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民宿分析论文精选(九篇)

民宿分析论文

第1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宿州市;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96-03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城市,安徽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安徽省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来,宿州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宿州市生产总值(GDP)已经达到1 235.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同比增幅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虽然最近几年宿州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同比增大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变量和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宿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l收入差距作为衡量宿州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指标,选取宿州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2004―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分析样本。

表1为宿州市2004―2015年的人均GDP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到,宿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宿州市经济不断增长出现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宿州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增加。2015年,宿州市人均 GDP 为22 415元,比上年增长7.27%,比2004年增长3.6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631元,比上年增长7.70%,比 2004 年增长2.37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140元,比上年增长9.70%,比2004年增长3.29倍;城乡收入差距14 491元,比上年增长6.48%,比2004年增长1.97倍。因此,在变量关系方面,我们以宿州市人均GDP作为自变量,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人均GDP与各自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

二、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运用SPSS 22,针对样本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出来的相关系数如表2。由相关系数表可知,人均GDP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98、0.984,其结果均在0.9以上。双尾显著性检验的P值均为0.000,在0.05以下。因此,可以认为人均GDP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运用Eviews7绘制宿州市人均GDP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散点图。图中横轴表示人均GDP,纵轴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从直线相关的角度看,2004―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图1 散点图

(二)回归分析

1.回归方程

运用SPSS 22软件对表1中2004―2015年宿州市的相关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3个一元线性经验回归方程:

方程1:Y1=3 249.123+0.937X

方程2:Y2=77.229+0.359X

方程3:Y3=3 171.894+0.542X

其中,X表示人均GDP,Y1,Y2,Y3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

表3为上述3个方程的方差分析表。由表3可知,方程1、方程2、方程3的F检验统计量分别为989.920、2583.127、303.090,相应的概率P值均为0.000,小于0.05。因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的线性回归高度显著,可以认为三者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2.回归系数分析

表4是3个方程的回归系数分析表。由表4可知,方程1的常数项系数为3 249.123;回归系数为0.937,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0.870,1.003);线性回归参数的标准误差为0.03;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995,T 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所以,可认为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方程2的常数项系数为77.229;回归系数为0.395,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0.378,0.413);线性回归参数的标准误差为0.008;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998,T 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所以,可认为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方程3的常数项系数为3171.894;回归系数为0.542,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0.472,0.611);线性回归参数的标准误差为0.031;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984,T 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所以,可认为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综上,可以认为3个方程的回归系数均有显著意义。

3.拟合优度检验

表5是三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表。由表5可知,3个方程的可决系数R2均大于0.9,3个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检验通过。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宿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分别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宿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方程:Y1=3 249.123+0.937X;宿州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方程:Y2=77.229+0.359X;宿州市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的回归方程:Y3=3 171.894+0.542X。由线性回归方程可知,宿州市人均GDP每增长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937元,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L0.395元,城乡收入差距则增长0.542元。虽然宿州市人均GDP的增长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但其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宿州市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无法消除这一差距。

Kanbur(2005)认为,政策不平等是导致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最关键因素。林毅夫(2003)也指出城乡差距逐渐扩大主要是由于政府采取的发展策略背离了本地的发展优势。马光荣(2010)指出财政分权程度、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李伶俐(2013)利用庇古边际效用理论得出了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进程最初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

因此,宿州市政府应当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提高财政对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财政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投入,确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应当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道路,逐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 Kanbur,R.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9(1).

[2] 林毅夫.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3] 马光荣.中国式分权、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1).

第2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宿迁;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33-02

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其增长快慢制约着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该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0―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主要包括1999―2008年宿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sr和人均消费支出zc这两个指标。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文章利用以1998年为基期的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对宿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进行调整。令Inc=(sr/p)×100,Cons=(zc/p)×100,可得剔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后的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指标数据(见表1)。

2.研究方法

依据相关数据,使用Eviews6.0软件得到1999―2008年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曲线(图1)。由图1可知,2001年以前,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在2002―2004年增长缓慢,以后期间增长较快。

由此可断定,该市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可能为非平稳序列,若直接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2]。为此,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两者的关系。

二、宿迁市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检验

1.单位根检验

为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方便后序研究,需要对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选用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中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序列的平稳性,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故对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序列分别取对数,如图2所示,其中lgc为实际消费的对数曲线;lgi为实际收入的对数曲线。

通过对图2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样本期内,宿迁市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的对数序列(lgi)和实际消费的对数序列(lgc)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以上两个序列取2阶差分,相应的差分序列分别命名为d(lgi,2)和d(lgc,2),得到d(lgi,2)和d(lgc,2)序列的曲线见下图3,其中d(lgi,2)为实际收入对数的2阶差分曲线;d(lgc,2)为实际消费对数的2阶差分曲线。

由图3可知,两差分序列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为此对宿迁市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的对数序列及其相应的差分序列做ADF检验,滞后阶数采用SC准则确定为1。检验结果表明:对于lgi,当滞后系数为1时,ADF统计量为-0.8682,相伴概率90.91%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故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表明lgi为非平稳的;而对lgc,当滞后系数为1时,ADF统计量为-2.1881,相伴概率43.61%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同样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表明lgc亦为非平稳的。再对两序列的2阶差分序列d(lgi,2)和d(lgc,2),做ADF检验,结果表明均为平稳序列(表2)。

2.序列lgi和lgc的协整性检验

由于两变量lgi和lgc为同阶单整,因此可考虑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根据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法相关理论,设协整方程为lgc=a+ulgi+et,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lgc--lgi,若~I,则lgi和lgc具有协整关系[3]。运用Engle-Granger检验法对1999―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协整回归和协整检验,得:

lgc=-3.90838910686+1.422570967*lg+et(-3.929568)(11.62293)

R2=0.944092,F=135.0925,DW=1.85998(1)

若变量lgi和lgc具有协整关系,则式(1)中的et应具有平稳性。对残差序列et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序列et在没有趋势项与截距项下的ADF值为-3.918828,1%水平临界值为-2.847250,5%水平临界值为-1.988198,10%水平临界值为-1.600140。残差et的ADF统计量小于1%、5%与10%这3个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故残差et是平稳的。因此接受变量lgi和lgc的协整假设。

