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精选(九篇)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

第1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教育硕士,实践性知识,专业必修课程,学科教学历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4-0064-05

自2009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研究生大规模招生以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诸如“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等问题,①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也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施良方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确的选择”。②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有四门:“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和“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这四门课程的设置需要从“教师理解”“课堂教学”和“学生体验”三个维度来理解:1.“教师理解”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在研究《方案》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所领会的课程,即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理解。2.“课堂教学”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运用相关教学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并与学生交往对话的整个过程。3.“学生体验”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学生通过研习任课教师提供的专业学习材料以及在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后所获得的体验或W习经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实践性”。“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硕士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建设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就必须突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并回归到中小学教育实践。

有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①这给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定位和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体系都是依托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学科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学术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制约下,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专业性、技能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被淡化”。②美国一些大学则运用NBPTS(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构建教育硕士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NBPTS提出了教师专业的五项核心主张: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承担责任;2.教师熟悉所教科目的内容,并知道如何把它们教给学生;3.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组织学生学习;4.教师能系统地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③据此,美国明尼苏达―杜鲁斯大学教育学院为教育硕士设立了与NBPTS五项核心主张相一致的课程,针对上述NBPTS第一项和第五项核心主张,该校设置了“系统情境中的教与学”和“领导、变革与合作”等课程,确定了教育硕士与同事在课内外的合作活动和在社区开展的工作;针对第二项核心主张,设置了“教和学的基础:课程理论与设计”等课程,确定了现场教学、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经验联系起来等运用理论于实践的活动。④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在职人员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重视培养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每个研究方向的课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各专业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课程(在其中学生必须修习几门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专题研讨课程(专业方向内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问题),⑤课程设置较为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以“运用理论于实践”为核心目标重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十分必要的。

实践取向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历史学科教育的实践能力,同时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理论特征。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专业理论层面,历史学科教学方向有自己的学科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学位课程必须建构较为系统的老师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知识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必须达到优秀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课程教学知识。2.实践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必须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并能够有效搭建起“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专业必修课程的落脚点是历史学科教育实践。3.理论与实践交互的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实施的着力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从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中抽取出学科教育的理论特征,又能把掌握的专业理论语用到具体情境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历史学科教学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

美国学者舒尔曼最早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俗语,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具有实践特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由课程知识、内容知识、学习者知识、情境脉络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目标等经过教学推理行动形成的,⑥这种推理行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知识”等静态的知识进行理解、转化、教学、评价、反思并产生新的理解,才能产生学科教学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的合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Cochran、DeRuiter、King等人发展了舒尔曼研究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中的“knowledge”一词的含义应是“knowing”,该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教师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背景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四种类型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Cochran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是:“教师对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①具有实践性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合金;2.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3.是一种内隐的知识;4.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表现。由于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而促进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致力于历史教师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取向”的特征。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基础是掌握必备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即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的语言表述必须是专业的,但是有了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必然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历史教师,其中最为关键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如何把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

(二)依据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性知识已有的水平

我们通过对上海、江西和甘肃三所师范大学新入学的62位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发放问卷,主要从基本情况、学生时代历史学习体验、本专科期间专业学习、历史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四个部分进行调查,发现如下:

1.生源构成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大部分教育硕士没有教师从业经历。

2.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中学生时代经历的历史教学策略对于其对历史教育的理解影响比较大,大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论教师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的阶段。

3.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本、专科期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综合化程度不高。

4.历史教育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认为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中学生阅读量有限,学生史料的查阅和辨析能力偏低,等等;(2)教师方面:缺少有效指导中学生的策略性知识,文献史籍阅读量不足导致对教科书解读不深,依赖网络资源,难以把握教学内容,对学情分析不足,不知道如何唤起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历史意识,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中学生管理纪律等方面缺乏经验,课堂讨论容易偏离轨道,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等等。

调查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的知识均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状态,历史学科知识的欠缺、学科教学知识都严重不足,而最为突出的则是后者。

施良方教授认为,一般说来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标准:1.“注意课程内容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c相适应”。②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与中学教育历史课程内容最大的不同是专业性的,参照国际上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以从参考以下三个要素来选择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

