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

第1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新媒体 电视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任何一种崭新的媒介出现,都会对旧媒介形成一定的冲击,广播出现时如此,电视出现时也如此,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同样引起了关于传统媒体能否生存的激烈争论。

新媒体自问世以来就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特点一信息海量、时效快捷、互动性强,这些特点似乎更为符合市场需求和传媒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电视媒体自身的优势一公信力强,政策优势明显,覆盖率高,原创的内容资源。

由此可见,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两者的互动,渗透才能获得共赢。

一、媒介融合的趋势

媒介的融合首先是技术上的融合。媒介融合根本和直接的诱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播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其次,媒介融合是内容上的融合。数字化使各媒体产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础,这给产品的整合带来了便利。各个媒体的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并根据各自的传播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重组和分装,市场中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和更为丰富的内容,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再次,媒介融合还是产业上的融合,不能把媒介融合简单的理解为电视节目的数字化,等同于多媒体叠加和电视节目的多向分布。单一的“视频+网站+手机”形式并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竞争的角度来讲,传统电视媒体发展新媒体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传统媒体有真正的原创的内容资源,这是很多新媒体所不具备的;另外传统媒体在广告经营上还有自身的优势,和一些传统行业的客户有比较长期的合作经验,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那么,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新媒体要逐渐吸收消化融解转化这些优势,实现其自身价值,弥补自身的缺憾。

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在竞争中加快相互融合,尤其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的融合将加速呈现,二者之间的界限将不断被突破,这也将推动传媒业的全面升级。融合新媒体,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将更加展现突出,也将注入新的活力;融合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也将不断冲破自身局限,完善视频音频内容来源,播放渠道等。

二、把握机遇,寻找突破

从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到现在也已经有了将近半个世纪了,而从1998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第一次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开始,新媒体也才发展了不到二十年的历史,然后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里,新媒体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电视媒体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中央电视台对原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运营中央电视台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资源;凤凰卫视也对凤凰网进行改组,成立了凤凰新媒体,其后,又与中国移动进行合作,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向大陆用户拓展其节目内容和服务。

随着受众分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碎片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碎片化”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尽管新旧媒体存在差异,但从本质而言,作为媒介,作为服务受众、为观众提供传媒产品的组织机构,两者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但新媒体技术毕竟不同以往的媒介生态,新旧媒体之间的“替代性”远远大于“补充性”。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在内容传输、播出模式、受众参与、互动性等方面与传统电视有很大的,而且质量上也有了提高。

新媒体的发展是一种历史趋势,是一种规律。对于传统媒体,失去新媒体就等于失去了未来,但目前各电视媒体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目前电视台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广告,虽然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鼓舞了无数人的信心,即使新媒体更多的是投入而不是收获。另一方面,谁也无法否认新媒体对未来电视的重大影响。因此许多电视传媒目前将新媒体只是视为传统媒体的延伸,作为现有播出渠道的补充,新媒体的播出内容几乎完全照搬传统电视。而新旧媒体同质化的节目内容又使受众更趋向于免费的传统电视,而不愿选择成本较高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下的新媒体步履维艰。

所以,二者要在受众需求上下工夫,在逆境中寻找机会,突破发展瓶颈。

三、整合资源,顺应趋势

当前,媒体的同质竞争日趋激烈,各频道和节目之间存在形象相似,相互干扰竞争的普遍问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媒介融合使得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点更加广泛和多元,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传统电视媒体需要通过与新媒体的整合,更好的开拓市场,吸引更多受众。同时,传统电视媒体拥有强大的品牌资源优势,通过媒介融合能够扩大其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效益,而处在上升期的新媒体也急需构建自己的品牌来提升知名度、培养忠实受众。新旧媒体可以在各自媒介市场中实现优势互补,打造一个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平台,从而拉动整个产业链,为资源的再度延伸和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新旧媒体之间的“替代性”远远大于“补充性”。要想不被狼吞掉,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成狼。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电视传媒与其等待被慢慢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淘汰,还不如自己将新媒体放在与传统媒体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根据新媒体的产业性质,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包括新内容形式、新的内容制作方式、新渠道、新的推广方式、新的业务模式等等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从而掌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2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国广播 广播理论 理论研究

2011年,中国广播是在国家“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一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中国广播进入了多元发展的新时期。这一年,广播理论研究继续沿着务实与理性的方向拓展,与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结合得愈加紧密。2011年的中国广播理论研究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发展趋势、广播产业化发展与经营、广播多元化发展战略、广播媒介批评、广播战线“走转改”实践等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热情和较多的关注。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和数字技术不断影响着媒介的生存环境和传播方式。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媒介研究的重要课题。2011年是国务院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第二年,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借助新媒体衍生出一些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形态。相关研究一致认为,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媒介融合为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有学者就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出现多种衍生形式,如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广播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了用户对多形态信息传播的接受需求,传统广播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先天性缺陷恰恰成就了广播移动性和伴随性的优势。研究指出,“内容为王,受众为本”是广播媒体恒久不变的追求,它要求广播从业者以创优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将内容做好、节目做精。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广播将会以传统广播为主,网络广播、手机广播为辅的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向前推进,每一种广播形态都有其生存空间和受众市场,但不论形态如何衍变,坚持按广播的传播规律办广播,强化内容建设都是未来广播发展的第一要务。①

有研究者提出“内容为王是广播生存之本”,随着今后“内容”作为知识产权的理念进一步明晰,内容仍然是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广播对抗新兴媒体的“重兵器”。如何生产出符合市场、技术、时代和群众需求的内容成为解决广播生存的关键性问题,基于广播受众用户化、收听碎片化与内容分众化的趋势,广播在内容生产上应充分体现个性化需求,培养节目品牌和主持人品牌,拓宽新媒体思路,让广播进入更为广泛的传播环节。②还有研究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信息及节目资源,建立媒体资料数据库与用户分析数据库,对音频资料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结构化入库,以满足多媒体受众对内容选择的需求。

二、广播产业化发展和经营研究

2011年,中央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配合国家近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国广播业置身于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又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广播业依然面临着经济体量小、收入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寻求破解良策。对此,有广播业者对广播产业化发展和经营管理进行了思考,相关研究一方面对产业本身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审视,另一方面对我国广播产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

有研究指出,广播产业经营中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产业链短,延展性、辅业务弱,发展后劲不足,专题广告收入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对外合作、资本运营手段少,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难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规模效应,广播电视横向联合呆滞,广播呈现弱化现象。在广播产业化过程中,事业产业切割不彻底,市场运营方面存在欠缺等。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目前传媒业的发展态势及政策环境,有研究者从产业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出突破发展瓶颈的设想和建议,即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产业发展理念,以政策为先导,以资源为基础,以机制为保障,通过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调整和资源业务整合,培育产业运营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广播产业。③

