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农业种植论文精选(九篇)

农业种植论文

第1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种植业技术是构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农业、农民。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环节,加强种植技术的更新,是促进农业水平提升的关键。当前很多农村地区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种植业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种植业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比如,玉米是一种常见的农村经济作物,农民对玉米的种植技术要点的掌握程度往往会成为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一是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在播种之前应该要进行晒种,可以有效地增强种子皮层的透气能力和吸水性,促进种子的发芽能力和生存能力。晒种要保证阳光充足,因此一般是选在晴天进行,防止昼夜温差过大使种子受冻。晒种之后还要利用合格的玉米种衣剂拌种,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虫害,并且加快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二是要对土壤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土地,最适宜玉米栽培的土地应该具有深厚、土质疏松、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具备保水保肥能力的特点。三是要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加强施基肥和追肥,肥料的施用要合理,以防出现烧苗的现象。四是要加强田间管理,对常见的气象灾害、病虫害等进行防治,对于干旱时期,加强灌溉,对于积水时期,加强对水分的疏通,从而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不能对玉米的种植技术以及种植流程进行掌握,则会导致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问题,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减产、灭产现象。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业专家对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使得农业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稻田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要根据水稻在不同生长期间的特点,适时加强田间管理的力度,加强病虫害的预防、肥水管理,使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水分以及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如果对种植业技术的掌握、更新程度不够,则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种植,一方面会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另一方面会导致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作物或者蔬菜果物的种植技术的更新和应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关键作用。各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特定的种植模式,不同的作物对土壤、水分、肥料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因此要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升,因地制宜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才能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2 加强种植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种植业技术的研究、创新、新技术的积累和推广,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让广大农民不断接受新的种植业技术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加强种植业技术的研究 加强种植业技术的研发是促进种

植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加强各种种植业技术的研究,根据各种作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种植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水平可以得到提升。加强种植业技术的研究,需要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能够研发出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种植技术。加强种植业技术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一方面需要相关的部门对种植业技术的研究加大重视的力度,从而才能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另外,各级农业部门对种植业技术进行研究时,应该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比如更多的立项,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只有加强了各种投入,才能促进种植业技术不断发展。

2.2 加强种植业技术的推广 农村种植业技术的推广效率是

影响种植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强种植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一是要加强农业部门对农村种植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从而建立自上而下的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各级农业部门应该要将种植业技术的推广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只有不断提高对种植业技术的重视,才能为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在各级农业部门层面,要积极配合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总体要求,安排具体的技术员到基层进行种植业技术的推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技术人员队伍进行充实,确保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可以得到积极传授和落实,最终促进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三是在种植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完善,缺乏监督会导致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监督人员要确定种植业技术得到相应的推广,农民在日常的种植生产过程中也及时掌握了相应的技术,从而不断促进种植业技术的推广落到实处,进而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促进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2.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农民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主要力量。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可以使得农民掌握更多先进的种植技术,从而使得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在农民培训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农民培训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首先,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将农民培训工作提上日程,才能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开展。其次,在农村经济工作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地拓宽渠道,对各种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引导,并且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为农民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不能按照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而应该要借鉴更多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最新的种植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各种种植技术的实效性较强,因此加强实时培训是提升种植水平的关键,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只进行理论培训,还应该要进行实践培训,根据农民的特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缩短农民在接受培训时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等,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系统的知识,促进农民对各种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握。第三,加强农民培训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比如可以加强对各种专业化人才的吸纳,在种植业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各种技术员进行进修,提高技术员自身的能力素养,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培训教师队伍,使得种植业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可以对各种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促进农民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第2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在最近几年,很多新技术都出现在了农业生产领域当中,生物技术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应用。如果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这项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优势,该技术不需要大量的投资,产量也非常高,同时收益也比较好,减小也非常快,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以使得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资源的使用也更加的合理,从而也大大的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几率,对我国生态环境也不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这项技术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对我国建设生态型社会会产生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1通过该技术提高粮食产品的产量。在我国,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人口总数多,人均占地面积很小,而粮食分布不均,这就使得很多地区的粮食储量都无法达到其实际的需要,这也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杂交水稻的成功就是生物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成果。

2.2应用生物技术,改进农产品自身的品质。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食品自身的质量和营养价值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就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要求,举例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对产品的基因进行改良和重组来提高产品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2.3生物农药方面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病虫害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在传统的种植活动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这样不仅会给产品自身的性能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农药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污染。而生物农药主要就是利用生物新陈代谢出来的产物经过有关技术的提取,最终制成的农药,这种农药和以往使用的农药相比要具备更大的优势,生物农药具有非常强的多样性,所以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适合的农药类型,而且生物农药在研制和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成分非常的少,这就使得这种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农作物本身和种植环境的负面影响就更小。以往的农药都是通过生物组织而生产出来的,而且这种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范围限制,同时因为其制作的成本较高,所以其售价也比较高。但是生物农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使用生物农药可以使得农作物生长的更快,同时使用范围也不会受到像传统农药那样严格的限制,同时它也大大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金。

2.4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在我国,除了水稻等极少数农作物的产量高以外,大部分农作物产量低,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我国农作物抗病性和抗虫性差。农作物抗虫性和抗病性差不仅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甚至可能导致农作物的死亡。要想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生物技术的引入,给解决这种难题带来了契机,如利用马铃薯自身分泌的一种蛋白物质来抵抗科伦那多甲虫对其的伤害。长期利用生物技术防虫害,可以使农作物产生一定的抗虫性和抗病性,这也会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2.5通过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金属性。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大,而工业发展离不开对金属的利用。由于对金属的广泛运用,使得金属微粒无处不在,甚至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也含有这些金属微粒。有些重金属本身是有毒性的,它们被植物所吸收后,生长产生的农作物产品中就会带有这些重金属元素,这就会给食用者带来身体上的危害。土壤中也会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由于这些土壤一直生长着农作物,所以这些土壤中的重金属不易移除。如今,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了农作物自身的重金属抗性,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土壤,在经过改良后农作物的循环种植,重金属被逐步移除。

3对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前景的展望

3.1利用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利用的研究.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对光源的利用,达到植物产量的增收。在生物技术方面,就是要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率,从而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

3.2生物固氮技术。传统的化肥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养料作用,但是也对农作物及土壤有着很大的伤害。氮肥是对农作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化肥,传统的氮肥基本上都是化学肥料,伤害土壤和农作物本身。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生物固氮,提高了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氮肥的成本。

3.3通过对农作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对于菌类的生物反应器的掌握难度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是植物农作物的反应器就相对容易掌握,便于管理,对操作技术要求低。合理利用农作物的生物反应器,必将会取得不凡的成就。

4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宣传

目前农业生物技术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这就应该加大推广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农业生物技术如果被全面的推广应用,必将成为农业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革命,它必将引领农业生产潮流。政府应该加大农业生物技术扶持,加强宣传投入。

5结论

第3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农业种植技术 农业机械化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1-01

前言:在我国,农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撑,农业种植技术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多样,种植经验丰富。但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何将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形成农业种植产业化、机械化发展,仍需要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探讨,寻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1 发展历程

