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民宿规范化管理精选(九篇)

民宿规范化管理

第1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民宿;旅游;特色;行业规范;马山旅游岛

Abstract:Homestay Hote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enic tourism. With its remarkable features different from hotels, such as conveni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lose to nature, homestay hotels co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other and become the new choice of tourists. 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Mashan Tourism Island, it is found that current homestay hotels have some problem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of standardization, lack of standards for infra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operators need to be improved, less prominent local characteristics, discordance of integ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weak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We should mak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regularize homestay hote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homestay hotels and promote the marketing of homestay hotels with the aid of information-based means to further guid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homestay hotels on basis of industry criterion.

Key words:homestay hotel ; tour, characteristics ; industry criterion ; Mashan Tourism Island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80(4)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住宿环境与条件以及所享受的服务将直接影响人们出行的感受和对旅游景区的印象。随着旅游与住宿需求差异化,人们已经逐步从以往单纯选择各种不同档次的酒店,发展到关注以特色见长的民宿,并激发了我国民宿旅游市场的大爆发,各大景区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民宿。从旅游市场的细分看,民宿与酒店,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体两翼,互补发展,相得益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的10项具体任务目标,“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这一引导性意见,为民宿发展奠定了发展基调和政策条件。但由于历史与现实条件等各种因素,民宿市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马山旅游岛的民宿发展状况、民宿与酒店的比较,分析当前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规范的民宿发展特色的对策。

1 我国民宿发展现状及问题:无锡马山旅游岛的案例分析

民宿,主要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方式经营,为旅游者提供乡野生活的住宿处所”。[1]在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民宿发展比较早,已经成为出行的重要选择,融入到民众的生活。大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云南等地,率先发展民宿,以其个性化和特色鲜明、价格优惠,受到了旅游媒体和业界的推崇。从艺龙公司的《2014年消费者住宿及点评行为分析报告》看,2014年,59%的旅游消费者选择经济型酒店,与此同时选择民宿客栈的消费者数量迅速增长,达到了18%。

从无锡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民宿已经从初期的“农民伯伯破墙开店”,逐步演变成市场的一种新兴业态。一些实体企业家看准这个市场,纷纷转型投资;部分旅游爱好者敏锐捕捉市场信息,租赁和开发民宿市场。“洋家乐”、农家乐百花齐放,旅游市场选择多样,精彩纷呈。从相关的数据看,整个长三角民宿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已经成为景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山是无锡市唯一的部级旅游度假区,三面环水,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国际旅游岛逐渐成型,尤其是马山的主体和灵魂――灵山胜境,相继打造了灵山大佛、梵宫、拈花湾等精品工程,充分展现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作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灵山胜境先后承办第二届、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界具有相当知名度,也是游客到无锡的必选之地,每年到灵山胜境的游客就高达350多万。马山独特的风景和环境,吸引大量的周边游客休闲度假,2015年马山度假区游客总数高达850万人次,更是直接带动了马山岛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尤其是灵山拈花湾,全力打造中国心灵度假目的地,成为许多游客修养身心的宝地。从马山当地的住宿资源看,共有酒店16家,其中星级饭店1家,客房2954间,床位4894张;民宿28家,房间616间,床位1024张。总体而言,马山旅游岛已经颇具规模,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能够满足不同客人的住宿需求。

在规模发展、营造特色、扩大影响的同时,马山旅游度假区的民宿发展也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民宿旅游缺乏标准。虽然马山旅游区已有28家民宿,且有部分未正式进入登记的民宿,但是相关职能部门却一直未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同时,由于民宿“非标准化”特征,对民宿的房间数、面积、设施设备条件等均存在特别之处。所以,民宿所从事的经营行为需要管理部门通过出台相应规定对安全、卫生、环保等关键硬性指标做出实质性的规定。

二是经营特色不足。除拈花湾民宿统一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外,总体上还缺乏整体性规划和全局设计,一些民宿存在粗放经营和跟风而上的现象。民宿经营者对自身资源的发掘与经营、供给产品的特色化以及服务的个性化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再加上部分经营业主的文化素养、管理能力与理念意识都存在一定欠缺,因而对民宿的特色设计缺乏能力与经验。而从现实情况看,“特色”这一民宿的发展根本的缺失将影响民宿可持续发展。

三是服务质量难控制。一些民宿服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与酒店经营不同的是,当消费者与民宿业主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还没有具体职能部门受理投诉并及时规范处理。因此,这一状况一方面使消费者所享受的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容易对民宿失去信心与兴趣,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马山民宿发展看,这股“自由生长”的力量对于整个景区旅游生态系统来说,既有较强的改善作用,适应了不同需求的服务资源,有利于旅游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其对景区旅游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也不容小视,如服务质量影响景区声誉、无序发展造成景区压力等,都应该是后续发展过程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 多维视角的民宿发展经验分析

根据有关人员的研究,民宿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按发展类别可分为传统民宿和现代民宿;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乡村民宿和城市民宿;按服务功能可分为单一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按规模可分为:①居家散落型。②单独打造型。③小簇集群型。④连片新建型;按层级可分为:①一般民宿。②精品民宿。③潮流民宿;按产权可分为:①私有民宿、②集体所有民宿、③国有民宿和④社会民宿四大类。[2]从马山旅游区的现状看,发展基于规范的特色化民宿,是马山旅游区民宿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在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酒店的发展经验,为民宿在规范化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我国台湾及其他地区的民宿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教训,从而为民宿在特色发展方面寻找可行性路径。

首先我们看一看酒店与民宿的对比。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民宿与酒店的差别十分明显。酒店有清晰的行业标准,设施设备均体现了游客中心的设计理念,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提高了酒店的竞争力,同时对服务人员的技术专业培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游客在酒店的舒适度。此外,酒店的行业组织既能促进行业自律和自身规范,也能有力地维护酒店利益。酒店所具备的上述几个方面特征,为民宿规范化发展提供了较有价值的思路。

此外,放眼国际视野,从台湾、日本等地区的民宿发展经验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规范发展。如台湾于2001年官方颁布《民宿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了民宿的设置地点、规模、建筑、消防、经营设施基准,并对申请登记要件、管理监督及经营者应遵守事项进行清晰的规定,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了民宿的地位与发展规范,并对不符合民宿规范、无证经营的民宿户处以重罚,这样就为民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建立民宿协会,引导民宿发展。在台湾政府介入民宿管理之前,协会在民宿组织和引导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台湾民宿逐步壮大和政府管理的规范化,民宿协会将重点放在创新与营销上,并开展协会会员辅导,主动与管理部门协调,争取各类推介民宿的机会和发展资源。[3]民宿协会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专门化社会组织,成为政府与社会之间有效的缓冲地带。三是特色建设是民宿之魂。有作者在体验瑞士的民宿之后,认为“灵活的服务、主宾之间亲切的交流、地方特色的融入”等为旅游者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也有人认为日本两种民宿(洋式民宿与农家民宿)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极为重视对日本传统文化与自然美景的融入,让游客留恋不已。台湾民宿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规模并成为世界性旅游品牌,其中关键也在于特色的经营。

3 基于规范的民宿特色发展对策建议

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民宿有序发展,促使其与酒店的兼容并存和共同繁荣,有助于为游客提供多元选择,满足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1 理顺管理体制,促进民宿规范发展

无论是我国当前民宿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还是国际视野下各地区民宿发展的主要经验,理顺管理体制,通过规范发展的方式保障民宿发展的条件,是当前我国民宿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把民宿真正纳入旅游业管理,而不是地方或乡村小打小闹的自主个体户。协调旅游局、农委、公安局、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共同支持民宿业主投资兴业。

二是建立行业协会,加强业内交流,及时通报民宿产业发展状况;建立民宿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行业检查评比;搭建政府与业者交流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协调处理民宿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建立民宿经营者诚信档案,及时记录和反应经营者信用记录。

三是制订行业标准,参照台湾等地民宿业发展经验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民宿管理政策措施,强化行业自律,发挥行业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催化剂作用,形成有利于民宿发展的整体环境。[4]

3.2 出台支持政策,推动民宿增量扩容

要研究出台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民宿业的性质和功能,提升民宿产业地位,凝聚发展合力,在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降低创业门槛,为破除产业政策瓶颈、实现民宿与酒店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创造机遇,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民宿经营者给予融资支持,通过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等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服务。鼓励信用担保机构、涉农担保资金为民宿业者提供贷款担保。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民宿。当前,民间资本投资旅游热潮依旧,尤其是一些农业和旅游观光结合,自然人文景观与休闲度假结合,提供了民宿在大旅游市场中的巨大空间。因此,逐步引导资金进入民宿产业,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可以增加民宿产业的投入,提升民宿发展的规模和档次,更好地应对和满足社会需求。

进一步提升民宿的吸引力。在发展民宿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增加体验性、互动式的旅游或文化项目,引导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让游客留得下、慢生活、重体验,这样才有利于拉长产业链,拉动消费经济,逐步形成民宿产业的良性发展。

