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精选(九篇)

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

第1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1知识获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26]。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的重新组合。企业要想提高其创新能力,不仅要合理利用现存知识,而且要不断获取外部的新知识[27]。知识获取效率决定了企业的创新绩效[28]。朱秀梅研究了集群企业的显性知识获取与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认为集群企业从专利出版物、博览会、贸易洽谈会以及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获取相关的显性知识,员工吸收这些显性知识后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出创新思想,形成创新理念并应用于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29]。Senker认为,行业中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前期成功创新的经验等隐性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30]。左田园认为,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键,隐性知识的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2]。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H3:知识获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2研究设计

2.1研究样本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样本数据,调查对象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362份,问卷回收率为45.3%。剔除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26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36份,问卷有效率为42%。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2.2信度与效度分析本文采用Cronbach's"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基于SPSS19.0软件所得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子量表(网络关系嵌入、知识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的Cronbach's"系数值都大于0.70,说明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量表信度达到要求。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收敛效度,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子量表的GFI值和CFI值均大于0.9、RMR值基本上均小于0.05③;网络关系嵌入量表、知识获取量表和技术创新绩效量表的RMSEA值分别为0.061、0.086和0.097。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综上,各子量表的拟合情况均较好,其收敛效度都符合要求。

3研究结果

本文分别构建了网络关系嵌入(NRE)对技术创新绩效(TIP)的直接影响模型以及以知识获取(KA)为中介变量的中间变量模型。同时,将知识获取分为显性知识获取(EKA)和隐性知识获取(TKA),将技术创新绩效分为产品创新绩效(PDI)和工艺创新绩效(PCI),将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两个控制变量纳入中间变量模型。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见表3。模型1检验的是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由表3可知:模型1的GFI值(0.915)和CFI值(0.927)均大于0.90,RMSEA值(0.065)小于0.08,χ2/d.f.的值(2.394)小于3,表明模型1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系数为0.612)且达到显著水平(P=0.000),因此假设H1得到支持。模型2检验的是知识获取在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由表3可知:模型2的GFI值(0.902)和CFI值(0.923)均大于0.90、RMSEA值(0.053)小于0.08,χ2/d.f.的值(1.949)小于3,表明模型2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和知识获取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从而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模型3检验的是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整体理论模型的影响。由表3可知:模型3的GFI值(0.853)和CFI值(0.885)略小于0.90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RMSEA值(0.047)小于0.08,χ2/d.f.的值(1.743)小于3,表明模型3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对于中型企业而言,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都是显著的积极影响,从而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1、H2和H3未得到支持。模型4检验的是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对整体理论模型的影响。由表3可知:模型4的GFI值(0.847)和CFI值(0.904)均在可接受范围内,RM-SEA(0.043)小于0.08,χ2/d.f.的值(1.580)小于3,表明模型4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对于研发投入占比在0~6.9%的企业而言,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1和H2得到支持;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3未得到支持;对于研发投入在6.9%以上的企业来说,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

4结语

第2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负面网络口碑内容 产品类型 购买决策

Web2.0时代的网络口碑与传统面对面口耳相传的口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的传播速度更快,不再受时间和地理因素的限制,而且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也更加深远。由于网络口碑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之间是弱连带关系,一般无法获得网络口碑内容之外的其他信息,因此,消费者在阅读网络口碑时,只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网络口碑内容的阅读和判断上,依据网络口碑内容的特征来做出购买决策。探究不同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以及产品类型在这一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力求对企业合理有效的管理网络口碑内容,利用网络口碑开展营销活动提供指导建议。

本文将负面网络口碑内容类型分为六种:客观事实型核心产品属性负面评论、主观评价型核心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客观事实型有形产品属性负面评论、主观评价型有形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客观事实型附加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和主观评价型附加产品属性负面评论,研究这六种不同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作用,通过引入产品类型这个调节变量,研究产品类型在这一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采取实验分组的方法对被试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通过对实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来对本文的相关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得到如下研究结::

(1)不同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均存在影响,且影响大小不同。

通过第五章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不同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大小不同。

(2)产品类型在负面网络口碑内容类型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第五章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类型在不同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与享乐型产品相比,功能型产品的客观事实型核心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和主观评价型核心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更大;而与功能型产品相比,享乐型产品的客观事实型有形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和主观评价型有形产品属性负面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更大。

对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甚至是生存下去,首要是获得消费者的对本企业提品的认可和满意,但是企业也应时刻保持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负面网络口碑评价内容,因为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均会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企业以下启示:

(1)重视对消费者给予自身产品负面评论的缘由分析,找出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的做出补救措施。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内容类型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均会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减少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负面网络口碑,企业应重视对消费者给予自身产品负面评论的缘由的分析,找出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的做出补救措施。针对由消费者个人原因导致的负面网络评论,如果负面网络口碑内容具有虚假谣传性质,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澄清,情节严重的还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以避免负面网络口碑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事件的关注度,借此向消费者传播企业产品的正面信息;对于由于因消费者个人不了解产品、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负面网络口碑内容,企业应澄清问题原因的所在,通过一些渠道来向消费者传达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本企业产品或者类似产品相关知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避免更多大的消费者产生误解,而且可以树立企业负责人的企业形象。针对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的负面网络口碑评论,企业需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消费者的损失,切不可采取逃避转嫁责任的措施,更不应该愚蠢的选择删除负面网络口碑评价的手段。

(2)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提品类型的不同,在避免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产生负面网络口碑时,应该分清主次。

第3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营销管理 网络营销 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C9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068-01

目前中小型企业的营销竞争空间正逐步从实体的传统市场转向虚拟化的网络市场。网络营销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和媒介而开展的各种营销活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企业营销效率,缩减了大量管理费用,更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性贸易平台,拓展了局限的市场空间。更缩小了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间市场地位的差距,使其有与大型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

一、目前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1.互联网市场巨大,手机网络发展迅猛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数据表明,互联网无疑已成为一个巨大市场,且该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值得关注的是,总体网民中手机网民比例已高达65.5%,成为我国网民重要组成部分。

