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海洋经济文化精选(九篇)

海洋经济文化

第1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

第2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问题提出

21世纪,海洋经济和文化经济注定成为国际大国竞相角逐的新经济增长点。在此环境下,海洋文化产业强势兴起,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海洋文化产业以涉海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为核心,以取得经济效益兼社会价值为目的,具备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功能,是按照产业化模式进行经营和运作的新兴第三产业。通过对众多学者研究的比较,按照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涉海休闲体育产业和海洋文艺产业四大类对海洋文化产业进行划分。

自08年国家着眼于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以来,仅占国土面积13.4%的沿海省市,支撑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张开城教授曾表明,在2010年,国内海洋文化产业产值就已经突破3255.33亿,在“十二五”期间,海洋文化产业增速可能达到12%甚至更高,“十二五”接近尾声时,海洋文化产业总产值有望增长3倍,达到1万亿。而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唯一临海省份,其海洋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早在2010年辽宁省海洋经济产值已经突破3000亿。并且辽宁省海洋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极大。

然而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却愈发严重,据估计2013年我国就业劳动大军将达到历史峰值。就业和失业也是辽宁省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2001年到2010年,全国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而辽宁省每年高出全国平均失业水平1个百分点,达到5.12%。[1]这说明辽宁省的就业局势依然紧张、就业问题亟待解决。而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极具就业吸纳能力和产业联动性的第三产业,在提升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通过发挥其社会功能有效的缓解辽宁省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辽宁省海洋文化产业实现就业效果分析

海洋文化产业是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产业功能的产业,所以其就业拉动效能与文化产业想当。据有关学者研究指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每提高1%,将扩大超过四百万人的就业。而这四百万人当然主要集中于沿海省份,所以辽宁省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在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功能的基础上,成为辽宁省扩大就业规模、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并积极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优化战略的实施。所以对辽宁省沿海地带滨海旅游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艺术业实现就业效果的分析,将有利于辽宁省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成熟。

1.滨海旅游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滨海旅游业是以海岸景观、海岛资源为依托、以滨海文化和涉海民俗传统为资源而开展的旅游经营和服务活动。国际旅游组织曾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和就业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每有1元的新收入,可以带动相关行业8元的间接收入;旅游业每有一个就业岗位出现,相应会产生5个间接的就业机会。据国际统计,即使在经济危机严重的2009年,其经济产值仍占据全球经济生产总值近十分之一,全球旅游业就业人数仍超过了两亿,占总就业人数的8.2%,据进一步估计,2020年滨海旅游业将带来超过3亿的新增就业机会。[2]而国内学者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我国旅游业每有8万美元新投资,41个就业机会便会随之诞生。

辽宁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发挥了较好的经济带动作用,但是就业拉动效果有待提升。据有关数据统计,2011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总收入3030.6亿,其中旅游业直接收入1583.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4.8%,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贡献率高达27.18%。[3]然而,滨海旅游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并未得到较好发挥,截至2011年,辽宁省沿海六市旅游业呈现的总就业规模为1112.97万人,占沿海经济带总就业人口的11.32%,其中仅18.19万人为直接就业人口。[4]然而,沿海城市中大连市的旅游业发展十分突出。其旅游从业总人口达到437.2万人,占大连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占沿海经济带旅游业总人口的39.28%。大连作为辽宁省地市中最大的城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闲置劳动力的转移,还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大连的经济振兴。相比之下,盘锦、葫芦岛、锦州、营口的旅游业从业规模小、就业吸纳效果微弱,其滨海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大多数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单一的人员仍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5]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2.海洋节庆会展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涉海节庆会展业是一个利用特色传统节日、举办展览,从而带动观光、消费的创新性产业。一方面,海洋节庆会展业能够直接建立城市品牌,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投资;另一方面,节庆、会展的举办,能够汇集最新的理念和创意,进而推动广告、通讯等其他延伸产业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证实,节庆会展业的经济拉动乘数为9,即1元的会展业收入可以带动9倍的社会其他产业收入。在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其他产业进步的同时,海洋节庆会展业的发展自然成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战略的主要渠道。

节庆会展业已经逐渐得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视,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丹东作为边境城市,每年举办“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不仅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的,还较好的安置了当地不具备专业技能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锦州的会展业则以人文特点著称,重点培育了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和中国北方文博信息产品交易会两大会展活动,迅速催生了一批古玩商业者;大连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中节庆会展业发展最成熟的城市,2008-2011年间,大连全市专业展馆累计举办展会402个,年均增长2.1%;展会参展商37.6万人次,年均增长6%;全市展会接待参展观众2426.6万人次,年均增长6.9%。[6]由于大连展会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的逐年增加,消费者流动量大幅提升,大连市的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得到了极大地拉动,其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就业水平不断提高。

3.涉海休闲体育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涉海休闲体育业是以滨海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体育运动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休闲、健身、竞技、冒险活动的平台,并以无污染、可持续为特征,是沿海地带的新经济增长点。根据相关专家证实,休闲体育业每新增1个从业人员,可引起社会5个新增就业岗位,对沿海地区就业压力的缓解和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大作用。

然而辽宁省涉海休闲体育业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虽然地处北温带,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作为涉海休闲体育业当中收益最快、效率最高的休闲渔业,并未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民众的重视。除长海县外,多数地区的渔业资源主要用于发展生态效应差、科技含量低的传统渔业。而长海县作为辽宁省发展涉海休闲体育业的典范,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举办钓鱼赛、渔业观光等丰富的钓鱼节活动。在发展休闲渔业、拉动旅游、酒店和餐饮行业发展的同时,借机举办商业洽谈,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

4.涉海艺术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涉海艺术业是以海洋民俗传统为背景、以民间艺术工艺为基础,通过产业化的经营,生产出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经济效益的海洋艺术产品,它包括文学、影视、新闻业以及涉海工艺品业。其中涉海工艺品业,是指具有当地风俗和文化特征的,主要依靠手工制作的精美艺术品生产行业,因其对从业者的文化水平要求并不高,通常经过较短时期的培训,实现涉海工艺品业的创业和就业并不困难。而涉海文学影视业,主要是指文艺公演、文学著作等产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宣传的手段,对于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经济和文化意义。

辽宁省在涉海艺术业方面的发展,仅限于低端同质化的工艺品业的生产,并且多是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产品雷同、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区域性特色。导致其就业吸纳能力有限,经济和社会效果低下。而辽宁省始终未见涉海文学影视上的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还没有意识到文学艺术对于城市品牌宣传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辽宁省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辽宁省针对自身的海洋文化资源分布现状和就业拉动的实现效果,政府和企业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促进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海洋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其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性、缓解省内的就业压力。

1.确立产业发展宏观指导纲要

海洋文化产业对于缓解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就业问题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政府理应站在宏观调控的角度,确立相应的产业发展指导纲要:首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其次,在进行宏观引导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引导企业合理竞争;最后,政府要把旅游文化产业与餐饮业、酒店业、交通业等产业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通过集群效应发挥劳动力聚集效应、最大限度的扩大就业空间。

2.深入开发海洋文化资源

辽宁省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的同时,加大对海洋人文资源的经济附加值转化,尤其是盘锦、锦州、营口等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辽宁沿海各区域有着各自的海洋文化和民俗传统,这都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能有效的避免沿海地区间的恶性竞争,进而充分调动具备不同文化背景和乡俗传统的辽宁省沿海本地劳动力的就业。

3.鼓励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切实的发挥出海洋文化产业在辽宁省的经济和社会潜力,必须要鼓励创新、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海洋文化产业多级科研网络。首先,要鼓励以大连海洋大学为首的各高校海洋研究院所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其次,要将理论研究与海洋文化创新、海洋科技开发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最后,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相互协作的海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就业结构,为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后盾。

4.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要深入推动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培养既深入了解海洋文化、又精通第三产业经营、管理的多样化人才,尽快建立海洋文化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对从业中的劳动力进行培训,摆脱传统海洋产业僵化意识,进行科技宣传和理论更新;其次,要因地制宜培养当地闲置劳动力,如建立新型农民、渔民培训工程;再次,要通过不断完善创业的条件和氛围,积极吸引高校人才来到辽宁省沿海地区进行海洋文化创业,这不仅有利于解决辽宁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为海洋文化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陈德钦.辽宁省就业问题与对策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3(3).

[2]Gary.WTTC预测:2010年旅游业增长缓慢 未来前景光明[N].环球时讯,2010-03-14.

[3]鲁小波,陈晓颖,郭迪.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的社会经济作用分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3(2).

[4]辽宁省2012年统计年鉴.