3.Granger-Sims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则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由于模型的检验结果敏感地依赖于滞后期的选择,本文对于此检验按以下法则选取滞后期:首先根据AIC和SC准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内曼・皮尔逊提出的似然比(LR)统计量确定滞后期lgi与lgc的关系,Granger-Sims因果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当滞后期为1、2时,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消费不是实际收入的Granger原因,实际收入同样不是实际消费的Granger原因,这一结论隐含的意义是,在短期内,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对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没有显著影响,但这一影响逐渐减弱,两年后基本消失;与此同时,宿迁农村居民实际消费对实际收入的短期影响也并不显著,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影响逐渐减弱得要更慢些。因此,从短期看,宿迁农民实际收入与实际消费间相互影响但作用程度并不明显,这与宿迁这个新兴城市的整体发展现状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宿迁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三线城市,就其农民实际收入与实际消费的相互作用来看, Granger-Sims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宿迁市农民实际收入对实际消费的影响较为薄弱;而协整性检验结果则表明,从长期来看,该地区农村居民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间存在较为稳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宿迁市政府应当根据当前发展态势, 积极探讨本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规律,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运用现代科技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副产品多层次增值以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这对推动宿迁市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苏年鉴编委会.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第3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o-class and Co-dormitory o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in minorities in university of Xinjiang. Methods With stratified and cluster sampling, we investigate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in minorities in 10 universities of Xinjiang. A total of 817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from April to June 2016.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784,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5.96%. Results The level of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8.50±0.25)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10.50±0.92) were above average after carrying out Co-class and Co-dormitory for 2 years.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included: agreed with Co-class and Co-dormitory, gend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included: agreed with Co-class and Co-dormitory, homeplace, gender, Father's occupation. Conclusions The impact of Co-class and Co-dormitory o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was positively in minorities in University of Xinjiang.

Keywords Co-class and Co-dormitory; minorities;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区域,新疆总人口的62%为少数民族人口,[1]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在新疆高校中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新疆民族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疆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进步与民族教育紧密相关。

2011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开始推进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政策。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在同一个课堂接受教师授课的课堂组织形式,[2]同时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生活学习在一起。

由于在风俗习惯、成长环境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本民族的特性,尤其是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目前形成的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融通的局面,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生显著影响。[3]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对其政治思想教育地开展,将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本项目以10所新疆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新疆高校实施的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政策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关系,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于2016年4月至6月在新疆10所高校中,抽取少数民族本科学生817人作为研究对象,均填写知情同意书。最终有效问卷784份,有效率95.96%。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1)政治认同问卷,共6个条目,分数越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越强。该问卷Cronbach' s Coefficicient为0.865;结构效度为0.710;(2)文化认同问卷,共6个条目,分数越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越强。该问卷Cronbach' s Coefficicient为0.807;?Y构效度为0.664;(3)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等。

1.3 统计学分析

选用Excel 2000创建数据库录入数据,双录入并进行核查;应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水准 =0.05。

2 结果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与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关系

平均年龄20.10±0.19岁;男生占29.85%,女生占70.15%;维吾尔族占66.33%,其他少数民族占33.67%;参加社团的学生占41.45%;同意合堂合班合宿的占62.37%。

政治认同得分8.50±0.25,文化认同得分10.50±0.92,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上升空间较大。

单因素分析显示,政治认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包括性别、母亲的民族、是否愿意合堂合班合宿(P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性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家庭所在地、性别、父亲的职业(父亲的职业层次越高,学生的文化认同越强)是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见表2)。

3 结论

当前中国和新疆正处于一个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中,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2014年5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在此次会议上,在讲话中指出:新疆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

教室、宿舍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高尚人格的塑造,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课堂、宿舍已成为政治思想培养的首要阵地。有效实施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

3.1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的关系

通过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后,政治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上,通过大力教育与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够正确认识合堂合班合宿,从根本上接受,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及性别。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62.37%)认同民汉合堂合班合宿,表明该项政策充分获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迫切希望提高自身语言及交流水平,不断提升自己,促进民族团结,能够理性的分析该政策益处,这成为该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他们作为新疆最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对整个社会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风气。[4]

女生的政治认同水平比男生高,表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在我国“90”后得到增强,与彭华的研究结果一致。[5]

3.2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的关系

积极明确的文化认同是健康个体的核心因素。[6]在开展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处于中等偏上状态。合堂合班合宿对民汉学生文化认同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家庭所在地、性别、父亲的职业均为文化认同的独立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该项政策使民汉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认识、学习、接纳彼此文化之间的不同,求同存异,达到相互体谅、相互融合。体现在文化认同的过程,即从认知、认可到认同,[7]从而逐步驱除民汉学生之间的隔阂。

第4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专业; 课堂教学;安全隐患;案例教学法

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如《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会有很大的难度,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这种“做中学”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准备

一个好的案例是将部分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事件有深切了解,会判断,会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处理事件,案例可成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真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安全的政策方针有深切的认识,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有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热情。例如,选取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作为案例,在课程第一章节进行案例教学分析,胡总书记讲话中有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内容,使学生不仅对“H”、“S”、“E”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我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学生们都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在经济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实的案例还会使安全专业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危险预知预测,不仅仅是消灭死亡事故和伤害事故,还要发现、掌握并解决潜藏在工厂和作业中的危险乃至潜藏在每一个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危险(问题)。大舜号沉船事故、江西萍乡烟花爆竹特大爆炸事故、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都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世界著名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集团公司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描述案例所描述的事件都是客观真实的,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不能人为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由案例的真实性直接导入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描述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案例应该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这样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评论,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三个不能”讲话精神作为案例描述的重点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认识,同时对本专业职业特性也有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中,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案例引入案例是真实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的引入要讲究技巧,要在课本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找到切入口,使学生一边阅读案例、教材,一边思考,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为学生宿舍实施安全管理,以隐患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很快掌握排查方法。

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心环节,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学生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同时案例讨论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概括总结案例讨论后,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师的总结一般包括案例本身和对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如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的案例教学,学生对宿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仔细辨识,对宿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社会环境状况、宿舍楼状况、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相关规定、天气情况进行五方面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把课堂上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恰当与完整地应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教”了就会,“会”了就能应用,同时这种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正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案例讨论后,可以对自己阅读案例、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整理,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如在《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结束后,整理撰写课程教学成果集,不仅是对案例的一种总结,而且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融合结果,浓缩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感,对专业的思考,对未来的安全工作的展望。

案例教学课堂实施实录

(一)大舜号沉船事故

知识目标:会分析事故原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事故原因有一定认识。

能力目标:安全评价概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999年11月24日13时,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

环境因素:天气恶劣,有8、9级大风,暴雨、大浪。

管理失误:公司和地方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者为了经济利益,出船时明知天气恶劣还让人上船;船上车辆没有捆绑好,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船长未能指挥乘客逃生(利用救生圈之类的逃生工具)。

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客明知天气恶劣还要乘船;大舜号的管理人员不顾天气恶劣,还载客出船,事故发生时,大多数乘客还在客厅内,船上指挥人员还有船长都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跑到甲板上,更没有指挥他们逃生,也未能及时报警。

物的不安全状态:船在掉头,而船上的车辆没有捆绑好,发生了碰撞产生火花,车上的油又泄露了,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次大舜号事故足以说明大舜号所在这个公司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不到位。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他们竟然还安排船只出海,完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判别,缺乏对运营的安全评价。