(一)参照《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标准》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强调中学教师要以“能力为重”,认为合格的中学教师需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这套标准主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体规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其中,“专业知识”部分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专业能力”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而2012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也特别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其课程内容设计指向实践性的原则是:“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主要参照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在专业能力部分提出了“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要求。上述两套标准的颁布,为合格历史教师和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强化“历史专业知识”,获取与“历史教学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内容,要对学科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成长为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国外历史教师的专业标准也为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005年,美国伊利诺伊州颁布了详细的教师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资格证获得者,必须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并决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从“教职人员的总体要求―教师标准―社会科学核心标准―历史学具体标准”四个层次提出要求,强调历史教师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后,还必须具备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研究方法和专业理论。①这个标准强调,合格的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历史学本体性知识,但前提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个性发展与学习、差异等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2006年,澳大利亚历史教师专业标准项目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历史教师课程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参与作了规定,对专业知识提出的要求是:1.教师需要知道的学科知识;2.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如何学习历史文化;3.教师要知道他的学生。②其中的第二条,则相当于舒尔曼所说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对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而言,第二、三条是直接指向历史教学实践的,应该是重点学习的知识。

(二)参照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最新成果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一致强调历史本体性知识,认为教师的知识体系主要由历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以不同水平的历史教师为个案开展的质性研究发现,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呈现出个性化、情境化、默会性和综合性特征,这些研究为历史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分析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固然要服务于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如果课程内容不能与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有机结合,对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也不会很大。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他们学习的特点,并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在未来成为高素质的历史教师,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具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优秀历史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新入学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他们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这种现状与优秀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已有的水平出发,注重基础性,确保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四)面向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

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要面向真实的专业生活,理论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能够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中,备课、上课、考试评价、听评课、日常管理都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完成的专业事务,也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绕不开的内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T士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历史学科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学科教学与案例分析”“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和“历史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历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指向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2014年以来,我们已在上海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两届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将历史学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能力,也即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很有必要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整合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提高他们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历史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在实践中体现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节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抉择。因此,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可直面这些问题,以案例教学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教育部教指委规定的四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交叉,如都包含历史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教学实施、历史教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但又各有侧重,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也应注重联系,并有所侧重。“历史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包括历史课程与教材的基本内涵和编制的基本理论,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熟悉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体系,形成较高的教科书解读能力,并具备独立从事对教科书不同类型内容进行分析解读的研究能力。“历史教学与案例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怎么教的问题,具体包括掌握历史教学设计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流程,形成历史教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流程并在实践中运用,具备独立从事案例研究的能力。“历史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主要指向历史课程、教学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如何测量与评价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课程评价”“历史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历史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历史教师评价以及我国历史学习测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等。这四门课程的核心内容都必须指向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与其他相关课程有效衔接和沟通。“历史教育前沿专题研究”主要了解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不同方面最新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动态,并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专业领域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并训练文献综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无疑应当是学科教学知识,但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并实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是优秀的历史教师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国家历史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客家史和苏区史领域的研究很有特色,因此,在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贯穿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对教育硕士硕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的研究生对这方面内容特别感兴趣,通过“王阳明与赣南地域文化”“客家迁移史与客家文化”等高中校本课程案例学习,比较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硕士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第2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77-03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教师教育课程是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调查,“被调查者判断教师教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价值不大”,认为有价值的人数只占总被调查人数的58%,认为基本有价值的人数也只占总被调查人数的36%[1]。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当前我们的主要应对是调整课程学科门类的结构,例如,加大实习的课时比重,增加教育类选修等等,调整课程学科门类是非常重要而有价值的努力和尝试。

但是,这还是不够的。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被认为没有价值,并不意味着当前的教育理论毫无价值——没有人能否认,让学生掌握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是有价值的,而只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活动的指导等等方面没有价值,或者说,只是这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理论课程的知识脱离了实践,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理论学习,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在实践中的影响自然消失了;一个是学生并没有把所学到的教育理论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真正对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不管是上面两种原因的哪一种,都反映了教师教育课程的不合理:教育理论课程本身不符合认知规律,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教育实习指导之间的脱节,使教育理论学习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

