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新媒体教育范文

新媒体教育全文(5篇)

新媒体教育

第1篇:新媒体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教育;影视;创作

一、引言

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发展之下,对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有关的研究已经成为时下热点之一,以新媒体教育为核心的高等影视教育也同样成为热点。新媒体主要包括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视觉要素,二是听觉要素,这为影视教育参与到新媒体教学中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对新媒体概念的诠释

目前对新媒体的诠释多种多样,不尽相同,原因是其具体概念和包含范围正在不断更新和补充,国内外也没有给出新媒体确切的定义。国外很多学者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主要围绕网络技术和网络化的电子媒体而展开。根据新媒体的共性特点以及结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可以将新媒体做如下定义:“新媒体是基于通信、计算机、数字广播等技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为接受终端的媒体”。目前新媒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无法把握其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但其在高等影视教育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高等影视教育应将与新媒体的结合作为研究和教育的重点,以此积极展开实践,推动两者更为紧密的结合。

三、新媒体影响下高等影视教育的核心

有人指出,21世纪影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影视媒介教育,而不是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技术教育。为应对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影视教育要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之下,逐渐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而眼下影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文化涵养的培养和艺术感的培养。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影视技术多么进步和发展,对文化的传承始终是影视艺术的一大责任,与本土文化和理念的结合是任何国家影视作品必须做到的。类似于文学作品,当今影视创作需要更多地体现“文以载道”的特性,而不应该取代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深度,若非如此,大量的影视作品将会表现得空洞和浮躁,没有内涵。虽然,新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它仍然缺少影视作品的基础性内涵。大部分国外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为了保证学生拥有独到的智慧去感知人生和构建影像,而不被快速变化的社会影响,都将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提高,有的将近占总课时的一半。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在全球性的竞争在加剧的时代下,受众需要更多的影视作品,而对学生艺术感的培养和发掘则是在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对高校影视教育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为了将新媒体的特性发掘地更好,文化涵养的培养和艺术感的培养就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新媒体影响下影视教育和产业的结合

新媒体衍生于影视产业的发展,也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可以看到,新媒体与影视产业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许多高等院校建立了一些影视产业,主要作为高校影视教育的实习基地,一是为了大力发展影视教育这门学科,同时也体现了以新媒体教育为主,以影视教育为辅的教育思路。这种实习基地创作的视作品一般具有试验性的特点,学生们可以运用新媒体这个工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影视作品创作。高校的影视产业基地可以帮助他们推广和发行。通过对新媒体的应用,部分影视作品可以参加竞赛,并在竞赛中得到市场和大众的认可,这也可以为影视产业和新媒体的结合创造很好的基础。人们越来越对重视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的互动和整合,并将其不断推广,在新媒体发展的初期阶段,社会上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的新媒体,而受众对新媒体具有很大的宽容度,因而,影视产业和新媒体教育结合的模式是很合理且很有效的。

五、结语

新媒体在艺术创作方面和商业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出现也为我国的高等影视教育开辟了新道路。新媒体的发展应受到高等影视教育的关注,高等影视教育也应加大对新媒体教育研究的投入,同时融合传统的影视教育并结合当代我国电影市场的规律,制定一套全面的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新媒体教育仍在发展和探索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高等影视教育应树立信心,以开放乐观的态度迎接新媒体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林玲.新媒体视阈下影视文化的发展探究[J].信息科技探索:2019(11).

[2]卢迪.中国新媒体影视作品类型化的市场分析[J].中国电视,2016(4).

[3]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6):112.

[4]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凌燕.新媒体语境下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00(012):52-55.

[6]舒畅.新媒介视域下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18,009(003):240-241.

[7]吉喆.新媒体视野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对策探析[J].文艺争鸣,2015(2):196-199.

[8]杨茜.新媒体视域下的微电影文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30):425.