2.安全问题

《报告》显示,仅2011年上半年,就出现多达2.17亿的病毒或木马攻击网民事件,占44.7%;有1.21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经历,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遇到过网上消费欺诈的网民也有8%,规模达到3880万。

3.法律环境与国家政策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最大不同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不直接见面,这就会引起许多法律问题。例如,客户所选商品与收到商品不一致;受到网上欺诈和网络黑客的威胁等。依其特殊性,就需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之前便出现了众多团购、网购的问题,但没有相应政策和监管机构进行有效处理。目前的标准和规则,远不能适应网络营销迅猛发展的需要。

4.范围扩大,水平较低

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产品已从服装、软件、图书、电脑及其配件、通讯产品等有限的几类产品转向了食品、汽车等更多、更广的市场领域,不管是商品品种,还是数量方面已逐渐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大部分企业还只停留在网络广告与网络促销上,网页上也只涉及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简要信息,对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分销商渠道、网络服务优化等,却涉及极少,完全忽视了网络营销的优势与潜力。

5.消费者问题

因我国网民的地域、教育水平、生活及消费习惯、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消费个性化需求较强烈。消费者主要通过视觉这种缺乏人性化的沟通方式来判断产品品质,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所以消费者更倾向于实物感受的传统购物方式。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的对策与优化方案

1.转变营销理念,提升网络意识,明确市场定位

当前,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应熟练掌握网络营销基本知识,更新营销理念,由传统的实体市场经营理念转向虚拟的网络市场营销理念,加强对网络营销平台的思考,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管理者还需根据顾客对网络服务的不同需求,确定企业网站在网络市场中所处位置,从而确定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更好的制定产品策略和销售策略。

2.加大网站建设及推广力度

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内容更新快,符合自身特性的网站,并为此建立信息数据库,为了解市场需求动向,产品在网上受欢迎程度等做好铺垫,最后便能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

可利用诸如报纸、电视、各种公司宣传品等宣传网址的传统媒体方式,也可利用将网络广告发送到网民经常访问的网站、讨论组和电子信箱等推广网站的方式做好网站的推广工作。

3.完善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系统

为增进与客户的直接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中小型企业需要建立自己完善的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系统。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了解客户需求,以全新的营销方式,来鼓励客户参与产品决策,并且还能更直接发现客户个性化和深层次的需求,从而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建议和评价,能直接指导企业改进技术,优化产品以符合消费者的标准和要求。

4.拓宽网络营销途径和方式

(1)企业网站基础之搜索引擎

先是搜索引擎登录,网站大量的流量都是来自搜索引擎,要使广大的客户能在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上搜到企业的网站,这是让客户接受的第一步。其次是搜索竞价广告,现在企业最常用的是搜索竞价广告,类似于百度竞价和Google关键词广告等。最后是搜索引擎优化,包括对相关的关键词优化等。

(2)企业网站推广之链接

增加和企业网站内容相关的友情链接或外链接,自从google等主流引擎将网站的链接广泛度作为排名参考的重要因素后,网站的链接数就成为衡量网站的重要指标。同时,链接质量也是搜索引擎考虑的重要因素。

(3)企业网站推广之信息

中小型企业应多利用论坛、博客、黄页等信息平台,对企业的产品信息进行和宣传。可以建立多个博客,加入产品与不同客户群体相关的圈子来进行信息。

(4)企业网站推广之QQ群

利用QQ这一覆盖面最广的日常交流工具,实时信息。比如建立和加入相关QQ群进行聊天讨论,发些相关的内容;将与企业有关的产品介绍等资料上传到QQ共享,或是群邮件的形式发送等;还可以在贺卡发送过程中添加标签广告。

(5)企业网站推广之广告

更多的采用软文广告,更多关于企业形象宣传的新闻,附以企业的网站进行推广。也可采取加入广告联盟的方式,利用更多更好的网络平台整合资源进行推广。

(6)企业网站推广之微博

微博的大爆发和客户群体的急剧增长,已经使其成为“领跑”网络新兴媒体平台。

三、结论

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使得其在开展网络营销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功能的发挥。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上述对策,那么网络营销一定会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企业营销能力,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4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群;文献;研究述评

企业集群现象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出现引发了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的关注,国内对于企业集群的研究基本上是用国外已有的集群理论解释中国集群发展的现实,近年来形成的文献集中探讨了以下几方面内问题:①关于集群的定义和基本分类;②关于集群形成机理;③集群竞争优势研究;④集群的发展和演进。

1关于集群的定义和分类研究

我国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集群给出了大同小异的定义。曾忠禄(1997)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徐康宁(200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王冰、顾远飞(2000)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它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和科层组织;刘友金、黄鲁成(2001)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沈玉芳、张超(2002)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了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浙江学者对集群的界定比较全面,他们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并结合了社会学、地理学等观点界定了企业集群的概念。其中仇保兴(1999)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集群中企业间的以合作为特征的互动行为(interaction),可以产生集群内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中小企业间形成交易关系和相互的行为调适。交易行为帮助企业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积累,相互的行为调适有助于企业间建立长期交易,以解决成员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集群共同的文化环境和制度背景促进了高度发展的地方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正式契约,保障了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果简单地按照特色产业类型来划分,现实中的集群包括传统产业企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王缉慈,2001),魏守华,石碧华(2002)更进一步将集群区分为传统产业群、高科技产业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群。但这种简单的分类对理解产业集聚的特征帮助不大,因此为了深入分析产业集聚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业已存在的集群进行了类型分析。首先,以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为分析维度,仇保兴(1999)根据集群的内部结构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企业集群:①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王珺(2001)按照企业间分工形式的不同,将广东地区专业镇(产业集群)划分为横向一体化网络与纵向一体化网络。在他的基础上,盖文启(2002)也作了相似的分类,将集群分为水平一体化(网络化)型、垂直分离与水平一体化共存型和垂直分离型。

