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社会新闻论文精选(九篇)

社会新闻论文

第1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可见,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2008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

无疑,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运作中,要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一、民生新闻报道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在当前有关民生新闻的讨论中,主要存在着“合一说”“平民说”和“群众说”三种说法。这些说法,均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其本质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释,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并没有全面准确地概括好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朱寿桐等人从民生新闻关注的对象、反映的内容、采取的视角和表现的价值理念出发,将其定义为:“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生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民生新闻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闻样态。作为新闻,它必须遵循党和政府对于一般新闻的原则要求,体现新闻的党性原则;同时,它又要突出民生,反映民声,表达民心,体现出它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显著特色。民生新闻的这种“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基本定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一直强调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民生价值,无论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同志提出的“三为”方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无论是新闻业界里贯彻执行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还是今天社会里强调落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明显地透现出了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我们的新闻业,尤其是公家的新闻媒体,更应该注重民生新闻报道,体现出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深蕴时代内涵的民生新闻报道,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今日各家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民生新闻来看,从新闻传播这一特定的行业角度,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政府的这一根本宗旨。

二、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这类适宜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要自觉担负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比较常见的如干群之间的矛盾、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个体企业主与打工者的矛盾等等。尽管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不及时化解,把这些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出现严重的后果,影响安定团结、影响社会和谐。所以,新闻媒体要利用民生新闻报道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宣传鼓动和舆论导向的重大作用。

1.利用民生新闻报道,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由于一些人法律意识薄弱,受利益驱动,见利忘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受到伤害的群众心中不平,强烈不满。如果不及时使矛盾解决,极少数人就有可能一时想不通而走向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新闻媒体得知此类新闻线索或得到他们的“投诉”后,及时利用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有关部门配合,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那就可避免矛盾激化,不至于出现不和谐因素。如《燕赵都市报》接到群众“一打工妹被个体老板剃了阴阳头遭到人身侮辱”的投诉后,将个体老板的不法恶行予以曝光,执法部门对恶老板予以惩处,为打工妹伸张了正义,并对打工妹进行了妥善安置,避免了不良后果。又如他们接到群众投诉,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成功解救了被困在外地的受传销所骗的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也就理顺了情绪。这样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像一些群众受骗受欺,把一些心中的不映到新闻媒体,该媒体组织派人调查核实,将事实真相予以公布,批评了不良行为,也让这些群众出了口怨气,得到了宣泄,心理上得到了安慰,便可以化解许多矛盾。

2.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消除群众的各种疑惑。喻国明教授把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解气”的时期,90年代是“解闷”的时期,进入2l世纪是“解惑”的时期。改革开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也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在一些很是特殊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譬如政策的调整或新规定的制定),由于一时不理解,或从局部利益出发,产生了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理顺这些群众的情绪,就会影响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发挥民生新闻报道联系群众的优势,针对群众的不满情绪,多做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了解新的政策调整、采用新规定的意义,解除群众的疑虑,消除群众的困惑,使群众心平气和。

如国家“房改政策”“医保政策”的颁行,新闻媒体就宜用大量篇幅进行宣传,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群众心里清楚了,疑虑消除了,就会转向支持和配合。又如城市整容,必然使马路边上的摊贩产生怨言,新闻媒体要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新闻媒体也要为群众开辟“来电来信”“百姓心里话”等栏目,让群众有反映意见、抒发心声的地方,这也是理顺群众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所做出的民生新闻报道,应从民生角度悉心解读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民众思考、行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从民生的角度诠释“国计”,关注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状态,更好地服务大众。

3.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广大群众对腐败现象,社会不良风气、坏人坏事极为不满。新闻媒体要与纪检、监察、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揭露消极腐败现象,揭露坏人坏事,使腐败分子、坏人恶人受到惩处,让群众拍手称快。群众消了气,去掉了堵心的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社会矛盾时,新闻媒体既应重视主要矛盾,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看似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细小纠纷,但总有人有“不平”、有痛楚,因而应让群众有苦有处诉,问题有人揭,困难有人帮,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一家小店与周围住户因“采光”产生了矛盾,投诉到报社,如果不管,最后可能闹到打架斗殴或到法院打官司。报纸干预了,批评小店不应影响住户采光,结果小店进行改建,把矛盾解决了,小店主和周围住户双方也就相安无事了。现在许多为难事、不平事、不顺心的事,就是因为没人问、没人管,所以群众才产生一些误解,甚至还会产生比之以前还要激烈的矛盾心理,从而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如今,许多新闻媒体都设立了“新闻热线”“全天候”地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群众把新闻媒体当成他们倾吐心声、抱怨不平、寻求公平、讨回公道的地方。这就说明了新闻媒体采写的民生新闻报道确实有一定化解矛盾的威力,也说明了新闻媒体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为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肯定,获得了群众的信赖。

当然,任何新闻媒体在利用民生新闻报道为大众服务时,都要注意策略、把握时机。一是要加强社会性合作。记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在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须由执法部门配合,最终才能解决。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现象,新闻媒体要慎重行事,不能盲目干预,轻易表态,以防事态扩大,干扰大局。因为有的矛盾需要内部解决,有的矛盾解决需要时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匆忙行事。三是正确对待群众。如群众上访、请愿等,记者不要盲目参与,否则会火上浇油,帮倒忙,给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四是解决矛盾要有始有终。对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做解释报道,或请有关部门对群众有所答复,不要有头无尾,不要让切盼很快解决问题的群众大失所望。

三、对于民生新闻报道之重点的确定

民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态性表征,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现在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已不是单纯的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关系更加密切的现象,涉及到接受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相当突出的社会生活层面。这些关乎社会民生的话题给新闻媒体开展民生新闻报道提供了新闻线索和丰富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根据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1.重视教育报道。“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大计。教育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如报道教育结构优化的问题、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及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问题、公平教育、教育收费、助困体系建设等问题。

2.重视就业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耕者有其田”,才能饥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就业是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实施的积极就业及自主创业政策等。如大力报道高校毕业生、退役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择业、就业、自主创业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农民工的善待政策、国家对困难群众的援助措施等实际情况。

3.视收入分配报道。“收入分配是民生的源泉”。收入分配是人民群众休养生息最为直接的物质来源。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体现社会正义、公平合理,人民才算真正当家作主,改革发展成果才算让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奔小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那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弱势群体难免会有消极情绪和挫败感,他们会怀疑我们的政策、制度和措施,质疑我们行进的路向、目标和前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各地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宣传各地所做出的缩小收入差距的种种努力,以消除人民群众内心的积怨。

4.重视社会保障报道。“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所做的关于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宣传已在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实际情况,使大家对生产生活有安全感,体会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由此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感到一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安全感。如大力报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残疾人事业、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内容。