[5]孟鸿玲.关于营口市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

第3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 海洋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述使“文化软实力”近年来备受关注。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对软实力的阐释:“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1],从而使“文化”与“政治、外交”并列,构成软实力的三大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也因此获得了“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的定义[2]。约瑟夫·奈的这一概念是针对冷战之后,美国国内出现的衰落论所提出的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但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提倡的中层理论,在缺乏对宏观理论进行精细研究的能力时,需要通过中层理论的研究实现“文化软实力”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之间的衔接。软实力概念传入中国以后,成为学界各领域争相研究的主题,尤其是结合中国实际从区域这一中层领域来诠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区域文化软实力上承国家文化软实力,下接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对约瑟夫·奈理论的发展,是对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表述,体现了国内学界的理论自觉意识。

不同地域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任务。近年来,山东面向海洋,积极拓宽新的发展思路,从上个世纪末的“海上山东”,到“东西结合、共同发展”、“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五大板块”、“一体两翼”,直到现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获批,山东半岛的海洋战略取得了丰厚的成就。[3]但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污染、海洋意识薄弱、海洋人才缺失、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制约了山东迈向海洋的步伐。对如何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是实现山东半岛蓝色辉煌的必由之路。

2、海洋文化软实力概念与特征

2.1 海洋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目前为止,海洋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尚未获得完全定义。新概念的产生要基于与其相关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这里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海洋软实力、海洋文化以及文化软实力三项。

首先,海洋软实力与海洋文化软实力。海洋软实力作为以海洋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文化、政治观念和外交政策,但它与海洋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海洋软实力虽然在文化之外还包括了政治、外交等内涵,但这些软实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海洋文化软实力虽然以海洋文化为基础,但其海洋文化的内涵通常也与海洋发展战略中所蕴含着政治理念、外交政策息息相关。可以说,海洋软实力是海洋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最终目的,海洋文化软实力是海洋软实力提升的必要手段。

其次,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软实力。文化由物质、制度与观念组成[4],相应地,海洋文化则由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观念文化三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层面组成,海洋文化软实力也可从物质、观念、制度这三个层次进行把握。具体来说,海洋物质文化是人们认识、开发、保护海洋能力和活动的物质体现,而物质层面的海洋文化软实力则强调这种物质产品中涉海技能、知识、愿望的凝聚、体现和寄托的程度,是对海洋物质文化产品进行生产的能力;海洋观念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海洋的心理感知和价值认识,而观念层面的海洋文化软实力则强调这一心理感知和价值认识的形成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力;海洋制度文化包括与海洋活动相关的风俗习惯以及各种明文典范规则等,而制度层面的海洋文化软实力则关注对涉海行为活动的结构和规则加以确定化和形式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果为涉海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对实践特点的体现程度、与其他文化的整合能力。因此,两者的关系可以归纳为,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海洋文化软实

是海洋文化在凝聚力、影响力、创新力、生产力等特性与功能上的体现。

再次,文化软实力与海洋文化软实力。海洋文化软实力作为以海洋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显然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但两者的属性和特性依然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从战略层面来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关于文化资源使用、配置的基本思路与决策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而海洋文化软实力则隶属海洋发展战略,是其中关于海洋文化发展事业的部分;其次,从涉及区域来看,文化软实力涉及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关系到所有文化事业相关群体,而海洋文化软实力则主要与涉海活动群体及涉海地区的相关群体有关;再次,从影响方式来看,文化软实力立足本土,通过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进行内在价值的提炼来发挥其影响,而海洋文化软实力由于海洋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其影响更多地直接体现在与异文化的对接、交流过程中。海洋文化软实力是海洋这一专门领域的文化软实力,但海洋在当今时代的战略意义及其固有属性使得海洋文化软实力有别于文化软实力的其他专门领域。

由此可知,海洋文化软实力是以海洋文化为基础,以海洋事业的发展为依托,以涉海活动、涉海群体及涉海地区的文化价值的提炼所带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发挥为目的所形成的国家软实力,是物质、观念和制度三个层面在海洋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创新力、生产力等特性与功能上的体现。

2.2 海洋文化软实力的特点

海洋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引导性、依赖性、开放性、隐蔽性和交融性等几方面加以把握。

第一,引导性。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性映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海洋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直接体现不同,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体现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的感召力、政治动员能力、国际组织运作能力等方面,为硬实力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海洋文化软实力提倡的“人海合一”、“和谐海洋”是我们海洋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则是对敏感海域提出的稳妥可行的解决措施。海洋文化软实力在调整国际海洋秩序方面起着探照灯般的引导作用。 性。这一特性是针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来说的,软实力的发展对硬实力有依赖性,没有硬实力无法发展软实力,软实力必须以硬实力为基础。一方面,只有在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谈海洋文化软实力,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持,我国建设“和谐海洋”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海洋文化软实力也要通过硬实力进行展示,如我国在亚丁湾护航所展示的维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的大国形象,都是建立在强大的海军硬实力基础之上的。

第三,开放性。与文化软实力相比,海洋文化软实力不仅立足于本土软实力研究,更强调对异域海洋文化的吸纳与把握。一个真正的海洋国家,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善于与他国进行思想和技术上的交流,依靠海洋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互动宣传我国的海洋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向海洋强国迈进。

第四,隐蔽性与交融性。隐蔽性来自海洋文化软实力表现形式的复杂,软实力本身具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其抽象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对其认识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多面性。[5]综合国力就是硬实力加软实力,这种划分方式掩盖了文化软实力的复杂,夸大了两者的对立和区别。我们认为,海洋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互相交融的,一国军队通常被认定为是硬实力,但灾害来临时,军队被派遣去抗震救灾所体现出的应急管理上的迅捷性和高效性便是软实力的彰显;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盛极一时的海上贸易,表面是政治、经济等硬实力上的对外交往,但从其实践形态和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却是异文化间的对接、渗透、影响与融合,通过海上贸易这一途径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维护蓝色国土安全的需要。受农耕文明和地缘位置等影响,中国海疆曾一度处于有海无防的状态,海洋边防的薄弱给中国带来过深重的苦难。众所周知,山东省不仅是文治的“孔孟之乡”,也是我国北方沿海海防的战略要地:海岸线蜿蜒曲折、多良港;近海多岛屿,沿海多山地丘陵,非常适合近海防御;同时,山东把守渤海的出海要道,战略位置显著,北海舰队的青岛海军基地也驻守在此。在中日甲午战争之时,山东周边海域作为主

战场深受侵略之害,蓝色国土安全问题也应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之中。

军事是一种高成本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不仅会造成国家损失而且导致人员伤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当下我国和邻国海域争端不断,军事威胁依旧存在,但和平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海疆安全需要新的视野。我国以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为目标所倡导的“和谐海洋”、“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等原则不仅可以降低国家维护海疆安全的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国家维护安全的效能。2009年,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齐聚青岛,共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不仅彰显了我国强大的海军实力,证实了我国捍卫国家海洋主权的实力,同样从中国的黄海之滨传递出了“和平、和谐、合作”的声音。可见,建设海洋边防,除去必要的军事措施外,还要对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尤其要发挥海洋文化软实力的感召力,达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

第二、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需要。从文化发展学的角度看,每一种区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特点。山东半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延续性、富有开拓精神和开放意识、同时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海洋文化。近年来,山东的海洋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海洋文化发展却出现偏离甚至停滞不前,两者发展步伐并不协调。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集中在旅游业,与海洋文化相关的广播影视业、网络文化等行业发展则相对落后;即使在旅游业中也是自然景观开发火热,涉海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缺乏相应的开发和保护;同时,海洋文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产品雷同现象严重,部分海洋文化资源没有做到科学开发从而导致文化资源承受力过重。整体而言,目前海洋文化开发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将海洋软实力建设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更好的发挥海洋文化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

第三、实现海洋可持续利用的需要。迈克尔·贝尔提出,风险是面对不确定性的一个现代概念,而基于不确定性的风险永远不会被最终解决。当今社会面临各种风险,环境风险就是其中之一。人类的海洋开发活动是以海洋为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海洋而实现,“一旦环境风险发生,首先造成影响的便是海洋环境,对海洋环境造成物理的或者化学的危害”。[6]海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们未来寻求发展的空间。但是近年来,山东周边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渤海依旧是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地区。2011年6月渤海发生“康菲漏油事件”使本已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再次蒙上阴影。事故发生后,沿海受害渔民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遭遇取证、索赔等一系列难题。发展海洋文化软实力,完善海洋法律,及时确立海洋补偿制度,不仅可以为海洋管理提供软实力支持,也是应对海洋环境民族劫难的有力之举。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优势分析

第一、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先秦的齐国依仗“鱼盐之利、舟楫之便”成为一方霸主;秦汉隋唐时期,登州莱州等地成为出海货物的重要中转站,促进了贸易的大发展;宋元时期,山东半岛海洋经济盛极一时,与当时的朝鲜、日本往来频繁;明清的海禁政策伴随着鸦片战争之后的开埠而结束,山东半岛进入了全新的航海时代,山东地区有着历代海洋文化资源的深厚积淀。