广播经营研究涉及广播经营的宏观内容、发展策略、广播营销、品牌经营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广播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打造专业频率广播、推动广播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广播经营的重要策略。有业界研究者就以北京交通广播的品牌发展之路,对广播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思考,提出应利用媒体优势,扩大外延,形成产业链。研究指出,广播进行市场化经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其他产业是可以尝试的路径。在不改变主业的基础上,立体利用资源获得多重收益,利用媒体资源优势涉足其他领域,是一条值得探索但又要慎重尝试的道路。在整个媒体市场风云变幻的态势下,广播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更高层次的竞争中夺得先机、拔得头筹,是需要不断认真求索的课题,需要当代广播人深入探讨、仔细论证,在总结经验教训和汲取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④

三、广播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

第3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出现后,网络营销成为各行各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模式。从广义概念上来看,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包括Internet企业内部网、EDI行业系统专线网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开展的营销活动。而从狭义角度来看,网络营销则指组织或个人基于开放便捷的互联网络,对产品、服务所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需求的全过程。

社会化的营销行为经由数字化技术的改进而转战虚拟的互联网空间,数字技术使得以往互不相干的各种传播媒介具备了相互融合、汇流的基础。信号格式的统一,配合传输通道的串联,媒体产业的数字化变革已日渐深入,新媒体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加优质的产业链。这就是数字化网络营销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现阶段,中国已经拥有一批优秀的致力于网络营销的企业,诸如提供搜索服务的百度、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大型综合网络门户的腾迅等,互联网企业的进入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但只是整个市场组成的一小部分,来自各行各业的参与,已经将网络营销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据国内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CNZZ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已达到100亿元,2010年,国内网络营销市场规模则有望达到257亿元。可见,中国的网络营销市场正逐渐走向深层探索,其间的利弊风险依然存在,但是,良好发展前景已经初露端倪,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网民结构“量质”并存网络营销市场增长强劲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中国网民规模增长有所放缓。

1、手机上网成互联网用户新的增长点。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46亿人,较2008年增长7600万。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3070万,占整体网民的8%。

2、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使用率迅速攀升,其中,手机增长率98.3%,笔记本电脑增长率为42.4%,而台式机的增长率仅有5.8%。

3、中国互联网影响显现从娱乐化向消费商务型转型的趋势。网络音乐、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成最主要网络应用。09年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旅游预订、网络炒股、网上银行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分别增长了77.9%、67.0%、62.3%和45.9%。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CNNIC的统计报告,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应用正体现出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的显著趋势。庞大的受众群是网络营销市场发展的根基,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年龄结构多元化,农村网民快速增长。随着网民结构变迁,更多的行业适合网络营销,这无疑成为中国网络营销市场长远的增长动力。

据艾瑞咨询集团出具的监测报告显示:2001-2006年,IT产品类行业一直占据网络广告投放费用第一,但2007-2008两年,交通类行业一跃成为网络广告投放的翘首。房地产行业投放费用从2005年开始发力,开始更多尝试网络广告,2008年,服装类行业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互联网广告投放行业已经由IT产品类行业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多行业并驾齐驱。至2009年底,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已达到100亿元;2010年,国内网络营销市场规模则有望达到257亿元。网民结构“量质”并存、日趋优化,从而带来了市场需求空间与购买力的增长,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营销市场的发展。

网络广告多元整合营销模式日渐成熟

网络营销在中国经历了初期简单的广告、邮件推广阶段之后,正逐步走向多元化的整合发展,营销模式日渐成熟。效果营销、口碑营销、整合传播营销等营销模式逐渐成为现今网络营销市场的主流趋势。

1、效果营销需求强烈,搜索引擎成为核心驱动力。效果营销就是按效果计费,广告主根据广告后的行为数量与会员进行费用结算。这种后付费的结算行为对于广告主来说,规避了投入的风险。效果营销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上,传统的传播目标也是网上推广的效果目标,流量的多少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流量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才能使广告在投放后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效果营销的效力无限放大,而搜索引擎也因为其广告的效果较好成为企业投放网络广告的首选。

2、口碑营销多元发展,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口碑是指在互联网媒体给予消费者讨论品牌和产品的机会,让消费者产生与品牌相关的互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产生正面的积极地评价及推荐等行为,将会有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决策。DCCI的研究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品牌的线上接触,散落在不同的接触点,有的接触点覆盖的品牌受众更多,而有的接触点传递的品牌信息更多,还有一类接触点受众接触品牌的时间更长。网络营销密切了企业与自己的消费者在不同接触点的沟通,能够提供消费者不同的产品体验机会,如果方法得当,将会把一个接触点变为品牌营销的真正的引爆点。目前在对口碑的效果评估方面,也有了一些定量的指标进行分析,如正负面口碑数量、关键字排行、含有品牌信息页面的浏览量、关注度、黏着度、以及受众的用户特征等,都让口碑变得更加可测。

3、整合营销覆盖广泛,跨媒介传播多维增长。由于网民的媒体接触习惯日趋多元化,广告主的媒体选择也日趋复杂,整合营销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领域内的跨媒介营销雏形正逐步形成。随着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大众已然处于泛媒体时代,在受众端,媒体是连续的;但在媒体端,各个媒体是孤立的,这为营销带来很大的困惑。如何有效掌控各个媒体,实现多媒体配合条件下的有效覆盖,以及跨媒体的用户行为追踪,成为实现跨媒介营销的核心问题。

从上述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不再是单一的企业制定和执行的业务活动,而是有消费者参与的营销活动。从而使网络营销更容易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专业化趋势。网络营销最主要的趋势是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真正的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迈进。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57.4亿元,环比增长26.2%,其中网络服务类行业的广告投放费用在第三季度出现强势增长,一跃成为网络广告投放费用最多的行业。另外,互联网广告主的数量也急剧升温,出现多元化趋势,房地产类、网络服务类、交通类、IT产品类以及家居装饰类的广告主成为网络广告的支柱行业。无论是从网络广告的投放费用,还是从广告主数量上来讲,网络营销都显示了强劲的竞争力,是未来广告主营销战场的必争之地。

广告市场规范市场集中度提高

自08年开始,中国广告市场中基于产业链的整合成为网络广告公司最为显著的趋势,经济危机成为资本战略布局最佳时机,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如图1所示,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61.2亿元,相对2007年的40.8亿元增长了50.0%。近年来,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增长至75.1亿元,增长率达22.7%,预计2010年将达到101.7亿元,增长率达35.4%。