5.重视医疗卫生报道。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事关千家万户。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城市和农村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如大力报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突发性或流行性病害预防等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检测、咨询服务等情况。

6.重视社会管理报道。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管理状况。如报道制度、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整治城乡社会治安秩序、限制特殊时段的粮油食品价格等活动。

总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依据,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做好、做快民生新闻报道的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10月25日。

2.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2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1新闻传播激发公众参与政治的冲动

社会管理是公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闻传播中,各项新闻、报道纷纷传入公众耳中,这种情况导致传统的话语体系成为单向发展,新闻传播在公众面前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国家方针到百姓民生,从政府主导到替民决策,民众在新闻传播的影响中听从指挥。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公众成为平等的个体,他们能够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中,也可以发表相关的意见与建议,不再受身份、地位以及种族的影响。现如今,新闻传播所涉及诸多话题,包括民生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在打破原有语序秩序的基础上,新媒体将公众参与的门槛降低,使公众对其参与其中。每一位公民手中都握有一把麦克风,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心声。新闻传播具有开放性,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新闻传播开辟新的公共话语权

伴随着社会对新闻媒体的重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得到良好发展,人们利用新闻传播的开放性以及独特性,打破原有的公共话语空间,打造新型交流平台,使受众在此进行交流与讨论。该类现象不带有官方意志的争辩,更多的是公众自己的想法、专家权威的解释以及新闻当事人的说辞等。

3新闻传播增强了社会联络的广泛性

在新闻传播的影响中,人们逐渐从虚拟世界走向联合,人们的交流更加自由,能够将自己内心的需求以及想法进行表达。比如,在公众比较感兴趣的事件中,各种观念会随之而来,人们利用网络、微博、博客等参与其中,将事件进行陈述,将情感进行交流,在就事论事的原则中对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与问题进行揭露。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公众逐渐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组织力量,从新闻事件角度出发,由此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管理的进步与创新。

二、社会管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

1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养过低

从现代管理者的角度而言,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养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种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者,在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还要担当起管理的主要角色,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朝着更高目标发展与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者的素质过低,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不仅对信息传播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产生阻碍,并且也出现各种拜金、失真报道以及社会责任心不强的现象。该类问题的存在,足以说明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新闻传播者管理主体意识薄弱

新闻传播管理主体意识薄弱是阻碍社会管理功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方面,新闻传播者在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时候,常常抱有顾虑,担心报道的事件过于敏感等,因此,部分新闻传播者常常抱有消极的态度以及不满的情绪进行事件报道,进而影响社会管理功能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报道的时候过于追求商业价值。部分新闻单位在对商业价值进行追求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侵犯新闻传播的管理权,从而导致新闻传播视域下社会管理功能发展缓慢。

三、新闻传播视域下社会管理功能的发展措施

1增强新闻管理与新闻自律

加强新闻管理新闻传播与社会管理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两者在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中发展进步。要想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加强新闻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将新闻传播的自主性与管理性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将权利与义务进行结合,在保障的基础上进行约束,促进新闻传播视域下社会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改善新闻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功能下的新闻传播产业,本身需具备良好的管理体制。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受到的约束较多,无法保证新闻传播视域下社会管理的功能。因此,改善新闻管理体制,将新闻传播与社会管理进行结合,在促进其中一方市场化运行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另一方的良好运行,能够是新闻传播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将社会管理功能充分展现。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预警机制。在新闻传播的信息中,利用新媒体对事件背后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这些问题代表了一种社会情绪以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严重者则会涉及资源配置、城乡结合以及公民参与等。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制定预警信号,在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中,将潜在的风险类型以及风险等级进行划分。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新闻传播事件对社会风险进行评估,在采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化解社会矛盾。

其次,要建立新闻事件异常信息回应机制。新闻传播是人们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主要工具,与此同时,各种舆情信息也会出现,比如公众的紧急诉求,新闻事件的真假等,因此,有关部门需要设立相应的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在遇到异常情况的时候,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再次,建立善后处理机制,一般情况下,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性强,并且可能不是与自身利益相关,在对公共事件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通过网络、电视进行,将事件的具体形态、发展的主要过程进行总结,并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对其进行追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受众,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避免相同事件的再次产生。

2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首先,将社会管理与新闻传播进行结合,积极开辟新的发展平台。比如,各级政府可以利用新媒体,将新媒介中的功能与工作内容整合,利用新媒介添加视频、音频等。并且在新媒介的利用下,对新闻传播事件进行关注,进而服务民众、舆论引导、宣传推广等。除此之外,可利用新闻传播的影响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改革社会管理模式,倾听民众呼声,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使民众参与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3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第4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视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闻舆论下的社会安定

视觉是接受事物的首要条件――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有95%来自视觉(维基百科全书),视觉艺术正是通过直观的艺术形象来寻求和表达视觉上的美好形式。视觉艺术的传播力时刻关注社会责任和道德风尚在社会意义上的视觉媒体效应: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传播等视觉新闻方式,如新闻图片、新闻题图、新闻图示、新闻漫画等作用,①来影响公众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判断及态度倾向。新闻舆论的监督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是以报道评价、新闻批评等形式对事件产生弘扬和制约的作用。视觉艺术的社会传播力依赖艺术批评来开展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②它与新闻舆论监督一样,都推崇正面化宣传的社会积极因素。积极的正面化社会因素使视觉艺术形象的社会传播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来引导社会公众视觉思维上的赞同。同样,积极的正面化社会因素也使新闻舆论监督在及时传播、公开传播的性质下促进媒体舆论监督角色的社会职责神圣化。

视觉新闻图片等视觉直观形式往往伴随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产生,并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影响公众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判断、态度倾向。公益化媒体新闻图片的视觉形式,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取向。如: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感人的新闻图片颂扬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处理和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新闻图片起到了告知真相、杜绝谣言的作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的违法行为等的新闻图片起到了社会稳定环境下维护法制和民权的和谐关系的作用。商业化媒体新闻图片的视觉形式,新闻策划的商业性和舆论监督行为。如:食品安全中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产品停产整顿等新闻图片,说明了新闻舆论监督下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

视觉化新闻冲击力与新闻事实影响力之间的结合,会让人们注意到视觉传播的安全性意义对公众心理和行为的导向。同时,在社会法律、道德和风气的约束下,不同公众个体之间接受视觉冲击的强度会依赖与此事件相关利益的远近和大小来产生影响。因此,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在视觉新闻的视觉冲击力下,对公众造成的心理震撼会影响社会安定以及动荡的形成。如今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使公众更容易去寻求事实的真相,而视觉安全影响力也就更容易广泛地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精神和行为。

