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精选(九篇)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

第1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关键因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给予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小学生一般都比较顽皮淘气、活泼好动,他们大多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而对于比较难的数学学科则兴趣不足。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异天赋,有的只是浓烈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在教学导入阶段就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有效引发学生兴奋点,那么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东张西望,而是跟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逐渐改变数学教学低效的局面,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合理布置练习任务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较难学习的科目,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数学不是只靠学生课上听老师讲就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内外相应练习,通过试题来巩固知识学习,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讲解的新知识。然而,目前小学在习题练习层面往往要弱于城镇,大多采取教师讲解教学知识点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干巴巴的知识,而练的程度就常常不够。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难易搭配,易多难少,具有一定梯度性的练习内容,让学生树立信心,更积极地完成练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导学案,将导学案应用与小学数学,通过概念、定理的疏导,以及制定精而少的导学习题,从而让学生掌握好各个章节的主体内容和解题手段,对重点章节中的典型例题进行深入分析,以题带练,以练促学,使学生通过一道题或几道题的学习,掌握一个类型知识的解答思路和技巧,通过有效练习与反馈,促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重要保障。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而且学习习惯较差,不会主动学习,基本上是老师留多少作业学生就应付多少,而不会查漏补缺,积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数学教师应从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入手,包括数学学习时间、作业完成质量、书写整洁规范程度等等,做好合理引导和有效纠正,从课前预习、课上表现、课后训练等多个角度进行规范,促使小学生由外而内改正以往作业马虎应付了事、抄袭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等不良习惯,并且及时获得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具体表现,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从而形成一种约束合力。数学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面批,严格把关,耐心讲解,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鼓励“学困生”积极面对困难

在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兴趣不足、学习习惯不良以及自身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数学成绩逐渐落在后面,并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更关心他们,注意做好转化工作,生成一种因为喜欢教师而愿意努力学习的心理。比如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与毅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逐渐赶上。

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内容

第2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一、试题情况分析

数学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化,知识面广,接近生活,尤其是个别试题特别灵活,可多种方法操作,适合中上等生。偏难。

二、错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4,这个数可能是、。”这道题错的特别多。大部分同学不理解题意,不知从何入手。

(2)“把58、79、12、33、95、80从小到大排列。”数字多,括号小,同学们答的乱。

(3)“正方形的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同学们看图形能分辨两种图形,但是叙述图形特点不准确。对于这类题不理解,不知怎样表达。

(4)“3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这道题数字多,学生思考不能周全,大部分学生心里糊涂,不知是多少钱了。

第二题,写出钟面表示的时刻。也有很多学生错。有的是学生答题不认真,有的是学生没有答题方法。

第三题,计算。加减混合错的多。大部分学生是马虎,个别学生是基础差,根本就不会算。

第四天,填符号“25角2元6分”由于“分”这个单位在生活中不常用,孩子接触少,有的甚至没有“分”这个概念,不知“分”到底有多大,所以不会比较。“34=81”思维不灵活的学生符号填错。

第五题解决问题,条件,问题对于一年级下等孩子来说给的太多,孩子们的思维还达不到这个清晰度,有的计算出现错误。还有就是提出问题,许多孩子提出问题的语言不准确,没有标点符号。平时训练不到位。

第六题,统计的第5小题错的多,有的学生没读通题,只提问,不解答。

第七题,画一画的第2小题,画四种不同的图形,属于数学问题,对于中下等生来说偏难,不会全面思维。

三、改进措施

(1)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知识给生活服务。

(3)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从不同角度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4)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说完整话,书写工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新课标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试卷课件教案作文,右边中间有分享按钮,喜欢本站,请点右边分享到自己的博客空间微博等。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共有十二大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参加考试人数:452人。各班平均成绩都达到94分左右,及格率99.5%,优秀率:97.2%。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3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营养过剩;动态;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31-03

Trends in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Prevalence of Overnutri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in Shandong Province/ZHANG Ying-xiu.Shand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secular changes i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for adolesc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85 to 2005,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controll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Methods The BMI of adolescents aged 7-18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data of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in 1985,1995 and 2005 in Shandong Province,and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creening criteria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for Chinese students using BMI. Results

In the past 20 years,the BMI of adolescents aged 7-18 averagely increased 2.57 kg/m2 (urban girls),1.46 kg/m2(urban girls),1.71 kg/m2 (rural boys)and 0.93 kg/m2 (rural girls).The prevalence rate of over weight among urban male in 1985,1995 and 2005 were 3.08%,11.94% and 17.53%;urban female were 2.68%,7.17% and 10.53%;rural male were 0.74%,3.11% and 11.04%;rural female were 1.50%,2.61% and 7.01%.The prevalence rate of obesity among urban male in 1985,1995 and 2005 were 0.52%,5.28% and 14.48%,urban female were 0.30%,3.22% and 6.81%,rural male were 0.03%,0.56% and 7.09% and rural female were 0.11%,0.22% and 4.72%.The prevalence rates all increased with the year.Conclusio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adolescents has become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Key words】 Body mass index;Overnutrition;Tendencies;School health services

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1-2]。儿童青少年肥胖是成年期肥胖及肥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能成为21世纪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杀手,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3]。及时掌握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和长期趋势,对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都有重要意义。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于2003年颁布了《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4],为开展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筛查提供了极大方便。笔者在分析1985-2005年山东省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长期趋势的基础上,采用该标准对超重和肥胖进行了筛查,分析20 a来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发展趋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1985,1995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中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均来自济南、烟台、济宁3个观测点,按城乡、性别、年龄进行分层整群抽样。3次检测的样本量分别为:1985年14 669人(男生7 342名,女生7 327名),1995年7 198人(男生3 600名,女生3 598名),2005年8 580人(男生4 341名,女生4 239名)。

1.2 方法 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按照《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进行超重和肥胖筛查。全部资料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体质量指数的长期变化

2.1.1 总的增长水平 1985-2005年的20 a间,山东省7~18岁儿童青少年BMI出现明显增长,男生7~18岁平均增长2.13 kg/m2,女生平均增长1.16 kg/m2,男生的增长幅度大于女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增长2.57,1.46,1.71和0.93 kg/m2,城市大于乡村,城市男生增长幅度最大,乡村女生增长幅度最小。