随着广告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品牌广告主进一步增加对互动投放、网络营销的重视,广告主对网络投放的媒介选择难度加大,在投放过程中会更加依赖于公司的意见。注:网络广告收入指网络广告公司在媒介费(媒介购买差价收入)和服务费(媒介计划、创意等收入)两大方面的收入。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在对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年度数据分析研究中总结得出的“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发展趋势”显示,国内的广告市场日渐成熟,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本土广告将在资本整合的压力下进一步提升自身业务实力。外资跨国广告营销机构将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投资、资源整合、互动营销布局力度。

2、市场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广告增长速度放缓。互联网媒介的碎片化,导致广告主投放的难度加大,网络广告公司的的垄断与集中则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3、创意、技术的创新会对网络广告效果产生有效促进。“媒介效果”会成为广告公司制胜的关键。广告主选择广告投放会更加理智,这会直接导致网络广告公司不仅要向广告主提供媒介价格低的网站,更重要的是提供媒介广告效果好的网站。这就需要公司既要了解真正对用户购买有影响力的媒介分布,同时,也要提供网络媒介建设意见,改善自身广告营销效果,以实现双赢。

4、资本运作引领网络广告新布局,未来或将进一步垄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产业链整合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网络广告市场的产业链整合似乎成为一条明显的趋势。

5、网络媒介的精准营销技术将成为媒介与争夺话语权的关键。网络媒介在商在集中采购阶段,强势话语权的影响下,已经无法与商分庭抗礼。但是,网络媒介对精准营销技术以及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的各种技术、服务手段的更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不仅会引领网络媒介的竞争、洗牌,也会在与网络广告的竞争中更有发言权。

7、公司协助下的网络媒介的整合营销仍将是广告主投放的首选。随着广告主对网络广告形式、效果的认知逐渐加深,广告主会更多的选择网络广告作为投放的选择,而依赖于公司的网络媒介的整合营销将会是广告主投放的主要形式,单一的媒介投放计划不但会增加投放的风险,效果比整合营销也逊色不少,因此,理性的广告主会采用网络媒介的整合营销策略。

8、专注于互联网营销的公司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分众将非互联网业务出售给新浪,不仅将缩短自己的业务链条,充分发挥自身在、渠道、销售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互联网的精准广告,更加清晰专注于面向互联网的技术、营销等。

因此,未来在互联网领域专注于互联网的营销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市场充满机遇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媒体并愈发成为原有各类媒体的集大成者。如果说,互联网从兴起到爆发式增长再到低迷调整直至理性发展,是价值链自我调整与探索的过程,那么,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则是互联网经济理性回归之后下一个市场空间。

2009年是3G业务元年,电信运营商在重组后大力发展融合业务的同时,更将3G移动互联网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市场竞争激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如图2所示),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由此,带来无线广告市场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扩大(见图3);更多的中小企业选择成本低廉、效果直接的无线互联网投放;3G业务发展都将成就无线广告市场的高速发展。未来的移动营销市场将成为网络营销市场中最具潜力的市场份额,同时也给整个市场模式的变革带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小结

第4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发展趋势 竞争 地域性差别 宏观控制

传媒行业在传统意义上以及很多资料上显示的定义是传播信息以及知识的行业,它是十分特殊的行业因为它的涉及领域极为之广,载体也是各种各样,例如:图片、文字、语言、声音、影像、符号等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老百姓生活质量高的体现无非就是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而传媒业的兴起正是代表着一个国家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现代传媒逐渐成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实力较量的主要参照之一。一旦一个市场被打开,就会不断涌入新客户和运营机构,因此传媒行业不断增加,随之也带来了竞争激烈的状况加剧,由于我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于传媒行业必然起到了支持鼓励管理的作用,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本文简要分析一下近几年来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几年来传媒行业呈现以下状态:

第一,传媒行业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取得利润,因此结合其特点,传媒行业都是开展多元化业务发展方向,比如杂志、电影、图书、音像制品等,传媒本质仍然是个信息服务业,多元化的业务使得客户的满意程度越高,由此取得的利润越发可观。

第二,传媒行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一般来说传媒行业兴起越迅速,这也是由于传媒行业消费群体的限制,国内统一的传媒市场短期之内也不可能形成。

第三,新兴产业必然涌入大量群体,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不可避免,然而这样的机制一方面带动了产业迅速崛起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内部竞争的激烈性,但由于传媒行业与国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自身具有的政治性和经济性使得政府对传媒行业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传媒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政府的管控之下,经营传媒行业的人是政府支持的少部分人,他们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殊权利实施垄断经营,获取高额利润,这样的行业在我们仍然被传统行业占据的社会中尤为突出,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分取一杯羹,另一方面,现代传媒行业的技术与网络系统都需要高额巨大的定期投入,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型媒体的进入与生存,为具有强大实力也就是有政府支持的媒体提供了保障与竞争优势。

通过上面几点并结合实际,中国传媒行业前景光明,在未来几年仍旧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这样的发展离不开近几年人们开始全面普及运用互联网的功劳,移动和网络媒体必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并远高于其他媒体速度,而图书出版虽然速度不及前两项,但仍然会占据主要地位,这也就带来了传媒行业电子化的转变,从纸质传播到电子传播,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普及率升高,服务范围愈发变大,市场化趋势也会愈发明显,目前我国传媒行业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但顺着这个趋势,在市场化这样的趋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西方国家的阻挠与西方传媒业的压力,但由于这个行业在全世界都属于新事物,因此只要政府多加扶持管理,我们国家的传媒行业就可以逐步实现规模化和全球化,迅速扩大产业规模,然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传媒行业想要得到大力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支持,但是由于传媒行业自身的政治性和经济性,让它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一个国家的传媒行业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政府地宣传工具,想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必须按着政府的领导走,不可能按照传媒行业内的人自己想法随心所欲地宣传自己想要说的话,以防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政府总是牢牢控制着传媒行业,这也一定程度上矛盾地局限了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

