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农村文化生活精选(九篇)

农村文化生活

第1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近期,我办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令人担忧。

1、文化生活贫乏。通过对89名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字牌等)两种。其中,93.1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一走进农村,闲散无事的农民三五成群玩扑克、打麻将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没有不“带彩”的,其带彩数额一般在1-10元不等,一次牌局的输赢大部分在几十元以上。其他的像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玩电脑游戏和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更少,很多35岁以上的人甚至不知道上网是怎样一回事,家庭上网为空白。

2、“三难”问题突出。这里讲的“三难”问题是指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从问卷统计和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90的农民过去一年没有看过电影和戏剧演出,看过的也仅限于一两场,并且大多是到外村观看的,是条件好的人家办红白喜事请来的。政府虽然每年都开展“三下乡”活动,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一年有限的活动确实是杯水车薪。以前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电影和戏曲如今却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通过调查,八成以上的的农民因为在家门口看不到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而对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此外,从调查情况来看,有70的农民没有阅读习惯,不经常学习新的农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在其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中,有55.6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而年轻人阅读则是主要是为了娱乐。由于有图书室的村很少,其阅读的途径基本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阅的,自购的很少,本次调查对象的农民家中书籍(不含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藏量最多的不超过20本,近九成农民不买书。

3、个人信仰缺失。89名被调查村民中只有5人信仰共产主义,3人信鬼神,92的人什么都不信,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信仰理由不明。这充分说明,当前农民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非常需要正确引导。调查中未发现教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虽然当前我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改善,但与物质水平的显著提高相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远远滞后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因为打工收入有限,不舍得将钱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社会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过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定期进行一些电影、戏曲、图书、歌舞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希望村里定期组织科技培训。

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

1、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不过是一个空壳机构,人员未专用,设施场地缺乏,开展活动无经费。在巩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一个文化骨干的岗位,经自愿报名、**推荐、才艺展示、组织考核等程序,在当地农民中选拔一名有知识、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上岗,让其负责全村文化事宜。对村文化骨干可以由区、乡两级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年终时进行考核,群众满意的续聘,对不合格者解聘。

第2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 public cultural life in Dongcun has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three periods: first, farming cultur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eremonie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ew China, with strong color of religion and family; second, the public cultural life controlled by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period of collectivization, with bright color of 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third, the declining village public cul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amily public cultural life reviving quietly and disappearing quickly, the belief in Christian arising and dying away. The future of village public cultural life is worrying, so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makes it hopeful to rebuild village public cultural life.

关键词: 村庄公共文化生活;宗族文化;村民自治

Key words: village public cultural life;family culture;villager autonomy

中图分类号:C9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290-02

1洞村概况

洞村隶属于咸宁市崇阳县,地处丘陵地带,是以王姓为主的宗族聚居村,虽有少量外来杂姓,但王姓为大姓,村庄历史记忆较强,文化资源相对较弱,村庄公共文化生活因血缘关联而动员起来并维系人与人之间较为紧密的社会交往。

洞村山上土壤贫脊,少有经济作物。崇阳县的母亲河隽水河从中流过,是村民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村前有一片农田,种植水稻为主。集体化时期人均面积不到0.5亩,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土地在维持生计方面颇为艰难,在村民的记忆中,大多以杂粮为主且处于半饥饿状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实行时,人均土地在维持生计方面刚够温饱,经济拮据,难以支撑家庭开支。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洞村及其周边地区仍是典型的农业村,没有村办集体企业,村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山地和不多的水田。90年代以后,外出务工成为青壮年劳力包括年轻女性在内的一种必然选择。

2洞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传统仪式影响下的村庄公共文化生活洞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不发达,与外界交流也不多。即使在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也很少进村。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村民们却少受外界冲击,保持着传统农耕文化的那份宁静、单调与贫脊,因而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主要是传承了祖祖辈辈积淀下来的传统农耕文化。其特点是:公共文化带有很强的宗教和宗族文化色彩。村中有从事供奉、祭拜、丧葬活动的专用场所,有供奉神灵的村庙,虽没有公开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但据老人们回忆,村民大都对神灵充满敬畏,一旦遇到灾病,就会举行仪式活动,请求神灵的庇护或宽恕;还通过祭祖坟、拜年、红白喜事等基本方式参与家族性公共文化活动。

陈劲松根据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联方式,将社会关联分为神性关联、伦理关联和契约关联三种形式[1]。建国前后的洞村主要是以伦理和神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联。新中国成立以前,政府公共权力从未直接深入到广阔的乡村社会;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社会激烈动荡,但洞村皆因交通不便处于半封闭状态而未受太大冲击。乡村社会的治理和维系主要依靠宗族和宗教的权威,因而村庄公共文化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宗族和宗教色彩。

2.2 集体化时期国家行政控制下的村庄公共文化生活50年代中国乡村的集体化改造在全国是整齐划一的过程,很少考虑到地方特色或自然、历史条件的限制,以致于集体化后的洞村同全国绝大多数村庄一样,村民从昔日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共同体进入到新的集体经济组织中,村民的公共文化生活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与同质性,从而形成特定时期的特定公共文化生活。紧跟全国政治形势参与政治活动,按照上级的指示统一化生产,移风易俗,对传统的、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文化进行改造或禁止,家族公共活动被取消,祭祀等封建迷信活动被禁止,供奉用的宗祠被用作社员开会的场所,民间的迷信活动几乎绝迹。

开会是集体化时期最有特色的也是村民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队里的会几乎天天有,大队、的大会也常常参加。在近现代历史上,农民还从来没有过象集体化时期这样的如此紧密地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管理。集体劳动是集体化时期最重要的公共活动。这种集体化的生产与分工改变了村庄内部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昔日血缘和亲情的伦理关系被生产队里联系更紧密的经济生产共同体所取代。农闲时节,村民被组织起来参加生产队或公社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许多社员还参加了公社、大队组织的各种团体如共青团、民兵连和文艺宣传队等。一次次政治运动破除了农民对祖宗和神灵的敬畏,由原来的对祖先、神灵的共同崇拜转向对领袖的偶像崇拜,村民们在新集体生活状态中找到了新的希望与寄托。