2.1.2 年龄特征 1985,1995和2005年各年龄组BMI比较见表1~4。1995年与1985年相比,城市男生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市女生除17和18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乡村男生除15和18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乡村女生只有10,11,12岁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05年与1995年相比,城市男生除15,16,17岁外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市女生8,9,10,13,15,18岁6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乡村男生除16,17,18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乡村女生除15,17,18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1985-2005年的20 a间,7~18岁各年龄组增长幅度不尽一致,男生12,13岁增长幅度最大,分别增长3.07和3.01 kg/m2;女生10,11岁增长幅度最大,分别增长1.66和2.03 kg/m2。男女生BMI增幅最大的年龄刚好相当于青春发育突增期。

2.1.3 阶段特征 将1985-2005年的20 a划分为前10 a(1985-1995年)和后10 a(1995-2005年)2个阶段,前10 a 7~18岁男女生BMI分别平均增长0.84和0.42 kg/m2,后10 a分别平均增长1.29和0.74 kg/m2;后10 a间男女生BMI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城乡儿童青少年BMI长期变化的阶段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城市7~18岁男女生前10 a分别平均增长1.26和0.77 kg/m2,后10 a分别平均增长1.31和0.68 kg/m2,前10 a和后10 a的增长幅度基本相等,阶段特征不明显。乡村7~18岁男女生前10 a分别平均增长0.43 和0.12 kg/m2,后10 a分别平均增长1.28和0.81 kg/m2,后10 a的增长幅度分别是前10 a的3倍和7倍,加速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2.2 超重检出率的长期变化 从7~18岁超重总检出率来看,1985,1995和2005年7~18岁超重总检出率城男分别为3.08%,11.94%,17.53%,城女分别为2.68%,7.17%,10.53%;乡男分别为0.74%,3.11%,11.04%;乡女分别为1.50%,2.61%,7.01%,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乡村男女生1995年的检出率(3.11%,2.61%)相当于城市1985年的水平(3.08%,2.68%),2005年的检出率(11.04%,7.01%)相当于城市1995年的水平(11.94%,7.17%),也就是说,乡村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水平比城市落后10 a。

从各年龄段的检出率来看,1995年与1985年相比,城市除女生16~18岁外,其他年龄段和男生均有显著增长(P值均<0.01),乡村男生各年龄段均有显著增长(P值均<0.05),乡村女生只有10~12岁有显著增长(P值均<0.01);2005年与1995年相比,城市除男生16~18岁、女生10~15岁外,其他年龄段均有显著增长(P值均<0.05),乡村男女生各年龄段均有显著增长(P值均<0.01)。见表5。

2.3 肥胖检出率的长期变化 从7~18岁肥胖总检出率来看,1985,1995和2005年7~18岁肥胖总检出率城男分别为0.52%,5.28%,14.48%;城女分别为0.30%,3.22%,6.81%;乡男分别为0.03%,0.56%,7.09%;乡女分别为0.11%,0.22%,4.72%。1985-2005年的20 a间,城市男女生肥胖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乡村男女生肥胖率在1985-1995年的10 a间无明显变化,1995-2005年的10 a间出现显著上升,乡村男女生1995年的肥胖率水平(0.56%,0.22%)相当于城市1985年的水平(0.52%,0.30%),乡村青少年肥胖率的快速上升大体上较城市晚10 a。

从各年龄段的检出率来看,1995年与1985年相比,城市各年龄段均有显著上升(P值均<0.01),乡村各年龄段均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2005年与1995年相比,城市除女生16~18岁外,其他年龄段均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乡村除16~18岁外男女生各年龄段均有显著上升(P值均<0.01)。各年度的肥胖检出率总体上表现为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见表5。

3 讨论

研究证实,肥胖是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都会增加人体不良健康后果的危险[5-6]。1985年中国大城市儿童少年的肥胖检出率仅为0.25%(男)和0.15%(女),超重率为1%~2%到2000年前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肥胖检出率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7]。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在1985-2005年的20 a间,各年龄组BMI均值以及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与全国及欧美的一些报道[8-9]基本一致。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在1985年前后肥胖处于散发阶段,各年龄段均在1%以下;到1995年前后城市进入流行阶段,达到3%~5%,乡村仍处于散发阶段(男0.56%,女0.22%);2005年前后城乡儿童少年都进入了全面的流行阶段。纵观山东省儿童青少年20a来肥胖的发展趋势,经历了从散发到流行、从城市到乡村的过程,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乡村经济改善较城市相对滞后的现状相符合。

就全国范围来讲,山东省儿童青少年BMI处于较高的水平,如2000年山东省7~18岁儿童青少年城乡男女BMI不仅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市男生位列27省(市)之首[10]。较高的BMI加上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迅速上升,使防治工作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伴随都市化、工业化、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膳食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不足,动态时间减少,静态生活时间增多,生活方式由“动”趋“静”,以及营养健康知识缺乏和不良的饮食生活行为等,共同构成“肥胖易感环境”[11]。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必须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尤其要纳入政府以及教育、卫生部门的总体发展规划,仅靠儿少卫生工作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4 参考文献

[1] TROIANO RP, FLEGAL KM. Overweigh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escription, epidemiology, and demographics. Pediatrics, 1998,101(3):497-504.

[2] HULENS M, BEUNEN G, CLAESSENS AL, et al. Trends in BMI among Belgia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from 1969 to 1996. Inter J Obes, 2001,25(3):395-399.

[3] 姚兴家.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及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185-186.

[4]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5] MUST A, JACQUES PF, DALLAL GE, et al. Long-term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overweight adolescents:A follow-up of the Harvard Growth Study of 1922 to 1935. New Eng J Med,1992,327(19):1 350-1 355.

[6] DIPIETRO L, MOSSBERG HO, STUNKARD AJ. A 40-year history of overweight children in Stockholm:Life-time overweigh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ter J Obes,1994,18(9):585-590.