一、教育理论课程不符合认知规律,

人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除了将要任教科目的专业知识之外,主要依托一系列的教育理论课程、方法与技能课程和教育实习[2](P283)。教育理论课程一般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或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三门必修课和若干门选修课。下面本文试图从学生的角度,根据认知规律来探讨这三门必修课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教育理论课的课程安排疏远了知识与经验的关系

当前的师范教育三门教育理论必修课程的开设顺序是:先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然后学习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从教育学的学科架构来看,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学课程试图向学生呈现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概貌。在学习了这两门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样安排完全是符合学科知识结构的。

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原理,人与认识对象发生相互作用之后,已有的认知图式与认识对象之间会有顺应和同化,使得新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但是,顺应和同化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学生理解新知识。“无意义或未经了解的事物是很难让人记得的,而且似乎也很难和其他的事物形成网路或连结。”有实验证明,与那些学习者无法理解的知识相比,那些学习者能理解为有意义的知识,更容易被记住,“而且人们会立刻开始对有意义的事物进行心智的连结以及分类”。[3](P96)

学生理解新知识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新知识本身与学生已有知识的密切程度,一个是新知识呈现的方式方法是否增加或降低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的难度。

第一方面,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疑问,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知识,并且调动已有认知图式的所有积极因素对新知识进行顺应和同化。反之,如果新知识完全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那么学生将可能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被动的过程,已有的知识就不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顺应和同化。学习也就受阻。第二方面,如果新知识的呈现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的,那么学生就能容易调动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有助于顺应和同化。反之,如果新知识的呈现不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的,那么学生就难以调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那么顺应和同化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学习的障碍,这些障碍都可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形成学习的“精神障碍”,打击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的积极性。[4](P174-175)

学生在学习教育理论之前,缺乏作为教育者的实践经验。在进入教师教育学习领域之前,他们基本上没有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过教育,更没有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来考虑过。他们对教育的经验,只局限于学生的角度。他们一直都是以学生的身份接触教育、理解教育的。也就是说,在学生的经验中,最丰富的教育经验是作为学生的课堂教学。

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都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视角与学生的学生身份和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教育理论与学生都直接与教育有涉,但是视角不同,所建立的经验和知识也不同。学生放弃学生角色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教育、思考教育涉及立场和身份的改变。这对刚接触教育理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或者说,三门课程都是远离学生经验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理论课程应该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开始,利用学生的经验,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学生经验之间的顺应和同化。我们当前的教育理论课程安排却把与学生经验最密切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放到了三门课程的最后,作为前两门课程的后续课程。这是不合理的。

第3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ccc2002;课程教学;计算科学;科学史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 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 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 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 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 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 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 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 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 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 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 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 “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 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 董荣胜,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denning p j, et al. computing as a disciplin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j]. 1989, vol.32(1).

[3] 郝宁湘. 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 哲学动态,2000,(11).

[4] 蔡启先. 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 黄国兴等.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周世平. 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 索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 李明江. 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 时全生,鲁书喜. 《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 福建电脑,2007,(4):40-41.

[10]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 张晓如,张再跃. 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 吴国盛著. 科学的历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第5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高职课程体系 构建 开发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集中反映。因此,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面临根本性的改革。加强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面向21世纪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就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作了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学历式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为了与下面有关内容区分,我们称之为“老三段式”结构),表现在:

1.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注重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及结构。

2.以理论知识和认识过程为高职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在必要时辅以实践过程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或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多数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花费的课时比例较大,强调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系统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实践知识不具有核心意义,仅仅被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是附属于理论知识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施行,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给我们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1.理论比例偏重,实践环节分量不足,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适当地加大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有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偏难偏深,与本专业或工种的生产实际联系却并不紧密。