第2篇:新媒体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时而新”,高校应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构建一个媒介化学习生活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说,新媒体不仅能影响学生思维的形成与行为习惯的完善,还能通过自身承载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高校需借助新媒体扬帆起航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一、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支付宝、微信钱包、财付通、云闪付等支付软件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支付方式,番茄、七猫、书旗、藏书馆等阅读软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一)新媒体视角下教育环境的变化

随着通信网络越来越发达,万物皆可互联,数据互通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等全新生活方式。新媒体对人类传播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理解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可将互联网虚拟环境与虚拟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体验。借助计算机技术突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沉浸式媒体”或“计算机模拟现实”等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学生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克服传统教学场域的限制,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最终实现情境式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迁移。第二,近年来移动技术的进步,使情境感知技术、移动云盘和社交媒体等促进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移动学习走入高校教育视野,它用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终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时空界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反馈。

(二)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互联网思维首先在于去中心化。这个去中心化不是指去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系列思维理论,而是让教师主动转变教育权威意识,让教师和学生双方之间呈现一种开放、参与、共享交流的师生关系。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主体,有平等意识和表达诉求,但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严肃,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去中心化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当代教育体系的一种新理念。其次,学生与教师都要形成媒体思维。新媒体强大的海量信息的共享性特征,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跨界融合。新媒体环境能促使新的学习环境生成,让思政教育过程从以教师为主导走向网络信息通信化,为教师提供更多收集数据的渠道,这要求教育双方适应大众环境变化,形成媒体运营思维,强调教育双方需注重用户需求,加强教学内容生产与传播。[1]

(三)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本、口头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成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与超文本性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围绕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新型网络语言展开。新媒体在教学话语表达、教学内容传播与互动方面给教育主体和客体带来了新的实践形式。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达方式,大多是系统性的、高度理论性的、长篇大论式的,而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与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于是碎片化表达随之出现。微信、微博、微视频、短视频等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种短小和精练的“微表达”话语表现形式,这种话语表现形式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并为他们提供个性、精准、及时的消息。新媒体用一种娱乐、幽默的表现形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用语带去新的活力,如“给力”“逆袭”等新鲜时髦用语受到学生欢迎。虽然碎片化的“微表达”深受学生欢迎,但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用“微表达”时语言表达要客观准确。[2]

二、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新媒体有自身发展的优势,高校教师对新媒体的掌握与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如何迎接时代潮流发展,利用新媒体发展优势,克服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素养的不足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一支理论素养高、网络技术强、熟知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3]思想政治教师新媒体素养稍显不足具体展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不熟悉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网络行为,如一些流行的“谐音梗”;二是教师对新媒体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有待提高。《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新媒体使用及新媒介素养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有接近49.5%的高校青年教师转发过虚假消息,有60.1%的教师不懂如何取舍网络信息。高校教师媒体素养不足成为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与教学的拦路石。[4]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被削弱

虚拟网络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网民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对某事、某现象的意见与态度。新媒体传播形式具有匿名性与即时性的特征,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可以畅所欲言。但由于网络的舆论监管不够完善,一些青年大学生变成了网络键盘侠。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无阻碍式”传播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平台,网络信息呈现出一种繁多与庞杂的状态,大学生身处一个开放的信息媒体空间中,可选择自身需求的信息,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我看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政治素养、政治倾向关注较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情感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新媒体的碎片化与互联网信息的便捷性,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的传统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如果教师自身媒介素养不足,自我教学理念无法跟上新媒体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标准性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会逐渐减弱。[5]

(三)网络平台建设力度不足与协同管控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缺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相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与移动平台的建设都以一些校园活动与讲座,或是一些思想政治纯理论宣传为主,并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不够,而高校党政学工部门整体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各部门联动管控力度不大。因此,要加强学生网络平台舆情监控与完善相关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三、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策略

网络信息如潮水般此消彼长,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一)完善与建构: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平台

在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观点与传播信息,学生思想呈现多种发展趋势。高校应把握新媒体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不断进行创新,借助新媒体优势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高校应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教育聚合力。高校应运营好思想政治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与吸引力,如借鉴共青团中央的虚拟动漫“团团”形象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人物,从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官方媒体,如学习强国App。学习强国是一款内容严肃、全面、健康的官方综合应用软件,高校可以让学生实名注册这一软件,在学习强国这一App上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知识。同时,学习强国具有新媒体“快而准、小而精、抓眼球”等特点,将一些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与新闻内容、人物故事采用抽丝剥茧的方式进行阐述,能有效降低受众的阅读难度,最终减轻受众的阅读负担。国内很多高校都加入了学习强国,实现平台共享资源,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历史等多方面知识,囊括两千多种阅读期刊,以及各类视频、音频学习资源。将学习强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网络教育阵地,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时代的教学效率。[6]

