字经济,改变经贸法语教学模式的措施

3.1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课本上的经贸法学专业知识进行提炼总结,以图片(多以PPT为主)、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抓住课程学习的重点。进行情境模拟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创建的经贸工作场景总,让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加上情境的渲染,学生可以更深刻的掌握知识[2]。模拟结束后进行及时的点评,从学生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达到教学的目的。在经贸法语的试卷考察时,教师应合理的设置试卷的考题难度和考题类型,在经贸法语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进行对学生主观问题的考察,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避免给学生制造压力,让学生可以正面积极地学习。

3.2师资力量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其开始向各种领域进行渗透。党的报告提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单纯的经贸法语教师不再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实际中,也很少有具备数字经济背景和经贸法语知识的教师,这就需要学校提高经贸法语教师的教学资质,根据培训计划,匹配最合适的教师资源,去学习和了解数字经济,在丰富自身的同时,将数字经济与经贸法语进行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培养走在专业知识前端的经贸法语人才。

3.3职场实践

经贸法语课程最重要的还是应用,深入校企间的合作,学生掌握了法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后,进入到企业,学习了解经贸的运作模式,对经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避免手高眼低。企业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得企业可以高效的招聘到需要的人才。在职场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实时关注学生实践情况,并给予相关建议。

3.4经贸法语中加入数字经济模块

数字经济即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交易方式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在企业发展中需要职工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及信息处理能力。经贸法语人才培养中需要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3]。数字经济模块融入经贸法语可建立学生对数字时代的认知,并以经济学眼光看待教学。在此过程中,为强化数字经济模块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邀请经济学家进入课堂讲座,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从而可全面提升经贸法语的教育质量。

4结语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主线,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经贸法语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师资力量进行改革,在培养学生经贸法语知识的同时,进行数字经济模块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尔朗.数字经济背景下经贸法语教学模式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6):134-135.

[2]薛瑶.法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魅力中国,2019(14):239-240.

第3篇: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我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当中的汉字字体设计主要是以美术字作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字体设计着重突出了图案和绘画,当时的汉字还只是以宋体等标准字体来展现,而且一般都是放在标题的位置上,这也使得字体的表现价值受到了限制。从国际的角度来说,汉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信息传播符号,由于汉字的发展史非常复杂,每一个汉字所包含的含义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的人都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字也是最难的字体,汉字可以高度概括某一个事物或者事件,汉字的设计方式有着不可替代性,最重要的是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得汉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得到了证实。在现代化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中,随着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汉字的现代艺术设计逐渐从其他国家中吸取经验,使其融入到我国的语言体系当中,汉字在我国现代化设计中是一种高度概括事物的视觉元素,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因此其文化个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2汉字字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汉字字体基础研究欠缺

之前我国相对传统的美术课程其实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汉字字体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经过数字化的改革之后,之前保留的内容基本上都被封存起来,很多美术经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也是目前我国汉字字体基础课程缺乏的主要原因。

2.2字体设计的理念相对比较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刚刚接触字体设计的学生更愿意用电脑当中已经存在的字体,而对字体进行创新也只是对电脑上已经有的字体进行简单的再创造而已,所以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2.3字体设计人员相对短缺

很多老一辈的字体设计专家都已经年过古稀,字体设计人才缺乏比较严重,这一点我们和日本的字体设计专家相比就差很多。日本的字体设计专家群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在字体设计上也更加严谨,这也是我国很少有人从事字体设计的主要原因。

3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3.1个性化

我国的字体大部分都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活字印刷的需要,所以形成了楷书笔画平直的特点。但是随着电脑行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字体,也因此出现了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影星徐静蕾的手写字体被收入了方正字库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其实在众多的字体当中,人们使用的也就那么几种,怎样能够让更多的人去使用没有被关注的字体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2多元化

字体出现多样化的现象其实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结果,汉字在字体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数字技术的融入又进一步加快了字体设计的速度,还进一步地促进了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所以说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从目前汉字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