农业机械化源于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工具和大型设备取代了传统人力耕作方式,大力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最主要的机械设备为农用拖拉机;70年代政府将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结合,形成精耕细作的特色道路;一直到90年代基本完善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结合;到了21世纪,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普及,大型设备如收割机、栽载重汽车等得到广泛使用,大田农业逐渐转换为设施农业,由传统粮食作物为核心转化为以经济作为作为支撑,种植农作品种增多,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国人民温饱提供了基础保障。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农业机械化满足生产需求,为农业种植技术提供保障;二是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相辅相成、互相磨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但仍存在着缺陷,与农业种植技术存在矛盾;三是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结合,农作物品种增多,机械化运用范围更加全面,功能更加齐全,更及适应农业种植技术要求;四是为农业种植技术配套相应机械化设施,基于相应理论指导和系统操作,实现农业种植的综合配套,其中以SPAC系统为代表[1]。

2 相关性

农业机械化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具体技术的运用,其主要内涵是将机械与技术相结合。农业种植技术是只基于农作物生长规律和种植经验进行的种植方法,在我国有着长久的理论和经验积累,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农业种植技术有着长久的发展,但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仅有半个多世纪。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既互相紧密联系,又有本质性的区别。

二者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农业种植技术是基于植物生态学角度,以农作物本身生长规律为依托;而农业机械化是依靠机械原理,利用机械化手段促进农业种植物质量与数量,降低人工成本。二者的结合造就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理论和配套机械系统[2]。

3 发展现状和问题

3.1 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种类的增多,对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的需求更加严格。新形势下环保理念的环保措施的措施的实施使得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例如吕梁地区退耕还林,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14公顷以下,这就使得粮食作物机械化需求量减少,但同时经济作物和果树作物的机械化需求量增大,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和理论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例如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使得收割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不仅能够收割小麦,还能够收割大豆,提升了收割机经济效益和利用率,满足了大规模农业种植的机械收割需要。

3.2 存在问题

3.2.1地区差异

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土质水质也有较大差别,农作物种类不同,使用农业种植技术不同,部分地区土地类型和地势不适用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例如山地丘陵地区受地势影响,不适用于大、中型机械设备。南北方种植能作物时节不同,例如北方一季稻、南方两到三季稻,对机械设备的需求程度不同,易造成农机设备资源闲置浪费。

3.2.2小农种植

小农种植是农业机械化应用的最主要问题,我国不同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属于种植园或大规模农场模式,多数地区仍属于农村小农种植,普通的种植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农业技术和农产品。且农机设备价格较高,容易大材小用。使用寿命有限,农村对机械的保养和维护知识较缺乏,部分地区农户仍使用陈旧落后的机械设备,阻碍了农作物种植效率。

3.2.3专业人才匮乏

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农业自动化专业在高校中属于冷门专业,每年农业类高校招生率都较低,从学校毕业的人才也很少回到农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所以农业种植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对机械化设备技术研究和探索较落后,使得我国农业观念始终无法得到迅速发展[3]。

3.2.4农民观念陈旧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长久以来农业种植者习惯于手动耕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没有意识到将种植业与农业机械化融合的便利和重要性,因此在农村无论是村乡领导还是劳动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配套设备和资金不完善,机械化在农村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4 建议

4.1 针对区域差异

农业机械化应用于种植技术中应该针对区域差异,不能盲目投入,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在东北,地势平缓,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运作,如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

4.2 提高惠农政策

政府可以根据地区农业形态,适当调整惠农政策,发展“三农政策”,提高对农村农业机械设备补助。加强农机设备使用方式、保养方式和使用重要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对农机设备的传统认知,发展适合小户农民的小型机械,提高机械化设备使用率[4]。

4.3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农业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因此鼓励大学生和中高级职业技能人员投入农业生产,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国外先进理论,不断接触最新农业种植技术,从农业机械化中寻找农业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同时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有助于带领农业种植者进行农业生产,将自己的所学知识惠及地区劳动者,营造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技术学习氛围,实现农业发展良性循环。

4.4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广播、新闻等渠道宣传农业机械化重要性,通过示范园的形式使农民直观感受到农业机械化的便利和高效,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发展农村职业培训是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融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者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农民能够通过自身学习将已有经验同理论知识结合,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实现“以农惠农”,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种植业和机械化生产,拓展农村人力资源[5]。

结论:综上所述,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还具有局限性,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国家和农户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途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科学化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3]詹金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7):81.

第4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以大蒜栽培为主的几种套作模式

 

以大蒜为主要作物,畦宽6米为一种植带,9月中下旬~10月初播种大蒜农业论文,每畦种植28行,行株距20厘米×8厘米。随即均匀撒播间种芫荽,50天后芫荽可间拔上市至翌年2月小论文。翌春于畦两侧分别采收4行青蒜,翻土施肥,4月份按行株距3米×1米做瓜墩,于畦边双行定植南瓜苗。6月份蒜头采收后农业论文,可在畦中套播夏小白菜,同时南瓜苗可向中间引蔓,小白菜播后20天后即可开始采收。南瓜可延迟到9月上中旬采收完毕。

大蒜—菠菜—西瓜—早熟大白菜(花椰菜)

做180厘米宽畦,于9月下旬在紧靠畦的一侧种6行大蒜,行株距20厘米×10厘米,占地1米。在80厘米的空当内开沟播种3行大叶菠菜农业论文,菠菜从11月陆续开始收获,至翌年3月收获完毕小论文。然后施肥、整地做小高垄,其上覆地膜按株距50厘米于4月中旬定植1行西瓜(西瓜于3月中旬小拱棚营养钵育苗)。5月底大蒜收后把瓜秧引向空畦,追肥、整枝、压蔓,7月下旬西瓜拉秧,及时整地定植早熟大白菜或耐热花椰菜夏银花、白雪公主等品种(需提早25天在遮阳网下利用营养钵育苗农业论文,5~6叶定植)。在垄两侧按45厘米株距定植2行,每667平方米栽1600株,产量1000余千克。9~10月上市。

大蒜—菠菜—西瓜(南瓜)—玉米

300厘米为一种植带,于10月初播种12行大蒜,占地220厘米小论文。留下80厘米空当播种菠菜。翌年菠菜收后,整地施底肥农业论文,4月下旬种植1行地膜西瓜或南瓜。5月下旬大蒜收种后及时把瓜秧引向蒜畦。同时在蒜茬地中间播1行玉米,株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1200株。7月下旬至8月收瓜,9月中旬收玉米后,施肥、整地继续播种大蒜小论文。

大蒜—菠菜—辣椒—玉米

种植带170厘米宽,其中100厘米畦内种6行大蒜农业论文,株距10~12厘米,70厘米宽的预留畦内稀播3行大叶菠菜。菠菜从11月份始收一直可收到翌年3月。3月中旬在棚室内育辣椒苗,选用湘研10号等良种。5月上旬在菠菜收后的预留带内整地、施底肥,然后在距大蒜两边行10厘米远两侧双株定植辣椒,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株。5月底大蒜收后在宽行内按株距100厘米农业论文,1穴双株播种1行大穗型玉米小论文。利用稀植玉米给辣椒遮荫,阻隔传播辣椒病毒的蚜虫迁飞。大蒜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菠菜300千克、辣椒2500千克,可在8月份随时收获玉米,也可在9月份收获老玉米。

大蒜—夏黄瓜—秋菜豆

110厘米为一种植带,80厘米宽,畦沟宽30厘米。选择早熟蒜种农业论文,于10月初播种,每畦5行,行株距17厘米×7厘米。黄瓜可选用津优4号、津春5号等抗热、抗病品种小论文。5月底将有机肥施入畦沟内深翻整平,在沟两侧按株距25~30厘米播种2行已催芽的黄瓜,每穴2籽,3~4片叶时留苗1株。6月初收蒜后在窄沟上方搭架农业论文,竹竿向黄瓜植株外侧约10厘米处插入土中,蒜茬地留作宽行走道。黄瓜出苗后约40天开始收获。7月中、下旬在黄瓜宽走道中施肥整地播种2行菜豆,选用丰收1号等早熟种,穴距25厘米,每穴3籽,黄瓜拉秧后农业论文,架豆可利用黄瓜架爬秧,9月中旬开始收获。