除去海洋历史文化资源,山东半岛其他海洋文化资源形态同样丰富:自然景观方面,青岛崂山、威海刘公岛和烟台蓬莱阁等海洋自然资源别具一格;人文景观方面,码头、灯塔、临海建筑等星罗棋布,形成了海洋旅游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在海洋民俗文化资源方面,不仅有海洋文化传说、历史典故和海神信仰等丰富的海洋精神文化资源,同样富于龙王庙、天后宫、海神庙宇、涉海英雄纪念馆、海军博物馆等海洋物质文化资源;也不缺少青岛红岛蛤蜊节、青岛田横“上网节”,青岛金沙滩旅游节、荣成渔民节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节庆文化资源。

第二、海洋硬实力强,区位资源优势突出。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曾两次视察山东,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拥有国家一类港口24个,并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新兴能源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远洋渔业、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渔业

增值业以及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等均获得较大发展。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8724.9亿元,占全省gdp的47.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8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09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5%。强大的海洋硬实力为海洋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载体。[7] 海洋第一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升级,如建设海洋牧场,由小型捕捞业逐渐发展为大型远洋捕捞,同时政府开展海洋生物增值放流,加强对休渔禁渔的管理,逐步实现海洋立体化养殖。海洋第二产业在海洋港口,海洋船舶,海洋化工和生物制药等传统优势产业之上,发展了海洋新能源利用,海洋信息检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仪器仪表、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工业,走在全国前列。山东海洋第三产业围绕海洋旅游,近年来开发了渔家乐、海岛游,并通过邮轮港的建设、以及奥帆赛等国际赛事的举办,促使服务升级,开始向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发展;此外,第三产业中以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为主的港口航运业发展迅速,让山东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三个亿吨级港口大省,其中青岛港集装箱装卸效率全球最高,同时青岛港获得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碳金创新价值奖”,为各港口的建设提供了典范。

第三、海洋意识的深厚基础。山东是个开放型半岛,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窗口之一,与周边海域长期保持着经济文化上的密切交往,有着较深厚的海洋意识传统。山东是我国海洋科技力量的聚集区,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科研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这里不仅拥有中国海洋大学这样集海洋自然科学、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海洋高等教育学府,成为我国海洋高等人才的孕育基地,对培养我国海洋意识起着塑造和引领的作用,还汇集了海洋第一研究所、地质矿产部的海洋地质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海洋各领域高端科研机构,是我国培养长远性、战略性、尖端性海洋意识的重要基地。同时,小学教育层面也有了突破,2011年秋季新学期,山东青岛市46万小学生迎来了海洋教育这门新课程,青岛因此成为中国首个在小学阶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8]此外,自从1990年末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海上山东”的概念之后,一场跨越世纪的海洋开发潮在山东半岛全面展开,相继提出建设“海上烟台”、“海上青岛”、“海上威海”、“海上日照”、“海上东营”、“海上滨州”等发展目标,为山东半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向海洋领域的拓展进行了有效的海洋意识普及,山东半岛沿海居民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亲近、爱慕海洋的海洋观,为山东半岛的发展持续提供着智力上的支持。

5、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限制因素分析

第一,不合理的海洋及海岸带开发活动。沿海居民的过度捕捞和源源不断的陆源污染造成了局部“海洋荒漠化”,中断了渔民的收入来源,其世袭的生存方式被改变,世代相传的海神信仰的成长土壤逐渐消失;围海造陆、盲目城市化,导致渔村消失,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再存在,渔业文化的传承失去了赖以存续的载体;近年滨海溢油不仅直接影响海岸带的生产,同样导致了滨海文化旅游业的衰败,康菲漏油事件这样的海洋污染不仅威胁烟台长岛的水产养殖,同样导致“渔家乐”这种文化体验游的骤然降温。

第二,海洋产业及其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衡。海洋世纪的到来,中国海洋经济顺势崛起,但包括山东半岛在内的我国海洋经济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明显,已有产业集中在农业和工业,服务业较少,文化产业不够强大。同时,由于受不合理海洋经济结构的制约,资源优势难以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洋开发一直囿于海洋捕捞,传统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方式,海洋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无以避免。同时,海洋人才缺口日益扩大,已有的海洋工作者有许多从事着与产业无直接关联的科研工作,一些顶尖的海洋高新技术领域领军人物缺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机制,难以实现海洋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流动难度大。

第三,海洋教育缺乏体系性和战略性。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处于“初级阶段”,在培育国民海洋意识方面是缺乏的,在这一点上,山东半岛也并不例外。市民教育方面,居民海洋意识觉醒任重道远,内陆居民对海洋的认识懵懂不清,沿海居民也只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海洋进行盲目索

,与“和谐海洋”的要求相去甚远。学校教育方面:初等教育迫于升学压力,海洋通史课设计较少,海洋知识普及率低;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人才,对海洋的认识更关系到发展海洋事业的未来趋势,然而除去中国海洋大学之外,山东其余高校涉海类专业很少,“海味”不浓,与不断涌现的海洋人才需求不对称。

第四,缺乏海洋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指导。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流于宏观的多,难以支撑各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对具体地域的文化软实力战略意义不大。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任务下,对海洋文化软实力的解读尚未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理论自觉与理论创新,更缺乏在海洋领域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中所形成的理论来做指导,这样的研究现状显然无法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6、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原则

海洋文化软实力是立足实际,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的文化诠释,应在明确建设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第一,坚持人文精神,提升战略品格。“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而优于动物世界,并以文明社会的进步为动力和目的的标志。[9]近代西方国家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始于战争和掠夺,过度开发海洋自然资源又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海洋人文精神长期以来严重缺位,海洋发展战略的立足点亟待提高。增强海洋开发过程中的人文意识和人道意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明确定位,实现错位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跳跃发展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两极,环渤海经济区的提速发展被看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10]环渤海经济圈在取得长远的发展的同时,却没能避免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以及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条件决定了山东的发展方式要走地方特色,不能盲目效仿其他地区或者国外的发展模式。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证明,即使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由于该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以换取其生产相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从而得到利益。[11]因此,明确定位,实现错位发展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品牌,树立区域文化精神。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各地文化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地方文化品牌的价值由此逐渐凸显,文化品牌建设能够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观点逐渐成为共识。当今一个省份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的实力,同时也体现在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上,即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地区提高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从地方品牌优势的角度来看,不少省市其地方品牌是模糊的,但提及山东,就会想到一批企业:海尔、海信、双星、青啤、轻骑、澳柯玛……现代工业、企业、品牌和山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应该延续品牌建设的思路,树立品牌意识,不断引进与吸引与品牌内涵相匹配的资源进入本地区,形成持续发展的无形力量。

第四,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均衡发展。将综合实力区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是约瑟夫·奈的一大贡献,在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相互关系方面,约瑟夫·奈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没有作出富有说服力的解释。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软实力资源需要以硬实力资源为载体。美国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无疑是以其发达的文化产业为后盾的,而日韩两国在亚洲不断上升的文化地位也都有赖于其各自国内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亨廷顿认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50年代和60年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民,当时它是与苏联的经济成功和军事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当苏联发生经济萧条且不能维持其军事力量时,这种吸引力也就随之消失了。西方的价值观和体制已吸引了其他文化的人民,因为它们被看作是西方权力和财富的源泉”。[13]其次,在软实力对硬实力的作用方面,在多年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的发展模式影响下,国人对软实力的作用理解有所偏差,重视不够。正如在2011年2月18日第二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上学者们表达的共识那样:“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

。软实力发展水平和程度不仅决定着硬实力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同样影响着一个地区整体实力的发展。所以,海洋文化软实力战略应该与硬实力的发展同步进行,共同繁荣。

7、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科学发展,提高省市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文化强省,打造品质城市的突破口。对山东半岛而言,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

7.1 提升海洋意识,引领大众传媒

1999年末建造的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中华世纪坛,其圣火广场用960块花岗岩暗喻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却没有任何体现,[14]与此同时,我国宪法中也至今未见“海洋”二字出现。[15]与其他海洋国家相比,我国海洋意识滞后的现状不言自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规定,中国拥有约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260多万平方公里的毗连区,领海和管辖海域的总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公里。然而,目前仅在南海就有143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处于争议状态,与朝鲜、日本和韩国也有40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我国海洋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而国内海洋意识的淡薄又进一步加剧了海外威胁带来的危害。