而在多元化的传媒行业产品中,电影与电视剧是近期最受人们欢迎也是盈利最毒偶的产品,不论是电视连续剧还是网络剧的涌现亦或是电影票房的一次次突破都是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体现之一,资本市场中,万达院线,中文在线,光线传媒等股价大升,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248亿,电影产业爆炸性发展的趋势将会继续保持,在电影电视两大巨头都呈现有利发展的趋势下,网络剧的出现就显得十分自然,影视传媒与当今最热的互联网合作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网络剧的崛起与大热一方面突出了互联网对传媒行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宣布了一条全新产业链的产生,并且在互联网大热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剧,电影也不单单局限在它们原有的环境中,也都与互联网进行了合作,例如根据同名人气网络小说改编的《花千骨》电视连续剧不仅在湖南卫视热播,并且也同时在芒果tv手机软件上直播,收视率上涨的同时,网络播放量也居高不下,之后与爱奇艺合作,爱奇艺获得了《花千骨》的独家网络版权,同时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点击量,从这样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互联网最早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对传媒行业带来的影响无疑在一步步加深,通过广播和报刊市场已经进入了缓慢的衰退的过程中,电影票房收入和电视广告市场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我们就不难得出互联网对于传媒行业的强大推动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媒行业迅速发展,电影,音乐,动漫等等领域的商业拓展都发展起来,也就是新媒体,一般指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新的传播方式,通过新的饿终端平台以及包括新的用手段的媒体形态,比如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下载,浏览所需要的媒体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电视节目和内容,对于新媒体而言,它点对点和互动性使得传播速度越发迅速,在此背景下,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的合作也发生了新变化,在电视直播和在线互动的结合,开辟了一套全新的模式,为我国的整体经济伐善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受此因素影响,互联网进入电影上游制造业也必定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具有资本优势,普通资金充裕,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突飞猛进,投资电影也是成为互联网企业未来收益的重点,另一方面,发力电影有助于提高互联网企业竞争的实力,这样的企业大都与视频分不开联系,进入电影产业将提高网站的用户数量,提高竞争实力,这样的背景下,也同时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发展,实现双赢的这一战略必定成为大势。

以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业务,作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正以锐不可当的势头,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而深刻的改革。

中国的传媒行业在今年的发展中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传媒行业也获得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文化部,发改委等联合召开过会宣布表示将出台七项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文化传媒板块在此政策出台后大涨,截止收盘时,中文在线上市首日秒杀涨停,光线传媒涨停,券商人士分析给出,文化传媒股虽然经过前期持续调整,多数股价较低,结合国家政策扶持,板块龙头个股可能会有机会。在媒体体制改革后,更是使得一些新的网络媒体参与进来,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与传统的媒体进行博弈,在发展历史和资源上虽然处于比较劣势状态,但是快捷的特性以及现代人的依赖和极低的价格使得互联网为平台的媒体在广告等多方面有着惊人的优势,网络媒体的发展势必是我国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项目,以后的电视广播向多元化的网络媒体平台转型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沈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经营思路[J].新闻前哨,2013,(06).

[2]崔保国,何丹嵋.中国传媒发展趋势与展望[J].声屏世界,2014,(06).

[3]莫智勇.数字技术传播下电视传媒转型研究[J].江淮论坛,2012,(01).

第5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新媒体 新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已达到2.77亿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新媒体产业在国家经济总量的贡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中国新媒体产业的竞争创新能力也在经受着考验。“现在的‘三屏合一’(手机、电视和PC)和‘三网合一’是2011年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对于中国来讲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成为中国新媒体在今后十年非常重要的基础。在中国建立覆盖更广、性能更高的宽带网络基础,以宽带为支撑向内容和终端的两方面延伸,将是中国新媒体发展一个关键点。”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说。

“下一代互联网”指的是在保持现有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在IPv6平台上,攻克重大技术挑战和开发新的革命应用。IPv6是互联网网络互联IP协议的第六版,也是下一代互联网中的核心与关键性标志协议。

我国在发展互联网方面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IP地址的短缺。如今全球IPv4地址目前已经分配完毕,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仅拥有0.2个IPv4地址,IP地址不够成为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亟需下一代互联网来解决。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的IPv6网站正式开通。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首次利用IPv6搭建官方网站,让全球的IPv6用户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享受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主任李崇荣教授说,“整个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的工作历时七八年,在国际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我们也成为了互联网标准组织中的第二大国,引领了某些技术的开发和标准制定,并且在互联网组织技术和治理方面也有了初步的话语权”。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媒体融合的动力、难点和趋势

媒体融合是信息生产力发展引发的变革。到目前为止,国内大规模的媒体融合还在起步阶段,媒体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报纸与网络之间以及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但是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今后必将迎来媒体深度融合的阶段。

媒体融合的狭义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教授对媒体融合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现在媒体融合发生在四个层面,一是技术融合,引起了媒体形态的变化;二是业务融合,引起了组织管理的变化;三是媒介产业的融合,体现在媒体业态的变化;四是组织、产权融合,体现媒体生态变化。”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也是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崔保国指出,媒体融合发生的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受众的需求是媒介融合最基本的推动力。二是技术的推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是这十几年来最关键的三项技术。三是市场的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四是生产,实际上是由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消费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媒介融合。

从媒体层面上来说,在这种媒介融合的新局面下,新媒体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传统媒体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崔保国指出了两条出路,一种是传统媒体应对媒体融合而进行的转型,比如报网融合,手机报、数据库,电子书籍,还有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另一种是针对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全媒体的发展模式。但是全媒体的发展模式只适合大型传媒集团,如果每家都建立全媒体模式,反而造成社会传媒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南方报业集团现有“十一报”、“八刊”、“五网”、“一个出版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型传媒集团。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对于南方报业集团而言,全媒体转型成为了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南方报业实施了媒体聚合战略,一方面不断巩固和扩大传统媒体阵地,另一方面在聚合的基础上不断加快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以求获得更好更优的发展动能和效益。

媒体融合时代的盈利模式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的盈利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对新媒体而言,尼尔森在线研究北京公司总经理李昕认为,现在盈利模式最多的还是广告。广告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媒体网站上的赞助类的广告,还有一类现在也比较多的就是在免费内容里嵌入的广告。第二种是增值服务,比如各种平台上的应用下载。

“很多人其实想做收费模式,但收费模式在全世界来讲失败的案例远远多于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免费加广告虽然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模式,但是盈利周期非常长,大概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才能盈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说。

目前,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而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成为各界争相探讨的话题。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认为,谁能够提供移动应用的终端,在硬件领域就占先,在系统领域就占先,谁能够提供在移动状态下人们所愿意付费的应用,这就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

然而,对传统媒体而言,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旧有的单一依附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传统媒体亟需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和转型。缔元信CEO秦雯表示,内容永远为王,不可能所有企业都像腾讯那样,也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去介入到产业链的很下游或者很上游。我们的产品优势在哪儿,作为一个媒体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把内容做好,这可能是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媒体背景的企业面向媒体融合整个大变革时代一个最容易前进的方面。微博的出现甚至未来包括移动互联网很多应用的出现,其实给传统媒体保持了品牌和发扬品牌提供很好的机会。

第6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业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网红;产业融合