大蒜—冬甘蓝—南瓜—玉米

300厘米为一种植带,在200厘米宽畦内于9月下旬播种8行大蒜,株距8~10厘米,翌年5月下旬收获小论文。在播种大蒜的同时育甘蓝苗,选用牛心形、冬性强、抗抽薹性好的越冬甘蓝品种农业论文,10月中、下旬定植在1米宽的小畦内,株距30厘米,4月中、下旬收后及时整地、施肥播种或定植提前培育的南瓜苗,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400株,南瓜选用蜜本、黄狼等品种。大蒜收后及时把南瓜秧拉向蒜畦并整枝压蔓农业论文,同时在其行间套1行玉米,株距25~30厘米,玉米选用大穗型高产品种。

蒜苗—大蒜—西瓜—棉花

320厘米为一种植带,其中160厘米于9月中旬种大蒜,行距20厘米、株距16厘米。另一半畦面把种蒜按行距20厘米开沟,然后在沟的两边按3~4厘米栽蒜生产蒜苗。棉花、西瓜于3月下旬利用营养钵在大棚或中拱棚内育苗。4月初收获蒜苗后农业论文,施肥整地做成小高畦,按株距45厘米采用地膜覆盖栽1行西瓜。在西瓜两侧按株距20厘米栽2行棉花。大蒜5月下旬收获后,在棉花一侧开10厘米深沟集中施腐熟鸡粪,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施后顺沟浇水、封沟,并把瓜秧从棉花株间拉出整枝、压蔓。

第5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种植行为;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33-06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利益,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政策的实施效果成为相关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张冬平、赵翠萍(2005)[1]研究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较往年普遍有所增加。陈薇(2006)[2]基于河北省的调查表明,近40%的农户因粮食补贴政策而预期未来粮食生产会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而选择扩大种粮面积。张红玉、赵俊兰(2008)[3]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粮食补贴较好地刺激了土地资源的投入,激励农户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但是,马彦丽、杨云(2006)[4]研究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增加、种粮面积的扩大均影响较小。刘小春、翁贞林等(2008)[5]基于江西省种粮农户的调查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影响不大,多数人增加种植面积的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乔旭华、张建杰(2008)[6]研究显示,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激励效应有限。周清明(2009)[7]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不足以让农民大幅度提高种粮积极性。蒋和平、吴桢培(2009)[8]基于湖南省汨罗市的农户调查表明,现行的粮食补贴模式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现行的粮食补贴模式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不大。

那么,当前实施的粮食补贴政策究竟是否对农户的粮食种植行为产生影响呢?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的补贴以及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的补贴是否会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呢?现有的研究文献没有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相关研究也缺乏理论基础和融入政策的分析框架,导致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分歧;此外,实证分析大都是基于调研数据的统计性描述,缺乏经济计量模型分析。鉴于此,笔者从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视角出发,尝试构建嵌入补贴政策的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安徽省17个地市421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

一、理论模型构建

农户是粮食生产的行为主体,其种粮行为受到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影响。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在耕地资源约束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化。在不失一般性和现实性的条件下,为简化分析,作出如下基本假设:

(一)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1. 农户是理性经济人,其生产决策行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2. 农户所拥有的土地为稀缺要素,且全部土地等级相同,而劳动力及其他要素投入充分;

3. 农户仅仅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且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率较高,除少量用于自己消费外,大部分用于市场出售;

4. 农户对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充分的自,可以自由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

5.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价格为外生变量,分散的农户只是价格被动接受者,而无力去影响价格;

6.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成本分别都与土地和其他要素投入有关,而且在耕作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边际要素成本固定不变且等于其平均成本;

7. 补贴与种植面积有关,可看作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函数。

(二)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

基于上述前提假定,可以得到农户收益的目标函数

Y=Y1+Y2+V(1)

Y1=PgQg(Lg,Ig)-WlLg-CgLg(2)

V=V(Lg,Le)=?啄gLg+?啄eLe(3)

Y2=PeQe(Le,Ie)-WlLe-CeLe(4)

上式中,农户的收益(Y)包括粮食作物净收益(Y1)、经济作物净收益(Y2)和政府的粮食补贴收入(V)。P为作物收购价格;Q为作物产量;L为作物种植面积,Wt为单位面积土地成本,I为其他要素投入量(如劳动、化肥、农药、农膜、机械灌溉等),C为单位面积其他要素投入成本,?啄g和?啄e分别表示单位面积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补贴标准,下标g为粮食作物,e为经济作物。

将(2)、(3)、(4)式代入(1)式得到:

Y=PgQg(Lg,Ig)-WlLg-CgLg+PeQe(Le,Ie)-WlLe-CeLe+?啄gLg+?啄eLe(5)

S.T. Lg+Le≤L(6)

其中L代表农户所拥有的总耕地资源

求解上述农户收益最大化的问题,可以得到农户种植决策的反应函数:

?鄣Y/?鄣Lg=Pg・?鄣Qg/?鄣Lg-Wl-Cg+?啄g-?姿=0(7)

?鄣Y/?鄣Le=Pe・?鄣Qe/?鄣Le-Wl-Ce+?啄e-?姿=0(8)

上式中,?姿为拉格拉日乘数,整理(7)式和(8)式得到:

Pg・?鄣Qg/?鄣Lg-Cg+?啄g=Pe・?鄣Qe/?鄣Le-Ce+?啄e(9)

在式(9)中,Pg・?鄣Qg/?鄣Lg为粮食作物土地边际产品的价值(VMPg),Pe・?鄣Qe/?鄣Le为经济作物土地边际产品的价值(VMPe)。同时,根据前提假定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其平均成本,则:粮食作物单位面积的其他要素投入成本Cg等于其边际成本(MFCg),经济作物单位面积的其他要素投入成本Ce等于其作边际成本(MFCe),将其代入(9)式,得到:

VMPg-MFCg+?啄g=VMPe-MFCe+?啄e(10)

边际产品的价值减去要素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净收益,得到粮食作物的边际净收益(MPRg)和经济作物的边际净收益(MPRe)分别为:

MPRg=VMPg-MFCg;MPRe=MPVe-MFCe(11)

将(11)式代入(10)式,得到在耕地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PRg+?啄g=MPRe+?啄e(12)

根据目前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际操作情况,分下面几种情况考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只有种植粮食作物才给予补贴,种植经济作物不予补贴,即:?啄g>0,?啄e=0,从理论上讲,在该种补贴政策操作方式下,粮食补贴水平的提高能激励农户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第二种情况: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样给予补贴,而且两者的补贴标准相同,即:?啄g=?啄e,该种补贴政策操作方式类似于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理论上认为不会对农户的种植决策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第三种情况: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给予补贴,但是补贴标准不相同。当?啄g

因此,粮食补贴政策是否能够刺激农户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需要通过实证计量模型进行检验。

二、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在粮食补贴政策引导和耕地资源约束条件下,确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以实现收入最大化。农户的种植决策行为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根据以往文献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本研究实地调查情况,笔者选择如下变量作为影响农户粮食种植行为决策的解释变量(见表1)。

