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高效课堂练习精选(九篇)

高效课堂练习

第1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关键词:趣味性;生活化;层次性;多样化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来,课堂练习会像缤纷的奇花异果一样,丝丝清香迎面扑来。练习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 一、练习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在“寓练于乐”上下工夫,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谜语、游戏等形式,以图像、表格、情境、资料等丰富的形式加以新颖呈现,使孩子们感到题目既轻松又有趣,开发其情感资源,从而使学生更迫切地去探索、去研究。

二、练习的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也必须植根于生活”。我总是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意义的习题,不只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我们应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练习层次一般可分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有浅、中、难适合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

四、练习的设计形式应多样化

设计课堂练习,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不仅有口述性训练还应有操作性的练习,如:画、剪、拼等操作手段,设计游戏、儿歌、探险等活动,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开放教学、开放课堂、开放思维。

此外,练习的设计还要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问题具有很高的创造教育价值,极富挑战性。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第2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关键词:有效练习;数学课堂;梯度设计;最大效果

课堂练习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信息反馈及时,促进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或技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堂练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他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练习要注重核心内容的发展

在练习设计中,“矫枉”难免“过正”,我们该如何创新呢?我觉得,保底的练习还是必要的。口算的训练、笔算的训练等一些基本练习是有必要训练的。在练的同时也要注意练习与知识本身的呼应,让学生在练过之后,有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我们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与疑难点,要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练习、对比练习、辨析练习等,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理解和掌握。我们在用好教材中习题的基础上,使教材中的习题得到最优化。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补充与调整,如“运算定律”的整理复习中,为了突出比较辨别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我设计了以下两组练习:

25×(4+8)125×8×4×125

25×(4×8)125×8+4×125

在练习这两个算式的时候,有些学生因为对定义理解的不彻底、不全面,很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弄混,也有的因为粗心马虎等原因,这两题很容易弄混淆,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以题组模式呈现,学生在练习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楚的区分两种定义,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梳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框架。

二、练习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学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学生。我们的练习设计只有学生内心愿意去做与体会,才真正体现练习的价值。因此以,我们的练习设计一定要做到趣味与开放。让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有意思的事情,让他想去做,当然,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有挑战的,以及上升的空间。

1.练习要具有趣味性

练中生趣,可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提高练习效率。如在一年级“20以内加减”练习: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8+8= 9+8= 5+9= 6+8= 6+2= 5+5=

10-2= 17-7= 14-1= 13-9= 4+10= 12+2=

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算式变成小马过河的情境。

同样的练习,前者是干巴巴的计算,后者通过情境后,一年级孩子的兴趣也就被勾起来了。只是简单的换一个练习的呈现方式,孩子的兴趣就被练习带动起来,同时,又不失练习的目的。

2.练习要有开放性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视野开阔,见解独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及求异性。如“多边形的面积”中,袁晓萍老师设计的一个练习;

师:请连接各个正方形的顶点或其中的中点,构成一个图形,涂上阴影部分,并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连得越多,说明水平越高。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会连得很多。:

如果反过来,我们画好图给孩子求阴影部分面积,孩子就会有一种练习好多的不满情绪,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已经在心里谩骂起来。

同样的练习,只要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个呈现方法或是开放练习的结论,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简单的材料,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练习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课堂练习一般要经历模仿、熟练、创造三个阶段。我们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练习的设计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出层次与坡度,做到逐步深入,逐步提高。例如,在“乘法分配律”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练习,内化规律

片段一: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也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简单的练习巩固一下:

(93+28)×11=93×+28×

×(85+13)=29×+29×

47×(100+2)=×+×

3×A+×A=(+7)×

师:你能说一说在这个算式里,哪个数相当于a,哪个数相当于b,哪个数相当于c吗?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加两级运算以及括号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在经历探索规律之后,如果没有巩固加深的练习设计,那么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往往只会生成一种空洞的概念。通过这倒练习,让学生通过先写一写,再说一说,在说写的同时,也是孩子在反复论证乘法分配律定义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提高数对概念掌握的熟练程度,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变式练习,拓展规律

片段二:

师:同学们,其实很早以前我们就接触过乘法分配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

(1)二年级乘法口诀7x6+7。

(2)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24x12。

(3)生活着的应用――购物:一件上衣32元,一条裤子28元,买三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发现,书本例题的乘法分配律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而课后练习以及后续的练习当中都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做了相应的拓展,所以我在对这节课练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变式,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能够联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举一反三,尝试着纳出“两个数的差”以及“多个数的和”的定义。也就是: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

