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生态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生态文化论文

第1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1.1皇家天然猎苑

木兰围场所在坝上是大兴安岭余脉所组成的高原,平均海拔1500m左右,系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坝下属于燕山余脉所形成的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000m左右。大陆性气候特点非常明显,适宜东北区系和华北区系的林木生长。因此围场中林木品种繁多,既有针叶林,又有阔叶林。1703年,宫廷文人在《随銮纪恩》一文中记载“度汗铁木耳岭,岭势迂回,枫叶掩映山径”,这是围场坝下情形。坝上的落叶松则是“沿岭脊而东,白草连云,空旷无山,天与地接……落叶松万株成林……盈耳皆海涛声。”由于地理位置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这里不仅“牲兽蕃育”而且“草木汇萃”,因此引起康熙的关注还御赐美称“万树园”,并为内阁学士汪灏在《随銮记恩》和法国传教士张诚在《张诚日记》中分别用蒙古语或满语或汉语记载了大量植物,如乌里雅苏(杨树)、那尔苏(松树)、楚图尔苏(云杉)、呼鲁苏(芦苇)、得勒苏(芨芨草)、多们(锻树)、樱额(稠李)、普盘(悬钩子)、乌兰那(郁李)、哈拉海(荨麻)、倒吊果(山荆子)、草荔枝(东方草莓等(具体数据见表1)。康熙与乾隆除赋诗对一些草木本植物倍加赞颂外,并命汪灏等把诸多品种收录在大型植物栽培类书《广群芳谱》中。木兰围场的原始森林,栖息着繁多的飞禽走兽,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鹿科和鹿亚科动物。常见的有鹿、獐等。鹿科和鹿亚科动物属于草食动物。因此,木兰围场中虎、豹等肉食猛兽也很多。除此以外,木兰围场中还栖息有黑熊、野猪、狼、狐狸、貉、獾、盘羊、野兔等野兽,飞禽则有鸥、雉、鹌鹑等。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

1.2瀚海纵横沙场

康熙、乾隆等皇帝虽然很重视木兰围场的生态环境,然而到后来这里的森林植被还是遭到了破坏。在乾隆年间,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兴建了一批寺庙(外八庙)所使用的木料均来自木兰围场,还有一部分被运到京师用于宫殿的修缮,其余作价卖给商人。这次木材大砍伐使民工和商人进人木兰围场内部,得知了良材的分布和道路交通情况,导致以后出现了奸商私伐林木现象。受金钱的驱使,不法商人暗中与看管山林的官兵相勾结盗伐良木,乾隆皇帝虽屡发谕旨,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官府第一次大规模砍伐木兰围场木材,是在乾隆皇帝去世以后,嘉庆四年(1799)裕陵(乾隆之墓)隆恩殿糟朽,补修所用木料均来自木兰围场,砍伐的范围之大几乎遍及围场[5]。再者嘉庆初年采伐的木料一部分供给乾隆康熙陵修缮,其余派人运往深州、天津、多伦处销售。木兰围场既然难以狩猎,“木兰秋狝”徒有虚名。1824年道光皇帝下诏废除“木兰秋狝”之礼。1862年,大臣上书在木兰围场开垦闲田以解决旗民生计问题,为同治皇帝所接受。按照拟定的办法,垦荒只限于木兰围场四周边缘地区,即所谓的边荒。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侵占圈内土地的现象,其中涉及到木兰困场的腹心地区———围座。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取胜,日本在南满的势力迅速扩大,严重地威胁了清朝的统治。练兵处提出在木兰围场开办屯垦,以达到“寓兵于农”、“强本固围”的目的,这个建议很快就为光绪皇帝所采纳。此次砍伐以后原始森林全部消失,荒山秃岭[6]。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木兰围场地表多沙。当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以后水土流失随即发生。由于地表多沙,很容易出现风沙活动。据《围场厅志》记载,1886年大降大雨,暴雨冲毁耕地305顷60亩。4年以后,暴雨又冲毁耕地387顷57亩。暴雨成灾是水土流失的必然结果,这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农民流离失所,远逃他乡。

2遥远的绝响———秋狝遗风

2.1“木兰”访古与“秋狝”今朝

经过100多年的陆续垦殖,这座皇家名苑早已难寻旧貌,但这里绵延广袤的自然环境和星布期间的人文景观却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追忆他昔日的壮阔和辉煌。血染的古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将士的冲锋和战马的嘶鸣,以及围猎习武场上健儿的驰骋和兵器的寒光历历在目,从而令人深刻体味到搏击的洗礼和历史的震撼。乾隆御书《入崖口有作》、《于木兰作》、《虎神枪记》、《古长城说》、《永安莽喀》、《木兰记》等碑刻和摩崖石刻保存完好,这些碑刻多用满、汉、蒙、藏等四体文字书刻,汉文多为皇帝手书,是研究清代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7]。东、西庙宫,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的连营、战斗遗址,记录了木兰围场创造的历史,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侵略的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更有“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诗篇,是对当年皇家围猎场面的真实写照。影视艺术家们先后在此完成《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荆柯刺秦王》、《还珠格格》等200余集影视剧。如今,木兰围场仍保持着自然淳朴的特色,具有原始的粗犷之美。为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弘扬“木兰秋狝”文化,当地政府成立了河北木兰围场狩猎场。该狩猎场的建立是保护区旨在发展以“木兰围场皇家猎苑”为品牌的“狩猎游”、“皇家游”、“探险游”、“生态游”、“度假游”等旅游项目而做出的新的抉择。狩猎场总面3.8万hm2,由46个“围场”组成。为再现当年“木兰秋狝”的场面恢复建设了“浩赉郭勒围”。“浩资郭勒”系蒙语,“旱河”之意,曾经是清王朝塞外皇家猎苑72围之一,位于现河北孟滦国营林场管理局桃山林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落,独特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辅以运动、习武、健身为宗旨的旅游理念,狩猎场的建设为木兰围场的森林旅游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8]。木兰围场集湖泊、草原、牛羊、古战场于一域,更有湍湍流水、参天古木和极具满蒙风情的人文景观,堪称“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草原骑射,滦河源头游,林海观光,“将军泡子”中泛舟,宿在别有风味的草原小屋或蒙古包里品尝山野系列的绿色食品,在篝火旁炙烤黄羊、山鸡等各种野味,欣赏动人的蒙古族歌舞,都是为人称道的。

2.2“木兰秋狝”是独特的森林生态旅游文化

以“木兰秋狝”为核心的木兰围场森林生态旅游区已成为京北黄金旅游线和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据调查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317种,昆虫97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分别是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金钱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0种[9]。木兰围场的森林生态旅游是现代森林经营的一种独特形式,既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森林游憩,还是狩猎运动,其理念与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即以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它的核心理念。这与现代的森林旅游文化是吻合的[7]。无论是森林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还是森林旅游的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及审美追求都以森林的生态特征作为核心,体现出对生态的关注和文化的要求。由此可见,保护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文化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森林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当地森林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3“木兰秋狝”文化遗产保护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并重

3.1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区内景点建设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要考虑建筑选址、体量、风格、色彩及布局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相得益彰。杜绝为无限度地接待游客而盲目扩大旅游规模设施,应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防止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建筑服从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报告制度和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估,批准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做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坚持杜绝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搞建设的做法,正确处理好自然风景与人工建筑的关系,加强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的管理[10]。在开发当地森林、动物、地质等有形主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感性的素材。从环保角度来讲,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需要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防止旅游设施建设破坏动、植物的生境,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坚决制止乱捕滥猎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同时要建立现代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测报点和监测站,确保保护区永续利用。还要防止生活污水、交通工具、过多的活动和设施,给环境造成水体、空气、嗓音以及视觉污染。建立网络化生态管理系统与公园保护体系,保护与利用并重。最后,应结合当地情况,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业、新农村建设及自然保护区发展完美切合。对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历史城市中可能组成它的这些建筑并不都是重要的建筑,但是他们共同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历史环境。而这个历史环境又反映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过程,像这样的一些遗产,国际社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向。“木兰秋狝”皇家狩猎制度可形成一条文化产业链,承接北京的“故宫文化”、承德的“山庄文化”以及赤峰的“红山文化”,参与到国家甚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来,通过学习中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推动文化更好地传承。世界上有许多自然保护区是由狩猎区演变而来,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Ich-keulNationalPark(突尼斯)、盖奥拉德奥国家公园KeoladeoNationalPark(印度)尼奥科罗一科巴国家公园Niokolo-KobaNationalPark(塞内加尔)等。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中国的木兰围场建于1681年,其历史早于黄石国家公园191年[11]。