建设海洋强省,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的任务首当其冲:通过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方式,将海洋气息融入平时生活中,让“蓝色文明”伴随国民成长;动员媒体开设专栏,尤其可以利用电视、微博等大众传媒进行海洋知识普及;同时要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营造关心海洋的国情教育环境,像青岛小学教育中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样的工作只是第一步,我们应致力于培养从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专业研究和市民教育为一体的海洋教育体系。

7.2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繁荣

在文化交融、冲突不断的信息时代,一个地区只有引进先进文化并加以吸收,使之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实现文化现代化从而引领文化发展潮流。在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不同文化中有共通性,即通过“共通价值”实现跨文化交流。[16]因此,在建设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软实力时,应积极学习其他沿海地区的文化,如国内的广东岭南文化、上海海派文化,福建闽南及台湾地区的海洋文化,以及其他海洋国家及地区的文化,致力于这些舶来海洋文化与山东的儒家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融合交流,实施文化开放战略。文化通过交流而丰富,承认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是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7.3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文化产业活力

早在2003年,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大众报业集团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随后两家单位打破了陈旧政策框架和市场分割的缺陷并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同期山东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表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文化体制中的问题依旧存在:文化部门职能条块分割,资源分配不合理;文化产业过度依赖政府投资,缺乏多渠道筹资办法;同时相应制度缺乏,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目前虽然山东省从上到下各级政府都极为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未见明显成效”。[17]

文化的竞争实质上是以文化软实力为基础的国力竞争,体现出文化和经济的紧密联系。以旅游业为例,在一份研究调查中显示,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出境旅游的主要动力是“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世界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当中,有65%的人士是进行文化旅游而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18]因此,山东半岛应继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将海洋文化的精神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去,通过海洋软实力的建设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7.4 建立海洋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考量城市发展

山东半岛进行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其完善的指标体系,用以考量本地区的发展程度。指标体系的作用可归纳如下,首先,指标体系具有指导作用,提升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软实力,需要了解海洋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路径,用以为海洋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做参考。其次,指标体系具有范式作用,可以统一各地的评价标准,便于各地互相比较,发现薄弱环节,形成互相促进的局面。再次,指标体系还具有监督和激励作用,可以将海洋文化软实力指标纳入政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

系内,便于对区域文化建设工作的绩效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起到敦促的作用。 文化多样性,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格局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碰撞,逐渐呈现出文化繁荣的特征。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亚文化及其物质载体正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渐趋消失,近年随着近海养殖和海上机械化作业船只的发展,沙滩上已经很难见到海草,曾作为胶东最具地方特色的海草房正在逐渐消失。海草房冬暖夏凉、环保健康,适合人类居住,曾是家族财富的象征,是本地区海洋文化传承的标志,很好地体现了“人海和谐”的理念。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开发和保护并进,挽救这些正在消失的海洋文化现象,丰富海洋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实体。

我国已经明确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文化发展战略加以认识,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亟需丰富和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便是针对特定领域、特定地域进行的文化软实力探索研究,也是在海洋世纪下对文化软实力的反思,是探索文化软实力的有益方式。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奈(著).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 吴晓辉,钱程(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

[2] [德]曼海姆(著). 文化社会学论要[m]. 刘继同,左芙蓉(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 杨珍. 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特征与经验[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008年,第4卷.

[4] 李培林,李强,马戎.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33.

[5] 郭洁敏. 当前我国软力量研究中若干难点问题及其思考[j]. 社会科学,2009(2):12.

[6] 崔凤,张双双. 海洋开发与环境风险——墨西哥湾溢油事故评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8.

[7] 山东省统计局:《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2011年9月14)stats-sd.gov.cn/2007/stats_day2011/xlfx/21.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1月3日.

[8] 刘淼:青岛在全国首推小学生海洋教育(2011年9月7日).

china.com.cn/news/zhuanti/kzgl/2011-09/07/content_23372584.htm,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1月3日.

[9] 曲金良. 海洋文化与社会[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1-12.

[10] 韩忠亮,朱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报告[j].新经济研究,2009(7):93.

[11] [英]大卫·李嘉图(著).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周洁(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65-269.

[12] 路长全. 软战争[a]. 顾江. 文化产业研究(第3辑)[c].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1.

[13]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4.

[14] 张世平. 中国海权[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4-6.

[15] 张宇,刘莎.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海洋强国必由之路[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4):91.

[16] 张国祚.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64.

第4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3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海洋文化的划分并不是以地域作为划分的标准,并不是所有海滨城市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只有源于海洋的文化才能归属海洋文化的序列。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海南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海南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形成南海蓝色经济区。

1.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本质就在于海洋文化的产业化[2]。这个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构成,其中海洋文化是基础性要素,它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产业化是结构性要素,它决定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构成。

2.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海洋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根据产业的内容和性质,按照行业分类法,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产业类别: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对其它的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还能推动饮食、商业、交通、住宿业等相关配套部门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因此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节庆会展业包括海洋文化节庆业和海洋文化会展业,是以海洋文化产业为主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它具有高收益、无污染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极强带动力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海洋节庆会展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和运作模式。在我国海洋节庆会展示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因其经济效益高和经济拉动作用大而备受关注,成为海洋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将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展到无限的海面上,带给消费者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这也是海洋体闲体育产业特有的魅力。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因其自然、健康、时尚的特征成为热门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洋文艺产业:海洋文艺是长期与海为伴,从事海洋生产和实践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海洋艺术产业就是将海洋艺术进行产业化的运作,生产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艺术产品。

也有学者采取集群列举法,将海洋文化产业细分为以下类别:涉海休闲渔业:观光渔业、体验渔业、观赏性专门养殖;涉海休闲体育业:水上项目、水下项目、沙滩项目;涉海庆典会展业:海洋文化节、珍珠文化节、博览会、旅游文化节、开渔节等;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饮食起居、服饰、传统节日、婚俗、信仰的产业化开发;涉海工艺品业:珊瑚、贝类、珍珠工艺品;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广播电视、书报刊、网络、咨询服务;涉海艺术业: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3]。

3.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的关系。如前所述,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人类在与海洋的互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无形的语言、习俗、信仰、艺术等精神财富,也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物质财富。海洋产业是一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活动,所以单从两者与海洋的依存关系,就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海洋产业的开发,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可以对海洋文化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海洋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也会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能力。尤其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将会带来海洋产业经济的增长,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必须深度挖掘、利用好自然资源,与其他海洋文化产业大省相比,海南有具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共有海岛(含礁和沙洲)280个。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000公里,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68个,海洋渔场面积16434公顷,海洋水产品在800种以上。在海南岛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主要经济虾类17种,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南海诸岛岛礁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诸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南海诸岛岛礁上美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更是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四、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路径探讨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海南省“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南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大力建设本土海洋文化,挖掘和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1.建立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专项政策体系。政府要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与引导。首先,要围绕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以海湾优势为依托,开发建设一批国际大型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业、邮轮游艇产业。以海口、三亚等滨海城市为依托,培育发展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其次,在产业政策上加强支持力度,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还应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与监管,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宣传方面的投入。

2.推进海洋文化产业融资多元化。要提升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充分利用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和侨务资源,加强与国内外海洋城市、海港城市的借鉴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合作与开发。鼓励和支持民资、外资的进入,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解决好海洋文化产业建设的融资问题。可采取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样既可以解决产业建设融资难的瓶颈,又可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激发全社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热情,提高项目开发建设效率。对于外资的进入,可以同时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设备设施和知名品牌影响力。政府应主动引导和争取,通过产业博览会、网上推广平台、成立专项开发小组等形式,积极寻求民资、外资合作者。

3.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尽快策划并启动一批世界级海洋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将海洋文化融入滨海旅游文化产业,深度研究开发海洋旅游,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旅游新产品,如海洋休闲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海岛生态旅游、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温泉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发展会展、邮轮游船、水上运动、文化艺术、海洋科普生态、海洋康疗保健等专项旅游,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二是发展游艇经济,将海南打造成中国游艇天堂。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与国际游艇行业的合作,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游艇旅游项目,兴建国际一流的游艇俱乐部,打造环海南岛的游艇经济圈。”[4]三是利用滨海城市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策划并建设世界级热带海洋文化主题公园重大项目,不断提升热带海洋旅游文化竞争力。

4.从战略高度培育和树立海洋文化意识。应充分认识海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公众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海洋价值观。要重新审视和科学论证海洋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将海洋文化建设作为海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新地标,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宣传普及海洋基础知识,提高全体市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文化氛围。依托涉海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利用海洋文化座谈会、海洋文化论坛、海洋文化节等机会,深入研究、挖掘和宣传海南海洋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将海南打造为全国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开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第5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历史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发展战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自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就发现陆上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又使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逐渐变得狭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未来发展的目光转向蓝色的海洋,一场向海洋要食物、要淡水、要能源、要生存空间的“海洋之争”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不难发现,世界各海洋国之间在经济、科技、能源、海权等方面都存在着磨擦与竞争,使得海洋事务的发展日趋错综复杂。[1]然而,种种激烈的竞争背后是各海洋国家在海洋文化带领下的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海洋意识、观念、文化的竞争。海洋文化的竞争成败决定着未来海洋国家的格局和态势,也将决定着各海洋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