总之,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的提升直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有效练习成为减负的根基增效的保证,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让数学课堂练习具有走向远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善坤.优化练习设计的几点做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2]徐峥.小学数学个性化练习设计浅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9)

[3]陈钰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J].克拉玛依学刊.2012(04)

第3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一、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的扎实训练。”鉴于知识本身的层次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练习设计必须形成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我们应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练习结构,设计适合于各种水平线学生层次的练习。如教学字词时,起线练习为“读读写写”,进而设计一些辨析、选词填空、解释重点字词、巧填字格等练习,让学生完成起线要求后选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练习。由于练习的设计遵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学生间练习既有内容上的联系,又有难度上的区别;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的机动性,面向全体,很受学生欢迎。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A.摘录描写叶欣进行“高强度,高效率,高风险”工作的句子。(起线练习)

B.你认为叶欣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C.你想对叶欣阿姨说些什么?

这种练习形式体现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和差异定向、激励上进原则,消除了后进生对练习的畏难情绪,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无疑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的。

二、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综合性

语文教学要求加强双基落实,就是指除了训练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而,课堂练习的设计不能忽视综合性的技能训练。

1.听听、说说。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而一些学生从家长或社会吸取“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的教训,不敢踊跃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使原本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角色,多充当聆听者,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置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引博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进行大量生动活泼的听说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流畅性、写作的独创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促使他们成为适应时展的合格人才。

2.读读、画画。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多彩的画面倍感兴趣,课堂训练中设计一些让他们信手涂上几笔的练习,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学了课文《荷花》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A.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荷花的美景。

B.用彩笔给课文配画,画出不同姿态的荷花。

学生兴趣高涨,欣然提笔,不少学生的笔下跃然而出各种姿态的荷花,有的还画上了蜜蜂、蝴蝶等。让学生读读、画画,在读中求据,画中悟境,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求新、好动的心理,还检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3.演演、说说。

小学课文中不乏内容生动的故事,课堂教学中有表演小品、演示实验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乐事。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关的活动。在教学课文《三袋麦子》时,我让学生来演一演,他们情绪高昂,还分别抓住了小猴、小牛和小猪的个性特点,演得惟妙惟肖。这道练习重在让学生自己变成文中的人物,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绪,于无形中解决教学难点,并发展侧向思维。

4.读读、写写。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准,课堂练习的设计应把它作为一项内容。

在教学课文《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设计让学生模仿课文,运用总分的手法,写一段话。学习课文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而且要让学生会应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课堂练习的设计中强化技能训练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原则。综合性的技能操作将听、说、读、写训练融于一体。课堂上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思,多种感官一齐参与。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学习兴趣的激发三者合一,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生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习。总之,要想提高课内训练的效率,教师就要注重教材的整合与开发,依据文本特点,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做到精读、精讲、精练,使一堂课教有目的、学有方法、练有成效。

三、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发展性

语文教学的目标,可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就是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发展性目标则是开发学生心智,教给学生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课堂练习中也不应该忽视发展性练习的设计。如学习了《人类的老师》一课,学生完成了基础性目标的训练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组练习:

你知道哪些东西也是从其他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后才被发明出来的,请完成填空。

A.人们从( )那儿得到启发,发明了( )。

B.我也想研究( ),用它来( )。

第4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写文章讲究开头结尾,甚至首尾呼应,做事情也要求善始善终。同样,我觉得一堂完整的课必须包括预习和练习,一堂高效的课更要注重开头预习和课尾练习。

当堂预习,是指在当堂课听教师讲课前,学生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预先自学,以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课。预习是学生自觉、主动的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点及其内在联系初步了解,学会自学,提高独立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如果预习工作做得好,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可以在预习阶段就能解决。这与新课改理念要求是一致的,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学生兴趣,学生一旦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形成了“真学”,课堂效果一定是高效的。以下是我教学中一个片断,供大家指正。

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小平,您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目,教学时间1课时。首先,结合“小平,您好”图片引入课题(3分钟)后,大屏幕显示以下问题(①社会主义初级初级阶段的含义;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③思考,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何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④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我们认识认清国情有什么意义。),要求学生当堂预习并解决问题(15分钟)。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通过预习去解决问题,发挥主体作用,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的能力。事实上,通过预习,上课展示的问题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完成,此时教师只需进行检测即可,或者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生记忆,这样,这些知识都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能消化。但并不是说学生预习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老师要讲的是知识和知识的衔接,要讲那些派生出的知识点,要讲那些重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要讲那些学生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知识。在刚刚这篇课文进行到现在的程度上时,教师只需给学生讲清或者师生一起探究出:(1)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那么这个国情,与以前学的人口多,底子薄,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等其他基本国情是什么关系,如何区分。(2)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何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此知识点的剖析从而引出初级阶段的特征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各个知识点的衔接也很顺畅,学生也能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了。(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课文的难点内容,学生记住内容是什么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举例子,能理解能运用。而这些问题刚好是学生在预习中遇见了但理解不到的内容,通过此时预习后的讲解,学生理解就会更深刻。而要解决这个矛盾,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刚好又是下节课的内容,实际上这又是一次提前预习。