[7]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8] FLEGAL KM, TROIANO RP.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of adults and children in the US population. Inter J Obes, 2000,24(2):807-818.

[9] MORENO LA, SARRIA A, FLETA J, et al. Trends in body mass index and overweight prevalenc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region of Aragon (Spain) from 1985 to 1995. Inter J Obes,2000,24(7):925-931.

[10]张迎修.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BMI)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34-135.

第4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误差控制;化学分析;准确度

化学分析是根据定量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对待测组分进行分析测试的过程。化学分析过程经常包含多个繁琐的步骤,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操作步骤才能得到化学分析的测试数据。这其中,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仪器与试剂精度、实验条件等方面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并导致误差产生。本文从误差来源、误差控制、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综合评价质量保证等方面对化学分析中的误差的产生进行讨论,并提出控制误差的方法。

1.化学分析中的误差来源

1.1分析方法选择不当

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首先取决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及方法对样品的适用性[1]。通常化学分析法适用于常量分析,用于微量分析时得到的数据比用仪器分析得到的结果较差。即便是我们常量成分的分析,化学分析方法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如在滴定过程中,由于反应进行得不完全,化学计量总和滴定终点不相符合,以及由于条件没有控制好和发生副反应等原因,都会引起系统的测定误差。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适用的样品显得十分重要。

1.2分析过程中实验人员操作不当

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或经验不足而引起的分析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这类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重复出现。例如,在实验过程中不考虑试样的具体情况而盲目取样,就会造成样品的代表性不强。又比如,在试样处理过程中因使用了不适合的溶剂,导致溶样不全或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加热溶解过程中被测组分损失。在滴定终点时,对指示剂变色的判断不够敏锐,在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眼睛没有平视,忽高忽低,滴定管尖端的气泡排除不好,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等,这些都是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1.3仪器或试剂不合格

仪器或试剂不合格引起的误差也属于系统误差[2],例如使用的天平的灵敏度达不到工作要求,祛码质量不准确,容量瓶、滴定管的刻度未经过核正检定等,又如蒸馏水和试剂的纯度不够,使用了过期的标准溶液等均可产生仪器或试剂误差。

1.4实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实验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误差是随机误差属于不可测误差。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主要指温度和相对湿度。例如在测定试样时对天平室的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温度偏低、湿度较大,就会导致天平的生锈以及测试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吸收水分而引起一定的称量误差。测定油漆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另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容量仪器一般在20℃下进行校准,但实际使用时的温度往往不在20℃,从而使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产生误差。

2.化学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的控制

化学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的控制工作必需贯穿于分析工作的始终,包括取样、样品处理、方法选择、测量过程、实验记录、数据检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直到分析结果的表达等。

2.1取样的质量保证

完成一项定量分析的任务,分析结果能否反映样品组成的真实水平,其过程要受到很多环节的影响,不仅依赖于分析方法本身,而且与实验室仪器、标准对照物质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3]。要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不仅需要对实验室内的诸多因素进行控制,而且需要有一种量化的指标来说明和保证分析结果可靠。其中试样的采集和制备是定量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试样的代表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除了根据试样的性质、含量和分析结果对准确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认真仔细操作以外,还要注意测定前的试样采集和处理工作。

2.2定量分析的过程

取样后,样品的定量分析过程,一般有样品的处理与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与待测组分富集、分析测定等几个环节所组成。

取样最重要的是要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对于各类的试样采集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参阅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

试样的处理和分解分解要完全,不能有损失,分解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中绝不能含有被测组分和引入其他的干扰杂质。

分离和富集对于基体成分复杂,以及待测组份浓度较低的样品,为减小测量误差,统称需要进行分离、富集步骤。①分离:将干扰组分分离出去(被测组分含量高时);②富集:将被测组分分离出去(被测组分含量低时)。

分析测定应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3分析结果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按照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计算,并对测定结果及其误差分布情况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评价[4]。分析结果数据处理既包括实验数据的取舍,有包括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等。

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所测得的数据出现显著的特大值或特小值,这样的数据是值得怀疑的。在分析实验中,已然知道某测定值是操作中的过失所造成的,应立即将此数据弃去。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的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按照数理统计(如4d法、Q检验法、Grubbs法)的方法来取舍。

总之,化学分析实验过程中控制误差,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常以减小测量误差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采用对照试验检验系统误差,以空白试验、仪器校准,其他方法校正的方法消除系统误差。

3.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精密性在实验室内分析测试。因此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显得尤为重要[5-6]。质量保证工作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工作,而且也是一项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质量保证工作,应当使分析测试工作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工作不但能确保测量结果可靠,而且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消耗。所以要注意分析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1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误差其中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甚至因疏忽造成的误差减少到预期水平。质量保证的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从取样到分析结果计算的分析全过程采取各种减少误差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另一方面采用行之有效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价,及时发现分析过程中问题,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分析数据只有代表性、准确度、精密度、可比性和完整性,才是正确可靠的,也才能在使用中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3.2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

一般要求测试人员技术能力要保证,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及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基础条件。正确地选择分析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基础实验,建立实验分析质控程序、常规质量控制技术并完成质控图,最后进行各类质量控制技术的比较。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质量控制技术,使得分析的全过程都处在质量受控的状态,一个给定系统对分析测试所得数据质量的要求限度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分析速度等。这个限度就是在一定置信概率下,所得到的数据能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而为达到所要求的限度所采取的减少误差的措施的全部活动就是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

3.3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误差控制是指由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对各实验室及其分析工作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的过程。这项工作常由上级部门发放标准试样在所属实验室之间进行比对分析,也可用质控样以随机考核的方式进行实际试样的考核,以检查各实验室数据的可比性及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检查分析误差是否受控,分析结果是否有效。

4.综合评价质量保证

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在质量保证中具有特殊地位,直接影响到分析成果及分析效益的发挥[7]。

4.1分析数据的表述

为了便于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通常使用表格和图件表示分析数据。对分析数据图表的要求是用最少的图表数量来获取最丰富的质量信息;在每一种具体图表中,尽可能反映多种信息;图表的格式应统一规定,以利于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图表的种类应满足数据分析和解释工作的需要。