其次,以集群形成的原因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陈雪梅、赵珂(2001)认为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包括:①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影的响;②由于区内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③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等,不同的形成范式导致了不同类型的集群。李新春(2000)基于对广东地区企业集群不同发展形态的观察,认为企业集群包括三种类型,即受历史影响而形成的企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企业集群以及创新网络企业集群。谯薇、宗文哲(2001)认为企业集群的类型包括:①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成的中小企业集群;②以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而构建的中小企业集群;③以大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④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⑤以家族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胡昱,刘文俭(2003)将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区分为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模式和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车(2000)认为存在两种企业集群,一类是指向型集聚——是为充分利用地域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企业集群;一类是经济联系型集聚——是指因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分工所形成的企业集群,这又分为纵向联系集聚和横向联系集聚。也有一些学者更概括地将集群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生型集群,它们的形成与跨国公司等外部资源的进入有关。另一种是内生型集群。即以本地的资源禀赋和本地市场为启动,少数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进入某一行业,由盈利示范效应带动许多同类企业涌现而逐渐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王珺,2002;张炳申等,2002,白景坤、张双喜2003)。王缉慈(2001)通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将企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①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②一智力密集地区的集群;③由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形成了企业集聚;④由乡镇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络;⑤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企业网络。

2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国内大量研究实证地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企业集群的生发机制。由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企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浙江地区,因此引起了两地学者极大的关注,其中尤以浙江学者的研究较多。刘吉瑞(1996)指出“小企业、大市场”是浙江共同组成了浙江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小企业群落和专业市场互相依赖,构成了浙江经济的微观基础。张仁寿、李红(1990)在研究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时,对当地文化制度层面的因素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将温州地区的经商文化传统看成是温州块状经济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们之后,很多学者也尝试从文化伦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来探讨温州地域的文化传统与其发达的私营经济之间的关系(朱康对,1997;廖意如,1997;洪振宁,1998;蔡克骄,1999;李庆朋,1999;陈中权,1999等)。李永刚、祝青的研究揭示了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巨大意义,认为历史上的民间商业传统,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促使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李永刚、祝青,2000,李永刚,2002,2003)。朱康对(1999,2002,2004)结合我国渐进改革的实际,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了浙江小企业群落的形成机制。史晋川等(2001)则在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对块状经济发达的温州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徐维祥(2001,2003)将浙江企业集群的地理分布与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联系起来,并对企业集群的发展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描绘了一幅浙江省企业集群发展的整体图景。陆立军、白小虎(2000)的研究表明由于历史或者地理因素,小企业集群选择了某个特色产业。金祥荣、朱希伟(2002)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而企业集群的生成和演化可以用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聚集来解释。符正平(2002)分析了企业集群形成的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强调了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徐康宁指出(2001)我国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开放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①资本在某一区域内实现较快的集中,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地流动,并实现与资本的自由组合;②市场的充分供给,即有市场能充分接纳在产业集群区生产的大量产品;③当地的制度(包括政府的政策、商业习惯和竞争文化)允许并鼓励这种集群现象。在分析上述条件的基础上,他提出中国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假说,即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特征就比较突出;凡是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的产业。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的开放性成为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许庆瑞、毛凯军(2002)分析了企业集群形成的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核心条件包括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和知识导向的区域,而完善的辅机构和良好的社会资本则是集群形成的辅助条件。孙洛平、徐勇(2004)指出低价竞争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决定于人们的短期边际定价行为,但定价优势并不能必然导致企业集群产生,还要考虑企业集群的状态锁定特征。冯邦彦、王鹤(2004)发展了一个集群生成的选址模型,指出企业集群的形成最初源于同类型企业的选址决定。在相同选址函数作用下,同类型企业选择同一区域进行生产,形成了产业圈层布局,进而在一些特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产业集群。杨静文等(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业机制,从微观层面阐明创业机制在集群发育、成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改善集群创业机制的政策建议。3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也是国内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一些文献综合地讨论了集群竞争优势是来源。孟庆民、杨开忠(2001)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集群内部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是集群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江征,2002)。魏守华、石碧华(2002)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指出直接经济要素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而非直接经济要素主要是指区域的创新能力。李小建、李二玲(2002)认为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和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要素,是集群竞争力的来源。石忆邵(2001)将企业集群的崛起概括为五种机制作用的结果:①人文环境的传导和更新机制;②企业群落和市场群落的协同互动机制;③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④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机制;⑤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机制。王缉慈、童昕(2001)认为产业集聚的机理和竞争力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创新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内部一般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

有些学者着重从创新的角度论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贾根良、张峰(2001)通过对丹麦和芬兰家具业发展经验的分析,强调了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同样是传统产业通过地理集聚获取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对我国传统产业如何创建地方专业化生产体系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李新春(2000)指出专业镇是一种建立在地区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产品制造和服务企业创新网络,其经济积聚效应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围绕特定产业而创业,企业之间密切的相互合作、竞争与学习使得专业镇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创新活力。盖文启(1999,2002)探讨了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正是基于集群内形成的创新网络整体的作用,产业集群才能保持不断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魏江(2003)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技术学习问题,揭示了集群内部的技术学习范式和技术能力增长机理。

还有一些文献从企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朱海就、陆立军等(2004)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差异与企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有关,由于网络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企业间集体学习的效率,因此产业集群能力高的地区,网络的组织化程度往往也较高,网络的组织化程度与信任、合作、能力的异质性与互补性等因素有关。王珺(1999)分析了以外来资本为中心、以全球商品链为连接方式的中小企业专业网络化的发展,指出中小企业专业化合作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集群企业拥有网络资本,它对那些个人社会关系资本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的发展这种网络资本在逐步强化,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2003)。王缉慈(2001)从整体上将集群看成一个创新网络,并总结了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因素:①区位与空间因素,大量专业化企业在大城市郊区或中小城市集聚成群,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柔性劳动力;②社会文化因素,区内企业主或工人之间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竞争过程中,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同时,区域内共享的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而隐含经验类知识往往在创新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③产业组织因素,区内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市场或非市场的交换,企业之间形成了柔性的动态合作与竞争关系,不仅能增强企业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且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创新性。④公共机构与组织支撑因素,专业化的企业与当地教育、培训、研究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公共机构形成一种网络,共同促进区域的发展。李新春(2002)在考察珠江三角洲企业集群的基础上,认为企业集群是一种企业组织协调方式,其关系治理主要是通过企业家实现的,他强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企业家协调网络和创新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关于集群演进过程的研究