2.3 改革开放以来的村庄公共文化生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民从集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手机、网络等大众传媒在乡村的普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洞村公共文化生活和私往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说市场经济的冲击“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2]”。青壮年劳力包括大量女性纷纷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去追求财富和梦想,他们大多靠苦力赚钱,而以牺牲家庭、健康为代价。他们大多在中年后仍要回到农村生活,但他们即使回到农村也不再珍视农村的土地,不再将婚姻家庭的稳定视为幸福,不再满足于乡村的安宁,不愿参加村庄的公共文化

生活。

2.3.1 集体化时期的公共政治文化生活渐趋消逝,新的村民自治并未成功地取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们又重新获得了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恢复到了祖祖辈辈习惯了的自由的散慢的独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遗憾的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乡村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境界以及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念正在丧失,而被当前以控制自然为特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念所取代。村民们接受了粗糙的、表层的逐利甚至于贪婪的市俗文化,遗失了与自然合二为一、怡然、健康、达观的乡村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现代生活方式中迷失了。

体制被废除后,国家在农村进行了新的制度安排,建立乡镇一级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末端,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进行民主选举组建村民委员会进行乡村自治。“乡政村治”的政治格局反映了我们党实行基层政治民主的良好愿望,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村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偏低、村民选举的形式化、乡镇的干预、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村财力不足、村委会少有作为等诸多因素,目前洞村的村务实际上处于半闲散的状态,村委会并不能有效组织村庄的公共文化生活。

2.3.2 宗族性公共文化生活的悄然复兴但难以成为村民的精神支柱国家权力的退出,村民自治的疲软,正好为宗族性公共文化生活的复兴准备了适宜的土壤。村庄老人们所熟悉而一度受到抑制的传统如修缮宗祠、重修族谱、祭拜祖先和神灵、龙舟比赛、传统提琴戏等重新成为村民们的主要公共文化生活。这些公共文化活动的复兴,使人们好像又恢复到了从前。其实不然,有些活动仪式依旧,但所表达的意义已经有所改变,宗族性公共文化生活作为一种社区记忆已经逐渐淡出村庄,很难成为村民的精神寄托。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核心为礼俗文化。自晚清以来,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根基逐步瓦解。梁漱溟指出,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近代中国百年内忧和外患,中国近百年史是“一部乡村破坏史”。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集体化时期的多次运动和国家权力的植入、市场经济的外来冲击,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中正面的价值和意义被破坏。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完全失去自信,不再是村民们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3]

2.3.3 基督教信仰的一度兴起又悄然衰落由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失去自信,不能有效地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寄托,基督教信仰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度悄然兴起。村中一部分中老年妇女虔诚信奉基督教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她们的思想、行为及丧葬仪式。当村民无法在现实体制内获取权威依附和对公共文化生活的需求时,便很容易转向虚无缥缈的宗教世界寻求安慰。新时期国家对政策的宽松也让基督教的存在与发展有了一定的政治

空间。

2.3.4 日常生活的交往与休闲以家庭为单位,人情渐趋冷漠现在的洞泉村村民,青壮劳力和中青年女性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及其他村民基本上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以家庭为主要依托。村民不再以土地收入作为唯一的生活来源,在办大事时大多以雇佣劳动解决困难,彼此之间的依存度减弱,疏离趋势加强;集体化解体,没有村办集体企业或土地征收,村民的共同利益基础不再;电视等传媒的普及,更为村民的日常生活私性化提供了条件,进而造成了村民关系的疏离和传统人际关系的变异。随着人们之间的联系减少,距离增加,了解渐缺,人情渐为冷漠。

2.3.5 腐朽、庸俗文化死灰复燃村民们的交往圈子缩小了,又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缺乏必要的精神依托,于是,宗教迷信、等落后的文化便死灰复燃,且呈滋长蔓延之势。封建迷信活动盛行,丧葬活动讲排场,拼场面;后代子孙耗费大量钱财修阴宅。最令人忧虑的是近些年来成风,几乎成为村民的一种普遍的消遣方式,渐渐形成一种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已成社会公害。

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开始取代基督教的信仰,特别是十以来,健身舞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时尚。新农村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也随之进入村民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陈劲松.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第3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1 农村中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

在经济开放的当代社会中,农村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材料有以下方面(见表1)。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在这里有很多山区里的农村多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多交通不便。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农村中较富裕的村寨电视基本上普及,然而我们还可以看到,距集镇较近、农民生活较宽裕的村寨,又会出现种种恶习,例如:村民用打麻将、打扑克来的风气很盛;晚上无事可做就到集镇上去喝酒,打架斗殴等现象频频出现。

笔者深入到了社会的最基层的村寨里去体验生活,但看到的却是农村中许多让人忧虑的问题。第一,从农村的经济方面看,农民月收入少,生活穷困。在景谷县的勐堆社和昔俄社,农民为了生活起早贪黑,田地里种的只有水稻、玉米、甘蔗,农民一年四季地劳作,最终粮食还是不能增产,一年的辛苦就换到日常的生活开支,根本谈不上积蓄。第二,从农村的教育方面看,农村中文盲半文盲所占的比重很高。如景谷县的昔俄社,元谋县的三家村,这些居住较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寨,文盲半文盲的人数的比率更高一些,昔俄社的孩子有很多辍学回家,目前昔俄社就有19位孩子在上学的年龄就辍学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第三,从农村的娱乐方面看,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没有休闲的娱乐场所,农民们在农闲时或晚上,除了老人和小孩子在家看电视外,青年男女要不就打麻将、打扑克,要不就到寨里的亲戚朋友家喝酒、闲聊,酒喝高了便出现打架斗殴的。这些社会现象,败坏了家庭风气,影响了社会治安。第四,从农村信息传播方面看,在农村一般信息都很闭塞。现在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有了电视,因此,电视成了农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政策的主要渠道,此外还有广播。但经笔者调查了解到,广播、电视也不够理想。如景谷县昔俄社在2000年就通了电,多数家庭都有了电视,寨里也安上了广播,但后来,广播就闲置着不放了,原因是农民觉得那声音太大、太吵了。而农民只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因此,也无法通过电视了解国家出台的最新的相关政策。第五,从农村的自然环境方面看,农村地区的森林、水土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农民生活比较贫困的地区。如景谷县的昔俄社,森林被大量砍伐,主要是农民为了个人的利益,进行大量“开荒”的结果。这几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略有好转,主要是政府出台一些保护森林的政策。例如:如果退耕还林,政府就补助农民粮食。虽然如此,但离农村自然环境的真正好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列举的这五点只是在当今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较为广泛的现象,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农村农民问题,有待于今后更多的关心农村的人们去了解研究。

