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数学知识论文精选(九篇)

数学知识论文

第1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一、知识产生的背景对教学的重要性

知识与经验背景是学习的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情境中归纳数学规律,能够充分利用迁移效应进行触类旁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遵循数学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人类及自然的关系,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

生活背景也是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数学知识必须结合实际生活,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必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利用好知识背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数学学习的知识产生背景不仅包括学生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包括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这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对原有知识继续归纳引导,同时提供新的知识铺垫,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提高教学的效益。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在吸取新教学手法过程中,忽视情境的引导与铺垫。尤其是“预习—交流—展示—训练”模式,从预习案——预习——交流——训练。整个过程多半给学生,但知识背景的阐释、情境的营造、知识过程的严密推导等被一些老师放弃,使知识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次,多媒体的使用导致一些老师用画面的切换代替传统板书的推演。教学成为学生与多媒体的互动,师生互动减少,学生的生活与知识背景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其实,传统板书在数学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弃板书就是放弃教师对过程的推演,放弃师生互动过程的时空上的统一性与和谐性。

再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度强调,教师在课堂中不敢发挥必要作用。数学课堂需要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效度作为保障,表面上的热闹无法取代深入的思考。所以,单纯的学生组织化学习难以把思维引向深入,隐形的知识形成过程被淡化,不利于学习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

所以,在改革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认识数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地发挥教师在引导作用,营造教学情境、科学引领学生思维,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

三、利用知识背景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1.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营造

情境的创设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际,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意义、有现实性与趣味性。而情境激发的重要原则就是结合学生的知识状况与生活实际。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来创设情境。这是数学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展与升华。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来为新知识奠基,创设这样的情境:(1)请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步骤有哪一些?这些步骤中含有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2)请你尝试一下,运用这种数学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题,如果不行可以大家一起讨论协作。

再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提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记不清楚。”抓住这一问题,让大家一起思考:“你是怎样记忆的?”学生有的说按圆心距的大小来记忆;也有的说按公切线的条数来记忆。一位同学给出了一幅图(图1)。图中r1、r2表示两圆半径(r1>r2),d表示两圆圆心距,当d落在红颜色部位时两圆内含,当d落在r1-r2上时两圆内切,当d落在绿颜色部位时两圆相交,当d落在r1+r2上时两圆外切,当d落在r1+r2右边部位时两圆外离。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考中通过知识的迁移过程,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知识与故事、问题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对于“已知两个同心圆的半径,求圆环的面积”这样的问题,如果将问题放置在以下的背景中,学生能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用比赤道长1米的绳子给地球加个圈,在地球与绳子之间会存在缝隙,这个缝隙能够放进去一个苹果吗?缝隙的面积能够有多大?”这样的问题能够既符合学生的经验基础,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次,可以利用旧知识的片面性进行教学的切入。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计算的过程中,提供学生小学学过的知识:“某日最高气温为15度,夜晚最低气温下降了20度,请你求出下降以后的温度。”通过这样的知识陷阱,引出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科书中的很多背景材料是编者用心选择的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素材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情境之中。如“实数的估算”中,书上设计了一个估算活动——公园有多宽,这个材料的后面有一些相关联系题,我们可以将这些练习全部用公园多宽这个情境串联起来,苏建公园的宽度、花坛的高度以及水箱的高度等等。

2.注重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

首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生活素材。如:在学习几何初步的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观察身旁事物的形体特征,提供各种教具与材料。再如:在“利息”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储蓄的调查,了解存取款和利息的计算方法等;又如:在“折扣”问题教学后,选择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折扣问题,设计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课;又如:“我是一名采购员活动”,让学生通过选择、计算、策划与设计等环节,选择一个最佳的采购方案等。这样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其次,可以利用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来创设生活情境,学习新知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学习新课内容。这种方法直观、实用、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应用也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的教学中,可以先播放一段录像或者提供一份材料(如农民工调查等新闻栏目等),从中间抽取出几个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等),引入对单只统计图的分析与选择。

再如:在“从不同方向看”的几何教学中,呈现学校建筑群的照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从不同的方向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入教学内容等。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为新知识做好铺垫。

再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朗读“日出”中的片段并配以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动画。提问:把太阳看作圆,海平面看作直线,这里一共出现了几种位置关系?学生马上提出:“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在海平面下,一种是在海平面上”“还有跳出海平面一瞬间那一种”“太阳在海平面下怎么算”“这不跟太阳在海平面上一样的吗?”

3.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布鲁纳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任何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学生旧知识以及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提升出来的。数学思维从具体向抽象过度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背景,从中发掘出走向抽象规律的路径,才能够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联想、推理、综合与分析等形成新的知识。缺乏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教学,或者知识形成过程不到位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知识是散乱的,是知识的堆积。

首先,要激发学生体验参与的积极性。数学课堂要在学生的思维中重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只有学生的思维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够得到激发调动,教学才能够在学生这些旧知识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只有学生的思维高度参与,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师主导演练或者学生自主推演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经历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的教学中,这个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只不过情境比小学复杂一些。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去独立探究,让学生重新感知统计图的画法与要求,在独立思考与互相合作中,通过动脑、动手,通过画图、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研究出两种统计图的画法。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推演与指导,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完成的工作应该尽力让学生去完成,因为亲自动手的工作与听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去探究。例如:在“定义与命题(1)”中,设计如下问题:

(1)什么是定义?为什么要下定义?理解定义的关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命题?理解命题的关键在哪里?请举例。

(3)命题的结构是什么?本节课还学了命题的哪些知识?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先自学理解,再进行辩论发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

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并消化这些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试图找热闹、快节奏,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多独立思维的火花早早就会熄灭,很多合作活动会草草收场。所以,教师要有深层思维的意识,要精挑细选一些问题,让问题具有开放性、应用性与隐蔽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中,其中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学生都有疑惑,抓住这个机会让有疑惑的学生代表上台亲手折叠图形,并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澄清疑惑问题。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要宽容。知识形成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知识不断重构的过程,有疑惑、有弯路,只有经过了这些以后,知识才能够更加牢固透彻。所以,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发言,在错误与纠正中厘清概念与原理。

最后,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寻找教学的起点,即热衷研究学生对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基础,让学生的这个基础上开始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情感的激发、主动性的发掘、思维问题的解决,不断归纳规律,形成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从方法上进行思维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的同时学会科学思考。如:在“证明(2)”中,面对立体的思路分析: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对于1800?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1)回顾以前用过的实验的方法验证,是什么方法呢?