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现实中每个集群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中集群的内在特征和机制是有所差异的,有时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

朱康对(1999)指出,企业集群处于不断演进之中,随着企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各集群的边缘已经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迹象。在产业群落的演进过程中,由于产业群落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发生从一种群落类型向另一种群落类型的更替。产业群落的更替有两种模式,即反向更替和正向更替,所谓反向更替,是指由于产业群落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容,导致了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使产业群落趋向退化、衰落的过程。陆立军,白小虎(2000)对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分析表明,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动态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产品生产专业化,到生产工艺专业化,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有时这三个阶段在集群中同时并存。在他们的基础上,汪少华和王慧敏(2003)提出,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原生地”成长转向“异地孵化或克隆”式成长。汪少华、佳蕾(2003)分析了集群成长的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乡村集市,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②第二阶段,形成特色块状经济,用范围经济来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③第三阶段,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空间集聚型企业集群;④第四阶段,以产业组织网络为主要形式的集群。王辑慈(2002)认为,浙江的企业集群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地理接近、专业化区域、新产业区、学习型区域和创新环境。胡定寰(2002)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工业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发展阶段,即单一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配套的企业群和拥有巨大企业集团的企业群。

符正平(2002)提出了一个集群成长的两阶段模型,即集群成长的斯密阶段与钱德勒阶段。集群的斯密阶段是指集群的自发形成的初期阶段,竞争在原子化企业之间展开,市场价格协调占统治地位。集群成长要迈向高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由此集群进入钱德勒成长阶段,专业镇内部的传统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转变,现代管理这只有形之手开始发挥作用,政府的角色也开始介入,中介组织形成并在一些领域起作用。王珺根据集群内部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多次研究了广东省专业镇的演进过程。2000年,他在概括当时专业镇经济基本上只具有横向联系特征、而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经济由横向分工网络向纵向分工网络演进的理论假设。2002年,他对原理论进行了补充,将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张型。2004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集群分类和演进的框架,以社会资本和生产方式为两个维度讨论了四种网络环境、集群类型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魏江(2003)对集群学习模式进行剖析,并从内部静态知识积累和成员间动态知识互动两个维度揭示集群学习模式的类型及其对应的集群空间状态,提出了集群学习模式的演进路径。蔡宁、杨闩柱(2004)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揭示了企业集群从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静态优势向创新网络获得的动态优势演进的内在机理,并探讨了创新网络的动态竞争优势以及创新网络的培育。李勇、史占中、屠梅曾(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①在萌芽期,群内企业与外部的单个企业相比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和更好的创新表现;②在成长期,集群比萌芽期更具创新性,创新成本更低;③由于内在僵化和由道德风险、机会主义等引起的网络成本,在成熟阶段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开始减退、创新成本增大,在衰落阶段,集群将丧失其创新优势。朱方伟、高畅、王国红(2004)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角度,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并分析了演进的动因。5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中小企业集群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参与全球竞争的进程。在我国浙江、江苏和广东等沿海省份,企业集群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也节节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目前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与蓬勃发展的实践相比,关于集群的理论研究似乎有点脱节。根据我们对文献的简单回顾,目前国内的企业集群研究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主线,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研究论文的形式,有分量的专著不多,尤其是深入的案例研究不多,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企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储小平,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2,(5).

[2]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1,(2).

[3]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4]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江征.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2,(12).

[6]贾根良,张峰.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J].中国工业经济,2001,(9).

[7]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8).

[8]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J].战略管理,2000,(11).

[9]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财经论丛,2000,(9).

[10]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财贸经济,2000,(11).

[11]林金忠.聚集经济与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优化[J].财经研究,2001,(4).

[12]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13]王珺.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理论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2,(1).

[1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内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89-05

一、关于集群的定义和分类研究

中国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集群给出了大同小异的定义。曾忠禄(1997)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徐康宁(200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王冰、顾远飞(2000)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它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和科层组织;刘友金、黄鲁成(2001)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沈玉芳、张超(2002)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了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浙江学者对集群的界定比较全面:其中仇保兴(1999)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集群中企业间以合作为特征的互动行为(interaction)可以产生集群内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中小企业间形成交易关系和相互的行为调适。交易行为帮助企业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积累,相互的行为调适有助于企业间建立长期交易,以解决成员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集群共同的文化环境和制度背景促进了高度发展的地方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正式契约,保障了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果简单地按照特色产业类型来划分,现实中的集群包括传统产业企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王缉慈,2001),魏守华、石碧华(2002)更进一步将集群区分为传统产业群、高科技产业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群。但这种简单的分类对理解产业集聚的特征帮助不大。为了深入分析产业集聚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业已存在的集群进行了类型分析。首先,以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为分析维度,仇保兴(1999)根据集群的内部结构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企业集群:(1)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①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王(2001)按照企业间分工形式的不同,将广东地区专业镇(产业集群)划分为横向一体化网络与纵向一体化网络。在他的基础上,盖文启(2002)也作了相似的分类,将集群分为水平一体化(网络化)型、垂直分离与水平一体化共存型和垂直分离型。其次,以集群形成的原因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陈雪梅、赵珂(2001)认为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包括:(1)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2)由于区内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3)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等,不同的形成范式导致了不同类型的集群。李新春(2000)基于对广东地区企业集群不同发展形态的观察,认为企业集群包括三种类型,即受历史影响而形成的企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企业集群以及创新网络企业集群。谯薇,宗文哲(2001)认为企业集群的类型包括:(1)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成的中小企业集群;(2)以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而构建的中小企业集群;(3)以大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4)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5)以家族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6)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胡昱,刘文俭(2003)将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区分为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模式和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车(2000)认为存在两种企业集群,一类是指向型集聚――是为充分利用地域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企业集群;一类是经济联系型集聚――是指因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分工所形成的企业集群,这又分为纵向联系集聚和横向联系集聚。也有一些学者更概括地将集群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生型集群,它们的形成与跨国公司等外部资源的进入有关;另一种是内生型集群,即以本地的资源禀赋和本地市场为启动,少数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进入某一行业,由盈利示范效应带动许多同类企业涌现而逐渐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王(2002);张炳申等(2002);白景坤,张双喜(2003))。王缉慈(2001)通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将企业集群分为5种类型:(1)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2)以智力密集地区的集群;(3)由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形成了企业集聚;(4)由乡镇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络;(5)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企业网络。