2 关于满足农民对健康文化生活需求的建议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着种种问题,在农村社会中表现出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在上述四个村子中即使属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也很缺乏精神文化生活。而在更偏远、更贫困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也就不难想象了。以上问题只有得到合理解决,才能使农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在此提出笔者的意见和建议。

第4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历史翻开了“十一五”新的一页。在党中央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昂号角声中,一幅幅宏伟蓝图展现在亿万人民面前。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春风杨柳,笑语欢歌,龙腾狮舞,人欢马跃。它昭示人们:勤劳、善良、勇敢的当代农民用双手建设家园,比桃花源更为美好的新生活、新风尚将不是遥远的梦想。

然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非全是美好的景象,回响在耳边的也不都是振奋的声音。如今,在一些农村,封建迷信、等陋俗恶习盛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畸型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算命先生生意兴隆,有病专看巫婆神汉。2004年3月,海南省屯昌县某镇中学校长的老婆摔伤后,怀疑有鬼作祟。一个周末晚上,校长组织一伙人,在操场上作法事“驱鬼”。一个穿着破旧道袍、戴道帽的神汉右手食指、中指并列,指天指地,怪叫了几嗓子,其余十余名神汉全都敲着乱七八糟的乐器,纷纷“呜哩哇啦”地大叫起来。接着,神汉们全都放下乐器,口中念念有词,在台上张牙舞爪,趔趔趄趄跳了起来。一个小时后,众神汉来到台下,烧起了纸钱,顿时,整个校园乌烟瘴气。三天后,操场上还满是纸灰,吓得女学生夜晚不敢单独在学校这个精神文明传播园地行走。

这些年,算命、看相、抽签、卜卦、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残渣,被一些人刻意包装后,在农村中大量地出现。这些人往往以“先知先觉”者自居,察颜观色,巧言灵辩,神秘兮兮地向祈求者“泄漏”一些前途、财运、学业、婚姻等方面的“天机”,破解“命相”,指点“迷津”,实则是将他人钱财骗为己有,给社会造成危害,给一些家庭和无辜者带来痛苦。广东省珠江边的杜润琼母子因迷信鬼神,居然按“天机”向井中投毒,致使本村18位村民命丧黄泉。15岁的中学生刘志国被残忍地杀死,而凶手正是他的父亲和姐姐,这一切都是在算命先生的教唆下进行的。

在一些农村,许多农民信神不信医,常常把身体康复的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他们宁肯出钱,将巫婆神汉请到家中“跳大神”、求神赐药,也不相信科学。这些过去偷偷摸摸搞的封建迷信活动,如今一些地方已向公开化发展。宁夏中宁县宁安镇某村一“神婆”从事迷信活动20多年,近年来香火特别“旺盛”,前去“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四五十人,周末和假日常常有一百多人。“神婆”见状,灵机一动,索性让善男信女们“挂号”排队,每个号20元。正常情况下,她每天能收入千元。前来找“神婆”看病问事的人很多,她家门前小车不断。村里无论发生大事小情,人们都要找她算一下;还有镇里、县里的个别领导。由于来的人太多,每当上级领导来时,总要先由村支书走后门挂个“急诊号”。而与“神婆”家的门庭若市相比,不远的村卫生所则显得冷清多了。

一些巫婆神汉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病急乱投医”、“只要能治病,花几个钱不在乎”的心理,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幕幕致人死命的人间悲剧。

立庙烧香磕头祭祖。修坟建墓盲目比攀。2006年1月,河南省舞阳县吴城镇某村一老汉放羊时,在一水沟壁上发现一蛋口粗的鼠洞,有一条60厘米长的灰黄色“土蛇”出入。不久,被一些人传为“黄龙爷”下凡,前来观瞻者络绎不绝。2月12日(正月十五),一些人搭起帐篷,插上黄旗,还请来一伙神汉,在洞旁手舞足蹈,口若悬河。来参拜的人烧香磕头,许下心愿,依次走到捐款箱前,向里投钱,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不等,最少一元。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条什么蛇?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据漯河市动物园负责人梁新星说:这是一条极普通的蛇,学名叫“锦蛇”,俗称“家蛇”或“土蛇”,全国20多个省都有这种蛇。它之所以提前出洞(气温10℃以下冬眠,第二年3月末冬眠结束),与漯河市天气转暖(最高气温16℃)有关。原来,附近几十个村庄都有小庙(当地人称“鸡窝庙”),有的村还不止一个。相信鬼神的善男信女们每逢春节、清明及每月初一、十五和庙会,庙里香烟缭绕。他们故意把土蛇奉若神明,目的是骗取更多香客前来捐款,修建庙宇。许多地方修建了大量迷信建筑。如湖南新宁县已修复土地洞、庙100余处,邵阳县修建的庵堂和土地庙建筑面积也达8000平方米;浙江省农村现有的各类寺观教堂、小庵小庙和香火点1.4万余处;湖北荆门市沙洋区仅汉宜公路沿线的官当、毛李、后港、拾桥4个镇就有小土地庙416个,其中仅31座庙就占地6300平方米,耗资30余万元……