(一)变量选择说明

1. 国家政策变量

笔者选取粮食补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市场收购价格、农资价格上涨幅度作为政策变量。粮食补贴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解释变量,粮食补贴水平与农户粮食生产收益相关,直接影响农户的粮食生产行为。笔者以农户家庭亩均补贴水平来衡量,理论预期对粮食种植面积有正的影响。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价格直接关系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较收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选择种植比较收益大的作物。理论预期粮食作物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有正影响,经济作物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有负影响,笔者以上一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价格比来衡量。

农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直接影响到下一期的农业生产投入,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综合考虑农业成本和收益,决定下一期的农业生产投入规模。笔者选择上一期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来衡量,理论预期对粮食种植面积有负的影响。

2. 户主个人特征变量

户主个人特征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具有某种手艺、健康状况等。

3. 农户家庭特征变量

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包括家庭人口、抚养系数、劳动力数量,家庭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家庭人口和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数对农业生产规模有影响、家庭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影响到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决策,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家庭收入(效用)最大化,非农收入的比较优势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

4. 其他变量

其他变量包括样本农户所在地区的非农就业状况和雇工市场状况等。非农就业状况对农户的资源配置行为产生影响,即是否投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投入水平都会有影响,从而影响到粮食生产行为;本地雇工市场状况反映的是本地市场寻找雇工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农户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意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农户的粮食种植规模。

(二)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笔者采用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在实证模型中以“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作为模型的被解释量,选择“亩均粮食收入补贴”、“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价格上涨幅度”、“上一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价格”、“家庭总耕地面积”、“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抚养系数”、“上一年人均农业和非农业收入”、“户主特征”和“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模型主体部分采用双对数形式,涉及到的其他变量采用线性形式,实证模型基本结构如下:

lnPlanti=?琢+?茁lnSubsidyi+?酌lnPricei+?渍lnLandi+?滋lnNonfarmi+?淄lnFarmi+?兹∑Otheri+?着

模型中Planti代表农户i的粮食播种面积,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Subsidyi代表粮食补贴政策变量,用农户实际获得的亩均补贴水平来衡量;Pricei表示价格变量,用农户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者的价格比来衡量;Landi代表农户的总耕地资源,包括农户家庭承包土地和租赁土地;Nonfarmi代表农户的非农收益,用农户家庭人均非农收入水平来衡量;Farmi代表农户的农业收入,用农户家庭人均农业收入来表示;Otheri表示其他因素,涉及到一组解释变量,包括农户个人和家庭特征、农资价格上涨幅度以及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琢、?茁、?酌、?渍、?滋、?淄、?兹为待估参数,?着表示残差项。关于模型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见表2。

实证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农户粮食实际播种面积,指样本农户一年内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实际总种植面积,2007年样本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平均为0.368184公顷(5.52亩),2008年样本农户预期粮食种植面积平均为0.370185公顷(5.55亩),比2007年的样本均值高0.002001公顷(0.03亩),说明预期播种面积将增加,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的幅度不大,可能与调查的小规模农户样本有关。

补贴政策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解释变量,2007年样本农户的粮食补贴总额平均水平达到了292.49元。安徽省粮食补贴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地区的粮食补贴与家庭土地承包面积挂钩、部分地区与计税面积和计税常产挂钩,还有部分地区又与实际播种面积挂钩。因此,笔者采用亩均补贴水平来衡量粮食补贴水平,2007年样本农户的亩均补贴水平为63.34元。

农产品价格是影响农作物收益水平的一个重要变量,其中粮食作物市场销售价格以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简均价格来衡量;经济作物的市场销售价格以大豆、油菜和棉花的平均价格来衡量,缺省值用总体样本均值代替。样本农户上一年的粮食销售均价为0.405元/公斤,经济作物销售均价为1.075元/公斤,粮经作物价格比为0.38;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是反映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变动的指标,以实际购买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相对于上一年平均上涨的百分比来表示,农资价格上涨幅度高达45%,可以看出粮食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很大程度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侵占了。

样本农户的耕地总面积不仅包括自家土地承包面积,而且还包括农户租赁别人的耕地面积,2007年样本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为0.42公顷(6.36亩);家庭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直接影响农业的劳动投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的生产规模,样本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平均为3.48人。家庭抚养系数反映农户的家庭抚养负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参与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的决策,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水平;非农收益的比较优势影响农户的种植行为,考虑到家庭人口的影响,用家庭人均的非农收入水平来衡量,2007年样本农户人均非农收入均值为3 026.22元,人均农业收入均值为1 662.25元。

户主是家庭生产行为的主要决策者,户主的人力资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样本农户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6.67年,年龄平均为48.98岁,户主是否具有某种手艺的均值为1.92,反映了样本农户户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手艺相对缺乏。另外,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也影响农户的种植行为,以本地非农市场状况和本地雇工市场状况来衡量,根据难易程度分别赋值,其中1表示很容易,2表示一般,3表示不好找。样本地区非农市场状况的均值为2.45,雇工市场状况为2.39,说明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一般。

(三)数据来源

笔者选择安徽省作为调研对象,安徽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也是率先开展粮食补贴政策改革的试点省份,同时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因此,选择安徽省进行调研分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笔者所用数据均来自于农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2007年度农户家庭的粮食补贴情况,家庭收支情况、劳动力情况、投入产出情况及本地生活和环境特征。此次调研共获得有效问卷421份,其中皖北地区(包括宿州、蚌埠、阜阳、亳州、淮南、淮北)有效问卷128份(30%),皖中地区(包括六安、巢湖、合肥、滁州、安庆)有效问卷168份(40%),皖南地区(包括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黄山、宣城)有效问卷125份(30%)。样本中,被访者男性318人,女性103人;户主年龄集中在31岁-70岁(94.05%),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79.57%);农户家庭经营规模集中在小规模和中等规模(80.05%)。关于样本基本信息见表3。

(四)估计结果

笔者基于安徽省421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Ewiews5.0软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和假设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F统计值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虽然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只有0.791,但对于截面数据来说可以接受。另外,根据解释变量Correlation Matrix计算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4以内,多重共线性问题能够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异方差White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估计不存在严重的异方差现象。模型整体估计结果较好,估计系数可靠性较强。

粮食补贴作为本研究重点考察的解释变量,是农户粮食播种面积决策的关键变量,对刺激农户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亩均补贴水平的弹性系数分别通过了1%和5%的水平,按照2007年粮食补贴标准,亩均补贴每提高1%,将刺激农户增加本年粮食种植面积0.112%,预期下一年增加粮食种植面积0.006%,由此可以看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粮食种植行为决策产生显著影响,激励和引导农户分配更多的土地用于本年粮食生产,但对农户下年的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相对较弱,这可能与补贴水平较低以及农民的政策预期有关。

从各变量系数t值显著性检验来看,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抚养系数对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最大,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每增加1%的家庭耕地面积,本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0.818%,预计种植面积将增加0.851%,说明土地资源禀赋越丰富的农户,在补贴政策激励下,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动机越强。农户家庭的抚养系数反映了家庭的负担程度,家庭负担程度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显著,家庭中15岁以下子女和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每提高0.1,将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0.0025346公顷(0.038亩),这可能是由于家庭的负担程度越大,要求家庭生产者有更高的收入来保障家庭生活需要,而非农生产的比较优势吸引他们从事非农生产行业。