二、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国内大量研究实证地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企业集群的生发机制。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企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浙江地区,因此引起了两地学者极大的关注,其中尤以浙江学者的研究较多。刘吉瑞(1996)指出“小企业、大市场”是浙江共同组成了浙江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小企业群落和专业市场互相依赖,构成了浙江经济的微观基础。张仁寿、李红(1990)在研究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时,对当地文化制度层面的因素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将温州地区的经商文化传统看成是温州块状经济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们之后,很多学者也尝试从文化伦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②来探讨温州地域的文化传统与其发达的私营经济之间的关系(朱康对(1997);廖意如(1997);洪振宁(1998);蔡克骄(1999);李庆朋(1999);陈中权(1999);李永刚(2000);祝青(2002,2003))的研究揭示了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巨大意义,他们认为历史上的民间商业传统,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促使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朱康(1999,2002,2004)对结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际,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了浙江小企业群落的形成机制。史晋川等(2001)则在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对块状经济发达的温州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徐维祥(2001,2003)将浙江企业集群的地理分布与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联系起来,对企业集群的发展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描绘了一幅浙江省企业集群发展的整体图景。陆立军、白小虎(2000)的研究表明,由于历史或者地理因素,小企业集群选择了某个特色产业。金祥荣、朱希伟(2002)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而企业集群的生成和演化可以用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聚集来解释。符正平(2002)分析了企业集群形成的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强调了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徐康宁指出(2001),中国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开放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1)资本在某一区域内实现较快的集中,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地流动并实现与资本的自由组合;(2)市场的充分供给,即有市场能充分接纳在产业集群区生产的大量产品;(3)当地的制度(包括政府的政策、商业习惯和竞争文化)允许并鼓励这种集群现象。在分析上述条件的基础上,他提出中国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假说,即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特征就比较突出;凡是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的产业。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的开放性成为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许庆瑞、毛凯军(2002)分析了企业集群形成的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核心条件包括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和知识导向的区域,而完善的辅机构和良好的社会资本则是集群形成的辅助条件。孙洛平、徐勇(2004)指出低价竞争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决定于人们的短期边际定价行为,但定价优势并不能必然导致企业集群产生,还要考虑企业集群的状态锁定特征。冯邦彦、王鹤(2004)发展了一个集群生成的选址模型,指出企业集群的形成最初源于同类型企业的选址决定。在相同选址函数作用下,同类型企业选择同一区域进行生产,形成了产业圈层布局,进而在一些特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产业集群。杨静文等(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业机制,从微观层面阐明创业机制在集群发育、成长中的作用,提出了改善集群创业机制的政策建议。

三、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也是国内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一些文献综合讨论了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孟庆民、杨开忠(2001)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集群内部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是集群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江征,2002)。魏守华、石碧华(2002)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指出直接经济要素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而非直接经济要素主要是指区域的创新能力。李小建、李二玲(2002)认为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和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要素,是集群竞争力的来源。石忆邵(2001)将企业集群的崛起概括为五种机制作用的结果:(1)人文环境的传导和更新机制;(2)企业群落和市场群落的协同互动机制;(3)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4)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机制;(5)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机制。王缉慈、童昕(2001)认为产业集聚的机理和竞争力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创新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内部一般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

有些学者着重从创新的角度论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贾根良、张峰(2001)通过对丹麦和芬兰家俱业发展经验的分析,强调了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同样是传统产业通过地理集聚获取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对中国传统产业如何创建地方专业化生产体系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李新春(2000)指出专业镇是一种建立在地区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产品制造和服务企业创新网络,其经济积聚效应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围绕特定产业而创业,企业之间密切的相互合作、竞争与学习使得专业镇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创新活力。盖文启(1999,2002)探讨了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正是基于集群内形成的创新网络整体的作用,产业集群才能保持不断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魏江(2003)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技术学习问题,揭示了集群内部的技术学习范式和技术能力增长机理。

还有一些文献从企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朱海就、陆立军等(2004)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差异与企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有关,由于网络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企业间集体学习的效率,因此产业集群能力高的地区,网络的组织化程度往往也较高,网络的组织化程度与信任、合作、能力的异质性与互补性等因素有关。王(1999)分析了以外来资本为中心、以全球商品链为连接方式的中小企业专业网络化的发展,指出中小企业专业化合作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集群企业拥有网络资本,它对那些个人社会关系资本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的发展这种网络资本在逐步强化,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2003)。王缉慈(2001)从整体上将集群看成一个创新网络并总结了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因素:(1)区位与空间因素,大量专业化企业在大城市郊区或中小城市集聚成群,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柔性劳动力。(2)社会文化因素,区内企业主或工人之间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竞争过程中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同时,区域内共享的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而隐含经验类知识往往在创新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3)产业组织因素,区内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市场或非市场的交换,企业之间形成了柔性的动态合作与竞争关系,不仅能增强企业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且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创新性。(4)公共机构与组织支撑因素,专业化的企业与当地教育、培训、研究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公共机构形成一种网络,共同促进区域的发展。李新春(2002)在考察珠江三角洲企业集群的基础上,认为企业集群是一种企业组织协调方式,其关系治理主要是通过企业家实现的,他强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企业家协调网络和创新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关于集群演进过程的研究