3.3 重视民宿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规范化,促进民宿业提档升级

随着旅游发展和产业融合,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品和服务也需要不断创新,这都需要更高层次、专业化的旅游人才支撑。包括建设发展高水平的民宿产业,改变以往小打小闹、不成规模、不上档次的社会形象,特别需要懂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环境景观、外语交流等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为此,要注重民宿人才队伍培养,选派行业骨干赴国内高校以及新加坡、泰国、台湾等地学习,组织乡村旅游、酒店管理等专题培训班,举办旅游服务岗位技能大赛。加强培训,提升经营者队伍素质。参照台湾民宿发展经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培训班,建立以高等院校、旅游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培训中心和旅游企业为主的多元化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形成民宿旅游人才链。开展人文历史、服务管理等各种内容的学习、交流、参访,开拓眼界,转变理念,增强意识。组织开展民宿主人形象大赛、特色民宿评比等活动,激发民宿业主创特色、树形象。旅游商贸学校可以开设民宿类相关课程,一方面为民宿业做好培训服务,另一方面,拓展学生认识和思维,储蓄经营发展人才。

3.4 突出主题性,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推动民宿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民宿不能再“养在深闺”,而应该主动走出来,对接世界,对接市场。尤其马山作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要善于借力和造势,把民宿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推荐和扩大民宿市场。

比如,旅游与运动结合:无锡每年举办环太湖自行车比赛、马拉松比赛等体育运动,参与人数非常多,来自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短期住宿需求量非常大,也是民宿参与市场分工的重要契机。因此,可以在这些活动平台上做些宣传、衔接,与组委会建立合作关系,藉此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旅游与美食结合:借鉴国外和台湾的民宿经验,民宿发展离不开美食支持,美食美景可以为民宿增色不少。马山有丰富的农特产品,如葡萄、杨梅等,也有丰富的水产品,太湖三白等湖鲜美味,既接地气,又有特色。因此,可以分季节组织一些台湾美食节、太湖船菜节、水果采摘体验等以美食为题材的活动,把民宿的食住行有机结合起来,提供更多彩的休闲体验,让旅游淡季不淡、忙季更忙。

旅游与禅修结合:在马山发展民宿,一定要充分发挥灵山佛教胜地的优势,因势利导。灵山胜境现有灵山精舍,拈花湾禅意小镇又是打造心灵休憩的地方,每年举办一些迎新祈福、禅修体验、短期出家、国学修行等活动,因此,可以联合起来,住民宿、学禅修、学国学……让游客安得下心,乐于此行,有所收获。

旅游与文化结合:江南是人文荟萃、民间艺术发达的地区。可以在拈花湾等民宿集中的区域,定期定时间组织地方特色文艺演出,利用现代技术,打造灯光艺术展演,丰富夜间文化旅游内容,融合艺术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满足游客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将吴文化内涵和江南水乡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邀约网络作家、书画家等艺术创作者,开展文化创意活动,以无锡特有的资源和文化为基础,编写当地“故事”,吸引关注,产生持续发酵效果。以无锡为例,目前无锡游客人均旅游消费中,购物占23.86%、住宿占20.41%、餐饮占17.9%。因此,有必要搭建更多的载体和平台,增加吸引力,延长游客旅游时间,从而实现民宿经济的有效发展。

3.5 依托信息化,利用媒体提升民宿影响力

当前,随着“互联网+”融入旅游,其威力迅速体现,从信息沟通层面向旅游行业的各个层面渗透,如旅游供应商、旅游消费者、旅游媒体、旅游组织者等。无锡具备物联网发展的资源优势,正在积极打造“智慧城市”。顺应时代变化,民宿经营模式需要往扁平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化的优势;要加强与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途牛旅游网等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及时提供民宿、景区、旅游线路等产品的供应、旅游节会活动的信息和广告宣传、提供图片和视频等旅游资料、各种专题活动等等,利用平台延伸民宿触角。

现在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游客又是一个自媒体,其信息沟通传播效力呈几何数增长。为此,要探索建立马山民宿网站,开通马山民宿微博或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咨询、预订、结算、评价、景点衔接等一条龙服务,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加丰富信息源,缩短民宿与游客的距离,方便游客选择。同时,借助信息平台,逐步扩大无锡民宿的社会影响力,逐步培养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民宿品牌,进一步发挥导向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沫,齐岩波,刘海霞.台湾民宿产业发展及对大陆民宿的经验借鉴[J].城市旅游规划,2014(10):274.

[2] 杨元珍. 对民宿发展的几点思考[N]. 中国旅游报,2016-09-27.

第2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一、民宿的定义

住建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2017年2月27日联合颁布《农家乐( 民宿) 建筑防火导则( 试行) 的通知》(建村[2017]50号)规定,民宿是指位于镇( 不包括城关镇) 、乡、村庄的,利用村民自建住宅进行改造的,为消费者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小型零售等服务的场所。场所经营用客房数量不超过14 个标准间( 或单间) 、最高4 层且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

二、近年国内民宿重大火灾案例

2013年3月11日20时30分左右,云南省丽江市古城景区发生火灾。起火点位于光义街现文巷42号,此次火灾烧毁民房107间,涉及13户,其中客栈4家,6个院落,过火面积2243.46平方米。

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共烧毁房屋343栋,总受灾户数246户,古城最繁华地带变成废墟,此次火灾烧损房屋直接财产损失为8983.9308万元。

2014年1月25日,贵州省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镇远县报京侗寨发生火灾,经初步统计,大火共烧毁房屋100余栋、1000余间,受灾290余户1180余人。据悉,此次大火造成侗寨核心区超半数住户受灾。

2014年4月6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一古宅商铺发生火灾。经各方全力扑救,5点30分,明火得到全面扑灭,此次火灾共致10间铺面损毁。

2015年8月9日,贵州省遵义市永兴古镇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

2015年10月29日,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江全泰号”发生火灾,过火面积340平方米。

2015年12月19日,安徽省祁门县芦奇村省保单位一本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524.37平方米。

2017年11月18日,国保单位河北张家口市张家口堡中营署东厢房发生火灾事故,过火面积约85平方米。

2017年12月10日,四川绵竹市九龙镇灵官楼被烧毁。

三、婺源县民宿发展的现状

婺源县的民宿经济发展较其它地区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12月摸排的统计数据,现正在营业的婺源县古宅民宿、农家乐已有670多家(如在3月份、10月等旺季农家乐的规模可达4000多家),可提供6600多间客房;其中精品民宿95家,可提供3000多间床位住宿,主要分布在江湾、思口、清华、大鄣山、赋春、秋口、段莘、沱川、浙源等乡镇,精品民宿投资规模达到5亿余元,年直接经营收入达3亿元。

四、婺源县存在的主要问题

婺源县民宿旅游虽显成效,但总体仍处发展阶段,各地发展不均衡、差异大,在产业规划、经营管理、安全卫生、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影响了民宿的发展。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少合法审批手续

民宿属于新生业态,其用地性质、建筑结构、建设主体、经营方式等具有一定特殊性,难以符合现行法规标准的规定。目前相关的土地法、规划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中均没有专门规定,民宅改建的民宿更是无需办理国土、房管、规划等手续。一些规模较大的民宿仅在投入营业前办理了工商、卫生部门的手续,其工商和卫生的营业执照与营业场所不为一体,一些规模较小的民宿甚至工商、卫生部门的手续也没有。新建的民宿虽然会办理土地、规划、建筑等相关手续,但是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往往以招商引资的名义,给投资方大开绿灯,造成一些先天无法弥补的火灾隐患产生。如丛溪小镇、流苏小筑、瑶湾等地均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车道、消防水池偏小、管网压力不足等后期难以改正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 消防基础建设不足

民宿多依山傍水而建,与其它民宅密集相连,耐火等级低;多数民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水源设施缺乏,基础条件差,所在地区的志愿消防队伍、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匮乏,无法满足灭火救援需要。如民宿密集的思口镇延村、思溪村、西冲村,秋口镇李坑村,珍珠山乡黄砂村、秀水村,房屋连片、通道狭小、缺少防火分隔措施,县城消防队出警距离远耗时长,从县城到这些地方少则1 小时多则几小时才能到达,据测算,一栋木房26分钟即可烧尽,且燃烧越猛热释放速率越大,火场升温越快,周边可燃物更易被辐射热点燃,导致蔓延加快,迅速引燃毗邻房屋县消防队到场早已形成“燎原”之势,错过了救援的最佳时机,况且建筑密集,道路狭窄,门槛、台阶多,消防救援车辆无法靠近火场,加上受自然条件限制,一旦起火不仅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对原生文化、原始自然生态和原貌历史遗存等造成毁灭性破坏。而民宿主要由农民或者租户投资经营,难以承受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防火间距等方面的建设、改造及投资。

(三) 消防技术条件不足

大部分民宿建筑由原农村住宅等建筑改建而成,因建造年代久远,其结构均由全木的柱、梁、檩、枋、椽等构件榫卯而成,用于特殊造型的拱、檐、架、脊等部件也是木质构造。这些建筑工艺精湛,造型独特,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普遍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缺少防火分隔、缺少疏散楼梯、疏散楼梯形式不符合要求等先天不足,消防安全条件难以满足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四) 消防管理水平不足