视觉艺术调节新闻舆论传播媒介的公益性

新闻舆论环境承担的社会责任,③需要不同传播媒介的公共属性成为社会公益思想的传播标准和表现倾向,来引导社会公众在精神、心理和行为方面所形成的社会健康观念。新闻舆论传播媒介的社会公益,指符合社会和谐观念下开展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的社会传播活动。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促进社会公益传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通过调节媒体和公众的关系、媒体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关系来达到具有社会和谐意义的视觉认同。

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媒体和公众的心理安全尺度。心理安全空间依赖于调动人体机体应激潜能(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的应激学说)和激发人内在潜力强度(北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来改变心理面貌,它是通过激发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理年龄和满足个人价值需求的心理年龄两方面的潜能来调节心理空间的消极状态和失衡心理。视觉艺术形式不仅以直观的形式描绘美好的形象,而且更注重内在德行的美好感悟来影响人们心理年龄的年轻化,来促使美好愿望的个人价值观。

新闻舆论传播媒介在责任目标、行为目标和服务目标并存下的监督力量,期待运用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来提高社会新闻舆论媒体和公众的健康审美行为,去扩大社会公益原则下的慈善理念,从而推动社会传播媒介的建设力量来调节公众心理的安全空间。

首先,视觉艺术形式成为新闻舆论媒体形象的导向心理暗示,作用于新闻形象的心理安全空间。视觉艺术形象识别系统VI的传达意义所诞生出传播内容上的构建和协调,是一种文化审美理念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整体心理感应――新闻舆论形象,它是导向社会公众情感和行为过程的心理暗示,是无声、无行语言的传播:正义和公正、社会和法制、公益和商业等协调。新闻舆论的媒体形象通过视觉艺术的整体协调也把公众情感中尊重、友爱和互助的社会凝聚行为作用于新闻舆论媒体形象的心理安全空间。

其次,视觉艺术形式扩大新闻公德意识上的心理环境,缓解社会压力下公众心理的安全空间。新闻公德意识和正义感的号召力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下的不断调节过程,是民意反馈后对新闻德行的修正过程。视觉艺术通过理解美、欣赏美、参与美和创造美的培育思想将视觉新闻形式的公德意识、正义力量置于社会监督和法治意识下,来发挥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理解意识、欣赏意识、服务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来保持公众心理安全空间的抗压性。

再者,视觉艺术形式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媒体和公众在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归属感,来增强心理安全空间中的依托性。社会心理行为要求个体心理活动融于社会组织的群体活动。媒体和公众的社会心理行为在伦理道德、公益原则和互助行为等方面把握社会和谐发展的共性需要,并通过新闻舆论环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理解、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更好地展现公众在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归属感。

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的比例空间。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商业性是以商业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公益性则以新闻舆论监督为导向,传达出社会积极意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激起公众对社会形象(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的审美体验,从而推动良好的社会风尚。视觉艺术形式在视觉新闻上以美感价值的传播意义来强化商业道德的公益行为和商业下的社会责任。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公益性质是一对展现社会职责和服务职责的行为取向。

第一,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需要与时俱进式的审美效应来扩大社会公益目的。视觉艺术形式的审美效应注重时效性的变化因素,注重审美对应的参照关系和动态审美心理。因此,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媒体效应需要符合时代传播下的视觉形式,表达出具有时效性的审美行为来扩大新闻媒体效应的社会公益目的。

第二,视觉传播的冲击力需要新闻舆论的公益因素作用于商业空间。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博弈过程需要强调社会贡献价值的期望,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风尚,需要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思想。视觉传播的冲击力通过视觉新闻的传播效应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思想融于商业行为,从而调整商业资本与公益责任的背离,使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共同作用于商业空间。

第三,新闻舆论传播下的视觉维稳态势需要提高新闻传播中的公益化比例。新闻舆论传播下的商业化新闻方式、娱乐化新闻方式与公益化新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多元化波动趋势,致使新闻舆论传播形式的不明朗而产生道德冲突和社会矛盾。新闻舆论传播下的视觉维稳态势关系到社会安定的意义,需要关注视觉新闻中社会公益内容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下的社会环境和公众之间的实际与理想、责任与宽容、价值与行为的关系。新闻舆论监督下的视觉维稳需要调低娱乐化新闻方式和商业化新闻方式的传播比例,需要整体提升视觉新闻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行为,来提高视觉维稳状态下公益化道德责任的传播比例。

视觉艺术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

新闻舆论传播在视觉传达功能的作用下,完成视觉艺术的冲击力在视觉新闻内容上的技术形式和意义形式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同时,视觉形式也优化了媒体的公众形象和媒体视觉信息――文字和内容的关联形式,来促进新闻舆论媒介的传播责任。新闻传播及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于承担社会管理上的责任,在于引导社会舆论的异同方向,在于调节新闻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新闻传播及舆论监督的环境,会造成传播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关系:媒体公信力和说服力的压力、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压力等。这种压力会由监督、促进、理解和保护等方式来化解对立为合作、会由谋求公平和公正的广泛性来协调社会的冲突,以及会由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慈善行为来关注新闻批评的力量。④新闻批评的力量借助视觉艺术传播力的视觉媒体效应来沟通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关系――来调节功利性向公益性转化的关系。

新闻舆论监督下的视觉传播效果,是公众对媒体的视觉预期、心理预期与现实之间持续的理解程度和期望程度,是媒体对公众展现文化意识、情感意识、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众权利等社会责任。如湖北长江大学90后三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组图,彰显了当代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感;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尚景园公租房竣工图片及济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租房建设等视频的影响力,反映了社会福利保障民生权利的政府职责和举措。

新闻舆论传播需要艺术化视觉媒介的沟通,正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文”指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性需要有丰富的表现力,需要舆论引导的娴熟技巧和艺术化手段⑤来更好地完成新闻舆论传播的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下的新闻舆论传播媒介需要与公众情感意识相匹配。公众情感意识需要情感表现形式――艺术媒介的感染力作用于新闻舆论监督下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需要超越时间限制的审美意识作用于社会价值的思想影响力和思想创造力。

新闻舆论传播形象的视觉意义,需要视觉思维中视觉形象的力量作用于媒体视觉信息,媒体视觉信息促使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社会意义达到集体意愿上的视觉认同。视觉认同度在新闻舆论环境中通过整体观察、局部调整或局部观察、整体调整的社会统一性,把视觉聚焦到有意义的社会环境。“视觉先于意识、意识引导意义、意义作用视觉”的相互交会,把视觉艺术形式中的视觉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两者,以积极健康的社会意义作用于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媒体视觉行为。因此,视觉艺术形式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是形成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是沟通社会公益原则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力量之一。(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和演进机制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10CGL072)

注 释:

①李伟:《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的产物》,《记者摇篮》,2004(8)。

②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文艺研究》,1987(3)。

③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新闻记者》,2005(10)。

④石家家:《强化新闻批评 提升媒体引导力》,《记者摇篮》,2010(5)。

⑤武超群:《探究当前新闻舆论的引导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2)。

第5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新闻编辑;舆论引导;领导意识;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007-02

身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关意识、掌控全局的能力等等,纵观以上这些意识,都不能完整的体现当前社会对一个编辑的多样化要求。因此,新闻媒体是我党和人民的咽喉,肩负着以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推动科学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引导意识,才能正确舆论引导,提高把持舆论方向的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1 新闻的舆论导向确定了新闻编者必须首要建立引导意识

提起新闻编辑,也就不得不谈到新闻舆论,顾名思义,所谓新闻舆论就是透过社会上的新闻媒体所散播的信息而形成的舆论。新闻舆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就使新闻编辑的责任十分重大。作为电视节目的新闻编辑,从最开始的选题、安排记者采访,到后面的选择、修订、新闻稿子和图片的美化等等,都可以体现一个编辑人员是否拥有引导社会的能力。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社会舆论所包围的舆论氛围中。这种氛围具有极强的作用。同时在人人们的理性层面和借助情绪的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走进人民的内心深处世界。革命伟人马克思曾经指出,舆论的作用非常巨大,以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任何层面和角落,而这就是舆论的普遍性。它通过群众的口口相传,既看不到也摸不着。

应当看到,经过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和谐社会武装起来的舆论引导队伍,从整体上看是具有政治责任感的,是可以经受住各种考验的,是可以把握并正确引导好新闻舆论的。但对于新闻队伍的培养,不能随性,这要求领导者要与时俱进,要伴随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增长,新闻编辑者也要搞提高对舆论的引导能力。可以看到,现实生活里确实有部分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哗众取宠,将事实歪曲,导致在民间流传一些和主流健康文化不相称的舆论,这些都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2 树立正确引导方向是所有新闻编辑者应具有的职业素质

2.1 经得起考验的政治素养

新闻编辑者的脑海里必须时刻铭记“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这是新闻编辑者最基本的素质,否则不可能编好新闻,更不可能有正确的引导力。有些人误解了“政治家办报”这句话,认为这是在搞政治,这是完全不对的。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这是告诉我们在政治上要具备敏锐性、甄别力、预见性和贯彻性,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所以,作为新闻编辑者必须坚持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以团结、稳定、积极正面的宣传为主要宣传方针,坚持原则问题,树立鲜明旗帜,事关重大是非问题要严把政治观点、新闻纪律。这是新闻编辑者最核心的素质。

2.2 较高的文化素质

一名好的新闻编辑应该是一个杂家,要具备多种学识的积累,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在编辑新闻的各个环节中操控自如,得心应手。现实的社会需要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来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与编辑工作者同样适用。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编辑工作中才可以去伪留真,明察秋毫。在现实实践中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2.3 丰富的业务知识

新闻编辑人员要熟悉出版的法规、章程、政策和纪律,同时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当前,新闻的播发形式从预播改为直播,对编辑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新闻编辑者熟练掌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新闻编辑要熟悉的业务水平包括知识储备量、编辑技巧、写作表达能力等,因此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者要掌握所有相关的业务知识,通晓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编辑学,熟练编辑业务。对于自己拿不准准或怀疑的历史事件、生活常识,要多查询资料,向专家请教,务必符合事实真相,弄明真伪。

2.4 超常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服务态度

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服务态度和社会公德心淡薄的新闻编辑者能写出好的新闻稿子。每一个具有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都应努力宣传群众事件,传播先进思想,正确文化导向,塑造美好心灵,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社会正气。新闻媒体是否具有权威、引导性强弱与否都和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3 新闻编辑如何在外界舆论的导向中发挥自身职责

要做好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就要求我们按照规律办事。社会主流媒体的可信度、群众接受新闻的心理、新闻发播规律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报道的情况要以真实事件为根据,一定不可以出于引导方向的因素而人为捏造事实,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由于受众群体出于对媒体的不信任,导致虽然是正确导向却不能起到良好社会引导效应。

第二,选择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事进行报道。选择有事实依据的新闻进行报道,不代表所有事实都是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要选取有社会意义的材料,才可以体现社会主流导向。新闻报道的事实,要同时具备新闻价值和事件材料本身具有正确导向两方面。其次,编辑工作者要有强烈责任意识。媒体不能只为吸引群众眼球和提高收视率而忽视社会责任。引导方向不能庸俗。所以要求编辑人员要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意识来源于深厚的社会素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能惊鸿一瞥,靠一时的新奇带来收视率的提升,甚至不惜迎合部分人的低俗爱好,这样的报道背了初衷,也不是媒体自身具有的导向功能。第三,媒体要给与群众辨别新闻真伪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受众只有在感到自己被尊重的同时才会相应的尊重新闻媒体,才会对所做的报道认可。所以我们说所的引导并不是包揽,只是一种抛砖引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带来正面的结果。

4 结论

作为新闻舆论的工作本质是就是依靠舆论导向去改变和通话群众的舆论,依靠媒体的影响力带动受众群体的立场与观点。新闻编辑工作作为新闻产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其产品的质量和引导的效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现实中,编辑工作者要从各个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肩负起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张锦华.网络论坛编辑引导舆论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编辑之友,2011(7).

[2]安向清.舆论引导与编辑的主体意识[J].新闻界,2006(6).

第6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新闻社会学 新闻生产

作为一个学科,社会学用精确、控制的方法科学地、系统地研究社会。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社会活动、构成社会与社会系统的群体、机构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等。社会学研究的基石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个人行为的控制。

社会学的研究目的使社会学研究自然地将新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进入新闻学研究领域。在美国,将新闻学研究正式纳入社会学研究范式发生于19世纪40、50年代。当时主要是把新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与选举过程相联系。

社会学家在那个时代所关注的并不是媒体本身,而是媒体对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拉扎斯非尔德等学者提出新闻对政治选举的影响是通过二级传播的模式,由意见领袖来实现的。此后,社会学对新闻现象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也更加深入。

社会学对新闻活动的研究将新闻活动与社会组织联系起来,考察社会环境对新闻业整体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对新闻的研究,自早期拉扎斯非尔德的研究开始,到20世纪70、80年代进入繁盛期,出现了塔奇曼(tuchman)、甘斯(gans)、莫洛奇(molotch)、莱斯特(lester)、费斯曼(fishman)、舒德森(schudson)、吉特林(gitlin)等一大批优秀学者,产生了大量著述。近年来,其中有些学者又有新的具有影响力的著作问世,如甘斯的《民主与新闻》(2003),吉特林的《无限媒体》(2002)和《知识分子与旗帜》(2006)、舒德森的《新闻社会学》(2002)等。wwW.133229.coM