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现实中每个集群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中集群的内在特征和机制是有所差异的,有时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

朱康对(1999)指出,企业集群处于不断演进之中,随着企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各集群的边缘已经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迹象。在产业群落的演进过程中,由于产业群落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发生从一种群落类型向另一种群落类型的更替。产业群落的更替有两种模式,即反向更替和正向更替,所谓反向更替,是指由于产业群落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容,导致了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使产业群落趋向退化、衰落的过程。陆立军,白小虎(2000)对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分析表明,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动态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产品生产专业化到生产工艺专业化,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有时这三个阶段在集群中同时并存。在他们的基础上,汪少华和王慧敏(2003)提出,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原生地”成长转向“异地孵化或克隆”③式成长。汪少华、佳蕾(2003)分析了集群成长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乡村集市,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第二阶段,形成特色块状经济,用范围经济来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第三阶段,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空间集聚型企业集群;第四阶段,以产业组织网络为主要形式的集群。王辑慈(2002)认为,浙江的企业集群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地理接近、专业化区域、新产业区、学习型区域和创新环境。胡定寰(2002)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工业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发展阶段,即单一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配套的企业群和拥有巨大企业集团的企业群。

符正平(2002)提出了一个集群成长的两阶段模型,即集群成长的斯密阶段与钱德勒阶段。集群的斯密阶段是指集群的自发形成的初期阶段,竞争在原子化企业之间展开,市场价格协调占统治地位。集群成长要迈向高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由此集群进入钱德勒成长阶段,专业镇内部的传统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转变,现代管理这只有形之手开始发挥作用,政府也开始介入,中介组织形成并在一些领域起作用。王根据集群内部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多次研究了广东省专业镇的演进过程。2000年,他在概括当时专业镇经济基本上只具有横向联系特征、而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经济由横向分工网络向纵向分工网络演进的理论假设。2002年,他对原理论进行了补充,将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张型。2004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集群分类和演进的框架,以社会资本和生产方式为两个维度讨论了四种网络环境、集群类型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魏江(2003)对集群学习模式进行剖析,并从内部静态知识积累和成员间动态知识互动两个维度揭示集群学习模式的类型及其对应的集群空间状态,提出了集群学习模式的演进路径。蔡宁、杨闩柱(2004)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揭示了企业集群从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静态优势向创新网络获得的动态优势演进的内在机理,探讨了创新网络的动态竞争优势以及创新网络的培育。李勇、史占中、屠梅曾(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1)在萌芽期,群内企业与外部的单个企业相比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和更好的创新表现;(2)在成长期,集群比萌芽期更具创新性,创新成本更低;(3)由于内在僵化和由道德风险、机会主义等引起的网络成本,在成熟阶段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开始减退、创新成本增大,在衰落阶段,集群将丧失其创新优势。朱方伟、高畅、王国红(2004)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角度,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并分析了演进的动因。

五、简短的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中小企业集群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参与全球竞争的进程。在中国浙江、江苏和广东等沿海省份,企业集群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也节节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目前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强。与蓬勃发展的实践相比,关于集群的理论研究似乎有点脱节。根据我们对文献的简单回顾,目前国内的企业集群研究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主线,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研究论文的形式,有份量的专著不多,尤其是深入的案例研究不多,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企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

注释:

①类似与markusen(1996)所指的轮轴式产业区。

②韦伯(Max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关系,堪称这种研究的经典。

③指在一个不同的地理空间孵化出与“原生地”产业群同质的产业集群,实际上是集群的地域发生了转移,例如,绍兴的轻纺产业群也在宁波、江苏等地建立新的轻纺市场。

参考文献:

[1]储小平,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2,(5).

[2]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1,(2).

[3]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专业镇成长:从无形走向有形[J].学术研究,2002,(7).

[4]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江征.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2,(12).

[6]贾根良,张峰.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J].中国工业经济,2001,(9).

[7]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2,(8).

[8]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J].战略管理,2000,(11).

[9]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财经论丛,2000,(5).

[10]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财贸经济,2000,(11).

[11]林金忠.聚集经济与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优化[J].财经研究,2001,(4).

[12]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3]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14]王.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理论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2,(1).

[15]王冰,顾远飞.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5).

[1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18]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6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一个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逐步涉入国际市场的渐进过程,该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渐进的国际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传统的渐进的国际化路径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呈现出快速的国际化路径,它们从创立初期时起便开始从事国际化活动,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天生的全球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呈迅速发展趋势,我国学者的研究(赵优珍,2005)也表明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很多的国际新创企业。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管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阶段;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国际化阶段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oviatt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阶段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发展。

国际新创企业呈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经验、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管理团队的特征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团队层面因素

1.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管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经验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帮助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管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管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因此,弱连结更利于获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网络帮助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

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当然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主要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影响,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经验,可以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2)创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其实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二)组织层面因素

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获取先发优势。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赖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第二,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赖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限制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经验是组织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累经验,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首先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特别适用。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特殊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获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习效果。最后是通过模仿学习,企业也可以观察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模仿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可以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创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预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创造价值的管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累,产品发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1.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国际化程度以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国际销售比例、产业对外投资比例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也会使得处在此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国际化压力。企业所属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该产业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都可能已经国际化,那么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商业网络已经形成,企业较易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并从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中获取资源,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而加快。

2.产业技术特性。产业技术特性包括产业类别及技术生命周期两个因素。如果企业所属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且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就会促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较低,对国外技术和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为快速获取国外技术信息,一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在国外设立子公司。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走向国际化对于处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选择,国际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可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消极的影响。生存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而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者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暴露,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径。我国企业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一)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组建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这样的经验能减少企业对国外市场运营不确定性的感知,从而加快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有意识地预测本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养、引进计划并实施。