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为死人造墓,攀比成风,就连活人也圈地造坟,大量农耕田成了乱葬岗。现在已是三步一坟,五步一墓,有的坟墓和住宅仅咫尺之遥,致使农户推门见坟,开窗有墓,活人为死人造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肿脸胖子苦果难咽。2005年1月26日,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郑家嫁女的“正日子”。早在22日,郑家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就陆陆续续过来帮忙,人数超过50人。大家在院子里架起了大锅,支上了案板,有的杀鸡,有的切菜,有的做饭,还有打扑克、搓麻将的,也有聊天的,真是人声鼎沸,热热闹闹。结婚那天,郑家一共摆了73桌酒席,老两口为参加婚礼的730人一一敬酒,嗓子喊哑了,眼睛看花了,手腕子累酸了……然而,大操大办欠下的债,让他们有口难言。其实,郑家本来不想请那么多人。可又一想,如果这次不请,以后村里人有事情他家还得出钱。农民种地哪有那么钱往外贴。所以,尽管许多村民接到请柬要皱眉头,但自家有事,还是跑遍全村通知人。据统计,村民们每年花在人情往来上的礼金钱,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人家竟占到了收入的80%以上。

黑龙江省逊克县卫东村是全县最大的村子,每年的红白喜事要有20多场。几年前,村民办红白喜事相互攀比,标准逐年提高。按村里的风俗,红白喜事要吃上3天:头一天,请帮忙操办婚事的人吃;第二天是正日子,请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吃;第三天,婚礼结束后,要对帮忙的人表示答谢,还要吃。一般关系,送礼金50元。有的村民随了份子后,把全家老小都带来一起吃席。村民刘某儿子结婚,光酒席花了一万两千元,可收回来的“份子”还不到一万元。有的农民家底薄,先张罗借钱,再娶媳妇,事后还款也得三五年。村里流传的一串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场面:“吃酒席不客气,头三天就参与;正日子喜洋洋,老婆孩子全家上;塑料袋兜里装,吃完打包作狗粮;办

完喜事钱花光,儿女不管爹还账;穷人家里死不起人,红白一项几年别想翻身。”

现在,农村的红白喜事名目繁多,婚事办“喜酒”,生日办“寿酒”,建房办“封梁酒”,搬新家办“进伙酒”,升学办“状元酒”,小孩周岁办“满月酒”。婚事大操大办,还表现在有的女方要价太高,有的农村时兴“三金”、“一新”,即:金项链、金戒子、金耳环,新房子。一些家庭为了体面,连盖房子,带娶媳妇,总共要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常常是媳妇进门,债务沉沉。

扑克麻将走火入魔。出出进进通宵达旦。2006年1月,安徽某大学学生阿毛回农村老家过春节,恰巧赶上邻居一五岁女孩来串门。阿毛随手抓了一些糖果递给她,拿起笔和纸,在桌上写几个字,想考考她。阿毛连写两个字,女孩都摇头说不认识,当看到“中”字时,竟脱口而出:“红中”。阿毛问:“谁教的?”女孩答:“从麻将桌上学的。”阿毛愕然,无言以对。

时下,农民在闲时利用麻将、扑克等各种方式,消磨时光是很普遍的。2006年1月,广西某大学二年学生蓝某对家乡都安瑶族自治县九渡乡某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全村共有51户,其中有家人长期参加的家庭就有41户,占78.4%。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村子,2005年村民收入在1000元左右,近年来该村风盛行,村民们见面的问候语也由过去的“吃饭了吗?”变成了现在的“赢了吗?”这里的分两类:一类是设在九渡乡街道旁空地上的“大”,参与人数多,赌资数目大,有的一次下注不少于500元;另一类是流动的“小场子”,由县城或乡镇“财力雄厚”的庄家到村屯来摆的场子,他们颇具职业赌徒的风度,来到村里,喊一嗓子:“今天开会了!”参赌人员就心领神会,齐刷刷地聚到一起进行。在上,钱不是钱,就像纸一样。是魔鬼,正常人一旦陷入其中,就会不择手段,挖空心思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一些人赌红了眼时,100元一张的人民币,用尺量着下注,赢家从来不数钱的张数。一些村子里,三四岁的小孩也参赌,而且赌得很熟练。一次,蓝某见过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站在椅子上和别人赌,小孩的父母则兴奋地站在后面给儿子加油助威,引来一群成年人围观。当问及村民走入的心态时,一村民说:“很简单,搏一搏,单车换摩托。”在农村,许多人沉湎于之中,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不少人导致了田地荒芜、家庭凋零、妻离子散。

鬼神搭台经济唱戏,地下宗教活动频繁。某旅游景区花灯展室里面展出的题材全是《聊斋》、《西游记》里的鬼神故事。在“鬼推磨”暗室门口,几个青年男女正隔着铁门,争相向室内案几上的器皿里投掷硬币。“叮当”一阵,不见动静,一青年转身问守候在旁边的小姐:“我分明看见扔进去了,为什么不见‘鬼’出来?”小姐答道:“一定是你看错了。”青年又拿出纸币,换了数元硬币投了进去。投着,投着,忽然红灯一亮,一声怪叫,花灯里隐隐出现一个青面獠牙的“鬼”来,伸展手臂作了几次机械动作,前面的磨盘便快速地旋转了起来……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如今,在全国这样的景点并不新鲜。丰都“鬼城”行动较早,这里的“阴曹地府”令人毛骨悚然,令游人“大开眼界”拍案叫绝,在尝到甜头后,如今仅四川省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这类鬼神洞府便已超10处之多,丰都县正斥资2.3亿元,对鬼城进行全面包装。2007年8月鬼节以后,丰都玉皇大帝的写意雕像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阎罗王”;江苏无锡市也不甘落后,前不久已花巨资在地下修建了一座维妙维肖的“十八层地狱”;河北秦皇岛市则后来居上,近几年专建神怪洞府就已花5900万元之巨……目前,在全国1000多处大型仿古景点中,不仅70%以上或多或少带有迷信色彩,而且近30%属于主体迷信建筑。既然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相信世上有鬼神、有天堂、地狱,“白色”服务消费当然随之也就兴旺起来。如今走进一些乡村,花圈店、棺材铺、寿衣店、墓碑场、冥品商店、喇叭乐队样样俱全,而且消费规格越来越高,迷信色彩也越来越浓。据统计,我国各地香火制造业一年的总产值已超过200亿人民币。

农村封建迷信产生的根源

在农村为什么文明与愚昧、科学与迷信、健康与低俗、美丽与丑陋如此近距离地交织在一起,各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社会现象在一些农村死灰复燃,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是:

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深刻影响。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影响很大。作为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封建迷信思想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根基,自然界中有一些尚待科学探索和解释的现象,鬼神之说往往容易给出极具欺骗性的解释,有时会超过科学的影响,容易被一些人接受。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自给自足、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使他们思想较为闭塞、保守,容易产生短视、狭隘、自私的思想。近年来,一些农民因病因残而致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求助无门,只有相信天命,求签问卦,请神拜佛,以求逢凶化吉,消灾祛病,遇难呈祥。

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中相当一些干部只重视经济工作,而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和农村文化建设,则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写在白纸上,念在口头上,印在文件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农村文化活动单一,文化投入不够,文化设施缺乏。很多乡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影剧院,现在都已挪作仓库、商店,下乡电影队也取消了,部分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老年活动室成了打麻将、打扑克的场所。大多数农民只能自娱自乐,“白天打牌晚上打啵,从事健康活动的没几个”。城市的市民有酒吧、歌厅、图书馆、电影院、健身房、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而农民物质生活虽然得到很大改善,但精神世界空虚,无法得到充实,必然会被封建迷信、宗教等活动占领。

农村经济比较困难。村里搞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花钱,村里如果有钱什么活动都可以开展。而现在不少村本来就负债累累,村民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上级政府也没有安排这笔经费,根本没有办法开展这项活动。湖南省浏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谭力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搞上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来就是相辅相承的。”这话不无道理。

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13.47%,小学程度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36.62%。由于农民的文化水

平整体较低,素质、生活目标与价值取向相对低下,对于一些是非曲直缺乏科学的判断,生活中出现不文明现象是很自然的。

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亿万农民的福音,是亿万农民的期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文明”的总体要求。它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应进行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要大力宣传。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主要内容,拓展和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内涵。通过开展文明村镇竞赛活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形式,结合村民建房、老人赡养、子女教育、邻里互助、婚丧节俭、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内容,让群众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宣传形式上,也可多种多样。如通过开展“十星文明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评比活动,开展树立乡风文明“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活动,给乡风文明的公民建立“公德榜”,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乡镇目标考核内容等形式,在农村营造树立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的良好社会氛围。

思考之二:要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映经济。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的树立,本质上属于政治建设内容。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存在于农村的一些落后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了改变的经济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就会逐渐打破原来闭塞局限的生活现状,逐渐摆脱原来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渐向文明、健康的新风尚转变。所以说,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还是农村经济建设。今年党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决定从今年起对农民免收农业税,无疑会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抓住目前发展农业的大好时机,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扎扎实实抓好农业生产发展。

思考之三:要加大经济投入。要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从而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需要国家加大经济投入。各级政府应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并将其纳入城镇建设统一规划。通过建立乡图书馆、文化站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开辟农村文化活动的阵地,为农民积极搭建开展健康文化生活的平台。

思考之四:政府要积极引导。一是引导群众和文艺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的时间,尽量发掘地方文化资源。2006年春节,湖南省长沙市“五下乡”活动在白箬铺镇举行,四面八方的上万农民蜂拥而至,看歌舞、问政策、求技术、找信息……农民群众对城里送来精神大餐的欢迎渴望之情可见一斑。政府应通过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队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送电影到农村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引导农民逐渐改变原来一有机会就去打牌的不良生活方式,吸引农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健康的娱乐活动上来。二是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要研究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引导社会各种力量投入文化事业发展。通过建立多渠道、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发展机制,不断改善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不断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三是加快农村医疗制度改革,培养素质较高的村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第5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农村学校 语文资源 语文教学

生活是一切素材的来源,是语文运用的广大空间。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最高境界。

目前,教育专家、学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特别是农村学生,处于农村的大自然课堂,却过分依赖语文课本,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学生或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化的语文知识,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教学资源的不丰富,还导致学生缺乏沟通,协作精神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农村语文教学的场所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布告栏,甚至学生的家庭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场所。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怎样才能通过农村生活资源,让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联系农村学校生活的广阔性,体会语文的丰富内涵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这些富有童趣的语文学习把孩子带进了无拘无束的游戏乐园、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的乐园。

充分开发并利用语文教材资源,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更好地让农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用意,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教材编排有一定原则及编组规律,加上我国地区气候、季节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因而不可能照顾各地区教学。因此各学科教学都应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才能把孩子带进了无拘无束的游戏乐园、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的乐园。

二、开发利用农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目标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课题的研究,对我们深入研究进一步倡导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生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语文学习的天地。

农村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民俗活动,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历史传统、人情风貌、文化习俗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语文素养,农村还可以从“农业生产”“生活经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出发,联系身边人、事、景、物写读后感,观后感,现实性观察日记,与调查笔记,写游记,写乡村的变化,写畅想乡村的未来等。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语文知识。

三、联系农村家庭生活的真情性,体验语文学习的情感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家庭中的朴素的课程资源,抓住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家庭文艺生活,家庭读书活动,家庭生活演绎,这些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活动,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语文知识。认识汉字,积累成语……不但学生的积极性高昂,而且家长也是倍加赞许。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让学生收集社会热点在我们农村问题上的反映,构建和谐社会等语文实践活动也就爱能够进一步加强,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大家庭和自己美好小家园的学习目标。

四、利用地方名人资源拓展语文学习,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性

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咱们的农村名人资源也非常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着勤劳的农村学生奋发向上的读书热情。有童第周、沙孟海等名人。童第周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沙孟海为著名书法家,沙文汉为浙江省第一任省长,沙文求为革命烈士。语文地方性社会实践活动也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语文课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习本地历史名人的事迹,对于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农村教师应当努力使农村学校更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尽量挖掘与农村生活的联系,积极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并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潜力、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造激情,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质,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性任务,让我们的农村学生也能得到真正发展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一、农村青少年教育关爱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农村青少年教育关爱工作作为改善和保障教育民生、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积极落实政府责任,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村青少年教育关爱方面,我市通过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对全市5600多名在市内市外就读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了全部资助,使其生活无忧。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方面,除对其中的贫困留守儿童进行教育资助外,我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动了一大批社会组织,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实施全员帮扶。一是积极落实政府责任。2011年市委、市政府就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陕西率先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从2014年起,市财政每年又列支60万元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专项资金,为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建立了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二是大力实施结对帮扶。实施了千名教师帮扶千名留守儿童行动,开展“四个一”帮扶,即每天检查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进行一次谈心交流、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管理。同时,通过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定期为留守儿童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心理疏导,促其身心健康成长。三是发动社会组织关爱。由市妇联负责,在全市招募了100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手牵手,进行亲情关怀。同时广泛发动123、众帮等公益协会,发动银行、超市及厂矿企业等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农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面临问题

