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生态综合治理精选(九篇)

生态综合治理

第1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 153.3 hm2,截水沟整地3 166.7 hm2,栽植大扁杏3 166.7 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第2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煤矸石;生态治理;综合利用

1、前言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约占煤炭产量的10%。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堆积成矸石山,对环境的危害很大:侵占土地,影响生态,破坏景观;矸石山的淋溶水(酸性水)污染地下水源和江河,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由于煤矸石中有硫化铁和含碳物质存在,还会自燃发火,排放大量烟尘,严重污染大气,损害人体健康,抑制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结构;个别煤矸石山还有发生爆炸和崩落事故的隐患,对矿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不仅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目前全国历年累计堆放的煤矸石约43亿吨,规模较大的煤矸山有1600 多座,占用土地约1.5 万公顷。2004年煤炭产量达到19.56 亿吨,按煤产量10%的低排矸量 计算 ,当年排放煤矸石就达1.96 亿吨。今后煤炭产量还将逐年增长,排矸量也将逐年增加,加上以往积存的煤矸石,其数量相当巨大。因此,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及生态治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2、煤矸石的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

2.1煤矸石的生态治理

矸石山生态治理的指导思想:以植被复垦、绿化环境为手段,把煤矸石生态治理与矿区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相结合,促进生态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形成开发与整治相结合, 发展 与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煤矸石生态治理与矿区 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矸石山生态治理工程可包括矸石山摊铺矸石、自燃灭火,复燃治理、挡护、排水、坡面绿化及复垦等工程。

2.1.1摊铺矸石、自燃灭火

根据国家对矸石山治理的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挖土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摊铺矸石,将堆矸形成33°和35°边坡,分成断面,最终形成坡面。

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工作,可采用深孔注浆法,该方法最适用于矸石山顶部;由于斜坡上无法用工程钻机钻孔,只能用表面浇灌法进行局部封闭处理。

2.1.2复燃治理

矸石山顶部复燃灭火处理的方法可采用灌浆封闭法和火源挖出法。矸石山坡面复燃灭火工程采用铺网注浆、护坡加固法,对矸石山表面固化整治,彻底切断氧源进入矸石山内部,彻底灭火。

2.1.3 挡护

为防止矸石山塌陷,矸石山应砌挡土墙进行挡护。

2.1.4.排水

夏季常有暴雨,矸石山集水面积较大,雨水汇集后,很容易冲垮覆盖在矸石上的黄土,甚至冲出数米深的大沟。由于被裸露的矸石仍有较高的温度,一旦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复燃。为了保护好覆盖封闭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矸石山马道及斜坡上修筑好排水沟。另外矸石山的淋溶水(酸性水)会污染地下水源和江河,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应将雨水通过排水沟收集排放。

2.1.5.土地复垦种植

矸石山的复垦包括:

1) 林业复垦

树种的选择:矸石山植树主要以灌木为主,乔木为辅,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干旱、瘠薄、盐碱、ph值、毒害等不良立地因子有较强的适应和忍耐能力的树种,同时应对粉尘污染、二氧化硫、高温等不良的大气因子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选择有固氮能力的肥土树种。栽培时间最好选择秋季挖坑、春季植树,这可加速坑内部矸石的风化,有利于树木的成活。还可用泥浆蘸根栽植,成活率高。

2) 牧业复垦

牧业复垦一般是在未经平整或稍加平整的矸石山上进行。整地要提前半年进行,以保证表层矸石充分风化,这样易于种植。

草种应选择适应种植的牧草,是牧业复垦成功的关键。复垦最理想的牧草应当是播种栽植较容易、成活率高、种源丰富,育苗简易且方法较多,适宜播种栽植时间长,发芽力强、繁殖力大,幼苗活力强,施肥反应快、抗旱能力强的种类。