(2)提出如何证明此结论?怎样才能够得到1800?怎样把这个三角形凑成一个平角呢?应该添加什么样的辅助线呢?

(3)解决问题后可以提出,要证明1800?除了刚才的方法,还有新的方法吗?

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教师的方法指导循循善诱,在知识构架中实现了方法的指导。

4.注重利用实际背景还原现实模型

数学知识的背景知识与经验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与手段。在新知识的形成以及构建学习结束以后,如果我们把这些归纳出来的抽象数学知识重新放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够使得知识得到应用,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就是我们要通过生活背景还原数学模型的目的。

现在,数学知识在日常中的应用日趋多样化。因为数学的概念、命题本身就是现实模型的抽象,它必对应着某种现实模型,但其应用性却往往隐藏在现实情景背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机会,揭示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思维牵连与内在联系,发掘现实情景背后的数学。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可以创设商场营业柜台,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学生:

学生:阿姨,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

营业员: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了!今天我给你买的饼干打9折,找你8角钱。(注: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

这样,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来提供相关信息。这样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2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一、利用题组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新知识教学中,精心设计铺垫性题组,加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知识、思维上的铺垫,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算理、解法相同,但由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设计如下组题,让学生分析解答:

1.80是20的几倍?谁是标准数?

2.80是100的几分之几?谁是标准数?

3.80是100的百分之几?谁是标准数?

4.小明有80张邮票,小华有20张,小明的邮票数是小华的几倍?

5.小明有80张邮票,小强有100张,小明的邮票数是小强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这样把三类应用题纳入同一个知识结构中去认识、理解,使学生顺利完成从“求几倍”到“求几分之几”和“求百分之几”的知识迁移。

二、利用题组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技能发展

在新知识教学中,巧妙设计题组,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抓住知识结构中新知识的生长点,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改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简算“9.9×7.9+0.79”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凭原有认知无法解答,必须重建新的认知结构。教学时,可先设计这样一组题让学生解答,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途径。

1.在乘法中,被乘数扩大10倍,乘数缩小10倍,积怎样变化?

2.填空:9.9×7.9=99×()9.9×7.9=0.99×()0.79=7.9×()9.9×7.9+0.79=99×()+0.79×()=9.9×7.9+7.9×()

3.简算:9.9×7.9+0.79

上述1~2题学生可用原有知识顺利解答,通过恒等变形,运用乘法分配律解答该题的思维过程已清楚、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解答第3题时便水到渠成,这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与“调节”。

三、利用题组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在巩固练习和阶段复习时,精心设计一些有坡度、有联系的题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扩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如为了沟通工程、行程、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同化,可设计如下一组题进行练习:

1.从甲地到乙地,客车需5小时,货车需6小时,现在客车与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5天完成,乙队独做6天完成。现由甲队先做2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完成,乙做几天?

3.小华有一笔零钱,可以买4千克香蕉或买5千克苹果,现在他买了2千克香蕉,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千克苹果?

第3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一、利用题组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新知识教学中,精心设计铺垫性题组,加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知识、思维上的铺垫,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算理、解法相同,但由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设计如下组题,让学生分析解答:

1.80是20的几倍?谁是标准数?

2.80是100的几分之几?谁是标准数?

3.80是100的百分之几?谁是标准数?

4.小明有80张邮票,小华有20张,小明的邮票数是小华的几倍?

5.小明有80张邮票,小强有100张,小明的邮票数是小强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这样把三类应用题纳入同一个知识结构中去认识、理解,使学生顺利完成从“求几倍”到“求几分之几”和“求百分之几”的知识迁移。

二、利用题组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技能发展

在新知识教学中,巧妙设计题组,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抓住知识结构中新知识的生长点,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改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简算“9.9×7.9+0.79”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凭原有认知无法解答,必须重建新的认知结构。教学时,可先设计这样一组题让学生解答,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途径。

1.在乘法中,被乘数扩大10倍,乘数缩小10倍,积怎样变化?

2.填空:9.9×7.9=99×()9.9×7.9=0.99×()0.79=7.9×()9.9×7.9+0.79=99×()+0.79×()=9.9×7.9+7.9×()

3.简算:9.9×7.9+0.79

上述1~2题学生可用原有知识顺利解答,通过恒等变形,运用乘法分配律解答该题的思维过程已清楚、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解答第3题时便水到渠成,这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与“调节”。

三、利用题组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在巩固练习和阶段复习时,精心设计一些有坡度、有联系的题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扩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如为了沟通工程、行程、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同化,可设计如下一组题进行练习:

1.从甲地到乙地,客车需5小时,货车需6小时,现在客车与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5天完成,乙队独做6天完成。现由甲队先做2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完成,乙做几天?

3.小华有一笔零钱,可以买4千克香蕉或买5千克苹果,现在他买了2千克香蕉,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千克苹果?