本地非农市场状况以及非农收入比较优势都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有显著影响。本地非农就业的难度越大,越有可能促进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可能性也越大,模型的系数达到0.358,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另外,非农收入的比较优势对农户从事粮食生产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非农收入比较优势越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小,其中上一年农户人均非农收入每增加1%,农户本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0.614%,下一年粮食预计种植面积将减少0.387%。

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反映的是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变化,对农户本年粮食面积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户下一年的粮食种植面积有负面影响,并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这可能与农资需求价格弹性为刚性有关,只要有农业生产就必须有农资投入,而不管价格涨幅程度,农户本年粮食种植行为已经发生没法改变,然而,农户可以选择下一年的生产行为,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农业生产成本大,可以选择从事非农业的生产,从而对农户下一年的粮食种植面积有影响。粮食作物价格和经济作物价格比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影响不显著,这与理论的预期不相符,可能是由于价格选取只是一年的截面数据,不能反映因为价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所以对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不大。

户主作为家庭经营活动主要决策者,其个人特征对粮食种植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素。根据模型估计,户主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粮食种植面积影响不显著,但户主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具备某种手艺对粮食种植面积影响显著,并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可能与粮食作物的特征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关。

三、结论与讨论

笔者通过构建嵌入补贴政策的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安徽省17个地市421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粮食种植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并在动态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土地投入”激励效应。其中,亩均补贴水平每提高1%,将刺激农户增加本年粮食种植面积0.112%,预期增加下一年粮食种植面积0.006%。

粮食补贴政策激励农户分配更多的土地用于粮食生产,能够起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然而,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低下,补贴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相背离。而且从最近两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来看,补贴已经占到粮食纯收益很大的比重,未来补贴的增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当前的粮食补贴多属于“普惠制”的政策,粮食补贴变成了对农民的福利补贴,未来的粮食补贴政策是否可以考虑实行生产挂钩的补贴政策,确保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都是政策制定者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时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冬平,赵翠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应、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2005,(1):5-6.

[2]陈薇.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与改革探讨――对河北省粮食直补试点县的个案分析[J].农业经济,2006,(8):12-14.

[3]张红玉,赵俊兰.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路径及其优化[J].学术交流,2008,(7):87-91.

[4]马彦丽,杨云.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一个基于河北案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2):7-13.

[5]刘小春,翁贞林,等.江西种粮农户的粮食补贴政策认知特征与生产经营行为的调研分析[J].商业研究,2008,(11):13-15.

[6]乔旭华,张建杰.粮食主产区农户粮作经营的行为取向与政策效应――基于河南省的调查实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142-145.

[7]周清明.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5):25-30.

[8]蒋和平,吴桢培.湖南省汨罗市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基于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28-32.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Grain Subsidy Policies on Farmers' Planting Behavior

Wu Liancui, Cai Honghui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第6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本文在选择语料的时候,主要以某个词在文中具体语境里所使用的义位是否和农业生产行为有关作为取舍标准,如果某个词的一个义位有表示与农业生产行为有关的的含义,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却没有使用这个义位,那么该词就不在考察范围之内。

一、词语分类

《孟子》中农业生产行为类的词语共有13个:“耕、?i、播、畦、稼、种、树、艺、芸、耘、粪、耨、穑”。《孟子》中的农业生产行为词语按语义可分为五类:“整地类、播种类、种植类、中耕类、收获类”。

(一)整地类

《孟子》中表示“整地类”生产行为的词语有2个:“耕、?i”。

1.耕

“耕”有“犁田”义。

(1)春省耕而补不足。(《孟子?梁惠王下》②)

《说文?耒部》:“耕,犁也。从耒,井声。”

“耕”在《孟子》中也常用来泛指从事农业生产。

(2)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尽心上》)

2.?i

“?i”本义是指用来击碎土块的农具,引申为抄田,播种后用?i平土,覆盖种子。

(3)今夫?E麦,播种而?i之。(《告子上》)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摩田器也。汉石经论语:‘?⒉魂 ?。《五经文字》曰:‘经典及释文皆作?i’。郑曰:‘?i、覆?N也’。”

(二)播种类

《孟子》中表示“播种类”生产行为的词语有1个:“播”。“播”指播种。

(4)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滕文公上》)

(三)种植类

《孟子》中属于“种植类”农业生产行为的词语有5个:“畦、稼、种、树、艺”。

1.畦

“畦”有“栽种”义。

(5)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滕文公下》)

《说文?田部》:“田五十亩曰畦。从田,圭声。”“畦”本义是土地面积单位,五十亩为一畦,文中引申为“分畦,栽种”。

2.稼

“稼”指种植。

(6)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公孙丑上》)

《说文?禾部》:“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从禾家声。一曰稼,家事也。一曰在野曰稼。”

“稼”的本义是“禾穗”,引申出“种植”义,《孟子》中指种植五谷。

3.种

“种”指种植。

(7)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滕文公上》)

4.树

“树”有“栽培,种植”义。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梁惠王上》)

《广雅?释地》:“树,种也。”

5.艺

“艺”指“种植,栽培”。

(9)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滕文公上》)

《类篇?禾部》:“种,艺也。”

(四)中耕类

《孟子》中属于“中耕类”农业生产行为的词语有4个:“芸、耘、粪、耨”。

1.芸

“芸”指除草。

(10)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尽心下》)

《十三经校勘记》:“汉石经芸作耘。案:耘为本字,芸乃假借字。”“芸”通“耘”,指除草。

2.耘

“耘”指锄除田中杂草。

(1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公孙丑上》)

《汉语大字典》中“耘”的解释为“除草”。

3.粪

“粪”指施肥,使土壤肥沃。

(12)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滕文公上》)

《四书章句集注》:“粪,壅也。”“壅”在《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是“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

4.耨

“耨”有“除草”义。

(13)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梁惠王上》)

《玉篇?耒部》:“耨,耘也。”本义是指用于除草的农具,引申为除草。

(五)收获类

《孟子》中表示“收获类”生产行为的词语有1个:“穑”。“穑”指收获庄稼。

(14)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滕文公上》)

《孟子》中出现的农业生产行为词语覆盖了“整地、播种、种植、中耕、收获”五个方面,其中整地类:“耕、?i”;播种类:“播”;种植类:“畦、稼、种、树、艺”;中耕类:“芸、耘、粪、耨”;收获类:“穑”。这些词语体现了一条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行为链,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

《孟子》中的13个农业生产行为词语全为单音节词,这一现象符合上古汉语词汇系统中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

农业生产行为词语

词语 畦 芸 耕 稼 穑 耘 种 树 艺 ?i 粪 耨 播

词频 1 2 28 1 1 1 3 7 1 1 2 2 3

对《孟子》中农业生产行为词语的词频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行为词语在《孟子》中共出现53次,其中词频最高的是“耕”,出现28次,其次是“树”,出现7次。出现次数最多的“耕”除“犁田”的本义外,还常被用作农业生产活动的总称,可见“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

二、横聚合语义关系分析

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③。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最早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特里尔提出。横聚合关系指同一语义场中词语之间的同级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类义关系。《孟子》中出现的农业生产行为词语中有2组词语具有同义关系。

(一)畦――稼――种――树――艺

“畦”本义是表示土地面积的单位,引申出“分畦,栽种”义,“稼”和“种”都有“栽培”义,“树”和“艺”都表示“种植、栽培”。这五个词语在《孟子》中具有相同的语义,都表示“种植”。如:

(28)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滕文公下》)

(29)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公孙丑上》)

(30)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滕文公上》)

(31)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尽心上》)

(3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滕文公上》)