(二)宿舍安全隐患排查

知识目标:学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1.学生宿舍基本情况。(1)社会环境状况:学生宿舍楼位于黄埔区石化路中段,楼下是广石化的员工饭堂,楼对面是明珠宾馆;宿舍楼在一个常有车辆来往的小斜坡上,有个保卫室在斜坡口,周围是民居和商店(以饮食居多)还有地铁、房产、化工等生产项目正日夜忙碌。(2)宿舍楼状况:宿舍楼只有一栋,呈“E”字型,分为东、西、北、中四部分,分别称作东栋、西栋、北栋、中栋。其中位于东栋和北栋的交接处、中栋、位于西栋和北栋交接处各有一条楼梯。前两者在上楼梯时右手旁有墙,后者在上楼梯时右手边只有矮围墙,对于一个1.7米的人来说还不及腰。宿舍楼共六层,在每层的三个楼梯口处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筒。每层有宿舍17个,每个宿舍有学生4~12人不等,以平均8人记,住学生800人以上,而现在也已基本住满。(3)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门是一个向里开的铁门,窗户和门是通风的,厕所还算宽敞,有窗户通风,每个人都安排有一个床位和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插座,留有至少一张床供摆东西,安装有两支灯管和至少一个风扇。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高、成教、深宝蓝三种不同学历的人居住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4)宿舍相关规定:22∶30大门关闭,学生出入需批准。男女生不得串宿舍。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5)天气情况: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分雨季和旱季,主要是潮湿和炎热。

2.从以上各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住宿生活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并相应提出整改建议):(1)由于宿舍楼和教学楼、生活区有一定距离,学校又无相应的配套设施,学生每天都要来回走动,经过斜坡和石化路,同学间喜欢打闹,而宿舍在一个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红绿灯有时不开,开时也会因为布满灰尘看不清亮没亮,来往的车流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造成威胁。整改建议: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最好是集体行动,有条件需建一座天桥。(2)北栋和西栋交界处的楼梯右手边的围墙过于矮小,这是一条学生经常走动的通道,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同学喜欢在这里看风景聊天嬉戏,容易造成坠楼事件。整改建议:加装护栏。(3)宿舍楼的两个大门一个终年常锁,主要是为了避免外人进入,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安全隐患,少了一个逃生通道;另一个大门晚上10∶30也会关门且是反锁,钥匙在保安手上。整改建议:加强门卫管理,有门就有人,有锁就有钥匙。(4)宿舍楼周围人流复杂,虽然有保安24小时看守,但不会24小时守在门口,宿舍楼里面也很复杂,即使出现什么新面孔也不会大惊小怪,盗窃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整改建议:学生进宿舍楼要出示学生证,不能凭保安感觉,如有外来人员要进入宿舍楼需有住宿生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保安有事离岗时需要交待宿管或者其他人暂替其位。(5)车流穿梭、蒸汽管发动和工作、地铁施工、化工厂生产使得宿舍楼时刻发生轻微震动,相伴的声响无时无刻刺激着同学的神经,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有毒有害气体。整改建议:需请专业人士检测宿舍楼的抗震能力和架构、声响和气体排放的有害程度。建议在布告栏上列举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以减轻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3.宿舍的安全问题及解决要点分析。(1)相对于自家的居住环境,宿舍是比较拥挤的,而宿舍门是向里开,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人会紧张,一心想向外冲,很可能会因此而把门堵住,耽误时间。要点分析:控制宿舍人数是根本。(2)虽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但热水在楼下,图方便买个热水壶是很普遍的,电饭锅也不在话下。冬天在自己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更普遍。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超负荷,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加上宿舍楼本身没有接地,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规定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要点分析:首先应该解决地线问题,减少触电伤害。再者是学生观念问题,让学生明白贪一时方便所换来的可能是灾难后果。坚持查宿舍,见到一件没收一件。普及用电常识。(3)宿舍里存有许多棉被、衣服等易燃品,易着火并使火灾蔓延;用火不当,如抽烟、点蚊香等会出现明火,有火灾隐患;对于一般电器(如电脑)的灭火方法一无所知。要点分析: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强调注意生活细节,并开展用火安全教育。(4)很多学生能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却很难与舍友相处,这就存在宿舍关系紧张带来的安全隐患,日久彼此会产生仇视、敌对情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点分析:独生子女一般都比有兄弟姐妹的人在处理寝室关系上差一些。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学会了与人交往,但是,一旦离开了社会环境,到一个相对安逸,相对放松的地方(寝室,家)之后,平常一些没有加以控制的习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其次要有容纳意识,而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真诚、独立、包容或许是对待舍友的不二法宝。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舍歌征集比赛,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

通过对宿舍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总体上可以看出宿舍存在最大的隐患是用火用电,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威胁。之所以会有这些隐患,多与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师对宿舍楼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时,最重要的是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先有安全意识,对用火用电慎之又慎,让学生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做事时既要维护自己权利,也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利益。

通过安全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课堂实录,证明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为课堂注入活力,能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第5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支出 低收入群体 安全网 研究框架与方法

问题的提出

学者很早就认识到政府公共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诸多文献中关于公共支出安全网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技术对后来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例如,Wicksell(1896)认为,要想对各种预算分配的公正性进行全面研究,除知道谁纳税之外,还要知道谁是公共支出的受益者。Stigler(1970)的研究表明,中高收入群体是公共支出计划的主要受益人。van de Walle和Nead(1995)考察了公共教育支出利益归宿随教育阶段而变化的情况,结论是大学教育不利于穷人。Galasso和Ravallion(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公共支出项目,结果发现部分项目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低收入群体中。

众多的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支出能多大幅度提高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改善贫困阶层的福利状况,需要研究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这有待于研究者考察公共支出的配置状况,通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受益归宿分析,鉴别出哪些是有利于贫困阶层的公共支出,从而能够使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公共支出作为低收入群体安全网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着手,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并最后评述,试图揭示出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脉络、框架演进和最新进展。

公共支出与低收入群体的安全网建设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很多文献对公共支出与低收入群体安全网建设的效果都做了相关性的研究,大量的实证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收入分配等关系的认识。不过,对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框架、方法及其演进的探讨则显得相对薄弱。

(一)基于绩效函数方法的研究

绩效函数方法是学者们研究受益归宿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方法分析的核心是从不同收入等级的群体所获得的效用角度来分析公共支出对各个群体的支持程度。