第4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习迁移;高中数学;应用

学习迁移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实际教学实践当中,学习迁移理论实际教学价值更是得到了广泛肯定。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本身可以对于学习迁移理论进行较好的应用并在这一理论下延伸出多种教学方法作用到教学改革之中。学习迁移理论相对宽泛与抽象也使得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不知道该怎样去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指导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也具备了一定现实意义。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叫学习的迁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掌握另一外文;儿童在作文练习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爱整洁的习惯。这些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高中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性极强的体系知识,其本身更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知识的一种丰富和提升。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体系性较强,其各个节点上的知识实际上也可以进行一定迁移。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迁移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把握能力,特别是在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的学习上,较好的应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使得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并进行具体的知识点运用。除此之外,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高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伴随着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也要注重对于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迁移理论下的数学教学则可以在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一)新知识学习上的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可以应用到新知识教学这一层面之上。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学习,其次引导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循序渐进的学习不仅能够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也能够对于以往知识进行良好的复习。这一顺相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较为迅速的掌握新知识并加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在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中数学新知识学习进程较快,而数学新知识学习上不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也能够使得数学知识体系在脑海中不断形成。

(二)习题解答上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在新知识讲授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也需要在学生习题解答与教师习题知识讲解中得到运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习题是检查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进行习题运算时可以发现学生整体在数学知识学习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而教师在具体的习题讲解时可以通过学习迁移理论对于代表性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讲解,使得单一的习题讲解过程变为学习迁移的过程,而这一做法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习题解答所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清楚地认识,也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三)知识分析与总结上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依然要注重知识分析与总结,特别是高考的存在使得数学知识分析与总结更是极为必要与重要。国内大多数高中在高三年级后半段都会对于高中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的分析、梳理与总结。这一阶段往往能够发现学生整体数学知识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也能够从整体上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提升。而这一阶段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几何图形知识的分析与总结上,各种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计算就可以进行同向迁移,通过将这些相似性知识进行整合并在专门的时间段内进行迁移教学也能够加深学生记忆,提升实际教学与学习效果。

三、结语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大应用空间与前景,国内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需要从高一年级至高三年级进行持续应用。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认识并提升学习迁移理论运用能力能够使得学习迁移理论更为有效的发挥出效用。此外,教师作为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主体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实际与教学实际进行学习迁移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践 高师生 教育理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02-01

我国的高师教育从来不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文化素养类知识都得到了保证,但作为一个“准教师”的培养,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加入个人的经验体会,这就需要我们的师范院校搭建一个可供观摩、实习或其他形式的平台,让我们的高师生在实践中得以领悟与体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结构与经验。

1 高师生教育理论知识现状调查

本研究调查了高师生对“实践性知识”概念的了解现状,由于五年制师范基本上都是第四年开设“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三年级均属于普师(文理不分科),四年级才在普师的基础上进行文理分科。

关于“高师生三四年级学生对实践性知识概念的认识”的调查显示:经过近一年的“小数教”的学习,高师生对“实践性知识”的认识,由原来自评“比较熟悉”和“非常熟悉”占总人数的18.1%,上升到了34.1%。说明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实践性知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自评“了解很少”和“没有听说”的高师生,人数比例虽然由原来的81.9%减少到了65.8%,但是该数据还是占据了被试总人数的较大比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高师学习了近四年的时间,怎么会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实践性知识”概念不甚了解!

从问卷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高师生对实践性理论知识掌握不是很乐观。高师生四年级学生在问卷中表现对下面的理论按照“不太熟悉”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为:

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67.2%);问题解决理论(60.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51.6%);发现法教学(23.4%;同化顺应说(55.3%)。

这些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熟悉程度较师范三年级学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师生实践性理论知识的巩固,上述理论均是高师三年级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学习过的知识,但总体上看掌握的平均水平不高,大约一半的被试对这些教育理论知识不熟悉,三、四年级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差别不大。但是,这种现状与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说明高师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急需加强。

2 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与高师生的日常交流,笔者了解到,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高师生的发展,以致很少有机会亲临小学教育,触摸到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即便有机会,高师生所接收的教育理论学习也是低效的。例如: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校五年时间,除三年级安排一次两周的见习,五年级安排三个月的实习,他们与小学实际教学几乎就很少接触了,因此,他们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另外,高师生的主观认识也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由于比较相信实际教学的经验,认为教育理论很枯燥,对理论知识比较抗拒,学习处于应付状态。实际上,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高师生的教学经验对其自身掌握理论知识有显著影响,当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还能纠正高师生教学经验中错误的认识。

因此,笔者认为,对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应加大改革的步伐,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以服务于高师培养的总目标,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而努力。

学校可以从高师生入校开始,与基础理论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同步安排适宜的模拟实践,教育见习、实习、研习活动,在提高高师生理论性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同时,逐渐提高教育实践的频率和难度,从课堂上的观察实践逐步过渡到高师生的亲身实践,改变“知然后行”的培养模式。这种做法促使高师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更好的解决了目前高师院校的“书呆子”培养模式,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第6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

[分类号]G350

1 引言

硕士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情报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随着情报学硕士点的不断增多和情报学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我国的情报学教育事业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迎来了其发展的又一高峰。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院信息网的数据,截至2008年2月,全国共有67所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招收情报学研究生。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是作者在对大量信息资料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情报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专业研究与探索,提出见解和主张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情报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参考资料。之前曾有学者通过对情报学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的分析统计……来预测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那么作为情报学硕士教育成果之一的学位论文,应该更能反映这一学科的真实面貌。

2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统计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情况如表1所示:

对检索结果信息进行去重处理后,共得到来自于1990-2007年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1637篇。以上均为情报学硕士论文数量的调研情况,博士论文的数量较少,因此没有纳入本次讨论的范围(虽然选择了两个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但是受到数据库收录不完备和数字化程度的影响,数据的收集仅限于此年限之间)。

图1为1999年-2007年情报学学位论文数量增长变化图(1990-1998年总共获取的论文数量为27篇,数据量过少,没有列入比较的范围):

受情报学硕士教育改革的影响,情报学硕士教育逐渐施行弹性教学制度,课程学习压缩为2年制,因此,从2004年开始部分院校同时有两批学生毕业,论文数量明显增多。从总体上来看,随着硕士培养单位的日益增多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自2001年后,学位论文逐年增多的趋势明显。图2为情报学硕士点的增长变化情况:

3 论文选题分布

这1637篇硕士论文中共出现关键词5768个,其中不重复关键词3400个。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为序,前50个高频次关键词如表2所示:

本次调研的1637篇学位论文中有1150篇是围绕这50个研究热点展开,占调研论文总量的70%。从某种意义上说,这50个关键词代表了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所关注的研究方向。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将表2中列出的50个关键词依研究方向归属类型进行分类,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br>

将这些关键词依其所属研究方向类型进行区分后发现:50个关键词中有27个落人应用类,占总数的54%,16个落入技术类,占总数的32%,7个落入理论类,占总数的14%。综合表2、表3分析,目前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最为关注的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其中知识管理、信息检索、竞争情报、信息服务等是关注度最高的研究领域。知识管理、竞争情报等是情报学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研究方向,硕士论文选题也印证了这一点。技术领域的研究也是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较为关注的领域,表2显示,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等出现的频次较高,互联网和因特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示,因此网络领域的发展也是关注度比较高的。硕士论文选题清楚地反映出数字图书馆、网络技术等作为情报学新兴领域的研究,的确引起了研究者的研究兴趣。50个关键词中仅有7个落入了理论类的研究,说明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对于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够关注,虽然也有信息资源、图书馆等高频词的出现,毕竟总体数量有限。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的这一情况,反映出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中不够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事实。

抽取的关键词中,不重复记录的关键词有3400个,挑选出的这50个关键词仅占总数的1,4%,但这50个关键词的总词频数为1060,占关键词总数的18%。总关键词中有50%以上都是出现频次仅为一次的关键词,剩余30%的关键词也是出现频次较低,因此都没有列入比较的范围。应该指出的是,如此众多的关键词涉及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多样性是目前情报学学位论文最为明显的特点。情报学属于综合叉学科,其学科特点以及多学科融合对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影响,是学位论文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多学科融合促进了本学科课程设置和研究方法上的全面革新,这种转变的最终结果也鲜活地体现在了情报学学位论文上。

4 具体方向研究

笔者从关注热点、领域前沿、基础研究等角度出发选择了几个较为有代表性的情报学研究方向,试图通过对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方向的具体分析来展现情报学研究的趋势和动向。

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引人参数I,其具体定义如下:

I=具体研究方向/当年论文总量×100%(0≤I<1)

参数I的引入,有效地避免了单纯从论文数量增长判断硕士论文选题趋势变化的不合理性,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说明问题。

4.1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研究

知识管理是情报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其主要涉及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资产评估、知识创新、知识员工和专家管理等。竞争情报研究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分析和研究,是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由此形成的情报或策略。

从表2硕士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硕士论文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两者虽然在研究时间上晚于传统的情报学研究领域,但其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和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激发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因此本文将学科领域前沿的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一并进行分析。

论文选题中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如图3所示,自2001年开始知识管理的研究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是调研的学位论文中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的研究领域。从调研结果来看,自2003年开始,其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10%,这表明作为新兴领域的知识管理的确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曾有学者提出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是国内外教育界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认为培养知识管理人才是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需要,知识管理课程涉及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因此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笔者的实际调研结果也证明了我国情报学从文

献信息世界走向知识内容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目前情报学研究中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论文选题中,竞争情报的研究早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9.7%,反映出竞争情报是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的热点。但是,由于竞争情报学历教育在我国并不普及,正式开展竞争情报学的单位不多且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的重点院校,很多都没有固定的教材且师资力量有限,所以目前的研究都仅是停留在竞争情报的概念、基本内容、发展状况和情报搜集方法的介绍上。由此笔者推测,在竞争情报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和成熟之前,竞争情报研究可能会不够稳定,出现震荡发展的趋势。

4.2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研究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改变政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创造出更优秀的政府。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从事经营的基本方式,也改变了国家管理机构的职能手段,电子政务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电子政务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如图4所示,电子商务的参数值I在5%和13%之间振荡。这说明作为信息科学的电子商务是当前情报学论文选题的热点之一。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务的电子商务,其发展变化深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刺激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而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交替迅速,电子商务的研究必然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受制于信息网络基础水平,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是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更加安全、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商务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受到日益的关注。如何实现电子商务中的价值增值,可能会成为电子商务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未来的情报学研究者可以围绕这个中心议题展开相关研究,电子商务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如图4所示,论文选题中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起步较晚,参数值I保持在3.5%,基本处于较低的研究水平。中央门户网站的开通和“十一五”计划的影响,政策面的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刺激了电子政务研究的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趋势难以持续和保持。这是因为电子政务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且我国的电子政务研究偏重于理论层面,应用研究少,基本上是边实践边研究的路线,基于这些原因,短时间内,电子政务的研究仍将不会成为情报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4.3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研究

信息服务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领域,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信息检索是情报学的核心领域,是一种有目的的信息存取活动。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断丰富更新着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但在浩瀚纷繁的信息资源中如何寻找到有用的信息,也成为了信息使用者最大的难题,信息检索就是为了有效的解决用户在信息需求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服务效率,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的目的。