3.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是不能脱离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自然与人文资源特点的。“木兰秋狝”文化孕育于森林草原环境这样特定的地理区域,因此,加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题、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从而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从当地实际出发,可从社会制度、思想观念以及物质生产3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森林公园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应学习中外皇家园林管理的历史经验,加强国家监督,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在实施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措施以及行业管理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当地经济加快发展,城市化步骤逐渐加快,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良荞不齐等问题,使得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艰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已是势在必行。当地政府应有全局长远意识,加深软件内涵和完善硬件设施,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会发生新的变化,需要调整理念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与美誉度,对各景区内的营林区建设要有特色,按照生态旅游的原则,尽可能建立集林业生产和森林旅游于一体的营林区。在“软实力”方面,还需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鉴于当地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却存在少数人知晓的现状,应在国际国内主要媒体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凸显当地风格优势。针对当地林地所有权具体情况,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内部,要处理好旅游业与营林业的关系,处理好各从业人员的利益分配关系。同时以“森林回归城乡”为目标,大力发展种苗产业,可以解决当地造林用苗和支援外地造林用苗,为首都周边绿化工程贡献力量[12]。这样可以不断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加强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及时转化与应用。

4结论

第2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之所以没有沿用西方的城市化概念而另辟新词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生态决定的。当时改革开放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城市被计划经济体制控制的很严密,所以改革从计划控制的末稍--农村发生,并取得巨大成功。而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第一结点,自然是深化改革值得关注、必须关注的对象。在积极、稳妥改革思路的指引下,人们对农村、农民的改革发展前景也同样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希望通过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就地发育小城镇,既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同时又不给大中城市增添太多负担成为主流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城镇化重在化村为镇,而又刻意回避对市的追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辜胜阻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都获得广泛认同,在2000年后,中国官方文件中统一使用“城镇化”称谓。从前面分析可知,城镇化与城市化二者从内涵上来看几乎是一样的,二者在英文中也都对应一个词Urbanization。但从外延上看,由于对城市与城镇概念的不同理解,二者有些许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有别。前者集聚程度高,后者集聚程度低。第二,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城市化重在市,城镇化重在镇。第三,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可以说,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本文讨论的城镇化侧重于内涵界定,把它们归于同义语。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物质及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大约经过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三种文明形态的变迁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越来越少,对自然环境的主动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三百年以来的工业文明,使人类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的行为达到了极致。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环境索取,不计后果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人们清楚地看到,这样下去的必然结果就是走向共同的毁灭!因此,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学界较为认同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是与工业“黑色文明”相对应的生态“绿色文明”。中国作为工业化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为何要强调生态文明特征

(一)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开始的,曾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迄今为止,城镇化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英国和西欧的城市化(前后用时大约200年);第二阶段是北美、东欧、澳洲、日本等国家的城市化(用时大约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大约用时50年)。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历次城镇化浪潮中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先行城镇化国家已经在有意无意间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有些生态环境伤害是不可逆的,譬如过度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中国是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我们城镇化的时候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在大家都已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国际组织制订了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但是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到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大约在54.77%,刚刚进行到城市化中期。未来还有较长时间的城镇化进程要走,还有近6亿人口要进入城镇生活,城镇膨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目前水泥、钢材的消耗量大约是世界总产量的40%和35%。中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中国城镇化措施不当、方法激进,将有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剧增,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世界更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另辟一条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是必要的选择。

(二)现实的经济社会背景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看,中国的城镇化跟欧美及东南来国家相比还有诸多特殊性。首先,从人口规模上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内部人口转移最多的城镇化国家,其涉及的转移人口高达8亿左右。从人口分布与人口构成来看,中国因近代的积贫积弱而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泛、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众多的状况。从社会治理角度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二元社会治理体制,影响了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决定了中国城镇化速度要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速度低,目前中国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更重要的,是,与西方相比中国几乎唯一一个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大国。早先西欧在搞城市化的时候有许多殖民地可供移民,从而减轻了母国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而美洲一些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又作为劳务输出向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转移了大量农业人口。中国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动机去向外输出农业人口,因此中国只能在本土之内独立自主地完成城镇化。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更需要走出一条积极稳妥的、有资源支持和保障的、不能环境带来太大压力的城镇化,生态文明型城镇化成为不二的选择。

(三)现实的政治背景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多灾多难,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内忧外患使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艰辛而曲折,中国再经不起折腾了。首选,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目前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虽然我们不愿意挑起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但客观上中国一直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假想敌,是某些发达国家的打压对象,中国的和平崛起令西方反华热力坐卧不安。中国如果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遭受挫折,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其次,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已经被左的错误耽搁了,而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给各国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代潮流,不进则退,放眼周边,中国如果再走弯路,自身的现实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再次,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人民的权力意识、民主意识渐浓,社会正处于极易发生动荡的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方式处理不当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四)近年来中国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城镇化敲响了警钟

人口多、文化素质低、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国前期的工业化、城镇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偏重于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停滞不前,第三产业严重滞后。这种产业政策虽然极大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使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低端制造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加之我国正在迈入汽车时代,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在迅速提高,加剧了我国的生态危机。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城市雾霾、水域污染、食品污染、土地重金属污染、酸雨污染、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既有观念的滞后,也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失误。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过程,正在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极大地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五)国外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前车之鉴

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作为工业文明的探路者,其城市化过程往往是充满血腥的掠夺过程。当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与小农生产方式对决时,资本的优势、资本的贪婪是如此地明显,而且不加掩饰。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资本联合地主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速农民破产,并驱逐农民被迫流入城市,成为真正的无产者。资本一方面得到了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也得到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种城市化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以城市集中、粗放扩张发展为主,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业化使英国从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乡村田园社会,变成一个机声轰鸣、工厂林立、烟囱高耸的城市社会。大量人口涌进城市,而相应的资源却来不及向城市集中,城市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街道、住房,到基础设施都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英国深深地患上了“城市病”。以至于英国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来形容这段历史。直到1952年出现了史上最严重的“杀人雾”才使英国彻底解决城市空气、河流等污染问题。上世纪后半叶,经过战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市场日趋完善稳定,国际分工由过去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为主转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为主。过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裹胁进入工业化浪潮之中。拉美城市化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但速度却快得多,激进得多。急功近利、自由放任、缺乏规划是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其结果是国内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与其城市化进程的不相适合,城市化远远走在了工业化的前面,环境问题、城市贫民窟成为政府难以克服的痼疾。拉美本来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享受到洁净放心的自然水。废气排放量逐年上升,使得空气质量变得十分糟糕,巴西的圣保罗宛如一个世纪前的伦敦。面对城市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发达国家为此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譬如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会对地球表面环境有相当大的改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来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它们开始禁止在工厂中使用炭作为燃料,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例如天然气和净化炭来发电。汽车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标号更高,燃烧后二氧化氮的排量大为减少。酸雨在美国和西欧的危害已经大为减轻。另外,各国也注意到前瞻性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积极意义,还有城镇群、城市带可能会兼顾规模经济、降低规模成本等等。这些都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存在兼顾的可能性。

三、中国应该如何统筹城镇化与生态文明

中国城镇化是在信息文明大发展、生态危机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展开的,统筹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

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化也是则这样,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引导才能达到少走弯路、事办功倍的效果。近百年以来,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都有许多创新发展,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规划理念,盖迪斯提出“组合城市”概念,这些理论在西方甚至印度都有成功实践。我们要在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城镇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去指导城市规划,同时又要用城市规划去建设生态文明。各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从宏观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要充分依托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等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规划发展城市带;要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形态各异的原则,发展集约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大、产业结构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努力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要注意培育中小城市发展,完善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生态文明型城镇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对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总体部署。

(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

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在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将更注重其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要在城镇化政策设计中融入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与自然的理念,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与农民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坚决杜绝强制驱赶农民“上楼”;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可能地在原有村镇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保留村镇原始风貌,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农民集中进城要考虑农民的主观感受,也要考虑城镇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据统计,一个城市的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因此,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我们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宜居城镇摆在首位,努力建设资源集约的、环境友好的、适宜人生活的新型城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

产业结构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化也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中实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其直接推动力是东南沿海地区承接了国外产业转型升级而转移到中国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端制造业。以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其经济特征表现为第二产业占比突出,大量吸纳低端劳动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目前来看,东南沿海产业结构正在升级改造之中,其城镇化动力正在由二产驱动向三产驱动转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得到这些地区的重视,这是符合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关键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内地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是否也一定要经过先污染、再治理的“卡夫丁峡谷”。作者以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地区间的利益平衡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说,内地相对落后的地区有充分的理由分享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与成果。避免因产业梯度转移而给后发展中地区以生态方面的危害。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内地也要在同步发展二、三次产业,并且尽力避免生态危机。在这一过程中,沿海要为内地提供足够的帮助,如同当年内地支持没海先行一步发展一样。沿海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着力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引导生产业在中心城市和制造业密集的区域集聚。内地要在注重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起点规划产业布局。要强化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切实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的关键抓手。

(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

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发展要特别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人居环境。要落实实行自行车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避免“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中国目前的资源状况、人口数量,不足以支撑逆城市化的带来的资源消耗,不可能像美国一样,低密度、郊区化,严重依赖汽车,大量消耗资源。

(五)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的特色

第3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理论构建;争议;解读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099-11

一、引言

“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不好理解的是“原生态”。把“原生态”的意义弄清楚了,就好把握“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大概意思。

(一)“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产生

“原生态”一词原来是自然科学的用语,指的是人类活动没有触及到的纯天然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环境[1]。把“原生态”一词作为定语修饰文化而拼凑成“原生态文化”用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该文件强调应让各国公民了解作为“原生态文化”的民间创作的必要性。2004年4月,中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2006年第12届CCTV青歌赛上,“原生态唱法”得到评委肯定[1]。