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关爱下,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有了可靠保障,他们再也不必为生活而担忧。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部分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却出现了精神贫困的问题。

一是父母亲情缺失,心理和性格不健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始终替代不了父母的关心。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许多留守儿童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和父母团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没有父母陪伴的青少年生活是不完整的,极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自卑,使他们在学习和交往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不自信或者孤僻的性格特征。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无论社会怎样关怀、老师怎样关心,其始终不能融入社会。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精神文化生活不健康。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责任直接抛给祖父母。大部分祖父母由于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其平时变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过于纵容或矫正不力,导致其在家中缺乏应有或科学的教育,因此使其极易沾染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极易被一些社会负面能量浸染,从而滋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三是缺少适合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

 不少行政村公共文化设施少,缺少体育健身器材,缺少活动场馆,缺少健康有益的活动形式,放假后,学生没有地方去,更没有地方玩。

对于加强和改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加强和改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个大课题,意义重大,涉及到几亿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一)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

 地方政府包括县镇村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加强指导,加强规划,加快实施。

(二)打破家校之间的壁垒,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齐抓共管。

 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充裕,如果学校和政府不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是在空虚无聊中度过,浪费了宝贵时间。因此,我建议由乡镇组织,行政村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余活动计划。比如,开展家长培训班,由学校安排人员场地,对村民进行培训,让他们担负起假期监管孩子的义务,向他们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成立若干义务辅导小组,每个自然村安排一个辅导小组,有老师和有文化的家长参加。每个村要有一个容纳30人左右的阅览室,图书和杂志要在1000册左右,不仅向学生开放,还向村民开放。

(三)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建设美丽乡村,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村民强,则学生强,村民素质不高,也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目前在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慢慢消失,红色文化,正能量文化很少,不少村民主要娱乐方式是打牌、看电视,看戏的也少了,何况除非庙会几天有唱戏的,平时村里是没有演戏的。年轻的村民是玩手机,有高雅兴趣爱好的几乎没有,以前还有下棋插码的,现在大都是低头族。也有村民的,因此,从整体上看,农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苍白乏味的,又怎么能够引导好青少年呢?农村的环境卫生也不容乐观,脏乱差还存在,所以,怎样引导培养村民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爱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大投入,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中心。

一个行政村起码有一个篮球场,几个乒乓球台,阅览室,室,图书室,放映室等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平时对村民开放,假期对学生开放。

(五)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青少年假期活动组织。

  特别是寒暑假时间较长,如果没有人管理,学生在家基本上贪吃贪睡贪手机,伤害了眼睛,伤害了身体,伤害了灵魂。如果发动村民,让一些有境界有方法有特长的村民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就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如组织学生清扫农村卫生,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培养劳动观念;组织学生参加较轻的农业劳动,学习农业知识;比如开展民俗文化讲座,向青少年传授传统文化;开展体育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开展收看优秀影片活动,比如收看一些爱国主义影片等。开展关心老人活动,对敬老院或孤寡老人组织学生关心他们。其实,现在农村有不少有爱心有文化的人,只要把他们组织起来,为青少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仅帮助了青少年,也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六)切实关心爱护留守儿童,辍学儿童和轻微违纪儿童。

对这些学生,行政村和学校要联手担负起责任。这些孩子的最大问题是缺少关爱,缺少健康向上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可以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和有爱心的村民成立帮扶小组,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道德实践活动,组织他们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辅导功课,真心关爱他们的生活困难,多和他们谈心交朋友,这些孩子引导好都会健康成长。

(七)学校要在假期组织有特长的老师开展兴趣活动。

寒暑假时间比较长,学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场馆设施,假期应该合理安排,对学生和家长开放,多开展一些兴趣活动和义务补差补缺教学活动。这项经费应该由政府补助。

第7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生活

本次调查点位于新疆察布查尔县堆齐牛录乡堆齐牛录村,位于县城西部阶地平原区,乡驻地距离县城23千米。东与察布查尔托博种羊场毗邻,西与爱新舍里镇接壤,南隔乌孙山与昭苏县接界,北傍伊犁河与霍城县相望。有汉、锡伯、哈萨克、维吾尔、回、东乡等民族,于2012年10月23日至10月29日调研。

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在乡村开展了“东风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活动”等活动,“东风工程”于2007年1月启动,是由中央和新疆地方财政专项拨款,每年按计划出版一定数量适合新疆农牧区读者阅读的出版社,是专项的惠民工程,旨在解决“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在本村建立的农家书屋,占地20平方米,总计有图书3000册,书的种类分为农业类、医学类、综合性图书、文学类、廉政文化类、历史类等图书。图书由专门的东风工程送下来的,再由县里的新华书店通知领书,新华书店派送什么书,村委就领什么,对此访谈中了解到如果村里需要哪方面的书是可以上报的,但是本村没有提过。结束登记从2009年开始直到现在,登记簿中多数借的是关于身体保健和文学方面的书籍。80%的人愿意在农闲的时候去农家书屋看书,读报。但是在访谈材料中了解多数读书读报的地点是在家里或工作单位,30%的人表示看过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书,其中看过书的人的62%认为这些书籍对自己的农业生产有帮助。农家书屋在实现其作用的过程还差一段距离,没有充分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看书为主体的村民。如何引导村民能够看书并且看好书,将成为农村文化生活今后的方向之一。