4.2分析数据的概括

分析数据概括的主要方法有频数分布概括法、中心趋势法、分散度法和空问概括法等。

4.3分析数据的分析

分析数据分析主要有完整性分析、数据分布规律分析、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对照环境条件分析和变化趋势分析等。

4.4分析数据的解释

分析数据的解释就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析结果表明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说明。分析数据的解释必须结合不同分析目的来进行。

4.5分析结果综合评价

分析结果的综合评价是在对各种分析数据资料归纳、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对分析成果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宏观概括,分析实验室的建立标志分析系统的建立,但分析质量并未确定,还要控制分析系统的数据质量、分析方法质量、分析体系质量、实验室供应、实验室环境条件、标准物质等参数的误差,以将系统各类误差降到最低,这种为获取可靠分析结果的全部活动,就是分析质量控制与保证,要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还要减少测量误差,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来降低随机误差,更要消除系统误差,通过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可以把所有的误差减小到预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温金梅.提高化学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J].杭州化工,2006,36(3): 31-32.

[2]叶家瑜.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J].物探与化探,2002,26(1): 6-11.

[3]夏玉宇.化验员实用手册(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pp.380-382.

[4]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p.1-225.

[5]王斗文,万秉忠.统计质量保证技术在分析测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01,20(2):42-46.

[6]李建平.高等分析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52-153.

[7]Heuck C-C著,冯仁丰译.实验室标准化和质量保证[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1(2):104-106.

作者简介

第5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摘要】目前考试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对试卷的格式、内容考虑较多,而对考试本身的标准化、科学化研究,以及与本课程教学结合方面研究较少。有些教学管理人员缺乏考试学研究所必需的教育测量与统计分析基本知识,给考试质量管理、考试质量分析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一方面可以检测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检测和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考试质量分析可以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对指导教学、准确评估考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高职护理专业2005018班《预防医学》考试成绩进行质量分析,旨在了解教师出题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教学和考试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2005018班《预防医学》试卷,学生人数以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准。试卷包含记忆、理解、应用3个方面的内容,共计3个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大题为名词解释,4个小题,共12分。第三大题为问答题、计算题,共38分,其中5个问答题,26分;2个计算题,12分。全卷满分为100分。分别将学生考试卷面成绩输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成绩分析软件(Excel),其录入资料与得出结果保持同步,中间转换过程自动完成,对生成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分析。1.2考试质量分析数据参考标准对试题及考试结果进行难度、区分度、信度与效度等因素的分析,其参数范围与标准、试题难度指数用P表示。试题难度指数最高为1,最低为0,以0.3-0.8为宜,全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控制在0.5-0.6之间为优;区分度用D表示,其指数在[-1,1]之间,即-1≤D≤1;信度最高为1,最低为0,一般要求在[-1,1]之间。信度是从总体上描述试题对学生成绩可靠性程度的定量指标。考试信度计算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公式计算,α的范围[-1,1]之间,当0.4≤α≤0.7时,可认为考试成绩可信[1];效度相关系表示,其域值为-1≤r≤1[2]。

2.结果

2.1成绩分布及构成参加考试学生人数65人,最高分为91分,最低分为24分,平均分数为73.03分,标准差为14.08,及格率为87.69%。分数段构成:90-100分,2人,占3.1%;80-89分,24人,占36.9%;70-79分,22人,占33.8%;60-69分,9人,占13.9%;50-59分,5人,占7.7%;≤49分,3人,占4.6%。2.2难度指数及区分度从本次考试试题总体上看,难度指数值为0.718,各试题间难度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度值为0.305,各试题间区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3信度信度是对学生成绩可靠性程度的分析指标。克朗巴赫α系数的范围在[-1,1]之间,当0.4≤α≤0.7时,可认为考试成绩可信度好,本次考试信度α=0.569,表明成绩可信度好。

3.讨论

根据心理测量学理论,考试属认知测验中的教育测量范畴,用于测量个体或班级教学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说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考试质量分析是检验考试管理与质量的有力措施。3.1考试成绩分析本次《预防医学》考试2005018班共有65人参加考试,全卷共有3个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无一人满分,但平均得分并不低;第二大题为名词解释,4个小题,共12分,得满分43人,满分率为66.15%,标准差也较小,说明成绩数据比较集中,本试题也比较简单;第三大题为问答题及计算题,7个小题,共38分,得满分2人,满分率为3.1%,标准差较大,离均差也大,分数不集中,低分数较多,得分率也低。3.2考试质量分析3.2.1考试试卷难度分析。试题难度指数是学生对试题作出正确答案的百分率,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难度指数P表示[2]。试题难度指数(易度)最高为1,最低为0,以0.3-0.8为宜,全卷的平均难度控制在0.5-0.6之间为优。一道试题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指数值就大,答题难度就小(易度大);如果大部分考生不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指数值就小,答题难度就大。本次考试的平均难度指数值为0.718,略高于预计出题难度指数,说明本次考试试题出得容易,提示今后在命题时,应注意减小易题的题量,增加难题的题量。从题号看,第一、三大题的难度指数低于整体试题平均难度指数值0.718,第二大题的难度指数值为0.789,其值最大,接近0.8的适度范围,本题易度太大,得满分人数高达43人,问题较大,今后要克服出现此类问题。3.2.2考试试卷平均区分度分析。区分度是衡量、鉴别学生水平能力差异的重要指标,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区分度用D表示,其值在-1-1之间。即-1≤D≤1,较好区分范围是0.4-0.5之间。本次考试的平均区分度值为0.305,第一大题区分度为0.182,在区分范围0.4-0.5之外的下限,其区分能力较差。3.2.3考试试卷信度分析。信度是从总体上描述试题对学生成绩可靠性程度的定量指标。考试信度计算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公式计算。α的范围[-1,1]之间,当0.4≤α≤0.7时,可认为考试成绩可信。本次考试α=0.594,表明成绩可信度较好,可作为学生成绩优劣的判断标准。3.2.4考试试卷效度是指考试的有效程度,也是考试已测到的质和量与主试者欲测的质和量相符的程度。一般是用考试结果(考试分数)与能体现考试分数目的的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表示,效度用相关系数(r)表示,其域值为-1≤r≤1。r=0.5时,表示正相关,说明考试成绩与考试目的一致;r=-0.5时,表示负相关,说明考试成绩与考试目的呈相反方向。本次考试效度值为0.425,其值为正,表示本次考试成绩与考试目的呈正相关,考试效度算是一般。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考试的检验。缺乏必要的应试心理素质与科学理论知识,考试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通过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应试能力偏低,虽然难度指数高,但各大题答题分数均值仍然不是很高。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信息化的现状