2007年7月2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52周年时,为打造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宣传黔东南丰富多彩的苗侗文化艺术,黔东南州政府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暨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在全国第一次使用“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概念[1]。实际上是把“原生态文化”的用语,在“文化”一词之前加上“民族”一词作为限定语,成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概念。这一概念应用到民族地区后,很快将之从理论推向实践。也是在这一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石宗源在贵阳召见即将上任的凯里学院的首届党委书记和院长,指示他们要把新办于民族地区的本科院校凯里学院办成具有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的高校,要挖掘当地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资源,努力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石宗源书记的这一办学指示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教材首批12本编辑出版了,以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人的民族班招生了,以研究苗族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项目的各种科研课题每年以50个以上的数量在国家、省级和州级以及横向方面立项了。到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在凯里学院得到了具体的实施。2009年3月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支持下,凯里学院创办了全国首家以“原生态民族文化”命名的学术刊物《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1]。该刊一面世,成为展示学术界有关原生态文化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

“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个名词性的概念在社会上广泛运用后,引起了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由此也引起了对其含义的争鸣。这争鸣本身就说明了专家学者们对这一概念投以了极大的热情,是专家学者们对于这一概念进行认真研究的表现。为了抓住“原生态民族文化”争鸣正在升温的契机,被誉为“生态学府”的凯里学院于2010年6月22日至25日,承办了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为“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112人云集凯里学院参加了这次论坛[1],论坛收到相关论文120余篇。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亲临会场并致开幕词,著名学者彭兆荣、徐新建、张海洋、叶舒宪、翁乃群、徐杰舜、张应强、孙九霞等分别作主题演讲,盛况空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上,由凯里学院等12所高校达成共识,共同发起“凯里倡议”,提出自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之后,今后相关院校将定期轮流举办“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以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原生态”一词,最早不是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们的发明,而是自然科学家的专业学术用语,后来被移植嫁接,变成“原生态文化”的概念而得到官方文件和媒体的认可。但是,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有人认为“原生态文化”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文件中首先使用的术语,而是中国文化学者早就使用的词语。最早使用“原生态文化”这一词语的是湖南科技大学的人类学家潘年英教授[2]。“原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是不是潘年英教授的发明和率先使用,我们有待考证,暂且不下结论。不过,“原生态”概念原来是自然科学的术语,“原生态文化”概念原来是官方文件和媒体的用语。“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诞生在黔东南州的艺术节、旅游节,后来成为凯里学院推动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具体实践,这是非常清楚明了的事情。“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资源是一种历史性和历时性的客观存在,“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思想和行动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事实上,“原生态文化”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没有多少出入。“原生态文化”是联合国针对若干国家和地区而言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某一国家或地区针对若干民族而言的。“原生态文化”是泛指性概念,“原生态民族文化”是特指性概念。“原生态文化”总要归结到属于那类人的文化,于是,涉及到族群。“原生态文化”归根到底是属于族群的文化,因为它不能超越族群而存在。那么,族群与民族是什么关系?族群强调的是人们共同体的文化形态,民族强调的是人们共同体的政治形态。“族群”概念是舶来品,即西方人类学研究社会实体的一种范畴分类法。在我国只有文化人类学专家学者常用族群的术语,民间很少有人使用族群或人们共同体的概念,我们习惯上喜欢使用“民族”一词。“族群”与“民族”都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一个族群可能是一个民族,也可能不是一个民族,而民族不仅可以称之为族群,还可以包含若干不同的族群”[3]。可见,“族群”与“民族”其实也比较等同。“族群”与“民族”的含义客观上存在着三种关系,一是族群等同于民族,一个族群就是一个民族;二是族群大于民族,因为民族之间由于地域、杂居等情况,互相认同,互相涵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共同体;三是族群小于民族。因为在民族内部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支系不同,发展情况不同,存在着文化上和其他方面的很大差异,一个民族存在着若干不同的族群。不管族群等同、大于还是小于民族,两者之间都有很大的相同性。其实,“原生态文化”就是某一族群的文化,或某一民族的文化。所以,要严格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没有多大意义和必要[1]。

(二)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解众说纷纭

专家学者对于“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认识理解分歧很大,可谓众说纷纭。下面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进行阐述。

1.“原生态民族文化”就是某一人群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内以某种方式产生的某种文化形态。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持这种观点。他运用维柯“各民族的本性”理论观点对“原生态”的概念定义进行新的探索。认为一种文化,从其诞生之初起,就具备一种本性,它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虽然历经变化,但其本性与生命一直贯穿了全部发展历程中。时间上的“原生态”就是起源时的初始结构方式。空间(地域)上的“原生态”,就是某一族群自我对特定环境的选择与适应所建构的文化形态。方式上的“原生态”,就是某一族群依据环境建构本民族或族群文化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历史的一致性。由于任何一种文化在起源的时间上,在占据的空间上以及在构成方式上都不可能相同,故而“原生态文化”都是有差异的文化[4]。

2.“原生态民族文化”就是某一民族原模原样原汁原味的优秀传统文化。时任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的耿生茂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基本上属于一切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文化现象。政府举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旨在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就是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是某一民族原模原样原汁原味的文化。像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的斗牛文化,就是当地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代表,现在被誉为“东方斗牛”,能够满足大家欣赏的需要,引起大家的珍惜。

3.“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凯里学院罗永常教授认为,“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指那些处于边缘地界的民族创造的具有原生性与自然性、共生性与和谐性等特点的民俗文化[1]。

4.“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指那些少受现代文化浸染保持原貌和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湖南科技大学的潘年英教授认为:“我最初使用的词,就叫‘原生文化’,后来改为‘原生态文化’,我觉得这当中过渡很自然,就是我强调的是一种文化的原始面貌,没有经过太多现代文化的浸染。我们地方政府(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使用这一概念的时候,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即它们本来的面貌,而不是后来人为加工和提高的艺术”[2]。学者丹增也持这种观点,他在《保护开发并弘扬原生态文化》一文中指出:在中国西部、边缘、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没有被开勘的原生态文化。文化的原生态是原汁原味的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老百姓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

5.“原生态文化”是原创的保留原生形貌的本真的文化。这是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原生态文化是一个特指的历史和文化存续体,一个特殊的地方知识和民间智慧,一个特定族群的认知和认同依据,一个特别的文化表述类型和范式,一个特色的艺术系统和技术魅力。要把握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其所具备的“原生形貌”,而原生形貌具有原始的(primitive)、原本的(original)、原生的(primordi-al)、原思的(pre-thought)、原型的(archy-type)、原真的(authentic)、原住的( indigenous)和原创的(creative)几个特点[1]。

6.“原生态文化”就是文化相对论他者视角中的地方性知识。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持这种观点。所谓的他者视角实际上就是该文化持有者之外的人如何看待该文化的问题。所谓的地方性知识是借用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观点,认为原生态文化的表现依赖于特定的情景,在特定的情景下,可以成为原生态文化,相反离开特定的情景就不能完全彰显出来。所以从人类学内容看,地方性知识恰恰就是我们现在流行讲的“原生态文化”[5]。凯里学院青年学者麻勇恒也认为,“原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势话语中获得被认可与强化,既是“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崛起的表征,也是人们对工业文明展开间接批判的表述。从学科定位的角度看,“原生态文化”应当归属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范畴,是“文化相对论”“他者”视域中的本土知识建构[6]。

7.“原生态文化”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某一族群在某一历史时期依据生境而构建的族群文化。凯里学院罗义群教授举证说,苗族的《焚巾曲》具有原创性、原始性、原生性、原貌性,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现象,从这里可以看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客观存在[7]。

8.“原生态民族文化”不是静态的不变的概念,相反,它应当是一种流动的不断变化的文化现象。中山大学张应强教授持这种观点。他以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为例,从空间和时间维度提出他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认识,认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应当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民族文化。我们只能在“流动”中,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在过程中去把握和理解“原生态文化”,“原生态”并不意味着是绝对自主的、自在的、孤立的,而是与文化“他者”历史地共存的,而且也只有充分认识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流动性,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民族文化“原生态”问题的真正意义[1]。

9.“原生态文化”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凭借的经济活动。凯里学院刘宗碧教授认为:“有些人企图用实证原则和科学主义方法对原生态文化进行研究,企图将原生态文化归结为某一些特定的对象或实体,在理论上由此揭示它的本质并视为学术目标,显然是幼稚的。他认为原生态文化的理论坐标本质上是一种活动,一种以文化资源的经济活动。要从文化的经济行为去理解它,而不能简单地指‘原生态文化’是区别于现代的有某种‘原始性’的实体对象文化。”[1]

10.“原生态文化”是想象出来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教授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原生态”的存在性是值得质疑的。其实,它是在开发利用民间音乐和发展民俗旅游业中由一些人想象出来的,因而提出了“想象的原生态”的观点[1]。

11.“原生态文化”是人为的被原生态的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翁乃群教授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原生态”并不是拥有类似于这一文化资源的主体的话语,也不是这一主体对拥有这一文化的理论阐释,事实上是一种来自他者的施加与建构,并提出了“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反思[8]。