新媒体是运用数字技术,凭借无线网络、卫星等渠道和手机、电视等终端向用户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新媒体在空间上和传统媒体是相对应的,新媒体将数字进行压缩,并凭借无线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容量大、交互性强、实时性的特点,将信息跨越空间实现了全球化的传播。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媒体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壁垒进一步打破,方便了信息传播。新媒体具有个性化明显、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信息及时的特点,其通过数据连接着一切,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能够智能融合,技术化手段的突破也将有助于新媒体实现产业生态的融合。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新媒体电商应运而生,当前,新媒体电商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本文即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新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对各行各业有了更深入的影响,其影响着“四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而新媒体行业在这“四新经济”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融合发展。(一)新技术。新媒体行业表现形式多样,各类信息可以凭借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而其中做凭借的媒介就给新媒体行业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以5G技术来说,5G技术在2019年投入使用,该技术逐渐投入到了商用当中,5G技术对于新媒体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VR、AR、MR的有效落地,进一步推动了万物互联。一方面,新媒体基础发展迅速,同时这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5G技术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需要落地实施、使用调试、不断试错,两者的结合在满足各行需求的同时也赋能了产业,5G技术有助于媒体行业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比如通过5G技术,实时高清渲染视频的传播得以实现,并且对于接收方而言,对本地计算机的能力的需求有所下降,这有助于大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网络延时得到控制,不仅使得高清视频传播变得方便快捷,还可以使得AR/VR这些对时延和画质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得到更好地发展,这让互联网通信业、零售行业、广告行业等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新产业与新业态。新媒体+新产业不仅是业态的叠加,其更是一个资源重新组合、价值再塑造、行业融合与赋能的过程,最终能够产生新的媒体生态体系,并且在这个生态体系下产生新的产业生态。新媒体与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滋生出了新的行业和产业,如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行业都是在新媒体与各种产业融合的趋势下发展而来。短视频行业是我国2019年来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产品形态,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领域用户具有极高的活跃度,5G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使得短视频行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得以对更多的用户和场景敞开。当前,在生活中运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对浏览短视频已经成为了诸多消费者的习惯,这使得短视频的发展更加势不可挡,逐渐成为了各大品牌、组织、机构宣传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催生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如零售行业的营销方式随着短视频的加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直播带货”“网红经济”“KOL营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线下线上的产品在线上“直播带货”进一步促使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给零售行业的业态革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新媒体行业与各行业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更是由此产生了诸多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新模式。信息围绕着人们的生活,目前,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够获得很多的信息,新媒体平台是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实体经济在新媒体的促使下能够获得赋能,通过数据,新媒体行业和其他行业得到有效链接,行业之间的链接不仅只是单纯的业务沟通,它们更主动地融合互生,大到产业与行业,小到新模式的产生。新模式的产生主要是各行业凭借新媒体的渠道和途径创新自身发展,形成新的模式。例如,对于新闻行业来说,在新媒体的发展下,新闻媒体得以一边将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挂入互联网平台,一边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新的影响力和运营能力,强化报网互动,强化品牌形象,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以更好看的报纸、更迅捷的新闻,服务用户、传播价值。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探讨

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当前关于新媒体电商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新媒体电商一般指的是新媒体行业和电商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或者电商行业运用新媒体作为途径进行营销和销售的模式。本文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中面临的阻碍进行归纳总结:(一)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创新。新媒体为当前的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短视频与直播、社群及小程序、跨领域KOL及网红都逐渐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途径。当前,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发展迅速,直播行业在熊猫tv等大型平台倒闭之后,斗鱼和虎牙平台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在直播行业起到了带头作用,诸多网红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借助于直播平台带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淘宝也开通了直播频道,为消费者提供碎片化的、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的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的沉浸体验,使得用户获得更高的参与感,进一步使得消费者的试错成本得到控制,进而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购买欲望,为商家和产品都带来了很好的人气。社群和小程序当前也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渠道,微信群已经成为了每个微信用户都会使用到的功能,运用微信群进行营销,具有一站式、支付快捷、目标受众针对化、实时性的优势,诸多电商企业逐渐深入到微信社群中,甚至逐渐“微商化”,通过微信群的渠道来商品和企业信息,能够有助于商家和消费者间互动关系的维护,相对于互联网信息而言,社群能够进一步缩小受众对于信息接收的范围,有效规避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冗杂、信息过载、难以筛选的问题,使得用户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时能够更加自如。加上当前微信小程序处于不断优化中,其具有丰富的流量入口和使用场景,能带给用户良好的体现,通过小程序能够实现很多的服务功能,有助于电商的营销生态的形成。传统的电商要获取流量大多是通过seo搜索优化来实现,但是目前这样的优化途径竞争非常激烈,诸多企业都通过B2B平台来进行竞价排名,资金需求量巨大,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社交电商则有所不同,社交电商能够更方便地实现跨领域合作,通过KOL及网红来对用户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受众对于网红这类个体的信任和喜爱转化成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和忠诚,从而进行推广营销。这样的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率和更低的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从微观上来说,商家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积累自身流量,聚集目标领域的粉丝,从而通过卖货和广告流量来变现;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运用KOL及网红进行跨界合作,实现内容的价值,在“产品-平台-跨领域KOL及网红-受众”之间形成活跃的互动,并将这种互动转化为受众的兴趣和购买力,这对于商家而言是一种常见且受用的变现途径。总而言之,当前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新媒体+电商”的模式发展迅速,尤其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和疫后时期,由于不方便去实体店,消费者们大多通过线上渠道购物,诸多线下的商家也转战线上,线上竞争也日益激烈,拓展营销途径、丰富营销内容成为了商家的必然选择,而新媒体就为商家们提供了诸多机会。(二)新媒体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新媒体作为内容和信息展示的平台,其也能够展示商品和商家信息,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新媒体平台对于电商的作用不仅是营销、引流,更多的商家还直接将新媒体作为销售的平台。以微信为例,根据《中国微信小程序电商应用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9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达到2.91亿(见图1),对于移动电商市场,微信小程序就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其在2017年兴起,凭借微信平台的社交属性,相对于App而言在流量获取上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微信电商是当前电商商家致力于开拓的一个重要领域,微信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保持高速的增长。当前,许多电商将销售渠道设立到微信上,通过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培养用户习惯、用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等手段将微信与电商充分结合,打造出一条基于微信社群的电商的销售渠道。首先是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很多导购类的自媒体,针对特定人群推荐每个品类中最优质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推介的页面上直接付款购买,成为时下电商与新媒体融合的典范。其次是培养用户习惯,在基于微信进行的商业行为中,培养用户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用户的习惯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特别是在移动端的消费,目前,通过微信端,消费者可以进行酒店、车辆、外卖等的预定,这些都是属于用户消费频率很高的场景,消费者在社交的同时“顺便”进行了消费,方便快捷,也便于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再次是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当前营销发展的趋势是沉浸式、体验式和场景化,微信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能够将公众号、App、实体店和电商网站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拼接,微信具有多元化的开放流量的入口,加上微信用户已经形成的社交圈,微信一定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新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微信平台购物势必能获得更多的互动和体验,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新媒体不仅是电商重要的营销渠道,更能够成为电商重要的销售渠道,在微信设立销售端口甚至于线上门店已经成为当前部分电商的选择。新媒体由于其的强互动性,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培育消费者的习惯,其作为电商的销售渠道颇具发展潜力。(三)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困境分析。当前,新媒体电商虽然发展迅速,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其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随着新媒体热潮的冲击,电商行业在原有的营销和经营模式中看到了曙光,纷纷试水新媒体营销,直播带货、推文广告、社交推广等一时间充斥着电商行业,然而,很多电商商家在其中对各种营销和经营模式试水,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商家过于关注的是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认为将产品拿去直播、拿去写成文案推广就能吸引到客户购买,然而,无论是怎样的营销模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成销售,如果商家过于注重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而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的话,将势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容易造成引流大,但是成交少的局面,使得转化率低。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能够丰富消费者的体验,吸引客流,这是新媒体营销的优势,然而要促使消费者留存,进行消费甚至复购,与产品和营销的过程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是分不开的,只有产品切实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营销过程带给了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新媒体电商才能被商家更好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例如当前火热的网红直播电商模式,充分利用网红带来的粉丝效益,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但是网红的直播门槛较低,没有所谓的标准,网红爆红所吸引的粉丝迅速地转为商业价值。随着电商直播的发展,很多网红将视野放在电商平台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利用粉丝大量吸金。但是,随着网红数量的增加,很多店铺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也让消费者对于网红主播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外,网络直播门槛比较低,同时厂商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从网红的商业价值以及厂商的成本出发,进而造成了同质化竞争严重,让消费者面对大量的直播,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同质化竞争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网红直播模式的混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质化的竞争,让网红之间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使得厂商之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最开始电商商家利用新媒体的形式突出重围,标新立异进行营销,但是当大家都开始进行新媒体营销的时候,又该如何再突破重围,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同质化严重等,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前瞻