2.2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煤矸石作为资源,既是劣质燃料又是原料和材料,进行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则可变废为宝,化害兴利。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国内外已经开发出许多综合利用途径。基本原则是在查明煤矸石性质的基础上,区别对待,使其物尽其用,并将各种利用途径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综合利用系统,从而获得最佳的 经济 效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煤矸石的用途大致有五个方面:1.煤矿井下充填; 2.煤矿地面塌陷区充填、复垦造田和铺路; 3.煤矸石发电; 4.从煤矸石中提取硫精矿和其它化工产品; 5.生产煤矸石砖、水泥和轻质骨料等建筑材料。

3、推进煤矸石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意义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那么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推进煤矸石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矸石生态治理可达到减少占地的效果;2、煤矸石生态治理可减轻矿区大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3、煤矸石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还有助于改变煤炭和煤矿的“肮脏”形象,使煤炭产业成为不产生或少产生“公害”的产业。围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矿形成了新的产业,延长了现有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 发展 的道路;4、煤矸石综合利用是有发展前景的接替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许多矿区非煤产业的发展重点,促进了矿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就业。

参考 文献

第3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异常艰巨的工作,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管理,全面抓好水土保持治理和监督执法工作,为开创我县水土保持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我县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1、水土流失现状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湘江中上游,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县辖25个乡镇,两个办事处, 759个行政村,总面积2621平方公里,总人口102.75万。境内紫色土、红壤均有分布,以紫色土最为广泛,属典型的衡邵盆地紫色砂页岩强度侵蚀区,是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据过去卫星红外遥感测得我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067.5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6%,占山地面积的74.75%,其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373.3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34.95%,年平均侵蚀模数3010t/km2,每年流失表土达790.4万吨,带走土壤有机质14.9万吨,境内森林覆盖率仅为23.8%。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先后开展了大山、斗山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紧接着从1997年起又开展了“长治”工程第四期、第六期及国债资金农发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减至942.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比率降至35.9%,森林覆盖率亦升至38.5%,年平均侵蚀模数降至2450t/km2,通过水利水保、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一些小流域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成果巩固,其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并向良性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为当地群众全面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大,红壤丘陵区紫色砂页岩等流失地类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加上日益加剧的人为水土流失,我县水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治理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而艰巨。

2、水土流失的特点

⑴ 以水蚀为主,伴有局部红壤崩岗等重力侵蚀,而水蚀又以面蚀为主,流失与母质风化交替进行,且日趋严重。

⑵ 分布面广,流失面积和强度大。全县全境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的荒山、荒坡上,而且发生在林地(如林下流失)、厂矿和城镇开发等地区,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5.9%,且强度以上流失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0.2%。

⑶ 流失物质粗、产砂量大,输移比小,对江河危害大。

⑷ 流失分布与人为活动成正比关系,受人为活动影响大。调查表明,采矿区大于非矿区,开发区大于未开发区。

二、我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

(一)、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

主要是指受地质、地形、土壤质地及气候等的综合影响,如花岗岩风化后形成沙性土,渗水性低,下层土遇水易崩析为散沙,被水带走,形成穴蚀,上层土由于重力作用而造成塌方,穴蚀和塌方循环不已,导致沟蚀和崩岗;紫色页岩、紫色砂页岩物理风化强烈,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易形成岩层碎屑,被雨水冲刷流失,如此反复,流失不止。

2、人为因素

⑴ 生产建设和开发活动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一些矿业(如我县的采石场、钨矿、砖厂等)、修路(如衡枣、潭衡西、衡大等高速公路的修建)及开发建设(如西电东送云南送变电工程,特别是我县新县城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等,由于一些单位或业主在生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大量破坏、耗损表土、植被及其他水土保持设施,且有的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因而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⑵ 不合理的垦复耕作方式。如在荒山坡地上全垦造林、幼林全垦培育,在坡耕地进行顺坡耕作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等,也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⑴ 破坏了水土资源,导致地力下降,严重影响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一些地方(如谭子山、茅市等乡镇)由于过去盲目开荒及滥砍滥伐,造成树木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出现了大量的“和尚山”和“红色沙漠”,当地土壤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日趋瘠薄,土地生产力大大降低甚至丧失,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⑵ 降低了山塘、水库、渠道等水利工程设施蓄水、防洪、抗旱等功能。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县60%以上乡镇的山塘、水库、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其中东支干、西支干淤积最为严重,一些渠段甚至经常因泥沙淤积堵塞而不能过水。而我县中型水库龙溪桥水库也因上游(川口)钨矿的尾沙沉积而使库容下降,据水利观测,现在的库容与八十年代库容相比,至少减少了30%。