第二,从教学的课时安排上看,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课时。

第三,从教材选用看,大多数课程仍然借用中专、大专教材乃至本科教材。

第四,从教师心态看,许多教师注重增加学生后劲,授课中偏重纯理论的推导、过深的理论阐述、过细的结构分析。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是一种学科中心模式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正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普遍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正三角形模式安排课程顺序,即把本专业所有课程由抽象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形。以普通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如图1所示:位于正三角形底部的是(通用课)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位于顶部的是专业课。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顺序也是由三角形的底层开始,然后逐层递进,学生学习完最后的专业课就可以毕业。这种正三角形模式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分而治之,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训练设置偏后,学生对专业目标不了解,专业意识淡薄,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目的性不强,前学后忘,不仅使知行脱节,而且缺乏情感因素的有力促进,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易调动,效果不理想,难度较大的专业课过分集中,不易理解,且梯度较大,造成知识的流失率过大。

二、以完成任职任务为培训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构建和优化现有高职课程体系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我认为,为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性教学,必须打破“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因为“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学历式教育是适合的,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严重影响了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因此,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必须有所改变。我借鉴“老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构建和优化高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一)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岗位任务”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的“新三段式”课程体系框架。

分解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是构建课程体系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进行分析,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目标进行分解,在“老三段式”课程体系基础上产生了“新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即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图2),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

“新三段式”课程体系不同于“老三段式”的体系框架,它不是依据课程分类来划分教学阶段,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单科目教学,而是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后有机的体系框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针对培养目标主要学习相关职业的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等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基本技能。本阶段主要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岗位任职需要开设必要的基本技能培训课程进行技能实训。在该阶段需要同时完成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应对相关学科进行综合化,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应体现宽泛和扎实,切实实现以“技能培养”为主,“专业理论教学”为辅,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技能培养”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或专家,能够完成一项或几项岗位任务。主要以学生将要面临的岗位任务为实训内容,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在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训。这一阶段是在对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分化出若干专门方向,以加强任职岗位针对性,进行专门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专门技术和技能。教学主要突出“专”和“新”,技术和知识突出“先进性”。根据教学大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渐进的岗位技能养成线,依次展开,这一岗位技能养成主线将各学习阶段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养成十分有利,更适用于岗位任职教育的需要。

(二)按照各阶段培养目标指向选择适宜的课程模式。

在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必然有所侧重,这正是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体现。这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与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学问导向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与理论思维能力,目标是“知”;实践导向模式以实践为主线,目标是使学习者形成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它的目标是“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那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课程模式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阶段的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

1.基础理论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图3),每门课程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与认识过程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文字等符号层面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这些都决定了在这一阶段应采取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式”的课程模式,它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

2.专业技能培养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以技能模块的形式进行(图4),不同的技能模块包括了不同的学习单元,这一阶段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基本技能的养成为主线,采用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是必然的选择。遵循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构建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主体工作。按照不同技能的不同性质、功能及内容和专业理论知识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并按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确定各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能熟练程度,按其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安排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完成模块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目标模型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学生的技能需求。根据每个技能要求的实际需要,穿行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真正为技能培养服务。

3.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

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在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各种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再按照本身的逻辑进行编排,而是按照“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组织(图5)。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由“老三段式”课程体系中的并列关系彻底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专业理论知识服务于专业技能,二者又共同服务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图6)。学生最终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我们称这种课程模式为“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结构合理、实用高效、深浅适度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效果,影响人才的发展方向。因此,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内容编排应进一步突出实用性与定向性。应突出层次,加强针对性、方向性训练内容,教学训练内容安排以强化岗位技能为准则,以岗位任务训练为重点。

适应高职教育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是新形式下教育改革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只有结合实际,踏实研究,真正做到实处,真正有所突破,才能培养出真正服务于岗位任职需要,受企业欢迎的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才有新的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一、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

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二、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第7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当前我国大学面临全球技术革新加快和信息化对传统知识冲击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亟须增强我国大学生应对知识爆炸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加强和改善通识教育管理,抓住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及时进行改革与完善;其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教会学生普遍认同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各领域共通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顾名思义,通识教育就是打通所有知识屏障的教育,其内容包含所有知识的共同属性。因此,基础性是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与基本属性。同时需认识到通识教育非实用教育,通识教育也非精英教育,通识教育非排它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基础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管理,要重抓基础、强方法。在基础知识传授,普适价值理念宣扬,通用技能锻炼上,发挥管理的功能。