(二)联合与突破:借助新媒体重塑线上线下“三全育人”智慧课堂

高校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需坚持系统化与体系化育人,坚持“三全育人”的教学机制。2020年4月颁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切实增强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类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7]在政策号召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智慧课堂”,运用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新媒体+思政”模式的深度融合,打造网络思政课堂。教师可以使用智慧树、超星学习通、尔雅等高等教育平台辅助教学,充分借助这些平台中的签到、抢答、小组讨论等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借助钉钉、学习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教学软件,结合PPT课件、思想政治学习视频,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精品课程。

(三)学习与保障: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壁垒

1.提升新媒体媒介素养,培养思想政治新媒体思维。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老师认为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提高个人的辨析能力、批判的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辨别与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提升自我媒介素养,完善自我新媒体知识体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与掌握新媒体时代话语表达特征,认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碎片化数据信息。教师用感性的心理体验与视觉化渲染包装,迎合新媒体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用一种数据化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化表达,简化思想政治教育过于严肃的语境与捋清思政理论中的逻辑性,对缺乏理性价值判断与无法辨别真伪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9]不少高校现在着力打造“思政网红”教师,如南航徐川、复旦大学思政网红教师陈果,他们具备个人魅力,敢于创新课堂形式,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网络红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上课率与抬头率,还可以用网络直播形式吸引年轻大学生的目光。2.健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保障机制。健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是在全新思政育人环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长足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需要高校各个学院党支部、团支部、研究生会与学生会,在相关宣传部门、后勤保卫部门等参与下形成互联互通严密高校网络管理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加强新媒体技术培训,对校园网站和新媒体用户加强集中管理,及时删除与筛选各类有害信息以及非法信息,相关网络部门通过提升防火墙技术与安全审计技术、病毒查杀技术等加强校园网络媒体系统建设,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高校还可以联合相关部门对其投入一定物质资源做后盾,进一步保障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

四、结语

第3篇:新媒体教育范文

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达6.68亿,手机网民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88.9%,我国已成为新媒体大国。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认为我国新媒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发展新媒体成为国家战略有3个标志性事件:一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二是中央推出了《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媒体素养的教育较为滞后。

一方面是掌握技术和方法的年轻人缺乏信息及其背后的价值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是年长者对“新”技术使用的渴望与无奈。“媒体素养”的定义来源于西方,指对于各种形式的媒体所具有的获取、解释、分析、评估、使用和创造的能力。媒体既包括电视、报纸、电影、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包含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最早提出媒体素养教育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且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善,内容包括进阶式媒体研究课程及其教育证书考试。1982年,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学校媒体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体素养教育的国家,该国将相关教育单独开设课程,或放到英语课中作为必修内容。媒体素养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媒体如何传输信息、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并具备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新媒体素养教育可以概括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受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获取、分析、创制的能力。新媒体素养教育应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筛选、辨别和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收集、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的能力,质疑及自我表达的媒体技能,信息生产、传播的能力,理解媒体所扮演角色的能力,对未来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的认知,利用网络生存的能力,等等。新媒体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亟待更多的深入研究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新媒体素养教育是面向全体受众的教育,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发不同的教育课程,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终身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

新媒体素养教育是一项全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媒体、民间团体以及教育科研等相关部门,以及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形成政府主导、媒体引导、学校教导的一个教育体系。从政府主导来说,要前瞻性地认识网络高度社会化的风险,坚持建设发展与规范治理并重,走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中央网信办成立以来,按照有关“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指示精神,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得到加强,进入新媒体法制常态化和精细化发展阶段。

从媒体引导来说,新媒体素养意识的自觉更能彰显媒体社会责任。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传播的内容如果不能有效地嵌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通道中,即使内容有价值,也不能真正接触到目标用户。因此,媒体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更要起到引导社会成员的作用。从学校教育来说,应尽快开发建立适合大中小学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针对我国社会实际、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及青少年成长特点的实证研究,探索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素养教育方案和模式,提升青少年对媒介信息资源的准确了解和合理使用的能力。调查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因此,学校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李林英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4篇:新媒体教育范文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研究的理论性强