第5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每篇课文都配有课后练习,这是苏教版教材编排体例的一大特色。如此统一的编排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运。这些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蕴涵着编者对文本解读的导引,是对文章重难点的外化的呈现方式。然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很少见到教者对课后习题的关注,往往将之忽略掉了。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好课后练习,彰显它的导引作用,为高效课堂助推呢?

一、课后练习,由表及里的起点

教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预习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除了生字词之外,对课文内容的初步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恰当地寻找着眼点呢?课后练习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导引。例如,苏教版《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后练习中:“查字典,先弄清两个‘解’字的读音,再理解整个语句的意思。”在预习中,可以布置学生先完成此题,揣摩两个“解”字的不同内涵,从而为课文的理解与赏析做好铺垫。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预习水平、自学能力,同时也为高效课堂铺设了坚实的起点。

预习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但对教师而言,研究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备课。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就应该充分考量如何根据课后习题制定可行的教学环节,将问题的解决融入设计环节之中。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神奇的克隆》一文时,课文的内容目标和语用目标都融合在课后的习题2中:“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这个问题正是文章的重难点。很显然,作为文章解读的题眼,它的解决也就预示着完成了了解克隆技术以及体会该科普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这两个教学目标。因此,在确定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设置两个层次的教学:(1)请学生细读课文,圈画出克隆技术神奇在何处,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为了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克隆技术,课文的顺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请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是用怎样的写作顺序介绍克隆的。这两个教学流程的安排,由表及里,在内化知识的基础上,恰当地向文本体例转移,使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掌握了谋篇技能。

二、课后练习,循序渐进的支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文本必然要遵循“整体感知—精读赏析—积累运用”的过程。从整体感知层面而言,课后练习中也不乏这样的精心设计。例如,苏教版《郑和远航》的课后习题3:“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这个问题将课文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部分,既通过标题形式呈现了学习的主脉,同时又隐含了对文章结构的梳理。教学中,让学生带着这三个标题去寻找文中相关的段落进行学习,窥一斑而知全貌,学生学会了方法,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运用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精读赏析,同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苏教版《只拣儿童多处行》的课后习题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这个习题,精当地抓住了课文中最重要的三句话,为学生赏析文字之美提供了很好的提示与视角。例如,针对问题:“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证据,验证他们自己的理由。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感受到了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冰心老人对儿童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同时,这种朴实、亲切的写作笔法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这样,在后续的推荐阅读中,学生们就会带着这一好感走进广泛的阅读空间,丰富视阈,提升语文素养。

学以致用,树立语用意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精心预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习得创作方法,为学生的习作搭建框架素材。仍以《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课后习题5提出:“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通过研读,学生明白了“借花喻人”的行文方法。顺应着这一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再衍生出一个小练笔:“请你尝试着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人。”从而为学生所学找准着陆点。

三、课后练习,有效拓展的亮点

课本不过是个例子。与文本相关联的素材领域是广泛的,教师可以从课后练习入手,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领域,丰富阅读积累。如《神奇的克隆》一文,课后练习3中提出:“关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从学生搜集的资料以及分享的情况来看,他们收获颇丰。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课文是有限的,而阅读是无限的,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其引领到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去,保持其长久的阅读兴趣与期待。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课后练习中提出:“你还知道哪些《水浒传》中的故事?与大家交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倡导读整本书”。这些课后练习的设置,无疑是为学生的广泛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小文章有大世界,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涵泳文字之妙,得言之法,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法其言,得其妙”,真正做个好读、乐读之人。

第6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众所周知,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丰富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扩大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发展初中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可以说它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新课程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以生为本”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训练所学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为基础,它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具有教学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和反馈的功能。同时,学生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再次调整、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明晰课堂学习留存下来的困惑,甚至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