其实学校对通识教育管理的投资,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投资,因为它的成果不易于被衡量;而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积累,短期内也难见到质的提升。这都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长远考虑,做好扎扎实实的管理,努力将通识教育的基础功课做得尽善尽美,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最大的潜在价值和对未来最远的辐射能量。

2 走向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

2.1 知识与人文融合

授课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应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在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中要突出一个“亮点”,那就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核心课程”。可以先行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要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等形式的双轨教学进行。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实就是旨在更加坚实地奠定所有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同时,对其他通识教育课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非仅简单累加或扩大知识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应该而且必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领衔开设和教学,在课程遴选上,要注重基础性而非纯粹的实用性,同时力图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形成科学与人文两者均衡发展、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学校要努力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品位和实效,切实把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为本科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这不仅可以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与完善,而且,还能对学生在文化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方面,促进他们逐步形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真正求知愿望和学术良知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2.2 思想与内容结合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在思想性上下功夫,不能简单地当成知识传授课程或是方法培训课程,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进行挖潜深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揉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创新性的思想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在思想性方面继续做工作,所谓思想性主要指通识教育应在制度化和课程体系上有所建树,努力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当代精神,需要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引导学生为人治学、治学为人的观念。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和方法系统,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这是世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宽厚基础和博大视野。(下转第116页)(上接第78页)

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大多还是按照传统学科专业的知识框架进行组织,是专业课程的简化或压缩版,即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思想性却相对较薄弱,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有限。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是一种普适的、基础的、彼此内在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建议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兼顾内容和思想性相结合。

要让课程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的认识、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问题,可以进行多样化考试,比如:适当组织小班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平时课堂讨论发言和听课的表现也将计入总成绩中,而不只是看出勤率。

2.3 小班与讨论结合

小班讨论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后来传播开来,普遍运用到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上。讨论教学可以实现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师生“参与式”教学。

在中国内地,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有一些小班讨论制的尝试外,其实,许多高校对此还比较陌生。小班讨论制很值得推广,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当然是很不错的方式之一。但是小班讨论制只是一种好的方法之一,并不是通识教育特有的标签。要搞好通识教育,可能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值得运用。

现在,大家都提倡小班教学,也是通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问题是有条件进行小班教学的学校,却忽视了讨论,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得小班教学的大好形式白白浪费了。

就算在清华大学,要想采取小班上课,发现也不容易,因为50人的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讨论,最后却发现25人一个班讨论仍然困难,人多了,就会延长讨论的时间,本来计划1堂课,现在拖到2堂甚至3堂课了。使课程无法上完。

哈佛大学规定,其课程一般也不会超过20人一班。无论多大规模的课,都要分成若干不超过15个人的小班进行教学讨论;芝加哥大学松一点。小班讨论的人数限制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投入,所以,著名的通识教育专家甘阳说,如果哪个大学能强制规定本科生选通识课,包括专业课最多不得超过6门,那也算是功德无量的事情。①

第8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论文摘要: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和Intemet查询等方法,对中、美、日等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改进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通过对三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从基础理论、专业、相关学科、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美国、日本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结论: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课程设置的建议。

研究生课程设置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如果说专业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培养方向,那么课程设置就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把研究生教育教学重点转移到提高培养质量上来,这是进入新世纪,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改革正是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之一,就此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选取研究生教育较为发达,且有代表性的美、日两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并从课程设置角度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1选择比较对象

美国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强调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即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二是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即培养研究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应当代跨学科、多学科科研的新形势;三是强调实践性,即大量参加科研工作,一方面培养研究生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素质,另一方面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特征是研究培养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比较注意把握社会需求的变化,使之及时转化为对学生新的质量要求。日本文部省提出研究生的知识面应当宽广,所学知识应是最先进的,即便是传统专业,其内在结构,包括课程设置都应适应现代化要求。本研究选择美国、日本体育硕士生课程设置作比较,主要是考虑到“美国模式”已居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主流,而日本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与我国有相似的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按教育科学比较法要求,被比较对象的选择应具有历史性、代表性和时代性,以保证比较结果的有效性。本研究所选择的被比较对象均具备这些属性。