新闻社会学对新闻生产的研究,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文化以及技术等五种视角展开。这些视角从研究媒介所处的政治体系、经济、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环境来解读新闻生产的过程。

政治视角主要是指政治结构对媒体的影响。萨尔伯特等学者在他们所著的《媒介的四种理论》中,将媒介体系归纳为四种理论体系: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媒介的四种理论至今仍是认识媒介政治体系的经典文献。该著作提出,欲了解媒体与社会体系的关系。必须了解特定社会所持有的信念,了解这个社会对人的本质、社会与国家的本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与真理的本质的认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是了解一定社会媒体与社会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此后学者们研究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基石。

然而,该著作虽然确定了研究的主要框架,却没有实际讨论各媒介体系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而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英国和苏联。此外,社会政治背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在世界各国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以国有、私有、商业化或公共广播等大的框架来划分。

例如,在媒介四种理论所界定的自由主义的体系下,无论是公有媒体还是私有媒体都同样会为现存制度大唱赞歌,也会对现存制度的瑕疵提出批评。

西班牙私有制的报纸在福朗科政权下将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放在报道首位。而同样的媒体在福朗科政权倒台后又为言论自由提供平台。在世界上的一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国家不能有力地保护记者,记者的任何报道都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在哥伦比亚,自1978-1997年间,有133名记者被杀害。

由此可见。以国有、私有或商业、市场等大的概念来讨论媒介体系显然有不足之处。赫林(hallin)在考察了18个欧洲与北美国家的媒介体系后,提出了三种媒介体系:北大西洋或自由主义模式(north atlantic or liberal model)(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北欧或综合民主模式(northerneuropean or demorcratic corooratist modell(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地中海或多极复合模式(mediterranean or polarized pluralist model)(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包括美国在内的北大西洋模式的媒介体系的特点是市场主导,新闻职业化程度高,新闻报道以信息传递为主。北欧模式的媒介体系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多,对媒体有经济资助,但保护新闻自由,新闻职业化程度高,历史上的政党媒体发达,现在则朝着中立的商业媒体方向发展。地中海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多,对媒体有经济资助,甚至有阶段性的新闻检查制度。新闻职业化程度低。新闻报道有偏向。

在研究这些媒体体系时,赫林否认自由主义的模式是其他模式的发展终结。他认为在西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媒体与政治已经相互融合,其关系已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欧洲国家的媒体模式不可能发展成为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然而,美国学者舒德森却认为各国的媒介体制受到美国模式的影响,向着商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而倡导信息中心、独立的职业主义的美国新闻教育也对各国产生着影响。

在研究新闻生产时,经济与政治是紧密关联的,在特定的社会政治体系下。经济因素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常常成为极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对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报纸的经济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汉密尔顿(hamilton)发现由于市场竞争。美国大多数报纸在这一时期为争取更多的读者而放弃了党派立场。而美国电视与平面媒体新的新闻“软化”的趋势也是为了吸引10-40岁之间女性的目光。

市场经济在美国的土壤中尤其发达,因此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就更为巨大。在美国新闻史上,报纸的商业化与新闻职业化几乎同时发生。市场因素还促使美国媒体所有者积极使用最新的技术,互联网、卫星直播技术等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新闻报道更多地为重大事件所推动。

新闻社会学不仅考察政治和经济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还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即通过考察组织内部、本组织之间以及本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来考察社会活动的过程。对于新闻生产来说,就是考察新闻机构内部,新闻机构之间以及新闻机构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关系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社会组织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的成员会根据组织的要求来调整个人的价值观,因此,欲研究组织产品,其关键在于研究一个组织维持其生存的基本要求。那么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就意味着要将媒体视作一个商业机构,而不是由独立记者组成的集体。由此,新闻生产的过程便可以理解为新闻机构需要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经营下去。

社会组织理论有益于我们了解新闻组织的性质。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说,社会组织的影响还体现在新闻机构内部记者与编辑的关系,新闻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闻机构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上。

在这组关系中。引起最多关注的是新闻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与政府机构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记者与官方消息来源的关系问题。美国学者的长期研究证明官方消息来源一直主导着美国的新闻。经过1964-1965和1973-1974年两个阶段通过对六位记者长达600多个小时的观察。菲什曼发现无论做何种报道,记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政府机构打交道。或出席会议。或浏览文件。新闻记者与官僚机构的这种关系使记者得以在事件还未被公众知晓之前。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记者与编辑以及各新闻机构之间记者与记者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影响着新闻生产。在新闻机构内部。编辑作为把关人和新闻稿的改写者。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内容。在对越南战争的报道的研究中,赫林发现信息出现在新闻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在对越战的报道中,越是接近真理的信息,反而越是出现在新闻报道的最后。赫林将之归结为“倒转的倒金子塔”。在新闻机构之间,同行记者的之间的竞争也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过程。这有时意味着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有时刚好相反。美国出现的“群体新闻”(‘pack joumalism’)现象就是指不同新闻机构的记者在报道同样的事件时采用同样的视角。记者甚至对有可能与其他记者的视角不同而产生一种恐惧。

从文化视角考察新闻报道,新闻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文化视角不同,人类学认为文化先于人们,而社会学认为人们制造文化。因此,从社会学的文化视角来看,记者不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存于文化中,在所处的文化中报道,而且还是文化的制造者。在这个意义上,是记者决定报道,记者或明示,或暗示着什么是好的或是不好的,什么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文化视角有助于解释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视角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文化视角关注的不是政治,也不是新闻机构是否赢利、是否能在社会中生存,它所关注的是记者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置身于广阔的文化符号体系下的意义。在一定文化中运作的媒体难免使用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影响着报道的总体倾向。比如西方记者对耶路撒冷的报道总是集中在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世俗社会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甘斯在考查70年代美国主要媒体的外国报道时也发现美国媒体对前苏联以及中国等共产主义国家的报道完全集中在这些国家的各种问题上。即使这些国家取得了成就,也报道说是这些国家的政治宣传。美国媒体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话语。美国的国旗不仅出现在记者的领口上,还装饰着福克斯新闻和msnbc的新闻工作室。而记者任何不支持军队的活动都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出现了所谓的“福克斯效应”。

新闻社会学对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凯瑞对电报的技术的研究。凯瑞认为电报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脱离了传统的时间顺序的叙述方法,促成了新闻报道所特有的写作结构,倒金子塔的写作结构。更为重要的是电报还使信息的传送第一次与物体的运输区别开来。在电报产生之前,“传播”这个词不仅指信息的“传递”还指物体的“运输”。