一、我国历史上海洋文化发展及没落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是沉淀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谓海洋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在开发利用和维护海洋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价值、理念的总和。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有18000千米长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千米长的海岛海岸线,6500 多个岛礁分布在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域内(高潮位时出露水面500平方米以上面积称为岛)。在这广阔的海洋里,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开创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海洋文化。[2]

据史料记载,中国自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吴、越、燕、齐等海洋诸侯强国,到秦王朝建立后就逐渐开始了海洋科学的探索,海外世界的发现,以“徐福东渡”为代表的海外交通、与移民以及东亚文化传播的出现揭开了中华民族海洋文化建立探索的序幕。到两汉时期,中国南北沿海地区逐渐开辟了通向外部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海外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国。唐宋时期我国对海洋政策更加开放,以海上“丝绸-瓷器”等为主导的海运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当时海洋经济的大繁荣,为海洋文化,海洋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到了宋末元初,政府对海洋经济建设发展更为重视,其中“听海商贸易,归征其税”的政策为当时海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一些沿海地区也逐渐形成“海神文化”、“造船科技文化”、“航海文化”的海洋文化基础。以“妈祖神话”为代表的经典海洋文化至今是华人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到明朝永乐年间,中华民族的海洋事业到达了顶峰时期,也是海洋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以郑和七下西洋的典例就可以说明当时中国海洋文化的完善和成熟、先进和具有东方特色。当时中国海洋文化形成了具渔业文化、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和宗教风格文化为一体的海洋文化,这时期的中国海洋文化引领着世纪的潮流,影响着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3]

海洋总是风雨难测,一条“禁海令”就如巨大的风暴摧垮了当时海上庞大的舰队,吞噬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海洋文化,使东方极盛的海洋文化转向没落。时间过了四百多年,时光的流逝冲刷了人们对海洋的记忆,岁月的蹉跎也抹去了海洋文化的影响。四百多年的“海禁”使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落后了,在19 世纪中叶终于被西方强势的海洋文化压迫所垮塌,致使我国四百年的海洋文化出现断层;百年近代屈辱史中我们的海洋文化及意识又屡屡受挫,在强悍、野蛮、武夫式的西方海洋文化中我们低下了头,在西方海洋文化面前我们显得麻木、茫然、不知所措,在西方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低视、无视中我们一代代国人丧失了海洋意识,弱化了海洋观念,没落了海洋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和教训中寻找自己富强的道路,在百年的屈辱史中,我们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尤其是近30 年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海洋对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将源于海上,改革开放为中国海洋文化的振兴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新历史条件下也多次指出了弘扬民族海洋文化,加快海洋文化事业的建设,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不能否认,中华民族正在崛起、文化正在复兴,但长久的丢失和没落使人们现阶段对海洋事务争端时,我们总是处于退让的劣势。在外国非法的侵占和恶意的盗采我们的资源时,我们为什么表现的总是那么茫然,外交部门的声讨和抗议的呼声却总是显得苍白无力。[4]因为我们缺乏全民的支持,我们缺乏海洋文化的影响,从而使现今人们的海洋意识弱化,致使政府部门在应对危机时总显得是“一个人在战斗”。文化是人类精神的支柱、是人类灵魂的统一,缺失了统一的海洋文化即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海洋意识、海洋的支持力不够。海洋文化的缺失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相比这下西方各海洋大国以及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在弘扬民族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方面做得很好。就拿日韩两国来说,两国的历史和国情都与我国相似,但是他基于自身国地狭小、资源匮乏,他们把海洋看得更为重要。日韩两国历来就有海洋岛屿之争,在“独岛”之争中,韩国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在长久的海洋文化和危机的影响下,人们的海洋意识提高而迸发出的保护海洋的全民行动意识,从而在面对海洋危机时他们能从容面对取得胜利。[5]

二、舟山海洋文化发展态势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 它是海域文明的标志, 主要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民俗习惯与旅游等等。舟山群岛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文明, 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

舟山群岛区域总面积2.22 万平方公里, 有大小岛屿1390 个。依陆面洋的区位特点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分布, 对史前时期以来的舟山先民生活方式和海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决定了千百年来舟山的海洋开发以开发渔类资源为主, 海洋经济以渔业经济为主的基本格局,海洋文化也与海洋经济、渔业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 形成了“ 以海为田” 的传统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舟山海洋文化原属河姆渡文化,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今天, 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海洋经济的发展, 给舟山的海洋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第一, 舟山海洋文化由“以海为田”逐渐向“以海为途”转变。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衰退, 舟山群岛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逐渐被发现、被认识, 并把港口商贸、港口运输作为舟山潜在的支柱产业,人们已经逐步将海洋看作是进行贸易、开辟市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通道,“ 以海为途”的现代海洋文化观念逐步形成。第二,舟山海洋文化由大陆内聚型逐渐向内外兼蓄型转变。在历史上, 舟山群岛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是主要的形式, 舟山海洋文化也呈现出了对内陆文明的依赖, 形成了大陆内聚型的文化特点。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 对外开放的深人, 舟山逐渐把眼光投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舟山海洋文化形成了内外兼蓄的开放格局。第三, 勇于开拓的精神得到了发扬。由于历史上舟山海洋文化受到浙江内陆移民文化的影响, 而移民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冒险和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 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总的来看, 舟山海洋文化特征显明, 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 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 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看, 海洋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重物质文明、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屡有出现。二是从文化与城市的关系看, 城市缺少海洋特色,文化品味低。舟山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起点不高, 不太规范, 城市文化意识不强、海洋色彩不浓, 缺乏代表舟山城市特色和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三是从文化自身的发展看, 创新意识不足。用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来衡量, 当代舟山海洋文化发展中独创性、开创性东西不多。这种局面函需改变。

三、舟山海洋文化发展战略

(一)加大立法,提高政策保障

海洋文化的建设涉及面广,难度大。首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应当在法律上和政策上予以保护,提供保障,以便海洋文化事业的合法有序的进行;其次,从政策上加大对海洋文化事业的投入,包括基础研究设施,专业人才的投入,政策上的优先和重视,建立健全的海洋文化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对研究海洋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海洋旅游工程, 体现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的结合

旅游业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一种“无烟工业,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就会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方式。现代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庞大、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旅游业是经济与文化高度交融、整合的产业, 海洋旅游业既是海洋产业的新兴行业, 也是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它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海洋产业中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在21 世纪, 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回归自然走向大海是一种时尚, 这更是舟山的优势所在;二是向往文化,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海洋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有机融合, 将使普陀山金三角旅游热长年不衰;三是与节庆会展相结合,借此提高城市文化品味, 扩大城市知名度, 促进旅游经济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具有舟山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也是新兴产业, 其含义是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加工与运作, 其范围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新闻出版、体育娱乐、信息咨询、设计策划、文物工艺等领域。舟山作为海洋大市, 不仅包括海洋经济大市, 也包括海洋文化大市, 在长三角地区, 海洋文化最具特色的就是舟山市。要发展具有时代特征、舟山特色的海洋文化, 打响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品牌, 目标是要使舟山成为海洋文化的品牌标志, 达到“看中国海洋文化, 舟山是必看之地, 首看之地”的效应。目前,海洋文化已逐渐成为舟山对外交流的魅力使者。

跨入“海洋世纪”以来,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文化建设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正式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将其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大力推动新时期的中国海洋事业和海洋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2003年5月9日,国务院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我国第一个指导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正式出台,中国政府顺应国际海洋开发大势、贯彻国家海洋战略的政策举措得到积极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把海洋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2008年,我国海洋战略实现“划时代飞跃”,在人民海军建设、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国际海上活动等众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09年4月,中国正式进入“海洋战略”时代。

诚然,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曾有过光辉的历程。然而,在“海洋战略”时代的当今中国,文化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障碍,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还很淡薄,海洋在中国文化中远没有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海洋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与我国进入“海洋战略”时代、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和现代文明强国的宏伟目标不相适应,也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四、小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文化对新制度和新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在世界跨入“海洋世纪”和中国进入“海洋战略”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全面构建海洋战略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宋宜昌:《决战海洋(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年版。

[2]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4-5合卷)》,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4]刘中民、赵成国《关于中国海权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6 期。