3.3专业化

专业化的汉字字体设计主要强调的是设计的整体质量,质量的好坏和设计教学是分不开的,因为对汉字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专业的素质,还需要设计师有足够的设计修养。在数字化境遇中专业化的范畴逐渐被扩大,出现了很多不同效能的字体设计,而怎样突破字体设计的规则,将自身的灵感与创意融入到字体的设计当中也就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3.4本土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地位的提高,使得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而在国际化逐渐显现的今天,我国的创意从何而来,那一定是我国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汉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汉字的字体设计也就成为语言深入开发的有效途径,唯有在字体设计课程中,重视本土设计语言的基础教育,我们才能向着中国创造、中国设计的方向更迈进一步。

4数字时代字体设计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汉字作为我国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洪流的冲击下,曾经灿烂的汉字文化逐渐淡出了历史发展舞台,怎样重新构建汉字的字体价值也就成为当今字体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在数字化境遇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字体设计教学,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字体设计教学要想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根据问题来寻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5结语

第4篇: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教学现状分析

1.1数字媒体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就数字媒体语境教学来说,教室的设施和设备是实现数字媒体教学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硬件条件简陋,导致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手段的更新。还有高职院校经费紧张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数字媒体设施设备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上课的需求。

1.2教师的教学课件创作水平参差不齐

数字媒体是近年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数字媒体语境教学需要教师制作相关的课件,这是数字媒体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辅助教学的核心。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数字媒体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进行设计、绘图、动画、声音等的教学。虽然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都参加过数字媒体的业务培训,但是从整体水平上来说,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1.3教学方法无法与现代数字媒体相匹配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将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与数字媒体的使用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是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对称的现象,就是教师在使用先进的数字媒体教学设备,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却用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和方式相对处于滞后的状态,使得数字媒体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关键作用。

1.4教师对数字媒体的使用观念存在着误区

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字媒体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可以概括为“两个极端”和“三个代替”。首先,是“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用而不得”,由于数字媒体的出现,学校也都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设备,但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会认为,如果要使用数字媒体教学就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对教学方案进行仔细的斟酌,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因此,这些教师认为使用数字媒体教学使他们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而且教学效果还是未知数,可能会得不偿失。而另一方面则是“为用而用”,就是说在数字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学校积极建立了数字媒体教学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且对数字媒体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和要求,部分教师就会认为无论是哪一种课程,都要通过数字媒体进行教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必须要数字媒体的配合。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大型的公开课或者是一些参赛的课程中,对于课件的要求就是必须要将影音、图片、三维立体动画进行结合,而且对于课件的要求就是难度程度越大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或者是评委的注意力。而这种“为用而用”的认识误区使得教师在数字媒体教学的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形式,画面过于丰富,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够专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接受。其实部分课堂可以不必采用数字媒体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但是不要强行地让小黑板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屏幕,要适可而止,适当地配合使用。其次,是“三个代替”。第一,数字媒体课件代替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照着课件阅读,对于学生的反应丝毫没有察觉,不管他们是否听懂、是否存在疑问。第二,数字媒体教学取代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用数字媒体代替传统教学。第三,数字媒体代替艺术设计学习。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于依赖数字媒体,总是在学生存在疑问的时候误导学生拷贝老师的光盘进行研读学习,曲解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意义。

2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教学的对策研究

2.1加大资金投入量,强化数字媒体培训

要想改善数字媒体教学的现状,首先就是要完善数字媒体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加大对相关资金的投入量。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的技术设施设备的推动工作,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按照数字媒体现代化的建设要求进行设施设备的完善。其次就是要增强师资力量。学校应提倡“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对于数字媒体教学模式采取开放性的政策,加大对教师数字媒体教学的培训,使其能够尽快地熟悉数字媒体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提升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

2.2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教学采用数字媒体的教学方式是依托于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是将数字媒体运用于教学中,数字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性的工具,而不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全盘的否定,两者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来达成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要学会将现代化的数字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融合;在运用的过程中既要了解数字媒体教学的优势,也要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弊端,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优势互补,而不是完全替代。

2.3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师生交流

在利用数字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信息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节奏相对较快,而这就导致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快节奏的教学方式,也一时很难消化教学的内容。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扮演好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在采用数字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要与学生及时地交流和互动,课件也要反映与学生的互动内容,这样一来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4优化教法组合,发挥媒体功能