⑶ 导致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水土流失,我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挑战,生态系统几乎失去对气候的自动调节功能,以至每年春末夏初洪涝成灾,夏末秋初天旱少雨,旱情严重。

三、减轻和控制我县水土流失的一些对策

(一)对位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村组为单位,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突出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合理布置并落实各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最终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⑴ 生物措施:包括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用材林)和经果林(经济林、果木林)种草、封禁治理、保土耕作,通过改善土地植被条件,以达到蓄水保土减轻水土流失的目的。

⑵ 工程措施:包括对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包括塘坝、谷坊、蓄水池、沉沙池、排灌沟渠等,通过工程措施以达到拦蓄泥沙、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二)条件治理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以极大地调动他们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并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遏制自然水土流失和人为水土流失,并实现山川秀美、人民生活富足的目的。条件治理将成为今后小流域治理的方向。它包括基本农田建设(坡改梯工程、溪沟整治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植被建设及生态保护措施(封禁措施、坡面防护和沼气池等其他措施)等。

第4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主办的“改善网络舆论生态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与会者达成《成都共识》。共识指出,要保证信息真实,加强对互动内容的核实,抵制恶意炒作,切断谣言的传播链条,努力带头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中国网事”也是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应当承认,网络舆论在推进社会民主、制度创新、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网络舆论也给当今的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网络舆论有时甚至左右着对某个事件的处置,如果不加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就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网络水军”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网络舆论,绑架正常的主流民意,从而打破网络舆论的生态平衡。

有人说,互联网是“戾气与温情同在”,既可能成为正能量的扩音器,也可能成为负舆论的搅拌机。因此,《成都共识》的达成,对于维护好网络舆论生态,让网络舆论在维护稳定、推动发展、关注民生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但是,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单靠一个《成都共识》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拿出配套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其一,网络管理层要依法、科学有效管网用网。要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其二,要打造有效的网络平台,为网络舆论提供更加通畅的表达渠道,多听民众的呼声,打捞“沉默的声音”。特别是面对网络舆论的种种声音,要增强鉴别能力,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简单“一删了之”。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有找到平衡点,方可实现网络舆论的有序和理性。其三,要加强引导、注重疏导,多做网上网下互动工作,多下解疑答难的功夫,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舆论误导民众。

当然,培养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还离不开公民的理性参与。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疏通公民现实的政治参与途径,以减轻互联网聚焦时政所承载的社会压力,引导网络话题的均衡分布,减少网络上的火药味和对抗性。同时,进一步加厚互联网生态的文化土层,吸引各个领域的专家主动进入网络舆论阵地,发出权威之声,让更好的智慧、见识引导大众,使互联网成为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粘合剂。

第5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清水河上游位于张家口市大境门外的红旗桥断面以上,包括桥西区的部分区域小西沟和崇礼县大部分区域,总面积2095km2,其中小西沟流域总面积55.4 km2, 崇礼县境内清水河、西沟河、中沟河流域总面积2039.6 km2,源头至红旗桥处总长82km。

据调查,清水河上游有水土流失面积974 km2,其中桥西区小西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2km2,崇礼县境内水土流失面积942km2,平均侵蚀模数为2900T/ km2.a左右,每年流失泥沙约300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当地而且也给下游张家口市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河床因淤积而逐年抬高,严重影响清水河的行洪安全,特别是给市区清水河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二、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及成果