该书将新媒体新闻传播分为人际、大众、群体和分众传播四种形式,并分析归纳了新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去中心化和大众赋权;新闻传播方向和新闻事件的不确定性;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位移和传播主体的多元;新闻传播形式、媒介、内容的融合化;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传播信息的碎片化。然后,作者采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狂欢广场理论”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消解,运用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来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众传播对接受人群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路径,人们在新媒体中找到了更多的满足感,并且在与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过程中就已经有满足感。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时能够激发出未知的需求,感受到自我认同的力量。上述理论分析逻辑清晰、依据充分、内容详实,能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及发展趋向。

二、从文化心理层面分析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该书从网络舆情和大众文化心理方向具体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效果。首先,作者基于新媒体新闻传播形成网络舆情的两个主要途径——传播新闻信息和个人信息,列举了大量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具体说明了网络舆论形成的特点:一是消解权威,相信网民的声音;二是行使监督权,弥补传统媒体的监督缺位;三是人际传播中的信息变异导致舆论方向的改变。其次,作者从文化心理层面解读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巨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对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的强化和依赖。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开始加强;大众的文化心理开始出现自由和平等的心理诉求,更加重视对弱势群体和底层百姓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情绪对新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扩大和消失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心理层面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从根源上理解新闻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并找到有效增强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性强

第5篇:新媒体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水平

一、新媒体的涵义

媒体是由“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之间相互辅助来推进发展的。我国在汉朝就已经有《邸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报刊。1920年,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在美国诞生。192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在英国诞生,此类事例众多。科学技术发生变革的同时,信息产生与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变。从媒介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角度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主要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以及电子传播这四个发展阶段。当然,每一个发展阶段并不是上一个阶段被下一个阶段完全的取代,而是彼此叠加的过程。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每一个技术时代中,都有代表这个时代特色的“新媒体”。现在的网民已经不再使用2003年以前的第一代互联网传播模式Web1.0,而是使用不断出现的第二代互联网的新型传播模式。比如,以腾讯QQ以及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等等。

二、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1.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新媒体为青少年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事,提供了一个可以完成的虚拟世界。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中,沟通方式是方便及私密的极大的派出了相关因素对新媒体的干扰,使得人们的交流能够在一个安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进行。青少年们在这里能够将自己的看法、意志、观点等自由、自主的表达出来,并且将情感更好地传递。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青少年们才可以普遍形成自主个性与独立意识。与此同时,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高效、方便等特性,也将青少年的自觉能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了便捷的新媒体之后,青少年们能够对信息进行自主浏览,并对学习资料、内容进行选择性的下载,在这种环境下,过去必须依靠教师传授、学校监督的传统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解决掉,并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学习计划。不仅如此,其中大部分青少年能够将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通过一定的方式排解出去,并且从困境中主动地走出。这些青少年们有主见,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观察,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意见,并勇于发表,对于别人的意见也不会盲目的附和,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但需注意的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恰好与某些青少年崇尚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心理相吻合。某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会用虚拟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套准则与他人交往,这种多度对自我奋斗、个人意志的强化是不正确的,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进一步发展的,因此,应当予以正确的指导。

2.价值取向多元,政治信仰淡化。总的来说,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向上的,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的重要性。青少年具有积极进取、思想活跃的特点,对于中国的主导文化能够自觉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能够进行系统地学习及掌握;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认同;对自身综合素质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升,并将自我不断地完善。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生活方式、文化类型、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不仅如此,多元文化也对当代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方面,对人生的重要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观念表示赞同,另一方面,又做不到在自己的行为中真正付诸行动;一方面,能够对接受共产主义理想,并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认同,另一方面,也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过于渺茫。由金钱、官职、成就至上等价值观组成了青少年的多元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对媒体所宣传的“美好生活”非常向往,但是在择业标准上却将高收入、大城市、好单位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将新媒体时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由相对统一走向差异的特点表现了出来,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青少年在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与困惑。