一些地方民宿经营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技术措施不落实,消防管理能力不足,消防宣传教育不到位,经常存在违规用火用电、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违规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及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段莘乡庆源村民宿群,大部分民宿均未配齐基本消防设施,电气设施安装和线路敷设不规范,老化裸露严重,且未与可燃物隔离,大功率的空调、热水器等电器增多,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业主和从业人员严重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用火随意,冬季还有火盆取暖、火坑熏肉等习惯,重要节日和婚丧嫁娶还要焚纸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加上烧炭、扔烟头等不良行为,用火频率高,火源管控难。

五、加强民宿消防安全的基本思路及措施

(一) 科学界定民宿法律归属

坚持城乡有别、新旧有别、大小有别、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消防安全指导意见,严格规范新建、规模以上及城镇民宿建设,重点指导和扶持小微民宿发展,明确简洁明确、操作性强的消防安全要求,协调城乡发展,支持农民致富,指导和促进民宿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不能将民宿简单定性为旅馆、餐厅,也不能等同分布更广的家庭旅馆、出租屋等。民宿就是要突出农村特点,位于城郊、乡村及偏远城镇,主要利用农民自建住宅、闲置房屋等既有建筑改造而成。小微民宿的经营用客房数量不应超过14 个标准间( 或单间) 、最高4 层且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超过上述条件的民宿,必须严格执行《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二) 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民宿的有序发展、安全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民宿聚集乡村的消防基础建设必须纳入政府工程予以保障。民宿聚集乡村的消防基础设施应当与乡村道路、饮水工程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和管理。民宿集中分布的地区建设供水管网时,应当建设公共消火栓; 已有供水管网但未配置消火栓的地区,改造时应配置消火栓。没有供水管网的地区,应设置天然水源取水设施或消防水池,山区宜设置高位消防水池; 村庄之间以及与其他城镇连通的公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砖木结构、木结构的民宿集中分布的地区,应当采取设置防火隔离带、设置防火墙、打通消防车通道、提高建筑耐火等级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降低火灾风险。

(三)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

在硬件方面至少应做到“两满足三配备”,即满足基本的防火分隔、安全疏散要求,配备简易报警、灭火器( 简易喷淋) 、疏散逃生设施( 疏散图、疏散标志、手电筒、逃生面罩等) 。

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一明确两落实”,即明确业主消防主体责任,落实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消防通道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加强厨房排烟罩、电动车充电停放、烟花爆竹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在消防安全制度方面,建立“四项制度”,即防火检查、隐患整改、宣传教育、消防演练制度。从业人员熟悉岗位职责和消防要求,做到“一懂三会”,即懂本岗位火灾危害、会报火警、会用灭火器、会

疏散逃生。在改造民宿施工中,严禁使用可燃易燃装修材料,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别是加强临时电焊、动火的管理,确保消防安全。

(四)改进民宿火灾治理方式

第3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对策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已有20年到30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农家乐,城郊游发展至今,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起始就和旅游扶贫密切相关,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升级,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乡村旅游地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脱贫的步伐。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营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民宿发展体现着强村惠农的重要功能,也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1精准扶贫与民宿发展现状

1.1精准扶贫的背景

2013年首次指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5年6月,强调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乡村旅游扶贫因其独特的产业特色及市场价值,使得其相交于其他扶贫方式来说更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很多贫困地区的人口自身的发展能力有限,且大多地区交通不便,市场难以进入到边远地区,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难以开发,往往出现,越是贫困越走不远,越是贫困越无发展的情况。因此,精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要用革新的眼光去发现贫困地区自身的资源,再借助外界的力量,共同发展乡村旅游,而选择一条能快速推动贫困人口融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轨道上的途径就显得极其重要,也尤为紧迫。耗资少,便民、生态的民宿产业应运而生,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是精准扶贫的一个典范,也顺应了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思维。

1.2精准扶贫背景下民宿发展现状

乡村民宿旅游是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或外来投资商,在自家空闲住房改造或投资民用房进行改造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的一种有别于传统饭店的旅馆,也许没有高档的设施,但民宿大多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以家庭副业或投资的形式进行经营,让游客感受到崭新的住宿体验。民宿最早起源于欧洲的乡村地区,现今日本、法国以及台湾等地的民宿发展已经自成体系,浙江,云南一带的民宿发展成为我国内地民宿发展的先头军。处于初级阶段的乡村民宿多是自发形成,以农家乐为主体,只提供简单的餐饮和住宿。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传统的农家乐,休闲山庄和旅游景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满意,高品位精致的乡村民宿因此纷纷涌现。从发展规模看,我国各地的民宿数量在逐年增加,且随着游客的需求,民宿的品质也在不断的提升。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5年间,我国国内的民宿总数达到42659家,其中云南省的民宿数量居首位。乡村民宿的在线预定市场也愈加火爆,去哪儿网通过大数据统计,在线数据的客栈民宿企业量已经达到了10万家的量级。据估算,客栈民宿全行业在线销售的客房在百万间的量级,并且2016年同期对比2015年间夜量同比增长了60%。乡村民宿的发展成为旅游住宿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发展质量上来看,民宿从最初的只关注住宿,到现在开始不断的充实,从内部设施,到智能化电器设备,现阶段民宿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如民俗文化、乡土人情以及历史属性,民宿不仅满足的是游客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让游客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基于分享经济,民宿的主客共享的不单是民宿本身,还有自身服务、价值理念以及共享的经验和技能。从发展区位看,我国发展较好的民宿资源大多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的风景区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例如丽江、大理、厦门、三亚、嘉兴、桂林、成都、凤凰、青岛、西安等,以天然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民宿,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较好的水准。从价格方面看,现有的民宿大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住宿价格大多位于中等水平,65%的民宿价格在200~300元之间,当然极具特色的民宿定价会更高,其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和价值也更具竞争性。

2我国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规范

乡村民宿作为一个产业,在其火热发展的背后必须有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直接监督和指导。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乡村民宿都处于无照经营或证件不齐的状态,由于政府对民宿缺乏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众多民宿的经验都处在尴尬的局面,无法可依,不仅无法保证乡村民宿产品的服务质量,也无法保护游客的消费安全。这种无序的市场状态很容易造成恶性的竞争,市场上乡村民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云南的民宿常有顾客投诉。这不利于乡村民宿产业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乡村旅游扶贫的推行。

2.2缺乏专业的经营方式

乡村民宿的生命力在于其创意性和个性化的经营,每一家民宿的选址、装修及特色服务,都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且乡村民宿的长期发展,必须依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经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但是现有的乡村民宿在经营过程中,各有各的想法,要么形态各异、运营各异,要么相互模仿、逐渐趋同。长期以往,很难形成有效的品牌效应和地方特色。

2.3缺乏营销理念

根据台湾民宿业统计分析,一家民宿经营成功的关键在于:地理位置,风格特色,主客关系以及营销渠道。由于我国内地民宿起步较晚,大多都是乡村居民自发经营,民众素质偏低,没有专业的服务意识,加上乡村民宿经营者对于营销推广的主动意识不够强烈,更多的依靠线下的口碑相传,但在共享经济下,不懂的合理利用线上平台推广,会大大减少民宿的客流和收入。我国很多的民宿线上运营平台还不够规范,因此也会对民宿的发展造成影响。

3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对策

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发展产业。旅游业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乡村民宿的发展能直接促进群众增收,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扶贫,也是精神文化扶贫,对推进精准扶贫大有作为。

3.1建立国家统一的民宿行业管理规范

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规范。乡村民宿为了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其首要条件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民宿行业管理规范,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对乡村民宿市场的管理,也能够对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引导,规范乡村民宿发展市场。要明确民宿到底由哪个部门管理,有哪些行业规则,一旦发现问题是否有法可依。

3.2制定规划,完善经营方式

针对现在市场上乡村民宿的突出特点:个体化,零散化,不规则化,要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则,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要借鉴各国各地的经验,改善乡村民宿发展中同质化和乱占地的现状,有效的规划当地民宿的发展规模,凸显地方特色,并为当地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改善环境,规划建筑特色,提高经营效率。

3.3提高产品品质,改变营销理念

乡村民宿的经营不仅依靠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同样也需要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当地政府应针对这一现状采取措施,依托当地的相关高校以及社会资源,对乡村民宿从业者进行完整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眼界和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当地乡村民宿的宣传网站,并提供一体化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搭建好共享经济下的乡村民宿线上营销平台,使得当地的百姓“靠山吃山”的乡村民宿产业得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真正的成为精准脱贫的主要力量。

作者:周诗涛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笑益.农家乐对旅游地社区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梁辰浩,胡蝶,梁雪松.民宿经济“热”背后的调研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6(04).