谈到技术对于新闻生产的重大影响,麦克卢汉应当说是技术决定论的呐喊者。麦克卢汗认为媒介即讯息,技术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与行为的形式和范围,正如火车的使用带来了新型的城市、新的工作与娱乐方式。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播出同步进行,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无疑不可忽视。大量的现场直播节目使得新闻报道带上了浓重的“原生态”的特点。现代技术所带给人们的大量信息又使得受众无所适从。催生大量的解释性新闻报道、娱乐性新闻报道。

第7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困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89-01

舆论即指多数人的统一看法或意见。监督即监察和督促,监察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督促是为了解决问题,换言之,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新闻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并督促问题解决,即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意见汇总的平台,搜集社会上的观点或看法,以形成舆论,制约社会上不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行为。换言之,新闻舆论监督即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强大作用,帮助大众了解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但新闻媒体在实际进行舆论监督时,遇到一些困境,本文将探讨我国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我国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困境

我国新闻媒体属于“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体或者社会上其他团体未能正确认识此属性,未能平衡好新闻媒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而阻碍了新闻媒体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

(一)未能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

部分新闻媒体没有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和作用,而是把新闻舆论监督片面认为是揭露社会上的黑暗问题和不良现象,这不利于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与“正面宣传为主”的观念不符合。这是因为新闻媒体未能真正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同时,片面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即是单纯的宣传经验和成绩。

另外,有些官员认为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揭露社会问题,会引发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团结,因而以此理由故意隐藏事实。这是因为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影响了部分人的私人利益,而运用公共行政权力干预新闻媒体进行合法的舆论监督。

(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经常会遇到被揭露问题的单位、企业或者当地政府的干预,当新闻媒体在调查采访时,被揭露的单位、企业或部门故意隐瞒事实,更有甚者,动用武力破坏采访,比如砸毁相机、摄像机,打骂记者等。如果无法干预采访,被揭露的单位、企业或者部门将动用一切关系阻止稿件的刊发或播出。在被揭露的单位、企业或者部门看来,负面报道破坏良好的形象或声誉,但他们却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而只是一味地阻止问题被揭露。这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毁坏了社会利益。

(三)部分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不高

目前,我国部分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素养和职业能力不高,存在编造假新闻,收取灰色收入,制作有偿新闻等问题。这些新闻从业者一是因为职业能力不高,在采访阶段,未能全面、客观地收集事实材料,从而造成新闻的失实;二是新闻从业者利用监督权这一共同权力谋取个人私利,通过收取红包等方式而进行新闻造假或者不刊发新闻。比如去年陈永洲事件,即是陈永洲利用监督权而为自己谋取私利,损害了公共利益。

(四)新闻法制法规不健全

事实表明,新闻法制法规的不健全极大地限制了新闻舆论监督。目前,我国尚未有一部专门的、健全的新闻法律法规,相比于西方完善的新闻法律法规制度而言,我国的新闻法律法规极大缺失,新闻舆论监督更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边界或者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因为没有法律界定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法律边界,所以新闻媒体的监督范围或者社会权利不明确,这将不利于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有效施行。同时,这也导致社会上不能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和角色,一是错误地认为新闻媒体只是政府的宣传工具,而不具有社会公共性;二是错误夸大新闻媒体的作用和角色,片面认为有问题找新闻媒体才能解决,而不是通过政府、法律等途径。

二、完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措施及建议

面对新闻舆论监督所处困境,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还需要新闻媒体自身改进才能有效地进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一)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禁止有偿新闻

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必有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仅要获取真实的事实材料,并且要求事实一定要全面、客观,同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素养,必须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一方面靠新闻从业者自身认识新闻工作的本质和要求,另一方面,依靠新闻媒体单位组织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如定期举行职业素养培养大会等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二)推进新闻制度改革

推进新闻制度改革主要是指新闻采写和经营活动分开,即编辑室和营销室分开,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二者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下,新闻媒体需要自负盈亏,这要求新闻媒体必须重视经济效益,但同时,新闻媒体担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其具有强大的社会作用力,这要求新闻媒体必须肩负起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因此,新闻媒体机构一方面要重视内容生产的编辑队伍,另一方面,要重视内容经营的经营队伍。通过建立以社长负责制下的总编辑和总经理并行的体制,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三)完善新闻法律法规制度

新闻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施行,这要求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应重视此问题,尽快制定一部新闻法律法规,以此划定清楚新闻舆论监督的边界,确定新闻媒体的角色和地位,这样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军,肖潇.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青年记者,2011(08).

第8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舆论;新闻事件;报道

新闻针对最近发生、群众关心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及时且真实的报道,涵盖社会中经济发展、文教事业、娱乐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覆盖面极广。新闻事件在报道过程中,往往传达有某种思想、行为引导倾向,人们在接受这一新闻事件报道的同时,总会产生或赞美、或憎恶、或高兴、或惋惜等种种情绪,这种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以及社会本身所表达的较为一致、有一定持续性和强度的意见和态度以及情绪,会对社会和有关事务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意愿。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政府也明确规定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舆论对权利的监督功能,实现国家的安全管理。可以说,新闻事件报道在社会产生的舆论影响程度是非常深的。那么,新时期下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有何独特之处,又是如何发挥其舆论功能导向作用的呢?

一、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舆论的独特引导

首先,新闻一般都是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教育、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报道,由于它的贴近生活、真实性,极易引起大众的心理共鸣,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进而对人们的思想情绪、价值趋向、道德评判产生引导作用。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倾向,都是与社会主流文化要求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相一致的。总之,新闻事件报道或传递正确的社会行为方式,或引导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选择,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其次,新闻事件报道对于社会的舆论作用采取的是间接的手段、以间接软性的引导方式来实现的。所谓软引导,是指媒介在充分相信公众判断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多种客观、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和若干大众关注、充分说理、平易近人的意见,让受众自己去比较、鉴别、总结,去选择。新闻事件的报道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社会现实开展客观叙述,在说理的基础上向人们传达一种正确的舆论价值,改变传统媒体要求人们必须做什么的硬性方式,新闻事件报道的软性舆论引导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因为人们自身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更容易对那些与自己联系紧密、观点相似的事物产生亲近感,同时也很容易受到身边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如果生活中有部分人接受新闻报道所传达的舆论导向,那么他们的身边人也有可能被同化。

二、新闻事件报道的舆论价值表现

第一,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能传达政府明确的政治目的。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国家面临的竞争威胁亦加剧了不小。因此,国家要通过大众传媒向民众传达国家的政治立场。新闻舆论具有受众广、影响深等特点,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新闻事件报道所传达的正确舆论能够使人们保持正确的政治倾向,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面对国际新闻报道不至于作出盲目的评判,而是根据新闻报道的说理性加以分析,进而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比如,针对争议颇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事件”,中国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始终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报道,向我国人们甚至世界宣布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坚定政治立场。