12.“原生态文化”根本不存在。复旦大学教授纳日碧力戈认为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并不存在什么“原生态”,存在的是“活生态”。“原生态”的东西是在当今市场利益驱动下一些人有预谋地捏造出来的,或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猎奇心理需要而把传统的民族文化包装而成的。他主张鼓吹自然万物、世间生灵共同组成的“活生态”,反对“原生态”话语隐喻的“死生态”[1]。学者张云平也认为,“真正的‘原生态文化’是不存在的”[9]。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认识各有见解,见仁见智,或多或少把握了这一概念的涵义,有一定的理论建树。但是,意见分歧明显。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有的半信半疑。看了他们的这些见解,对认识和了解“原生态民族文化”有思想启迪的帮助,同时人们也会觉得“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东西模糊得很,像一团麻,乱得很,理不清。其实,“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提出并不那样追求古董,那样裹绞含混,那样难以捉摸,或那样别有意图。在专家学者已有的看法中,大多受到“原生论”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偏向静态看问题,在概念涵义上进行辨析。因而有的专家学者不大注意“原生态文化”客观上的演进性,有的专家学者则不大注意“原生态文化”的客观存在性。我们认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现象不容否认,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着这个东西,中国很多民族拥有它,外国很多民族也拥有它。“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个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的指称,是名符其实的。合理地、科学地对它进行阐释,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二、本论

今天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认识,正如北宋词人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指出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社科工作的专家学者把“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问题复杂化了。“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刚刚诞生的学术概念,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过滤,谁也不可能一下子把它看得很清楚,而拿出令同行十分信服的见解来。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大多就事论事,在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的学科里论证这个命题,跳不出学科之外去拉开一定的距离找视点,所以也看不清楚,各有各的观点和看法是很正常的。在这个问题上,还要有一段时间的雾里看花和水中望月,才能达到“百家争鸣”后的共识。

但是,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文化理论建设,形势紧迫。一万年太久,我们要只争朝夕。笔者经过30多年的民族文化教学与科研的实践,对“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这里表述出来,算是抛砖引玉。

(一)“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提出是现实的需要

1.“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以文化改善环境的时代诉求。应该说,是在世界范围内,时代催生“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产生。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从原始文明走过农业文明而进入工业文明的时代,正是所谓的工业文明,排放出很多的污染物,极大地破坏了地球上的原生态,水源、地表、湖泊、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的生物和动物濒临灭亡,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人体健康。所以,全世界都希望尽快结束工业文明的时代,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期。现在,工业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环境的污染就越严重。像美国的污染物排放,就非常之多。苏联和日本都发生了严重污染环境的核电爆炸事故。在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在各国的大中城市都已经无“原生态”可言,只有在比较落后工业发展缓慢而欠开发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存在。人类要治理被工业污染了的生存环境,就必然主张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可以在工业发展缓慢而欠开发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建设。所以,“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概念正是因为改变现实环境状况、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空间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保留着较多的原始文明意识。比如相信“老天爷有眼”“土地公有耳”而敬畏大自然,相信“万物有灵”而崇拜大自然,相信“江山是主人是客”“处处青山埋人骨”而不以人为本,主张与大自然亲近,等等。我们今天只有提倡“原生态民族文化”,人们也才会敬畏大自然,视大自然为人类的朋友,不是去征服大自然,而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被污染了的环境才会得到改善,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建设起来。

2.“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提出是对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的保护。我们主张文化的多样性和保护地方性知识,就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现象。原生态民族文化就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它不优秀,早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原生态民族文化能够作为民族文化传统传承到今天,成为民族亮丽的文化景观,就证明了它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是人们所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在世界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如果不强调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它就要被强势的时尚文化所冲击,最后濒临消亡。所以,“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提出,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

3.“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论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现在,我国正在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其中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吸收的合理内核。对它进行研究,建构“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论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使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民族事业向前发展的具体需要,我们有责任把“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论体系创立起来。一个族群或民族,根据自己的社会价值取向,只能选择数种文化模式。原生态民族文化,就是族群或民族最基本的最地道的文化模式。它基于个人生死、青春期、婚姻方式、丧葬形式等人生礼仪,族群集体在政治、经济、社交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变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合成族群或民族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最初的形态,就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初创形式;这种模式在历史进程中发展演变成的形态,就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一般形式。因此,我认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理论建构应该包含如下的理论范畴:

第一,原生态民族饮食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饮食史理论,民族地区原生态物产及民族饮食土特产品理论,原生态民族日常饮食惯制理论,原生态民族节日饮食惯制理论,原生态民族信仰饮食惯制理论等等;第二,原生态民族服饰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服饰演进理论,原生态民族服饰与生活生产环境关系理论,原生态民族服饰习俗惯制理论,原生态民族服饰美学理论等等;第三,原生态民族建筑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建筑演进理论,原生态民族公共建筑物理论,原生态民族民居建筑理论,原生态民族居住惯制理论,原生态民族建筑美学理论等等;第四,原生态民族社交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交通理论,原生态民族交易理论,原生态民族结盟联谊以及娱乐活动理论;第五,原生态民族信仰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信仰演进理论,原生态大自然天地山水信仰理论,原生态动植物信仰理论,原生态鬼神信仰理论,原生态民族图腾信仰理论,原生态民族祖灵信仰理论,原生态民族巫术理论,原生态民族禁忌与诅咒理论;第六,原生态民族人生礼仪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诞生礼理论,原生态民族成年礼理论,原生态民族婚恋风情理论,原生态民族丧葬理论等等;第七,原生态民族伦理道德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家族家庭血缘理论,原生态民族家风家务理论,原生态民族家庭伦理及家庭成员个人道德修养理论,原生态民族乡村优良乡风与传统美德理论;第八,原生态民族习惯法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习惯法演进理论,原生态家法理论,原生态民族村寨乡规民约理论,原生态民族奖励与处罚惯制理论等等;第九,原生态民族舞蹈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歌舞理论,原生态民族乐舞理论,原生态民族游戏舞理论等等,第十,原生态民族器乐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乐器理论,原生态民族器乐使用技法等等;第十一,原生态民族竞技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游戏理论,原生态民族民间竞技理论,原生态民族民间技艺玩耍理论等等;第十二,原生态民族节日文化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岁时节日理论,原生态民族祭祀纪念节日理论,原生态民族庆典节日理论,原生态社交娱乐节日理论等等;第十三,原生态民族口承经典理论。包括原生态民族口承经典民歌理论,原生态民族口承经典赋颂理论;原生态民族口承经典传说故事理论,原生态民族民间经典戏曲理论;原生态民族民间口述史理论;原生态民族口承经典谚语和俗语理论等等。

“原生态民族文化”理论的研究空间实在是非常的广阔,在这个领域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不管现在人们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有多大的分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研究也会向纵深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一步步向前迈进,从中就会不断有理论的建树。“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有了可喜的成果,那么,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宝贵价值的现实利用也就可以打开更新的局面,有了它作为基础,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

(二)“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含义只能取“原生态”的近似值

“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概念不是一个意义十分明确的专业学术词语,不能钻牛角尖似的对它进行考量。如果要给“原生态民族文化”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定义肯定是不能穷尽其内涵和外延的,只能收到盲人摸象的效果。可以这么来表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含义: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拥有该文化的民族创造的与时俱进而又能保持初始基本状态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体传承到当今时代的原创性文化。首先,它是拥有它的民族或族群创造的,而不是从外民族引进的。其次,它是与时俱进的,一定有所发展变化的,但是,这变化发展是缓慢的细微的。再次,因为它发展变化不明显,所以能够保持初始时的基本状态。最后,它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既然是民族传统,就自成体系,对人们的生活有用,能够超越历史,世世代代往下传。

“原生态”最初指的是人类活动没有触及到的纯天然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环境。这种自然景观或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就是现在也还能在地球的南北极和其他人迹未及的地方找到。那就是说,“原生态”的初始本义是明确的,不会引起争议。把这个概念从自然科学领域移植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后,它的意义就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就与世界上另一种学说相似。当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指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非常正确。可是,把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就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达尔文认为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生物进化的根本规律就是生存竞争。达尔文的进化论曾经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发现之一,就其科学价值而论,只有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发现才可以同它相比拟。社会达尔文主义应该是一种伪科学。所以赫胥黎的《天演论》认为,虽然人类的竞争也是残酷的,优胜劣汰,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必然的。但是,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进化法则。自然界的进化没有什么道德标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类有社会道德规范,不同于自然竞争,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互助互敬,相亲相爱,双赢双收。在社会生活竞争中,能扬善惩恶,打假求真,褒美贬丑,保证社会生活朝着真善美的文明进步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把“原生态”从自然科学搬到社会科学来使用,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既然“原生态”指的是人类活动没有触及到的纯天然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环境,那么,“原生态”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不适合、不恰当。因为,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是人类实践的空间,尤其是人类创造的文化,那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结果,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不可能是独立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原生态”的。拿最初的“原生态”的含义来解释,“原生态文化”就根本不能成立。