第6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1.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海洋经济开发的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出了“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性部署,在十七大报告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海洋产业”。在上世界末,我国的海上运输业高速发展,上海成为继鹿特丹港之后的世界上吞吐量居第二位的海港,同时还开发了渤海、南黄海、莺歌海、北部湾等7个海上油气盆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十五”规划期间,国家及政府加大了对海洋科技经费的投入,累积对海洋科研机构科技经费投入115.2亿元。2006年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规划和部署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科技工作发展的相关事项以和主要任务。2009年“蓝色经济”概念的提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蓝色经济”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海洋经济相比,更加注重陆海资源的相互利用和补充,把对生态的保护作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对传统海洋经济的突破。到2010年底,我国的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万亿元,与“十五”末相比,翻了一番还多。到2012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到2012年我国涉海就业人员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务院国务院相继批复了覆盖全国工11个沿海省份的部级区域发展经济规划区,这些区域包括: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河北沿海经济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齐全的以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滨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工业、医药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核心的海洋经济体系。2013年,国务院已经批准实施《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接下来我国的海洋经济将会迎来高速发展的十年。

1.2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2.1海洋环境恶化由于我国海洋开发起步晚,海洋经济粗放型的只增长模式并未彻底改变,在“先污染后治理”观念的引导下,在过去的数十年对海洋生命与非生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近海海域的排污水量逐渐增多,近海区域来自陆地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再加上近岸海洋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导致这些海域发生大规模的赤潮。随着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洋运输业的繁荣,我国每年都会有数十起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原油中含有的有害元素和不易分解的成分,严重破坏了近海大陆架的生态系统,污染了海洋水质。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我国由长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染物总量约达1145.1万吨,我国海洋水质下降。

1.2.2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的海洋产业发展主要都是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以及造船业,形式单一,操作及生产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粗放型经济发展阶段,海洋科技的总体水平较低,一些新兴海洋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成规模。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许多经济鱼类面临灭绝。在海洋经济结构中的,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各自比率没有跟上世界产业变革升级的步伐,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洋经济转型。

1.2.3海洋权益受到损害海权争端,也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的一个阻碍因素。我国绵延的海岸线,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海域,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因素,在一些海域存在着领海的争端,特别是我国和日本的争端以及风起云涌的南海问题。虽然我国政府本着“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处理海洋问题,但是一些政治野心家仍然频频挑起事端,加剧了我国海洋经济转型的难度。

2、我国海洋经济转型

2.1海洋经济转型的方向和要求

2.1.1绿色低碳转型是海洋经济的方向可持续发展不是只针对陆地经济而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海洋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绿色低碳经济则是实现我国海洋经济成功转型并朝着可持续方向的发展的方式。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排污和“工业三废”源源不断的排入海洋,以及海上过度作业致使海洋生物锐减,海洋生产力下降。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国的陆地经济发展已经呈现良好的态势,因此要实现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海洋生产力,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我们需要推崇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否则覆盖我国11个省的沿海经济规划区未来的美好蓝图将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

2.1.2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是中心无论在什么时期,经济的发展需都要有文化为支撑和指导,因为附着于文化的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我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自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至2013年6月,共有45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占28处,这些文化遗产除了自身具备的内涵和精神给与人们指导外,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海洋的文化产业是和海洋文化紧密相连的,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辖域内的海洋面积非常辽阔,沿海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形成了积淀着我国人民智慧的美丽神话传说、宗教及仪式、民俗民风、人文景观等丰富多彩、独具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休闲体育业以及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工艺品业等依托我们中华上下5000年文明史沉淀的丰富海洋文化的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一趋势正是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朝着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有助于我国海洋经济的转型和海洋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目前我国对饮食、民俗、旅游、神话传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运用和开发还比较低级,因此我们在海洋文化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海洋文化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如新加坡,再从本身的实际出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

2.1.3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要突出地域特色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在一个特点的区域内、在某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思路。一个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要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且有助于合理的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配置,最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效产出。我国现在倡导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消费主导型、内需拉动型和均衡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临海的省及地区自南向北延伸,南北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方经济条件、科学教育水平以及人文环境方面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对各沿海经济规划区选择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首先要对各地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状况以及限制条件了然于胸,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地选择发展模式,决不能“一刀切”,生搬硬套,盲目效仿。要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避免出现早期温州鞋业出现的雷同而产生恶性竞争的状况出现,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效率,而且会给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硬伤”。

2.1.4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随着2009年主席在山东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正式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沿海经济区域规划的11个省之一,“蓝色经济”也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一种模式。“蓝色经济”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是海洋经济的开发方式从传统的单一开发转变为统筹开发;第二是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强调对第三产业的重视;第三是强调要扩宽发展的路子,由国内自主发展向国外引进技术发展的转变。从“蓝色经济”的特征看到,与传统的海洋经济发展相比,它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各产业要素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陆海整体区域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在我国海洋经济优化转型,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我们所提到的海洋资源中的各要素除了包括经济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外,更重要的是海洋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海洋经济其实质就是指海洋的资源经济,特别是海洋的稀缺资源,它日益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蓝色经济”为契机,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其实就是实现区域间以及不同群体间海洋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海洋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本、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资本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均衡发展。

2.2海洋经济转型规划

我们在海洋经济的规划转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海域的资源情况、生态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在结合国家关于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部署,有序推进重要海岛的开发建设。国家将海洋区域划分为三个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以海洋科研教育,海洋运输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以全球性的港口航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以海洋水产业和运输业为发展重点。

2.3海洋经济转型的具体措施

2.3.1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和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方式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为科学技术是指导,良好的制度是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必须铭记的黄金定律。在实现海洋经济优化转型的过程中,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是我们保证海洋经济发展永不衰绝的动力。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海洋经济开发的难度,使得海洋经济活动本身带有高科技的特点。进入新世纪,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十五”规划期间,国家及政府加大了对海洋科技经费的投入,累积对海洋科研机构科技经费投入打115.2亿元。科技的发展向更加广泛的领域渗透,培育带动了海洋产业的扩大和结构优化调整。筹划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有所提及。

(1)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海洋经济的发展经科技的支持,而科技的发展则需要依靠人才。科技的发展除了国家本身的经济投入作为支撑外,另一方面就是必须采用人才战略,加强对海洋科技人才特别是目前我们比较稀缺的高水平科技带头人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宜我国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战略规划的同时,可以利用政策的倾斜鼓励人才在个技术领域以及部门间的流动,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引进国外的高科技人才投入我国的海洋开发和利用中去。关于海洋的具体发展战略措施,在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我们要不断提对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海洋的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如最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海上比较频繁的动作以及和俄罗斯等国家在海洋战略资源、国防等领域进行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

(2)加强制度创新,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制度创新,可以使我国海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统一的协调监管机制,保证科学决策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水平。在我国的制度创新方面,首先我们要继续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减弱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在海洋经济领域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市场在海洋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其次要建立绿色低碳型海洋经济市场制度,将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涉海企业的利润目标结合起来,既实现了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也使海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是一种双赢的制度。第三,要建立与绿色低碳型海洋经济市场制度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对于支持和发展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的企业和单位,实行政策的扶持,提高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依靠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海洋经济对海洋的自然资源和海洋的生态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我国有绵延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依照联合国的海洋公约,在我国管辖范围内的海域近300万km2。但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面对资源日趋紧缺,我们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制约,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促使海洋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我们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没有考虑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更没有考虑生态需求,它仅仅追求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这也是目前社会调查中人民的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是生活的幸福指数却没有升高反而一直偏低的原因。因此我们在实现海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该避免重蹈覆辙。我们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社会效益,以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为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公平与公正、可持续性与共同参与等为基本要求,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需要国家加大对高科技的扶植力度,引导从事粗放经济生产的企业和劳动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想科技含量搞得产业转移,积极发挥高科技在海洋经济转变中的力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优化转型的步伐。

2.3.2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实现名牌增益产业结构优化其一是要调整水产加工格局。它是以海产品的保质和对低附加值海产品进行深加工为重点,采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其二是要实施名牌战略,以培植和创建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内容。我党的十召开以来,提出了要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随着南海的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浪潮中,各沿海经济区竞相调整自己的海洋经济结构,把资金集中投入部分企业,用来改进水产品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创立名牌水产品。这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如福建宁德的大黄鱼产业,福建莆田平海紫菜产业。

3、结语

第7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Secretary Yang Jun of the CPC Rizhao Municipal Committee is of the opinion that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aritime city is the new power for Rizhao to cultivate the most potential increase point and seek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inevitable choilce and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for Rizhao to grasp the new opportunities, create new advantages and realize new overpassing development.