我市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自2008年开始将该项工程列入市城建重点建设工程,四年共投入资金18453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7km2,其中市财政投入资金5000万元,相关县、区及塞北林场项目整合及自筹资金13453万元。各年度工程实施投入情况见下表:

2008-2011年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成情况表

经过四年的治理,该项工程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1.8km2,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坡面水平沟、鱼鳞坑整地造林工程,沟道的沟头防护、谷坊坝及铅丝笼拦沙坝等综合立体防护工程均已发挥出预期的拦沙效益,拦沙率达到60%以上,近三年清水河未发生大的洪水过程,基本达到了将上游泥沙就地拦蓄、为下游输送清水的目的,保障了市区的行洪安全及橡胶坝的安全运行。

三、采取主要的工作措施

1.多渠道筹资,确保工程建设的持续投入

在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之初,就研究制定了工程的投入机制。一是在市财政根据工程的年度实施方案,每年投入1000-150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补助;二是项目整合,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投资项目规划在该区域内;三是通过融资贷款形式解决部分治理投资;四是以上投资不足部分由工程所在县、区自筹解决。由于工程投入有保障,从而使得工程建设得以连年持续开展。

2.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尽快缓解因清水河上游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泥沙下泄、淤积市区清水河治理工程,市水务局会同具甲级设计资质的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过大量的野外勘测调查,于2007年编制完成了《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案》,并于每年的岁末年初编制完成第二年的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为政府研究制定年度治理任务提供依据,保证了工程的及早开工、并按照进度要求及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3.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齐心协力做好各自工作

该项工程作为市级重点工程,市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与市农工委、发改、林业、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工作,日常做到治理工作的信息畅通,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部门根据自己职责做好相应的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了各年度治理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4.坚持专业队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崇礼县是我市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经过多年的治理实践,锻炼出一批素质强、经验丰富的水保专业治理队伍,这些施工队伍连年承担着该县的水保治理施工工作,所承建的各项治理工程均顺利通过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并受到水利部、省水利厅的赞扬。因此该项工程的实施延续专业队施工的做法,由各建设单位与各专业队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各自职责,使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5.因地治宜,因害设防,治理效果明显

几年来,该项治理工程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采取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人工抚育同封育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建设自上而下的综合防治体系。坡面挖水平沟、鱼鳞坑,栽植苗木,既蓄水拦沙保墒,又给苗木提供了水分;在支毛沟头修筑沟头围埝,控制沟道发育;二级沟道修筑较大的铅丝笼拦沙坝,达到拦截泥沙、输送清水的目的。

6.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生物成活率

近几年,该区域连年干旱,给生物措施的实施及成活率带来很大影响,亦成为能否取得预期治理效益的关键。因此各承建单位采取多种措施,力保当年生物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一是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抓住雨季少有的几场有效降雨,组织劳力大上生物;二是选用优质苗木及籽种,特别是松树全部采用营养杯苗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做到随起随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三是抓住秋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荒山造林及林地补植工程;四是对所栽杨树插条采取冷藏的办法,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扦插栽种。

四、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清水河上游经过四年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效益,至2011年底该区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7平方公里(含21世纪首水规划崇礼东沟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9.8平方公里),目前仍有水土流失面积387平方公里,为控制上游泥沙下泄给清水河治理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继续开展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为做好今后的治理工作,在继续发扬前几年成功的治理做法的基础上,应建立起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效机制,以保证此项工程效益的长效发挥。

1.继续开展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作。理对现有的水土流失区域今后需逐年安排治理,做到应治尽治;二是对历年来的水毁工程及成活率不足90%的植物措施进行摸底调查,每年安排一定的补治任务。

2.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一是市及相关县、区财政每年需拿出一定的治理资金,作为开展治理工作的保障;二是通过整合国家或省在该区域的生态治理项目,集中财力进行综合治理。