所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中的“原生态”只是一个形容词,不是精确表达词义的词语,由此造成“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概念不能成为一个意义十分明确的专业学术词语。这样理解后,我们就不能钻牛角尖似的对它进行考量。解释“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意蕴只能取“原生态”涵义的近似值。人类社会,无论是语言、文学、,还是民风民俗,艺术审美,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交流与融合[10]。原生态民族文化产生至今,一直在融合、涵化外来文化,从而保持其经久的生命力。原生态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指某一族群或民族最初创造这种文化后,在演进中发展变化相对比较小,一直以较原始的形态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

(三)原生态民族文化体现了该文化意蕴上的原始本真性

1.原生态民族文化具备原创时的本真意义。学者维柯研究各民族本性的《新科学》是早期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11]694。他认为,“原始”、“本性”和“民族”的字源意义大体相近,都是“产生”,“每一种习俗的产生,就是它的起源”。 维柯的《新科学》认为产生和本性就是一回事,民族的本性就是该民族在某一时期和以某些方式的诞生。各民族的“各种制度的自然本性不过是它们在某些时期以某些方式产生出来了。时期和方式是什么样,产生的制度也就是什么样,而不能是另样”[11]105。形形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令人眼花缭乱,它们或是原模原貌,原汁原味,或是发展变化,或是被作了有目的的包装,但是,它们的本真意义没有改变,古今贯之。例如,民族地区的敬祭鬼神,很古老神秘,那是原始宗教的传承,本真就是人类的功利主义的诉求。祈求鬼神保佑而消灾消难,得到利益,这样的意愿至今没有改变。又如,源于原始社会人类野合的赶歌场、爬坡节、情人节等等,千百年来一年一度地进行,没有变化,或者有了一些变化,而它的本真意义依然是寻找伴侣繁殖后代的活动。民族的神话与故事传说,从远古流传到今天,依然是民间智慧和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传承方式。

2.原生态民族文化保留着该文化初始时的基本状态。原生态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贵在它的原生态。在长期传承中还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文化,才是原生态民族文化,否则,就只能算是一般的民族文化或发展变化了的民族文化。例如,我国古代百越民族居住在东南沿海,他们的与水有关,而在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光祭祀水神是不够的,所以妈祖成为人们在海上的保护神。最初只是人们头脑里的产物,后来加以物化塑形,最后变成今天类似于观音菩萨的女神形象。在历史进程中,妈祖也从海上扩展到陆地,从民间影响到官方,以致历朝历代都被统治者册封。百越族群的子孙们,生活在东南沿海以及到周边如南洋经商的,随着生活与从业的变化,对保护神妈祖的崇拜形式也不断的变化。今天要考究妈祖的初始状态,已经不大容易。显然,妈祖文化已不是初始状态的民族文化,只能是人们共同体的传统信仰文化。但是,要考察百越族群的一支后裔——侗族类似于妈祖的保护神萨岁的初始状态,则轻而易举。侗族作为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他们为了躲避水害而离开了原生地,往内地西南湘黔桂毗连地带迁徙,等于走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森林世界。因此,萨坛的设立,萨岁的无人形的形象,祭萨的古老仪式等等的初始状态承袭不变,都能够保存下来。直到今天,萨的形象和灵魂归宿用一个土堆表示,或用一把红纸伞象征,没有发展成人形或神形的偶像。祭萨的时间也仍然是各村寨各祭各的,没有约定俗成整个民族统一的祭萨节日。应该说,侗族祭萨是原生态民族文化活化石的代表。从它诞生起,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至今没有多少变化。人们年年祭萨,从不间断。因为人类祈求女性祖先的保佑是从古到今一脉贯之的。又如侗寨鼓楼这种建筑文化。修建鼓楼,设计不用图纸,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到了今天,侗寨建造鼓楼还是承袭原先的样子,不用图纸,不用铁钉。显然,侗族的鼓楼文化保留了初始的基本状态。又如,民间侗戏是侗族诞生得最晚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如今民间演唱侗戏时,要先举行敬祭戏祖、祈求戏祖神灵保佑演出成功的仪式,这显然保留了侗戏演出的初始状态。再如,从江县岜莎苗寨的剃头,现在还保留最初时的办法。我们考量一下人类剃头的发展历史,先是用比较粗制的铁器剃头,然后发展进化为用精致小巧而锋利的剃刀剃头,再发展到今天用电动剃具剃头。而当今岜莎苗寨的人们还用粗制的镰刀剃头,说明他们保留了剃头的初始状态。再如,据专家考证,现在苗族跳芦笙的习俗,与古代苗族跳芦笙的情况没有多大的改变,也就说明了如今苗族民间的跳芦笙习俗以及由此形成的芦笙场文化,保留了苗族芦笙场文化初始时的基本形态,是苗族有代表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所举这些例子,都说明民族文化现象有初始状态,“原生态民族文化”保留着初始时的基本状态可以从这些例子中得到理解。

3.原生态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稳定只是相对而言。但是,发展变化有快慢大小之分。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近万年来,人类的身体、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非常小,今天的七情六欲需求如吃喝拉撒睡和喜怒哀乐玩与远古人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满足这些需求的各种条件发展变化罢了。在民族文化中变化非常快的文化现象绝不是原生态民族文化,能够算得上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比较小、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形象。也就是说,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保留比较固定的族群文化惯制。

例如,侗族的萨文化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一种现象。侗族是一个推崇女性的民族,这与萨文化有关。在侗族社会生活中,崇尚女士优先。侗族社会从古到今都尊重女性,妇女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高,女孩受到特别关爱。女儿有姑娘田,出嫁时可以带走。女儿们出嫁了,三五年内不落夫家,自由来往于娘家和婆家。有了小孩,一般就当家作主,理持家政。老年妇女,得到特别的敬重。在侗族传统文学作品里,也可以看出妇女在侗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神话中,女性人物丈妹因为同意兄妹开亲繁衍人类而备受人们敬仰。在民间传说或侗戏里,如《珠郎娘美》中的娘美、《金汉烈美》中的烈美、《芒岁榴美》中的榴美、《善郎娥美》中的娥美等等,这些女主人公在这些作品中都是最重要的人物,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从称谓上看,侗族女性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称谓,如neix(母亲)、sax(祖母)、mangh(曾祖母)、deel(外祖母)、bas(姑母)、ul(舅母)、beix(女儿)等,而男性称谓除bux(父亲、)、dal(外祖父)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汉语借词,如ongs(祖父,汉语“公”的变音)、juj(舅舅,汉语“舅”的借词)、lagx(儿子,汉语“儿”的古音)。凡此种种,都说明侗族父系社会的确立是在汉族文化大量传入以后的历史年代,其最初时间大约是在唐朝初年李宏节“开夷僚”的历史时期①(①邓敏文:《“萨岁”其神及其人》,2001年湖南怀化—贵州黎平侗族文化与祭祀国际学术研究会。)。此前侗族社区一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时期,妇女在生产、生活中一直处于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妇女比男人更得到社会的尊重。推崇妇女的萨文化是侗族比较典型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千百年来推崇妇女一直得以延续,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中要特别一提的是,出嫁女三五年内不落夫家是尊重妇女、妇女自由权和妇女社会地位的体现。不落夫家这一婚姻习俗,一直保留到如今,既是古越人婚姻文化的牢固传承,更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婚姻惯制的遗风,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祖先崇拜中,侗族祭萨是民族内部在远古就已产生的以祭祀女始祖为开端的原始信仰文化,几经发展,一直是侗族特有的祭祀文化[12]。以祭萨而形成的萨文化是侗族的核心文化。萨文化涵盖了侗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侗族最广泛的民间信仰。萨岁作为一位至高无上、样样兼管的女神,是农业经济和稻作文化的产物。原始的农业经济来源于原始的采集经济,而原始的采集经济和农业经济又确立了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漫长的侗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一直没有改变。由此也可以看出,萨岁神是侗族社会原生的又经过长期造就的结果,也是侗族农业自然经济、自卫政治长期养育的最大女。