(二)芸――耘――耨

“芸”通“耘”,表示“除草”义,“耨”本来指除草的工具,引申为除草这种行为,这三个词具有相同的语义,都表示“除草”。如:

(33)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尽心下》)

(3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公孙丑上》)

(35)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梁惠王上》)

三、文化意义

(一)农业生产行为相对完整

《孟子》中出现的农业生产行为词语覆盖了“整地、播种、种植、中耕、收获”五个方面,体现出一条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行为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二)重视“中耕类”的生产活动

《孟子》中出现的农业生产行为词语体现出当时人们重视人工施肥和除草,重视“中耕类”的生产活动。《孟子》中强调对土壤肥力的保持,倡导用人工施肥的方式增产,以改造不利的生产条件。“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滕文公上》)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施肥对农业增产的促进作用。“耨”的本义是“除草”,孟子在劝诫梁惠王要重视农业生产时将“耕”和“耨”并提,用“耕耨”代指农业活动,足见当时人们对“耨”这一生产行为的重视。

(三)讲究精耕细作,重视科学生产

孟子在向梁惠王阐述强国御敌之道时,曾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深耕”强调精心耕种,“易耨”指要及时除草,强调通过精心的耕种和管理来增产,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促使国家兴旺发达。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注重总结生产经验,讲究精耕细作,重视科学生产,体现了农业生产观念的进步。

四、结语

本文对《孟子》中出现的农业生产行为词语进行了梳理和词频统计,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这些词语之间的横向语义关系,得出了当时农业生产中,生产行为较为完整、重视中耕、讲究精耕细作、注重科学生产的结论。本文对《孟子》中农业生产行为词语的考察角度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多角度地对这些农业生产行为词语进行分析,从而更完整地展现《孟子》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业词语的面貌。

注释:

①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一般被概括为“农林

牧副渔”,即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上的“农业”指“农林牧副渔”中的“农业”,即种植业。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的农业定义。

②本文所有例句皆出自《孟子》,除首例句外均只列篇名。

第7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产 农作物 栽培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93-01

1 农作物栽培内涵分析

在农业的发展中,农作物的种植项目是需要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而农作物栽培科学技术主要是辅助农作物生长发育,保证其产量以及作物品质得到有效保证的产业运行机制。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统筹协作方式进行同数量耕地调研,质量和产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利用农作物栽培技术,为了能有效的获得质量不错的农产品,种植人员会集中选取优良的种子,主要采取的就是种子浮力法,选出沉底且质量不佳的种子,然后利用有效技术进行定向种植。

2 农作物高产路径分析

2.1 转变种植人员思想意识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思想,集中建立有效的技术运行机制,经验积累很重要,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人员要转变思路,虽然不能完全承袭,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要以辩证借鉴的眼光进行优化种植[1]。在种植过程中,不能盲目只重视选苗而不重视后期生长,过于重视施肥过程却忽略了种植环境。种植人员要立足于农业发展趋势,优化运用新技术和新措施,进一步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另外,相关部门要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学习和交流中学习更多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从自身素质提升开始,在行为中逐渐转变传统思想,从而建立更加优越的农业发展理念,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作物种植技术科技化升级

要想推进整体农业项目的高效发展,就要在种植技术方面优化运行科学技术,保证其农作物高质高产。这其中,杂交水稻的问世就是比较突出的农业发展标杆,管理人员要针对耕地、农作物种植机制进行集中处理,优化运作符合科技发展和农业发展需求的种植措施,也是利用基因改造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技术革新不仅适应于种子的选择和培育,也集中在土壤改革措施方面。利用技术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保护,主要选用除草、增肥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保护,真正实现了科技和农业的并行发展[2]。

2.3 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升级

在农业中运行新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并且,利用新品种培育的方式,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最佳路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建立有效的项目机制和互动模式。其一,主要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改良,从而提升农作物部分习性,其中包括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真正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其二,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改良探讨,集中研究在新领域和新环境中的农作物生长机制[3]。例如,利用技术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从而解决植物在没有光合条件下生长的问题,或者是近几年,关于水果颜色变换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颖的技术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新品种的研究尽管具有刺激市场的作用,但是对于生物链的破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仔细研究,只有保障绿色农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

2.4 农作物管理方式规范化升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集中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管理运行模式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农作物发展结构。第一,管理人员要集中升级种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针对其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培训,保证农民能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利用标准化科学模式助力整体种植环境的改变,也能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4]。第二,要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优化种植人员的施肥、保湿以及除虫操作。并且,当地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护,切不可针对病虫问题盲目喷洒农药。第三,农作物种植者要对农产品的种植采取方式进行集中的改良,财务科学化日常作业,并且对农田进行集中的划区轮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机械化农业生产,期间运行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集中制定必须的管理规定,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农作物种植行为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且整体项目符合农业要求[5]。

2.5 农作物种植环境升级

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说,基本的种植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在提升整体种植技术的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和处理,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和种植机制,集中对土壤进行保湿和增肥,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条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通风通气保护,真正实现农作物的良性生长,也保证其产量的有效生长。并且,也要集中升级病虫害防护工作,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伤,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利益。

3 案例分析

由于本地盛产工业辣椒,针对其进行集中化田间管理。第一,对其生长期进行管理,要保证在定植后20天左右,及时的安排专业人员对门椒进行摘除。第二,利用绿功夫、抑太保、保尔等农药对棉铃虫进行防治,要保证每隔两天施加一次,利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第三,集中强化对于防涝的重视,在雨水多的天气集中排水,利用起垄阶段进行排水沟的挖掘。第四,在其生长旺盛期且雨量较大,要适量浇水的同时追肥25kg或者是尿素15kg。第五,集中进行叶面喷肥。利用叶霸或者是喷施宝有效进行叶面喷施,每亩集中在20g左右,为3000倍稀释后溶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优化技术项目、品种培优方式以及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升级的过程中,集中利用科技化栽培技术提升农作物产量,不仅要提高整体管理环境和方式,也要利用最优化生态和经济运营模式推进农作物生产走向科技之路,从根本上优化技术,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义刚.明中后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华章,2011,25(04):18,49.

[2] 张荣.刍议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29(01):57-57.

[3] 邹泽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科学种养,2015,32(02):70-70,71.

第8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 高职农业教育 课程设置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的气象条件,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气象科学,它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是种植业、园林业、畜牧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及本科院校中的农学类专业中一直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职教育的兴起,在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强调以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适用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专门人才。为此,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农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何改革,本文就《农业气象学》这一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农业气象学在农学教学中的地位

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重要的农业基础科学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条件及其在这些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农业生产的质与量的好坏离不开农业气象条件,通过对农业气象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利用气象科学技术为农业服务,使农业生产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开设它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农业气象技术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揭示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为农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2.《农业气象学》在高职农业教育教学中的开设现状

农业气象学一直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和本科中的农业类专业中作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使高职课程建设受着本本科课程和中职课程的双重影响。虽然教材方面已有了专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但高职教育探索的时间不长,对如何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的教材还在逐步完善中。在这种形势下。各院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进行了各种尝试与探索。

2.1 作为传统的独立学科继续开设。

作为农学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地还是用"农业气象学"为课程名称。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较侧重于系统的、成形的农业气象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介绍,实践教学较薄弱。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宽基础、强能力",以全面素质培养为主、加强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需要下,各校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技能环节,强化农业气象学在农学学科中的横向应用性。目前新出版的教科书中高深的纯理论内容比以前简单化,加强了农业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等方面内容,使学科更具生命力。这方面建设得较好的有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高校,该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很有特色,由该校奚广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农业气象》,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该教材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力求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增补了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及实践中的应用内容。