二、数学练习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学教学历来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学生的“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数学课堂练习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应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教师练习设计的范例选择要典型、新颖、有层次。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要安排合理。教师设计的题型要具有应用性、典型性、层次性、联系性、纠错性和开放性。对那些典型的而又必须掌握的题目,教师要求学生多进行模仿性的练习。所有练习题一定要体现出它的灵活性、随机性和多样性。当然,教师更要注重练习题的基础性,体现练习题的时效性,强调练习题的变式性,由此来激发初中学生对练习题的探究性,来激发初中学生关注练习题的实践性,来激发初中学生发挥自主性。练习的覆盖要宽,起点要低,内容要有层次性,形成一定的梯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的练习设计不能够只停留在对学生已学知识的重复模仿和机械记忆上,而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针对性练习、判断性练习、匹配性练习、操作性练习、说理性练习等来加以巩固和深化。教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还可从学生特别容易发生错误和经常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入手,适当设计一些“圈套”,有意布设一些“陷阱”,“诱使”一部分学生“上当受骗”。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共同辨析,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共同归纳出预防的措施。其实,数学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数学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每种练习题型的独特作用,让各种练习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一定会产生正向效应的。同时,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还要联系实际问题,突出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数学题型

各种课型的练习设计各有各的特点,初中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应该选择一些迁移性的练习和操作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新授后的练习,主要是巩固新知,扩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能力;初中数学的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要合理选择范题和练习题。一要选择好典型,二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发展,要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数学的复习课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系统,发展初中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以丰富的练习内容培养初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初中数学练习的设计还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即:一要赋予习题的生活性;二要注意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三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开放性;四要注意练习设计的人文性。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精心思考,通过优化练习的设计达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我们在练习设计中除了进行分层教学和重视对知识的强化外,还不能忽略对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7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练习;有效性;对策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主体有教师和学生,以教师为主导,除此之外还包括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他们的思维非常丰富而且表现很强烈,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激发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因此要求我们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练习环节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形成学习动力

课堂练习的环节能够有效巩固理论知识。在每一学科的每一个教学阶段中都有思想、道德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其中包含了对祖国的赞美、对人性的揭示、对人类心灵的启迪。情感的挖掘能够有效带动学生高效学习,尤其是在练习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挖掘情感,激励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索教材,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情感教育的素材也比比皆是。例如,对群众观的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群众观的学习,激发学生自身在社会的地位觉醒,认识到自身对祖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强化对教材的探究。通过这些相关事例的介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教育,从而教会他们如何提升自我,建设祖国。再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我国抗日先烈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的孩子那些伟大的人物是怎么样用鲜血来铸就新中国、怎么样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的,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终生学习的,以此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打造高效课堂。

二、设立问题引导学生高效练习

在高中政治的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适当地设立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来,并激发他们提问、思考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生产与消费关系时,可以提问:国家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有哪些解决办法?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怎样维护?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不但能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处在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环境中,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三、导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容易对某一学科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要利用一些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活实践总结数学知识,并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的知识,随后层层引导,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到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对我们生活实际中的某些问题有着深刻的思想启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也能够很好的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在政治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和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高中政治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对于人生价值观这堂课的练习,教师就可以先简单复习理论,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人生价值观可以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可以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也可以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样,学生也就能真正掌握价值观的含义所在,不仅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只要我们注意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融入练习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灵活性,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不但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适应社会、报效国家。

参考文献

[1]张书强.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提问[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11).

[2]冀建平.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练习技巧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1(5).

[3]穆雅俊.高中政治课教学浅谈[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2).

第8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2013年春学期开始,我校实施了南宁市“十二五”重点规划的B类课题——《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那么,如何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他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还存在有失偏颇的现象。

现象一:课堂练习及作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课堂中存在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一刀切”,如探究新知后,课堂所做的练习及作业不分层次,要求学生人人题题全做且题题掌握。用“一刀切”的方法设计练习和作业显然是不明智的,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导致学困生消化不了所学内容,优秀生“吃不饱”。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会加速学生的两极分化,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现象二:“你怎么错这么多?”

正因为课堂练习要求人人题题全做且题题掌握,造成学困生在做作业和练习时没获得过教师的表扬与鼓励,甚至得到的是教师的埋怨,如“你怎么错这么多”“你怎么这么笨”等。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不良的情绪,使学生陷入学习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达成数学课堂中关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数学课堂要真正达到朱熹所言的“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实施分层练习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策略之一。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分层练习

所谓分层练习,是指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练习策略。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挖掘和培养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把课堂练习题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再根据分层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既为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搭建可以进步的台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备课阶段就遵循忠于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及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学情,把教材中的练习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充实,分为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

A.基础练习重保障

第一层次的基础练习,是本节课学生都应全部掌握的基础知识,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强化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B.综合练习重应用