在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有一座“日出初光先照”、新兴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日照。

2008年的日照,与海洋有关的大事不断:日照港实现年货物吞吐量1.51亿吨,位列大陆沿海第九大亿吨港,并成为山东外贸货物吞吐量最大口岸;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国家批准设立;鲁南临海产业区被确定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华能日照电厂二期2х68万千瓦机组、现代威亚二期年产30万台发动机等一批临海产业大项目顺利实施;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即将竣工;国家海水鱼类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翟墨驾驶“日照”号从这里出发,历经四大洋将成功归航日照,实现了中国人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的创举;成功举办了2008国际海滨旅游城市发展峰会暨千家旅行社会盟、中日韩国际大帆船比赛⋯⋯

一件件大事标志着,日照市在贯彻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技文化经济强市的进程中取得了新的突破。日照的“海洋之路”正在加速拓展。近日,本刊记者就日照市的海洋经济发展专访了中共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

本刊记者: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环黄海经济圈以及鲁南重要沿海城市,作为全国和山东海洋经济的后发地区,其发展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杨军: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经济的载体、交流的通道、资源的宝库,是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海洋生态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日照处在“一桥(新亚欧大陆桥)、一环(环黄海经济圈)、一极(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重要一极)、一线(从天津到上海这一沿海港口岸线)”的节点上,发展海洋经济的空间十分宽广,条件得天独厚。

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开发海洋,陆海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借力国际、服务陆桥、面向鲁南、融入一体、接轨青岛,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增创新的发展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加快培育海洋文明,推进滨海文化名城建设;有利于促进就业、人民富裕和和财政增收。可以说,日照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海洋这一“蓝色资源”和“蓝色资本”。与此同时,日照作为全国和整个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后发地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难得机遇,港口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撑;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阳光海岸已经成为我市区位、港口、资源等各种优势的汇集区;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日照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对大进大出的支柱产业要向沿海布局,特别是随着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晋煤外运出海大通道、大型钢铁精品基地、黄日连盐沿海铁路、日照港扩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积极推进,日照做大做强海洋经济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抓住机遇,适应海洋时展趋势,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已经成为日照培育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是日照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

本刊记者: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沿海城市最重要的比较优势,请问日照市在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方面是如何定位的?

杨军: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体系,是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是海陆一体化经济,是创新型、开放型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立足新起点,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必须准确把握海洋经济的新变化、新特征,认真遵循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坚持海洋一二三产业发展相协调、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协调、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实现港口、产业、城市、陆海、生态互动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港城一体化、港带一体化、港桥一体化、陆海一体化”,努力把日照的发展与海洋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港城一体化”,就是要强化岸线、海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口与城市资源共享,一体化发展。“港带一体化”,就是要在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中发挥日照港作为鲁南最便捷出海口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相关交通通道大产业带,建设鲁南临海产业区,发展优势产业。“港桥一体化”,就是要发挥日照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与100多个国家实现通航的优势,强化运输通道建设,与内地沿桥城市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实现双向物流运输规模的提升。“陆海一体化”,就是要加快实施要素、产业联动步伐,合理布局海洋产业、临港产业和腹地产业,优化海陆资源配置,构建海陆联动发展的经济模式。

本刊记者:世界与国内的经济新形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日照市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现陆海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积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路子。请问日照市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布局有哪些?

杨军:近年来,全市海洋经济特别是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今后大规模开发建设海洋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照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确定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六大目标,即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基地、山海旅游胜地、滨海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水上运动之都,这里面与海洋都有直接的关系。立足实际,我们确立了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清晰蓝图:以规划为先导,以港口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突破口,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构建以综合枢纽港口、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实现“一个扩大、三个增强”,努力把日照建设成为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竞争优势突出、研发能力较强、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市。“一个扩大”,即海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GDP增幅,到201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670亿元。“三个增强”,即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海洋二、三产业产值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95%以上;区域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成为鲁南经济带、沿桥区域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平台、重要物资集散基地和产业承接与集聚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海洋生态环境良好,和谐海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本刊记者: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的支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依靠优势产业的拉动,在加速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过程中,日照市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势产业的?

杨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关键要不断壮大优势产业。日照市重点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以实施新一轮港口总体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港口,重点加快深水泊位、专业码头和集装箱泊位建设,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加强港口管理,计划5年投资110亿元加强港口建设,争取到2010年港口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均达到2亿吨,远期深水泊位达到252个,年通过能力达到6亿吨。

以建设鲁南临海产业区和大型临海产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临港工业发展新平台。按照从“项目―基地―平台―城市”的过程,加速聚集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重点发展钢铁、石油化工、浆纸、机械设备、汽车及发动机、船舶修造、能源、粮油加工、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加快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以建设“水上运动之都”和“水上休闲之都”为目标,切实提高滨海旅游业发展水平。坚持把滨海旅游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产业转型的重点来培育,依托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水上运动设施,大力开发休闲运动和体育运动,整合山海旅游资源,切实提高滨海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以加快发展现代渔业为重点,着力增强海洋渔业实力。按照“压缩近海、拓展深海、发展远洋、提升养殖、主攻加工”的思路,积极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

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要“借船出海”,加强与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部级、省级海洋科研机构的合作,努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能源、海洋服务业等。

以推进港口向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为载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就是要注重发挥港口的开放功能、物流功能,主动顺应现代港口从运输中心经配送中心向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的趋势,依托大港口,面向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大贸易,加快建设“海洋大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矿石、煤炭、钢材、水产品等大型交易市场。

本刊记者: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体现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以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杨军:坚持“四个一体化”,加快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开发,发挥优势、陆海联动,统筹兼顾、优化结构,市场主导、扩大开放,统筹研究解决发展战略、规划衔接、岸线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集疏运体系建设、口岸环境优化等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在认真分析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日照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坚持用前瞻性、战略性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实施新一轮港口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实施重点海域和岸线的开发与保护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临海产业区规划、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水淡化发展规划等一批海洋经济专项规划,努力形成科学、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努力以一流的规划指导一流的建设,确保合理布局、重点突破、有序开发。

积极推进科学用海、集约用海。全面落实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和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基本制度”,严格把好用海关口,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努力防止小、散、乱和短期行为造成岸线资源的不合理占用与浪费。特别要注意整合海滩资源,加强海岸带保护和海沙保护,抓好阳光海岸和北部生态旅游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决不能各自为战、无序开发。坚持保护和治理相结合,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碧海行动”计划,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海洋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海上联合执法机制,维护正常海洋开发秩序。

坚持市场主导、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海域产权改革,依法规范海域使用权,提高海域利用效率。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积极吸引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进入海洋经济领域。把海洋优势与开放优势结合起来,坚持“借力国际、服务陆桥、面向鲁南、融入一体、接轨青岛”,全面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海洋产业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范围,着力做好日韩产业转移与我市海洋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文章,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提高海洋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海洋文化崇尚开放、流动、合作和包容,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制高点。加快建设海洋文化,坚持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的内在要求。在积极保护、梳理、挖掘海洋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勇争一流、和谐包容的海洋文化精神,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推动日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努力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Rizhao’s Maritime Way

An Interview with Secretary Yang Jun of the CPC Rizhao Municipal Committe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andong’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body and two wings,” the speed-up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ern Shandong economic bel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important projects such as the trial reform of the southern Shandong coastal industrial zone, maritime transport of Shanxi coal, large iron and steel base, and large ship-building base, Rizhao is ushering in some important historic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its maritime economy.

第8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演化博弈论

引言

自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10077.71亿元)大关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03年—2008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稳定在8%-10%的水平上,且每年均高于同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海洋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体,其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建国以来,海洋经济曲折中前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也几经变迁而日趋完善。由建国初期分散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走上统一管理的轨道,最终形成现今以“条块”结合为特色的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体制。深入分析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不难发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策的规划与指导积极推动着海洋经济的体制优化。但究其本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演化是受自身发展规律约束的,政策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的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类型。自然条件、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各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类型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基本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分为三种类型:分散型、集中型以及分散与集中结合型。(2)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一类学者从整体出发,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行业分散管理阶段——初步统一阶段——以“条块”为特征的综合管理阶段。另一类学者则从具体产业出发,分门别类地研究各海洋产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3)深化改革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路径措施研究。诸多学者从管理学、生态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深化改革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路径与措施,认为我国海洋经济必须走综合管理的道路,行业管理与区域管理二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时,着力点多集中其历史沿革、现行体制的“好坏”以及改良的路径与措施等方面,尽管也有少数学者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但分析结果多停留理论层面,并未从体制形成的根源出发探讨体制变迁的内在机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突破方法上的单一性,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其变迁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剖析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机理,探索其演化的内在规律。

一、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博弈模型

(一)演化博弈模型

演化博弈论是建立在传统博弈论基础之上,假设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将动态的重复的策略调整融入到传统的博弈理论之中而发展起来的,用来分析生物、社会、经济等一系列活动变迁行为的一套新的理论。演化博弈论的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理论渊源来自于两个方面:演化理论与博弈理论。它突破了传统博弈论关于参与者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参与者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来决定下一步的策略。演化博弈论虽然是建立在传统博弈的基础上,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演化”。演化博弈论包含两个基本概念:演化稳定策略(ess)和复制者动态(rd)。这一对基本概念共同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的两大基石。