侗族祭萨是非常神圣的。如果有不按传统祭萨或亵渎萨岁的行为,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等方面的谴责。这种谴责,维护了祭萨的神圣性和正统传承。黎平县六甲一带的十几个村寨,将每年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二定为祭萨节,届时各村各寨的群众都来到六甲村举行隆重的祭萨仪式,人们赞颂萨岁的丰功伟绩,勉励子孙多行善事,尽情地唱歌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凡。但是,这里也流传着关于萨岁的离奇故事:20世纪50年代初,今黎平县龙额乡的六甲、岑国、岑岜、牙库、岑枯、岑灿、岜白等村的群众共同捐钱买了一只羊。此羊浑身白毛,没有一根杂毛。这只羊不用关栏,任其来往。它经常到各家各户的菜园里去吃菜,但一处菜园只吃几棵,从不多吃。吃遍了一村,再到另一村,无人驱赶,任它自由行动。1954年冬天,岑枯村有人将这只羊偷去杀吃了。奇怪的是两年之内这家人全都死了。人们说:“这是萨岁对他们的惩处,因为他们吃了萨岁的化身。”1986年春节期间,岑岜村有一部分群众没有去六甲村祭祀萨岁,结果从那年2月开始,该村就有疾病流行,两三个月内死了20多个小孩。人们认为是萨岁生气了,不管这些孩子了,才一个一个死去。到了5月,该村的群众赶紧补祭萨岁,小孩病死的事也就很少发生了。有萨堂的六甲村虽然是一个很古老的侗族村寨,但至今仍然只有30多户人家,历史上也从未超过36户。人们认为这是萨岁当年的安排,因为六甲人的祖先当年不让萨岁进屋,得罪了萨岁,所以该村的人丁一直发展不起来。当地的老人都相信这种说法,连六甲村的群众也是这样认为。这些离奇的故事当然不可信,但是,我们知道了不祭萨就要遭报应是故事的旨要。正是因为当地群众有这样的意识,他们才能编出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对亵渎萨岁和怠慢祭萨的谴责,维护祭萨的神圣性。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这种意义,才能对这些离奇的故事作出符合道理的解释。民族民间正是有了这些故事,才有力地维护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永久传承,使它获得了相对的稳定性。无论拥有原生态文化的族群或民族的主观抉择如何,其日常生活总是自觉参与对该文化的保护甚至是捍卫。与此同时,其日常生活也都自觉参与了文化创新的过程,只不过创新的方式有快有慢,在没有外界文化压力的情况下,这缓慢创新足以保证文化的生命延续[13]。

(四)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性

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潮流有着明显的距离,这是不容置疑的。正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不是现实生活的潮流,不是时尚,它是过去时代的遗留物,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大中城市看不到,才吸引人们前去边远的民族地区欣赏。当今世界,处在世界生活潮流中心的人们,厌倦了钢筋水泥的世界,厌倦了时尚,就跑到与城市、时尚有明显距离的边缘地带的民族地区去旅游观光,看草原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看山区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看水边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等等,这都是距离产生美感所致。

例如,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存在于侗族地区的黎平、从江和榕江三县地,尤其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大歌为最经典,是有代表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侗族大歌的唱法与流行歌曲的唱法有距离,侗族大歌无指挥无伴奏也与时尚音乐演唱有距离,侗族大歌的演唱群体少则几十人,多则成千上万,也与城市演唱模式有距离。侗族大歌采用大自然蝉鸣鸟叫声、林涛流水声和风雨雷电声作为声乐元素,也与时尚音乐有距离,正是这些距离,给发达国家、地区、大中城市的游客们带来了美感,使他们得到了原生态民族音乐美的享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幅员辽阔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有着十分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国内外游客的足迹几乎已经全部踏遍。

那么,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究竟有哪些距离?一是时间距离。原生态民族文化属于过去,现实生活属于今天。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于历史悠久而对今天有用,而现实生活价值取向侧重走向明天而务实于今天。但是,人们走向明天时,需要向历史回顾。二是空间距离。原生态民族文化是特产,产地在欠开发欠发达的边缘边远之地带,现实生活在这里主要是指他者的存在空间,是时代主潮的漩涡之地带。前者吸引后者,后者波及前者。三是形式距离。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过去时代的遗留物,近似于古董,虽然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但是,形式上深深镌刻着过去时代的标签,代表着传统。现实生活是一张白纸,什么都在进行新的绘制。现实生活倾心于当下,刻意追求标新立异,代表着时尚。但是,新的绘制需要有旧的形式作参考。

存在是有原因,需要就是道理。由此,原生态民族文化在原产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城市,原生态民族文化也被吸收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城市,都建起了博物馆、展览馆、民俗文化村等等,还有一些城市的一般临街建筑物,也在用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进行装饰,以满足城市市民欣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需要。此外,足底按摩这种产生于4 000多年前的民族医俗,唐代传入日本,元代又由日本传入欧洲,改革开放后又从国外打马回国,变成都市生活的时尚。酸菜汤、酸汤鱼火锅等酸味系列食品,本是苗族的原生态民族饮食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也从民族山村走进都市,成为都市的特色饮食。这说明了时尚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通、互相转化的关系。可见,原生态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孕育着当代时尚文化[14]。

(五)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价值考量

1.理论价值

(1)历史文化的价值。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原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它相对稳定的传承性决定了他基本保留了古老文化的原貌,这给我们了解祖先文化、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现成的、活生生的材料。历史如大浪淘沙,而原生态民族文化则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这笔现存的活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生存活动的状态。

(2)精神享受的价值。对于拥有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民族,该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功利性,即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每个民族人士都得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享受,甚至沉醉其中,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深感自豪,本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就是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民族文化,它的传承与弘扬,成为该民族的精神支柱。

(3)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国内外多种文化共存是时代主题。文化多样性理论主张文化界如同生物界一样,要多种文化共存才能持续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对文化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理论激活了原生态民族文化,促进其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繁荣又对文化多样性理论作了强力支撑,并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发展。

2.应用价值

(1)人文旅游开发的资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因其传统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其中就包括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各地人文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优秀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2)生态文明建设的凭借。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们的追求,是当今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就目前而言,生态文明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民族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科学选择,包括扬弃与跨越。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珠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3)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文学艺术根源于社会生活,既包括现实生活,也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民间文学艺术都根植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鲜明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在文化多样性时代,文学艺术创作只有根植于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吸取营养,原生态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文学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

三、结语

“原生态”一词,最早不是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们的发明,而是自然科学家的学术用语,后来被移植嫁接,变成“原生态文化”的概念而得到官方文件和媒体的认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提法诞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艺术节。2009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全国首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凯里学院创刊面世,使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研究有了发表成果的专门阵地。2010年我国学术界已经举行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论坛,对它的理论研究已经在全国展开。

“原生态民族文化”中的“原生态”只是一个形容词,不是精确表达词义的词语,由此造成“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概念不能成为一个意义十分明确的专业学术词语。这样理解后,我们就不能钻牛角尖似的对它进行考量。解释“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意蕴只能取“原生态”涵义的近似值。

“原生态民族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全世界希望结束工业文明时代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尽快进入生态文明新时期的诉求。“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提出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它的理论构建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原生态民族文化不是想象的,也不是民族传统文化被原生态的,更不是人为地把大众的民俗文化包装而成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民族文化现象。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拥有该文化的民族创造的与时俱进发展变化而又能保持初始时基本状态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体传承到当今时代的原创性文化。它具备原创时的本真意义,保留着诞生时的基本状态,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潮流有着明显的距离。由于它是过去时代的遗留物,存在于边缘地带的民族地区,这与城市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美。现在,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城市空间,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有现实价值的东西,从它身上可以看到历史,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得到观赏和体验的美感享受。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春寒.原生态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3).

[2]记 者.关于原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潘年英教授答客问[J].中国文艺家,2009(12).

[3]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71-82.

[4]朱炳祥.何为“原生态”?为何“原生态”?[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3):1-4.

[5]徐杰舜.“原生态文化”与人类学视野中的“原生态文化”[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3):18-22.

[6]麻永恒.文化能量学说视域中的“原生态文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50.

[7]罗义群.“原生态”族群在某一历史时期依据生境而构建的文化方式——以苗族丧葬风俗歌《焚巾曲》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1(1):76-80.

[8]翁乃群.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3):5-13.

[9]张云平.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4).

[10]韩美群.和谐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69.

[11]维 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9.

[12]傅安辉.侗族民间文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175.

[13]王岳川,胡淼淼.文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77-178.

[14]罗康隆,徐杰舜.人类学与当代生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353-354.





On Original Ecological National Culture

FU An-hui

(School of Humanities,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China)

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 in the world,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was prior to the common culture in a region or a country or even the world. Original ecological national culture, the original culture of a community, belongs to its nation who have created and kept the culture abreast of the times. Such culture has its original signification, retains the basic state of its birth and owns relative stability in history with nature as its main feature. The concept of original ecology national culture is actually in conformity with its essence. Its resear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 to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ocal knowledge. I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s critical in the modern time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第4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一、校园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化的概念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其基本内容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改变以往那些不良习惯,以生态学的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1]。在工业文明时代,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空前提高,经济至上理论的流行,人类的贪欲和征服自然的信心都恶性膨胀,20世纪下半叶人们尝到了不尊重自然的恶果。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作为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界也率先进行了反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他在1976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中这样界定教育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2]。教育生态系统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校园生态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

尽管学界尚未对校园生态文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基本认同这样一种观点: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和谐作用于校园以及与校园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直接反应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是师生共同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产物,具有和谐性、整合性和与时俱进性[3]。校园生态文化具有三个特征[3]:第一个特征是校园生态文化的使命特别崇高。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一个没有高校创造思想影响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第二个特征是参与主体的高素质。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他们承担着创造和继承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是社会知识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第三个特征是校园生态文化的和谐性和前瞻性。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校园必然是和谐的,作为引导社会前进的发动机,校园生态文化必须具有前瞻性。