第二层次的综合练习,是本节课应达成的基本技能和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C.拓展练习重开拓

第三层次的拓展练习,是结合本节课所学要求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分层练习安排如下:基础练习是练习三的第1和第2题(如图1);综合练习是练习三的第3~5题(如图2);补充拓展练习的题目,如“一个底面直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水槽,水深15厘米。现将一个铁球浸没在水中,这时水槽中的水正好升到了18厘米,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等。

二、结合学情灵活使用分层练习

有效的练习是巩固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保障,因此,每节课上教师都要保证学生有大约15分钟做分层练习的时间。那么,如何使用分层练习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呢?首先,分层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可分为课后总练、随学随练和课前导学三种。课后总练是最基本的常用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适合比较集中、连续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宜在探究新知之后马上进行的分层练习。课后总练能从整体上把握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如上述提到“圆柱的体积”的分层练习就适合用这种形式。若教学内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且较为分散时,可以用随学随练的分层练习形式,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如“圆的认识”一课的知识点较多,可使用随学随练的分层练习形式。课前导学则是指有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这样就可把基础练习放到新课教授前,检测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如何进行教学作前测。如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课始,教师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做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如图3)。

三、分层练习的评价方式要灵活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指出:“在人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与赏识。”实施分层练习,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要有所区别:对低层次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中、高层次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应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评价的有效形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等。自评即自己给自己评价。如教师出示正确的解题步骤,让学生自己对照批改,每当自己做对一个层次的练习,就用给自己画笑脸、五角星等方式庆祝自己的成功。互评指同桌互评、男女生互评、朋友间互评等,即发现自己的同伴做对了,可以用口头语言或给同伴画花、笑脸等方式进行表扬,做错了则教教他,他做对了再表扬。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应互相帮助、互相督促,而且满足了学生想当小老师的欲望。此外,教师的评价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既要注重学生间的横向评价,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竞争的对象,更要注重每个学生自身发展上的纵向评价,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9篇: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1.课题提出及理论依据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英语单词、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均需在课堂练习中完成。因此,英语课堂练习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在英语教学实际中,依然存在着课堂练习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多方面问题。为此,我对如何改善英语课堂练习的单一性和简单化形式,提高练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进行了阐述。

2.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练习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是值得关注的有效话题。从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各自最近的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样,设计分层练习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样在教学中设计分层练习,能够有效体现新课程英语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运用。这样的分层练习,就是要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的空间。我认为,首先,练习应该体现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且要设计多层次的练习模式,让学生在接受的基础上增长知识。其次,这些练习都是根据教材中相关课文内容组合安排的,既可以使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抄写为有意义的参与,又可以突出练习的实用性。最后,练习应该适量,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训练中不断获取语言文化知识。

3.根据学习创新要求,设计探究练习

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技能。从学生的发展创新入手,注重运用探究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而且能够给学生以学习的主观自觉性。这样的探究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认知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认为,注重练习的创新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特别在练习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结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应该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创新之处,通过语言学习得的深化来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进行表达。

4.练习的设计要兼顾学生的自主完成和合作完成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学生作业就是一种自主学习,它强调学习者的探索,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学习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通过一定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合作。

5.练习的批改一定要及时、指导一定要到位

因为练习的作业不能够占用太多的时间,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加强语言的各种训练,反馈的准确及时是至关重要的。作业一定是由教师及时批改的,批改后的作业也一定是有一个恰当的评价,最好有部分学生能得到适时的点拨。“单锅小炒,味道独好”,学生要为自己得到老师的单独辅导而开心,不能视为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于学生作业评价要“因材而评”,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和英语水平等,给予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策略: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应以鼓励为主,要求低些;对易骄傲自满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应严格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要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6.合理利用角色游戏,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初中生喜欢模仿大人动作,这种模仿动作具体化就是表演,学生也是喜欢表演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表演教英语。在角色分配中,对一些总要抢主要角色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当配角,而对一些胆小怯弱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当主要角色。在角色表演中,既要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又要使学生受到角色的限制,克服某些缺点,在角色中受到教育。如教学Family这一单元时,我创计了一个介绍家庭成员的情境:John和Tom是同学,John到Tom家玩,Tom向John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 is my mother.That is my father.”然后介绍:“John,he is John.”Tom说:“I am glad to meet you.”正说时,Tom的爷爷奶奶从外面回来了,Tom又介绍说:“He is my grandfather.She is my grandmather.”John则说:“Good morning.”Tom的爷爷奶奶也对John说:“Good morning.”John离开Tom家时,可说:“Goodbye.”游戏结束。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能在角色中练习英语,不发生厌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