第4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近年来,国内外大学宿舍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为了解决大学宿舍严重不足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新建大学城,教学区与宿舍区分开;在校区内新建或改建宿舍楼;租用校外公共住房或私人房屋作为宿舍区。英国,传统大学宿舍日渐衰弱,带有浴室的套房被认为是许多英国学生的标准。在香港科技大学,全校六座本科生宿舍楼中,每一座学生宿舍楼都有自己的学生会,每一座宿舍楼的学生会也是校学生会的内阁成员;在每一座学生宿舍楼里,每层楼还有一个委员会和一个辅导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层宿舍内外的各项关系。根据教育部2001年大学生公寓建设“四二一”标准,“本科生4人1间,人均建筑面积8㎡;硕士生公寓2人1间,人均建筑面积12㎡;博士生公寓2人1间,人均建筑面积24㎡”可以看出,大学宿舍结构也逐渐从较为普遍的普通型向更加家庭化的公寓型转变。宿舍区也配备了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空调、独立卫生间、洗衣房、小型超市、邮局等,一个个由大学宿舍构成的小型社区已经形成。

二、高校宿舍是培育大学生公民层面价值的重要阵地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公民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公民意识培育,从微观环境而言,需要公民从私人生活中走出来,广泛并热心参与社区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近年来,国内高校的宿舍从传统的住宿、休息功能逐步向小型社区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宿舍社区当中的居民,参与宿舍社区活动,参与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长期居住的场所,高校宿舍是大学生逐步参与社会、社区活动,逐步形成公民意识,塑造公民价值的重要场所。

三、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高校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高校宿舍文化属于高校文化的亚文化体系,宿舍文化的建设,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而言,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实践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高校宿舍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物质文化

高校宿舍的物质文化是宿舍文化具体有形的范畴,是宿舍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了大学宿舍的房屋建设、社区环境、物质设施、宿舍人力资源等。良好的宿舍生活设施、完善的学生社区公共场所、优秀的宿舍组织队伍,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生活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生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客观基础。

(二)制度文化

又可称为规范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准则。大学宿舍制度文化是宿舍管理决策部门、实施部门、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以及宿舍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共同遵守并维护的道德要求、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大学生虽然知识层次较高,但由于多数大学生是在进入大学后才首次接触集体生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制度文化是规范大学生宿舍生活,科学开展宿舍管理的必然要求。

(三)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中所做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动。宿舍行为文化,指在宿舍社区中开展的,能够增进宿舍发展的一切行为活动,包括了宿舍成员的学习、娱乐、消费、休息等各个方面。它是宿舍文化的主要内容,又是宿舍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文化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特有的意识形态,内容有关人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高校宿舍精神文化,包含着大学生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文化涵养、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是宿舍文化的核心。

四、高校宿舍文化的外化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民层面价值践行的新渠道

(一)通过完善宿舍物质文化,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不仅仅指爱我们的祖国,还涵盖了热爱自己生长的家乡,学习的学校和工作的单位,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的“福建精神”的首句就是“爱国爱乡”。引导宿舍成员爱护社区物质环境,形成良好爱校爱舍情怀,是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培育爱国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目前在校大学生都已经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生活时物质条件普遍较好,爱护公物、节约物品的概念较为淡薄,公物损坏和浪费现象在高校宿舍较为普遍;特别是在遭受挫折时,时常发生损坏宿舍公物达到泄愤的目的。因此,营造人性化的宿舍物质文化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营造出不逊于家的感觉,让居住在其中的大学生对周围美丽的物质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激发大学生爱护宿舍社区公物,进而产生爱舍、爱校情怀的基本要求。公民爱国,不仅指爱自己的祖国,还包括爱祖国的人民,捍卫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宿舍区的人力资源建设,是宿舍物质文化的内容之一,组织宿舍成员参加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是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公共事物管理,维护居民、公民权益的良好实践。大学生通过参加膳食委员会、楼务委员会、自律委员会等宿舍学生自治组织的竞选,逐步参与到宿舍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当中,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为以后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国家的管理,理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弘扬宿舍精神文化,培育大学生敬业情操

宿舍还是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大学生学会个人卫生知识、健康生活知识、常见病的防治、防止意外伤害和急救、心理健康知识等,形成守护健康、珍惜生命的精神文化,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大学时代弘扬宿舍健康生活的精神文化,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体魄和情志是公民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就业投身社会建设,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和保障。许多高校在宿舍开展了和专业知识相关的装饰、布置、竞赛等活动,如生物专业学生利用动物遗体制作标本,药学植物学专业学生采集植物标本制作宿舍标志,茶学专业学生在宿舍活动室开展茶艺活动等,这些活动紧扣大学生专业技能,让大学生在活跃宿舍生活氛围,弘扬宿舍精神文化的同时,增进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职业荣誉感,引导宿舍成员不断磨练职业技能,培育大学生敬业的情操。

(三)通过健全宿舍制度文化,培育大学生诚信情节

诚信在人与人之间而言,是待人诚恳,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在人与社会、国家间而言,则是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一项面对上海市民的调研结果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诚信的缺乏。作为对诚实守信在道德上的约束,中国社会实际上是缺乏契约精神,这恰恰是中国人不诚信的主因目前在校大学生都已经是90后,独生子女比例逐步升高,在家中受到宠溺较为普遍,其较少考虑其他人感受,一些矛盾时有发生。在处理宿舍内部关系时,可以通过制定宿舍公约等非正式制度,依靠宿舍成员自愿自觉遵守来实现;对于宿舍成员与宿舍管理方、宿舍社区间的诚信价值的培育,主要靠正式制度的建设来完成。许多高校都制定了《文明宿舍评比条例》、《星级宿舍评比办法》等正式制度。通过这些正式与非正式的管理制度,让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养成遵守公德、规章的习惯,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通过丰富宿舍行为文化,培育大学生友善情谊

第5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五年制师范生 宿舍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学生宿舍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宿舍、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等师范院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工作母机”,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子孙工程”,具有独有的特征。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在于发展和提高师范教育。”加强五年制高等师范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促进未来人民教师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五年制高等师范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

五年制师范生的入学年龄为十五六周岁,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的心智水平与认知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叛逆性。随着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学生宿舍作为相对狭窄和固定的人际空间,成为学生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学生的日常交流和课余活动与交流,大部分是在宿舍里进行的。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缩影,班级文化的折射更是宿舍成员群体智慧的结晶。

(一)导向性。

我国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段话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由此可见,大学生所处的周围环境,对其人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五年制师范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个性较为鲜明独立,与同龄人共同生活交往的时间不多,人际交往的经验和能力比较欠缺。宿舍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具有趋同性和从众性,对学生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比较强的导向作用。

(二)教育性。

宿舍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不断的矛盾冲突和集体调节下逐步形成的。它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校纪校规等外部强制性规定。通过宿舍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学校德育的又一主阵地,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三)规范性。

宿舍文化往往体现为通过制定宿舍的规章制度这一明文规定及集体舆论这一潜在的影响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言行。宿舍成员会遵循宿舍群体组织的要求,自觉把宿舍目标视为自己的目标。

二、高师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学校领导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宿舍管理走两个极端:一是有的领导认为宿舍只是学生睡觉休息场所,只要保证基本的水电供应、卫生消防就可以了;二是有的领导追求宿舍设施的现代化,注重学生宿舍的外在影响力,下大力气投入硬件设施的建设完善,注重宿舍空调、电视、网络等设施建设。因此,对于宿舍文化建设都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宿舍管理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宿管员队伍建设落后。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人员既是服务者、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是一支“不上讲台”的育人队伍。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随着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进一步推进,一些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的宿舍服务人员进入管理队伍;在管理过程中,硬性成分过大容易引起学生不满。有的管理员的强制断电、熄灯、断网等生硬做法,往往体现出重“管理”轻“服务”、重“责任”轻“权利”的意识,大部分学生对此非常不满,产生抵制情绪。宿舍管理部门满足于事务性工作,对宿舍文化把握不够。

(三)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

学生在入校前,除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长外,与家庭以外的人相处的持续时间一般都不是很长,并且在和家人相处时,往往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比如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而进入高校以后,不仅同学间相处的时间长,而且共处于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一般来说,人际空间越密集,人际冲突越多。一方面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问他人冷暖,相互间缺少关爱,另一方面学校组织的宿舍文化建设常常带有“应景”的倾向,“一阵风”的做法,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宿舍文化提升

加强学生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凸显学生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一)深刻认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推行前三年基础通识教育,后两年选择专业教育,“班级制”正逐步弱化,学生宿舍逐渐成为学校的机体组织“细胞”,深刻认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建立优秀的、特色的宿舍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宿舍是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二是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的发源地,更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学生宿舍建设直接反映学校的整体面貌,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生宿舍文化更是校风、学风的具体表现,学生宿舍文化的优劣直接反映出学校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三是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学生工作实现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抓好宿管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宿舍管理人员是各项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学校应择优选择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和一定管理水平的教师参与宿舍管理,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兼职管理队伍。一要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要及时对一些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的宿舍服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宿舍选配好室长并对他们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定期召开室长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学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意见。二要转变学生宿舍管理员队伍的服务理念。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数量服务”为“质量服务”;变“为我服务”为“自我服务”。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虚心听取广大学生意见,切实做好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配合工作,建立和谐的关系。