3.建立长期的管护机制,确保治理效益的长效发挥。项目所在县、区要完善已有的禁牧和管护政策法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确保治理成果不被人为破坏。清理整治河道采沙,做到有序开采。

4.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实施中要实行监理制,及时反馈施工信息,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工程的验收工作,对工程数量及质量不达标的工程要限期整改,直到合格后拨付全部工程投资。

第6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在和谐发展的轨道上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城市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对城市进行开发与改造,充分保障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城市环境问题加以改善和治理,促进城市社会与自然、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的发展理念必须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向维护城市的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发展之路。

1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来自城市发展及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各种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土地污染。这些污染已经严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天然承载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城市火电厂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城市居民供暖问题所带来的能源消耗污染;居民生活所应用的各种化学喷雾剂;夏季使用空调所产生的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所产生的破坏等。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并对居民以及动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严重影响。长期吸入污染严重的空气,容易引发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严重的容易导致死亡。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容易引发酸雨,酸雨对建筑物表面具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同时对农林业发展、淡水养殖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及汽车尾气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城市热导效应及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日益严重,北极冰川融化,海水倒换等问题严重改变着全球的生态系统。

城市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工业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垃圾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农用化学药品使用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水体的不断污染是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对居民的生活以及农业生产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体被污染后一旦进入食物链被人体深入,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是癌症的诱因。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检验,直接排放到河水中,被农民用于灌溉所导致的农作物大面积死亡问题不胜枚举。水体的严重污染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变差,鱼虾大面积死亡,给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现阶段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已经以包围城市的态势在不断地发展着,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为处理城市垃圾,政府部门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现阶段我国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有烧和埋两种。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掩埋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土地污染,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人体食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掩埋不当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通过燃烧处理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同样造成威胁。

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源自城市内的汽车鸣笛、工程施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商业宣传所产生的噪声。长时间的处于嘈杂的环境中,用以对人体的听力造成损害,同时医学研究也证明噪音还对人体的心血管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此外噪音还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睡眠休息,睡眠状况长期受到影响容易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2 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建设所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环境生态破坏导致公共利益受侵蚀,盲目的开发建设,缺乏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合理布局,不顾市民的生活环境, 对土地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利用。第二是,为谋求高额利润,企业展开了无序的激烈的竞争,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此同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城市房地产开发, 都出现非理性的虚假繁荣状况。第三是,盲目的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状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阻。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多的生产、生活用地, 不惜牺牲绿化用地, 不按规划要求的指标保留和建设绿化用地或拆迁破坏的绿化用地, 造成许多城市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的比例严重不协调, 环境自净能力大为降低, 导致城市尘土飞扬, 噪声倍增, 疾病增加。

3 解决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3.1 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 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 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 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 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 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 城市绿地的结构等, 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 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3.2 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 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 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充分依托城市周边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 大面积引绿进城, 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 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 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 提高建成区绿地率, 保护基本农田, 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3.3 加强对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源自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此城市的生产生活用应尽量采用新型节能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型能源;在水污染防治上要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检测,正对污水排放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相关责任人的主要责任;在垃圾处理方面要尽量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回收再利用。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我们要努力谋求城市发展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努力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下。要将努力把我国城市建设成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第7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xxx”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我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冶炼、化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将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市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XX年,全市工业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42万吨、1.23万吨、1.97万吨,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0%、5%、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50万吨,占全省16%。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xxx”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到XX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13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0.92万吨),既要消化现有的污染物存量,同时还要消化“xxx”期间产生的增量,面临着经济要发展、污染要减排的双重压力。

二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尽人意。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过渡区域,主要废气污染源处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游,工业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约有90%集中在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超出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也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少数企业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等不利情况下,加剧了空气环境污染。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均为零。西湖污水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民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尚未完全配套,污水收集率偏低,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50%左右。环城公路尚未建成,大量矿物、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穿城而过,城区道路运输泼撒扬尘污染较为严重。