2.2 新编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整合专业基础课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综合植物(作物)的生长基础、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水分,肥料,土壤,空气,温度)的关系、如何通过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等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5门专业基础课充分整合,删繁就简,构建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作为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的结构特点和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包括土壤环境、水分条件、温度条件、养分条件和气候条件,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程的重点;第三,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概括与总结。农业气象学属第二部分,与独立学科比较,内容约为四分之一。

2.3 取消了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单独设置。

少数高职院校在传统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农学不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但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从中提及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内容极为简略。

3.高职农业气象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如上所述,目前各高职院校农类种植专业农业气象学教学的现状差异很大,农业气象学作为农学类专业基础课,到底是作为一门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独立课程设置?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中作为环境要素而描述,还是根本不需要设置?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统一要求,这使各院校有了课程设置的自主空间,但也不免造成一些混乱。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多年农业气象基层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与体会,对高职农业气象学的课程设置做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

3.1.1 种植类专业必须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

农业生产无论是传统种植或人工设施种植,都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气象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温、热、水、气和养分,其中养分虽然不是气象因子,但养分在作物中的运输、吸收和利用仍受制于水热条件。掌握气象条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农事活动。农业气象学在农类高职教育中,无论是以传统农业气象学出现,还是综合于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中,它都是农类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充分认识,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成了无根之本。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农业气象学学科设立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全面考虑。

3.1.1.1 纯种植类(如农学、生态农业、种子种苗、园艺、草业等)专业应将农业气象学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农业生产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农业气象知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大气、光、温、热、水和风的变化特征,能让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变化,为育种提供依据,为栽培提供向导;了解有关天气系统与变化的一般知识,能让农业工作者对天气变化增强敏感性,提前做好农事安排;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及掌握防御措施,能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减少灾害损失;了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可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了解小气候的特点及改善措施,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系统地学习农业气象学。忽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某项专业技能的获得会使学生不适应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后就会缺乏知识的应变与应用能力。例如,当学生处于不同的地域时,由于缺乏农业气象基础知识的理论指导,就会在面对诸如"如何根据各地区气候引进或推广新品种?""如何设计种植制度?""如何改良农田小气候以营造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御气象灾害?"等问题就会感到无措。

3.1.1.2 与种植相关(如城市园林设计、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畜牧等)专业开设植物生长环境必修课程。与种植有一定关系,又非以种植为主的专业可选用把农业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组合成的植物生长与环境,该课程在农业气象学内容上删减较多,其中太阳辐射、温、湿、压、风删减了形成及变化规律部分;灾害性天气只描述表现,没有形成部分及防御部分;气候部分删除了气候形成、中国及地方气候、设施小气候等部分,只保留农业小气候中的农田小气候的介绍。这可使这部分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能"通",而非必要的"专"或"精",只要能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就可。但在该门课程的类容取舍上,笔者认为,应减少天气系统部分的内容,增加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及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部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

3.1.2 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可开设农业气象学为任意选修课。

目前,各院校推行的学分制,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灵活性,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分制模式下的选课制要求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开设数量足、质量高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材的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修其它学科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构筑在复合型基础之上,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如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开设农业气象学任意选修课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对综合素质的养成及专业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3.2 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技能训练。

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开设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作为目的,合理安排知识结构,在基础理论方面力求浅显易懂,着重突出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训,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阎凌云.农业气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吉林省农业学校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9篇: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郊农业休闲园;体验型;植物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7-4100-04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Experiential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in the Suburb

NIU Yan-l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changes of consuming concept of people, the experiential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in suburb comes to be the mainstream of consumption in the tourism market. Plants creates value for suburban experiencing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and plant design is the basic element to build a sustainable leisure manor in suburb.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the design model of plant from time, space and environment was analyzed. The improvement of plant design would speed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cing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in suburb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leisure paradigm.

Key words: the suburban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experiential; plant landscape design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之林的城市居民开始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到乡间原野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旅游经济的附加也改变了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作用。植物景观作为休闲农业园旅游的核心要素,不仅是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场所,更要体现观光、休闲、体验、旅游等多功能需要。为此,立足于游客“体验”的需求角度,研究农业休闲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包括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功能和原则等内容,旨在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促进城郊乡村旅游质量的提升,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概述

1.1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概念

体验型农业休闲园,俗称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园、生态休闲度假村。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是指位于郊区范围内,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乡村自然、人文资源为特色,以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求知为目的,依靠农业生产、农事参与、生态养生为载体,集农田、森林、草地、果园、蔬菜、花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对于城郊农业休闲园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未达成共识,但都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城郊,作为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带,集聚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身份,既具有城市四通八达便利交通的设施优势,又具有乡村田园的自然特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是指以放松休闲、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车程2 h以内城市周边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是与城市公园、市区植物园等相对应的概念。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30年来,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综合利用到深入挖掘三个阶段,实现了产业的不断提升。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有田园农业观光、民俗风情游、农家乐、村落古镇、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模式,大多停留在“参观+品尝”的层次,游客的参与、体验性相对较差。

1.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植物景观

1.2.1 植物景观概述 植物、水体、地形、建筑是园林的主要素材,植物要素是惟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软质景观要素。植物景观,一个休闲园林系统的整体设计,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以及运用植物题材来人工创作的景观。植物景观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娱乐的需要,利用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特征,创造出与园林主题、周围环境、理念创新等相适应、协调的具有生态、文化与艺术性的景观,也叫做“植物造景”[1]。是对农业休闲园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只是对植物景观单元素的设计,是对多种需求的统一规划,包括游客、动植物、高产值、审美等多种需要。

1.2.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特征 植物具有时空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域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季节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植物也是一样,不同的地理特征对植物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包括地形、土壤、气候、生物、水文条件等数量、质量与组合特征呈现强烈的地域性差异。自然界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根据植物习性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按植物配置方式又可以分为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散点植等多种方式,按照观赏部位又可分为赏花、赏果、赏叶、赏枝等多种分类方法。

1.2.3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功能 体验型农业休闲园在各种园林中植物景观所占比例最大,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既要符合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要满足社会功能、艺术范畴,实现整体优化[2]。通过植物景观的合理设计,展现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等区域特色,又能在时代的引领下与旅游业和谐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美丽乡村。在功能上,依据丰富的植物资源,因时、因地、因材制宜设计植物景观,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赏体验、景点过渡、美化环境、保持物种群落稳定和多样性、科普教育等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发展。

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实体设计和户外空间设计中的多个细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完美的的景观设计成果依赖于全面、客观、科学的理论知识,是生态学、美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理论。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植物景观为设计对象,主要依赖于对生态学、美学和群落学知识的应用。

2.1 景观生态学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其本质是农业生态。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斑块、廊道以及本底特征,从功能、结构、景观等角度合理选择、规划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使得植物景观的设计既要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又要促进人居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如地形地貌(森林、湿地、梯田、坡地、湖泊等)、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历史人文等特色的背景规划,又要与当地村镇、居民相融共生,以保证生态设计[3]。

2.2 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是美学理论研究景观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讲求统一、对称、均衡、比例、尺度、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等基本规律。追求审美是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核心,也是决定休闲园旅游功能的关键。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从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等多角度追求植物景观设计的美感;如根据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等特征来合理搭配不同植物,以形成平视、仰视、俯视等不同视线角度不同视觉感受的体验。