随着新媒体电商的不断发展,其的发展不断突破阻碍,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本文基于电商和消费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一)产业与行业深度融合。新媒体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比较久,不难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参悟”网民用户的行为习惯,网络购物分析网民的消费行为,网络文学、视频等分析网民的心理轨迹,通过种种寻找到目标受众,如果从商业角度去定义新媒体,那就是一种更快捷和精确的信息收集方式。新媒体目前已经越来越具有精准营销的功能,新媒体和电子商务行业有机融合。一方面,新媒体越来越具有电子商务的功能,另一方面,更多的商家开始开发自身的新媒体以为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块提供服务,新媒体电商就是如此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电商通过自身的方式构建了新媒体矩阵,并运用新媒体推动电商发展。在此情形下,各行业的边界更加模糊了,电子商务和媒体之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价值链。2019年以来,无论是淘宝和抖音,还是京东与快手的合作都充分体现了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营销模式被创造创新,不管是淘宝短视频、快手商家还是抖音商家,变现的模式比起纯直播更加落地,传播性也更强,销售路径更短更直接更多元化。除了竞争得如火如荼线上企业,传统的消费品企业也积极发展新媒体电商,包括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公司,都建立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以便于与消费者进行密切沟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这些虚拟的社区媒体来进行消费购物。当然,这并不需要公司一定要发展从媒体到电商消费端的所有环节,在这类企业的从新媒体到消费端的价值链当中,有着相对专业的分工,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由专业的公司来提供运营服务,例如新媒体端可以由广告公司提供精准营销的专业服务,电商端可以由专业的电商公司提供日常运营维护的服务。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使得电子商务和新媒体都发生了改变,并且两者的结合使得新的商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使得更多的产业能够参与其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新的机遇。(二)头部优势明显。新媒体电商的头部优势明显,并且随着市场发展有着更明显的态势,头部电商品牌及传统品牌方因为有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在线上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新兴品牌只能凭借个性化、差异化且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品,方能打开市场。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就形成了很稳定的一个市场态势。大多数商家受限于自身的团队素质,之前形成惯性的业务操作模式以及有限的资源,多数无法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中冲出重围。一般而言,头部的电商平台占据了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在此情形下,新兴电商想突破重围是非常有困难的,因此可以将焦点移向三四线城市,基于社交的切入口是新时代电商获得市场的关键点。总之,随着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头部优势趋势逐渐明显,给了中小电商以机遇与挑战。(三)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在2019年末,肺炎疫情发生,实体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众多实体零售商在危机中寻求转变,从而催生另一种复工方式。在疫情蔓延阶段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挑战实体零售业纷纷将目光转向线上电商平台、线上社交和新媒体推广,发挥大数据和云平台的优势持续助力实体商业经济复苏。线下的实体零售商,也开始拓展线上业务,多渠道资源融合的实施计划。特别是疫情特殊时期,大部分商店关门歇业甚至造成一些实体零售商的资金断裂、门店经营困难,实体商期望以新零售形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这场防疫战,也是零售企业停下脚步重新思考的阶段。一些实体零售商线下门店客流锐减,营业额大幅下降,疫情之下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让他们不得不思考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广州市在疫后就进行了一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媒体电商营销活动,2020年6月6日至6月8日,广州了举办“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创出了新高度:3天时间直播场次将超20万场、各电商平台直播间将累计发放超过10亿红包、大部分商品将有5折优惠;除特色商圈、文旅项目、各大商场和各大品牌企业外,还带动住宿、餐饮业、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教育行业等开展直播;设置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多阵地、多品类、多场景实现全城直播;将联合淘宝直播、微信小程序直播、抖音等知名直播平台,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并选拔80多家优质MCN机构。商家、物流以及电商平台的配合,让供销变得顺畅,三者交叉赋能,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对实体经济都形成了良性支撑,而新媒体电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也不断地完善发展。虽然新媒体电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面对面销售,是因为线下门店能够带给消费者线上无法体验的综合的沉浸式体验,两者结合给电商行业和新媒体行业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是新媒体电商发展的一大趋势。

总而言之,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虽然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发展面临着转化率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方面的阻碍,但由于其能够便利消费者购物、带给消费者更多更丰富的体验,发展势头仍然锐不可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将促使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创新出更多的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体验,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宁.新媒体电商发展下的童书营销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4)

2.周正.我国电商物流一体化典型模式及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8,395(10)

3.施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碎片化形态及其发展进路研究[J].农业经济,2019(4)

4.马小平.新媒体时代农产品品牌营销新思维[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第7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1.1存储的海量化

在多媒体技术下,音乐能够被海量存储,特别是云时代的到来,音乐存储技术已经十分发达,海量存储音乐已经不成问题;与此同时,手机存储量随之增大,其内容与形式呈现海量化趋势。

1.2传播的多样化

在新媒体中,音乐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先,播源不再单一。在新媒体下,音乐传播的覆盖面更加丰富,除了专业人员,业余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渠道获得相应的音乐;其次,在多媒体下,音乐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