第二,正确的新闻事件报道的舆论导向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科学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广告新闻来进行商品品牌推销,借助新闻报道的广泛受众、真实性等特点对商品进行高质量的宣传,提高商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进而扩大商品的市场营销额。事实证明,商家通过新闻广告传播自己的商品品牌,能够带给人们正确的消费舆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闻事件舆论价值还会影响到市场经济政策的制定,正确的新闻报道,能够向社会传达当下经济发展的详细情况,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作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正确的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能够促进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新闻是国家政府与社会民众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新闻事件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的地区文化、社会百态,加深人们对于社会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新闻对于社会事件的报道能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内心呼声,反射出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对于政府了解社会发展、民生动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便于政府开展有效的疏导工作,进而解决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下由于利益产生的矛盾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为社会舆论提供了重要的传播载体,同时产生的舆论效应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发挥着不了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事件报道与舆论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要加强对新闻事件报道的监督审核,确保新闻事件报道传达正确得到社会舆论导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焦俊波.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第9篇:社会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话语 中国新闻 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十分巨大,甚至有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传媒创造的环境之中。Lippmann认为人们生活在“两个环境”之中,即“现实环境”和由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1]“拟态环境”理论是传媒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把该理论的应用发挥到极致。媒体影响人们的主要渠道是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在网络上大众对于某个新闻事件的评论往往能够决定事件的发展方向。话语分析始于语言学科,随着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语境的作用。话语分析则满足人文社会科学对于语境的诉求。在话语分析中,话语被界定为语言表述的社会现实。因而,话语分析是从语言入手对于社会事件本身的关注,它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范式。国内对于新闻话语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然而,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鲜有学者对中国新闻话语进行梳理,并且讨论其研究现状。这个基本认识构成了本文的选题基础。本文澄清新闻话语分析的概念,分析了现有话语研究的现状,指出其发展趋势。

一、新闻话语

作为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新闻话语分析就是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新闻报道。话语分析于1952年由Harris提出,[2]采用该方法分析新闻始于英国的批评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过去,研究者仅仅关注新闻背后的社会不平等现象。[3][4][5][6]话语分析的实质是从表述社会事件的语言入手探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话语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二元互补,即认为话语是语言表述和社会事件过程的结合体。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范式,话语分析广泛地应用于诸多学科。学者们借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关注更多的新闻话题,涉及新闻的各个层面。

新闻话语的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转向话语分析的必然结果,不同的学科求助于话语分析研究本学科的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新闻研究的一种趋势。新闻话语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新闻研究方法。传统上对于新闻的研究侧重传媒的生成、传媒效果等议题,仅仅关注新闻事件本身,忽视新闻生产过程中人的作用。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新闻则可以弥补传统研究的不足,因为话语分析是以人在社会中的叙事为主线展开。如果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新闻报道,研究者可以关注新闻事件,也可以关注新闻的表述方式,也可以关注新闻报道的过程。话语分析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关注社会问题,新闻话语就是从人的视角研究新闻报道的各种议题。

二、中国新闻话语研究

新闻话语研究是结合新闻研究和话语研究的结果,是一个新兴学科的分支。国内对于新闻话语的研究仅有10多年的历史。本研究搜索了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文章,并对其进行综述。设定检索项为“篇名”,检索词为“新闻话语”,检索了1993年到2012年核心期刊的文章。经过逐个阅读,剔除不合格的文章,形成本文的分析对象。

1. 中国新闻话语研究现状。根据研究目标,本文把收集到的文章分为三类:关注新闻背后意识形态的研究、关注报道过程的研究以及关注新闻语言特征的研究。

第一类研究主要关注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ideology)。应该澄清本文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源自于英文,是一个中性词,其含义近似于“思想观念”。该类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新闻报道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其背后存在固有的思维模式。新闻报道中体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是新闻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该类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研究新闻报道内容中体现的意识形态,另一类则是研究表述过程体现的意识形态。对于前者的研究比较多,涉及话题比较多。例如,范红介绍新闻话语的编码过程以及三种主要的霸权建构方式,来说明掌握新闻话语权的阶层是如何将其思想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嵌入新闻话语中的。[7]张涛分析了19世纪后半期排华时期,美国媒体讽刺话语中的孔子形象。方田[9]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8]侯福莉、王淑花分析了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杂声”,认为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报道者的立场和态度。[10]蒋晓丽、雷力对比分析了中美报纸对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报道,认为两国报纸对于该事件的报道取向不同。[11]后一类研究带有浓厚的语言学色彩,其本质是研究语言表达式选择过程中体现的立场和态度。例如,曾庆香分析了西方媒体对于拉萨暴乱的报道,认为在该新闻话语中存在固有的意识形态。[12]董又能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分析了英文新闻标题,认为其中包含一定的意识形态,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13]单胜江研究了新闻语篇,提出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应注意的问题。[14]严怡宁分析了俄罗斯、巴西、印度主流报纸的涉华报道,探讨其中存在的认知和态度。[15]

第二类研究关注新闻报道表述的研究。该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新闻报道所涉及的表述技巧。该类研究的目的是寻找新闻写作中存在的固定表述模式,该类研究有助于提升新闻写作水平。该类研究主要分为以下类别:研究新闻中的互文性、研究新闻报道主位信息、研究新闻句式结构、研究修辞策略以及对于新闻报道中元话语的研究。新闻互文性的研究主要处理新闻报道中不同信息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不同说话者所说内容之间的关系。例如,赖彦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度的理论分析了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并且探讨了其认知机制。[16]吴摘鸣根据van Dijk的宏观结构分析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于新疆和暴力事件的报道。[17]毛浩然、徐赳赳从“形式互文”的角度考察了“邓玉娇事件”单一媒体和多元媒体在形式互文性的表现方式。新闻报道主位信息方面的研究主要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分析新闻报道中句子的信息结构。[18]例如,翁玉莲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探讨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功能。[19]翁玉莲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主位理论对比分析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中的主位分布取向。[20]在新闻话语中,经常出现一些固定的句式,对该类句式的研究也是新闻话语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例如,赖彦基于《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语料,讨论新闻话语NP1+NP2的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同位结构的形式类型、语义关系、句法作用和话语功能。[21]肖灵分析了新闻话语中词汇层次的ABB式词语。对于新闻报道中修辞策略的研究也是新闻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研究修辞策略,新闻可以表达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22]