如图5所示,信息服务的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6.4%。这也说明目前信息服务研究还不是情报学论文选题的热点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作为情报学研究的归宿性问题,随着信息资源网络的发展和基于网络的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以及信息服务到信息集成服务概念的演变,情报学研究中必将更多的关注于信息服务的研究。

如图5所示,信息检索的研究道路呈现出很多波折,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6.1%,图中折线显示出其总体趋势是向上发展的,只是这种趋势显现的较为缓慢。笔者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检索课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完成课题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较多,需要人财物力多方面的配合,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作为硕士阶段的研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信息呈爆炸性增长,出现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信息检索课题,很多导师的课题和实践研究都是围绕这个领域展开的,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检索研究仍将处于不断探索、逐步向前发展的领域,今后情报学的研究势必会更多的关注到这个领域的发展。

4.4数字图书馆与数据挖掘研究

数字图书馆是情报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其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数据挖掘是通过对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从而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

种类繁多的各类数据库是构成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研究数字图书馆的同时研究者逐渐关注到大量集成数据信息资源背后所蕴含的潜在价值,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同时也为数据挖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

如图6所示,数字图书馆研究基本呈现出一种V字形趋势,发展历程经历过高潮也遭遇过低谷,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8.12%,这说明数字图书馆是情报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作为更加有效的收集和使用知识的途径,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这种高度的研究兴趣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还将继续保持,这是由于拥有图书馆学知识同时又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新技术人才是数字图书馆的灵魂,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受到普遍的欢迎,由此,硕士培养阶段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必将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对数据挖掘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04年起,其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4.4%,处于较低发展水平。近些年来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拥有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为数据挖掘的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笔者认为这种研究力度薄弱的状况可能会日益凸现,这主要源于情报学自身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科学,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其发展必将受到具体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在某些程度上制约数据挖掘的研究。

4.5基础理论方向的研究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推动情报学向前发展的基石,其中包括情报学自身理论建设问题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可用性问题。本文调研的论文选题都是情报学自身理论建设问题。

如图7所示,涉及理论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与当年论文总量之比平均保持在6.1%、5.8%、5.3%。平均保持在5.7%,研究力度有限。和本文关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上的统计结果一致,基础理论研究不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关注点。

曾有很多学者指出,一味追求应用技术领域的发展而忽视情报学自身理论的研究会使学科发展缺乏原动力,阻碍情报学的发展进程。就笔者调研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目前的情报学硕士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且短时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对理论研究的投资需求大,时间也比较长,而现实情况是为了出成绩,尽早得到回报,大家都不愿在理论研究上有太多的投入。因此,似乎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仍将处于这种尴尬的研究境地。

第7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1信息与情报

1.1“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机构范式(Institution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Movement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经济学范式(Economics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人文范式(Culture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4.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具有血缘关系和学科延续性,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两者将形成互补互动的学科关系。情报学5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信息管理学开发和利用当代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为情报学弥补学科空缺领域提供借鉴。对于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来说,一方的研究向另一方研究领域发展会给双方学科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5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

情报学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寻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而且这种回答必须是科学的并基于在一定程度上是本领域独有的调研方法。ASIS主席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综合萨拉塞维克等学者的观点并从现实出发,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可包括理论方法、信息管理和服务、情报分析、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6个组成部分。核心领域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理论方法。主要探讨和研究情报的性质、现象和过程、各种理论范式、情报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等学科建设方向。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信息与社会进步、信息与经济活动、信息与大众传媒、信息与教育、信息与人文、信息构筑、信息生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伦理、知识产权、行为科学等课题。

2)研究方法。需要关注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情报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献知识发现等课题。

3)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分析和服务活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信息生产者与用户的关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等;有关信息格式、内容加工和传输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

4)信息检索。以信息处理和情报内容加工为主的研究。包括:元数据、界面设计、可视化、主题词表、分类表、概念分类、Web网站构筑、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检索策略、搜索引擎等。

5)知识管理。知识单元、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提取、知识发现、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语料库、知识工程应用研究、知识管理与统计学、机器学习、自动推理、问题求解、人类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分析研究、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实践团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协同网等。

6)情报分析研究。从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供情报咨询服务,以及其相应的信息系统,如竞争情报(CI)、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

7)应用和服务。应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保健、在线娱乐、在线金融等。服务范围包括网络接入商(LAP)、网络服务商(ISP)、网络内容商(ICP)、应用服务商(ASP)、网络培训商(ITP)、系统集成商(SI)、网络咨询等。

8)技术应用。技术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信息内容技术:信息数字化、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多媒体内容检索、自动标引、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数据挖掘、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支持的知识内容加工和知识吸收、转换等。数字图书馆技术。

9)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包括数字鸿沟、计算机文明、信息技能、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课题。

6情报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情报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社会情报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情报情况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方法,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

3)系统科学方法。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出发,主要研究科技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以及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

4)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包括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引文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增长与冗余等已形成的理论体系。文献计量法开始向其他学科输出、扩散、渗透,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描述和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如收入分布、利润分布、人口分布、不合格元件分布、通信间隔分布等。

5)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提供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D.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E.加菲尔德创建了“SCI”大型数据库,视为科学计量学的肇端。30多年来,许多情报学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外社会学和政策研究人员也投入这一新领域,使其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识别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科研绩效评估、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等等,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6)信息计量法。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埃格希(L.Egghe)1988年主张用信息计量学代替文献计量学,提出了如下信息计量的发展逻辑过程:书目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提出表明情报学定量化研究已由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已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的这一飞跃。

