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中医养生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养生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养生课堂

第1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关键词】交流;转变;追求;调动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1 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 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2.1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第2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培养;自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37-01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规模庞大的基础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提倡高效课堂要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论得到思想政治教师的普遍认同。但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往往还是只注意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这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悖的。下面就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阐述。

一、要善于利用“活动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活动课教学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方式,活动的教学更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和精心的设计规划。只有在充分准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来,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到政治课活动中来。例如,在“竞争合作求双赢”内容的活动课教学中,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并查看了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情况如何进行分组、活动课中教具的准备、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等)。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负责研究“竞争合作求双赢”的一个课题。第一组负责经济全球化中的表现,第二组负责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表现(举一些具体的表现并表述其利弊),第三组负责经济全球化中的合作表现(举一些具体的表现并表述其利弊),第四组负责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有何双赢?通过各组的表述,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自己动手完成教学任务,还提出了一些课本之外的有价值的想法,并且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放松、更加真实地发言和讨论尽情表现个性。

因此,通过利用“活动教学”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兴趣的关键。

二、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快乐中接受知识

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指出: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无声,而应该是充满笑声;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要让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政治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语言呆板枯燥满堂灌的陋习,而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实用准确、严密又要力求声情并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因为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仅能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又发人深省,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出发,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同时,教师也要广泛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中学生喜爱看的电视节目,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及时补充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教育因素,努力把信息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总之,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一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快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三、要善于挖掘“生活化”信息,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悟生活中的政治

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指导着学生如何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融入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新一轮的思想政治课程是按照“以生活为基础,构建知识板块”的理念编写的,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教材中蕴藏着较多的“生活化”信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把严谨的理论生活化、生动化,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知识;其次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理念,认识到多样的社会生活为“生活化”的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生活,寻找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与教材相联系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化” 的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教师大量的生活化信息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四、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教师应该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增强动感效果把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说教法)变成直观生动的教学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情、色俱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并增加对知识求知的欲望。

第3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关键词] 生物教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由于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相对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多是背背课本、做做题,应付考试而已。迫于考试的压力,多数学生仍然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思考的过程,问题意识薄弱。当前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与课程改革要求相差甚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要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对课本、教师等权威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批判。

一、创设课堂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识;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是利用生物实验构建问题情境。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教育的特征,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意想不到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促使学生迅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认真面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找出意外中的原因或者如何实施改进,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内涵。

【案例】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老师可提示:①是否丙酮用量过多,滤液太稀;②是否用的是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③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④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

其次,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构建问题情境。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学科之一。现实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与生物紧密联系,各种媒体介绍的与生物有关的热点新闻每时每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艾滋病、禽流感、骨髓移植、单克隆抗体技术、生物芯片、“非典”、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航天育种等,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的道理。

二、引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善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发现了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逐步教会他们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奠定智力基础。

首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等,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辐射状态积极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对同一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案例】学习“蒸腾作用意义”时提出,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有无水往高处流的情况呢?讲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时,提出“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出来,是不是也呈金字塔形?若是,有无例外?讲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时,联系糖醋蒜的腌制,提出醋是细胞不选择吸收的物质,蔗糖是大分子,也不能进入细胞,那么,为什么腌制一般时间后,却成了糖醋蒜?通过设置这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想问题,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其次是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是不同事物的各个性质加以对比分析,确定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掌握规律的方法。综合是指将各个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各知识间的联系,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将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综合,使之系统化,能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其乐于“提问”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这种现象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个性品质的优劣明显影响着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影响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并做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

第4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 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第5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的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都教育得没了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了问题,所以美国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富有创意,越来越会突发奇想.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并没有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笔者就物理教学中针对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反思,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对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反思

问题是教与学的出发点,也是思维的发源地,如今的物理教学还处于“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何已全面铺开的物理探究活动中,学生还是缺乏物理问题意识,主要有如下原因:(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2)处于教师的威严下,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3)学生不知如何提问,甚至不会提问;(4)教师认为活动过于简单化,省略了一些活动环节,导致学生没有体验,发现不了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思维不够发散,拘泥于教师设置的框架中,发现不了探究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新课改之后,学生的探究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仍是处于问题的解决中,而没有在探究中主动地产生疑问.