(三)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1.以党团组织为依托,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党团员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到学生宿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既培养学生党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又改变传统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变自上而下为上下互动,变由外而内为自动自发,变少数管理多数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我管理。

2.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开展健康活泼向上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文明宿舍、文明标兵、优秀舍长”评比活动,提升学生公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公寓文明氛围和居住环境。在楼宇之间、学生宿舍之间和学生宿舍成员之间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听取广大学生关于宿舍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鼓励学生为搞好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二是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为学生施展才能创造机会。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靠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要从学生中汲取,从而使开展的各项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

(四)以养成教育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齐抓共管,构建卫生检查网络体系。建立以学生工作部门、宿舍管理单位、学生会组织为主体的卫生检查网络体系,对学生宿舍卫生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促使学生良好风貌和精神状态的养成。

2.建章立制,规范行为。从每年的九月的军训开始就协同教官在新生中开展宿舍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让他们从进校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独立意识。并将宿舍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方案》、《学生宿舍内务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作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石,并把学生在宿舍的表现与个人操行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奖学金、助学金和入党、应征入伍和优先推荐就业相结合,从而使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有可靠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济民.着力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2]邵景霞.宿舍文化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

第6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中宿舍文化建设 实践 思考

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一方文化养一方人,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文化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人的交往方式,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总之,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高中学生宿舍是住宿学生社会交往、思想交流、情感表达最为集中、活跃、真实的场所,也是住宿学生消除心理戒备,减轻心理压力,接受各种教育影响的场所。集中住舍环境和氛围下形成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行为养成及人生价值观易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把文化引入宿舍,让文化占领宿舍,其实质就是让学生从“做”中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主动发展。

就宿舍文化而言,宿舍文化涵盖了更多内容,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审美文化、思想道德文化、心理文化建设和人际交往文化等。宿舍作为学校的一个细胞,宿舍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的进步和创建性得到强化,从而推动其健康地良性地发展。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在办学实践中,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依托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我们以“高中宿舍文化建设”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通过高中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娱乐、学会交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宿舍文化建设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了解现状,准确定位

我校现有住宿学生一千六百多人,占全校学生的40%,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

住宿学生至少有1/3时间生活在学生宿舍,其教育引导和管理质量对学校的育人质量的提升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我校宿舍文化定位为由公寓区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它由公寓区整体布局、规章制度、室内设施、内务、卫生状况和公寓区全体工作人员素质,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产品和渗透其价值观念的物质产品等构成。

由于高中学校要面对来自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考的期待,教育中重学业指导,轻道德培养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住宿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升学期望,承受着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焦虑、孤僻、自卑、自私、自闭等心理问题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在住校生出现了整体素质低、文明素养欠缺、荣辱是非判断能力弱化、人际关系不和谐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宿舍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宿舍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才能提高管理质量。同时通过宿舍文化建设,学生与不同性格舍友间的合作互助能力得到加强,在生活中自然平等、和谐地交流,有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亲情化、人文化,也便于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德育功能、社会功能和美育功能,使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优化,育人质量得到提高,文化特色得到彰显。

二、深刻理解“宿舍文化”内涵,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目标

我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以宿舍为依托,以住宿学生为主体,以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完善人格、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主要目标,逐步形成“温馨、和谐、简朴、勤奋”的宿舍文化特色。

学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对住校生的规范化管理和公寓区人文环境的建设,形成环境优雅清新、仪表端庄大方、情趣健康向上、生活丰富多彩、彼此团结友爱、个个勤俭朴实、学习积极进取的宿舍文化。

三、多种途径构建宿舍文化

1.构建环境文化,营造教育氛围。

(1)精心设计、做好公寓区环境文化建设。在公寓门口,东侧大理石贴面书写“甘肃省张掖中学学生公寓”,西侧大理石贴面书写张中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进入公寓的大门,马路东侧是制作精美的通知通报栏、宿舍分布布图和温馨提示板,让学生每一天都怀着好心情进出,也让来探视孩子的家长们了解公寓工作,产生共鸣。西侧是由住宿学生布置的文化橱窗。各公寓楼门口挂体现我校深厚文化底蕴的对联,如:杏坛精品聚张中、学海名流遍华夏等,同时提高征集活动给各公寓楼命名,如一号公寓是乐群公寓(寓意:敬业乐群,专心学习,与同学愉快相处。《礼·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2)精心布置宿舍楼楼道。各公寓一楼设宿舍内务、卫生、宿舍文化检查综合评比栏,门口处挂仪表镜,门厅内设置《住校生守则》、《学生住宿分布表》和《宿舍纪律和宿舍安全规范》。管理人员值班室挂《公寓区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每层楼的楼道口悬挂“静、净、洁、雅”或“和、美、礼、善”等字牌;每层楼道内挂4幅喷绘名言警句宣传语,如“用爱心呵护家的温暖,用真诚营造家的温馨;优美环境你我创,温馨宿舍齐共享”等;每组楼梯侧面,粘贴标语字,内容如“张中公寓是我家,和谐文明靠大家”等。

(3)设立“优秀住校生”(考入重点大学、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及模范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品学兼优的住校生)专栏,发挥榜样的力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2.构建宿舍制度文化,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公寓区制定和完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中抓好制度建设,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突出细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建立学生回宿舍检查和晨报告制度、安全巡查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抓好文明宿舍、星级宿舍的评比。从学生宿舍活动、内务管理、宿舍用具及生活用品摆放,内务检查评比、奖励和处罚等方面进行规范。定期学习规章制度,每天进行温馨提醒,宿舍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构建自主管理文化,提升学生自我服务意识。

(1)开展系列活动,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开展以“优化环境卫生”为主题的宿舍卫生整治系列活动;建立宿舍卫生值日和每周大扫除制度,开展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开展以“物品整齐摆放”为主题的整理内务系列活动。做到物品摆放整齐,不随意带杂物进宿舍,零碎物品隐蔽存放,努力营造“宿舍就是我的家”的浓厚氛围;开展以“遵守宿舍公约”为主题的自我管理系列活动。组织宿舍全体成员集体酝酿讨论制定宿舍公约,民主推选舍长,制定舍长职责,做好宿舍日志,实行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开展以“建设文化阵地”为主题的自我教育系列活动。

(2)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工作人员人员素质。一方面利用名言警句、自创书画作品等,营造温馨优雅文化的氛围,一方面加强对生活老师的培训。要求生活老师除了根据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更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关爱学生,会做学生思想工作。每周召开公寓区工作人员例会,组织生活老师学习。采取讨论、交流、总结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求公寓区工作人员仪态端庄,关爱学生语言亲切,日日有温馨提示。

四、确立长效机制,营造温馨港湾

1.完善宿舍管理,形成宿舍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1)以检查、反馈为手段,重视学生共性规范的养成和个体健康成长氛围的营造。做好一日常规日常检查、评分、反馈。反馈分为周反馈和月总结,在日常的反馈单上设计了这样几个板块:日常规范;群体氛围;值得表扬的人和事;友情提醒。月总结时,先由宿舍长牵头,对自己所在的宿舍作自我鉴定,再由生活老师综合日常检查的情况写出每一个宿舍的评价,然后反馈给各班。

(2)完善、细化宿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宿舍一日常规制度》、《学生宿舍内务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办法》、《文明宿舍评比章程》及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制度等。引导确立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建设价值取向,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

(3)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实现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宿舍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宿舍长,通过竞聘、评议选出各楼层、各楼的楼层长、楼长,这样就形成了有宿舍长、楼层长、楼长组成的网络化、系统化自治组织。在宿舍管理员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各种检查、评比活动,及时反馈各类信息和学生的要求,定期推介优秀宿舍,推介本宿舍、本楼层、本楼栋的好人好事。参与制定宿舍的各项管理措施,每月、每学期对所在宿舍进行评议等。

(4)开展“三级建家”活动。按照宿舍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学生宿舍内开展“三级建家”活动,即经检查评比,分别对各宿舍授予“合格学生之家”(达标宿舍)、“优秀学生之家”(文明宿舍)和“模范学生之家”(最佳文明示范宿舍)称号,宿舍文化建设有突出特点的,还可评选“特色学生之家”。以上评选每年评选一次,并在全校公开表彰挂牌奖励,同时将评选结果作为其他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宿舍文化建设水平。

(1)进行宿舍软、硬环境净化、美化的评比,要求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床铺整洁、平展、被子叠放有形,地面干净等。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倡导礼貌用语、行为文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保持内、外美的和谐统一。

(2)创建特色文化与普及推广相结合。一是根据不同年级、公寓楼学生的特点,开展评比、挂牌等活动。通过示范效应,结合评比等手段,推动宿舍文化的规范化;二是通过舍风评比等活动,促进宿舍文化氛围的营造;三是通过“温馨之家”宿舍设计美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通过羽毛球、乒乓球挑战赛、棋类比赛等宿舍间的竞赛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五是利用公寓橱窗,黑板报等宣传舆论工具宣传表彰宿舍内的好人好事,通过“木塔之星”优秀住校生的宣传,文明宿舍光荣榜,住校生文化生活剪影等,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宿舍文化健康发展。