Aaron和McGuire(1970)应用个人效用函数进行建模,经分析得到受益归宿的实际情况取决于个人效用函数的构成。假设λi表示收入的边际效用,Yip表示家庭公共物品的收入,Yp表示公共物品的总收入;同时,进一步假定个人效用来自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二者相互独立(不存在替代性和互补性),那么,Ui=Uip(P)+Uig(G) 。Ui表示个人i的效用函数,Uip(P) 为私人物品的效用函数,Uig(G) 为公共物品的效用函数。他们证明了,C(G1/λA+G1/λB)=E 。两人把这种分析方法用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公共支出和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分析证明这一时期的公共支出的分配是不合理的,而且得出再分配政策把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转移到富人和穷人手中。Maital(1973)将Aaron和McGuire的效用函数一般化,对边际收入效用的估计为λ=KY-φ ,其中,K为常数,Y代表收入,φ代表边际效用弹性。研究表明,收入的边际效用降低的比例高于收入。Maital的结论支持了Aaron 和McGuire的分析,即政府的公共支出对收入分配合理性的作用不大。

刘穷志(2007)构建了一个公共支出归宿绩效评测方法模型,以解释公共支出支持低收入群体的绩效差别。他假定第i行政辖区内有穷人与富人两类,公共支出将在他们中间配置,公共支出受预算Gi 约束。穷人的比例是Hi ,而且是事前决定的。辖区内穷人和富人分别收到的公共支出为Gi p和Gi n,它们产生的福利分别是Uip和Uin于是,穷人和富人的福利函数分别为Uin(Gin) 。假定这些福利函数在得自公共支出的配置中是严格递增而且至少是弱凹的。于是,辖区选择Gip 和Gin 以解决以下数学规划:

maxHiUip(Gip)+(1-Hi)Uin(Gin)

s.t. HiGip+(1-Hi)Gin=Gi

在经过一系列的变量替换后,他得出的最终计量方程式是:。利用新世纪以来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防等纯公共品的公共服务顾及到所有人,公共安全则是富裕人口比贫穷人口更缺乏一些;文教科卫和社会救济更多地支持了贫困人口,但社会保障则供应不足;贫困人口较多地得到了见效快的经济服务,但着眼于长远利益的经济服务相对较少。贺京同和那艺(2009)建立的期望效用函数是 。应用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将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划分五组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各居民户组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模式大致按收入水平由高到低表现为不同的等价情形,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对各收入阶层的居民具有歧视性效果。

(二)基于家庭调查法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也是经济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Lanjouw等(2001)应用苏色纳斯家庭调查法(SUSENAS household surveys)分析了印度尼西亚公共的和私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通过传统的静态分析与政府支出改变后的动态分析对比得出,支出改变后在中等和高等教育支出的边际收益归宿的累进性要好于静态时的累进性,对医疗卫生支出也是,低收入群体最大的受益在于基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

尹海洁(2008)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即由源自国外的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家庭调查法而形成的一种分析方法,她调查与分析了哈尔滨和沈阳两个城市贫困人口及家庭相关特征和影响因素,经过实证最后发现:经济安全网起着为贫困家庭填补收支缺口、应付非常规性支出和补充生活用品不足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足以改变其贫困情况,仅在他们陷入贫困过程中起到一种阻尼器的作用。

(三)基于Gini系数和Atkinson指数方法的研究

Sahn和Younger(2000)应用广义的Gini系数试图分析医疗卫生与教育支出是否受益于低收入群体以及归宿的程度如何。计量分析中应用的Gini系数模型是,通过对加纳、南非等八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证明,在被测量的社会服务中,小学教育比大学教育更多地支持了低收入群体,但是两者分别获得社会服务比例还是较少的。

胡汉军和刘穷志(2009)构建了Gini系数和考虑不公平厌恶的Atkinson指数。具体而言,Gini系数为:;Atkinson指数为:。他们利用最新中国家庭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中国居民收入不均等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全面检验。结果发现:在城镇,个人所得税政策工具对居民收入不均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社会救济支出次之,养老金支出和离退休金支出则扩大了居民收入不均等;在农村,转移性支出能有效地抑制农民收入不均等;各政策效应随着不公平厌恶程度的增强而增强。

(四)基于目标分解模型的研究

由于公共支出对低收入群体的受益目标项目差异是显著存在的(Ravallion and Chen,2004),于是就产生了目标分解法。

Galasso和Ravallion(2005) 提供了一个关于目标项目和参与者的相关反应的信息结构的理论描述。最初建立的目标项目差异函数是:,在Ravallion(2000)的基础上,衡量目标项目差异在社区间(intervillage)和社区内(intra-village)的指标变成:。应用上述模型两人分析了孟加拉国的食品和教育项目在社区等级的归宿,结果发现社区内目标归宿是随着项目规模、不平等区域的减少和私人再分配的减少等因素而提高的,另外,项目支出支持了穷人,但支持程度不是很大。

Van de Walle(2005)也运用目标项目分解方法进行了考察,建立的考察模型是:。应用摩洛哥省级数据分析得知,目标项目很好地支持了农村穷人而非城市穷人,实质利益(Substantial benefits)却给了城市富人而非城市穷人。

(五)基于政治经济模型的研究

政治经济模型对公共支出的分析方法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对于给定的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居民或家庭使其选择变量最优化;二是在上述最优化的基础上,居民或家庭决定其最偏好的公共支出安排;三是加总个人偏好从而成为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公共支出政策,个人偏好的加总要通过适当的集体选择机制来完成(王志涛,2007)。

Mehzer和Richard(1981)的模型就是上述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该模型一方面研究了公共支出的归宿问题,另一方面解释了政府规模的长期增长。该模型为:。Mehzer和Richard证明了政府增长是由于投票权的扩大,以及收入低于中位数的所有选民都赞成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该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即政府支出的增长反映了对选票的竞争,同时,特定的利益集团会利用政治机制来增加对自己的转移支付和补贴。

(六)基于行为反应模型的研究

由于数据收集困难及理论上不成熟等原因,从个人或者家庭等微观层面展开公共支出对贫困和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研究者应更多地分析个人(或家庭)而不是整体(或特定的综合群体)在给定公共支出政策下行为反应的信息,即应该建立一个关于个人(或家庭)的行为分析模型。进一步,分析公共支出政策对贫困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要求与个人(家庭)调查中得到的收入和支出数据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在现有的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克服数据获得的困难,就能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更贴近现实。Jean-Yves等(2010)指出,由于在传统上成本—效益分析没有将分配的权数(行为反应特征)考虑进去,因此需要分析各种不同的公共支出配置对低收入群体所产生的影响,以便使支出的组合有助于实现缓解贫困的目标。