7)网络计量法。1997年Almind和Ingwersen首次提出网络环境下引文分析的概念和“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将传统信息计量方法使用在Web分析上,对诸如语言、单词、词汇、频次、作者特征、作者合作的能力和程度,以及对作者的引文分析,学科或数据库增长的测量,新概念、新定义的增长,信息的测量,检索措施的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网络计量法可用于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学科性质、信息组织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规律,探讨学科、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网络查寻行为,指导网络建设和网站管理。

8)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由于科技文献和知识的爆炸增长,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跨学科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困难,就会产生知识的分裂,并且随着知识的持续增长,分裂现象会更加严重,尽管现代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必定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知识点、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假设某学科发现医学状况A与症状B相联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发现某营养成分缺乏C与症状B相联系,则A与C也发生了关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隔行如隔山,A与C的联系则长期蛰伏着,未被发现。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专家K.Swanson博士创立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并开发了Arrowsmith系统。

7情报学前沿领域

情报学的发展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而产生前沿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扩大研究范围。据有关研究,前沿领域有:

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数据库知识发现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情报学家利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2)语义网研究。语义网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推理,不仅可以理解词和概念的涵义,而且还能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合作。美国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希望到2005年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目前的万维网。他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自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语义计算机模式的研究,潜在的语义索引,复合词的分析模型研究,自动构成多语种词库,存取多语种信息,用户自适应集合分类法研究,知识共生现象研究,网络知识搜寻等。

3)3G(GreatGlobalGrid)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3G技术,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格一样,方便地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可以通过网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资源。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格安全技术。

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R.S.Wurman于1976年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IA的概念。1989年,他在《信息悬念》(InformationAnxiety)一书中对IA作了定义,就是如何组织信息,把复杂的信息变成明晰,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随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A的理念和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情报学界和信息管理学界。IA是把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已引起国际情报学界重视和关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情报学研究领域上来。

5)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自然语言理解、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研究、实践社区、最佳实践库、智能、知识网络化研究等。

6)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些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运营问题和法律等问题,不同学科将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数字图书馆作出贡献。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同时情报学也将吸收数字图书馆集成的各个学科的养分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7)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前沿课题很多,包括:元数据技术、语料库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Ontology)、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当前要着重内容和知识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实现这些技术和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基础建设和标准规范的采用。

8)小世界现象。从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这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任意挑出的两个人当中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是多长?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随意选择的300多人发信,要求他们把他的这封信寄到波士顿市一个独一无二的“目标”人,分别由每个人独自联系。米尔格拉姆告诉每个发信人有关目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业,如果发信人不认识这个目标人,他们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与目标人比较近的,而且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于是开始了发信人的链条,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力图把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家庭成员、商业同事或偶然熟人,以便很快到达目标人。米尔格拉姆发现,有60个链条最终到达目标人,链条中平均步骤大约为6,这个结果说成“六度分离”(SixDegreesofSeparation),广为传播。“六度分离”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问题”。近年来,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因此互联网连接具有小世界现象。可以运用小世界网络理论来改善因特网中的信息流。“小世界现象”对于情报工作者如何快捷、准确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曾民族教授等的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卢泰宏.情报科学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情报学报,1990(5):394~400

2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3KuhnT.科学革命的结构.王道还编译.台北:允晨出版社,1985

4赖茂生.情报学的发展观.图书情报知识,2000(4):4

5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增刊)

6赵海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7(2)

7许文霞,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学报,1988(4)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讲座,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6);2001(1~4)

9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汪冰,岳剑波.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1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38

12肖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3张力治,王忠军.情报学学科体系.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4符福@①.情报学科体系建设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5胡昌平.情报用户与情报社会学.情报学刊,1988(1)

16王万宗.技术进步与信息管理学科群的形式.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30

17马费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经济学——回顾与前瞻.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报,2000(2):99

19陈曙.信息生态研究.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20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21粱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1

22武夷山.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3王知津等.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4荣毅虹,梁战平.基于文献的发现,情报学报,2002(4):386~389

25BushV.AsWeMayThink.AtlanticMonthly,1945(176):101~108

26SmithL.Interdisciplinarity:ApproachestoUnderstanding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asAn

Interdisciplinary.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7MiksaF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woParadigm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8BrierS.APhilosophyofSciencePerspective-ontheIdeaofaUnity-ingInformation.In:VakkariP,el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9BelkinNJ,etal.AnormalousStateofKnowledgeforInformationRe-trieval:partI.BackgroundandTheory.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2(38):62

30IngwersenP.ConceptionofInformationScience.In:VakkariP,etal.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第8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Abstract: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is a kind of science aiming to study some discrete objects and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egrates with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discusses o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concept presentation, teaching pattern, professional featur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nds to 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for the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maximally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s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ying,promotes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trains students’ abilitie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academic vision.

Key words: Combinatorics, graph theory, computer, teaching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时常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处理大规模的离散数据,由此组合数学与图论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组合数学理论和图论为导向,让学生掌握离散问题的理论证明和相关算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离散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培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着学生日后运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由于离散数据是计算机所处理的主要对象,因此离散对象的处理就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当前,组合数学与图论是研究离散对象的最有力数学工具,在计算机科学中它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对很多问题都有效的一种简单而系统的建模方式。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组合数学与图论问题,然后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加以解决。

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也有大量问题都可以运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组合数学与图论所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高校里面的很多专业,如通信科学、电网络分析、结构化学、经济学、社会学、遗传学等,都会运用到组合数学与图论的一些理论与方法。

在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教学方面,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人们做了大量的教学探索、改革与实践。王桂平等[1]通过程序设计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孙培等[2]将教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刘瑞芳等[3]从一些教学的设计出发,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殷志祥等[4]提出了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想,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间的团队协助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通过分析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2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概念引出、教学模式、专业特点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如无详细说明,可参见文献[5-7].