(3)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突出宿舍文化建设特色。围绕“建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我生活、我守纪”、“励志勤奋”、“感恩——让微笑挂在你脸上”等主题主题教育活动,以内务整齐,卫生干净、文明安全为主要内容,重点创造宿舍幽雅的环境、多彩的生活、团结的风气、求知的氛围、进取的精神等,以此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形成我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特色。

五、取得的基本成效

在公寓区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宿舍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1.宿舍环境焕然一新。宿舍里整洁明亮,空气清新;被褥衣物叠放整齐,洗漱和生活学习用品摆放井然有序;励志的画和悬挂在公寓楼各处的温馨话语及哲理名句,折射出学生高尚的思想和情操。

2.宿舍成员关系融洽,人与人友善相处,宿舍成员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倍增,已形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和习惯。不少高一同学来自农村,一开始不太适应集体生活,但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训练熏陶,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已逐渐养成。

3.培养住宿学生热爱生活、勤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审美意识。同时,他们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也有长足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仅是我们对宿舍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其中不少想法都来源于与学生、管理员、班主任的交流。宿舍文化建设虽然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其影响力却在日渐提高,对宿舍文化建设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探究是日趋迫切的要求。希望探索能真正将我校宿舍文化建设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

[6]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韦殿华,吴明生.锻造宿舍文化,创建校园文明[J].高教研究,1997.02.

[8]罗玉平.新疆高中班宿舍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民族教育,2001.06.

[9]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9.

[10]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5.

[11]李世家.中学宿舍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07.14.

第7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15-03

今年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中央和地方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1]。目前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合作社的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研究、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合作社中农户合作意愿、满意度以及入社退社方面的研究、政府与合作社关系的研究等。近年来,对于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的文章较多,但是针对具体某个地区合作社的发展方面的研究的文章还不多,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以宿州市为例,分析宿州市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2]。

1 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宿州市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822户,合作社成员29898人(户),其中农民29427人(户),出资总额达717757万元。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和规模发展较快,2007年宿州市只有7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2年已增加到3822户。宿州市农民合作社覆盖涉农产业较广,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资、农机械技术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销售等,基本涉及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主体多样,主要包括农村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基层农技服务组织带动型。

2 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视和采取的扶持政策,宿州r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环境、发展质量、规范化水平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3]。

2.1 合作社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2.1.1 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大,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 宿州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颁布前就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受地方财政实力的制约,政府对于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都缺乏资金,但是又没有好的融资渠道。资金缺乏严重制约了宿州市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1.2 政府对于合作社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服务意识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合作社的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地方政府对于合作社的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没有针对地方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政策扶持措施,同时地方媒体也没有有效宣传和引导合作社的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缺乏有利的外部支持环境。

2.1.3 缺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效果不佳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一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宿州市目前成立农民合作社大部分都是农民发起成立的,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如何经营和管理合作社。同时合作社处于乡村地区,很难吸引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政府为了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但没有真正了解合作社发展的动向,往往培训内容与合作社自身发展需求不相一致,导致培训效果较差。如砀山的农民合作社大部分是果蔬合作社,而且砀山的水果大部分是通过电子商务对外销售,因此针对砀山的农民合作社就应该开展适合砀山地区发展实际的培训内容[4]。

2.1.4 信息化程度低、电子商务意识不强 目前宿州市除砀山地区电商氛围浓厚以外,其他地区主要还是通过传统销售渠道销售农产品,采用传统宣传媒介对外宣传。大部分合作社还没有建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的媒介,信息化程度低。

2.2 产品结构不合理,供应链管理不完善,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通过调查,大部分合作社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也没有很好地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经常出现由于生产出的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较低,导致产品一度出现积压。由于产业链较短,农产加工滞后,导致积压的农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储藏费用。同时很多农产品依然以次充好、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元素,产品质量还无法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2.3 品牌意识淡薄 目前宿州市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建立品牌体系,现有品牌也没有对品牌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运作,导致产品无法被消费者信任与认可。农产品品牌包括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已经申请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是由于政府并没有很好地对区域公共品牌进行规划设计和推广,导致当地的区域公共品牌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5]。

2.4 内部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 部分合作社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农户没有真正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中,导致部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同时部分合作社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账簿,只有内部收支流水账,缺乏有效的监督。再者盈余分配不规范。很多合作社没有进行盈余返还,有的虽然进行了盈余返还,但返还比例没有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6]。

3 加快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创造有利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

3.1.1 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各级财政应建立专项资金积极扶持和奖励那些发展潜力大、带动就业多、农民致富快的合作社,在提供资金扶持的同时,也要对合作社的后续发展及时跟踪,对于资金的使用、合作社各项目建设的进度要进行监督,确保资金能用到刀刃上。同时针对合作社的各项税收实行减免政策,减轻合作社的压力。以政府作为担保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合作社提供贷款等服务,解决合作社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3.1.2 提高服务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建立专门机构对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政策咨询、资金筹集、人才培训和引进、技术指导、市场预测等,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同时鼓励地方媒体开设专栏宣传报到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包括国家和地方对合作社的发展政策、宣传合作社发展典型等,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3.1.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培训水平和效果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对于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政府可以通过资金补贴和奖励的方式支持合作社的人才引进,在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内部员工进行培养和提升。如可以利用国家的阳光工程为依托,加强对合作社各级人员培训,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1.4 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电子商务意识 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加强培训,使信息员较熟练地掌握电脑基本操作技能和电子商务知R;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个性化专业网站,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本社产品信息,增强服务功能;采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政府支持、部门协助等方式,组织开展网上招商引资和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网上信息交流、和营销平台,提高与市场对接的能力。

3.2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重点是财务管理与公开制度;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三会”制度,以及会议记录制度。让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内部管理,提高合作社的民主性,同时要让每一个社员都有畅通的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针对社员的意见要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在财务管理与公开制度方面,要把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在“三会”制度方面,要切实发挥“三会”的功能,不能成为摆设;在会议记录方面,要完整记录好每次会议的内容。

3.3 加强品牌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是提升合作社的知名度、加大消费者对合作社信任的重要方式。品牌化建设也是合作社应对市场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径。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树立现代农产品品牌战略意识,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等相关认证和申请注册产品商标,提升产品价值,以信誉和品牌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陈辉. 如何更好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N].人民日报,2010-10-29(3).

[2]李莹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2016(6):93-95.

[3]李凤艳.新常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以西丰县永得利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J].农村经济,2017(5):81-82.

[4]夏青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卖方与卖方、卖方与平台之间的博弈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7(4):33-39.

[5]夏青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砀山县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7(4):61-69.

第8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一、引言

伴随着自助游、自驾游以及体验式旅游一族的兴起和红原机场的正式通航,这必将会给川西北大草原旅游黄金线带来更多的游客,其中游客的住宿就成为了当地发展旅游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商家而言,谁能够为游客提供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品质体验,谁就能够抢占市场的先机。发展川西高原的住宿业不仅能丰富当地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游客容量,促进旅游发展;而且可以带动该区域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链,促进牧民增收致富,带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把握好川西高原住宿业的发展已显得十分重要。

二、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川西高原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基础设施不完善。但近些年来随着川西高原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地住宿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川西高原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牧民就业,而有条件牧民还可以自己开家小型的家庭旅馆,成为川区发展的又一经济增长点。比如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若尔盖县就接待了中外游客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2249万元,同比增长11%。另一方面,四面八方的游客不但给牧区带来了钱,还带来了新信息和新观念,使藏区广大牧民的眼界开阔起来,观念也变新起来,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同时,通过接待游客,牧民主动进行文明礼仪和劳动技能学习培训,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缺乏特色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和顾客消费需求的变化,大众化的酒店产品日渐失势 ,拥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欢迎。但川西高原的住宿行业由于基础设施、经营者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酒店还处在自我摸索和探究式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单一,提供的服务类似,经营方式接近,经营特色不鲜明。大多数酒店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独特的品牌产品,依旧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市场,这对于新生一代的消费者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经营时效性强

川西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加之高原地形,该地冬季气候寒冷,多数地区冰雪覆盖,草原一片枯黄,很少有游客前来旅游,因此每年的11月―次年4月为该地区的旅游淡季,当地住宿业客源缺乏、入住率极低,经营成本变高、风险增大,很容易亏损。

这种较强的季节性特点所带来的客源流失更加剧了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少酒店只能通过降价或提价这一手段来吸引顾客,结果陷入了恶性竞争的误区。