二、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

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校园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率先建设生态文化就成了高校肩负引导社会前进重任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一)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外部和谐生态文化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存在着本质的联系。高等教育需遵循这一规律,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便始终处于经济的制约之中,高等教育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础,推动经济发展必然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职责。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反哺社会。比如,美国高校明确把教育为社会服务与科研、教学一起列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美国高校除了传统的理工、经文史学位外,新增设的学士学位有:财政学士、教学法学士、护理学士、公立学校音乐学士、卫生教育理学士、园林建筑学士、海军学士、职业教育学士、宗教教育学士、职业农业学士、家政学理学士、演讲学士,等等。美国高等教育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设置专业,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增加或调换专业,使高等教育永远充满活力。为此,我国高校要汲取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更新现念,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压缩一部分与社会脱节的专业,增加新专业,努力探索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治方向、政治制度所制约。高等教育在不违背自身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统治阶级意志与政治意识的人才,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的政治制度。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社会文化是以观念形态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变革过程。同时,它又是以观念形态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社会的每一种活动都要承受着本民族文化的制约;社会的每一个人也在自觉不自觉的接受着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并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对教育的影响,一般也是通过文化中介起作用的。可以说,高等教育植根于文化土壤之中,教育的目的、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道德教育以及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受到文化全方位制约。

(二)结合自身状况构建校园内部和谐生态文化

1.注重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校园硬实力。日本学者岸根卓朗提出:“文明大学校园应以物和新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以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宗教(善)与艺术(美)三位一体化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学会系统为内容。”[4]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充满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现代大学校园,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陶冶师生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广大师生专心致志于教学和科研。同时校园环境也是反映学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校园面貌反映学校的治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当然也折射出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另外,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在每年的招生宣传中,不少家长四处观察。学校的校园建设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报考哪一所学校的重要因素。

第5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低碳文化 学校文化 生态文化

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发展由传统“三高”向“三低”转变,生活方式由高碳生活走向低碳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标志着生态文化的诞生。党的十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又为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部署,这也就决定了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的学校文化也将处于变革和重构的关键时期。

一、生态文化视域下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1.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意是人的全面、幸福、和谐发展。但由于受工业化科学主义思潮、技术理性的影响,教育走向了功利主义,把人变成学习的工具,成了知识、信息、技能的容器,忽视了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只懂科学、缺少自然人文素养的“畸形人才”。随之而来的便是资源枯竭、气候变暖、人的生命健康权、环境生存权受到威胁等,这严重背离教育的本质和原始目标。人类开始反思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的危害,要求教育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化,实施绿色教育、生命教育、低碳教育,引导学生放弃对物质财富的过分追逐与迷恋,照管和抚慰自己的心灵世界,重拾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传统生态道德,使千疮百孔的自然界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为人的全面发展争取一个广阔而光明的生态前景。

2.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文化。生态文化“从人类整体主义出发,基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发展的唯一载体,立足于地球资源的永续利用,倡导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发展的价值尺度上,充分认识到自然的发展演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质疑并批判工业化带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发展”。强调“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向“生态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转化,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成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新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3.各学科课程与环境教育互动共生的课程文化。生态文明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是更深层次的环境教育。20世纪70年代环境教育进入学校,并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但仅把环境教育当作知识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致使环境教育知识化、边缘化,远离现实生活世界,其教育效果不佳引起部分专家和权威的忧虑。随着人们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公众对化解生态危机的新期待,生态环保与科技日益走向融合和互动,今天已进入以“生态环保”为标识的科技时代。由此,各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也开始整合互动,成为当今国际学科课程发展的新趋势。环境教育从过去的学科边缘、从属地位上升到与其他学科并列的地位。毫无疑问,生态内容将成为各门学科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不仅加强了学科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而且能够克服传统科学的非人性、非自然性,有利于全民科学素养和生态素养的提升。

4.低碳节能和崇尚自然的行为文化。生态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责任教育,其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承担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拒绝浪费的崇高责任,并将这种责任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就是“我们”在这里做事的方式,学校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因此,学校生态文化就是“我们”在这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文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低碳化、与自然和谐的特征,如学生饮食消费不要热衷快餐文化、一次性消费,人为缩短消费过程;学生日常生活消费崇尚节俭,戒除大手大脚,反对铺张浪费。

二、生态文化视域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困局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但目前真正以生态理念去构建学校文化的甚少,因此,将生态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

1.考试文化绑架生态文化。虽然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时代和社会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最强音。但对于教育质量的考核,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仍多停留在能够宏观控制的“升学率”“优秀率”等方面。所以,目前应试教育依然很强势,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对环境教育、生态文化建设表现出排斥甚至抵制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丢西瓜捡芝麻的事,如在学校荣获的许多荣誉证书中很难找到绿色、环保、低碳的荣誉。学校的教学文化仍是考试文化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即使在考点中涉及的环境内容也当成知识来训练,对当今的生态困境不闻不问。

2.教师生态教育素养的缺失。学校没有专业的环保师资,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的缺失是有目共睹的,其原因既有学校文化的影响,也有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重复性的职业特点往往容易使教师文化陷入封闭性和保守性,害怕变化,抵触变革。另外,还有教师培训政策的原因,在数量众多的教师培训项目中,至今没有一项是针对教师环境素质方面的培训。目前,教师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大都通过电视、报刊或网络等媒体渠道获得,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更谈不上什么知识结构和环境人文素养。当面对学生的一些环境问题时,教师没有话语权,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更谈不上主动承担环境教育的社会责任。

3.学校教育功能的异化。学校本应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创新源,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致使学校文化日益保守和功利,陷入功利主义圈套,不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发展,忘记了自己真正的使命在于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使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相悖,淡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校教育育人的本质落空。

三、学校生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1.校长生态文化理念的自觉能动性是根本动力。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文化就是学校文化,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和文化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领导。学校领导一定要从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自己,重视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正确认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提高对学校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面对食品危机、生态危机、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尖锐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及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思考,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学校范围,而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并思考如何满足社会需要来谋划学校文化建设,从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学校文化的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社会转型发展,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谋划学校绿色、与自然和谐的新文化样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新的人才。

2.加强学校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化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文学创作领域,涌现了一批生态文学作品。如《伐木者,醒来》《中国:另一种危机》《放生》《黄河生态报告》等生态小说,可以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此同时,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如道家学派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了自然的自然观和知足者常乐的适度消费观;佛家的戒杀生、慈悲为怀的“生命观”,这些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伦理支撑。学校所在地的企业转型发展、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程、垃圾处理站的变废为宝工程等社会生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文化资源。学校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挖掘这些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对话交流”的平台。邀请校外知名的生态伦理专家作专题讲座或报告,解读传统生态思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介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及当代价值;购买生态文学书籍,设置生态特色阅览室,为师生的专业阅读提供良好氛围;学校师生还要走出去,参观学习社会上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倾听社会声音,感受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脚步,从而确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才标准。

第6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 浅谈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 从文化建设视野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初探 简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南昌市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建设探讨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简论 简论廉政文化建设 简论校园文化建设 用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引领市民文化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鹤文化研究策略 简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经验 简论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简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媒介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t "_blank" 杂志等平面传媒外,大力发展广电媒体产业,尤其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业。传媒产业必须加强产业横向联合,走规模经济之路,要加快产业纵向整合和集群化,把传媒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增强跨媒体整合和多媒体化,实施跨领域整合和混业化经营。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一媒体的传统模式已受到严重冲击,跨越平面传媒、音像传媒、网络传媒三大领域,将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技术嫁接起来,形成跨越不同媒体的综合性传媒产业已经成为现代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余谋昌.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J]. 哲学研究,2014,2(30).

[2]竟辉,田贵平.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化建设[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

[3]孙斐. 浅谈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 商业文化,2012,(12).

[4]陶志刚,金文硕,等.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新视角[J].大庆社会科学,2008,6

[5]张淑珍,孟令华. 生态文明视角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3(1).

第7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均势的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待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超级秘书网

第8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近 现代 工业 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对 自然 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 发展 成为生态 政治 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全球 经济 、 社会 、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 问题 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中国 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基于上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生态政治运动。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每年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而不断壮大,至今方兴未艾。80、90年代在生态政治运动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纷纷建立了众多形形色色的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简称生态党或绿党),生态学与政治学由此联姻形成了生态政治学、政治生态学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传统政治发展观也由此向政治生态发展观转变。 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一)生态危机--生态政治兴起的动因和基础 所谓生态危机,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日"发起人盖洛德·纳尔逊曾精辟说道:来自自然的威胁(生态危机)是比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从德国和日本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毁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后,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 影响 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 目前 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6500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3800多种中已有110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600多种动物和25000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一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17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100万人因饥饿而

第9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河流生态功能水文变化生物学

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近来讨论的热点问题,学者和公众对于大坝建设对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影响“存在性”基本认可,但对影响“程度”认知相差甚远!争论体现了: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度”的衡量,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与不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矛盾,以及由于目前理论与现状资料缺乏导致的大坝建设的“真实生态影响”难以搞清等问题。

淹没、阻隔、径流调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大坝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评价这些影响并提出缓减措施,是未来水利水电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认识河流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是评价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概要介绍河流生态功能与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以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一、河流的生态结构

河流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上下游、左右岸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连通性是评判河道或缀块区域空间连续性的依据。高度连通性的河流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以及动物和植物的运动等非常重要。

从横向上讲,河流宽度指横跨河流及其临近的植被覆盖地带的横向距离。影响宽度的因素有:边缘条件、群落构成、环境梯度以及能够影响临近生态系统的扰乱活动(包括人为活动)。连通性和宽度构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特征。