近年来,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颁发了关于新课程改革及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的文件后,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由于教学质量动态监测与教学评估需要大量的测量与评估数据支撑,人工操作的方式显然难以满足其在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跟踪监测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要求,再加上原有教育体制的局限及信息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相对滞后,致使大部分地区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至今仍处在起步阶段。即使是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也是近两三年伴随着计算机网上阅卷系统、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的诞生才得以真正启动的。值得欣慰的是,上述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当之快,投入到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信息化方面的资金增幅每年都在300%以上,部分地市、县(区)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也相继建立了起来。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信息化的必要性

严格说来,教育质量包括教育课程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等内容,其中涉及众多的因素。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除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抓好课程质量、教学质量及学生心理健康等工作外,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对教育过程的质量测量、分析评价等手段才能得以较好地实现。

然而,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一方面,需要大量能真实反映学生受教育情况的监测数据;另一方面,还需要能够对学生学业质量及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的平台。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跟踪监测与教学评估等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相当庞大而复杂,因而人工操作方式根本无法实现,必须借助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信息化的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普及,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伴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成熟而诞生的计算机网上阅卷系统,其强大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功能,不但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而且也奠定了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上阅卷系统不但可实现对考试成绩及评价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统计,而且还可实现对科目、题目、小题(知识点)得分情况的详细分析,如果再结合它对命题质量(如难度、信度、区分度、效度等指标)的分析功能,要实现对教学质量科学、全面的评价将变得比较简单、容易。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信息化的主要环节

从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实际需要、工作流程及基本原理上看,其信息化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跟踪监测与教学评估等四个环节(如下图)。

1.数据采集信息化

所谓数据采集信息化是指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所需的各种原始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由于实现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所需采集的数据量巨大,依靠传统的人工数据采集方式不可避免会存在数据量不足、数据不准确或采集不及时等问题。利用计算机网上阅卷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由于其具有客观题自动阅卷功能,不但可实现各类考试的客观题成绩数据自动采集,而且还能实现各种测评及调查数据的自动处理。其网上评卷功能则较好地解决了主观题成绩数据采集的问题,因而教师的评卷工作将变得非常简单,而且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统计分析信息化

统计分析信息化所要解决的是考试成绩数据处理及教学测评数据统计分析的自动化问题。因为数据采集完成后,如果不对采集来的数据作进一步的挖掘分析,那么它只能是一些孤立的数据。我们只有把这些数据按照教育测量理论关联起来,并用于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其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去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及时、准确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对于具有强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而言,要实现统计分析的信息化,我们只要按照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即可。

3.跟踪监测信息化

所谓跟踪监测信息化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数据的动态监测。因为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教育的内容、对象、教师及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教学质量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把历次的考试成绩、测评数据及其统计分析结果放在同一平台上分析和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育过程的变化,满足教育发展性评估的要求。

跟踪监测过程的信息化主要涉及对跟踪监测数据的加工与处理问题,因此,只要跟踪监测内容及方法一旦确定,再按照跟踪监测的需求设计相应系统或功能模块即可实现。例如,通过数学建模,把教育过程中各种研究对象多维地展现于监测体系中,并使之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以达到动态反映各类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变化的目的。

4.教学评估信息化

“评估”所固有的特性决定了教育评估必然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难以建立一套标准的体系,尤其是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获取的评估数据,我们不能简单地应用于具体的评估工作,需要按照一定流程、法则及方法进行加工和处理,以使评估结果更好地反映教育的真实情况,达到教学评估的目的。

第7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蛋白质,质谱分析,应用

前言: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功能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约占细胞干质量的50%以上,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蛋白质在催化生命体内各种反应进行、调节代谢、抵御外来物质入侵及控制遗传信息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蛋白质也是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关于蛋白质的分析研究,一直是化学家及生物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子量测定,氨基酸鉴定,蛋白质序列分析及立体化学分析等。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仪器分析手段的更新,尤其是质谱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

自约翰.芬恩(JohnB.Fenn)和田中耕一(Koichi.Tanaka)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质谱目前已成为有机质谱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1]。它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和有力实施。质谱法已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研究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在对蛋白质结构分析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

1.质谱分析的特点

质谱分析用于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很高的灵敏度能为亚微克级试样提供信息,能最有效地与色谱联用,适用于复杂体系中痕量物质的鉴定或结构测定,同时具有准确性、易操作性、快速性及很好的普适性。

2.质谱分析的方法

近年来涌现出较成功地用于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的软电离技术主要有下列几种:1)电喷雾电离质谱;2)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3)快原子轰击质谱;4)离子喷雾电离质谱;5)大气压电离质谱。在这些软电离技术中,以前面三种近年来研究得最多,应用得也最广泛[3]。

3.蛋白质的质谱分析

蛋自质是一条或多条肽链以特殊方式组合的生物大分子,复杂结构主要包括以肽链为基础的肽链线型序列[称为一级结构]及由肽链卷曲折叠而形成三维[称为二级,三级或四级]结构。目前质谱主要测定蛋自质一级结构包括分子量、肽链氨基酸排序及多肽或二硫键数目和位置。

3.1蛋白质的质谱分析原理

以往质谱(MS)仅用于小分子挥发物质的分析,由于新的离子化技术的出现,如介质辅助的激光解析/离子化、电喷雾离子化,各种新的质谱技术开始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其原理是:通过电离源将蛋白质分子转化为气相离子,然后利用质谱分析仪的电场、磁场将具有特定质量与电荷比值(M/Z值)的蛋白质离子分离开来,经过离子检测器收集分离的离子,确定离子的M/Z值,分析鉴定未知蛋白质。