第三类的研究关注新闻报道过程。该类新闻话语的研究在传媒研究中经常使用,主要包括两个类别:以人为中心的新闻报道研究和以报道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要从新闻制作者和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的角色出发探讨新闻报道过程。例如,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讨论了新闻中记者并非话语的主体,权威的新闻来源以及刻板印象的操纵者才真正是新闻的话语主体。[23]曾庆香、刘自雄从话语理论探讨了新闻源对新闻话语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24]吴敏苏分析《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的主持话语,阐述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应遵循的原则。[25]

2. 中国新闻话语研究特点。首先,涉及不同学科,方法多样。话语分析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范式,包括新闻话语研究。话语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把话语当做用语言表述的社会现实过程。新闻话语研究涉及语言学、文学、政治、经济、历史等不同学科,同时也受这些学科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采用语言学中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一些专家分析了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现象,考察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采用文学的分析方法,马景秀、侯福莉、王淑花分析了新闻话语。借鉴政治学研究方法,范红、黄敏和尤泽顺分析了新闻话语中反映的政治议题。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张涛分析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媒体讽刺话语中的孔子形象。

其次,平面媒体研究比较深入,而立体媒体的研究则较少。报纸和杂志出现的较早,其表意方式主要集中于书面语言,相对而言比较有利于分析。中国新闻话语的显著特征是对于报纸新闻话语的研究比较完善,方法比较多样;但是对于电视、互联网等的立体媒体研究则相对比较单薄。例如,陈俊、王蕾、蒋晓丽、雷力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报纸新闻话语。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多样,包括主位分析、句法分析、形象构建、修辞技巧等等分析方法。对于立体媒体的研究主要讨论媒体话语的生成过程,其研究比较薄弱,方法也比较单一。立体媒体新闻话语的研究的主要问题为:(1)主要讨论电视新闻话语,没有涉及其他立体媒体的话语;(2)研究目标仅仅局限于新闻话语的生产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具有经验主义的特征。

再次,关注新闻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话语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项事宜,其本质是揭示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社会事件过程的各种问题。就新闻话语分析而言,其重点是解释新闻报道背后的新闻事件。因而,围绕着新闻话语形成三种主要的研究分支:新闻表述、新闻故事和新闻的形成过程。这三类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揭示新闻报道背后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过程。

三、中国新闻话语的发展趋势

基于现有新闻话语研究的现状,本文认为中国新闻话语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新闻话语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受到关注,继续成为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虽然现有的新闻话语研究具有一些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之内,它依然是传媒研究的重要议题。新闻话语关注的对象是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事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新闻话语就是研究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通过新闻话语人们不但可以关注社会事件本身,而且可以研究该事件对于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新闻话语分析的本质是应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新闻报道,既可以关注新闻事件的表述,也可以关注新闻事件本身,也可以关注新闻报道过程。同时,由于人文社会科学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具有加强的趋势,为其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些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新闻话语将持续受到关注,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

2. 立体媒体话语的研究将大幅增加。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加速,新兴媒体迅速膨胀。电视、互联网、4G手机等等新兴媒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使这些新兴立体传媒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些立体传媒可以承载更多和更直观的新闻信息。然而,现有的新闻话语研究主要集中于平面媒体的新闻话语,对于立体新闻话语的研究则明显不足;仅有的立体媒体新闻话语研究方法比较简单,分析不透彻。同时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比较迫切,不同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使研究新兴的立体传媒的研究成为可能。例如,多模态研究方法的兴起,使得对电视等视频的研究成为可能。这些新兴的立体传媒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分别从画面、声音、文字等不同的方面展现新闻事件过程,这些不同的表意符号需要综合研究。新闻话语研究的这些特点奠定了立体传媒研究的基础。

3. 继续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话语分析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范式,是语言转向的归宿,落实语言转向的具体任务。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采用话语分析,考察本学科的研究议题;另一方面,话语分析也受众多学科的影响,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新闻话语以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为分析对象,其话题多种多样,涉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因而,新闻话语分析的话题涉及不同的学科类别,影响其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现有的研究中已经出现了相互借鉴的特征。例如,借鉴功能语法的理论,学者们研究了新闻语篇的主位以及信息。

结 语

新闻话语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话语的研究反映了社会主流媒体对于某个特定社会事件的认识。新闻话语是人们采用表意符号再现社会事件。传统的传媒研究以新闻事件为核心进行研究;新闻话语研究的出现,为新闻研究提供了更多视角,包括新闻表述研究、新闻事件研究以及新闻生产过程研究三个类别。新闻话语是以人为核心表述的新闻事件,必然受人的影响,反映特定的意识状态。对新闻话语的关注,就是对现实生活中主要事件的关注。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者们可以考察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使用、新闻事件过程以及报道过程,因而受到包括传媒研究在内的不同学科的喜爱。新闻话语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Lippmann, W.Public Opinion[M].New York: MacMillan, 1922.

[2] 姜望琪.Harris的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2011(4).

[3] Van munication Racism: Ethnic Prejudice in Thought and Talk [M].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87.

[4] Fair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 Longman, 1989:20-27.

[5] Fairclough, N.Media Discourse[M].London: Arnold, 1995.

[6] Wodak, R.Gender and Discourse[M].London:Sage, 1997.

[7] 范红.新闻话语的编码和霸权的形成[J].现代传播,2004.

[8] 张涛.排华酝酿时期美国媒体讽刺话语中的孔子[J].社会科学辑刊,2009(4):125-131.

[9] 方田.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J].现代传播,2009(6):56-57.

[10] 侯福莉,王淑花.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异声同啸”与语义隐含[J].现代传播,2010(2):150-151.

[11] 蒋晓丽,雷力.中美环境新闻报道中的话语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97-200.

[12] 曾庆香.西方某些媒体“3・14”报道的话语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8(5):25-31.

[13] 董又能.英文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6):116-117.

[14] 单胜江.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11.

[15] 严怡宁.想象的共同体身份[J].外交评论,2012(3).

[16] 赖彦.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78-82.

[17] 吴摘鸣.“3・14”和“7・5”事件报道电视新闻话语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59-60.

[18] 毛浩然,徐赳赳.单一媒体与多元媒体话语互文分析[J].当代修辞学,2010(5):13-20.

[19] 翁玉莲.新闻话语篇章主位对比研究[J].新闻界,2011.

[20] 翁玉莲.语篇功能视域下的新闻评论话语[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2-166.

[21] 赖彦.新闻话语的NP1+NP2同位结构特征及功能[J].外语学刊,2010(2):65-70.

[22] 肖灵.新闻话语中ABB式词语流行的认知分析[J].编辑之友,2010(4):88-90.

[23] 仝金钟.论新闻话语的修辞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

[24] 刘立华,毛浩然.话语分析视域下西方媒体中的当代中国故事[J].当代传播,2011(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