第7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 复杂网络 介数

一、引 言

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1]。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

随着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把产业集群与复杂网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当前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集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集群网络整体模型及其演化,缺少对其抵御风险能力的分析,本文设计了一个产业集群复杂网络模型,针对不同类型节点退出网络时分析该产业集群网络模型抵御风险能力的变化情况。

二、产业集群复杂网络模型

(一)模型概述

在产业集群复杂网络模型中,首先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把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抽象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三类。设定三类企业的连接方式为: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只能与中游企业连接,中游企业可以与上游和下游连接。节点间的连接用有向边表示。

(二) 产业集群网络模型构建与演化过程

产业集群网络模型以BA网络模型和LC局域世界演化模型为基础,具体构建过程如下:1.在产业集群复杂网络模型中,网络中初始状态为m0个节点,e0条连边。把m0个节点随机分配给三种不同节点,网络中节点间的连边为随机生成。2.每隔一个时间间隔t向网络中引入一个新节点i,如果新节点为分别为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和中游企业,则携带边数为m1、m2和m3,局域世界分别为中游企业、中游企业、上游与下游企业。3.当新节点i与网络中的相应节点连接时,其连接概率按照以下公式择优进行:

其中为网络中的节点j获取新节点i连边的概率,为节点j的度。4.根据新节点i的类型不同,在局域世界中选择m(m

三、产业集群网络模型风险衡量指标

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企业节点退出网络后会使整个产业集群网络的功能受到影响,当退出企业较多时,会使整个网络失效。本文中选取产业集群网络受到节点退出影响后产销链条能否保持完整作为产业集群网络抵御风险能力的度量指标。产业集群网络中的某些企业节点由于政策、经营等风险因素退出后,会形成互不连通的多个子产业集群。其中规模最大的称为最大有效子子产业集群。通过统计由于攻击被去除的企业数占原产业集群网络总企业数的比例与最大有效子产业集群的规模S的关系来衡量产业集群网络的风险抵御能力。

四、产业集群网络节点风险衡量指标

产业集群网络中一个企业的退出,如果严重影响了该网络的产销功能或物流能力,则称该企业节点为高风险节点。本文中我们使用度和介数指标来区分不同的节点,其中产业集群网络中节点企业的度指一个产业集群节点企业所连接的其他节点企业的个数,介数为通过该节点的最短有效路径的条数,度量这两种节点退出网络后产业集群网络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 仿真模拟与讨论

图1 产业集群网络最大有效子产业集群的规模变化情况

产业集群网络模型的初始节点企业数均设为30个,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加入产业集群网络时所带的边数分别设定为6、10、6。网络加入的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个数分别为480、800和1280。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机退出和高风险节点退出造成的产业集群网络最大有效子产业集群规模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随机退出的方式下产业集群网络最大有效子产业集群规模随着去除节点企业比例的增加下降相对比较缓慢,而采用高风险节点退出的方式时,产业集群网络最大有效子产业集群规模随着去除节点企业比例的增加下降非常迅速。

六、结束语

第8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营销;O2O模式;互动式营销策略;电子商务创业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流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支付方式的改进、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面对当今全球性竞争空前激烈的严酷现实,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在全民电子商务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及推广自有品牌,扩大产品销售,即利用何种网络营销模式与策略值得思考与实践。

一、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一)网络品牌推广的需求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brand)是一种名称、属性、标记、符号或设计,以此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品牌的认识与解读更加深刻,品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外延,它将使用户形成一定程度的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由此使企业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又给传统的品牌推广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传统的品牌推广方式已跟不上当今的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自身的品牌建立与推广,占据网络市场,打开产品销量渠道成为了企业新的商业目标。

(二)网络营销的现状

目前,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已感到发展网络品牌的紧迫性和推进网络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有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网络推广自己的品牌,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面临近期市场竞争威胁时,更多的中小企业常以简单的短期价格促销来解决问题。

1.网站建设水平差。我国中小企业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很低,过度的网络广告投入,极易导致用户的反感,就更谈不上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而在追求网络品牌的过程中,缺乏网站本身的建设,如网站的设计形式单一、更新速度慢、缺少美感、乏味、主题不明确等,导致大量的企业网站形同虚设,完全没有达到网络品牌创建的目的。

2.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差。首先,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品牌创建信用环境不完善,没有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不当,导致过多地泄露用户的个人资料,给网络品牌的创建带来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其次,网络品牌价值的转化目标不明确。网络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忠诚客户以增加销售,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忽视这个过程。

3.缺少品牌网络推广人才。中小企业要真正开展品牌的网络推广,企业需要有自己的网络推广人才。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并不重视网络品牌推广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只是由企业市场部门的个别人负责或兼管,其结果是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既懂品牌运营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限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一)网络营销现有模式

传统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2]:(1)网络销售。符合该模式的品牌商或者生产商可借助网络直接实现销售成交,也可以在网上开展网络分销。(2)招商加盟和贸易批发。这类企业利用网络来找商、批发商、经销商和销售商,或者是项目连锁加盟型企业,又或者是做对外贸易等通过网络营销来寻找联系目标客户。(3)线上沟通+线下成交。该类型一般为提供中介服务、直接服务和大宗工业品的销售采购等类型的传统企业。(4)品牌传播推广。该模式一般面对的是大众群体,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站传播品牌价值以及辅助线下销售。

(二)网络营销常见策略

现在网络品牌营销的策略层出不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支撑。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基础营销方式[3]——体验营销、社区营销、病毒营销和数据库营销,并将各种网络品牌接触点与之相互对应。互动营销理念构成了这四种基础营销策略的根基。

当然根据不同的维度,具体而言还可以划分成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即时通讯营销、病毒式营销、博客营销、SNS营销、广告营销、事件营销、口碑营销等等,这些最终都能归结为上文所述的四种营销策略。