Van de Walle和Nead(1995)利用估计技术来建立模型,特别加入了前者研究分析中缺乏的行为反应因素,从而较好地衡量了政府公共支出干预前的福利状况,计算出政策的实际影响。这种分析的重要贡献在于,它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系数及权数进行了估计,又利用了模拟技术将激励等过去忽视的因素结合起来,放入到基本的利益归宿的分析当中去。这种基于行为反应因素作用的分析,使得公共支出对每个家庭的净福利影响分布状况的估计更为准确。van de Walle(2004)基于行为反应因素作用的分析应用上述技术建模,建立的初始复合函数为:。考虑到不同因素间的内生性和不同家庭行为的反应可能存在异质性,再结合二阶差分将函数最终变化为:。应用此函数模型,van de Walle分析了越南公共项目的福利效果,研究表明政府公共安全网的作用有限,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减贫目的。

结论与相关评述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外在政府公共支出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构建低收入群体安全网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分析模型更具解释力。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框架的完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水平并不会自动提高公共福利和改进分配状况,甚至会使其降低,这与真正的受益者有关。

(一)基本结论

目前国内外学者延用绩效函数、家庭调查法以及Gini系数和Atkinson指数法的文献较多。相反,围绕行为反应模型、政治经济模型和目标分解模型等方法的应用相对薄弱。该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几种方法的研究较宏观反映了公共支出对于低收入群体安全网建设的支持,后者则微观反映的较多。

在多数的文献中,学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是单一的,如Gini系数或Atkinson指数和效用函数的结合,在van de Walle和Nead(1995)的研究文献中,建模型时特别加入了个人(家庭)的行为反应因素,然后用家庭调查法来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

在公共支出收益归宿研究中,模型中加入行为反应因素研究公共支出对低收入群体安全网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在于该因素直接反映了个人(家庭)在获得公共支出时所作出的反应——用于消费、投资或是储蓄。另外,将效用函数模型和行为反应因素结合在一起也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效用函数中加入边际的概念,如边际收益率、边际贫困率等。

行为反应模型密切关注事前分析。尽管事后分析能够说明公共支出的实际分配效果,帮助政策制定者进行更好的决策。但是,事后分析的局限性也较明显,它只是对已经发生的公共支出进行分析,但无法解释正在发生或未来发生的公共支出的潜在影响,不能对政策的效果进行预测,因而无法为政策制定者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事前分析本质上就是公共支出政策发生了调整将会怎样?这种调整会使个人(或家庭)的行为如何改变?计划中的公共支出政策与现状之间差异是什么?显然,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同样重要。

(二)行为反应模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框架

以上的分析表明,各种研究方法向行为反应模型过渡是必然的。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应建立在对大多数人的需求和偏好基础上,将个人(家庭)的行为反应纳入公共支出与政策变化的归宿分析中,能够识别由于某个特定的公共支出政策而或得或失的个体,进而克服由于忽视行为反应可能产生的评估偏差,弥补非行为反应归宿分析的不足。特别地,将个体的行为反应加入到分析模型中,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了解公众(尤其是贫困人口)的需求、行为和收入分配状况,从而满足公众的偏好。

由于公共支出项目会提供给个人(家庭)不同的替代方案,行为反应模型能够预测个人(家庭)对不同替代方案的可能反应。如果这些模型和抽样调查中所观察的个人(家庭)的特征和行为保持一致,就能够克服由于忽视行为反应所产生的不合理的评估,把受益人与“干预前”的分配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考察公共支出政策的实际影响,弥补非行为反应分析的不足,进而构建起微观层面的基于行为反应模型的公共支出安全网的分析框架(见表1)。

参考文献:

1. Wicksell Knut.A New Principle of Just Taxation,Finanztheoretische Untersuchungen,Jena,1896;reprinted in R.A.Musgrave and A..Peacock,1967

2. Stigler,G. J.Directors’law of public income redistribution[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0

3.Van de Walle,D. & Kimberly Nead. Public Spending and the Poor:Theory and Evidence[M].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4.Galasso E. & Ravallion M. Decentralized targeting of an antipoverty program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

5.刘穷志.公共支出归宿: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落实到贫困人口手中了吗[J].管理世界,2007(4)

6.贺京同,那艺.消费者行为对财政政策的异质反应[J].财经研究,2009(4)

7.Lanjouw,P.,M.Pradham,F.Saadah,H.Sayed & R.Sparrow.Poverty,Education,and Health in Indonesia:Who Benefits from Public Spending?.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739,The World Bank,2001

8.尹海洁.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9.Sahn,D.E. & S.D.Younger .Expenditure Incidence in Africa:Microeconomic Evidence.Fiscal Studies,2000,vol.21,no.3

10.胡汉军,刘穷志. 我国财政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不公平的再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11.Ravallion,M. & Chen S. China’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4,No.3408,World Bank,Washington D.C.

12.Van de Walle,D. Do Services and Transfers Reach Morocco’s Poor? Evidence from Poverty and Spending Maps.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5,No.3478,World Bank,Washington D.C.

13.王志涛. 政府公共支出及其受益归宿研究的新进展[J].预测,2007(1)

14.Meltzer,A. & S.,Richard. A Rational Theory of the Size Govern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

15. Jean-Yves D.,Abdelkrim A. & John G. Chronic and transient poverty:Measurement and estimation,with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91

16. Van de Walle,D. Testing Vietnam’s public safety net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32

作者简介:

第6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学生 宿舍管理 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17-02

一、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概述

(一)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指高校中的一些宿管部门依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在校生活,保障学生的安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与舍风,以达到高校的育人目标。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地方。学生在学校的多半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舍友也是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同学们一起吃饭、上课、讨论学习、评论人物事件。久而久之,每个人的思想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宿舍氛围的好坏对每个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宿舍氛围能够帮助全宿舍人员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不良的宿舍风气也能够使宿舍内其他人员深受迫害。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2004年6月7日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以此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宿舍住房分配与管理。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入校时住宿,以及毕业离校时财产验收等。一般规定,学生住宿原则上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集中安排,任何学生原则上不得在校外租房,因特殊原因需在外租房住宿者,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家长或其他法定亲属同意并签字,学院(系)批准,安全责任自负;学生没有正当理由不能夜不归宿。

2.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防火、防盗等。一般规定有:学生不得擅自调换宿舍以及床铺,不得未经批准带人入舍就宿,不得私拉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3.学生宿舍卫生管理。主要包括个人、寝室、公共卫生管理等。

4.学生宿舍文明管理。一般规定有:学生要讲文明,互帮互助,积极创建文明宿舍。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经商,不得酗酒等。学生应尊重宿管人员,虚心接受宿管人员和学校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等。

5.学生宿舍奖惩等管理。主要包括对被评为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的学生加学分或者在评优时优先考虑等奖励。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扣分,甚至开除学籍等处罚。