2.1运用故事和历史背景引出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组合数学与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源于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Fibonacci序列小兔繁殖问题、欧拉36名军官问题、夫妻入座问题、Hanoi问题、幻方、鸽巢问题、七桥问题、着色问题、邮路问题等发展而来.另外,游戏的数学抽象往往涉及到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和其时代背景引出概念,同时探讨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行遍性问题的教学,可以通过七桥问题、欧拉的故事和中国邮递员问题的故事一起来引出,既能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起源、认识到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又能让学生了解到那一时代中国数学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采用“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悟性

当前,由于大学课程学时数的不足,教学大都是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方式,快速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然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上资源对新知识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对学生的疑惑进行答疑,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2.3 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组合数学与图论的数学理论知识丰富,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通常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容易讲解得复杂和宽泛。对于倾向于应用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知识,不能停留在纯粹数学的思维方式上,还需建立起数学理论知识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也就是建立起组合数学与图论这一数学工具与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的联系。因此,在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上,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宜深究理论知识证明,应该力求简单化,保证基本的理论知识结构,结合相应的算法加以阐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4结合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

组合数学与图论知识可以应用到很多研究方向,比如组合优化、并行计算、容错计算、图论算法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比如,在图的连通度的教学中,可以展示网络的故障诊断性、网络的容错性、网络的拥塞等方面的论文,让学生意识到连通度知识的学习是可以用来解决计算机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拓宽学生在这一理论知识方面的广度。对于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更容易切入到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科学研究领域。

第9篇:数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集成 知识管理 知识组织 资源整合 个性化服务 机构知识库

[分类号]G250

目前图书馆正向知识图书馆发展,面临着提高知识服务水平的新问题,将知识管理领域新理论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知识集成理论源自企业知识管理,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各领域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将该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带来新视角、新思路。

1 知识集成理论及图书情报界的相关研究

知识集成理论是将集成的思想运用到知识应用与创造阶段,其研究时间并不长,知识集成完整的概念于1990年首次被提出,随后国内外有多种定义描述。本文认为刘兴城、马彪等于2007年前后提出的定义较好地概括了知识集成的内涵:知识集成是指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过程的集成,实现知识创新,最终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动态过程;是识别、获取并应用与完成日常工作或特定任务相关的组织内外部知识,目的是提高知识共享,产生新知识并作为组织记忆存储,是对知识的利用,及为有效共享和应用提供支持,从而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持久竞争力。知识集成的特征包括: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强调知识要素与实践要素的集成、是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最终目的是构建并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知识集成的模式包括SECI模式、ITOI模式、三维模式等等。

国内外知识集成研究在多个领域开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相应成果:知识集成与创新、知识集成与产品开发、知识集成与项目管理、知识集成与决策等,另外在数字图书馆、教育管理、制造企业、学习型组织、供应链管理领域也有研究。知识集成研究在理论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尚无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实践研究较缺乏,知识集成研究处于发展阶段;研究视角主要是技术角度,流程、文化、组织等其他视角有待加强;研究主要针对知识与知识集成,而知识与过程、与人集成的研究有待加强;研究中的难点包括知识集成的途径、隐性知识的获取、知识集成与本体论、知识集成的评价等。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集成已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直接阐述的文献并不多,有代表性的文献大多也仅论及图书馆知识集成的部分方面,未见多角度的系统性研究文献。将知识集成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应该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将知识要素与图书馆服务的诸要素相结合,包括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知识与知识的集成、知识与人的集成以及知识与过程的集成,并研究相关的文化环境、组织机制等多个方面以及图书馆为所在机构的知识集成而拓展的服务实践。

2 图书馆知识集成研究的内容

图书馆知识集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关于图书馆服务中知识与知识集成的研究,着重关注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发现

2.1.1知识组织是图书馆知识集成的基础知识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对知识存贮的整序,进而提供知识,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有序的资源体系。网络环境下重要的知识组织方法有:元数据、本体、知识地图、知识网络等。

元数据与本体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知识组织方法。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国外代表性元数据标准很多,DC是跨领域元数据,并有各领域的应用纲要,国内也有一些中文描述元数据方案,如CDLS项目制订的各种专门元数据规范。经过元数据的标引,知识资源规范有序,再通过元数据的映射与互操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有序组织。元数据的发展方向应是简洁、实用、标准化。

本体是持续的研究热点,本体是术语的明确的概念化的规范说明。在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系统中,本体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结构并支持逻辑推理,提供了领域知识的共享和复用,知识体系为网状结构;利用本体检索能将字义搜索提高到语义搜索;本体为解决系统或资源之间的互操作问题提供了途径。本体及元数据都能融合传统知识组织方法,两者都可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互操作提供基础,知识组织系统还可将两者结合,资源组织在微观上依据各种元数据方案,在宏观上资源之间依据本体关联成立体的知识网络。

知识地图以可视化技术显示各种知识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视化的直观的知识组织方案。知识网络是指知识节点和知识关联(知识链)构成的知识体系,即由知识点、知识单元、知识库作为“节点”,知识间的关联作为“边”或“链”构成的、具备知识的存取、传递、处理、再生功能的网络。例如在基于本体的知识整合中,资源通过本体映射的联系可形成一种立体的知识网络。