(三)酒店文化缺失

一个品牌的核心应是它的文化性和个性。川西高原是康巴藏族、安多藏族等藏族牧民的聚居区,有着宗教文化、古文化遗址、红军文化、格萨尔文化等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民间建筑、踢踏、弦子、歌庄、藏戏、书法、藏画、雕刻、泥塑、手工艺品、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民俗风情。但目前许多酒店并没有将这些丰富的特色的文化融入到酒店的经营中去,虽然也有些酒店融入了少许藏族元素,但都只是将藏族的表层元素生硬地放到酒店的基础设施中,既与外界不相匹配也没突显出特色,另一方面也没有把藏族的深层元素与酒店的建筑外形、装修、基础设施、服务等完美的结合,使得游客不能领略到多彩的藏家文化。

(四)经营者素质较低

川西高原住宿业的一个发展瓶颈是专业化人才的短缺。川西高原酒店的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此外大部分的酒店员工都是当地的牧民,缺乏专业的旅游知识,游牧经济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使得他们缺少服务意识,对服务质量的提高不重视,不愿在提高服务质量、创新特色等方面下功夫,致使许多酒店出现服务技能差、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服务档次不高、接待水平偏低等问题,影响了整个川西高原住宿业的整体品质。

(五)政府管理有空缺

在行业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旅游行业管理部门重点是管理高档酒店,商业部行业管理部门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管理数量众多的小型酒店企业。因此,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川西高原内众多的小型酒店就一直处于住宿行业管理的相对薄弱地带。当地商家各自独立经营,经常发生争抢客源、相互压价等恶性竞争现象,导致该地区酒店的价格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高有低,加之该地区缺乏较强的行业规范,各酒店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势必会进一步恶化酒店的生存环境。

(六)基础设施和服务落后

川西高原的小型酒店多属于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将自家的或是租来的房子隔几个房间出来,投资力度非常小。导致室内的摆设过于陈旧,卫生条件差,甚至缺乏必需的生活用品,不能提供WIFI等基本的网络通信设备。必然会引起许多的问题,比如经营水平落后、价格管理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等。硬件设施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服务质量,当地住宿业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且总体偏低,很多酒店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了招揽游客、提高入住率,却忽视了游客入住后的其它服务需求、减少了回头客数量。

(七)营销渠道单一

川西高原内绝大多数酒店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单一店面销售模式,尽管有一些酒店开始尝试网络营销,但这毕竟只是少数,而且是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对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营销在当地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然而作为新一代的消费大众,他们有着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购买行为逐渐网络化,消费态度乐观超前,消费倾向时尚娱乐化。所以,当地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很难抓住他们的眼球,游客量难以增加。

四、川西高原住宿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建设一批精品亮点

打造精品是川西住宿业发展突破的关键,精品的塑造首先要考虑酒店附近环境要整洁、安全、自然和谐;其次酒店外形建筑要体现川西高原独有的地域风貌,比如适当融入帐篷、牧民新居等;在保持原生态的情况下,增添浓厚的藏族元素十分重要;酒店饮食的提供以藏族特色食物为主,如青稞酒、青稞饼、糌粑、马奶酒、酥油茶等等。房内的布置以当地藏家物品或牧民日常用品或相关照片去装饰,突出“牧”和“藏”字,体现差异性,打造出建筑装修有风格、饮食有特色、服务操作规范的酒店,为游客创造一个具有藏家印象的牧民之家。

(二)加强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是川西高原住宿业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酒店可以采取的优化措施有:其一,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树立酒店的品牌服务意识;其二,要加强酒店的环境管理,尽可能地还原安多藏族的生活原貌,让游客充分的体验到藏族的风俗民情,感受到川西高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三,完善住宿业的信息制度,建立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可以多渠道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三)树立品牌意识

对于川西高原住宿业由于文化性缺失导致的品牌意识淡薄问题,酒店必须从内部管理和外部宣传方面加以重视。在内部,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让顾客充分的享受到与其他酒店所不同的体验,从而使得消费者能对酒店进行口碑宣传;在外部宣传上,要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既要符合川西高原的统一形象,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川西高原的酒店可以从挖掘酒店的主题,满足游客的参与性需求和精神需求等方面,打造专属于川西高原酒店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四)创新经营模式

开展连锁经营,提高服务质量。连锁化经营可以节约成本,大批量采购既可以获得较低报价,又可以节约运输费用,同时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也能得到提升。而且连锁化是一种无形宣传,可以带来品牌效应,通过客人口碑相传增加美誉度。川西高原可以藏族为起点,在整个川西甚至全国建立连锁的酒店,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经营方式,开办一个独具藏家印象的连锁酒店,树立自己的品牌,培养自己忠诚的顾客。

租赁闲置民居,降低运营风险。每年5―9月份大多数牧民仍然会进行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就造成了大量闲置民居,而这一时间段又正是川西高原的旅游旺季。在此阶段租赁牧民的闲置民居对其包装、改造后招揽游客入住,既可以解决旅游旺季酒店供不应求的状态,又可以减少旅游淡季时酒店设施闲置的成本。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民居闲置率、增加牧民的收入,又可以减少酒店筹建的成本、降低运营风险。

发挥协会作用,形成有序竞争。川西高原应积极组建一个住宿业的行业协会,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促销的经营模式,发挥它在规范酒店行为、反映酒店诉求、加强酒店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当地酒店行业协会应大胆创新,依据地区、行业发展环境的动态调整组织架构,丰富协会职能,提升整个酒店行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五)创新营销方式

就目前的消费环境来看,善于采用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营销方式,对开拓广阔的客源市场尤其是年轻人市场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新一代的消费大众而言,他们喜欢网上预定,获得的信息多来源于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因此酒店要有特色的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营销,除酒店单方面进行输入式的宣传外,还应与粉丝多开展一些互动活动。此外,在采用以新媒体为主的营销方式的同时,还应兼顾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营销,开发中老年市场。

五、结论

第9篇: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应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夹叙夹议、记叙真实、详略得当、通俗生动,力求达到内容的真实性、明确的实用性、阅读的价值性、思想的超前性的一部通俗发展史。

开篇:综述

这一部分主要写北宿概况、简介镇情,写好导语,点明主题,抓好过渡。

(一)位置

“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孟子故乡,北依、南连、东临、西接、地理坐标,总面积,地势、交通。

(二)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建置沿革,特点

(三)概括总结北宿发展成就,经济指标数据取得的荣誉称号:

1、农业产业化进程;2小城镇载体带动;3、农民收入水平;4、获取荣誉称号:中国乡镇之星、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中国亿元乡镇、中国乡镇管理先进单位、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齐鲁乡镇星之星、全省第一个文明单位等。

(四)过渡引深,点明主题

富饶的土地,丰富资源,发达的交通,优越的环境,为北宿插上了腾飞的羽翼。建国后,勤劳勇敢聪慧的北宿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承发扬光荣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一届三中全以后,北宿坚定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大战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发展这一主题,不断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政权组织控制程序,改变整个社会运行机制,改变人民生活质量,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探索进取,艰苦创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了青春活力,促进了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的飞跃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第一章历史的回顾(一)时期

当时的北宿镇是邹县第十一区,1950年6月,邹县委员会确定十一区为试点,试点工作中,区领导小组按照《法》,采取强硬措施,摧垮封建势力,展开面对面斗争,取得了工作顺利进行,无地、无房、无牛的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子和耕牛,真正当家作主,辛勤耕作,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在国家统购统销政策下多卖余粮,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三)公社化时期

1958年9月成立落陵。在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下,开始了“”运动,“三面红旗”高高举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左倾口号全社响彻,“一平二调”共产风在所有制上刮起,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农民吃空头粮,生活状况恶化。

(四)三年整顿时期

《工作条例》,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业“八字”宪法得到贯彻,兴修水利、改造涝洼、粮食产量提高,农民基本解决吃饭问题。

(五)时期

公社党委及各党支部受到冲击,批判“工分挂帅,物质刺激”,取消劳动定额,否定按劳分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当时的全社干部、群众顶住压力,抵制左的干扰,响应济宁地委号召,1975年至1978年开展了三年的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先后治理了“春秋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茅草荒”、“落陵洼”,万亩盐碱地、茅草荒建成了“沟渠成网、地成方,机井成排、树成行,深翻整平园田化,桥涵配套路通畅”高标准的稳产,高产田。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陈永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邹视察,美国农业专家韩丁来落陵视察农田基本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邹西会战载入北宿农业发展史,意义重大而深远。期间,开展多种经营,批判了经济单一化,“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左的表现,使农业生产大幅回升。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北宿人民迎来了“三农”发展新的曙光。

第二章迅猛发展的农业

这一章主要记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宿农业由生产责任制的家庭联产承包起步到结构调整、科技开发,以致产业化形成的发展过程。可分节去写:

第一节推行联产承包农业生产责任制本节应突出事例、有准确的数据,与1978年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节狠抓农产业结构调整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以战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

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林果:优质高档鲜食美人指、亚都蜜等葡萄2000亩;

速生毛白杨等经济林亩;温室大棚油桃亩;

杏亩;花生亩;花卉亩;大豆亩;

粮经比例、产值、效益、

人均增收。

(二)养殖业结构调整

三万头生态养猪场,千万只养鸭、养鹅场,淡水精养鱼池个,网箱养鱼个,养鸡场个。

(三)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矿区搞服务、培植壮大三产、积极营造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环境。

