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高效能源管理全文(5篇)

高效能源管理

第1篇: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能力;创新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保障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主要为学校学生以及教职工等群体提供有保障、有质量的服务。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行政管理职能的作用更加突显,不仅对高职院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还承担着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职责,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管理水平。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着若干问题

(一)管理人员效率观念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仍然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效率意识不强、创新意识及工作热情不高等现象依旧普遍存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一般实施行政事业编制管理,属于行政事业编制内的人员,有些工作人员担心创新工作如果失误给自己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工作中偏向稳定性,不愿重视工作创新,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不能主动解决问题,指一步走一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行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在用人方面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缺乏灵活机制。行政管理工作一直是较为繁杂的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以保证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缺乏对行政管理人员有效激励机制的状况下,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得以充分调动。同时,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改革还没有实质性突破,工作实绩与薪酬结构没有形成对应关系,导致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不能体现在薪酬水平上,大部分管理人员安于现状、工作消极,进而出现工作低效率、人浮于事等现象。目前高职院校的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通常有制度但不完备,高职院校依然是管理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终身制,在职称评聘上还是论资排辈,干部能上不能下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自工作以后,很少或不参加相关专业知识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培训和进修,仅凭上学时的专业知识开展工作,容易造成综合素质达不到所在岗位的要求,继而造成无法很好完成行政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仍存在较大争议。不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及提高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只能通过自身努力和自定职业发展规划来弥补,对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明确的方向,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的提高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现阶段行政管理的需求。再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为谁服务、怎么服务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简单的主观意识,没有将服务理念落实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二、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的几点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团队

行政管理人员是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能够反映出行政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如在行政管理团队中有“短板”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的是整个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团队要以岗位选人,应通过竞争机制,择优聘用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在薪酬制度上,建立灵活、操作性强的绩效管理及考核制度,依据具体岗位定绩效标准,以考核结果定绩效收入水平。高职院校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必要的培训和进修,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加强对其管理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高效、务实、科学的行政管理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二)提高管理执行力

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以岗位管理为目标的权、责明晰的责任及奖惩制度,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使行政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工作目标和应负起的责任。执行力对管理人员来说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通过建立以岗位为单位的行政管理体系,将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事务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使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融为一体。执行力对高职院校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体,只有通过提高管理执行力,才能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和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三)行政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建立以电子政务为信息平台的管理模式,电子政务主要以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渠道,具有公开性、即时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还可以让广大师生了解并监督行政管理工作,彻底打破行政管理一元化治理的传统模式,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让行政管理工作与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而消除高职院校浓厚的行政色彩,保证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方式向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目前社会经济转型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影响和压力逐渐增大,只是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这些影响和压力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如果高职院校不去主动迎接挑战,最终将沦为社会的边缘而衰退下去。所以高职院校还应主动适应时展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建立高职院校全方位战略联盟,包括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联盟和与社会各领域间建立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联盟,实现从不协调中创造协调的管理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行政管理不仅仅是局限在本校的事物,而是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欧月娥.走出管理主义:高校行政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科学文摘,2008,(6).

[2]杨允玉.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3]夏美武,徐月红.应用型高校联盟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基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分析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6).

[4]张晓舰.浅谈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2015,(11).

第2篇: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功能

财务管理是一切活动的保障。我国财政部和教育部在2007年颁发的《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作出了如下规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不遗余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服务,为科技创新力的增强服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1]。因此,搞好财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高专院校义不容辞之责任。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功能,明确财务管理工作功能的发挥途径是关键。

1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功能

简单来说,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功能就是为高职高专院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和院校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具体阐述如下。

1.1计划功能

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计划功能指的就是预算功能。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通过对学校历史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的分析,对未来的学校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作出判断和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的财务计划,找到有效的节支途径和增收渠道,从而增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简单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的计划功能就是对资金的来源和支出进行有效的预测,对资金的使用提出相关要求[2]。例如,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对历年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的有关规定,就能够预算出下一年度科研项目资金情况,以对未来年度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提供相关要求,以免出现科研资金支出不明的现象,以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1.2控制功能