(三)网络营销模式与策略探索

本文以中小企业品牌建立与推广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因此选择的实践案例都归属于品牌传播推广这一商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一个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网络营销模式,并辅以网络营销策略的实施方案。通过近年的研究与实践得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营销模式。详见图1。

三、模式实践与分析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式营销

无锡天绣纺织品有限公司2007年自创品牌贝贝帕克,通过开设专营店、进商场设专柜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及销售,投入巨大收效甚少,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婴童纺织品行业中未能打开局面。2010年涉足电子商务,在淘宝商城开设贝贝帕克旗舰店,通过一战成名、试用、聚划算、团购等活动推广品牌,赢得广泛认可,迅速成为天猫名品。

在网络上建立品牌后,利用其他各类大型第三方在线销售平台进行推广,扩大知名度。随后,推出了官方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先前开辟的传统渠道,实现线上订单/购买+线下体验/购买的模式,通过体验式营销策略和口碑营销进行品牌的推广。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式营销

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为连锁品牌,主营书籍、明信片、原创小物品及特色饮品,是一个文化创意型的休闲场所,受到了广大青年的喜爱与推崇,现已有16家连锁店。该品牌在创业初始就选择了SNS社区网站豆瓣网,该网站主要面对喜爱书籍、音乐、电影的年青人,与实体店铺的受众群体相契合,为其建立及推广品牌,吸引人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线上品牌的介绍、活动的召集、人气的聚集,引导到线下实体店铺活动的开展、良好的用户体验,再延伸到线上线下的口口相传,利用留言、论坛的方式进行口碑营销。在成长中期增加了微博营销,更为深入地开展口碑营销,进一步推广该品牌,成为行业的强势品牌。

四、模式推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模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营销模式+互动式营销策略,经过研究与分析,在理论上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品牌建立与推广;经过在多家中小企业中的实践、跟踪与反馈,效果良好,故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值得进一步完善与推广。同时,可以成为“网络平台(C2C网店+B2C平台)+实体平台(实体店)”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模式的原型,推动大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低成本、低风险的创业。

当然,在具体实现时,需要根据企业文化、结构及产品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慎重甄选推广或销售平台,理清品牌建立与产品销售的主次关系。

参考文献:

[1] [美]雷恩·爱尔伍德.品牌必读[M].张天艳 ,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企业网络营销的四种模式浅谈.

.

[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时代的品牌网络营销传播.

.

第9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灰色理论;神经网络;财务预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34―01

1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的财务预警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为了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管,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出现了大量的财务预警模型。根据国内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表明,迄今为止,财务预警模型研究涉及的模型类型极为丰富,经历了从单变量到多变量、从统计方法到非统计方法、从单一模式到混合模式的发展过程。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运用灰系统理论中Verhulst模型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出的预测模型,对四川省矿产资源类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及时有效的预警。

2模型建立

2.1指标选取

本文对以上16个指标中选取变量指标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相关性检验,以0.05作为t检验标准,去掉大于005的指标,以0.7作为各变量指标间多重共线性评估的标准,去掉具有高度共线的变量指标。

综合各种分析,本文最终选取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现金含量以及流动比率作为预警模型采用指标。

2.2样本的选取

为了更好的获取数据,本文选取两类样本,一类是用于训练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这类样本选取了全国20家上市公司(其中20家为st企业,20家为非st)。另一类是预测样本,选取的是四川省6家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3家st公司和3家非st公司)。所有训练样本中st公司选择其被特殊处理的前一年的数据,即t-1年的数据。而预测样本中st公司的数据为其被特殊处理前一年即t-1年的前四个季度的数据,若数据缺失则向前顺延。

2.3Verhulst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本文构建Verhulst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建立一个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其中由于指标为四个,则输入层神经元个数由财务预警指标确定为4个,输出层神经元只有1个即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分,由于输入神经元是4个,本文选取了9个节点。对于传递函数,其中中间层本文采用S型正切函数tansig,而输出层本文则采用了S型对数函数logsig,目的是满足输出值映射到0,1之间。对于BP神经网络的训练函数,本文采用trainlm函数,设置训练次数为1000次,训练目标为0.01。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实现其预警能力,本文利用训练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其中网络训练样本的输入即建模样本中上市公司的4种财务预警指标数据,目标输出即当前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由于本文所选的上市公司分为ST与非ST两大类别,因此将其分为两个判别组,即安全与危机。为了便于建模,需要对安全与危机概念进行量化处理,建设各训练样本的目标输出为y,则有:当y=0,输入样本为ST公司;当y=1,输入样本为非ST公司。

利用灰系统理论中Verhulst模型对四川省6家矿产资源型企业的t-1年财务指标做动态预测。

将灰色系统模型动态预测的结果作为训练完毕的BP神经网络的输入,获得企业的综合评分,完成对企业的财务预警。如果输出值越接近0,表示财务危机程度越严重,即财务状况越危机;如果输出值越接近1,表示财务危机程度越轻微,即财务状况越健康。

3实证分析

3.1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训练样本训练出的BP神经网络。

建立一个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让训练样本训练这个网络,得出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Matlab 7.0 得出图1所示的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训练到第6步时,网络的目标误差达到要求。

3.2灰系统Verhulst模型的预测结果

利用灰系统理论中Verhulst模型对四川省6家矿产资源型企业的t-1年财务指标做动态预测。表2为预测的结果。

3.3预测样本的预警结果

将灰色模型的动态预测结果作为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从而建立企业财务危机的动态预警模型,模型所得预测结果如表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ST公司财务状况都被判定为危机,而非ST公司的财务状况都被判定为健康,无一错判。因此本文多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有效的,可以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动态预警。

4结束语

Verhulst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实现财务指标的趋势预测实现财务危机的动态预警。实证分析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及其应用[J].预测,2000,(6).

[2]李帆,杜志涛,李玲娟.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理论回顾及其评论[J].管理评论,2011.

[3]秦小丽,田高良.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公司财务预警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