年度时间,典型服务项目例子,经济、社会效益。

(四)工企业结构调整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淡化所属、强化区域、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2001年推行产权制度改革,11家镇办工企业,56家村办企业全面完成改制任务(改制过程取得实效)。

第三节科技开发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真贯彻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方针,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改革运行机制为重点,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由点到面逐步展开。

(一)强化科技领导

1955年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镇村建有科技领导小组;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迎来了科技工作春天。历届党委将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程。

(二)健全组织网络

管理网络、科技协会

培训网络、培训中心

服务网络、服务实体

推广网络、新技术推广

(三)搞好科技宣传

(四)加大科技投入

(五)科技示范带动(重笔)

1978年建立集引进推广、科研教培、示范带动、冷藏加工、营销服务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济宁市科技示范园”,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

1、高起点建设

设计单位、占地面积、投资规模、标准设施

2、全方位服务

引进品种、实验基地、试繁试育、示范带动、搞好培训、横向联合、国外合作、技术交流、架起科技致富桥梁。

3、高效益回报第四节综合开发治理塌陷地

“综合治理、立体开发”指导方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采煤塌陷基本情况

(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1999年)

(三)成立机构、设立班子

(四)科学规划、综合开发

(五)多措并举、加大投资,4000余万元

(六)精心组织、严密施工

(七)初见成效

昔日塌陷地、今日聚宝盆,荷花垂柳、楼台亭榭、鸟飞鱼跃、鹅鸭满栏、四季鲜花、林茂粮丰、种植养殖、观光一体、旅游度假村,高效生态农业区,“全国矿山资源保护及塌陷地治理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国土资源保护先进镇”。经济效益……..

第四节农民向非农化转型

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21世纪的中国农村将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的三大挑战,其中农民有效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90年代末期,北宿镇领导干部就农就业、农民向非农化转型进行了大胆探索。(北宿基本情况概述:采煤塌陷、工企业发展、种植业调整等)

(一)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农民在自己原土地上打工。镇葡萄园、温室大棚返租倒包、优先安置。

(二)西故村利用塌陷地改造及兴办村企业养殖、加工、农民乘公交车打工。

(三)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结合起来,离土就乡安置。

举例:非农化农民达到多少、收入情况、富裕程度。

第五节农业产业化基本形成

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

1998年以来,北宿镇按照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带动、龙头带动、示范带动、外向带动战略,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全镇基本形成了农业产业化。

(一)科技带动实现蔬菜、林果产业化

名优蔬菜、花卉产品、工厂化育苗、优质葡萄、林果基地。

(二)龙头带动实现畜牧产业化

(三)示范带动实现水产养殖产业化

(四)外向带动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

外向型农业、引资、引智、聘请专家、引进品种、繁育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等。

第三章崛起的乡镇(民营)企业

这一章主要记叙建国后工企业不断发展,重笔描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乡镇(民营)企业及近年来招商引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规模、高效益的企业发展情况。

第一节建国初期集体工企业

1958年化后,围绕“四小“工业(小农县、小水泥、小化肥、小钢铁),先后办起焦化厂、造纸厂、小化肥厂、被服厂、小高炉家具厂。1961年除焦化厂、家具厂外全部下马。

第二节八十年代企业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砖瓦窑厂13个,相继巩固了农具厂、焦化厂。

1983年起新上了化工厂、硫化厂、轧钢厂、航运公司、汽修厂、地毯厂、清真食品、纺织厂、大蒜油厂等企业。

第三节九十年代乡镇(民营)企业发展

1991年以来,不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抓住机遇、扬长避短、优化环境、筑巢引凤,狠抓企业改制,发展民营经济,全镇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良好势头。

(一)地矿联合

高领土厂、北晨公司等

(二)中外合作

大蒜油、北龙伞业公司、春康塑胶制品公司、信诚玩具公司、康华明胶公司等。

(三)“公”退“民”进

2001年企业改制、产权制度改革,摘掉“红帽子”,“一个规范、六个一批”一次改制彻底,实现良性发展。重点改制企业:轧钢厂、建筑公司、兴隆公司、化工厂、昶宏公司、鲁南航运公司、加油站、食品厂等。新上民营企业:明星家具公司、华益家具公司、卧食品公司、刚领工贸运销公司、锋伟针织公司、纺织公司、永进机械公司。

民营经济形成体系及系列总量个数、产值、效益、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比例。

(四)开发园区

3大个体私营经济园区

5.5平方公里铝业工业园区(四通一平)

入园项目个数、效益情况

第四节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第四章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推进农村城镇化,形成合理的农村体系,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蓝图是北宿镇几届党委、政府的一直追求。第一节小城镇建设

(一)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走出三个认识误区,树立三个观念

(二)刻意构思超前规划

全局思想,地方特色,生态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节约用地,保护环境。

近期、远期、远景总体规划,面积、标准

(三)多元投入、高质量建设

加大投资94年至2003年投入资金万元,具体投资项的落实,取得的效益。

第二节小康村建设

(一)压煤村庄搬迁及小康楼建设标准

羊厂、赵厂、东丁、西丁、前丁、北屯

(二)旧村改造“三美进家”、“四有进村”

1995年小北、羊厂、辛庄、赵厂村获取“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庄”

第三节小城镇改革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投融资体制改革

(三)户籍管理体制改革

(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五章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全省第一个文明单位至2002年连续16年保持这一文明称号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北宿镇历届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坚持强化领导为前提,开展群众性活动为载体,强化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健全队伍,完善制度,强化措施,注重建设,狠抓落实。

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运行机制

(一)组织指挥机制

(二)与经济建设同步科学规划机制

(三)易于操作的管理机制

第二节强化基础建设活化物质载体功能

(一)加大农村文化事业投入

文化站、电影院、体育场、科技馆、图书馆、儿童乐园、村级文化大院

(二)加大教育设施投入

中、小学校、农民技校、成人学校、人口学校

(三)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

中心敬老院、计生服务站、楼、室

第三节强化教育引导落实建设任务

这一节需重笔描写着重抓好三个教育

一是爱镇兴镇教育:

在农村、农民中开展“热爱北宿、发展北宿、建设北宿”的教育

二是科技知识教育

科技书,科技电影,科技讲座,培训、科技致富意识

三是法制教育

农村干部依法行政,村民遵纪守法,“三禁止”。婚丧事大操大办,聚众,封建迷信

可举例:

第四节强化活动开展、探索有效形式

标本兼治、重在建设、不同层次开展系列活动

(一)在机关职能部门开展廉洁勤政、公仆“形象”工程

(二)在窗口行业开展优质服务,“便民”工程。

(三)在农村开展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构筑“优化社会细胞”工程。

精神文明标兵、岗位明星、十星级文明户、思想道德教育进家庭,文化知识教育进家庭等六个教育进家庭。开展工农共建、手拉手、心连心、共发展活动,与驻地国有大中企业“六联六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八”抓妇联,“五四”抓青年,“六一”抓少年,“七一”抓党员,“十一”抓机关,元旦、春节抓全面。

第五节强化落实结合推进农村稳定

(一)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举例

(二)与减轻农民负担结合举例

(三)与党员干部廉洁勤政结合举例

第六章基层组织政权建设

第一节党组织发展与建设

这一节要记叙建国后至2003年党组织发展与建设以及党委一系列重大决策,突出作为,重点描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近年来党委的重大决策及作为。

(一)党组织发展或历届党代会(二)重大决策突出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

1986年全省第一个文明区

1987年时任党委书记李召芹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出席会议

1990年11月首届“中国乡镇之星”

1991年4月时任党委书记赵庆堂参加全国乡村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年会及“全国先进基层党校”表彰会

1992年5月《乡镇工作规范》出台

1994年3月实施小城镇建设规划

1994年5月12日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时任镇党委书记周长汉出席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受到、、朱熔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

1995年5月27日全国乡镇规范化建设考察论证现场会在北宿召开

1997年5月28日全国乡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邹城北宿召开

1997年月北宿镇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

1998年月日北宿镇党委书记李景鹏出席全国小城镇建设研讨会并作研讨报告

200年月全国国土资源现场会在北宿召开,北宿镇党委书记李景鹏、副书记镇长杜厚廷出席

2003年月北宿镇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

2003年月邹城市委常委、北宿镇党委书记李景鹏担任全国乡村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三)党的建设

近年来,特别中共十三大以来,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在思想建设方面

在组织建设方面

在作风建设方面

第二节基层政权村民自治

乡镇政权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好,对于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法建制、规范管理、转变职能、服务群众”

镇村配套、左右衔接、协调有序、指挥灵活、人事结合、管理到位、决策民主、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

(一)依法建立镇级工作规范《北宿镇党委工作规范》、《北宿镇人大工作规范》、《北宿镇政府工作规范》。

(二)依法建立村级工作规范《村民自治规范化章程》

(三)实施规范管理的成效(叙述举例)

第三节工作规范范例

(一)邹城市北宿镇政府工作规范

(二)邹城市北宿镇羊厂村村民自治章程

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