二、实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一)宿舍管理制度与学生的自由权的冲突

学生住宿后,自由权明显受限制。当前,各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中,都要求学生住在学校指定的宿舍及其分配好的床铺,不得随意调换宿舍和床铺。如《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暂行规定》:“学生应在指定房间住宿,不得擅自调房调铺和搬移公物,不得未经批准带人入舍就宿,亲友来访必须履行登记手续。”“不准在学生宿舍经商或将小商贩带入宿舍内进行交易活动,不准在宿舍饲养宠物和各类小动物。”“严禁室内私拉电线,严禁在楼道与宿舍内做饭和使用煤气及大功率电器,违者严肃处理,并对违章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再如《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公寓在学生上课期间锁大门。上课时间任何人不得留在宿舍(病号除外)”,这些学校制定的以上规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但这些规章制度内容本身不应该与法律法规相抵触。这些规章制度侵犯了学生的自由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广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个人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范围内,有一切举止行动的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民法》对于公民的自由权也做了规定,其中行为自由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可以依照其自由一直支配自己外在身体的行动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行为自由权的内容包括得很广泛,例如:自然人有权安排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饮食、睡眠、出行等,不受他人限制。有权进行通信、交友,他人不得限制等等。但事实上,因为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学生的很多自由都受限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本身就与学生的自由权存在冲突。

(二)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目前多数学者研究,一致认为“隐私是一种与公众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为他人知道、入侵或他人不便知道、入侵的个人信息或个人领域。”高校学生所维护的隐私权主要指,学生个人信息的隐私、学生个人领域的隐私、学生个人活动的隐私。在大多数高校中,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会不定期组织特定的部门人员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检查的时间和内容是检查人员根据学校要求自行决定的。有时候检查宿舍会提前通知,有时会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宿舍过程中,学生的隐私权经常会被侵犯,如检查人员在学生不在宿舍的情况下,用备用钥匙私自打开学生宿舍门,在检查的过程中,有些人员翻查学生的衣柜抽屉,查看违禁电器物品等。这些行为明显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三)宿舍管理制度与学生财产权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高校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以及规范宿舍管理,通常会突击检查学生,在学生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收学生的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吹风机等,有时还会出现罚款等现象。如《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对于严重违反公寓住宿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的宿舍和个人,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有权视其认识态度等按有关规定给予5~50元的经济处罚。学生接到赔偿和处罚通知后,应三日内到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手续,拖延或拒不交者加重处罚。”在学校看来,这些管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但这些制度本身已经与学生的财产权相冲突,学校无权没收学生的私有物品。

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持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如“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契约关系”等。那么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背景下,高校与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宿舍管理背景下,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双重属性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既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又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一)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所谓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其在严格意义上是指根据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在具体的法律主体之间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高校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进行管理的过程与学生发生的关系,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行政法律关系。我国现行教育立法规定,为确保教育活动的有序运行,实现教育的宗旨和任务,高等学校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高校有权制定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高校属于法律授权的组织,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可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因此高校宿舍管理权作为学校管理权中的一种,它具有行政权的特点,即强制性、单方性。但学校由于具有行政权所行使的管理行为是否就可以侵犯学生的自由权、隐私权、财产权等人生基本权利呢?笔者认为,宿舍管理部门若不对宿舍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不对学生宿舍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是其行政不作为的表现,若出现后果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对宿舍进行检查,对学生在宿舍行为进行约束是合情合法的。但在宿管人员进行检查宿舍,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越权行为。学校有权检查宿舍,但无权翻看学生的抽屉柜子,也无权直接没收学生的物品,更无权因为学生没有按规章制度行事而对学生罚款。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所谓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为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为内容的一种法律关系。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二是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三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首先,学生如果要住宿就要向学校缴纳相应的住宿费、水电费等,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其次,学生选择住宿与否完全是学生的选择,他缴纳住宿费,代表他愿意在校住宿,而学校收缴学生的住宿费也代表学校愿意为学生提供住所,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学校与学生的之间均是自愿的。再次,至于学生因破坏宿舍公共财产而要赔偿相应的费用,这种行为不具备惩罚行政,是属于补偿性质。学校与学生之间具备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所以他们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双重性极易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学校在实施民事管理行为中,容易借行政管理之名进行管理,这样会忽略、限制乃至剥夺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明确按照章程行事,不得有越权行为,增强学生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学生的权益,化解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减少学生与学校的冲突。

四、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保障。学校在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时,首先,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学生的基本权利相冲突。其次,内容应该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制度时校方应该与学生代表讨论,所拟定的规章制度要能够被学生所认可。

(二)加强对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教育

在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管理员越权等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一些基本权力,造成了学校与学生间的冲突。因此加强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法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定期对管理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使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的管理能力,促使其更好地行使管理权。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循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傅静坤.民法总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8.

[2]刘志松.关于我国隐私权的探讨.中国法院网,2005.11.

[3]边慧亮.浅析高等学校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4]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

[5]李华.高等学校与高校学生的法律关系探究[J].工作研究,2010.11.

[6]宁洁.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研究[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8.4.

[7]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暂行规定.

第7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摘要】

目的 分析2004~2006年衡阳市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6年衡阳市疫情资料和狂犬病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狂犬病每年每个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农村地区发病高于城镇,养犬数量增加,犬只免疫率低,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不及时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衡阳市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应组织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共患的传染病,它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衡阳市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多年来发病一直居湖南省的前三位,其每年病死数约占全市传染病总病死数的70%以上。为掌握狂犬病在我市的发病动态、流行规律、流行因素,为今后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我市2004~2006年衡阳市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来源

对衡阳市2004~2006年所有狂犬病病人进行个案调查,病例调查使用国家统一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实行逐个及时的调查,再按个案调查表的内容,分类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流行强度 衡阳市2004~2006年共发狂犬病119例,其中2004年48例,发病率为0.67/10万,2005年发病32例,发病率为0.45/10万,2006年发病39例,发病率为0.54/10万。

2.1.2 地区分布 119例分布在全市9个县(市)区,发病数居前五位的有:衡南、衡东、耒阳、衡阳、祁东,见表1。表1 衡阳市2004~2006年狂犬病发病地区分布

2.1.3 时间分布 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最多为11月份和10月份,分别为20例和15例,最少为2月和3月各5例,见表2。表2 衡阳市2004~2006年狂犬病发病月份分布

2.1.4 人群分布 119例病例中,男75例,女44例,男∶女为1.7∶1;发病年龄最小2岁,最大75岁,病例多数集中在8~54岁青壮年和学生,占68.91%(82/119);发病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63.02%(75/119)和25.21%(30/119),其次为散居儿童占5.88%(7/119)。

2.1.5 宿主动物 119例狂犬病患者3例宿主动物不详外,116例中伤人宿主动物主要以狗为主,被狗咬、抓、舔伤患病111例,占93.28%,鼠、猫等其他动物咬伤患病各5例,分别占4.20%。

2.2 临床特点

2.2.1 潜伏期 119例病人自感染至发病多数集中在2个月以内,有73例,占61.34%,2~4个月和4个月以上为34例和12例,分别占28.57%和10.08%。潜伏期最短2天,最长达6年,平均潜伏期(M)为58.5天,见表3。