2.3 植物群落学

植物群落是指一定范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定的植物会有规律的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植物群体,在环境与植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包括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和保持植物群落的稳定和多样。因此,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之前必须尊重和保护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既能充分保证各植物要素良好生长,又能发挥植物造景和生态效益,满足旅游者追求自然生态的功能,同时也促进当地生态和农业园区的持续发展[4]。

3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植物的个体美,还要注重一定的时空背景,不仅要营造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还要注重植物的适应性、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具有地方风貌的代表性,其宗旨都是为了反映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和整体景观效果,因此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中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满足人的需求,既有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够得到满足,又有当地居民对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满足[5]。以人为本,既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愉悦身心,又要帮助游客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实现游客与植物景观之间的融洽。安全第一是农业休闲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植物景观设计既要保障旅游者的安全,又要保持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多样性。既包括植物选材及种类搭配,寄生、共生、附生等,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又包括空间结构布局与地形相适应,引进植物与乡土植物搭配合理,保持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提高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3.2 生态自然、返璞归真原则

“生态自然、返璞归真”强调城郊农业休闲园中的植物设计必须有别于都市喧嚣、污染、钢筋水泥的环境,为旅游者营造放松身心的自然淳朴的乡村氛围。生态强调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健身追求不只是健康的体魄,还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体现在原生态的田园野趣,在植物物种选择上要注意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野生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搭配[6],特别是作为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更不能改变其原真形貌,保持植物群落原生态的自然美和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3.3 文化为魂,体验为心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还要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继承和保护,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融合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使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城里人是用一种浪漫来想象乡村旅游,是“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的综合体验,是大自然、深生态、活文化、真生活的完美体现。从走马观花到反复驻留,从一种好奇到一种心灵感受和生活状态,从最初视觉景观的营造,到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全方位体验,从游离生活之外的景观旁观者到与休闲项目融为一体的参与者,从大众到个性,运动、文化、游乐、养生、科考、感受自然、体会农村生活等不一样的体验带来同样的愉悦。

3.4 以旅富农,以农兴旅

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郊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适当的旅游经济距离、优美的乡村环境。城市稳定的顾客群对城郊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合理规划植物景观,包括观赏类植物、品尝类果蔬、苗木基地的苗木销售、农业休闲体验园的其他服务等项目,促进城郊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分化和转移,增加城郊农村收入。城郊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有足够的资金完善旅游所需的相关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环境发展来看,通过合理设计植物景观,能够维持和保护生态平衡和群落的多样性,能够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绿色、健康的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旅游植物景观设计内容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核心,利用其色彩、季节性展现艺术美,利用其寓意和扩展意义传达社会美,利用其吸附、净化功能体现生态美,植物的观赏特性犹如音乐中的音符,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是情感表现的语言。植物景观正是通过这些跳动的音符向游客展示视觉美,甚至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7]。城郊旅游主要以散客周末、节假日为主,淡旺季区分不明显。如何通过植物景观的设计,一年四季利用不同的、别出心裁的植物景观特色吸引、保持游客的注意力,维持城郊体验休闲园稳中发展的接待率是植物景观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植物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知识的理论,包括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环境心理学、休闲学等依据旅游者的体验、休闲、生态的需要,其植物景观设计内容见图1。

4.1 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

农业休闲园主要的造景要素就是植物,包括果蔬、花卉或者其他观赏性植物。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美学与生态的原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植物景观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通过展现不同的季相特征来创造四季变换的视觉美感。因此要求对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季节性,将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避免出现时空上的断层现象,使游客感受植物景观时空变换的动态美,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目的,创造出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4.2 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体验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方式成为新的时尚。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而转变,要在充分挖掘植物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赋予其文化内涵与体验意义。利用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所以植物景观的设计必须体现一定的地域特色。如槟榔、棕榈展现的是一派南国热带风光,白桦林则体现了北国风景,在长久的植物景观发展历程中,受各地文化的渗透,逐渐蕴含一些地域性,如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加拿大的枫树等都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蕴含着地域性。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的物种选择上,应以具有农业生产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的农业植物以及富有野趣的乡土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内植物景观设计达到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一体”的效果。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自然、人文条件差异悬殊,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可塑造功能,是展现地域特色的有效载体。

4.3 植物景观的意境创造

中国的植物景观中,尤其是人起决定作用的景观,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人的情感。同时,我国有很多将植物赋予特殊含义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古代园林中表现突出,借助植物特有的形、色、香等特点表现人的思想品格、意志、志向,赋予植物人格化的寓意,创造出寄情于景和触景生情的意境[8]。即所谓“梅之独傲霜雪、竹之虚心有节、兰之幽谷清香”的说法。粗质型植物给人的“强壮、坚固、刚健”的空旷情调,细质型植物“柔软、纤细”的感觉等都是借助植物景观设计的意境创造。

4.4 植物景观的体验强化

久居都市钢铁水泥的森林之中,人们渴望生态和自然的回归,从盆栽、绿植,到全生态的餐厅、运动场所等,越来越多的生态元素都需要考虑植物景观的设计。目前城郊农业休闲游主要在“观光+品尝”的层次,如何在保证原生态为主,不影响生产、生活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动态景观的设计,是植物景观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通过体验植物景观的图案制作,设计植物迷宫,开展空中游览、寻宝、逃脱、解谜等活动,通过增加项目的趣味性与游憩方式的多元性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充分利用植物景观发挥“创意元素”,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5D设计直接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大地艺术,将植物景观装饰风情创意餐厅、休闲吧等创意景观设计,通过植物景观模型DIY等活动,提升休闲园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4.5 植物景观的空间变化

植物景观以其柔和的线条和多变的造型,作为营造园林空间结构的主要部分。不同形体特征的植物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空间构造功能,如基面、垂直分隔面、覆盖面和时间等[9]。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要素除植物外,就是地形要素。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是园林中所有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载体。植物景观设计的成败与场地内的地形条件是密不可分的,轻松改变和塑造地形,富于变化和塑造微地形。在设计过程中有助于设计人员推敲地形和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以便营造出植物与地形巧妙配合的植物景观。在组景上通过植物景观设计的疏密、高低、远近的变化形成帷幕、屏风式的空间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的特色搭配。通过障景、抑景、添景、夹景、漏景、框景、对景等借景手法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景,增加变化,依景借的距离、视角、时间、地点可分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来美化人们视线、视野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的空间效果,使景观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性。将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组景,既可以美化建筑物的不和谐棱角,又可以装点小品的视野,还可以过渡水景的视觉[10]。

5 小结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随之加快,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空间正相对缩小,同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现代都市人都希望能够从快节奏、多污染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需要理论的科学指导,还需要实践的艺术设计。作为软化景观中硬质要素的植物景观,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作用、原则和内容,是顺利进行植物造景的基础。利用植物造景,实现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梦想,在生态中享受休闲、体验;利用植物造景,在艺术中提升农业品味,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利用植物造景,完成农业的产业转型和旅游业的模式创新,促进城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莹莹,边远红.植物景观设计探微[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27.

[2] 屈仁超.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3] 刘雪松.城郊型农家乐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4] 张旭光,黄文斌,刘梦绥.休闲农业庄园植物景观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1(4)285-286.

[5] 邹馥蔓.景观设计人性化―城市景观设计[J].美术界,2010(12):103.

[6] 张佳娴.长沙地区休闲农业庄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7] 王淑芬,苏雪痕.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5,21(2):41-45.

[8] 宋 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