访谈中来了解到,堆齐牛录乡每年有电影一年120场的电影任务,县上有电影队,电影任务分配到各个乡镇场。这样本村每年有20场电影,电影队今年放电影情况的不太好。原因一:电影放映每次都是老电影,比如:地道战,在访谈中年轻人表示对此类电影不感兴趣,认为每次放映的只有那几部;原因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打开电视看电影,每次来看电影的人有50人左右,村委会发动大家起来看电影。电影队的人数不够,不能来,村委会没有放电影的机器。这一系列的原因让电影放映的成果不够理想。村民对于未来娱乐生活充满着期待有98%的人希望在自己的村子里看戏,看文艺演出或电影。

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长时间的推进和不断的完善,调查中问到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大文化设施建设(78%),发展农村特色文化(54%),增加政府经费投入(52%),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2%),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36%)。在访谈中加大文化建设中在本村体现较为明显,今年本村兴建了汗都春文化传习所,这也将成为本村的文化活动室,覆盖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传习所是由国家投入450万的三层建筑。在本次调查中,村民都提及新建的传习所,对它的期望很高,希望在传习所建成后能够开展更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村干部也表示在传习所建成后动员更多的村民参加到活动中。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是本村大力发展的项目,围绕打造“汗都春”文化艺术之乡的目标,全面加强了对汗都春的保护与传承。一是组织优秀民间艺人成立业余汗都春演出队和乐队;二是抢救,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本村共有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0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三是通过举办汗都春大赛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广播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

关于农村文化生活的几点思考:

1、多样的文化生活开展的力度需要持续加强

文化娱乐生活单一,在农村场地和设施等限制,导致在开展活动时单一,都是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在开展的歌舞表演的时候,参与表演的人数和人员几乎是固定的。文化要发展,必须让不同的形式共同发展。在调查中,村民对于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和政府组织的文化演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村民在生活中自然会根据时代和自身文化生活的需要加以新的创造,可以使它具有时空的穿透性,可以起到满足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作用。让农民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2、对于文化生活的经费需要加大投入

对于资金的短缺是本次调查反映的最多的问题,本次的调查点县里没有任何经费,举办各项活动都要村民平摊的情况很多,应当在经费预算方面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分拨不同的经费,没有针对农村文化生活的经费让村委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第8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城镇为4631万人,乡村为993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镇为3102万人,乡村为666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1.69%,乡村为14.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为7.8%,乡村为10.06%;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35%,乡村为1.8%。这说明与城镇相比,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更高,高龄化程度更严重。

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前中国农村老龄化压力下养老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问题更加不容乐观。乡镇部门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在为本地区老年人生活考虑的同时,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的综合考量。良好的养老惠及政策,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趋于平稳,又能够为当地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安稳的后方。在此种情况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目光投向老龄化压力下的老年人物质生活改善方面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容易被忽视。

文章正是基于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脱节现象严重。虽然现在外界对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关注度逐渐升高,但政府及各有关组织的实际措施依旧贫乏。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深入了解,总结得到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需求聚焦所在,对其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方案,期望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参考资料。

二、关键概念说明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一般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居家养老主要是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较小的范围:“三无”老人等,其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一些地方鼓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对此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二)精神文化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人=思维着的精神”,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根本需求。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指提出,一个健康的、幸福的和成功的老龄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积极的老年文化的发展和支持。精神空虚为部分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尤其在农村地区,处于老年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文盲率偏高,进入老龄后,基本无事可做。尤其以农村空巢现象突出,精神生活更为匮乏,宗教迷信因之盛行开来。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亟需正确的引导,并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性。老年人自身也应清醒认识到自身能力和不足,扬长避短,热情拥抱社会,化老龄压力为社会再发展的新动力。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访谈的20位老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他们基本上在健康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高位病症的隐患,而且基本上都是以独居为主,十分缺乏子女的关怀和照顾。但即便这样,他们不愿意住进养老院中享受专业的照护。我们可以看到被访老人基本处于独立生活状态,在经济上也较为宽松,可以过上一个舒适的晚年,而且即便是有较多子女的家庭老人也已自己生活为主。而且老人本身健康状况都存在令人担忧的方面,需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人数较多。

(二)老年人自我生活评价

老人普遍表示虽然缺少了子女的陪伴,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进步,他们的晚年生活基本上是可以达到衣食无忧的。所以,除了对于子女因工作忙碌而无法抽空回家看望老人略有微词外,老人对自己现今能过上的安稳生活,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

相比于另外长时间单独生活的老人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不愿交流,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的健康状况也更为良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尤其是精神心理状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独居老人基本上都属于单身、失独或子女长时间未回过家甚至在较远地区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中。再加上子女工作忙碌的原因,老人甚至会长达数月与子女间断联系。这种长期的寂寞环境与不被关心的失落感都造成了这些老人逐渐形成的自我消沉意识,缺乏融入周身环境的积极性。

(三)老年人内心向往和真实愿望

对于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文化生活项目措施以及对自我发展实现的要求方面进行问谈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在镇政府的主引下,各村庄都相继建立起了与城镇相契合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各类配套的健身设施。硬件的发展实际达到了一个高度齐全的水平。各个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村庄文化娱乐活动承载体,近年来也有计划举办了系列教育宣传娱乐活动。对外文化引进有力度又有效度。教育宣传类活动更是让老人们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淘汰,有能力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这带给了他们极大地鼓励,帮助提高了他们对于社会文化的汲取,保持了一个健康先进的思想观念。

四、存在问题

农村老年人往往局限于封建迷信思想,他们注重为儿女考虑,习惯于为家庭延续状况感到忧心。在他们的思想中,自我需求始终不是最重要的一端。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老龄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养老保障举措的施行力度日渐增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更为优质的保障,但是对于精神赡养这一方面,政府政策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社会组织为之付出的努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改善还存在着巨大的弥补空间。

在生活中能够实现的程度往往止步于物质生活的改善,而精神文化的严重脱轨似乎已经成为了难以改变的现状。人力物力的贫乏,农村居民养老观念的一时难以转变,乡镇政府的实践经验累积不足等因素都使得一系列养老服务建设的滞后。在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力量很难自然的融入到养老体制建设中,甚至很多社会组织无处安放。这些都成为一整个体系共同作用影响着农村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只有综合考量各方面利弊轻重,整合有效力量,共同推进农村老年人精神养老,才能真正活跃老龄社会力量,转变社会发展中的老龄化压力成为社会进步的再生能量。