3.2蛋白质和肽的序列分析

现代研究结果发现越来越多的小肽同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功能,建立具有特殊、高效的生物功能肽的肽库是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需要高效率、高灵敏度的肽和蛋白质序列测定方法支持这些研究的进行。现有的肽和蛋白质测序方法包括N末端序列测定的化学方法Edman法、C末端酶解方法、C末端化学降解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作为肽和蛋白质序列测定标准方法的N末端氨基酸苯异硫氰酸酯(phenylisothiocyanate)PITC分析法(即Edman法,又称PTH法),测序速度较慢(50个氨基酸残基/天);样品用量较大(nmol级或几十pmol级);对样品纯度要求很高;对于修饰氨基酸残基往往会错误识别,而对N末端保护的肽链则无法测序[4]。C末端化学降解测序法则由于无法找到PITC这样理想的化学探针,其发展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质谱由于很高的灵敏度、准确性、易操作性、快速性及很好的普适性而倍受科学家的广泛注意。在质谱测序中,灵敏度及准确性随分子量增大有明显降低,所以肽的序列分析比蛋白容易许多,许多研究也都是以肽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的。近年来随着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ionisation,ESI)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MALDI)等质谱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极性肽分子的分析成为可能,检测限下降到fmol级别,可测定分子量范围则高达100000Da,目前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已成为测定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多肽分子量和一级结构的有效工具,也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重大课题——蛋白质组研究所必不可缺的关键技术之一[5]。目前在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EMBL)及美国、瑞士等国的一些高校已建立了MALDITOFMS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谱库,能为解析FAST谱图提供极大的帮助,并为确证分析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6]。3蛋白质的质谱分析方式

质谱用于肽和蛋白质的序列测定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一种方法叫蛋白图谱(proteinmapping),即用特异性的酶解或化学水解的方法将蛋白切成小的片段,然后用质谱检测各产物肽分子量,将所得到的肽谱数据输入数据库,搜索与之相对应的已知蛋白,从而获取待测蛋白序列。将蛋白质绘制“肽图”是一重要测列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待测分子在电离及飞行过程中产生的亚稳离子,通过分析相邻同组类型峰的质量差,识别相应的氨基酸残基,其中亚稳离子碎裂包括“自身”碎裂及外界作用诱导碎裂.第三种方法与Edman法有相似之处,即用化学探针或酶解使蛋白或肽从N端或C端逐一降解下氨基酸残基,形成相互间差一个氨基酸残基的系列肽,名为梯状测序(laddersequencing),经质谱检测,由相邻峰的质量差知道相应氨基酸残基。

3.3.1蛋白消化

蛋白的基团越大,质谱检测的准确率越低。因此,在质谱检测之前,须将蛋白消化成小分子的多肽,以提高质谱检测的准确率。一般而言,6-20个氨基酸的多肽最适合质谱仪的检测。现今最常用的酶为胰蛋白酶(trypsin),它于蛋白的赖氨酸(lysine)和精氨酸(arginine)处将其切断。因此,同一蛋白经胰蛋白酶消化后,会产生相同的多肽。

3.3.2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法(MALDI-TOFMS)[7]

简而言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仪是将多肽成分转换成离子信号,并依据质量/电荷之比(mass/charge,m/z)来对该多肽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多肽源自哪一个蛋白。待检样品与含有在特定波长下吸光的发光团的化学基质(matrix)混合,此样品混合物随即滴于一平板或载玻片上进行挥发,样品混合物残余水份和溶剂的挥发使样品整合于格状晶体中,样品然后置于激光离子发生器(lasersource)。激光作用于样品混合物,使化学基质吸收光子而被激活。此激活产生的能量作用于多肽,使之由固态样品混合物变成气态。由于多肽分子倾向于吸收单一光子,故多肽离子带单一电荷.这些形成的多肽离子直接进入飞行时间质量分析仪(TOFmassanalyzer)。飞行时间质量分析仪用于测量多肽离子由分析仪的一端飞抵另一端探测器所需要的时间。而此飞行时间同多肽离子的质量/电荷的比值成反比,即质量/电荷之比越高,飞行时间越短。最后,由电脑软件将探测器录得的多肽质量/电荷比值同数据库中不同蛋白经蛋白酶消化后所形成的特定多肽的质量/电荷比值进行比较,以鉴定该多肽源自何种蛋白.此法称为多肽质量指纹分析(peptidemassfin-gerprinting)。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法操作简便,敏感度高,同许多蛋白分离方法相匹配,而且,现有数据库中有充足的关于多肽质量/电荷比值的数据,因此成为许多实验室的首选蛋白质谱鉴定方法。

3.3.3电子喷雾电离质谱测量法(electrospra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ESI-MS)[8]

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法在固态下完成不同,电子喷雾电离质谱测量法是在液态下完成,而且多肽离子带有多个电荷,由高效液相层析等方法分离的液体多肽混合物,在高压下经过一细针孔。当样本由针孔射出时,喷射成雾状的细小液滴,这些细小液滴包含多肽离子及水份等其他杂质成分。去除这些杂质成分后,多肽离子进入连续质量分析仪(tan-demmassanalyzer),连续质量分析仪选取某一特定质量/电荷比值的多肽离子,并以碰撞解离的方式将多肽离子碎裂成不同电离或非电离片段。随后,依质量/电荷比值对电离片段进行分析并汇集成离子谱(ionspectrum),通过数据库检索,由这些离子谱得到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依据氨基酸序列进行的蛋白鉴定较依据多肽质量指纹进行的蛋白鉴定更准确、可靠。而且,氨基酸序列信息即可通过蛋白氨基酸序列数据库检索,也可通过核糖核酸数据库检索来进行蛋白鉴定。4.蛋白质质谱分析的应用