(二)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博弈模型

海洋经济管理中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具体实施主体,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海洋产业。其中,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海洋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的基本单位。海洋产业发展需要合适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作为支撑,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协调的矛盾也推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本文中将各海洋产业作为演化博弈模型的主要参与者,旨在通过分析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来透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机制。

1、模型假设

(1)海洋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

(2)每个参与者都有两个选择策略:“独立”、“联合”。

模型中参数设置如下:a、b分别为海洋经济中任意两个有关联关系的海洋产业;s为可能的策略集,s={“独立”,“联合”};p、q分别为参与者a、b选择“独立”策略的概率;λ为海洋产业选择独立发展导致产业间矛盾产生的损失值;α为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由于法律法规、活动空间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导致自身能力无法尽情施展而导致的损失率;β为该海洋产业与相关产业组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协同效应越高;这里假定α、β值为既定的。

2、模型构建

下面我们对博弈双方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1)当a、b都采取“独立”策略时,两部门获得正常收益的同时,承担由于活动交叉导致矛盾产生而造成的损失值λ;(2)当a、b都采取“联合”策略时,两部门在避免了矛盾产生所造成的损失值λ的同时,获取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额外收益,a、b获取的额外收益分别为βl、βl,但同时也会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而遭受一部分损失,损失值与本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关;(3)当a、b两个参与者,一个采用“独立”策略,另一个采用“联合”策略时,采用“独立”策略的一方由于对方采用了“联合”策略而免受矛盾产生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不能获得额外收益;采用“联合”策略的一方由于加入关联产业组而获取一定的额外收益,同时也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而遭受一部分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a、b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由表2知,当时,即一个海洋产业加入与其相关的产业组后获得的额外收益高于加入产业组时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会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策略,逐步向产业“联合”方式发展。此时,(联合,联合)是演化稳定策略。

(2)若各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3:

由表3知,当时,海洋产业在加入产业组时会考虑加入前后收益或成本的大小,由于,即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总体损失值降低了,但是出于显性利润的驱使,参与者选择“联合”策略的动机并不强烈。此时海洋产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加入或不加入相关产业组。此种情况下,演化博弈模型没有演化稳定策略。

(3)若(其中,i=1,2),各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4:

由表4知,当时,海洋产业在加入产业组时会考虑加入前后收益或成本的大小,由于,即产业加入产业组后总体损失值升高了。此时明智的海洋产业会选择“独立”策略。此时,(独立,独立)是演化稳定策略。

二、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分析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关键是海洋经济中“成本与收益①孰大孰小”,表象上表现为α、β、λ、l等值的大小。

(一)参数变动对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作用

1、α值的大小。α为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由于法律法规、活动空间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导致自身能力无法尽情施展而导致的损失率。若α值偏大,相对于固定的产业规模,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时的损失值则大;反之,则小。α值的大小是与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海洋资源的多寡紧密相关的,技术水平高、海洋资源匮乏时α值较高。较高的α值促使海洋产业偏向于选择“独立”发展策略。

    2、β值的大小。β为该产业与相关产业组的关联度,β值越大,加入相关产业组获得的额外收益也就越大;反之,越小。较高的β值促使海洋产业偏向于选择“联合”发展策略。

3、λ值的大小。λ为海洋产业选择独立发展导致产业间矛盾产生的损失值。λ值越大,海洋产业越有动力与其他产业联合;反之,则反是。λ的大小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各海洋产业各得其所,相安无事,λ值较小;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新增的海洋产业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均会导致矛盾的增多。较高的λ值促使海洋产业偏向于选择“联合”发展策略。

4、l为相关产业组的发展水平,相关产业组发展水平越高,海洋产业加入进去获得的额外收益越高;反之,越少。较高的l值促使海洋产业偏向于选择“联合”发展策略。

(二)我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演化机制

1、建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行业分散管理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在海洋领域的主要政策是恢复和发展传统海洋产业。在开发利用海洋技术水平有限的前提下,海洋产业进行联合发展的协同效益很小。同时,如海洋产业选择“联合”策略则意味着要出让活动领域、遵守法律法规等,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的海洋产业来说,这些成本将是巨大的。因此,联合发展获得的额外效益远远小于出让活动领域等造成的损失,即。同时,由于海洋开发与利用水平低下,各海洋产业独立发展,矛盾并不突出,这意味着λ值也很小,即—1。此时,海洋产业之间没有联合的动力,各海洋产业独立发展,与此相适应,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呈现一种分散管理的特征。

2、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由分散向统一迈进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海洋经济在曲折中求发展。历经十年“文革”,海洋经济遭受一定的损失,但是各个海洋产业的发展并未因此停滞。海洋渔业、盐业、海洋港口与交通运输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各主要的海洋产业开始扩展活动区域,产业间的交叉活动领域随之增多(β值变大),矛盾也随之显现出来(λ值变大)。此时,如果海洋产业选择“联合”发展策略,由于协同效应产业获得的额外收益将增加(值变大)。但由于渔业、盐业、港口与交通运输业“三足鼎立”局势未变,并且各海洋产业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α变大),各海洋产业出让技术,活动领域、遵守法律法规等成本增加,这一时期,海洋产业联合发展的成本依然大于联合发展的收益,即。随着海洋产业间矛盾的深入,交叉领域的海洋活动逐步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海洋产业间的联合崭露头角。

3、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综合管理体制初见端倪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是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大量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及科学技术,海洋意识以及海洋开发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一些新兴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也迅速崛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体也随之繁杂起来。各行为主体在同一个流动的海洋区域内活动,关联度随之增加(β值变大),致使海洋经济发展在空前高涨的同时,海洋产业之间的矛盾急剧增加(λ值变大)。此时,如果海洋产业选择“联合”发展策略,由于协同效应产业获得的额外收益将增加(值变大)。同时,由于共同的活动领域范围的扩大以及海洋产业作业领域的层次性,海洋产业选择“联合”策略时出让的领域的成本会有所降低。相反,海洋产业之间关联度的提高使产业间协同效应增大。此时,在一定的海域内,在矛盾突出的海洋产业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协调机制来协同产业间的发展是可行的。1988年1月27日海南省建省筹备组与国家海洋局商定,成立海南省海洋局,统筹管理行政区划内的所有与海洋经济有关的活动。自此开始,截止到1991年,我国16个沿海省(区、市)海洋管理机构已全部建立,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从此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以“条块”为特征的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体制

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随着综合管理机构的建立,产业间联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国家海洋局的统管职能进一步强化,1999年中国海监总队的成立为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体制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军事保障。

但由于我国海岸线绵长曲折,要想对整个国家实施统一的综合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此时,海洋区域管理应运而生。我国的区域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省级政府阶层,这与我国固有的行政区划有很大关联。在固守海洋产业“条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在国家海洋局统一调控、政策法规总的约束下,各省市彰显各自特色,结合自身条件,建立起适合本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截止2008年底,我国已有16个沿海省(区、市)成立了主管海洋和渔业的管理机构,综合管理地方海洋产业活动。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四级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整体上,我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呈现出“条形”的行业管理和“块状”的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

三、结论

我国海洋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已达到世界中级水平(l较大),传统海洋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经济,新兴海洋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α值较大),海洋产业种类增加。但同时,各产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时空交叉严重(β值较大),海洋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低下,在统一的工作领域势必造成矛盾加剧,即λ值较大),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严重。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海洋产业之间的矛盾加剧,我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走综合管理的道路已确定无疑的。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完善的海洋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充分了解海洋经济的发展局势;建立健全的海洋经济综合管理的协调组织机构,从全局的角度解决跨行业问题;建立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

注释:

①本文将影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因素简单缩减为“成本”与“收益”是有一定原因的,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潜在利润大于创新成本,即有利可图”,本文实证部分牵涉到了加入产业组后成本高低的比较,这也可以认为是“有利可图”的一种变相。

参考文献:

[1]friedman d. evolutionary game in economics[j].econometrica,1991:637-666.

[2]jongen w.weibull.evolutionary game theory[m].the mit press,1996.

[3]陈艳,赵晓宏.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目标模式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6:28-30.

[4]蒋铁民.中国海洋区域经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5]宁凌.海洋综合管理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滕祖文.海洋行政管理专题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7]徐质斌,牛福增.海洋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张辉.国际海洋法与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7-30.

第9篇:海洋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016-02

1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2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 “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 遵循 “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 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3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4)建立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所以,要加强战略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延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完善和实施“科技兴海”计划,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技兴海战略,鼓励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且使涉海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人海和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3-18.

[2]杨玉民.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