财务控制是保证高职高专院校的财务管理活动符合既定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第一,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财务管理控制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加强财务定额管理,严格计量验收工作,定期查看资产,制定学校内部结算的价格制度等,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第二,组织实施财务计划。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编制财务计划是起点,财务管理工作最终的落脚点要放在执行和落实组织计划方面,通过财务计划的落实能够有效达到工作改进、效率提升、成本减低、支出节约的目的。第三,平衡财务收支。在财务控制的各项功能中,平衡财务收支是其最主要的功能。财务管理通过对实际财务支出情况的分析,通过对资金的积极调度和合理组织,能够有效平衡财务收支,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1.3监督功能

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功能是利用货币对学校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对学校的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消耗、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等活动进行监督,从而发现工作开展中的弊病,以完善工作的开展。

1.4资本运营功能

在高职高专院校各项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是中心;在财务管理的各项功能中,资本运营是最高功能。高职高专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投资决策理论的指导下,使用资本结构理论和投资组合理论等方法,实行有效投资和融资,从而实现校园资本的增值。

2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功能发挥的困境

第一,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扩展规模,导致其经济活动愈加频繁,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导致其学校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效,从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功能的发挥。

第二,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在对资金进行审核时其审核目标仅仅局限在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方面,没有对各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依循旧例,在具体应用中的随机性较大;或者因为财务分权较为严重,导致财力分散,最终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

第三,执行力度缺失。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预算编制都是根据上级审批来制定的,没有切实反映出预算报表的执行情况,且没有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使得财务管理执行的有效性缺失,从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第四,风险意识不强。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意识都比较薄弱,在资金支出时没有对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使得学校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财务管理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功能发挥的途径

第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扩张规模和进度来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预防控制作为主体,将事后控制作为辅助,完善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动态管理,约束各种校园财务行为[3]。

第二,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不仅要对原始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而且还要对各专项投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从宏观方面来看,强化内部监督审计力度,就要对财务管理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控制,比如,高职高专可以采用招投标制度对大型项目进行管理,并跟踪审计;可以通过委派会计事项对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控,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可以要加强同审计部门的联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保证财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第三,提升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

首先要细化预算编制;其次要对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保证预算的有效落实。第四,强化风险意识。首先要对学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有效利用贷款资金;其次要扩宽融资渠道,制定科学的借贷与还贷计划,规避财务管理风险,为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宋海红.校园“一卡通”的高校财务管理功能浅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3,(6):53-55.

[2]卢秋红.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之探讨[J].青海教育,2010,(3):54.

第3篇: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扩大招生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新的要求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中提出。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高校不仅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应该注意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完美的自我形象

高校的管理人员是对外联络中学校整体的代表。管理人员个人的品德、修养、仪表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因此,不断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形象是身为高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信度。

1.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讲究服饰,与自己的身份、气质和工作场合相协调。整洁端庄的服装不仅代表学校的形象,也是对来访者的尊重,还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并把这一印象与学校或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塑造良好的整体组织形象。

2.注重自己内在素质的培养,使自己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办事水平。守时间、讲信用、善交际、良好的服务态度等都是增强学校知名度、给人良好印象的必要因素。

二、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1.高校管理人员要学会从别人冗长、反复的谈话或发言中抓住要领,从众说纷纭、复杂激烈的言辞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正确分析问题,简洁、清晰地做出回应,对上级和下级都要善于倾听、态度诚恳、有耐心。

2.高校的管理人员要讲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简明扼要,不要滔滔不绝或沉默寡言。与人交谈的态度应诚恳、坦率、热情、大方,不可虚情假意或哗众取宠,更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同一种意义,选用的词句不同,讲话的语气、感情色彩上就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3.高校的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子,熟练地运用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从事各种文体的写作,讲究字、词、句的言简意赅,力求真实生动,避免陈词滥调。需要手写的文字材料要做到字迹工整、匀称流利,需要打印的文稿要做到打字速度快,排版格式美观,校稿正确无误。

三、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1.管理人员要有缜密的思维。教务管理人员具有承上启下、沟通信息和协调关系的作用,是联系学院与学校吧、老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保持头脑的清醒是教务管理人员不可缺少的素质。一方面,要做好学校决策者的智囊,保证学校规划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切实落实好为全体服务的工作宗旨。

2.管理人员要有好的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技能的提高是教务管理人员解决好各个部门分歧和冲突的基本素质。

3.身为管理人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运用能力。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对现代教育管理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新成果及时地加以了解和掌握,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