1.3渠道的交互化

在新媒體下,音乐的传播渠道呈现出较大的变化,音乐虚拟社区化已经成为趋势;在音乐传播过程中,其用户之间的交互、用户与创作者之间的交互已经成为趋势;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音乐传播渠道交互更加方便,在App端可以更加方便地形成交互链接,即时交流更加方便。这种传播渠道使得音乐传播互动性大大增加,音乐更加亲民。

1.4受众的个性化

在现有的多媒体下,受众的个性化逐步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更加个性、细分,个性化趋势明显。多媒体下的移动音乐可细分为:社交类,音乐服务中加入诸多社交因素,提高用户满意度,这是未来移动音乐的重要趋势,唱吧等服务供应商就是符合趋势的产品;曲库类,这一形式是十分传统的音乐服务,这类服务的供应商是目前最多的,但曲库类产品的用户黏性不足,容易流失;电台类,豆瓣FM等产品就是此类别的代表,其主要通过被动收听方式实现音乐传播;音乐商店类,在这种模式下,收听音乐需要付费,需要依靠较好的音乐环境才能较好支撑其产品;运营商类,主要通过彩铃等形式进行产品运营,沃音乐便是其典型产品。二是交互、共享等特点已经成为音乐传播的标签。在多媒体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下,音乐传播的广播式传播形式已经成为过去,交互式传播成为趋势;在音乐社交文化方面,多米等产品已经实现由用户自行新建歌单,并实现上述音乐的分享,互动交流大大提高;在唱吧产品方面,通过社区化的形式提高互动程度。

2、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内容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平台的信息存储能力有了质的变化。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信息资源的储备管理以及共享能力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媒体音乐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存储能力还是资源共享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网络平台中,海量音乐传播内容以及不断优化的传播管理技术,加快了音乐传播的速度、拓展了音乐传播的范围。

另外,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内容的永久性是传统电视等媒介传播形式不能比拟的,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地查找音乐信息。音乐传播内容的永久性离不开信息存储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技术的创新能够确保海量音乐内容的快速传播,提高了传播的效率。综上所述,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音乐传播内容海量化发展的趋势。

3、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渠道

首先,这种变革体现在音乐传播渠道的综合性上。开放式的网络平台赋予了网络媒体兼容并包的特点,使传统媒介传播和网络媒介传播相辅相成,呈现出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传统媒介依靠网络媒介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和补充自己,丰富了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使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渠道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其次,网络媒介技术的变革使人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传播者和受众。这种没有区别的角色转变,使新媒体时代的音乐传播形成了一个大的虚拟音乐社区。在这里,人们可以在音乐创作、表演和传播过程中实现即时交流和互动。

4、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注意要点

4.1内容增强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当前我国数字音乐的获取形式多是免费下载,通过网络下载地址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音乐内容,这与音乐文化产权的保护是完全相悖的。观察国际网络媒体对音乐传播的管理控制可以发现,在日本的网络媒体环境下,对互联网、现场演唱以及KTV歌曲都有相应的产权保护规范,而且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管和执行。西方欧美国家同样也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因此,可以看出国际网络媒体对文化产权的保护和监管执行都已达到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有效保护音乐行业的权益。

虽说近期实现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管和执行比较困难,但这对音乐行业的版权规范来讲是势在必行的,而且也需要国家版权管理机构推出相应的管理规范。只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版权管理,才能保障音乐行业的基本利益;只有在根本上重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文化产业的管理和监督,才能让流行音乐的发展得到保护。

4.2实现新型运营和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第8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校园传统纸媒;新媒体;转型与发展;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79-01

一、新媒体冲击下,校园传统纸媒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基础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近几年,用移动电子产品、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数以阶梯式上升,而图书、报刊、杂志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持续下降。校园里有许多纸质媒介,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有《理工之光》《大学生学刊》《心桥》《成都理工大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北辰》等。据调查,大学生们收到这些校内报纸后,75%的学生不会翻看;15%的大学生会在无聊时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纸质刊物在学生中的阅读率不足10%。这是当下校园内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校园纸媒发展的瓶颈。

除此之外,纸媒的发行速度也制约着其发展。据实地走访调查,校内纸媒一般为月刊或半月刊,重大事件不能及时报道,这也是它们不再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因此,校园传统媒介的转型和发展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的转型与发展

(一)媒介融合是趋势。在当今大环境的影响下,媒介融合是趋势,“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传统纸媒有了新的“助力”,传统纸媒对数字化拓展需要一个实践与探索的阶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新媒体融合是校园纸媒的一个有效应对策略。传统纸媒只有在整合各种资源,占领多种媒体传播平台,才能更好地在大趋势中有大作为。

媒介融合在新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校园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媒介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校内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传统纸媒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接收、储存、检索,极其便捷;三是纸媒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模式。

(二)发挥内容优势。纸媒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实行纸质内容数字化,才能提高校园内纸质媒介的竞争力。校园纸质媒介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有成熟的新闻采集运作模式,有传达引导思维的媒体人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这之中,有多年积累的采访和编辑经验,有长期形成的舆论导向能力,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与其他新媒体融入的过程中,校园传统媒介中的纸媒要发挥它的“内容优势”,再加上对新近发展的渠道的应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可以改变校园传统纸媒的宣传形式和内容特点,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新媒体以其传播方式的巨大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受众,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冲击校园传统纸媒的强势地位时,结合新技术的数字化多元素发展,是传统纸媒发展的有效策略。另外,数字化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校园纸质媒介核心能力的开发。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本身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校园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校园媒体产业链进行价值重构。

三、结语

校园纸媒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而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校园纸媒转型、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新媒体竞争,而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主动推进媒介融合的变革进程,抢占校园纸媒融合的新高点,是当前校园媒体人与校园纸媒的正确选择。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形势所趋,每位媒体人任重而道远,校园内传统纸媒一定不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亡。

参考文献:

[1]翟秀凤,李慧宁.从美国《新闻周刊》去纸化看新闻类周刊的数字化生存[J].中国记者,2013,(8):120-121.

[2]CNNIC.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3]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15.

[4]彭兰.“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J].编辑之友,2015,(4):5-10.