2.2.2 病程 119例狂犬病发病至死亡,整个病程多数在发病3~5天,89例,占74.79%,最短1天1例(占0.84%)。最长8天,1例(0.84%),平均3.6天。

2.3 暴露后预防治疗

2.3.1 伤口处理 119例未处理79例,占66.39%;自行处理20例,占16.81%;经医生处理20例,占16.81%。

2.3.2 预防注射 119例中98例感染后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占82.35%;仅有4例病人感染后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占3.36%,4例注射抗狂犬血清,仅占3.36%。另有17例未全程注射疫苗而发病占14.29%。表3 衡阳市2004~2006年狂犬病潜伏期统计

3 讨论

经119例狂犬病个案调查分析,我市狂犬病地区仍主要分布在农村,这与我市农村普遍养狗有关;从伤人宿主动物分析,病例中多数以狗咬伤为主;加之农村养狗均以放养形式,使宿主动物之间相互感染传播,再传播感染给人。由此造成,狂犬病在我市发病分布是一年四季均有病例;人群分布男性略多于女性;青壮年农民与学生感染发病为多数,这与外出活动和宿主动物接触而被感染机会多有关。

从临床特点分析,我市狂犬病宿主动物与发病时间分布相似,一年四季均有被宿主动物感染,感染后到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个月,平均潜伏期58.5天,病程一般3~5天死亡,与有关文献报道相近[1]。暴露后多数病人在宿主动物感染时,对伤口未做任何处理和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血清预防。或者个别自行对伤口只做一般简单处理。由此说明,部分群众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个别有侥幸心理,忽视预防。同时,在调查病例中有少数病例在注射疫苗还未全程,甚至个别刚刚全程注射完疫苗仍有发病,这也充分证实狂犬病病毒的凶悍,感染进程之快。同时,也提示被宿主动物感染者的防治成败,与宿主动物的带毒量,咬伤部位深浅和损伤程度,感染后伤口及时规范处理如何,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血清或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及时使用等有关[2]。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狂犬病发病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因素:(1)我市农村普遍养狗用于看家护院,城镇居民有养宠物爱好;(2)农村养狗具有经济利益,当地群众普遍有食狗肉的习俗;(3)狗管理不力,家养狗以放养形式为主,野狗未能经常捕杀;(4)宿主动物免疫工作面广难度大,难于落实;(5)防治宣教力度不大,群众缺乏预防知识等。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难度,必须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来控制和消除狂犬病。

【参考文献】

第8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状况 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14-02

党的十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强调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自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这一群体是否能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其中个人价值准则中的“诚信”应当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点关注。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立身处世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成为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笔者尝试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观现状。

一、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背景介绍

“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这是《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诚”“信”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即诚中有信,不诚则不信,信必见其诚。①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②笔者所在单位为培育学生诚信意识,在每栋宿舍楼的进门处设有“诚信驿站”,是一种设立在学生宿舍内部的、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无人看管的自选购物“超市”。“诚信驿站”运营已有两年多,由负责经营的学生进行进货、补货等工作,每个“诚信驿站”都放有专门的“投钱盒”,每个月由经营的学生负责统计自主购买的情况,以查盈亏。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诚信意识现状,了解学校学生对于“诚信驿站”运营方式的看法和态度,笔者设计了调研问卷,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0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问卷758份,回收率达94.8%。统计后发现,共有716份问卷全部作答,问卷有效率达89.5%。共包含十个问题:

1.是否认可“诚信驿站”这种经营模式?

2.是否会经常使用到“诚信驿站”?

3.当独自购买物品的时候是否存在不付款的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如有请说明大概的次数。

4.当发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情况后,是否会与同学及室友进行分享?请写明原因。

5.是否会因为没付款或者少付款而产生愧疚感?

6.是否出现过因没有零钱而多付款的现象?

7.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哪个时间段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出现的比较多?

8.在你经济较拮据的情况下,减少铺货量是否会影响对“诚信驿站”的使用次数?

9.减少铺货量是否会让你反省是由于自己的没有付款或者少付款而造成“诚信驿站”的亏本,进而减少铺货?

10.你所认识的同学中是否存在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如有,你是否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结果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71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数据分析,最后,对问卷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分析整理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宿舍内设置“诚信驿站”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诚信驿站”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仅有少部分同学不置可否或表示反对。约20%的同学曾经出现过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在这些同学中,又有近一半以上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们相互熟悉程度并不高,这可能也是造成学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现象较多的原因。此外,我们发现大部分不付款和少付款现象都集中于学期末这个阶段。为印证这个想法,笔者又从“诚信驿站”的经营者处得到2014―2015学年收入情况:

2014―2015学年,无论是上学期还是下学期,在学期初,“诚信驿站”都处于大幅盈利状态,这表明我们的学生在学期初的两个月生活费是很充裕的,且有部分学生购买物品时不计较价钱,忽略了应找回的零钱。到了学期中的第三个月左右,我们发现截止此时,“诚信驿站”还是处于盈利或者平衡状态,但是盈利额度明显要小于学期初的两个月。但是,到了学期末的第四及第五月,我们发现“诚信驿站”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即“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整体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即学期初,学生普遍生活费较充裕,花钱大多不计小节;到了学期中,此时学费已上缴,学生的生活费整体还算充裕,相比学期初,生活水平还是有一部分下降,因此“诚信驿站”还是处于一定的盈利状态。相比于下学期,上学期的情况却会明显好转,究其原因,部分同学在上学期会陆续收到一部分奖学金,可以弥补一部分的生活费亏空。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我们可以看出“诚信驿站”处于明显的亏损状态,即不付款及少付款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彼时正处于期末状态,学生的大部分消费支出集中在聚会和车票上,因此可用余额并不如学期初及学期中那样充裕,具体则表现在“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上。

为验证以上假设,笔者与“诚信驿站”经营者选取三个宿舍,对2015―2016学年上学期“诚信驿站”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其中甲宿舍,采用增加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月的铺货量,并减少学期末两个月的铺货量的方法;乙宿舍,保持整体铺货量与2015―2015学年相一致,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诚信意识的宣传工作,如在宿舍楼入口处设置“我诚信,我骄傲”活动,加强微信、QQ、贴吧等网络舆论宣传等;丙宿舍,对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的铺货量保持与2014―2015学年一致,为判断学生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笔者在丙宿舍“诚信驿站”处设置了监控开启的提示。

一学期后,笔者从“诚信驿站”经营者出得到以下甲,乙,丙三个宿舍的营收情况:

我们发现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宿舍的营收状况与2014―2015学年的情况相似,都处于盈利状态。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对于甲宿舍,由于笔者减少了铺货量,导致诚信驿站所供应商品部不足,学生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因此并未出现如2014―2015学年般的较大亏损,但是学生普遍对甲宿舍减少学期末“诚信驿站”铺货量表示不满,普遍不认可这样的做法。反观乙宿舍,我们发现学期末同样未出现较大的亏损,亏损额度与甲宿舍相当,由此可见,加强诚信意识宣传对学生是有明显作用的,且相比于甲宿舍减少铺货量的做法,乙宿舍的做法获得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关于丙宿舍,我们发现,不论学期初,学期中还是学期末,其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都与2014―2015学年“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相似,因此我们发现学生的熟悉程度并不会对“诚信驿站”的营收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宿舍设置“诚信驿站”,通过多渠道的加强诚信意识等宣传教育,能较大程度地减少“诚信驿站”的亏损程度,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措施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诚信对一个学生、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诚信意识教育,是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育人的重要思考,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是为了找到切实有效的培育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一)以“舆论宣传”为手段,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

舆论代表多数人的心理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行为准则,并用主流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高校以“舆论宣传”为手段,通过日常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广泛的网络舆论宣传等,努力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让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以“诚信驿站”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开展的诚信教育要以“舆论宣传”为手段,但也要落在具体的载体上,才能得以有效的延伸。高校可以开展如“诚信驿站”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如诚信宣誓、主题演讲、诚信故事征文、团体辩论赛等活动,在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提高大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让所有大学生更加关注诚信、重视诚信、思考诚信,让高校校园成为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培育的重要平台。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确定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在诚信教育的问题上,应当做到以教育引导为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等,在诚信教育倡导的“谁诚信谁光荣”的基础上,制度建设的推进将为“谁诚信谁得利”提供保证,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③可以在高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制度,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等相联系起来,使得诚信教育具有长效机制。

注释:

①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75-76.

②粟湘福.关于高校诚信道德教育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

③丁继民等.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3):101.

【参考文献】

[1]韩娜.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5.

[2]王占文.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李东阳.国内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

[4]滕静.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第9篇:民宿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 合堂合班合宿 维吾尔族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截至2014年,新疆维吾尔族人口1127.19万,占新疆总人口48.53%。新疆高校中维吾尔族大学生所占比例亦较大,因此民族高等教育是新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主体民族毕业生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承担着为新疆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重大任务,对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是一项新事物,从2011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开始推动该项工作,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在此前,新疆高校均采取民汉合校办学,但是很多高校是采取民汉分班的形式,即民族、汉族学生相对独立,民族、汉族各自单独设置班级和宿舍,进行分离式授课、教学、住宿、活动等。这种模式不利于民汉学生问交流交往学习融合,造成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在同一个课堂接受教师授课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后生活在一起,民汉学生共同居住在同一问宿舍中。

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认知、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与汉族表现不同,很多汉语水平较低,造成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困难,甚至严重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就业。因此,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的影响,是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对新疆10所高校进行调查,由于正式推行整建制合堂合班合宿是从2014年开始,即从2014级实施。本研究重点调查2014及2015两个年级,了解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现状及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及民族认同的影响,为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4月至6月以分层整群抽样的形式抽取新疆10所高校维吾尔族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均填写知情同意书。共调查577人,其中有效问卷520份,有效率90.00%。

1.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的工具均为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李克特6点量表,每题选择“十分符合、比较符合、有些符合、有些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十分不符合”6个选项,分别予以1、2、3、4、5、6六N记分方式。包括:(1)国家认同问卷,在借鉴秦向荣(2005)、左斌(2004)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共21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该问卷克伦巴赫a系数为0.803,信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民族认同问卷,在借鉴万明钢(2004)、王亚鹏(2004)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共20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该问卷克伦巴赫a系数为0.700,信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3)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所在地情况等。

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并详细说明填写方法及目的。问卷完成后,由专人进行检查,核对签名,查找漏缺项,合格问卷统一收回。问卷收回后及时组织调查人员对问卷进行编号和复查,弥补有关项目的不足。对于填写项目不足80%者予以剔除。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200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的方法,并进行核对;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a=0.05。

2研究结果

2.1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国家认同及民族认同的关系

平均年龄20.09±1.14岁;男生占29.70%,女生占70.30%:参加社团的学生占35.04%:同意合堂合班合宿占57.05%。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得分6.81±1.97,高于平均水平,其中认知维度(1.57±0.63)得分最高,处于高水平;其次为行为维度(2.27±1.22),情感维度(2.97±1.12)得分最低,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民族认同总得分6.76±1.79,高于平均水平,其中认知维度(1.54±0.73)得分最高,处于高水平;其次为行为维度(2.34±1.37),情感维度(2.89±1.06)得分最低,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认同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愿意合堂合班合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性别;民族认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见表2。

3讨论

2014年5月28-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会议上,在讲话中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新疆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正是顺应此大环境的一项政策。

有研究显示: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对汉族的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了解不多,并且不知道如何去了解,而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则为此提供良好的契机。合堂合班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学习问题的互帮互助、学习方法的相互借鉴、学习效果的提高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合宿更进一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将既往分班时暂时性和短暂性的联系及联谊活动转变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各民族学生之间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沟通与交流,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发展、道德成型等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明显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

3.1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总分(6.81±1.97)高于平均水平,其中认知维度处于高水平,行为与情感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与新疆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政策实施后,各高校对相应政治思想教育的加强有关。民汉合堂合班合宿作为各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交心的重要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各级领导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在政治思想方面,予以大力宣传与教育,如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大学生做有责任感的公民;加强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加强爱国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等。使维吾尔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合堂合班合宿,从根本上接受该政策。今后还应在国家认同方面,在现有高水平认知的基础上,加强行为和情感的干预,从而使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由学校课堂教育及灌输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自我意识、爱国情感以及爱国行动,全面提升国家认同感。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性别。

从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57.05%)赞同民汉合堂合班合宿。说明该项政策是得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的。新疆高校应继续加强对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政策的教育,积极探索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使他们成为新疆最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对整个社会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风气,影响整个维吾尔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性别方面,女生的国家认同要高于男生。一方面与本研究中女生数量(70.30%)高于男生有关;另一方面说明我国“90”后维吾尔族女大学生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少数民族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增强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度,因而国家认同水平更高。

3.2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

实施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总得分(6.76±1.79)高于平均水平,其中认知维度处于高水平,行为与情感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合堂合班合宿增强同学问共同学习、生活、相处的机会,对新疆多民族、多元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实施民汉合堂合班合宿过程中,新疆高校加强民族认同教育,如大力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民俗知识教育;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及团学活动、开展民族教育实践、创建和谐校园等举措,都为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是否同意合堂合班合宿。

研究显示:民汉合堂合班合宿为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消除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维护新疆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新疆各民族的和睦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实质就是消除同胞之间的距离感。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是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有力因素。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