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1.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管理人员组织能力的培养。管理人员要计划性、原则性、灵活性、应变性地筹划学校活动,要深思熟虑、精心准备,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措施,预先做好应急和防范措施,在活动中要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紧凑,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管理人员要有创新意识。为了满足当代教学的需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开拓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学习,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效能,吸收和借鉴一切国内外优秀、先进的管理经验,把管理工作做得卓有成效。

五、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管理人员代表一个部门或整个学校形象,在其管理工作中,总是与校内师生和各类外来人员打交道。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包括会见、接待、宴请、增送礼品等各种场合的礼仪、礼节,善于待人接物、善于处理各类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以热情、自信的独特个性魅力吸引和感染对方,使彼此能够交流、合作愉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开展工管理工作。此外,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要对领导、同事和外来人员表示关心和尊重。总之,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对其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高校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只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结束语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内容多面化、对象多样化、信息多元化是当前教学管理所呈现的特点。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管理人员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德敏.浅谈高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2]许磊.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追求层次[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第4篇: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管理人员能力培养运行机制

信息时代,“互联网+”上升为发展战略,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个领域。对于高校而言,在以“互联网+”作为大背景进行的高校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建设对提升高校发展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强大的驱动力。高校建设发展必定依托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人”作为发挥高校互联网人才建设的内核,打造一支管理人员结构布局合理,业务能力水平精湛的高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是根本要求。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高校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培养,对运行机制进行创新性研究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高校管理人员现状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互联网+高校”发展模式的推动下,高校教育信息化成为促进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开展校园现代化治理的必由之路。高校互联网信息化人才是指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承担决策、建设、管理、维护和应用等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高校互联网化建设是一个规模庞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信息化专业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提出新要求、高要求。调查显示,各大高校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现有的管理人员队伍无法适应这一时代化进程。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高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陈旧,专业化管理人员引进困难,成为影响高校信息化发展活力释放,制约高校信息化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1.高校互联网管理人员组织构成

对高校互联网信息化人才队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是高校响应支持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直接体现,是现代教育机制改革由“数字型校园”向“智慧型校园”升级转化的根本要求。我们通过对目前国内普通高校管理人员构成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开展互联网化管理工作主要依托于三大类管理人员:一是高校互联网信息化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二是分散在党政管理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的兼职类信息化管理人员;三是企业合作或外包服务衍生的驻校开发维护人员。

2.高校互联网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纵观全局,为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高校信息化管理队伍是发展所趋,然而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例如,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管理部门整合程度过高,管理规模较小,管理工作的重心集中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维护上,对策划推广以及后续服务团队建设投入匮乏,导致师生信息化服务体验指数低,难以满足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从高校互联网管理人员的组成构架来看,目前高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在组成构造上比较分散,其中突出表现在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型领袖人物以及专业软件开发类人才,高校顶层设计发展战略对具备管理规划、统筹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互联网管理人才的需求与现有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从数量到能力方面均不对称,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高校现代化发展步伐滞后甚至脱节。此外,就高校现有人事构成体系而言,互联网信息化部门在人事体系中大多数属于教辅系列,对工作进行全局规划、管理以及统筹协调能力明显不足。专业类在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薪酬制度缺乏竞争力,而兼职类的从业人员在评价和奖励机制方面制度尚不完善。由于高校对信息化管理人员工作定位低,职称晋升和薪酬激励制度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信息化工作进行。与此同时,高校内外各类信息化管理人才之间没有形成专门的人才技术交流平台,导致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工作协同能力不高。

二、高校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建设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内涵,互联网的创新性成果将融合渗透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重在融合创新,高校管理人员互联网思维下的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成为指导高校创新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各大高校应着力加大对高校管理人员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完善信息化管理人才运行机制,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管理人员,为加快高校现代化改革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1.高校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原则

“互联网+”时代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价值的体现与发挥,创新互联网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机制,坚持以正确的原则为导向,促进高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其中包括坚持依岗定员的适应性原则,制定符合管理人才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的发展性原则、出台完善的员工评价机制、实施管理人员队伍激励性政策、坚持员工类型多样性原则、建立灵活的人员管理机制、制定注重管理人员个人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性原则。