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能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小矿山、小选厂、小烧结分布较散,工艺水平不高,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影响,多数中小河流水质恶化,一些乡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五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市矿山点多面广,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占地约为全市国土面积的2%,其中采矿场、尾矿库、排土场、塌陷区等造成生态破坏的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左右,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等诸多生态问题。囿于政策、资金等原因,我市矿山生态恢复重建进展不快,生态治理率不到14%。此外,还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加重了我市矿山生态建设任务。

第8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工作经验;工作成效

册亨县,隶属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个体形态突出,石漠化问题相当严重。一直以来,石漠化综合治理都是册亨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备受本县上下重视。近年来,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顺利,取得了重大工作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优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应当基于当前本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完成情况、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为册亨县今后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1、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现状

1.1完成情况

在国家、省、州的大力支持下,册亨县在喀斯特地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改善了治理区生态环境,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使当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收益明显。从 2008至2013年,册亨县先后在板其河流域、者楼河小流域、洛凡河流域、威旁小流域、曼纳小流域、大路流域、岜凡流域和冗贝流域、威旁乡坛坪流域、走马流域等流域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逾6300万元以上,实施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坡改梯、防护林、引水渠、蓄水池、截排水沟、排涝渠、青贮窖等综合治理手段,全面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突出。

1.2工作经验

在多年工作中,册亨县积累了丰富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经验。第一,因地制宜,群众参与,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以岩溶石山区的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以市场导向,合理安排种植,鼓励群众参与;第二,依靠科技,有效解决石漠化治理中的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地质学、环境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使科学研究成果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充分结合,依靠科技提升石漠化治理效果;第三,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治。册亨县水土流失与流域内的森林、农田、工厂、村落等因素密切相关,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统筹规划,协调好区域鹊母饕蛩兀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第四,细化前期工期,做好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册亨县林业局、发改局、农业局等部门深入各地调研,掌握各流域水土流失等实际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制定石漠化综合治理方案;第五,加强项目管理与协调,强化治理工作跟踪监督,确保各项治理工作顺利实施;第六,充分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使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2、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2.1生态效益

2.1.1控制水土流失

在控制水土流失上,册亨县采用了人工造林、人工种植等措施,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和固土保土能力。根据表1所显示的蓄水保土定额推算,可以发现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后,各区域的蓄水保土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问题。

2.1.2改善防治区生态环境

在庞大资金支持下,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与工程实施,册亨县石漠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提高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改善。同时,通过控制流入长江与水库的泥沙,极大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

2.1.3利于保护珠江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

册亨县位于珠江上游北盘江畔,是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不仅影响本地生存环境,还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随着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逐步展开,册亨县生存环境质量显著替身,发挥了自身对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利于保护珠江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

2.1.4净化空气

森林具备吸收二氧化碳、固定尘埃、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等作用。按照1hm?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2吨,固定尘埃750吨等计算,从2008-2014年,册亨县增加的森林面积高达3500hm?,每年可吸收12.55万吨二氧化硫、784.2万吨粉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明显。

2.2经济效益

本次设计着重估算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来源:第一,人工造林增加木材、燃料。第二,种植经济林,增加果品及产值。第三,建设坡改梯,增加粮食产量。根据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调查显示,从2008-2014年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产生的直接经济收入高达1300万元以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经济收入。

2.3社会效益

2.3.1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涉及人工造林、坡改梯、畜牧业、水渠兴建等工程,为册亨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村收入。

2.3.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条件,便于改善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3.3调整农村土地利用方式

册亨县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比重相对偏低,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区域内的退耕换林、人造林等面积日益增加,其中的经济林面积高达1200hm?以上,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优化了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结构。

2.3.4提高农村生存条件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册亨县的经济林产品、畜业产品及生态林副产品大幅度增加,加之沼气池、人畜饮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生存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而且,册亨县针对农业生产和治理工作需求,对农村居民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区域内农民的技能。

2.3.5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内共同富裕

石漠化综合治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针对当地石漠化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制定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治等策略,既重视生态工程建设,又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关注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册亨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后,当地“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利于促进大家共同富裕。

结论

综上所述,从2008-2014年册亨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工作中,应当吸取有益的工作经验,创新石漠化治理工作,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促进册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参考文献】:

[1]冯汉华,熊育久. 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9(01):15-19.