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然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探究科学、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有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才能进一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把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

3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

3.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纪律的约束会束缚学生的提问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提问的习惯.教师的威严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没有胆量提问.而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它能让学生大胆地提问、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如何创设这样的民主、和谐氛围呢,首先,需要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其次,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策划人,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帮助者、鼓励人,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又是其中的参与者,他必须要认真地倾听,尊重学生表达的观点.平等地对待、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向导,是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好伙伴,消除了畏惧感,他们就会乐于与老师亲近,更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3.2创设提问的情境,激发指向性疑问

情境不仅是外界的刺激,还是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场景.它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能使学生全神贯注,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首先应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的疑问.

如在《光的折射》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将假鱼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玻璃缸中,让学生去叉鱼,然后在水缸中倒入一部分水,再让学生朝着看到的地方叉鱼,通过这一体验性的活动,学生会发现有了水后眼睛看到的地方是叉不到鱼的,这便会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产生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方向是否发生了改变的疑问.

3.3增加活动情境,在活动中质疑

所谓活动情境,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的背景材料,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学生只有在活动中得到体验,才能够有问题的生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多创设活动情境,以提供学生更多的质疑机会.

在《速度》一节中有测量活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很多情况下,教师认为活动过于简单,而将这一活动给忽略掉了,不少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也觉得很简单,分工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了体验,不少同学就会发现这个活动的问题――纸锥下落的时间很难测量,如果没有体验操作,学生是不可能提出这一问题,也就不知道解决纸锥下落时间的测量可以用大纸锥,下落时受空气阻力会下落得慢些,纸锥放得高些,下落时间长些,更便于他们测量.

3.4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供学生质疑机会

教学的原本就是形形的对话,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而许多情况下,教师以为“对话”就是“问”和“答”,于是不少课堂看似热闹,却掩盖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长期处于被动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养不成问题意识,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这种教育模式,将教学中问题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自己提出质疑.

如在《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表盘,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只要教师耐心地等待,学生必然会通过观察,提出电流表为什么要有三个接线柱,接线柱上的负号表示什么意思?电流表上零刻度线左侧还有刻度,并有负号出现表示什么意思?电流表的表盘上为什么是两排读数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主动质疑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前面元件的学习,可逐步引导他们通过猜测把疑问一一攻破.这样的质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主动地想,大胆地猜,最后解决了问题,学生也由被动的学习投入到了主动的学习中.

3.5变革教学语言,激发质疑欲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懂了吗?”对于常期在中国式的教育中成长出来的学生来说,不能说不懂.在参与的对象上,“懂”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内化,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说,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改变那种“听懂了吗?”的问式为“你还有什么疑问了?”.对一些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为学生的质疑搭建一些支架,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促动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会问,教师既可以以“问”引“问”,更要提高问题质量的范例.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时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注意不能平铺直叙,这样往往容易为学生所忽略或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

如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一个透明塑料瓶中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塞上塞子,通过塞子上的气门向瓶内打气,引导学生你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会看到塞子被冲出,同时透明瓶内充满了白气.由于有教师先前的问题,学生对于塞子冲出会想到是里面的气体对塞子做功,但会提出为什么会有白气产生.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问:白气是什么?如何产生?由什么产生?水蒸气变成白气时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由一连串的自问,最后会让学生明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3.6设计思维作业,扩大质疑空间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的自然延续,现在教师特别注重作业的布置,认为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殊不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学生,这种作业反而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累赘,如果课堂之外能够设计思维作业,反而能将学生的质疑空间将课堂扩大到课外.

如在《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节中,教师让学生动手设计了让电动机转动起来的实验,可碰到有些同学的电动机没有转动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再次动手,继续去检查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在课后的动手操作中会有很多的猜测,如可能是电动机坏了,可能是某处导线断了等等,这样,就让学生在动手中提出了如何检查电路故障等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将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第6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动力,是启迪智慧的钥匙,是促使学生刻苦钻研的根本秘诀。为此,能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十分关键。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环境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为学生营造符合认知规律的环境。

(一)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兴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演示实验可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尤其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