2.高校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思路

高校进行互联网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时代要求,是高校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互联网+”的创新特性,高校信息化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从上文提到的高校互联网管理人员的主要组织构成来看,我们应从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三大方面核心能力入手:第一,加大顶层管理人员的复合化综合能力的提升。顶层管理人员作为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舵手,对其提出拥有管理规划、统筹协调以及互联网思维能力的多重要求,这类管理人员参与主持学校全局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实施,推进高校各项改革工作,实现“互联网+高校”的全面融合运行方面将发挥主要力量。第二,大力培养具备互联网专业知识的技术型管理人才。互联网管理人员的构成是具有多样性的有机整体,高校信息化改革离不开核心技术人员的规划筹谋,其中包括担任从技术层面规划设计学校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总技术工程师;走在互联网技术前沿,开展创新性工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专家型创新人员;负责各项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推进,为队伍建设提供后勤保障的管理类协调人员。第三,高校互联网化工作落实推进阶段应注重管理人员执行操作以及维护能力的提升。高校信息化改革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需要持续注入人力物力进行开发维护的过程,互联网高校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培养离不开对基础平台的搭建、应用系统的开发、基础设施运行的维护以及策划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强化。

三、创新高校管理人员运行机制

“互联网+”引领下的高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有赖于高校在信息化工作机制与人才引进、培养以及激励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互联网时代高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打破传统观念,秉持开放发展的眼光更新观念,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工作。为促进高校互联网发展改革的有效开展,加快高校发展步伐,高校内应设立专门的具有建设、管理和全面协调权利的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素养与能力的人员,以便高效准确地完成信息化不同领域的工作任务。高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不仅日常工作量大,因岗位性质不同对其个人技能也提出了高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出台导向正确的人才培育政策,探索适合信息化人才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优化管理人员薪酬结构并向市场靠拢,缩减校企之间对信息化人才的待遇差别,打通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向高校流动的脉络,为高校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整体提升做好铺垫。

四、总结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生产走信息化之路乃大势所趋,“互联网+”影响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高校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建设迫在眉睫,高校应放眼未来,大力培育高素质管理人员,培育一批强有力的新型人才队伍,为学校取得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武元,胡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8

[2]沈舒南.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一般管理人员能力提升途径[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

第5篇: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践能力

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现代管理理念、良好的职业素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熟练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有中专、大专及本科三个层次,其中高职占了大半江山,是酒店行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和来源。笔者对201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91份有效答案中,其中在学生对喜欢的学习方式(多选)一题中的结果如表1所示。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学生选择最多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模拟工作情景的方式授课”、“通过到企业实践进行学习”、“理论和实践并重”,三个选项都显示了学生对实践过程的重视。目前在校高职学生,多为95后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大多较为优越,部分学生由于家长过于宠溺,导致他们缺乏团队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而酒店行业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中最重要和最需要的是不畏困难、不怕挫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此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大多自我认识不到位,眼高手低。酒店行业初始都需要从基层服务工作开始,导致学生频繁跳槽。好高骛远以致流动性大的状况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同时也导致酒店管理人才流失极为严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往往在实习过程中因怕苦、怕累或其他原因离开实习岗位,且在后续的求职中选择其他行业。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2015届、2016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跟踪调查为例,截至2016年底,2015届83名毕业生目前只有5名毕业生从事酒店行业,2016届90名毕业生目前有6名学生从事酒店行业。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的交流座谈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缺乏,同时动手操作能力、行业服务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普遍存在不足。对此学校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实践教学应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体现。

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1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设施设备问题

第一,投入不够,设备设施简单。很多院校对酒店管理实训室建设过于注重形式,设施设备不能及时随着酒店市场的变化而更新,学生实训氛围与酒店服务氛围差距很大,仿真度不够。现有实训室规模和组织构成与酒店条件相差甚远,很难达到酒店真实标准,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酒店氛围,真正理解积累酒店管理和服务的实践经验。第二,实训室管理。实训室管理模式粗放,制度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因实训场地有限,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无法因材施教,实践教学还停留在简单的学生模仿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训室管理制度简单或制度无法落实。此外,实训室因人员配备缺乏无法满足学生训练需要。

2.2学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脱节,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课程要求不匹配。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院校在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中缺乏针对性、合理性,无法跟上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缺乏改革和创新。目前,不少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几乎延续了多年不变的格局,体系上未做大的变动,如实习环节,大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均安排诸如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各专业公共性的实践项目,这种项目设置与10年前的设置相比,差别或改变较小,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其最大缺陷在于,对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欠缺,没有自成体系,各环节之间相互割裂:大一学生的军训以及社会实践主要由学工部或者系部统一管理,而后期的实习实训主要由教研室老师负责,缺乏有效管理;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联系不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教学停留在基础技能的培养,缺乏对人才持续性培养的关注。