通过知识组织,图书馆信息资源呈现科学有序状态,为知识整合、知识发现提供基础。

2.1.2知识整合是图书馆知识集成的重要形式知识整合将知识资源整合为有机整体,可以消除知识孤岛,为用户提供集中服务,其研究包括各种资源整合方案及知识整合的进展。数字资源整合包括三个层面:数据整合、信息整合和知识整合。资源整合常见方案有: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基于资源导航的整合、基于统一检索平台的整合、基于信息门户的整合以及基于知识体系的整合。知识整合是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方向,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基于知识体系的综合整合,研究者马文峰认为知识整合就是利用知识本体实现数字资源的概念/语义的组织,异构资源通过本体的语义映射互相联系,各资源系统形成立体知识网络。目前基于知识体系的整合引起研究者极大的研究热情。

在知识整合的研究中应关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如何将服务与用户的信息环境相整合,将服务嵌入用户熟悉并常用的信息界面的方法与技术,例如嵌入浏览器的图书馆工具条等等。资源整合有其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应以技术与标准的发展为动力,推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整合与知识整合。

2.1.3知识发现是实现知识集成的目标一知识创新的重要方法知识发现的研究包括知识挖掘、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等等。

知识挖掘能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知识挖掘的方法根据其所属领域分为;数学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面向数据库的方法、混合方法等几类。具体包括:统计分析方法、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粗集、模糊逻辑等等。一般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知识挖掘方法,在某领域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另一领域,在实际应用中需针对特定领域进行选择。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可分为基于相关文献与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因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特

别强调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应加强对后者的研究与应用。Swanson创立的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及人机交互系统Arrowsmith,能从表面无联系的文献中发现隐含的知识,研究首先在医学文献中获得成功,从非相关文献中分析出鱼油对雷诺氏症患者有益,并得到了临床验证。其后这一研究方法获得了较大发展,也已有其他领域的应用,如Cort将这一方法用于人文数据库,国内研究者也给予较高的研究热情。这一方法为隐于非相关文献中的知识发现与创新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知识集成中的难点之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集成提供了领域解决方案。这一方法可以纳入知识集成的方法体系,应加强对这一方法的不同领域适用性的研究,并对科研人员加以宣传,使科研者从全新角度获得科研灵感,促进知识创新。

2.2关于图书馆服务中知识与人集成的研究,着眼于用户及馆员

图书馆服务中人的要素包括用户与馆员,知识与这两者的集成集中体现在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及学科馆员制度。个性化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它以个性化需求分析为基础,提供个性化定制、推送等服务,其发展方向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目前新的研究热点还包括:将个性化服务嵌入个性化信息环境、以及利用Web2.0及Library2.0技术与理念提供与用户互动共建的服务模式。通过个性化服务,知识要素与人(用户)的要素达到了有机的集成,对个体需求的显性知识加以形式化,对个体需求的隐性知识加以发现,针对需求提供整合的资源,促进了知识利用。

图书馆服务中引入学科馆员制度,能促进馆员与用户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学科馆员是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核心馆员,他们面向学科用户,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针对特定需求开展学科信息组织及深层次情报研究,提供个性化学科资源服务。在学科馆员身上及其提供的服务中,集中体现了知识与馆员的集成,他们为学科的显性知识整序,在服务中将自身经验的隐性知识与文献信息的显性知识相结合,在交流中促进用户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促进学科用户的知识利用。学科馆员制这一主动服务模式加快了信息知识传播速度,图书馆应大力发展学科馆员服务。

2.3关于图书馆中知识与过程集成的研究,可从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出发展开

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图书馆业务流程从传统的“物质流”更多表现为数字资源的“信息流”。变化要求重组,业务流程重组模式有:组织机构的重组、业务流程的重组、业务人员的重组、管理方式的重组。重组需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业务流程重组使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顺畅流通。经过重组,图书馆业务流程应被整合为符合知识流程链(知识创作、知识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传播、知识检索、知识利用,然后再回到知识创作)的工作模式,在服务中体现知识与过程的集成。国内外都有一些图书馆开展了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践,业务流程重组是实现图书馆知识与过程集成的重要举措,能从机构、流程上保证知识与知识集成、知识与人集成的开展。随着信息环境的飞速发展,适应新需求的流程重组也会继续出现。

2.4关于图书馆知识集成的组织文化保障机制,可着重研究学习型图书馆文化

学习型图书馆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观点来探讨图书馆发展,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促使其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带动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从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已有多家大学图书馆着手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等等,国内如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等也有相关实践。学习型图书馆文化能培育乐于终身学习的高素质馆员队伍,强化图书馆的学习氛围。知识管理理论发展至今,突出个人、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的根本推动作用,从技术决定论发展到文化决定论,学习型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知识集成的组织文化保障,应持续推进其建设。

2.5图书馆参与建设机构知识库促进组织的知识集成

机构知识库收集、组织、存储、管理机构内的科学数据、研究成果和其他数字资料,实现对机构内数字内容及资产的保存和管理,并提供开放访问。机构知识库可集成组织的内外部知识、集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理论不谋而合。机构知识库全面存储传播机构的学术产出,可以说是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过程进行集成的一个具体实践。在知识集成中,隐性与显性知识集成较困难,传统学术交流方式不易实现,而机构库对灰色文献的收集传播可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集成。从知识集成的本体论模式看,机构知识库可实现个体知识、组织内外部知识的集成。知识集成包括知识与实践、知识与业务流程的集成,而机构知识库的资源之一就是科研过程知识,同时其资源是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知识储备库。它的开放共享理念使研究者能够获取组织内外部知识,促进新知识的产生,新资源再被存储与共享。机构库的高级目标是对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这也达到了知识集成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

从这些方面看,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是组织知识集成有效手段之一。从国际上来看,大学图书馆成为机构库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的相关技术体系也获得了发展,国内的大学图书馆应积极承担其建设,为所在机构的知识集成提供服务实践,同时加强研究其建设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