[5]孙铭欣.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商业模式转型初探[J].新闻与写作,2014,(2):46-4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泽宇(1994-),男,山西太原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方向:媒介融合。

第9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新兴媒体的崛起使传媒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其中最突出的变化表现在传统媒体增长缓慢,新兴媒体比重快速提升,新旧媒体更替的“快鱼吃慢鱼”效应突出。一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仍占据广告市场的大部份额,但增长趋势明显减缓。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及媒体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12年报纸广告收入普遍大幅下滑。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不断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赶超之势明显。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53.1亿,较去年增长46.8%。2012年度,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报业广告的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新浪、搜狐、网易广告收入增幅分别为12%、21%、6.9%;百度网络营销收入同比增长53.5%;腾讯目前尚未披露2012年报,2012年前三季度网络业务广告收入增幅分别为92.3%、71.7%、69.0%。

传媒竞争呈现新格局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改变了传媒业长期以来的传统竞争格局,报纸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将逐步取代报纸与报纸之间的竞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同时,报纸与新兴媒体又分处传媒产业链的上下游,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传媒业竞争出现新格局。

1.报纸市场风险日益凸显。作为受新媒体冲击最大的传统媒体,报纸的行业利润率和产业吸引力下降趋势明显,虽然与美国报业处于典型的衰退期不同,但近年来国内报业也开始呈现衰退的迹象。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除内容优势外,纸媒在媒体平台、受众规模、资本实力、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方面劣势明显。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受众流失的巨大风险和媒体平台地位的严重削弱,将使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风险。新兴媒体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导致了报业拐点的提前到来,特别是2012年报纸经营出现大幅下滑。国内主要报业上市公司2012年度业绩显示,博瑞传播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44%;华闻传媒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35%,增幅同比出现下滑;新华传媒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17%,净利润同比下降25.75%;粤传媒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5%;净利润同比下降19.77%;浙报传媒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77%,净利润同比下降4.76%。

2.报纸由竞争走向合作。在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下,报纸媒体经营压力日益增大,行业利润率进一步降低,报纸之间已经打不起消耗战,通过联合重组、抱团取暖等方式共同抵抗新媒体和防范市场风险,将成为未来报纸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几年,大众报业集团以“产权连结、利益联合、行政推动”为基本思路,在报业合作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报业发展的方向。2009年11月以来,大众报业集团在全国率先破冰,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分别与潍坊日报社、临沂日报报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功整合《潍坊晚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三份市场类报纸,合作之后上述三份报纸办报质量明显提升,舆论影响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2012年10月30日,大众报业集团又与菏泽日报社战略合作,合资组建菏泽牡丹传媒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牡丹晚报》,联合开发菏泽报业市场。除大众报业集团外,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省内9家县市报合作也颇具代表性,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经营县市报,浙报在合资公司中均持有51%的股权,这9家县市报分别是乐清日报社、瑞安日报社、海宁日报社、绍兴县报社、诸暨日报社、上虞日报社、东阳日报社、永康日报社、温岭日报社。上述两家省级报业集团与地市级或县级报纸合作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报业发展的趋势。

3.新旧媒体竞争成为主流。从传媒产业价值链角度看,报纸媒体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分别处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在新闻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合作与互补关系,因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没有新闻采编权,同时也缺乏新闻信息生产的专业化能力,必然需要借助报纸的优质新闻内容吸引流量和网民用户,提升网站的品牌影响力,并通过开发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和利润。没有报纸廉价甚至免费的新闻内容,就没有商业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今天,但从商业角度看,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报纸的主要竞争对手,报纸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远大于合作,如商业门户网站通过对报纸廉价甚至免费新闻内容的渠道整合,逐渐成长为媒体巨人,不断蚕食报纸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大大削弱了纸媒平台的重要性和媒体价值,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报纸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报纸媒体的竞争策略

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组成:一是由产业长期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所决定的产业的吸引力;二是决定产业内相对竞争地位的因素。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冲击,报纸产业吸引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传播方式、用户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局限,报纸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面对传媒业的新格局、新挑战,报纸媒体转变竞争策略已经迫在眉睫。

1.转变传统竞争理念。现代传媒已是内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聚合体,任何一个方面的短板都可能被放大,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报纸需要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转变竞争理念。一是报纸由竞争转向联合。行政划分和区域分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报业市场杂乱、无序的恶性竞争局面,导致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的报业市场和全国性大型报业集团,严重制约了报纸的发展壮大。面对拥有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新兴媒体,单个报纸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腾讯或百度一家公司的利润就大体相当于全国省级报业集团利润的总和,报业为了生存必须由竞争走向合作,否则只会加速报纸的全行业衰退。二是重视新媒体竞争对手。新兴媒体成为报纸未来主要竞争对手的趋势日益明显,报纸有必要认真研究新兴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从传媒价值链角度看,报纸作为内容提供商,虽然处于价值链的上游,但在竞争中却处于弱势地位,这与影视剧制作商与网络视频运营商的关系地位截然相反,优质影视剧昂贵的内容采购成本是导致网络视频全行业亏损的重要原因,而目前由于互联网渠道的强势地位,报纸优质新闻内容的价值低估是造成商业门户网站暴利的重要因素。如何发挥新闻内容竞争优势,是报纸媒体重点研究的战略课题。

2.市场类报纸战略合作。虽然近几年报纸之间已打不起消耗战,但竞争程度仍异常激烈,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同一区域存在三、四份以上的市场类报纸,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大制约了报纸的发展空间。通过市场化整合以减少报纸数量和无谓的竞争与消耗,将逐渐成为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省级或部分地市级大型报业集团在品牌影响力、管理水平和人才结构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可尝试以资本为纽带重组市场类报业资源,用市场化手段消除市场壁垒,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做强。市场类报纸实现联合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新设合资公司模式。双方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在采编业务方面实现联合办报,报纸广告、发行等经营权则独家授权给新公司,授权一方与新公司签订委托授权协议,优势一方委派办报、经营管理团队,大众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均是采取合资公司模式。二是增资或出让股权模式。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背景下,政策允许的市场类报纸可申请进行整体转企改制,将事业单位身份改制成公司化的市场主体,再将股权出让给合作方,或由合作方以货币资金进行增资,从而实现双方在办报、经营等方面的战略整合。这种合作模式较为彻底,同时也更有利于解决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

3.版权联盟和内容分销。报纸新闻内容具有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而且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媒体能够在内容生产方面替代报纸,这是报纸媒体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所以业界认为将来“活的是报,死的是纸”,报纸媒体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不会变,变化的只是报纸的具体存在形式。虽然优质新闻内容是报纸最主要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网络渠道的强势、国家版权法律保护的缺失以及互联网的免费习惯,在内容与平台的竞争中,内容明显属于弱势一方,高成本生产的新闻内容却被新兴媒体免费或廉价使用。一是成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版权联盟。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单一报纸媒体难以与网站抗衡,报纸媒体结成版权战略联盟向网络收费。尽管前几年由于缺乏战略上的远见,报媒内容联盟均以流产形式告终,但日渐衰退的报业经营促使报媒重新审视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策略。二是尝试进行多渠道内容分销。提高新闻内容版权的市场价格,在纸质版基础上进行网络版、移动版的多终端内容分销,这既是网络媒体对报纸高成本内容的应有补偿和畸形传媒产业价值链的矫正,同时也应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竞争策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