2.3学校课程与学生实习工作脱节,实习单位缺乏有效培训

校企合作不深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培训。目前,酒店类专业与企业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实习实训基地层次和数量不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要求关联度较低,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不够紧密,对培养酒店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还缺乏深入研究的平台,尚未形成特色化的专业建设模式。除此之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岗位设置与工作强度不合理,薪酬满意度低,缺乏和谐的企业氛围,实习生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酒店对照规章制度往以现金处罚作为惩罚方式,缺少具体的指导和说服教育。这样的管理,容易导致了实习生产生抵触和倦怠情绪,影响工作效果。在实习生培训方面,大都对实习生作简单的入职培训,主要针对安全培训,强调纪律要求,而忽视学生刚步入岗位的心理引导、遇到特殊事件的处理等问题,培训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

3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对策

3.1社会实践方面

(1)军训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同时在军训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尊时守纪的重要契机。同时,学生在军训中学到的“服从”,以及后期酒店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中的“宾客至上”、“文明礼貌”也有莫大的联系。因此,保障新生尽可能的参加到新生军训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一步。(2)正式步入学习阶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与到学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暑假带薪实习、“三下乡”活动等,让学生尽快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同时,提高自身的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此外,参加专业技能比赛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中文朗诵比赛、礼仪风采展示、导游技能比赛、中餐宴会设计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实施,提高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策划协调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参加市级比赛以及部级比赛做好铺垫。而针对大二的学生,更主要的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课堂中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能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同时找准自己在行业的定位,更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3)笔者从2016级新生调查报告中关于“选择酒店专业的主要原因”一题中,可以看到部分同学主要是为了到酒店就业,但还有27%以上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毕业后自己创业。针对这部分同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资源,对于学生提出的创业项目,分析可行性,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对于好的项目,可纳入创业园孵化,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创业的流程以及管理经验。

3.2教学实践方面

(1)增加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学生实践的比重,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实训教材,改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训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评方式。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在课程设置中,尽量提高实验实训场所、设备等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扩大实验室的开放范围和开放力度;完善数字化实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监控。(2)在教学过程中,联合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引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联合企业,搞好实训基地建设,保障学生的实习工作。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建立反馈调整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制度和调控机制。学生的实习工作开展的同时,完善专业建设的监控与评估体系,强化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加强对专业建设的质量监测、评估和指导。积极推进合作办学,植入企业优质课程资源。

3.3学生实习方面

(1)学生在完成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在酒店实际操作的情境里历练,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想联系,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将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其业务范围宽,客户来源广,要求员工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能够接触到各类业务、多层次客人,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2)酒店方面应在实习过程中发掘实习生的优势和潜力,激发其工作热情。同时,为实习生争取最合理的福利待遇。酒店适当时建立精神激励的制度,对工作效果好、态度端正、效率高的员工进行精神激励,颁发荣誉证书,必要时作为工资晋级、岗位提升的前提;与此同时入职后的一系列培训能够促进实习生了解酒店的组织机构和文化氛围,保障学生熟悉岗位职责和掌握实践技能,达到学生上岗即进入工作状态的目的。特别是岗前培训应在实习学生到达酒店的第一时段开展,让学生尽快融入酒店,充分理解实习酒店的文化和管理理念等内容,以提高他们对酒店的认同度,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对实习生的管理中,酒店应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对于实习生工作上的失误,以正确引导为主,而不是过分批评指责甚至大量扣工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稳定的人才队伍。(3)建立实习生岗位调整机制酒店的服务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同一岗位的长时间重复操作,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学生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学校与酒店协商沟通,实习期间尽量为实习生提供更多部门的岗位,提供学生选择岗位和轮岗的机会,以便学生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同时,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联合单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建立反馈调整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制度和调控机制。

4结语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应该从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能力的需求出发,专业教师、学工管理人员、企业应形成有效的联系,通过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批道德素质高、理论知识好、专业素质硬的高水平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学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2]谢茜.重庆市某高校酒店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激励的视角[D].重庆理工大学,2015.

[3]张忠福.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