1981年首先采用FAB双聚焦质谱测定肽分子量,分析十一肽(Mr=1318),质谱中出现准分子离子[M+1]+=1319强峰。分子量小于6kDa肽或小蛋白质合适用FAB质谱分析,更大分子量的多肽和蛋自质可用MALDI质谱或ESI质谱分析。用MALDI-TOF质谱分析蛋自质最早一例是HillenKramp等[9]于1988年提出用紫外激光以烟酸为基质在TOF谱仪上测出质量数高达60kDa蛋白质,精确度开始只有0.5%,后改进到0.1-0.2%。质谱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双向凝胶电泳或“双向”高效柱层析分离所得的蛋白质及酶解所得的多肽的质量,也可用于蛋白质高级结构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10,11],三条肽段的精确质量数便可鉴定蛋白质。近年来,串联质谱分析仪发展迅猛,其数据采集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检测的敏感性及效率都大大提高,大规模数据库和一些分析软件(如:SEQUEST)的应用使得串联质谱分析仪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测序工作。目前,利用2D电泳及MS技术对整个酵母细胞裂解产物进行分析,已经鉴定出1484种蛋白质,包括完整的膜蛋白和低丰度的蛋白质[12];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成分[13],并利用质谱进行鉴定磷酸化蛋白研究工作[14]及采用质谱技术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SDNP)的分子结构[15]等。

结束语:

在蛋白质的质谱分析中,质谱的准确性(accuracy)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质谱测序现在仍很难被应用于未知蛋白的序列测定。肽和蛋白的质谱序列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用量少、易操作等优点,这些都非常适合于现在科学研究的需要。我们相信,随着各种衍生化方法和酶解方法的不断改进,蛋白双向电泳的应用[16]以及质谱技术的不断完善,质谱将会成为多肽和蛋白质分析最有威力的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吴世容,李志良,李根容,等.生物质谱的研究及其应用.重庆大学学报,2004,27(1):123-127.

2.成海平,钱小红.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体系及其进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584588.

3.陈绍农,潘远江,陈耀祖.多肽及蛋白质质谱分析新进展.质谱学报,1995,16(3):15-21.

4.陈晶,付华,陈益.质谱在肽和蛋白质序列分析中的应用.有机化学,2002,22(2):81~90.

5.解建勋,蒲小平,李玉珍,等.蛋白质组分析技术进展.生物物理学报,2001,17:19-26.

6.刘慧敏,赖志辉,黎军,等.碎片结构分析在MALDITOFMS法测定多肽序列中的应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32:179-182.

7.Lay.JOJr.MALDI-TOFmassspectrometryofbacteria.[J].MassSpectromRev,2001;20(4):172-194.

8.HarveyDJ.Identificationofprotein-boundcarbohydratesbymassspectrometry[J].Proteomic,2001;1(2):311-328.

9.KARASM,HILLENKAMPF.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ofproteinswithmolecularmassesexceeding10000daltons[J].Anal.Chem,1988,60:2299-2301.

第8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定量分析相互关系精密度

1前言

氧化铝的浓度是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参数。电解工艺实践表明,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的变化对槽况的稳定性和电解槽的电流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多少对电解槽智能模糊控制非常重要(1)。最佳的氧化铝浓度,可以保持稳定生产和较高的电流效率。电解生产保持的氧化铝浓度要低于当时条件下的饱和浓度,这样可以防止在条件改变时产生氧化铝沉淀,但如保持的氧化铝浓度过低,又可能发生阳极效应(2),所以保持氧化铝浓度在最佳范围内,对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大有益处,故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的测定就尤为重要。对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国内一般都采取化学分析法,但化学分析方法繁琐,分析速度较慢,分析时间太长,满足不了电解生产的需要。所以我室采用ARL-9900 X-射线分析仪,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探讨,避免了化学分析方法的缺点,该方法测定快速、准确,其稳定性和精密度均能满足铝电解生产的需要

2理论根据

氧化铝的浓度不能直接测定得知,可通过测定氧或铝的浓度换算得知,只要知道氧或铝的含量,即能得知氧化铝的浓度。

3测定的基本原理

3.1由于ARL-9900 X-射线分析仪直接测定电解质中的氧,其干扰因素多,如:电解质中水分的影响,测量光路中空气的影响,电解质中SiO2、Fe2O3等氧化物的影响等等,需要从测定铝入手。

3.2测定电解质中的铝为氧化铝和氟化铝中铝的总和,通过氟得知氟化铝的含量,然后换算出氟化铝中铝的含量。从总铝中减去氟化铝中的铝,之差即为氧化铝中的铝。

4仪器设备和样品

4.1主要仪器设备

ARL-9900 X-射线分析仪、振动研磨机和压样机、制冷水循环器、电热干燥箱、PVC环等材料

4.2仪器测量条件及工作参数

测定电解质中Al2O3的含量,主要是测定电解质中AlF3、NaF、CaF2、MgF2、KF的含量,所以它的仪器测量条件及工作参数跟测定Al、F、Na、Ca、Mg、K的测量条件和工作参数一致。X-射线管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为30KV,80mA。

4.3分析用标准样品

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标样购置,根据我们的电解质构成,购置了与我厂的电解质构成基本一致的广西平果铝自己焙烧的电解质标样,他们的标样构成,其各元素含量呈阶梯分布,其标样经国家权威单位进行分析定值,我们就以此作为标准结果,通过测量电解质中各物质的含量,换算出氧化铝的含量。

4.4工作曲线的绘制

根据仪器绘制工作曲线的要求,逐一对应输入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在分析程序中,同时输入氧化铝含量的换算公式。分析制备好的各标样样片,将仪器测得的X-射线强度与所对应的物质百分含量作图,绘制工作曲线。F总的测定范围为49.0%∽54.0%,Al总的测定范围为10.0%∽18.0%,NaF的测定范围为34.0%∽54.0%,CaF2的测定范围为3.00%∽15.0%,MgF2的测定范围为0.20%∽8.00%,KF的测定范围为0.50%∽2.00%。测得各物质的含量的同时,氧化铝的含量同时计算出来。

4.5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短期精度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4.5.1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短期精度的试验。短期稳定性试验用小于1小时的时间测定。开始测试时,仪器至少在工作条件下连续运行4小时以上。整个测试的过程中,X光管的电流为80mA、电压为40KV。选择ARL参考样,对测角仪,计数时间40秒,连续测定21次,测试结果:每一种元素实际的RSD(%)都小于理论的RSD(%),说明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的短期精度比较好。