2中、美、日三国体育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

研究生课程设置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课程。三国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我国必修课通常又分为公共必修课(指任何专业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美国和日本研究生必修课程的设置没有细化为三个组成部分,但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三者仍然具有可比性。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比较,即主要从研究生课程构成部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课程的设计、相关学科课程设计、学科前沿知识课程设计等6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1不同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课程设置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课程必须依据培养目标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这一点也能够从历届的学生毕业分配所证实。反映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是我国重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美国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重视研究方法论课程,建议选修课与专业研究密切相关,体现了“宽度”和“深度”的有机结合;日本体育学科硕士生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扩大视野,在专攻领域内,使之具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的能力。

2.2公共必修课

我国研究生教育不论何专业都开设公共必修课,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政治理论课(4学分)和外语课(8学分),这部分课程国家有统一的要求,所以在各院校培养方案中所占学分均相同,共12学分,外语课课时通常在144—216学时之间(各校学时分配不尽相同)[53。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通常不开设公共必修课。日本研究生课程一般设置公共必修课,但属于学科公共必修课,必修范围是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例如开设《体育科学论》、《健康科学论》和《现代社会与体育文化》等课程[引。另外,日本大学通常不为研究生设外国语课程,其硕士生或博士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实现。

2.3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课程

我国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课一般要求修8.10学分,课时多于1130个学时,但是所学课程仅有1-2门,并且主要由导师1人或导师组成员讲授l8;美国比较重视基础理论学习,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取向,这主要是考虑到没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学习的效果就不佳;日本专业教育的性质强,专业门类和课程门类多,弥补了大学本科教育阶段专业教育的不足。

2.4相关学科课程

三个国家都重视相关学科课程的设置,开设了多门综合性或跨学科课程。我国目前约有50余所高等院校可授予体育学科硕士学位,相对而言单科体育院校是培养研究生的主体,其专业设置和开设的研究方向以及招生数量一般比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多,这是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特点。单科体育院校虽然在体育学科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没有综合性大学具有的多学科学术背景的教师队伍,受此客观条件的限制,单科体育院校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水平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课程设置的数量和水平二者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美国体育学科硕士生选修课突出针对性和先进性,在拓宽知识面、开阔学术思路等方面独树一帜。如今在美国和Et本,综合性或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数量与水平成为衡量一所研究生院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美、日两国单科体育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数量远远小于综合性大学,他们一般采用“学分互换制”以保证教学质量。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一般要求学生在经济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学系及统计学等系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例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个系的课程。

2.5学科前沿知识课程

学科前沿知识是动态发展的,教科书上的知识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通过学术讲座和讨论班的形式来实现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在这方面与美、日两国相比较为薄弱。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不习惯探讨交流的方式,讨论课的形式很少采用。学术讲座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确定的课时数;美国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即大量采用讨论课形式。大学教育阶段。讨论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40%-50%,研究生教育阶段达到60%.70%,甚至更高;日本硕士生教育注重横向联合的加强,不少学校采取了集体培养的方式,学生不仅在本校,而且,可以在其他学校接受有关教师的指导,其参加学术讲座、讲演会和报告会的机会相对较多,教学方法也更多地采取了讨论式,而不是以往学生只能洗耳恭听的做法。

2.6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课程

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中较缺乏研究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学生要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途径,主要从导师或导师组那里去观察学习,而不是在拥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再在实践中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应用训练;美国体育学科硕士生教育比较注重科研方法论方面的课程设置,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由钻研的积极性,让他们参加能发挥其才能的各种科研、学术活动,并强调科研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一般情况下,论文或实习报告计入总学分,而且有的学校实习报告的学分比论文的还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其研究生教育重视培养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日本体育学科硕士生教育虽然把侧重点放在课程学习上,但也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实际应用能力,即研究和解决体育部门和其他与体育相关的政府或社会部门现实问题的能力,把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应用能力结合起来,而不是形成两层皮。