[2]陈起伟,熊康宁,兰安军. 喀斯特高原峡谷与高原盆地区石漠化及变化特征对比[J]. 热带地理,2014,21(02):171-177.

第9篇:生态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思路

我国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 296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8.74%。石漠化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8个省(区、市),其中又以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的石漠化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这3省(区)的石漠化土地面积合计857.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66.2%。从石漠化程度看,石漠化土地以轻、中度为主,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356.4万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7.5%;中度石漠化土地591.8万hm2,占45.7%;重度石漠化土地293.5万hm2,占22.6%;极重度石漠化土地54.5万hm2,占4.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 240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7.45%,潜在生态威胁大。石漠化土地林草植被盖度低,生态功能退化,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调蓄能力减弱,泥沙淤积江河湖库,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是我国西南地区当前的首要生态问题,也是西部地区面临的沙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是制约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三农”问题突出和地区贫困的根源。

一、石漠化治理思路分析

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和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为先导,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试点促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整合项目区现有生态工程资金;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讲求实效的方针,以石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恢复为核心,辅以工程配套措施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把石漠化综合治理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示范与试点的关系,突出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岩溶地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村容整洁、经济富裕”的新农村,为全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技术,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立体空间治理

根据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空间呈立体化分布的特点,对坡面的中上部石漠化土地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等措施,增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坡脚及平缓地带石漠化区域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或营造生态经济林、修建生物篱等措施,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稳定农业生产和发展区域经济,同时结合林下种草,发展高效农业或林业;农村产业发展以石漠生态建设为基础,结合岩溶地区实际,发展以林药、林果、用材林、原料林、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型产业,培育岩溶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

工程类别治理

1)对石漠化土地通过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严重陡坡耕地及石漠化严重的石旮旯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低质低效林改造等生物措施,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提高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强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强化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坡度平缓的石漠化地带发展经果林、中药材林、原料林、用材林等生态型经济林,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结合国家土地治理工程,把石漠化坡耕地或石旮旯地水土综合整治与建设基本农田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加大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及生物篱等建设力度,蓄水保土,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和扭转石漠化区域缺土少水、土地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岩溶地区群众的民生问题。

3)开展人工种草与草地改良,充分利用草地资源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促进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加大种畜品种改良力度,引进优良种畜,调整畜牧业结构,多元化地发展岩溶地区经济,增强岩溶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

4)加强农村生活能源建设,结合现有国债沼气池建设项目,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重点,适度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解决农村生产生活能源,减少林草植被破坏。

5)针对石漠化严重、局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在保障移民群众的土地与经济来源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移民,减轻石漠化土地的生态压力,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6)强化项目整合,加快石漠化治理。目前石漠化综合治理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投入偏低,要充分利用好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形成项目互补,加大了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治理效果。

7)加强科技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岩溶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引导劳务输出,拓宽岩溶地区群众的就业渠道和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扶持、引导石漠化地区发展高效林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畜牧业加工等生态经济型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多元经济增长点,促进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石漠化治理的典范,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提供成熟的经验与模式。

二、治理技术分析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级政府与项目区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实施综合治理,防治技术涉及多方面的建设内容,其治理对象、目的与要求各异。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石漠化防治过程中,广大科研人员对石漠化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试验,探索、总结出了各种符合实际、各具特色、效果明显的石漠化防治实用技术,但缺乏有效的总结、归纳与推广应用。在充分吸纳现有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明确石漠化防治技术措施的适用类型与地类,提出治理措施的主要建设内容与要求,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阶段提供指导与参考。