4.5.2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长期稳定性的测试。与短期精度的实验条件相同,测试时间8-12小时,每小时测9次,取平均值,共9组数值。其测试结果:每一种元素实际的RSD(%)都小于理论的RSD(%),说明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的长期稳定比较好。长期稳定性好,就意味着仪器的综合性能好,样品的重复性好。

4.6样品的准确度测试

按照仪器的工作要求,分析大量的电解质样品,与化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部分对比数据如下:

5结论

在分析速度方面,X-射线光谱分析法远远快于化学分析法。X-射线光谱分析法分析一个样品5分钟出结果。如果样品多,平均3分钟就能出结果。化学方法烘干样品、烘坩埚、冷却、称样、烧样等一系列过程,等到出结果,至少要几个小时之后。

从准确度方面说,X-射线光谱分析法,在排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外,可以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化学分析法在分析样品时,由于人为、试剂、分析设备等偶然因素多,分析数据的稳定性、再现性就不如X-射线光谱分析法。

该方法是在快速测定电解质CaF2,MgF2,NaF,KF的含量及BR时,快速换算出电解质中Al2O3的含量的。

由于电解槽中Al2O3等原材料的加入,用该法的定性分析,可以随时监控到电解质成份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6C. —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 1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C.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 D.化学反应中一定会伴随着一些现象3.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C.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6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4.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3浓 CO2+ 4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NO3 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B.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D.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6.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 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为A.H2S B.Na2SO3 C.CuSO4 D. Cu2S7.下列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HC1+NaOH=NaC1+H2O B.2KMnO4 K2MnO4+MnO2+O2C.Zn+CuSO4=ZnSO4+Cu D.CO+CuO Cu+CO28.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9.路边烧烤除污染环境外,在烧烤肉类食品时还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有关苯并(a)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由两种元素组成 B.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C.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D.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10.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C.Zn2+表示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11.下图呈现的是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9 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9 D. 相对原子质量是1912.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13.前者决定原子种类,后者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A.核内中子数,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所带电荷数14.在H2、H2SO4、H2O、H2O2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A、氢原子  B、1个氢分子C、2个氢元素  D、氢气15.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A、质子数 B、电子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二、填空题1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化学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17.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①铁元素 ②水 ③二氧化硫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⑤氨气⑥碱式碳酸铜是由 元素组成。18.(4分)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完成下面的空格。(1)2个氮原子 ; (2)铁离子 ;(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4)由生物细胞中含量占前三位的元素组成的酸的化学式 。19.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③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磷 ;铁 .2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氮原子______ ; (2)氧化钠的化学式________ ;(3)铁离子的符号________。三、简答题22.据浙江在线《水能灭火,可是昨天这场雨,却在一起火灾中充当了“油“的角色》报道:30米挂车在江南大道上一路撒“火种”13小时,这一切都是因为这辆载有20多吨电石的大货车。据介绍,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CaC2),不可燃,是一种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后能激烈分解产生产生乙炔(C2H2)气体和熟石灰,释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1)请写出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2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   ;(4)写出化学符号:①氟离子  ;②三个铁原子   ;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  ;(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24.普通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其构造示意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普通干电池胜任照明时化学能转化为 。(2)电池中石墨表现出优良的 性能;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不同。(3)下图是回收利用废旧普通干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不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量其他物质)。①分离回收铜帽,经净化处理后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滤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③实验室中在加热和固体b存在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氯化铵和尿素是重要的化学肥料,请简易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分析。A、C2H6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正确; C、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正确; D、二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 :6 :1,错误。故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2.D【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正确,B、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正确,D、化学反应中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现象,而不是一定,错误,故选D考点:化学反应的特点3.C【解析】试题分析: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正确,B、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312,正确,C、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7×12:1×12:16×6=17:1:8,错误,D、每1个分子中的原子数=17+12+6=35,正确,故选C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4.C【解析】试题分析: A选项HNO3 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没变而分子变化了;D选项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的计算、还原性的判断5.C【解析】试题分析: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是错误的叙述,容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是错误的叙述,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化学式为Al2S3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是正确的叙述;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是错误的叙述,原子转化为离子时电子改变而质子数不变;故选择C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6.C【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分类是按照单质、氧化物、盐的顺序排列;化合价是由低向高排列,故最后一种物质 为硫酸铜;选择C考点:物质的多样性、化合价的计算7.D【解析】试题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属于复分解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置换反应;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择D考点:化学反应的分类8.D【解析】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几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属于金属元素;D选项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D考点:元素周期表9.B【解析】试题分析:由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的化学式可知A.它由两种元素组成是正确的叙述; B.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4.4%; C.它属于有机化合物是正确的叙述; D.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B考点:有机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0.B【解析】试题分析:A.2H表示两个氢原子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正确的叙述; C.Zn2+表示一个锌离子的所带的电荷数为+2;D.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择B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11. 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原子序数是19是正确的叙述;它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故选择A考点: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12.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为物质的运动状态,故选择C考点:化学研究的范围13.C【解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中子数可以相同,所以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14.A【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四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而不能说分子中含有元素、其它分子或其它物质。知识点分析: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15.D【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知识点分析: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6.物理 , O2【解析】试题分析:(1)活性炭的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得出X的化学式为 O2。考点:水的净化、质量守恒定律17.①Fe ②H2O ③SO2 ④N2 ⑤NH3 ⑥Cu、O、C、H【解析】试题分析:①元素符号的书写,铁元素:Fe②化学式的书写,水:H2O③二氧化硫:SO2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N2⑤氨气:NH3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故碱式碳酸铜是由Cu、O、C、H元素组成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18.(1)2N (2)Fe3+ (3) (4)H2CO3【解析】试题分析:(1)表示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故2个氮原子:2N(2) 离子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铁离子:Fe3+(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故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4) 生物细胞中含量占前三位的元素:氧、碳、氢,故它们组成的酸的化学式为:H2CO3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