第5篇: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教学改革;农业院校

被称为“科学之眼”的电子显微镜,以其科学的直观性和纳米级的分辨率在超微结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所涉及的农业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多[1]。为此,我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本科生开设了《电子显微镜技术》课程。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作为一门技术类型的课程,其实验教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能够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此,我们不断地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实验教学工作。

一、我校《电子显微镜技术》实验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开设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共32学时,其中实验10学时,教改前,分5次课完成。每年选修《电子显微镜技术》课程的本科生可达500人左右,包括园艺、生物技术、动物医学、植物保护等多个专业。电镜属于大型精密仪器,目前学校仅配有一台透射电镜及配套设备。由此,在实验教学中引发了下列问题。

(一)选课学生多,实验仪器少,教学效果差

这是所有大型仪器实验课面临的普遍问题[2]。很多实验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1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这一做法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但是减少了组内人数,实验总组数却在增加,仪器的教学占有率过高,反而影响了科研服务率。

(二)教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记忆不深刻

电镜属大型精密仪器,操作复杂;样品制备周期长,并且涉及有毒试剂,开课初期将实验课定性为示范性实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尚有差强人意之处[3]。其一,示范性教学意味着学生只看不做,印象不够深刻,不利于理解和记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带来错误操作,尤其是在农业院校,对于那些生长周期长、品种珍贵的植物样品来说,这种错误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其次,示范性的实验教学意味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压制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激情,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初衷。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以小班教学为基础

为了解决“学生多,仪器少”的问题,我们和其他大型仪器课程一样,实行小班教学。其优势在于听课的学生人数减少,彼此间干扰少了,教师的授课环境得到改善;组内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原本有限的上机操作的机会增加,学生操作和教师一对一的指导时间延长;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的时间也有所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4]。当然,为了避免因小班教学引起的实验教学占有率过高的问题,我们还采取其他教学方法。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电镜样品制备技术涉及有毒试剂,并且制备周期较长,尤其是植物样品因具备细胞壁和蜡质层,制样周期会更长。而在农业院校,植物样品要多于动物样品。所以,即使示范性教学,也不会展示全部的操作环节。为此,我们录制了实验教学录相片,详细记录了操作中的每个环节及样品的状态,并将原来4学时的实验室课内容,改为在理论课堂上观看录相片。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把那些枯燥、生硬的名词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对实验操作有了完整、直观、感性的认识。另外,将教学录相片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后,上课地点从实验室改到了教室,仪器的教学占有率降到了原来的60%,提升了科研服务率。实践证明,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难点,强化学生的记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示范性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学生操作环节

示范性教学即通过口耳相传、形体相授方法,将实验操作直接、形象地教给学生。但这种教学方法使人感觉枯燥无味,记忆不深。对于操作性很强的电镜技术,只有让学生亲眼看到仪器,亲手操作仪器,才能真正了解仪器,感受精密仪器的科技性和先进性,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在上机操作部分,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再由学生按规程操作[5]。第一个学生操作完,第二个学生要先评价前者的操作正确与否,然后才能自己上机操作。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总结—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以实验大纲为指导,采取非“标准化”的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接受的是标准化、统一化的知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非标准化的”教学方式。以铜网支持膜制备为例,常规教学中,教师只会告诉学生标准地制备支持膜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会问:“必须四个边都割开吗?”或者“能不能同时得到双面的支持膜?”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就可以开动脑筋,动手试验,直到他们发现最终的答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甚至可能超出了大纲的范围。但在实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动脑动手寻找答案的过程,正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在“非标准化”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可能会不尽相同,但却达到了同样的实验教学目标,即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农业院校在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本科生学习、掌握电子显微镜这种“高精尖”的研究技术,能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对电镜技术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探讨,我们已形成包括小班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示范性教学、学生操作环节和“非标准化”的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具有农业院校自身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有序地穿插进行,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们真正地热爱农业、研究农业、献身农业。

参考文献:

[1]翟少华,王金泉,张晓红,等.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农业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5):69-70.

[2]李亮亮,吴正超,陈彬,臧健.高等农业院校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7):270-271.

[3]朱昌来,周欣阳,王莹洁.《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吉林医学,2013,34(28):5975-5976.

[4]张晓丽,张江兰.多种教学方式在电子显微镜教学中的应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4):79-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