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让学生用橡皮压着纸条然后迅速抽出纸条,然后演示棋子实验和惯性小球实验引出新课。在讲《大气压》的概念时,我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趣味实验:先将空牛奶瓶放在60―70℃的热水中,注意不要使水进入牛奶瓶中,3―5min后取出牛奶瓶,将去壳的熟鸡蛋放置瓶口上。放置时,熟鸡蛋的大头朝下,学生们惊奇地看到鸡蛋慢慢被拉长,并慢慢被瓶子“吞入”,最后落入瓶中。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学生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激发起主动探究其中奥秘的积极性。随后的整堂课上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身边的生活事例激发兴趣。

阿基米德从浴缸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从落下的苹果想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受被开水顶开的水壶盖的启发改良了蒸汽机,物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电风扇能不能降温?大型游乐场里的过山车上乘客在环行车道上飞驰翻滚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学骑自行车的人为什么车子稍有偏侧就会倒下?通常学生对这些事例熟视无睹,认为是很正常的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其中蕴涵的物理知识,体验其中的趣味。在讲透镜时,我举了“猫眼”的例子,问学生:现在许多同学家里的门上都安装了一个小小的门镜,俗称“猫眼”,室内的人可以通过猫眼看清室外的来访者,而室外的人却不能够看清室内的景物。这是为什么呢?“猫眼”这个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也含有物理知识,这使一直认为物理只在高科技中才有用的学生们讶然。他们说:“原来我们平时学习的条条框框居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是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这个例子很好地排除了学生对物理学而无用的观念,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兴趣油然而生。

(三)交叉使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兴趣。

挂图、幻灯片、投影、录像、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物理课程的情境,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在教学中可交叉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运用模型、小黑板、挂图等教具使课堂活动不断变换形式。在讲《无线电通讯常识》这节课时,有一位教师曾经采用过这样一种方式,将一台带调频功能的收音机放在教室内,自己拿一只无线电话筒在教室外进行讲解。学生突然在收音机内听到老师的声音,都感到很新奇。这样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加大科技信息量,拓展学生知识面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科技知识通过电视、电影、因特网、广告、杂志都可以看到,对此学生的求知欲很高,希望能早一点知道其中的奥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安排一些基本或略高于课本知识的新科技信息,前沿知识。为学生提供各种有趣、有用的背景资料,展示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反映物理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关隧道扫描显微镜(ST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温超导磁悬浮、尼龙扣、大自然的时钟,等等。《从粒子到宇宙》这一章讲到宇宙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在甘肃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事例,在围绕地球14圈后,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成功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上。这些科技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新的感觉。当学生们知道我国凭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时更是激情澎湃,都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作贡献。

三、指导学生自主实验,体验探究乐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参与探究性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有助于注意力的迁移。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步中熟悉对现象,对过程的观察方法,并不断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的联系是什么?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之中。在讲《浮力》这一节时,我安排了四人一组的小实验(每组弹簧测力计、盛水大烧杯、金属块各一),让学生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观察示数,然后用手稍向上用力托金属块,观察这时的示数变化。再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慢慢浸入水中,观察示数的变化。启发学生分析各次观察到的记录结果,理解浮力概念及方向,并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之一――重量差法:F浮=G空-G液(G空物体在空气中的称重,G液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称重)。为了针对深度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的错误认识,我还提出如下疑问:把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当正方体上表面跟水面的距离增加1米时,则正方体受到浮力有没有变化?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马上计算,有的认真思索,有的不加思考回答“变大”。这时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找出答案,通过试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浮力不变”的结果。这样通过课堂实验,既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学生思维,从中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7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文治武功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老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文治武功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点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 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三、明确目的,处理质疑、释疑的关系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质疑量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概念时,生问:“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师(若有所思)“是啊这正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研究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谁来口答?”老师的话既肯定了这个学生的发问,又唤起了全体学生探索的热情。

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要注意以下控制:

时间要控制。首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讲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其次,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三是,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四是,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问”一无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过场。

第8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创设情境 合作交流 开展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首先,课堂教学中应充溢师生情感的对流。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敬其师才能服其道。亲的是感情,信的就是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与学生情感沟通,授课时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富于激情,是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其次,在课堂上要创设开放的人文环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学生设计出的方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给予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因此,对敢于大胆设想,提出超出你设计范围内的问题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恰当引导,不要简单斥之为“错了”、“怎么想的”。