3建议

3.1重视提高研究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

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能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我国已经加入WTO,客观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对研究生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高起点,重应用”是外部环境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研究生自身的强烈愿望。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听力、口语、翻译等方面的课程训练,并为学生创造使用外语的机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相关学科课程设置的数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课程数量方面,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比美、日两国学生约少修10学分的相关学科课程。我国一般要求学生修完38—4o学分的课程[,美、日两国一般要求36—4o学分(或4o以上)L3J,但我国学生要学习12学分的公共必修课,剔除该因素,我国学生实际只学习26—28学分的专业课及相关学科课程;在质量方面,前面所述,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在学习了相关学科、跨学科的课程后,一般还不能把不同学科的方法与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要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的学分互换制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体育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能否与同一城市的综合性大学合作,允许学生在对方学校学习。承认取得的学分,这样不仅节约双方的办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应该说是一种双赢的解决办法。

3.3重视前沿知识讲座

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将前沿知识讲座和研究讨论班列为必修的学习环节。研究讨论班为学生提供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机会,运用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深入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并使学生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培养出批判能力,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

3.4重视科研方法的传授

第9篇: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项目课程;职业知识;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整合

项目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它对于彻底打破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建立起富有职业特色、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其价值已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与职业学校的普遍认可,其开发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开发项目课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令人困惑的问题。所以,向广大项目课程开发者提供理论支持,为职教一线工作者开发出合理、科学、有效的项目课程助一臂之力。

一、理论框架

1.职业知识分类

职业知识的分类是基于职业活动开展的。在职业活动单元的基本结构模型中,技术操作是一个受知识控制的肌肉活动过程,本身并不包括知识,但技术规则、技术情境和判断过程需要知识。并且个体需要灵活适应工作岗位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需要理论知识作为背景支持,所以职业知识应该分为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

2.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点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那么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是什么呢?经过对职业活动过程分析,实践过程需要理论知识主要有两种场合。一种场合是个体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个体可以通过模仿掌握技术操作方法,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来掌握理论知识。另一种场合是当实践过程有确定状态变为不确定状态的时候,也就是当学习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在不确定状态中,个体通过模仿所获得的操作方法已无法完成他目前所面临的任务,这种任务需要个体对原有的操作方法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重新设计操作方法。

二、实例解析

数控铣削加工这门课程是针对数控铣操作工这个岗位而开发的,是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下面以在该门课程开发中如何确定职业知识为例,讲解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对职业知识处理的方法。

1.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是岗位职业活动的内容,它是联系个体与岗位的纽带,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处于特殊地位,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经过对企业实地考察,聘请企业代表与课程专家共同研讨,确定《数控铣削加工》的工作任务,“分中对刀”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2.围绕“分中对刀”工作任务的职业知识分析

工作领域的实践知识非常丰富,但杂乱地存在着,如果能系统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将大大缩短个体职业能力的发展历程。根据实践知识的定义,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操作步骤、加工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以工作任务“分中对刀”为核心进行分析,其包含的实践知识是对刀的操作步骤。

理论知识指能完成该工件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解释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根据理论知识的定义,围绕“分中对刀”工作任务,确定理论知识为:机床坐标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机床坐标系。(2)机床原点。(3)工件坐标系。

3.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根据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理论,在课程开发时,合理、科学地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让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知识学习互相支持、促进。

(1)对于实践知识,由于只包含操作步骤,可以安排在教学开始阶段,以步骤式在教材中编排呈现。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演示法传授给学生。(2)对于理论知识,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理论知识在第一种场合出现。在教学的评估阶段,提出实践性问题:“在加工前,为什么要进行分中对刀?”下面的理论知识便围绕着解释分中对刀的原理性知识。这一问题无疑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愿望,同时促进学生在应用中学习理论知识。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总之,职业知识的选择与组织,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开发,必然会涉及不同类型知识的综合问题,其核心问题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如何衔接。实践性问题仅仅是衔接策略之一,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会有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教育课程开发的复杂所在,同时也是其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娄锐.数控应用关键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