二、河流生态功能

河流的生态功能包括: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等方面。

1生态功能-栖息地功能

栖息地是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能够正常的生活、生长、觅食、繁殖以及进行生命循环周期中其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栖息地为生物和生物群落提供生命所必需的一些要素比如空间、食物、水源以及庇护所等。河道通常会为很多物种提供非常适合生存的条件,它们利用河道来进行生活、觅食、饮水、繁殖以及形成重要的生物群落。

河道一般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的栖息地结构:内部栖息地和边缘栖息地。内部栖息地相对来说是更稳定的环境,生态系统可能会在较长的时期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边缘地区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边缘栖息地处于高度变化的环境梯度之中。边缘栖息地中会比内部栖息地环境中有着更多样的物种构成和个体数量。边缘地区相当于对其内部地区起到了过滤器的作用。边缘地区也是维持着大量动物和植物群系变化多样的地区。

栖息地功能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连通性和宽度的影响。在河道范围内连通性的提高和宽度的增加通常会提高该河道作为栖息地的价值。河流流域内的地形和环境梯度(例如土壤湿度、太阳辐射和沉积物的逐渐变化)会引起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变化。宽阔的、互相连接的,并且具有多样的本土植物群落的河道是良好的栖息地条件,通常会发现比在那些狭窄的、性质都相似的并且高度分散的河道内存在着更多的生物物种

2通道作用

通道功能作用是指河道系统可以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流动的通路。河道由水体流动形成,又为收集和转运河水和沉积物服务。还有很多其它物质和生物群系通过该系统进行移动。

河道既可以作为横向通道也可以作为纵向通道,生物和非生物物质向各个方向移动和运动。有机物物质和营养成分从高处漫滩流入低洼的漫滩而进入河道系统内的溪流,从而影响到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食物供给。对于迁徙性野生动物和运动频繁的野生动物来说,河道既是栖息地同时又是通道。生物的迁徙促进了水生动物与水域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鲑鱼溯河产卵的迁移活动。产卵期间溯河到达河流系统上游地段的那些产卵的和垂死的大量成熟鱼种为河流提供了营养物质输入和促进生物量的增加。因此,连通性对于水生物种的移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河流上游源头地区从海洋中获得营养物质)。

河流通常也是植物分布和植物在新的地区扎根生长的重要通道。流动的水体可以长距离的输移和沉积植物种子;在洪水泛滥时期,一些成熟的植物可能也会连根拔起、重新移位,并且会在新的地区重新沉积下来存活生长。野生动物也会在整个河道系统内的各个部分通过摄食植物种子或是携带植物种子而造成植物的重新分布。

河流也是物质输送的通道。结构合理的河道会优化沉积物进入河流的时间和供应量以达到改善沉积物输移功能的目的。

河道以多种形式成为能量流动的通道。河流水流的重力势能不断的雕刻流域的形态。河道可以充分的调节太阳光照的能量和热量

进入河流的沉积物和生物量在自然中大部分通常是由周围陆地供应的地方,河道的宽度是非常重要的。宽广的、彼此相连接的河道可以起到一条大型通道的作用,使得水流沿着横向方向和河道的纵向方向都能进行流动。狭窄的或是七零八碎的河道中常常受到限制。

3过滤和屏障作用

河道屏障作用是阻止能量、物质和生物运动的发生,或是起到过滤器的作用,允许能量、物质和生物选择性的通过。河道作为过滤器和屏障作用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最大程度的减少沉积物转移,常提供一个与土地利用、植物群落以及一些运动很少的野生动物之间的自然边界。

影响系统屏障和过滤功能作用的因素包括连通性(缺口出现频率)和河道宽度。一条宽广的河道会提供更有效的过滤作用,而一条相互连接的河道会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发挥过滤器的作用。沿着河道移动的物质在它们要进入河道的时候也会被选择性的滤过。在这些情况下,边缘的形状是弯曲的还是笔直的将会成为影响过滤功能的最大因素。

物质的输移、过滤或者消失,总体来说取决于河道的宽度和连通性。在整个流域内向着大型河流峡谷流动的物质可能会被河道中途截获或是被选择性滤过。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可以被植物的地下部分以及地上部分滤过。

河道的中断缺口有时会造成该地区过滤功能作用的漏斗式破坏损害。例如,在沿着河道相互连接的植被中出现一处缺口,就会降低其过滤功能作用,集中增加了进入河流的地表径流,造成侵蚀、沟蚀,并且会使沉积物和营养物质自由的流入河流之中。

4源汇作用

源作用是为其周围流域提供了生物、能量和物质。汇的作用不断的从周围流域中吸收生物、能量和物质。

河岸一般通常是作为“源”向河流中供给泥沙沉积物。当洪水在河岸处沉积新的泥沙沉积物时它们又起到“汇”的作用。在整个流域规模范围内,河道是流域中其它各种斑块栖息地的连接通道,整个流域内起到了能够提供原始物质的“源”和通道的作用。

泛滥平原植被的源汇功能作用:通过减缓或是吸收洪水从而降低下游洪水泛滥;在洪水来临时期保持了沉积物和其它物质防止流失;为土壤有机物质和水生有机物质提供了来源。

生物和遗传基因方面的“源”/“汇”集养的关系非常复杂。小的森林斑块地带可以被看作是“汇”,这些区域会通过使这些物种不能在此地区得到很好的繁殖而导致它们的物种数量和遗传基因多样性减少。相比较而言,大型森林地带具有足够的内部栖息地,就能维持鸟类成功的繁殖从而成为能够提供更多个体数量和新的遗传基因组合的“源”。三、水文过程的生态学效应

河川水流的空间和时间特征比如快与慢,深与浅,急流与平缓,以及洪峰与低峰流量等。这些水流特征能够影响到大量河流物种的微型和大型分布模式。很多生物对于水流速度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它表示了传送食物和营养物质的一种重要机制,然而也限制了生物体继续生存在河流段落中的能力。一些生物也会对于水流的时间变化作出反应,可能会增加死亡率、改变可用的资源以及打破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河流中的水流速率决定了水中浮游生物是否能够生长并且维持它们自身的发展。河流中水流速率越慢,其中生长在岸边和底部的生物群落结构和外形就会越接近静水中的模式。

丰水期高流量对很多物种迁徙时间和许多鱼类产卵会起到提示作用。高流量也能对河床物质提纯和分类并且冲刷积水区。极端的低流量或许会限制幼鱼的产量因为这样的流量经常发生在新苗补充和生长时期

1水流动态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关键过程

(1)水流是河流生境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生物组成的决定性因素,水流动态的改变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改变了栖息地,而且影响了物种的分布和丰度以及水生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河流的流动影响了:河道的形状、大小和复杂性,支流和三角洲的形成,浅滩、激流、深潭和净水区域的分布,基质缀块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食物的类型和数量,以及主河道与漫滩的相互作用特征。河流和漫滩的生物已经适应了这种复杂多变的生境格局,生物多样性常常与生境的复杂性直接相关。大型流域生境的多样性一般较高,因此也比小流域支持了更多的水生生物。

(2)水生生物的完成生长史直接响应与天然水流动态,流动特征对塑造生长史产生主要的影响,同时水流动态的改变会导致土著物种多样性的丧失。许多研究表明,降雨与径流的依时变化是河流和湿地的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生命循环的主要驱动。

(3)维持河流纵向和横向的连通性对于许多河流物种种群的生命力是非常必要的,纵向和横向的连通性的丧失会导致种群的隔离以及鱼类和其他生物的局部灭绝。

(4)水流动态的改变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2水文特征变化的生物学效应

长期的水文动态与生物的生长史相关,近期的水文事件对种群的组成和数量的影响,现状水文特征主要对生物的行为和生理有影响.

(1)流量与频率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频繁变化:增加冲刷,敏感物种丧失;破坏生物生命循环

流量稳定化:改变能量流动,外来生物容易入侵;导致生物局部绝灭、威胁土著物种、改变种群组成;减少水和营养物质进入河漫滩,导致植物:幼苗干化,植物种子扩散条件变差

(2)来水时间的改变对生物的影响

季节性高峰流量的丧失会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和迁徙激发因素中断;鱼类无法进入湿地或回水区;改变了水生生物的食物网结构;岸边植被复原能力降低或消失;植被生长的速度减缓

(3).来水时期对生物的影响

长时间的小流量导致水生生物聚集;植被减少或消失;植被的多样性消失;植物生理胁迫导致植物生长速度较低;导致地形学的变化。

改变淹没时间会改变植被的覆盖类型

延长淹没时间:植被功能发生变化;对树木有致命的影响;水生生物的浅滩生境丧失。

(4).变化的速度对生物的影响

陡涨陡落导致水生生物被冲刷或搁浅,洪水的暴落导致生物幼苗种群不能建立。

结语

河流的生态功能的认识是评价大坝与河流作用的基础,本文对河流的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进行了概要介绍,对水文过程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坝建设导致的阻隔、淹没、水文调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亟待深入,在未来的研究与工程建设中,建议:

(1)重视大坝环境影响,加强生物与非生物学科的交叉研究,强化生态水文学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