第三,要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力争提供给人人表现的机会,不要总是只抽举手(或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而对那些不举手(或心存犹豫)的学生不闻不问,长久下去,课堂气氛会因此失去依托而变得冷清,学生参与热情也就不高了。因此应给予每一个学生恰当的关注,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知道老师正时时关注着他的进步,聆听着他的脚步声。

为了成功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平时,师生情感的交流、民主相处亦是实现课堂主体参与的平台。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一句话:“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讲,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关系。”因此在课间、闲暇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谈谈心,说说笑话,一起游戏,消除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的心理,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的情感,学生亲近你,接纳你,信服你,主动参与便有了好的基础,教学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二、创新教法,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问题情境

问题构成了一切科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点,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是否合情、合理、科学,是否有适合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认识心理学认为:学生要获取某种知识,就要把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领略学科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科知识的原型,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充分发挥问题的独特诱惑力,往往能使学生不知觉地融入问题情境,首先成为一个无意识的参与者,但在一次次的识别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必须要调动各方面的智力参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并在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使他们发展为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

三、课堂中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能满足多样化学习需要的环境,学生才可能人人参与。然而课堂教学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体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常常因没有能掌握某个知识点而不能参与课堂。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能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互帮互学、相互启发、相互提高。

四、发挥数学学科优势,经常性开展数学活动课

第9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

【关键词】 质疑;示范;尝试;主导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 ”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要理解知识的内在实质,就必须不断质疑才有新的发现. 每一名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课堂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空间,可以诱发学生对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大胆的发问、猜想、探索和反思,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做到相机诱导,有的放矢,鼓励学生自己释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或应用不断地提出质疑,发展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每名学生的充分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教师创设教件,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在每一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 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打下良好的质疑心理基础. 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并准许其有疑即问,不懂就问,哪怕这些问题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或讥讽. 如,我在教“角的认识”这节课时,介绍到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三角板的其中一块: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的特殊角,一名学生立即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手上的这块三角板比你那块要小得多,我认为它的三个角的度数应该比30度、60度、90度小,怎么会一样大呢?”听完这个问题,我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学生竟提出出乎老师意料的问题,庆幸自己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要不然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课后作业中才暴露出来,不利于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的形成. 喜的是学生能大胆及时地把心中的疑问亮出来,使潜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啊!它不仅使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且增强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教师示范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在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上,学生依赖性很强,不善于甚至不会自己提问,现在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知识迁移,学生会独立质疑做好铺垫. 如,“分数乘法”的教学,有2个知识点,即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材中安排了三个环节,分别是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小数乘以分数. 通过每个环节的教学,强调三种不同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从而形成紧密相连的知识结构网络. 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我是这样为学生示范质疑的:a.例题有什么特征?b.算式表示什么意义?c.计算时为什么要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通过迁移,为学生对分数乘以分数和小数乘以分数进行较正确的质疑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较含糊或有不同看法的地方进行质疑.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中处处有问题可提.

三、学生尝试质疑,教师适当引导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的方向,知识内在结构体系又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质疑,教师适当予以总结、纠正,使之不断提高并达到熟练,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 如学生可以对照“分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得到“分数除法”的质疑方法. 又如,在教“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就提出如下疑问:a.为什么第一步一定要用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除以除数?b.除法中的竖式,为什么一次要分成2个层次写?c.当有余数不够除时,能不能添上0继续除?d.遇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怎样除?等等.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师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出来进行交流总结,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会质疑.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质疑水平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的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 但有时学生的质疑涉及面广,甚至有的问题根本不着边际,听起来就显得“多而杂”. 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哪些问题不着边际. 关键要让学生明确质疑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才能使问题变得“少而精”. 同时对一些关键问题,如果学生没提出来,教师也可自我设问质疑,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养成自觉质疑的良好习惯. 如在教学应用题: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我先引导学生读题,之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 有的学生就问 “这条路有多长不知道不能求”,有的学生“能不能用假设法来求呢”,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抓住重点进行释疑,之后学生有的假设这条道路18千米、有的假设这条道路30千米………但最后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又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明白把这条道路设成1最简便.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 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最终踏上创新学习的征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