五、对策与建议

前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亟待调整与改善。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情感依赖显而易见,而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方面则是老年人自我意识不够强烈,他们在晚年几乎更加轻怠慢自我的生活质量,一心为子女的想法长期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一因素不仅使政府工作开展缓慢,更使得各方面措施施行受阻,力量介入困难。而且,农村老年人尤其重视安居故乡,搬离农村与子女生活在城镇中并不是其诉求所在。因此,文章不想重提已经被论述过多次的政府举措、社会力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此,本文希望可以将本次调查后所得体悟,并参照日本养老方式,给出参考建议。

在日本,他们鼓励老年人以自我管理的方式加入养老管理行列。积极投身完善法律政策,推动养老方式的渐进式改革,日本政府通过此种方式,逐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归属感。

文章借此提出如下建议:在着力推进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各有关组织部门亦可以适度的考虑启用老年人群众的行政组织能力者进入到养老管理体系的管理中。这不仅能够在实际中帮助老年人寻回社会价值和归属感,更好的保持与社会的并行发展状态,另一方面,社会的需要感也可以减轻其对子女的观念,在精神上找到依靠,促进老年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目前农村中的组织管理群体基本以中青年管理为主,老年人的组织参与少,活动的开展与举办,老年人也经常是盲目的被推着走,不能够从老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致使老人实际参与热度不高,自然其目的达成度也低。

同时志愿活动或者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组织活动都应该更好的统筹协调老年人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发展服务计划目标。通过衡量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情感关系,健康状况,能力水平等要素,合理安排服务内容,小而精的开展有关活动,更好的照顾到每一位老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不过分量求的实现,逐渐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蔡茜,向华丽.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1).

[2] 李成龙.从精神文明建设看老年人精神文化诉求现状及解决[J].青春岁月,2012(10).

[3] 李建平,周绍斌.浙江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

第9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甚至滑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硬指标”、文化“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农村文化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地方甚至瘫痪。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难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偏远贫困自然村,农村文化土壤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不到位。农民群众没有场所可以开展文化活动,没有文化活动可以休闲参与,缺少获知信息的平台,他们的精神生活显得十分匮乏。物质生活的丰富亟须精神生活的跟进。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引,某些农村也成了、迷信等不良陋习的温床,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污染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培育农村文化土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依然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多地区的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怎样让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如何使农村这片文化荒漠尽快向文化绿洲转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首先要认识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时俱进、适合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科学的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2.加大投入,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毋庸置疑,政府保证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的投入机制,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厦门市在“十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区、镇、村也相继规划、兴建、启用了一批功能全、设施强的文化设施。厦门市体育局投入引导资金200万元,在全市农村实施了“村村篮球场计划”,新建篮球场96个。湖里区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区文化活动中心及6幢镇、村级文化中心大楼,10座老人俱乐部,40个篮球场。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农村文化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和稳定、充实这支队伍。乡镇要建立健全的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文化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协管员(文化义工)队伍。另外,还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如厦门市建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位农村文化协管员,制定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厦门市文化馆专门下基层举办农村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证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

4.文化部门下乡“种文化”,培育农村文化生长点

每年新年前后,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热潮不断。送演出、送电影、送书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为使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应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农村的文化活动应由农民唱主角,应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把农村本土艺术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永葆活力。要充分发挥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本土艺术家”的积极性,这些活跃在农村民间的文艺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修养直接来源于农村,在地缘上和情感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培养和激励“本土艺术家”,不仅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让民间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活跃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厦门市同安区有一批地地道道的农民,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同安区文化馆美术干部经常下乡对他们进行辅导,培育出梁金城、柯朝汀、王其仁等一大批农民画家,同安区也因此而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同安农民画不仅培育了农村文艺骨干,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同时丰富了农村文化内涵。

培育农村文艺队伍。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需要上面送文化下乡,更需求培育农村本土的文艺队伍。如厦门市文化馆每年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虽然起到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但没有根本解决农村艺术活力与生机问题。从今年开始,侧重对贫困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进行扶持以及对文艺骨干的培养,激发农民群众的艺术天赋和潜力,提高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在“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中,采取了与当地农民联合演出的形式进行,演出以当地农民准备的节目为主,文化馆派人进行指导并组织示范节目参演,提高当地农民的艺术水平。又如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的农民喜爱民间舞蹈,厦门市文化馆舞蹈干部下农村对当地农民进行舞蹈培训,帮助他们组建拍胸舞表演队伍。文化馆还拿出资金为表演队制作音乐、服装、道具,使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民俗表演队伍扎根在农村,活跃在农村,在农村土壤里发展壮大。

开展文化艺术扶贫。各种文化扶贫活动对于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果能把文化扶贫工作与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更有益于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如福建省艺术馆倡导开展“艺术扶贫实施工程”,厦门市文化馆作为“艺术扶贫实施单位”,将“艺术扶贫实施工程”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到偏远农村对贫困学校师生和普通农民进行艺术培训:派出专业老师到钟宅村小学进行音乐、舞蹈培训;到前场村进行曲艺艺术指导;对翔安区新圩镇民俗表演队、农民管乐队、新圩中心学区的音乐、舞蹈老师及学生进行辅导培训;帮助组建农村民俗表演、曲艺表演等队伍,为农村培训了一批批文艺骨干,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5.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开展农村特色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运用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以下两点:一是继承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艺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人、影响人、塑造人,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是用先进的文化破除人们生活中残存的封建文化和陈规陋习,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强先进文化在农民生活中的渗透力。

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活动才有凝聚农民的吸引力。通过文艺调演、文艺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把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如第三届厦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农民歌手大奖赛”,在全市农村掀起“村村有歌声”的热潮。厦门市海沧区举办“温馨海沧”农民唱好歌活动,参赛歌手都是自愿报名的农民,歌手赛在全区15个行政村(居)轮流举行,走遍全区各个村落,所到之处深受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前所未有。由此可见,这种活动对接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给农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使农民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提高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先进文化“常驻”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