3.思维灵活,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垄断的局面,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被彻彻底底地打破了。在网络织就的这一张信息大网中,青少年可以浏览全球文化、教育、艺术、经济、科学等各种信息。对于青少年来讲,获取与收集信息变得更加方便,青少年的眼界能够得到拓展、见识能够得到进一步增长,不仅如此,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就是说,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们开阔视野、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也逐步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1.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与发展,其中最为瞩目的是,人们沉睡已久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唤醒,人们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与现在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分歧。新媒体的产生,在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加大了青少年在道德价值观念与行为上的选择困难。有学者调查过当前青少年的价值追求与思想观念,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青少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在追求理想方面,对物质越来越重视,对理想目标越来越看轻。在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理想是非常遥远的,是不可触及的,是虚幻且难以把握的,只有现实才是最实惠的;才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才是实在与具体的。因此,他们投入了更多的关心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也更多地关注现实的利益与自身发展的状态,并且通过努力将自己的个人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实惠以及优越。这些青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为自己”,在选择专业时,也是选一些“就业去向好”“工资待遇高”的专业,在学习中也是看重技术,而轻视理论基础。

2.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在对青少年责任感进行培养这一方面,媒体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当中,直接学习的榜样是极为重要的。比如,同事与同事、老师对青少年,父母对子女,都存在直接学习的机会与榜样。但是,青少年们作为具有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创新意识的新一代接班人,从媒体提供观察学习对象的质量、数量、效率以及社会学习的效果来看,青少年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都比较强。大众传媒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宣传正面的榜样事迹以及榜样形象,为青少年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从2003年推出了年度优秀人物评选节目《感动中国》,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与群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很好的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彰显青少年主体性。青少年群体正处于青年时期,该时期是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趋于完善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大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或促进或妨碍的影响。在现在的社会中,开放的信息环境使得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在德育工作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青少年在进行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学习的时候,以自身的道德需要以及实际的道德情境为依据,自由且自主的选择相关的道德知识,并对道德事件进行评价。青少年在德育活动中能够逐步将主体性先露出来,从而有效的改变了过去青少年在德育中的被动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德育的时效性。

四、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创新

1.以“红色网站”建设为中心的主体策略。新媒体时代的德育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目前,德育者已经不再是唯一思想行为的重要影响力量与信息的重要传播者,通过网络新媒体的互动各种网站、网页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教育者的作用。因而,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积极地开发并共享,尽快的建立起青少年喜爱的,并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征的红色网站,稳步推进,进而构建起区域性,甚至全国性、全球性的德育网络体系,还要尽量地在网上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阵地。

2.指导和防控相结合的政府策略。在网络媒体逐渐普及的同时,相较于传统媒体,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难,已经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或者高压办法来阻止,甚至禁止上网的行为。必须通过网上讨论、开办讲座等疏导形式,教导青少年学会怎样在网上获取所需信息;怎样识别错误、虚假言论;怎样树立正确的上网意图;怎样培养正确的网络人格,以及怎样有效地在虚拟网络中进行自我管理,并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3.以网络内外联动为中心的技术策略。德育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必须是这方面的专家。将网络德育工作这一阵地有效占领,并且要准确的掌握切入点,做好德育教育的现实工作,构建全面覆盖、立体式交叉网络。在传统媒体中,电视为人们提供各种生动有趣的素材,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视听需求。绝大多数人在传统媒体下所受到的广播影响都是面对面的,并且是直接的。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是不通过言语进行交流的途径。报纸是人们自我陈述的世界,人们借由报纸可以获得参与的机会。因而,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合作。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对网络媒体进行科学的介绍。在面对青少年网民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时,德育工作者仅仅依靠提供正面信息是难以达到德育教育目标的。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交互性等优势,组织广大请青少年在网络上进行讨论,或是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青少年网民进行面双向讨论、沟通、交流,将网络媒体的渗透力、辐射力、感召力、吸引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德育。网络德育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方法论、世界观等,网络德育的产生解决了德育教育主客观相统一的问题。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使青少年能够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以及方法论,提高青少年识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抵抗伪科学以及封建迷信活动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尽可能的促进网络受众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培育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和指导青少年的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二是网络政治教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通过信息技术占据了网络世界的大部分空间,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利用互联网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互联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已然他们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些青少年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着政治信仰危机和思想迷茫的考验。有些青少年政治意识淡薄,沉迷于网络空间。党和政府也认识到了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做好“引导思想,规范行为”的工作,换句话说,也就是使青少年形成一个主流的、正确的价值信念,形成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只有在这种信念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我国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担充分运用互联网展开相应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为国家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师帅.新媒体对青少年道德认识形成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8):61-62.

[2]周纯.论新媒体时代德育的创新维度[J].学校党建与德育,2014,(22):14-15.

[3]朱妍婕.论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4-6.

[4]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05):67-7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